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中心工作制度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治未病中心工作制度(推荐8篇)

治未病中心工作制度 篇1

1.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法规和上级指示,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对治未病中心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予以指导。按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准确、及时有效的完成各项任务,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治未病的各项工作有效进行。

2.负责制定并保持治未病中心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有效具体落实,深入开展。3.制定治未病中心长远发展规划和规划,定期做好总结工作,并向上级部门做好汇报工作。

4.定期深入门诊及其他工作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负责开展组织、检查临床教学工作,培训科室人员业务学习。

5.定期检查治未病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计划和贯彻执行情况,采取措施,促进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运用、引进新技术,新方案,提高医疗、教学及科研水平。6.检查教育本中心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质量。

7.落实社会监督,及时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

8.开展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室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9.指导担任本辖区的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工作,做好慢性病健康教育及访视工作,使未病、欲病人群与慢性病管理既有效区分又能良好对接,实现健康全程管理。

10.通过适宜的预防保健服务及中医适宜技术,提高疾病的预防,满足民众偶的健康需求,使民众不生病、少生病、延年益寿,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长寿,从而提高医疗行业对社会的影响力。

职工守则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严格执行治未病中心统一的考勤制度。各组要建立休假登记本,休假时必须安排好工作,事先征得组长的同意。请事假要按规定事先亲自向科主任提交请假报告,特殊情况可电话或托人请假,但不能超过一天,事后需补办手续。病假要有符合要求的病假条。

3.工作期间要坚守岗位,不要窜岗闲聊,工作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工作间。工作间要保持清洁。

4.治未病中心假日值班人员除负责调配处方外,要负责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事物,并在值班记事本上登记,必要时向科领导或院总值班人员汇报。5.不得对患者和临床科室直接供给药品,需通过门诊或住院药房。

6.建立差错事故记事本,各组每月底统计上报科室,重大的差错事故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并采取积极抢救或挽回错失。

7.各个工作间要有防火设备,掌握防火常识及防火器材使用。

逐级指导制度

1.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制定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和长期工作计划。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

2.支援与受援双方必须签订协议,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任务的框架内,定目标、定任务,并认真贯彻执行。

3.医院应根据受援医院的需求情况,选派有经验的医疗技术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参加支援工作,保证质量。

4.支援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要认真遵守本院与受援单位签订的协议或合同。

5.医务人员支援基层的事迹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6.支持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要倡导治未病的理念,大力宣传中医治未病的优势特色,使更多的群众受益。

治未病中心主任工作制度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部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院内感染控制和行政的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门诊部的工作计划。经院长、分管副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定期召开门诊系统会议,协调各科关系,督促检查医务人员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医护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整顿门诊秩序,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简化各种手续,方便病员就医;做好门诊质量控制工作,不断提高门诊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4.须定期出门诊,逢出诊日应预先安排好其它工作,保证准时上岗,不得无故迟到、早退、脱岗。

5.按照中西医结合医院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缩短病人候诊时间。

6、负责安排“门诊大厅一站式服务站”的管理、值班主任安排;做好病人病假条盖章、医保咨询、健康咨询、电话咨询等工作。

7、监督门诊工作人员做好卫生宣教、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疫情报告等工作。

8、协同有关工作人员组织门诊医务人员到所属地段、工厂、机关、学校建立协作关系,搞好爱国卫生运动。

9、组织所属人员的业务训练,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工作。

10、负责医院的院内感染控制、传染病防控、医护人员防护等各项工作。

11、完成医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工作制度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医疗、预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

2、负责门诊日常的管理与协调工作:

①根据门诊管理要求,制订相关规章制度,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②及时掌握门诊各科和病人动态,负责组织检查门诊病人的诊治和急诊、危重、疑难病人的会诊和抢救工作,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及时上报院长病采取相应措施。③与各科主任及时沟通门诊病人就诊情况,协调做好管理工作。④负责督促指导门诊各科做好消毒隔离,医请报告工作。⑤做好门诊各工作室的统计和整理分析工作,按时上报。

3、负责检查门诊各科室的医生出诊情况: ①根据各科排班表检查医生的出诊资格。

②每天根据病人就诊人数,与各科主任联系增调医生。

4、负责医院各科室专家门诊的安排:

①根据医务科确定的专家资格,与各位专家落实出诊时间。②编排专家门诊排班表,及时调整专家的出诊时间。

③计算机设定专家挂号具体时间的程序(保证挂号收费处能挂号)。④审核专家停诊情况,是否同意停诊,是否同意相应资格的专家替代。

5、负责医院各科室专科门诊的安排:

①根据分管院长同意的各科开设专科门诊,与各科主任联系安排确定专科门诊时间。②编排专科门诊排班表。

③计算机设定专科挂号具体时间的程序(保证挂号收费处能挂号)。

6、负责对门诊病历的质量监控: ①制订门诊病历书写规范。

②抽查审核门诊病历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7、负责对医疗诊断证明书审核:

①审核各科临床医生是否具有本科医疗诊断证明的权限资格。②审核医疗诊断证明书的内容是否符合医疗规范。③对医生开出的病假时间按规定予以监督。④是否符合医院的有关规定。

8、负责接待和处理病人的投诉: ①耐心倾听病人的投诉意见、抱怨。

②进行仔细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

③给予病人回答并做好解释工作,对办事员提交的投诉问题与相关科室一起及时给予解决。④必要时作好记录,或上报分管院长。

9、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

①熟悉医院情况,遇有病人咨询,能给予回答。②在能力范围内对病人的需求尽量予以解决。

10、计算机开发需求:

①根据门诊管理工作的需要,尽量采用计算机管理。

②能提出计算机需求方案,提交计算机中心开发门诊管理程序。

11、督促检查门诊各项工作的服务质量,并使之不断提高。

12、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治未病中心专家出诊工作制度

1.负责专科、专家门诊的医师必须按门诊部“专科、专家排期表”依时出诊,不得无故停诊。如有特殊情况(出差、开会、会诊、休假等),应事先与科主任联系,安排该科专家代为出诊,尽量避免停诊。如科主任无法安排其它专家出诊,则需提前一天通知门诊部及时通告病人。

2.参加专科、专家门诊人员必须医德高尚,态度和蔼,廉洁行医,服装整洁,佩带胸卡,严格遵守门诊各项规章制度。

3.坚决执行首诊负责制,对病人要认真诊治,耐心解释。必须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处方及门诊日志等。对病情复杂需会诊者,按有关会诊制度执行,确保医疗安全。

4.负责专科、专家门诊人员应指导门诊年轻医师并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5.经专科、专家二次不能确诊者,必须请上级医师或科、院及院外会诊,以确保质量。

6.派往专科门诊的人员必须相对固定,每期三个月以上,以保证病人就诊、治疗的连续性。

治未病中心护士工作制度

(一)按时到岗,不串岗、不脱岗、不闲谈。检查整理诊室,备齐各类用物并按固定位置摆放,做好开诊前准备工作。

(二)对重病员、65岁以上老人、军人、突发病情变化者、残疾人等病员,要提前优先安排就诊。

(三)对候诊病人应随时观察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应提前就诊并及时处理,必要时由医护人员送至急诊室。

(四)护理人员态度和蔼,及时与患者沟通,要热情主动接待病人,礼貌待人,有问必答,百问不厌,热情做好解释工作。保证良好的就诊秩序和诊疗环境。发放病人意见表,及时收集患者对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意见,沟通好医患关系,随时为病人提供方便。

(五)每天协助医师做好开诊前准备工作,如备好血压计、压舌板、各种检查申请单及整理诊台、诊床,并准备好浆糊、笔、纸张,随时为病人提供方便。.每天登记专科、专家门诊出诊时间、工作量及其它统计工作。

(六)维持就诊秩序,编写就诊排队号码,依次叫号就诊,指导帮助病人填写病历封面,合理安排就诊及检查,尽量缩短候诊时间。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尽量维持一医一患,保持诊室安静及良好的就诊环境。

(七)加强候诊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天下班前要用消毒剂擦洗台面、清理杂物,每天中午用紫外线消毒2小时,并做好登记,防止交叉感染。

(八)下班之前必须关好各诊室、候诊室的电灯、风扇、空调、门窗及各种电器。

体质辨识室工作制度

1.认真仔细填写信息表。

2.填写体质量化表。

3.测血压、体重、身高。

4.做到四诊(望、闻、问、切)

5.全方面综合信息。

6.得出结论,指导用药治疗。

艾灸室工作制度

1.仔细询问患者的身体情况,对应做出合理的施灸方案。

2.根据施灸的部位,选择适宜的体位。

3.应根据施灸顺序进行灸疗。

4.每次施灸10-15分钟,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

5.需实行瘢痕灸,需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6.施术后受术者宜卧床休息5-10分钟,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

7.若发生晕厥现象,立即停止艾灸,并采取相应措施。

8.施灸后皮肤出现红晕是正常现象,施灸时不宜热力过强,施灸过重。

穴位贴敷室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操作技术规范,掌握贴敷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等。

2.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贴敷药物须专人专病专用,禁止提前调配。

4.注意保持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5.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贴敷部位,注意保暖。

6.掌握不同疾病贴敷时间,及时告诉病人,避免因贴敷时间过长而带来不良反应。

7.做好记录。

熏蒸室工作制度

1.凡需要熏蒸治疗的患者,由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理疗医师诊断后,确定治疗种类及疗程。

2.工作人员应了解病情,观察疗效,介绍熏蒸方法,以便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

3.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代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总结,做好记录。

4.疗程结束后及时做出小结,存入病历供临床参考。

5.注意熏蒸设备的使用,使用前做好检查,使用后进行擦拭,定期检查维修,避免蒸锅电线老化,以延长使用寿命。

6.熏蒸床的床单及被套定期消毒,保持卫生。

针灸推拿室工作制度

1.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填写病案,明确诊断,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严格无菌操作,1人1穴1针,针具必须严格消毒,对针刺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严格遵守针灸操作规程,应取穴准确,操作敏捷轻揉,取针后要仔细查点针数,严防漏针。

4.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5.取针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

6.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

7.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至零位。

8.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如有不锐利及弯曲时应及时修理、更换。9.针灸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10.施灸和拔火罐时要防止烫伤。

11.进修人员或学员施行针灸术时,必须在针灸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独立操作。

12.针灸室应当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新鲜,必要时男女患者的针床用屏风隔开。

针灸理疗室工作制度

1.定期讨论在理疗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

2.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3.凡需理疗者,由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理疗科医师检诊后,确定治疗种类和疗程。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治疗前交代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

5.疗程结束后,及时做出小结,存入病历供临床科参考。需继续治疗时,应与理疗科研究确定,因故中断理疗,需及时通知理疗科。

6.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病员身上一切金属物,注意地面与病员的隔离。病员和操作者在进行治疗时,切勿与砖墙、水管或潮湿的地板接触。高频之所有机器应避免与地面接触。超高频率治疗器材,电疗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完善,板极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大型超短波禁用单极法。下班时,所有理疗器械一律切断电源。治疗中病员不得触摸机器。

7.爱护理疗仪器,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定期检查维修。要避免震动损坏。8.体疗病员,由体疗医师及技术人员根据病情确定体疗种类。9.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具体诊疗工作。

10.负责病员的检诊,确定理疗种类、剂量、疗程,疗程结束后做出小结,并与临床科室保持联系。

11.注意观察病情及治疗反应,如有反应及时处理。12.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和心疗法。

