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图选择

2024-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统计图选择(精选12篇)

统计图选择 篇1

设计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59——60页的内容“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重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能针对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

说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各自特点。

二、看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电脑课件呈现下面三幅统计图。获得信息,学生回答

条形:表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扇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学生看书

条形统计图:数量的变化

扇形统计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第(1)小题,表示各种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应该选择扇形统计图;

第(2)小题,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

第(3)小题,表示身高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折线统汁图。

三、巩固升华

完成课后的“练一练”。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设计

奥运会

折线统计图: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数量的变化

扇形统计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选择统计图,来解决“奥运会”的问题。这节课的设计突出了“统计图”实践性比较性强的特点,用学生身边的事例,促进使学生在自主地探索中经历统计图选择的过程。统计图的选择

本课重点是读懂三种统计图、了解特点后,再选择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统计图的选择因此,读懂统计图、了解统

统计图选择 篇2

《统计图的选择与应用》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第14册的一节课, 是在学生学习了三种统计图及其画法以及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 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在如何对三种统计图做出选择, 让学生逐渐认识到“统计是我们做出决策的有力依据”。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北京市杨庄中学初一网络实验 (2) 班的学生, 已具备了相关的基础知识, 能够熟练地使用Excel表格绘制三种统计图, 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学习热情高, 主动探究意识强, 课堂参与主动、积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计算机上用三种不同的统计图表示同一组数据, 在画的过程中体会三种统计图的不同, 得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的需要及统计图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分析数据;能够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得到统计图传递的信息, 并能做出准确的决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统计图特点;通过合理有效地应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快乐学习氛围中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巩固铺垫

师:我们学习了几种表示数据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师: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要把所有的统计图都画出来?为了明确这个问题老师提前给大家准备了两个问题。

2. 探究尝试、讨论新知

活动一:

我班在向玉树灾区所捐赠的图书中, 其中文学类80本, 科普类60本, 教辅类120本, 其他140本, 应用统计图反映出捐赠图书的情况。

刘军同学从6岁到12岁的身高如下:6岁1.2米, 7岁1.24米, 8岁1.30米, 9岁1.38米, 10岁1.45米, 11岁1.50米, 12岁1.54米。请你用统计图反映出刘军身高的变化情况。

要求: (1) 分别用Excel画出三种统计图表示两组数据。 (2) 在画图的过程中思考, 用哪种统计图好, 用哪种统计图不太好, 为什么? (3) 画好图后小组讨论总结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学生动手操作画出统计图,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统计图的特点。

3. 归纳总结、自由实践

学生归纳得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练习:以下选择哪种统计图最能反映数据的特点?

(1) 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花卉开花期 (如图1) 。

(2) 世界四大洋的面积如下:北冰洋1300万千米2, 印度洋7500万千米2, 大西洋9300万千米2, 太平洋18000万千米2。

(3) 据有关资料预测, 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 请根据以下数据设计一个统计图:1957年30亿人, 1974年40亿人, 1987年50亿人, 1999年60亿人, 2025年80亿人, 2050年90亿人。

小结:回顾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活动二:

师:课前已经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了数据, 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展示自己的数据。

课题 (10个) : (1) 班中同学的上学方式; (2) 2000~2009年我国的年平均降水量; (3) 班中同学的生日分布 (按月) ; (4) 我国建国以来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5) 班中同学的优势学科; (6) 我国历代人口的平均寿命; (7) 班中同学喜欢的体育运动; (8) 班中同学视力数据; (9) 入学以来在统考中个人的年级排名变化; (10) 我班期中数学考试成绩。

4. 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师: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特征及统计图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统计图的特征从统计图中读出我们需要的信息, 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活动三:

根据统计图读出相关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做出决策。

某种子培育基地用A、B、C、D四种型号的小麦种子共2000粒进行发芽实验, 从中选出发芽率高的种子进行推广。通过实验得知, C型号种子的发芽率为9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下页图2和图3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所给信息, 解答下列问题。

(1) D型号种子数是____粒。

(2) 请将图3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3) 如果你是种子培育基地的领导, 你将选哪一个型号的种子进行推广?如果所选型号进行推广的种子共有200000粒, 你能估计一下能有多少粒种子会发芽吗?

练习:某校欲从甲、乙、丙三名候选人中挑选一名作为学生会主席, 根据设定的录用程序, 首先, 随机抽取校内200名学生对三名候选人进行投票选举, 要求每名学生最多推荐一人。投票结果统计如下页图4、图5。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补全图4和图5。

(2) 如果你是老师, 你将推荐谁作学生会主席?

