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精选8篇)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马列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是一脉相承的。其形成具有很强的历史时代性:一是近代中国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面临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需求,这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运用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二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感到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希望,而对俄国革命的胜利受到了启示,这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运用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直接传播;再一个原因可以认为是毛泽东的自身原因,毛泽东富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并执着追求马列主义。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来看,毛泽东思想是客观的,也是历史必然的。
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并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僵死的教条,而是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把哲学方法论原则很好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毛泽东《实践论》的产生,正是注重结合中国实际的具体体现。归纳起来,毛泽东思想由六个部分组成,即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的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光辉。
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对这一概括具体地理解就是,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诚然,毛泽东思想的主要代表是毛泽东,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在创立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重大的和主要的作用,因此,这个思想以他的名字命名是可以理解的。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毛泽东思想是一项理论成果,是一个基本原则,它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的失误或其错误的理论指导,都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因为那是非主流的、非本质的、非本原的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纳入毛泽东思想的范畴,不仅不能使毛泽东思想上升成为科学理论成果,更谈不上其指导作用。
城市化是城市的动态发展过程,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而且还可以带动农村的发展,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理解城市化的内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城市化的实质是城市的发展
城市是社会地域分工的产物。随着第二产业、商业从第一产业中分离出来, 人口向城市集聚, 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加之以服务性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崛起, 城市内部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非农就业岗位, 因此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口逐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而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越来越少, 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并出现地域上连片的大城市群或城市带, 使原有单一的城市向组合城市发展, 城市数目增多, 城市规模扩大, 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因此, 城市化的实质是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化的基础和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不断聚集或农村逐步转化为城市。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 农村人口减少;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的基础和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促进城市的发展, 而城市化的实质就是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社会经济发展的快慢直接决定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因此, 城市化的基础和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衡量其城市化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越高, 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越多。因此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或者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越多, 这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越高。当然这个数据不能完全衡量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还需考虑其他方面, 但是城市人口的比重确实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总人口的数量是不一样的, 肯定城市人口数量也不一样, 确实不能仅仅根据城市人口的数量来确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但是可以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例如美国居住的城市人口有2.43亿, 总人口3亿左右, 而中国城市人口5.6亿左右, 中国城市人口比美国总人口都多, 但是中国总人口多, 美国81%的人住在城市, 中国住在城市的人口仅仅占总人口的43%。
四、城市化不仅要求数量的扩大, 还强调质量的提高
城市化数量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提高和进步。把城市化的数量和质量统一起来是城市化发展过程唯一正确的方法。城市化只注重数量, 而不注重质量, 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贫富悬殊、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短缺等。只有把城市数量和质量统一起来, 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现代化、城市社会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自然环境生态化、城市管理现代化和居民素质现代化。
五、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最终目标
城市化的进程是分阶段的,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而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一个新阶段, 是城市化进程经过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以城市为中心、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 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只有实现城乡一体化才能缩小城市和乡村的距离, 实现城乡之间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 才能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
【关键词】素质 素质教育 含义 基本内容 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又称为素养。由此可见,素质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将知识内化和升华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应该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武装,就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格,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全面的知识,特别是“为人”“做人”的知识;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即“做人”的能力;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所以要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内化过程,为此应该更加注重实践,仅仅是表层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无益于素质的提高。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简而言之,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由以上内容可知,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此,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四个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观点、思想观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及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教育,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是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融会贯通能力。非专业文化素质主要是人文科学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艺术审美等。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教育,进行各种社会科学及人文知识的教育,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身心素质包括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身心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教育,良好的自我健身习惯的培养,树立“全民健身”和“终身锻炼”的体育新理念,培育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技术技能水平、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的这些能力主要反映在:职业能力培训的情况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普通话语言水平、外国语语言水平、计算机技术水平、非专业艺术文化素质水平;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或策划能力与水平;教育类竞赛、比赛的参与及获奖情况等;科技类的挑战杯、创业杯、创新杯、软件设计大赛、科技论文获奖及创业实绩等;文化类的摄影、书画比赛、艺术设计比赛或人文社科论文、调研报告获奖等等。能力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将课堂、校园与社会进行很好的对接,大大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已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素质教育的这四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核心,是灵魂,是统帅,它指导着其他四个方面;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其他几种素质的提高提供智力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的提高又可以共同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对一个人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同时,优秀的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又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四种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三、素质教育的特征
