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咨询室年度工作计划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心理咨询室年度工作计划(精选12篇)

小学心理咨询室年度工作计划 篇1

——阳光小学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我们学校和东胜“和之韵”联合成立了“第四小学和之韵家长实训基地”。立足家校共建活动,紧紧围绕家长、学校的需求,通过“家长~学生~教师~情商”四位立体的先进实训模式,将家长教子效能训练、学生心理成长拓展训练、教师高效课堂训练和高效班级管理科学地融为一体,力求全面整合各方教育力量并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致力于学生素质教育持续提升,从而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积极向上、适应良好的高情商学生,进而导正学生智商发展的方向,为本地区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塑造未来的优秀接班人。在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开展了全校家长参与的大型公开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三次。家长小班化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一次。取得了家长门店好评。在教师培训方面,我们进行了针对语数英老师的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培训,参加执业资格报名考试的老师有50多名。我们还要陆续对小学科的老师进行培训,为以后我们的学科渗透打下良好的基础。

2、心理知识讲座。我校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普及

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诚然,个别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是,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因此,我校就在全校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使全校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个别咨询与辅导。在全校性的心理知识讲座的基础上,我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辅导室内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

治部门。在个别咨询与辅导中,心理辅导老师做好相关的记录,耐心的为学生给予指导。特别是期中考试前后,学生面对自己的考试总会有许多的忧虑,心理辅导老师就予以劝慰,疏导,减少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或忧虑,并帮他们认真分析得失。

4、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并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渗透起来,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心理教育,在思品课中进行心理教育的渗透等,让学生并不是孤立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多方位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5、利用“七色花”广播站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搭建平台。学生把自己的困惑和想法通过信箱和老师交流,比较普遍的问题利用广播站的“星星回音”进行解答,实时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也邀请部分同学到“星语小屋”进行单独交流,利用些特殊的节日加强对学生的爱心教育,比如:学生自己作的“爱心卡”“感恩卡 ”等。让他们懂得家人或别人对你的服务和关心要知道感恩。孩子们对活动的热情很高,也得到了教育家长反映很好。

小学心理咨询室年度工作计划 篇2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过度依恋家庭, 不适应集体生活。一些小学生自出生起, 就是四位老人、爸爸妈妈的呵护中慢慢长大的, 对家庭、自己的亲人极度依恋, 上学后不适应集体生活, 离开家庭和亲人这么长时间, 这些孩子就闷闷不乐。有些孩子虽然有着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经历, 那个阶段有三位教师照顾, 主要活动就是游戏和玩耍, 这样的情绪还表现不出来, 一旦开始了系统的学习生活, 这些学生就觉得这种生活很单调、乏味、枯燥, 久而久之, 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2. 情绪过度波动。一些学生对轻微的外界刺激, 如同学之间的打闹、一不小心手重了点, 他就反应非常强烈; 教师轻轻的批评, 也会引起他们过度的反应; 在家里稍微有点不令他满意的地方, 就大哭大闹, 甚至做出过激举动如不吃饭、离家出走等; 成绩好时就手舞足蹈, 一旦成绩不理想就痛哭流涕等, 这类学生的确让家长和班主任教师难以管理。

3. 过度恐惧与焦虑。独生子女, 他们在以前的生活中接触到的人数量有限, 一般都是身边的熟人、邻居和亲戚, 虽说有些孩子有自己的兄弟姐妹, 但总体上家庭人数不是很多, 孩子的交际范围难以扩大, 有些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强, 但另外一些孩子一旦走进陌生的校园, 突然接触到陌生的同学和教师以及大量的高年级同学, 他们就表现出来了恐惧的一面, 不敢与人交往、过度沉默, 警惕心过于强烈。还有, 一些学生在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后, 对于突然出现的大型考试显得过于紧张, 担心出错、或者成绩不理想而引起责骂, 这种情况也导致了他们产生了恐惧和焦虑情绪, 不利于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考试。

二、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 家庭原因。家庭因素是一些学生自上学后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家长对孩子的过于溺爱, 导致了一些孩子形成了任性、娇惯、淘气等缺点, 但家长有时听之任之, 基本上是纵容这些习惯。这样, 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就慢慢产生了, 并日积月累。还有一些学生, 家里存在特殊情况, 如家里过于困难、家里出现变故、单亲家庭等, 时间久了, 他们身上就显得有些自卑, 平时比较沉默, 不愿意与人交流、不合群, 等等。

2. 社会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竞争的加剧, 一些家长对未来过于担心, 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过高, 总是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 要求自己的孩子在考试、学习、集体活动中表现优异, 要求自己的孩子能当上班干部、队委会成员等, 对自己孩子的要求过于严厉, 给一些学生带来了过多的压力, 这就使得一些孩子整天闷闷不乐, 提心吊胆, 心理包袱过重。部分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 给孩子报了太多的补习班, 使得一些孩子整天绷紧了神经, 课余时间被学习占用, 快乐的童年生活被过早地掠夺, 也使得一些孩子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

3. 身心成长的客观现象。每个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身心的发育与成长, 认知力也会慢慢增大, 视野的开阔、知识面的增加的同时, 遇到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 困难、挑战、与挫折也会不断增加, 每个孩子在遭遇到这些复杂的事情时, 有时就会显得一片茫然、手足无措, 时间久了就出现了心理问题; 随着慢慢地长大, 他们慢慢会步入青春期, 心理问题也会使之产生。

三、小学班主任常用的心理疏导策略

1. 用自己的乐观开朗感染学生。“种花须知百花异, 育人要懂百人心。”作为新世纪的现代班主任, 应当从各方面了解学生, 在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 认真做好班级心理教育工作, 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自始至终是以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的过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 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 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乐观开朗的人格就是最好的心理疏导工具。

2. 民主关注每一位学生。在班集体中, 班主任教师的期望效应发生在少数表现优异的学生身上, 作为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往往因为不需要特别“操心”而被班主任所忽视, 而老师心中所谓的“后进生”基本上被忽略了。从心理健康的要求考虑, 这种忽视是不能允许的, 所有的学生都需要班主任的注意和关怀。班主任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级生活的愉快、和谐, 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 帮助每一位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3. 适度表扬, 用表扬、鼓励、赞赏帮助学生战胜心理干扰。心理学研究证明, 正确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对学习能起促进作用, 能强化学习动机, 鼓舞上进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哪怕是获得微不足道的进步, 教师都要给予不同形式的肯定和表扬, 以此换来他们的自尊和加倍努力。

总之, 我国每位班主任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 还应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一些学生身上出现的不良情绪, 从内心上关注他们,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引导每一位孩子都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摘要:小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慢慢会有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 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的成长。故此, 每位班主任教师不仅仅要完成教学教育安排工作, 还应认真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加强一些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促进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疏导,小学班主任,问题,原因,策略

参考文献

[1]晋玉, 葛明贵.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皖西学院学报, 2004, (04) .