5. 反思归纳、总结提高

(略)

●教学反思

本课结合“跨越式”课题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相关理念以及班级网络环境下人手一机的教学优势, 对知识进行了适当的重组与加工, 力求给学生提供研究、探讨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 将“跨越式”课题的相关理念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数学教学活动转变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

1.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 引入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本课中, 我通过引用学生身边的一些数据, 引导学生自然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在探究环节中特别强调要用三种统计图分别表示导入中的两组数据, 这样的设计在学生作图的过程中自然可以感受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经过这一年多的跨越式网络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发现情境创设与导入过程的好坏是与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低密切相关的。所以, 我一直探索如何在跨越式网络环境下, 创设真实、丰富、学生所熟知的情境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大提高课堂容量

合理选择统计图 篇3

一、如果表示的数据各自孤立,那么一般要选用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是用小长方形的高低来表示相应数据的大小,给人以清晰、独立的感觉,各种数据之间“楚河汉界”十分显眼,因此,当遇到各数据之间彼此独立的情况时,一般选用条形统计图.例如用统计图表示奥运会金牌得数前几名的国家或地区时,只能选用条形统计图,用其他两种统计图则不太合适.如果选用折线统计图,那么给人的感觉是各国代表队像是“亲密伙伴”,而实际上各国之间金牌争夺十分激烈,“很不友善”;如果选用扇形统计图,则会让人误以为所有金牌都被前几名国家或地区拿走了.同样地,用统计图描述某同学各科成绩时,一般也只能选用条形统计图.

二、如果表示的数据具有连续性,那么一般采用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能够反映数据之间的连续变化趋势,给人的感觉是各数据之间绵延不绝.对于不断上升的折线,给人以蒸蒸日上的感觉,从而振奋精神,力争再接再厉.因此,如果想通过表示的数据了解某指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就采用折线统计图.比如表示某个同学一学期来若干次考试的成绩时,用折线统计图可以让他直观地看到学习是否进步以及进步的大小.此时如果采用扇形统计图显然就毫无意义了.再比如,处理公司生产业绩的数据时,采用折线统计图可以对各个时间段内的业绩变化情况了如指掌.

三、如果表示的数据要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那么一般应选用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面积来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它能直观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的大小.因此,如果想了解各部分所占总体的百分比,那么一般采用扇形统计图.比如,想了解全班期中考试各分数段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比例的大小,就应该采用扇形统计图.同样地,描述各个年龄段的人数比例,采用扇形统计图比采用其他统计图的效果都要好.

例下列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产奶量的大小最为合适的是( ).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数学教案 篇4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1)组数据。

课件出示

(1)绿荫小学-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仔细观察,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如果让你用统计图表示这一组数据,你觉得可以用哪一种统计图?

学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

统计图选择 篇5

共24分)1.(2分)小华应选择()表示有、良、及格参加的人数与班级人数的关系。

A.折线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2.(2分)要表示出陈老师家今年六月份各项生活支出占月总收入的百分比情况,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扇形    B.折线    C.条形    3.(2分)要反映某地的气温变化情况,应绘制()。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4.(2分)班主任要统计本班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成绩中各分数段的人数情况,应制作()A.单式统计表    B.复式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折线统计图    5.(2分)要统计我国几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最好选用()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6.(2分)垃圾的分类处理与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鄞州区环保部门为了提高宣传实效,抽样调查了部分居民小区一段时间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如果能清楚地看出每种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百分比,需要制作的统计图是()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复式条形统计图    7.(2分)五年级八个班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为了清楚地表示12月份各班做好事件数的多少,应制作()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不清楚    8.(2分)如果要比较两个城市一个月气温变化的情况,选用()比较合适。

A.单式折线统计图    B.复式折线统计图    C.单式条形统计图    D.复式条形统计图    9.(2分)明明今年上五年级了,要想看出他五年来期末成绩的变化情况,应该绘制()比较直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    D.三项都行    10.(2分)要反映某地区今年各类谷物的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应绘制()统计图。

A.条形    B.扇形    C.折线    D.以上都可以    11.(2分)为了显示某报纸合订本各版面所占的份额,可以选择()统计图. A.扇形    B.条形    C.折线    12.(2分)要统计小红每次数学测试成绩,看看是进步还是退步,不能选用()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二、判断题(共1题;

共2分)13.(2分)要表示花圃中各种花卉的种植面积占花圃总面积的百分比,应选择扇形统计图.()三、填空题(共8题;

共12分)14.(2分)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常用的统计图有_______、_______. 15.(2分)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_______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_______的情况. 16.(1分)调查学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要表示出喜欢每种课外活动的人数,应绘制_______统计图。

17.(1分)学校统计了各班图书角图书的本数,为了直观地表示出各班图书的数量情况,应绘制_______统计图。

18.(2分)描述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应绘制_______最为合适,反映果园各种果树种植面积占有情况应绘制_______最为合适。

A、单式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复式条形统计图 19.(1分)要统计某学校各年级的人数,可以选用_______统计图。

20.(2分)要反映某种股票的走势应选用_______统计图,要表示某地区不同品种的水稻的产量应选用_______统计图. 21.(1分)小明为了观察自己的学习状况,决定将每次测验的成绩绘制成统计图,他应选用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

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判断题(共1题;

共2分)13-1、三、填空题(共8题;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案 篇6

(一)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第一课时分段数据统计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3、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分段整理数据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学习新课:、每个星期一,大家都会穿校服,看上去整齐又漂亮。想一想,在每次换校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

随便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问:是不是要为你们每个同学都设计一个尺寸,做出50种规格的校服呢?