第一,全体性。《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因此,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有机会得到发展。素质教育当然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开展的教育。
第二,全面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当然,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第三,主体性。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统一的基础课程外,通过各种教育方式给予他们能发挥天赋和爱好的空间和时间,从而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岚清.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领域。建国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1981年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再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凝聚全党的力量,不仅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和可靠的理论根据。
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谈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时,江泽民总书记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毛泽东思想,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这是对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新的科学的界定。
从以上我们党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历史过程来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所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胡锦涛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理论依据。毛泽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国家主人的位置上。他一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因此,他始终把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团结依靠群众的大多数来进行革命和建设放在战略和策略的高度上。代表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根本标志。毛泽东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他认为,共产党及其领导者能够给予人民的“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切实做好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其中,“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根本宗旨,是群众路线的立足点;“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根本原则,是群众路线的依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基本点。
毛泽东思想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博大的哲学体系中,其思想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其内容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哲学总结,其表现形式则是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风格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铸造了革命的理论,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形成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开辟前进道路的锐利武器。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无论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哲学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比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一种中国式的哲学表达方式。邓小平同志重申和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增添了解放思想的新内容。在新的形势下,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江泽民同志不仅进一步阐发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而且提出了与时俱进。在这条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毛泽东同志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思想观点,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
提出了完整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各种矛盾,但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是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进行调节,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不断地巩固和完善。
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思想。毛泽东指出:“一个国家搞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道路。首先,毛泽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他把现代化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逐步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其次,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他在《论十大关系》中系统地阐述了农、轻、重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毛泽东提出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商品还很不丰富,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第四,毛泽东提出了所有制结构的布局。他指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工业企业既是经济组织又是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农村集体所有制实行三级所有,队内基础,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现代化思想。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他还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进行了具体时间上的设想,即用几十年的时间把我国建成一个更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由此可见,否认毛泽东思想决不是仅仅否认毛泽东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也必然否认由毛泽东思想培育的整整一代人,必然否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同样,离开毛泽东思想,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现实基础,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
毛泽东思想的再确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次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凝聚起全党的力量,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和可靠的理论根据。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创造性地作出新分析、新判断和新结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路明灯。
赵存生
2008-9-8 13:31:2
5来源: 人民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首先要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以后,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际国内形势,针对我国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它的提出,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外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实践发展为基础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以及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行了系统、精辟的阐述。
首先,报告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在理论方面的地位及其理论意义。对于这个层面的概括,报告又分为三个角度:一是从发展思想的角度,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三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角度,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样概括,深刻具体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与这个理论体系中其他科学理论的内在联系。
其次,报告从实践层面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在实践方面的地位及其实践价值。报告先是指明了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然后扩展开来,进一步指明了它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这些概括言简意明,准确到位,含义深刻,我们要认真深入地学习和理解,以提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在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上的创造性运用,是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同时,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创造性回答。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它的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作了这样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通过初步学习,我对这四句话试作如下解读。关于“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其第一要义或者说是首要含义就是发展。这开宗明义地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对这个“第一要义”可作三层理解:
其一,发展是第一位的,是绝对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如何发展的思想和观念,是为发展服务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在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而不能把它的地位和作用降低了。
