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党建工作制度汇编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党建工作制度汇编(精选8篇)

小学党建工作制度汇编 篇1

党建工作责任制度

1.党支部年初制定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支委),年底进行全面地总结,接受上级党组织的检查考核。

2.坚持党建例会和思想政治工作例会制度,党支部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建例会,对党建和党员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分析、梳理,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3.党支部每年在“七一”前都要组织支部活动,树立典型,推动党建工作上新台阶。

4.党支部每年制定党员教育计划、党员发展计划,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正确处置不合格党员,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5.党支部每年确立一个党建课题,并进行认真研究探讨,寻找新的突破口,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子。

组织生活会制度

1.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会,相互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一般半年召开一次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坚持“有话摆到桌面上”的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增强政治原则性。支部委员必须过好双重组织生活。

3.组织生活会,会前要做好准备,确定中心议题,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会上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认真进行善意的批评,讲者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闻者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会后要认真研究措施,切实进行整改。

4.组织生活会要指定专人、有专本作好记录,按规定接受上级党组织的调阅或检查。支部委员会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必要时请上级组织派员参加。

执行民 主集中制制度

1.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并将会议的内容和要求事先通知全体党员。

2.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如遇紧急事情需要研究,可以随时召开。支部委员会无权修改或推翻支部大会所作出的决议。

3.实行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重要问题集体讨论决定,支部委员既要对分管的工作各负其责,又要做到分工不分家,相互之间密切配合。

4.支部大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采取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投票表决等规定的方式表决,形成决议。

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民主评议党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纯洁性队伍的重要措施。

为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根据《党章》规定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制度。

(一)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在结合党员目标管理考评进行。

(二)民主评议的内容。

1.是否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把远大理想同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

2.是否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3.是否切实地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纪、政纪、国法。

4.是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干部职工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考评时间

党员目标管理与民主评议党员考评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十二月底或次年的一月初进行。

(四)民主评议党员程序

1.自我评议;

2.党员互评;

3.党外群众测评;

4.党组织审定。

(五)总结整改工作。

考评结束后,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回顾总结评议情况,制定整改措施,并签订新一年的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

民主生活会制度

民主生活会制度,主要指党员在支部以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形式的生活会制度。

1.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两次,上半年在 6 月底前召开,下半年在 12 月底前召开。会议应提前一星期通知全体党员,并请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

2.党支部书记、委员除参加党员民主生活会以外,还要专门召开支部委员会的民主生活会。

3.支部班子成员在会前要交换意见、沟通思想,听取或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4.民主生活会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团结 —— 批评和自我批评 —— 团结”的方针。应围绕议题交流思想认识,总结经验教训,以诚相见,相互监督与勉励,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会议基本内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本支部决议的情况,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岗位职责履行情况。

6.对会上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要将整改措施用适当的方式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党支部生活制度

1.每个党员,都必须编入党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

2.每月召开一次至两次支部委员会议。

3.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讨论研究支部重要议题。

4.每半年安排党员接受一次党课教育。

5.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支部书记和委员除了参加党组织民主生活会之外,还要专门召开支部委员会的民主生活会。

6.适时组织党员开展灵活多样、严肃活泼、注重实效的各类组织活动。

7.党员参加各类组织生活要做到有记录、有总结、有汇报。

党员定期思想汇报制度

为便于党支部对全体党员同志思想状况的了解掌握,畅通党支部与党员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促进本单位党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1.党员每季度至少向党支部作一次思想汇报。汇报的主要方式:一是通过定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会汇报思想;二是向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口头汇报;三是学习情况汇报,要向党支部作出书面汇报。

2.思想汇报的主要内容:一是贯彻执行支部决议和党组织交给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近期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三是近期职工的思想情绪和要求;四是对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的批评和建议。

3.党员要襟怀坦白,如实向组织汇报和反映情况,自觉接受组织教育和帮助,党组织要认真听取党员思想汇报,及时处理党员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4.因病不能做思想汇报的党员,支部负责人应登门探望,并认真谈心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措施,是一项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为使我校党员联系群众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1.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由党支部具体组织落实,每个党员联系群众的具体方法、数量,由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2.健全和完善党员结对帮扶制度,明确帮扶对象,制定帮扶措施办法,认真履行职责,全面完成结对帮扶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激励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3.党员联系群众的任务是: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向党组织反映,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做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群众的知心人,密切党群关系。

4.党员每月至少要同群众谈心 1 次,并向支部汇报联系群众工作情况,认真开展好党员责任区、义务劳动等活动。

5.按照党支部的工作分工,正式党员要及时向申请加入党组织者、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进行党性知识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尽快成长。

6.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将作为年终评选各类先进的重要依据。

党员目标管理制度

(一)党员目标管理内容

1.根据党员岗位确定党员管理目标。不同岗位的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应体现本岗位特色。

2.党员目标管理内容应包括:组织生活出勤、工作目标达成、党员自我提高、遵守党风党纪、发挥先进性作用。

(二)每个党员具体目标的制订,应遵循个人自订、党小组互评与支委会审定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三)小组对党员完成目标的有关情况逐月分别记录,每半年向支委会汇报一次

(四)分为年终进行总评与民主评议党员相结合,按照目标管理内容的分解项目,采取百分制打分方法进行。

(五)考评步骤

1.自我总结评议;

2.民主评议,征求群众和有关部门意见;

3.支部鉴定,公布考核结果;

4.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党员,进行相应的表彰和组织处理。

党员发展工作制度

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坚持入党自愿和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一)入党积极分子应具备的条件

1.对党有较明确的认识,积极靠拢党组织,愿意并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决心履行党员义务,主动提出入党申请。

2.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表现突出,积极主动完成各项任务,在单位能起带头作用。

4.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在职工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在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校党支部会讨论审定后,再报局党委批准。

(三)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

1.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教育,使他们了解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了解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2.支部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支部组织的有关活动,有意识地给他们布置一些社会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培养锻炼。

3.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要经常主动和培养对象谈心,每个季度向支部汇报培养对象的思想工作情况及培养情况。

(四)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

党支部要对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了解积极分子参加党组织活动的情况、心得体会和思想反映,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并将考察意见填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五)确定发展对象和政治审查

1.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在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局党委会研究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

2.对发展对象必须进行政治审查。政审的主要内容是: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②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历史时期(政治事件)中的表现;③直系亲属以及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3.政审的基本方法: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二、预备党员的接收

(一)确定入党介绍人

申请入党的同志要有两名正式党员做介绍人。

(二)入党介绍人的主要任务:

1.向被介绍人解释党的纲领、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了解被介绍人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经历等情况,如实向党组织汇报。

2.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向支部大会介绍被介绍人的情况。

3.被介绍人批准为预备党员以后,继续对其进行教育帮助。

(三)校支委会对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情况进行严格审查。

(四)接收预备党员支部大会的主要议程和内容

1.申请人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以及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

2.介绍人介绍被介绍人的情况。

3.向大会报告对申请人考察的情况。

4.与会党员对申请人能否入党进行充分讨论,并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赞成数需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决议。

5.因故不能到会的正式党员会前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有效票数内。

6.党支部及时将支部大会的决议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连同本人入党申请书,培养考察登记表、政审材料等报局党委审批。

7.预备党员的基本情况在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

三、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一)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

党支部应及时将预备党员编入党小组,通过党的生活,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考察。

党支部要通过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党课教育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谈话并按时将考察意见填入《预备党员考察表》。