小学心理咨询室年度工作计划 篇3

一、起模范带头作用

这个班的学生有很多毛病:做什么事情懒散拖沓,而且自私心很重。我就经常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做事情又快又好,×××爱学习爱劳动,有礼貌,爱帮助比他差的同学。我做事情也快速认真,说话做事说一不二,干脆利落,带头和学生、同事、领导打招呼,带头去干又脏又累的活。我们班打扫一楼厕所,卫生任务很重,一天有200多人如厕,又脏又臭,学生去打扫时他们就有怕的思想,胡乱打扫一下,绝大部分都没有整干净。我就叫上打扫厕所的劳动委员和学生,让他们看我怎样打扫,并且给他们说哪些地方该怎样做,这样下来,他们不再怕脏怕臭,把厕所打扫得非常干净。

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单一追求分数

上学期我们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我们班是毕业班,学生基础差,学习任务重,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还是花时间积极与学生一起训练,有些项目还请学校有专长的教师来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运动会上,团结进取,顽强拼搏,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总分全校第一,而且夺取了很多项目的第一名。学生士气大振,我乘胜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上学期期末再次获得优秀的成绩,数学成绩第一次总分超过了另一个平行班,进入县同层次毕业班数学的第一名;班级的各项工作也非常不错,纪律卫生评比也是荣获全校的优秀班级,还非常荣幸地被评为县优秀班集体。

三、注重班干部的能力培养

我现在当这个班的班主任是轻松加愉快。可是去年刚带这个班的那段时间,我头都大了,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对班干部进行思想行为教育,教育他们要爱劳动,爱卫生,乐于助人,有礼貌,谦让,不欺负弱小,孝亲敬长,守纪律讲秩序,经常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经常表扬表现好的班干部。通过反复教育,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变得有集体荣誉感,有责任心,爱劳动,讲卫生,主动去帮人。其次,对班干部进行培训。鼓励每个班干部要有自信,有胆量,有能力去干好本职工作。与他们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当这个班的班主任,我有忧,有乐。最深的体会是学生与我同进步,共发展。

小学心理咨询室年度工作计划 篇4

2014.2.25

响应学校及学院的号召,同时为了保证本学期社团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特此制定了本年度春季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时间流程安排

二月下旬,开学后社团活动应该要继续开展,各个部门继续各司其职。各部门部长预先和各自部门干事“预热”,开学一周后我们将召开我们本学期第一次例会。

三月四月配合学校和学院的关于春季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适时在社团内部、心理委员之间开展一些拓展培训、心理沙龙等。另外,活动部可以组织一些相关外场活动(上学期的活动计划有待改善)。其次,作为社团内部活动,我们本学期将视情况组织一次春游。

五月,学校“5·25”心理日活动,活动部、组织部要认真负责的制定活动计划,各部门合作完成。这次外场活动的宣传和当天的外场将是我们这一整年来最重要的一次。

六月,骨干换届--会在各个骨干之中推选出下一届的主席,以及下一届各部部长(要努力和13级同学沟通,尽可能的留住人。。)

二、具体工作落实

办公室:每次例会通知、教室申请(本学期不提倡私人占用教室,如果进行团训或者拓展培训,事前申请好教室)、人员考勤、例会记录,定期向全体社员发送一些事务通知的短信。

组织部:本学期应该有几次外场活动,组织部要重点负责人员安排以及外场布置--租借桌椅、帐篷,明苑外场场地申请等。

活动部:本学期将至少进行一次面向全体社员以及心理委员的团队培训活动,以及“5.25”的外场活动,鼓励多构思一些活动,不过活动安排要尽可能详细,活动要有新意。并且活动各个流程要做好文字、图片记录,活动要完备活动策划、总结等。还有,策划一些社团内部活动。

心理研习部:本学期学校和学院对于心理健康会进行专项宣传教育,这期间我们也会配合做一些工作,从现在起就可以去组织一些相关材料,到时候我们除了一些外场活动外还会在各个年级分发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的宣传手册或宣传单。其次,范主任特别要求这学期要认真做好社交网络上的宣传,因此人人主页、微博、QQ等都要定期更新,打造一定的知名度。建议这个可以专门交给某位同学,然后每天定时发一条与心理有关的小贴士以及励志语段等。

两位副主席:以上所有说到的活动,你们俩要去关注,本学期主要你们俩负责社团各项活动的统筹安排。你们俩制定每次例会时间和主题,安排心研部准备材料。

三、注意事项

1、本学期,提议淡化例会,重点加强各位部长和干事之间的联系。例会不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每两周开一次,可以视情况而定,但是,各个部长应该积极地在平时联系各部门干事,可以考虑大家聚个餐、出去玩,或者其他方式加强联系。

2、这学期工作比较重、比较复杂,希望各部门精诚合作,大家认真完成本学期的各项任务,同时也提高心协的认知度。

3、以后,例会记录、例会照片、活动策划、活动照片、活动总结等材料要认真做好,并且每位骨干都要及时将材料汇总,以电子稿的形式发送给我。

4、上一学期外场活动空缺,这学期除了“5.25”以外,我们可以视情况举行一两次外场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各部门、每位同学能够想出好的idea。

5、网络宣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一都必须关注我们人人主页;第二积极转发,扩大知名度。

