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精选8篇)

农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篇1

实践主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

时间8月1日—8月15日

现将此次实践调查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由于农村生活污染、垃圾排放量增大、种植养殖业废弃物逐年递增,化肥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城市工业污染逐渐向农村转移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不仅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重要的威胁。为此对农村所在居民环保意识展开调查。

二、调查内容和结果

本次调查共对120位村民进行提问。

问1:你认为垃圾可以倒在哪里?

答:路边,随便哪里,没有的空地,其他。

问2:你家的垃圾倒在哪里?

答:路边,随便哪里,没有的空地,其他。

调查结果显示,问1中有34%的人会倒在路边,25%的人随便哪里倒,30%倒在没有的空地,其他的为11%。问2中有14%会把自家的垃圾到在路边,6%的随便倒,78%会把垃圾倒在没有的空地,2%在其他地方。

据调查表示,虽然大部分居民知道垃圾应该对方在诸如垃圾箱之类的指定地

点,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还是习惯于将垃圾对方在一些被认为没用的空地上。其原因有几点:

(l)农村人口多,日产垃圾量多,而且居民点分散,没有或很少有集中堆放垃圾的场所;

(2)以前还可以将部分垃圾撒入田里作肥料,而如今一方面有了化学肥料,另一方面也由于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厂房、公寓所替代,所以垃圾只能堆放在房前屋后。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对环境的影响。

问3:什么是“环保” ?

对此问题,知道“环保”是“环境保护”的居民占 87 %,但其中只有 20 %的居民能具体进行结实,而且,在这部分人中务农者仅占 18 %。

问4: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 ?

知道并能举例说明者占 43 %,其中务农者占 20 %。

问5:你知道为什么要使用“无磷洗衣粉” ?

对该问题,能正确回答者不到 5 %,而且这部分人都是年龄在 20 一 35 岁之间的工人、医务工作者、教师等见识或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非务农人员。

从调查中看,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较差,对环保知识了解不多。这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居民们长期生活在环境相对安静的农村,对环境污染造成的体验较少,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环保的积极意义。

(2)农村居民中以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占绝大部分,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获得各方面信息的来源也较狭窄,影响他们环保意识的加强。

(3)部分农村居民从祖辈开始沿袭了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如随处倒垃圾等)一时间还难以改变过来。

三、调查结论

(一)农村居民(尤其是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的环保意识较差,对环保知识的了解不多,还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环保的积极意义。

(二)周围环境的污染固然与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关,而另一方面,农村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农村人口多,日产垃圾量多,且居民点分散,没有或很少有固定的垃圾堆放点等。

(三)目前,农村环境相对城市而言不太严重,所以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在城市大搞环境建设的同时,农村的环境污染却日益严重下去。

四、调查体会

从这次调查中体会到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差,其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水平低下,受教育少,有些人根本没机会接受教育。老一辈的人环保意识差,就连新一代的年轻人环保意识也不高,其原因不得而知,由于农村家境贫困,文化素养低所致。

农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篇2

1 调查概况

为了获得农村水情意识现状,分析影响农户水情意识的因素,探讨农村水情教育的规律,我们对全国不同地区农村和不同类型农户进行了调查。问卷内容分为基本信息、水情认知与意识、态度与行为三部分。水情认知与意识方面包括基本水情、用水管水知识和水忧患防范意识三方面,态度与行为方面主要关注对环境水质/水利工作的关心程度、是否同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生活中是否有节水行为等。问卷调查的具体操作是对不同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选择典型县市进行重点调查,每个样本县选择经济水平上中下的3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1个村的20个农户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地点共覆盖21个省51个县的110个村,共发放问卷2750份,获得有效问卷2 701份。此次水情认知与意识、态度与行为的调查结果,揭示了农村水情意识的薄弱环节,说明了在农村开展水情教育中的重要性。

2 调查结果

2.1 水情认知与意识

水情认知与意识方面的结果显示,农户对用水管水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远低于水忧患防范意识和对基本水情的认识。具体来说,在水资源、水环境、水效率、水制度、水技术、水忧患和水防范7个问题中,农户的水忧患意识正确率最高(92%),对水资源(87%)和水技术(83%)的认知次之,其次是水环境(74%)、水防范意识(72%)和水效率(70%),对水制度的认知最低,正确率仅为57%。

水忧患认知的高正确率和水制度认知的低正确率,反映出农户对水情的认知和意识仍然处于最基本的经验/体验阶段,对国家的用水管理制度了解比较缺乏。反映出国家出台的水相关制度的宣传不到位,也说明农户并不了解国家为促进节水出台了什么措施,更不了解有什么政策帮助农户节水。提升农户对水情的科学认识,了解国家的水管理政策共同应对未来的水危机,正是在农村开展水情教育的意义和重点所在。

对水情认知与意识其他几个问题中,对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技术的认知正确率在八成以上,对水环境污染、水防范和用水效率常识的认知正确率为七成。这体现出农户对水情的认知更多体现在能够满足用水量上,对生产生活行为中的用水效率及对水环境质量影响的关注较少,水环境教育将会是农村水情教育的难点和重点。

对农业用水效率的认识是促进农户产生节水意识的重要方面。调查显示,农户对我国用水效率的认知低于对水资源短缺和节水技术的认知,说明农户虽然知道我国水资源短缺,但并不清楚自己的节约潜力很大,用水效率还可以大大提高,也就不知道自己是全社会节水的重要贡献力量。农村水情教育中,用水效率的宣传将是取得节水成效的关键环节。

2.2 态度与行为

态度调查显示,农户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行为对水环境的影响(83%),其次是对当地水利工作的关注度(77%)和制度性管理工作(68%),最后是对实际效果(当地水质)的关心(68%)。农户对行为后果的关心高于对实际效果的关心,说明农户对个体行为与实际效果之间的联系认识不清。农村的水情教育要强化农户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认识,引导关注实际效果。节水行为的问题上,仅有54%的农户在日常生活中会对用过的水再利用。有正面态度的农户比例普遍高于采取正面行为的农户比例,说明农户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存在某些情境因素的负面影响[5]。态度与行为调查中,三成以上农户不同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近半农户没有采取节水行为,这一结果充分印证了在农村开展水情教育的必要性。

3 调查结果分析

对农户的水情认知与意识、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揭示农村水情教育的问题和规律,为下一步农村差异化水情教育活动设计提供依据[6]。我们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地区因素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势、水资源禀赋,农户个人层面因素中是否兼业、年龄大小和受教育程度高低,政策因素中的是否通自来水、是否收水费,与农户的水情认知与意识、态度与行为有显著关系。

3.1 不同地区的农户水情意识与行为特征

农户水情意识与行为的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农户对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效率方面的认知相对较低,节水行为也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在水防范意识、节水技术和水制度方面的认知较低(见图3)。这种差异意味着,对经济条件和基础条件较好地区的农户需要侧重加强对水资源短缺的教育,对中西部地区的农户则需要在节水技术和水制度方面加强。

注:*代表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显著(下同)

农户水情意识与行为的地势差异表现为:平原区对节水技术和水制度的认知相对较高;丘陵区的水环境认知、水忧患意识、水常识、水科技和水制度的认知都相对较低;山区的水忧患意识最强,对水质问题比较关心,但对水制度的认知较低,生活中很少采取节水行为(见图4)。地势差异说明农户的水情意识主要来源于实践经验,水情教育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地势因素的需求差异,对丘陵和山区更多提供水质方面的教育,对平原区更多提供节水技术方面的教育。

