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名师教学方法(共8篇)
“情智语文”是孙双金的教学主张与教学风格。
“情智语文”的提出得到小语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江苏教育》等众多主流媒体均作了相关报道。
什么是“情智语文”
何为“情智语文”?孙老师认为:
情,可理解为情趣、情味、情感,教育理应是具有情感的事业,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非草木,孰能无
情”,《情感论》的作者诺尔曼〃丹森说:“没有情感,就谈不上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两种心理素质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过程。智力活动本身没有积极性,它的积极性来源于非智力的动力系统。这个动力系统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构成。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核心,它可以影响和调节其他因素,促进学生知、情、意、行诸方面和谐发展。而语文教学更应是充满情感的活动,因为所有的文章都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联系作者和读者最主要的纽带就是情感。为什么有人读书,看着看着潸然泪下,读着读着又捧腹大笑?皆是情感使然!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上缺失了太多的情感。有人把语文课上成了文章分析课,把有血有肉充满情趣的文章,上成了毫无情趣的“生物解剖课”;有人挂着脸孔,把小学语文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识字作文课;有的重视语文的积累,又把语文课上成了死记硬背的背诵记忆课,如此等等,把语文这张充满迷人魅力的少女的脸庞变成了冷冰冰、死板板、生硬硬的“寡妇脸”。呼唤语文课上的情感魅力,这是人性的回归,这是教育的回归,这是语文本质的回归!但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感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如果我们的教学一味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而忽视学生的智慧世界,那我们的教学必然流于感性,缺乏理性的思辨,缺少思想的深度。
智,可以理解为智力、智能、智慧,智力是智慧的核心。“智慧”一词是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谈及率极高。什么是智慧呢?现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智慧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广阔的胸怀,渊博的知识,精明的头脑,机智的反应,敏锐的行为,幽默的语言等等。北京师范大学王梓坤教授认为:智慧在于人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两方面的深刻的理解以及透彻的领悟,智慧其实就是“理解”再向前走几步到“领悟”。印度人认为,智慧之于文化,正如语法之于语言。希腊人说:惊奇是智慧之母,怀疑是智慧之父。
我们在实践中也常常看到有的课堂情味很浓,让教师和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甚至有的提出在语文课上要“将煽情进行到底”!有些观摩课组织者甚至提出要带上手巾纸走进课堂擦拭眼泪,显然这些理解和鼓动都有失偏颇,有些偏激了。
语文课,我们既要浓浓的情,也要深深的思;我们既要激情澎湃的课堂,也要思绪万千的课堂;我们既要情真意切的流淌,也要思维火花的迸射。
至此,我们可以尝试给“情智语文”一个初步的概念。“情智语文”就是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情感和智慧因素,调动教师的情智才能,营造积极的情智氛围,追求学生情智共生,情智和谐发展的语文。情智教学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它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真挚,让学生智慧更灵动、更丰厚。
为什么强调“情智”? 当前小语界提法确实很多,有提“深度语文”,有提“诗意语文”,有提“简单语文”,有提“本色语文”。我个人认为“深度语文”是针对教师对文本研讨太浅,课堂教学缺乏思想深度而提的;“诗意语文”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简单语文”是针对某些人把语文搞得太玄太深太复杂而提的;“本色语文”是希望我们不要忘记语文的本质。我提出的“情智语文”,它更是从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来思考的,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情智和谐的人,这“人”的一撇上写着五个大字“高尚的情感”,“人”的一捺上写着五个大字“丰富的智慧”。和谐的情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和途径。为了造就情智和谐的全人,而不是造就唯知、唯情、唯理的半人,我们提出了“情智语文”的教学主张。为什么要专门突出“情智”呢?因为:
(一)有情有智是我们人的本质特点: 作为一名现代人既要有高尚的情感,也要有丰富的智慧。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是现代人的两大特征,缺一不可。
(二)有情有智是语文学科鲜明的特点: 作为具有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承载着几千年人类文明丰富的思想和深厚的情怀,一旦失去了情感,语文就不再是人文学科;一旦失去了智慧,语文也就失去了思想,失去了魅力。
(三)有情有智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因为教学需要激发情感,需要启迪智慧。儿童世界是蕴藏着丰富情感和智慧的未开垦的世界,需要我们教师用情去唤情,用智去启智。可以设想吗?如果我们的教育过程失去了情感和智慧,那是多么的苍白枯燥,多么的令人生畏呀!
