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人事局文件

2025-03-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绍兴市人事局文件(精选5篇)

绍兴市人事局文件 篇1

越人劳通〔2005〕10号

绍兴市越城区人事劳动局关于转发 《绍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2004年浙江省和绍兴市及市区职工平均工资的通知》的通知

各镇、街道经发办:

现将《绍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2004年浙江省和绍兴市及市区职工平均工资的通知》(绍市劳社发〔2005〕37号)转发给你们,请及时将文件精神传达给所辖企业。

二○○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职工平均工资通知

抄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委办、区人大办、区府办、区政协办,区经贸局、区总工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越城区人事劳动局办公室2005年5月31日印发

(共印30份)

绍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2004年 浙江省和绍兴市及市区职工平均工资的通知

各县(市、区)劳动保障(人事劳动)局,市级各部门,各行业单位,市属有关单位: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04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通知》(浙劳社老〔2005〕69号),确认2004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含规模以上私营单位)为18689元。

根据绍兴市统计局2004年劳动工资联审,确认2004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21281元,市区职工平均工资为21293元。2004年全市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6756元,其中市区为17171元。

绍兴市人事局文件 篇2

关键词:WORD文档,制度文件,排版技巧

目前, 市场上有很多的排版软件, 例如方正公司的排版软件等, 但多数都面向于非常专业的出版物所开发, 功能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应用不灵活。而微软公司的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具有所见即所得、图文混排、简单易学、操作界面友好、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 得到了广泛的使用。Word可直接利用制度文件的编制者提供的电子文稿, 表格、公式、图片的排版工作量大大减少, 降低了错误率, 能够实现制度文件的编排校一体化。同时Word可方便审稿、方便编者校样, 排好的Word文档还可转换为PDF文件下发, 增加美观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下属公司人员修改制度文件的可能性。

笔者花费半年的时间, 协助大庆市某药品企业编制了人力资源标准操作流程和人资源标准管理流程。自开始编制公司制度文件开始就一直使用WORD进行排版, 近半年左右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大量WORD使用技巧, 积攒丰富排版经验。

1 基础设置

在编制文件排版前, 首先要对WORD进行基础设置, 包括工具栏、格式菜单栏等。

2 版式设置

将制度分类排版, 人力资源标准操作流程分为招聘篇、入职篇、转正篇、调动篇、离职篇、考勤篇, 分别收集各种功能的人力资源表格。人力资源标准操作流程收集各种人事资源管理制度。具体设计如下图:

2.1 封皮设置

所有文件制度, 均需要设置封皮。封皮可利用其它制图软件制作简单、实用、美观的图片。

2.2 标题的设置

标题一般采用黑体、二号字, 3倍行间距;副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标题与正文空一行。

2.3 正文的设置

各级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 (1., 1.1, 1.1.1) 区别, 一级标题为宋体四号字, 加粗, 二级标题为宋体小四号字, 不加粗, 三级标题为楷体-GB2312小四号字, 加粗, 正文为仿宋字体, 四号字, 不加粗;每个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行间距设置为单倍行距;各段落标题与正文间无需空行。

2.4 页面设置

页边距设置为:上下均为2.54厘米, 左右为3.17厘米, 页眉距边界为1.5厘米页脚为1.75厘。

2.5 页眉页脚

文件制度属于公司对内管理制度, 因此规范文件的页眉文字或公司LOGO设置为靠左, 靠右为“XXX管理文件ZYXYHR20130301 (编号格式见第7条规定) ”;一般制度、范文行文问件均需要编号, 其他只作分类备案用文件无需编号;页脚格式设置“第X页, 共X页”;页眉、页脚均使用宋体小五号字, 不加粗, 带格式线。

2.6 落款

文件制度结束要有落款, 包含签名和日期;字体格式设置为黑体、小四号、加粗。

2.7 文件编号的格式

行文要有文件编号, 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例, 简述文件格式设置规则:ZYXYHR20130301, 其中“ZYXY”为公司名“职业学院”首字母, “HR”代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0130301”版本号, 即2013年3月份第1号文件制度。