其二,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一语道破了发展的绝对性、永恒性和对于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度概括了发展在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思想都同“第一要义”有密切关系。对发展这个“硬道理”、“第一要务”和“第一要义”到什么时候都要坚持,都不能含糊。
其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是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而不是否定发展、不要发展、磨灭发展的锋芒、阻碍发展的脚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发展“第一要义”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
“第一要义是发展”,揭示和概括了发展在科学发展观全部内容中的首要地位,指明了发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抓住的首要一环。关于“核心是以人为本”
胡锦涛同志曾经对“以人为本”的内涵作过精辟的阐释。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依据这个阐释来理解“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以为至少可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以人为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的、核心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以人为本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个核心内容影响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观中的其他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来展开的。
三是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我们党之所以要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到发展当中去。离开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核心目标、核心内容、核心价值三个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关于“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什么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实现标准是什么?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换句话来说,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发展相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这些基本要求,才能避免发展中的片面性和发展的失调、失衡、不可持续,从而实现科学的发展。关于“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整体性思维和整体性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运用于解决发展问题,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把这个方法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是毛泽东的一个创造。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就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这些思想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都有具体的体现和精辟的阐述。
统筹兼顾,就是要从整体的角度把握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局部以及这些局部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谋求发展时统一考虑这些局部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兼顾到各个局部和每个局部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能够代表各个局部要求的整体发展合力和共同价值取向,使各个局部在实现整体发展中各得其所。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综合考虑我国发展的全局,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思想和布局,就是统筹兼顾我国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东西南北中不同区域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得出的结果。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个方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整体思想,表明了在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十七大报告不但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而且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根本要求。
第一、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报告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内涵和意义作了新的和更加深入的阐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第二、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需要和谐的社会保证,没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难于实现科学发展。要紧紧抓住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改革开放这个活力源泉。要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报告提出,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改革开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动力保证。
第四,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报告指出,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更无法照搬别人的经验,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制定正确的方针和策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到理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历史经验加以认真地概括和提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加新的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人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寻找到能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
一、什么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未来一段时期, 我国高等教育将走上内涵发展之路。那么, “什么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各位专家就此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谢仁业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界定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很难的, 大体的观点一个是从高等教育功能, 包括研究和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 从高等教育职能来说。另外, 传统的标准是从数量上来说, 这是第二个标准。我们大家更关注的是软指标, 即高等教育要素的东西, 过去关注的比较少, 高等教育使命、精神和大学文化、制度以及人, 如何回归到以人为本, 然后就是学科专业发展。
张应强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高教内涵发展与评价与一般理解的大学评价是不一样的。20世纪90年代后从中央到地方, 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都讲高教内涵发展, 尽管我们对内涵发展没有严格的界定, 但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理解, 那个时候内涵发展和现在的理解是否一致不好说。高教内涵发展最早的是闵维方做的研究, 即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效益问题。多大规模是科学的?这是纯粹的经济学问题。这就提出一个问题, 当时中国高校数量太多, 单校规模太小, 有的学校不到几百人或1000人。李岚清同志提出首先要增加经费, 然后通过结构调整, 走内涵发展道路, 通过内涵建设、内部结构调整, 来提高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效益。所以文件充斥着这种词汇和发展思想。这个办法对90年代末期的规模扩大是有负面作用的。今天讲内涵发展更多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那个时期强调的是提高高等教育结构效益。同是内涵发展, 但意思不一样。不是指大学的内涵发展问题, 不是大学评价问题, 而是从高教角度看内涵发展和评价。这是我的理解和解读。
董泽芳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内涵和外延是逻辑学概念。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高校内涵发展概念相辅相成,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离不开高校内涵发展。“内涵发展”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最初内涵发展指的是学校内部挖掘如何提高师生比。前几年的扩招到现在又提出内涵发展, 不仅仅是规模的发展, 而是质量的提高。但质量和规模又是相关的, 不能不讲规模, 现在内涵发展倾向于多要素综合发展。内涵发展从刚性向柔性转变, 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是国际形势大变动、中国社会大转型和高等教育大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五大挑战, 社会大转型带来六大冲击。高等教育大发展带来几大危机:理论危机、质量危机、经济危机、信誉危机。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使我们必须走内涵发展。不能孤立地讲效益产出, 应该是系统工程, 至少包括几个方面:第一, 质量提高;第二, 水平提升, 学科和科研水平提升;第三, 教师队伍、人才水平;第四, 制度创新;第五, 文化建设;第六, 特色;第七, 效益提高。效益还包括规模效益、结构效益、育人效益等。
徐小洲 (浙江大学教授) :内涵发展最近探讨得很多, 其他老师对历史已经做了梳理, 包括从结构到质量的转变。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内外关系来看待内涵发展。内涵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那么就高等教育内涵而言, 我认为涉及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符合大学规律;第二个是促进大学发展;第三是促进社会进步。但是评价的难点在于很难表征发展的内在过程, 讲内涵发展往往不是孤立的, 而是涉及到办学各个方面, 从各个方面可以体现出来。此外, 内涵还涉及到整体性, 是很难分割的。以前看过潘懋元教授的文章就高等教育整体性讨论过。内涵可以通过外部特征表现出来。
陆根书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高等教育是一个大的概念还是一个活动?是包括所有的大学活动, 还是一个教育活动?具体到中观的大学内涵, 我认为应该澄清一下。内涵到底是哪些要素, 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不同的人的强调点是不一样的。第二个是不同要素之间的结构和组织, 涉及到大学的制度机制问题。第三涉及到如何评价内涵, 具有很大的一个导向, 是评共性的还是个性的?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评个性?教育部做完评估后, 我们做了一个研究, 发现定位都是差不多的, 个性特质不是很充分, 综合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大学都是趋同的。另外, 内涵发展是不是还涉及到组织机构的改革, 比如有些学校学部改革。组织形式和内部体制机制的改革怎么做, 也需要探讨。
二、什么是高等教育发展性评价?
