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梦爱乡情初中作文(共10篇)
今年不见“清明时节雨纷纷”,却是“时遇着春光明媚”。站在丘岗上,满目葱郁夹着金黄油菜花,在阳光普照下,到处呈现金镶碧玉景象。来到西梁湖滨,清澈的湖水倒影的油菜花,微风吹拂波光粼粼,摇荡起舞辉光熠熠,引来无数鱼儿穿梭往返。鱼儿也许是欣赏油菜花,被馨香熏醉;也许是欢迎远方的家乡人,好奇南腔北调的乡音。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生命与自然息息相关。
年年回家乡,感觉油菜花年年不同。儿时,走在乡间,漫丘遍野油菜花飘,“只缘身在此山中”或为生活所逼,只希望花快开,果快结。每家每户都急切相盼,流金的菜油给家乡人带来生活营养,改善生活。改革开放,生活水平提高,家乡人不再喜欢吃菜油,嫌恶有股味道,一种特殊的菜油味。随着改革深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追求返璞归真,菜油成了原汁原味的绿色食品,又受到青睐。那种特殊的菜油味其实是家乡的味道,刻在心灵深处永不泯灭。
油菜花不再只限于结果榨取菜油,更成人们观赏的风景。每到花开季节,成群结队的城市人踏青折柳,观赏油菜花。看到他们归去的表情,知道他们心满意足,充分享受。
站在油菜地头,想起儿时在油菜地里捉迷藏,寻找小野兔、野鸡窝的情景,百感交集。儿时的快乐一半遗留在油菜地里,黄金海洋中。
站在油菜地头,看着飞来飞去的蜜峰,有时停留在花瓣边,花蕊上。嗡嗡地飞翔,静静地采花。嗡嗡声如同父老乡亲节奏有力的号子,专注劳动如蜜峰采花。看到蜜峰仿佛看到父老乡亲,他们留下的是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
离开老屋已经多年,不是不想回去,而是不愿触动那缕情思。
又到了梧桐花开时节。屋前的那棵大梧桐,你可安好?想必树上白色的花儿又将你装点得焕然一新,引无数的蜜蜂来这儿嬉戏玩耍,你听嗡嗡的声音多美妙啊。看,爱美的蝴蝶,扇动着翅膀,等待着那缕清风;风来了,淡雅的花儿从树上飘飘然落下,蝴蝶跟着花儿闪动着翅膀,分不清哪个是花瓣,哪个是蝶翅……只可惜那棵大梧桐已不在,脑海中留下的芬芳,成了我珍贵的乡情。
我的家乡很普通。早晨,农民早起下田;中午,带着汗水而归;傍晚,傍着大山而眠。唯一独特的是,爷爷好酿酒。每次看着爷爷躺在摇椅上,闭上眼,抿着嘴发出“啧啧”的声音我就羡慕无比。也想学着爷爷一手蒲扇,一手酒杯,就着花生米,披着晚霞,赏着落日,好不快活。爷爷更爱送酒,王叔叔还开玩笑夸“此酒只因天上有,地上能得几回尝”。笑得爷爷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现在的家乡也弥漫着酒香,但此酒非彼酒。老屋中依旧保存着酿酒香,那鼻尖的酒香让我潸然落泪。因为,那个酿酒人已不在,记忆中的酒香,也成了我宝贵的乡情。
故乡的那水那人,你们都在吗?大家的生活是不是都好了呢?婶婶家的狗是不是又生狗宝宝了呢,搬家时还答应送我一只呢。王奶奶的身体还好吗?还是每天依然坐在门口眺望那在远方的.儿子呢?对了,我和小琪种下的一颗红豆,早该长新绿了吧?有太多太多的疑问,承载着太多太多的牵挂。而那缕放不下的乡情,自然是最值得珍视的!