6、还在想,想到下次说。。

四、一些题外话

很感谢上一学期大家的支持,心协的一些成绩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社团内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毕竟,我们不是一个专业的心理方面的社团,所以,我们虽然不能提供太多专业的心理技能辅导,但是希望我们能够提供一些积极地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同时作为一个社团,我希望能带给每个人一些社团活动的关怀,也能带给各位学弟学妹一些帮助和辅导。本学期,相较于上学期,任务要更加重一些,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合作。其次,这学期,首先因为我本身比较忙,没办法放太多心思在这方面;其次,考虑到换届,也希望借此锻炼各位骨干的能力,希望你们能在这个学期的工作中能够收获一些能力上的提升。

小学心理咨询室年度工作计划 篇5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心理协会2010-2011学年度半年工作总结

一、4-6月的总论

我是今年4月初才加入的,说得不好听,那就是有点走“歪门邪道”的途径加进来的,当然,这只是种玩笑话。很高兴能加入到心理协会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更高兴的是能够认识协会的林老师以及各位协会的朋友们。早在08年,我就听说了中心校区有心理协会的存在,当时我人仍在偏僻的南校区朝阳文学社中。从那时候开始,就对心理协会有了一定的兴趣,为什么呢?因为,虽然我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但我的追求却是哲学。凡追求哲学者,所要掌握的知识必须够广泛而深入,其中就包括心理学,哲学里常涉及到人性方面的问题。因此,了解、学习心理学对于提高我对“读人”,有很重大的意义。

来到这里已经近一个学期,记得08级的前任会长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你来到心协一个学期了,有什么感想吗?我当时的回答是:有超出想象的地方,也有低于想象的地方。超出想象的是我们这个社团,相当“有米”,这对于我曾呆的南校区各个社团组织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另外的,其实当时我并没有说完我超出想象的地方,那还有什么呢?

第一,是我们的指导老师很温和友好,丝毫感觉不到作为指导老师的“摆架子”,我们与老师的关系,与其说是老师跟学生的关系,更不如说老师是我们的朋友。第二,是我们的社团已经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程度,可以说得上该有的都有了,比如说会章、会徽、会歌、会服、报纸等等。

而低于想象的,那无非就是以下方面问题了,毕竟每一个社团,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我们勇敢去面对,并努力去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才能更上一层楼!

下面将为各位一一道来。

1.会员素质培养上:

1)不够注重培养会员的心理素质;

2)不注重会员的应用写作培养,缺少写会议记录、总结和计划;

3)不注重对会员在工作上的培养;

2.心理小报:

1)缺乏校园心理案例;

2)缺乏新颖的话题和素材;

3)有些内容给人感觉是滥竽充数;

3.每周例会:

1)“活动”和“会议”参杂其中,乱;

2)会议拖拉,废话过多;

3)主持人控制现场力不够;

4)没有让会员做好会议记录以及进行检查;

4.组织机构上:

1)缺乏秘书一职,导致没有专人负责文书、通知等工作;

2)拓展部与文娱部的职责有些重复,且容易混淆;

3)部门过多,人员过少,还导致“有人过于忙,有人过于闲”;

4)除了部长和副部长,不该其他会员都是“干事”,职责定位不准;

5.办公室里的办公桌过少,而部门又多;

6.缺乏外来人员的心理咨询;

7.整个协会缺乏心理方面交流的氛围;

8.领导层缺少跟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以及真正地去了解每一个成员;

二、具体活动的总结

1.五月游园活动

1)引入赞助,节省了社团经费;

2)奖品安排不够合理,缺乏吸引力;

3)活动时间不恰当,缺少氛围,环境太热,最好是晚上举行;

2.六校文艺汇演

1)缺乏对工作人员的基本培训工作;

2)节目丰富有趣;

3)参加观看人员多,让更多人了解到心协的存在;

4)缺乏跟各校社团嘉宾的交流;

5)配音方面工作没能及时与表演者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安排好;

3.海珠瀛洲烧烤

1)缺乏参考会员的意见;

2)路途过于遥远,行车路线过于复杂;

3)烧烤环境过于窄小,缺乏节目环节;

4)开销过大,效果却不高;

三、意见与建议

1.为了提高会员的心理知识水平,每学期开展若干期的“心理沙龙”活动,每期活动的组织可以让心协成员进行轮流开展,既可锻炼组织者的策划组织能力,也可以让成员们心理知识上收获良多,当然,必须设立一个“总负责人”进行专项负责与协助;

2.心协的每周例会,可改为一个月一次,避免频繁召开,另外可以定每周二为“干部会议”,仅部长级以上参加会议,在会议上由部长对每个部门进行工作报告和反馈指示;

3.提高心理小报的趣味性、贴近性,增加点会员提供的素材上报;

4.将宣策部与网络部,拓展部与文娱部进行合并,减少部门过多以及职责重复的状况;

5.增加办公室里的办公桌:2张,一张作为会长或副会长、秘书的办公台,一张与另外三张分别给两个部门进行共用;

6.将每个部门的“干事”,更改为有自己部门特色的职称,比如宣策部里的负责画画的或写字的,可以叫做“书画员”;

7.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全校性、开放性的Q群,专门提供给广大学生等爱好者和咨询者一个沟通的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心理案例的素材来源,还可以给我们成员不少机会锻炼心理咨询处理能力;

8.考虑到本协会的QQ群,不够统一,望建立一个包括历届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的统一心协群,以方便各届心协新老成员的联系与交流【至于开展工作上的方便,可以采用飞信、QQ、短号等的途径】;

9.设立秘书一职,专门负责处理文书、会议通知/登记/笔录/检查等工作;

2011年6月11日

心理协会拓展部干事 黎思维

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小学心理咨询室年度工作计划 篇6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4网络工程本科班

班主任:董松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15年9月23 日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在我校逸夫楼209教室全班同学以及班主任老师董松共同参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一、活动主题

绘人生蓝图 圆青春梦想

1、班会序幕

做一个真心话大冒险游戏,既可以调动同学们的好奇心,又可以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使班会在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3、班会开始

讲解此次班会的意义,并对整个健康月的活动做一个总结,把此次班会的安排流程告诉同学,是同学对对此次班会有个大致了解,做好心理准备。

4、视频观赏

播放几个同学们感兴趣的而且与本次活动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视频。

5、班主任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疑惑进行现场解答

讨论学习生活中的疑惑,在交流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此同时,心理委员为大家讲解一些学习到的心理知识,增加同学们对心理知识的了解,帮助做好人生规划。

