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抒情诗歌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园抒情诗歌(通用10篇)

家园抒情诗歌 篇1

这里有诗经的讲坛

这里有毛长的故乡

我选择了一个古老的村庄

那里是一个诗意的名字---影林

我选择了亲爱的爹娘

那是一对贫困善良的农民

那里流传着金星爷的故事

那里最早启我生命的信仰

一口苦苦的井水

饮下了我童年的忧伤

一家兄妹的爱怜

给与了我幸福的城墙

直到我十五岁----

踏出了乡村

当我在想起故去的往事

我的眼里

都噙满感激的泪花

如今父亲和哥哥去了天国

我守在百岁的母亲身旁尽孝

我知道我选择的道路

将来会有一个故事发生

我曾孤独的流浪

滹沱河的两岸

遥望诗经台

我看到有无数的故人

从这里过往

所以 我要 离开家乡

到远方追求学业的课堂

有一天我还会回来

重新再筑诗经的华章

我知道我为什么有一个抗日女杰的奶奶

我知道我为什么有一个敢为天下真的父亲

我知道我为什么有一个敬仰佛陀的母亲

我知道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肮脏的世上

因为滹沱河的流水

对应着天上银河

我就是天上的星星一颗

因为影林村的苦难

浸透了我的血液

我就是它古老的桑林一棵新枝

因为祖辈的坚强

从不畏惧扎进胸膛的刺刀

因为佛陀的护佑

就在身旁

因为这里的土地生长着善良

这里的真诚行走在大街小巷

我就出生在这个村庄

我的生命才能烙上灵魂的金光

我光荣这里的村庄

我赞美这里的风水

我生长在生命的泥土

甘愿为她留下未来的芬芳

我航行的灵魂的河水

甘愿为她留下信仰的星光

这是我的家园

我也知道

家园抒情诗歌 篇2

唐代诗歌经历了初、盛、中、晚四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显示了其独特的诗歌风貌。相对于前面三个阶段, 特别是盛唐的诗歌而言, 晚唐诗歌无论在格局、气度, 还是在神韵、境界方面, 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盛唐诗歌的飞动之势、壮阔之气和酣畅之情, 在晚唐诗歌中已经渐渐消隐和撤退了, 代之而起的, 是晚唐诗歌中太多的消极、无奈和苦楚。如果说盛唐的诗歌犹如一位英勇的侠士纵马奔腾, 那么晚唐的诗歌就像一位受伤的征夫, 带着流血的伤口, 拖着疲惫的身躯, 步履蹒跚;如果说盛唐的诗歌更多表现出奔腾的力量, 那么晚唐诗歌则更多体现出回归的迷惘。政治的黑暗, 战乱的频繁, 生命的伤害, 心灵的凄寒, 让晚唐的诗歌表现出了无尽的伤感和回归的情怀。

且看赵嘏《江上与兄别》一诗:“楚国湘江两渺弥, 暖川晴雁背帆飞。人间离别尽堪哭, 何况不知何日归。”再看温庭筠《渚宫晚春寄秦地友人》一诗:“风华已眇然, 独立思江天。凫雁野塘水, 牛羊春草烟。秦原晓重叠, 灞浪夜潺湲。今日思归客, 愁容在镜悬。”再看杜荀鹤《湘中秋日呈所知》一诗:“四海无寸土, 一生惟苦吟。虚垂异乡泪, 不滴别人心。雨色凋湘树, 滩声下塞禽。求归归未得, 不是掷光阴。”

从这些诗歌中, 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晚唐诗人们强烈的回归情怀, 而这种回归情怀的凸显, 是和晚唐特定社会、政治背景下诗人们强烈的家园情怀分不开的。

客观而言, 晚唐诗人的家园情怀包括两类:儒家意义上的家园情怀和道家意义上的家园情怀。所谓儒家意义上的家园情怀, 更加注重对家园的依恋, 对故乡亲人的牵挂, 多侧重于对实体家园的向往。所谓道家意义上的家园情怀, 即更加注重心灵的平静与回归, 多侧重于内在心灵的寄托。

相对而言, 晚唐诗人在抒发儒家意义上的家园情怀时, 多注重身体向实体家园的回归。诗人更加关注社会现实, 所以诗歌显得更加凄凉、悲楚。如杜牧的诗句:“又落他乡泪, 风前一满衣。” (《逢故人》) 李商隐的诗句:“岂关无景物, 自是有乡愁。” (《无题》) 等等。而在表达道家意义上的家园情怀时, 多注重内心向心灵家园的回归, 所以显得更加的自然、平静。如储嗣宗的诗句:“唯有田家事, 依依似故乡。” (《南陂远望》) 薛逢的诗句:“荣华不肯人间住, 须读庄生第一篇。” (《九华观废月池》) 等等。无论是儒家意义上的家园情怀, 还是道家意义上的家园情怀, 在表达对“家园” (现实的和理想的) 的眷恋和期待“回归”这一点上, 两者是相通的。

那么, 晚唐诗人的这种“家园”的眷恋和“回归”的期待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的呢?我认为, 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

(一) 直抒胸臆的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是诗人情感瞬时爆发的结果, 是内心情感强烈涌动的体现。且看杜牧《送友人》一诗:“夜雨滴乡思, 秋风从别情。都门五十里, 驰马逐鸡声。”诗人将“乡思”这一深切的情感以“滴”这一动作来表现, 突出了“乡思”之苦, 而这“苦”又在漫漫夜雨中显得悠远而深刻, 可见其悲凉与苦楚。

再看贾岛《下第》一诗:“泪落故山远, 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 孤棹负三湘。”诗人病中思乡, 以直抒胸臆的诗歌表达方式让这种思念具备了更强的打动读者的力量。

