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志愿服务日活动演讲稿

2025-03-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2·5志愿服务日活动演讲稿(精选4篇)

12·5志愿服务日活动演讲稿 篇1

在 活动广场,他们微笑服务,为四海宾客热情服务;偏离山乡,他们走村入户,为农家孩子铺垫知识道路;大灾大难,他们迎难而上,为灾区人民送去希望的曙光……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是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同学们,你们认识志愿者吗?你们身边有志愿者吗?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从第40届联大确定1986年12月5日为“国际志愿者日”起这一节日已在全世界各国志愿者中新手相传了24届。1994年12月5日,由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发起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志愿者也加入了世界志愿服务的行列中,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开展了许多志愿服务活动。

“5.12”汶川大地震时,我们看到他们佩戴着黄丝带、红丝带、绿丝带,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志愿者们对同胞的牵挂、关爱和无私奉献,奏响了感天动地的爱的乐章。20**年北京奥运会上,我们看到他们疏导进入赛场的人流、位外国朋友指路、威询问者答疑……他们用温暖的问候,用美丽的微笑,用热情的服务,给中外宾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志愿者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体现。同学们,让我们都成为一名小小的志愿者,树立责任的奉献意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做推广好习惯的小先锋和宣传员,用灿烂的微笑带给别人快乐,用勤劳的双手带给他人幸福。

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方案 篇2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完善医院志愿者服务体系,探索医院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增强医院职工的服务意识,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切实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奉献爱心、服务患者、服务群众”为主题,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充分体现志愿服务形象。

(二)坚持全面动员、广泛参与。广泛动员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成为医疗服务志愿者。

(三)坚持培养人才,选用优秀人才参与志愿者服务队,

同时也鼓励新入院的医护人员投身到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中。

(四)坚持服务医改大局,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为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

(五)坚持志愿者服务与志愿者个人发展相结合,让广大志愿者在奉献爱心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积累经验。

(六)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既尊重广大医务人员参与医院志愿者服务的意愿,又强调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努力扩大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增强活动的影响力。

三、活动主题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四、主要活动内容

建立志愿服务机制。根据志愿者专业知识水平,医务人员志愿者走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扩大活动辐射范围和社会影响。

(一)组织志愿者为门急诊患者提供包括导医、导诊、排队、咨询、协助领取检验报告单、费用查询等服务。并负责此类志愿者指导、培训工作。

(二)组织志愿者为住院患者提供陪同检查、费用查询、健康教育、阅读报刊杂志等服务。

(三)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学校、农村、社会福利院等地,为群众提供诊疗、健康教育、咨询、宣传、预约诊疗、康复辅导等服务。

(四)参与医院劝烟活动,确保医院真正做到无烟医院。

五、活动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医院开展志愿者服务符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和需要,有利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有利于增进公众对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医患和谐,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部门要把志愿者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职责,确保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医院志愿者服务的工作机制和长效机制。

(三)积极宣传,务求实效。要切实加大医院志愿者服务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院报、网络、宣传栏等媒体,大力宣传志愿精神,推动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医院志愿者服务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学习志愿者、崇尚志愿者、争当志愿者的良好风气,促进活动扎实开展。

12·5志愿服务日活动演讲稿 篇3

活动伊始,一群快乐的青年志愿者以公益快闪方式,展示志愿者们传递爱心、引领时尚的时代风采。

志愿服务需要你我共同参与。“青年之声·泉港”青年志愿服务联盟现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公益行”宣传活动,向广大青年朋友们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并进行现场签名活动。

现场同时启动志愿服务集市,由“青年之声·泉港”青年志愿服务联盟组织志愿者提供健康义诊、法律宣传、食品安全宣传、创业咨询等服务,并开展“跳蚤书市”图书漂流活动。

“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 篇4

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第10个“防灾减灾日”。为了提高广大师生防灾减灾、应急自救的意识和能力,我校决定开展宣传教育、应急演练、互助自救等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现结合校园实际,制定2018年“5·12” 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防灾减灾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 员:课任老师及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主题:“加强防灾减灾,确保校园安全”

三、活动内容:

(一)防震疏散演练

1.由领导小组召集科室成员、负责人召开专门会议,布置、落实本方案关于“应急演练”的工作安排。

2.各班级要充分利用例会、班队会、晨会时间,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让广大师生了解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

3.结合实际,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布置、落实相关工作安排,主要包括:制订本校的疏散演练方案、演练指挥、安全责任人,准备工作、参加人员、人数,疏散区域、疏散路线及纪律要求、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4.组织参加应急演练的师生召开专门会议,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具体的疏散路线和到达区域。着重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以免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5.活动要求

(1)演练时根据校园广播发出演练信号,各演练区域的所有师生按照“一躲避,二疏散”的基本步骤,迅速躲在办公桌、书桌或其它支撑物旁边,以书本、书包等遮头护眼就地避震;按班内预先划定区域分前后门依次有序走出教室,学生走出教室后沿指定路线快速离开,班主任要注意跟班指挥,遇有紧急情况要果断处理。

(2)各班级学生在演练时,必须听从班主任老师指挥,讲秩序,不慌张,一切以安全为重。在疏散时,不能推搡打闹,不能中途停下或反方向走,严防拥挤、踩踏现象发生。

(3)对于身体特殊的学生,请班主任老师安排学生予以帮助。(4)学生疏散到指定地点后,班主任要清点学生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防震减灾系列教育

1.利用校内宣传栏、电子屏、条幅、广播、等宣传工具,向学生、家长、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使安全知识在学生中、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得到传播,实现“教育一人、受益一家、带动一片”的社会效应。

2.各班级召开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普及地震基本知识和防、抗、救常识,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向学生推荐防震减灾科普读物。

3.各班出一期防震减灾的专题黑板报。

4.根据本次活动演练,结合自身掌握的科普知识,指导学生写一篇防震减灾作文或设计一张防震手抄报。

六、活动总结

1.根据各班活动情况,评选部分平安班级。

2.请各班对照要求认真组织落实,上交演练方案、活动图片、活动总结。

刘衍芬

上一篇:励志成功始于信念下一篇: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