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4 身体语言教学设计

2025-0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Unit4 身体语言教学设计(通用12篇)

Unit4 身体语言教学设计 篇1

一.The type of class: grammar 二.Teaching aims: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v-ing form used as attribute and adverbial 三.Teaching methods: Combining explanation with practice;discussing in groups;acting in groups 四the aid of theaching Multi-medium 五.The procedure of teaching Step1 lead-in(2minutes)(语境中掌握语法;通过课文的学习,要求同学们背诵出下列句子,对doing 作定语和状语有一个感性认识,为下一步的理性认识做好铺垫。用多媒体展示下列句子)课文原句再现:

1.I saw several young people enter the waiting area looking around curiously.2.I stood for a minute watching them and then went to greet them.3.Yesterday,another student and I ,representing our university’s student association,went to the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to meet this year’s international students.4.They als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using unspoken “language” through physical distance ,action or posture.Step2 v-ing form used as attibute(8minutes)(对doing 作定语理论上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其科学地系统地加以把握。利用多媒体)

一、动词-ing形式作定语

be+doing 谓语动词形式 doing 非谓语动词形式 Tom is reading a book now.Tom was reading a book at nine O’clock last night.The girl reading a book is my friend.现在分词作定语往往与被修饰的词靠得很紧, 渐渐地成为一个复合词。这种分词叫分词形容词(the Participle Adjective), 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单纯的形容词, 表示“正在进行” 或“主动”的意义。如:

boiling water(沸腾的水);falling leaves(正在下落的叶子);smiling faces(笑脸)

a boy standing under the tree(正站在树下的一个男孩)1.The boy standing under the tree is a classmate of mine.(站在树下的那个男孩是我的一个同学)2.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动名词做定语一般表示事物的用途:

the waiting area=the area for waiting(等候区)a walking stick=a stick for walking(手扙)

a writing table =a table for writing(写字桌)1.There is a swimming pool in our school.我们学校有一个游泳池。

2.We are waiting outside the operating room.我们等在手术室外面。(1)前置定语

单个的动词-ing形式,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的前面, 作前置定语。

1.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2.She recognized Tony ’s smiling face.(她认出了汤姆的笑脸)(2)后置定语

动词-ing形式短语作定语时, 通常要放在被修饰的名词的后面, 在意思上相当于一个定语从句。

1.The boy, standing under the tree ,is a classmate of mine.(站在树下男孩是的那个我的一个同学)(=who is standing under the tree)2.The person translating the songs can speak seven languanges.(翻译这些歌曲的那个人能说七种语言)(=the person who translates the songs)3.He is a student,working hard at his studieos.(他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学生)

(=a student,who works hard at his studies)Step 3 句子背诵(2minutes)

(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有力于形成同学们的语感,提高辨别doing 作定语的能力。利用多媒体展示。规定一分钟记忆时间。一分钟个别同学抽查。抽查中等偏下的同学,增强其学英语的信心)1.There is a swimming pool in our school.2.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3.The boy, standing under the tree ,is a classmate of mine.4.The person translating the songs can speak seven languanges.Step4 practice(6minutes)

(通过基础题,巩固提高对doing 作定语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分钟独立做题时间,二分钟小组讨论,一分钟核对答案)Ⅰ用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Peter received a letter______(say)his grandma would come to see him soon.2.There is a ______(swim)pool in our school.3.The girl _____(sit)at 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 is my best friend.4.Is the wallet ____(lie)on the ground yours? ⅡCombine the sentence by using attributive-ing verb forms.1.The man held the front door open and bowed deeply.The man was smiling.2.There was a man.He was sitting on the sofa.3.He stayed in the room for over an hour during the operation.The room was for waiting.4.The field of flowers seemed to go on for miles.The flowers were waving in the wind

Step 5 v-ing used as adverbial(8 minutes)(对doing 作状语理论上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其科学地系统地加以把握.。利用多媒体)

动词-ing形式作状语

①动词-ing形式在句中作状语表示“时间﹑ 原因﹑条件﹑让步﹑结果﹑方式或伴随等” Her husand died, leaving her 5 children.(表示结果)

(她的丈夫死了,给她留下五个孩子)She sat at the desk reading a newspaper.(表示伴随)

(她坐在桌子旁边,看报纸)Being ill ,she went home.(表示原因)

(由于生病,她回家了。)

Working hard ,you’ll make great progress.(表示条件)

(如果你努力,就会取得 很多的进步)

Having been told many times, he couldn’t understand what I meant.(表示让步)

(虽然告诉他很多次,但是他还不理解我的意思)②动词-ing形式作状语时,分词的逻辑主语必须与主句的主语保持一致;与主句的主语构成逻辑上的主谓关系。Watching television,_________ A.the doorbell rang B.the door bell rings C.we heard the doorbell ring D.we heard the doorbell rings ③动词-ing形式在句中作状语时,位置可在主 句之前,也可在主句之后;有无逗号均可。

Her husand died, leaving her 5 children She sat at the desk reading a newspaper Being ill ,she went home Having been told many times, he couldn’t understand what I meant.④v.-ing与句中主语构成逻辑上的主谓关系,与句中谓语动词同时发生;having+v.-ed与句中主语构成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先于谓语动词发生;having been +v.-ed 与句中主语构成逻辑上的动宾关系,且先于谓语动词发生; Having finished their work ,they had a rest.Feeling tired ,she went to bed early.Having been told many times, he couldn’t understand what I meant Step6句子背诵(2 minutes)

(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有力于形成同学们的语感,提高辨别doing 作状语的能力。利用多媒体展示。规定一分钟记忆时间。一分钟个别同学抽查。抽查中等偏下的同学,增强其学英语的信心)

She sat at the desk reading a newspaper Being ill ,she went home.Having finished their work ,they had a rest.Feeling tired ,she went to bed early.Having been told many times, he couldn’t understand what I meant.Step7.Practice(8minutes)(通过基础题,巩固提高对doing 作状语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展示。五分钟独立做题时间,二分钟小组讨论,一分钟核对答案)Ⅰ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_______(wait)in the queue for half an hour ,Tom suddenly realized that he had left his wallet at home.2._______(hear)the news,they all jumped with joy 3.He walked down the hill, ______(sing)softly to himself.Ⅱ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分词作状语

Because I had experienced earthquakes before,I wasn’t frightened.Having experienced earthquakes before, I wasn’t frightened.1.When she woke up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she

saw her room as bright as day 2.Because I had spent all night reading the documents,I was very tired the next day.3.The car raced past.It almost hit us as it turned the corner.4.Your mother just called.She hoped to talk to you.Ⅲ.Use the –ing forms of the verbs below to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laugh compete smile touch approach shake

1.We were all nervous about the ________examinations.2.I always know when my mother is telling a joke.After a few seconds ,she always looks at me________.3.Business leaders often look serious.They do not often have _____faces.4.After the dog fell in the lake, it climbed out _______itself.5.It is exciting to watch______athletes reach the other end of the swimming pool.6.The blind man walked _____the walls of the building.Step 8 acting in groups(6minutes)(提高同学们口语表达能力,加深对doing 作定语和状语的理解。小组练习四分钟,二分钟一组主动到前面表演。)work in groups of four Add more actions to these lists.Then combin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actions to make a sentence about a student in your group.That student must act out what you say.Primary actions

secondary actions

walk around the desk

frown(deeply)look for an eraser

jump(on one foot)sit on the desk

smile pick up a textbook

laugh

stand up

shake one’s head Possible answers: A.Cheng Hui walks around the desk ,jumping on one foot.B.The frowning girl,Wang Jing ,picked up her English book and threw it on the floor.C.Li Sen sat on the desk,laughing.D.Li Jing is looking for an eraser,shaking her head.Step 9 高考链接(3 minutes)

