小学生数感培养实践研究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数感培养实践研究(精选11篇)

小学生数感培养实践研究 篇1

摘 要: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在数学学习中贯穿始终,它始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也将为数学的后继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让学生建立数感、发展数感是教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针对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比较、估算中让学生形成数感、体验数感;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交流、表达及解决问题中发展、强化数感。

关键词:数感、培养

数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而数在生活中却随处可见,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这是前所未有的。数感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能选择算法和工具进行运算“。通俗地说,数感是人对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及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数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高低的标志之一,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来 自数学活动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对我们来说,它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熟悉的是我们从事的数学学习活动和生活实践几乎每天都接触到它;陌生的是过去从没把它单独提出来,更没重视过它。尤其我所在的县是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他们祖辈都生活在山上,对外面的事物接触少,学生长大后要么从事农业劳动,要么出去唱歌、跳舞。在他们的观念中,能简单认识些字,会简单的算术就行了,学更多的知识没多大用。因此,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对这些陌生的东西会毫无兴趣,更别谈培养学生的数感了。但《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把“数感”作为学习内容提出来,并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教师应结合当地实际在不断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习惯于让学生认数、计算,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知识产生的过程,脱离生活实际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知识,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熟练化,注重机械反复的题库训练。而我们地处边疆,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所见本来就少,加上环境的制约,语言上的困难本来就影响学生学习;这种单一的、枯燥的、脱离实际的大量计算,往往让学生感到乏味,而且负担很重;学生无法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沟通和联系,他们不知道学了这些知识能做什么,认为没多大用处,这种单一的教学使学生过早地产生厌学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而部分学生虽掌握了书本知识,却缺乏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地实际创设各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厌学、没有求知欲的特点,数感的培养应体现在各部分内容之中,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数概念产生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让学生有机会去体验、感受、认识数的意义。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许多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头脑中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

如:在教学1~10各数的认识,我尽量营造一种学生熟知的事物,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哪些可以用1表示,2可表示些什么„„,学生会说出:一斤茶、一只鸡、一个蛋等等。在课间操排队时又问谁站第一,谁站第五,劳动课时让学生各自说说采了几斤茶;在活动课玩足球时,给学生编个号,问传球时几号传给几号„„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就会建立数感,并体会到基数、序数,作为代码的数字符号的含 义等,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从小爱劳动、积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思维在认知活动中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进行教学,以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经历,体验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建立数感。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习的整数、小数、分数等数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如按传统教法把概念硬灌输给学生,就割裂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生活在封闭的山区的孩子来说,当知识失去了其真实的生活意义时,学生对学习也失去了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先让学生用手比一比,剪一剪,量一量,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估一估教室的面积;再带学生去操场走走,去茶园测测量量,感受50米、100米„„的长度、1公顷的大小。估估自己家管的茶园大概多少公顷。又如,教学重量单位克、千克时,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一枚两分硬币的重量,一个鸡蛋的重量,味精、盐的重量等等。让学生知道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然后让学生回去称一称自己的体重,跟妈妈到菜市场去买菜,估估各类蔬菜及肉的重量。在劳动课采茶时,估估每人采多少,全班共采多少千克。家里收玉米时,先称一千克有多少,再估一下自家大概收了多少千克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充分地感知,充分地体验数,头脑中会逐渐形成什么情况下用克表示,什么情况下用千克表示。避免产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现象,学生也不会出现某同学今天采茶采了3克、某同学体重26克的荒谬现象了。这些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当他们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时,他们会学得兴致盎然,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数感的启蒙。

二、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形成数感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

如:在数学《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时,拿出事先准备的许多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到各组,让各小组的同学一起拼一拼,看看用这些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学生有的说还是三角形,有的说平形四边形。老师接着问:“看看你们手中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来一个三角形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争先回答:“拼成的平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一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再听同学发言就很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逐 渐形成了数感。

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且这种发现的理解最深。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生的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学生还需要通过别人的引导才能表达。如:在教学“认识时间”、“几点放学”等,然后让学生拨动道具钟的时针、分针表示时间。接着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家往哪里,到学校大概走多长时间,应几点出发,根据学生各自说的时间,拨动钟表的时针、分针。各小组的同学轮流来拨钟表,并数一数拨了几格,错了就有同学提出并马上重拨。由于我所处的县比较贫穷,很多学生家都没有钟表,但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兴趣明显高涨,不仅认识了钟表的时刻,而且在拨钟表、估时间的活动中,学生的数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在比较与表达交流中形成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学去描述他们所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如:妈妈养了20只鸡,15只鸭,鸡多一些。奶奶今天背了40包玉米到街上去卖,0.5元一包,卖了20元钱。我星期天帮妈妈采茶,采了11斤,哥哥采了14斤,比我多3斤等。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数”时,让学生抓一把瓜子估一估有多少粒,然后数一数验证谁猜的最接近。再拿只小桶请学生把瓜子抓进去,估一估大概有几粒,约有多重,学生一起数,验证。在进行大数目估算时,还可请学生数一下语文课本一排有几个字,估一估一页有多少个字,那么这一本书大约多少字?一个班有多少人,全校12个班约有多少人?出去采茶按平均每人采5斤算,一天可采多少斤?班上谁采的最多,谁最少,多的是少的几倍?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估数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当见到生活中的事物时,便会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一直以来,“说”在数学中得不到重视,都认为表达交流与数学无关。实际上数学的表达不仅是语言表达,而且是学生数学思维过程的再现,是对凌乱知识的梳理,将新知纳入旧知后,以语言为载体将其表达出来。实际上这不仅是将数学知识内化的过程,更培养了学生对数感的表达能力。