不同水资源禀赋的农户水情意识调查显示:水资源禀赋非常好地区的农户在用水效率认知和采取节水行为方面比例较高,说明这些地区农户的水情感较高,开展水情教育的基础很好,有利于形成节水、护水、亲水的社会风尚;水资源条件一般和较差地区的农户比较关心水资源、水质和水利工程(见图5)。不同水资源禀赋带来的农户水需求层次差异在以往研究中也有发现[7],但水资源禀赋非常好的地区的农户爱水惜水的水情感报道较少,这可能与中国传统的农耕生态文明有关,今后可以在水情教育中进一步传承发扬这种精神。

3.2 不同特征人群

是否兼业、年龄大小和受教育程度高低影响着农户的水情意识和节水行为(见表2)。以务农为主的农户对水防范意识、水制度认知和对当地水质的关心上比例较高,而兼业农户在节水技术上有更高的了解,但对水制度的了解、对当地水质的关心和节水行为上比例较低。农户年纪越大对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制度实施的认知越低,关心水质和采取节水行为上的比例越低,但在其他方面没有出现显著差异。农户的教育程度越高对水环境污染和节水技术的认知越高,同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采取节水行为的比例较高。水情教育的第一阶段需要对不同特征的农户进行差别化教育,充分利用农村的社交网络传播机制[8],发挥先进群众的带动作用以提高农村整体的水情意识。

3.3 不同水政策人群

是否通自来水和是否收水费显著影响着农户的水情意识。通自来水的农户在水情认知、意识和态度上显著高于没有通自来水的农户,但在节水行为上通自来水的用户显著低于没有通自来水的农户。这种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说明存在不一致的情境因素的干扰[5,9],这一现象值得引起水管理者注意。

通自来水的农户中,交水费的农户在节水技术和水制度认知上比较高,对当地水质的关心程度和同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比例,也显著高于不交水费的农户,但在节水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国际上普遍发现的居民用水缺乏价格弹性相一致[10]。

3.4 与城市居民的对比分析

与城市居民的水情意识调查结果[1]相比,农户在水资源短缺上的认知程度更高,但对水环境、水技术、水制度的认知较低,较少采取节水行为。城市居民和农户在水资源和水环境上的认知各有侧重,体现出人们对水情的了解仍以生活体验为主要途径,也从侧面说明了水情教育对于提高人们水情意识的重要意义。对于城市居民的节水行为远高于农户的现象,考虑到城市居民的水资源短缺的认知不高的因素,城市居民的缺少利他动机,城市水费较高可能是节水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城市居民与农户在水技术与水制度上认知差距,说明了国家政策和新技术在农村宣传的匮乏。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户对农业生产实践的用水效率和节水潜力认识的缺乏,以及生活中的节水动力不足,都说明了在农村开展水情教育的必要性。尽管农村的水情教育相对落后,但是农村农户与自然水环境的直接接触较多,在实现亲水护水总目标上仍有优势。

4 农户水情意识特征及政策含义

本次调查表明,农户水情意识仍在相对较低层次,农村水情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在:1 水情认知不足,在水常识和水制度方面的了解相当缺乏;2 节水态度和行为欠缺,近半农户日常生活中没有节水行为;3 水政策实施环境不理想,逾三成农户不同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总体而言,农村的水情认知与意识仍处在基本的体验直觉认知阶段,对水情现状的判断力不足,对水形势未来需求的认识不清楚,对生产生活中农户的节水贡献潜力缺少认识,对国家水政策缺少了解。因此,农村是开展水情教育的重要阵地。

根据农户的水情认知与意识、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差异化水情教育需要重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地势、水资源禀赋、是否兼业、年龄大小、受教育程度高低、是否通自来水、是否收水费等因素对农户水情意识的影响。

(1)经济条件和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缺少节水意识,需要从“水资源短缺”的教育入手,配合征收水费政策和节水技术宣传,从根本上改变其用水行为;在经济条件和水资源禀赋较差地区,要充分利用通过自来水工程和田间水利工程的建设加大水制度宣传,配合征收水费政策和节水技术宣传,提高用水效率。

(2)平原区的农村对节水技术关注较多,水情教育应以水效率和水技术的宣传为突破口,配合相应的节水技术补贴政策,促进地区形成节水风尚;丘陵和山区农村较关心水质,水情教育以水质为突破口。

(3)农户的水情意识基础存在差别,对不同职业类型、年纪、教育程度的农户对其薄弱的地方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充分发挥兼业农户在节水技术、教育水平较高农户在态度和行为上的带动作用,通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农村整体水情意识水平。

(4)与城市相比,农村与自然水环境的接触更紧密,农村水情教育要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加大水政策宣传和护水技术普及,增强农户水忧患、水责任和水道德意识,提高农户参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水灾害防范的能力,形成知水、护水、亲水,人水和谐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调查与宣传研究报告[R].2007,2008.

[2]付军,牛玲娟,颜莹莹,等.我国典型城市中小学水环境教育现状与需求解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6):34-38.

[3]中国水利报社.节约保护水资源问卷调查情况的分析报告[R].2011.

[4]Li P.Environmental quality:issues and causes of deteriorationA survey on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mong the public in Liaoning Province,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2009,16(3):143-150.

[5]Corraliza J A,J Berenguer.Environmental values,beliefs,and actions-A situational approach[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0,32(6):832-848.

[6]Nathe S K.Public education for earthquake hazards[J].Natural Hazards Review,2000,1(4):191-196.

[7]Graymore M L M,A M Wallis.Water savings or water efficiency water-use attitudes and behaviour in rural and regional area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2010,17(1):84-93.

[8]Tang J,H Folmer,J Xue.Estimation of awareness and perception of water scarcity among farmers in the Guanzhong Plain,China,by means of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3,126:55-62.

[9]Bamberg S,G Moeser.Twenty years after Hines,Hungerford,and Tomera:A new meta-analysis of psycho-social determinants of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7,27(1):14-25.

农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篇3

一、陕西省农村环境保护现状、治理实践与成效

(一)陕西省农村环境现状。

从走访调查的情况看,农村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生产污染严重,包括畜禽养殖业污染、乡村企业污染、农业生产面源污染。二是农村生活污染突出。农民居住环境“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生活垃圾和生产废物随意堆放,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小河小溪或池塘、沟渠。废弃电子产品和塑料袋等白色污染有增无减。三是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农膜、激素等的大量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对化肥农药依赖性越来越强、宜林山地毁林耕种、水土流失严重。四是农村环保工作基础薄弱。对农村环保重视不够,工作的着重点和注意力放在了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上。农村环保投入缺资金、管理缺手段、工作缺机构的问题普遍存在。

(二)陕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践。

为了改变农村环境状况,从2008年起,陕西省开始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加大农村环保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村环境。从调研的情况,有的地方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1. 扶风县通过“五个”一点,多渠道筹集资金。扶风县探索并建立了“五有”(有固定的“三堆”堆放点,有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并正常运行,有固定的环卫队伍,有钱办事,有人管事)工作机制。采取“群众集一点、财政补一点、项目整合一点、村集体拿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即:通过“一事一议”,每个群众每年筹资筹劳12元,县财政每人配套10元,加上农村公益岗位资金和村集体补贴资金,各村每年筹集到的资金达到7—9万元左右,基本保证了运转经费。