(利用高考题,检查学生的掌握落实情况,及时掌握反馈情况)高考链接

1.Do you wake up _____energetic and ready to start a new day?(湖南2011)

A.feel

B.to feel

C.feeling

D.felt 2.At one point I made up my mind to talk to Uncle Sam.Then I changed my mind, _______that he could do nothing to help.(上海2011)

A.to realize B.realized C.realizing D.being realized 3.More highways have been bulit in China, ______it much easier for people to travel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陕西2011)

A.making B.made

C.to make D.having made 4._________around the fire, the tourists danced with the local people.(辽宁2011)A.Gather

B.To gather

C.Gathering

D.To be gathering 5.____ to reach them on the phone, we sent an email instead.(重庆2008)A.Fail B.Failed C.To fail D.Having failed 6._____around the Water Cube, we were then taken to see the Bird’s Nest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陕西2008)

A.Having shown

B.To be shown C.Having been shown

D.To show 7.Recently a survey ____prices of the same goods in two different supermarkets has caused heated debate among citizens.(江苏2011)

A.compared

B.comparing

C.compares

D.being compared 8.Look over there---there’s a very long, winding path ____up to the house.(山东2011)

A.leading B.leads C.led D.to lead Step 10 小结

Unit4 身体语言教学设计 篇2

身体语言的概念及种类

1. 身体语言的内涵

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 身体语言对体育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身体语言的内涵以及其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地运用身体语言进行教学,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身体语言又称“体态语言”, 是指除有声语言之外的眼神、表情、手势及身体各个部位的姿态动作, 包括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 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 身体运动与触摸, 身体姿势与外表, 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等[2]。身体语言的科学、合理地运用在体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意义, 经调查统计, 多数教师认为它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还有助于加快学生“社会化”的培养等。

2.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身体语言的种类

体育教学中, 教师运用的身体语言的种类很多, 也很灵活, 一般说来体育教学中常用的身体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手势语、仪表及身体姿态语、空间距离及身体接触语、面部表情语、眼神语等。这些身体语言有的运用在动作技术教学中, 用来示范动作;有的运用在练习动作阶段, 用来提示学生动作要领;也有的运用在教学效果中, 用来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等[3]。从身体语言的用途角度考虑, 身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用于动作示范的示范性身体语言, 如动作示范时运用的肢体语言等;二是非动作示范的有意性 (示意性) 身体语言, 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运用的眼神等;三是非动作示范的无意性身体语言, 如教师说话激动时手臂的挥动等[4]。

身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 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概念, 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光靠口头语言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相对滞后的特点使得他们不仅通过抽象思维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是不现实的。而且, 任何一个技术动作, 尤其是较复杂的技术动作, 有时很难用口头语言作出准确、全面的表达。而运用示范性身体语言则可以生动、形象、具体、真实地让学生明确动作的结构、要领、方法, 使学生通过视知觉加速形成示范动作的视觉表象。在获得表象的基础上, 学生再通过反复认真练习, 体会动作要领、结构、用力顺序, 经过大脑抽象思维的分析、综合、比较, 概括动作的实质和规律, 就能较快地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5]。

2. 身体语言能促进教学信息的相互传递, 提高教学质量

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内心活动很容易表现出来, 教师仔细认真地观察学生的身体语言, 可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一个眼神、一个面部表情, 甚至一个极其微小的动作都能表达出其特有内涵的教学信息, 教师往往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来判断学生投入情况、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况以及教法、组织措施是否得当, 运动负荷安排得是否合理, 学生能否接受等等[6]。由此可见, 利用学生的身体语言作为反馈信息, 是教师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3. 有助于及时评价和指导, 便于对教学过程及时调控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行为作出确切的评价, 使其了解练习的结果;在练习的过程中也可以用身体语言提示并指导学生易忽略的动作要领、关键环节以及注意事项等, 便于在下轮次练习中改进动作。如:学生在练习体操技巧前滚翻动作时, 教师可用点头微笑或竖起大拇指等来表扬他们动作做得标准、漂亮。倘若学生动作做得一般, 教师可以轻拍学生的后背或把手放在学生的肩上,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与此同时, 也可用身体某肢体比划动作要领或错误之处等。通过这样的评价和指导, 学生会感到一种成功的体验或有一小点进步的喜悦和快感, 即使动作暂时失误也不甘心落伍, 力争在下轮次练习中做好, 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7]。

在学生动作练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表情、目光和姿势等身体语言表露出的信息中获得反馈, 以达到了解学生心理和生理状况的目的, 并对自己的教法、组织措施是否得当以及运动负荷安排得是否合理, 学生能否接受等提供参考, 及时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由此可见, 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学生的身体语言作为反馈信息, 不仅能够及时评价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而且是教师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4. 有助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世界观和品德以及他们的行为、态度, 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即使是某些下意识的动作, 学生有时也会盲目模仿。教师经常表现出的高尚的品德, 坚定的信念等, 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并成为学生效仿的目标。此时, 教师的身体语言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作用[8]。

观赏优美的体操表演、精彩的武术对练、激烈的篮球比赛以及激动人心的健美比赛等等时, 运动员精湛的技艺、娴熟的技巧、优美的身体线性以及一个瞬间的惊险镜头, 往往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些身体语言所表现出的体育美, 不仅为学生建立美感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 而且无形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高[9]。

身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适时选用不同的身体语言

运用身体语言提高教学质量, 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运用时机。时机把握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 而且能够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例如在原地前滚翻练习时, 及时用眼神或手势提醒学生要团紧身、保持好身体姿势等;在做成套的体操、武术等练习时, 当学生在做成套体操动作过程中忘记下个动作时, 教师可以用手势等肢体比划下个动作, 使学生及时回忆起动作套路来;当学生没有做好某一动作时, 教师也可以轻拍学生肩膀或用眼神鼓励学生下次动作会做好的。相反, 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好运用时机, 学生就会忽略动作的某个环节, 造成错误动作出现, 甚至受伤;就有可能露出尴尬, 没有信心继续完成动作;就可能有逃避心理, 不会去积极地完成动作。

2.不同条件与项目运用不同身体语言

随着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 多媒体早已深入到教学领域中, 体育资源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 体育教师已经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动作示范;而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 由于硬件设备跟不上, 教师只能靠自己亲身做示范展示动作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项目本身特点的不同也要求要依人的性格、接受能力等差异运用不同的身体语言。例如武术教学中, 常常采用背面示范, 而健美操、舞蹈等则要求采用镜面示范。

小结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有的学生比较外向, 对新事物容易接受;有的学生比较腼腆, 不敢挑战新的动作。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强, 一点即通;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弱, 必须经过反复指导、练习才能学会新动作。因此, 教师要熟悉学生, 区别对待, 合理地根据学生的性格、接受能力等运用身体语言。

参考文献

[1]刘英梅, 刘晓文.非语言沟通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学校体育, 2008, (10) :54-55.

[2]陈国荣.重视身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科技纵横, 2006 (3) :204-205.

[3]揭光华.论身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1997, (2) :103-104.

[4]张晓萍, 李翠珍.体育教学中身体语言的合理运用[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7) :45-46.

[5]王虹.非语言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云南大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学报, 2006, (2) :22-23.

[6]宋倩.浅谈身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10) :112-113.

[7]李小庆.体育教学中身体语言行为的作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116-117.

[8]王大鹏.身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 2001, (3) :230-231.