(二)预备党员的转正

1.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党支部应当及时讨论他们能否转为正式党员并报局党委。具备党员条件的,应给予按时转正,并局党委审批;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的,需要继续考察教育,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少于半年或超过一年;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的资格。

2.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应在预备期满前交给党支部。

3.党支部对预备党员提出的转正申请应及时召开支部大会讨论作出决议,一般不宜超过预备期满后一个月。

4.预备党员转正后,应将其《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教育考察的材料存入本人档案。

四、组织落实

1.要求入党的同志提出申请后,支部书记要在一周内亲自或派专人与申请人谈话,对其提出希望和要求。

2.支部要督促培养人做好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

3.发展党员工作实行“公示制”,向职工群众公布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基本情况,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

4.培养人要对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认真负责。

5.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调动工作时,党组织要将培养教育和考核的有关材料转给调入单位党组织,并将考察情况认真负责地介绍给调入单位。

党费收缴制度

为了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党费的收缴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共产党员每月向党支部缴纳党费。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亲自缴纳或不能按月缴纳时,可以委托其他党员代缴、预交或补交。

2.共产党员必须按规定的基数、比例交纳党费。自愿多交者不限,生活确有困难的党员,本人提出申请,经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同意,可以少交或免交。

3.党支部要建立党费收缴记录簿,实行专人管理。党支部每半向局党委缴纳一次党费。

4.党支部每半年向党员公示党费收缴情况,接受每位党员的监督及党员之间互相监督。

5.对不按照规定交纳党费的党员,党支部应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党员学习教育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党员学习教育,增强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制定本制度。

一、学习教育内容

(一)思想政治基础教育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

2.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3.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

4.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和基本国情教育;

5.民主与法制教育;

6.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和纪律教育。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1.时事、政策和业务教育;

2.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教育;

3.勤政廉政及职业道德、纪律行为规范教育;

4.爱岗敬业教育;

5.配合实际工作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以上教育内容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任务、不同层次的人员,并按照上级要求确定。

二、学习教育形式

1.采取报告、讲座、演讲、研讨的口头学习形式;

2.采取文件、知识竞赛、征文等文字学习形式;

3.采取外出参观革命教育基地、观摩学习外单位先进经验等直观学习形式;

4.采取借助广播、电视、录音、录相、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学习形式;

5.采取个人读书、集体组织讨论、党员交流会等学习形式。

三、时间安排

1.按照上级的部署安排,并结合形势和任务,每年年初统一制定全年学习教育计划,并根据需要制定分阶段的学习计划。

小学党建工作制度汇编 篇2

一、“制度”与“教育制度”

所谓制度,其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它一般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这些规则的执行机制组成。“各种社会制度的实质是利益制度,是为了一定阶级、阶层、集团和一定人的利益而制定的。不管社会制度的代言人使用何等漂亮的词句,也掩盖不了社会制度的这一实质。”[1]可见,制度的本质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但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制定者总有其立场、出发点和各种预设前提。所以,不论多么超然、客观、公正的规则,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制度非中性”问题。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

作为一种特殊制度,“教育制度”首先具备一般制度的本质属性,它是一种调整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的权威性规则体系。但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不同,评价教育制度是否合理、公正,一个本质问题就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这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教育制度不仅要关注制度的工具性价值,实现管理的有序和高效,体现管理者的利益,更要凸显教育的本体价值,表达制度的伦理诉求,彰显制度对学生德性成长的影响,关注学生的利益。从教育“育人”的本质属性和“管理育人”的角度而言,教育制度中学生的利益高于管理者的利益。

二、制度对德育的僭越

由于对“教育制度”的取向不够明晰,很多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把德育简化为各种规章制度,认为只要制定了这些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就是在实施德育了。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来自他们没有认识到“规范”与“德性”的本质区别,没有认识到制度只是德育的手段。德育可以始于制度,但不能仅限于对制度的遵守,不能把学生对“规范”的遵从代替对学生“德性”的培养。如,有很多学校十分注重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但我们同时要明确,行为规范的养成不一定自然形成品德。我们不能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代替德育,而要使规范的行为成为学生内在德性的自然外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有时还将“规范”凌驾于“德性”之上,造成制度对德育的僭越。以下案例发生在本市某知名小学:

小M是某小学二年级学生。一天,小M妈妈下班回家,看到儿子闷闷不乐,就问儿子为何不开心。小M委屈地说:“今天我很难过。我让我的好朋友伤心了。”妈妈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小M沉默了一会儿说:“今天学校测验数学时,我的同桌忘带橡皮了,问我借,我刚想借给她,突然想起班主任吴老师前两天宣布的班规:‘同学之间不能互相借东西。’我就没有借给她。测验完她哭了。因为数学老师规定:题目做错的话,要用橡皮擦掉,而不是划掉,否则要扣清洁分的。妈妈,老师平时教育我们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但为什么不允许我们互相借东西呢?”妈妈听了儿子的话,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第二天一早,小M妈妈特意请假去了学校,婉转地对班主任的这个新规提出了质疑。班主任说:“本来是没有这条班规的,但学生们经常会来我这里告状,一会儿说‘某某把我借给他的尺弄断了’,一会儿说‘借给某某的笔他不还给我’……我很忙,除了做班主任,还要教两个班的语文,每天需要批改一大堆作业,实在没有时间处理这些琐事。所以从便于管理的角度,我规定他们不要互相借东西。”

显然,案例中班主任出台的新班规是出于自己管理的方便,而不是出于对学生德性成长的考量。这种把管理优先于教育、把管理者的利益置于学生利益之前的做法,比用制度代替德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制度”代替“德育”只是降低了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而“制度”僭越“德育”则会造成学生对“制度”乃至“德育”的反感,甚至会造成对学生身心的伤害。

以上案例只是目前中小学德育中的一个缩影。在教育行政化背景下,管理处于显性、强势的地位。由于过于追求管理的效率和便利,制度的工具性价值得以膨胀,越来越成为某种学校、班级对于学生的支配力量,容易导致制度的强制和霸权,而这恰恰违背了道德“自律”的本意,走向了德育的反面。

有学者认为,教育制度“时常以一种惯性的力量逃离伦理的考量,甚至变为一种异质力量扭曲制度伦理的体现”。[2]其中提到的“惯性的力量”来自于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根深蒂固的管理者意识和管理本位的取向。因此,制度的制定者要明晰道德之本意、德育之目的,时刻保持对管理主义惯性的警惕和制度取向的审慎。在制度的效率和其伦理诉求之间寻求一种合理的张力,并始终将伦理价值置于工具价值之上,使我们的制度不仅有利于管理,更指向学生的德性成长。

三、德育对制度的僭越

如果说随着课改的推进和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入,学校对“制度僭越德育”的问题已经有所意识并开始反思的话,“德育僭越制度”现象仍在学校普遍存在,更糟糕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很少能够意识到。

在一次“区优秀班主任”评选过程中,笔者看到一位初中班主任的一份名为《举手之劳尽显文明》的班会方案:

活动背景:

进入初二后,班级里出现各种不良现象,如:教室里的纸屑、饮料瓶没人捡起;外出上音乐课、实验课、体育课时,班级的门、窗、灯、饮水机和多媒体设备经常没人关;教室里的花草无人问津;橱柜上的粉笔灰、杂物没人清理等。这些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是班级同学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不强,需要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

活动过程:

1.PPT出示了班级共同活动的画面以及班级所获得的荣誉奖状,营造温馨氛围,引发学生的自豪感;

2.PPT出示班级在“活动背景”中呈现问题的照片,让学生反思并表态;

3.学生讨论:该如何为班级这个大家庭增光添彩、贡献力量。

据了解,这是一位已有10年班龄的学校优秀班主任,而从案例中我们却发现,她连最基础的班级管理都没有到位。案例中问题的根源首先在于班级相关制度的缺失和管理上的缺位,但班主任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将问题归因于学生道德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相关道德教育。我们基本可以预想班会的结果:在班会努力营造的温馨氛围感召下,部分学生出于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会有意识地注意班级卫生、安全、节能、护绿等问题,但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怨言:凭什么一直是我做呢?之后,班级或许又恢复原样。

本案例中,教师“生病”,学生“吃药”;班主任管理上的问题,却在学生道德上找原因。这是“德育僭越制度”的一个例证。类似的案例在学校和班级层面有很多。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德育僭越制度”的问题有其历史根源。西方偏向于法理社会,基于基督教的原罪说,以“人性恶”为其价值预设,不相信人的自律和自觉,而更认同法律和规则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所以基本不存在“德育僭越制度”的现象;而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相信人性本善,并崇尚道德的作用,以道德作为其为人处世的准则,因此,我们遇到问题习惯归咎于“道德”原因,并在德育上寻求出路,而缺乏对制度合理性进行反思的意识。

胡适曾说过:“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皮亚杰也从儿童的扑克游戏中领悟到,“一切的道德都是建筑在规则体系之上的。”两位学者从不同的研究领域揭示了“制度”与“道德”关系的本质,即制度是道德的基础。制度的缺失和不公正,很难使人产生持续的道德行为。道德并不能成为制度缺陷的补充,相反,制度进步才是道德进步的保障。没有制度之善,就不可能有普遍的道德清明。因此,在德育工作管理中,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应经常反思制度是否有利于学生表现出道德行为,而非习惯性地仅仅寄希望于通过德育来提升学生的道德自觉与奉献精神。

四、制度的“有为”与“无为”

由于缺乏对教育制度内涵与功能的明晰认识和准确定位,在实践中,德育工作管理常常陷于“过”或“不及”的误区。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制度对于学生德性成长哪些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哪些是无能为力的,以便于我们充分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为学生的德性成长提供保障和动力,并与德育实现功能互补。

1.制度之“有为”

要讨论制度之“为”,我们先要了解制度发生作用的机理。制度是通过奖惩来调整人的行为的,因此,德育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强化机制,即给予所期望的行为以奖励,给予不当行为以惩罚。而在实践中,结果却不那么简单。先来看一个案例:

学校的卫生情况令人堪忧,随处可见学生扔弃的废纸、果皮和饮料空盒,但苦于找不到责任人,于是学校设立一个举报制度:学生看到其他学生乱扔垃圾,可以进行举报。举报者,其所在班级当周行为规范分数可以加1分;而遭到举报的学生,不但本人要受到批评,罚扫教学楼或操场,其所在班级也要被扣2分。

制度实施初期,举报频频,但都是举报其他班级。被举报的学生,只要不是证据确凿,往往选择不承认。鉴于出现过有学生为了能获得举报加分或打击报复而诬陷、栽赃他人的情况,只要没有充分的证据,学校对被举报者不予处罚。有一次,五(1)班女生小H举报了自己班级的一名同学把饭菜偷偷倒入了下水道,致使班级被扣了1分,受到班级同学的指责。班主任尽管为难,但怕“自曝家丑”行为被效仿,只能让小H午饭期间去看守食堂的下水道。举报制度实施一周后,举报数骤减,校园也变得洁净了很多。

案例中,学校新出台的举报制度取得了预期的管理效应,但从德育角度,我们却看到了相反的结果:不诚信者没有获得惩罚;而小H出于公共责任和诚信,勇敢地举报了自己班级的同学,却遭到班级同学的指责,并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变相惩罚。可以预见,她以后不会再干类似的“傻”事。

人性是趋利避害、避苦趋乐的。因此,多数人在行为的选择上都会有一种功利的算计。无论是“形而上”的思辨还是心理学的实证,都揭示了人性深处隐蔽的向己性成分和自利性的“幽暗意识”。因此,对大多数人而言,如果通过体验得来的经验表明,恶并未受到惩罚,善也没有得到好报,他们就不会相信所谓的道德。社会上类似的案例有很多:“南京彭宇案”各打50大板的判决;公民仗义执言,批评或举报官员的贪腐行为被打击报复;见义勇为者被刺伤,因无人支付医药费被医院拒绝医治;等等。由于不公正的制度,善行得不到应有善待的现象严重地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和人格,破坏着社会公共生活的伦理基础,使得人性日趋冷漠。有学者认为:“当今社会之所以存在一系列道德问题,是因为人们缺少应有的道德动力。”[3]道德动力缺失固然与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状况有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外在道德动力不足。外在道德动力来自于外在的舆论,特别是制度环境。如果社会制度缺乏公正,德行得不到公正对待,社会没有给人内在道德动力的外化提供“得其所得”的公正保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个人通过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来改变社会道德失范的局面只能是痴人说梦,在此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再怎么重视,再怎么提升理念、改进策略,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取得好的效果。“人的许多道德问题不是单纯依靠提高个人道德意识水平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通过建立和提高有关社会体制的道德性。”[4]因此,学校和班级的制度设计应评估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道德风险,努力体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伦理取向。当一个学校或班级形成了合理的制度,使得不道德行为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道德行为所带来的不便时,有理性和预见能力的学生自然就会选择后者。这一选择不需要付出多大的道德意志和努力,因为道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本性欲求相契合。而假如你遵循的道德规则总让你沮丧、碰壁、失败,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你还会去坚守吗?

至此,我们对于德育工作中制度之“有为”就比较明晰了:首先,制度可以“止恶”,即让不道德的学生为其不道德的行为付出代价,使其不敢为恶。在这方面,德育往往力不从心,需要制度刚性的约束作用。其次,基于伦理的制度可以“护善”或“扬善”,即让有道德的学生因为自己的道德行为有所得或至少不要有所失,从而愿意继续为善。因为,“当人们处于从恶能得到好处的制度之下,要劝人从善是徒劳的”。[5]“善恶有报”体现了“公正”,“让好人不吃亏”体现了“善”。而“公正”和“善”恰恰体现了教育制度的核心伦理诉求。

2.制度之“无为”

相对于否认“个人利益”的传统德育,“善恶有报”的制度因其切合了人的自然性生存需要而显得似乎富有生机和活力,其体现的“使善者有所得,使恶者有所失”的制度德性也是对“德不能得,得不必德”的扭曲、畸形制度的反动。但问题是,有时候一旦制度出台,又会陷入另一个困境。我们先来看来自于一位全国知名班主任的案例:

出于学生对班级工作责任感不强,对班级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师生和生生间关系也比较疏远、淡漠等问题,班主任创设了“道德券”制度,赋予一些好的行为以不同的分值,如主动捡纸屑、主动关灯节能、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帮老师提录音机、为同学答疑解惑等。学生做了好事可自己申报,经确认后就可以获得相应面值的“道德券”。学期结束,“道德券”可以用来换取价值不同的物品,也可以用来换取某些“权利”,如选座位权。不同的座位事先都被评估并赋予不同的“价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道德券”的数量换取心仪的座位。这一制度创新大大激发了学生为班集体做好事的积极性。