2. 凤县垃圾兑换超市。为了进一步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凤县探索“村民收集分类、定点兑换物资、政府补贴差价”的模式建设垃圾兑换超市。在镇村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新建或者依托商业网点,按照等价兑换模式,对可再生垃圾进行实物兑换。兑换的商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和学生学习用品等。政府根据可再生资源回收量,对依托的商业兑换点,按照年度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以促进垃圾资源回收利用。2013年,凤县建成垃圾兑换试点超市6个,每个落实政府补贴3万元,确保了其正常运行。仅2013年一年时间,已累计兑换生活垃圾400余吨,有效减少了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处理量。

3. 凤翔县探索公私合作PPP模式。针对凤翔县城关镇火星村、洛川县石头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的情况,陕西鼎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采取与乡镇政府合作的方式,在项目建设上投入自行生产的设备。在运行维护上,在三年内承担全部运行维护费用,并采取物联网监管平台,通过直接调取运行数据实现远程监控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三年运行期满后,交由当地乡镇政府采取收取收益村民污水处理费的方式继续运行维护,这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是公私合营模式的雏形。

4. 汉滨区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针对汉滨区陕南移民搬迁新建的茨沟镇、谭坝镇新建社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后期运行管护,两镇组建环卫所及环保工作站,成立物业公司,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及设施设备维护工作。在运行费用上,乡镇从三个方面筹集运行经费:一是村上采取“一事一议”向村民和个体工商户收取每人每年5元垃圾污水处理费用; 二是汉滨区政府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每年为乡镇解决6—8个公益性岗位,安排保洁人员薪酬700元;运行经费不够的从乡镇“三公”经费中拿出一定的资金弥补不足,从而确保了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5. 宝鸡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助力第三产业。宝鸡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在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农民增收。结合开展整治活动,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宝鸡市乡镇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悄然兴起,以岐山县北郭村、太白县黄柏源村等为代表的一批“最美乡村”,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形成了游客以吃、住、行、游、购、娱、观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2012年,全省仅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一项就为群众增收7000多万元,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三)取得的成效。

1.改善了人居环境。示范区内城镇周边村庄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较大的村庄或河流沿岸连片村进行集中污水处理;居住分散的村庄采用小型人工湿地、无(微)动力处理设施、氧化塘等分散式处理,部分地区采用了雨污分流模式,改变了污水横流的状况。生活垃圾通过分类减量,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后,改变了乱堆乱放的状况。通过使用沼气,取代了传统的烧柴烧煤,农民不用上山砍柴,森林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护。通过房屋整理,改厕、改水、改灶等,使室内整洁了,村容清洁了,脏、乱、差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2.改进了生产方式。以农业秸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广创建了一批循环农业模式。如稻一猪一沼一果(茶、鱼、稻)模式等。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建设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了农民现代农业意识。

3.促进了农村消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实施本身就是对内需的拉动,一个村少则上百万,多至上千万。路修好了,交通便利了,农民买车的越来越多,也刺激了城乡物资流通业的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农村持续消费的欲望也愈发强烈。

nlc202309032209

4.提升了农民素质。示范区环保合作社、环保协会,环保夜校宣讲环保知识,推介农业经济适用技术,学知识增见识,开阔了农民视野,促进了农民传统农业理念的改变。

二、陕西省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农村环境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久以来,重经济轻环境,环境保护工作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点源轻面源,农村环保欠账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一)政府投入农村环境保护资金不足。

近年来,陕西省财政用于环境保护支出一直呈上涨趋势。2008年,陕西省财政支持环境保护资金3.67亿元,2013年已经达到9.46亿元,增长了1.57倍,但这样的支持幅度还满足不了巨大的环境保护需求。另一方面,虽然财政支持环境保护的绝对数有了较快增长,但环境保护支出占陕西省财政支出比重从2008年的4.11%到2013年的1.36%,总体成下降趋势,基本处于10%以下。

(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不足。

2008—2013年,中央和省级投入农村环境保护资金11亿元,加上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已实施的农村环境保护连片整治示范乡镇和行政村只占全省乡镇和行政村总数的17%和11%。另一方面,现有的各项水污染治理规划中,对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支持也较少,省级对乡镇一级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更没有统一的建设规划。据统计,陕西省丹江口库区水污染治理规划只将3万人以上的18个集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纳入中央支持范围;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规划支持陕西省关中及陕北地区8个乡镇污水处理建设项目;中央基建资金支持关中及陕北地区15个镇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上共计41个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纳入规划。总体上来说,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供给不足。

(三)农村环境治理供给主体单一,主要是政府投入。

由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因为其自身特征导致必须由公共部门参与供给,加之农村市场体制的不完善,无法有效提供公共产品,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主体必然成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单一主体。以2012年农村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为例,陕西省共开展88镇483村环境综合整治,总投资31094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市县四级共投入资金25778.49万元,整合其它部门资金3127.86万元,占总投资93 %。乡镇自筹716.94万元,占总投资2.3%。由以上数据可看出陕西省各地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财政拨款来实现,乡镇财政本来就薄弱,导致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形成了政府提供环境治理的局面。

(四)运行维护监管资金缺口大。

乡镇政府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由于大多数乡镇财政无收入来源,无法或无力成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营主体,对于农村环境保护运营无固定的资金渠道,从而使很多已建成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达不到预期的绩效目标。以2012年为例,陕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受益人口约76万人,农村垃圾转运运行费用约1953万元。如村镇按常住人口每人每年征收12元垃圾清运费,年可征收228万元;年需运行费约1725万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养护费每个县(区)年护养费约259.16万元。因此,示范县(区)仅上述两大类治理项目所需运行保障经费就达1984.16万元。另一方面,现阶段,陕西省大多数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都采取“企业建厂、政府建网、企业运营、市民付费”的BOT模式进行融资建厂,但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费收取标准不高,政府运行补贴负担较大的问题,使得很多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成为负债运行。据测算,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正常运营成本至少为污水处理1元/吨、垃圾处理100元/吨,由于陕西省各市县实际收取污水处理费平均0.6元,与省物价局要求的平均0.8元,还有0.2元的缺口,使得很多污水处理厂都是负债运营,仅2012年全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负债13.79亿元。

(五)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加之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各级政府成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体,而金融机构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支持远远不够。从2012年陕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资金投入比例来看,政府投入占总投资的90.5%,乡镇自筹占3.7%,无贷款项目。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利润薄。由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回收低、风险大的特点,资金的趋利性决定了在没有足够扶持和优惠政策的前提下,信贷资金不会背离市场规律而轻易投放到农村环境公共基础设施中。二是涉农资金贷款门槛高。国家规定,贷款少于900万元的企业不予贴息。企业在发展之初,规模较小,而银行根据企业规模,一般不会给企业更多贷款。三是国家对涉农企业的扶持方式主要是通过固定资产贷款贴息。而银行对固定资产贷款的门槛很高,这几年涉农企业已很少能贷到固定资产贷款。企业急需的流动资金贷款,国家又取消了贴息,对企业影响很大。

三、创新财政支持农村环境保护多元化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投入稳增长机制。

资金投入是农村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一是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财政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逐步形成农村环境稳定投入来源,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二是开征环境保护税。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地方如城镇征收垃圾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并从有限的村财和乡财政抽出部分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投入。