6、游戏阶段

(1)心理测试。在娱乐中了解个人性格、交流等方面的优势特点及不足之处。进一步了解自己,探索自己。

(2)文字接龙。以宿舍为单位分组,进行语言传达。让同学们在集体中感受到快乐,增强集体观念。认识到未来的社会仍需要合作。

(3)户外活动。另找时间开展户外活动,譬如,混合篮球,编花篮,兄弟连等各种的娱乐活动,放松同学们的身心,认识到身体是未来竞争的资本。

7、班会总结

与同学们交流此次活动的感受,以书面形式字数不限,重在参与。对最近班级里存在的问题做一些分析,并提出个人的见解,对今后同学们共建和谐班级提出合适的建议。

8、班会结束

班委做后期工作。如,卫生方面,会后保持教室优良的环境。讨论此次活动存在的问题,寻找更加合适的解决方法,为以后开展活动汲取更多的经验,以完善各项工作。

七、后期工作

心理委员对同学们所写感受认真分析,针对不同同学的情况适当的与其交流。

2015年12月20 日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在我校逸夫楼209教室全班同学以及班主任老师董松共同参加了“打开心扉,畅游爱的海洋”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一、活动流程

1、班主任董松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机构以及服务的内容。

2、同学们讨论以下话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聊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就是——友情。可以说,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中提到这样一句话:“已过中年,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朋友们活着。朋友无论在何时,都是我们远行万里的鼓励者和送别者。”那么,在同学们拳头大小的心中朋友又占据了怎样的位置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友情这个话题。

话题一:什么是友情 什么是朋友

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

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话题二:友情是广博的,不在乎距离

3、对一些典型案例的思考

北京某大学女学生奚某因涉嫌盗窃同学宝来汽车被海淀检察院起诉到法院,这是近年来北京市最大一起大学生盗窃案。

21岁的犯罪嫌疑人奚某是北京某大学xx级学生,平时与一同学不和,且一向看不惯其平素处处炫耀自己有钱、目中无人的做派。2013年11月11日,奚某利用学校上课收作业的时机,趁同学不备将其上衣兜内的车钥匙偷走,随后将其放在校内停车场的白色宝来1.8t型轿车偷走,该车价值人民币246733元,同时偷走车内现金人民币10000元,美元2100元(价值人民币17408元),奚某于第二天被查获归案。

据了解,近年来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校园盗窃增多,但是该案盗窃数额特别巨大,居近年来大学生犯罪之首。

4、组织每位同学都讲讲自己的优点,让大家了解彼此。

5、班会满意度调查

6、请班主任总结发言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班会,提高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懂得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在校院里掀起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的人对心理健康引起足够重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16年3月23 日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在我校逸夫楼109教室 全班同学以及班主任老师董松共同参加了“沟通你我他——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一、活动流程

1.第一部分 由图片案例导入:案 例: 仅仅因为起床早弄出了响声而引起口角,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赖湘一就狂砍舍友20多刀,致人死亡。

(1)现阶段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与老师、家长、同学的冲突;生活在一种不和谐、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中;不能处理好各种冲突问题。

(2)分析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五大心理障碍 自卑心理 孤独心理 嫉妒心理 报复心理 异性交往困惑

2.第二部分:让同学们讨论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原则。

五大原则: 真诚原则

平等尊重原则

适度原则

求同存异原则

信用原则

3.第三部分:总结同学们的意见,系统的介绍相关的人际交往方面的技巧。(本部分内容为班会的重点)

(1)技巧

一、在人际交往中要尽可能理解他人的意思

通过一个小游戏表达人与人之间常存在理解误差现象,情调理解的重要性。

(2)技巧

二、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五心”

通过一则小故事表达在人际交往中做到: 1 诚心:抱着谦虚的态度听 2 专心:仔细地听,不要三 心二意 3 用心: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涵义或言外之意 4 耐心:不要轻易插嘴 应心:给予适当的回应,鼓励对方说下去(3)技巧三:和他人相处要有一定的表达技巧 通过一则小故事:

屠格涅夫在一次外出散步时碰到一个穷人向他乞讨。他在衣袋里摸了半天,然后抱歉地说:“兄弟啊,实在对不起,我没带吃的东西,钱包也丢在家里了。”乞丐突然紧紧地抓住屠格涅夫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你,谢谢你,太谢谢你了!”屠格涅夫奇怪地说:“你谢我什么呢,我什么也没有给你啊。”乞丐激动地说:“我本想找点东西吃然后就去自杀,没想到你竟然称我为兄弟!还向我表示歉意,您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和日常生活中切身体验来说明:在与人相处时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

4.第四部分:通过一个心理小测验,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性格及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二.班会总结:

此次班会地召开,同学们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决定培养健康心态,修养身心,条节情绪,共同创造和谐生活学习环境;树立了同学互帮互助互学的理念。同学们对于“如何调节良好的心态,如何和周围的同学们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交流,如何及时了解在心理上出现偏差同学的情况,怎样为有心理阴影和心情失落的同学做简单的心理调理”等方面都有了更好的认识。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下,学到了许多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谈感想、介绍有关知识的准备中让一部分平时性格不太开朗的同学得到了锻炼,也锻炼了同学各方面的能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6年4月20日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在我校学术楼314教室全班同学以及班主任老师董松共同参加了“呵护心灵,珍爱生命”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一、班会内容

1、主题阐述:生命的真谛是什么?

2、播放幻灯片,引入汪国真的诗“让我们把生命珍惜”,引导同学们理解生命的意义。

3、通过提出不同的事物让同学们了解生命。

4、让两位同学分别介绍霍金和哈森迈尔事迹。

5、播放“男子拆迁后一夜暴富,吸毒发病狠心弑母”视频

6、老师点拨总结,指导学生享受和超越生命以提升生命的质量 ?