在上述案例中,班主任通过“德有所得”的制度设计,激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但显而易见,学生的“道德行为”并不含有道德动机。尽管道德评价有“动机论”与“结果论”之争,但由于动机的不可知性,目前现行的道德评价更多基于行为的结果。“善恶有报”制度的奖惩标准是基于道德评价的,所以也是按照学生行为的结果而非动机来设定的。因此,从管理角度,由于学生行为的确带来了好的结果,所以仍然将之视为道德行为,并给予其奖励。但从德育角度看,这种“善行”是否必然包含“善性”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澄清一对概念:道德之“得”和功利之“得”。道德之“得”是主体行为的非预期结果,而功利之“得”是主体行为追求的目的。如果“有所得”是某个道德行为的自然结果,那么这个行为还是道德的;但如果“有所得”是某个道德行为的刻意目的,那么这个“道德”行为就称不上道德,而只是一种功利的交换行为。同样的道德行为,其背后的旨趣大相径庭。明乎此,基于制度伦理性的“善恶有报”制度的道德困境就出现了:“善恶有报”中的“有报”本来是善行和恶行的结果,但由于制度的目的要导人向善、阻人为恶,因此,制度在行为之前就呈现了相应的结果。制度一出台,学生对道德和不道德行为的结果就可以预期了,而在这种预期下,学生不为恶或许只是为了逃避“恶报”,不为恶只是外在的条件性行为或强制性要求,而非发自内心对“恶”的厌恶;学生为善可能只是为了追求“善报”,用“善行”换取自己所偏好的利益,而非出自内心对“善”之向往。这种价值逻辑具有比较明显的功利倾向:学生不违反道德原则,可能不是因为违反道德行为本身是非正当的,而是因为违反道德原则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学生能够践行道德原则,也不一定因为道德原则本身值得坚守,而是因为他能够从中获得足以弥补甚至远超他作出的“道德牺牲”的更大利益。“善恶有报”的“报”由结果变成了学生行为的目的,道德行为也由于其功利取向而丧失了其道德意义。将道德必要性的基础建立在其外在功利性价值论证之上,使道德脱离了人的内在需要,隐藏着道德工具化的重大隐忧。可见,制度德性本身存在着一个无法消除的悖论。

至此,制度之“无为”也显现出来了:制度只能“护善”和“扬善”,但无法“成善”;它可以导出“善行”,但无法形成人内在的道德动机。虽然我们倡导制度的伦理性,要求体现制度的善和德性,但它还仅仅是一种道德强化机制,只能作用于学生的行为(止恶或导善),但无法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和品格。要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心灵发生转向,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善性”,只能有赖于道德教育。

何为“善性”?一个4岁男孩与成人的对话有助于我们的理解:

问:你看见刚才发生的事吗?

答:看见了。小刚把小明打了。

问:你会不会这样做?

答:不会,而且不会打得那么重。

问:有这种规定吗?

答:有。

问:规定怎么说?

答:不准打架。

问:如果没有这个规定,去打人可以吗?

答:不行。

问:为什么?

答:因为他可能会受伤、会哭。

我们看到,孩子认为不应该打人,表层原因是因为有“不准打架”的外在规定,而更深层原因是因为被打的孩子“可能会受伤、会哭”。这种对行为后果的直觉并不是基于对外在功利的考量,而是人对于同类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情感即是“善性”。延伸一下,如果一个人对他人的尊敬、施舍、捐赠、帮助、关心、责任感等并不是基于他人或社会可能的回报,而是基于对他人处境感同身受所引发的内心情感需要,那么这些行为才是更为稳定和持久的,因为它们包含着“善性”。我们把这种情感称之为“同情心”。同情心是一种近乎自然的心理倾向,是借助于想象、移情、类比等途径设身处地地感受他者需求、痛苦或快乐的心理品质。同情心的产生是人对“我”与“他人”之间的直观把握,是对“他人”处境与命运的关切和对他人苦与乐的“感同身受”,是所有形式责任感的共同基础,是所有道德意愿和道德行为的源泉。这种“同情心”人皆有之。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开篇就谈到:“无论我们认为一个人有多么自私,很显然他的本性中有这样一些原则,这些原则使得他对别人的命运感兴趣,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虽然他除了因看到人们幸福而感到高兴外一无所获。这种类型就是同情或怜悯。”[6]这一观点与孟子所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相契合,即我看到别人痛苦,自己也会痛苦。这种人与人之间“同体性”关系在中国思想家程颢和王阳明所讲的“万物一体”理论中又推及到了人与其他生命体,如看到冬夜里的流浪猫会觉得怜悯,看到花凋谢了会觉得伤心。

基于伦理的学校德育制度可以为德育创设一个前提和良好的支持氛围,但作为一种“行为契约”的制度无法创生出作为一种“精神契约”的道德。学生基于“善性”的真正的道德成长,德育的作用无可替代。而真正有效的德育,需要从唤醒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入手,着重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同体性”的相互依存关系,创设各种平台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他人境遇的感知能力以及“由人及己,推己及人”的移情能力,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伦理原则。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达至自由。这样培养出的德性不再是有助于人的幸福,而是成了人幸福的本身。它摆脱了外在规范的束缚和功利的计算,契合了道德的自由本质,回归了“人之为人”的价值根基,应成为我们德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苏宏章.利益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170.

[2]张烨.教育政策分析的制度伦理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3]任者春.道德动力的公正诉求[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

[4]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高教探索,2002(4).

[5][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33.

小学党建工作制度汇编 篇3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核心,通过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健全教师管理机制,推进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升云南省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定期注册,全面评价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情况,客观公正记录教师履行岗位职责以及参加培训学习等情况,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健全教师资格管理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主要原则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应与教师人事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将严格教师考核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客观体现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情况。

四、工作要求

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要求,云南省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实施工作采取先试点再在全省推广的方式进行,经与曲靖市教育局和富源县教育局协商,决定选择曲靖市富源县作为云南省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地区,2016年开始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现将云南省教师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省教育厅相关处室、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负责人,试点市、县教育局分管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云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曲靖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的领导、组织和政策制定,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定期注册业务指导和相关工作协调。曲靖市教育局和富源县教育局成立相应的定期注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本地区定期注册试点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具体工作要求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的对象、注册条件、申办程序以及结果的运用详见《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实施细则》。

(三)加强保障

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要求提交的材料多,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定期注册不允许收费,因此试点地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提供相应的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顺利开展。

(四)工作时间安排(参见本页表格4)

小学学校工作制度 篇4

第一章 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一、教研组长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教研组工作,组织学习教育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会议精神,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本学科教学质量全面负责。

2、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本组学科计划,审查各年级备课组计划。检查备课组的工作情况,考核评价备课组。

3、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总结和推广经验。

4、有目的、有计划开展教研、教学活动,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协同年级组做好单元考试和学科学分评价,开展以老带新工作,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6、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和竞赛辅导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知识视野,发展学生智能。

7、做好本组教师备课、听课、作业批改、教学能力等考核工作和评优评先的推荐工作。

8、管理本学科的教学资料和器材,做好教学资料收集、整理、保管工作,完成学校及各处室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年级组长岗位职责

1、组织本年级师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学方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负责组织、检查、总结本年级的各项工作。