(四)有情有智是儿童世界对成人世界的呼唤: 儿童时期是情感发展的最佳时期,情感萌发于生命诞生之初,它在人生轨迹中发展着、孕育着。儿童的情感发展需要我们教师,成人用真善美的情感去感化,去熏陶、去滋润、去培育。儿童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智力也萌发于生命诞生之初,它需要我们去激活、去唤醒、去启迪、去点化。
有情有智,情智共生,是儿童发展的需求,是语文教学的呼唤,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现代人的特征。因此,当代儿童呼唤“情智语文”,语文教学呼唤“情智语文”,现代完人呼唤“情智语文”。[“情智语文”的模式] “情智语文”课堂有哪些外显特征呢?孙双金老师认为,情智的课堂在学生身上有如下表现:
“小脸通红”指向学生的情感领域。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兴奋起来时,才会“小脸通红”,否则只会“小脸无神,小脸发白”。
“小眼发光”指向学生的智力领域。只有当学生智慧的火花被点燃的时候,只有当学生情感闸门不断开启的时候,才会“小眼发光”,否则只会“小眼发直,小眼发呆”。
“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指向学生的参与领域。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课堂上理所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在和文本、教师、学生的互相对话中,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
“情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是: 1.入境——启动情智: ——内涵:这是一种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以至心灵震撼的过程。根据教学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诱发学生启动情智,让学生以良好的心境体验文章情感,引起学生认知情感和愉悦情绪。在教学情智触发的教学环境里,学生可以徜徉在轻松愉悦的精神活动中,使个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而教师可以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教学规范来引导学生接受新知。——操作方法:激发兴趣,引发学习热情。
(1)认新入境:依据教材特点,揭示矛盾,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认疑激趣:根据预习,主动设疑,展开思维触角。
(3)认境激情: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受到触动、感染,诱导情智的萌发。
2.感悟——生成情智: ——内涵:感悟,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直觉化技能,是语文智力技能的核心要素。学生在生趣盎然的情境中感悟丰富多彩的语言,或概括、或想象、或思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同时,情智得以生成。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情感,如对动物的喜爱,对英雄的敬仰,对太空的向往等可以使他们提高迁移运用能力;可推动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赏,并在品赏中使这些“原始”的情感得以发展,乃至升华;充分利用教师的情感,以情悟情,可以唤起学生对课文的体验,促使他们带着已有的体验,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操作方法:
(1)初读感悟,诱发情智;
①尝试读好:感悟的基础是读好文章。学文伊始,教师运用各种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学生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引导学生把无声的书面语言的含义通过有声的语言形式,准确、连贯地表现出来。
②尝试感悟:要学生在初读时,初步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③尝试质疑:引导学生在初读感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2)细读感悟,深化情智:
①感悟形象:学生细细品味课文,感悟文字所描绘的生动形象。
②感悟情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文字所包含的人文关怀,感悟文中的情感、道理。③感悟写法:学生细学读文,在水到渠成时,引导学生感悟的表达方法与技巧。④联想成悟: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发创新思维的生成、引导学生适时适地联想,让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3.交流——发展情智: ——内涵: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感悟语言,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去切身体验。这样,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心中涌动着许多体悟急需倾吐。此时,教师采用各种交流形式,让学生展示情智,并发展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操作方法:
(1)辩论式交流:在对语言文字感悟的基础上,学生个体形成鲜明的立场,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学生越辩越明白,越辩越聪明。
(2)倾诉式交流: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后,产生一种急需倾诉的欲望,想马上把自己的理解化成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出来,此时,教师就要成为倾听者,同时也要成为倾诉者,与学生产生共鸣。
(3)拓展式交流:语文的学习要注意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超文本的阅读感受。只有这样,学生对语言、对事物、对人的认识才会是立体的、多元的,如果达到这样的境界,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是拓展性的交流。