(二) 托物言志的表达

托物言志是中国古代诗人惯用的情感表达方式, 晚唐诗人在表达家园回归情怀时, 也常常寄情于物, 托物表志。通过对大量晚唐诗歌的披览, 我发现晚唐诗人的家园回归情怀常托在两类“物”上。其一是“雁”, 且看下面这些诗句:

未到乡关闻早雁, 独于客路授寒衣。 (杜牧, 《中途寄友人》)

故园何处风吹柳, 新雁南来雪满衣。 (赵嘏,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行逢海西雁, 零落不成行。 (马戴, 《早发故园》)

以雁寄思, 以雁的来去自由来反衬诗人自身归家的不自由, 这是中国诗人的习惯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方式在晚唐诗歌中又一次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晚唐诗人的家园回归情怀所托的第二类“物”则是“书 (信) ”, 且看下面这些诗句:

百回信到家, 未当身一归。 (贾岛, 《客喜》)

雁飞关塞霜初落, 书寄乡闾人未回。 (刘沧, 《秋夕山斋即事》)

一夜塞鸿来不住, 故乡书信半年无。 (杜荀鹤, 《湘江秋夕》)

这些诗歌都用了“书 (信) ”这一实体的“物”来承载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 诗人们把思念家乡的情怀附着在一封封书信上, 表达了既深且重的家园回归情怀。

在简略分析了晚唐诗人家园回归情怀的表现以后, 我认为, 有必要探讨晚唐诗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浓重的家园回归情怀的原因。具体而言, 晚唐诗歌家园回归情怀的出现是和晚唐的政治、社会背景, 以及晚唐诗人自身的原因分不开的。

(一) 晚唐的政治和社会背景

晚唐是一个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时代的时代。据《旧唐书·僖宗本纪·干符四年》载:“王仙芝本为盐贼, 自号草军, 南至寿、庐, 北经曹、宋。半年烧劫, 仅十五州;两火转斗, 踰七千众。诸道发遣将士, 同共讨除, 日月渐深, 烟尘未息。盖以递相观望, 虚费糇粮, 州县罄于供承, 乡村泣于侵暴。”“ (中和二年) 二月, 泾原大将唐弘夫大败贼将林言于兴平, 俘斩万计。王处存率军二万, 径入京城, 贼自灞上分门复入, 处存之众苍黄溃乱, 为贼所败, 巢怒百姓欢迎处存, 凡丁壮皆杀之, 坊市为之流血。”《旧唐书·昭宗本纪·龙纪元年》载:“初, 自诸侯收长安, 黄巢东出关, 与 (秦) 宗权合。巢贼虽平, 而宗权之凶徒大集, 西至金、商、陕、虢, 南极荆、襄, 东过淮甸, 北侵徐、兖、汴、郑, 幅员数十州。五六年间, 民无耕积, 千室之邑, 不存一二, 岁既凶荒, 皆脍人而食, 丧乱之酷, 未之前闻。宗权既平, 而朱全忠连兵十万, 吞噬河南, 兖、郓、青、徐之间, 血战不解, 唐祚以至于亡。”《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南蛮传》亦载:“唐之治不能过两汉, 而地广于三代, 劳民费财, 祸所繇生。……懿宗任相不明, 藩镇屡畔, 南诏内侮, 屯戍思乱, 庞勋乘之, 倡戈横行。虽凶渠歼夷, 兵连不解, 唐遂以亡。”所处这样的时代, 晚唐诗人们对自己的前途已经失去了信心, 对整个晚唐社会已经彻底绝望, 他们在政治上无法找到出路, 仕途又坎坷多艰, 在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深感凄凉的诗人们, 回归家园是他们最好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二) 就诗人自身而言

晚唐诗人凄寒的生活经历直接催生了他们浓烈的家园回归情怀。晚唐诗人大多饱受战争或漂泊之苦, 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在“那堪流落逢摇落, 可得潸然是偶然” (郑谷, 《江际》) 、“战马到秋长泪落, 伤禽无夜不魂飞” (张蠙, 《言怀》) 、“半夜病吟人寝后, 百年闲事酒醒初” (李昌符, 《客恨》) 的无尽伤感中, 回归家园成为了他们必然的选择。正如晚唐诗人刘沧在《秋日旅途即事》一诗中所写的那样:“驱羸多自感, 烟草远郊平。乡路几时尽, 旅人终日行。”

此外, 由于社会黑暗, 仕途多舛, 晚唐诗人们虽然饱读诗书, 却没有用武之地, 奔走于仕途, 却始终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方面, 只要读一读晚唐诗人的这些诗歌就会有清楚的认识:“十口沟隍待一身, 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 犹作长安下第人。” (温宪, 《题崇庆寺壁》) “永巷闲咏一径蒿, 轻肥大笑事风骚。烟含紫径花期近, 雪满长安酒价高。失路渐惊前计错, 逢僧更念此生劳。十年春泪催衰飒, 羞向清流照鬓毛。” (郑谷, 《辇下冬暮咏怀》) “十载长安迹未安, 杏花还是看人看。名从近事方知险, 诗到穷玄更觉难。世薄不惭云路晚, 家贫唯怯草堂寒。如何直道为身累, 坐月眠霜思枉干。” (张蠙, 《下第述怀》) ……社会的黑暗, 生活的凄寒, 旅途的困顿, 心灵的创伤, 迫使晚唐诗人为了寄放自己的心灵而不得不选择回归田园, 让自己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这是晚唐诗歌具备浓烈的家园回归情怀的最直接也是最真切的原因。

晚唐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大量的家园回归的情怀从一个侧面体现和印证了唐代诗歌由外拓向内敛演进的轨迹。诗歌发展到晚唐, 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和诗人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 已经丧失了盛唐诗歌的外拓精神, 转而向内敛发展, 这体现了唐代诗歌由盛转衰的历程, 也宣告了“诗国高潮”的沉重谢幕。

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中华书局, 1979.