2、抓好本年级班主任工作和本年级学生管理工作,抓好班风和学风建设,指导班主任处理学生中存在问题。

3、组织本年级师生开展校内外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

4、负责本年级经费的管理和结算。

5、负责本年级学生的评优评先。

6、负责本年级贫困学生的资助和优秀生的奖励。

7、负责抓好本年级备课组和教师的管理,做好本年级学月考试、单元检测,努力提高本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

8、完成学校及各处室安排的其他工作。

三、备课组长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本组集体备课的考勤等制度。

2、组织本组教师准时到达指定地点进行集体备课。

3、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组织集体备课,需向教研培训处请假,并上报补备时间。

4、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和开展教学研究。

5、组织安排本备课组活动,做到“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难点、备教法、备学法),“两定”(定人员,定主备人),“六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课时安排、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认定试卷和测试、统一作业设计)。

6、组织安排备课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和探讨交流。

7、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对月考、学段(期中)、期末考试进行详细的评估与分析,总结教学得失。

8、做好集体备课小结,收集整理和保存本集体备课组资料,做好活动记录。

四、班主任岗位职责

1、全面了解和熟悉本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制定本班的学期工作计划,建设富有特色的班级团队和班级文化。

2、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和主体班会,让学生遵守学生守则与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着力使本班形成一个富有理想追求、尊师守纪、团结奋进、勤奋学习、朝气蓬勃、生动活泼的集体。

3、联系和配合科任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智力发展作出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并积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密切联系家长,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和社会的配合支持,积极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共同做好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

5、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上课、出操、集会有良好秩序,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集体、爱公物。保护学生不受精神污染,保证学生校内外安全,及时处理好偶发事件,发生重大事情及时上报。

6、管好班级财产和水电。协助年级组长、学生处、团委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7、负责学生的学分评价、操行评定等工作,写出操行评语和毕业鉴定,组织评选本班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团员等工作。

8、完成临时性工作和学校交办的其它任务。

五、教学人员岗位职责

1、努力学习,关心政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

2、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政治、业务学习等活动。

3、加强学习,研究和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

4、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a、熟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科学性地设计教案。

b、备课以个人钻研为主,积极参加集体备课,严禁上无准备之课和无教案之课,杜绝机械照搬旧教案上新课。

c、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语言清晰、流畅、生动;板书工整,组织严密。

d、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

e、作业要精选,分量要适当,批改要认真,考试要及时,评卷要认真,分析要透彻。

5、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各级的有关规定,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6、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发现优秀生并着重培养,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

7、积极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和考试、竞赛辅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发挥学生特长。

8、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完成学校的交办临时性任务。

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责

1、积极备课,按时上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遏制、疏通个别不良心理倾向学生的心理障碍。

2、积极参加培训,丰富学识经验,并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心理学经验运用到学生教育过程中。

3、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排查情况和疏导,加强与家长联系,促进学生不良心理尽快转化。

4、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演讲、竞赛,使师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5、及时向学生家长反馈意见,对一些有严重心理倾向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第二章 教学辅助人员岗位职责

一、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

1、按时上下班。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认真学习,熟悉仪器结构、性能原理以及维护一般仪器的技能。

2、做好仪器的验收、分类、登记、存放、领发、回收、清点保养、维修等工作,做到标签清楚,陈列规范。

3、配合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准时开放实验室,合理安排实验,及时做好教学演示和实验的准备工作。

4、积极主动地协助任课教师开展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和自制教具活动。

5、协助教师搞好电化教学,积极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

6、主动配合教师对学生进行爱护仪器,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教育。

7、对违反规章制度和实验要求的,应加以制止,对损坏、遗失仪器的,要追查责任,并及时向教务处汇报。

8、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毒、防腐、防潮、防锈等安全保护工作,如有事故发生,要及时报告,查明原因。贵重仪器和有毒药品要专柜存放,严加保管。

9、保持室内外地面、桌椅、设备、仪器、门窗、墙面、护栏等的整洁,管理好室内一切财产。

10、严格执行财产管理制度,期末要认真做好仪器、药品、标本的清理、统计、办理耗废审批手续。收集、分类、装订各种表册,做好实验汇总表,建好各类台账。

二、图书室管理员岗位职责

1、负责对图书室、阅览室的管理和开放,爱岗敬业,服务师生。

2、负责图书的清理,图书、挂图,做到分类放置,排列有序,不损坏、不丢失。

4、建立图书入库登记册和借阅登记册,做到书账相符。

5、严格执行图书借阅、赔偿制度。

6、做好书刊鉴别工作,严禁不健康的书刊出借。

7、按学校要求装订并保管好有关报纸、杂志和资料。

8、负责打扫卫生,保持图书室、阅览室干净整洁。

9、负责及时关电、关门,做好防潮、防雷、防蛀、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10、做好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三、电教室(多媒体教室)人员岗位职责

1、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和各学科电化教学的计划和进度,订出每学期电教室安排计划。

2、配合学校完善电教设施,做好每学期电教器材、软件的采购和更新计划,并做好验收入册工作。

3、做好教学自制电教软件和电教软件的复制工作。

4、负责全校课堂教学的摄像工作。

5、负责教学幻灯片、录像、录音磁带资料,按学科、教材章目顺序,整理编号、制成目录,供教师借用。

6、积极主动配合教学工作,协助教师上好电化教学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7、严格保管制度,做好电教器材及软件的入帐、借用、赔偿、报废等登记。

8、严格电教器材的起用、保养制度,经常清洁和检查电教器材,并及时保养和维修,保证电教器材正常使用。

9、负责电教室(多媒体教室)的维修维护,搞好电教室卫生,保持电教室整洁美观。

10、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每天下班前必须检查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四、音美体育器材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学校音美体器材的保管工作,严格规范管理,严格借还手续,若有遗失和损坏追究责任。

2、及时维护维修器材,努力提高器材的利用率。

3、负责器材室和器材的卫生和保洁工作,保证干净整洁,堆放有序。

4、负责财产的清理、登记、建帐、报损等工作。

5、完成临时性工作和学校交办的其它任务。

五、语音室、微机室人员岗位职责

1、做好语音器材、软件的使用、保养和保管工作,建立语音室的各类档案。

2、配合有关教师,保证教学规范有序,并做好记录。

3、负责设施设备的维修和维护,管理好一切财产,遗失和损坏追究相关责任。

4、负责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清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保证设施设备的使用安全,做好用电、防火等工作,防止责任事故。

第三章 工勤人员岗位职责

一、保卫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协助学校制定安全保卫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并协调各部门组织实施。

2、维护学生在校园内外的纪律秩序,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作记载。

3、协助学校保卫处负责对师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做好防盗、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事故等安全工作。

4、负责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5、做好值班工作和巡查工作,保证校内秩序正常、学校财产安全和无外来干扰。

6、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工作的工作档案,协助保卫处搞好综治工作档案、禁毒工作和环保工作档案。

7、负责维持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会、实践活动、文艺活动的秩序并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8、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临时性任务。

