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故事》的读后感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神话故事》的读后感(精选19篇)

《中国神话故事》的读后感 篇1

不久前,我读了《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书中的故事精彩纷呈,文字通俗易懂,还有精美的插图很是吸引我。读完后也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学会了很多的人生道理。

书中很多故事:有愚公移山,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牛郎与织女,精卫填海,白蛇传,八仙过海„„但让我印象深刻的要数愚公移山这个故事。

愚公是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他家门前有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大山有一万多丈高,七百里宽,由于山又高又宽,对村子里人们出行带来很多不便。于是愚公决定召集大家一起来移山造福大伙儿。

在移山的过程中,愚公的妻子提出了异议:“像你这样的年纪,即使是一座小山,也未必能轻易搬动呢,何况是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啊?”愚公心意已决,带领着儿子和孙子一起到大山下,敲碎石头,挖出泥土,用簸箕和竹筐装走并运到渤海边。

过了几天,愚公又被“智叟”嘲笑他说:“你这个老糊涂!都这把年纪了,还想去搬动那两座大山,只可惜你连山的毫毛都损伤不了。”愚公听后说道:“我 当然会死,但我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这样 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是没有穷尽的。而两座大山又不会再增高,总有一天会搬完的!”“智叟”只能哑口无言了,低着头离开了。

后来,愚公的行为和精神感动了天帝。于是天帝命令天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从此以后,愚公和村里的百姓再也不用为进出而发愁了。

《中国神话故事》的读后感 篇2

我国神话传说故事中的复仇故事以不同的复仇方式、复仇原因、复仇结果展现出来各个复仇故事的特色。从复仇方式来看, 主要有三种情况:亲自复仇、借助他人复仇、借助外力复仇;从复仇的原因来看主要有血亲原因的复仇、为情义的复仇、惩戒性质的复仇;从复仇的结果来看, 要么成功复仇, 要么复仇失败, 结更大的仇;从复仇主题来看, 无论是哪种方式、哪种原因或什么样的结局, 神话中的复仇故事体现的都是人类的情感方式、处世态度。

“神话最主要的特质, 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起源的解释。这种起源的解释不仅指示出世界在时间意义上的‘开始’, 而且指示着现存世界秩序所以如此的‘根据’与‘前提’。”[1]所以, 在神话中的许多关于复仇的故事, 彰显的是一种社会秩序极端自由化状态下的人类的本能选择, 人们把复仇当成解决仇恨关系的唯一选择, 更是生存尊严的一种体现, 复仇在人类的内心深处是被推崇的。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的神话《精卫填海》:“发鸠之山, 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 其状如乌, 文首, 白喙, 赤足, 名曰:“精卫”, 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 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 东流注于河。”炎帝的女儿溺死在东海, 死后化为精卫复仇, 衔着西山的木石, 来填塞东海。就是典型的亲自复仇的方式, 因为东海夺取了自己的生命, 使自己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的权利, 展现的自己的生存的欲望, 尽管面临的无边的东海, 尽管自己仅拥有微小的力量, 依然要往返于西山与东海之间, 衔木石以堙东海, 直至东海被填平。《精卫填海》的故事展现的是一种精神, 一种不屈不挠的、不畏强暴的、勇往直前的精神。复仇故事中, 复仇的一方尽管势力强大, 而另一方尽管势单力薄, 但是依然倔强的实施着自己的复仇行为, 实现着自己的复仇愿望, 有一种不大目的, 誓不罢休的力量。

这是我国神话的复仇故事为我们开启的一种复仇精神, 这种不为强暴、勇往直前的复仇精神一直是复仇故事的主旋律, 这种复仇精神也一直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不断传承。《史记》中“士为知己者死”的豫让, 面对强大的赵襄子一而再再而三的为智伯复仇, 变身刑人, 吞炭毁声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荆轲面对强大的秦国和秦王, 尽管是“风萧萧兮易水寒”, 尽管明知“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复仇的脚步依然没有停留。这些复仇主角身上拥有的复仇精神成为了我国的一种大义凌然的文化精神, 而这些复仇主人公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出自《列异传》和《搜神记》中的“三王墓”的故事, 则是典型的借助他人力量来复仇的故事。《搜神记》卷十一记载:“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 三年乃成, 王怒, 欲杀之。刘有雌雄, 其妻重身, 当产, 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 三年乃成;王怒, 往, 必杀我。”拿着雌剑往见楚王, 果然“王怒, 即杀之。”“莫邪子名赤, 比后壮, 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 三年乃成, 王怒, 杀之。’于是, 赤“日夜思欲报楚王。”但是, 楚王梦见有一眉间广尺的少年, 说要找他复仇, “王即购之千金, ”赤听说以后, “亡去, 入山, 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 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 将子头与剑来, 为子报之。’儿曰:‘幸甚。’”

干将莫邪的儿子为了给自己的父亲报仇而欲找楚王复仇, 但是复仇行为还没有实施, 就被大王识破了计划, 不得已, 赤逃亡山中, 但是复仇的欲望仍在, 但是自己又无法亲自复仇, 这时, 就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实施复仇。客的适时出现, 帮助赤完成了复仇的心愿。借助他人复仇, 而且这个“他人”还是个陌生人, 那么“他人”复仇的原因就让这个复仇故事更加地意味深长。

这个复仇故事从赤的角度是血亲原因产生的仇恨而延续的复仇故事, 赤的父亲被杀, 所以赤要为其父报仇。血亲复仇是由于血亲关系人而引发的复仇, 仇敌的双方是不共戴天的, 于是一方向另一方寻仇既是告慰亲人, 同时也是维护家族或家庭的荣誉。这种血亲复仇是我国传统血亲关系认知的一种具体体现, 在我国的一些古籍记载中, 血亲复仇的必须的, 《尚书·康诰》中记载说:杀人之父, 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 人亦杀其兄。《公羊春秋·隐公十一年》记载说:“君弑, 臣不讨贼, 非臣也;子不复仇, 非子也。“《礼记·曲礼上》记载说:“父之仇, 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 不反兵:交游之仇, 不同国。”这些都是我国古人对血海深仇的血亲仇恨的认知, 这些认知不仅仅体现了血亲复仇的不可逃避性, 杀父之仇, 不共戴天, 兄之仇, 不待时, 更体现了我国古人对复仇本身的认知, 血亲复仇是必须的, 同是时也是理性的, 不能盲目地报复, 而是对等关系之下的复仇, 父亲被杀的人杀仇人的父亲, 兄长被杀杀仇人的兄长, 这种认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复仇找到了正当合理的理由, 从而也使复仇带出了合理性和正义性的色彩。从帮助者“客”的角度来看, 陌生人“客”为什么要替赤去复仇呢?仔细的推敲, 我们不难发现, “客”的身上闪现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侠”的光彩和精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这个复仇故事便也带上了一股我国传统侠文化的精髓。

这种对血亲关系的认知展现的是人类本能的情感关系, 而对复仇本身的认知则体现了我国复仇行为一直崇尚的理性复仇行为, 这种认识在我国的通俗文学中尤其是武侠小说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延续。

出自《搜神记》的“夏侯弘”的故事是一则借助外力复仇的故事。《搜神记》卷二记载, 谢尚“年少时, 与家中婢通誓约不再婚, 而违约;今此婢死, 在天诉之, 是故无儿。”由于谢尚的始乱终弃, 婢女死后借助天力复仇, 让谢尚绝后。《搜神记》卷十一记载的“东海孝妇”的故事中, “东海孝妇养姑甚谨, 姑曰:‘妇养我勤苦, 我已老, 何惜余年, 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 系之。拷掠毒治, 孝妇不堪苦楚, 自诬服之。”东海孝妇蒙冤死后, “郡中枯旱, 三年不雨。”这两则故事中无论是婢女还是孝妇, 她们的复仇方式是特别的, 都是自己死后引起的冤屈撼动了上天, 上天靠着无上的力量为其复了仇。这种靠外力复仇的故事有个共性, 那就是受害者都是弱势群体, 而且都身负巨大的冤屈, 再由上天得到感应进而报仇成功。

这种借助外力复仇的故事, 其中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的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的因果报应的一种简单的认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上天替蒙冤者复仇是人间伸张公理的主张的体现, 追求公理是人类的必然愿望, 谁都不希望自己被冤枉, 谁都不希望自己委曲求全, 一旦蒙受冤屈, 就希望诉之公理, 而复仇成功的结果表明的其实是一种公理审判之后的惩戒坏人的表现, 于是这种借外力复仇的故事便成一种惩戒性质的复仇, 是人类对公理的不懈追求的体现。这种靠外力复仇或惩戒的手段在我国的古典戏剧《窦娥冤》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窦娥蒙冤临刑之时指天为誓, 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 以明己冤, 后来果然都应验。天力惩戒以后又得到了公正的审判, 《窦娥冤》里的指天誓言让其成为了我国戏剧艺术中的瑰宝而代代传颂。