如:在实际测量中,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测量大操场的长和宽,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出后,在课堂交流时,大家都展示了自己的测量方法。有的学生直接用卷尺量;有的先测出一米,再用步测,一米有几步,最后沿着操场的长、宽走并得出它们的长度;有的拿根棍子,先量出棍子的长度,再用棍子量。在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同时也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角度感 知一定的长度,发展了距离感,也增进了数感。

四、在计算中发展数感

运算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发展运算概念对小学生来说相当重要。数学运算实际上表达了数与数之间的现实关系,学习运算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计算。以往的数学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生运算技能的训练,简单地重复练习没有意义的题目,这种“只重结果,轻过程,运算与实际应用割裂开来”的传统教法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运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其核心就是要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精心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解题前先要想到用什么方法解题,让学生体验到同样一个题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使学生体会到答案并非只有一个。

如: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出示4个玩具熊问:这是什么?想不想要?接着又问:买一个12元,4个需要多少元?学生列出12*4=?教师又说:怎么算呢?请大家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算出12*4=?由实际问题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给出这样一些计算方法: 12+12+12+12=48 4+4+„„+4=48 104+2×4=48 12×4=48 这样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中去感知数学,激发学生对计算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这样的计算中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学生在探索运算的过程中,促进了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五、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现实问题。要使学生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感。

如:班上一同学早读经常迟到,教师就让全班同学帮他想想怎样才能不迟到?大家就开始提出:他家到学校多远?走路约多少分钟?应几点起床?还可骑车或走小路等问题。学生会根据路程与速度估算时间,帮这位同学解决问题。

又如:在一节活动课上,教师要求大家回去量一量自己家的菜地或院子的面积,不会的可请同学帮忙,然后各自说说是怎样量的。应怎样求它的面积?学生就会说出地是什么形状,求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应怎样量,怎样求面积,有的会说地的面积不规则,就分开量等等。学生们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细致周到地考虑到了每个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完善自 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构建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强化。当学生学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认识、表达社会生活时,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又会促进强化数感的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数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和强化,相信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参考文献:

1、郑强主编,《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小学生数感培养实践研究 篇2

这是笔者亲历的一个故事。学校来了水表抄表工:“本月用水600多吨。”我:“呀, 又要用去2000多元钱。”“不要这么多, 你们学校是按最低价收取水费的, 2.2元/吨。”“我们一直是按2.85元/吨交的呀, 我按3元/吨×600多吨约等于2000元。”“不, 你们肯定只要2.2元/吨。”回到总务处一查, 果然几年来学校一共多交了2万多元钱, “估算———灵感———数感”为学校要回了一笔不少的钱呢!很自然, 有意识地与数联系起来, 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 较好地解决了现实问题。在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浅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玩——理解数的含义和计算

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 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把数感的培养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

1. 玩数字

孩子们和我都喜欢玩数字, 我每个星期都会和学生玩上好几次。如, 复习倍数的概念和四则运算时, 我带领学生玩下面的游戏。全班起立, 我随便假设一个数字, 假设是6, 那么孩子们可以这么玩:从1开始, 每个人说一个数, 这个数里不含数字6, 不能是6的倍数, 各个数位上的数通过四则运算后结果不能是6。如:学生说“1”, (2、3、4、5都可以) 。但“6”不能说, 把“6”说成“Buzz” (不可以说6, 挑学生最喜欢的一个称号。) 接下来, 7、8、9、10、11都可以说, 但接下来的“12”不能说, 只能说“Buzz” (不可以说12, 因为是6的倍数) ;再接下来, 13、14都可以说, 但再往下的15、16、17这个数又不能说, 因为15这个数, 个位上的“5”和十位上的“1”相加是6, “16”这个数不能说, 因为里面有6。17、18也不能说, 因为7-1=6, 18是6的倍数, 不能说的数用“Buzz”代替。

Buzz (不可以说16)

Buzz (不可以说17)

Buzz。

我们也可以换另一种玩法, 例如不让学生说质数。看到学生在轮到自己的时候绞尽脑汁的模样, 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会看见他在心里默默运用着四则运算的规则, 然后说出数字或用Buzz代替, 这个时候其他50多名学生会安静地等着。他专心地算, 而大家也都给予尊重, 因为每个人都遇到过这种状况。当学生最后说出“91”的时候, 我问全班同学他为什么不用Buzz来代替。学生们回答:13×7=91。这个回答在我听来就像音乐般美妙。这些游戏带来的欢笑和兴奋感受, 以及让学生们知道更多的知识, 都是做练习题无法达到的。