英语教学中的身体语言研究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教学;身体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Mehrabian 在一次实验中总结出一个公式:信息传达总量=7%的语言+38%的语言表达+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由此可见,身体语言在沟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目前,受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英语教学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仍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學效果,我们有必要围绕英语教学中引入身体语言的具体路径展开研究和讨论。

一、身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著名的身体语言学家Fen·Lafle·Angles在《身体语言》一书中曾经说过:“Once the body language was lost,a baby could not have grown into a normal person.”是说如果没有身体语言的帮助,一个婴儿将无法正常的学习,进而成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亦是如此。显然,身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作用简单概括如下:

(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课程中,教师仅仅讲解英语的一些语法和词法等等,而对于语言本身的教学内容非常少。如果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身体语言,能够提供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以信任、期待、鼓励的表情或动作,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思考,主动与老师进行密切的配合。从而使得学生从枯燥的英语课堂中解脱出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在进行英语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如果仅仅对于英语的句式、语法和词法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讲,从而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但是,在英语课堂中引入身体语言之后,学生可以通过捕捉教师的语言、身体动作、表情等等,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三)教师和学生产生互动

目前,很多英语教学课程在开展过程中,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因此造成了英语课堂效率低下的现状。如果能够更好地将身体语言引入到英语教学中,能够使得教师与学生产生互动:一方面,教师能够通过观察学生的身体语言,了解学生对教师课程讲解的内心反馈,从而判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能力,更好地开展英语课堂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将身体语言引入到英语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不再是刻板的英语句子,而且还具有丰富的身体语言和表情动作等等,从而使得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更好地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

教师在一堂课中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会反映出对课堂教学状况的态度。通过某种面部表情,可以使学生得到某种暗示: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课堂要求,从而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进而达到维护课堂纪律、管理教学的目的。

二、身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

虽然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引入了身体语言的教学内容,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例如:在英语的文化中,招呼出租车的手势与我们招呼出租车的手势不同。所以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从而能够利用正确的身体语言来促进英语教学的开展。

(二)要防止身体语言的滥用

虽然身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英语的教学效果,但是并不是说在任何英语对话的场合,都需要使用身体语言来进行;另外,还需要避免身体语言的频繁使用,可能会对英语教学效果起到反作用。

(三)要能够将身体语言提升到语言的运用上

身体语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助力,所以归根结底利用身体语言是为了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如果在英语课堂中仅仅学会了如何使用身体语言,而没有对英语教学的效果有提高作用,那么身体语言的运用可以说是失败的。因此,一定要将身体语言的运用提升到英语教学效果上,才能真正体现身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三、身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的策略

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项基础内容,为了更好地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身体语言,需要利用身体语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将身体语言运用到英语教学听、说、读、写中的策略:

(一)利用身体语言来改善学生听的能力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主要是提高了学生的句式和语法运用能力,但是听的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能力,可以将身体语言应用到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对听的内容进行正确的表示,例如,在对话中“what's wrong with you,Sharly?”,教师可以将非常关心、非常急切的身体语言和表情表现出来,从而能够更好地将学生引入到对话情景中;其次,利用身体语言对学生的听的能力进行辅助,可能在一些对话中,学生无法利用听的能力理解对话的内容,例如:“Hello. Is this double six triple seven four nine? ”,这个时候需要学生较快的反应出电话号码,如果学生无法听懂,老师可以通过手势和身体语言进行表现,帮助学生理解对话的内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二)利用身体语言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目前,我国很多英语课程都是采用老师带领阅读课文的形式开展,这种哑巴式的英语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说的能力没有产生明显的提高。所以在将身体语言引入到英语教学的课堂以后,学生和教师能够采取真正的对话形式,更好地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一方面,利用身体语言,学生可以将自己说不出来的词汇或者意思利用身体语言进行表达,从而能够保证对话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利用身体语言加入到对话过程中,能够减少学生的紧张心情,更加自信地与老师或者学生开展对话,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英语中说的能力。

(三)利用身体语言提高学生的读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对英语文章进行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学习的内容,同时能够增加英语的语感。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身体语言提高学生的读的能力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身体语言,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式中的轻音和重音节的分割,理解句式和阅读的语调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模拟专业英语的阅读方式;第二,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增加身体语言,从而表达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真实情感,能够更好地增加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利用身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写的能力

写作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身体语言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亲身感受某件事情,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写出自身的感受;另一方面,身体语言对于学生的听、说、读等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提高,所以可以利用其他能力的提高,带动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综合能力。

四、小结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为提升英语教学水平,我们不仅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教学。同时,还要对以英语为主的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文化、习俗进行学习。只有在理解其用语文化习惯的基础上,才能够在有效结合身体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真正的“说”英语,而不是像读书一般,单板的进行单词间的组合读取。

参考文献:

[1] 徐盛桓.心理因果性视域下汉语身体—情感隐喻解读——身体—情感语言表达研究之二[J].外语教学,2016,37(3): 1-7.

[2] 巩固.身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5,10: 036.

演讲身体语言技巧 篇4

你的姿态在真实地表达你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挺直身子,稍稍抬起下巴的模样表达了充沛的精力和自信感。 脸不要抬得太高,因为弄不好会给人傲慢之感。要挺起腰板和肩膀,但表情不要僵硬,要采取挺拔而自然的姿势。

(二)站如松,双足要有力

你站着的时候或站在讲坛上的时候,要把腿开至和肩同宽,双足要用力踏地。这样看起来稳重,挺拔。 假如想在演讲中富有号召力的姿势,就把一只脚伸向前面,把体重倾倒那只脚上,仿佛你要靠近听众一样,然后再恢复到原来的姿势即可。

(三)慎重地,适当地动一动

身子的挪动是从视觉上陪衬和传递演讲内容的好办法。

演讲者若立在一处一动不动,会使人感到压抑,可动得太勤了,也会给人散漫之感。因此一定要慎重地,适当地动一动。

最好的方法是从讲坛的中央出发。谈到第一个重点时往右侧走动,再移到中央,讲第二点时再往左侧走动,最后谈到结论时一定要回到讲坛的中央。

(四)双手要自然地垂在两侧

很多演讲者站到台上,往往觉得不好处理双手。于是,有的到背着双手,有的把手叉在胸前,或拢在一起。甚至还有人把手装在裤兜里。

这些姿势不仅不大雅观,还不便于打手势。所以,手要轻握鸡蛋状,轻轻地垂在两侧为好。

(五)手势要与信息同步

手势是为了补充或强调信息而采取的有意识的动作。所以,一定要同语言传递的信息一致。

生动的手势更要做到三个一致:

第一,要跟内容一致。传递的信息很大,手势却很小,听众会感到摸不着头脑。

第二,就是时间的一致。讲话的内容和手势一定要同步。比内容慢半拍的手势让人发笑。

第三,视线要一致,演讲者要注视自己的手势。

面试中的身体语言 篇5

1. 眼神

面试者有的眼睛大,有的眼睛小,不一定都能捕捉到他的眼神,但面试考官一定可以注意到的是,面试者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是否与考官有眼神的交流。有的人,在谈及自己的时候只是沉醉在自我的世界中,侃侃而谈;而有的人却一边谈自己,一边能用眼神与考官交流。前者表明他自我意识强,是个自我中心的人,或者也可能他存在一些社交上的心理困扰,不敢与人直面相对;而后者则在这一情境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交流意图,他讲话的时候,并不是在自言自语,他会注意听众的反应。在实际的面试中,我所接触到的一位面试者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面带笑容,眼光在几个考官的身上缓缓走过,每个考官都觉得他是在注视着自己,向自己做着介绍,无疑,这是一位人际沟通的擅长者。

2. 笑容

笑容也很重要。很清楚,面试的时刻往往是一个人窘迫的时候,虽然面试相关的书上会要求考官营造一个和谐的气氛,首先自己面带笑容应对面试者。但在真正的面试情境中,很多面试考官几乎连续几天都在搞面试工作,已经成了“面霸”,或者说已经都工作倦怠,哪里有心情笑得出来,一个个都会严肃的要命。但是,就是在这种比较严酷的.情境下,面对一个个面无表情的考官,面试者在自我介绍中还能微笑相对,这应该是不容易的一件事。一方面说,他是一个能够主动调节气氛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能够把持主动,即使是面对困境,也会做出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场独立性强的人,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想法和表现,不会为环境所左右,

反之,一个见到考官无表情,他表情更严肃的人,是个明显的场依存者,在人际互动方面也可能是一个丧失主动性的人。

3. 声音

声音很简单,声音大而稳,是自信的表现。语调快而富有逻辑性,应该是聪明人的标志。声音小得听不清,明显不自信。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声音忽大忽小,有变化的,也许是撒谎的标志。

4. 说得好

有的人在面试之前,会对自我介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彩排,这样的话,他也会表现得比较突出。如果这样,还可以注意一下此时他的表现,这其实也是他日后工作得意时的表情,你可以接受吗?