13.负责对病员进行理疗常识的宣传工作,介绍理疗注意事项。14.切实遵守理疗过程中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15.注意各种治疗量,保证治疗效果,严防差错事故。16.负责理疗登记、统计工作。

17.负责药剂、器材的保管,床单、枕套、毛巾的更换。18.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19.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改进技术操作。

档案管理制度

1.保存的档案,主要供本单位和上级主管机关利用。建立、健全档案的借阅制度和档案室保密制度,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鉴定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专兼职档案员职责等制度。

2.经常检查各科病历书写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提高病历书写质量。3.对慢性病档案的回收、整理、装订、归档、检查和保管工作。4.对病历资料的索引、登记、编目工作。5.提供教学、科研、临床经验总结等使用的档案。

6.医院档案库房应该坚固,并做到有防火、防盗、防虫、防鼠、防潮、防尘、防高温等设施。定期检查档案保管状况,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应及时修补、复制或作其他技术处理。

7.档案保管不善,造成毁坏或丢失,要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并予以处罚。8.档案保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档案法》和《保密法》,在公共场所不得随意谈论档案中的有关秘密事项,档案保管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在离职前办好交接手续。

物品、器材管理制度

(一)护士长对物品、器材的领取、保管,报损、全面负责,做到帐物相符。

(二)各类物品应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保持良好性能。

(三)使用医疗器械,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应及时清洁处理,消毒后,归还原处。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的医疗器械,应根据医院赔偿制度处理。

(四)物品、器材每日进行交接,借出物品要经过护士长同意,有登记手续和经手人签名,重要抢救器材一般不外借。

医德教育和医德考核制度

1.必须把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

2.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发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3.根据医德规范,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医德考核与评价制度,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医德考核标准及办法,建立医务人员医德档案。

4.医德考核有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科室考核与上级考核,定期考核与随时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5.医务人员的医德考核结果,要作为聘任、任职、晋升及评优的重要条件。

治未病中心工作制度 篇2

关键词:风险,评估,干预,健康管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社会日趋进入老龄化, 亚健康人群剧增, 慢性病和常见病成为危害人民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 中医体质与亚健康存在一定的关联, 对亚健康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影响。[1]思考如何完善提供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形成针对不同人群的中医健康预警方案。运用信息技术智能化服务软件, 采用中医身体健康风险评估、风险干预等方式, 提供常见病防治、慢性病预防、健康维护等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为探索我国中医药特色和健康管理结合, 拓宽治未病领域提供思路, 对推进以“服务学习”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4年10月9日—2014年12月20日, 在贵中医第一附属医院和贵中医第二附属学院治未病中心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调查对象年龄在18~69岁之间, 其中男性484人, 女性716人, 有效问卷率为92.3%。

1.2 研究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样本, 随机抽取一附院和二附院各60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选用统一编制, 问卷参照“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表”设计, 调查内容包括身体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的关注度、认同度、需求度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内容。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 . 1 关注度现状与分析

女性对身体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的关注度明显高于男性, 其中40~65岁之间的女性比例最高, 说明女性重视健康养生知识和评估意识较高, 对整个家庭的引导和宣传力度大, 对提升家庭健康素养有极大好处。≤30岁和≥69岁的居民对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中心的关注度不高。 (见图1)

2 . 2 认同度现状与分析

对身体健康评估与干预中心的认同度高 (71%) , 其中女性比男性的认同度高;其中不认同度 (15.6%) , 不了解 (13.4%) ;显示还有近30%的人对身体健康评估与干预中心的认同存在盲区, 说明我们宣传方式、方法和途径还需进一步提高, 逐渐提升大众健康素养意识, 有效地宣传健康养生知识和保健知识。 (见图2)

2 . 3 需求度现状与分析

对身体健康评估与干预中心非常需求 (49.4%) , 基本需求度 (41.6%) , 总需求度 (91%) , 不需求 (9%) ;说明受调查的居民很急切进行一次身体健康评估与干预的检查和评定, 对评估与干预中心的检测需求度大。 (见图3)

3 构建身体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中心的服务模块

建立中医健康评估方法, 提供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 推广中医运动养生文化和中医传统保健功法, 以防治慢性病为重点, 完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管理, 以穿戴健康设备硬件为切入点, 打造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运动于一体的高效、快捷、个性化的中医健康养生服务模式。

3 . 1 身体健康风险评估服务模块

健康风险评估管理是对个人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健康管理的过程。旨在调动个人参与养生保健的积极性, 有效地利用科学健康管理来达健康效果最大化。身体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了解健康风险、监测健康风险、改善健康风险三部曲。其中了解健康风险是重中之重, 是一切健康管理之本、是治未病之核心。

建立中医健康评估模块, 主要以中医体质辨别为主导。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 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体质禀受于先天, 得养于后天, 不同人有不同的体质。中医将体质分为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类型。体质差异决定了运动禁忌, 平和体质者不明显禁忌。

风险评估服务主要运用中医体质辨别法, 手诊法、舌诊法、观察身体基本形态结构等诊断方式, 评估受检者中医体质。个人通过身份证或居民健康卡进入系统可进行健康检测, 通过填写《个人健康信息》包括:日常生活方式问卷、日常膳食习惯问卷、日常体育健身问卷, 可得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血脂异常、骨质疏松等疾病风险评估汇总报告。通过测试身高、体重、握力、反应时、身体成分、超声波骨密度测试、动脉血管硬化测试, 可得个人健康危险因素评估报告, 同时给出一份个性化膳食指南、运动处方及改变危险行为因素行动指南及群体健康趋势分析, 帮助个体识别健康风险, 到达健康警醒的效果, 所得健康监测数据建立一份电子健康档案, 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传输到服务医生, 可与受检者的电子邮箱同步存贮。 (见图4)