2. 数字砖

我们班的数学课一直从心算开始, 同时配上网站上大力推荐的“数字砖”, 每人一套。每一个数字砖都是一平方分米的方块, 上面分别印着数字1~9。幼儿园的小孩子可以玩这个游戏。学三角函数的初中生也可以用它来找余弦。如:

老师:好, 孩子们, 每个人心里想着7 (他们照做了) 。

乘4 (孩子们默默地想着28) 。

加倍 (56) 。

减50 (6) 。给我看答案。

学生们立刻把6的数字砖拿起来。

我很喜欢把数学以外的其他知识放在心算游戏里。我想要孩子们知道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如:

老师:从中国的省份数开始 (34) 。

加上一打 (他们现在想着46) 。

加最大的一位数。 (孩子们得到55)

除以11, 然后给我看答案。

每个学生都把5举起来。孩子们能在脑中牢记这么多的信息真让我感到惊讶。

老师:从一星期有几天开始 (7)

加上棒球赛的局数9 (16)

乘1厘米之于1毫米的倍数 (160)

减去民族的个数56 (104) ,

折半 (52)

加上一打 (64)

给我看平方根。

数字8闪电般快速出现。

二、变化——选择适当的算法

1. 算法多样并优化

“体现算法多样化, 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内容之一。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 同样一个算式, 也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这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种方法。

例如,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 教师提出“25-7你们会算吗”这个问题后, 要求学生自己想想办法, 可以用算盘拨一拨, 也可以在自己本子上算一算, 如果同桌两个小朋友都算好了, 也可以相互说说自己的算法。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得出了多种算法:

(1) 珠算的方法。25减7, 个位减7不够减, 找7的补数3, 从十位退1加3, 得18。

(2) 15-7=810+8=18

(3) 25-5-2=18

(4) 7-5=220-2=18

(5) 10-7=33+5=810+8=18……

学生做完后, 让学生对自己的算法作出必要的解释,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在这些解法中, 哪种思路比较容易理解和操作。通过讨论, 使学生清楚, 解法 (2) 在用了从前学过的旧知 (20以内退位减法) , 且步骤简单清楚, 对一般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都适用, 因此, 可将解法 (2) 作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一般方法。整个教学过程, 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然后在多种解法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与对比, 找到一种一般的适合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简捷方法, 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

2. 等值变换

根据数据特点, 采用非常规方法进行简算。

(2) 2007×200820082008-2008×200720072007。

(1) 题如果按常规计算方法是将分数的分子相乘再除以分母, 即两位数乘两位数再除以两位数, 是够繁杂的了。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想一想算式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 (68和69只相差1) , 然后将原式等值变换成:

, 这样就很快算出了结果。

(2) 题算式很长很长, 数字很大很大, 照常规算很繁很繁, 没意义, 同样可引导学生寻找数据特点, 并根据特点找到简便方法。算式 (200820082008表示为2008×100010001, 算式即为:2007×2008×100010001-2008×2007×100010001=0。

三、估计——合理地进行推测

培养学生数感, 不是仅靠教师讲解, 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境, 这样的优美变化带给学生无尽的想象, 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例如,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 在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 必须通过实物、图片, 使物与数一一对应, 甚至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 数一数教室门前有几棵树, 有几盆花, 使学生对10以内的数与身边实物的数量结合起来。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时候, 不可能让学生具体数一数实物, 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感受和体验, 如联系本校实际, “我校有学生1000人”, 让学生回忆一下每星期一, 1000人在操场集合是什么样的, 像10所这样的学校学生集中在一起就是1万人。这样一些具体的、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活动, 可以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 并且在遇到相似情境时, 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具体的参照物。

又如, 教师事前准备好一袋花生 (内装100颗花生) 让学生看, 猜约有多少个。学生的答案不一, 相差很大, 体现了学生对数量的原有感知水平。教师用手抓一把, 让学生再猜约有几颗, 数了以后证实是9颗, 再抓一把, 再猜:可能有20多颗吗?可能只有四五颗吗?让学生明确:两把差不多, 数量不可能相差太大, 估数要有一个范围。数了证实是11颗, 比较两次的花生, 第二次抓的个小一些, 所以数量多一些。这样抓了几次后知道一把可抓10颗左右的花生。学生通过估计抓一把大约有多少, 先获得一个直观感觉, 再通过均匀地抓几次, 估一估, 数一数, 逐步建立一个较稳定的“一把大约抓多少”的直观感觉。这时让学生再重估这袋花生的颗数, 在原来估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提高使学生对数量的感知水平。从剩下的花生里继续抓, 抓了10把刚好抓完, 得到结论:这袋花生有100颗左右。最后让学生亲自数一数, 来验证估计的数和实际的数相差多少, 体会估数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感知与体验过程, 学生不仅可以借助“一把花生大约有多少”的标准估计出一袋花生的数量, 还可以借助其他中间量去估计, 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数感。