5. 说得不好

面试毕竟是一种比较容易让人窘迫的情境,说得好的不多见,说的不好的到常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说得不好,不同人的表现也表明了不同的人格特点。我见过这样的面试者,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没词了,不知道说什么好,而规定的时间又没有到,他便自己低着头,注视着鞋面,很不自然地站在那里,一直等到“时间到”的铃声想起。我也见过这样的面试者,同样是由于太紧张都不知道说什么了,他却抬起头来,和各位考官说了实话,“实在抱歉,我太紧张,都忘记说什么了”。你看,这两个面试者,同样在面试中自我介绍得不好,但表现却不同。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他们未来工作挫败时的不同反应。和面试情境一样,在未来的工作中,如果遇到了困难,我会预测前者会独自一个人默默支撑,即使毫无办法,他也可能只是默默忍受;而对于后者,我会预测他在工作遇到问题的时候会积极求助,会在环境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面试中,说得不好时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未来工作困境时的表现。

如何用身体语言展示领导力? 篇6

●开放型的身体语言

如果身体语言传达出开放的信息,就给人较易沟通的感觉,而沟通是领导力的基础。开放型的身体语言包括:

沟通时露出手掌:能给人坦白、诚挚的印象,从而使沟通变得轻松。

身体向前倾斜:表现出对对方的关切和接纳。

反之,以下这些身体语言则给人封闭的感觉:

抱臂:是常见的封闭型身体语言。当然,抱臂有时是身体疲惫的表现,是一种休息的姿态。但当人们看到抱臂这个动作时,首先会收到负面信息。所以,领导者要尽量避免这个动作。

驼背:给人闭锁与防卫、愤世嫉俗、孤僻、恐惧之感。

端坐:给人自我约束、不可亲近、不愿迁就之感。

如果身体语言给人封闭的感觉,就等于给沟通设立了障碍,这显然是不具有领导力的表现。

●均匀而深沉的呼吸

在人的潜意识里面,领导者往往是那些富有能量的人。那么什么样的姿态才能给人富有能量的印象呢?

呼吸的姿态虽然因司空见惯而不被人注意,然而,其中却隐藏着巨大和隐秘的影响力。

能量和氧气相关,而氧气和呼吸相关。呼的姿态意味着氧气的耗尽,而吸的姿态意味着氧气的增加。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含胸拔背”的吸气姿态更具有领导者的姿态,而类似呼气的“佝偻姿态”相反给人缺乏领导力的印象。

呼吸的频率也微妙地影响着领导者的影响力。你可以想象一个短跑运动员在完成比赛以后的呼吸状态:由于氧气的消耗,运动员会进入呼吸急促的状态。而一个气定神闲的思考者呈现的是一种均匀而深沉的呼吸形态。

聪明的领导者会掌握这个规律,通过修炼呼吸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展现权威和自信的身体语言

对领导者而言,不但要有春风化雨般的亲和力,打造敬畏力也尤为重要。敬畏力的源头来自于领导者对价值观的坚持,通过展示权威的肢体语言可以加强领导者的敬畏力。聪明的领导者会合理运用“强者姿态”使自己的领导力倍增。

双臂下砍的手势被认为是最能强化语言力度的动作,因而被领导们在公开演讲时反复使用着。

用手搭建塔尖是领导者展现权威和自信的一种动作。

有时候,抱臂也是领导者展现自信的一种姿势。

强而有力的握手是展现领导者力量和亲和的最常见动作。

●避免使用给人负面印象的身体语言

人的肢体语言往往体现了对一些信息或者情景的反馈。除了前文提到的抱臂、短促的呼吸,领导者还要避免以下身体语言,因为这些动作传达出来的信息往往是掩饰、紧张、压抑等负面信息。这些肢体语言出现在一个领导者的行为当中一般会降低领导者的可信赖感,包括:搓腿或抚摩膝盖、拉开衣领、自我拥抱、触碰额头、触摸颈窝或颈部、手指触碰鼻耳嘴等、皱眉、整理头发、揉按腹部、摩挲手背、搓手指、拇指交叉摩擦、转移视线、绷嘴、舔嘴唇等。

而抬起下巴、慢眨眼、斜视(低眉)、眯眼睛等身体语言会给人傲慢之感,领导者也要避免使用。

把手放在正确的“肢体语言面”

人的身体分不同的肢体语言面:“丹田”部位上下一掌的部位叫“真实面”,一个人在讲话时把手放在这个位置,会传达出真实可信的视觉信息。而如果要表达富有激情的信息时,领导者要把手放在“激情面”。“激情面”位于胸部和上腹部位置。嘴部上下的部位叫做“公开面”,如果你面对一个用手遮住嘴巴的沟通对象,很难想象对方的话能让你信服。

解读采访对象的身体语言 篇7

一、身体语言的含义和作用

身体语言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一个图象符号系统, 是人们在长期交际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然符号。身体语言紧密地伴随有声语言进行交际, 它介入有声语言交际的全过程 (包括信息的发生、传播和接收) , 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立体交际系统。美国心理学专家艾伯特·梅热比经研究表明:在交谈中传达的信息, 身体语言的影响占55%, 语音语调占38%, 而交谈内容只占7%。人们对语言的运用是自觉的, 说话可以口是心非, 而身体语言则较难控制, 因此更容易反映人们的真实想法。

有声语言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而身体语言则以视觉的形式传播, 两者密切配合来共同表情达意, 例如看病时, 同时用话语和手势表达不舒服的部位;皱着眉、掩着鼻子说:“臭死了!”等等, 从而达到行为与谈话内容的统一性。

人们的身体就像一个无法关闭的传送器, 时刻传送着自身的心情和状态。语言通常用来表达正在思考的东西或概念, 而身体语言则善于传递情绪和感受。就采访而言, 身体语言能反映出采访对象的态度、情绪和性格特点等, 为记者提供线索, 便于记者及时调整采访策略, 保障采访顺利进行。

二、身体语言在采访中的作用

(一) 反映对方对待采访的态度

在采访活动中, 采访对象被索取信息情况的对象, 接受采访还要付出时间、精力甚至承担风险。更何况大多数情况下, 采访对象与记者素不相识, 缺乏人情基础。因此, 想要取得采访对象的配合是有一定难度的。有的年轻记者忽视采访前的沟通预热, 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抛出问题, 让对方一下子难以进入状态。采访不能急于求成, 见面后首先应表明来意, 以求得配合。此时的第一要务是观察对方对待采访的态度, 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采访策略。

通常, 采访对象握手有力, 寒暄主动, 招待热情, 与记者目光接触频繁, 这些动作透露出对方积极配合的信息, 记者可以开门见山地展开访问, 不必做过多铺垫。有的采访对象说话不够流畅连贯, 神情紧张, 手足无措, 垂头含胸, 显得无所适从, 这大多是由于不明确采访意图或者缺乏自信造成的, 记者应说明来意, 及时鼓励, 耐心引导。有的采访对象握手时只象征性的触碰指尖, 就座时与记者相隔较远, 回答问题漫不经心, 东张西望, 目光闪躲, 这就表示对方持应付态度, 记者要主动出击, 寻求双方的心理共同点, 赢得对方的好感和支持。而有的采访对象不主动招呼记者, 甚至免去了握手的基本礼仪, 将记者名片胡乱放置, 对提问流露出不满情绪, 回答时极不耐烦, 这些无疑都透露着对方的排斥态度。这时, 摆在记者面前的将是一场心理战, 记者只有想法转变对方的看法, 才能打开采访局面。