近年来, 如何开展高等教育评价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乃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拟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发展性评价”。那么, “什么是高等教育发展性评价?”各位专家就此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潘懋元 (厦门大学教授) :我个人比较支持发展性评价, 实际上发展性评价非常有意义。比如评价2个学生, 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测验分别为95, 90, 85, 80, 75, 另一个是不及格, 60, 65到70, 对比2个哪个该表扬, 哪个该教育?第一个的最后成绩是75, 第二个的最后成绩才70, 第一个比第二个高得多, 但作为老师要奖励第二个。
教育的本质意义就是发展。现在很多东西不看发展是错误的。评价学校和学科应是看发展, 要跟自身比。清华、北大学生都是招第一批的状元, 你起点很高, 生源很好, 那你的发展是什么?进来是什么情况?毕业后是什么情况?
胡建华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从国外评价看, 实际上现在的一种趋势是, 评价不是具体去评价学生质量好坏, 不是用具体的定量评价, 不是用具体的指标, 如考研率等, 而是根据学校具体的计划, 评价这所大学对自己计划的达成度如何, 崇尚个性办学, 根据各大学各自的特点评价, 不再用统一指标来评价。就算是北大、清华也不能用统一指标。大学要问责, 要向社会说明各自的发展目标, 对目标是否达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熊庆年 (复旦大学教授) :复旦大学刚开完党委扩大会, 都在谈内涵发展。学校面对政府问责以及自己的实在发展都是很重要的。有消息说教育部想用ESI来评估985大学, 这个究竟有没有合理性?毕竟是以论文发表为基础, 虽然部分反映学科发展的情况, 但是除了成果以外, 长期的发展是什么?很难用评价表现出来。现在有些国家也在采用胡建华老师说的方法, 比如新加坡。但问题是有些学校把目标定低了。我想, 大学的内涵发展无非几项, 包括教师队伍、学科、本科生教育等, 我们现在对本科生教育关注太少, 对教育关注太少, 如何在评价中去衡量?现在评价太过关注科研, 如果回到用ESI评价, 那么它本身对教育就没有评价了。
三、如何实现高等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高等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历来很受重视, 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以往任何评价都追求的目标。那么, 究竟如何实现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专家们发表了不同见解。
谢仁业:在座的很多专家都有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大概有30多种指标体系, 国外的更多了。英国的、美国的、欧美的,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不一样。我们自己2002年也做了一个本科排行。当时政府有说法, 民间那么多了, 我们是不是也提出一个指标体系?我们花了2年时间提出了12个指标, 主要是评本科院校。虽然没有引发太大问题, 但是也没有引起许多关注。我们注意到不能用评价数量的包括规模和大楼、科研、教学。但用其他指标也很困难。
我们现在有一个项目刚开始做, 主要是针对应用性本科院校的指标体系, 从理念开始到具体的问题。胡建华老师刚谈到要评价自己的计划, 这件事我们上海做得比较早, 但做下去非常难。
我们最初做学科专业状况, 分析下来主要的问题是低水平的学科重复, 全国也可能是这个情况。专科、本科到研究生, 40%的分布在计算机、管理、外语等专业。2002年就是这个情况, 2004年、2006年还是这个情况。上海市非常重视这个情况, 开始了一个大规模的学科专业定位调整, 30所本科院校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 重新做了规划定位。20多所高职也在今年完成了这样的规划, 然后由政府、专家和院校进行互动, 提出各个学校哪些发展目标脱离社会要求。“985”和“211”高校还没有开始, 要下半年才开始。我们做的结果是非常难, 各个学校有自己的个性, 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评价。我们都认同分类评价, 这一点没有意见, 我想举上海的例子说明。比如刘念才做的大学排名, 我们和他们讨论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有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就这个问题我在前几年做了调查。我们是有的, 但是没有这样的评价标准。我们的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国国际工商学院就是一流大学。音乐学院没有自己的排名系统, 在1996年世界十大音乐学院大会上许多国家认同这个学院。从产出看, 如果有音乐奥斯卡奖, 那它有120多项世界级的奖项, 任何音乐学院都可以去比较。他们自己的排名在世界上至少是前10名, 或者在第7名。它是不能用SCI去排名的。中国国际工商学院很少有人关注它, 但它在亚洲MBA排名前16名, 后来《金融时报》将它排在前20位。它的指标也很厉害, 包括课程、薪酬、就业等。如果按照上海交大的排名, 是不可能看到它的。但我们的评价制度没有认可他们, 我们好的东西没有评出来, 现在的评价反而把我们的发展引向误区。