小学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数感 培养 策略

当代社会,公民想让自身数学素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此来应对资源的不断流通,电子数据的不断强化,以及广泛的学习情况的到来。不断提高对对学习的数感感应,关键在数学,这必须从小时候做起,才有机会使其得到提升。在《数学课程标准》一书中对这个中心素质非常强调,专门列出数感使学生可以学习,这就是最重要的强调。从我的现实生活的经验来看,对待小学教学,首要的任务是让小学生对这些数字敏感,产生兴趣,并最终可以为之追随,踏实努力。至此,最为关键的就是促使小学生真正领悟数感、产生兴趣并为之努力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几点策略

要想学好数感,培养出对数感的感觉,就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氛围,在实践中感受数感,增强自我,其没有知识的即刻效果,循序渐进,最终会成功的。

在课程设计中,通过猜想培养数感

关于数感的定义,在现代教学论中有明确的记录。其认为这种学习的转化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由书本到思想,由思想到实践。只是,其离不开学生和老师,学生是主要部分,老师是辅助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任缺其一都可能达不到最终的结果。因此,学校应当组织更多的更多的活动,通过参与、猜想、实践、总结等方式,鼓励学生使数感成为未来的追求并为数学而不懈奋斗。虽然口算是学生都不太喜欢的,毕竟口算枯燥乏味,但是数感的深入,使得学生的思考方式不断改变,学会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从而有了前进的动力。一贯以来的课堂都是枯燥乏味的,都是以老师向学生灌知识为主的,然而在数感的课堂上面,进行一定的改进一定可以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老师应当鼓励学生不断预测,使之产生兴趣,也就不再枯燥乏味了。

2.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操作实践数感

我们所期待的强调的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去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得知其他方面的发展。要想让学生得到乐趣,产生兴趣,就必须让学生自己亲历事件,亲力亲为,在实践中感知,在感知中就可以获得乐趣,从而达到效果。我在《新课标》一书中注意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 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 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有面对新情况时的镇定自若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寻找自己经验中与此次有共同点的经验,并得到合理的应用。也不是每个人的意见看法都是一致的,然而仅仅只是自身实践是远远不够的,上文中也提到了,学生是主体,老师是辅助,在老师的积极鼓励之下,学生自己再多多的认知实践,亲力亲为,自己探索,改变课堂呆板沉寂的特点,全体出动,合作竞争。

3.在指导学生交流汇报中,通过迁移同化锻炼数感

记得著名的弗赖登塔尔有过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学生是再创造的主体,老师是再创造的辅助,学生要亲历实践,理论与知识相结合,老师就是负责激励,刺激学生积极性。

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经验教训,而建立在自己的经验教训之上而去寻求新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精髓。有句古文说的好,翻译过来就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几千年前就广被称颂。一次,我设置了一个情景,用1、 3这两个数字为例,列算式,计算得数,与此同时,我抛出了另外与此相关的式子,6÷2、 9÷3,实际上这三个式子本质上是一样的,而我却用这种方式,使他们学会类比的同时,也学会了式子之间的本质联系,更重要的是,他们得善于发现,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实际上,潜移默化中,以几个算式为导入点,已有知识和未知的知识都会教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学会的不仅仅是几个算式,更多的还有方法,以及对感知数感能力的提高,甚至于似乎头脑系统都能够得以重组的快感。这种方式妙就妙在它抛弃了呆板沉闷的课堂氛围,营造的是一种全新的气氛,这也深的学生的喜爱。

在学生质疑中,通过反思强化数感

掌握数学技巧,寻求数学秘密其实不仅仅只是一种说法,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策略的,而策略就是质疑和总结。现今的课堂,往往是最初的目的是好的,进行过程也是一致好评,可是却没有发现忽略的却是最重要的东西:反思。上文提到,老师是辅助,而这个辅助是很重要的,这需要老师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好的上课策略,能够在上课过程中不断渗透反思之一重要的步骤,从而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接受这一观点;在进行数学预测的过程中,精心设计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去解决问题;并且要判断最终结果的正确性,可以通过学生自我的总结来判断,也可以彼此之间相互判断,更加精准;为了达到学生数感增强的目的,老师在这一方面应该多下功夫,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这就包括了上文所说的设题,反思等。

二 、总结

现代数学教学课堂应该进行改变,不再仅仅只是呆板沉闷的课堂,也不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得到知识,更多的是培养个性,增强数感,只有锻炼好自己的学生,老师的教学能力才会有所改善。为了当代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老师在改善课堂气氛的基本条件之上,应当更加注重学生自我的发展,让他们能够亲历实践,学会自我思考,懂得新旧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小”操作里的“大”思维——从“周长”课堂教学例谈小学数感培养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3,(28):30-31

[2]陈梅兰.新理念下小学数感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4,(9):36-36

强化认知过程 培养学生数感 篇4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课堂中经常出现的学生因缺乏数感而闹出的“笑话”进行反思和分析,认为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又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并结合平时的探究,提出可以从数概念的认知、实践的感知体验、加强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尝试培养学生数感。