复仇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文学的基本母题, 在我国传统的神话传说故事中, 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关于复仇的故事, 在不同的故事中, 以各自的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复仇故事中所蕴含的精髓, 或者是人类本能情感的外化、或者是人类传统思维认知的体现、又或者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 总之, 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用其艺术化的叙事展现了其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的审美可能性。

摘要: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 有许多是复仇的故事, 中国神话中的复仇故事以不同的复仇方式、复仇原因、复仇结果以展现出来各个神话复仇故事的特色。从复仇主题来看, 无论是哪种方式、哪种原因或什么样的结局, 神话中的复仇故事体现的都是人类的某种情感方式、某种处世态度, 而最终所展现的是复仇故事中所蕴含的某种精神。

关键词:中国神话,复仇,探析

参考文献

中国柔道的“神话” 篇3

冼东妹被选入广东省四会市业余体校时还不到13岁,个头1.48米,体重35公斤。小姑娘皮肤黑黑的,身体很结实。当时的教练慧眼识英才,要冼东妹学摔跤,而她也的确不负期望,第一次上课时就有出色的表现:摔跤垫前男女生各站成一排,教练讲完要领后发令开始练习,其他女孩站在那里不好意思地笑着、观望着,而冼东妹出其不意地冲出队列,只听一个男孩子“哎哟”一声,大家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被冼东妹摔趴在垫子上了。

无论训练有多苦,即使强度达到身体承受的极限,冼东妹的脸上也不会有痛苦的表情。当时的教练对学生要求严格,400米跑限时1分40秒,休息4分钟后跑第二次只能慢4秒,第三次跑也只能比第二次再慢4秒。一般田径队的训练也就是跑3次,但冼东妹他们却要跑4次。一些孩子跑完就趴在地上起不来了,而她始终脸露笑意。

一年后,冼东妹被推荐给广东省体校摔跤教练,碰巧的是她同时被柔道队教练看中,学了一段时间的摔跤后便转入柔道队。在省体校期间,冼东妹就获得了全国女子摔跤锦标赛亚军。练柔道后,她将柔道和摔跤融会贯通。两年后,她赢得了全国青年赛冠军。凭着一系列的佳绩,冼东妹成功入选国家队,并一步步走向奥运柔道冠军的领奖台。

重出江湖备奥运

在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上夺得冠军后,由于多次手术,冼东妹左膝被打进3枚钢钉,她决定暂时离开赛场。2001年九运会时,她复出并成功卫冕,随后又退役读书。2002年亚运会前,冼东妹响应国家队的召唤,毅然决然地再次复出,并在亚运会上夺得一枚银牌。尔后,医生判定冼东妹的伤病已无法继续从事柔道运动,正在她退役回家筹备婚礼的时候,又接到了国家队关于参加雅典奥运会的通知,因此书写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的传奇。随后,经过短暂退役的她很快又为十运会第四次复出。

不过,难度最大的还是第五次复出。功成名就的冼东妹这次复出就是为了参加北京奥运会,此时的她已经32岁“高龄”,并且生下孩子才三个月。在中国体育史上,生完孩子再复出参加奥运会的选手本来就不多见,况且还是柔道这样一个对抗相当激烈的项目。而20年的柔道生涯,在带给冼东妹无数赛场经验的同时,也让她落下了一身伤病,在她的膝盖里至今还留着钢钉。可这一切对于冼东妹来说,似乎都不是问题,“既然我重新站在了榻榻米上,就证明我已经作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谈及这次专为北京奥运会复出,冼东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没有信心就不复出了。”然而一个三十多岁的妈妈级选手复出,谈何容易。在恢复训练的时候,孩子还没有断奶。为了减轻体重,恢复力量,她作出了艰难的选择,下狠心给女儿断了奶。而由于14个月没有训练,她的体重已升到63公斤,疯狂的训练成了她迅速减轻体重的重要方法。在柔道馆里,冼东妹与一群比自己小十几岁的队员在一起训练,但运动量是她们的两倍。她又重新回到了雅典奥运会前的状态,整天玩命苦练。“年龄确实是一个问题,训练后的恢复总是非常慢。别人训练后,睡一觉就可以百分之百恢复,我不行,我最多恢复到百分之五六十,第三天也不过恢复到七八成。体能挑战带来的苦和累,外人是不知道的。但即便如此,我仍然没有动摇过。”在3个月时间里,她的体重减掉了整整11公斤。

复出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拿到奥运参赛资格,32岁的冼东妹还得与队友们一起参加奥运资格的选拔。而渐渐恢复体能的她终于在赛场上找回了状态,复出后3个月就拿到了全国冠军赛金牌,半年间她的国内积分从无到有,再到步入领先行列,北京奥运会正在向她招手。

老骥伏枥创神话

2008年8月10日,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里的空气令人窒息,北京奥运会女子52公斤级柔道决赛正在这里举行。对峙、试探、纠缠、扑倒……冼东妹和对手在最后的一分钟时间里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动作。临近终场,观众席上一片倒计时的读秒声。完场的钟声响起,读秒声变成一片欢腾,冼东妹汗流满面地站在柔道垫上,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高高举起双臂!

离开需要勇气,回来意味着担当。赛场上的冼东妹身手依然矫健,北京奥运会见证了这位坚强女性的无限荣耀。在付出了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后,她成为第一个复制雅典奇迹、蝉联奥运会冠军的中国柔道选手,第一个做了妈妈后夺得奥运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对于柔道项目而言,这就是一个神话。多少位世界冠军曾经选择复出都无功而返,而冼东妹重出江湖依然能够叱咤风云,傲视群雄。

在取得无数荣耀之后,冼东妹却依旧淡然处之,“虽然这是我最美好的时刻,然而将来的生活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我觉得奥运金牌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只是一个结果。虽然那是我最闪亮的时候,但到了下届奥运会,又有新的冠军出现时,我就会被渐渐遗忘,光环不会陪伴我一辈子。所以,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几年为了夺取这枚金牌而进行的艰苦的训练,我会把这种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王气依然续佳绩

当世人都在议论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可以为冼东妹的柔道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时,她却出人意料地为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积极备战。距离上次的复出已经两年,34岁的冼东妹真的不再年轻,然而这位52公斤级的王者仍然斗志昂扬,没有一丝疲态。已经拥有至高荣誉的她本可以来个华丽的转身,急流勇退,留给世人最完美的背影,她却选择了淡忘荣誉,再次披挂出战,用勇气与从容震撼了整个中华民族。

在竞争激烈的全运会上,年轻无疑是最大的资本。冼东妹却饱含激情,充满信心,她坦言:“对于失败,每个运动员都会害怕、担心,但运动员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尤其是老队员,达到了一定境界,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付出,不相信还能拼,就注定会失败。”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冼东妹一举夺得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这位传奇老将又一次书写了她柔道生涯的不老传奇。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4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它讲的是:洪水给古代的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困难,首领饶便派来禹来治理洪水。禹下定决心要把水引到海里,三过家门而不入。把水治理的井井有条,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帝舜之后,禹还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面对如此大的洪水,禹下定了决心要把洪水赶到海里,果然就成功了,这是因为禹不但下了决心要把洪水制服,有耐心的查看地形,而且他还吸取了父亲的以前的家训,用了疏导的方法“掘地而注之”海,把水引到海里。最后,洪水终于被他制服了。

读过这个故事,我也要以大禹的精神为榜样,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下定决心,努力学习,要取得更大的进步。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5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着许很多多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从这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我明白了很多深入的道理。女娲补天的故事现在已众所周知了。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传说她是人首蛇身的。女娲心肠仁慈,她为人类做过很多好事,一天更多相干范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这本书讲述着许很多多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从这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我明白了很多深入的道理。女娲补天的故事现在已众所周知了。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传说她是人首蛇身的。女娲心肠仁慈,她为人类做过很多好事,一天,天空中忽然闪过一道霹雳,接着大地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天空裂开了一道大口子,大雨倾盆而下,沉没大地,熊熊大火继而燃烧,人们都发出了惶恐失措的惨啼声。女娲见此情况感到非常痛苦,下决心要解救人们,补好天。女娲立即去找补天的五彩石。寻觅五彩石的路上困难重重,女娲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女娲一心想救人们,因而,她又全力以赴奋不顾身的行动了。最后,弥补好了天,救了人们,大家又安居乐业了!女娲为了人类能够幸福生活,为了孩子能够死里逃生,继续过上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她无私的奉献着。这类无私奉献,舍己救人的精神,让我们既敬佩又感动。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精卫填海的故事更是让我深有感慨。精卫日昼夜夜地向大海中投石头和树枝,从这里我感遭到了精卫有恒心,固然大海是终究不能填平,但小精卫实在不放弃希望,坚持不懈。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一定能成功,哪怕事情再难。沉香救母的神话故事,让我感动极了。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400字 篇6

中国神话里有很多家喻户晓的故事,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夸父追日以及后来因为政治因素而闻名的愚公移山等神话使我如痴如醉,让我进入了纯真的感情天地,并以它那恒久的魅力滋养着我的灵魂。

我爱看《中国神话》的原因是里面有许多打动人心的故事。巨人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做出了贡献,他用全身的力气把看似鸡蛋的天地分开,又把自己化成了万物来装点大地,使大地变得生机勃勃,美丽动人!