3 表格使用设置

在Word中使用表格, 要选择插入表格, 而尽量不要使用绘制表格功能, 因为绘制表格日后不方便编辑且编辑时容易产生串行的情况。

4 图片设置

在Word中插入图片, 为了能完整的现实图片, 尽量不要选择“嵌入型”。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在编制文件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移动”和“旋转”图片。

4.1 移动图片

右击图片, 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命令, 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 选择“版式”标签, 从中选择除“嵌入型”以外的其它“环绕方式”, 点击“确定”, 这时图片的边缘就出现了八个小圆圈, 这时, 你就可以用鼠标随意拖动图片了。

4.2 旋转图片

在图片的上方有一个绿色的圆圈, 将鼠标放在这个圆圈上, 鼠标变成一圆形带箭头的图标,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 可以随意转动图片。如你想以精确的度数转动图片, 则右击图片, 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命令, 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 选择“大小”标签页, 在“尺寸旋转”中的“旋转”框中调整你想要的旋转角度即可。

绍兴市人事局文件 篇3

绍六医党字[2008]6号

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关于下发《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

根据《绍兴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绍市卫发[2008]72号)文件精神,为全面深入开展“讲医德、扬新风、树形象”的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良好医院形象,特结合医院实际,制定《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现予以下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二○○八年五月三十日

主题词:医院

医德医风建设年

活动

方案

抄送:绍兴市卫生局

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党政办公室 2008年5月30日印发

(共印30份)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医德医风

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各科室: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卫生部《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根据《绍兴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绍市卫发[2008]72号)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改善医疗服务态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服务环境为重点,强化教育,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严肃纪律,树立行业新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医院成立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钟建平;

副组长:戴学海、王华钧、章金辉、陈秋美;

成 员:卢丽琴、李水法、马建英、雷鸣、周广、杨越明、韩伟东、金尧富;

下设办公室,卢丽琴同志为办公室主任,王可庆、任速飞、孟春萍为成员。

三、工作目标

1、医德医风明显好转。广大干部职工对开展医德医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职业责任感、荣誉感进一步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文明行医的行业新风进一步树立;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发挥。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2、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医院管理、诊疗服务、医疗收费、院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全面落实,技术操作及时规范,各项医疗和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对医疗质量满意度达90%以上,对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满意度达90%以上。

3、服务态度明显改善。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的主动服务意识,宗旨观念进一步增强;服务态度进一步改善,医疗环境、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医患关系进一步密切,收费价格公示制、查询制、一日清单制度进一步落实,群众投诉率和医疗纠纷明显降低,无重大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患者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率达90%以上。患者投诉纠纷处理率达100%。

4、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科学发展观在医院进一步落实,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进一步贯彻执行,医疗卫生工作取得新成效。

四、主要内容

1、强化服务意识,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树立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关心体贴患者,做到热心、耐心、爱心、细心,着装整齐,举止端正,服务用语文明规范,服务态度好,无“生、冷、硬、顶、推、拖”等现象。

2、规范服务行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用药指南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认真落实有关控制医药费用的制度和措施。

3、钻研业务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参加在职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本领。

4、践行服务承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贫富都平等对待,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加强与患者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5、弘扬新风正气,优化医疗服务环境。严格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行政规章制度和医学伦理道德,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制度,坚持依法执业,廉洁行医,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方法步骤

1、动员部署,宣传教育阶段(5月下旬—6月下旬)。医院根据市卫生局的实施意见,制订实施方案,召开“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广泛发动,进行具体部署。同时,结合医院实际,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认真组织新时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大讨论,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切实提高职工对开展“讲医德、扬新风、树形象”的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并加强职工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职业技能的教育,认真组织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医德规范和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有关职业道德、行业纪律的规定,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习医务人员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克服困难,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自觉弘扬新风正气。建立经常性的教育管理制度,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医院教育和培训的管理内容,注重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增强广大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增强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利用新闻媒体、院报、网站等大力宣传报道先进模范事迹,为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2、对照检查,落实整改阶段(7月上旬—8月中旬)。召开专题会议,对照白求恩精神、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义务《执业医师法》、卫生部行业纪律“八不准”、省卫生厅廉洁行医诫勉“十个严禁”和市卫生局有关行业纪律的规定开展自查,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认真进行剖析,提出整改措施。要坚持边整边改,把整改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确保整改实效。