【关键词】数感 数概念 实践 估算 解决问题

作为数学教师,可能经常会碰到学生闹出的一些“笑话”,如有学生会说出自己重60克,数学楼高15分米等,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呢?感慨之余,我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呢?我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

何为数感呢?所谓“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悟。它的主要内涵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可见,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又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认为,应强化学生的各种数学认知过程,在活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在数概念的认知过程中建立数感

数概念教学的重要教学目的应是以学生对数概念的认知为载体,通过数概念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注重引导观察,加强联系对比”,以促使学生建立起相应的数感,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感知和经历更多的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数的含义,使学生更具体、更准确地理解数的意义。

1.注重引导观察过程。引导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进行观察想象活动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应的数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建立起数感。

在新课程各年级“数的认识”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先观察后再说一说。如先观察一张纸多厚,再观察10张、20张(一本作业本)、40张(一本笔记本)有多厚,然后拿出一叠(1000张)纸,让他们观察有多厚。又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哪些地方见过“0”。这方面,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说出诸如“在单价单上、电话机上、温度表上、尺子上、电视遥控器上、车牌上都有0”。学生直观地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子上表示起点;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样,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但体会了数的含义,而且又建立了相应的数感。

2.注重联系对比活动。学生对数的认识仅仅是建立数感的第一步,还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数量对比中进一步建立数感。如教学《面积单位》,当学生对于1平方米的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将1平方米的大小与黑板的面积大小(约5平方米)进行比较;然

后,再引导学生估算出教师的面积(约50平方米),并同时分别与1平方米、5平方米的大小进行比较,想象50平方米大小。通过这些比较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较大的面积,进而估计校园的面积、小区的面积、广场的面积,通过能够见到的、感知到的比较小的数感受大数,数感也得到发展。

3.注重表达与交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学习《升和毫升》时,练习中要求学生会看刻度说出水的体积。图示为:一个量筒装有1000毫升水,另一个量筒装有700毫升水,合在一起是多少呢?学生看图后想出了多种说法,有的说1升700毫升,有的说1.7升,有的说1700毫升。学生用多种说法表示同一个数量,说明同样表示一幅图中水的体积,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在分数、小数、整数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指导能从多个方面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了数感。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例如,实际测量长方形花坛后,交流时,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角度感知,发展了距离感,也增进了数感。

二、在实践的感知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

感。皮亚杰说,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杠杆。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

例如,认识11~20各数。请小朋友抓一把小棒,问小朋友能一眼就看出是几根吗?想个什么办法就能一眼看出来了呢?只要数出10根,用绳扎成一捆,这样就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了。从而认识十位和个位的区别,理解了数位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又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安排如下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小组为单位,每组准备一小袋面粉、一袋饼干、一小包大米、10个鸡蛋、6个苹果,先让学生分别估测面粉、饼干的重量,然后让学生用台秤称一称实际有多少重量,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一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分别对其他物品进行相同的体验感知活动,这样学生在实际的感知体验活动中发展了数感。

三、在加强估算意识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所谓数的意识是指对数的含义和关系有所了解,对数的相对大小有所理解,对数的运算及其产生的效果有直观的认识,对周围事物能够有一个数量上的概念。

我认为,在培养学生数的估算意识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估算是人们再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如估计一定空间的人数、一段距离的长度、一个房间的面积、一定款项可购的货物数等。

在使用工具进行计算中,由于操作上的失误会使计算结果有很大的误差,这就要求人们要具有一定的估算意识,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是否在正确结果的范围内)进行判断,并对其合理性做出解释。另外,估算还可以用于平时的计算,在计算前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合理、灵活地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最有价值的检验结果的方法。所以估算能力是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需要,是衡量人们数感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要重视加强在多位数四则运算中教学简单的估算及运用估算对四则运算的结果进行粗略的检验,要设计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以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数感

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强化。

例如,在一节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可创设情境:春天来了,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呢?“春游。”在组织春游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或者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有租车问题,有购票问题,有计算耗油量的,有根据路程与速度估算实践的,有设计路线的。让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强化数感。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5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陈文峻 电话:*** 重庆市忠县忠州第三小学校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 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且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充分表明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培养学生数感,为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感,潜移默化,终身发展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公民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的说明中指出,数感的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解释。

数感既然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就不会像知识、技能的学习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的在头脑中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的理解数的内涵。只有学生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情境中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的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在认数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帮助学生把握数的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培养良好的数感。

比如,在“0”的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马上高涨起来:“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三角尺上有0”、“温度表上有0”、“计算机上有0”、“我家门牌上有0”„„通过联系这些身边的事物,学生体会到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0”还可以在温度表、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上与其它数字一起组成号码,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体会数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逐步获取建立数感。