此刻的心情只能用一首歌来表达:“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我多么希望将这份感情随着这歌声,传递给家乡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个人。
初春,乡里被似有似无的薄雾笼罩着,万物氤氲在这朦朦胧胧的纱雾里,窗外的杨柳,似是恋着未退的清寒,迟迟未吐新芽。只有到了三月底,春天才算真正降临。
儿时最爱缠着当船夫的姑父,求他划船时带着我。于是,一天中最快活的,便是倚着船板,双手伸出那疏疏的栏杆,拨动着悠悠的河水,搅起一滩涟漪。玩腻了,便将两只白嫩嫩的脚丫,探入河里,溅起一簇簇泛光的白花,时不时遇见几个洗衣的姑娘,常常是两条墨似的麻花辫,扎在一起,盘起来或散落腰间,她们与同伴嬉戏着,水灵的双眸中透着纯净与善意,有时望见我,总是变戏法似的从浅粉的兜里捞出几块糖,招我过去。那秀丽的脸庞、清脆的呼喊与微凉的双手,点缀世上最为美好的光景。
盛夏的标志,是后院那青涩的菡萏花开,一点点浅显的红,一丝丝透明的白,一抹抹清丽的粉,散发着淡雅的清香。
傍晚,母亲定要去采莲的,我便随着她,坐在矮矮的小船里,驶向湖心。恍然间,鼻翼间溢满了荷香,一睁眼,天地日月下,被一池荷簇拥着,竟有种回到婴儿般的错觉。母亲在一旁忙活,我就在另一头嬉闹,玩儿累了,就倚着一船莲香,昏沉地睡着。我睡得极为安稳,睁开眼,是窝在床上的,随即而来的是母亲唤我吃晚饭的声音。饭香混着荷香,在回望时仍是如此真切,转瞬,又如此遥不可及。
不知何时,屋檐上的燕儿不知所踪,茂密的绿叶泛起黄斑,这才醒悟-------秋天已临。天上北归的雁,地上堆积的黄叶,河里静静的流水,湖中,枯黄的荷梗。秋天,把所有的情感都聚敛成无言的沉默,生活也由绚烂转成了平淡,我也告别了故乡,来到广州。
如今,故乡已成为回忆。那一方记忆,使我终于明白,岁月让我成长,也让我失去。忽然觉得,流年竟这般残忍。
这是一份故乡独有的自然平和宁静,它早已被城市遗忘。当我在这故乡的土地上奔跑时,当我的手拂过水面时,当嫩绿的柳条抚摸着我的脸颊时,我的记忆被唤醒了。在那条河边我捉过鱼,在那柔嫩的草上有我的脚印。这里的风是温润的,在风里,栀子花的香味扑面而来,我却和露水撞了个满怀。这春天土地的香味遍布于空气中的每个角落。花草们也赶趟似的绽放、生长。河流迎着暖阳流动,柳条也发出新芽随风摇曳,天空像一块斑驳的蓝宝石,夹杂着丝丝柔软的白云。白云丝丝的移动,树林中葱葱郁郁。夏天,太阳毫无保留地释放它那耀眼的光芒。风变热了,也一同带着热浪来临,在竹林里沙沙作响。水边一身凉意,透着无限的惬意。秋天丰收的气息在土地上传来,天上的鸟儿也欢快的鸣叫。天空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清亮,云淡风轻。我看见金黄的麦穗,水灵的葡萄,秋姑娘带走了炎热,凉爽接踵而来。冬天大地上银装素裹,白色纯洁了这个世界。雨水也莅临人间,带给人们这一年的平静。小河冻成的冰像一条玻璃带子延伸到未知的远方。风也变得干冷了。梅花却开了,开的娇艳如火,一切都是那么美。
我的故乡,我的土地,我对你充满了神圣的敬意。在这片土地上,没有猜疑,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朴实。在这里人们自由快乐的生活。当太阳初升,人们迎着朝阳去劳作。他们来到田野里,闻着带有松香的土地。他们播种下希望,用辛勤的汗水滋养着广阔的土地。中午人们坐在院子里,在那高大的白桦树下,且看这万千风景。傍晚,夕阳是人们必看的。他们从山顶俯瞰他们生活如此之久的田野,这伟大的田野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田野让他们过的安宁自在。
我在这里呆了十年,在这十年中,我看过故乡每一次夕阳西沉,每一次繁星点点,每一次朝阳初升。在这里,一切都是有灵性的。在我眼里山会诉说,水会吟唱,甚至石头也会微笑。在梦里我常梦见鱼儿在河里欢快的游,鸟儿在天上自在的飞,牛群在路地上悠闲地走。我从来不会忘记我在这里生活的日子,人生最美好的回忆莫过于此。
时间在变,世界在变,我们同样也在变。尽管这一切都在变,但我们的心不会变。时间川流不息,我们厌倦了都市的生活,开始向往故乡,向往曾经的生活,其实只有当人回归故乡时,我们的心才可能真正平静下来。因为那是我们生活如此之久的故乡啊!
不管环境怎样变我们的心里都有一种永恒的情感,这就是乡情,永远的乡情!
故乡我想你了,我想离开这喧嚣的城市,回归你那宁静的怀抱,我想再次让指尖划过水面,让垂柳亲吻我的脸颊,让我奔跑在田野,让我闻着土地的气息,让我看着夕阳浮浮沉沉,让我和你一起生活。
我想你,故乡!