二、门岗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看好校门,做好人员出入的验证、登记等工作。

2、执行门岗管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值周领导。

3、严守校门,上班时间不得擅自离岗;值班时衣冠整洁,热情待人,文明值班。

4、认真做好值班登记,管好门卫室监控,按时交***,做好交***工作。

5、学生正常出入要认真检查学生证;学生非正常出入(迟到、病假、事假)要作好登记;严禁学生不假外出。

6、严格履行来访人员出入登记手续;指挥入校车辆规范停放,严禁小商贩、推销员等人员未经许可进入校园。

7、做好学校的收发工作,对重要信件、包裹、汇款单等要作好登记。

8、搞好门卫值班室的内务卫生和门前卫生。

三、清洁工岗位职责

1、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打扫卫生,工作时不做私事,不擅离岗位。

2、保持负责区域的卫生干净整洁。

3、经常巡查,保持楼内地面无纸屑、无杂物。玻璃门及玻璃物品视情况经常擦洗,依照季节定期消杀。

小学工会工作制度 篇5

为更好地规范工会工作,进一步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工会应按期换届选举,及时做好新会员的接收、教育工作;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研究布置工作,健全各项制度,正常民主生活。

二、学校工会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负责执行会员代表大会或会员大会的决议和县教育工会的决定,主持学校工会的日常工作;对学校重大问题提出工会委员会经集体讨论的建议;自觉接受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每年至少2次向学校党组织汇报工作,遇到重大问题应及时汇报。

三、建立健全工会各项工作制度,及时制定学校工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相关活动,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

四、做好教代会的日常工作,检查、督促教代会决议的执行;定期组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监督。

五、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教职工开展教育教学竞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习考察及文艺、体育活动;协助学校做好评先评优等工作。

六、监督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下发的文件规定和要求的贯彻落实。协助和督促学校行政方面做好劳动保险、劳动保护工作,办好教职工集体福利事业,改善教职工生活;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每两年组织全体教职工体检一次。

七、与学校行政组织建立联系制度,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调节劳动争议,协商解决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问题。

八、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管理好工会财产,定期向教职工公布,接受县教育工会和本校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审查监督。

九、做好工会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工作。

十、学校工会工作考核与学校工作考核等结合进行。为了加强学校工会工作的管理,使工会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工会工作制度。

⒈根据上级工会委员会的安排布置,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一般三年一次换届改选工会委员会,并上报县教育工会审批备案。

⒉凡正式教职工均要入会,并填写会员入会登记表,不愿入会者,其后果自负。每学年初办理一次调出或调入会员入会与离会手续。

⒊工会委员与工会组长,必须分工负责,相互协作。每学期一次检查考核,并与奖惩挂钩。

⒋坚持每期召开一次工会会员大会,每季度一次工会委员会,每月一次工会小组活动。⒌经常了解会员思想动态,定期开展会员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会员法制教育与师德建设,认真组织会员学习教育教学及管理知识,不断提高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⒍利用星期五工会活动时间或课余时间,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有意义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会员的文化生活。

⒎关心会员生活与疾苦,凡会员的婚、嫁、娶应主动关心,丧、病灾要尉问。对特困家庭教职工要给予适当资助。

⒏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经常收集、反映教职工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组织教职工每期或每年召开一次教职工大会,审议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奖惩办法、财务收支等重大事项。

⒐建立校务公开制度,实施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的自主权利与物质权利。

⒑建立定期评议领导干部制度,组织教职工每年评议一次学校领导干部,评议结果作为对干部进行奖惩、任免依据之一。

⒒协助地方党政、执法机关、学校行政查处侵犯学校与教师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事件,维护学校与教职工的正当权益。

⒓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帮助农村教职工家属扶贫致富,出点子,找门路,进行科技扶贫宣传,帮助教职工下岗家属再就业。

⒔遵守财经纪律制度,严格管理工会经费,做到账据齐全,收支合理,定期公布账目。⒕正确处理工会与党支部、行政的关系,协调学校内部矛盾,监督并支持学校行政工作。

⒖有专用的工会活动室,以及学习、文娱、体育等设施、器材,并有专人管理,为工会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⒗每个工会会员,必须按有关规定,按期缴纳会费。

女+马=妈,为你做牛做马的女人就是妈,你怎能不爱她?

3岁时:妈咪,我爱你。10岁时:妈,随便啦。16岁时:我妈真的很烦。18岁时:想要离开这个家。25岁:妈,你当时是对的。30岁时:我想要去我妈家。50岁:我不想要失去我妈。70岁:只要我妈还能在这,我愿意为了我妈放弃一切。

生病时,妈妈说:别吓妈妈;吃饭时,妈妈说:别管妈妈;结婚时,妈妈说:别念妈妈;妈妈病时,妈妈却说:妈妈没事。我有一个好妈妈,时光,请你别伤害她,如果有一天,当妈妈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时,请紧紧握住她的手,陪着她慢慢走,就像当年她牵着你一样。3月8号妇女节快到了,祝我最亲爱的老妈

小学安全工作奖惩制度 篇6

全事故,切实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真正做到安全工作全员

管,小学安全工作奖惩制度。学校决定给每个教职员工每月增设50元的安全奖,现将有关事项规

定如下:

一、每月50元安全奖奖惩办法

1、教师在上课期间,学生打架,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则扣除当班教师当月安全奖50元。

2、严禁教职员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如造成一般性后果的,扣除当月

安全奖20元,造成严重后果的,扣除当月安全奖50元。

3、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玩危险游戏、危险物品、打架斗殴,所有教职

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制止或收缴危险物品。如在场教职员工不制止或不收

缴,则扣除当月安全奖10元。(调查在场学生)

4、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出现安全事故则扣除所属班主任当月安全奖10元,管理制度《小学安全工作奖惩制度》。

5、学生在早餐过程中或中午休息时出现安全事故,则扣除当天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及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当月安全奖10元。

6、寄宿学生在寄宿部期间出现安全事故则扣除所属生活教师当月安全奖

10元,另扣除常务主管当月安全奖5元。

7、寄宿学生如生病,寄宿部工作人员应立即送医院就医,如不及时送医院就诊,扣除所属生活老师当月安全奖30元。

8、厨房工作人员应注意防火、防毒、防盗。如出现火灾、学生食物中毒,或因玩忽职守被盗,则扣除当班厨房工作人员当月安全奖50元。

9、学生进餐时,厨房工作人员在打菜、打饭时,学生出现烫伤,则扣除当月安全奖20元。

10、值日教师向值日领导反映当天发生的安全事故,由当天领导做好记载(在当天考勤册上记载)。

二、学校对负有相对更重要安全责任人员实行学期累计考评,另行奖惩。

三、本奖惩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探究 篇7

2014年,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 我们对中小学职称制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这不仅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用人评价机制的需要, 而且是加快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 促进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对于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改善教师成长环境, 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推动中小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历程与回顾

教师职务制度是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教师的聘用、职责、待遇、考核等多方面。1994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 国家实行教师职务制度。第三十四条规定,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 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我国现行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建立于1986年, 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改革发展阶段。

(一) 职称制度开始建立阶段

1986年3月, 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批准签发《中学教师职务条例》和《小学教师职务条例》, 对教师职务制度进行明确规定, 实行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分中学和小学两个独立职称序列。[1]2000年, 山东潍坊市等地区首次在小学教师中增设了“中学高级教师”, 相当于副高级。[2]2006年6月,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3]这样, 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将教师职务制度确立下来, 有助于维护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

(二) 职称制度改革试点阶段

从2009年起, 我国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09年1月, 经国务院批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3个地级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旨在建立起与教育事业发展相匹配的教师职称评聘体系, 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 (职务) 制度, 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4]

(三) 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阶段

2011年9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了人社部发〔2011〕98号、人社厅发〔2011〕96号两份文件, 决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 在全国各省市选取2~3个地级市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开展扩大试点工作。这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广东省选取了深圳、广州、佛山三个城市作为试点, 广州市中小学 (含幼儿园) 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在进行, 目前正在制定全面推开的具体方案。[5]