4.表达——展现情智: ——内涵: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表达与思维和谐发展的过程。这里的表达,不仅是口头表达,还包括书面表达。学生通过拓展阅读,丰富了知识、经验,积淀了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理性解析能力,更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得学生常常闪现和迸发出灵动的火花。——操作方法:
(1)迁移表达:让学生经历由仿到创的成长过程。在迁移运用中,学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语感的运用能力。
(2)想象表达:幼童时期是一个充满想象和梦幻的时期,情感一旦被激发,想象的翅膀也就能迅速展开。教师要善于寻找想象点,引导学生想象,但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要将想象力的开发、开阔情怀的培养与言语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3)感受表达:对语言文字的材料,每个学生阅读后都会有自己的体验,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更要引导学生感受别人的表达,要让学生对语言的感知,不仅体现在对语言符号的理解上,更体现在对语言符号所包含情感的体验程度上。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不管你要体现什么理念,都离不开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就“情智语文”来说,哪些素质很重要呢?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育很主要的功能就是向下一代传承人类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
教师理应成为文化人,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既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杂家”,又是一位熟读本专业书籍的“专家”。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课堂上才有灵气。
(二)真挚的爱生情怀: 教育的全部技巧就是一个字——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生命的爱。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只有当教师有博大深厚的爱心,教师在课堂上才能真心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差异;才能真心宽容学生:宽容学生的偏激,宽容学生的缺点,宽容学生的错误;才能真心欣赏学生:欣赏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的缺点,欣赏学生的个性。情智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玩教育技巧,而是呈现你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情 怀。
老师教作文的知心帮手 学生学作文的贴心法宝
适应范围:小学语文教研员、教师, 中高段小学生
2014年《小学语文教学》推出增刊之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指导·优化》
名师全力指导课堂教学 一线教师专业成长宝典
适应范围:小学语文教研员、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 (会刊) 推出2014年7、8合刊专辑《小学语文“自选文本”选文·解读·教学》
引领“自选文本”教学 服务教师多元课堂
适应范围:小学语文研究人员、教研员、教师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将分数看作衡量学生能力的主要指标,一味采用灌输的方式使学生被迫接受大量知识。然而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非可以死记硬背的科目,通过题海战术的方式不但无法有效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一线教师要借鉴名师的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合作学习,开拓思路,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与生活相联系,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对数学课的质量进行评价的标准涉及多个方面,除了传授知识的情况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所发展。其实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关联,可以说是有机的整体。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尝试组合这些内容,这样有助于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许多名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散,接着从其节点入手,合理进行重构组合。完成知识点的讲解后,需要给学生留出一段时间,要求其根据学习过程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心得与经验。例如,讲解概念“毫升”与“升”时,其实学生在实验课中接触过标有此单位的容器,生活中也喝过罐装或瓶装饮料,但因为很少用心观察,所以还是缺少生活储备,在学习时有距离感和陌生感。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在生活和数学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将数学课堂延伸至课外,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可提前向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其搜集家中炒菜用的油桶、各种饮料瓶等,观察标准的容量与单位。与枯燥的作业相比,学生对这种任务很感兴趣,纷纷积极展开调查,部分同学还与家长共同制作量器,对容器容量进行估算和验证,最后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概念,将原本抽象的单位转化为具有生活意义的形象概念。