女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地球母亲增添了一份活力,地球上有了女娲,从此便有了人类的存在,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好多年,靠着打猎为生,人们以前吃的食物都是生的,可自从森林着火了,吃到那些烤焦的食物之后,觉得熟的东西好吃多了,于是人们又学会了吃熟的东西。

以前的人们还不会吃鱼,教人们吃鱼的是伏羲,伏羲是雷神的儿子,他看见人们只吃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却从不吃水里游得,便下凡教人们学吃鱼,但龙王不愿他们下河吃他的子孙,但伏羲又想出了织网捕鱼,这样既省力又方便呢!

英国老牌杂志讲述的中国故事 篇7

2011年11月,在英国领事馆的组织下,《格兰塔》当时的主编约翰·弗里曼(John Freeman)和副主编艾兰·奥芙瑞(Ellah Allfrey)在上海举办了一次文学活动。在这次见面会上,99读书人文学编辑彭伦带来的美国南方作家罗恩·拉什的短篇小说集《炽焰燃烧》一下吸引了弗里曼的目光。弗里曼也来自美国,对罗恩·拉什有着特殊的乡情,也曾在《格兰塔》上刊登过他的作品。弗里曼和彭伦相谈甚欢,并得知彼此有许多相同的作者。后来弗里曼回国后,彭伦写去邮件,双方很快确定了合作关系。

约翰·弗里曼非常重视“讲故事”,曾自称自己的责任是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传播不同的故事”,要让读者体验到最优秀的故事直接送到他们面前的感觉。两年来的中国之行,他密切关注着中国读者的阅读口味,并发现有很大一批中国年轻读者渴望读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精彩的故事。

英国的故事,“是历史与家园的古老冲突,是灶台与寻梦者之间不可度量的无穷无尽的距离”。

去年夏天,英文版《格兰塔》曾经出版过一期同主题的“不列颠”杂志,今年四月,《格兰塔》中文版正式推出,借用相同的封面,一只缺了口的英式茶杯,和一只不平整边缘的托碟,寓意深刻。中文版的首期再次以“不列颠”为题,以“历史”和“家园”为主线,重新组稿,向中国读者展现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英国面貌。

“有时候你很难说清英国到底是什么。”弗里曼在序言中写道。珍妮特·温特森则说,他们的故事是“历史与家园的古老冲突”,是“灶台与寻梦者之间不可度量的无穷无尽的距离”。

的确,精选的这19篇文章,几乎囊括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英国的方方面面:文化、宗教、政党、种族、社保,甚至性。石黑一雄用日本式细腻流畅的笔调和英国式的叙事圈套刻画了20世纪初伦敦上流社会的荒诞不经。曾用“历史、传奇和神话竞相融合的美丽地方”来形容自己家乡的苏格兰诗人罗宾·罗伯逊贡献了一首长诗,描写了1964年充满无望和失败的英国颓景。盖瑞·杨格对一个小市镇从社区居民人口结构到足球、政治、教育、房价几十年来的变革进行事无巨细的记录,他无奈地说:“我们的疏离感与其说是环境的,不如说是社会的。”而同样是描写城市变迁中的挣扎,哈尼夫·库雷西则藉由“新右派”的嘴来诘问:“什么是英国?英国的未来又在哪里?”

《不列颠》还展现了一些英国青年内省视角,比如威廉·博伊德发出的“我在哪里?”,比如杰夫·戴尔一边远离常规而无趣的英国社会一边“闪现”这样的念头:“我怎么会这样?怎么会从对一切都充满兴趣变成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而哈尼夫·库雷西找到了更年轻的、更易冲动并诉诸武力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是怎么看待自己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的呢?”他们愤怒、迷惘又无奈,《在屋顶上》结尾写道:“我想,命运并不是等待着你的东西,它是已经在你的体内积蓄起来的东西——它和死亡一样耐心。”

中文版的副主编Patrizia是欧洲人,在英国读过大学。他对英国社会的了解使这部不列颠专辑尽可能准确地重现了20世纪原汁原味的英国风貌。

《格兰塔》中文版延续了原版的排版风格:不设栏目,作品之间内在逻辑由编辑掌控。《不列颠》以一则图片专辑为界,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据主编彭伦介绍,这些作品节奏感逐渐加强,色彩从比较淡到比较浓烈,“但也不是绝对的,或者说有些错落,比如后面有篇《夜游》和《猎户座》,文字也比较舒缓”。

图片专辑以“家园”为题,是不同时期的英国社会街景的一瞥。曾经暴动的墙上贴满纪念的标签纸,2008年到2011年间骚动的英国青年的表情,海盖特住宅区彩色的伞和颜料,这些“临时替代品在每一个拐角瞪着我们的脸”。所有的东西都是“临时的”,家也是临时的居所,约翰·伯恩赛德想要表现的,正是时代的转瞬即逝感:“我们建造的每一幢建筑,命名的每一件事物,我们心爱的、不愿分离的一切,都是一时的,为了不断满足重新想象的需要。”

“这些图片对英国人来说可能更有感觉。中国人看和英国人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些读者抱怨图片“不知道要表现什么”,彭伦指着图片下方的英文名字,告诉记者那是摄影师和画家的名字,如果读者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它们只是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视角让中国读者去看英国,去看外面的社会,然后发现一些跟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或者相似的东西,打开视界。”

中国的“最佳青年小说家”?不,是中国的“欲望”。

《格兰塔》第一次评选“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是在1983年。这次由市场部策划的公关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媒体关注、互联网推动给编辑部带来了意料之外的销量,他们决定每十年出一次榜单。30年来,因为对大卫·米切尔、珍妮特·温特森、伊安·麦克尤恩等文坛新人的准确预瞻,也奠定了今天杂志在英国文坛的威望。

今年恰好是此奖的第四届评选,并且首次有华裔作家入选,她就是曾与贾樟柯是同班同学、近年来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移民题材小说在英国主流文坛广受好评的郭小橹。

1993年《格兰特》评选的“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合影。后排(从左至右):海伦·辛普森、艾伦·霍灵赫斯、提伯·费舍、劳伦斯·诺福克、亚当·莱弗利、菲利普·科尔、威尔·塞尔夫。中排:亚当·马斯·琼斯、坎迪娅·迈克威廉、本·奥克瑞、路易·德·伯尔尼埃、艾莎·佛洛伊德。前排:(坐者)A·L·肯尼迪、卡里尔·菲利普斯,(席地坐者)伊恩·班克斯、石黑一雄。

那么,中国何时也能评选自己的“最佳青年小说家”呢?时机恐怕还不成熟。彭伦提出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评选的话,英国总部将会和中国编辑部一起操作,然而,国与国的衡量标准不同,“有可能他们选中的作者是我们这边不能出版的”。

《格兰塔》中文版的前三期基本都是从现有稿库里选稿编辑,之所以采用这种比较保守的策略,彭伦表示也是想“看一看中国读者对格兰塔这个品牌的认知到底有多少”,再为第四期自己定主题和组稿做好准备。

如何将《格兰塔》已经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本土化,是彭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的第一个尝试,就是在中文版中先推出一部分中国作家的作品。而此计划将在第四期实行。主题也定好了,就叫“欲望”。“中国整个社会都充满各种各样的欲望,大家都拼命想要某一种东西某一种社会地位,或者简单说就是信仰。”彭伦解释说:“人对想要的东西要求是越来越多,可能有些欲望在过去是不会有的,比如对奢侈品的欲望。这在经济往上走的过程中才越来越泛滥。”

然而欲望是一个太广泛的词。“这个主题恰恰能够反映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生活也没多大区别。这是一个很人性的主题,每个人都有的东西,能呈现一个人内心深处或者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是的,各种各样的欲望,哪怕没有欲望的那些人群。”

2012年和2013年的伦敦书展上,《格兰塔》均邀请世界各国《格兰塔》国际版的编辑,共进晚宴,探讨各自的发展。中国的编辑团队也应邀前去。杯盏之间碰撞出的每一个新想法,都令这些爱好“新写作”的编辑们激动不已。

“但有些想法还没办法实现。比如《格兰塔》主编提出以后可以建立互访计划,相互派编辑去对方办公室待一段时间。这是很有趣的事情,但很难落实。成本、时间。去各个国家体验一段日子当然是很美的,但很难做到。”

美国文坛的中国故事 篇8

贯穿纽约曼哈顿的百老汇大道,是美国话剧和音乐剧演出的圣地。每年进入秋冬季节,40个有500座位及以上的百老汇剧院和70多个100座位至499座位的外百老汇剧院,便迎来演出高潮。