二、班会总结

通过本次班会,提高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帮助同学们关心身边的人,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珍爱生命。同时在校院里掀起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的人对心理健康引起足够重视,更加学会尊重生命,爱护生命。

2015-2016学年整个工作总结

通过近几年各项工作的系统开展,取得了一些经验。首先,心理教育紧密围绕学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抓住学生的特点,学生感兴趣什么,需要什么就及时开展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如新生入学一段时间后,有很多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就及时进行新生适应不良症的教育,指导他们如何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形式以及和新同学相处等。

其次,对于心理辅导工作的时间上应尽量方便同学。正常的教学可以有正规的课时安排,但心理咨询不同,要随时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为了方便学生,把咨询时间放在了中午,这样心理教师就不得不放弃午休时间,另外预约的时间更是不包括在规定时间之内。咨询的时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到,而有些学生是鼓足勇气,下了很大的决心来的,如果这次没能及时帮助,也许就不会有下次了。因此,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就要求我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切以学生为主。

第三,学生渴望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学生们在学校中在体验自身成长变化的同时,还要感受激烈的竞争,学习的压力及以不断变革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压抑就更为显著。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工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迫切需求,渴望参与的心情。在这种局面下,就更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开展各项活动与工作,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第四,我们教师心理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以前很多教师对心理学一知半解,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健康教育都不清楚。而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对学生异性交往问题,不再是以往的严厉批评,生硬拆散,严禁交往……现在许多班主任对这个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会找同学谈心,和他一起分析探讨,能够正确看待青春期中学生向往异性接触的心理。因此,随着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趋于人性化,更注重心理感受,避免了矛盾冲突或直接造成尖锐的问题。

现在,人们已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这对我们从事教育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

班主任教师:董松

小学心理咨询室年度工作计划 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硕士,择业意愿,影响因素

一、引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 》指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 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纲要可以看出,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 这需要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从事这项工作。廖全明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文中指出, 我国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不足4万人, 不能达到1∶2000的指标。王宏方、张秀琴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指出, 在职的心理老师中, 心理学与教育学专业背景的老师只占40%, 剩下的60%是由中文、历史、生物等学科老师兼任。这表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不足。在已有的研究中, 大多研究从现有的教师队伍进行研究, 如邓林园、马博辉、伍明明、王工斌在《不同专业背景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工作现状对比研究》中研究在职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背景、工作方法以及授课形式。本文试图从心理健康教师来源的角度对心理健康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方法

1.被试。

本研究在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专业发放问卷60份, 有效问卷52份。男生14人, 女生38人。本问卷是在参考前人的基础上编写, 经专家评审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并运用描述统计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

(一)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的基本情况

通过sps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 女性38人, 占调查人数的73.1%;男性14人, 占26.9%。毕业后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16人, 占30.8%, 不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生20人, 占38.4%, 不确定是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6人, 占30.8%。

(二) 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毕业后择业因素的分析

1. 研究生报考研究生的动机对毕业后就业选择的影响。

从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动机来对数据进行分析, 为了“读研圆梦”而读研究生为10人, 这10人中有2人毕业后会从事中小学心理工作, 8人不确定是否会从事该工作;因热爱学术而读研的人数为4人, 这4人中有2人毕业后会从事中小学心理工作, 2人不会;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而读研的人数为30人, 其中8人毕业后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4人毕业后不会, 另外的8人则不确定是否从事。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读研有4人, 这4人中2人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人不会从;因为父母要求读研的有4人, 这4人中2人会从事, 2人不会从事该工作。通过卡方检验χ2 (χ2=18.503, p<0.05) , 说明不同的报考研究生动机有显著性的影响。

2. 研究生的男女性别在是否会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比较。

通过对男女性别的数据进行分析, 可知男性共有14位, 其中10位毕业后不会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位不确定是否会从事该工作;女性有38位, 其中16位会从事该工作, 10位不会从事, 12位不确定。通过卡方检验χ2 (χ2=11.338, p<0.05) , 说明男女性别在是否会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有显著性差异, 即女性会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比例比男性要高。

(三)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是否会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原因

上文已经分析了研究生是否会从事该行业的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探寻影响研究生是否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的原因, 我们对一部分调查对象进行了访谈, 进一步了解他们择业的依据。

1. 硕士研究生会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原因分析。

我们对5位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硕士研究生进行访谈。对受访的学生询问:“能跟我们谈谈, 你为什么会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吗?”。将会五位受访者回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对口, 与自己的兴趣相关, 认为从长远来看有发展前景; (2) 学习相关课程后, 发现自己的专业在中小学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3) 认为中小学的工作比较稳定, 有保障。

2. 研究生不会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因分析。

对6名不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生进行访谈。对受访的学生进行询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就是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设立的专业, 既然如此, 你毕业后为什么不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呢?”将六位受访者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受重视, 在职业发展上没有前景; (2) 中小学教师薪资较低; (3) 对从事该行业不感兴趣。

四、结论

1.研究生毕业后明确会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生占比小。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 发现只有30.8%的研究生明确表示毕业后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就是说每年的毕业生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会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这严重影响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影响是否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原因分析。 (1) 分析可得到研究生读研的动机和研究生的性别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是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影响。为了获得硕士学位或者被调剂的学生一般毕业后不会从事该工作, 因为兴趣而主动报考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的学生毕业后会选择从事该工作。男女性别也会影响硕士毕业后是否会从事该工作, 进一步分析, 发现会选择从事该工作的都是女性。 (2) 研究生对薪资的期望、对职业发展的期望以及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认识会影响是否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会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因主要有:认为自身不适合做中小学老师;认为中小学心理老师的薪酬太低;不想从事教师行业, 想进企业发展;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受重视。

3.建议。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中提出, 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但是,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点培养的专业人才只有30.8%的人会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也就是说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人才会进入中小学工作, 这严重违背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点的培养目的。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硕士毕业生不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因, 本人提出以下意见: (1) 针对就读本专业的研究生多为调剂而来, 毕业后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愿不足的问题, 可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计划, 扩大专项计划招生名额。通过专项计划为中小学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门人才。 (2) 针对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硕士认为的社会和学校不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象, 中小学应该在招聘人才时主动向应聘者宣传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以及国家对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下发的相关文件, 给心理健康教育硕士树立信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年修订) [DB/OL].http://www.gov.cn/zwgk/2012-12/18/content_2292504.htm.

[2]廖全明.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6) :146-150.

[3]王宏方, 张秀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教育科, 2003, (5) :28-30.

[4]邓林园, 马博辉, 伍明明, 王工斌.不同专业背景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工作现状对比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 2014, (3) :49-54.

[5]吴玮.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J]陇东学院报, 2011, (22) :122-125.