(二) 反映对方的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体面部的眼睛、嘴、颊、眉、额是表达情感的关键部位, 其中眼神是反映真实心态最为有效的线索。2004年3月25日, 英国首相布莱尔与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进行会谈, 被媒体誉为“破冰之旅”。然而, 有媒体却登出《卡扎菲没把布莱尔放在眼里》的报道, 原来, 卡扎菲在会谈现场眼睛总是望着别处, 跷着二郎腿摇来晃去, 这些身体语言透露了卡扎菲潜意识中的抵触情绪。

基于某些原因, 采访对象可能会隐瞒、夸大或虚构新闻事实, 因此, 记者要善于抓住身体语言线索, 识别信息的真实性。通常, 用手遮嘴或摸嘴唇、摸鼻子、擦眼睛、抓挠耳朵和脖子、拉拽衣领、手脸转向别处、掩饰性的咳嗽这七种动作是撒谎时的常见手势。

(三) 反映对方的性格特点

不同性格的人对待采访的态度和叙述表达各有其特点, 因而应采取不同的采访策略。采访对象的表情和动作能透露出其性格上的某些特征, 为记者提供判断线索。一般来说, 表情丰富、动作幅度较大、说话语速较快的人往往性格开朗, 乐于交谈, 容易配合采访;而面部表情平淡、动作幅度较小, 说话声音小语速慢、举止拘谨的人通常性格内敛, 这类人大多不善交际, 羞于表达, 需要记者耐心引导;表情动作幅度大、声音洪亮、说话直接的人通常性格豪爽刚烈, 记者可以充分运用“自己人效应”来赢得信任, 营造“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良好氛围。当采访双方有立场或意见上的分歧时, 记者应尽量避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 以免造成“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场面。

Unit4 身体语言教学设计 篇8

小学教师 身体语言 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一种特殊的身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鉴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仅仅以语言教学难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证明,人类感觉器官接受信息的效果是有差异的,听觉约占11%、视觉约占83%、嗅觉约占3.5%、触觉约占1.5%、味觉约占1%。澳大利亚学者阿伦皮斯也表示,“在向人的头脑传达信息的过程中,有 87%是通过眼睛,9%通过耳朵,4%通过其他器官。”[1]可见,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视觉是主要的传输通道,听觉次之,只有多种感觉结合才能达到完美效果。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只是采用固定、单一的口头语言而较少使用身体语言,就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容易引起信息的流失,造成学生的“视觉休眠”,影响小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教师身体语言的运用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师的身体语言及其基本范畴

身体语言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用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表示态度的一种无声语言[2]。身体语言有很多,笔者将教师能够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身体语言分为目光语、表情语、手势语、姿势语以及服饰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身体语言对于知识传递与情绪激励有着重要的作用,身体语言的密切配合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传递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1.目光语

目光语指教师的眼睛根据心灵的意愿,经由眼睑的张开与闭合、瞳孔大小变化的结合、眼珠的上下左右转动牵动视线的变化来进行信息交流与传递的身体语言。一个人的态度、情绪与情感都可以通过眼睛折射出来,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目光的微妙变化观察出其内心世界及其真实的心态。观察力敏锐的学生经常通过教师的目光观察其内心情感,判断教师的友好与亲切程度。目光接触堪为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也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自信心。

2.表情语

表情语指教师通过面部肌肉与器官的整体协调变化来完成传情达意的一种身体语言形式。人们往往通过面部数十块表情肌的丰富变化来表现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积极与消极等情感。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3]通过额、眉、眼、鼻、颊、嘴等关键部位的复杂变化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愉悦、厌恶、哀伤与恐怖等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表情是与学生进行沟通讯息的直接表征。

3.手势语

手势语是教师借用手势来表达态度和情感,进而形成与他人有效沟通的一种身体语言。手势运动变化最快、最多也最大,在身体语言运用中有着很丰富的表达力,常被称为人的“第二语言”[4]。不同的手势有不同的含义,如摆手表否定、伸食指于嘴中间表安静、双手外推表拒绝、竖起大拇指表赞扬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手势语可以补充说明某物或某事的作用与意义,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4.姿势语

姿势语是教师通过身体的姿势或姿态的变化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身体语言,是“教态”的构成要素之一。从教师的姿态中可以解读出大量隐含的信息,不同的姿势语表示不同的信号。

5.服饰语

服饰语指教师通过穿衣打扮来表现、传达其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信息的一种身体语言。人们往往根据一个人的着装而对其产生第一印象,它也影响着人际交往中的亲疏关系。

二、小学教师身体语言运用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他们模仿与参照的对象。但与教师的语言相比,小学生更爱注意教师的举止。所以,教师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1.可以辅助课堂言语教学,顺利传授课堂的有用信息

曹延华通过研究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结构及功能指出,人的大脑左半球主要功能(如言语、计算、逻辑等等)体现出人的智力范畴,而右半球功能(情感、态度、艺术、音乐、想象等)则反映出人的创造力,属于非智力范畴,只有大脑左右两半球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5]。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的有声语言只能刺激学生的左脑发展,所以小学教师利用身体语言辅助语言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视觉器官,开发学生的右脑,有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共同发展。身体语言的抽象程度低,可以具体地表现出个体真实的情感与态度,能更直接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身体语言,一方面能增强教师有声言语的传递力度,使其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而顺利传授课堂的有用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在课堂上唤起学生的视觉运动,强化其感官刺激,促进大脑皮层的兴奋,也会加快接受课堂所学内容。

2.有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与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容易对新颖有趣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倘若小学教师巧妙地运用身体语言,不仅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也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与生动性,使学生体会到直观、形象的感受,加深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小学生的注意力很不稳定,容易转移,若教师仅仅强调知识传授而忽略自身的教态、表情等,很容易引起小学生在课堂中的疲倦、走神,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6]。因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目光接触、变换的姿势、灵活的手势等身体语言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师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潜移默化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亲切自然的表情语、恰到好处的手势语以及洋溢在脸上自信甜美的微笑,都会悄无声息地感染学生的心灵,学生会觉得教师和蔼可亲,进而激发高昂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更加集中精力来认真听课。

3.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促进教学顺利进行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只能维持20分钟,久坐会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开始搞小动作、交头接耳,这样很容易影响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效果更是无从谈起。倘若小学教师此时合理使用身体语言,如笔直地站立并用专注的眼神、威而不怒的表情关注那几个调皮的学生,若这样仍然没有引起他们注意,可以用一声假咳提醒,这样比用犀利的语言重伤学生自尊心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也可以有效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信息,进而节省课堂管理时间。

三、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身体语言的策略

1.合理运用目光语

目光语的正确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可以用目光环视或虚视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排除被忽略、冷落的心理。当然,环视学生不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学生,否则会让小学生有压迫感,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在环视学生的时候,教师的视线应在每一位学生的眼睛和嘴巴所组成的三角区域范围内稍作停留。其次,使用目光语时要注意视线的角度,切忌使用斜视。最后,要根据授课内容与具体情况灵活使用目光语,以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恰当运用表情语

人的表情是内心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其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与学生接触中首先要学会隐藏不良情绪,防止“流感”般的连锁反应,每天让饱满的热情、积极阳光的心态温暖课堂、弥漫课堂。这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无价之宝。其次,要善于控制嘴角的走向。众所周知,相片里嘴角上扬的表情会给人留下最美、最灿烂的一面,因为那是微笑的魅力。自然,表情和蔼、亲切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因此教师要发自内心来控制嘴角的走向,切忌做作。最后,善于控制眉毛的巧妙变化。如学生错误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可以用紧锁的眉头示意或鼓励学生进一步思索;若学生的回答恰到好处,教师则可以通过眉毛上扬表示赞赏与惊讶。