二、在探索中体验数感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学数学、用数学。数感的培养和发展当然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对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于他们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在教材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设计了好的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如在“分类”教学时,延伸到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房间,并说说这样整理的理由;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的时候,让学生建立十进制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在新课伊始,我出示生活当中熟悉的物品,渗透以一当十的数学思想,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当教学“怎样摆放让别人也很快看出是12根”时,呈现多种摆法并各抒己见,学生无法体会到“10根扎一捆”的优越性,但“10根扎一捆”是理解10个一和1个十的支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因此我没有阐述自己的观点,只是巧妙的设计了三幅画面,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10根10根地摆,三幅图画均出现2秒钟的时间,马上消失。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 2根2根地摆”无法数出根数感到无奈时,10根10根地摆却带给学生惊喜和兴奋,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出12根。学生通过比较体验,真真实实的感受到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激发学生“我要这种方法,我喜欢这种方法”的强烈欲望。然后再次让学生摆小棒再次理解计数单位“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的意义,也体验经历了数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建立数感。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探索,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多种能力,调动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在估算中诱发数感

估算是学生数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估算教学对于形成良好的数感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到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不是对数量的简单识别,而是要把抽象的数据符号经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不断通过内化形成的一种认知能力,从而在实际行动上加强估算教学;其次,要多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觉进行估算,强化对数据的认知,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逐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在教学“计量单位”后,可设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如一根跳绳长约(),运动场长约()我们学校大约有学生()人;一袋苹果重4(),一支圆珠笔长15()等。学生的良好数据感和量化能力还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取和加工上,同时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做出合理性解释”上。如“王大伯养鸡年收入是593元,养鸭年收入是328元。估计这两项年收入一共多少元”。不同的学生程度对估算的策略有所不同,有的说:“500加300等于800,93加28大于100,因此,它们的和比900多一点”;有的说:“593接近600,328接近350,因此它们的和比950少”;有的说:“这个数比500+300大,比600+400小”。这些估算方法都是对的,同时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四、在交流中优化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感受,它与孩子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对心灵世界直接相关的对象特别敏感,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对数学对象做出选择和反应。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就要在教学时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和老师以及同桌、同组的同学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学“得数是8和9的加法、8减几9减几”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两个人面对面坐,从不同的方向看,很容易就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 ★★★这幅图,一个学生可以列出5+3=8 8-3=5,另一个坐对面的学生可以列出3+5=8 8-5=3。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一图四式。就这样,学生的数感在讨论和观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五、在运用中领悟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同时,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星期天带全班学生到公园划船游玩,公园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位同学,请学生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所用钱数,比较一下哪种租船方案最佳,并说说理由。结果种种租船方案出台,经过比较认为租7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租金。让学生在亲身活动经历和运用中感受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数的意义,把握了数的相对大小、多少的关系,不仅巩固了对书本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升华。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来自数学活动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她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我们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为学生的生活实际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6

作者/于娴静

数感,即对数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及学好数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数感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引领观察,探究规律,培养数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的感知活动,是形成数感、获得认知、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有效的观察活动,引领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能力。

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三组算式,即(52+42)+37=52+(42+37)、(16+61)+12=16+(61+12)、(24+35)+40= 24+(35+40),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对比分析,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生、:我发现在这三组算式中,每组算式的两边都是三个数相加。

生。:我发现在这三组算式中,每组算式等号左边和右边加的顺序相同,即左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而右边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

生。:我发现在这三组算式中,改变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加法结合律。这样通过观察、探究发现规律,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二、动手操作,深化认知,发展数感

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动手操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和机会,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分一分、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找一找、称一称等实践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实践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深化学生的认知。

例如,教学厘米、米、分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时,教师可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大拇指的宽度、手的厚度、课桌的高度、黑板的长度、铅笔的长度等,或走出教室测量学校的围墙有多长、方砖有多宽等,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和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又如,教学“千克和克”时,教师可让学生掂一掂1角钱硬币、一本数学书的重量,也可以称一称4个梨子、2包精盐、1袋大米的重量,或数一数1千克梨的个数、1千克精盐的包数、1千克大米的袋数等,通过实际体验发展和深化学生的数感。再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披萨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六边形、圆),通过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出图形的二分之一,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然后让学生再用图形表示出自己想要的分数。在这样创造分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数感的形成和发展,深化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三、鼓励估算,实践运用,强化数感

估算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估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巧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估算,灵活运用,()从而强化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

情境1:-辆大巴车有68个座位,有9辆车和600个人,够不够坐?

有些学生直接进行精确计算,即68×9—612>600,答“够坐”。也有的学生用估算快速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即把68估算成70,由于70×9=630,而630>600,所以够坐。

情境2:一台空调的价格是5018元,一个微波炉的价格是503元。请问,英子的爸爸想买一台空调和一个微波炉,大概要带多少钱?