潘懋元:现在的评价既不公平又没有积极的效果。把清华、北大跟地方新办本科院校一起评价, 公平不公平?假如用一个标准——投入与产出标准来评价,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 效率最低的是清华, 还有戏剧学院, 生均投入是5万多。效率最高的是高职院校, 一般地方高职院校也就是生均投入2000多元, 算是不错了。高职是投入少, 产出多, 价廉物美。从金融危机来看, 就业率基本上和本科就业率持平。2008年有一半省份的高职学生就业率略微高于本科院校。2009年粗算 (不科学, 把就业意向也算入) , 本科生比去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 高职与去年持平。2009年的就业率, 高职可以持平, 而本科下降了。因此, 只用一个标准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同样, 用外国的标准也是既不公平也不科学。有人说中国高教对世界最有贡献的研究成果是上海交通大学排名。有几个发展中国家认可, 但也有许多发达国家抗议。教育部现在不承认这个排名, 认为不代表教育部的排名。假如用一个评估指标来评价毕业率, 中国学生毕业率是很高的, 在95%以上。哈佛大学能和我们比吗?用SCI评价科研, 我们的政治论文能登到SCI吗?所以, 我对排行榜提出反对, 有案可查, 《求是》发表过我的论文。一流大学不是排行榜排出来的, 但是, 我并不反对评估, 小范围特殊的排行不是绝对不可以的。
卢晓中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这个议题很有意义。过去我们做的评价更多是从外延, 用硬性和刚性的内容去做评价, 现在要反思的是高等教育内涵到底是什么?这个课题思路很好, 从投入和产出做有一定道理, 但有这样几个问题:第一, 内涵到底是什么?值得深入探讨, 是否抓住了高等学校发展本质, 有没有一个操作性的角度?第二, 内涵发展如何转变为可以评价的方面?内涵都是定性的描述, 如何转化为可测度的?第三, 投入产出会出现一个黑箱, 可能会偏离发展性评价,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第四, 投入与产出比较刚性, 内在东西如何体现?第五, 投入与产出会有滞后性的问题, 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效性如何体现?比如高中的效益是上大学多少人, 但这不能代表产出全部内容。刚才谈到的发展性评价, 自己建立目标评价, 建立自主约束机制, 但存在的问题是目标如何确立, 是否目标确定个人化或者目标太低?最后, 评价指标的确立问题。我们做的一个项目叫“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课题完成后广东省教育厅发文件作为政策推出。有一个难处在于从比较来看, 如何把本质化的内容结合进来。我们做的更多是从比较角度, 比如政府投入4%, 但广东发达地区可能不合适。因此, 这种比较角度需要科学化。
叶之红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评估应该是正态分布, 但是现在评估结果不是优就是良。显然, 教学评估缺的内容是社会对高校的了解。
徐小洲:如何具体操作评价, 很难结合所有因素。要评价就得使用指标体系, 但高等教育办学和产品不一样, 是很难使用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比如教学问题的评价, 最终还涉及到数据收集问题, 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数据的滞后性, 没有评价机构可以避免这个问题。还有的问题是学科评价, 会遇到难以分类的问题。我们的评价最初也是想分类分层, 但最后分科是很难的。还涉及到统一数据源问题, 数据不准确是存在的。阿特巴赫曾经谈过教学型的评价很难放到大学评价里。发展性评价很重要, 但是横向比较也是需要的。大学校长想看看和其他学校比较的结果, 而这又很难, 这是难以回避的。
周川 (苏州大学教授) :发展性评价很重要, 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评价很有必要。各种评价最后还是落到教师身上, 不堪重负。发展性评价对中小学相对容易, 但对大学很难, 很多因素不可测。作为一个课题, 应该有一个操作性的界定, 如几个简单的指标, 比如经费数据很难拿到, 而且拿到的经费数据也不是全部的经费数据。学生的发展主要看四年的学习, 获得多少发展?课题从理论上是可以的, 但放到具体的专业是很难的。另外, 科研往往作为成果产出指标, 实际上科研课题应该是投入。高等学校的效益是什么?相对的成果是什么?就像马丁·特罗说的, 增值效应是什么?都应该对高等学校做些引导。
