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实务》第08章在线测试(精选8篇)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甲公司注册了商标“霞露”,使用于日用化妆品等商品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公司要将该商标改成“露霞”,应向
商标局提出变更申请
C、甲公司因经营不善连续三年停止使用该
商标,该商标可能被注销 B、乙公司在化妆品上擅自使用“露霞”为商标,甲公司有权禁止 D、甲公司签订该商标转让合同后,应单独向商标局提出转让申请
B、中国(牙膏)
D、穿不坏(衣服)
2、商标可以使用下列的文字和图形()A、黑又亮(鞋油)C、红旗(粉笔)
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应初步审定并公告()的商标。
A、申请在先
C、由双方抽签决定 B、使用在先 D、由双方协议决定
B、十年 十年
D、十年 七年
B、1年内 商标局
D、180日内 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
4、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自核准注册之日计算;期满可以续展。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A、五年 三年 C、十五年 十年
5、对已经注册的商标有争议的,可以自该商标经核准注册制日起(),向()申请裁定。A、90日内 商标局 C、5年内 商标评审委员会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商标法规定,对于商标违法行为,商标管理部门可以依照法律对注册的商标予以撤销。下列行为哪些是可处以撤销商标的商标违法行为()
A、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B、未经批转将注册商标转让他人使用的行为
C、连续两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的行为
D、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
2、商标许可使用()
A、应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方式为之
B、应经商标局批准
C、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姓名和商品产地
D、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应报商标局备案
3、“佳宝”商标是甲公司的系列装饰产品的注册商标。下列选项中哪些是甲公司对“佳宝”商标享有的权利()
A、许可他人使用佳宝商标
B、禁止他人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类似的商标
C、自己在核定的商品上使用“佳宝”商标
D、自己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使用“佳宝”商标
4、商品商标包括()
A、制造商标
B、销售商标
C、服务商标
D、集体商标
5、使用注册商标应当标明“注册商标”字样或者标明注册标记,这些字样或者标记应标明在()
A、商品上
B、商品包装上
C、商品说明书上
D、商品的其他附着物上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共同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共同享有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
正确 错误
错误
2、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正确
3、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4、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正确
1、“离岸品质、离岸重量”的规定,表明商检的时间、地点是在()
A、产地检验 B、装运港检验 C、目的港检验 D、最终用户所在地检验
2、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属()
A、民间检验机构 B、半官方检验机构 C、官方检验机构 D、以上均不正确
3、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公证鉴定的标准是()
A、合同标准 B、国家标准 C、国际权威标准 D、以上均不正确
4、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将违约分为()
A、违反要件和违反担保 B、根本性违约和非根本性违约 C、轻微违约和重大违约 D、不履行债务和延迟履行债务
5、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是()
A、事先订立的独立仲裁协议 B、事后订立的独立仲裁协议 C、事先订立的特殊仲裁协议 D、事后订立的特殊仲裁协议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国际贸易的商品检验包括()
A、法定检验 B、公证鉴定 C、司法鉴定 D、A和B正确 E、B和C正确
2、国际贸易中的商品检验机构包括()
A、官方检验机构 B、半官方检验机构 C、非官方检验机构 D、仅A和B正确 E、仅B和C正确
3、我国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包括()
A、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B、卫生部卫生检验司 C、农业部动植物检验司 D、中国进出口检验总公司 E、以上均正确
4、仲裁协议的作用有()
A、约束双方当事人只能采用仲裁方式来解决争议 B、排除了法院对该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C、赋予了法院对该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D、排除了仲裁机构对该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E、赋予了仲裁机构对该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5、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包括()
A、仲裁地点 B、仲裁机构 C、仲裁规则 D、仲裁裁决的效力 E、仲裁费用的负担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商品检验都是法定检验。
正确 错误
2、商品检验时买方接受货物的前提条件。
正确 错误
3、离岸品质和重量的规定,使卖方对交货后货物所发生的品质、数量变化不承担责任。
正确 错误
4、针对卖方交货与合同不符的约束性条款是异议和索赔条款。
正确 错误
5、由于当事人保管制度不完善引发火灾,致使货物受损而无法交货,这是不可抗力。
8.1 介绍(Introduction)
虽然我们已经学过了Java基础知识,如选择,循环,方法和数组,但这些Java的特征对于我们开发图形用户接口和大规模的软件系统还远远不够。假设我们想开发如图所示的GUI(goo-ee),我们如何编写?
从这章开始我们开始介绍面向对象编程,方便我们开发Gui和大规范软件系统。8.2 定义类为Object类型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OOP)就是利用对象进行编写。对象object代表现实世界中独一无二的一个实体。如,一个学生,一张桌子,一个按钮,甚至一个贷款都可以被看着是对象。一个对象有它自己独有的特征,状态和行为。
1.2.对象的状态(也称属性或特征)用包含当时数据的数据字段来表示。如一个圆对象,有半径这个数据字段,它就是圆的特征和属性。一个矩形有高和宽两个特征,作为矩形对象的2个字段。对象的行为(也称动作或操作)通过方法定义。对象调用方法就是高手这个对象要执行一个动作。
如可以为圆对象定义一个getArea()方法,那么圆对象调用getArea()方法来返回圆的面积。
我们可以用一个普通的类来定义一个同类型的对象。一个类就是一个模板,一个蓝图或合同,它们定义一个对象的数据字段和方法。对象就是这个类的实例。我们可以为类创建若干个对象,创建对象就是所谓的实例化。对象和实例经常相互交叉。类和对象的关系就像是一个苹果派和一个苹果派配方一样。我们可以利用配方制作很多苹果派,每个苹果派都不完全一样,有各自的作用。如图显示了一个Circle类和它的三个对象。
一个Java类用变量来定义数据字段,用方法来定义操作或动作。类提供一种非常特别类型的方法,称之为构造方法,也称构造器,这个构造方法的调用会创建一个新对象。虽然一个构造方法可以执行任何动作,但构造方法的设计是用来为对象的数据字段和方法进行初始化的,如下圆类的定义。
Circle类和我们之前见过的类都不同,它没有main方法,也不能被运行,它仅仅是定义了一个圆对象类。包含main方法的类,为了方便,以后我们称为主类。类和对象用UML符号描述如下。
8.3 定义类和创建对象
程序创建3个圆对象,半径分别为1.0,2.5,125,显示每一个圆对象的半径和面积,改变第二个圆的半径,并显示新面积和半径。
程序包含2个类,第一个类为TestCircle1为主类,它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测试第二个类。我们可以把这2个类放在同一个文件中,但只有一个类是公共类,而且文件的名字要与公共类的名字一致。因此这个文件的名字为TestCircle1.java,因为TestCircle1是public的。
有很多种方式来编写Java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2个类写成一个类,如下:
再举一个例子,电视机类,每个电视机都是一个对象包含当前频道,当前音量和开关状态;还包含一系列行为(变换频道,调整音量,进行开关电源)。UML类图来表示电视机类。
8.4 利用构造器构造对象
构造方法是一类特殊的方法,它有3个特征: 1.构造方法的名字必须与类名一致
2.构造方法没有返回类型,甚至不是void类型。
3.构造方法只有在对象创建的时候才通过new来调用,主要用来为对象进行初始化。
构造方法可以被重载,使得对象可以以不同的初始数据被创建。如下方法不是构造方法,因为之前的void。
用new来构造一个类的对象,方式如下:new ClassName(arguments);例如,new Circle()会用没有参数的构造方法来创建一个Circle类对象。而new Circle(25);会用带参数的构造方法来创建一个Circle类的对象。一个类通常会提供一个没有参数的构造方法,因此一个类可以不定义构造方法,也称默认的构造方法,也只有当系统没有显式定义构造方法的时候在自动提供。8.5 通过引用变量来访问对象
新创建的对象被分配了内存空间,可以通过变量引用来进行访问。
8.5.1 引用变量和引用类型
对象通过对象引用变量还进行访问,引用变量包含对这个对象的引用,这个引用变量的声明如下:
类就是我们程序员定义的数据类型,类是引用数据类型,这就意味着这个类类型的变量可以指向这个类的一个实例。如下语句声明了一个Circle类型的引用变量myCircle。