[6]刘笑梅, 贺银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基础教育, 2009, (9) :16-19.

小学心理咨询室年度工作计划 篇8

(一)“首因效应”及预防

在人的交往中,个体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下判断而形成第一印象后,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这是班主任在新接班的起始阶段,对某个或某些学生所得到的最初的信息因素所引起的心理效应。

在班主任与学生首次接触时,双方相互观察比较仔细,注意比较集中,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师生的信赖程度和交往深度与第一印象有直接关系。但第一印象只能作为对人知觉的起点,而不能作为终点。也就是说,初次接触,师生不可能互相作出全面的评价,难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第一印象常常会在班主任的心里固定下来,形成心理定势,成为以后对待这个学生的主要依据,使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出现不应有的失误。如有位年轻班主任,开学初发现某学生在书桌桌面上涂写,就始终认为该生不爱护公物。克服“首因效应”的办法是,不以貌取人,不凭印象下结论,设法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情况。

(二)“马太效应”及预防

“马太效应”源于《马太福音》,原意是让富有的更富有,让贫穷的更贫穷。由于人们的期望和积极的情感反应,会使所期望的对象向更符合期望者期望的方向发展,即对对象有激励和鼓舞作用。

这一心理偏差可能由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称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效应)引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对某个学生的认知而形成一定的期望,促使该学生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而最终使预言成为现实。古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迷恋自己精心雕刻的一尊女神像,他的深情期望果真将雕像激活成人,他如愿以偿地和女神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心理学家借用这个神话说明:教师的期望足以影响学生的行为,并产生神奇性教育效果。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在班主任工作中,这种现象也时常发生,如“好学生”处处受到优待,而“后进生”往往丧失许多机会和条件。克服的办法是,应以“每个学生都是可教的”為指导思想,不以标准化测试的成绩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以每个学生每一方面的充分发展为评价基础。班主任工作以尊重和热爱学生为核心,公平、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可持续地发展。

(三)“晕轮效应”及预防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月晕出现时,我们在月晕的扩展、遮挡下常常看不清月亮。照像时,镜头进光太多,主体影像会出现晕轮,主体反而变得模糊不清。晕轮效应是指由对一个人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到对其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极易导致个人偏见。如对某一学生有好感,觉得他一切都好,否则,觉得他一无是处。这种以某一方面优点(或缺点)代替全部优点(或缺点)的倾向,在班主任工作中是时有表现的,并且会产生不良后果。克服的办法是,班主任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和认识学生,经常多个角度考察、了解学生,既要看到长处,又要了解不足,不能仅凭学生某一方面的表现而做出终结性的鉴定。特别要努力消除“晕轮”的影响,全面、冷静地评价问题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诸多“闪光点”,并给予适当引导,不以偏概全,就可以避免“因寸朽而弃连抱之材”的情况。

(四)“定型效应”及预防

“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生活在同一地域或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常表现出许多相似性,人们在社会认知中便将这种相似的特点加以归纳、概括到认识中并固定下来,形成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不仅很难改变,而且人们会用它去“同化”某一个体,即只要某一个体被“同化”到群体中,对群体的刻板印象自然也适于认识这个人。类别化在社会认知中可以加快信息加工速度,简化人的认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但是,类别化常常导致社会认知出现错误,因为过分简化会隐没了某些个体身上独特的东西。群体中的有些个体虽属于某个群体,但其特征并非与群体特征一致,在这种情况下,类别化就会导致过度概括的错误。当前人的社会经济活动领域、思想观念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如果仍拿以前形成的社会刻板印象去认识人,往往会出现错误。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实事求是地看待学生,以发展的、动态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决不能仅凭刻板印象主观地给学生下评语,更不能人为地将学生随意地划归到某一群体中。

(五)“求全心理”及预防

“求全心理”是指班主任在心目中往往有一套理想化的评价学生的标准系统,这一系统由于过分追求完美而忽视了班级学生的发展实际和现实差异。作为班主任,把握好评价标准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度”是非常重要的。过高的要求固然好,但是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学生怎么努力都有可能达不到,会使学生失去自信心。求全心理更不利于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当后进生有了微小的进步,本应受到肯定和表扬,但在求全心理支配下,班主任则不予重视和鼓励,会影响后进生发展的积极性。克服的办法是,班主任要潜心研究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适度、适当地提出教育要求,并引导学生不断地发展。

(六)“文饰心理”及预防

班主任在认知他人的过程中,常常无意识地将自己的个性倾向推衍到学生身上,以此解释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这种投射常常能敏感觉察到学生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但是由于班主任与学生处于不同的地位,认知、兴趣、态度、愿望、思想、个性、生活背景不同,因而这种以己度人的认知方式,也会带来认知偏差。班主任可能会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行为,往往寻找一些关系不大,或根本没有关系的理由来搪塞,认为班主任做的事都是为学生好,都是正确的,即使做错了,也碍于情面、脸面,不能当面向学生承认错误,否则会失去威信。克服的办法是,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时,不要自作主张,要放开学生手脚,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发挥其想象力,冷静地思考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学生的言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七)“失控心理”及预防

“失控心理”常发生在班主任面对突发事件或问题学生的时候。有的班主任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或暴怒斥责,或讽刺挖苦,或横眉冷对,或喜怒无常。感情失控,不利于班主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但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连自身的威信也会随之降低。克服的办法是,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修养、道德修养和性格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情绪情感、达观的人生态度,加强自我调控能力。

(八)“代偿心理”及预防

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成熟,虽然依赖于明确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但总体发展水平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和协调性。如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长发挥达到部分补偿,即人的精神力、意志、情绪情感能帮助人战胜残缺与不足。

但是代偿心理过度,班主任可能因为观察能力不太强,而过份相信自己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一定会替代观察能力,如语言能力或直觉等等。同时,有可能班主任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出于“代偿”转移心理,他们寄厚望于学生完成自己的愿望,对学生提出过高、过多的要求,希望学生一味攀登自己没有达到的人生高度。这一心理影响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目标作出正确的选择。班主任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清楚地了解自己、客观地分析自己,充分利用自己所具有的优势,科学合理发挥代偿作用。