出示全班的身高记录单,请大家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比较的合适?

(分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身高120cm~129的穿小号,130~139的穿中号,140~149的穿大号。)

2、现在我们已经想到了要根据身高把服装分成3种型号,看了这张记录单,你清楚具体有几套大的?几套中的?几套小的?那下面该做什么?

(按各段统计,可以用打“√”的方法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更喜欢哪种统计方法呢?为什么?(用“正”字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结果)

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注意不要遗漏不要重复。写完之后与电脑的演示校对一下,如果有错,检查一下问题在哪里。

3、能不能就这样把画“正”字的记录表交上去呢?指出:还要根据它完成统计表。学生继续完成。与电脑校对。

想一想,那么多的班级,都制作了类似的统计表,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还缺了什么呢?

出示完整的表格,包括表名和日期。

4、服装厂的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

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分段整理的方法进行统计

二、联系实际,巩固练习、其实我们身边用分段的方法来整理的现象是很多的。你能举几个例子吗?比如成绩:90多分的为A,70多、80多的为B,60多的为c,60以下的为D„„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出示)

看了这些数据,你觉得怎么分段比较的合适?

(50多的为A,40多的为B,30多的为c,20多的为D。)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交流校对

2、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丽的家园,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流水。演示:“你知道吗?”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一些常识

3、现在你们想知道我国一些大城市的空气质量现状吗?(出示p.72第2题)找一找,哪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是“优”?画“正”字统计在表中。那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空气质量到底如何呢?请大家找一找。(良)把其他也是“良”的城市找出来,统计好

剩下的几个城市空气质量属于哪一段呢?继续填写。

根据“正”字整理情况,完成统计表。看了这份统计你有什么想法么?

指名读一读表名,这个表名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时间:XX年4月30日

指出:空气质量随时会随着一些交通、工业等情况发生变化,所以这份统计表还特意要说清楚统计的时间。

4、再来看一份我们比较熟悉的城市——上海在XX年4月整个月中的空气质量情况

演示该题,先找到刚才提到的“4月30日58”指出:4月30日这天,它的空气污染指数是58,空气质量良,是不是每天都这样呢?

(不是,有空气质量优的时候,也有轻度污染的时候。„„)根据这份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你能评价一下上海XX年4月份的空气情况吗?你想到了什么?(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

三、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统计。课后请大家多搜集一些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的素材,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在刚才提到的空气特别好的城市中,我去过四个地方:北京、贵阳、桂林、海口边说边出示自己在这几个地方游玩时拍的一些照片,让学生感受美。

练习七

教学内容:44页2—7题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3、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过程:

一、第二题

.出示题目,弄清题意2.学生完成分段统计

3.怎么计算合计人数呢?算加法

4.分析数据:哪一段的人数最多?前十名,你能估计她的成绩可能是多少吗?(只要估计)

二、第三题

.分别画出横向统计图2.注意标注数据

三、第四题

了解我国代表团在第24~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的数量,完成统计图。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韩国汉城5枚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西班牙巴塞罗那16枚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美国亚特兰大16枚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澳大利亚悉尼28枚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雅典32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北京51枚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英国伦敦38枚

四、第五六题

学生设计表格,在班内统计后,完成统计表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分工合作。数据记录准确,分析有道理

五、作业:完成思考题,补充习题

第二课时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第49—50

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2、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使学生感受条形统计替可以说明生产、生活中一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体会从报刊或查阅资料中获得信息或数据,体会统计有说明问题、对问题有简单预测的作用,产生对统计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1格表示多个单位)教学准备:光盘,事先调查好4大河流的长度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以前认识过条形统计图,谁来简单的描述一下条形统计图有几部分组成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选用的话题是关于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的。先请大家来看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常识。学生轻声阅读“你知道吗?”读完后,交流,主要要明白:(1)有89个成员国

(2)确定的方式有2个。一是超过半票的直接当选;二是没有超过半票的时候,最少的会被淘汰追问:89个成员国超过半票是多少票?5个国家一起竞争,需要多少次的淘汰?

二、学习例题:、演示:XX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成员国的代表投票决定XX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城市。在第一轮投票中,五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如下图。(图略)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

(比如具体的5个城市以及相应的得票情况等。)这些数据使你想到了什么?

(根据评选规则,没有出现超过半数的情况,虽然说上海的票数是最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波兰将淘汰了„„)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甚至可以问:89个成员国都投票了么?你可以怎么知道?

引导学生把图里的5个数据加起来,得到84票。问“84票”说明了什么问题?)

