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技术工作总结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咨询师技术工作总结(精选10篇)

心理咨询师技术工作总结 篇1

毕业后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已经从事了21年。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职业,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让自己得到了快乐。

从事心理咨询师工作深受着我的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1976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里还有一个比我大一岁多的姐姐。虽然家庭不富裕,但是我们得到了父母和长辈们满满的爱。小时候,爸爸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出差;妈妈也为了多赚钱,经常加班,但是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们带点好吃的。在同龄人眼中,我是非常幸福的。因为父母工作很忙,所以我们跟着外婆、外公的时间比较长。那时候我觉得外婆和姐姐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最重要的人。白天姐姐陪我上幼儿园、玩耍;晚上外婆在我们睡觉之前跟我们猜谜语,给我们唱山歌。那时候的我,是一个快乐自由的小天使。父母和外婆、姐姐的爱让我从小沐浴在爱的环境中,她们爱我,我也爱她们。在这个家庭中,父母很恩爱,外婆、外公对我们也是照顾有加,童年的我在快乐中成长。

小学和初中,我学习都非常顺利,初中毕业考进了中职中专,期待着毕业后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继续认认真真学习。中专生活是很丰富的,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很明显,有时候我也会在想,为什么我不是生在一个富有家庭呢,要想什么就有什么。后来我开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上帝说:每个生灵的生命都是美的。生活中总有些人会去模仿别人,忘记自身的特点,常常看见别人穿的衣服很漂亮,就会想着也去买,但穿在自己身上是否合适,却不去考虑。不要活在别人的影子里,我就是我,不是别人的翻版,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我的每一种行为别人都无可替代,因为只有一个独特的我。大踏步的向前走,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才能够活出真正的自己。在姐姐的影响陪伴下,我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生活变得很充实。那段时间,和姐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也让自己变得很快乐。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希望自己毕业了也能从事心理咨询的行业,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学老师,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正如我所愿,1994年毕业时,我真的被分配到江汉三路小学,成为了一名老师,从事了心理咨询老师这一职业。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应付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促进心理素质提高,预防问题发生才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工作中,我积极协助学校定期召开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会议,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在学科教学、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板、黑板报、手抄报橱窗等宣传途径,使更多的人争取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心理、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使教师愉快地进行工作。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传授册知识、技能,还要在课堂上渗透心理教育,针对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都有成功体验,发挥积极作用。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语文、思品课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科学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日常工作中,我还建议学校积极开展与家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反馈,举办专题讲座,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校与家庭互相 沟通。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并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反馈,并在我校的教学活动月中,对一年级和四年级的家长们举办专题讲座,定期召开家长会等方式使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我当心理咨询老师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小学生,我觉得自己当心理咨询老师的优点是:

1.扎实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这些年不断的学习研究心理学。

2.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能够非常理解学生的想法,知道孩子们想要什么,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曾经有学生,也是和我学生时代一样,刚进入高年级,面对各种诱惑太多成绩下滑厉害,上课犯困,课后作业不会做,学生自己着急,家长也着急,我用当年那位心理老师开导我的方法开导学生,逐渐引导他门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认真真完成作业,给他们有足够的信心,鼓励他们,告诉们成绩下滑落后只是暂时的,他们本来就是很优秀的学生,短时的落后是能够弥补回来的。现在,孩子们都很信赖我,有时候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会找我谈心,把我当成好朋友。我很开心自己能够帮助到他们。

3.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能够无条件倾听和接纳学生的心理老师。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学生,马上要进入高三了,父母却离婚了,她非常伤心,觉得好好的一个家就散了。虽然之前她们家里父母也经常会吵架,她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成绩来转移父母的注意力,她经常会考高分,父母会表扬她,有时候高兴了就带她一起外出就餐,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她一直很努力,希望通过自己感化父母,让父母和好,让家庭团圆。可是,在她快毕业时,父母还是离婚了,她顿时觉得世界塌了,学习没有任何动力了,家已经散了,自己再怎么努力,父母也不可能和好了。于是她开始堕落,上课睡觉,下课也睡觉,整天没精神,考试瞎做题目,成绩一塌糊涂。她们班主任找到了我,让我帮忙开导开导。我首先非常耐心的倾听了这位学生的苦衷,她觉得父母都不在一起了,没人关心自己了,活着没意义了,我就开导她父母只是父母,她们有自己的生活,而自己就是自己,自己要为自己活着,生活里还有很多别的精彩需要自己去发现,我们不是专门为了父母而活着的,父母生了我们,接下来的生活就要我们自己创造。虽然父母离婚了,但是她们还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和我们有着血缘关系的,虽然他们没有生活在一起了,但是我跟他们还是分不开的,他们也还会一如既往的爱我们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关系着自己将来的发展前途,父母还是会为我们考了好成绩而高兴的。在我的多次耐心指导下,该学生终于想开了,继续认真学习,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了父母,而是为了她自己。去年,这个学生刚参加完了中考,就给我发来短信,告诉我这次中考感觉还不错;还告诉我,她爸妈虽然离婚了,但还是很关心她学习、生活。

当了这么多年心理咨询老师,当然也会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面对有些学生,有时候也会发现自己经验不够,能力不足。我有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家庭环境特殊,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让她无所适从:经常是班主任这样教,回到家爸爸有那样说,弄得她和同学、老师的关系非常紧张,大家也很排斥和她相处。最后发展到自己感觉处处受人排斥,也不想读书,生活懒散,天天上学迟到,上课要么闹堂影响大家学习,要么完东西不听讲。在我的多次辅导下,她还是没有什么进展,言行举止越来越奇怪。在学校里,大家对她很失望。班主任多次找家长配合,家长也对孩子的各种行为不予理睬。那时,我曾经想过要是我的经验再丰富一些,方法再多一些,也许孩子和家长就会更加理解我们老师的工作。

心理咨询师技术工作总结 篇2

职业院校招收的学生有一大部分是被动选择, 即他们是在无法被普高或本科院校录取的情况下选择了职业院校。 这就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数较低, 人格分布更为多样化, 叛逆性更强。 二是他们身上往往带着失败者的阴影。 这两个问题都是职业院校班主任必须解决的。

班主任管理工作一般分为日常事务管理、学习动力管理、应急事件管理等。 管理时主要有几种手段, 如制度杠杆、强制管理、说服教育等。 制度杠杆可以记录操行分进行奖惩, 强制管理可以进行罚抄罚站等, 说服教育则主要采取的是心理攻势。 这三种手段各有利弊:制度杠杆操作起来公平规范但无力于满不在乎者;强制管理简单有效但易造成师生对立;说服教育如文火炖肉久则必效, 然而这个技术活对老师的耐心提出了较大挑战。

实际工作中, 制度杠杆所起的作用很微弱。 原因在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叛逆性更强, 更难以对规则或权威产生认同感, 所以会有很大一部分“淡泊名利”的学生存在。 对于他们, 制度基本不起作用。 强制管理虽简单易行, 但久之不仅师生对立严重, 程度与方式稍有过火则为法律道德所不允许。 在这种情况下, 说服教育就成了班主任的必修课。 而在这一必修课中, 除了依靠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外,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2.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的优势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源自西方, 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系统, 若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哪怕一两点, 则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对于零散的思想教育工作技巧,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首先强调理解学生而非说服他。 传统思想教育注重让学生接受一个正确的观念, 是说服式的。 但心理咨询强调理解。虽然我们无法为学生做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咨询, 但可以学习它理解别人的理念和技巧。 强调一切以求助者为中心, 理解他们的感受、情绪, 打开他们的心结。 如果能理解学生, 则班主任更容易找到对治学生行为失范的方法。

其次认为关系重于教育。 教育在于传道授业解惑, 这是我们一贯的思维。 但这一思想是韩愈根据“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这一情况提出的。 如果学生并不爱学习怎么办呢? 相对于中规中矩, 学生更倾向于自由散漫, 那么我们的教育如何施行?答案是先建立关系。 心理咨询强调, 一切技术都必须在关系建立之后才能实行。 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所以, 班主任工作必须坚持关系重于教育这一规则。

再次使苍白的爱具体化为接纳与尊重。 在教师职业道德的感召下, 老师必须爱学生成了教育界的共识。 然而这一来自理性的认识很难使所有学生都“普沾恩惠”, 因为老师也是人, 爱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有爱则也是差别爱。 所以有时候老师在道德和超我的压迫下表现出的对学生的爱显得异常苍白, 正如学生对老师爱一样苍白。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种苍白的爱具体化为接受与尊重呢? 接受什么? 接受学生偶尔的情绪激动, 授受学生偶尔的行为失范, 再有最重要的, 接受学生的平凡。 人天赋有差别, 为何教育者必须“恨铁不成钢”呢? 如果我们能接受学生做一块平凡的“铁”, 那样才会产生真正的尊重。 我尊重你, 尊重与老师不同的想法;我接纳你, 接纳你非常平凡, 接纳你一点也不优秀。 这种接纳和尊重并不像陪伴和爱一样需要巨大的心理能量, 它只是一种态度, 然而这就够了。

3.以共情、自我暴露为例

共情又称同理心, 即从来访者的角度而非咨询师的参考框架理解来访者的能力。 把共情用在班主任工作中可以这样讲:共情是从学生角度而非教师的参考框架理解学生的能力。 当我们能够站在学生角度想问题, 可能就不会因为学生的失礼顶撞或贪玩厌学而暴跳如雷。 如一次顶撞老师的背后可能是老师无意中触及了脆弱的自尊、 贪玩厌学的背后可能是因为课程的枯燥乏味或对专业的不认同。 当班主任不再以真理自居, 不再以权威自命时, 心与心的和解就真正开始了。

自我暴露是咨询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 有意识和有目的地表露有关自己的信息, 以帮助来访者自我暴露, 增进来访者的自我接纳和自我认识。 这一技术提示我们, 班主任可以放下架子, 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 谈起自己生活中的困境, 谈起自己曾经的窘迫和在窘迫中的奋进。 以此打开学生心扉, 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是有限的, 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承认有限和无能才是人生的真相。 接纳无能并非安于无能, 因为当我们有勇气面对真相的时候, 也许就是我们改变的时候。

参考文献

[1]舒德凯.问题解决取向心理咨询理念在班主任德育工作应用[J].才智, 2015 (15) :21.

[2]郭惠芬.“助人自助”:心理咨询技能与班主任工作[J].职教通讯, 2015 (14) :73-74.

[3]王沛.论心理咨询技术在班主任谈话中的应用[J].学周刊 (下旬刊) , 2015 (6) :25.

[4]覃利梅.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J].学校教育研究, 2015 (8) .

[5]王永臣.中职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的法宝:学会倾听[J].新课程学习·下旬, 2015 (1) :165.

[6]王文.个别咨询技巧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运用[J].江苏教育, 2015 (24) :42-44.