我爱你,故乡!
亲戚们都嘘寒问暖,问这问那,我一下车,左手被大娘抓住,说:“我们晨晨长高了呀!”,右手被奶奶一把抓住,奶奶干枯的,布满老茧的手揉搓着我的小手,说:“看这手凉的,是不是没穿厚呀!”那浓浓的家乡情对我们进行轮番攻击,我那小小晚辈们被嫂子抱着,会说话的喊小姑,不会说话的则叭叭的对着我亲一口,可让我高兴坏了。
长辈们都拿着红包,往我的兜兜里塞,不断的给我说祝福语,我也像长辈们道喜,当然,我还要发压岁钱呢!我拿着红包,对着晚辈儿说:“喊姑姑,不喊姑姑不给压岁钱!”凯凯这会说话的说:“嘟嘟!”虽然音儿不怎么准可是总喊出来了,我拿一张红包,塞到他的兜兜里,给凯凯握握手,继续发压岁钱。
壳壳儿和一一不会说话,我抱起小壳壳儿,壳壳儿用那沾满口水的嘴巴往我脸上涂,坏小孩!不过我还是给了压岁钱哦!一一呢,当然和壳壳儿一样坏坏!
中午吃饭的时候,奶奶从自己的房间里拎出一箱蛋,有N个鸭蛋,两个鸳鸯蛋,五个鹅蛋,奶奶平时不舍得吃,现在,她把那五个鹅蛋煮了煮,给我们分了分,看着我们吃,还不住的问:“好吃吧!”其实我并不稀罕这些鹅蛋,但是,对奶奶来说,这可是很稀罕的东西,就等着我们这些孩子回来,让孩子们吃,大大的鹅蛋全被我们给吃了,而奶奶,则吃了几个鸭蛋,没有舍得吃一口鹅蛋。
还有一点哦!家乡的孩子们,脸上都有着胭脂般的红色敷在脸上,看起来很是亲切,我称之为“家乡色”,脸蛋个个都像是红苹果,可爱极了!
灯谜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模糊的,认为它不过是在夜里点灯猜谜语,再传出一两声鼓声的娱乐方式,我觉得很枯燥,不愿意主动去接近。还记得今年学校举办“五四”灯谜竞猜的时候,我几乎看也不看一眼。可谁知,竟是这短短的半年中,我对灯谜冷眼的态度,竟然转变为热爱。
这源于20xx年11月12日,那天下午,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去听灯谜知识讲座,使我与灯谜结下了不解之缘。说实话,这场灯谜讲座着实不是自愿去听的。可谁知,第一节课上完了,我对灯谜的看法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给我们上课的是澄海区灯谜协会副会长王老先生,他讲课生动有趣,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当然,王老师也介绍了澄海灯谜事业的繁荣,这也使我产生了自豪感,感受到了传承灯谜文化的使命感,因为我热爱家乡,也会热爱家乡引以为豪的文化事业。
当然,灯谜真正吸引我的是她的艺术魅力。王老师说,灯谜是一种“别解”的语言艺术,即不按字或词语的原意去思考,而是绕弯子地用别种思路思考。而“谜”在古代又称瘦辞和隐语。灯谜的结构分为谜面、谜目、谜底,有些谜还有谜格和谜号。可以这么说,如果把一道灯谜当作一道练习题的话,谜面就是原题;谜目是规定一个范围让你答什么,如“打一个字”、“打一口头语”等;而谜底当然就是答案了。猜谜要懂其法门,有会意、离合、象形、拟声等,要理解谜面中词语字眼的含义,有些字可进行“离损增合”,或“扣别解意”,如十二生肖就可扣十二时辰等。我感受到,猜谜真的需要有非常宽广的知识面。此外,王老师还不时会出一些灯谜给我们竞猜,这个过程既紧张,又刺激,也很快乐,很享受揭开谜底那恍然大悟的满足感。虽然一开始接触灯谜,觉得很难,不过王老师总是细致耐心地进行讲解和鼓励,让我们慢慢地有了信心。就这样,在不知不觉的连续几期讲座中,我喜欢上灯谜。
现在想来,灯谜确实妙趣横生,而且在灯谜课程中,我也积累了许多知识:如一些典故、一些古代名贤的别号、十二时辰、口头语、天文地理知识、古诗文等,可谓包罗万象。出于心中的热爱,于是我开始主动去了解澄海灯谜的历史,看一些灯谜知识书籍,在网上灯谜论坛、微信灯谜公众号,互动猜谜,互相交流。
后来,我被选为选手,要代表学校到区参加灯谜选拔赛。当时,我可真觉得担心,因为此后的每个下午都要进行猜谜训练,我感觉会增加课内课程的负担。虽然当时我已经掌握了不少猜谜技巧,但总是觉得自己仍然是“菜鸟”,怕辜负了老师的期望。不过,青春就是一场永不认输的拼搏,我还是硬着头皮应承下来。而经过几次专门的培训之后,我会解的灯谜渐渐增多,也树立起了自信心。在这次选拔赛中,佼佼者众多,我与晋级的名额失之交臂,但参与的过程,认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实在让我感到满足。