二、加强师生互动,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所谓教学活动,自然就是“教”与“学”,与生生和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是密不可分的,而交流内容则涉及价值观、态度、情感、思维和意识等多个方面,十分丰富且广泛,该做法的优点就是结合了“教”和“学”。生生与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学习共同体”,每位共同体的成员都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比如,在讲解十以内加减法的内容时,名师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使其体会加法的含义,提前制作了教学课件,在课堂上适时播放,对学生的行为做出指导。在课件中向学生展示花园的图片,花束之间存在加减关系。接着向学生提问观察后注意到了什么,自己产生了什么感想等问题。学生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得到答案,而且理解了加法的内涵,掌握了加法算式的列法。名师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个性。所以当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及时给予称赞和肯定,即使回答错误也要委婉地指出。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在数学课堂中要通过指导,促使学生主动提问,并且在小组之中合作寻求解决方案,教师适当给予建议。教师与学生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一起交流和沟通,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三、适当给予引导,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产生思维的直接原因是问题,名师在数学课堂中往往会用学生提问来代替自己提问,因为学生的问题可以有效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长期如此,可以激活学生的经验与知识,引发认知冲突,将学生带入探究状态。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和探索解答了自己或同学的问题,培养了问题意识,提升了思维能力。比如,讲解“直线和线段”时,教师将线段的图片展现在大屏幕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想到的方法加以分类。而教师通过提问如此分类的原因来了解学生的思想,使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提升。
四、注重数学实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就是兴趣,名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数学实践,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空间想象与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解“圆锥的体积”时,教师提前准备多组圆锥与圆柱等教具,每个组合中包括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其呈现出等高又等底、不等高且不等底、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几种状态。学生利用上述组合开展盛水试验,发现了圆锥体与圆柱体具备等底且等高的条件时可以建立联系,而不具备该条件的组合则无法建立联系。此时教师回顾圆柱的体积公式,适当给予提示,学生很快就能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灵活运用于实践之中。讲解完长方体的特点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运用剪刀、白纸板等工具亲手制作长方体,感受其顶面、棱、面的特征。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体验增强,在头脑中建立各种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思维、分析、逻辑等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顺应新课改的需求,更新教学观念,多学习、借鉴名师的教学行为,加强师生互动,与学生“交朋友”,建立“学习共同体”。适当给予学生引导,而不是一味灌输和生硬的命令,引导其形成问题意识,注重动手实践,全面提高其数学能力。
博爱县实验小学王红芸
星期天,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论坛活动,有幸目睹吉春亚教授和杨德伦大师的风采。大师就是大师,他们的课听起来轻松、自在,就是一种享受!不用作秀,不见疲于应付学生,不为显要教师自身,只有引导孩子们并和孩子们一起进入语言文字的学习。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堂,崇尚这样的语文课堂。
最有收获的是吉春亚老师的报告。吉老师信手拈来,上了两节课:《笠翁对韵》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课轻轻松松却耐人寻味,语文味很浓。大师的风范今天着实让我领略了一番,面对突发的问题应对自如:来到大会现场才知道学生们的课都已经上完了,只好换成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笠翁对韵》,可孩子又都没有带书。几分钟内,吉老师就立马定了三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1、先上这节课的第一课时,如果书来了就上第二课时;
2、如果书没有来,再上另外一节课;
3、还可以上一节作文课。就这样,在没有书的情况下,吉老师带领学生上了一节《笠翁对韵》,到下课前,几乎人人都能看着提示把课文背诵下来。整节课,吉老师应对自如,没有一点慌场的表现,这也只有真正的教授能做到的。上完课,正好打印的资料来了,可算有书了,吉老师就又接着上了第二节课《“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节课更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自主找出了作者描写人物的句子,而且,在吉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是学生很自然地知道了,在读名著时,不光要读出表面的意思,还要读出背后的内涵。她把她语文教学的要义传授给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我被吉老师那富于诗情画意的语言和课上浓浓的语文味所深深吸引。
吉春亚教授的报告更是精彩。语文教学的目标要定在外显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上。是呀,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职能,才能给成长的孩子带去点什么。把课堂交给孩子们,老师的语言就要简练,更多的时间用在孩子们的听说读写上。可惜,时间不够,吉老师的报告没有讲完,没有讲彻底,实在是在场老师的一大损失!