监狱心理咨询师工作价值初探 篇3

一、提供心理支持

在监狱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实践中,我们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多是受“伤”、受“气”、受“苦”之人。这些罪犯迫切需要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与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雾霾,迎来改造的春天。

尊重。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石。没有尊重,就谈不上真正的咨询,更谈不上帮助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监狱心理咨询师作为帮助罪犯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不管是在心理咨询中还是日常的管理教育中,都要对罪犯表示出应有的尊重,追求正向的教育效果。罪犯作为失去人身自由的特殊群体,心理往往更敏感、更脆弱,监狱心理咨询师只有给予充分的尊重,才能得到他们的尊重。

倾听。倾听不仅用耳,更要用心。不但要听懂罪犯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罪犯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反应既可以是言语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目光、表情、手势等)的。应当鼓励罪犯倾诉,促进警犯关系的建立,同时也是为了深入了解罪犯的内心世界,澄清问题,促进监狱心理咨询师与罪犯彼此的认同和接纳。

抚慰。人人需要抚慰。前来咨询的罪犯,大多自卑或安全感缺失,所以更需抚慰。关于治病,一个著名的美国医生说过这样的话:“有时治愈,经常帮助,总是安慰。”心理咨询师治的是“心病”,道理亦然。在对罪犯咨询过程中,监狱心理咨询师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但只要秉持时时安慰的行动,同样是一种坚定的支持,有时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帮助。心理咨询的最终目标是帮助罪犯解决心理问题。监狱心理咨询师对罪犯的帮助是心理帮助,心理帮助是广泛的、过程的、多元的,尊重是帮助,接纳是帮助,理解是帮助,安慰是帮助,一个鼓励的眼神同样也是帮助。也就是说,朝向解决罪犯心理问题的所有善意的手段,都是帮助。

二、彰显人文关怀

罪犯,在监狱人民警察的眼里首先是一个犯了罪的人,在心理咨询师的眼里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监狱心理咨询师是监狱人民警察,是执法者、管理者、教育者,但更是一个心理教育者,应不同于思想教育、劳动教育、批评教育的传统形式,真正把罪犯当人看,彰显人文关怀,关注他们、关心他们、关爱他们,激发人性中的真、善、美,使他们矫正人生的航向,走好改造中的每一步。

关注。关注是了解的开始,关注是一种有意识的注意。一般来讲,人的潜意识中都有被他人、社会,尤其是最重要的人关注的渴望。罪犯被剥夺人身自由,由于环境相对封闭,很难或较少被亲人或朋友长期关注。在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监狱人民警察无疑是罪犯最重要的人之一。正因为如此,监狱心理咨询师更应从人性的角度、专业的眼光去关注罪犯群体、个体的积极方面,使他们积聚向上的力量。

关心。关心是关注的延伸。通过持续对罪犯群体、个体的关注,我们会发现,很多人虽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但却需要监狱心理咨询师走近他们,像慈母一样给他们温暖,给他们信心,给他们力量,使他们在改造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更快。

关爱。关爱是关心的深化,更是一种爱的表达与行动。在改造中,由于执法的关系,监狱人民警察对罪犯教育的方式可能更多的是批评、否定和指责,而鼓励、肯定和赞许却相对较少,这种状况短期内很难有大的改变。作为监狱心理咨询师,理应考虑罪犯的正当需要,在与罪犯交往的各个环节去表达对他们改造的关心、健康的关心、家人的关心并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看他们想什么、怕什么、需要什么,咨询师能给他们什么。这样就拉近了罪犯和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距离,从而激发改造的正能量,让罪犯收获感动,懂得感恩,得到心灵的成长。

三、重塑健康人格

人格是源于个体身体上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健康的人格是需要、动机、情绪、行为的协调、一致和统一。犯罪是生物、社会、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个体而言,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是关键性的。认识偏激、情绪失控、行为冲动、关系失范等等,都在一个个罪犯身上有不同的表现。这种不健康的人格,不仅会影响其正常生活和现实改造,更会为将来重新犯罪埋下隐患。因此,在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中,监狱心理咨询师应以认知合理、情绪适度、行为适当、关系和谐为目标,重塑罪犯的健康人格。

认知合理。认知是人格的基本成分,是一个人对他人、对事物(事件)、对社会、对环境的认识、解释和评价。认知合理,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客观、全面的认知。成长过程中的不合理认知是导致一个人犯罪的根本动因。绝对化要求、过度概括、糟糕至极等不合理认知在罪犯群体中表现突出,故矫正罪犯的不合理认知成为监狱心理咨询师的重要使命,其工作成效更能体现监狱心理咨询师的社会价值和提升职业自豪感。

情绪适度。从更广泛意义上说,情绪是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是个人对直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一个人的情绪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可以从情绪的情感性、强度、表达性三个维度来分析。情绪适度,准确地说,就是能觉察到情绪的变化,控制好情绪的强度,在适宜的场合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对罪犯来讲,分场合、分时间、分情境地适度表达情绪,可以增进和亲人、他犯及民警之间的沟通、了解,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建立稳定的情绪模式。

行为适当。行为是人格的外显部分,是人格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每个人都有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面对挫折和冲突,部分罪犯往往会失去理智、行为失控,做出攻击、伤害、破坏等冲动行为,特别是涉黑、涉恶犯、暴力犯表现的尤为突出。监狱心理咨询师应把握不同改造阶段、不同年龄、不同犯罪类型罪犯的共性特点,结合每名罪犯的个人特点,针对性地开展行为矫正,使罪犯打破原有的冲动的、不理智的行为模式,建立正向的、理性的、积极的行为模式。

关系和谐。关系无处不在,关系能成就你,也能毁掉你。良好的关系是一个人健康、幸福、成功的基石。罪犯入监后,由于时间、空间的不同,原有的人际关系网基本上是支离破碎、面目全非,面对现实,需要重建新的、支持性的、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系统。在这个新的关系中,亲人、罪犯群体、监狱人民警察成为罪犯良好关系的主体。监狱心理咨询师在罪犯人际关系重建中起着启发、引导和指导作用。对罪犯改造而言,监狱心理咨询师是带动者,罪犯群体是陪伴着,亲人是推动者,这三股力量,共同促进者罪犯的成长、成熟、成“人”——一个守法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心理咨询师技术工作总结 篇4

想到开学后很可能要担任初一新生的班主任,于是暑假里我重温了《班主任,青春万岁》这本书。(播放PPT)书中的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是这么说的(播放PPT)“作为一名身处教育最底层的班主任,我知道自己没有任何权利,但是我又拥有无穷大的权利。因为,我有六十多个孩子,我有一间独立的教室,我有整整三年的时光啊!三年,如果我们愿意雕刻一件东西,即使困难太大,无法将之雕刻成为精品,但是也应该初具雏形了。”是啊,如果班主任能花上三年的时间用心陪伴着一批学生成长,学生一定能成长为符合社会期待的人!

有句很热门的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班主任的陪伴始于你拿到新班级名单的那一刻。你的陪伴也许是一年、两年最多不过三年,毕业后学生会离开你,但是你的隐形陪伴是一辈子的,潜移默化也好,言传身教也好,班主任在带班级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巨大而且深远。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走上教师岗位后,我常常会想起我的高中班主任肖老师。2000年,我读高一,开学初的一个晚自习,我们在埋头做作业,我的班主任是地理老师,正在讲台边上备课,后来他开始擦黑板,其实值日生在傍晚放学的时候已经擦过黑板了,我们觉得很奇怪。更奇怪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很用心地只擦半块黑板,这是要做什么呢?我们好奇地看着他。他让我们对比他擦得黑板和值日生擦得黑板,显然,肖老师擦的黑板干净多了。然后他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做到把那半块黑板擦得如此干净的,我们都感叹肖老师对待这样一件小事都如此认真。在其他方面,肖老师也是认真细致,高标准地要求我们。16年来,我读完高中,读完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如今也是第十个年头,当年班主任教给我的地理知识我大部分已经忘记,但我时常想起他教我们擦黑板的这一幕,他的认真执着也一直影响着我。几年前的寒假,我去看望他,和他聊起这件事情,他已经毫无印象,他很诧异这么件小事居然给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更令他诧异的是我居然在班主任工作中沿用他的许多做法,他说自己体会到成功的滋味,因为他的做法在很多年以后还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并且被他的学生效仿。他很认真地说我让他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因此,我也觉得能担任班主任,陪伴学生走过初中生活,尽管辛苦,但也是一件幸福而有意义的事!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如何做到有效地陪伴学生。班主任由于工作压力大,而且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教育学生的方式容易简单化,表现为:(播放PPT)一是与学生谈话时缺少耐心倾听;有时候甚至等不及学生说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轻易下结论。(播放PPT)二是指责、批评、说教、评论较多;有个形象的说法就是习惯用食指,我们大家都知道,用食指指着对方是骂人的。(播放PPT)三是主观性较强,迫使学生接受自己的逻辑分析与价值观,有的教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是老师,我代表的是权威,你必须听我的。反思我的工作,我也时常这样,容易急躁,有时会控制不住要对学生发脾气。不过,我经常告诉自己,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现象,这些只是“学生的问题”(播放PPT),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学生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把他们归类为“问题学生”。(播放PPT)这两年,我参加了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有意识地把心理咨询方面的理论和技术与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我说说我的做法。

一、有效沟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沟通很重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播放PPT):“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呢?我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下面三种方法:

1、学会赞美

2、基于事实,不要基于评价

3、以“我信息”代替“你信息” 我们一点一点来解读。

(播放PPT)总结:赞美的前提是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而不是讽刺挖苦,不然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2是基于事实,不要基于评价。(播放PPT)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要对学生的不可接受的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描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行为的描述,而不是对学生的评价,我们来看几个例子。(播放PPT)

3是以“我信息”代替“你信息”

我们先来感知一下这两种表达。(播放PPT)

看完这几组例子,大家显然能体会到“你信息“”与“我信息”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播放PPT)沟通过程中,当教师带着情绪(愤怒、焦虑等)以“你信息”表达感受和要求,就像伸出食指-----指责、数落对方的错误。这会激发学生自我保护的本能,他(她)会像刺猬一样竖起尖刺来防卫和反击。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反而增加两个人之间的对抗和冲突,背离沟通的初衷和重点,搞得不欢而散。所以“你信息”是无效的沟通方式

(播放PPT)“我信息”是一种沟通表达技巧,沟通时用有效的“我信息”可以使师生关系和谐。

(播放PPT)当学生出现了你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你可以选择先发送“我-信息”来表达自己,传递一份正面积极的影响。

(播放PPT)我-信息包括四个部分(播放PPT)

1、说出学生的行为(播放PPT)

2、分享你的感受(播放PPT)

3、表达你的需求(播放PPT)

4、发出你的请求

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这四个部分。

(播放PPT)例:一个学生早晨上学迟到一个小时,并且没有打电话向你请假。

“我信息”的沟通模式不仅可以用于师生之间,也可以用于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的沟通,尤其是父母与青春期孩子之间。