3、建章立制,考评总结阶段(8月下旬--11月底)。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将医德医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把解决问题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紧密结合起来,把建章立制与民主评议行风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从制度层面上巩固建设成果。建立健全医德考评和档案制度,将医德考评纳入医院管理体系,为每位职工建立医德考评档案,对每位职工进行评价,作出医德考评结论并填写综合评语,考评结果与提拔任用、职称晋升和聘用、先进评选、奖金 发放等挂钩,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医德考评的效果。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形成促进医德医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注重发现、培养、树立、宣传医德医风先进典型,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认真总结医德医风建设年工作情况,及时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促进医德医风建设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六、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医院是直接面向广大群众并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窗口单位,其医德医风、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开展“讲医德、扬新风、树形象”的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推进行风建设,提升医院形象,促进医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为此,各科室要把开展“讲医德、扬新风、树形象”的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作为今年加强行风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医院管理、科室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分工和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好责任制落实。

嘉兴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文件 篇4

嘉公运〔2009〕40号

关于开展汽车喷烤漆房安全专项治理的通知

各县(市、区)运管所,南湖区各有关企业(户):

近几年,本市汽车喷烤漆房火灾事故成为机动车维修行业突出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去年年底到今年五月的半年时间内,本市连续发生了4起喷烤漆房火灾事故,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为有效遏制喷烤漆房火灾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切实保证安全生产,市运管处决定在本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开展为期30天的汽车喷烤漆房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从即日起,凡在本市申请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企业,按申请的经营范围,需要配备汽车喷烤漆房设备的,汽车喷烤漆房设备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汽车喷烤漆房》(JT/T324-2008),并经交通产品认证合格。不能出具交通产品质

量检验合格报告的汽车喷烤漆房设备,不得进入本市机动车维修市场。

二、本市机动车维修企业自即日起,对本企业2009年7月1日前在用的汽车喷烤漆房进行全面自查。要对照《汽车喷烤漆房通用技术条件》(JT/T324-1997)进行自查,写出自查报告,填写《在用汽车喷烤漆房现场安全检查自查表》(附件),确认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并在设备安全使用承诺书上签字盖章。若企业自身无法确认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可请提供喷烤漆房设备的生产厂家进行确认。企业自查报告、汽车喷烤漆房自查表和设备安全使用承诺书应于2009年7月30日前报辖区运输管理部门。

各县(市、区)运输管理部门对逾期未完成企业自查、未提交汽车喷烤漆房现场安全检查自查表和设备安全使用承诺书的机动车维修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停止使用喷烤漆房设备。

三、各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在喷烤漆房安全检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汽车喷烤漆房》(JT/T324-2008),对重点企业和重点设备,进行重点抽查,完善管理台帐,及时了解、掌握辖区汽车喷烤漆房设备使用动态,加强日常监管;于2009年9月1日前将辖区机动车维修企业喷烤漆房设备检查报告及台帐报市运输管理处维修行业管理科(电子版)。

四、市运输管理处将根据全市喷烤漆房检查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相关汽车喷烤漆房生产厂家,对本市汽车维修喷烤漆房安全隐患进行进一步排查,查找安全隐患,研究解决方案,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宣传和普及喷烤漆房安全使用常识和规范,确保喷烤漆作业安全。

附件:在用汽车喷烤漆房现场安全检查自查表

二○○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维修 喷烤漆房 通知

抄送:浙江省运管局,嘉兴市交通局。

绍兴市人事局文件 篇5

嘉教德育分会[2006]1号

关于公布嘉兴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分会

德育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文体)局、市经济开发区和港区社发局、市属各中小学校:

根据嘉兴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分会有关评选德育优秀论文的要求,经过各县(市、区)教育(文体)局的初评、选送,德育论文共210篇。经专家组的评审,共评出一等奖30篇、二等奖60篇、三等奖88篇,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

嘉兴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分会二00六年一月二十四日

嘉兴市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30)