质疑:这张条形统计图与我们前面认识的有什么不同呢?注意观察纵轴上的数据,指名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在制作这统计图的时候,可以把1格表示成多个单位,比如说这里的1格就表示5票

当不正好是5票的时候,比如说是2票,就需要根据经验去选择合适的高度。

2、预测一下,波兰被淘汰之后,接下来哪个城市也可能被淘汰?读试一试,看一下,自己的预测正确吗?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注意规范学生画条形时的步骤:(1)确定高度,并标上数据;(2)画框,连成一个条形;(3)画阴影学生继续完成,并交流检查。说说从统计图里你知道些什么?

最后提醒:完整的统计图还要有图名(已有),制作时间等,所以要填上时间:XX年12月

三、完成想想做做

、(1)说说上面每座电视塔的高度(2)中央电视塔比江苏电视塔高多少米?

问:如果我再提一个问题“江苏电视塔和中央电视塔一共高多少米?”合适吗?为什么?那谁能继续提比较合适的问题?

2、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注意:(1)条形边成了圆柱体;(2)单位:万吨(1)哪一年的棉花产量最高,哪一年的棉花产量最低?(2)XX年的棉花产量比XX年增加了多少万吨?(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4~28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的金牌数如下表(略)说说第28届是在哪一年举办的呢?27届呢?

指出:奥运会每4年一届,正好和闰年是一样的,这几届都是在闰年举办的。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把条形统计图绘制完整吗?要提醒学生注意: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区别

画完统计图后问:你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么?

4、查资料,了解我国的长江、黄河、珠江和淮河四条河流的长度,再把统计图绘制完整。长江6300千米,黄河5464千米,珠江2214千米,淮河1000千米

注意这份统计图和前面讲的有不同:条形是横向的,可以更直观地显示这几条河流的长短。

练习八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怎么求出平均数(先求和,在求平均)

二、练习1.练习八第3题

.平均身高160厘米,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2.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说说理由2.练习八第4题

指名板演。平均每天卖出苹果核橘子各多少箱?哪几天卖出的苹果箱数超过平均数?卖出的橘子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多多少?少多少?一样多?)3.练习八第5题

判断,注意平均数的含义4.第6题

估计平均数,只要在最多与最少之间即可5.第7、8、9题,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校对,订正。在求平均数的过程中要细心。

三、作业

完成第10题,补充习题中的练习

运动与身体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巩固有关平均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进入“实验讨论”阶段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现象,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法与学法:

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学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教师:秒表

学生:答题纸、文具等

一、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1)教师:同学们,生命在于运动,上个星期学校举行了运动会,我们班的同学表现得非常不错。(2)提问:适量的运动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健康。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3)教师:这些变化需要一些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运动与身体变化”

二、明确目标点名读教学目标

三、动手操作,活动讨论

(1)研究运动时间的长短对身体状况的影响

刚才我们知道了,运动之后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那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证实是否会有变化。第一步:伸出你的右手中间三个手指,放在左手手腕上,我们可以感觉到脉搏在跳动。老师喊开始的时候,你们数一数脉搏跳动了多少次,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这样才能准确的测出脉搏跳动次数。第二步:全体起立,老师喊开始的时候,原地跑30秒,休息几分钟后,再开始原地跑60秒。第三步:学生记录活动数据、布置活动要求:了解原地跑步30秒和60秒前后脉搏跳动次数的变化情况。

2、四人一组完成实验表格

教师:测量脉搏时方法要正确,第一次原地跑步后要休息几分钟,等脉搏恢复正常后再开始第二次原地跑步

提问:运动后脉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次的变化相同吗?为什么?(2)研究运动方式的不同对身体状况的影响

、用同样的1分钟时间进行不同的运动,记录脉搏的变化情况

2、选两名同学进行测试,其余学生记录活动数据

教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做个小测试,请两位同学上台,老师喊开始,你们在原地坐上下蹲60秒,测脉搏一分钟跳动次数。休息几分钟后,再跳绳60秒,测脉搏一分钟跳动次数。提问: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小结:通过这一组实验,我们发现运动时间的长短和运动方式的不同都会引起脉搏的变化,变化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同学们课后可以向体育老师了解在体育课上我们每分钟脉搏的跳动次数达到多少最合适。

四、教学“你知道吗”

学生自己阅读“你知道吗”(2)教师向学生介绍“脉搏的跳动”

五、练一练,巩固本章所学知识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篇7

知识背景:“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认识的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同时,通过正确认读单式折线统计图,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描述和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教学设计思考: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很多相通之处,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如何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这是本教学设计思考最多的方面。因此,设计导入新课环节时,出示了条形统计图,意在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并提出问题:(某)年到(某)年参观人数增加最快?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不用计算,一眼就能看出2007年到2008年人数增加最快(新旧知识的生长点由此产生)。在新知讲授部分,设计了两个认知环节:其一,初步感知,让学生分析两种统计图的相同之处,即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其二,深入探究,再次对比,找到两种统计图的不同之处,即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为了更好地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在练习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强化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同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展示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图片。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自由发言。)