(九)“餍足心理”及预防

新上任的班主任,尤其是青年班主任,踏上工作岗位伊始,工作热情很高、劲头十足,时间一长,由于班主任工作的复杂、单调、压力大,就会产生倦怠感。“餍足心理”是指班主任对工作和对学生爱的情感的“餍足”,抑制了其对工作和学生的投入,使工作激情不再、热情衰减甚至使工作陷入瘫痪的僵局。克服的办法是,努力培养工作兴趣和自身发展的欲望,勤思考、多学习,向书本和学生学习,工作中追求创新的乐趣和喜悦,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满足。

(十)“自否心理”及预防

“自否心理”是一种自我轻视和自我怀疑的心理倾向。有的班主任往往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当某一项具体工作失败,或发现自己的工作做得没有别的班主任好,或在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不如意时,常常会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人格、甚至身心发展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不认同,失去工作的信心和动力。克服的办法是,首先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包括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着眼于发挥自己的特长。要对自己有信心,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发展得更好。要相信自己对学生教育的有效性,即使未完成既定任务,也可以从中获取经验。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小学心理咨询室年度工作计划 篇9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执行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落实推进上海市及浦东新区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精神,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其主要涵义可概括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视智力的片面发展;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统一模式的发展;学生在原来基础上可持续的终生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的当前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最根本要求,体现了教育工作最重要的规律。基于此,我们将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遵循主动、民主、合作、多样化的宗旨,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精神面貌、情感意志的全面和谐发展,增强教育教学中的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及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二、基本原则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严格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制定如下具体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面向全体,通过普遍的活动教育,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差异性原则

注意个性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主动性原则

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排解厌学、自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做到防微杜渐。

(四)活动性原则

以活动为主,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体验中得到成长与发展。

(五)尊重与理解原则

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和情感,营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工作目标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为:在不断加强与完善心理辅导课、讲座与个别辅导等基础教育形式的同时,努力发展、开拓适合本校师生心理发展状况的多样化教育方式,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为:预备年级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转变,积极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初一年级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变化,适应自我身心变化,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初二年级学生明确理想目标,构建和谐人际网络;初三学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平稳度过中考。

四、途径及方法

(一)心理辅导课开设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开展

1、针对预备年级开设心理辅导课。课程以活动和体验形式为主,指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正确对待学习成功与失败,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自弃心理,帮助其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的逐渐养成。

2、针对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开展每学期2次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

3、适当开展针对教师的专题讲座,内容可包括如何更好与学生沟通、如何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有效干预以及自身工作压力缓解等方面。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针对预备年级新生及问题行为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心理档案拟包括如下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成员、学习经历等。

第二部分:反应学生心理发展轨迹的开放式问题。包括成败经历、自我评价、遇到的困惑与烦恼等。

第三部分: 采用科学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量,暂选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MHT)》作为筛查量表。

(三)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工作。

1、推进心理咨询室建设工作

(1)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功能,提高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现代化标准,使之成为集心理健康指导,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信息采集,资料积累,个案研究等集众多功能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载体。

(2)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预约制度和登记制度。(3)通过心理辅导课、心理健康教育橱窗、心理讲座及团辅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大对全校师生宣传力度,提高心理咨询室知名度和利用率。

2、针对学生、教师及家长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工作

(1)对主动来访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与援助,做好个案跟踪并记录归档;与政教处等有关部门合作,对于特殊学生、问题学生等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解决学习及行为问题;对于心理健康筛查中发现的存在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进一步诊断与鉴别,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正与治疗,必要时进行转介。

(2)对来访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及辅导,帮助其明确学生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发展任务及应对策略。

年度小学安全工作计划 篇10

坚持“崇尚理解、润泽生命、奠基幸福”的办学理念,以学习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管理基本要求》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学校安全防范管理责任人与要求,完善学校安全防范管理机构,落实安全防范管理职责,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学校日常安全防范管理,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努力为师生创设一个安静、安全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二、管理方针:

依法管理、积极预防、全面落实、全员参与、全程控制。

三、工作目标:

继续加强以师生安全和学校财产为主的各项安全防范管理工作,保证学校一方平安,保持市安全文明校园荣誉。

三、具体工作: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安全防范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确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要切实做好校园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领导,落实学校安全防范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逐级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履责,努力形成教职工全员参与学校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2、加强领导,落实制度。继续坚持把安全防范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并把它作为学校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工作来抓。继续完善学校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网络和相关制度,严格学校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管理制度执行,做到谁失职,谁负责。

3、通力合作,落实措施。

1)学校的总务处、教导处、食堂、门卫、卫生室等部门要协调工作,各司其责,从源头上杜绝安全的隐患。学期初完成对学校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签约,切实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

2)在师生中开展安全教育,包括交通、消防、食品卫生、用电、社会实践或外出活动、体育运动、网络、劳动及日常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安全教育专题平台(软件),开展各种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安全教育活动,丰富学生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

3)继续做好常态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疏散防护应急能力,保障学校师生安全,重视加强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增强师生自救、自护和互救的能力。

4)学校对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出安全要求,并对校内安全防范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加强管理,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5)学校每月一次、期初、期末对校舍、食堂、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及其它设备设施等安全状况和学校食品卫生等进行全面检查,杜绝或减少有责任事故的发生。

6)将学校安全工作列入对年级组、个人考核、评估的内容之一。学校定期进行查验或完善,做好工作记录或检查记录。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凡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部门和个人,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7)加强消防和用电安全管理,在教室、专用室、图书馆、阶梯教室、食堂等人员密集的防火重点场所配齐配足消防器材,保持安全疏散通道畅通,确保紧急情况下师生的安全撤离和疏散。加强电源、电器的检查,防止因电器长期用电或私自使用电水壶等大功率电器等问题引发事故。

8)加强对校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影响学生。

9)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等各种大型活动应以安全、就近为原则,提前排查不安全因素,提出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

10)不组织学生参加救火、防汛、防洪和商业性庆典、演出活动,严禁组织学生参加超越其年龄、行为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以外的各类活动(如二楼以上擦玻璃、在交通要道上宣传、值勤、擦洗交通隔物、去医院等有传染病源的地方劳动等)。

11)学校体育器械、实验设备等教育教学设施要严格按照安全和卫生标准配备,并定期进行检修。

12)加强对早操、课间操、体育课教学等校内活动的组织工作以及运动技术要领、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13)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参加体育竞赛以及其他剧烈运动的特异体质学生,应予以劝阻。