3.准确运用手势语

手势语堪称身体语言的核心,因为其运用灵活自如,运动范围、使用频率也最大,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可以将自己的意图淋漓尽致地传达给对方。小学教师在讲课时准确无误地运用手势语辅助有声言语教学,其功能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合理控制课堂教学中手势语的使用次数。次数过多,会引起学生注意分散;次数过少,会显得刻板僵硬。幅度适度即可,过大会显得张牙舞爪,过小则显得拘谨。其次,应使用积极的手势语(如竖起大拇指表赞扬等),避免使用消极的手势语,如把玩粉笔、衣扣,搔头皮,敲讲桌,用食指指点学生等。最后,要大方有力度、简练自然、干净利落,否则会显得做作,容易降低教师的形象与气质,造成信息干扰。总之,小学教师授课时手势语的运用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情境来灵活使用。

4.巧妙运用姿势语

从一个人的姿势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修养与气质,也能看出其精力充沛与否。小学教师往往是小学生效仿的中心人物,教师的每个姿势都会深深地影响到小学生,甚至惠及其一生。因此,教师应掌握姿势语的运用技巧,做好学生的楷模,不能随心所欲地在课堂上摆出各种姿势。首先,站姿要舒展挺拔,巧妙变化站的位置。舒展挺拔的站势会给小学生带来精神抖擞、正直、积极向上的感召力。讲台上的“黄金分割点”是小学教师授课时最适宜的站立位置,小学教师在授课时要适度变换站立位置,也可适当增加身体弯曲度,以减轻小学生的视觉疲劳。其次,走动时走姿要轻松稳健、自信从容。小学教师授课时不宜在讲台上长久站立,可以时常在小学生书桌旁走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师生近距离的接触,另一方面也可以唤回课堂溜号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坐姿要优雅大方,切忌翘二郎腿、颤动双腿等,以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总之姿势语的运用要灵活,切忌显得僵硬呆板。

5.正确运用服饰语

服饰语也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其如同一面镜子,是个人形象的真实塑造,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发饰、妆容、携带的物品最容易产生首因效应。对于小学教师而言,懂得怎样运用服饰语容易得到小学生的认可,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必备本领。首先,服装要整洁、得体、大方,颜色要避免杂乱,不超过三种最为适宜,不要配备太多的首饰。讲台不是时装秀,切忌奇装异服、暴露的装扮或者浓妆艳抹,否则会引发学生的模仿,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发容也要干净整洁。男教师不应为了凉快而光头授课,女教师也不宜染各种颜色怪异的头发,否则会引起学生的窃窃私语,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服装鞋子要定期更换,周期以不超过3天为宜,不得穿拖鞋授课。面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穿有卡通、搞笑图案的服装,这样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面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穿着得体大方即可。

参考文献

[1] 杜丽琴.态势语教学[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 刘强.身体语言在学生思想政治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10(12).

[3] 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刘晓玲.浅谈体态语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3).

[5] 曹延华.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6] 张春晓,李金珠.浅析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与课堂教学效果[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1).

Unit4 身体语言教学设计 篇9

1、眼睛:眼睛直视,表示专注和坦白,一个人在讲话或倾听的时候,眼睛应该直视对方,这表示你是认真的,但直视时间过长则又带有攻击意味,会使对方感到不适,因此需要时不时地将目光稍微移开一下,这要与讲话的节奏相配合.当一个人脸带微笑地凝视你的时候,表明他正欣赏你或者你所说的话.2、双手:人在说话的时候,双手的动作是随意表达的意义不同而不断变的人,保持一个动作不变是很僵硬的,不仅言者很不自在,听者也会感到不舒服,然而双手的动作幅度过大则明显夸张,如果言者和听者的距离很近,还会感到时时刻刻在威胁对方,使人提心吊胆。动作的力度大有加强语气的效果,销售人员讲话时,动作的幅度和力度都应尽量轻柔为妙。

3、双脚:双腿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感到疲劳,因此时不时地需要交换一下姿势,但是变换的频率不能太快。脚的姿势一般都是双腿微夹或者叠起腿来,这是表示双方保持一定距离,叠腿和夹腿意义是一致的,只是叠腿的姿势要优雅得多。

4、姿势的对立与统一:销售人员在倾听客户诉说时,采取与对方同样的姿势会给人以亲近感,客户能够感觉到你的关心,同样道理,解说时有意识地在姿势上向客户贴近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而那些只知摆出一副优雅姿势的销售人员是很难与客户融洽相处的。

5、注意信号:

(1)、欣赏:面带微笑,眼睛较长时间地注视你的脸部时不时地轻点着头。

(2)、同意:点头表示同意是最明显德望动作,但有些自尊心较强的人也会用眨一下眼或目光轻微下垂来表示基本同意,还有些人会用手指或脚尖轻点来代替点头的动作,那也是表示同意,只是同意程度略轻而已。

(3)、不感兴趣:说话时听者哼哼哈哈随便应付,或者眼睛、头部转来转去,或者双手不停地玩弄着一些小东西,这都表示对你所说的话题不感兴趣。

(4)、厌倦:最常见的表现方式是大呵欠或者用手按摩额头或脖子而做深呼吸、凝视远方和不断看手表等则是客气的表现方式。

(5)、不耐烦:搓搓手板,抖抖脚板,用手轻弹衣服或者轻拍某个部位,都是想要离开的预备动作。

(6)、厌恶:最常见的表现是愁眉深锁,用手揉着喉头或肚子。

初一英语Unit4 教学反思 篇10

这节课,我首先设置了一个热身活动,让同学两人一组谈论一下他们知道的有关日常活动的词。然后让几个同学起来汇报一下。这样,基本上把有关daily activities 的词都出来了。然后让他们作一个看图识字,巩固并加深对这些词语的认识。既然这些是daily activities,每天都要做,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问“what time do you do these things?”这样就引出了新句型,然后提问几组同学,关于他们的日常活动及时间,让他们有个模糊的印象,然后利用书上65页第一部分的图片及听力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关于询问和回答日常活动的模式,运用书本上的东西落实新句型,同时把第三人称单数很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接着为了巩固和运用新学的句型,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摘水果游戏,每个水果的后面都有一个问题,这样学生要想得到他所喜欢的水果,必须完成回答问题任务,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很高,非常乐意去完成这个任务和挑战,并没有把它当作学习的压力,学生在非常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和环境中完成了句型的学习,并且还达到了运用英语交际的目的。

在这节课中又设置了一个录像片段,让学生可以根据所听到的内容获取所需信息,从而完成填写表格的任务。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加强了听力练习。并且在表格中非常清楚地把几个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显示出来,这样就把难点突出了出来。

紧接着是一个调查表,调查表中需要学生填写两栏的内容,首先,写出自己日常活动的时间,然后二个同学之间运用所学句型做问答练习,然后把所听到的时间写下来,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练习学生的听力,也起到了巩固新句型的目的。做完调查表之后,由学生起来讲述有关他本人和他的同伴的一些日常活动。这个活动让学生对整个学习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调查表之后设计了一个写作,这样又把有关日常活动的词语做了巩固练习。

课堂最后做了一个小结,告诉同学这节课所做的任何活动和任务都是为了学习和运用这些句型。

用身体语言交流 篇11

填补沟通鸿沟

这时候小家伙能够理解很多单词,但是又说不出来,因此他“发明”了身体语言配合自己,与成人填补沟通的鸿沟。比如他举起胳膊,正是因为他知道我们能够明白他这么做的意思。

反复试验找到最佳

当他还是小婴儿时,就知道可以用手指着想要的东西。比如他用手指着球的时候,你可能会说:“宝贝,你是想要球吗?”然后把球递给他。现在,他已经能够说一些简单的语言了,但他很清楚,如果把语言和身体动作结合起来的话,会让成人更清楚地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别小看这些小小的动作,这可能是他经过反复试验和模仿才找到的合适的身体语言呢!