以上是关于有效沟通的三种做法。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心理学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针对学生的问题,我经常使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播放PPT)。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简称SFBC,是把焦点放在探讨问题不发生的状况,(播放PPT)就像一个“阴阳太极鱼形图”。(播放PPT)图中有黑白两部分,黑的部分指的是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播放PPT)白的部分指的是学生表现良好的时候(播放PPT)。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更关注学生“黑”的部分,想尽各种方法去修正,而SFBC则是从“白”的部分扩展,由于整个系统是平衡的,一旦“白”的部分扩大,“黑”的部分就减少,整个系统的改变就发生。(播放PPT)这是系统观的理念(播放PPT)。参照SFBC理论,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重心是放在如何扩大学生的“白”的部分。为了达到目的,我采取积极关注学生的策略,对学生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也就是“白”的部分予以积极关注,从而使学生拥有正向的价值观,(播放PPT)因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种向上的动力,(播放PPT)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他们可以生活得更好。我们来看看焦点理论的运用。

1.正向重构,聚焦解决而不是聚焦问题

(播放PPT)所谓的正向重构是指在面对学生问题的时候,教师找出问题中的正向意义。举个例子,学生说:(播放PPT)“老师,我考试肯定考不好。”针对学生的这句话,我们来进行正向重构,老师不妨这么说:(播放PPT)“你觉得考试取得好成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样的提问能引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学生思考过后能很容易发现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会按照相应的要求去做,只是在后期还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我们再来看一个正向重构的例子:(播放PPT)小美同学的人际关系非常不好,没有人喜欢她,甚至大家都不想和她坐在一起。我们把这个问题进行正向重构:

(播放PPT)(1)至少小美还愿意来学校。

(播放PPT)(2)至少小美有勇气面对同学的不友善。

(播放PPT)(3)虽然同学不喜欢她,不跟她玩,至少同学没有欺负她。(播放PPT)正向重构时从负向中找到正向的内容,目的是唤起学生自身的资源,便于学生对自己进行优势管理和潜能开发,因为每个学生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播放PPT)

2、寻找例外,发现小改变

上学期,我带初三毕业班,每天早上都要进行长跑训练。班级里有个女生李某,几乎每天到达早操位置之后都要系鞋带,等她系好鞋带,班级队伍已经跑了小半圈了,而她由于比较胖,根本追不上班级大部队,经常是一个人落在后面。我替她着急,有一天忍不住训她:“你怎么每天都要系鞋带?”她气急败坏地反问:“鞋带要掉我有什么办法?”她这么一回答还理直气壮。我似乎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鞋带掉了不系好就跑步也危险,万一踩到摔跤了呢?我只能说:“你把鞋带系紧点。”不过没有什么效果,她依旧每天重复着系鞋带的故事。终于有一天,我发现她的鞋带居然没掉,我心想我的机会终于来了,早操跑完步后,我很真诚地问她:“老师发现你今天的鞋带居然没掉,你是怎么做到的?”她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滔滔不绝地告诉我如何如何。她具体怎么做到的我已经忘记了,只是这次之后早操的时候李某的鞋带掉的次数少多了。这是因为她把焦点在了成功解决不掉鞋带的问题上,因此改变就发生了。班级里的另一名女生陈某,因为考数学前紧张焦虑影响她正常发挥而来找苦恼不已。我找她来谈话,我是以这样的方式提问的:“进初中以来,有没有哪一次数学考试你是不紧张的?”得到肯定回答后,我继续问“那你做了什么事情让自己那次数学考试前不紧张,你能具体说说当时的情况吗?”等等。

(播放PPT)运用例外提问时可结合鼓励和赞美,利用学生的一个例外,让学生发现自己也有成功的体验,然后仔细询问例外,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远比讲大道理有用的多,也不会使学生产生逆反或抵抗情绪。

心理咨询师工作总结 篇5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间从事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已有六年。在这六年光阴里,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助人助己的职业,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让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与快乐,我很感谢这份工作带给我的荣誉与幸福。

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其实也是深受自己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

1985年,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家庭,虽然家庭贫困,但一家人倒也生活的快快乐乐。在这个家庭里我得到了父母和爷爷奶奶温暖的爱。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困,种地已经无法满足家里一年的开支。那个时候,农村非常流行出门打工,于是父母也无奈的加入打工这个大浪潮,留下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同龄人的眼中,谁的父母出去打工都是很羡慕的,因为在过年的时候会带回来很多农村没有的好吃的,好玩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但在我看来我宁可不要这些,只想换回爸爸妈妈陪在我的身边。因为爸爸妈妈出去打工,我便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候感觉爷爷奶奶是最亲的亲人了,他们会在我睡觉之前叫我背唐诗,给我猜谜语,给我讲故事。那时候的我是很快乐的,因为有他们代替爸爸妈妈守护在我的身边。父母和爷爷奶奶的疼爱让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我爱他们,他们也爱着我。在我8岁那年,我弟弟出生了,那时候我以为他们以后只会疼爱弟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疼爱我了。因为弟弟比我小,更需要被照顾,被疼爱。本来已经该到上学的年龄我却不愿意去上学,更想在家和小伙伴一起跑着玩。但妈妈还是领我去学校给我报了名,然后他就回家了,但我偷偷跟着他偷偷的跑回家,被她发现之后她非常的生气,但是她并没有打我。她对我说,你和弟弟对我和你爸爸,爷爷奶奶来说,都是一样的重要。我们对你的爱是平等的,不会偏爱谁。因为弟弟的出现,我又多了一个小伙伴,并且我学会了照顾她,保护他,呵护他。有好吃好玩的还会同他一起分享。在这个大家庭里,我和弟弟快乐幸福的成长着。

小学和初中,我的学习都很努力,因为我知道父母供我和弟弟两个人上学很不容易,再加上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不能干活了,担子全落在父母的肩膀上了。由于成绩比较好,初中毕业直接考上了县重点高中,进入高手后,学习压力开始变大,因为身边的同学成绩都很优秀,学习成绩开始下滑,心里也很自卑,开始产生了厌学情绪。班主任看到我的成绩不如以前,就问我是不是家里发生什么事,我不知道该向班主任怎么开口,只是低着头,默不作声。后来班主任把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找来个我沟通。我记得当时那个心理老师是一个女老师,说话也很好听,很有耐心的询问我,她不像其他物理或是数学老师很严肃,让人有种窒息的感觉,她像一个好朋友一样,我把自己的学习状况告诉了她,他耐心的听完后认真的帮我分析自己的原因,鼓励我,高一只是高中的起点,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暂时的落后是能追回来的,只要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成绩肯定能上升的很快,她的话给我很大的信心。谈话后,我开始认认真真的按她说的那样那个做,高一结束时,我的成绩都提上来了,班主任还在班里表扬的我。高二高三过的很快,我也一直在紧张的学习着,为高考积极备战,但接近高考的时候却发生了让我非常痛心的一件事,爷爷突然去世,我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从小就在他身边长大,我很爱他。这个突然地打击让我的精神支柱近乎崩溃。我再也学不进去,每天都会难过的流泪。后来班主任了解我身边的同学以后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又找来那个老师给我做辅导。在老师的开导下,我终于想明白,人这一生都会有一个终点,等走到尽头的时候就会离开这个世界,你的爷爷虽然走了,但他还会爱你,守护着你,你不能让他失望。我非常感谢他的这一番话,将我从痛苦中拉了出来。于是我重整旗鼓,奋力一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大学,我至今还记得那个老师,我很感谢她。

步入大学,我继续着以前的努力,认真学习。但大学的生活非常的自由,也很丰富,没有了高中事的紧张学习氛围,让人有种懒散的感觉。同学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他们有的家庭非常富裕。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吃的用的都那么好。心理也很不平衡,后来我开始去图书馆看一些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我记得有一本书里是这样的说的:“每个生灵的生命都是美的。生活中总有些人去模仿别人,忘记自身的特点,常常看见别人穿的衣服很漂亮,就会想着去买,但是穿在自己身上是否合适,却没有去考虑。”不要活在别人的影子里,每个人都是第一无二的。张国荣有首歌是这样唱的: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这样才能活出自己,在人生这条道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在大学里,我翻阅了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被心理学这门学科深深的吸引了。那段时光过的非常充实,甚至有些同学都来找我倾诉他们的烦恼,当然我帮他们解开了心结,他们也非常感谢我。从那时起,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我毕业以后,我真的选择了这个职业。

我当心理咨询师主要面向的对象是中小学以及高中生。我觉得自己的优点是: 1.专业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这些年不断的学习研究心理学。

2.我也是从学生一步步到今天的心理咨询师,了解学生的想法,知道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成长烦恼,他们想要什么,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之前,有个学生,和我当年遇到的问题一样,刚进入高中,成绩下降的很快,班主任对他也是无能为力,学生自己也很苦恼,家长也很着急。后来,他班主任让他来找我,我用当年那个心理学老师开导我的方式开导他,引导他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给他足够的信心,告诉他,暂时的落后不代表永远的落后,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一切都还来得及。后来这位学生凭借自己努力,考到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偶尔还会给我联系,不顺心的时候也会和我联系谈心,把我当成了他的好朋友,我很开心能和学生做朋友,让自己感觉活的很年轻。

3.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有耐心的聆听者,能够从倾听中寻找答案,找到问题的根源。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在上大三的时候,父母却偷偷背着他把婚给离了,他从自己奶奶口中无意得知后伤心欲绝,怎么也想不通,曾经一家人那么幸福,为什么现在却分道扬镳,虽然父母之前也会吵架,但是从来没想过会有这一天。他顿时觉得时间塌了,学习没有了任何动力,家也散了,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回不到从前,于是他开始堕落,上网,睡觉,逃课,喝酒。最后,他的辅导员了解到他个人情况以后,找到了我,让我和这个学生好好谈谈。很快,我把这个学生叫来咨询室。我耐心的询问他,慢慢的他把自己的心结打开,开始对我倾诉,抱怨,对父母的这个决定想不通,以后没人再关心他了,连家也没有了,生活对他没有任何意义了。听完以后,我开始开导他。父母只是父母,他们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感情走到最后,对这段感情,都想结束了,那就好聚好散。自己要为自己而活,父母虽然把我们带来这个世界,但以后的路是要我们自己走的。虽然他们离婚了,但他们始终是我们的父母,虽然他们不和你生活在一起,他们也始终都会爱着你。学习还是生活,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创造,学习不是为了父母,是为了自己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后来,这个学生在我的帮助下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目标,毕业以后,他告诉我,他和父母关系依然很好,虽然父母都有了各自的新家庭,但依然关爱着他。

做了几年的心理咨询师,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面对各种问题的学生,也发现自己爱莫能助,能力不足。我会在这条道路上更加努力,去帮助更多的人,好好的生活。