(二)创新资金整合机制。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是资金整合,难点也是资金整合。要围绕示范村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合,资金整合以农村环境保护建设规划为引导,以项目为平台,在规划和立项上形成捆绑。采取“渠道不乱,性质不变,适度集中,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办法进行整合。一是围绕示范村的项目建设规划,将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创建、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重点镇建设、沼气工程、改水改厕等涉农工程相结合,多渠道筹集连片整治资金,实现连片整治效果的最大化。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成后,探索收费收入的项目,后续实行“民办公助,民营民管”的市场化管理。三是继续以优势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化专项资金为平台,整合和统筹安排涉农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

nlc202309032209

(三)探索建立引导信贷资金投入。

一是担保机制。积极扩大商业银行对农业贷款的支持。各级政府可以通过采取财政贴息或赋税减免等措施,鼓励农业银行向农村环境保护提供贷款。积极发挥政府引导调控作用,积极为从事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和个人拓宽融资渠道,放松抵押和担保的条件,推动小额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另一方面,采取政府参股经营、补贴担保费、建立担保基金等方式,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导向功能和“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带动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初步建立起“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二是探索PPP模式建设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农村环境的公共性使得政府在环境治理中起到主导作用,由于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资金匮乏,财政投入较少,使得寻求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成为必然。现阶段,陕西省大多数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都采取“企业建厂、政府建网、企业运营、市民付费”的BOT模式进行融资建厂,但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费收取标准不高,政府运行补贴负担较大的问题,使得很多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成为负债运行。可借鉴宝鸡凤翔县的污水处理建设PPP模式,政府和部门共同发挥作用,乡镇政府运用其职能促进、引导企业参与到农村环境治理中来,乡镇政府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如优惠税收政策,提供贷款担保,后期运营中利润与风险共担。而企业采取PPP模式,可以利用自身多渠道融资能力弥补乡镇政府资金不足,利用精湛技术改善建设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在后期运营中也解决了其运行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农村环保的核心是提高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就地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率,出路是发展循环农业。把农村环保与发展农村产业相结合,加大产业投入力度,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循环农业模式,消纳农业废物资源,如稻一猪(禽)一沼一稻(菜、茶、果、鱼等),拉长种植业一养殖业一微生物产业之间的循环链条。有条件的可以在一、二、三产业之间循环,如生物发电、秸秆造纸等。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应尽量堆肥就地消纳,避免远距离往垃圾场输送。

(五)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建立环保长效机制。

农村垃圾站、生活污水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成后需要运行维护和管理,养殖大户畜禽粪便当地土地难以消纳,需要处理,等等,这些需要一定的费用支出。靠政府补贴、农民出资或收费是有限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市场。农村环保设施运营,如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可以成立环保公司,以车养车、以塘养塘。养殖业废弃物处理,可以由专业环保公司来承担,环保公司和养殖户之间互不收费,环保公司通过处理利用废弃物获得利润,如生产有机肥料等,政府在税收上给予扶持政策。发展农村环保服务业是解决农村环保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势在必行,应积极探索,给予鼓励和支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为扩大清洁村庄整治成果,建立村庄卫生长效管护机制,陕西省可借鉴汉中市汉滨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经验,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行服务方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市县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购买保洁员岗位。设置村庄卫生保洁员是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以区县政府为责任主体,街、镇政府和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按照不低于村庄人口千分之五的标准设置保洁员岗位,聘用符合条件的农民,建立健全乡村保洁员队伍,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确保农村公共服务岗位的能进能出和权责匹配。

(六)探索设立农村环境污染税费制度。

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的不同来源,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设立农村环境污染税费制度。按一定标准向排污者征收费用,实现污染负担的外部性内部化,增加排污者污染环境的成本,迫使其选择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生态之路。可针对陕西省不同区域的农村面源污染类型,实行分类收费,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排污,通过环保部门的监测制定统一费率征收排污费;对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过量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可考虑征收农用化学使用费;对村庄的生活废水、固体垃圾、散养或小规模的畜禽养殖户,可采取费用分担的方式收费。这样一来农村污染的个体消费者也就承担了环境污染责任,避免了农村环境的无责任主体情况。

(七)探索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行服务市场化。

仅靠行政手段保护农村环境弊端越来越明显,财政资金短缺,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缺乏,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市场机制,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走市场化之路是农村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必然途径。陕西省可选择环境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县区,探索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运营市场化。以县乡为单位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垃圾转运体系后期运营服务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承包给个人或者环境保护公司,政府与承包企业或者个人签订合同,承包人承担乡镇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营及垃圾转运日常维护工作,乡镇政府通过定期考核和群众监督、投诉等方式对承包企业进行监督。承包人通过承包污水垃圾基础设施及垃圾转运的同时和获得污水垃圾处理费的特定收取权、垃圾转运设施的使用权等,从中得到经济利益。这样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及垃圾转运设施后期运营完全市场化,资金由承包者承担,无需任何政府财政拨款,同时也解决了后期运行资金不足的问题。

责任编辑:洪峰

农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篇4

一、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这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国,我国农村地域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是较高的,农村地域辽阔广大,搞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幅员辽阔广大的农村乃至受其牵连或影响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占总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践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我国农村的环境状况,调查研究自己的生活环境,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读人类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在环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引发自己关注环境、研究环境,并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与此同时,以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周边的人,让他们也逐渐提高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关于“人与自然、社会”的生态意识与价值观念。

三、实践内容:

1、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一)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衰退

耕地质量和数量是环境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保护耕地也是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在耕地保护管理上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建立占用耕地的限额审批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占用耕地的补偿制度和废弃地复垦奖励制度等,基本上控制了乱占、滥用土地资源的歪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保护耕地还没有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许多以往粮食产量高的农业耕地正在消失,大片大片的农田被不断扩展着的工厂和公寓大楼占去。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1.26亿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并且由于开发速度的加快,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耕地中的13.3%属于15度以上的坡耕地,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9100 1

万公顷。至今村民保护耕地的意识还很淡薄,甚至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有些人未经允许在自己的田地里盖屋造房,在他们的意识里认为这是他自己的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此在提高人们保护耕地的意识的同时,我们还要让他们了解关于土地的一些常识。

(二)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水环境污染问题通常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放,以及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河流、湖泊、水库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这些污染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地区,地理边界和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随机性强、成因复杂、潜伏周期长,因而防治十分困难,这种污染的地域特点实际上正好与我国农村的情况对应。

目前在农村环境污染总体上可包括:外部污染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和农业自身的污染对农村的影响。

农村环境污染的外部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垃圾等污染。近些年来,这些污染问题突出。数据表明:全国七大水系1/3以上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突出,近岸海域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生态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00万公顷,其中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公顷;耕地质量下降,发生盐渍化的耕地超过 800万公顷。监测数据显示,占全国淡水天然鱼捕捞产量 90%左右的七大水系中,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的河段总量达5000公里。

农业自身的污染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在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农业自身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目前,(1)、化肥、农药的滥用。化肥年使用量多达4124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 400公斤/公顷,远远地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仅 40%左右,加剧了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全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30多万吨,除 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

2933.3万公顷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2)、农业生产残留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每当收获季节过后,村民们便开始焚烧秸秆,到了傍晚,便是漫天的烟雾,此外还用禽畜的粪便作为肥料,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