生,:我把5018看成5020、把503看成500,所以英子的爸爸大概要带5020+500=5520(元)钱。

生。:我把5018看成5000、把503看成500,这样英子的爸爸大概要带5000+500=5500(元)钱。

生。:我把5018看成5000、把503看成510,这样英子的爸爸大概要带5000+510一5510(元)钱。

这样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而且有效渗透了生活数学的意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数感培养实践研究 篇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感主要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简单地说, 数感就是人们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 就像美术的“美感”, 音乐的“乐感”, 语文、英语的“语感”, 打球的“球感”。数感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是理解数和运用数进行有效运算的能力, 是自觉地运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 它对数学的学习和数学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 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因此, 要学好、用好数学, 就应该具备良好的“数感”。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 那么数感就应该来源于生活细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点滴积累起, 从课堂内外培养起。

一、创设情境, 体验数感

学生的数感, 不是靠教师讲解获得的, 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境, 通过数学活动, 让学生得以亲身感受和体验而获得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学生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数感。

例如, 在教学长度单位时, 我在教学这个内容前, 让学生有意识地先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 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 用了多少时间;在春游、秋游中, 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 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分硬币重1克, 4粒黄豆大约重1克, 两袋盐重1千克, 一袋糖重1千克, 肥皂、药片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 体重、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

二、利用时机, 积累数感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 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深入钻研教材,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拓展知识的应用, 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每个教学环节中以及每一个学生生活细节中。

例如, 在学生跑步的时候, 我会让学生估一估跑道的周长有多少米;课间操的时候, 让学生估一估全校有多少学生;学生上台阶时, 猜一猜台阶有多少步;随便叫一个学生, 猜一猜体重有多少千克;猜一猜汽车行驶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估一估教室的面积、容积大约是多大;猜一猜一张纸对折16次后大约有多高;想一想一亿元百元大钞可以装几车。这些由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到日常生活看不见需要借助已有知识进行想象、分析的现象, 都离不开数, 这都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机会, 教师要抓住这些时机, 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让学生感受到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实践探索, 建立数感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 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 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 建立数感。

例如, 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 我设计了如下操作活动:

(1) 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 (1千克) 、盐 (500克, 2袋) 、洗衣粉 (250克, 4袋) 。

(2) 数一数:学生数, 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

(3) 掂一掂:学生用手掂一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 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 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

(4) 找一找: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 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 保证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活动, 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 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 获得了亲身感受, 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借助对苹果等重量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

四、灵活运用, 升华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是一种意识活动, 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 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有良好数感的人, 在需要数感发挥的时候, 它便会自然出现。特别是在新授课后, 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 进行综合运用, 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则需要一个在长期运用过程中的培养升华过程。

例如, 在一节实践活动课中, 我创设了如下情境:春天来了, 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春游。”学生齐声回答。在组织春游的过程中, 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纷纷想出了很多问题, 有设计路线问题, 有购票问题, 有估算时间问题, 有租车问题, 甚至中午伙食费的问题。学生从多角度考虑, 设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对自己设计的方案的合理性做出了解释。学生解决问题时, 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细致周到地考虑到了每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使学生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 使数感得到了升华。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生活;活动

所谓数感是指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

一、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熟悉的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与数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获得数感的培养。

如,教学《统计表》时,为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数感。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假如我们班要根据学生的身高购买一批校服,请把我们班学生的身高统计一下。”(因为课下已给学生布置作业,所以,学生手里有一定的数据。)请帮老师想一下,该如何统计给学校最方便。给学生5分钟的思考时间,接着,让学生发表意见,并顺势将扇形统计法引入课堂。这样的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活动情境,增强学生数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呆板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到压抑和紧张,课堂效率也会受到限制。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活动情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强数感。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采取的是自主动手操作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明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而增强学生的数感。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制作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形等图片,对折的剪切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数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促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郭武香.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05).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大华明德小学)

小学生数感培养实践研究 篇9

小学数学《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研修日志

通过学习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范存丽和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陈凤伟专家的《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这一专题,使我在课堂上运用了学生的数感的教学策略。指出在培养小学生数感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数,更要让学生看到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去理解数及数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内运用数,提升学生的数感。课后对我的感受颇深,此专题结合大量具体实例帮助我理解数感及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通过此专题学习,对我在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小学生数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数感培养实践研究 篇10

浔阳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周芳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义务教育第一学段(1—3年级)学生要学习万以内的数、简要的分数和小数等数的概念。这些数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它的建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要经历一个过程。同样学生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一个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那么如何在两者中找到一些平衡点,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发挥教材价值,培养数感

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挖掘教材,使用教材。新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数感训练的素材,关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和发挥他们的价值。

1、发挥主题图的价值

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切,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我们教师若能利用好主题图,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材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的百羊图。我是这样利用主题图的:先呈现主题图中的20只小羊,让学生估计“这儿有几只小羊在吃草?”学生估一估、数一数后,我给这20只小羊画一个圈,在出示完整的百羊图,再一次让学生估一估“20只小羊有这么多,那现在一共多少只小羊呢?”最后让学生自己亲自来数一数,验证自己估计的结果。

把完整的主题图分两次呈现,意在为学生制造视觉冲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100有多大,体会比以前学过的20这个数大得多,在脑中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概念需要,更是学生建立数感的需要。

2、发挥习题的价值 新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数感训练的习题,关键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和实施。如:“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第37页第5题):找出数学课本的23、36、50、79、87、100页。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只让学生按页码找页是非常简单,缺乏一定的挑战性,又不利于学生数感的发展。如改成这样的设计,效果就不同了。

师:看看我们数学书共有几页?摸一摸,看一看有多厚。师:猜一猜书的一半大约是几页,你能很快找到中间的页码吗?