单位

桐乡茅盾中学

嘉兴市实验小学

嘉兴市实验小学

桐乡三中

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

海宁紫薇小学

嘉兴高级中学

桐乡茅盾中学

桐乡高桥初中

海宁海洲小学

嘉兴南湖高级中学

海盐县天宁小学

秀州区洪合镇中心小学

平湖乍浦初中

平湖艺术小学

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秀州区新城中心小学

嘉兴市秀州中学

秀州区塘汇实验学校

海宁盐官丰士中心小学

海宁紫薇小学

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秀州区教文体局

嘉兴一中

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

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海盐县教育局

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

嘉兴市特殊教育学校

平湖全塘中学姓 名 倪树平吴英春 钱平英 朱永春 姚文珠 张忠萍 徐文祥 姚际杰 吴金英 高兆英 岳彩英 胡红燕 胡丽平张林华 单慧英 王学勤 吴洁人 徐爱英 俞建林 屠中林张刘祥 李虹 许振慧 沈水明 王国翼 魏挺茅 时美玲 构建学习型班级的理性思考论文题目 “柔性外控——自主内控”相结合培养小学生人格化好习惯探索 自然生态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美丽的家园,成长的沃土——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在道德细节中体验成长 换位思考——快乐着我和我的学生 探索德育走向生本的新路径 德育理论真空现象下的班主任工作探索 小学生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实践研究 心灵在交流中沟通 浅谈流动人口子女后进生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及防治 初中生心理压力源与心理健康 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校园快乐生活的构建的研究 构建中学生“自治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 追求学校文化的至高境界——关于校友文化建设的思考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主题式德育 创生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新课改下德育有效模式的探索 对学生德育目标分层递进管理的一些思考 精神关怀: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 正确认识和处理大众文化与中学德育的关系 学生文化场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诚信育人才崇洁铸人格——海盐廉政文化进校园实践初探 活动环境反思——创造完满人格和德性的三个着力点 聋哑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王跃伟糜建 农村初中家校互动德育新模式 蒋金明、范丽英 营造书香校园,建构书香德育 殷建中、方海玲 构建学生情感释放的空间

二等奖(60篇)

海盐县武原中学

平湖百花小学

嘉兴市实验小学

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

平湖曹桥中学郭明杰 胡铁燕 魏定海 倪红飞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德育评价改革的探索 德育要具有文化内涵——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构想与实践 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从“习”到“惯” 学会做人——寄宿制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感恩教育:灵魂深处的洗礼——对校园精神文化中建设感恩教育的陋见

海宁湖塘中心小学

嘉兴市实验小学

嘉兴外国语学校

平湖福臻中学

海宁实验小学10

海宁许巷中学

海宁长安镇中心小学

海盐县天宁小学 林建华 沈硕文 陈成国 陆雪芳 吴明嬉 曹晓红 范丽英

夏寅 张丽娟分析师德心理因素优化教师心理素质 让学生会“站”起来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 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分析引导疏浚 营造氛围 体验探索互动分享——我对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几点思考 让德育“生活化” 确立生活德育观念注重主体实践体验 易金冬 沈水林 建设和谐校本文化发挥学校环境的德育功能 秀州区王店镇中学