2、村民环保意识的调查与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我走访了附近的居民,在走访的过程中,我发现人们的环保意识还很淡薄,人们还是有种自私自利的心理,有种小农民的形象。为了改善环境,政府拨款在公路两旁种植绿色植物,但是却被村民们卖了或者被损坏,在问他们原因时,多数人会说长这有什么用呢,还不如让我长点庄稼什么的,多数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以及经济原因等的影响,环保意识及其淡薄,只图一己之私。

四、实践结果: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而农村人口又迅速增加这一现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改善农村环境首先要重视科学决策的研究,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管理,多发展一些因地制宜的工程,少发展或不发展有污染的工厂。逐步增加有机肥还天的数量,发展沼气、小水电等,还要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能源。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损害。

其次,政府要加强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不再局限于口头上的号召,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让村民们真正重视起来。同时政府也要加快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他们就不会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会注意到周边的生活环境,提高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

最后要加强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村委员会可以经常将村民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通过对我国目前严峻的环境状况以及环境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的介绍,逐步提高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同时,村干部

3更应该以身作则,做好带头作用,带领村民们将环境管理的更好。

五、结语: 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村环境,这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环境形势决定的。过去的一些教训告诫我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如果不注意环境的保护,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经济的发展只是暂时的,若干年以后将会减缓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制约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实践已充分证明,没有一个可供持续利用的农业自然资源,没有一个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也就没有广大农民真正的小康生活。

农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篇5

一. 调查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我们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但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加,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是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这几年来,许多曾经水草丰美,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由于人类活动频繁,气候变暖以及缺乏生态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特别是未能进行整体规划治理,使得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生态危机凸显。

1.草地退化,资源短缺。

2.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

3.水体污染,生物种类减少

这种严重性和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经济和环境保护到底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让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对自然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人类的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解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确保幻境与经济的并行发展对当地环境的现行办法和已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经济发展的大体思路进行一系列调查和了解。力求从中做到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一.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了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参观,问卷调查,个别采访等方式从而采集到的材料和数据来源丰富,具有极强的说明力,真正做到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分析问题,是最后的结论科学而客观,从而使所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可行性好,能起到一定作用。

二. 环境分析

我的家乡杨树林村是一个淳朴的乡村,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没有城市里的乌烟瘴气,更多的是乡土气息,标准的小农经济,绝对的“低碳场所”虽说乡村是一个低碳场所但也只是一个方面,只是在碳的排放方面比较少,但是在能源利用方面远不如城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有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经济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文明,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对于这些理论性较强的东西,我们学生很少知道,村民们更是很少知道,只是知道低碳就是无污染,低排放,低能耗,没有想到还有那么多内在的问题,这也许就是农村发展的一个弊端,没有人关注社会问题,不充分利用新闻消息,但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必需的,问及原因的时候他们的回答也很实在,“如果我们都把能源利用完了,我们的后代怎办?”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设计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业性革命,和老一辈聊天时,我总感到这一点对于老一辈人他们更关心社会的进步,关心社会的发展方向,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低碳,衣服手洗减少了电的使用,并不是没有电,是不愿意浪费电,并且夏天的时候都去河边用河水洗衣服,节约了水资源,吃自家的菜园蔬菜,并且有的都不用肥料,而是用牲畜的粪便,绿色无污染,很少吃肉,有利于减排各家都是独门独院,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冰箱空调的高消耗,没有冲水马桶,山上都是果树,一片绿色,只不过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人来这里开采矿山,破坏了一些树木,并且有些松树都已被砍伐了掉了,因此对我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随着进一步的深入调查,一些事实也都显而易见,虽然我们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免受到城市的干扰,生活垃圾在逐年增加,农业面临污染形势严峻,农产品的污染高居不下,白色污染有增无减,加之村镇机敏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污

染,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以及粗放型养殖带来的污染等。农业污染比重逐步上升,秸秆焚烧,影响了大气质量,直接危害着人们的生存健康。农村环境呈现出空间,地表和地下立体污染的态势,造成农产品质低劣,营养缺失,市场竞争力差。农村饮用水安全令人担忧。水源污染导致农民的饮水不符合农村饮用水安全令人担忧。卫生标准,鱼塘,农田污染事件时又发生,价值酸雨频发和区域供水覆盖面不广,农村饮用水安全令人担忧,农村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些都与长期饮用严重受污染然的水密切相关。一是水质达标率极低,水环境质量达不到要求。全市境内受监测的主要河流,不符合水质要求。二是饮用水源地管理不够规范。三是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缺乏对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投入的实力。不少基层财政维持吃饭尚且艰难,投入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明显不足,直接影响着各地农村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和生态村的建设的进程。农村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投入缺少一些应有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村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更是一项为民谋利的系统工程,努力把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 调查建议

根据一段时期的深入调查和了解,我对我们村的环保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1.加强环保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环保法制化,是强化环保知识,宣传要充分利用县乡镇党校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对乡村干部农民群众中小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形成从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2.强化环保法制意识,要按照符合实际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环保的体系,切实做到农村环保有迹可循、有法可依,对农村新建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依法严格审批手续。有效控制新污染产生,要运用法律手段,行政的经济的技术手段,综合治理和解决各种环保问题。

3.加大环保管理力度,不断推进环保规范化,严格环保目标考核,要将环保目标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各项人民政府,管理目标责任化,严格考核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

4.严格建设项目审批,农村建设项目的审批,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关,把环保作为并指条件,认真履行职责只要有污染,对生态有破坏,无论什么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批准建设的项目也要加强全过程监管。

5.严格环境违法处置,对农村环保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不徇私情,县级乡镇人大要加强环保执法的监督和审查,以促进农村环保工作的有效展开,县级环保部门要适度授权给乡镇环保机构,以加大环保执法工作。

6.突出环保治理重点,不断推进环保实效化,一是突出应用水源保护,要明确专人定期对水源化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措施。二是突出生态环境建设,要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要强化生态执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便保证生态不失衡,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增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三是突出打造环保品牌要高度重视环保品牌。

7.村民坚持自制,订立村规民约,建设绿色壁垒,结合本村实际,对防治养殖污染作出具体规定,特别是通过村民自治形式在全村规划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把养殖污染治理的主动权交给了村民,让村民建设出防止污染“绿色壁垒”。

五、调查总结

农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篇6

一、实践报告概述

近年来,随着农村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地养分逐渐匮乏,农药的使用量逐年上升。从而引起一系列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乃至大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农产品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为了响应中国科学学会的号召,在校团委以及老师的与鼓励下,我们自发组织了一个6人的大学生志愿行动小组。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深入了辽宁省抚顺市新民村进行了走访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对农民的环保知识与环保意识进行了一次调查。同时,再辅以走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情况,以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同时,我们还对农药的使用,化肥的使用以及一些科学的耕作方法对村民进行了讲解与宣传。通过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整理,我们志愿小组对农村的环保意识与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较深层次的了解。

二、调查准备工作及流程

(1)前期准备工作1、7月2日~7月16日通过网络、图书馆以及请教相关专业人士,对调查内容有了较为全面较为正确的认知。

2、7月17日~7月20日,小组成员以讨论交流的形式,设计问卷内容确定问卷题目,并请教老师以确定问卷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普遍性、适用性。