百老汇不仅纷纷上演新作,而且还上演经过见多识广、言辞犀利、标准苛刻的媒体批评家考验的经典旧作。2012年上演的经典旧作中,包括了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的话剧《金童》。这部作品于1996年在外百老汇“签名剧院”首演,次年荣获外百老汇的奥比奖。该剧经修改后于1998年又在百老汇首演,获得了当年美国戏剧界最高荣誉奖托尼奖的最佳话剧奖提名。

《金童》讲述了黄哲伦9岁时听外祖母告诉他的关于外曾祖父的故事:一个中国人在海外经商成功,三年后带着西方新观念回家。他不仅试图皈依基督教,而且还想实行一夫一妻制,由此引发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妻妾之间的巨大冲突。三个妻子中的两个将面临被休的结果,究竟谁将出局,引发悬念、冲突和悲剧。

出生于1957年的黄哲伦生来就有中国背景和中国故事。中国对于黄哲伦来说,曾经显得遥远、陌生和多余。他出生在洛杉矶的一个移民家庭。让他想成为剧作家的最初动机之一,是因为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亚裔形象让他感觉很不舒服。

黄哲伦一直认为自己是亚裔美国人,但是家庭的中国情怀、中国故事、中国背景却自然而然成了他写作的核心内容。1979年,黄哲伦大学尚未毕业就创作了第一部话剧《新移民》。次年,他的这部处女作荣获外百老汇的奥比奖。接下来的两部戏,依然是以中国人的故事为主题。后来这三部作品被称为“华人美国三部曲”。

1986年,他写了话剧《富贵关系》,以他自己家庭为原型,却把所有家庭成员变成了白人。黄哲伦这次试图脱离中国人中国故事的重新定位被证明是错位。这部话剧在试演期就招来恶评如潮,没等正式首映就永远落幕了。

黄哲伦重新回到中国人中国故事的轨道上来。1988年,他的《蝴蝶君》在百老汇上演。从1988年3月13日试演到1990年1月27日演出落幕,这部话剧总共上演了777场,获得了三个托尼奖,并获得普利策奖提名。这是他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作品。

能够在百老汇和外百老汇剧院上演作品,是每一个剧作家的梦想,也是衡量剧作家成功与否的标准。黄哲伦长期活跃在外百老汇和百老汇,自1979年以来,黄哲伦已经写过21个话剧剧本,10个音乐歌舞剧剧本,参与剧本写作、制作拍摄或演出的有10部电视剧和电影。他是最为成功的华裔美国剧作家。

真正让黄哲伦开始认识中国、认识到自己血液和灵魂中祖传的中国情怀的,是他的两次中国之行。1993年第一次中国之行,因为文化差异,黄哲伦没有留下太多印象。后来,他父亲对中国的看法有了根本变化,从而影响了他。黄哲伦回忆他父亲时说:“他说自己从来没想到能活着看到人们尊重和仰视中国的这一天。”

2005年第二次访问中国,黄哲伦参观、讲学,讲的都是戏剧。他发现周围的人自然而然地将他认作同出一个根的中国人。黄哲伦回忆说:“他们把我看成中国人,这让我很高兴。我是海外中国人,但我也是中国人。”这个时候他已经将自己视为中国人,完成了对自己根的认同。

在美国擅长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国移民故事的高手,大多是华裔美国作家。在美国享有文学名声的中国作家,比如20世纪的林语堂和张爱玲,到如今的莫言等,都是讲中国故事的高手。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故事,都有自己的中国背景。

在黄哲伦之前,已经有不少华裔美国作家用英语创作,并在美国文坛获得认可。水仙花(1865-1914),公认的北美亚裔文学的先驱,她虽然只有一半中国血统,却塑造出充满人性的华人形象,真实展示了一个被美国主流作家忽略并歪曲了的华裔生存世界,成为“失语”的华人群体的代言人。雷霆超(1915-1970),他的小说《吃碗茶》被认为是真实再现20世纪40年代的华裔美国社群、最具有“亚裔感性”的经典之作,出版于1961年,1979年再版。黎锦扬(1917-2002),是二战后最早以中国人题材撰写小说的华人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说《花鼓歌》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且被改编为百老汇音乐剧及电影。黄玉雪(1922-2006),1950年出版了自传体小说《五姑娘》,描述了她作为亚裔美国人如何保持中国传统,描述在美国保持中国传统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内心冲突。

大体与黄哲伦同时代的,有汤婷婷(出生于1940年)、谭恩美(出生于1952年)、哈金(出生于1956年)等人。汤婷婷的代表作有《女勇士》和《中国佬》,在美国颇有影响。她获得过众多大奖,《剑桥美国文学史》对她有专门研究。谭恩美根据外婆和母亲的经历,写成了小说《喜福会》。该书于1989年出版,大获成功,连续4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销量达到500万册,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一系列文学大奖,还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创下了极高的票房。哈金在1999年以《等待》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2005年的中国访问,让黄哲伦发现了一个绝好的中国题材。他在上海现代艺术中心看到了一块让他啼笑皆非的中英文标识牌,《中式英语》由此诞生。他后来自我评说:“写《中式英语》是因为我不知道如何面对中国的崛起。我小时候人们觉得中国贫穷落后,现在人们觉得中国太有钱、太强大了。这两种印象其实都不一定是准确的。我需要通过写作寻找自己对她的认识。”

写完《中式英语》,黄哲伦对自己有了一个重大发现,觉得这也许与他在华人家庭长大,从小耳濡目染有关系。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深刻意识到,自己对中国的了解,比自己认为的要多得多。他说:“写这部戏,让我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当了一回中国剧作家。”

《中国神话故事》的读后感 篇9

中国神话仍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许多神话故事早就在民间一代一代地薪火相传,一些神话还成为典故和熟语,被赋予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女娲补天的故事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精典,故事是这样子的:有一天,大龙和精卫、小太极一起到远古时代去玩,居然看到了传说中能顶住上天、撑开天与地的「不周山」,也遇到了美丽的女娲娘娘,甚至看到女娲补天的过程&。那真是一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经历,讲来都令人鼻酸!天上的大神女娲,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从此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共工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来,造成大地上水患、火海,真是悲惨啊!女娲为了解救人类,决定采石补天,用五色石把天补起来,再用东海神龟的四只脚顶住苍天。眼看着补天的大功就要告成,却发现五色石不够用,大洞还没补好,这可怎么办呢?慈悲的女娲只好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身体来补天上的大洞,亲眼看到那场过程,大龙、精卫和小太极,以及所有的泥娃娃们都哭红了眼睛!经过几次努力,女娲终于补好了天,天地间恢复了宁静,还出现了五彩云霞。一切生物又都生机勃勃地活在大地上。女娲为人类和世界万物的生存而献身,真是令人感动。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我们以前曾提到过她抟土造人的事迹,现在她又补好了苍天,对人类来说真是功德无量。所以关于女娲的事迹流传甚广,并演变成一系列的社会风俗。

《中国神话故事》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这样的故事,为了人类、为了百姓的、为了穷人等等,甘愿牺牲自己,换来别人安危与幸福。这本书,让看的人明白了善与恶、好与坏、做了善事的人会得到好的回报,而恶人总会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的道理。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并口耳相传的,它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中国故事读后感 篇10

今年暑假,一本名叫《中国神华故事》的书深深吸引了我,之所以这本书吸引我,是因为书中生动的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一个道理呢! 下面我给大家讲讲书中《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上古时代,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谁也分不清它们。当时人们只能靠打猎为生,如果有人生病了,也不懂如何医治,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痛苦死去。过了许多年,有个名叫神农的部落首领带着他的众多手下去寻找能治病的草药。他经过了百般挫折,翻越一座座高山,亲自尝遍了所有的草药,终于神农舍己为人的善心感动了上天,最后得道成仙。 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要取得成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这条路上会有许多艰难险阻,如果退缩放弃了,那成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但相反,如果遇到困难我们能迎头赶上,并且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那成功一定会是属于我们的。就像神农一样,努力了,奋斗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知识就像是百草。我们只要好好学习,不怕辛苦,多学、多问、多练,就可以尝遍百草。让我们向故事中的神农学习,加油!