3 . 2 中医运动养生干预服务模块

中医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已为中华民族子孙繁衍生息、防病治病作出了贡献。在经历了数千年多年的应用后, 中医运动养生又因其具有运动强度小、毒性小、不良反应低、功效明显等特点而被当今社会所认可, 并受到各类人群的青睐。如何更科学地传承传统中医运动养生方法, 使之更有效地为中医药健康服务, 也成为了新常态下治未病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依照受检者的体质和健康危险因素评估报告, 我们则给受检者一份以预防为主, 兼顾治病, 具有个性化、科学有效、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等特点的辨证中医运动处方, 由中医传统保健功法和中医传统疗法构成。其中辨证中医运动处方包括:传统保健功法名称、运动时间长短、运动强度大小、运动频率、运动形式、运动场所、运动器材、运动时段、运动防护和运动前、中、后的能量补充方案及艾灸、刮痧、推拿、中药贴敷、热敏灸、平衡火罐等中医传统疗法;同时给出一份个性化膳食指南及改变危险行为因素行动指南及群体健康趋势分析。主要内容见图5所示。

中医运动养生在指导人们进行运动锻炼, 遵循中医的经络学说, 顺应自然的四季变化, 从和谐包容统一的角度, 调整人体机能, 从而达到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目的,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遵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3个月或6个月后, 借助QQ、微信等强大的APP平台和媒体平台, 推进对身体的机能状况的复查监控, 进行运动前后数据对比分析, 绘出一份健康走向趋势图, 利用新媒介、微信公众号等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引导人民群众更全面地认识健康管理重要性, 自觉从点滴做起、走向阳光、走向健康, 培养绿色养生保健习惯和精神追求。见图6。

4 结论

为改善亚健康人数和适应老龄化时代, 民众对身体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的关注度女性比男性高、需求度达49.4%、认同度达71%, 仍需进一步提升全民身体健康素养, 重视治未病健康养生观念。建立中医健康评估方法, 提供身体健康风险评估监测和中医运动养生调理, 重点防范慢性病和常见病,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数据管理, 应用智能手机软件APP进行跟踪监管, 形成绿色养生、高效养生、个性养生的服务形式。

参考文献

[1]贾丽, 张旭, 金鹏.黑龙江省人群健康管理和慢性病分布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5, 8 (4) :557—558.

[2]吴升伟, 孙晓敏, 吴六国等.中医偏颇体质与亚健康状态转化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5, 6 (6) :723-726.

[3]高晓东, 夏炜.健康风险评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 (2) :280.

[4]陈晶.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1 (1) :33-38.

[5]岑潞, 王琦.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的多元性回归分析[J].中医研究, 2007, 20 (5) :34-35.

[6]黄建始.从医学模式的演变探讨健康管理的实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0, 4 (1) :3-9.

治未病中心工作制度 篇3

中医“治未病”理念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包括“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論基础和准则。早在《黄帝内经》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而后为历代大家推崇。唐代医家孙思邈也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元代医家朱丹溪说:“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盖保身长全者,所以圣人之道”。近年来,国家也很重视传统的中医中药,并大力扶持发展。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吴仪副总理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2008年1月卫生部部长陈竺在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开幕式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上致辞,就开展“治未病”工作强调了三点意见。并指出通过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大力开展“治未病”服务,对解决人类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问题,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更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雕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工作基础厚实。2000年成立中医管理科,开展中医工作至今,有了比较健全的组织领导,完善的工作制度,清晰的网络构成,明确的责任分工。多次参与常州市卫生局、天宁区区卫生局的中医工作的创建,2006年获“常州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街道”的荣誉称号,2008年获“江苏省中医特色社区卫生先进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常州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配合市、区的中医工作安排,我雕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09年起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我中心中医工作基础坚实:①有优良传统,中心有多位资深的名老中医,其中2位被评为“区名中医”,他们的医德医术能被老百姓称赞,有扎实的群众基础。②有特色创新,中心领导目光卓越,坚持走专科专病和中医药特色的道路。我中心的“甲状腺专科门诊”和“烧烫伤专科门诊”于2004年被常州市卫生局评为“常州市中医特色专科”,在优胜劣汰的经济社会大环境中开拓了市场。③后继有人,中心近年引进中医药专业本科大学生,依凭前辈的“传、帮、带”,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各自的特长,促进我中心中医药事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地发展。④团结合作,中心中医管理科和医务科两个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在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统筹兼顾,融会贯通,中西结合,确实地做好社区卫生惠民工作。

开展“治未病”服务是一种新的健康保障服务,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我中心积极利用各种方式,并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

预防、保健工作:在预防保健工作中,我中心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中医药方法积极参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定期为街道所属的幼儿园、小学的儿童,敬老院老年人巡访,做健康宣传教育,分发预防的药物。对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慢性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的管理,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增加体质辨析,对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通过辩证分出证型,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有相应的内容反应,做为指导保健治疗个体化的依据。中心还制定了社区老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开展并推广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运动功法等活动。使预防保健工作的内涵深化,内容丰富,更易被群众接受和掌握,减少避免疾病的发生。

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指导:目前社会生态环境恶化,工作压力增强,人群身体素质下降,心理健康缺失,有很多生理、心理亚健康的人处于发病状态的边缘,如果此时进行正确地引导和干预,能够体现出“治未病”事半功倍的成效,能够节约大量的社会、医药资源。而且社会、个人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中心领导对这项工作也非常重视。一方面设立对外联系部,负责体检工作的接洽;成立体检小组,负责体检报告的汇总、体检结果的评定、治疗方案的制定、预防保健的宣传。对于有需求的,进行中医药方法的调理治疗,也得到了很好地成绩。另一方面,主动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宣传工作。成立健康宣讲团(其中2位被聘为市级健康宣讲师),每个月举行健康教育讲座,针对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中医防治方法进行讲解、答疑,并坚持在门诊、家庭巡诊时进行宣传教育,使群众接受有用的、正确的知识,改变养身理念,改善生活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谐的社会沟通能力。