师: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地球。你们参观过科技展吗?通过参观科技展览,能学到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下面是某市学生(2003~2009年)参观科技馆的学生人数统计表。仔细观察,你能从统计表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获取信息,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2.提问:哪年参观人数增加最快?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学生大多采用计算方法。)

3.能不能找一个更好的方法,不用计算就能看出2007年到2008年参观人数增加最快呢?(学生讨论后,认为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

4.教师依次出示以下统计图:

让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想一想从两幅统计图中各自发现了什么。为下面的探究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新的(第二幅)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全班交流。)

(1)两幅统计图都有横轴、纵轴。强调说明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2)两幅统计图都能看出每年的参观人数。

2.深入探究:再次对比条形统计图和第二幅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之处?

(1)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思考一:第二幅统计图是通过什么表示每年的参观人数的?你能看出哪年参观人数最多?哪年参观人数最少吗?(通过“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思考二: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参观人数是如何变化的?你是如何看出参观人数的增加、减少或不变的?(通过线段的倾斜看出数量的变化。)

思考三:参观人数增加最快的是哪年,现在能一眼就看出来吗?(通过线段倾斜程度看出数量变化的幅度。)

板书:平—不变起伏—变化

(2)学生用手势表示变与不变、增加与减少以及变化幅度的大小。

(3)借助这幅统计图,体会2003~2009年参观人数整体变化情况。课件演示整体上升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整条折线,感受整体变化趋势。

3.教师总结:这种统计图的特点是通过“点”反映数量的多少,通过折线的起伏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4.你知道这种统计图的名称吗?(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5.预测:根据这幅折线统计图的数据预测一下,2010年会有多少人来参观?说说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总结:预测的人数只是一种“可能”,要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来参观,还要通过调查来说话。

三、实践应用

1.分析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115页练习十九第6题(图略)。

学生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说说自己有什么好的建议。

2.2009年昆明五月至十月降水量与历年均值比较。

根据上表的数据制作成折线统计图(用课件)呈现给学生。

(1)统计图说明了什么?

(2)你还想提什么问题?

3.明明调查了五个小朋友家一周使用塑料袋的情况,并绘制了一幅统计图。

五个家庭一周内使用塑料袋的个数统计表

先出示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认真观察分析折线统计图,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1)让学生体会描述不同事物,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描述同一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制成折线统计图较方便。

(2)出示(根据同一内容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比较之。)

(3)教师小结:在什么情况下绘制折线统计图,在什么情况下绘制条形统计图,要根据统计内容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4.反思(我们能做什么):气候急剧变化,环境日益恶劣,人们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了。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身体力行追求低碳生活,节约用水、用电、用纸,杜绝浪费,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四、拓展:课件简介(出示)统计的发展

在我国,统计理念古已有之,统计思想迅速发展则是在南宋,史学家郑樵的图谱思想与现代统计图表的制图原则相近。当今,统计图已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并演变出柱形统计图、饼形统计图、面积统计图、雷达统计图等形式各异的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的应用 篇8

同学们,你们知道八大行星之一、“寒冷的地狱”指的是哪个星球吗?

你们认为火星上有生命吗?为了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光明中学对七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到了表1中的结果.

图1中的扇形统计图是根据表1绘制的,表示的是对七年级全体男生的调查结果.

(1)持每种观点的男生人数占全体男生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请标在扇形统计图中.

(2)你能算出每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吗?

开眼界

美国新型火星探测飞船——“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8月12日7时43分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美航天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人员说,这艘飞船将探测火星上的水资源和生命线索,并为未来的火星登陆寻找合适的地点.

美航天局火星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迈尔说,这艘飞船的首要使命是探索火星上水源的历史和分布情况,解答火星上是否诞生过生命、现在是否还存在生命、生命诞生或消失的原因等问题.此外,它探测到的火星水资源分布信息,将为未来登陆火星的宇航员提供帮助.

火星探测研究科学家通过探测器搜集的数据分析发现,火星上可能有被覆盖的大面积冰冻水面,表面可能会发现其历史上曾有足以支持生命的环境.

经典例析

例1图2是某市第一季度用电量的扇形统计图,则3月份用电量占第一季度用电量的百分比是().

A. 55%B. 65%

C. 75%D. 85%

点拨

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可得百分比= × 100% = 65%.

解:选B.

评析

百分比有两种算法,本题中的算法是一种,还有一种是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占的数量与总体数量的比.

例2某商场家电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工作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等级管理.商场家电部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23 17 16 20 32 30 16 15 15 26

15 32 23 17 15 15 28 28 16 21

商场规定月销售额达到或超过25万元为A级,低于19万元为C级,其他为B级.为了使商场负责人对各等级人数比例情况一目了然,请在图3中作出扇形统计图.