Circle myCircle;这个myCircle就是对一个Circle对象的一个引用,下面的语句就是创建一个对象,并使得这个引用变量指向这个对象。
可以把引用变量的声明与对象的创建放在一条语句中:
在Java中,数组被看做是对象类,是引用数据类型,用new创建,而且也要声明它的引用变量。
8.5.2 访问对象的数据和方法
当对象被创建以后,它的数据是能够被访问的,它的方法也可以通过点操作符进行调用的。这个点操作符称为对象成员访问符(.)。1.objectRefVar.dataField引用对象中的数据段。2.objectRefVar.method(arguments)调用对象的方法。
如之前我们举例中,myCircle.radius,myCircle.getArea()。数据段radius称实例变量,因为它依赖于特定的实例,getArea方法称实例方法,因为只有特定的实例才能调用它。
注意:我们之前可以使用Math.methodName(arguments);(如Math.pow(3, 2.5))来调用Math 类中的方法,那么我们能否用Circle.getArea();来调用getArea方法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Math中所有的方法都是static方法,称为类方法,静态方法,而getArea是实例方法,必须先实例化(创建对象),才能被调用。
我们可以创建匿名对象来调用实例方法,即不为对象创建引用变量,以后也不可能用到这个对象,如:
8.5.3 引用数据字段和null值
数据字段可以是引用类型的,如String,数组,或其他类类型。如下语句:
如果一个数据字段是引用数据类型,它不指向任何对象,它为一个代表空引用的Java特殊值null。Null是
一个常数就如true和false一样。一个引用数据类型的默认值为null,就如数值类型数据的默认值为0一样。但要注意的是Java不会为方法内的局部变量分配默认值。
下面的例子会编译出错,原因是x和y两个变量没有缺省值(方法中的局部变量,不预设缺省值)。
8.5.4 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和引用类型变量的区别
每个变量都是一个存储空间保存着的数据的代表,当声明一个变量时,就是通知编译器这个变量将要保存并代表什么类型的数据。对于基本数据类型,就是基本
数据类型的数值;而对于引用数据类型的变量,这个值是一个对它代表对象的一个地址引用。如下图所示区别。
当把一个变量赋值给另外一个变量是,另外一个变量必须是相同类型。对于基本数据类型,一个变量的实际
值被分配给另外一个变量,对于引用数据类型,这个变量的引用分配给另外一个变量,如图。
8.6 使用Java 类库
前面定义了Circle1,并为这个类创建了对象。我们会经常的Java类库中的类来开发程序,这节会给出几个实用Java类库的例子。8.6.1 Data 类
在第二章我们已知可以使用System.currentTimeMillis()获得当前的毫秒数,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计算最终猜得到当前的时间,日期。Java提供了系统独立的,封装的类Java.util.Date,可以直接获得当前的时间,如图。
我们可以使用Date类没参数的构造方法来创建当前的日期和时间的实例,这个实例的getTime()方法会返回一个从格里尼治标准时间1970年1月1日0时到当前时间的毫秒数,它的toString方法会以字符串的时间返回日期和时间,如下代码:
这个Date类还有另外一个构造方法Date(long elapseTime),它使用给定的常整型毫秒数(相对于格林威治时间)来构造一个对象实例,8.6.2 Random类
我们之前使用Math.random()方法来获得一个[0-1)随机数。我们也可以通过使用Java.util.Random类来获得随机数,如下生成各种类型的随机数。
当我们创建Random对象时,我们必须给出一个特定的种子或使用缺省的种子,无参数的构造方法用当前时间的毫秒数创建一个Random对象。如果两个Random对象的种子相同,则生成的随机数也是完全一致的。如下程序代码的两个Random对象都是使用3这个种子来创建,他们具有相同的随机数序列。
注意:生成相同序列随机数在软件测试等相关软件应用当中非常有用处。8.6.3 显示GUI组件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组件是学习和教授面向对象编程最有效的例子。这节简单介绍一下,在第12章再详细讲解。
当我们开发图形用户程序的时候,会用到很多Java类,诸如Jframe,Jbutton,JradioButton,JcomboBox和Jlist等类来创建框架,按钮,单选按钮,复选框,下拉列表等。如下用Jframe类创建的2个窗口。
当然,我们可以在这些窗口中添加很多图形用户组件,如各种按钮,菜单等,这些组件定义的类如下例所示。
8.7 静态变量,常量和方法
通常我们在程序中定义的变量,都是实例变量,这些变量和它对应的类创建的对象相关联。这些变量不能在同一个类创建的对象间共享,如下例。
circle1中的边界radius和circle2中的radius是不相同的,它们存放在不同的内存单元。它们在各自单元中的改变不影响另外一个。
当我们想让类创建的所有对象共享数据,那么这个数据的定义就要用静态变量(static variables),也称类变量(class variables)。类变量的存储在一个共享单元,因此每个对象中修改了静态变量,所有的对象都会受到影响。
Java不仅支持静态变量,还支持静态方法,静态方法不需要创建对象实例就可以用类名调用。
我们修改一下Circle类,加入一个静态变量numberOfObjects来累计类对象个数。如图新的Circle类的UML 模型。
如果要定义静态变量和方法,在变量或方法创建时要在之前加上static修饰符,如下定义。
类定义的常量会被所有的对象共享,因此常量被声明为final static,如之前的常量Math.PI的定义。
实例方法和实例变量都属于实例,只有实例创建以后才存在。类方法或类变量可以通过它的引用变量即类名直接引用。如下例显示如何使用实例变量和类变量,如何使用类方法以及使用后的影响。
当编译TestCircle2.java,Circle2.java如果在上次修改后还没有编译,Java编译器会自动的编译Circle2.java。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可以在实例方法和类方法中被使用,但实例变量和实例方法不可以被静态方法使用,只能在实例方法中被使用。如下代码时错误的。
设计指导:当我们创建变量或方法是,它应该是实例的还是类的,我们如何决定?如果一个变量或方法是依靠特定实例的,则应该创建实例变量或方法。如果一个变量或方法不依赖于类创建的任意对象实例,则它应该被创建成类变量或方法。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犯这类错误,如下程序。
8.8 可视化修饰符
我们在前面的类,方法或变量的定义时都是用了public可视化修饰符,说明它可以被任意其他的类读取,如果没有任何修饰符称为默认的,则在同一个包中的其他类可以读取,称为包可见,包隐私或包可进入。包就是组织各种类的文件夹,如果我们想把某个类放到特定的包中,则需要在程序的第一句(所有非注释,非空白语句的第一句)加上: package packageName;如果一个类在定义时没有任何包声明语句,则会被存放在默认包。Java强烈建议程序员在类前加上包声明,而不是都放在默认包中。但为了方便,简单,我们以后讲解的程序都放在默认包中。
除了public和默认修饰符外,还有private和protected两个修饰符。我们先介绍private修饰符,在第11章再讲解protected修饰符。
Privite修饰符使得方法和变量只能被类内的方法使用,或只能它所定义的类中被使用,如下例子。
如果一个类在定义时没有添加任何修饰符,如图访问权限。
可见性修饰符定义了类中的变量和方法是否可被类外的其他类访问。对于类内的访问权限没有明确要求。如图所示。
Private修饰符只能修饰类成员(类中定义的变量或方法),public可以修饰一个类或类中成员。但不能使用public或private来修饰局部变量,否则会产生编译错误。
在大多数情况下构造方法是public的,但如果你禁止用户创建类的实例,这时候就需要private的构造方法。如没有必要创建Math类的实例,因为它的变量和方法都是static的,为了阻止用户创建Math类对象,构造方法的定义为:private Math(){}.8.9 数据封装
在Circle2类中定义的变量radius和numberOfObject可以直接被修改(myCircle.radius=5或Circle2.numberOfObjects=10),这种编程便是不太好,有2个原因:
1.2.数据很容易被篡改,如numberOfObjects是对对象的计数,却容易被错误的修改成任意值:Circle2.numberOfObjects=10。类的维护很困难同时类很容易被出现各种小错误,难于调试。假设我们在其他程序使用了Circle2后,修改这个类来保证半径为非负,则我们不仅要修改这个类,而且还要修改所有要使用它的程序,因
为使用它的程序之前都可以直接修改半径(myCircle.radius=-5)。
为了防止对变量的直接修改访问,我们应该声明变量为private,这就是对变量数据的封装。封装之后外面的类就不能直接访问变量了,但有时用户程序需要得到变量的值,因此定义一个方法来返回它的值,称为get方法getter。为了使得变量的值可以更新,类要提供set方法setter来设置新的变量值。Get方法如下形式:
如果返回类型是boolean,get方法应该如下定义:
Set方法如下定义形式:
我们新建一个circle类,定义radius为private,它对应的setter或getter方法如下:
类的代码如下:
这样我们就能控制私有变量的访问和修改,即使以后修改类,也不用修改使用它的程序,使得程序容易维护。
如下程序使用了Circle类创建的对象,并修改半径。
因此numberOfObject就不能恶意被修改了,如不能把它的值设置为100,除非真的创建100个对象才可以。8.10 传递对象参数
我们可以传递一个对象给方法,像数组一样,传递对象实际上是传递这个对象的引用,如下代码。
如下是具有2个参数的方法,用来对比对象传递和基本数据类型传递数据的区别。
8.11 对象数组
前面我们学到的数组中保存的都是基本数据类型或数组类型,数组中也可以保存对象类型,如下例创建了一个保存10个Circle类型对象的数组。
为了初始化这个数组,我们可以使用for循环。
一个对象类型的数组,实际上就是一个引用变量的数组,如图,circleArray指向整个数组,而circleArray[0]指向一个Circle对象。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关于收入表述不正确的是()。(2012年)
A.企业在商品销售后如能够继续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则不应确认收入
B.企业采用交款提货方式销售商品,通常应在开出发票账单并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C.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D.企业销售商品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但已收到价款的,应按照已收到的价款确认收入
【答案】D【解析】企业销售商品确认收入的条件之一就是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所以选项D错误。