心理咨询师技术工作总结 篇6

(一)意识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里,△波消失、出现类假于清醒状态下的高低幅的脑电波、眼球开始上下左右快速移动、梦境开始出现。

梦的特点包括梦境的不连续性、梦境的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分心、注意的分散。

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所从事的活动不能在同一感觉道内完成、不能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社会需要包括求知、交往的需要。

可以激发动机的因素有需要、情绪、诱因。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为不同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行为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引起、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同一行为可以由相同的动机引起。

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社会性动机包括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兴趣和爱好。

兴趣的品质包括兴趣的广度、效能、稳定性。

爱好是指向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情感相联系的、推动人努力学习和积极工作的有效动力。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缺失性需要是在种族和个体发展过程中早期出现的需要、力量强的需要、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长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得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

情绪和情感是主体以一种主观感受的形式进行反映的、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有其外部表现形式、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

言语表情表现在说话的音调、说话的速度、说话的节奏上。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情绪适用于动物和人;情感只适用于人。情感比情绪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表现在情绪和情感是同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情绪代表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

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动机、组织、信号。

沙赫特的情绪理论叫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情绪是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认知在情绪产生中起决定作用。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表现在情绪和情感的动力性、强度、紧张度、激动度上。

意志行动的特点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一种受意识调节和支配的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表现出现的。

动机冲突的形式主要有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意志的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和意志的自觉性品质相反的品质是武断从事、受暗示性。

人格具有独特性和整体性、稳定性和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特性。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学习要点总结二

人对时间的估计可以根据日出日落的交替、一年四季的变化、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生物钟可以调节人的行为,给人估计时间提供依据。

(电影、动画、霓虹灯的动感变化)是依据似动现象的原理制作出来的。

错觉的性质包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视觉、听觉、不同感觉道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错觉。

记忆是指信息输入到大脑,在大脑中储存,并从大脑中提取的过程;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加快的现象、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

表象是过去感知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头脑中出现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表象具有积累感性知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为想象提供素材。

三个记忆系统是以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

瞬时记忆是以刺激物的形象、感觉后象的形式保持信息的。

记忆广度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

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衰退、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的条件是对识记的材料加以注意、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

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机械复述、精细复述。

根据思维的形态所划分的思维的种类包括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是概念的内涵越浅其外延越广、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外延越广。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是概念的内涵越深其外延越窄,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处延越窄。

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概念的形成、概念的掌握。

人工概念是人为制造出来供实验用的材料、是对自然概念的模拟、因为是模拟的自然概念,所以与实际生活中使用的概念有很大的距离。

问题空间就是对问题解决情景的认识、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此伏彼起如何从初始状态过渡状态的认识。

(瓦特看到水开时蒸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掉到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洗澡时觉得身体受到水的浮力发现了浮力定律、鲁班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了皮肤而发明了锯子)都是原型启发的例子。

(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会把读成B,而把它放到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13、老师对某位同学印象好,阅卷时会不自觉地多给他几分)等都是定势的表现。

心理学家认为,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有算法策略、启发式策略。

(循环子目标策略、逆向搜索策略、计划简化策略)都属于启发式策略。

言语的特点包括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

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

参与言语活动的皮质部位包括言语运动中枢、言语听觉中枢、视觉性言语中枢、书写性言语中枢。

有意想象包括理想、空间、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幻想的特点是其内容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其内容指向于未来。

意识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里,△波消失、出现类假于清醒状态下的高低幅的脑电波、眼球开始上下左右快速移动、梦境开始出现。

梦的特点包括梦境的不连续性、梦境的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分心、注意的分散。

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所从事的活动不能在同一感觉道内完成、不能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社会需要包括求知、交往的需要。

可以激发动机的因素有需要、情绪、诱因。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为不同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行为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引起、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同一行为可以由相同的动机引起。

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社会性动机包括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兴趣和爱好。

兴趣的品质包括兴趣的广度、效能、稳定性。

爱好是指向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情感相联系的、推动人努力学习和积极工作的有效动力。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缺失性需要是在种族和个体发展过程中早期出现的需要、力量强的需要、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长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得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

情绪和情感是主体以一种主观感受的形式进行反映的、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有其外部表现形式、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

言语表情表现在说话的音调、说话的速度、说话的节奏上。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情绪适用于动物和人;情感只适用于人。情感比情绪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表现在情绪和情感是同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情绪代表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

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动机、组织、信号。

沙赫特的情绪理论叫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情绪是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认知在情绪产生中起决定作用。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表现在情绪和情感的动力性、强度、紧张度、激动度上。

意志行动的特点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一种受意识调节和支配的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表现出现的。

动机冲突的形式主要有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意志的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和意志的自觉性品质相反的品质是武断从事、受暗示性。

人格具有独特性和整体性、稳定性和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特性。

能力是和完成某种活动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智力是人的认知能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力等、的支柱和核心是思维力。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为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了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向、速度和巩固的程度、能力决定了掌握知识和技能所能达到的水平、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

素质包括一个人生来具有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神系统的构造和机能的特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和限度,而环境决定了在遗传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进度;遗传潜势好的人,环境对他的能力的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比较大;遗传潜势差的人,环境对他的能力的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比较小。

气质类型有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激素说等学说。

气质的特性表现在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和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上。

气质特性的感受性和耐受性一般表现为感受性强耐受性弱、感受性弱耐受性强。

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不决定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会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性格容易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核心。

构成态度的基本因素是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性。

性格的各种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显露出它们的不同侧面。

探秘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历程 篇7

嗜血成“魔”的矫正

张某, 25岁, 汉族, 河南人。2006年4月的一天, 张某携带水果刀等工具, 在江苏省苏州新区某银行柜员机前, 与同犯一起持刀威胁正在取款的被害人, 劫得人民币后逃离, 后又以同样的手段, 抢劫了另一被害人, 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到江苏省句容监狱服刑。入监后, 张某很少讲话, 整天阴沉着脸, 脾气相当暴躁。一天, 相邻劳动岗位的犯人不慎被钢针划破手流血时, 张某在众目睽睽下舔了留在机位上的点滴血液, 一名服刑人员李某稍稍斜视了他一眼, 张某认为李某是在鄙视他, 一拳打过去, 李某还击, 致张某鼻子大出血, 别人都很紧张, 而张某却好象很兴奋的样子, 不断舔食鼻血。

事件过后, 监区服刑人员向民警报告, 张某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情绪低落、心情压抑, 经常独自站在窗口或躺在床上黯然神伤, 还好几次悄悄地用缝纫针把自己的手臂划破, 偷偷地吸吮自己的血。监区民警仔细分析了张某的异常行为, 认为张某可能存在严重的变态心理, 有可能危及监管安全, 随即与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联系, 安排心理咨询。

“魔”成有因。咨询师接触张某初期, 张某很抵触, 认为自己很正常, 不需要心理咨询, 咨询师反复向他说明心理咨询是出于真诚帮助的目的, 并再三向张某说明了保密原则, 取得张某的信任, 张某慢慢道出了嗜血成因及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

张某出生时体质虚弱, 当地是穷山村, 存在“以血驱污、以血壮体”的习俗, 认为血是最补之物, 所以从小父母就开始给他生吸多种动物的血液:邻居杀猪了, 父亲带他喝上一碗猪血;自家杀鸡了, 母亲给他留一碗鸡血;村子里宰牛了, 父母为他要上一碗牛血……总之, 从小到大, 不知喝了多少动物血。到了后来, 零打碎敲喝动物血已不能满足他的吸血欲望, 于是开始产生吸食人血的冲动, 有一次与别人发生肢体冲突, 他总有咬住别人的脖子吸血的想法。20岁那年因感冒发热住院, 曾两眼看着正在输血病人的血浆发呆, 竟迫不及待地抢下输血结束的血浆袋吸食剩液!结婚后, 或是诱骗或是强行多次划破老婆的手腕, 吸老婆的血液……

投入监狱服刑后, 他控制不住对血腥的渴望, 在习艺车间参加劳动时, 他注意力不能集中, 总希望有鲜红的血液出现, 总想着其他服刑人员能出血, 劳动任务经常不能完成, 晚上经常失眠或者早醒, 其他服刑人员对他的怪异行为也很厌恶, 把他当成怪物, 个个离他远远的, 不愿接近他, 因此, 张某非常孤独, 内心很苦恼, 严重影响改造。

初识“魔”影。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咨询师在对张某咨询的同时, 积极寻求外援, 向中科院特聘心理专家、中科院心理所江苏分校副校长、江苏省心理咨询志愿者总队总队长杨宪生请教并特邀他来监共同对张某进行心理矫治。

咨询初期, 张某很紧张, 也不配合, 倚墙坐着, 双手不停地搓动。专家从教学深呼吸入手引导张某做放松活动, 但仍不能完全使他放松下来。专家建议张某用发泄的方法排解压力, 在专家的提示下, 张某用尽全身力气握紧双手, 脸胀得通红, “啊”地大声吼出第一声, 专家问询此时的感觉, 张某表示稍稍感觉轻松了点。专家让他比第一次更用力地吼, 这一吼惊动了咨询室门外的警戒人员, 以为发生了什么异常情况, 张某感觉压力又缓解了许多。在专家指引下, 张某又大声吼了三次, 自己感觉浑身轻松了许多。专家首次出手, 张某体会了放松, 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良好的咨询关系建立了起来。

面谈后, 专家与监狱咨询师共同分析了张某的致病原因。在此基础上, 监狱和专家商定了咨询具体目标:要改善其情绪状态, 适应监狱生活;要改变其不良认知模式, 消除喝血能强身健体的愚昧信念, 摆脱喝血行为;要进行逆向训练, 反习惯化, 防反复发作, 彻底治疗嗜血症。

咨询最终目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心理成长, 进一步完善人格, 能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适应社会生活。

按照矫治方案, 在咨询前期, 监狱咨询师从改变认知出发, 向张某解释:由于生长环境不一样, 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就不尽相同, 就比如对血, 南方人与北方人截然不同, 大多南方人见到血就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 同时生理上会产生惊叫、甚至晕血等行为现象。而北方人见到血则会产生兴奋的心理, 生理上则产生战胜对方的信念。

张某因为从小吸食动物血液, 造成心理、生理上对血的依赖, 这不足为怪。但张某的这种行为是不为正常社会所包容的行为, 况且还存在伤害别人的可能性。张某的高度恐惧状态, 也是吸血欲望的满足与社会道德的不认可的矛盾心理的反映。可喜的是, 张某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而且也在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魔”影追踪。咨询中期, 咨询师从改变认知出发, 给他阐述了血液成分、血液的作用、血液卫生状况、极少数地区喝血强身健体的传统习惯、常人对喝血的看法等知识, 逐步让张某明白喝血强身健体并无科学道理, 他的嗜血行为, 是幼时生活环境形成的习惯化行为, 需要通过反习惯化的训练来进行治疗。接着, 咨询师重点运用意象技术进入张某的意识深处, 用意念带他吸食了血液, 强调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都来源于张某的不合理信念, 让张某明白其强烈的嗜血欲望只是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但其生理并没有得到满足, 其对血的恐惧与渴望的矛盾心理, 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 就象婴儿断奶一样, 要有一个过程, 要有很强的意志力。

