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诗词谜语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花灯诗词谜语(精选3篇)

花灯诗词谜语 篇1

花灯诗词谜语大全

1. 元宵谜会压魁(打一电影名)——寒虎胜利在望

2. 南人不复反矣(打四川一地名)——南充

3. 花和尚鲁智深(打四川一地名)——色达

4. 姑娘真辛苦,晚上还织布。天色蒙蒙亮,机声才停止(打一动物名)——纺织娘

5. 行也是坐,坐也是坐,睡也是坐?(打一地名)——青蛙

6. 轻骑飞跃(打《三国演义》人名)——马超

7. 奥运射击冠军(打《水浒传》人物绰号)——金枪手

8. 不许你发达(打《水浒传》人名)——杜兴

9. 庙建成菩萨到(打上海一地名)——静安寺

10. 事事齐全说汉高(打《三国演义》人名)——刘备

11. 古代文化(打《三国演义》人名)——史迹

12. 羽(打一成语)——出言不逊

13. 小时像豆号,在水中玩耍。长大跳得高,是捉虫冠军(打一动物名)——青蛙

14. 一物生得巧,地位比人高。戴上御风寒,脱下有礼貌(打一日常用品)——帽子

15. 中国界首(打河北一地名)——玉田

16.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圆,又甜又蜜(打一日常用品)——月饼

17. 不是点心不是糖,软软凉凉肚里藏,不能吃来不能喝,每天也要尝一尝(打一日常用品)——牙膏

18. 美哉嘉陵(打云南一地名)——丽江

19. 举起鞭儿又紧缰(打新疆一地名)——策勒

20. 元宵之后柳吐芽(打一成语)——节外生枝

21. 长胳膊,猴儿脸。大森林里玩得欢。摘野果,捣鹊蛋,抓住树枝荡秋千(打一动物名)——长臂猿

22. 猛将百余人,无事不出城。出城就放火,引火自烧身(打一日常用品)——火柴

23. 左手五个,左手五个。拿去十个,还剩十个(打一日常用品)——手套

24. 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25. 赫赫小英雄(打《水浒传》人名)——童威

26. 弃女(成语一)——掷千金

27. 外面冷冰冰,里面热心肠,一夜到天亮,肚里还不凉(打一日常用品)——暖壶

28. 身上滑腻腻,喜欢钻河底。张嘴吐泡泡,可以测天气(打一动物名)——泥鳅

29. 四角方方,常随常往。伤风咳嗽,数它最忙(打一日常用品)——手帕

30. 元宵同返家(打一成语)——众望所归

31. 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打一日常用品名)——蜡烛

32. 带着平顶帽,身穿圆筒袄,虽然一只眼,暗中逞英豪(打一日常用品)——手电筒

33. 无脚也无手,身穿鸡皮皱。谁若碰着它,吓得连忙走(打一动物名)——蛇

34. 周转(成语一)——无动于中

35. 脚着暖底靴,口边山胡须。夜里当巡捕,日夜把眼眯(打一动物名)——猫

36. 脱粒机(打一成语)——吞吞吐吐

37. 鲁迅逝世一世纪。(打一成语)——百年树人

38. 泪(打一成语)——颠三倒四

39. 固若金汤(打河北一地名)——保定

40. 各一方话鼠(打一画家名)——吴道子

41. 认祖归宗(民族名一)——回族

42. 逐渐繁荣(打《三国演义》人名)——徐盛

43. 元前明后(打《水浒传》人名)——宋清

44. 头上亮光光,出门就成双。背上缚绳子,驮人走四方(打一日常用品)——皮鞋

45. 一间小药房,药品里面藏。房子涂白色,十字画中央(打一日常用品)——医药箱

46. 三八多面手(打《红楼梦》人名)——巧姐

47. 潘仁美卖国——通辽

48. 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五彩缤纷

49. 汉朝文书(打《三国演义》人名)——刘表

50. 相声逗乐(打《西游记》人物)——眼看喜

51. 口比肚子大,给啥就吃啥。它吃为了你,你吃端着它(打一日常用品)——饭碗

52. 有硬有软,有长有宽。白天空闲,夜晚上班(打一日常用品)——床

53. 个儿高又大,脖子似吊塔。和气又善良,从来不打架(打一动物名)——长颈鹿

54. 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打一动物名)——鱼

55. 全面整顿(打云南一地名)——大理

56. 白天一起玩,夜间一块眠,到老不分散,人间好姻缘(打一动物)——鸳鸯

57. 吃进的是草,挤出的是宝。舍己为人类,功劳可不小(打一动物名)——奶牛

58. 建国方略。(打一字)——玉

59. 为你打我,为我打你。打到你皮开,打得我出血(打一动物名)——蚊子

花灯诗词谜语 篇2

1 以毛泽东诗词作为谜面的佳谜有:

一.以毛泽东的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句为谜面, 打一外交名词:谜底是“声明”。这是采用的会意手法, 在会意上设谜, 非常之巧妙。

二.以毛泽东的古体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宜将剩勇追穷寇”句为谜面, 打戏曲、曲牌名各一, 谜底是“得胜令、收江南”, 意即人民解放军在“得胜”后, 毛泽东“令收江南”, 构思甚是出彩。

三.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有“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句为谜面, 打一字, 谜底是“奇”。此谜采用离合、增损的手法, 猜时先将“大河上下”进行上下组合, 然后再根据“顿失滔滔”的意思, 去掉“三滴水”"即为谜底。此谜扣合得天衣无缝。

四.以毛泽东的词《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句为谜面, 打水浒人名二, 谜底是“时迁、史进” (时代在变迁, 历史在前进) 。

2 以毛泽东诗词作为谜底的佳谜有:

一.以温庭筠《商山早行》的诗句“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为谜面, 打毛泽东诗词一句, 谜底是《清平乐·会昌》中的“莫道君行早”。古时旅人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 也算得上“早行”了, 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 这不是谜底“莫道君行早”吗?