2.下列各项中,关于收入确认表述正确的是()。(2010年)
A.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商品,应在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B.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应在货款全部收回时确认收入
C.采用交款提货方式销售商品,应在开出发票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D.采用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答案】C 【解析】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应该在发出商品的时候确认收入,选项A错误;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在发出商品的时候确认收入,选项B错误;采用交款提货方式销售商品,应该在开出发票收到货款的时候确认收入,选项C正确;采用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的,应该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选项D错误。
3.企业销售商品确认收入后,对于客户实际享受的现金折扣,应当()。(2010年)
A.确认当期财务费用B.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收入
C.确认当期管理费用D.确认当期主营业务成本
【答案】A【解析】对于客户实际享受的现金折扣应当确认为当期财务费用。
4.某企业2007年10月承接一项设备安装劳务,劳务合同总收入为200万元,预计合同总成本为140万元,合同价款在签订合同时已收取,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2007年已确认劳务收入80万元,截至2008年12月31日,该劳务的累计完工进度为60%。2008年该企业应确认的劳务收入为()万元。(2009年)
A.36B.40C.72D.120
【答案】B【解析】2008年该企业应确认的劳务收入=200×60%-80=40(万元)。
5.某企业2008年8月1日赊销一批商品,售价为120000元(不含增值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计算现金折扣时考虑增值税。客户于2008年8月15日付清货款,该企业实际收款金额为()元。(2009年)
A.118800B.137592C.138996D.140400
【答案】C【解析】该企业实际收款金额=120000×(1+17%)×(1—1%)=138996(元)。
6.某企业某月销售商品发生商业折扣20万元、现金折扣15万元、销售折让25万元。该企业上述业务计入当月财务费用的金额为()万元。(2008年)
A.15B.20C.35D.4
5【答案】A【解析】商业折扣不进行账务处理,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销售折让冲减主营业务收入。
7.企业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委托方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时间是()。(2008年)
A.签订代销协议时B.发出商品时C.收到代销清单时 D.收到代销款时
【答案】C【解析】企业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委托方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时间是收到代销清单时。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有()。(2012年)
A.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B.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
C.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D.转让商标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答案】ABCD【解析】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包括出租无形资产收入、出租固定资产收入、进行债权投资收取的利息,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等。
2.下列各项中,可用于确定所提供劳务完工进度的方法有()。(2009年)
A.根据测量的已完工作量加以确定
B.按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计算确定
C.按已经收到的金额占合同总金额的比例计算确定
D.按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计算确定
【答案】ABD
【解析】提供交易的完工进度的确认方法可以选用:(1)已完工作的测量,要由专业的测量师对已经提供的劳务进行测量;(2)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3)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3.下列各项中,工业企业应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的有()。(2009年)
A.对外销售材料收入B.出售专利所有权收入
C.处置营业用房净收益D.转让商标使用权收入
【答案】AD【解析】选项B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和选项C处置营业用房都是非日常经营活动,取得的处置净损益要计入到营业外收支中,不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三、判断题
1.企业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委托方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2012年)【答案】×【解析】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的委托代销商品,应当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2.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且已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的,应按已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2011年)
【答案】×【解析】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且已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
部不能得到补偿的,应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3.企业已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且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收人。()(2010年)
【答案】√
【解析】企业已经确认收入的销售折让,如果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该冲减发生时的销售收入。
4.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如果合同或协议规定一次性收取使用费,且不提供后续服务的,应当视同销售该资产,一次性确认收入。()(2009年)【答案】√
5.已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方在当月尚未提取的产品,销售方仍应作为本企业库存商品核算。()(2009年)【答案】× 【解析】企业已经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了,企业只保留商品所有权上的次要风险和报酬,这批商品不再属于企业的资产。
四、计算分析题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销售成本。
2010年12月份,甲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2月2日,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销售价格为600万元,实际成本为540万元。产品已发出,款项存入银行。销售前,该产品已计提跌价准备5万元。
(2)12月8日,收到丙公司退回B产品并验收入库,当日支付退货款并收到经税务机关出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该批产品系当年8月份售出并已确认销售收入,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实际成本为120万元。
(3)12月10日,与丁公司签订为期6个月的劳务合同,合同总价款为400万元,待完工时收取。至12月31日,实际发生劳务成本50万元(均为职工薪酬),估计为完成该合同还将发生劳务成本150万元。假定该项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甲公司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劳务的完工进度。(该劳务不属于增值税应税劳务)
(4)12月31日,将本公司生产的C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生产工人,市场销售价格为80万元,实际成本为50万元。
假定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编制甲公司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2011年)
【答案】(1)
借:银行存款702
贷:主营业务收入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
借:主营业务成本540
贷:库存商品540
借:存货跌价准备5
贷:主营业务成本5
(2)借:主营业务收入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贷:银行存款234
借:库存商品120
贷:主营业务成本120
(3)借:劳务成本50
贷:应付职工薪酬50
完工进度=50/(50+150)×100%=25%
借:应收账款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50
贷:劳务成本50
(4)借:生产成本93.6