多鼓励这样的结合

你应该多鼓励孩子运用这种将语言和身体动作结合起来的表达方式,因为短短的半年一过,他就能够熟练地表述复杂的句子了,这种用身体表达语言的能力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物品推荐

费雪学习桌

每个角落都是一个互动学习中心,并且有不同的主题,比如数字电话、七彩钢琴琴键、英文故事书等。有灯光及一个友好角色在邀请宝宝,鼓励宝宝发掘不同角落的特色。

百利威诺亚方舟

当有趣可爱的小动物摆放在正确的位置时便会亮灯,并发出动物的叫声,且动物的底座需要与船舱顶部的开口形状吻合,扳动按钮动物方能进入船舱。船身有不同的按钮,也可发出有趣的声音及闪灯,玩法多多。

小鸭叠叠乐

星星可以单独拿下来当摇铃玩耍,每装上或取出时都会发出奇妙的声音和闪烁的灯光。轻按小鸭的头部,会发出小鸭的叫声,然后唱一段儿歌。按下底部动物的头像会听到对应的动物怎么叫。

小熊敲鼓

推拉玩具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最爱,更何况是这样一只一拉就敲鼓的小熊,一边行走一边敲出清脆悦耳的鼓声。材料选用进口的优质天然榉木,环保无毒。

形状智力盒

这个时候的小家伙对盒子尤其好奇,形状盒也是他百玩不厌的玩具。不用刻意教他,只在他面前大致演示几次,让孩子自己摸索体验游戏成功的乐趣吧!

落地木偶剧场

适合使用手指木偶,是一款很好的锻炼语言能力的互动游戏玩具。现在可以由爸爸妈妈来表演,宝宝观看,等宝宝大一些就可以自己表演了。剧场下面的小黑板还可以随便涂鸦和宣告演出开始的时间。

博尔乐智能电话

Unit4 身体语言教学设计 篇12

清人李调元云“诗有游仙, 词亦游仙” (1) 游仙词在唐宋达到了鼎盛, 之后虽然此主题有所衰落, 但作为一股细流, 它仍贯穿蜿蜒在文学中。到了风云变幻的晚清, 女词人词心寂寞, 游仙思想时有萌发, 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神和气韵。《说文解字》中尚无“游”字, 后段玉裁注“游”, 并将其“引申为出游, 嬉游, 俗作游”, 《少雅·释诂》中解释“游, 戏也。”在主体意识逐渐觉醒的晚清女词人笔下, “游”是身心俱动的追仙之举, 更是词我两忘的融合之境, 她们以身体感知为基点, 创作出了清绝独特的游仙佳作。本文将旨在分析她们词作中的身体语言, 解读其背后的丰富意蕴。

一、“物我两忘”的身心融合

晚清女词人在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人数众多, 成就非凡。女性本就敏感多思, 群体创作就能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她们慧心独具, 创作了不少情思飞逸的脱俗奇篇, 或是对神仙生活有绵绵不绝的慕想, 或是在对自然胜景的清赏中, 飘飘遗世, 或是在仙境中寻觅知音, 自诩不凡, 都饶有趣味。刘勰《文心雕龙》云:“人禀七情, 应物思感, 感物吟志, 莫非自然。”因物起兴, 触景生情是词人创作的动机, 不同于唐宋词中的与仙神交和记梦游仙, 晚清女词人则更多的是咏物起兴, 以物来寄托自己的灵缘仙梦。高山流水, 花鸟虫鱼, 琴曲书画, 都能勾起女词人心中最敏感脆弱的心弦, 引起身心的微波荡漾。

大概世上最纯粹的“物我两忘”境界, 就发生在大自然和女人之间。自然界的灵性和女性的精神气质, 人生命运有着无法解释的默契。晚清女词人创作题材大多还停留在闺阁生活, 停留在对爱和美的流连, 生活格局相对狭窄。而当在游仙词中转眼投向自然, 视野骤然打开, 如邓瑜的《虞美人·渡海》:“风声满耳樯帆急, 极望苍茫色。云迷沧海海连云, 一片浪花如雪打诗魂。水天目外空诸相, 对此添遐想。凌波东去是蓬瀛, 安得凭虚楼阁结层层?”词人眼中已没有引人伤春悲秋的纤柔意象, 云海迷茫, 必在天的尽头, 凌波东去, 得入仙人佳境。云雾飘渺, 变化虚空, 自然之精华滋养女词人之慧心。“大自然几乎是可以供女性做自由观照的唯一天地。” (2) 在自然的无功利环境中, 女词人更容易感受到自由的美感。这皆因是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 女词人能暂时逃脱世俗的规训, 从容把握审美的“心理距离”, 摆脱了“被看”的处境。自然对她是无利害的, 于是她可以肆无忌惮地去融入。自然是女词人独造灵境的发端。而女词人美感的获得, 是因为她实实在在地拥有并获得了她自己。身心融合才有打开的可能, 主体意识在自然的诱发下, 才可以向艺术之境无限飞升。

二、飞翔:自我意识的突围

敦煌曲子词《临江仙·归去辞》:“如今时世已参差。不如归去, 归去也, 沉醉卧烟霞。”游仙作品, 总不免掺杂着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浊世的逃避。纵观晚清女性游仙词作, 她们都隐约地表达出一种来自心底的梦想:飞翔。飞到天外去, 飞到仙境去, 去遨游, 去徜徉。

“清辉灿灿兮婵娟, 有美人兮飞仙。”晚清词人倾心于飞翔, 霓裳金带, 衣裙漫飞, 于烟雾朦胧, 美丽花海中身体轻盈飘升, 在自然和神仙的世界里, 誓要进行一场不虚此行的精神远足。“飞翔是妇女的姿势———用语言飞翔也让语言飞翔, 我们一直在飞翔中生活, 悄然离去, 或者在需要时寻找狭窄的通道和隐蔽的岔道……妇女好像鸟和推动者, 正如推动者很像妇女和鸟一样, 她们逃脱。” (3) 飞翔是一种精神逃离。邓瑜“极望苍茫色”试图逃离的是艰难生计和家庭幻想的破灭, 所以在她的词作中才表现出一种对世外仙境的幻想。殷秉玑“尘虑而今悟” (《霜叶飞》) 悟的是要疏离的是时代生活的压抑和萧瑟, 因此她将精神的感奋点落入到对自然清趣的投入赏爱, 在其独造的幽独情境中, 飘然欲归去。秋瑾纵然为一代豪杰, 然在其缺乏信念支撑的的早年, 同样是心中苦闷, 知音难求, 一番豪情无处施展, 因此才要“乞嫦娥、分侬丹药, 长驻年华” (《意难忘》) 。词人如此, 众多的晚清女性皆如此。她们已不愿欣然接受男权文化对于女性命运的安排和解释, 也同样难以忍受内心世界的束缚和蜷缩, 她们渴慕在某种动作的象征意义中获得一种身心具备的飞升和超拔。