秀州区洪合镇中心小学

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

桐乡七中

平湖城关中学

平湖曹桥小学

平湖百花小学

海宁实验小学

海宁市实验初中

海盐三毛小学

嘉善县实验小学

秀州区洪合镇中心小学

崇福芝村初级中学

桐乡高级中学

桐乡市茅盾中学

桐乡市新民学校

平湖城关中学

平湖叔同小学

嘉兴市实验小学

嘉兴高级中学

海盐澉浦小学

嘉兴市实验初中

西塘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桐乡市综合高级中学

桐乡高级中学

桐乡茅盾中学

嘉兴市实验小学

嘉兴高级中学

嘉兴高级中学

海盐县实验中学

海盐职成教中心

海盐县秦山镇中心小学

海盐县天宁小学 沈明华 沈晓珍 高蕾 陈卫东 陆蔚君 陆龙勤 徐艳杰 於丹 胡梅菊 魏建风 沈建华 山云周晓明 朱进华 吴良娟 石德才 陆亚琴 曹丽芳 高冬平李春梅 张晓鸿 甘建峰 詹建花 李英 朱耀芬 何珊珊 陈卫国 刘晶 黄光银 翟景梅 陈国明 朱军一 杨宇华 厉小琴 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教师介入和引导研究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做人——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探索 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浅谈行为偏常学生的成因与对策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新苗”——新时期家校沟通的新形式 对特殊学生进行个性化疏导的有益探索——也谈特殊生转化策略研究 教育中不能有被遗忘的角落——浅谈中等生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 浅谈过程性评价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漫画育德,丰富学校德育内涵 探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源头活水 走向融合 农村初中家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沟通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中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成因与预防对策 德育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流动的花朵”需要物质帮助,更需要精神关怀 让学生有自己的声音——关爱生命发展的班级管理 网络德育迫在眉睫,绿色上网势在必行 班主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健康上网的心理引导策略 以情导学以情育思——也谈学校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德育社会化的实践研究 呼唤责任心培养责任感 利用古镇文化资源,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主导主体沟通——浅论班级文化建设 家庭在青春期性教育中问题分析及建议 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与疏导措施初探 班主任工作策略谈 理解、人本、激励、宽容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诚信崇洁”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职业学校德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挖掘校园育人资源构建特色育人氛围 和谐教育,开拓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嘉兴市行知小学

嘉善县里泽小学

秀州区教文体局

嘉兴市行知小学

嘉兴三中

海宁一中

桐乡茅盾中学

平湖当湖高中

平湖新华爱心

平湖艺术小学

浙江宏达学校

海宁市实验初中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海盐向阳小学60 何建丽 王伟群 袁月观 林雅珍 俞国英 程良娟 郭松涛 徐勤华 顾炜 曹莉莉 罗敏江 秦为民 沈育昌 王小连 在生活实践中寻求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 —民工子弟插班生健康发展的实践和研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让学生在体验满足中成长 构建学校大健康与大德育的实践和探索 网络——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挑战 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博爱 赏识 引导 合力——谈后进生的转化 精细与人本的和谐结合 让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品德的平衡发展 民办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给学生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和谐校园”的构建与探索 构建现代学校“和谐发展”德育管理新机制 金林华朱祥观关注弱势群体 同享阳光和雨露 三等奖(88篇)

海盐县天宁小学

秀州区王江泾镇中学

秀州区新塍镇中心小学

桐乡新生中学

桐乡一中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平湖天妃小学

平湖东湖小学

海宁市教师进修校学

海宁湖塘中心小学

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海盐县天宁小学

海盐县天宁小学

嘉兴市行知小学

桐乡市外国语学校

平湖福臻中学20

平湖叔同小学

平湖新仓小学

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海盐城西中心小学

嘉善陶庄中心小学吴李英 徐荣根 蒋建平徐建利 张国娣 顾海燕 顾伟红 沈绿英 贾建飞 幸万平沈明 任黄忠 陈宁曾鹏 许虹艳 范春娟 阮卫萍 沈建树 吴祖明 徐利萍 陆秀珍 朱定发 吴伟锋 王福珍构建板报文化实现借势育人 学生行为因素的评价策略 以“五星奖章”为载体促进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浅析当前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以经典育人 促文化积淀 心灵相约——关于创新家长会的几点思考 体现时代性注重实践性增强实效性 关注学生心理需求蕴育学生精神生命 谈以朴素的方式展开学校道德教育 持之以恒注重策略——浅谈德困生的教育转化 做永不疲惫的探索者 网络与青少年的融合 打造班级品牌营造班级文化——浅谈新时期班集体建设 如何抓好后进生之我见——班主任手记 让赏识开启孩子的心灵 完善学生法制教育加强学生法制意识 职校生自我监控能力 培养之我见 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破解当前德育难题 心理偏差不容忽视,优秀学生更需关注 教育怎能没有感动 以高尚的师德引领学生成长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针对性研究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在日常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 唐汉朝管红建 创造成功,体验成功,做成功的中学生 桐乡市凤鸣天女中心小学 楼振华

秀州区秀洲实验小学

桐乡高级中学

平湖乍浦镇小

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嘉兴高级中学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海盐武原中学