贷:应付职工薪酬93.6[80×(1+17%)]
借:应付职工薪酬93.6
贷:主营业务收入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
借:主营业务成本50
贷:库存商品50
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销售成本。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2008年6月份甲公司发生如下业务:
(1)6月2日,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1600件,标价总额为800万元(不含增值税),商品实际成本为480万元。为了促销,甲公司给予乙公司15%的商业折扣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已发出商品,并向银行办理了托收手续。
(2)6月10日,因部分A商品的规格与合同不符,乙公司退回A商品800件。当日,甲公司按规定向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销售退回允许扣减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退回商品已验收入库。
(3)6月15日,甲公司将部分退回的A商品作为福利发放给本公司职工,其中生产工人500件,行政管理人员40件,专设销售机构人员60件,该商品每件市场价格为0.4万元(与计税价格一致),实际成本0.3万元。
(4)6月25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来函。来函提出,2008年5月10日从甲公司所购B商品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甲公司在价格上给予10%的销售折让。该商品售价为600万元,增值税额为102万元,货款已结清。经甲公司认定,同意给予折让并以银行存款退还折让款,同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逐笔编制甲公司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6月份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2009年)
【答案】
(1)①借:应收账款795.6
贷:主营业务收入6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5.6
借:主营业务成本480
贷:库存商品480
②
借:主营业务收入3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7.8
贷:应收账款397.8
借:库存商品240
贷:主营业务成本2413
③
借:生产成本234(500×0.4×1.17)
管理费用18.72(40×0.4×1.17)
销售费用28.08(60×0.4×1.17)
贷:应付职工薪酬280.8
借:应付职工薪酬280.8
贷:主营业务收入2413[(500+40+60)×0.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0.8
借:主营业务成本180[(500+40+60)×0.3]
贷:库存商品18C
④借:主营业务收入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
贷:银行存款70.2
一、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各会计要素的概念、特征以及会计等式
2、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3、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4、了解会计对象
(二)考试内容
1、会计概述
(1)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2)会计等式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相关性原则
(4)一贯性原则
(5)可比性原则
(6)及时性原则
(7)明晰性原则
(8)权责发生制原则
(9)配比原则
(10)历史成本原则
(1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12)谨慎性原则
(13)重要性原则
二、重点导读
(一)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1、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资金运动及其所反映的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
2、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又是会计报表的基本构件。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应重点关注资产和收入、费用的定义。
(1)资产
在资产的定义中非常强调“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内容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如原有的“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项目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项目已不复存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一方面是遵循谨慎性原则,另一方面也是与资产的定义有关。
(2)收入
在收入的定义中,强调的是“日常活动”,如出售无形资产就不属于日常活动,取得的收入不能在“其他业务收入”账户中反映,按制度规定,出售无形资产影响的损益在营业外收支中反映,还有处置固定资产收益、股利收益,都不是日常活动取得的收入,不能作为收入核算。费用的定义也是一样,它必须是与日常活动有关的,所以,费用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投资损失等。
(二)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指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注意]不能写成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因为这不符合法律意义,即负债对企业资产的求偿权
优于所有者权益。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与国外一家公司以EXW条件成交了一笔买卖,在这种情况下,其交货地点是在----:
(1)出口国港口(2)进口国港口(3)出口商工厂(4)从工厂到装运港间的约定地 2在CFR价格术语中,风险转移的界限是________。
(1)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时(2)装运港船舱(3)目的港船上(4)货交承运人 3代表边境交货的贸易术语------:
(1)FAS(2)DAF(3)CPT(4)FOB
4一般情况下,在以FOB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中,货物的价格构成是:
(1)货物成本(2)货物成本+运费(3)货物成本+运费+保险费(4)生产成本 5按CFR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中,不计入货物价格的是:
(1)货物成本(2)运费(3)保险费(4)生产成本
6在使用贸易术语进行交易时,卖方及时向买方发出“已装船通知”至关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影响买卖双方对运输途中的风险承担。
(1)CIP(2)FCA(3)CFR(4)CPT
7根据《INCOTERMS 2000》的解释,以CIF汉堡成交,卖方对货物所承担的风险界限是:(1)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前
(2)货物在装运港卸下卖方车辆以前
(3)货物在目的港卸货越过船舷以前
(4)货物在装运港交给承运人之前
8在CIP和CPT贸易术语中,租船订舱责任承担方分别为。
(1)卖方/卖方;(2)卖方/买方;(3)买方/买方;(4)买方/卖方
9根据《INCOTERMS 2000》,F组术语的共同点是。
(1)卖方办理保险手续;(2)卖方订立运输合同;
(3)买方办理出口手续;(4)买方订立运输合同。
10《INCOTERMS 2000》是在《1990通则》的基础上修订产生的,并于
(1)2000年1月1日;(2)2001年1月1日
(3)2000年7月1日;(4)2001年7月1日下列贸易术语中,—— 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1)FOB(2)FAS(3)FCA(4)CIFDES贸易术语交货地点在目的港,其风险转移界限为:
(1)买方在码头收货后(2)在码头由买方处置货物后
(3)将货物置于买方处置之下(4)货物越过船舷FOB 价格术语中卖方义务不包括:
(1)在规定的时间和装运港将合同规定的货物交到买方指派的船上,并及时通知买方
(2)承担货物交到装运港船上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3)办理租船订舱手续
(4)提供商业发票、交货凭证或具有同等作用的电子信息
14根据《INCOTERMS 2000》,在DEQ条件下买方负责。
(1)租船订舱;(2)办理货运保险;(3)办理进口通关手续;(4)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15 在国际贸易中关于佣金和折扣表述不正确的。
(1)USD150/MT FOBC3 Shanghai Port;
(2)USD150/MT FOB Shanghai Port including 3 Commission;
(3)USD120/MT CIF Singapore Port No Discount;
(4)USD120/MT CIF5 Singapore Port。FOB的变形中,卖方负责将货物装入船舱并承担包括理仓费在内的装船费用的贸易术语是指。
FOB Stowed(4)(1)FOB Liner Terms(2)FOB Under Tackle(3)FOB Trimmed
17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IF条件成交时,货物装船时从吊钩脱落掉入海里造 成的损失由-------。
(1)卖方负担(2)买方负担(3)承运人负担(4)操作吊钩的装运公司 18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CIF与CFR的主要区别在于。
(1)办理租船订舱的责任方不同
(2)办理货运保险的责任方不同
(3)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4)交货方式不同以下关于国际贸易术语CIF内容提法正确的是-------。