互联网的“中国故事” 篇11

过去1年,董明珠搭上了马云的顺风车,天猫旗舰店揭开大幕。雷军自然也没闲着,除了发布红米Note之外,跨界推出手环、插座和空气净化器等一系列产品,并且首战东南亚。

促成两家成立时间相差近20年的企业跨行业大比拼的,是那个已经红得发紫的词:互联网思维。

正是依靠这一法宝,小米仅用了4年时间就直击400亿美元估值。2014年2月,因为“于全球最大手机市场中重塑智能手机的商业模式”,小米入选美国商业杂志《Fast Company》全球50大最具创新力公司,仅随谷歌和彭博慈善基金会之后。

雷军将小米的模式定义为“苹果+Facebook”,外界将小米的成功归于“专注、极致、口碑和快”的七字箴言。事实上,小米的今时今日,背后是雷军在金山10多年的沉淀以及3年天使投资人的运筹,是手机从功能型向智能型升级的时代红利,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崛起。

微信成为近年来首个在海外获得普遍认可的中国互联网产品,而随着阿里巴巴的高调上市,美国红杉资本主席直言,“技术世界的权力平衡正从美国倒向中国”—全球市值规模最大的十家互联网公司中,有四家来自中国,其他六席则均被美国公司所霸占。

这样的权力对比,不仅在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20年前不可预见,在新千年互联网泡沫来临之前的鼎盛期同样不可想象。横向比较,和先行一步出海的其他行业的中国企业相比,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似乎找到了点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尽管BAT寡头格局扼杀创新企业的争论一直未休。再或者,可以重温一下新财富500富人榜上,过去10年里互联网与“造富大户”房地产这两个行业的上榜人数和平均身家。孰涨孰跌,高下立现。

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网络大国”这两个光环之下,互联网行业的“中国故事”显然还将继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人掏腰包为“中国故事”埋单。小米新近落实了10亿美元的3年期贷款,贷款银行遍布各个大陆。

未来,或许还将有更多的行业涌现出更多的“中国故事”。在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宣布小米以5.6%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的第二天,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的联想就把小米挤下了“探花”的位置,换作了另一个“中国故事”而已。

中国三位总理的罢宴故事 篇12

周恩来自己掏钱, 算请客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届总理, 1958年7月, 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 风尘仆仆, 日夜操劳, 确实辛苦。时任县委书记的党向民同志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感到实在过意不去, 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县的前夕, 悄悄地设宴为总理送行。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厨师, 就是县委伙房的炊事员, 而且没什么美酒佳肴, 只是些瓜菜而已。

虽然只是这样, 周总理还是感到很过意不去, 在吃喝将近结束时, 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党向民同志, 你一月有多少收入, 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 你请不起, 还是让我出钱, 算我请客吧!”周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 把伙食费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

朱镕基带秘书角落吃工作餐

朱镕基虽只担任过一届总理, 但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却有极高的威望。据媒体报道说, 一次朱镕基总理开完会, 被主人带到宴会大厅, 他穿过摆满了美酒佳肴、不下百桌的酒宴大厅, 先是来到他所应坐的首席座位, 但他没有就坐, 而是又走到宴会大厅的一个角落, 要设宴人就在这个大宴会厅的角落里另摆一桌, 由他和他的秘书吃工作餐。由于朱总理不肯就座, 只坐在一旁吃工作餐, 致使上千宾客都不再吃酒宴了。

温家宝谢绝基层同志的宴请

以亲民深得人民爱戴的现任总理温家宝, 身上体现出来平民总理的作风, 成为凝聚亿万人民的巨大动力。据《人民日报》网报道介绍, “十六大”之后, 温家宝总理的第一站到了贵州。在吃饭的问题上, 他对自己和随行人员要求特别的严格, 谢绝基层同志的宴请。

温总理对个人吃饭要求非常严格, 他有“三条标准”, 即:第一, 不让任何人陪吃, 自己默默地进食;第二, 要求饭菜够吃即可, 不得剩下;第三, 关于饭菜的质量提出十二个字:“清清淡淡, 汤汤水水, 热热乎乎”。

中国名人故事读后感 篇13

因为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一贯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根本。信守诺言的宋庆龄,为了朋友的一句话,宁可放弃与家人一起作客的机会,她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敬仰;零点还书又告诉我们:一个人,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都要讲诚信;李嘉诚因为母亲的一句话,成为了香港首富,那就是:诚实的人,都说真话,诚实的商人,都要货真价实。他告诉我们:“诚”是一个企业家最大的财富,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并发展的根本……无数的名人用行动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个诚信的好榜样。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精神。“人无信而不立”,崇尚诚信的文明源源流长。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所以有晏殊答题为一“诚”字,曾子杀猪为一“信”字;商鞅变法因“立木为信”而行。有了“诚信”二字,百年的老店得以顾客盈门。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诚信的故事一路走来,“狼来了”的故事耳熟能详,“雄日养花”成为诚实的典范,身边的诚信更是比比皆是。诚信已成为时代最响亮的口号。

现在我深深懂得,做人最最重要的就是讲诚信,有了诚信,雄日才能被皇帝所宠爱;有了诚信,李嘉诚才会成为香港首富;有了诚信,领导人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诚信是一种风格,一种人品,诚信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伟大;正是诚信让人们成功地去做每一件事,所以说,诚信,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

中国名人故事读后感篇二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名叫《中国名人故事》的书。这本书里有几百多个中国名人,我看了深受教育。这本书里的人物是我的榜样,好好学习他们奋斗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这本书里,我知道了很多发明家、思想家、医学家、科学家,像李四光、鲁班、华佗、张仲景。他们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他们都是从小到大认真学习,不怕苦不怕累,所以他们都取得了成功。

我觉得发明和医学最重要,如果没有发明,就没有今天的电脑、电视、计算机、纸、电灯、电话等。如果没有医生,人们就会病死的,人们就会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就是因为这些名人的不断努力,我们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没有他们,那中国会是什么样呢?

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所以我要好好工作,珍惜一切,把育人工作作好。

中国名人故事读后感篇三

哲学家培根说;“书是人类的朋友。”

我是个书迷。闲暇时,我最爱翻阅的书要属《中国名人故事》了。里面的许多故事,震撼着我那幼小的心灵,引发我的思考。

其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次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阅读某教授写的文章时,发现了一处错误。他修改好以后,寄给了教授,得到了教授的表扬。由此,我想起了前几夭在数学课上发生的一件事。一天,听老师讲课,有一道题我认为老师讲错了。于是,我对老师提出了疑问。经过验证,结果证明我是对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敢干向权威提出疑问。我们必须在读书的时候认真思考,只有这样,书中的东西才是真正属干白己的。我想,华罗庚先生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善于质疑的精神,刁使他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数学家。我也将用这种精神时刻鞭策自己,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加完善。

还有一个就是陈毅喝墨汁的故事,讲的是有一次陈毅到亲戚家玩,看书时着了迷,竟把母亲送来的桩把蘸墨汁吃了,弄得母亲哭笑不得。读完后,我感触很深;一个人读书达到了这种废寝忘食的境界,还有什么不能学好呢?再想想自己的学习状态,真的感到很惭愧。以后学习的时候,我一定拿陈毅喝墨汁的故事来提醒自己。我想我也会成为一个别人学习的楷模。

通过读书,我得到了无比宝贵的财富。上面两个故事对我的启发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吗

中国节日故事读后感 篇14

这本书主要讲了中国的节日的由来。如: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的年节,便是为了祭拜灶神张单的;农历五月五的端午节便是为了纪念爱国人士屈原的……

每一个国家和名族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水时节庆,这些节庆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我们往往可以由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节日中,看出他们的文化特色。例如:美国以基督教为主,圣诞节便是他们的重大节日之一;我国自古以佛教、道教为主,特别地,还有天后诞。

中国的节日几乎都包含了敬拜祖先、孝道或是仁爱的美德,这也是咱们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你想知道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你想知道农历三月二十三的天后诞是怎么来的吗?那就去读读《中国节日故事》吧!

《中国神话故事》的读后感 篇15

神话是古典小说最早古典小说早期的雏形, 其缺点是缺少角色的语言和对话, 而缺少对话就使神话局限于叙述者这一个层面上, 这就造成了神话主体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例如:《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渴, 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 桎, 道渴而死。弃其杖, 化为邓林。”短短三十七个字, 却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 夸父的形象研究者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夸父为“水”, 太阳代表“火”, 夸父逐日为“水火之争”, 还有人认为距离故事代表对认识的探索。其丰富的想象、虚诞的情节和人物及内涵多义性, 为后世小说所取用, 还有《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 经常把人与自然的矛盾和社会冲突表现得十分生动, 反映了上古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坚韧不拔的精神。随着后来神话的发展, 有了更加生动的情节和故事, 经常把人与自然的矛盾表现为神怪之间的斗争, 这逐步凝结为一种叙事结构成为后世降妖伏魔题材小说的源头如《山海经·北大荒北经》有这样一节:“蚩尤作兵伐黄帝, 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 蚩尤请风伯雨师, 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 雨止, 遂杀蚩尤。”, 这一神话结构是人在天神的帮助下战胜妖怪, 这对后来神魔小说有很大的影响。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 玉帝在诸神帮助下收伏他, 与黄帝、蚩尤之战十分相像。孙悟空的形象与蚩尤的形象十分接近, 至于呼风唤雨的战斗方式, 《西游记》中也有, 如“车迟国斗法”一节。在冯梦龙增订本《平妖传》、《英烈传》、《女仙外史》等小说中, 经常出现神灵救英雄于危难之中的情节, 这虽然与道教的盛行有很大关系, 却也与上古神话有着细微的联系。