[2]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 1975.

《史记》抒情诗歌选读 篇3

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这是伯夷、叔齐隐居在首阳山,靠采集蕨菜充饥,饿死之前所作的一首歌。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孤竹君死后,叔齐想让位于伯夷,伯夷为不违父命而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位,也逃脱了。人们只好拥立孤竹君的二儿子(伯夷为长兄、叔齐为三弟)即位。伯夷和叔齐听说西伯姬昌乐于善待老者,于是便投奔他而去。不想到那里时,西伯姬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把父亲的灵牌放在战车上,东伐殷纣,伯夷和叔齐拉住武王的马缰阻止。武王的随从想要杀他们,太公吕尚说:“他们是义人。”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武王平定了商纣的乱世,天下归顺了周朝。但是,伯夷和叔齐认为这是耻辱,坚持操守,隐居在首阳山,不吃周朝的粮食,直至饿死。

伯夷、叔齐让国相去、叩马谏伐、首阳采薇的故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至今仍为人们传颂,尤其为那些刚正清廉、不愿随波逐流的仁人志土所推崇。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七十列传中,第一篇就是记述伯夷叔齐事迹的《伯夷列传》。

在伯夷、叔齐三千年前的告别人世的咏歌中,有两句诗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那就是“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在常人看来,正义的武王讨伐暴虐的纣王这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战争,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然而,司马迁的目光是锐利高远的。一个社会,是不是更加应该以一种有秩序的方式运作?是不是只要对方率先使用了暴力,我对他人和社会使用暴力就是理所当然的?很显然,以暴易暴的观点是错误的,“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这正是伯夷、叔齐的人生绝唱带给我们的榜样的力量。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歌》是战国时卫国人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入秦刺杀秦王前在易水告别送行的人时唱的歌。这首只有短短两旬寥寥十五个字的诗歌,声情慷慨,读了令人感动。上句“风萧萧”摹声,从听觉上写环境的悲惨;“易水寒”摹感,从感觉上写环境的悲凉;写风吹水寒之景,渲染苍凉悲哀的气氛。下旬“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则展示了荆轲这位壮士的义无反顾、慷慨赴国难的情怀。

壮士荆轲之所以受到后人的赞美和怀念,正是因为这短短的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大写的自己。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易水歌》并非绝响。早在《尚书》中勇士出征的誓辞篇章里,我们就聆听过这样血性男儿的声音;直至明清之际,在张溥的《五人墓碑记》里我们也聆听过这样铿锵有力的声音。它们让我们一再感受到千金易取,一诺无价的人格尊严所在。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楚霸王项羽被包围在垓下,粮尽援绝,他自知败局已定。在率部突围,虽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前所作的绝命辞。

诗歌的第一句,就描绘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力拔山”三字充分说明自己是一位“力能扛鼎”的壮士;“气盖世”是说他在文韬武略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这让我们想起,秦始皇东巡,项羽见其气势,脱口而出的“彼可取而代之”的少年英雄梦,这里运用概叙及虚实结合的手法,生动地显现了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不得不感伤于命运的无常与乖舛:由于天时不利,神驹乌骓马不能向前奔驰了,只好徒唤“奈何”:面对事业的功败垂成,大势已去,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的一位红颜知己美人虞姬的前途:“虞啊。虞啊,我该把你怎么办呢?”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

《垓下歌》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短短的四句诗,展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是刘邦在公元前196年平定淮南王黥布的反叛后,顺路回乡时,在沛官设宴同家乡的父老子弟欢饮,因百感交集而作的一首歌。

首句的“大风”、“云”,表面上写的是自然风云,实际上是写他为实现政治抱负率领千军万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他人成阳灭暴秦,他战垓下败项羽。均有风卷残云的磅礴气势。“威加海内”的“海内”指全国。“威加海内”指他统一了全国,建立了西汉政权,发展了经济,得到了人民的拥戴,表现了他的非凡威势。“归故乡”指又同父老乡亲欢聚一堂,也表现了他浓厚的乡土之思。“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抒发了他对未来的愿望和理想。“猛士”指能为大汉王朝守四方疆域的勇猛之人,“安得猛士”则给人以悲凉之感,意味大汉王朝的政权背后存在着内外隐患和人才的缺乏。回故乡的喜与悲交织在一起,令人“泣数行下”。

《大风歌》,短短三句,计二十三个字,不但高度概括了时代的特征,而且也蕴涵了刘邦对西汉帝业和故土人情的浓厚感情,是一篇抒怀言志佳作,真可谓“冠绝千古”。这是刘邦的又一次异曲同工的感叹,与自己心灵知己、政治仇雠项羽同样,是英雄末路的命运的悲怆心声。

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hé)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zēng)缴(jiǎo),尚安所施!