医疗、康复工作:我中心成立了7支全科医疗服务团队,由经过全科培训的医师、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组成,并保证每个团队均有1名中医师,负责辖区内的社区居民健康工作。

中心确立了甲流感、禽流感、手足口病、小儿麻疹等病种的中医药防治、诊疗规范;制定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九种慢性病的干预方案,要求临床相关的内科、儿科、中医科、防疫科的医师能熟练掌握运用,其他专科医师能够基本了解。负责社区卫生的临床医师和乡村医生基本上都能够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处理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正确合理地使用中成药品。

我中心积极推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火罐、敷贴、穴位注射等方法,发挥了中医药在基层卫生事业中的简、便、廉、效的优势作用,能被广大群众乐意接受。

在对中风后遗症、伤残康复治疗、指导中,我中心坚持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应用现代和传统互补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作业疗法,配合中医针灸、推拿、理疗等手段,取得了令人满意疗效,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我中心切实按照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下规范的服务理念、服务准则、服务功能、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及有关技术操作要求,认真开展“治未病”服务,在服务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充分认识中医“治未病”实施工程、构建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我中心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探索能有效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在内部以中医“治未病”工作制度为工作标准,以中心中医管理科为基石,医务科、预防保健科、康复科和妇科、儿科等相关职能科室为重点部门,按要求在运用中医药知识、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指导、健康管理、健康教育、防病治病等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与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老年医学等紧密融合,与社区、农村等基层预防保健需求紧密结合,与中医药文化建设紧密配合,切实强化、细化和深化“治未病”内涵建设。

对外加强与其他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横向联系,深化与市级医院和市中医医院的纵向合作,整合资源,各取所长,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经过3年的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新形势下开展“治未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系统阐明了人与疾病的辩证关系和“预防为主”的重要思想,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治未病”工作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治未病”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在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中医“治未病”工作能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之中,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模式,是做好这项健康惠民工程的一把金钥匙。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以服务群众健康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为目标,是我们的工作的一大特色,也是行之有效的。我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水平也不断提升,2008年获“常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被评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篇4

1.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法规和上级指示,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对治未病科的医疗、预防予以指导。按主管部门的要求,准确、及时有效的完成各项任务,不断进行创新,使治未病的各项工作有效进行。

2.制定治未病科计划,定期做好总结工作,具体落实,深入开展。3.不断运用、引进新技术,新方案,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4.检查教育本科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质量。

5.落实社会监督,及时妥善处理患者的就医需求。

6.开展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科室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7.做好慢性病健康教育及访视工作,使未病、欲病人群与慢性病管理既有效区分又能良好对接,实现健康全程管理。

8.通过适宜的预防保健服务及中医适宜技术,提高疾病的预防,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延年益寿,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长寿,从而提高医疗行业对社会的影响力。

职工守则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严格执行治未病科统一的考勤制度。建立休假登记本,休假时必须安排好工作,事先征得科主任的同意。请事假要按规定事先亲自向科主任提交请假报告,特殊情况可电话或托人请假,但不能超过一天,事后需补办手续。病假要有符合要求的病假条。

3.工作期间要坚守岗位,不要窜岗闲聊,工作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工作间。工作间要保持清洁。

4.治未病科假日值班人员除负责调配处方外,要负责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事物,并在值班记事本上登记,必要时向科领导或院总值班人员汇报。

5.不得对患者和临床科室直接供给药品,需通过门诊或住院药房。6.建立差错事故记事本,各组每月底统计上报科室,重大的差错事故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并采取积极抢救或挽回错失。7.各个工作间要有防火设备,掌握防火常识及防火器材使用。

逐级指导制度

1.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制定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和长期工作计划。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2.支援与受援双方必须签订协议,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任务的框架内,定目标、定任务,并认真贯彻执行。

3.医院应根据受援医院的需求情况,选派有经验的医疗技术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参加支援工作,保证质量。

4.支援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要认真遵守本院与受援单位签订的协议或合同。

5.医务人员支援基层的事迹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6.支持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要倡导治未病的理念,大力宣传中医治未病的优势特色,使更多的群众受益。

治未病科主任工作制度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部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院内感染控制和行政的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门诊部的工作计划。经院长、分管副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定期召开门诊系统会议,协调各科关系,督促检查医务人员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医护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整顿门诊秩序,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简化各种手续,方便病员就医;做好门诊质量控制工作,不断提高门诊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4.须定期出门诊,逢出诊日应预先安排好其它工作,保证准时上岗,不得无故迟到、早退、脱岗。

5.按照中西医结合医院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缩短病人候诊时间。

6负责安排“门诊大厅一站式服务站”的管理、值班主任安排;做好病人病假条盖章、医保咨询、健康咨询、电话咨询等工作。

7、监督门诊工作人员做好卫生宣教、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疫情报告等工作。

8、协同有关工作人员组织门诊医务人员到所属地段、工厂、机关、学校建立协作关系,搞好爱国卫生运动。

9、组织所属人员的业务训练,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工作。

10、负责医院的院内感染控制、传染病防控、医护人员防护等各项工作。

11、完成医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治未病科副主任工作制度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医疗、预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

2、负责门诊日常的管理与协调工作:

①根据门诊管理要求,制订相关规章制度,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②及时掌握门诊各科和病人动态,负责组织检查门诊病人的诊治和急诊、危重、疑难病人的会诊和抢救工作,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及时上报院长病采取相应措施。