3、7月21日下午4时出发到达了辽宁省抚顺市新民村,准备实地调查。

(2)开展实习活动1、7月22日~7月25日,进行问卷调查。

2、7月26日~7月27日以走访交谈的形式与当地农民沟通,进一步了解情况。

3、7月28日召集村民,进行环保知识科普工作。

(3)后期总结工作1、7月30日~8月17日,进行资料整理,数据分析。

2、8月18日~8月30日,对调查情况进行组内交流,分析并确定调查结论。

三、调查内容及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共设置25道题目,内容涉及此地区主要种植的作物和化肥、农药的选择与正确使用、禽畜养殖业对水源、空气等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情况等内容。旨在了解农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以及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新民村位于离清源县清原镇约10公里处,人口约1830人,耕地面积5400多亩。

四、调查结果以及结论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走访交谈,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总结当地环保方面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当地村民意识到污染问题,但素手无策。

通过多问卷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当地村民有67.5%的人对蔬菜水果有农药残留问题处于担心状态。但其中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并没有解决办法。而对于长期使用农药等化学杀虫剂的危害亦有近40%的人并不清楚。同时在调查中,有近97.5%得饶人认为使用农药会对土壤和水源产生污染。可见在当地,有大部分的村民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存在,但苦于并没有明确的办法可以解决,所以也只能任由其发展。

现状二:缺乏科学的农业知识,接受科普教育程度不深刻。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调查中有80%的人并不能接受到科技人员的下乡指导。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有42.5%的人并没有接受过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与绿色食品方面的只是教育。同时,几乎近99%的村民认为自己需要进行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培训并认为农村很有必要进行环保工作的宣传,这表明,现如今农村村民对环保意识有较高的需求渴望得到相关机构的科普宣传有关单位的科普宣传并不十分到位,从而导致农民环保知识的匮乏。

现状三:污染源比较广泛,村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村民家有很多畜禽的棚舍,但这些棚舍的排泄物处理方式并不科学。大部分都是直接进入村里的排水沟。同时,农民在进行农药的配制时,取水多由附近的水渠就近取水。引起水质变质。水中生物大面积死亡,同时,村民中仍有乱砍伐者。他们在房屋建设或者自家土地扩建时肆意砍伐树木,导致村子周围的树木破坏严重我们还发现村民的生活垃圾处理比较随意,多数是随意堆放。炎热的夏天气味十分难闻污染问题严重这些并没有引起村民的重视。

现状四:村民施用化肥并不科学,同时有机化肥与无机化肥比例失衡。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75%的村民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施用的肥料是无机肥,而这些肥料有92.5%用于粮食作物中。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村民对农药、化肥施用过程中各种比例配制并不了解。多数人存在比例偏高,施用过量的现象。而我们知道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甚至是地下水污染而村民对农药的使用标准也更偏向效果为主。对污染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现状五:面对农业污染,相关部门投入不够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村委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够,往深了说,这也是上级领导对环保问题的忽视。一直以来,农村的建设都以“增收”为主,而对环保并不十分重视。同时,近几年来,我国的环境建设多围绕城市污染、工厂污染,对农业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不够。

五、农业环保现状的改变策略

对策一:政府牵头,带动村民解决污染治理问题,化束手无策为治理有方。

在政府的推动下,解决村民在面对污染问题上的难题,投入资金,推动农村环保现状的建设,加强人才投入,鼓励现代科技大学生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科学种田,从根本上清除污染源头。村民们的“束手无策”说白了,无非是知识不够,资金不足,只有政府出头,才能更彻底的解决问题。

对策二:加大农业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调动农业人才积极参与,全民环保。

村委会应联系有关部门,加大农业环保知识下乡的力度,是科普知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同时,加大教育力度,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同时引进农业人才,在人才上“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同时鼓励引导村民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学习农业环保知识,只有政府社会村民三方共同努力,这一问题才可得到更好地解决。

对策三:建立村民自治体系,规范各类污染源的治理方法。

村委会应建立相关制度,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离处理,分区域管理,加强监管力度,对破坏植被的村民给予批评管理。同时,鼓励村民自我监督,相互监督,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

对策四:统一规范村民农药,化肥使用比例引导村民科学施肥。

村委会每年开根据本地区土地状况,生产状况。统一计算出各种肥料在不同作物中的使用比例,也可引导村民进行集体大型机械化统一施肥撒药,这样既可以避免农药化肥的滥用现象,又能节约耕地成本。

对策五:政府统筹城乡建设,加大对农业污染的治理力度。

资金是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的重要保障。政府在统筹城乡建设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大对农业污染的治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六、调查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千乡万村”科普活动,我们小组深入农村,走访调查,对农业污染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与分析与整理。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与建议,其中可能有许多的不足望请见谅。

农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食品安全,认知,购买行为,农村居民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009年6月1日, 我国正式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此举就是为了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现状, 保障食品安全。目前, 城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已日趋完善, 城市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有较大提高, 食品购买行为较理性, 但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 食品安全事故却相对突出, 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问题。因此, 了解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及购买行为以及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 有助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8年10月和12月分别对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东海县和常州市武进区 (分别作为苏北和苏南地区的代表) 的实地问卷调查。本研究样本按不同地区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问卷采用面访形式, 针对家庭中负责食品购买的农村居民, 按不同的时间段在农贸市场和超市等农产品购买场所附近、及随机入户抽样进行。本次调查连云港地区和常州地区共获得有效问卷198份、142份, 基本上维持了原分配比例。连云港市和常州市被调查者的基本统计特征 (见表1) 。

二、农村居民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的认知及相关因素分析

1.农村居民对安全食品的认知程度

调查发现, 虽然食品安全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性恐慌, 但农村居民对此已经非常重视。我们向农村居民调查他们对当前食品质量安全的关心程度时, 连云港地区有86.36%的调查者持关心态度, 表示不关心的只占1.01%;常州地区有73.24%的调查者持关心态度, 7.75%的调查者选择不关心。两地区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均较高, 这跟王志刚、周洁红等人的调查结果一致。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也与食品安全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化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曝光有关。相比之下常州地区要低些。

为了解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 本调查选取了以“安全”、“健康”为主要营销特征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 了解农村居民是否听说过这3类食品, 是否见过 (知道) 这3类食品的标识及是否知道这3类食品的安全情况。

单位:%

统计结果表明, 农村居民对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较熟悉, 尤其是对绿色食品听说过的比例均在80%以上, 对于有机食品还相对陌生。估计这与三类食品进入市场的时间 (如绿色食品进入市场最早) 、市场定位 (如有机食品主要面向出口) 及其宣传推广力度有很大关系。就是否见过 (知道) 安全食品的标识而言, 表示见过 (知道) 的比例均较小, 一般不到25%, 最小的常州不到15%。由于实际调查时, 问卷内容中有三种安全食品的具体标志, 且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志上都有具体的文字, 所以导致表示见过 (知道) 这两种安全食品的调查者大于见过 (知道) 绿色食品的调查者。数据分析结果还显示, 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中连云港只有44.44%、常州只有50%的被调查者对这三类安全食品的安全水平进行了排序, 且两地区的排序结果 (由高到低) 均为: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这说明, 目前农村居民对安全食品的认识“仅只限于名称上, 认识普遍还非常肤浅”, [1]而对于三类安全食品的标志及具体区别仍缺乏认知。