这是刘邦晚年与宠爱的戚夫人饮酒击筑而唱的一首歌。

汉初吕后之子刘盈虽被立为太子,但汉高祖一直不喜欢他,想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但是,这个打算遭到了张良等大臣的反对,所以迟迟未能实施。后来刘邦病得厉害,更急于废立之事。有一天,刘邦正在喝酒,看见在旁陪侍的刘盈背后站着四位老人,年纪都在八十岁以上,须眉皆白,体格健壮。这四人正是刘邦多年想聘请而不得的“商山四皓”(四位贤士)。刘邦惊奇之余就问他们:“我寻找你们多年,你们都躲避我。现在为什么又来了,跟着我的儿子呢?”“商山四皓”回答说:“陛下轻视儒士,我们义不受辱,所以逃避。现在听说太子仁孝,礼贤下士,所以我们就来了。”刘邦听罢,说道:“好吧,那就麻烦你们好好保护我的儿子吧。”“商山四皓”的出现,使刘邦不得不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商山四皓”走后,刘邦召来戚夫人,对她说:“我本来想把太子废掉,但有这四个人辅佐他,太子的羽翼已成,难以更改了。吕后以后就是你的主人!”戚夫人听后,哭泣不已。刘邦

说:“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体唱楚歌。”于是就唱了这首深刻反映了刘邦在立储问题上矛盾、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的《鸿鹄歌》。

耕田歌

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这是朱虚侯刘章(其父是刘邦庶子齐悼惠王刘肥)斥责吕氏专权的一首歌。它不是一首普通的农谚诗,而是首寓意巧妙的政治诗。

汉时,吕太后称制,她的兄子吕台、吕产、吕禄已相继策封为王;诸吕封侯者,更遍布朝野。刘章当时封朱虚侯,身为刘邦之后,对吕氏擅权早就心忿难平,终于在吕太后的一次酒宴上,发为慷慨的惊人之举。高后令朱虚侯刘章为酒吏,刘章借此行酒令并自请为太后言耕田歌。

“深耕概种,立苗欲疏”,是歌的由头。“非其种者,锄而去之”是歌的目的。在这两句中,刘章正是巧妙地用一“种”字,一语双关,以禾苗之“种”,谐喻帝王将相之“种”,向专擅朝政的诸吕,射出了一支锐啸而鸣的讨伐之箭。它的意思是:汉家乃刘氏种姓之天下,岂容杂种吕氏蔓延滋长?对付这样的杂种,唯有一个办法,就是坚决将它们锄去!此歌字面上,无一语不谈耕作;事实上斥责吕氏专权之意,无一人不意会,就是吕后也不例外,只能“默然”以对;正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

饿死歌

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强受我妃。

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

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

干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财。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篼理兮托天报仇。

这是赵王刘友被吕后幽禁,在饿死前作的一首歌。它将遮掩在华丽的宫廷帷幔之下皇权与外戚之间的残酷斗争表露得淋漓尽致。吕氏专权害死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之后,吕雉将刘友迁到赵国,封为赵王。又将一位吕姓王后强买强卖地塞给他。名为姻亲,实为监视,自然难怪刘友会疏远这位间谍太太了。被惹恼了的吕家河东狮,一气之下跑回娘家,并向娘家人吕雉检举自己丈夫谋反。吕雉立刻将刘友囚禁在长安,断绝其饮食,凡为刘友偷送饮食的官员,一律被逮捕问罪,刘友饥饿难忍,义愤填膺,作此歌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怒。“诸吕用事兮刘氏危”“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等句表达了赵王不顾一切,勇敢地喊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发泄自己对吕氏的愤恨;没有丝毫低头服输,摇尾乞怜以求自由的意思;更是毫不顾及可能会引发的可怕后果。而“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则实在令人伤感政治的极残酷和生为帝子的极无奈。

瓠(hù)子歌

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巨野溢,鱼沸郁兮柏冬甘。

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蔷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瓠子歌》共有两首,这里只讲述其一。这是汉武帝刘彻亲临堵塞黄河决口的现场时即兴所作的一首歌。

“瓠子”是地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决口,洪水遍及梁楚之地16个郡。为了稳定封建统治,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下决心堵塞决日,并亲率文武百官到瓠子决口处指挥封堵战役。经过几万人不分昼夜的艰苦奋战,堵口终于成功,梁楚之地的百姓从水患中解脱出来。诗歌的前半部分描写洪水造成的破坏和作者对水灾的担忧;“浩大的水势冲破堤坝,让那里百姓的居所都变成了汪洋泽国”。后半部分直抒胸怀,以深沉的笔墨表现了武帝自己对治理水灾,恢复农业生产的决心。