(1)卖方除承担成本加运费的义务外,还要负责办理运输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2)卖方在投保时应投保一切险
(3)卖方必须将货物实际交付给买方,才算完成了交货义务
(4)卖方必须支付卸货费用CIF Ex Ship’sHold 属于
(1)内陆交货类(2)装运港船上交货类(3)目的港交货类(4)内河港交货类 21根据《INCOTERMS 2000》的解释,出口方负责办理进口清关手续的贸易术语是。
(1)EXW(2)FCA(3)DDP(4)CPT
22出口商品盈亏率的计算公式是--------。
(1)(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 — 出口总成本)÷ 出口总成本X 100%
(2)(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 + 出口总成本)÷ 出口总成本X 100%
(3)(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商品盈亏额)÷ 出口总成本X 100%
(4)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X 100%
23以FOBS成交,则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
(1)货交承运人(2)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
(3)货物在目的港卸货(4)货物在买方控制之下
24《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主要是为了解释
(1)CIF(2)CFR(3)FAS(4)FOB
25根据《2000通则》的规定,CFR术语仅适用于水上运输,若卖方先将货物交到进口国
货运站或使用集装箱运输时,并且由买方负责保险,此时应采用的贸易术语是。
(1)DDU(2)CPT(3)CIP(4)DDP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FOB条件和CFR条件下卖方均应负担。
(1)提交商业发票及交货凭证
(2)租船订舱并支付运费
(3)办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保险手续并支付保险费
(4)将货物装上船的费用《2000国际贸易条件解释通则》和《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未同时包括的贸易术语是。
(1)CIF(2)FOB(3)FAS(4)CIP国内甲公司的对外报价为每箱CIF旧金山港100美元,现外商要求改报CIFC5,甲公司的报价应该为美元。
(1)105(2)105.3(3)105.4(4)105.6
29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涉及海洋运输的三个贸易术语是________。
FOB,CFR,DAS(2)FOB,DES,CIF(3)FOB,CFR,CIF(4)DES, DEQ, CIF 30国际贸易中以CFR目的港价格术语成交出口,应由________。
(1)买方租船或订舱并办理保险
(2)卖方租船或订舱并办理保险
(3)卖方租船或订舱并负担到目的港的运费,买方自办保险并负担保险费
(4)买方通知卖方租船订舱,并及时告知装船时间和地点。
二、填空题_(,是为国际货物买卖双方所采用的、用以表示双方各自承担义务,风险和责任范围等的术语。国际商会公布的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称为__3 贸易术语中有关海运或内河运输的三个常见的贸易术语是FOB、CFR、__4按照《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FOB、CFR、CIF适用于_运输。在使用滚装运输、集装箱运输或其它运输方式下,与FOB相对应的贸易术语是_。6采用FCA价格术语,保险由__办理。CIF术语卖方风险转移至买方的界限是__。CFR价格术语中,卖方把货物装在__,即算完成了交货任务。
9《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涉及的贸易术语共有__种。在CIFC2%中,CIF后的C代表__。《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对术语的性质和适用范围作了规定和说明。12 DDP是所有贸易术语中,按照国际贸易的习惯做法,佣金的计算一般以作为基础进行计算。14 如果换汇成本高于结汇时的外汇牌价,则出口为亏损;反之则盈利。
156种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可以分为两组:适用于水上运输的3种贸易术语FOB、CFR和CIF;适用于一切运输方式的3种贸易术语FCA、CPT和CIP。
三、判断题
X1采用EXW(工厂交货)贸易术语成交时,卖方在自己工厂把货物交给买方,但仍须负责将货物安全装运到装船港船上。
√2采用FOB条件时,通常由买方负责租船订舱,也有卖方代办租船订舱的情况。按一般惯例,只要卖方已尽最大努力,因客观原因而租不到船或订不到舱位,买方不得为此向卖方提出索赔或撤消合同。
X3外贸公司A对外成交一批货物,外商要求A公司办理租船事宜。由于A公司长期从事对外贸易,有装卸经验与良好的装卸设备,决定自行负责装卸费。因此,A公司与船方签订租船合同时应采用“FOB Stowed”规定。
X4按CFR条件成交的双方,风险与费用的划分点均在装运港船舷。
√5 在CFR条件下,卖方在货物装船后必须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方办理投保手续,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损坏或灭失,是由于卖方未发出装船通知使买方漏保,那么卖方不能以风险在船舷转移为由免除责任。
√6我某公司以CFR贸易术语出口一批货物,由于船只在运输途中搁浅,使部分货物遭受损失,我方不承担责任。
√7按一般惯例,凡是FOB后面未加“理舱”或“平舱”字样,则由买方负担理舱或平舱费用。
√8我方按CIF从英国购买一批机器,装运港为伦敦,目的港为上海,可见交货地点为伦敦。X9FAS与FOB有不少相同点,其中之一是卖方都要承担货物的装船费用。
X10 如果买方想采用铁路运输,愿意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并承担其中的费用,买方可以采用FCA贸易术语。
√11买方采用FOB条件进口散装小麦,货物用程租船运输,若买方不愿承担理舱费用,可
用FOB Stowed变形。
X12 FCA、CPT、CIP三种贸易术语中,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FCA最小,CPT其次,CIP最大。
√13 我方按FOB旧金山从美国购进一批小麦,卖方理所当然应将货物装到旧金山港口的船 上。
X14采用CFR、CIF术语成交,合同中规定装运期或交货期;而采用CPT、CIP术语,合同中不但规定装运期,还要规定货物达到目的地的期限。
X15 EXW术语是买方承担责任、费用和风险最小的术语。
四、简答及案例题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有什么作用?
有利于买卖双方洽商交易和订立合同;有利于买卖双方核算价格和成本;有利于解决买卖双方履约中的争议。请指出FOB、CFR和CIF的相同点和区别。
按照《2000通则》的解释,共同点:卖方都是在装运港交货;买卖双方承担的风险都是以船舷为界进行划分;都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卖方承担出口通关的责任和费用,买方承担进口通关的责任和费用。差别体现在运输和保险的安排上:FOB条件下,运输和保险由买方自行安排,卖方没有责任。CFR条件下,运输由卖方安排,保险由买方安排。CIF条件下,运输和保险皆由卖方负责。如何理解CFR条件下装船通知的重要性?
货物装船后卖方必须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方办理投保手续。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及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如果卖方未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使得买方未能办理货物保险,则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由卖方承担,风险没有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转让给买方。有关贸易术语的主要国际贸易惯例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区别?
国际商会颁布的《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该通则对13种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权利责任作了规定和解释,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国际贸易惯例。
美国商务团体制定的《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该惯例对6种贸易术语作了规定和说明。其中关于FOB的解释与《2000通则》有差异。该惯例重要在南北美洲国家使用。国际法协会制定的《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该惯例对CIF合同的性质、买卖双方在CIF合同下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A公司(卖方)与美国B公司按照FOB条件签订了一笔化工原料的买卖合同。装船前检验时,货物品质良好,符合合同的规定。货到目的港,买方提货后进行检验,发现部分货物结块,品质发生变化。经调查确认,原因是货物包装不良,在运输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原颗粒状的原料结成硬块。于是,买方向卖方提出索赔。但卖方指出,货物装船前是合格的,品质变化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也就是在越过船舷之后发生的,按照《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其后果应由买方承担,因此,卖方拒绝赔偿。你认为此争议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本案中卖方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货物品质发生变化,导致买方损失的情况的确是发生在货物越过船舷之后,但是损失是包装造成的,因此致损的原因在装船前已存在。因此,卖方不能以国际贸易惯例对风险转让的解释来拒赔。上海兴发公司按FOB条件向美国B公司购买一批大宗商品,双方约定的装船期限为8月份。后因上海兴发公司租船困难,接运货物的船舶不能按时到港接运货物,出现较长时期的货等船情况。B公司便以此为由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你认为,B公司的做法是否合理?