2012年8月31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指导意见》, 会议决定, 在总结近两年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陕西省宝鸡市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再用一年左右时间, 在全国部分地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6]

根据国家《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 2012年10月, 唐山市和邢台市作为河北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的试点市, 改变了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中级”的规定, 将中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统一设置为“正高级”[7], 拓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空间, 凸显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决心, 体现了培养和造就教育家的政策导向, 是教育制度改革的一大跨越。

(四) 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阶段

2013年12月26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表示, 2014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 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重新设置并提升职称等级, 中小学教师也能评上正高级职称, 即对应高校科研单位的教授、研究员级别。[8]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试点城市, 已开展试点, 首批评出的正高级职称中小学教师已上报省教育厅审批。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人指出, 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 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新型教师职称制度体系的构建, 应按照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有利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 有利于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配套推进的总体要求,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和重贡献的原则, 围绕拓展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完善评价标准, 创新评价办法, 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 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 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 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一) 统一职务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 》指出, 要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 (职称) 系列[9], 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 (职称) 。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核心, 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将原有相互独立的中学、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改革后的中小学职称结构体系由5个等级组成, 分为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 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最大特点就是提升了职称的等级, 设置了正高级职称, 使制度更加合理。新增正高级教师 (正高) 相当于高校科研单位的教授、研究员级别。中学、小学职称序列“二合一”受到教师队伍特别是小学教师的欢迎。改革打破了小学职称比原来中学职称矮一截的状态, 拓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在中小学开通正高级职称系列, 旨在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 激发教师队伍内在积极性, 引进高层次人才从事教育事业。

(二) 完善评价标准

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 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 新的评价标准要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 注重师德素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与工作业绩, 强调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经历与实绩等;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教育教学带头人作用;引导教师立德树人, 钻研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式, 改变应试教育模式, 更好地履行素质教育, 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新的制度体系提出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 应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 突出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师德素养的评价。多数试点地区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明确要求参评者具有突出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实践经历, 注重向一线、向基层、向农村倾斜。

《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 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 (职称) 时, 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 鼓励和引导中小学教师扎根基层, 在教育教学一线建功立业。[10]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认为, 员工之间常常会把自己工作中所付出的代价和报酬与同类人进行权衡比较。比较的结果直接影响工作的积极性。[11]追求公平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所以要求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工作绩效评价和职称评定中要做到公平合理, 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和工作积极性。相比于城镇教师, 农村中小学教师享受不到同等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成长环境, 他们获评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优质课大赛奖项的机会非常少。因此, 职称评审时, 要充分考虑农村教师申报实际情况, 从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实际出发, 特别对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地区、偏远贫困山区的教师给予适当政策倾斜, 同等情况下优先晋升, 对特别优秀的教师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

(三) 创新评价机制

改革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办法, 完善评审委员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 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改进评价方式方法, 关注育人, 注重教学, 鼓励教研, 综合评价, 继续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方法多样化, 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 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学科组评议、专家评议、专家委员会评审等多种评价方式, 由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评审, 对中小学教师的能力业绩进行评价, 尽可能全面反映教师的师德表现、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 体现社会和业内认可。突出学校一线教师在推荐评审中的突出作用, 突出同行专家在评委会评审中的作用, 注重遴选教育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工作, 加强廉洁评审教育, 健全廉洁评审办法, 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 增强职称工作透明度, 提高评审工作的公正力和公信力。[12]

(四) 实施评聘衔接

由原来的评聘分开改为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的统一, 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评聘工作在有岗位空缺的前提下, 按照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核准公布、按岗聘用的基本程序进行。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2011年9月全国扩大中小学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 这次改革, 在评和聘关系问题上要跳出传统的评聘结合、评聘分开的思维定式, 在功能上强化职称的评价功能, 与聘分开;在方法上, 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用, 与聘结合去执行。[13]改革后, 教师职称将采取“评聘结合”的方式, 不再出现目前“高评低聘”的状况, 评上的职称不会因学校未聘任而成为“空头支票”。全面实施“评聘结合”后, 学校将视岗位数量来评聘教师, 不再进行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坚持按岗评聘原则, 实现职称评审、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的相互匹配、有效衔接, 树立良好用人导向, 发挥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 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同时, 鼓励中小学教师跨校评聘, 旨在推进城乡之间, 各学段之间师资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缓解评聘矛盾。

三、结语

当前中小学教学制度之弊 篇8

现象与解读

现象一:“师生同考”

2008年1月21日,沈阳市数万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参加“期末考试”。在此之前,沈阳市8000多名高中专任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了市教研室统一组织的教学质量监测。沈阳市教育局决定,教学质量监测的对象不再只是学生,要扩大到教师层面,并将考试成绩作为对教师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据悉,“师生同考”其实已非沈阳独创之举,已有不少地区和学校早就将“师生同考”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常规措施。

让教师参加考试,是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部门对教师进行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是相当正常和普遍的。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参加专门的资格考试是获取教师资格的必经之路。在很多国家,不光是准教师要参加严格的考试来获取教师资格认证,在职教师也要不时接受相关的考试以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以美国为例,随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深入实施,美国有不少州对中小学从事数学和阅读教学的教师进行定期的测试。测试的理由是,他们深信数学和阅读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业成就呈正相关,而不少地区的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些“考教师”的做法确实有成效。从这一角度看,让教师参加考试未尝不可,不宜一棒子打死。

但沈阳的“师生同考”却不同于上述考试。可以说,“师生同考”是片面教师评价观的集中体现。一般而言,教师具备的知识可大致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三大类。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所必备的知识,如即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开展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提炼,带有明显的情景性、个体性,体现出教师个人的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都已证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不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唯一因素,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相反,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考老师不能只考学科知识。有效的教师考试除了对教师的学科知识进行测试之外,还应高度关注他们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考察。从这一角度看,“师生同考”现象暴露了当前有效教师评价制度的严重缺失。

现象二:教学反思让人烦死

某校时教师的教学反思作了以下规定:教龄在五年以上的教师每周写三篇教学反思,每篇字数在5 00字以上;教龄在五年以下的教师每节课后都要反思,并且必须在备课笔记后面写出300字以上教学反思的内容,每周结束由教研组长收齐交教导处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刚开始,教师们尚能及时上交教学反思,但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主动、及时上交的教师没有了,每次教研组长都要去跟教师催要。教师匆匆拿出一张白纸胡乱画几个字的现象出现了:匆匆找来几本杂志东抄西摘应付送上的现象出现了;教导处领导检查过程中发现内容雷同的情况也出现了;教师们的抱怨也开始多了起来。这项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却遭到了教师们的普遍抵触,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反思制度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发烧”的症状和迹象,如急功近利、为反思而反思、盲目追求篇幅和数量等。不少教师抱怨,自教学反思制度确立后,每天花费很多的时间穷于应付,绞尽脑汁地进行教学反思,花在备课上和辅导学生的时间少了,与学生也日渐疏远。实践证明,如果反思的意义未能被老师充分理解,反思就有可能在教师本已十分沉重的工作负荷上又加了一块不小的石头,必然会招致教师的消极抵触甚至激烈非议。“发烧”的教学反思是低效的反思,对学校的工作和教师的发展有害无利。这一现象启发我们,在进行教学反思制度的过程中,学校必须高度注意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否则,制度建设的成效就会与初衷相背离,从而“好心做坏事”。