一次经历改变一个人。在今年学校的元旦灯谜竞猜中,我全程参与其中,也射中了不少谜题,拿到了不少奖品。当周边的同学为我精彩的解谜鼓掌欢呼时,我感到特别激动,非常快乐和满足,多么希望这场灯谜会再多进行几个小时。
乡情是一种不离开家乡你根本没办法体会到的东西,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的老家,总是听见别人说外面的孩子老是想回家。在那个时候我总是在想,为什么外面那么的精彩,这些人想回家是什么意思。但是现在的我长大以后离开家乡才发现,原来思乡这个事情真的是存在的,而且是那么的浓烈。有时候我不禁的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远离家乡,为什么要远离父母。或许也是因为有了这种想法,如今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远离一线城市,回家乡建设农村了。
以前的我没有长时间离家而去过,并没有多大感觉。后来才发现在我的心底深处早已埋下了一座城,这座城里清一色的石板桥,风,摇弋着的酒旗,还有吱嘎吱嘎的摇桨声。这座城,感谢你还是原样。然后还是会漫步在各条小巷中,穿梭在各个店铺门前,未免会有点未知的情节会在心头涌动,这座城,感谢你一直都在。叶缝间的阳光还未褪去,我一直前行着到达下一个目的地,心却一直停留在故乡,偶尔会在杭州的酒馆中吃到茴香豆,然后无比兴奋地展示给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同学。吃的时候总小心翼翼,因为总有一种感觉,把茴香豆含在嘴里——我回来了故乡。
如今我在街边看见老家的美食我都会去尝一尝,然后发现其中的味道跟家乡的完全不一样,那时候我才明白家乡是什么。随着现在离开家乡的时间越来越差,我越发的思念家中的好朋友。当我们年龄变大,当我们的见识和视野变得越来越远,我们回头才发现,我们一直寻找的东西其实就是当初我们拥有过的。在这一刻乡情就会慢慢涌上你的心头,它会让你不假思索的列举出当时的美好和快乐,在那一刻或许有感动,或许有迷茫,或许有泪水,但一切都是思念的味道。
的确,看似普遍的打糍粑,在我眼里也蕴含了不少的感情,使我记忆犹新。
我的家在偏远的山区――塘坳。不仅风景美,那里的人更美。在人美的同时,他们做的事情搞的活动也相对不会太差。今天,是我老家的弟弟妹妹们很是期待的一件事情――打糍粑。你亲眼目睹过吗?如果没有,那你就听我细细的给你一一道来……
说起打糍粑,我也难免有些激动。今天,大人们早早就来到我家,昨天晚上就提前一天准备好的糯米,拿出来放进一个超级巨大的“大碗”里,这个“大碗”是用石头做的,宛如一个大鼎……放在石碗里面之后,便可以用锤子打了。木头做的锤子看似很重,实则被男人们握在手里挥锤几下,也不会让人记得它是多么的沉重了!虽然体积不大,但结构还是十分的到位,打起来还真挺有意思的。
一锤、两锤……十锤……无数锤被一个个身体健壮的大汉们锤下去,糯米的身躯好像已经被锤烂掉了!大人们就放下锤子,用手摸一下石碗中被打得结结实实的糯米,感觉十有八九已经到位了,便进行下一道工序――手捏。捏成一个个椭圆的形状,放在四四方方的大木桌上面。桌面上是一层盖着的白色透明薄膜,在各部分均匀地撒上部分油,使得捏好的椭圆状糍粑与油亲密接触。等到木板上的糍粑摆满整个大方桌子,长辈们再盖上一层白色透明薄膜,用事前已经备好的第二张大方桌倒过来压在这张桌子上,使其两张桌子中心对称。这时候就是小孩儿们的天堂了,大姨家的女儿,舅舅家的表哥,姑姑家的小妹……哦,对了,还有邻家的大狗子、二娃子!他们被大人们抱在桌子上,用脚踩着大方桌子,一片欢乐祥和的画面跃然画框。
小孩们靠着“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的道理来得到糍粑。最开始,你手里什么都没有,而当你手里拿了一坨糍粑就是有了,这叫做无中生有。而当你把手里这块糍粑美美地吃掉,这便是有中生无。
我始终忘不了故乡的夜。每当夜幕降临,村子一片静谧,只有蝉和蟋蟀在身边叫着,似一曲新型《村庄月光曲》流淌入村庄的每一处。月光缓缓洒入门框,似小精灵在屋中跳跃,将银色的光粉布满整个屋子。引的人不禁将头探出门外,细细观赏着夜空。细腻的风扑面而来,带着家乡独有的泥土香味,张牙舞爪的小玫瑰不禁收起倒刺,纵身跃入无尽的温柔中,花瓣随风微微颤抖,舒展开白日中的害羞脸颊,享受地沉浸在星光的光亮之中。一瞬间,仿佛城市带来的喧嚣随着风和尘埃散去,风倩月影,悄悄向你走来。家乡的夜是那么地纯净温柔,还有什么还能像乡夜那样带走平时的疲惫,带来静谧与安心的呢?