根据国际贸易惯例,按FOB术语成交,买方有义务按约定期限派船到约定的装运港接运货物。本例中,买方没有及时派船接货属违约行为,B公司有权因此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
1)要求日本公司修改信用证,使信用证内容与合同一致,若对方同意修改,中国公司应该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管理权的是()。A.税法审议权 B.税法的表决权 C.税法的公布权
D.税目的增减与税率的调整权 2.下列税种中,由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是()。A.车辆购置税 B.增值税 C.消费税
D.城镇土地使用税 3.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A.30日 B.45日 C.60日 D.90日 4.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自开立账户之日起()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其全部账号;发生变化的应自变化之日起()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A.15日,15日 B.15日,30日 C.30日,15日 D.30日,30日 5.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按规定纳税人无须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A.30日 B.45日 C.60日 D.90日 6.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应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7.纳税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在()内书面报告其主管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8.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A.30天 B.60天 C.90天 D.180天 9.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自其领取()之日起()内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A.工商营业执照 15日 B.税务登记证件 15日 C.工商营业执照 30日 D.税务登记证件 30日 10.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A.10日 B.15日 C.30日 D.45日 1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A.10日 B.15日 C.30日 D.45日 12.下列税款征收方式中,属于查验征收的是()。
A.对账务不全,但能控制其材料、产量或进销货物的纳税单位和个人,由税务机关依据正常条件下的生产能力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定产量、销售额并据以征收税款
B.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应税商品、产品,通过查验数量,按市场一般销售单价计算其销售收入,并据以计算应纳税款
C.对小型个体工商户采取定期确定营业额、利润额并据以核定应纳税额
D.税务机关对账务健全的纳税人,依据其报送的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计算应纳税款,填写缴款书或完税证,由纳税人到银行划解税款 13.由与纳税人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个人在向纳税人收取款项时依法收取税款的税款征收方式是()。A.定期定额征收 B.代收代缴 C.代扣代缴 D.委托代征 14.下列资产中,不可以纳入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范围之内的是()。A.被执行人作为代步工具的唯一的一辆机动车 B.被执行人收藏的古董
C.被执行人拥有的第二套住房
D.被执行人拥有的价值4500元的沙发 15.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税务机关()。
A.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B.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C.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D.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16.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以欠缴税款()的罚款。A.50%以上3倍以下 B.50%以上5倍以下 C.1倍以上3倍以下 D.1倍以上5倍以下 17.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者伪造完税凭证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处()的罚款。
A.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B.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C.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D.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立法权的有()。A.税法制定权 B.税法审议权 C.税法解释权 D.税法表决权 E.税法公布权 2.下列单位和个人,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有()。A.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 B.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
C.只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非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 D.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E.个体工商户 3.下列各项需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的有()。A.改变纳税人名称的
B.纳税人因经营地点变更不涉及改变主管税务机关的 C.改变企业类型的 D.改变注册资金的
E.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 4.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机关登记证件的以外,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的有()。A.开立银行账户
B.申请减税、免税、退税 C.领购发票
D.办理停业、歇业 E.办理工商登记 5.根据税务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纳税人应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后,持有关证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B.纳税人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税务证件
C.税务机关对税务登记证件实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
D.纳税人应当将税务登记证件正本在其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办公场所公开悬挂,接受税务机关检查
E.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 6.根据账簿、凭证管理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可以聘请经批准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专业机构或者财会人员代为建账和办理账务
B.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C.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会计制度健全,能够通过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情况的,其计算机输出的完整的书面会计记录,应当另行建立总账及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其他账簿
D.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会计制度不健全,不能通过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情况的,应当建立总账及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其他账簿
E.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账簿、会计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当保存10年 7.下列关于纳税申报的表述正确的有()。A.纳税人采取数据电文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资料,并定期书面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B.纳税人当期没有发生纳税义务的,不需要办理纳税申报
C.实行定期定额方式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
D.扣缴义务人按照规定的期限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确有困难,需要延期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延期申请 E.经核准延期办理纳税申报的,但不可以延期缴纳税款 8.下列关于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均适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B.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主要针对纳税人未缴纳的税款,不包括滞纳金 C.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只能由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执行
D.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属于强制执行措施
E.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强制执行措施的范围之内 9.下列关于税收优先规定的表述,正确的有()。A.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B.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C.纳税人欠缴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后的,税收应当优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 D.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情况定期予以公告
E.纳税人有欠税情形而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的,抵押权人、质权人可以要求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欠税情况 10.纳税人发生下列情形,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的有()。A.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B.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C.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难以查账的
D.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E.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但有正当理由的 11.下列关于纳税人发生合并、分立情形的税收规定,表述正确的有()。A.纳税人合并时未缴清税款的,应当由合并前的纳税人继续履行其未履行的纳税义务
B.纳税人分立时未缴清税款的,应当由分立前的纳税人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分立后的纳税人不承担未履行的纳税义务
C.欠缴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D.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放弃到期债权,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E.税务机关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不免除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2.下列关于税务检查范围的表述,正确的有()。A.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
B.到纳税人的居住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C.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D.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 E.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13.下列各项中,属于纳税人的权利的有()。A.享受税法规定的减税免税优待 B.申请延期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 C.依法申请收回多缴的税款
D.要求税务机关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保密 E.按规定申请办理税务登记 14.下列关于税务机关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有()。
A.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3年内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
B.为了照顾纳税人的某些特殊困难,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纳税人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C.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5年
D.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
E.税务检查权包括查账权、场地检查权、询问权、责成提供资料权、存款账户核查权 15.因为()导致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A.税务机关的责任
B.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 C.偷税 D.抗税 E.骗税 16.下列关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有()。
A.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税务机关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B.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或者换证手续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C.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的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D.为纳税人非法提供发票,导致其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E.税务机关按照规定到车站、码头等地检查纳税人有关情况时,有关单位拒绝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D 【解析】
税收管理权包括:税种的开征与停征权;税法的解释权;税目的增减与税率的调整权;减免税的审批权。选项ABC属于税收立法权的范围。
【知识点】 税务管理体制概述
2.【答案】 D 【解析】
车辆购置税、增值税、消费税由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
【知识点】 我国税务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
3.【答案】 A 【解析】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知识点】 税务登记管理
4.【答案】 A 【解析】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自开立账户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其全部账号;发生变化的应自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
【知识点】 税务登记管理 5.【答案】 A 【解析】
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按规定纳税人无须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知识点】 税务登记管理
6.【答案】 A 【解析】
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应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知识点】 税务登记管理
7.【答案】 A 【解析】
纳税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在15日内书面报告其主管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
【知识点】 税务登记管理
8.【答案】 D 【解析】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知识点】 税务登记管理
9.【答案】 A 【解析】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自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
【知识点】 账簿、凭证管理
10.【答案】 A 【解析】
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知识点】 账簿、凭证管理
11.【答案】 B 【解析】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知识点】 税务登记管理
12.【答案】 B 【解析】
选项A:属于查定征收;选项C:属于定期定额征收;选项D:属于查账征收。
【知识点】 税款征收
13.【答案】 B 【解析】
代收代缴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收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责对纳税人应纳的税款进行代收代缴的一种方式。即由与纳税人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个人在向纳税人收取款项时依法收取税款。
【知识点】 税款征收
14.【答案】 D 【解析】
选项ABC: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的范围之内。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包括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选项D:税务机关对单价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知识点】 税款征收