现象三:老师=“售课员”

近来不少教师在不同场合频频提及一种关于自身职业的新称谓:教师=售课员。这一称谓虽然有些刻薄,但又似乎不是空穴来风。比如,相当多的学校以所教学科的考分和机械的教学时数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以及发放各类津贴的主要凭据;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纯粹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需在确定的单位时间内将教参上要求的知识“贩卖”出去即可,没有必要去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甚至是跟他们交朋友;不少教师只关注自己课时的多少,对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兴趣不高……上述迹象表明,当前的中小学教师的角色和工作性质正在逐步异化,部分教师越来越有沦为“售课员”的可能。

教师成为“售课员”,危害不可小觑。从教学角度看,沦为“售课员”的教师,其工作丧失了复杂性和创造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无力也无法从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角度,针对复杂的教育教学对象和教育情境进行有创造性的和有高度针对性的教学决策,只能机械地执行教参或学校的计划,简单效仿他人的教学行为,从而降低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既然教师成为“售课员”,那么学生自然就成为了“上帝”,师生关系当然也就相应地变成了销售员与客户的“双边贸易关系”。当前有不少学校,作为“上帝”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对其年终的考评有着决定性影响,为了“悦纳”学生,教师必须或只能放弃传统教育中既教书又育人的神圣职责。

更应该引起警醒的是,居然有相当多的教师认同自身的“售课员”角色。这种现象深刻地表明当前中小学不少老师丧失了教师特有的专业尊严,动摇了他们的专业信心,缺失了他们专业发展的意愿和动力,进而摧毁了他们作为教育者所特有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很多教师对自身工作价值评价较低,工作成就感匮乏,工作士气低落、职业幸福感更是无从谈起。不难想象,带着这种负面情绪状态的教师肯定不会有太好的教育业绩。

必须反思教师沦为“售课员”背后的制度根源。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保有必要的专业尊严、专业信心,应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赋予教师发挥专业自主和专业成长的权利和空间。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些要求,相信“售课员”论调会逐步平息。

现象四:教案检查走过场

2002年,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的高丽娅老师与自己所任教的学校对簿公堂,事件的起因是该校一直要求教师在每学期末上交教案,作为学校检查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及考核教学成绩的依据。高老师多年累计上交给学校48本教案。2002年4月,她为写教学论文,向学校索要教案,但校方告知教案已被销毁或被当作废品处理掉。高丽娅将一纸诉状递交到了法院,要求学校归还自己的教案。从而引发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教案官司”。针对这一事件,有不少老师

在对高老师维权意识表示钦佩的同时,却对她不惜付出高昂的代价去争取拿回教案的举动表示不屑。有的老师说:“如果我有八百本教案被学校搞丢了,我不会叫一声疼。天下教案一大抄,抄教参,因此不少教案充满了套话、大话、空话、废话。我从来不把教案看成是我的生命,离了教案我照样能上课,而且能上好课。我在课堂上讲的东西,更多的时候是在书上圈点勾画、眉批夹注。许多闪光的思想与见识,从自己的心里自然地流淌出来,在课堂上与学生碰撞出来。假如学校把我的教案搞丢了,我不理睬它。”

教案检查与评价是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部分,任何一所正规的学校,都会对老师的教案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学校将教案收集后统一检查、监督,是一种正常有效的管理方法。但问题在于,在相当多的学校里,检查教案成了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而对教案的检查与评价又简化为收缴教师的教案。有些学校对于教师上交的教案尚能粗略翻阅,并注明日期,加盖公章,并将检查的情况及时向全体教师报告,并写一份书面材料备案。而有些学校里,情况正如案例中该小学一样,老师们唯一清楚且必须完成的事情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准时足额上交教案,至于上交之后学校是否对这些教案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和仔细的检查,就无从知晓更不敢追问了。这种重数量、缺反馈、少沟通的教学检查制度让教师认可了这样的游戏规则:教学检查等同于写教案;教案无非是凑数,反正学校也不会认真对待;在行动上表现为普遍大量地拷贝和抄袭教案。这种极端“异化”了的教学检查制度和严重“形式主义”、不负责任的教案检查手段,导致很多教师高度漠视、蔑视甚至仇视教案。

教学制度失调:当前中小学教学制度主要问题的归因

上述现象的普遍性及其影响的严重性,深刻彰显了当前我国中小学在教学制度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应予以高度重视。概而言之,我国中小学教学制度存在着“以‘分为本,以‘升学率为宗旨,以‘量化考核为基础,以‘奖惩为目的”的总体特征,使得本应以有效教学为核心追求、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师生生命质量提升的教学制度严重失调。失调的教学制度至少给学校带来以下负面效应:

1.形式主义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原有教学制度的形式主义弊端已愈来愈明显地妨碍了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如原来的教育理论学习制度,重布置、重形式而轻落实、轻互动、轻实效;教案检查制度,检查者只能检查教案的预设性,而无法检查出教学中的生成性等。形式主义极大地妨碍了教学的有效性,影响了教学中的创新,造成了对教师的不合理评价和心理上的伤害。

2.分数至上

一直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极端追求量化评分和结果评价,教学质量、管理、评价观念片面、机械,评价手段简单粗暴。以考试成绩的量化代替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定,导致了教学管理工作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以及获取成绩的手段。教师的教学质量,除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包括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学习是否具有积极的情感,是否爱学、乐学、会学,以及是否形成对人生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

3.实效低下

以教科研制度为例。我国中小学教科研制度其行政性功能远远大于业务性功能,教科研制度普遍呈现以下特征:(1)教师被动参与;(2)研究内容空泛;(3)重文本轻执行;(4)重活动轻研究;(5)重布置轻指导。在这样的教学研究制度下,中小学教科研实效普遍低下,有论者曾经归纳出我国中小学教科研具有“功能异化、形式化、运动化、标签化、统一化、空泛化、泡沫化”等特征,是“看看很美,闻闻无味”的“塑料花”。

4.伦理关怀淡薄

我国中小学现行教学管理制度,过于注重规章和刚性管理,忽视人性化管理。重奖惩轻发展,教学管理见章不见人。对考试结果重评定量化,轻指导帮助。这种管理在一定程度扭曲了教学的本性,使管理变成了检查,让教师疲于应付,从而抹煞了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样的管理制度使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师的个性、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本性也被严重扭曲。这一点在“教案官司”事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不少学校中管理者把教学管理制度作为监督、管理教师的法宝,不是靠制度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是作为约束教师、限制教师的有力工具;不是靠制度去激励绝大多数教师,而是用它来控制、约束教师,把教师变成了制度的奴隶。教学管理制度不仅要追求真,更要追求善——即追求制度制约与伦理关怀的统一,要既通过制度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规范与约束,又通过制度来保障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甚至生命质量的提升。从而真正体现人性化管理。

改到深处是制度:教学制度的反思与重建已迫在眉睫

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不仅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而且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现行的这套以“分”为本,以“升学率”为宗旨,以“量化考核”为基础,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学制度与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并严重制约甚至阻碍实施进程。对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必须加以革新和重建。从对上面这些现象的解读和分析中我们体会到,有效的现代教学制度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1.有利于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效能。

2、有利于打破形式主义的窠臼,为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3.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教学研究的实效。

4、能体现对教师的尊重,有利于促进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确保教师的专业尊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上一篇:全册导学案下一篇:又到一年开学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