③与各科主任及时沟通门诊病人就诊情况,协调做好管理工作。

④负责督促指导门诊各科做好消毒隔离,医请报告工作。

⑤做好门诊各工作室的统计和整理分析工作,按时上报。

3、负责检查门诊各科室的医生出诊情况:

①根据各科排班表检查医生的出诊资格。

②每天根据病人就诊人数,与各科主任联系增调医生。

4、负责医院各科室专家门诊的安排:

①根据医务科确定的专家资格,与各位专家落实出诊时间。

②编排专家门诊排班表,及时调整专家的出诊时间。

③计算机设定专家挂号具体时间的程序(保证挂号收费处能挂号)。

④审核专家停诊情况,是否同意停诊,是否同意相应资格的专家替代。

5、负责医院各科室专科门诊的安排:

①根据分管院长同意的各科开设专科门诊,与各科主任联系安排确定专科门诊时间。

②编排专科门诊排班表。

③计算机设定专科挂号具体时间的程序(保证挂号收费处能挂号)。

6、负责对门诊病历的质量监控:

①制订门诊病历书写规范。

②抽查审核门诊病历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7、负责对医疗诊断证明书审核:

①审核各科临床医生是否具有本科医疗诊断证明的权限资格。

②审核医疗诊断证明书的内容是否符合医疗规范。③对医生开出的病假时间按规定予以监督。

④是否符合医院的有关规定。

8、负责接待和处理病人的投诉:

①耐心倾听病人的投诉意见、抱怨。

②进行仔细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

③给予病人回答并做好解释工作,对办事员提交的投诉问题与相关科室一起及时给予解决。

④必要时作好记录,或上报分管院长。

9、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

①熟悉医院情况,遇有病人咨询,能给予回答。②在能力范围内对病人的需求尽量予以解决。

10、计算机开发需求:

①根据门诊管理工作的需要,尽量采用计算机管理。

②能提出计算机需求方案,提交计算机科开发门诊管理程序。

11、督促检查门诊各项工作的服务质量,并使之不断提高。

12、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治未病科专家出诊工作制度

1.负责专科、专家门诊的医师必须按门诊部“专科、专家排期表”依时出诊,不得无故停诊。如有特殊情况(出差、开会、会诊、休假等),应事先与科主任联系,安排该科专家代为出诊,尽量避免停诊。如科主任无法安排其它专家出诊,则需提前一天通知门诊部及时通告病人。

2.参加专科、专家门诊人员必须医德高尚,态度和蔼,廉洁行医,服装整洁,佩带胸卡,严格遵守门诊各项规章制度。

3.坚决执行首诊负责制,对病人要认真诊治,耐心解释。必须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处方及门诊日志等。对病情复杂需会诊者,按有关会诊制度执行,确保医疗安全。

4.负责专科、专家门诊人员应指导门诊年轻医师并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

5.经专科、专家二次不能确诊者,必须请上级医师或科、院及院外会诊,以确保质量。

6.派往专科门诊的人员必须相对固定,每期三个月以上,以保证病人就诊、治疗的连续性。

治未病科护士工作制度

(一)按时到岗,不串岗、不脱岗、不闲谈。检查整理诊室,备齐各类用物并按固定位置摆放,做好开诊前准备工作。

(二)对重病员、65岁以上老人、军人、突发病情变化者、残疾人等病员,要提前优先安排就诊。

(三)对候诊病人应随时观察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应提前就诊并及时处理,必要时由医护人员送至急诊室。

(四)护理人员态度和蔼,及时与患者沟通,要热情主动接待病人,礼貌待人,有问必答,百问不厌,热情做好解释工作。保证良好的就诊秩序和诊疗环境。发放病人意见表,及时收集患者对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意见,沟通好医患关系,随时为病人提供方便。

(五)每天协助医师做好开诊前准备工作,如备好血压计、压舌板、各种检查申请单及整理诊台、诊床,并准备好浆糊、笔、纸张,随时为病人提供方便。每天登记专科、专家门诊出诊时间、工作量及其它统计工作。

(六)维持就诊秩序,编写就诊排队号码,依次叫号就诊,指导帮助病人填写病历封面,合理安排就诊及检查,尽量缩短候诊时间。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尽量维持一医一患,保持诊室安静及良好的就诊环境。

(七)加强候诊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天下班前要用消毒剂擦洗台面、清理杂物,每天中午用紫外线消毒2小时,并做好登记,防止交叉感染。

(八)下班之前必须关好各诊室、候诊室的电灯、风扇、空调、门窗及各种电器。

体质辨识室工作制度

1.认真仔细填写信息表。2.填写体质量化表。3.测血压、体重、身高。4.做到四诊(望、闻、问、切)5.全方面综合信息。6.得出结论,指导用药治疗。

艾灸室工作制度

1.仔细询问患者的身体情况,对应做出合理的施灸方案。2.根据施灸的部位,选择适宜的体位。3.应根据施灸顺序进行灸疗。

4.每次施灸10-15分钟,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5.需实行瘢痕灸,需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6.施术后受术者宜卧床休息5-10分钟,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7.若发生晕厥现象,立即停止艾灸,并采取相应措施。

8.施灸后皮肤出现红晕是正常现象,施灸时不宜热力过强,施灸过重。

穴位贴敷室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操作技术规范,掌握贴敷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等。

2.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贴敷药物须专人专病专用,禁止提前调配。

4.注意保持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5.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贴敷部位,注意保暖。

6.掌握不同疾病贴敷时间,及时告诉病人,避免因贴敷时间过长而带来不良反应。

7.做好记录。

熏蒸室工作制度

1.凡需要熏蒸治疗的患者,由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理疗医师诊断后,确定治疗种类及疗程。

2.工作人员应了解病情,观察疗效,介绍熏蒸方法,以便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

3.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代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总结,做好记录。