点拨

(1)作数据统计时,一定要保证每个数据都能且只能在“一个”范围内,不能有交叉,也不能有遗漏.

(2)计算百分比与圆心角度数:百分比=各部分人数/全体人数×100%,圆心角数=360°×百分比.

评析

在扇形统计图中,要注意人数、百分比和圆心角度数三者之间的换算.

即学即练

1. 图5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若参加舞蹈类的学生有42人,则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有().

A. 145人B. 147人C. 149人D. 151人

2. 图 6 是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甲户比乙户大 B. 乙户比甲户大

C. 甲、乙两户一样大 D. 无法确定哪一户大

3. 图7表示某校男女生人数,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为().

A. 46%B. 48%C. 50%D. 52%

4. 图8表示某中学的图书室共有3种图书,A表示艺术类,B表示科技类,C表示航天类.若该校共有图书3 000册,则艺术类书共有_________册.

5. 图9表示某村种有3种作物,若玉米共种了216亩,则小麦种了_______亩.

6. 某县有80万人口,其中各民族所占比例如图10所示,则该县少数民族人口共有多少?

7.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满意程度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图11.据此,可估计2006年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表示认可的约占_________%.

8. 观察图1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少 B. 乙校男生比甲校男生少

C. 乙校女生比甲校男生多 D. 甲、乙校两校女生人数无法比较

9. 表3是对萌芽学校七年级男生对足球是否喜欢的调查结果,请根据结果画出扇形统计图.

10. 2007年某市春季房交会期间,一家房地产公司对参加本次房交会的消费者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1 20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1 000份.该房地产公司根据问卷情况,作了以下两方面的统计.

根据上述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被调查的消费者平均年收入为_______万元.(提示:在计算时,2万元以下的都看成1万元,2万~4万元的都看成3万元,依此类推,8万元以上的都看成9万元)

(2)打算购买80 m2 ~ 100 m2 的消费者人数为_________.

(3)如果你是该房地产公司的开发商,请你从建房面积等方面谈谈你今后的工作打算(不超过30字).

中考风向标

1. (2007年·德阳市)据统计,某班50名学生参加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评价等级为A等、B等、C等的学生情况如图14,则该班得A等的学生有_________名.

2. (2007年·陕西)2006年,全国30个省(区)、市在我省有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如表5.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2006年外省(区)、市在陕投资总额;

(2)补全图15中的条形统计图;

(3)2006年,外省(区)、投资中有81亿元用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4亿元用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剩余资金用于我省其他地区.请在图16中画出外省(区)、市在我省投资金额使用情况的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的圆心角精确到1°,百分比精确到1%).

参考答案

1. 10

2. (1)2006年外省(区)、市在陕投资总额为124 + 67 + 66 + 47 + 119 = 423(亿元).

(2)如图17.

折线统计图 篇9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7、108页。

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尝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教学重、难点:怎样根据数据确定点,再画线段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师生谈话,由本班现在和一年级时戴眼镜的人数引出课本中学生戴眼镜人数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调查,数一数我们班戴眼镜的有多少同学。(全班数,教师统计下数据。)

师:我还想了解一下,一年级时,我们有几个人戴眼镜,请举手。(数人数,教师板书出人数。)

师:通过这两个数据,你发现了什么?(现在戴眼镜的同学比一年级时多了)2.让学生读书了解统计表中的数学信息。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也有一个关于戴眼镜的调查统计表,读一读,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一)全班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统计表统计的是六年级(1)班一到六年级戴眼镜的人数。一年级时有1人戴眼镜,二年级时有2人,三年级时有5人,四年级时有6人,五年级时有9人,到了六年级有7人戴眼镜。一年级时戴眼镜的人数最少,五年级时戴眼镜的人数最多。„„)

(二)表示数据(课件出示未完成的统计图)

师:观察未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图中圆点表示什么,然后鼓励学生试着完成折线统计图。

生:图中的圆点表示六(1)班一到六年级戴眼镜的人数。师:现在请大家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试着完成这个统计图。学生独立绘图,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交流、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让画的美观、漂亮的同学介绍画图的方法。师:谁把你完成的折线统计图让大家欣赏一下?说一说你是怎样画图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统计图,教师让画的美观、漂亮的同学介绍画图的方法。)

(三)分析数据

1.提出“议一议”第(1)个问题,让学生描述6年中戴眼睛人数的变化。师:请同学们观察统计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6年中,戴眼镜的人数有什么变化? 学生可能会说: ●在一年级时戴眼镜的人数最少,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人数越来越多,到了六年级有所下降。

●从二年级到三年级、四年级到五年级戴眼镜人数增长比较多。„„ 2.提出第(2)个问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只要说的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眼睛对人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措施,使学生养成自觉爱护眼睛的意识。生活实际,你能说一说这种变化的原因吗?