15.【答案】 C 【解析】
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税务机关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知识点】 税务登记管理
16.【答案】 B 【解析】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以欠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知识点】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17.【答案】 B 【解析】
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者伪造完税凭证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知识点】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 A, B, D, E 【解析】
选项ABDE:税收立法权包括税法制定权、审议权、表决权和公布权。税收管理权包括:税种的开征与停征权、税法的解释权、税目的增减与税率的调整权、减免税的审批权;选项C属于税收管理权。
【知识点】 税务管理体制概述
2.【答案】 A, B, D, E 【解析】
临时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以及只缴纳个人所得税和车船税的非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不需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知识点】 税务登记管理
3.【答案】 A, B, C, D 【解析】
选项E属于注销税务登记的适用范围。
【知识点】 税务登记管理
4.【答案】 A, B, C, D 【解析】
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机关登记证件的以外,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1)开立银行账户;(2)申请减税、免税、退税;(3)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4)领购发票;(5)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6)办理停业、歇业;(7)其他有关税务事项。
【知识点】 税务登记管理
5.【答案】 B, C, D, E 【解析】
选项A:纳税人应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知识点】 税务登记管理
6.【答案】 A, B, D, E 【解析】
选项C: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会计制度健全,能够通过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情况的,其计算机输出的完整的书面会计记录,可视同会计账簿,不需要另行设账。
【知识点】 账簿、凭证管理
7.【答案】 A, C, D, E 【解析】
选项B: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论当期是否发生纳税义务,除经税务机关批准外,均应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选项E:经核准延期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知识点】 纳税申报
8.【答案】 A, D, E 【解析】
选项B: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选项C: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由税务机关执行。
【知识点】 税务检查
9.【答案】 A, B, D, E 【解析】
选项C: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优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
【知识点】 税务检查
10.【答案】 A, B, C, D 【解析】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6)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知识点】 账簿、凭证管理
11.【答案】 C, D, E 【解析】
选项A:纳税人合并时未缴清税款的,应当由合并后的纳税人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选项B:纳税人分立时未缴清税款的,分立后的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知识点】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12.【答案】 A, C, D 【解析】
选项B:税务机关在进行税务检查时,可以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但不能到纳税人的生活居住场所检查;选项E: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知识点】 税务检查
13.【答案】 A, B, C, D 【解析】
选项E属于纳税人的义务。【知识点】 纳税人的权利、义务
14.【答案】 A, C, D, E 【解析】
选项B:为了照顾纳税人的某些特殊困难,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纳税人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知识点】 税务机关的权利
15.【答案】 C, D, E 【解析】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
【知识点】 税务检查
16.【答案】 A, B, C, E 【解析】
选项D: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账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便,导致未缴、少缴税款或者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除没收违法所得外,还可以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1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章 应收和预付款项
第一节 应 收 票 据
一、应收票据的特点及其分类
在我国,除商业汇票外,大部分票据都是即期票据,可以即刻收款或存入银行成为货币资金,不需要作为应收票据核算。因此,我国的应收票据即指商业汇票。
如前所述,商业汇票按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按是否计息可分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和带息商业汇票。不带息商业汇票,是指商业汇票到期时,承兑人只按票面金额(即面值)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汇票。带息商业汇票是指商业汇票到期时,承兑人必须按票面金额加上应计利息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票款的票据。
我国商业票据的期限一般较短(6个月),用现值记账不但计算麻烦而且其折价还要逐期摊销,过于繁琐。因此,应收票据一般按其面值计价。即企业收到应收票据时,应按照票据的面值入账。但对于带息的应收票据,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应于期末(指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应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
相对于应收账款来讲,应收票据(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发生坏账的风险比较小,因此,一般不对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超过承兑期收不回的应收票据应转作应收账款,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二、不带息应收票据
不带息票据的到期价值等于应收票据的面值。企业应当设立“应收票据”科目核算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收到应收票据时,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违约拒付或无力偿还票款,收款企业应将到期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
例1:甲企业向乙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货款为100 000元,尚未收到,办妥托收手续,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 11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
10日后,甲企业收到乙企业寄来一份3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面值为117000元,抵付产品货款。甲企业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票据 117 000
贷:应收账款 117 000
3个月后,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票面金额117 000元存人银行,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17 000
贷:应收票据 117 000
如果该票据到期,乙企业无力偿还票款,甲企业应将到期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
借:应收账款 117 000
贷:应收票据 117 000
三、带息应收票据
对于带息应收票据到期,应当计算票据利息。企业应于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规定计算票据利息,并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同时,冲减财务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票据利息=应收票据票面金额×利率×期限
上式中,利率一般以年利率表示;“期限”指签发日至到期日的时间间隔(有效期)。票据的期限则用月或日表示,在实际业务中,为了计算方便,常把一年定为360天。票据期限按月表示时,应以到期月份中与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为到期日。如4月15日签发的一个月票据,到期日应为5月15日。月末签发的票据,不论月份大小,以到期月份的月末那一天为到期日。与此同时,计算利息使用的利率要换算成月利率(年利率÷12)。
票据期限按日表示时,应从出票日起按实际经历天数计算。通常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能计算其中的一天,即“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例如,4月15日签发的90天票据,其到期日应为7月14日 [90天-4月份剩余天数-5月份实有天数-6月份实有天数=90-(30-15)-31-30=14]。同时,计算利息使用的利率,要换算成日利率(年利率÷360)。
带息的应收票据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收到的本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账面价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例2:某企业1995年9月1日销售一批产品给A公司,货已发出,发票上注明的销售收入为100 000元,增值税额17 000元。收到A公司交来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期限为6个月,票面利率为10%。
(1)收到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11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
(2)年度终了(1995年12月31日),计提票据利息
票据利息=117 000×10%÷12×4=3 900(元)
借:应收票据 3 900
贷:财务费用 3 900
(3)票据到期收回货款
收款金额=117 000×(1+10%÷12×6)=122 850(元)
计提的票据利息=117 000×10%÷12×2
=1 950(元)
借:银行存款 122 850
贷:应收票据 120 900
财务费用 1 950
四、应收票据转让
应收票据转让是指持票人因偿还前欠货款等原因,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业务活动。
企业可以将自己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背书是指持票人在票据背面签字,签字人称为背书人,背书人对票据的到期付款负连带责任。
企业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时,按应计人物资成本的价值,借记“在途物资”、“原材料”等科目,按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如有差额,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五、应收票据贴现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资金。“贴现”就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然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可见,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
票据贴现的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票据到期价值=票据面值×(1+年利率÷360×票据到期天数)
或 =票据面值×(1+年利率÷12×票据到期月数)
对于无息票据来说,票据的到期价值就是其面值。
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360*贴现天数
贴现天数=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
贴现所得金额=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实付贴现金额按到期价值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一日的利息计算。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利息的计算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企业持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应按扣除其贴现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贴现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应收票据的面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如为带息应收票据,按实际收到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例3:1995年5月2日,企业持所收取的出票日期为3月23日、期限为6个月、面值为110 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到银行贴现,假设该企业与承兑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银行年贴现率为12%。
该应收票据到期日为9月23日,其贴现天数144天(30+30+31+31+23-1)。
贴现息=110 000×12%÷360×144=5 280(元)
贴现净额=110 000-5 280=104 720(元)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4 720
财务费用 5 280
贷:应收票据 110 000
如果贴现的商业汇票到期,承兑人的银行账户不足支付,银行即将已贴现的票据退回申请贴现的企业,同时从贴现企业的账户中将票据款划回。此时,贴现企业应按所付票据本息转作“应收账款”,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申请贴现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不足,银行将作为逾期贷款处理,贴现企业应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第二节 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
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说来,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
会计上所指的应收账款有其特定的范围。首先,应收账款是指因销售活动形成的债权,不包括应收职工欠款、应收债务人的利息等其他应收款;其次,应收账款是指流动资产性质的债权,不包括长期的债权,如购买的长期债券等;第三,应收账款是指本企业应收客户的款项,不包括本企业付出的各类存出保证金,如投标保证金和租人包装物保证金等。
应收账款应于收入实现时予以确认。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
应收账款通常应按实际发生额计价人账。计价时还需要考虑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等因素。
(一)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
商业折扣是企业最常用的促销手段。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对于批发商往往给予商业折扣,采用销量越多、价格越低的促销策略,即通常所说的“薄利多销”。对于季节性的商品,在销售的淡季,为了扩大销售,企业通常采用商业折扣的方式。但也并非完全如此,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也往往利用人们的消费心理,即使在销售的旺季也把商业折扣作为一种常用的促销竞争手段。
商业折扣一般在交易发生时即已确定,它仅仅是确定实际销售价格的一种手段,不需在买卖双方任何一方的账上反映,所以商业折扣对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在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入账金额应按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售价确认。
(二)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现金折扣通常发生在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的交易中。企业为了鼓励客户提前偿付贷款,通常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债务人在不同期限内付款可享受不同比例的折扣。现金折扣一般用符号“折扣/付款期限”表示。例如买方在10天内付款可按售价给予2%的折扣,用符号“2/10”表示;在20天内付款按售价给予1%的折扣,用符号“1/20”表示;在30天内付款,则不给折扣,用符号“n/30”表示。
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确认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总价法,另一种是净价法。
总价法是将未减去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记作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现金折扣只有客户在折扣期内支付货款时,才予以确认。在这种方法下,销售方把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视为融资的理财费用,会计上作为财务费用处理。我国的会计实务中通常采用此方法。
净价法是将扣减现金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据以确认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这种方法是把客户取得折扣视为正常现象,认为客户一般都会提前付款,而将由于客户超过折扣期限而多收入的金额,视为提供信贷获得的收入。