与此同时, 飞翔也是一种冲破。如果说传统中的安分守己, 柔弱顺从是传统女性的静默自画像和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 那么飞翔这一姿态就具有了对抗和决裂的意味。用飞翔去破坏和扰乱缠绕其身的道德律令和社会风俗, 去推倒囚禁身心的关系和围墙, 去嘲笑和碾碎男女隔离的栅栏, 去描摹和刻画那经久不衰的差异, 去戳穿成双成对而又相互对立的制度。于是, 相比于幽锁深闺, 深陷于德言容功的枷锁中的女子而言, 在仙境里, 她们获得无限的自由度, 她们可以“泛灵槎, 访仙家”, 也可以“任海天寥廓, 飞跃此生中” (顾春《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看白云苍狗, 变化虚空, 更可以“笙歌缥缈碧云间, 享尽神仙福” (顾春《烛影摇红·听梨园太监陈进朝弹琴》) 。自由高举, 潇洒风神, 一切在现实世界里不能被满足和允许的梦想在仙境里得到补偿。仙境里没有性别困扰, 没有道德束缚, 没有情感压抑, 一切随心所欲, 自由自在。恣游仙灵佳境, 把酒言欢, 对嫦娥倾诉衷肠, 体会和仙人平等相待并被接纳的认同感, 以颓放的身体语言表达在人间遭受的所有不满, 这对女词人甚至是晚清所有女性而言, 都是那颗想要挣脱枷锁, 渴望自由的灵魂的永恒理想。

三、身体和语言的共振

清人厉鹗云:“事虽寄于游仙, 情则等于感遇。” (4) 事实上, 晚清女词人笔下所谓的飞游仙境并不是一个与现实世界无关的新世界, 固然女词人在飞升中体会到一种美人飞仙的自我美感, 临花照水, 就会发现它不过是现实的倒影。对于心造幻境的迷恋, 其本身就意味着在现实世界的失意。既然游仙, 就必然面临一个谁来游, 怎么游, 以及游向何方的追问。游的主体是人, 同时也是女人。女词人通过身体和语言来游。女性的生存是难以阐述的, 只有通过感觉才能被感觉到, 这种感觉无形无色, 难以去定义和理论化。因其难解玄妙, 更容易成为女性飞翔的希望和动因。而词本身看似无逻辑的结构和碎裂的形式更为女词人那种细腻感性的心灵体验的表达提供了便利。且看顾春的这首《江城子·记梦》:

烟笼寒水月笼沙, 泛灵槎, 访仙家。一路清溪双桨破烟划。才过小桥风景变, 明月下, 见梅花。梅花万树影交加, 山之涯, 水之涯。澹宕湖天韶秀总堪夸。我欲遍游香雪海, 惊梦醒, 怨啼鸦。

准确地说, 这是首咏物词, 双调七十字, 上下阕格式相同, 每五平韵, 一韵到底。梦中花, 花中梦, 梦中仙。花梦中游仙, 也可算的上是意蕴上的另类游仙词, 该词写自己的梅花梦。悠然起韵, 先是引用杜牧的诗句营造出烟雨朦胧的氛围, 宛若仙境, “我”泛舟仙湖, 遍访仙家, 一路划水飘然而行。接着快笔切入梅花天地, 梅花万树叠影交加, 镜头拉长到山水的边际, 仙灵气息恣意萦绕, 奔流不羁。梅花韶秀绝妙, 一片香雪海中作者仿佛化作梅花仙子, 轻歌曼舞, 在被啼鸦惊醒之前抓住梦的甜蜜。徜徉, 飞奔, 旋转, 抓握, 花之仙子的身体节奏和词之节奏琴瑟和鸣, 相得益彰。而在顾春的《醉翁操 (题云林〈湖月沁琴图〉小照) 》这首词中, 也有类似表现, 该词是作者为自己诗友的弹琴图所作的题画词。名为题画, 实为游仙。《醉翁操》本为琴曲, 沈遵创作, 苏轼填词, 之后始为词牌名。此琴曲节奏疏宕, 音指华畅, 清妙绝伦。词本身也是一种音乐文学, 经填词后的琴曲其精魂也必不可少。顾春在所作的这首词中努力用言词描摹和追忆那流珠泻玉般的琴声, 在清幽雅妙的意境中, 攘袖鸣弦的佳人仪态幽闲, 清冷月夜孤寒明净, 佳人和佳境融化在美妙的琴曲中, 高远飘逸, 不惹尘埃。此词用韵繁密, 意象堆叠, 意兴飞动, 但节奏舒缓, 随着“法曲洒人间”这一归鸿般的挥洒词人放慢了情绪的游走, 曲终人散, 归寂于明月夜。

从这两首词中,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里女词人聪颖地或本能地掌控了词的节奏, 也即自己身体的节奏, 在这里文本成了女词人释放感觉的场域, 在释放中语言也开始飞翔。除此之外, 顾春的《南乡子·云林招游三官庙看海棠, 不果行, 用来韵答之》、《玉交枝·上元屏山生日, 过堪喜斋, 滇生大司马属咏白牡丹》, 还有陆蒨的《早春怨·自题拈花小影》, 邓瑜的《虞美人·渡海》等, 在这些女词人创作的咏物起兴的怀仙之作中, 她们往往喜欢通过袅袅如烟的意境, 甜美的花朵, 高雅琴曲等这类风雅饰物来包裹隐喻自己的身体。但需要指出的是, 这些饰物又不仅仅是附庸风雅的装饰, 也是一种涨满精神空间的“酵素”, 这就使得她们在能指层面上与自己的身体积极地达成共振。运用细腻的通感, 把握词内在的韵律和节奏, 这一切都从外在和内在贴合了女性复杂敏感的内心感受。作为叙述主体的词人声调是流动的, 绵密的, 低垂而又感性的。词人在吟唱, 在跳跃地吟唱。吟唱之中, 叙述声音赋予各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以色彩, 声响和形状, 好像“我”的身体便被包裹在这股语言的气流中, 不断地飞升, 盘旋, 下坠, 体会到一种类似于解脱, 解放的快感。

结语

“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的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求一种超人的存在物, 而他找到的却只是自己本身的反映。” (5) 无论是为了摆脱痛苦而转移环境, 还是为排忧解愁而暂时改变主客格局, 晚清女词人在游仙词作中都充分有效地运用了女性的身体资源, 开启感官, 突破意识, 写作和身体达成了同构。相对于任何一个朝代的女性创作者而言, 这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独立觉醒意味和价值。

精神寻求, 内在伦理价值尺度以及上下求索的追寻过程是中国文人历来追求和看中的, 同时他们也着意于探索过程中的精神愉悦, 而较少去思考终极意义上的目的所在。女词人最终游向何方终究是难解之谜。但总而言之, 飞翔使晚清女词人自许芳洁, 美人飞仙的襟抱得以实现, 也使她们疏离人间, 逐胜追仙的浪漫情怀舒展蔓延, 更使她们挣脱束缚, 反抗现实的心愿得到暂时实现。她们所望所游的那个天上的故乡, 是“对自己的清才异美自视甚高而又无法在现实中获得理想位置, 因而为精神逃遁所设置的‘心灵的故乡’。” (6) 但同时, 也是坚不可摧的阵地, 在这个她们构建的心灵阵地中完成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抗和诗意超越, 这一心理补偿策略是她们最大程度上自我满足通向自由的通道, 通过这一通道她们撕破压抑低垂的黑暗天空, 翩翩飞舞, 宣布了自己的在场, 去夺取给自己命名的权利, 同时也夺回自己。

摘要:晚清女词人的游仙词作数量不多, 但格调清雅, 意味隽永。词心千万种, 女词人们在词中游心天外, 穿越飞翔, 充分调动了身体的机制功能, 使词作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貌。本文着重分析她们游仙词中的身体语言, 探讨女词人的身体解放和觉醒意识。

关键词:游仙,飞翔,身体

参考文献

[1]邓红梅.女性词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2]康正果.风骚与艳情[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3]邓红梅.闺中吟——传统女性的精神自画像[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1.

[4]王立,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游仙主题[J].新疆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 1988 (1) .

[5]张振谦, 论唐宋游仙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6]毕新伟.暗夜行路:晚清至民国的女性解放与文学精神[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安徽高考理科状元下一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