师:结合自己的(学生可能会说: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任务增大,有的同学只顾着学习,不注意休息,忽视了保护眼睛。到了五年级,能看的课外书有很多,有时候为了看喜欢的课外书,不注意让眼睛休息,导致视力下降。还有看书姿势不正确就会导致视力下降。写字姿势不正确也会造成视力下降。到了六年级,一些戴眼镜的同学做视力矫正,随时注意保护眼睛,他们的视力恢复了正常,所以在六年级戴眼镜的人数有所下降。„„)

学生的说法可能有很多,只要说的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如果学生只说到戴眼镜人数增加,没有说到六年级人数下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矫正视力。

师:看来眼睛对我们非常重要,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了眼睛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壮丽秀美的祖国。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扇“窗户”呢?

学生可能会说:(看电视时,不要坐得太近,时间不要太长。看书、写字姿势要正确,按照老师说的“三个一”去做。每天坚持按时做眼保健操。尽管现在戴上了眼镜,但是只要注意矫正,养成正确地用眼习惯,视力还是可以恢复的。„„)

通过刚才的学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四、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时时处处要注意保护好眼睛,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才能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

(一)(感受实惠)

1、要分析小明同学一个学期5个单元考试成绩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应该选择()比较合适。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2、要分析沙井天虹商场1-6月份某商品的销售额情况,你觉得应该选择()比较合适。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3、练一练妞妞出生半年的身长、体重变化如下表,完成统计图

师:完成统计图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和周围的同学互相欣赏一下,互相评价一下画得是否正确。学生互相欣赏,教师可让画得准确、美观的同学展示作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画的。

(二)分层式作业

请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能力,选做一题。

1、请把你家里近六个月来

1、电费统计出来,制成折线统计图,并作出分析。

2、如果你家里有电脑,你能用电脑来绘制这张图吗,请试一试。

3、结合今天的课程,写一篇数学日记《生活中的好朋友--折线统计图》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扇形统计图 篇10

1、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课上我是通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面很广。接着第二次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如:“我们一般用圆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有些题目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特别是第七张幻灯片中计算扇形B表示的人数和C表示公顷数时讲的不透彻。

“条形”统计图速成变身 篇11

我心里想:大概江老师是看到有的同学画统计图时很不认真,有的涂色都涂到外面去了,有的忘了标数据,所以想通过比赛来提醒我们吧。看其他同学的表情,好像不光只有我一个人这么想。我们拿到江老师发下来的练习纸后,便拿出尺子、铅笔、橡皮擦和水彩笔,开始认真地“作业”起来。比赛终究是比赛,我们还是会很严肃地对待的。

这时,江老师也拿起一张练习纸,像表演魔术一样,把练习纸展示给我们看。现在,师生条形统计图作图大赛正式开始!

我认真地画着一条条直条,然后标数据,还没标完数据,就听到江老师把笔一放,说:“画好了!”

“啊!”全班同学一起惊叹。

“怎么可能比我还快?”陶斯炜的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大家都知道陶斯炜画的统计图属于“写意派”,他画图从来不用尺子,都是直接描线。就算这样,陶斯炜的速度也赶不上江老师。

难道,江老师也学会乱画了?难道,江老师偷偷换了一张昨晚画好的图?

江老师展示了自己的“条形”统计图后,谜团被慢慢解开。

第一个起来提问的还是陶斯炜,他指着图,说:“这怎么能叫条形统计图呢?条形上哪儿去了?”

“有条形啊,只是比较细。”班上好几个同学居然替江老师解释起来。

“好吧,线段也算条形。可是这么不明显,怎么比较数据呢?”曾立伟的提问听起来比陶斯炜的专业。

“行,那我就把数据标明显一些。”江老师给出了“升级版”的“江氏条形统计图”。

这下子果然明显多了。虽然我们觉得输得很冤枉,但是江老师的画法确实很有道理呀,没有规定条形要画多宽,我们自然可以像江老师这样画一条很细很细的“条线”。

过了一会儿,江老师接着说:“这些‘条线’其实没什么用,要看数据的多少,只要看那些数据点就行了,所以这些‘条线’完全可以不画。”

“这样反而更好看了,还可以看出周一到周五,参加指导的男生人数在变化,有时多有时少,周五最少。”宋茗娜发言。

“把这些点连起来,会更明显。”柳夏菡非常赞成宋茗娜的说法。

在今天的比赛中,江老师不但赢了班上的同学(条形只是一条细线,还不用上色,当然快了),而且还让我们学到了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我很好奇,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折线统计图的人,是不是因为偷懒不想画条形统计图,就把条形画成了“条线”,再慢慢地把“条线”变成了折线统计图呢?