海盐向阳小学

海盐县天宁小学

海盐县天宁小学

嘉善五中

桐乡市第二实验小学

桐乡市综合高级中学

桐乡市综合高级中学

桐乡信息学校

平湖乍浦一小

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嘉兴外国语学校

海盐三毛小学

海盐县天宁小学

海盐县天宁小学

秀州区友谊小学

秀州区栖真中学

桐乡羔羊中心小学

桐乡市中山路小学

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

桐乡石门羔羊中心小学

桐乡市第三中学

平湖天妃小学

海宁实验小学

海宁一中

海宁海洲小学

平湖曹桥中学*

海宁市实验初中60

嘉善天凝中心小学

桐乡高级中学

海宁实验小学

嘉善三中

秀州区洪合镇中心小学

海宁紫薇小学

海宁市实验初中 项丽君 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王朝晖 心灵交融化金石奇方妙药品正人生 冯月红 倾注爱心,感化心灵 苏丹 用情和导筑起学生的道德藩篱 徐胜龙 新课程,让师生的心贴得更近郑雄陆 当前学校德育困厄之探讨 段春和 师德在课堂教学中的彰现 陈雪萍 新时期家访形式的探索 周建英 以生为本努力创建学生的生活乐园任雪琴 以情感为纽带创建美好家园 姚燕萍 浸染书香,自主成长——建立新型书香班级的思考 齐学习用爱心浇灌希望之花——试析新课程下“只有爱才有教育” 凌爱丽 以活动为窗口促使学生有价值地利用闲暇生活 包钰芳 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德育合力 俞强 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认识 王延敏 浅谈新时期德育方法的创新 钱华生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民工子弟的德育之谈 魏亚坤 生活德育重在实践 周永强 从《离骚》看新时期教师党员的素养 王雪宝 构建富有活力的班级文化建设 周全英 新时期,网络在班级管理中的魅力四射 王辅英 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用陶行知公平教育思想对待“差生” 严巨根 增强小学德育活动效益的实践与探究 杨国华 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朱春法 以农村文化示范户为据点,做好德育工作 汤浩明 谈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 姚新娟 亲情式交流——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 陈亚红 《品德与生活》探索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陈中华 挖掘并发挥学校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季爱英 特殊生的教育 林志燕 绿色畅想曲——浅谈建设和谐的班级文化 王斌梅 班主任工作中的“三要” 吴金英 社会转型期小学生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在制度管理方面的探索胡传英 初中学生开放式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张亚琴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史建华 黄春 情感教育夯实人生之基 任刚 对高中德育课的现状的思考与探索 王芳 朋友 张建荣 俞霞清 构建美丽和谐校园开发环境育人功能 陆百良 开发“毛衫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 杨颖 用爱感动学生 张沁 多元化家长会对传统模式的挑战

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嘉兴高级中学

桐乡市卫生学校

平湖平师附小

嘉兴一中

嘉兴一中

平湖黄姑小学

嘉兴一中

海宁一中

浙江宏达学校

嘉兴高级中学

嘉兴高级中学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桐乡濮院小学

桐乡一中

海盐元通中学

桐乡综合中等专业学校

桐乡濮院小学

海宁斜桥镇中心小学 郭志萍 冯晓东 孙慧强 马红雷 杨立公 朱玲 吴叶峰 杨立公 虞萍 戴建诚 马国良 柴春琪 禇云杰 郑惊女 高云才 张小英 郭幼玲 夏松明 冯惠明 论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开展“吸引教育”研究,提高德育实效性 加强职业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挖掘德育资源全方位实施德育导师 班主任要做“四有心”人 关于农村少先队特色活动的一点探索 处分学生听证会“**”探索与思考 给孩子磨练的机会 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绿色德育”目标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重视品行习惯养成促进可持续发展 班级人性化管理的思考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谈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德育 此时无声胜有声——谈班主任的“沉默”教育 社区教育——一片广阔的教育蓝天 从“鸡蛋壳心态”谈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新时期班主任素质及工作艺术 浅谈职业中专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浅谈小学生的诚信养成教育 农村小学开展孝敬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嘉善县西塘镇下甸庙小学陈梅林 倪大强 德育工作应着眼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海宁袁花镇谈桥中心小学 吴红霞

主题词:公布 德育论文 评选结果 通知

上一篇:我的母亲学生作文800字下一篇:学习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