师:请你找到50页,不看页码你能尽可能快地找到100页吗?那23页呢? 要想准确地找到100页和23页,需要学生们讲求方法和策略。有了前一个活动——找书的中间页码的经验,他们很快以50页书的厚度为参照物,估一估100页和23页的厚度,再去找一找。在估算、验证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页数相对应的厚薄程度不同。这样设计学生在练习中不仅学会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数感得以发展和提高,其实这也就是对于抽象的数的一种物化或外化形式,也正是数感的一个方面。

二、联系数的意义的现实应用,培养数感

理解数的意义是数学课程的重要任务。数的概念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地理解数的内涵。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景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

1、从生活中来

生活是数的源泉,低年级的数学学习如果离开了现实生活,更是难以进行。数的概念贯穿了低段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景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

如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时,通过出示美丽校园的场景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数一数各种物体的个数,从而初步地感受和认识数,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倍感亲切,而且兴趣盎然。然后让学生给这些自然数组词,如1本书,2个苹果,3只笔等,再找一找身边能用这些数来表示的物体。让学生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同时感受到生活中的数无处不在。

2、到生活中去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要不断地为学生注入生活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体会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学生通常对于一个数的认识、读写、顺序、组合等掌握得非常到位,但对于这个数的意义,特别是这个数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了解得不够。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根据联系数意义的现实应用,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把握数的意义,将有助于数感的培养。

三、数形结合促交流,培养数感

如果学生学会了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说明学生已经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人类大脑的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分工,分别处理不同的任务。由此可见,用在“形”表达数学概念及其内在关系,就犹如一项健脑运动,被激活的是学生的头脑。学生在想方设法用“形”表达数,通过“形”与“数”的相互对应向他人传递自己的数学思想时,其数学表达能力会产生质的飞跃,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数学交流也会因此而精彩纷呈。

例如我在教学数的认识时,我和我的学生都非常喜欢玩这样的游戏:猜数游戏。我们以嘴巴为标准,嘴巴以上的部分表示猜大了,嘴巴以下的部分表示猜小了,在大家的“大了”“小了”比划引导下,猜数的学生越来越接近准确答案。在游戏这个具体情境中,通过“形”把握数的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顺序、数所在区间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

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对低年级学生的数感的培养,好比是一块数学素养的奠基石,需要我们精心地去打造。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形成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11

一、走进生活,获取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交流。例如,结合自己的学校每个学生的学籍号,介绍数字的应用,并让学生给一年级新生编号。如果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0813321表示“2008年入学的一年级(3)班的学号为32号的同学,该同学是男生”,请你用数字表示2009年入学的二年级(5)班的8号女同学的学籍号。”这是用数字编学籍号的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数的理解大大丰富了,学会了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体会了数的真正含义,在现实生活中初步建立了数感。

二、实践操作,发展数感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数感。例如:在教学“厘米、米的认识”时,二年级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缺乏这方面的数感。我让学生先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让其动手量出1厘米、1米长的绳子,再测量铅笔的长度、图钉的长度,书本的长宽、黑板的长度。这样通过实际的操作,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又如:在教学“大树有多高”时,我带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实践活动,怎样测量操场上大树的高度?有的同学提出爬上去量,大多数同学表示不同意。我拿来一根竹竿,笔直地插在操场上,这时出现了竹竿影,我让学生测量竹竿和竹竿的影长,再让学生算一算竹竿长和竹竿的影长有什么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推测大树的高度。学生茅塞顿开。就这样,把数感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中,学生对数有一个鲜明的表象,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时,他们会在头脑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三、讨论交流,优化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感,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发展数感。

例如,教学“认数1~5”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的文具盒里有几支笔”,“你家里有几个人”等,让学生尝试用学到的数来表达某些信息。就这样,学生的数感在讨论和观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又如: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我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大商场里调查一些电器价格,并作好记录。当学生把调查的资料带来,并在小组内交流时,我发现他们带来的数据资料非常丰富,例如,一台电扇的标价是90元;一只电压力锅的标价是318元;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的标价是1165元;一台DVD的标价是612元;一台空调的标价是2470元,一台冰箱的标价是3075元;一台大的液晶电视机的标价是13280元……学生在开放的信息中不断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学生眼中的数学真实、亲切,不再枯燥无味、神秘难测。就这样在富有情趣、具有活力的数学交流中丰富了对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四、拓展应用,升华数感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同时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在知识的运用中,也使学生已经具备的数感得到进一步强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

例如,游玩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可适时设计安排与游玩有关的问题:有26个好朋友去公园划船,有两种船可以租用,一种是大船,每只可坐5人,一种是小船,每只可坐3人。大船租金每只20元,小船租金每只14元。请学生设计一种租船的方案,计算出钱数,比较一下哪种租船方案最佳?并说说理由。于是种种租船方案出台,经过比较认为租4只大船,2只小船租金最省。这样的教学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又深化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概念,强化了学生对数的感受性,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质的升华。

上一篇:河南下一篇:53班级成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