(指导老师:卢声怡)

统计图选择 篇12

联系教学实际, 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在和条形统计图的对比和自由创图中, 了解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 沟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是能从扇形统计图中必要信息, 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体会扇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反应部分和总数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在设计教学时, 笔者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 利用旧知, 探求新知

扇形统计图和条形、折线统计图最大的区别就是能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这是以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作为基础的, 从学生角度而言, 在对统计知识的认知上有一定的思维跨度。

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体会、认识这一特点, 我在教学时先从学生熟悉的大课间活动入手, 引出条形统计图。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条形统计图中不能反映出部分和总体之间的关系, 自然而然地抛出了一个条形统计图所不能解决的新问题, 需要引入一种新的统计图。这样的设计既能很好地区别条形和扇形统计图不同的作用, 也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为了让学生对部分和总数之间的关系体验更深刻, 我没有直接把扇形统计图出示给学生, 而是让学生自己创图。

二、立足实际, 充分感受, 建立连接

扇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关键是让学生能从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基于百分数的应用。因此, 我在练习中放了大量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 层层推进,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建立扇形统计图与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个练习, 出示两张统计图“陈东家和张强家每月生活费支出计划统计图”, 两张图中每月用于食品的百分数一样, 请学生估计两家每月生活费是否一样, 从另一个层面来深入认识扇形统计图。

三、精讲巧练, 高效落实, 渗透思想

未来的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数学之前并非一张白纸, 因而在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 教师应坚持精讲巧练的原则, 达成高效落实的课堂教学。

此外,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比较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之间的不同, 很少会去探求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本课中, 我不仅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特点, 还找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设计, 不仅使学生对扇形和折线有了更深的了解, 也培养了学生这种辩证的数学思维方式。

四、“扇形统计图”教学过程设计

(一) 情境导入

1.出示六 (1) 班大课间活动图。

提问:有哪些活动?

师:要能清楚地看出参加每项运动的人数是多少, 有什么办法?

学生交流后, 很快得出需要条形统计图。教师适时出示条形统计图, 追问: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上, 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自主创图

师:打乒乓球的人数最多, 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能直接从图上看出来吗? (生:不能要经过计算才能知道。) 请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项目计算, 指名回答。而后, 师追问:“能不能设计一张图, 能反映参加各种项目的人数和总人数之间的百分比关系?”

学生独立创图, 可能会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表示总体, 在交流中请学生说说是怎么考虑的?最后, 在比较中得出用圆表示总体, 而用扇形表示各个部分的形式最为恰当。

3.师出示扇形统计图 (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非常熟悉的大课间活动入手, 引出条形统计图, 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不仅为了引出扇形统计图, 也为下面“沟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做铺垫。在追问中学生发现, 要能一眼就看出“参加某个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在条形统计图中是做不到的, 这样就需要引入一种新的统计图, 能直接看出“参加某个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符合数学知识的形成规律。接着, 特意安排让学生自主创图这个环节, 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就是让学生充分感受部分和总体的关系, 在比较中得出, “扇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反应部分和总体的关系。

(二) 学习扇形统计图

1.解读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1) 各个百分数的含义。

(2) 哪个部分占得最多?打乒乓球的人数最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比较百分数大小或者比较扇形的面积)

(3) “整个圆”代表全班人数, 单位“1”的量。

(4) 哪两个项目之和占全班人数的50%。

(5) 打乒乓球的人数是跳绳的2倍。

2.小结。沟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 师:这两幅统计图反映的都是六 (1) 班参加大课间活动人数统计图。你觉得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各自有什么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每个部分数量的多少。

扇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整个圆代表总数, 也就是单位“1”的量。

(2)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说明了什么?

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但反映关系不同, 条形统计图反映数量多少, 扇形反映部分和总数之间的关系。说明同样的事物, 为了不同的需求, 可以用不同的统计图来表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 在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之后, 没有就此住手, 而是再问学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一方面是让学生深入理解它们的关系, 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用辨证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提高练习

1.牛奶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所含营养成分请看大屏幕。

(1) 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

(2) 每天喝一袋250g的牛奶, 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同桌合作计算。)

2.多媒体出示李明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如图。

(1) 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 看了这幅图, 有什么想说的?

师:和李明相比, 你的作息时间中哪些比他多, 哪些比他少?

3.多媒体出示陈东家每月生活费支出计划图。

(1) 从这个扇形统计图里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 如果陈东家每月用于食品的支出是600元, 那么一个月的生活费支出是多少元?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把算式列在草稿纸上)

(3) 出示张强家每月生活费支出计划图。和陈东家的比, 有什么相同之处? (每月用于食品的支出都占了总支出的30%)

(4) 比较这两家每月用于食品的费用是否相同? (不一定, 分3种情况。)

设计意图: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目的, 除了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之外, 更重要的是从图中解读出所需要的信息, 所以在这里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自主尝试。这些练习情景都来源于学生的实际, 使他们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同时, 深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特别是比较陈东和张强两家每月用于食品的费用是否相同, 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刻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 我们一起研究了扇形统计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五) 布置作业

上一篇:纳税申报实训课程学习心得下一篇:三八妇女节快乐给老婆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