张某的情绪有了改善。咨询师的热情、真诚, 使张某非常配合咨询工作, 连续多次的咨询活动对他了解自己的行为和症状有了较大的帮助, 喝血的渴望逐渐减少, 张某自己对战胜这种怪毛病也增强了信心。

挣脱“魔掌”。咨询后期, 咨询师主要运用厌恶疗法, 进行逆向训练, 反习惯化, 进一步巩固疗效, 防反复发作。由于张某身处监狱这一特殊环境, 咨询师决定采用想象刺激。首先, 给他看一些由于输入不健康血液后感染了艾滋、肝炎病毒的人的生不如死的惨状图片。然后, 咨询师引导张某全身放松, 闭上双眼, 随着他的指令进入想象, 指令是:想象你面前有一杯鲜血, 你打算拿起杯子, 你想到血里可能有艾滋或肝炎病毒, 你会感觉到胃有些奇怪的感觉。呵, 那是恶心, 胃里的食物渣已渐渐冒出来了, 到了咽部, 要呕吐了。当你把杯子放到嘴边时, 食物渣也涌到嘴里。你必须紧紧闭嘴, 不然食物渣就会喷洒一地。你坚持喝血, 全部呕吐物都喷出来了, 你看着那些呕吐物, 你禁不住又呕吐起来, 无论如何也停不住, 你把杯子推开, 不再喝血, 一切恢复如常。

如此反复, 咨询师用语言提示张某进入想象, 在想象中将不适行为和厌恶反应联系起来, 让张某对血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感, 让张某了解到血中可能存在艾滋病毒、肝炎病毒等, 不仅不能给身体带来好处, 可能还会严重影响健康。有时, 在咨询中, 张某感到吸血可怕时, 会捂住口鼻, 表示腹内如翻江倒海, 只想呕吐, 再不想吸血了, 嗜血欲望逐渐减弱, 直至消失。

通过十多次咨询矫治, 张某基本戒除了嗜血欲望, 吃饭、睡眠都正常, 笑口也常开了, 与他犯也能正常相处, 顽症的逐步去除, 情结的日益好转, 人际关系的明显改善, 有力地促进了张某的服刑改造, 终于在兔年春节前减刑回家。

心理咨询师的成功经验

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当代社会, 人们的压力逐渐增多, 患有各种心理障碍以及疾病的人的比率明显上升, 往往导致自杀、行凶等恶性事件的高发。监狱服刑人员更是一类特殊的人群, 他们中有一些人往往是由于自身存在心理问题, 导致认知、情感等出现偏差, 走上犯罪道路, 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服刑过程中会导致自杀、脱逃、暴力等狱内恶性事件发生, 严重危及监狱安全稳定, 出狱后也会是和谐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因而现代监狱的日常管理中, 除了充分发挥“人防”“技防”的作用, 也特别注重发挥“心防”的作用。

在成功驱除服刑人员张某“嗜血”心魔的咨询案例中, 监狱咨询师们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一要保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 关押的是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特殊群体, 承担着保一方平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如何及时发现服刑人员的异常行为, 有效甄别分析, 防患 (下接第16页) (上接第18页) 于未然, 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监狱要建立心理信息网络, 通过强化培训提高管教民警、耳目信息员识别问题的能力, 要从入监到出监全程评估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周密观察, 善于从服刑人员的蛛丝马迹中发现异常心理。

二要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服刑人员在服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投机改造、功利欺骗心理, 他们往往倾向掩盖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心理咨询存在较大抵触情绪, 咨访关系不容易建立, 咨询师的保密、信任、真诚帮助是建立有效咨访关系的关键。咨访关系建立不好, 要改变错误认知, 调适扭曲心理就无从谈起。

三要着力提升心理矫治水平。成功的咨询、矫治案例是对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指导工作的最佳宣传, 监狱加大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民警咨询师的工作能力, 充分发挥专业技能, 适时利用专家外援, 也是必由之路。

心理咨询师技术工作总结 篇8

“空椅子技术”的涵义

“空椅子技术”是指为了处理来访者个人内或个人间的冲突,使用不同的椅子代表来访者个人内或个人间不同的力量,并且使之对话。透过对话的过程,让不同的力量由冲突达到协调,进而促使当事人人格统整,或与外在环境和平共处。来访者一旦真正投入到对话中去,便能觉察到人格各个侧面的关系要素,剔除自我关系中的扭曲部分,通过情感的宣泄与自我内在的整合,解决情感的冲突与困扰。

“空椅子技术”在高中心理健康咨询中的运用方式

“空椅子技术”作为一种情感整合与人格整合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一般用于来访者无法觉察自我的情绪,或需要重新体验并修正对过去某一事件的评价。具体功能有两点:一是协助来访者进行内在对话,觉察自己真正的需要;二是协助来访者完成未完成事件。而运用到高中心理健康咨询中可分为以下几种:

“他人”对话式 当高中学生出现不敢或害怕和他人交往等社交恐惧时,可以运用“空椅子技术”,模拟人际交往的场景,让他们在类似真实的情境中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以此减轻焦虑和恐惧。另外,当高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宽容、理解、体谅他人,并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自己却无法找到原因时,可运用“空椅子技术”,让来访者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真正领悟问题所在。

自我对话式 当高中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面对各种选择无法下定决心,甚至采取各种方式逃避现实时,可以运用“空椅子技术”,让他们通过自我对话,分析各种选择的利弊,澄清自已的价值观,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当高中学生由于各种因素认为自己本应该做的事情,却没有做或没有做好,引起了严重的后果,导致出现强烈的自责、内疚和罪恶感,此时,运用“空椅子技术”,让存在冲突的两个“我”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内心的整合,降低内疚感。

倾诉宣泄式 当高中学生受到责怪、误解、伤害等情况,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宣泄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时,可运用“空椅子技术”,通过对空椅子进行指责、谩骂而宣泄,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当高中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或不便直接向他人倾诉时,可运用“空椅子技术”,让来访者对空椅子进行倾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使内心趋于平和。

“空椅子技术”在高中心理健康咨询中的操作过程

在高中心理健康咨询中运用“空椅子技术”之前,应该深入了解来访者的问题所在,判断来访者是否适合运用“空椅子技术”,即只有在充分、深入了解来访者的基础上,才可决定是否采用“空椅子技术”;同时,辅导老师还应该斟酌,到底来访者采用哪种方式的空椅子技术,效果才会更好一点。在咨询中运用“空椅子技术”,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向来访者说明空椅子技术并陈述操作要点。

第二步,向来访者了解事件中空椅子所代表个体的情况。

第三步,准备对话场景,营造气氛,诱导来访者全身心投入到对话情境中。首先制作标签,用尽可能简洁的词或字,分别写在两张纸上;再次选择椅子(最好是相同的两把椅子),来访者在选择椅子时,辅导老师要告诉来访者把两把椅子面对面放(它们之间的距离由来访者自己决定);最后来访者把写好的两个标签分别放在两把椅子上,接下来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把椅子坐上去,把标签拿在手里,此时,辅导老师告诉来访者,那个人就坐在对面那把椅子上,并且详细描述他的表情、动作、声音等。

第四步,放松、想象。请来访者闭上眼睛,在椅子里保持舒服的坐姿,注意自己的呼吸,慢慢地深深地吸气,缓缓地呼气,全身放松,让来访者完全沉浸在标签上所写的角色或理由中去。

第五步,开始对话。即要求来访者在一把椅子上代表一个角色说话,说完后再坐到对面那把椅子上以另一角色做出回应。轮换往复,按话题持续交谈。对话中,辅导老师要提醒来访者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或者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要提醒来访者用第一人称讲话,且要尽量去模仿“他人”的声音和动作。

第六步,来访者表达分角色对话后的感受。对话完成后,让来访者从对话中走出来,重新回到现实中。此刻要求来访者对自己的思路与情感进行整理,并予以表达。这一步骤是整合的继续与巩固,十分关键与必要。

“空椅子技术”在高中心理健康咨询中的运用效果

优化情绪,让学生合理宣泄情绪 在高中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都会遇到很多的烦心事,一些可能转瞬即逝,一些可能长久存在心里,引起内心的不安和忧虑。如果能把这些令人不快的情感宣泄出来,心情就会好很多,生活也会平静下来。通过 “空椅子技术”角色扮演的互换,学生们可以体验角色愉悦的情绪,排解出他们心中的不良情绪,宣泄和释放内心压抑的情感,从而达到排除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目的。

促进理解,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 “空椅子技术”的过程就是扮演者认识角色、理解角色的过程。通过“空椅子技术”,扮演者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而实现“将心比心”,这样能够通过促进学生对他人角色的认知与理解,来调解学生之间的冲突与纠纷,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因为当个体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时,才能更好地、正确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内心情感。一个人只有获得了与他人相同或类似的体验时,才知道在与别人发生相互联系时,应该怎样行动和采取怎样的态度。这一方式,往往是其他教育手段所不能实现的,并且对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

澄清问题,消除学生的内心冲突 当高中学生的问题难以用语言表述时,可以通过“空椅子技术”,让他们的好恶、喜怒不由自主地表达出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情绪、观点,使他们冲破现实生活中的束缚,在扮演中看清问题,澄清问题,有助于他们了解内心冲突与外在表现,为最终解决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这种以角色扮演互换的方式,要比说明、描述的方式更形象、生动,更具有效果。

改变态度,促使学生人格健全 在当今社会,高中学生对独立、自主、被尊重的需求更为看重,往往容易陷入“为追求自主而产生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为显示独立而排斥异己”,常常失于本位主义,以自我为中心而不自知、不承认,容易形成一些不成熟且偏激的观点与态度。而一般的说教是不容易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的,但是通过“空椅子技术”,扮演者被迫去思索他所能想到的能够支持这种观点的正面证据,这促进了他们对这种观点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相信到相信的转变,从而丰富和深化自我,促使他们在自我反省、自我情感体验等方面尽快成熟,使身心获得发展,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空椅子技术”在高中心理健康咨询中的运用,为高中学子顺利渡过敏感的青春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以进取、充实、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为最终获得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一中学)

心理咨询师工作守则 篇9

第一条 心理咨询师应热爱心理咨询工作,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 德与健全的人格。

第二条 心理咨询师应系统地学习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本着对来访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共情,真诚,尊重”原则,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耐心倾听来访者的倾诉,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心理咨询服务。