作别家园的诗歌 篇4

无需过多的言语

在一场泪雨的护佑下

我吞咽下惜别的悲泣

搭上通往神秘未来的快车

拳拳的爱意

伴着飞转的.车轮

叩响了熟悉的每一寸土地

掬一捧凛冽的风儿

和着泪水一饮而下

从此

心胸的旷野 在

冰冻的严寒中萌动、复苏、等待

春天顶破冰茬

那时

你会听到鸟儿的歌唱以及

看见天空的羽翼下

一群蜜蜂在嗡嗡地传递着悄悄话

还有

成群的牛羊徜徉在温暖的阳光下

性急的蒲公英扬起金灿灿的笑脸

督促着杏花、桃花们举办一场花事

我以一颗虔诚的心静待

蛹蜕变成蝶的刹那

挥泪作别

嗅一腔故乡泥土的芬芳

下一个轮回里

就不会害怕独自行走天涯

别了 我挚爱的家园

那滚动的泪花

诠释了所有的爱意无瑕

擦干泪水微笑吧

只有冬天来了 才能

房子或是家园诗歌 篇5

竹林里的房子

喝上二两白酒,

用手机放上一段音乐,

背靠着木质沙发,

半眯着眼睛,

他在老家竹林里建起了房子。

很快,就要建好了,

手机里的小妞突然不唱了,

房子轰然倒塌。

他烦躁地抬起头,

媳妇正拿着手机,

往老家打电话。

他板着脸躺在床上,

媳妇进来了,媚笑着碰了碰他,

他说:别烦了,明天还要上班捏。

他的家

刚来深圳的时候,他以为

家在街道拐角处那位瞎眼乞丐的二胡里。

一年后,他认为

家在广场上那位站街女丰满的怀抱里。

后来,他坚信

家在那位四川女孩脉脉含情的.眸子里。

上个月,处了四年的对象

跟一个老头去了澳门。

他回了老家,

同一个大他七岁的寡妇结了婚。

房子

父母住了一辈子的土坯房还没有翻修。

他俩在深圳的出租屋里租住了十四年。

前年,镇上的初中撤并到了县城,

领导们说:没有开发区商品房房产证的子女,

不能进入公办学校读书。

夫妻俩倾其所有,借贷十多万在三区买了一套房。

年底回家。晚上,

三区灯火通明,很是热闹。

一区的学生升学了,黑乎乎的,

诗歌中的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篇6

1.诗歌中的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2.诗歌中的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指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间接抒情主要体现在借景抒情上。所谓的借景抒情就是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例如《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段景物描写就表达了莺莺凄苦悲伤的感情,也就是说,莺莺凄苦悲伤的感情是通过上述悲凉的景物表现出来的。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示例 例1.直接抒情 示长安君 作者: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直接抒情分析:

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例2.间接抒情

小斋即事 作者: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间接抒情分析:

近现代抒情诗歌的美读教学 篇7

一.探寻创作之源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在感情的宣泄、意境的营造、节奏的追求和形式的探究等诸多方面,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启迪。这跳跃的文字又常常将读者带入清波荡漾的康桥,看作者所看之美景,感作者所感之情怀。胡适在《追忆志摩》中曾经说过:“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汇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单纯的信仰的实现历史。”

作为一首抒发作者康桥情节心境的诗歌《再别康桥》,作者在诗中用深情的笔触去编制绚丽的色彩进而融合惬意的心情,向世人呈现了自己一颗向往爱、自由、美的赤子之心。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去深切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文学欣赏是读者通过文字的意象表述,依靠个人经验的一个精神感受活动或过程。然而每一首诗歌对每一位读者都有不同的距离,即“诗距”。诗有时代,地域,语境等文化特色,这是大的方面的‘诗距’;而读者有不同的文学修养,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这是小方面的“诗距”。常说,一首诗歌读起来很亲近,很感人,能产生共鸣,这就是说“诗距”小,也有很多诗读起来感觉内容和自己离的很远,比如读古诗大多都有这种疏远感,那么,如何才能让只有十几岁的初中学生缩小和作者在时代、背景、年龄方面的“诗距”呢?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探寻作者的创作之源,达到一种感同身受的作用,也为进一步仔细解读诗歌打下基础。

康桥是英国著名剑桥大学的所在地,也是英国文化、学术的孕育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这段英伦求学生涯成为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他从一个封闭的国度奔入一个全新的自由的领域,如同饥渴的人找到了水源,朝拜的信徒抵达了圣地,徐志摩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康桥秀丽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徐志摩印下了美好的回忆。正是因为康桥,徐志摩的生命经受了甜蜜的洗礼。用徐志摩自己的话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的殿堂,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他的灵性,唤醒了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徐志摩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康桥才得以成就的,康桥是徐志摩一生的情结。诗人把康桥评价为“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二.聆听音乐之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谈到诗歌的音乐性,大家常有两种解释:一曰“内在的音乐性”,这是描述诗歌内容蕴含的节奏美感和旋律美感。一曰“外在的音乐性”,它指诗歌语言在听觉上的节奏美感和旋律美感。关于诗歌的音乐美,闻一多先生在《冬夜评论》中这样说:“声和音的本体是文字里内含的质素;这个质素发之于诗歌艺术,则为节奏、平仄、韵、双声、叠韵等表象。寻常的言语差不多没有表现这种潜伏的可能性力量,厚载情感的语言才有这种力量。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所以能将这种潜伏的美十足的充分的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诗歌的音乐性应该是内外统一的。

《再别康桥》全诗一共七节,每行大致6或8个字,大致三顿,音节长短不一。全诗做到自然换韵,音节错落有致,诗行整齐匀称,声调回环往复,随情变韵,乎仄声交替使用读起来抑扬顿挫,却少了些跳跃性,使得诗歌舒纡婉转节奏鲜明和谐,犹如“润物细无声”的夜雨轻轻敲打在人的心田,形成流动感极富音乐性。“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实现了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一首一尾借助《诗经》反复渲染的表达方式,其感相似其情相应,巧妙组合出节奏感和旋律美。诗中第二节前两句描绘了河畔的金柳,后两句采用层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青荇”诗行本身的音节和旋律。都显得非常自然和谐。双声词“艳影”、“榆荫”、“清泉”及“荡漾”、“招摇”、“斑斓”等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使整首诗富有节奏感,感情是不至于大悲或者大喜,轻柔中略带平和的心境透过这样如吟如唱的诗句全然展现在世人面前,其实可以发现《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和诗歌的建筑美是紧密相连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音乐之美是建立在建筑之美的形式上的。在中学课堂上,诗歌的音乐美正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地去诵读,读出诗歌的美和灵魂,让课堂在轻歌曼舞中舒展起来。