上古神话中千变万化的神怪形象对小说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中国不同, 古希腊神话中形象主要是人形的, 而我们的祖先创造的神话中不但有人形的神怪, 而且有大量的人兽同体, 半人半兽或多种动物混合的形象。这些神貌各异的形象中, 物怪所盛于人妖。一部《山海经》就是一个奇禽异兽、精灵怪物的大本营。这些神话形象奇谲多变, 壮伟瑰丽, 极富幻想色彩, 有人面蛇身、身长千里昼夜冬夏只在其睁眼闭眼, 吹气呼气之间的烛龙;有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化为精卫鸟而发誓填海的炎帝女……, 光怪陆离, 令人惊心动魄。而且神话中的主角往往还具有非凡的力量:共工一怒, 竟撞折天柱, 使天倾西北, 地满东南;羿射落十月, 乘龙而飞……这些形象是对人的能力的夸张, 表现了初民的智慧、理想和审美心理。

这些丰富的想象, 大大开阔了后世人的想象空间, 对后世小说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西游记》作者以其驰骋万里的想象, 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那些五光十色的法宝, 令人眼花缭乱的斗法, 西方世界那些神奇的国度, 奇幻的景色, 大大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书中各种神妖精怪描写的无不生动, 金箍棒、芭蕉扇、人参果, 法宝层出不穷;盘丝洞, 火焰山、女儿国, 风情处处不同, 这些都可以让我们依稀感觉到上古神话的风致神韵。还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其中狐女、花妖、精怪无不令人眼界开阔。鲁迅评价其说:“花妖狐魅, 多具人情, 和蔼可亲, 妄为异类, 而又偶见鹘突, 知复非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则不仅是将神话看作素材, 而是当成全部的精神寄托, 是对那个不公平世界的厌弃和对感情神话世界的皈依, 发扬了上古神话的那种审美精神, 神话一方面为后世小说家提供了大量可拓展的形象, 另一方面, 更激发了小说家的想象力。

上古神话作为民族精神的最初展示, 它所具有的浪漫情怀、现实精神、悲剧意识, 都在后世小说得到回响。例如在中国人心目中“艰难困哭, 玉汝于成”, 一个英雄豪杰的诞生总是伴随着痛苦的磨炼。例如今见《舜子至孝变文》, 记录了舜经历了三个磨难, 每次都被神人所救, 后娘屡次迫害舜, 帝释化黄龙, 救舜出井, 最后“群猪与他耕地开垦, 百鸟衔子抛田, 天雨灌溉”。还有《刘知远诸宫调》中刘知远的历经磨难才成就高位。这些故事就反映了古人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一种精神认识, 与此相似的是后稷的经历。《诗经·大雅·生民》:“诞寊之隘巷, 牛羊腓之。诞寊之平林, 会伐平林。诞寊之寒冰, 鸟覆翼之鸟乃去矣, 后稷呱矣。实覃实迂, 厥声载路。”其以浓厚的神话色彩讲述了后稷的神异来历, 这一曲折反映了周民族对其进入父亲氏族社会一重大历史进步的记忆;这半人半神的形象凝结着古人对自己祖先的无比崇敬, 它也显示着古人顽强而充溢的自信力。像舜和后稷这样历难不死的神话故事结构, 在后世的小说经常出现, 最典型的是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中包拯的经历, 她的嫂子独占家私, 三次陷害他, 逢虎得救, 毒饼投犬, 枯井逃脱, 一次次经历就显示了包拯自幼就具有非凡的天性和命运。其中枯井逃脱一切, 与舜的“浚井”之难如出一辙, 继承的痕迹非常明显。例如:《封神演义》中周文王禁羑里, 《说岳全传》中岳飞一出世便随洪波漂流等, 都表现了同样的神人品质和受难意识, 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永恒的母题和原始意象, 体现着中华民族心理的传承与制约。

神话还为小说提供了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也有很多小说附会于神话取材于神话。例如吴会能改齐漫录卷引班固《汉武故事》并《西京杂记》中记云:“东方朔死, 上疑问西王母使者, 使者曰:‘朔是木帝精, 为岁星, 下游人间, 以观天下非陛下臣也。”篇中提到的王母本来是神话人物, 在这里被作者拉来作为现实中的人物, 还有生动的对话, 把神拟人话了, 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和神话色彩。还有刘向的《列仙传》中有篇《江妃二女》:“江妃二女者, 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媚, 逢郑交甫, 见而悦之, 不知其神人也。”也是如此。

不少小说家把神话有机地融入艺术整体中去, 神话对小说家的影响, 不但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而且也使神话获得了新生命。唐传奇中的《古镜记》、《游仙窟》、《离魂记》等都可以找到神话的影子。明清小说中的《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等也有取材于神话的地方, 如明代四部小说:《开辟演义》、《有夏志传》、《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演义》、《历代神仙鉴》。在改造神话方面最成功的是李汝珍的《镜花缘》, 它根据神话恣意发挥, 作者让书中人物周游海外, 以虚构的远方国度映照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 很多构想出自神话。作者依据神话《山海经》, 抓住一点, 生发开来, 或巧譬妙喻, 或杜撰故事, 使神话又有了许多新的涵义。

总之, 神话与古典小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神话是中国古典小说产生、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神话既孕育了小说也推动了小说的发展。这在每个朝代、每个阶段都很明显, 这个问题应该很值得研究者们关注。神话以其丰富的内涵、瑰丽的想象成为中国文化长河中的瑰宝, 我们世代继续传承下去, 只有这样才能创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历史的变迁[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25.3.

[2].北大中文系:中国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11.

[3].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7.

[5].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叙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0.

[6].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 (插图本)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5.

[7].汪涌濠骆玉明:中国诗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1999.5.

[8].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10.9.同注释8

关于中亚与中国的故事 篇16

凡是到过中亚的人,十有八九都会听说过这样一句当地的谚语:“老婆是可以选择的,而邻居却不能。”原来中亚虽然和我们比邻而居,但是因为不具有充分独立的身份而不能自主地选择对中国的态度。苏联解体后,无论是中国,还是中亚国家,都能够独立地站在自身的国家利益上发展彼此间的邻国关系。中亚国家独立十多年后,中国与这些西北邻居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纳吾鲁兹与果菜大棚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但是不同质的民族文化之间,节日的意义和形式是有很大不同的,尤其是关于新春的节日。中亚地区生活的大多是游牧民族,他们长年“逐水草而居”,虽对四季也有区别,但在时令的掌握上并不是那么严格。对流动放牧的生活而言,最能带来希望的季节是冬春交替的时节。春天对农业民族意味着将能够播种下新一年的收获,对游牧民族也意味着将可以走向水草肥美的新天地。

中亚的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等具有多年游牧传统的民族在开春的时候都过纳吾鲁兹节。这是他们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中国人的春节。在纳吾鲁兹节里,人们必须准备的食品是一种用多种谷物和着风干羊肉、干奶酪等食品煮成的粥,名称就叫“纳吾鲁兹”。不知是节日因这种食物而得名,还是食物借着节日就这么叫下来了。据中亚的民俗学家研究,这个节日来自于游牧民族的生活传统:当对牧人和畜群威胁最大的严冬过去后,大家纷纷走出自家躲避风雪严寒的“冬窝子”,去看望同样在附近过冬的本族亲朋。见面的问候十分直白也相当悲壮:“家里人都活着吗?”“牲畜都活着吗?”而主人这时往往会把去年秋季屯积的口粮和干肉连口袋一同底抖搂出来,熬成一锅味道独特、却也十分豪放的粥来招待客人,既向客人表示慷慨,又意味着告别过去的一年。

同样都是春节,从中感受的情调却是那么不一样,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生活方式的不同。但是在近十多年里,整个世界的空间在缩小,中国与中亚邻国的距离也在缩小。中国人农历讲究的十二属相,在中亚国家也成了每年迎接新年的吉祥物。

2007年12月,笔者有幸作为国际观察员观摩乌兹别克斯坦的总统大选。在首都塔什干所在的州参观当地的选举准备情况时,这个州的官员向我介绍了他们向中国农民学习在大棚里种植果蔬的故事。一个起了俄语名字“萨沙”的中国小伙子帮助当地的乌兹别克族农民掌握了大棚技术,地处首都郊区的农民运用这项技术大大提高了种植果蔬的水平,年收入明显增加。区长铁木尔诺夫对引进中国的园艺十分重视,并通过“萨沙”与中国新疆的昌吉、天津的静海、浙江的黄岩等果蔬基地建立了联系,学会了搭建和管理大棚,并引进了各种水果和蔬菜品种。除了一般的反季节蔬菜,连圣女果和猕猴桃等在中亚罕见的果蔬也已经落户了。这不仅使中亚民族靠干肉和奶酪过冬已经彻底成为历史,而且也使原来只有四大样蔬菜(土豆、洋葱、胡萝卜、卷心菜)的状况大有改观。