二.以“月下追韩信”为谜面, 打毛泽东诗词一句, 谜底是《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中的“此行何去” (这个行动萧何去完成) , 让人回味不尽, 真乃谜语中的上乘之作。

三.以“我挑水来你浇园”或“生死之交一碗酒”为谜面, 打毛泽东诗词一句, 谜底是《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的“同心干”。

四.以“劝君更尽一杯酒”为谜面, 打毛泽东诗词一句, 谜底是《贺新郎·别友》中的“从此天涯孤旅”。

3 以毛泽东诗词句子制谜, 谜底还是毛泽东诗词中的句子, 更令人叫绝。这样的佳谜有:

一.以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的“万里雪飘”句为谜面, 打毛泽东诗词一句, 谜底是《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中的“漫天皆白”;

二.以毛泽东的词《念奴娇·鸟儿问答》中的“背负青天朝下看”句为谜面, 打毛泽东诗词一句, 谜底是《念奴娇·昆仑》中的“阅尽人间春色”。

花灯诗词谜语 篇3

煤球和元宵一样(成语)。混淆黑白

元宵(成语)。一朝一夕

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赏光

元宵节后捷报多(成语)。喜出望外

元宵同返家(成语)。众望所归

元宵之后柳吐芽(成语)。节外生枝

元宵欢度迎佳客(词曲牌名)。喜春来集贤宾

年年元宵有谜会(电影名)。十五贯赛虎

万家灯火闹元宵(电影名)。不夜城乡情

元宵节(电影名)。万家灯火

元宵谜会压魁(电影名)。寒虎胜利在望

元宵前后回家乡(歌曲名)。二月里来

灯谜会猜庆元宵(古文句)。破题儿第一夜

嫦娥下凡(打一花名)。月季

灯会元宵初(化学词语)。烷

元宵佳节望满月(货币)。十五张美圆

元宵回暖(篇目)。十四寒

元宵莫来缠,上楼格(篇目)。望勿纠正

元宵灯火已阑珊(谦辞礼貌用语)。望多关照

观赏元宵灯谜(人名)。张节文虎

元宵节猜灯谜(二)

喜看稻谷千重浪 (猜汽车用品) —— 谜底: 丰田

向母亲致敬 (猜宗教建筑物一) —— 谜底: 礼拜堂

右 (猜考古名词) —— 谜底: 化石

偷偷地哭泣 (猜电影名一) —— 谜底: 暗号

争风吃醋,皆因我起 (猜4字数学名词) —— 谜底: 互为余角

孙中山传 (猜语文名词) —— 谜底: 记叙文

春到拉萨 (猜纺织用语) —— 谜底: 藏青色

金箍棒圈地护唐僧 (猜击剑运动名词) —— 谜底: 划圆防守

上河无水下河干 (猜气象名词) —— 谜底: 流失

孑然一身成婚去 (猜语文名词) —— 谜底: 独体字

夫妻漫步人行道 (猜京剧用语一) —— 谜底: 双人走边

烫头 (猜计算机名词) —— 谜底: 电脑

明月何妨夜夜圆 (猜电脑配件) —— 谜底: 固定盘

火影忍者RPG (猜通信用语) —— 谜底: 自动漫游

不许造假 (猜佛教人物) —— 谜底: 真可

酒后呕吐 (猜农业术语二) —— 谜底: 春灌,内翻。

初次相会,无拘无束 (猜矿山术语一) —— 谜底: 自由面

鉴定 (猜哲学名词一) —— 谜底: 经验论

再打东吴 (猜法律名词) —— 谜底: 复制权

元宵节猜灯谜(三)

姐妹易嫁非真事 (猜语文名词) —— 谜底: 通假字

伯俞泣杖 (猜3字电视剧名一) —— 谜底: 老娘泪

意中真心想得子 (猜节日) —— 谜底: 元旦

上等胭脂 (猜食品一) —— 谜底: 一品红

越南 (猜二字歌名一) —— 谜底: 过火

匆匆离去 (猜藏歌一句) —— 谜底: 走呀走的忙

二人一百分 (猜称谓一) —— 谜底: 大伯

除夕之夜喜洋洋 (猜敬老颂语一) —— 谜底: 晚年快乐

相看两不厌 (猜历史年号) —— 谜底: 久视

调解技巧 (猜法律一) —— 谜底: 商法

众 (猜宗教词一) —— 谜底: 三位一体

本文对人无偏颇 (猜哲学名词一) —— 谜底: 政体

飞来峰 (猜医学名词) —— 谜底: 动脉

姑娘一朵花,千里来相会 (猜电脑名词一) —— 谜底: 木马

视野 (猜农业术语一) —— 谜底: 田间观察

对此上下难分 (猜外足球队员) —— 谜底: 卡卡

有能耐的人 (猜称谓) —— 谜底: 忍者

上一篇:初一上成语下一篇:银行大堂经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