2.农村居民对主要食品购买环境卫生及当地政府食品安全管理的评价

农村地区食品购买主要场所的环境卫生直接影响着所售食品的质量安全, 农村居民可以凭借感官直接进行评价, 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地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各项监管措施可以减少食品不安全因素, 保障地区所售食品安全。而且, 这些监管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农村居民认知的。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 苏南苏北地区农村居民对主要食品购买环境卫生以及对当地政府食品安全管理的评价存在差别, 总体而言苏南地区对这两项的评价较高, 其中评价一般及以上的常州是88.03%、65.49%, 连云港为69.19%、50.51%。政府对主要购物环境的整治、对地区食品安全的管理行为提高了农村居民相应的评价。而农村居民对外部主要购物环境及政府管理的评价差异, 也使得其对所购食品的生产质量安全的评价苏南优于苏北。但3个问题评价不满意的比例仍较高, 说明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的外部环境和政府监管仍然滞后于农民随着经济发展收入上升而上扬的需求, 迫切需要政府加快提供这些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

3.农村居民安全食品知识的信息来源

农村居民食品安全的认知同样还受到外部信息的影响。及时的食品安全信息能够有效影响农民的认知, 进而影响农民的购买行为。为此, 我们调查了农村居民了解食品安全知识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电视广播是农民获取食品安全知识信息最主要的途径, 这得益于农村地区电视近100%的普及率。电视作为农民主要的休息娱乐方式成为农村居民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此外, 他人 (自己) 购买经验仍然在农民进行食品购买、挑选、甄别时起重要作用。网络作为新兴的通信工具也开始进入普通农户家庭, 网络的影响力将日益扩大。

苏南苏北地区了解食品安全知识信息的途径区别主要在受报刊等平面媒体的影响程度, 苏南较苏北高13.19%。苏南地区绝大部分农民都进入当地的乡镇企业上班, 较方便接触企业订阅的报刊杂志, 且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苏北地区高, 从而受自身阅读需求的影响有更多的农户家庭订阅报纸。此外, 苏北地区农村居民会通过向有关部门咨询 (主要是保健品及相关的营养知识) 、当地政府宣传来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信息。

四、农村居民的食品购买行为分析

1.农村居民家庭的整体食品消费情况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日常食品也由过去的几乎完全依赖自给自足转向市场购买, 逐渐出现并深化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调查显示, 连云港地区, 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蛋类、水产类这6种家庭普遍消费的食品中, 认为购买的食品数量占同类食品消费总量比例超过90%的分别有16.67%、31.31%、91.92%、88.38%、70.20%和88.89%;常州地区相应的数据分别是69.01%、61.27%、97.89%、98.59%、94.37%和97.18%。可以认为苏南苏北农村地区, 农村居民消费的水果、肉类、蛋类及水产类食品几乎都是从市场购买而来, 商品化水平非常高。比较而言, 苏北地区农业更加发达, 有69.19%、50.5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谷物、蔬菜的商品化率不超过10%, 而该数据在常州地区分别是28.17%和21.83%。两地区的农村居民通过自己在责任田中种植粮食作物, 或将土地赠与亲戚耕种并接受谷物援助来部分供给家庭的谷物需求;同时通过在自留地上种植各种时节的蔬菜补给菜篮子;也有相当部分农户利用周边水塘、弃置地散养家禽、水产养殖, 解决部分肉、蛋、水产的消费需求。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对食品的要求是既新鲜又营养。在每周购买食品频率的问题上, 连云港地区被调查者为平均4.62次/周, 而常州相应的数据为5.19次/周。每次购买食品的种类中主要是蔬菜、肉类或水产品, 偶尔有水果和加工食品。

2.农村居民购买食品的主要渠道及考虑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 农村居民认为在超市商店购买食品最放心, 连云港有84.85%, 常州有89.44%。其次是农贸市场, 连云港、常州所占比例分别是9.09%、5.63%。另外, 由于本次调查主要涉及的是非商品化食品这一广义的概念, 涵盖的食品种类比较多, 相对于农贸市场等其他的食品购买地点来说, 商店超市中的商品品种繁多, 可以满足消费者在一个购物地点购买多种食品的需求。

被问到主要在哪里购买食品时, 农村居民首选超市商店, 其次是农贸市场 (连云港地区被调查农村居民分别有92.42%、87.37%, 常州地区有92.96%、83.10%) , 这基本符合农村居民对食品购买地点安全的认知。但选择小摊点及流动商贩的比例分别为50.51%、39.44%, 与认知有一定出入, 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各种类型集贸市场的大量存在, “逢集”时赶集仍是农民购买食品和获取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这类市场的最大特点是晨聚午散、流动经营, 市场的规范程度低, 这说明农民虽然知道在这些地方购买食品安全无法保障, 但由于便利等因素仍会购买。

农村居民购买食品时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质量、3期 (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 、价格、食品色泽 (包装) 、品牌、消费习惯、购买方便程度等。其中:连云港地区, 考虑质量的农村居民占91.92%, 考虑3期的占71.21%, 考虑价格的占64.14%, 考虑食品色泽 (包装) 的占16.16%, 考虑品牌的占14.14%;常州地区相应的数据是80.99%、71.13%、64.08%、19.72%和19.01%。可见, 食品质量已经成为农村居民购买食品时考虑的第一要素, 但价格因素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虽然有70%以上的农村居民表示购买食品时会查看3期, 但仍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居民购买食品时关注食品的色泽、外观包装等, 而选择查看食品相关检验证明的农村居民几乎没有。

五、食品安全问题的自我保护情况分析

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以及2009年6月1日正式开始实行的《食品安全法》, 从法律的角度对食品安全给予保护。然而, 对于农村居民而言, 他们是否对此有详细的了解?在遇到问题时是否会运用这些现有的资源去解决问题呢?

调查结果显示, 苏南苏北地区农村居民绝大部分对《食品卫生法》都没有听说过或仅限于知道有这部法律, 而对其中的内容却一无所知。苏南苏北地区农村居民表示了解一点的比例分别是21.13%、15.66%, 自称很了解的农民只有3.52%、1.52%。那么农村居民是否会遭遇食品安全事件?

根据调查结果, 连云港地区近两年内, 被调查者或家庭成员曾经遭遇食品危害事件, 如食物中毒造成身体出现急性反应的有30.30%, 遇到过存在食品过期、变质等安全隐患的占64.14%;常州农村地区以上两项的比例分别是20.42%和51.45%。可以说, 苏南苏北农村地区出现食品安全隐患事件的概率还很高, 由此可见, 农村地区整体的食品安全问题还非常严重。那么, 农村居民又是如何解决遇到的食品危害事件?