4.疗程结束后及时做出小结,存入病历供临床参考。

5.注意熏蒸设备的使用,使用前做好检查,使用后进行擦拭,定期检查维修,避免蒸锅电线老化,以延长使用寿命。

6.熏蒸床的床单及被套定期消毒,保持卫生。

针灸推拿室工作制度

1.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填写病案,明确诊断,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严格无菌操作,1人1穴1针,针具必须严格消毒,对针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严格遵守针灸操作规程,应取穴准确,操作敏捷轻揉,取针后要仔细查点针数,严防漏针。

4.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5.取针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

6.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

7.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至零位。8.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如有不锐利及弯曲时应及时修理、更换。9.针灸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10.施灸和拔火罐时要防止烫伤。

11.进修人员或学员施行针灸术时,必须在针灸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独立操作。

12.针灸室应当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新鲜,必要时男女患者的针床用屏风隔开。

针灸理疗室工作制度

1.定期讨论在理疗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

2.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3.凡需理疗者,由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理疗科医师检诊后,确定治疗种类和疗程。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治疗前交代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

5.疗程结束后,及时做出小结,存入病历供临床科参考。需继续治疗时,应与理疗科研究确定,因故中断理疗,需及时通知理疗科。

6.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病员身上一切金属物,注意地面与病员的隔离。病员和操作者在进行治疗时,切勿与砖墙、水管或潮湿的地板接触。高频之所有机器应避免与地面接触。超高频率治疗器材,电疗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完善,板极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大型超短波禁用单极法。下班时,所有理疗器械一律切断电源。治疗中病员不得触摸机器。

7.爱护理疗仪器,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定期检查维修。要避免震动损坏。

8.体疗病员,由体疗医师及技术人员根据病情确定体疗种类。9.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具体诊疗工作。10.负责病员的检诊,确定理疗种类、剂量、疗程,疗程结束后做出小结,并与临床科室保持联系。

11.注意观察病情及治疗反应,如有反应及时处理。12.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和心疗法。

13.负责对病员进行理疗常识的宣传工作,介绍理疗注意事项。14.切实遵守理疗过程中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15.注意各种治疗量,保证治疗效果,严防差错事故。

16.负责理疗登记、统计工作。

17.负责药剂、器材的保管,床单、枕套、毛巾的更换。

18.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19.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改进技术操作。

档案管理制度

1.保存的档案,主要供本单位和上级主管机关利用。建立、健全档案的借阅制度和档案室保密制度,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鉴定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专兼职档案员职责等制度。

2.经常检查各科病历书写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提高病历书写质量。3.对慢性病档案的回收、整理、装订、归档、检查和保管工作。4.对病历资料的索引、登记、编目工作。5.提供教学、科研、临床经验总结等使用的档案。

6.医院档案库房应该坚固,并做到有防火、防盗、防虫、防鼠、防潮、防尘、防高温等设施。定期检查档案保管状况,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应及时修补、复制或作其他技术处理。

7.档案保管不善,造成毁坏或丢失,要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并予以处罚。

8.档案保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档案法》和《保密法》,在公共场所不得随意谈论档案中的有关秘密事项,档案保管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在离职前办好交接手续。

物品、器材管理制度

(一)护士长对物品、器材的领取、保管,报损、全面负责,做到帐物相符。

(二)各类物品应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保持良好性能。

(三)使用医疗器械,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应及时清洁处理,消毒后,归还原处。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的医疗器械,应根据医院赔偿制度处理。

(四)物品、器材每日进行交接,借出物品要经过护士长同意,有登记手续和经手人签名,重要抢救器材一般不外借。

医德教育和医德考核制度

1.必须把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2.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发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3.根据医德规范,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医德考核与评价制度,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医德考核标准及办法,建立医务人员医德档案。4.医德考核有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科室考核与上级考核,定期考核与随时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5.医务人员的医德考核结果,要作为聘任、任职、晋升及评优的重要条件。

治未病科医师工作制度 篇5

一、业务副院长分工领导治未病科工作,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各科确定一名主治医师以上业务人员协助治未病科科主任负责本科的治未病门诊工作。

二、参加治未病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派有经验的医师担任。要求门诊医师相对稳定。

三、对疑难症两次辨识干预效果不满意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指导。

四、科主任应定期上治未病门诊解决疑难病例,每人每周一般不少于两个半天。

五、对患者要进行认真检查,按照省卫生厅规定格式记载门诊病历或记录,定期检查,每月评分一次,上报院长,并送有关科室。

六、门诊检查科室所做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

七、治未病门诊与普通门诊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情及病床使用情况,有计划地收容患者住院治疗。

八、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九、治未病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患者,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患者就诊。

十、治未病门诊应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

十一、治未病门诊医师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积极采用经济便宜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患者的负担。

十二、治未病门诊各科根据本专业特点,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各种治疗常规、操作规程以及岗位责任制,并认真做好登记、统计报表等工作。

2012年治未病工作计划 篇6

2013年中医“治未病”工作计划

根据《保定市区域中医药 “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实施方案》的要求,为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制定2012年中医“治未病”工作计划如下:

一、积极引导中医“治未病”进入基层。

具体措施:选择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中医“治未病”的宣传推广工作。

二、在全市推广中医治未病精神

具体措施:

1、运用健康教育讲座的模式,更多更广的在全民中提供治未病中医治未病宣传推广,将适宜技术推广到全民家中。

2、继续印制中医治未病宣传手册,免费向居民发放,并提供治未病咨询讲解活动。

3、利用体质辨识软件全面开展城乡居民中医体质辨识工作。

4、采用中医技术指导干预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及孕产妇。

三、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归档、报送工作。

具体措施:在开展治未病推广工作的同时,要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做到专人负责及时收集定期整理,确保资料的齐备、系统和规范。