第三条 心理咨询师应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合作关系,本着“关系平等,来访自愿,价值中立,方案守法,信息保密”原则,尊重当事人的人格与意见,有责任对当事人的姓名及有关咨询内容、测量结果、治疗方案等严格保密。若咨询资料被用于学术研究的目的时,应确保当事人的隐私等民事权不受侵害。

第四条 心理咨询师必须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医学等科学理论为指导,尊重事实,遵循科学方法论,摒弃个人主观之好恶,禁止采用一切迷信、宗教、神灵主义等一切非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自身处于极度情绪波动状态时,应回避接待来访者。

第五条 心理咨询工作者应随时考虑与其他相关学科和部门以及同行密切合作。当咨询师感到无法帮助来访者时,应及时终止咨询关系,并积极建议其去其他机构或同行处,以供当事人自由选择,心理咨询师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贬低同行。

第六条 在进入心理咨询关系前和实施心理治疗前,应告知来访者有关咨询与治疗的目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双方必须对问题的界定、预期目标、采取的策略、以及可能的结果尽量取得一致的协议。

第九条 咨询师必须在咨询工作中保持角色的一致性,不代当事人作决定,以防止当事人产生对咨询师的过分依赖,不与当事人发生一切非咨询的不正当关系。

心理咨询师考试终极总结 篇10

4、对初期印象和后来新资料之间的矛盾,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假若处理不当,会影响诊断与咨询。1.咨询准备工作:应有仪态,服装整齐、坐姿

十、正确理解初步印象步骤;初步印象即初步诊端正、表情平和。2.礼貌接待方式:使用礼貌断涉及三方面内容:

语言,态度平和诚恳,据实际运用。3.提问时1.心理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2.行为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3.行为问题的逼问。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严重程度形成大致判断。

者说明是否能提供帮助。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形成初步印象的正确操作按三步进行: 原则:反复申明保密原则,说明保密例外。6.向1.对目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2.对求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性质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评估。3.对某些含混类心理问题。7.说明求助者责任、权利与义务: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三责任、四权利以及四义务。

十一、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

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那种咨询方式

1、分析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

二、初诊接待中的注意事项

2、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

1、避免紧张情绪

2、语言表达。语速适中,避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

3、分析求助者的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专业术语的内涵外延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5、综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做精神病鉴别 任何承诺5咨询时的仪态

十二、会谈内容和范围的确定依据

三、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出入点?(学会确定摄入性谈话法的目标、规范谈诊接待中观察到得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话内容与范围)1.根据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的问题4上级心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2.根据在咨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5确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定会谈的内容范围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

十三、不恰当得提问带来的消极作用

入了解相关资料。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

5、.根据许多求助内容分别谈话。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四、摄入性会谈避免提问失误

十四、引发临床表现的关键点的内涵

(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含义对求助者有强烈暗示性。(2)避免多重选表现有内在联系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的择性问题。因这类问题具封闭性,咨询师获取信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息受限制。(3)避免多重问题。这类问题表现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出咨询师缺乏训练,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

十五、正常异常心理活动三原则 避免修饰性反问。这种反问后果对求助者毫无好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2精神活动的处,使会谈陷入僵局。(5)避免责备性问题。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此类问题对求助者产生很大威胁感,立即引起防十六、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

卫。(6)避免解释性问题。咨询师表达自己看近期发生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大思维合法,不利于推动求助者自我探索。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有自知力有求助愿望

五、会谈内容选择原则——该案例从哪方面入手

十二、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0805 1.符合求助者能力兴趣。2.病因直接间接针对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性。3.有利于探索深层病因。4.有助于鉴别诊的相互关系。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方法,断症状。5.有利于帮助改善认知。6.有利于个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所以,建立良性矫正发展。7.会谈法具相应有效性。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六、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 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1.态度保持中性:不可暗示诱导以免丢失客观双重影响。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信息。2.提问避免失误:不能随便提问以转移度、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求助者谈话。3.绝不讲题外话:除提问和引导咨询师的反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咨询关语外,不讲题外话。4.扭转会谈内容:不以指系。就咨询师而言,其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建责性语言阻止求助者谈话。5.不给绝对结论:立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结论。6.诚恳结束⑴对求助者表达尊重。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意会谈:不能生硬话语结束以免引起误解。味着一视同仁,意味着以礼待人,意味着信任对

七、归类解释与验证临床资料应考虑因素 方,意味着保护隐私,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⑵1.整理归纳首先考虑与处置方案密切关联的资营造热情、温暖的氛围。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料。2.个体情况:求助者生物、心理和自我意表达关注,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咨询时耐心,识情况。3.环境条件:求助者人际、工作、生认真,不厌其烦。⑶表达真诚。真诚是内心的自活环境条件。4.他人评价:对求助者一般印象、然流露,不是靠技巧所能获得的,真诚敬爱那里治疗情况评价。在对人的乐观看法、对人有基本的信任,对求助

八、临床资料整理归纳模式 者充满关切和爱护的基础上,同时也建立在饥饿1.一般资料: 拿自己,自信谦和的基础上。真诚应是咨询师的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基本素质。注意:真诚不等于说实话,不是自我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发现,应实事求是,应适度⑷表达共情。注意:?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参照框架,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要2.个人成长史:按社会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因人而异,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要善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于把握角色,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根据求景。共情意义:更准确把握材料,对咨询关系有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必须明确家积极影响,促进求助者自我表达自我探索,深入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交流,对迫切需要倾诉的求助者有明显效果。⑸避、攻击行为。积极关注来访者。注意:避免盲目乐观,反对过3.目前状态 分消极,立足实事求是。1.精神状态;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方面依次填写。

十四、如何确定咨询目标(07、5)

2.身体状态;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失调

1、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等,躯体疾病、异常感觉。全部问题;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参照的思路明确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1)工作学习效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了解问题的率:活动效率下降,因病无法工作、学习而考勤来龙去脉,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不全。(2)社会交往状况:社交能力受损,接者的真实想法,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触不良,同事、同学关系不和。(接触不良是人因。

2、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际关系不好)

3、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找出求助者主要问题,4.心理测量;(1)求助者是否做过心理测量。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

4、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2)心理测量目的及测量结果。目标的基本要素;有效咨询目标的要素:具体,九、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可行,积极,双方可接收,属心里学性质,可评

1、过分随意的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给估,多层次统一(还要双方共同商定,可修改)患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

5、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断的失真,这对所获资料有重大影响;

2、同一

十五、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 个咨询机构中,收集资料者如果也是后来的决策1.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2.正确判定求者,那么,咨询师的早期印象可能影响最终诊断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该求助者希望能和咨询决策。

3、资料的收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改变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的毛病,改善睡眠状况,事,因为求助者经常会出现阻抗或言不由衷的情能正常与人交往,这与通过咨询改变求助者错误

认知、行为和情绪的目标是密切相关的。3.向

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标。

十五、确定咨询目标的注意事项

1求助者并不都能提供有效的目标2某些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存在错误观念(坚持完全中立,咨询中给求助者灌输正确健康价值观,把求助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咨询目标)3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

1、人本主义 自我实现。

2、行为主义 咨询目标该以行为名称来描述,行为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希望求助者学习建设性行为,消除改变适应不良行为。

3、精神分析 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的人格,帮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作理智觉察。

4、完形学派 帮助求助者觉察此时此刻的经验,激励他们承担责任,以内在的支持来对抗对外在支持的依赖。

5、理性情绪 在于消除求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帮助他们更能容忍与更能过有理性的生活。

6、交互分析学派希望帮助求助者有脚本自由、策略自由,成为自主性的人,能选择、达到他们想要成为的人,帮助他们检验早年的决定,并能在觉察的基础上作新的决定。

7、现实治疗学派 引导求助者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发展一种成功的统整感。帮助他们对行为作价值评估,并决定改变的计划。

十六、在本案例中,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进行评价?(一个有效的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

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

1.改善认知、行为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2.消除或减轻该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3.从该求助者自身的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看,确定的咨询目标都是可行的。4.改变该求助者错误的评价、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5.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以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可以评估的。6.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符合该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认可该求助者的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7.在拟定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目标,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

十七、如何整合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1、我们可以把不同的咨询目标视为从一般、普遍、宏观、远期的目标到特殊、具体、微观、近期的目标这样一个连续体,这样可以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2、实现这两种有典型意义的目标的统一,是心理咨询卓有成效的基本特点之一。

3、从大目标着眼,从小目标着手,是辩证处理这两种目标关系的准则。

4、终极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

十九、针对求助者的咨询,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并说出其中的内容。(08、5)

咨询活动是由一连串有序的步骤组成的一个过程。基本的咨询阶段包括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澄清问题、确立目标、制订方案、实施行动、检查反馈、结束巩固等。咨询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初期)——诊断阶段;第二阶段(中期)——咨询阶段;第三阶段(后期)——巩固阶段。⑴诊断阶段。此阶段的内容包括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调整求助动机,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步骤。⑵咨询阶段。这是心理咨询最核心、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⑶巩固阶段。这一阶段是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这里的结束有两种,一种是一次咨询的结束,另一种是整个咨询的结束。

二十、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二十一、咨询方案包括哪些内容?(07、11)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咨询目标:应该符合咨询目标有效性的七个要素。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7、其它问题及有关说明:有特殊情况,应具体说明。商定的心理咨询方案不是不变的,他可以随着咨询的进程而有所调整。二

十二、作为咨询师,如何向该求助者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作业。2.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3.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5.咨询师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二

十二、制定咨询方案的作用 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使咨询双方明确行动的方向和目标,便于操作和检查,便于总结经验 二

十二、参与性技术 倾听,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鼓励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参与性概括,非言语行为理解与把握 二

十三、心里咨询过程中使用倾听技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05、11)⑴倾听时咨询师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不要带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⑵倾听不仅用耳,更要用心。⑶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细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⑷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⑸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急于下结论,轻视求助者的问题,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二十三影响性技术

面质,解释,指导(心理分析 自由联想寻找问题根源,行为主义 训练:系统脱敏、满灌法、放松训练、自信训练,人本主义中完型学派 角色扮演,理性情绪学派 合理取代不合理)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语言行为运用(作用:加强言语配合言语实现反馈传达情感)

二十四、使用面质技术目的面质是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矛盾: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咨访意见不一致。面质目的包括:(1)了解内外世界:协助求者促进对自己感受、信念、行为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

(2)放下防卫心理:激励求助者放下防卫、掩饰心理来面对现实,产生建设性活动。

(3)实现自我统一:促进求者实现言语与行动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我相互一致。

(4)利用优势资源:使求助者明了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

(5)使用应对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有能力去对他人或者自己作面质。二

十五、面质的定义、矛盾、注意事项(07、11)

1、定义: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2、矛盾: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咨访意见不一致。

3、注意以下几点:要有事实根据;避免个人发泄;避免无情攻击;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可用尝试性面质;正如Egan(艾根)所说,没有支持的面质会发生灾害,而没有面质的支持则是贫血的。