14)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15)建立严格的值班与交接班制度,学生上学、课间、午间、放学时,值班教师在楼梯口、校门口等值班点进行安全管理疏导,避免因拥挤、奔跑、追逐等引发事故。路队护送人员要保证将放学后尚未被家长接走的学生带回学校指定的场所,交给值班人员管理。

16)如果发生校园学生伤害(意外)事故或师生伤亡、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等重要事件,有关部门、人员应立即将简要情况报告学校,并按学校规定及时处理,过程中情况应随时报告。

小学心理咨询室年度工作计划 篇1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小学班主任的新职责和新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除了搞好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外,还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将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视为己任和职责。因此,在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是身兼教师、班级管理者、心理健康医生等角色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工作者。渗透式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在不断的渗透中,不仅避免了小学生单纯依靠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更丰富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内涵。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契合的策略

纵观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很多中小学班主任已经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很多班主任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疏导学生心中的各种情绪,但是,由于很多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思想观念陈旧、心理教育理论不足、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操作方法不当、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1.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渗透教育的基本原则

小学生的心智与生理都处于发育期,特别是那些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需要老师的关爱。很多小学生将班主任视为自己的榜样,从班主任身上学习优秀的品质、干练的作风、幽默的谈吐、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稳定的思想情绪、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思维意识。小学生在了解班集体的内涵时首先接触到的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因此,小学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小学生明亮的双眼监督下。班主任与小学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相互之间信任、依赖、认同,这样才能使小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对班主任说

2.营造和谐班集体氛围,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环境

人的心理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种无形的环境对小学生们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氛围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在正确的心理暗示和影响下,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更好发挥。因此,这就要求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创建良好、宽松、积极、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在这种良好氛围影响下,实现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为避免学生由于紧张的学习而出现焦躁、紧张的不良情绪和心境,班主任可以在班集体中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远足郊游、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妙趣横生的班级活动等,都将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满活力。很多小学生在活动后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我们班真有意思!别的班就没我们班好!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通过非教育的方式培养了集体观念。

3.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我国小学班主任一般都担任着至少一门主科的教学活动。有的学校还对低年级班主任采取包班制的方式,即班主任既教数学,又教语文。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课堂教学优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特点,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并结合教材的内容逐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心理因素的投入水平和效果,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性

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是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由之路。班主任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前瞻性的活动,更是构建良好心理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班主任在设计心理活动课程的内容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班主任可以在课前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最讨厌什么、最关心什么、最喜欢什么,通过寻找共同的话题帮助小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对于中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树立合作意识、学习简单的情绪调控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等活动帮助学生成长。对于高年级学生一定要逐一对他们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会面对不同的挫折。另外,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能够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结语

总之,虽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但是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帮助小学生形成难度人格、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心态。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充分利用渗透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小学心理咨询室年度工作计划 篇12

一、小学班主任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一, 小学班主任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在孩子心中, 班主任往往比一般的任课教师更具有权威性, 对班主任也更加信任, 这就赋予了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更多责任, 也奠定了我们班主任工作作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的基础。

第二, 在小学教师中, 属班主任与孩子的接触最为频繁, 和孩子的距离最近, 对孩子的个性、为人以及家庭情况等也更加了解, 这有利于我们与孩子进行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 并且对取得良好的效果是有帮助的。因为我们了解孩子, 所以我们对于每个孩子都能采取适合这个孩子的沟通方式以及交流方法, 有计划地长时间持续引导孩子。这也使得我们班主任和孩子, 或者说和我们所带的班级之间的师生关系比较特殊, 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三, 孩子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过程, 基本就是在中小学阶段, 而小学作为启蒙教育机构, 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小学班主任的工作, 在时间上与孩子心理品质的养成时间是重合的, 因此除了常规的教学活动、班级管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之外, 势必包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综合上述几点原因可以看出, 小学班主任是有必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 而且小学班主任这个身份也是很适合进行这项教育活动的。

二、小学班主任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接下来, 我们就来谈谈, 小学班主任应该怎样开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具体有哪些措施。

1. 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很重要的, 比如:长时间处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下的人更加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以及消极的人生态度。作为小学班主任, 我们应该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让孩子们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 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且能促进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对于他们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一个班级的氛围融洽了, 学生之间的矛盾也会相对减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们班主任的工作量, 而且就算有问题需要我们出面帮忙解决, 相信难度也会有所降低。

2.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 小学班主任都担任着本班一门主要课程的教学工作, 而班级整体比较擅长的学科往往也就是班主任所教的学科。这与笔者上述提到的, 学生对班主任相较于对别的任课教师而言更加信任, 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这一点可以被合理运用到对孩子的心理教育中去: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适当运用一些心理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课本知识的同时, 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班主任在平常和学生的接触交流过程中, 要细心观察学生的状态, 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问题, 并且可以向学生平日里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了解一下情况, 站在学生的角度同其进行交流,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还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3. 开设专门的辅导课程

除了在我们自己的课堂内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 我们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 为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一个专属渠道。比如说, 针对低年级学生, 可以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帮他们克服厌学、依赖的情绪;针对高年级学生, 他们对男女两性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开展一些心理活动, 向他们传达“男生女生大不同”的概念。当然, 一旦课程开设成功, 对我们班主任的要求就更高了: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 为上心理健康辅导课做准备, 并且还要和学校以及教育部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接轨, 使心理健康辅导课的内容、形式更加适合孩子, 为他们未来的发展铺路。

4. 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这一措施的提出与两千多年前孔圣人的“因材施教”有关。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不同的个性, 不同的处事方式, 不同的兴趣爱好, 不同的家庭情况, 不同的生长环境, 等等。而我们班主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 是要把这些因素全都考虑在内的, 对于不同的孩子应该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和家长合作, 全面了解学生, 建立每个学生的心理档案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况, 开展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学生也可以通过我们和他们家长一起建立的心理档案。以及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做的记录, 更好地了解自己, 主动弥补自身的一些不足。对于一些严重的特殊学生, 班主任要学会向高一级机构转介。

三、结束语

上一篇:工程技术标准及要求下一篇:六一儿童节的园长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