三.感悟意境之美

在中国的诗歌艺术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现在的语文课堂,如何去引领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美?我们往往采用的是客观的逐句分析,或者是笼统的大意概括,急切地想将这些前人总结出来的理论,以一种理性的手段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这些粗暴的方式一方面有损于学生对本首诗歌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以后对诗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我看来老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营造一种氛围,这种朗读可以是学生个人的,也可以是学生集体的。例如文中第六段: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笙箫:多指世俗的欢乐。如:唐·曹唐《小游仙诗》:“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宋·张子野《清平乐》词:“曲池斜度鸾桥,西园一片笙箫。”清·袁于令《西楼记·砥志》:“那知我粉冷絮尘,脂冻桃花,不理旧时笙箫。”这笙箫是于别离之时奏响的哀乐,在这音乐中作者压抑内心淡淡的哀愁,与心爱的康桥挥手作别,诗人沉默,康桥不语,不愿别离不得不别离,这让人无可奈何的生活怎能容诗人肆意放歌?诗人挥别的岂止是康桥,更是埋藏在康河柔波当中的对爱、自由、理想的最求。“轻轻”、“悄悄”、“沉默”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丰富但不沉重,留恋但不缠绵,深挚但不张扬。著名画家徐悲鸿曾经说过“凡美所以感动人心者,绝不能离乎人之意想,意深者动深人,意浅者动浅人。”《再别康桥》这首诗笼罩着一种寂静的氛围,是“绘幽静之景色,状宁谧之心境”。这沉默的氛围,成为诗人离愁别绪的陪衬,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深邃意境。诗作更加富于诗情画意,动人情怀。

陆游川陕时期诗歌抒情特色 篇8

关键词 陆游 川陕时期 抒情特色 抒情方式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07)01-0117-03

陆游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在川陕时期的诗歌创作是其诗风摆脱江西派藩篱,自成特色的关键时期。在这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近千首诗歌。同时他又是一位十分重视情感抒发的诗人。“自怜诗兴在”陆游:《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年,第497页。,“那得废诗情”陆游:《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年,第510页。下文凡引陆游诗歌皆据中华书局《陆游集》,不再一一注出。,随着外部形势环境的变化,陆游的思想感情也时时处在激荡跳跃之中。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愤叹息,时而豪气干云,时而又黯然泪垂。这些不同情感的抒发,又从多个侧面展示了诗人丰富多彩的心路历程。故关注这位爱国诗人此期诗歌的抒情特色,或许能从另一角度拓开我们的视野,更多地感受伟大诗人心灵深处的酸甜苦辣,探索他那独特的美学趣味和艺术风格。

一、豪迈之气的抒泄与悲凉之慨的倾诉

当陆游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从柔媚婉约的故乡山水奔赴川陕之地时,立即被这雄伟奇崛、高峻惊险的异地风貌所吸引,不由得在这雄健阳刚的景致面前一吐豪迈慷慨之气,借以抒发胸中压抑已久的郁闷不平。如《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诗人极力渲染白盐、赤甲二山在疾风骤雨中变化万千的景观,突现出二山天风海涛般的气势和令人销魂般的凄迷,并由景及人,情因景发,在大自然中领悟到哲理性的智慧,发出“妙处元在烟雨中”这样的慨叹。对激情火热生活的呐喊,使陆游宏大的胸怀气魄与自由奔放的激情一览无余,《唐宋诗醇》评此诗:“奇思横出,杰语迭见。”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第911页。确实是一语中的。另外像《风雨中过龙洞阁》、《嘉川铺遇小雨景物尤奇》、《南郑马上作》等亦属于这类作品。

陆游在表达自身的希望与抱负时,更是豪气冲天,不可遏制。《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陌上弓刀拥寓公,水边旌旆卷秋风。书生又试戎衣窄,山郡新添画角雄。早事枢庭虚画策,晚游幕府?无功。草间鼠辈何劳磔,要挽天河洗洛嵩。”整首诗感情激越,气势咄咄逼人,于豪迈之气中更见凛然风骨。《万里桥江上习射》:“天上飃枪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丈夫未死谁能料,一舘他年下百城。”传递出的是必胜的信心与豪迈的诗情。《出塞曲》:“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长戈逐虎祁连北,马前曳来血丹臆。”展现的是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跌宕飞腾的激情。《战城南》:“马前?咿争乞降,满地纵横投剑戟。将军驻坡拥黄旗,遣骑传令勿自疑。诏书许汝以不死,股栗何为汗如洗?”描绘的是敌人战败投降的丑态和王师的威武气势。钱钟书称道:“爱国的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72页。诚非过言。

不止于此,在与友人的交往唱和中,也传递出这份豪情。王炎在四川招募了一大批和陆游一样意在恢复的爱国志士,陆游与这些朋友纵酒高歌,同仇敌忾,相处十分愉快。《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梁州四月晚莺啼,共忆扁舟罨画溪。莫做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短短四句,明白如话,足可见出诗人心中对胜利的憧憬和满腔豪情。正如《唐宋诗醇》评价所言:“翩翩有侠气”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第913页。当陆游因与范成大诗酒歌呼,不拘行迹,被人诬陷时,他仍表现了自己面对流言蜚语不以为意的疏放旷达之志。《和范待制秋兴》云:“策策桐飘已半空,啼錚渐觉近房栊。一生不作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尊中。门外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小人的攻讦之语,如同落在衣服上的细小蛛丝,诗人甚至不屑去拂拭,索性率性而为,乐得以放翁自号,潇洒豪情立现笔端。

川陕八年,陆游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有过成功与希望,亦充满了失落与哀伤。而川陕两地本就是一块充满诱惑,极富诗意的地方,这里更流传着无数的历史典故。每当陆游登临古迹,凭吊古人时,即情不自禁的抒发了这种缠绵悱恻的幽思情蕴,令人在感慨志士难伸报国之志古今一理的同时,不禁为诗人扼腕叹息。