二十六、简述阻抗的表现形式和原因。(07、5)

1、阻抗的表现形式有:讲话程度上的阻抗;讲话内容上的阻抗;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咨询关系

上的阻抗;

2、来自求助者的阻力主要原因有三立积极、有效的行为模式;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个:①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②阻力来自功能行为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等。性的行为失调;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三

十五、心理咨询个案所包括的各项内容: 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有获益。源于求助者(1)一般背景资料。(2)来访原因。(3)现主要症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状。(4)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经历和和冲突。③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社会支持体系。(5)个人的情绪、个性特征、兴机;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趣爱好、自我认识评价及常用的应对方式。(6)见的动机。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既往病史、家族病史。(7)心理测试结果。(8)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来自求助者并无咨询师的一般印象。(9)诊断与评价意见。(10)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处理意见与咨询方案。(11)咨询各阶段及效果二

十七、应付阻抗的要点 分析。

1、解除戒备心理

2、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

3、三

十六、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二

十八、沉默的类型与沉默的处理

1、智力正常

2、年龄适宜

3、内容合适

4、人格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正常

5、动机正确

6、信任度高

7、行动自觉

8、抗型。匹配性好

沉默的处理:咨询师应通过观察、练习、思考来三

十七、咨询师与求助者不匹配的情况有哪些改进,熟能生巧。咨询师沉默出现时,要保持镇(判断求助者是否适合自己咨询)静,给求助者一种不慌不乱、沉着冷静的印象,1、欠缺型

2、忌讳型

3、冲突型则会给求助者一种可信、充满信心和力量的感三

十八、咨询师怎样进行转介? 在无法实现匹觉。如果求助者的沉默是由于思考问题所引起配的情况下转介 的,咨询师最好等待,同时以微笑、目光、微微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点头表示自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如果咨询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发现求助者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犹豫不决时,介。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应给予鼓励和必要的保证。当求助者以沉默表介的原因或理由。3.向该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示气愤、对抗时,咨询师要及时发现,寻找原因,有关情况。4.采取主动、和好、鼓励宣泄的方针。因个性原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6.不能在因导致的沉默,咨询师应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加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以引导,多用倾听技巧,多作鼓励性反应,善于论,更不能指责。

领会他已说的和想说的。若沉默是由于求助者三

十九、非理性观念主要特征 本人不愿咨询引起的,那么咨询师的处理就更应1.绝对化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注意方式方法。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二

十九、多话现象的原因及调整 信念。必须、完全、应该、理应,务必、完全、原因:

1、与咨询师有关的原因:咨询师角色的绝对;情态动词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一定位、咨询内容的难易、咨询时间的多少等因素旦转向他人就一味责备,并产生愤怒和敌意,与会影响到咨询师对多话的理解。

2、与求助者有表白型多话同时出现。从不、总是、老是、无法、关的原因:①宣泄型②倾吐型③癔症型④ 表现非常、永远、几乎没、毫无价值、一无是处、一型⑤表白型⑥掩饰型⑦外向型 点也不;副词3.糟糕至极:是一种对事物的可调整多话状态:①咨询师遇到求助者健谈、多话能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时,咨询师应根据咨询目标、咨询安排以及多话预期的非理性观念。不容易、一团糟、毫无希望、的类型,作相应的调整。②寻求注意型的健谈困难重重形容词 者,有可能有癔症的性格,咨询师给予注意就能四

十、认知曲解的几种类型 满足他的要求。对好表现型,也类似,可采用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任意推断;选择性概括;相似的对策。表白型的求助者没意识到自己的过度引申;过度夸大或过分缩小;个人化;选择过错,他们往往缺乏自知,对此,咨询师一定要性消极注视;情绪推理;应该倾向;乱贴标签。仔细听讲。③掩饰型:一般不会出现在开场,对四

十一、贝克歪曲认知的七种逻辑错误(07、11)这种情况,咨询师应考虑是否为求助者创造了一主观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概括、夸大或缩小、个宽松、安全的氛围,可以请求助者慢慢讲。个性化、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极端思维 三

十、阶段总结和效果巩固 四

十二、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社小结每次咨询效果,商讨下次咨询任务,布置家会性因素、心理因素 庭作业,正视与处理咨询中的反复现象,处理咨生物学因素:

1、咨询或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询失误 疾病

2、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三

十、咨询关系的结果 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3、考虑生理年龄确定咨询结束时间,全面回顾和总结,帮助求助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4、考虑性别因素对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经验,让求助者接受离别 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三

十、咨询效果评估的维度(06、11)社会性因素:

1、确定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2)求及所处的生存环境

2、分析所获得的资料,确定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3)求助者的临床表现与社会生活事件的关系

3、确求助者周围人士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特别定社会文化(如道德、风俗、习惯等)与心理障是家人、朋友和同事。(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碍发生的关系 理测试结果的比较。(5)咨询师的评定。心理因素:

1、从个人心理发育资料入手,查看三

十一、影响咨询效果评定的因素和客观研究 其认知能力和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

2、查看

1、效果的标准问题。临床心理学中所谓“您好—求助者对现实问题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

3、分析再见”效应。

2、安慰剂作用。

3、相互作用的复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杂性。

4、如果对心理咨询的效果进行客观研究,事的持久偏见事例

4、寻找求助者的记忆中有无应做以下工作: 设对照组。随机安排求助者。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5、分析求助者的思维倾向客观评分。考虑胜任能力。进行随访。和习惯,有无反逻辑性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

6、三

十二、心理咨询各种有效方法的共同因素(07、分析经验系统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老眼光)

7、11)分析有无深层主关因素——价值观(人生价值

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关系,观)方面的问题

8、分析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钟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特点。

2、求助者求治的强烈友斌的认知——领悟疗法)动机、积极态度,是影响咨询效果的最大变量。四

十三、阳性强化法

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咨询

1、适应症:认知偏差、负性情绪、情感障碍。师本身的特征。

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

2、操作步骤:明确治疗靶目标、监控靶行为、绪调节、行为改善。设计新行为结果、实施强化。

3、基本原理:操三

十三、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下: 作条件反射。行为主义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1.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1)在开始1次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①以奖励为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手段建立某种行为,以惩罚为手段消除某种行(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为。②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2.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方法:(1)对照咨询前视淡化异常行为。后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评估;(2)根据该求助者四

十四、合理情绪疗法

自我报告进行评估;(3)根据该求助者家人、朋

1、适应症:认知偏差、焦虑抑郁、行为不良。友、同事的报告进行评估;(4)根据该求助者社

2、理论来源:(1)艾理斯于20世纪50年代后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进行评估;(5)根据期创立的一种认知疗法。(2)认知取向治疗方咨询师对该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进行评估。法,也强调认知、情绪和行为整合。(3)合理三

十四、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情绪疗法接受了许多社会学习理论观点和技术,(07、5)也经常使用一些行为治疗方法。

3、治疗原理:宣泄疏导求助者的感情而缓解情绪压力;鼓励求(1)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途径,改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探寻求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协助求助者改进问题。(2)核心是ABC理论:强调情绪或不良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通过学习与训练来建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引起,而是由个体对事

件评价造成。①A代表诱发事件②B代表信念,即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③C代表继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4、治疗程序: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1)心理诊断阶段:咨询师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ABC之间关系。(2)领悟阶段: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①使求助者认识到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②引发心理问题是自己认知评价,求助者应对自己情绪行为反应负责。③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求助者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3)修通阶段: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信念,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咨询师可用黄金规则反驳求助者对别人和周围环境绝对化要求。(最具特色最常用)②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三步骤:a使求助者在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情境之中。b帮助求助者改变不适当情绪体验,并体验到适度情绪反应。c停止想象,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积极转变,应及时给予强化。③家庭作业包括: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4)再教育阶段: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①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观念得以强化;②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仍能应付生活中遇到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5、治疗目标:包含两层含义——(1)不完美目标:针对求助者症状改变,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各种症状。(具体目标)(2)完美目标:着眼更长远更深刻变化,使求助者拥有比较现实理想宽容生活哲学。(终极目标)一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及诊断依据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抑郁性神经症。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达3年,内容充分泛化,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及病程上的得分为7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

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等。根据这些症状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4.心理测验的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二、抑郁性神经症需做哪些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等症状,但在病程上已持续3年以上时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根据CCMD一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抑郁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抑郁症状的伴发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三、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生物原因:本案例中未见明显的生物原因。2.社会原因:(1)家庭教育的原因,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教育严格,父母非常看重他的学习成绩。(2)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下降,成绩排在班里的后几名。(3)求助者人际关系紧张,很少与人交流,独来独往。(4)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

3.心理原因:(1)存在认知错误:因为学习成绩没有中学时好就认为自己没用,认为自己很没面子,认为父母、老师及同学因为自己成绩不理想就都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完了。(2)情绪方面的原因,受情绪低落、焦虑等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3)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学习成绩下降,不知所措。(4)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无法正视挫折。

四、还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1.该求助者的婚恋情况。2.该求助者以往解

决问题的行为模式。3.该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4.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5.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6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7.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情况。8.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9.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

五、疑病性神经症应和哪些诊断相鉴别?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焦虑症相鉴别:根据CCMD一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疑病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疑病症状的伴发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症。3.与恐惧性神经症相鉴别:恐惧性神经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恐惧。该求助者对肝癌有恐惧的症状,是对疾病的一种正常情感体验,且恐惧不是其最主要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恐惧性神经症。4.与肝癌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自述右腹部不适,但经北京各家大医院的诊断,均未做出明确的诊断,由此推断肝癌的诊断不成立,因此可以排除肝癌。

六、疑病性神经症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

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MMPl测验,用来了解其病理人格特征,也可以作为鉴别精神病的依据。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EPQ测验,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CL一90测验,用来了解其在躯体方面的自我评价以及程度。4.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AS测验,用来了解其焦虑情绪及程度。5.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DS测验,用来了解其抑郁情绪及程度。

七、在本案例中,应如何选择咨询方法?

在本案例中,该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是: 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

八、怎样对精神病该求助者做出诊断?