四、进行高等教育发展性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根据中国的实际开展高等教育评价?如何评价数据背后的东西?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各种高等教育评价, 对此专家们给出了他们的立场和评价取向。
张应强:发展性评价应该有特定的内涵, 其实发展性评价或者其他评价, 是根据方法进行的分类。发展性评价意思是针对大学发展而做出的评价, 有些评价是不管过程的, 而是只看结果。作为一种绩效考核的办法, 发展性评价的提出很重要。总体而言, 发展性评价是站在大学发展基点上进行的评价。
评价是非常复杂的, 国外有一种说法, 20世纪90年代后进入一个高等教育评价时代, 高等教育评价成为管理的基础, 每个方面都以评价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近十年的发展现实就是如此。国家层面希望有评价, 教育部希望向国家或公众展现大学做的怎么样了。政府对大学管理也希望以评价为基础根据管理和绩效拨款。以前的拨款方式问题很多, 现在看能不能以绩效为基础进行拨款。教育部认为, 有些人说拨款是黑箱说不清楚, 按照数量和人头拨款, 能不能搞个评价体系, 让高教学会去做。民间这些年也做大学评价, 直观的表现是大学排行。高校内部也进入评价时代。高校什么事项都做评价, 全是指标和数量, 比如院校的管理、院校对教师的评价、衡量教师的水平和报酬都做用评价。教育部的各种重要工程也都是在评价基础上进行的。评价已经成为管理的基础, 一个基本的方法, 导致绩效主义盛行。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科学评价。评价向各个领域渗透是时间问题, 领域越发扩张。评价确实很困难, 规模与效益, 投入与产出, 如何进行计量?不仅涉及到指标量化和指标设置问题。对高教领域计量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现在很多评价是科研评价, 相对简单方便地去掉干扰影响因素而量化。但是投入和产出、规模与效益的评价困难仍然很大, 尽管越来越科学。
此外, 我们都借鉴国外的方法, 而可能忘记了最基本的东西, 即我们没有区分开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差异性。都是公立大学, 国外公立大学和政府的关系与我们公立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希望美国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 但是教育领域, 我认为现在的高等教育仍然完全处于计划时代, 这种差异性能否把国外大学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思想引进来, 我是打问号的。我有一个判断, 过去是行政控制, 现在是工程控制, 通过竞争设置资源获得标准来实现控制。资源集中在政府这个唯一的渠道, 政府势必起到很大控制作用, 所以还是计划时代。在这个背景下, 我们如何做大学评价?现在讲问责, 大学校长很委屈, 我们不是独立主体, 怎么去问责?评价也如此, 还是应该看到问题, 不要把问题太神圣化了, 尤其是教育绩效的衡量, 要非常小心。对于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和学术工作者即教师的评价, 都要遵从教育的特点, 这是个基本立足点, 否则偏离很远。
闫光才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我最近读的《南方周末》7月30日登的主流经济学家的感言, 包括张维迎、钟伟等, 传达了一个信息, 即学者对社会的基本感受。中国30年发展以经济为中心, 经济学主导了中国学术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国人在财富增长的同时, 幸福感是否提高了?社会问题是否少了?显然不是。问题更多了、更突出了。这30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包括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高等教育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 现在也是有争论。现在的道德问题、社会公信力问题等等, 我们的教育在其间起到什么作用?中国30年发展, 历次重大高教改革, 在政策实践上, 我们是否有话语权?扩招不是我们提出的, 而是经济学家提出来的, 包括收费制度是受人力资本和成本分担理论影响下形成的。90年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是作为意识形态机构, 而现在开始强调问责, 转向市场逻辑, 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都是经济学话语主导的。我们一下子转到强调绩效, 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中国高等教育和西方不同的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里, 因此评价是政府行为。