钦天监与拉面

上世纪80年代,新疆大学中亚文化研究所成立,时任新疆大学党委书记温厚华郑重地向新建的资料室捐赠了一套自己家族的谱谍。打开这部记载翔实的家谱,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温老的祖上来自中亚。

14世纪后半期,正当明朝洪武年间,中亚冒险家阿木尔·帖木儿占据了撒马尔罕,掌握着察合台汗国的大权,并开始同时向北方、西方和南方扩张,先后征服了东察合台汗国、花拉子模、伊儿汗国、阿富汗、金帐汗国、高加索、波斯、印度。其间他多次向中国派出使臣,还把中亚地区的特产运到中原,或作礼品,或通酤民间。这一年,帖木儿汗派出了一位叫温尔尼的使臣觐见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温尔尼经过数月的跋涉到达了南京。朱元璋对这个来自中亚的异族青年颇有好感,尤其对他在言谈话语中流露出的天文知识十分赏识,于是就邀请他留下来在明朝宫廷任职。最后征得帖木儿汗同意,温尔尼在明朝皇宫内担任了钦天监。后来,温尔尼在中国娶妻生子,并逐渐形成为一个大家族。清朝末年,温家分成了两支,一支继续生活在南京,另一支迁至重庆。温厚华书记贡献出来的这部谱谍,就记述了迁到重庆的温氏家族的前世今生。温老以川东方言特有的诙谐问我们:“你们好好看看我的鼻子和眼睛,是不是和你们不一样?”

为了佐证这一谱谍的史料价值,我们专门查阅了《明史》和《明实录》。果然,在洪武年间的《明实录》中记载了一个叫“温尔里”的中亚人代表帖木儿汗出使过南京。帖木儿汗国时期的天文学的确很发达,帖木儿的一个孙子还在撒马尔罕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天文观测建筑和记录。

同样,在中亚各国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不经意间也可以发现历史上许多来自中国的文化元素,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大量带有中原特征的物质文化痕迹。有一种无法考证的说法:意大利面条是由马可波罗传回去的。而中亚各民族喜爱的食品拉面也的的确确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甚至至今连叫法都一样——“拉赫曼”(拉面)。两年前,我出差到吉尔吉斯斯坦,晚餐时菜单上的第一道菜中有一个叫“曼赫帕尔”的汤。当地老板解释说,这道汤就像俄式的菜汤,汤里有面食。出于好奇我就点了。原来就是中国西北人常做的“揪片子”,菜单上写的就是“面片儿”的当地叫法。清朝末年,中国陕甘数省发生回族农民起义,在清政府官兵追杀下,数万回民逃往中亚,形成了现在中亚各国“东干族”的祖先,同时也将各种中国西北风味十足的饮食文化带到了这里。

“巴拉霍尔卡”与孔子学院

“巴拉霍尔卡”是俄语旧货摊、旧货市场的意思,但是近几年这个词在中亚国家一些城市里已经成为固定的地名。中亚各国独立后,日用消费品奇缺,各国政府无力保障人民日常生活。而这时的中国经济恰恰处在改革开放后的爬坡阶段,计划经济的禁忌突破后,市场极大丰富,但内需的增长相对滞后,于是许多企业将目标锁定了包括中亚地区在内的原苏联市场。由此,中亚各国的“巴拉霍尔卡”空前繁荣,一排排废弃的集装箱(苏联时期自定规格的集装箱此时全部报废)组成了规模宏大的批发市场,这些前店后库的商家几乎全都在经营中国商品。

大量中国商品进入中亚,为各国政府、尤其是普通百姓度过独立建国初期最困难的时期发挥了毋庸置疑的作用,同时也由此引起了关于中国商品的一系列复杂话题。2000年元旦,我与在哈萨克斯坦访学时的老师、同学聚会,给孩子们准备了很多玩具,可是不一会,不是汽车不能走就是飞机不能飞了。一名当地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肯定是中国制造的”。当意识到我这个中国人的存在时他们又急忙补充道:“这一定是乌鲁木齐做的,绝不会是上海、北京产的。”

还有一次,来自兰州大学的老师专门到市郊“巴拉霍尔卡”买了一瓶中国产的胶水(市内文具店卖的苏联时的墨水、胶水等文具质量极差),用时打开包装发现瓶里一滴胶水都没有。这名教师又是个极较真的人,他专门打的返回“巴拉霍尔卡”,找到货主要求退换。老板搬出那一箱“胶水”,一盒盒地打开,结果让在场的中国人无地自容:盒内全部是空瓶。

不讲质量和信誉的代价已经让中国商人得到了足够的教训,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贸易也早已超越了小商小贩运货直销的阶段。中国与中亚各国在经济上的互补关系正得到充分的体现,国家与国家间的大宗贸易越做越火,中国商品的是是非非已无人再提,全球化时代对互利合作的要求很快盖过了狭隘民族偏执的鼓噪。

中国民俗故事读后感 篇17

过年的时候,我帮爸爸贴对联,突然想起来一个问题:过年为什么叫过“年”呢?于是,爸爸就给我讲了关于“年”的故事,我觉得又吓人又有趣。爸爸见我对过年的习惯非常感兴趣,就给我买了一本《中国民俗故事》,我非常高兴!

书买回来了,我一口气看了半本,直到妈妈叫我吃饭我才依依不舍地合上书。吃完饭我给妈妈讲了我看的故事,比如,端午赛龙舟,中元节的故事以及重阳登高等等,我发现原来我们国家的节日背后有这么多动人的故事呀!妈妈告诉我:这些民俗故事是在人们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充满了奇妙的想象,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是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

听了妈妈的话,我对这本书更有兴趣了。连着几天都在看,看了好几遍。越看越喜欢,越看感受越深,比如:在《端午赛龙舟》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屈原对国家的热爱;在《龙灯舞起来》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我还带着我的感受给我的朋友讲了讲,他们也都很喜欢听。我决定,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以后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国家的民俗故事,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国古代民俗故事》读后感 篇18

我读了这一篇文章后,为屈原的死而感到可惜,但我并没有觉得他可怜。为什么呢?因为他死的不值,为什么呢?因为他看见国家被攻,却不去救助,也不想办法,最终只有含恨而去。与此同时,我还想起了一个人,他被吴国人捉去作奴隶,他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才被放回越国。可他并没有放弃报复之心,表面上服从吴王,但暗中训练精兵,他晚上睡觉不用被,只用柴草,还在墙上挂了一只苦胆,为的就是不忘耻辱。终于有一天,时机成熟,灭亡吴国。他,就是越王勾践!

与屈原不同的是,勾践从不忘国家的耻辱,总是想着振兴国家,为国家报仇!而屈原没有!

我想我们青少年也是这样,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理应要为国家做出贡献!让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第2篇】《中国古代民俗故事》读后感

过年喽!楼下是来来往往的拜年的人,我坐在窗边,听着一声声“新年好”的祝福,手捧《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再一遍感受节日的气氛。

这套节日图书非常富有童趣,最为贴心的是文章末尾附上了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有趣习俗,看完故事,还可以更近一步的了解中国的节日,感受传统之美。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春节的故事》,它用一种游戏心态,讲述了一个怪兽的故事。画面非常洒脱,又充满稚拙的童趣。

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到这个时候我家是忙得不亦乐乎,大家热热闹闹地吃完年夜饭,我们几个孩子就一拥而上,围在长辈面前,嘴里不停的说着恭喜发财的吉祥话,然后接过长辈递过来的一个又一个红包,乐得合不拢嘴。然后大家就会到牌坊街走上一趟,看一看到处张灯结彩的美丽景象,再回到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为杂技节目的惊心动魄哇哇大叫,也为小品相声的逗趣而捧腹大笑……

想到这些,我嘴边不禁浮起笑意,低头看向手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故事》,这书现在正安安静静地躺在我手里,整个封面流露出一种美好祥和的气氛,两个憨憨的小孩子举着灯笼,一个女人在蒸点了红点的馒头,这样的场景,正如这书,让人沉醉,体味到幸福。

节日因故事而生动,节日因故事而流传。过节日,经历的是文化积淀历史传承,读传统节日故事,读懂了老百姓的团聚欢喜和幸福。

【第3篇】《中国古代民俗故事》读后感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暑假已悄悄溜走,自己收获了很多。但最大的收获就是读完了《中国故事-传统节日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不仅知道了它们的来历,还知道了它们的习俗。如:端午节传说是因为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把糯米包成粽子,扔到江里。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吃起粽子,于是就有了端午节。每年的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这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圆圆的月饼,观赏着皎洁的明月,是多么愉快啊!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人们纪念祖先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踏青、扫墓、烧纸,祭奠自己的先人。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腊八的故事》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瞌睡虫”觉得老两口太小心。他对媳妇儿说:“粮满仓,豆满仓,何必犯傻种地忙?”“没底锅”觉得老两口真啰嗦。听到这样好玩押韵的对话,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最为贴心的是,本书还请了许多有名望的画家为我们画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插画,比如《元宵节的故事》是励国仪先生画,《小年的故事》是朱成梁先生画的,将民间的热闹劲体现的活灵活现。他的画面里还常添点动物,马呀,牛呀,猫呀,又有生活气息,又带着表情,像是这一出小戏的观众。哎,画得太好了,难以形容,看完了忍不住回头再看一遍。