四、建立“治未病”的工作规范。

具体措施:流程安排和特色建设,并且逐步加以完善

“治未病”的内涵 篇7

总结前人有关“治未病”的思想,“治未病”之义有三:一是未病先防,即注意保健,养护身心,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即有病要早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发展;三是瘥后防复,指疾病痊愈后积极采取措施促使康复与防止复发。“治未病”理念深入中医学“预防-治疗-康复-养生”各个环节。

1 在预防方面

主要针对健康及亚健康人群。近年来,现代人越来越关注生命的质量与健康的状况。由于快节奏的生活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目前亚健康群体在人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表现出易乏、心累、脾气暴躁、身心不适、体力恢复很慢等症状,但是面对各种仪器检查时,却显示不出什么问题。亚健康状态的发展是可逆的:一方面,如果机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忽视调理,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干预,也能使机体恢复至健康状态。

近年来,某些老年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肿瘤以及糖尿病等的患者群,越来越年轻化。这不能不让人焦虑和担忧。人一旦从亚健康进入疾病状态,尤其是这类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类疾病,医疗费用的投入将是巨大的,而治疗效果却常常不够理想。此时,对患者个人的身心打击甚大,而其家人等亦受到很大影响。从医疗成本和GDP产出与消耗来看,这种“有病治病”的传统观念和医疗模式,给社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以美国为例,据美国审计总署统计,2004年医疗费用已占GDP的15%,在整个联邦财政开支中占19%,而同期美国的国防开支占20%。若此趋势不根本扭转,“2028年,美国医保体系将无钱可用”。这些危机,仅仅通过加大国家卫生投入、依赖科技的进步,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至少可以预防80%的心脏病、脑中风、2型糖尿病以及40%的肿瘤。慢性病干预对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是最具成本-效益价值的。

2 在治疗方面

治未病思想体现在诊疗全过程。首先,是提倡疾病的早期治疗,即所谓“上工治其萌芽”。我们联系当前的常见多发病,在其病发以前就应注意到该病常见的先兆症候(有些情况或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状态)而给予积极诊疗。如脑血管意外(脑梗死、脑出血等,即中医所说的“卒中”),发病前患者常有头昏脑胀,血压偏高,拇指、示指麻木,口、眼部或身体某些部位的肌肉不自主地瞤动……这就提示医生应作早期诊疗,以提高治愈率。其次,是掌握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医生根据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明确疾病发生、发展、传变的规律,提前预测疾病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早控制病情,防止其进一步变化。张仲景《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典型的治未病例子。也就是说,即使生了病,医生采取的治疗措施,可以防止疾病的进展与恶化。

3 在康复养生方面

强调疾病治愈或缓解后,要继续综合辨治,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保持身心健康。许多疾病都存在反复发作的特点,如卒中、心悸、胸痹、偏头痛、哮喘、荨麻疹等,往往在“治愈”后症状完全控制,但之后常反复发作,患者发作一次住一次院,一个患者因一种疾病多次住院的情况并不少见。解决疾病反复发作的问题仍然需要从辨体质、辨气象、辨证、辨病角度整体辨治,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学对于急性病愈后防复发以及慢性病、疑难病病情缓解后防复发或术后提高生活质量均能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治未病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预防方面, 主要针对健康及亚健康人群, 预防疾病的发生, 使机体恢复至健康状态;治疗方面, 治未病思想体现在诊疗全过程, 首先是提倡疾病的早期治疗, 即所谓“上工治其萌芽”;康复养生方面, 强调疾病治愈或缓解后, 要继续综合辨治, 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干预措施, 防止疾病的复发, 保持身心健康。

良医治未病 篇8

“赢在中国”某参赛者请教张瑞敏说:“张总裁,您日理万机,最优先处理的事是什么?”张回答说:“重复发生错误的事。”

的确,重复发生错误的事,表示我们的问题管理有警讯了!不然何以会一错再错?他也说道:“管理者必须进行问题管理,而不是危机管理”,强调把企业出现的任何危机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患于未然,及早解决可能演变为危机的问题,和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

实务上,仍有许多管理者,终日工作像个“救火队长”一样,为处理已爆发的突发事件和问题疲于奔命,从来无法静下心来思索如何防危杜渐。让管理者当救火队长的缺点,除了“大材小用”不符成本效益原则外,由于因为忙着执行操作的细节,耽误管理规划工作,只忙着“灭火”而无暇规划“消防”,回到事发的根本上,从源头控制起,才能让一个专业经理人回归到管理角色的本位,一劳永逸。殊不知许多问题是日积月累而成的,有些甚至于已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危机一旦爆发,再怎么有能力的救火队长也解决不了危机背后积累已久的问题。Paul Niven在 2002 一项针对全球抽样企业,经理人执行战略规划的调查中揭露,85%的经理人每月花在讨论战略与规划的时间不到1小时!而这种情形,据我的观察在东方更形严重。

“问题”,无疑是管理者面临的必修课,为了解决它,除了使用前述所提到的要因分析去找出根源,防患未然以外,再提供一个必备的管理改善方向,那便是兼顾“落后管理指标”与“领先管理指标”的掌控。简单地说,落后指标就是对已经发生结果所衡量的管理指标(例如: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减少2%);而领先指针是指驱动最终结果的达成过程或原因的管理指标(例如:销售额减少的原因,是客户满意度降低或产品质量不稳)。我们不能等到发现销售额不佳后,才拼命派业务代表去招揽生意、更大规模的推出营销方案,这样的做法只能解决短期的问题。就长期而言,平日应多专注于顾客服务响应,以期提高满意度,或是严格质量管理等等。运用具因果连结的战略性管理思维,我们所管理的就是问题的“根源”而非“乱象本身”。

上一篇:观看地道战初中作文600字下一篇:社保公积金开户流程(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