三、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没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按应收的全部金额入账。
例4:某服装厂销售给某商场一批服装,价值总计58 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代购货单位垫付运杂费2 000元,已办妥委托银行收款手续。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 69 8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8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 860
银行存款 2 000
收到货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69 860
贷:应收账款 69 860
(二)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例5:某企业销售一批产品,按价目表标明的价格计算,金额为20 000元,由于是成批销售,销货方给购货方10%的商业折扣,金额为元,销货方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为18 000元,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编制会计分
借:应收账款 21 0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060
收到货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1 060
贷:应收账款 21 060
(三)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采用总价法入账,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例6:某国有工业企业销售产品10 000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30,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交付并办妥托收手续。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 11 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00
收到货款时,根据购货企业是否得到现金折扣的情况入账。如果上述货款在10天内收到,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1 466
财务费用 234
贷:应收账款 11 700
如果超过了现金折扣的最后期限,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1 700
贷:应收账款 11 700
第三节 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一、预付账款的会计处理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或劳务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的账款。
为了加强对预付账款的管理,一般应单独设置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货款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但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仍然要将“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的金额分开报告。
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账。会计期末,预付账款按历史成本反映。
企业按购货合同的规定预付贷款时,按预付金额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收到预定的货物时,应根据发票账单等列明的应 计入购人货物成本的金额,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的金额,贷记“预付账款”科目;补付货款时,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退回多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二、其他应收款的会计处理
其他应收项目是指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对于这类应收项目,通常与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分开,如企业发生的各种赔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将这类项目单独归类,以便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把这些项目与由于购销业务而发生的应收项目识别清楚。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他应收款进行检查,预计其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对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应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按照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减提取的坏账准备。
第四节 坏账及其核算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一、坏账损失的确认
企业确认坏账时,应遵循财务报告的目标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具体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特性、金额的大小、信用期限、债务人的信誉和当时的经营情况等因素。一般来讲,企业的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应收账款进行检查,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通常有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等。企业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或者根据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都应当在制定的有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目录中明确,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下列各种情况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需要特别说明的,上述规定并不意味着企业对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可以不计提坏账准备。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与其他应收款项一样,也应当在期末时分析其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但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关联方(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并且不准备对应收款项时行重组或无其他收回方式的,则对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关联方的款项也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应当指出,对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一旦重新收回,应及时人账。
二、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
坏账的核算方法一般有两种: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1.直接转销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确认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注销该笔应收账款。
例7:甲公司欠乙公司的账款5 600元已超过三年,屡催无效,断定无法收回,则应对该客户的应收账款作坏账损失处理。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5 600
贷:应收账款――甲公司 5 600
如果已冲销的应收账款以后又收回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甲公司 5 600
贷: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5 600
同时,
借:银行存款 5 600
贷:应收账款――甲公司 5 600
直接转销法的优点是账务处理简单,但是,这种方法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的联系,在转销坏账损失的前期,对于坏账的情况不做任何处理;显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及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会计原则,而且核销手续繁杂,致使企业发生大量陈账、呆账、长年挂账,得不到处理,虚增了利润,也夸大了前期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因此,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不允许企业采用直接转销法核算坏账损失。
2.备抵法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者部 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
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人管理费用;一方面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反映扣减估计坏账后的净值。
例8:某企业1994年估计坏账损失为6 8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6 800
贷:坏账准备 6 800
1995年确认某客户的坏账损失为5 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坏账准备 5 000
贷:应收账款――X X客户 5 000
备抵法的优点,一是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计入费用,避免企业虚增利润;二是在报表上列示应收账款净额,使报表阅读者更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三是使应收账款实际占用资金接近实际,消除了虚列的应收账款,有利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备抵法首先要按期估计坏账损失。估计坏账损失主要有四种方法,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
(1)余额百分比法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估计坏账率可以按照以往的数据资料加以确定,也可根据规定的百分率计算。理论上讲,这一比例应按坏账占应收账款的概率计算,企业发生的坏账多,比例相应就高些;反之则低些。会计期末,企业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按其差额提取;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小于其账面余额的,按其差额冲回坏账准备。
例9: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1 000 000元,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第二年发生了坏账损失6 000元,其中甲单位1 000元,乙单位5 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为1 200 000元,第三年,已冲销的上年乙单位应收账款5 000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款1 300 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年提取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 3 000
贷:坏账准备 3 000
第二年冲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6000
贷:应收账款――甲单位 1 000
――乙单位 5 000
第二年年末按应收账款的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为3 600元(1 200 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6 600元(3 600+3 000)注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应为3 600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有借方余额3 000元,还应补提坏账准备3 000元,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合计为6 600元。
借:管理费用 6 600
贷:坏账准备 6 600
第三年,上年已冲销的乙单位账款5 000元又收回入账
借:应收账款――乙单位 5 000
贷:坏账准备 5 000
同时,
借:银行存款 5 000
贷:应收账款――乙单位 5 000
第三年年末按应收账款的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应为3 900元(1 300 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4 700元(3 900-8 600)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应为3 900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8 600元,即期初贷方余额3 600元加上收回的已冲销坏账5 000元,超过了应提坏账准备数,所以,应冲回多提坏账准备4 700元。
借:坏账准备 4 700
贷:管理费用 4 700
在会计核算上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已确认并已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及时借记和贷记该项应收账款科目,而不应直接从银行存款科目转入坏账准备科目。这样处理,便于提供分析债务人财务状况的信息,便于确认将来是否与其进行财务往来,并能反映出债务人企图重新建立其信誉的愿望。
第二,收回的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应贷记“坏账准备”科目,而不直接冲减“管理费用”。虽然先贷记“坏账准备”科目,然后再在年末时少提或冲销坏账准备,以减少管理费用,最终结果是一样的,但采用贷记“坏账准备”科目的作法,能够使“管理费用”科目仅反映企业提取或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数额。而“坏账准备”科目则集中反映了坏账准备的提取、坏账损失的核销、收回的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情况。这样处理,使得坏账准备的提取、核销、收回、结余,反映得更为清楚,便于进行分析利用。
(2)账龄分析法
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虽然应收账款能否收回以及能收回多少,不一定完全取决于时间的长短,但一般来说,账款拖欠的时间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10:某企业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坏账损失如表2-1。
表2-1 单位:元
应收账款账龄 应收账款金额 估计损失(%) 估计损失金额
未到期 30 000 0.5 150
过期1个月 20 000 1 200
过期2个月 15 000 2 300
过期3个月 10 000 3 300
过期3个月以上 5 000 5 250
合 计 80 000 1 200
如表2-1所示,企业1912月31日“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金额应为1 200元,企业需要根据前期“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计算本期应入账的金额,编制调整分录,予以入账。由于调整分录的入账金额受调整前账面余额的影响,将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贷方200元,则本期调整分 录的金额应为1 200-200=1 000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 000
贷:坏账准备 1 000
②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借方200元,则本期调整分录的金额为 1 200+200=1 400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 400
贷:坏账准备 1 400
需要指出的是,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剩余的应收账款,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在存在多笔应收账款、且各笔应收账款账龄不同的情况下,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应收账款;如果确实无法认定的,按照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剩余应收账款的账龄按上述同一原则确定。
(3)赊销百分比法
赊销百分比法,就是根据当期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例11:某公司全年赊销金额为300 000元,根据以往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为1.5%。
年末估计坏账损失为:300000×1.5%=4 5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4 500
贷:坏账准备 4 500
在采用赊销百分比法的情况下,估计坏账损失百分比可能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不断变化而不相适应,因此,需要经常检查百分比是否能足以反映企业坏账损失的实际情况,倘若发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应及时调整百分比。
(4)个别认定法
个别认定法,就是根据每一应收账款的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采用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等方法的同时,能否采用个别认定法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某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收账款存在明显的差别(例如,债务单位所处的特定地区等),无法真实地反映其可收回金额的,可对该项应收账款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应根据应收账款的实际可收回情况,合理计提坏账准备,不得多提或少提,否则应视为滥用会计估计,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用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除。
【《经济法实务》第08章在线测试】推荐阅读:
经济法第一章习题06-17
经济法基础第五章答案11-22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案例12-07
中级经济法第一章习题12-15
工程经济学第2章习题02-20
《经济理论与实务》高级经济师06-29
08--09农村经济管理考试题及答案07-04
经济法分章复习题(含答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