中国和希腊上古神话比较 篇19

关键词:中国,希腊,神话英雄,民族特性

中国和希腊的神话都以其浪漫主义的精神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影响后世并渗透于各种文学体裁之中。翻开上古神话, 不论中国、希腊, 他们对宇宙、自然、社会都有着他们自己美丽的解说。同为未开化时代的混沌众生, 他们的思想信仰大体一致。于是, 虽分在东方、西方, 其神话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然而毕竟环境不同, 生活各异, 心理结构也不一样, 所以他们的神话又同中有异。研究、比较中国和希腊神话, 我们仿佛被带回浪漫而神秘的远古, 现实与幻想遥相呼应, 透过诸神, 活脱出社会百态。

在内容上, 两者间的相似处是都由神话和英雄传说组成, 而且都包括创世纪神话, 始祖神话, 战争神话, 洪水神话等, 但是从它们所反映的精神上却有差别, 最突出的就是中国的上古神话多表现的是集体精神, 而希腊神话更注重个性的追求和自我的满足。

一、对神性的表现不同

“不食人间烟火, 没有平凡人的情欲”, 这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要大神们神格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 中国上古的主要大神们, 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 都是崇高和圣洁的。他们不苟言笑, 从不戏谑人类, 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在个人的私生活上, 他们从来都是十分规矩和检点的, 十分注重小节、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养, 并且尊贤重能。几乎每一位神王都没有爱情私欲或物质私欲。在他们的身上, 只有神圣的光环、纯洁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当人类向他们看过去的时候, 只会仰面向上, 顶礼膜拜, 而不会有丝毫的不恭不敬。

而希腊神话中宣扬“神人同性”。“同性”就是说神和人一样, 有着人的喜怒哀乐。神之所以为神, 之所以美, 之所以受到希腊人的景仰, 也是因为他有着人的七情六欲。他也会像人一样, 有肉体的需要, 有欲望, 而且他也会犯错误。希腊的神经常会犯错误, 有些神还很愚蠢, 比如说众神之王宙斯就经常犯错误, 经常受到别的神甚至是凡人的捉弄。但是希腊神的可爱之处恰恰是因为他们常犯错误, 有七情六欲。

二、神话中表现出对民众的态度不同

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重, 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 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 就反映了这种思想。中国古代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的同时, 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 如女娲, 后羿等。此外, 还有一些神话形象如龙, 凤等, “见则天下安宁” (《山海经南山经》) , 它们的出现给人带来了祥瑞和安慰。重生意识还包括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太平御览》卷七九引《管子》曰:“黄帝钻燧生火, 以熟荤臊, 民食之无肠胃之病。”再如南方之神炎帝, 《淮南子修务训》记他采药为民治病, “一日而遇七十毒”。黄帝, 炎帝对人类的生命可谓关怀备至, 甚至不惜以身试毒。

然而古希腊的神话和英雄传说却大不相同, 他们更侧重于表现自己的私欲。古希腊神话的起源, 要从酒神和爱神说起。从某种意义上说, 他们体现了对食和色的崇拜。每逢酒神祭奠, 人们就可以打破一切禁忌, 狂饮烂醉, 放纵形骸。在俄林普斯众神中, 男的大多贪杯好色, 女的则嫉妒同性, 爱慕虚荣, 这些在中国的神话中是没有的。而且像“潘多拉的盒子”、“争夺金苹果”分别造成的人类的苦难和导致十年的特洛伊战争, 无疑都是私欲和嫉妒造成的。总之, 私欲酿成了战争和灾难。

中国神话对人的欲望持否定态度, 禁欲、修身这样的信条在整个神界是被奉至上的。希腊神话则写出欲望对人的双重影响。没有对财富、荣誉、爱情的追求, 英雄们不可能完成伟大的功业。希腊神话肯定人活着就要追求欲望的满足, 欲望也是“万乐之源”。英雄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快乐和崇高的荣眷。同时, 希腊神话也表明人的种种欲望是“万恶之源”, 个人私欲的膨胀使英雄走上穷途末路。

三、对形式美的表现观点不同

通览现存的中国上古神话资料, 凡较原始的, 绝大多数都未曾将形式美放在视野之内, 最明显的表现是:根本不注意人类后来特别讲究与追求的女性形象美。那么多有关女娲的神话, 说来道去的只是她的业绩, 没有人意识到要从外貌上对这位伟大的女神加以美化。《山海经·西次山经》说西王母“蓬发戴胜”。不管戴的是什么东西, 总算是懂得装饰自己了。即使是“戴胜”的西王母, 又是什么形象呢?不过“其状如人, 豹尾虎齿而善啸罢了。”

不仅如此, 闻一多先生早就指出过, 《山海经》那数不清的神中, 有半数以上都是“人首蛇身”。就是曾为我们祖先的生存繁衍作过巨大贡献的女娲与伏羲也不例外, 一个是“人面蛇身, 一日中七十变”, 一个是“人首蛇身”。如果说这种怪异丑陋的形象里带有什么感情色彩的话, 最多不过是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

古希腊人以拥有完美, 健壮的体格而自豪。在荷马史诗中, 写得最多的就是战争与冒险, 而战争与冒险中至为关键的就是强壮的体魄。因此神话中写满了对英雄完美体格的景仰与赞颂。中国英雄以德为美, 他们重德、尚礼、是仁者, 是圣君贤臣, 能够美与德兼备当然好, 但更多强调德而忽视“人”的美。赫拉克勒斯 (Heracles) 这个希腊神话中最伟大英雄不仅力大无穷而且有着天神般美丽的外貌与体型:“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赫拉克勒斯长得又高又大又强壮, 他身长四托, 双眼炯炯有神, 犹如闪烁的炭火。他能骑会射, 射箭时百发百中, 挥舞的刀剑处处不离目标。等到十八岁时, 赫拉克勒斯成了希腊国最英俊, 最强壮的男子汉。”从某个角度来看, 西方的神就是长得很美的人——体格健壮、和谐对称。

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得赛》中保存了大量的神话, 对女性外形之美的追求, 简其到了疯狂的地步。矛盾的中心往往是为了争夺美女, 而且兴师动众, 不惜血的代价。如《伊利亚特》写到, 在数年的血战之后, 双方争夺的目标——海伦走到特洛亚国元老们的会议场时, 那些一向冷若冰霜老头们看见了她, 竟也交头接耳道:

没有人会责备特洛亚人和希腊人,

说他们为了这个女人长久而痛苦的战争,

她真象一位不朽的女神啊!

中国上古神话对人体美还浑然不觉, 而希腊人却对女色 (人体美) 如此看重, 两个民族在审美意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四、在反映民族性格上, 中国神话中的神反映的相对单薄, 而在古希腊神话中却相当丰富。

作为战神来说, 拿中国的黄帝和古希腊的阿喀琉斯相比较, 黄帝是智者, 永远地体现着战斗精神和坚毅的领导者风范;而在阿喀琉斯 (人和神的合体) 身上, 忘我的战斗精神, 温厚善良的情感和捍卫个人尊严的敏感意识, 它体现的是性格的多样性和整体性。更特别的是, 他也有致命的弱点, 而且是命丧于这一弱点 (脚后跟) , 从这一点上也深刻地反映了希腊神话的现实性。冯友兰先生用孔子的一段话来形象地比喻海洋国家的希腊和大陆国家的中国的民族性格方面的区别:“我们还可以套用孔子的话, 说海洋国家的人是知者, 大陆国家的人是仁者, 然而照孔子的话说,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 包孕着浓郁的情感因素。无疑, 神话最作为文学创作内容的重要材料, 无论是中国的上古神话, 还是古希腊的神话, 在各自的文学长廊里, 都发挥了不可抹煞的作用, 而且对后代文学体现的精神上, 也有很大的影响,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认为的:人的无意识区储有“种族记忆”——人类的今天是人类昨天的扬弃和发展。

总而言之, 中国的上古神话和古希腊的神话作为文学史上的财富, 不仅体现在它们间的相似处, 更表现在它们的不同点, 而且不同, 才更显得它们的光彩夺目。

参考文献

[1]荣格:《心理学与文学》, 三联书店, 1987.11。

[2]李泽厚:《美的历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7。

[3]阿波罗多罗斯:《希腊神话》,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1。

[4]上古真人著:《山海经》,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6.5。

[5][英]罗素, 何兆武等译:《西方哲学史》 (上册) , 商务印书馆, 1982.3。

[6]侯晓艳:《从神话英雄行为看中国和希腊民族性格的不同》, 《宜宾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

[7]冯友兰著, 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5。

上一篇:大学生学习领导艺术心得体会下一篇:农村消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