我还有一个判断, 30年下来, 高校比过去并不是说自主权扩大了, 学者自身的自由并不是扩大了, 而是有一种更强的控制, 政府通过评价和竞标的形式进行更大的控制。政府定位是权力和市场相结合, 进行更强的控制。这反映了经济学主导的逻辑。有几个数字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北大和清华在2007年和2008年招生, 理科招生分数最高的在北大是经济学专业, 清华的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也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第二, 经济学逻辑主导“自私”是合法的, 利益追求偏好也合法, 导致了学术生态问题, 包括学术腐败和不端, 带来公信力问题。《小康》电子杂志曾做过一个网络调查, 部分反映了这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最诚信的职业群体是什么?大致的数字是, 5000人参加, 经济学家排16位, 排在第一位的是农民, 第二位是工人, 第四位是教师。第二个问题是对当地诚信的调查, 学者的诚信不到12%, 49%的人不信任学者。这反映了大众不仅对高校办学趋利行为不满, 而且对学者的行为不满。学者所代言的利益群体是谁?和功利化的取向有很大关联。ESI官方数据喜人, 我国科技论文数量2007年世界第二。但从人均引用率看, 美国SCI过去10年是14.8左右, 中国是4.0左右。高引用率作者过去20年在二十几个领域最高的排名是前250名。数据结果, 到2005年, 前5000多名美国进入了4000多人, 中国加上台湾和港澳大概三十几个人, 中国大陆只有4位。在“金砖”四国中我们排第4。这是经济学逻辑带来的泡沫化取向。最大的问题是伤害了学风、伤害了学者的基本伦理, 意味着文化的失落。这是民族最可怕的事情。从这30年论文产出看, 我们究竟有什么能在国际上拿得出来?论文评价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前我们有胰岛素、导弹, 而这是很值得评价的。
第三, 现在要重新反思, 要抱谨慎的乐观, 对于高等教育公共性问题, 无论过去从公共性还是从经济学角度去理解, 都把它作为准公共产品, 我认为不是。高等教育不能仅仅看作是公共产品。从原来的政治依附机构走到今天, 带有市场意义的机构, 可能中间有一个需要我们考虑的是, 过去有价的东西现在继续继承。当然, 并不是回到意识形态的过去, 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公共性是不是指的是扮演人力资源的角色?它是否在社会的凝聚、社会的整合、社会公正平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他的评价指标应该与此关联。在一个真正健康的社会, 经济学不应该是第一位的。相反的, 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应该得到重视。另外, 我们在教育中人的精神和道德问题, 需要关注。联合国在华东师大出了一个刊物, 以高等教育与社会凝聚作为议题。我搜集国外文献, 发现都强调高等教育作为公共领域社会参与、社区参与对公民教育的意义。我们的高等教育很少考虑这个方面, 而且在评价方面也很少考虑这个问题。而我认为能给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带来发展, 能够进入到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的, 恰恰就是这些。这些不是数量化的东西, 但这些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健康稳定运行。
五、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高等教育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人们希望高等教育评价发展成什么样子?专家们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潘懋元:除了发展性评价, 我认为分类分层评价是可以的。许多排行榜排行在前面的是理工和综合性大学, 文科大学则很难。中国政法大学排在三十几名, 中国人民大学曾经在二十几名。指标有利于理工类大学, 不利于文科类大学。因此, 音乐学院应该和音乐学院排, 而且是某些方面排, 而不是全面的排行。所以, 笼统排名很难公平, 要抓住发展和分类分层。
程方平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我提出的问题是, 在中国高教发展内涵中, 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本土化和地方化的问题。第二个是评估中政府与学校太强势, 虽然一直强调以人为本, 但对服务主体学生的评估声音很弱。第三, 我们的评估服务对象是什么?因为不同客户的兴趣点是不同的。第四, 我们大学从公立看, 在资源和权力上是有博弈关系的, 过去很重视高校质量的外部关系, 这些外部关系在评价中如何体现?第五, 各种教育发展指标如何整合进来?第六, 公私立大学是不是要分开评价?