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如下:1.分析该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2.分析该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有求治的愿望,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3.分析该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4.分析该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诊断为精神病、神经衰弱、神经症等。

九、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 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时,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l年以上,评为3分。2.精神痛苦程度: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帮助才能摆脱,评为2分。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显著下降,回避社交场合,评为2分。总分为7分,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改变超过3个月,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十五、系统脱敏法

1、适应症:恐惧症、焦虑症。

2、原理: 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创始人:沃尔普。由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发展而来的,是应用最广和实证研究最多的行为治疗方法。

3、操作步骤(07、5):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过程有三个阶段:学习放松技巧;建构焦虑等级;系统脱敏

4、系统脱敏发的注意事项有:(08、5)

⑴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

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登记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

⑵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

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

⑶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

超过50,仅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此时表明焦虑等级设计得不够合理,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使每个等级之间跨度不要太大。

⑷如果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

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四

十六、冲击疗法

1、适应症: 恐惧、抑郁、强迫

2、原理(07、5):满灌疗法也叫冲击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其原理是消退性抑制。冲击疗法中,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者恐惧反应,并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情绪不给以任何强化,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

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行减轻乃至消除。

3、步骤:①筛选确定治疗对象;②签订治疗协议;③治疗准备工作;④实施冲击治疗。

4、注意事项:①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②经求助者同意,签订协议,方可采用此法③在冲击疗法实施过程中,求助者因无法忍受而提出中止治疗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咨询师若有求必应则会一事无成。④治疗中若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停止治疗:通气过度综合症;晕厥或休克

十七、厌恶疗法

1、适应症:强迫症、窥阴癖、露阴癖、戒烟戒酒。

2、理论来源:经典条件反射。

3、治疗原理:①当患者出现不良行为时,给予一个不快的刺激,产生对不良行为的厌恶体验。②反复实施,不良行为与厌恶体验之间建立条件联系。③此后再次出现这种不良行为时,不再给予不快刺激便会产生厌恶体验,从而达到消除不良行为目的。

4、步骤:确定靶症状;选用厌恶刺激;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5、注意事项:①不具备使用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可采用此疗法。②签订知情同意书。③靶症状要单一而具体。④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四

十八、模仿法

原理:班杜拉社会学系理论及行为主义理论 定义: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步骤: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设计示范行为;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具体方式:生活示范;象征性的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内隐示范。

注意事项:①学龄期是模仿能力最强的年龄段,一般来说,模仿法更加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②要强调示范者的作用。示范者的感染力越强,模仿者的动机越强,示范者与模仿者的共同处越多,模仿的信心越足,成绩越好。③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当适时和恰当。四

十九、生物反馈法(08、5)

⑴生物反馈法是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

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位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⑵生物反馈仪的基本原理如下:

生物反馈治疗是在古老的养生之术(如气功、瑜伽)基础上的重大突破,是心理治疗技术与现代科技合璧的结晶。

3、注意事项:(1)、辨别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①各种睡眠障碍;②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③某些心身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经前期紧张症、紧张性头疼、书写痉挛等了;④儿童多动症、慢性精神分裂症(伴社会功能受损)禁忌症:①各类急性期精神病求助者;②有自伤、自杀观念、冲动、毁物、兴奋不合作的求助者;③训练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疼、恶心、血压升高、失眠、幻觉、妄想等症状的求助者。(2)、并不是每一个接受反馈治疗的求助者都能从治疗中得到好处。生物反馈仪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十、认知行为疗法(06、11)

1、原理(06、11):认知行为治疗是一

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认知行为疗法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

行为的产生和情绪的变化;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应从认知中找原因;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认知和行为的恶性循环,会使心理问题变得越发严重;认知行为疗法,是在认知和行为及情绪之问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

(2)认知行为疗法具有以下特点:①求助

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②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③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④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所有认知行为疗法都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型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

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2、贝克认知疗法

(1)适应症:抑郁症、认知偏差、情绪障碍。(2)治疗原理:①负性生活事件会造成负性认知,导致抑郁焦虑和和行为障碍。②协助求助者克服认知盲点、模糊知觉、自我欺骗、不确判断。

③改变求助者认知中对现实的直接扭曲或不合逻辑的思考方式。

④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从而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

(3)贝克提出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 识别自动性思维;识别认知性错误;真实性验证;去中心化;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3、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雷米的理论与贝克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一致的,即都认为导致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但贝克理论所关心的是错误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观念,雷米理论则主要强调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状态,即这些观念是以什么样的顺序和方式表现出来并发生作用的。提出中心——边缘模型。

4、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关注的是求助者的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梅肯鲍姆认为一个人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与别人的陈述一样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CBM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感受的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

十一、求助者中心疗法

1、工作程序:(1)确定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求助者的自我变的较为协调;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过程称为一个变化的过程。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使其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2)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咨询技术:促进设身处地理解的技术(关注,用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非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沉默作为交流设身处地理解的一种方式);坦诚交流的技术(并不固定角色、自发性、无防御反映、一致性、自我的交流)表达无条件关注的技术(3)把握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2、原理:求助者中心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罗杰斯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他们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如果他们处在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①、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看法: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人是可以信任的②自我理论:经验:现象场,人的主观世界;自我概念,价值的条件化③心里失调的实质及治疗:心里失调的实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里失调产生的原因);心里治疗的实质(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或者是说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

3、注意事项:①求助者中心疗法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理论体系,他的名称几经变化从非指导性的,求助者中心的,经验的,一直到以人为中心的;②求助者中心疗法人为咨询治疗导向的首要责任在于求助者,求助者面临着决定他们自己的机会;③局限:一些正在培训的初学者倾向于接受没有挑战性的求助者,他们限制了自己的咨询风格,只把精力放在了反应和倾听上;④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所强调的基本原理应当成为当代心咨询师素质培养的基础内容。

4、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的各个阶段。(0711)

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第二阶段: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第三阶段: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第四阶段: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第五阶段: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第六阶段: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 变得协调一致。(2分)

第七阶段:求助者几乎可以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就可以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2分)五

十二、认知领悟疗法

1、适应症:强迫症、恐惧症、某些性变态。

2、理论来源:①钟友彬在学习、研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的基础上提出。

②幼年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体验对个性形成有重要影响,成为成年后心理疾病根源。

3、治疗原理:①采用当面交谈方式,让患者叙述症状产生、发展历史和具体内容,询问有关经历。②用生活经验使其认识到症状和病态行为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年逻辑的特点。③患者的认知和行为在健康成人看来是幼稚可笑的、没有意义的,因而不值得恐惧。④患者每次会谈后写体会,谈对咨询师解释看法、自己经历体验、自己想到的问题。⑤当患者领悟到目前症状的原因后,症状便可能消失。

十三、远期疗效评估的主要步骤和内容(08、5)

⑴社会接纳程度评估①评估内容,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也可以看做其本人的社会适应程度。②评估方法a.家属或四周人的观察b.咨询师本身的审查

⑵自我接纳程度评估①评估内容a.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b.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②评估方法,包括求助者的口头报告和量表评估。⑶随访调查①追踪回访②常用回访方式:追踪卡、通讯、面谈和电话

十四、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诊断的一般特点如下:06、5)

(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2)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3)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4)多起病于青壮年。(5)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9)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青春型。以联想障碍,精神活动全面紊乱,思维松散破裂,行为愚蠢、恶作剧以及性轻浮为多见;偏执型。以妄想、幻觉为主;紧张型。以精神运动性抑制障碍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为主;单纯型。以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意向逐渐减退、退缩、懒散为特征,治疗困难,预后不良。

十五、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 可分为三大类: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1)精神正常人群,在现实生活中会面对许多问题,如婚姻家庭问题,择业求学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等等。他们面对上述自我发展问题时,需要做出理想的选择,以便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在这时,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向他们提供心理学帮助,这类咨询,叫发展性咨询。

(2)长期处在困惑、内心冲突之中,或者遭到比较严重的心理创伤而失去心理平衡,心理健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尽管他们的精神仍然是正常的,但心理健康水平却下降许多,出现了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甚至达到“可疑神经症”的状态。这时,心理咨询师所提供的帮助,叫心理健康咨询。

(3)心理咨询还帮助经过临床治愈之后,心理活动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精神病人,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康复社会功能、防止疾病的复发。但是,对于临床治愈后的精神病人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时,必须严格限制在一定条件之内。有时必须与精神科医生协同工作

10个临床(Hs疑病,D抑郁,Hy癔病,Pd精神病态,Mf男子气女子气,Sc精神分裂,Ma轻狂躁,Si社会内向)4个效度(Q不能回答问题,L说谎分数,F诈病量表,K校正分量表)评价:诊断符合率高,项目太多,时间长,MMPI168较好,要考虑文化背景,施测以目前情况为准

五、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 16PF

戴忠恒 祝蓓里 因素分析 187题 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壮年和老年人,团体和个人均可,没有时间限制 有3个备选答案 标准分10分 卡特尔人格理论(人得个性结构分为表面特这和根源特质)适于人格特质评价,诊断手段和人才选拔

六、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龚耀先 成人(16以上)和幼年(7-15)两套问卷各包括精神质P神经质N内外向E说谎L四个量表,均88项 根据因素分析法编制 两个剖析图(EPQ和EN)T分内38.5-43.3-56.7-61.5外

七、SCL-9090项症状清单(症状自评量表)90个项目10个因子5级评分 统计指标(总分-病情严重程度、因子分-反应一方面情况)阳性症状分=(总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 单项分=1为阴性其他未阳性 总分超过160或阳性项目过43或任意因子超过2分考虑筛选阳性

八、SDS抑郁自评量表

20个项目10正向10反向,四级评分 标准分=粗分*1.25 标准53-62轻度-72中度-重度 适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

九、SAS焦虑自评量表

15正向5反向 4级评分 过去一周真实感觉 标准分=粗分*1.25 标准50-59轻-69度-79重

十、LES生活事件量表

杨德森张亚林 有48条三方面(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社交及其他)16岁以上 一年内 某事件刺激量=影响程度分*持续时间*事件发生次数 LES总分越高个体承受精神压力越大 95%正常人不超过20分99%不过32分

十一、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肖水源 十个条目(客观支持3主观支持4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

十二、应对方式问卷

肖计划 62个条目6个分量表(解决问题 自责 求助 幻想 退避 合理化)分量表因子分=单项条目之和/分量表条目数 解决-求助:成熟型 退避-自责:不成熟型 合理化:混合型近两年

测量部分

一、WAIS-RC韦氏成人智力测验

龚耀先 16岁以上 农村城市 言语测验VIQ和操作测验PIQ共 11个 言语6个(词汇 数广 相似 算术 领悟 知识)操作5个(拼图 图排 积木 填图 数符)标准二十10+3z平常:90-109 个别测验 优点:完整,应用离差智商,临床测验重要工具缺点:三个独立本衔接欠佳,测验起点偏难,有的分测验项目过多

二、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李丹王栋 5-75 标准型彩色型 中国分为成人 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 非文字智力测验可用于有言语障碍,跨文化研究 6个单元 二级评分(对1分 错0分)原始分-百分等级-IQ 限40分钟交卷 正常90-109 离差智商计算法 团体测和个别测(幼儿智力低下不能书写)测推断能力为非言语性测验 团体小于等于50人

三、中国比内测验

吴天敏 2-18 共51题 按年龄查起测题 5题不通停止 IQ 100+16z 中等90-109 1908加入智力年龄,建立常模 1916首次引入比率智商 1960离差代替比率 1916量表推蒙修订

四、MMPI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

上一篇:英语作文朋友友谊下一篇: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课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