早晨,一声鸡鸣啼破黎明,红日冉冉升起,田野中的草也展开身躯,借风抖掉身上的露水,挺起身姿,将田野瞬间染成了金绿色,随着阳光和风轻轻摇摆,构成一片金色的海洋。这时,你独自一人站在这广阔的天地中,多想开开嗓大吼几声,为这片田野而欢呼!碧空如洗,草色欲滴,天连草,草连天,为这茫茫世界穿上一身绝无仅有的华丽衣裳。蛐蛐和蟋蟀在这片原野上共舞,蚂蚁在这片属于他们的天地中劳作。脚踩松软的土地,阳光将他们的发梢染成金黄,农民辛勤地在地上施肥,前襟被汗水浸湿,但他们却充满初春的快乐!棕黑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手不停的挥出、收回,每一耙都播撒着秋天丰收的期盼和喜悦,他们的裤腿随风飘舞,化作白蝴蝶,尽情在这里,在这片土地上翱翔!
今年夏天,厌恶了城市的喧嚣,便带着妻儿回到乡下老家,小住几日。谛听那魂牵梦绕的乡音,享受那良久未见的美景,心里满是惬意。
将至村头,嗅到了淡淡的麦香味,映入眼帘的金色小麦带给人丰收的喜悦。刚到家,我便换上了行头,携着儿子去麦地里寻找父亲,母亲与妻子则在家做饭。
走在田垄上,崎岖的小道已经被杂草所掩映,儿子小心翼翼的走在前面,手里握满了各式各样的草花。不一会儿,听到了收割机的轰鸣声,在不远处看到了带着草帽的父亲。望着父亲的瘦弱的背影,再也不是当年那样宽阔,思绪不禁凌乱,想起了往昔。
小时候的村子,是让人妒忌的。正午时,树梢微动,骄阳似火,知了不停的在枝桠上叫唤,彷佛这个夏天永远都过不完。我们不断的摇曳着手中的蒲扇,每当这时,父亲便会去瓜地里摘个西瓜回家。父亲是不舍得吃瓜的,因为每个瓜都是下学期孩子们上学的生活费。西瓜的清甜可口,让整个人都舒展开来,感觉人生也是圆满的。除了菜园子各种瓜果蔬菜,更令人难忘的便是和小伙伴一起去逮鱼捕虾。
农村到处都是小河小沟,也就衍生了众多的鱼虾。每到傍晚,小伙伴们相约去钓龙虾。为什么要傍晚呢?因为中午大人是不让孩子出去的,会晒伤的。偷着家里的脸盆,抓几只蛤蟆做为饵料,再把二大爷家竹篱笆拆了,钓竿也就来了。几个人熟练的忙碌着,不一会儿,满满的一脸盆,每个人都是功臣啊!钓来的龙虾是不敢拿回家的,就地就烤。炙热的火苗,被落日的余晖所笼罩,龙虾的香味也被逼了出来,滋滋冒油,小伙伴们吃的不亦乐乎。吃完大家用河水把嘴洗干净,不然回家是免不了一顿打骂的。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时候似的龙虾。
【家乡梦爱乡情初中作文】推荐阅读:
家乡美,故乡情征文12-07
故乡情初中作文11-22
浓浓乡情作文01-16
乡情作文800字07-09
乡情作文初一600字10-30
乡情作文记叙文12-27
浓浓乡情作文400字01-01
以乡情为题的作文初一11-13
描写乡情的优秀作文范文12-02
故乡情作文记叙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