熊庆年:评价一所大学的发展, 人才培养到底怎么评价, 现在评价的失误就在这个地方。内涵发展问题是如何评教育问题, 这是需要下功夫研究的。从长远内涵发展来看, 大学的教育, 包括“985”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 很大问题就是评价问题。如何评价从国外引入的人才?如果评不好会引起很大的混乱, 带来不公平问题。现在复旦大学是3年一评, 合理性在哪?为什么不是5年?最后还是落到具体内容上。我建议从实践中的矛盾出发,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实践中的矛盾, 从而找到可能的或者过渡的办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内涵;分析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动态化的实现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相关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作用下不断深化。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成果,采取可行的措施,加以优化完善,为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做好铺垫。
一、指导思想的科学化
1.指导思想科学化概述
就“科学”内涵而言,并不局限于知识体系的某个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更不能局限于学科建设的某一方面,而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灵活运用相关的科学知识、方法,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必须实现指导思想的科学化。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但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发展,这就需要党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方针、路线等。
2.注重“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方向做好铺垫。在此过程中,要综合分析当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注重从细节中培育人的修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要把尊重、关爱等内容融入相关的目标体系中,不断丰富目标体系内容,以量求质,为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做好铺垫,社会大众也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等。
二、基本理论的科学化
1.基本理论科学化概述
如果相关的理论可以说服人,便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但理论必须彻底。对于科学化的理论体系来说,总会根据一些概念,构建相关的原理,进而,使构建的科学理论系统具有其说服力、解释力。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存在分歧,需要凝练重要的概念,优化基本原理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必须具备鲜明的层次性,要有不同的对象、内容、要求。
2.借助“中国梦”理论研究,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从某种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源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与发展,并指导、推动实践工作。就“中国梦”而言,其包含丰富的内涵、历史的经验总结,还包含时代发展的时间要求。为此,需要借助“中国梦”理论研究,各技工院校要注重“中国梦”的学术研究,多鼓励教师参与市级、省级等和“中国梦”相关的课题申请中,立项校级课题,动态关注学术前沿发展,利用科研促进教学发展。此外,还要把“中国梦”理论研究融入技工院校学生生活中,解决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利用他们可以理解的语言,可以接受的社会实践形式传递给他们,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三、实施方法的科学化
1.实施方法科学化概述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不利于把理论成果向实践方面转化,影响相关理论的推广应用,不能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就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史来说,革命导师创立了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科学性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新时代下,这些方法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关键方法,必须结合当下发展情况,优化利用这些方法,更好地指导实践。
2.借助“中国梦”宣传教学科学化,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科学的方法需要借助理论指导,在具体化的实践中反复归纳、检验等。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开展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我的中国梦”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摄影微视频创造活动,使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更加主动;可以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青春励志电影展播、励志歌曲传唱,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学生准确理解、认同“中国梦”。在宣传“中国梦”科学化过程中,要采用“现实”“虚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各种新媒体优势,如微信、博客、校园网的教育辐射功能,采取青年学生的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方法,实现“中国梦”宣传教育方式的科学化。
总之,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至关重要,需要多角度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在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内涵的时候,需要准确把握它和对应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价值导向等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永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价值追求——兼论凸显人文关怀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7-79.
[2]余一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问题寻踪[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54-56.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推荐阅读:
如何理解信任与监督的07-09
您是如何理解教学品质的07-13
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09-18
如何理解入党誓词09-30
如何理解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何选择?06-28
对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的理解06-27
中国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10-29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06-21
如何理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与分级保护07-03
对科学探究的再理解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