最鲜明的表现即是对杜甫的怀念,与杜甫极为相似的人生经历,使得陆游将杜甫看作精神上的知音。“余读其诗,至‘小臣议论绝,老病客方殊。’之句,未尝不流涕也。嗟夫,辞之悲乃至是乎!”陆游:《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年,第2135页。他的《夜登白帝城楼怀少陵先生》更是借他人酒杯浇己胸中块垒之作。诗人不仅抒发漂泊动荡、命途多舛之忧思和盛年易去,人生易老的悲叹,更感慨人生甘苦无处诉说的凄切,诗意更显深沉。除此之外,陆游的一些感慨身世、思念故园的诗作亦寄托了漂零寥落之悲情。如《九月三十日登城门东望凄然有感》开篇二句即创造了深切感人、沉郁深婉的意境。而萧瑟之秋日,南飞之大雁这些意象的注入更增添了诗歌悲秋苦病的情思、久客孤独的伤怀和人在暮年的感叹。沉郁悲愤之情在这里达到高潮,滔滔蜀江仍有东归大海之时,自己却只能羁留至此,空怀济世之心。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绎不尽。整首诗悲凉凄楚,诗人蹭蹬坎坷的生活经历意在言外,而这种衰病愁苦,思亲怀乡的悲哀,更令人怆然涕下,叹惋不已。《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感怀》、《秋夜怀吴中》、《夔州重阳》等诗篇都创造了深切感人、沉郁深婉的意境,意味深长,耐人寻绎不尽。

在慷慨激越的陈述,深沉叹惋的表达中,诗人最显著的抒情方式即善于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抒发情感,使诗歌呈现出个性化抒情和自我主体意识。这些形象大都是诗人本身的形象,但他们却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展现情怀。当诗人能摆脱俗世的烦恼,自我消解胸中郁垒之时,这个主人公就表现出淡远出尘、与世无争的性格和飘逸飒爽的风姿,也传递出奔放洒脱,安闲适意的情怀。《春晚书怀》:“万里西游为觅诗,锦城更付一官痴。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当诗人为家国担忧,为己鸣不平之时,诗中的主人公就显得忧时愤世,语意激昂。《野外剧饮示坐中》:“悲歌流涕遣谁听?酒隐人间已半生。但恨见疑非节侠,岂忘小忍就功名。江湖舟楫行安往,燕赵风尘久未平。饮罢别君携剑起,试横云海翦长鲸。”这里,大憎大爱和执着追求一览无余。当诗人看到统治者仍旧麻木不仁,复国无望时,诗中的主人公则显得孤独凄凉,不合时宜。《上元》:“病起衰颜非昔红,偷闲聊与少年同。一规寒玉挂楼角,千点华星来坐中。久戍遗民虽困弊,承平旧镇尚繁雄。归时瘦马崔嵬影,定有游人笑此翁。”当诗人忧虑成疾,无法排除烦愁时,诗中的主人公则演绎成一个衰病的孤耿之士。《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可见,占据诗人内心的是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这更衬托出凄凉孤独的诗意。

二、复杂多变的情感表达

无论陆游诗中透露出的是万丈豪情,还是哀伤凄凉、苦闷消沉,诗人的思想感情始终是一致的,抒发的是一种单一纯粹的情感。但此期还存在另外一类诗歌,这类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复杂矛盾、曲折多变,耐人寻味的。使陆游诗歌的面貌更加摇曳多姿,生动多彩。如《金牛道中遇寒食》,此诗前六句分别用人的感觉、表现和动物的行为构置了一幅欢快明丽的画面,让人感到无处不在的春的气息。读者正享受这种活泼祥和的愉悦时,“谁知”二字却将这种感觉轻笔宕开,一想到朝廷苟安求和的对外政策,卑躬屈膝的对敌态度,欢快之情随即一扫而光,代之以深沉的悲叹和无限的感伤。祖国山河的美丽春景,人们安居乐业的祥和生活在敌寇金戈铁马的威胁之下,到底能维持多久?念及至此,恍若一梦,眼前的美景转瞬即成了诗人感时抚事的惆怅。开始的欢快之情与结尾的感伤之痛,构成鲜明对比,诗歌中这种矛盾多变的情感在大起大落的宣泄过程中呈现出来。

与复杂多变的情感表达紧密相关,诗人将直抒胸臆的表现方法与意在言外、委婉曲折的抒情方式并用,于含蓄中见忧愤,于婉约中见感慨。《归次汉中境上》这首诗作于乾道八年十月,时四川宣抚使王炎内调。王炎当时把守着整个国家的西北大门,并已经着手布置沦陷区的收复工作,现在突然调离南郑,当局者的意图一目了然。这令陆游不由黯然神伤。在对汉中一带古梁州山川形势的描写后,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对敌人的蔑视和自己的忧国情怀,当抒情达到高潮,诗人对收复故国良机一去不返而深感懊悔哀怨之际,笔锋却轻轻一转,将正欲喷薄而出的呐喊愤恨压抑下来转换成无力而怆楚的浅吟低叹!用对景物的叙写终结全篇。诗人剖心沥胆的表白和诚挚的关切以及辛辣的告诫与愤恨惋惜之情全都一波三折的表现出来,造成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陆游很多言简意赅的警句从更深层次和角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百味的体验,表现出诗人历经宦海沉浮后得出的大智慧及对世态炎凉的喟叹。从中可见诗人内心在仕与隐、生与死、穷与通之间的情感挣扎。《定拆号日喜而有作》:“为农父子长相守,误计随人学宦游。”《月下醉题》:“生拟入山随李广,死当穿冢近要离。”《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感怀》:“富贵贱贫俱有恨,此生长废蓼莪诗。”《夜登白帝城楼怀少陵先生》:“升沉自古无穷事,愚智同归有限年。”《即事》:“醉来身外穷通小,老去人间毁誉轻。” 陆游出生在官宦世家,少年时即颇负才气,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本应能施展才华,力挽狂澜。却在仕途道路上接二连三遭到打击,命运多舛。这时陆游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少年时的狂热焦躁已被中年时的成熟理智取而代之。这些警句,既传递出诗人面对人生挫折个人力量微不足道的无奈,又表现了诗人对困苦艰难的通脱与豁达,更成为警醒后世的金玉良言。再如《春晚书怀》:“老来偏觉岁华速,客里忽惊春事空。” 岁月流逝如白驹过隙,功业半寸未建却仍滞留异乡,诗人心头的矛盾痛楚在幽微曲折的表述中,让人更觉凄凉悲怆。