连云港地区, 40.40%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处理、自认倒霉, 39.90%的被调查者会找销售商, 10.61%的被调查者表示会找生产经营者协商, 只有9.09%的农村居民会向有关部门投诉;常州农村地区遇到食品危害事件选择以上4种方式解决的比例分别是45.07%、45.77%、4.23%和4.93%。探究农村居民选择不处理、自认倒霉的原因发现, 绝大部分是因为受到传统乡土社会人际关系, 以及农村居民忍辱负重、不愿惹事心理的影响, 如连云港地区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占51.25%, 选择熟人, 不好意思的占16.25%, 常州地区也分别有54.23%、14.08%的被调查者这样解释自己不处理的原因。此外, 认为投诉也无人管的也占相当的比重, 连云港、常州分别有32.50%和28.87%。许多农村居民不愿意借助制度的力量去维护自己的权利, 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存在一定程度的行政不作为, 使农村居民不信任这些手段;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势单力薄, 为了区区的食品问题, 也没有必要劳财费力。

在遇到食品危害事件时, 选择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农村居民还在少数, 这反映出农村居民维权意识比较淡薄。深入研究农村居民会向哪些部门投诉发现, 连云港地区有33.33%的被调查者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22.22%的被调查者会选择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选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占11.11%, 选择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的各占16.67%;常州被调查地区农村居民选择以上5部门的比例分别是18.31%、23.24%、5.63%、18.31%和20.40%。常州地区也有6.34%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寻求法律援助, 虽然该比例较低, 但表明农村居民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开始觉醒。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常州市农村居民的调查分析, 目前苏南、苏北农村居民对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比较关注, 但同时对安全认证食品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 的认识还非常肤浅, 仅限于听说过或见过。而且, 农村居民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及购物环境的卫生的评价不是很乐观。说明政府作为主要的宣传者、管理者和监督者, 应该起到的作用还不够充分, 消费者拥有的食品安全信息非常有限。因此,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作用, 做好食品安全保障的基础性工作, 在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

目前, 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 生活大为改善。食品质量已上升为首要考虑因素, 但价格仍占重要地位, 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较趋理性, 但仍受制于收入水平。具体消费时, 购物地点的选择与农村居民的认知较为一致, 但还会贪图低价、便利等因素。而且, 农村居民查看食品包装的意识不强, 虽对营养知识、儿童食品安全知识存在强烈需求, 但由于知识、信息限制, 没有及时得到满足。这说明农村居民需要政府及时、有效发布安全食品信息, 从制度上保证企业、媒体、政府以及非政府部门信息传递的真实性, 从而减少消费者的健康风险。同时也说明目前农村居民对食品风险的防范主要依靠第三方的卫生监督和管理, 而自我防范的能力较弱。因此, 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在具体传播工具的选择上, 应考虑农村居民信息来源的客观现实, 侧重于报纸和电视广播。除此之外, 农村居民信息收集的习惯, 如口碑等相关群体的影响也应给予充分利用。

实证研究发现食品过期和变质是农村居民最常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 不少农村居民对此深恶痛绝, 但是一部分消费者对此不以为然。同时, 坚决抵制、主动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农村居民并不多见。究其原因, 绝大部分是因为受到传统的乡土社会人际关系, 以及农村居民忍辱负重、不愿惹事心理的影响。所以,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法》的宣传, 加强监督管理, 规范农村地区经营者行为, 提高农村居民维权意识;再者, 农村地区可以自己适当成立消费者合作社, 在保护自己利益的基础上, 部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第三, 可以根据农村具体情况, 适时逐步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对查处的食品追溯来源, 严厉惩罚生产者和经营者, 使其风险成本大于预期收益。

参考文献

加强农村环保教育探析 篇8

关键词:新农村   环境保护   教育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007

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建设美丽新农村。近十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丰富和人居生活环境脏乱差的现实状况形成强烈反差,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要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现状,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广大农村群众保护环境的主动性。而培养和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举措,就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教育。

一、当前农村环保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重视环境整治,采取了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水库加固、改水改厕改灶等一些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具体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客观原因,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一)饮水安全难以保证

有的村庄,虽然村内街道比较整洁、干净,但是一旦进入农民自己的庭院,往往是旱厕、猪圈、水井共处一个庭院,距离较近,容易互相渗透污染水源。有的村庄,虽然安装了自来水,但是净化设备不到位,防护措施不得力,饮用水源与生产用水(农田灌溉、使用化肥、农药)都来自同一个水库,很容易使饮用水被污染。

(二)生活资料摆放混乱,毫无章法,非常随便

有的村庄,本来干净卫生的街道,有的村民把改善住房施工过后的木料、砖瓦随意地堆放在院墙外,与整个大环境很不协调。在北方,夏收或者秋收后,麦秸、玉米秸杆凌乱地放在院墙外,有的把麦秸、玉米秸杆拉回家后根本不垛,在街道旁和庭院里堆放相当随意,显得十分邋遢,混乱不堪。

(三)从事养殖的农户,随意排放污物

从事鸡、鸭、猪、牛、羊等养殖业的农户,虽然自己厂院内比较规范,有的甚至用上了现代化养殖设备,但是却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粪便随意排放在沟渠、河流,有的养殖场即使远在村外,但是臭气熏天、污秽不堪,对村庄周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有的农户养殖规模比较小,采取散养的方式,畜禽粪便乱堆、乱放。有的村庄畜禽粪便堆满街道、铺满路,特别是夏秋季粪便,伴随着闷热的天气,散发出的气味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粪便还夹杂着稀泥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

(四)基础设施落后

有些农村的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有些地方农村的道路标准低、质量差,村与村之间的道路没有铺柏油和砂石,完全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

(五)手工作坊、村办企业污染

一些农村手工作坊、村办企业也造成了一定程度污染。比如,有的农民从事粉皮生产,产生的肥料废水,根本没有建设排水管道,直接从作坊里流出,很容易形成污水、污物。

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与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与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加强农村环保教育的主要措施

思想决定行动,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环保教育工作。

(一)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一般来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还是相对薄弱,农民群众普遍缺乏环境意识,所以,施用化肥、喷洒农药、焚烧秸杆、排放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农民朋友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认识不到位。

(二)采取适合农村环保教育内容和形式,增强农村环保教育的针对性

在农村进行环保宣传教育,要在增强宣传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上下功夫。农村环境保护与城市及工业环保有着很大的区别,无论是造成污染的根源、污染造成的危害、城乡居民之间的环保理念,都和城市及工业环保具有不同之处。因此,针对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状况,我们要积极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个总体要求,从加强土壤环境保护、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进乡村环境整治等一些体现农村环保特色的内容切入,真正使宣传教育紧贴农村环保工作的现实需求。在山东农村有的地方,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就把一些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性质、用途,非常醒目地以电子宣传栏的形式滚动播出,具有强烈的视角冲击效果,便于农民朋友直观地认知,极大地增强了农村环保教育的效果。

(三)在农村广泛进行环保法制宣传教育,营造遵纪守法的环保意识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这项活动开展持续多年,但是,由于环境问题是近些年才逐渐引起重视的问题,所以,在以往的全民普法活动中,即使在城市也很少涉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时至今日,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适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

比如,河北省廊坊市采取“双六一”宣传模式,即认准一针一线、抓住一早一晚、用好一屏一车、开拓一网一机、发动一老一少,将宣传地点搬到了大街小巷,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就了解了新的环保政策。

(四)通过孩子影响家庭是加强农村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看,农村家庭的社会信息来源、各类知识传播一定程度上依靠在学校学习的孩子。这就给我们以启发,把农村环保宣传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把每个农民家庭的孩子作为农村环境保护教育的一个环节,通过培养教育农村孩子从小就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让这种意识逐渐渗透到农村家庭,潜移默化地引起一个家庭环保理念的变化,从而成为环境保护的自觉行动。通过一个家庭的变化,引起整个村庄的变化,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工作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秀芹.加强农村环保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J].政工研究动态2008(9).

[2]李春元. 新环保法宣传要接地气. 中国环境报,2014.

[3]张海军.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农业与技术,2015.

上一篇:取消借读费心得体会下一篇:计算机软件开发大学生的毕业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