赵翼云:“放翁诗之宏肆,自从戎巴蜀,而境界又一变。”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79页。陆游在接二连三遭到打击时,并没有放弃自身信仰,退回到逍遥无为中去,仍是保持一颗热情洋溢,积极跳跃的心,无时无刻不忘杀敌复国。他不断受挫,又不断追求,正是因为他身上具备的可贵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得他的诗歌更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鼓舞人。而陆游诗歌此期所具备的抒情特色,也使得他的诗歌境界更高,气势更充沛,具备批判现实精神的同时,也在不经意中开拓了诗之境界,与宏肆之诗风相辅相成。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故乡现代抒情诗歌 篇9

远处传来一阵阵清脆的铃铛叮铃铃的响,梳着辫子的姑娘沐浴着阳光骑着二八大杠。

呦,姑娘!

岁月,时光,故事把村子装点的古色古香,我迎着火红的夕阳在田野上独自徜徉。

那时的天几乎尽是晴空朗朗,在恍惚间脱去了心爱的戎装。

急急忙忙归乡。

岁月的时光让河干涸的只剩下河床,古老的桥被摧残的变得沧桑。

晚饭后踱步的地方只留下孤零零的树桩,姑娘离了家出了嫁成了娘。

我背对着的夕阳也快要下了山岗,它把我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站在桥上看着河床,树桩,想了想姑娘。

谁能告诉我烟枪去了什么地方,他还好吗?

家园抒情诗歌 篇10

一、关于“写景抒情”新探究

“写景抒情”主要是描述大自然的景观意象,抒发诗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愁。我们首先要弄清“景”所指的形象,“景”所包含的内容,体会诗人在景中所抒发的情感,景所蕴含的情趣。这里的“景”是指大自然中的一切景象和人文景观,诗人所描写的也许不是指一个“点”一个“物”,所描写的是一种“组合”,一种画面,一种境界,一种意境。其次我们要弄清“写景抒情”中的“情”和“景”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诗的内容表现上,可以先写景后抒情,也可以先抒情再写景,以景衬情;更可以寓情于景,情景一致,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的表达技巧中又可以分成借景抒情,设景抒情,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心中首先有了某中情感,然后借助对景物的描写,将这种情感抒发出来。

设景抒情同样是先有情,后有景。它是指诗人心中有了某种情感后,借助想象和联想,设计景物,来抒发心中的感情,而不是借助眼前的、身边的景物抒情。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产生某种感情,这是先有景,后生情。

寓情于景是指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和景物结合在一起,在对景物的描写过程中寄寓自己的感情,全诗中没有直接抒情的诗句,但每一句诗都包含着诗人独特的情感。试题举例:

(2013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分析: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2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1分)

一句话,写景抒情是诗歌写作中最基本的表达技巧,写景抒情的最高境界是情景交融,构成画面,形成意境。这种手法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深动感人。

二、关于“托物言志”新探究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采用象征、寄兴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

我们首先要弄清“志”的意思。这里的“志”应解释为“心意”、“心志”。它更多的是指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尚书·舜典》:“诗言志。”指诗歌是表达诗人的内心思想的。

其次要弄清“物”的意思。托物言志中所托之“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客观之物,诗人借助这些“物”的特性来表明“心志”。如具有传统象征意义的松、竹、梅、菊,常是诗人“托物言志”的喜爱之物。而更广泛的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等,无不是诗人能够言志的寄托对象。如唐诗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人便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蝉的描摹,以蝉的高洁来象征自己的品行高洁,表现了诗人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案的愿望。而南宋诗人陆游《卜算子·咏梅》所写“梅”,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所写“石灰”,都是着重于写某一物,来表现自己思想情操,他们都是运用了托物言志表达的手法。

三、关于“写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区别的新探究

写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情感,表现诗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愁。托物言志是诗人借助所描摹的物来寄托心志,表现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格品质等。

写景抒情和托物言志两者的区别集中表现在表达对象不同,表达方法不同,表达目的不同。

首先是表达对象不同:“写景抒情”写的是“景”,主要是写自然风景。“托物言志”写的是某一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写的是具体物件。

其次是表达方法不同:写景抒情是描写景象,通过对景象的描绘来抒发感情;而托物言志是对某一物件的描摹,显示该物的特性,揭示该物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寄托人物的心志。

第三是表达目的不同:写景抒情是通过描写某一景象表现景象特征,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可以是热爱、赞美、愉悦、悲伤等。而托物言志的目的是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摹,表达人的理想、志向、情操、品格、愿望等。试题举例

例1:(2013年江苏卷)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答案】“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例2:(2013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

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

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

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

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从而表现美化的精神和品格。(烘托、渲染,2分,简要分析3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答出心情3分,简要分析3分。)

以上两首诗一首是写景热情诗,一首是托物言志诗。归纳起来看,写景抒情和托物言志这两种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其区别最主要体现在三个点面上:一是“景”和“物”;一是“写”和“托”;一是“情”和“志”。只要同学们认真体会,反复琢磨,在鉴赏中就会轻车熟路,驾驭自如了。

上一篇:大型义诊活动工作计划下一篇: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