通过学习杨德伦专家的讲座《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我知道了在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语文探究性学习只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式。将这种学习方式引入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教给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组织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须格外重视教学生学会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方法,如,结合题目、课文重点、课后练习发现并提出问题,抓住文中情节矛盾处、前后对比处、艺术空白处发现并提出问题。
3、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具体的、过程性的学习方式,三者间不是孤立的、独立的。其中,“自主”是前提,“合作”“探究”是关键。没有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就会流于形式,就失去了根本,就无实效可言;而缺少有价值的“合作”“探究”过程,“自主”的质量又往往只会停留在一般水平上。
这学期,《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这本书是语文教研大组发给我们的阅读书籍。书中介绍了目前活跃在小学语文届的特级教师的课例及特色教学。从书上不但欣赏到了这些名师的风采,而且许多名师的理念可以说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身为人师的方法,确实是一本小学语文老师的好读本,受益匪浅!
看这本书收获的不仅是名师的一些经典教案,还有他们平时的一些心得。毕竟名人也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听听他们的经验之谈,也能让自己枯燥的语言得到些许的滋润。向里看去,我看到了小语教学可以达到的精彩,看到了特级教师令人叹服的智慧,看到了小学生令人惊叹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解开我长久存在的疑惑。其中特别喜欢于永正老师的好书不厌百回读,名师的智慧需要细心品味,希望我能有那么一点悟性习得大师们的一点皮毛。
书中第一篇就介绍了于永正老师,一次又一次被于老的教学技巧折服了。从事这么多年来却从没走近他,了解他,甚觉惭愧。
于老说到一名语文教师具备的基本条件有三:一要善良,要善待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二要有责任心,严而不厉。三要爱读书,爱写作。审视自己在把学生当作朋友上还没这个意识,第二点还行,爱写作则差远了。看来自己在这些基本条件上还要加倍努力呀。再看于老《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虽然每一条建议都显得那么简短,但细细品味,这些细节上的处理却句句切中要害。比如: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就像于老说的,老师讲的故事,学生会终生不忘,能让调皮的学生亲近你,这样,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不就拉进了吗?看来,我得往肚子里多塞几个故事。这一些建议不正是于老长期的教育教学心得吗?不仅是对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非常有用,对我这所谓的老教师何尝不是一样有效!
惊叹于老师的艺术修养。于老师会讲,能根据讲课内容的感情基调和学生听讲的状况与情绪来调整语调、语速,并决定讲话的轻重和缓急。于老师善读,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把文字读活了,课堂因为师生之间入情入境的朗读而充满活力,充满情趣。于老师字写得棒,不管是楷书,还是行书、草书,都信手拈来,在这样的老师影响下,孩子们同样会关注、热爱祖国的书法艺术。于老师画画就更绝了,在教描写花鸟虫鱼的课文和一些描写人物的课文时,寥寥几笔就能将其勾勒出来,这样的课堂还能不“艺术”吗?有了这样的艺术修养,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上得有意思,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于永正老师能把课上得这么有魅力,最重要的还是精心备课。每个老师上课前都要备课,可是真正能做到“精心”两字的恐怕就有难度了。何为精心?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至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拿到课文,首先读,哪怕教过好几遍,朗读课文是备课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读的同时查字典、词典,把拿不准的字的读音,一一落实,绝不想当然。每个新词都查查词典,不能有半点含糊。他还说,只看教参,没有自己的思考,是从来没上过让他满意的课的。最后指出:这法儿那法儿,不钻研好教材就没有法儿。于老师在细微处下工夫,研究教材充分,所以上课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而得“庖丁”的雅号。
观看名师们的课堂,我们往往被他们的课堂所吸引,为他们魅力而折服。阅读这本书,让我更加细致地走近了他们的身边,了解他们的教学理念,探寻他们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为我的教学添砖加瓦。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精神源泉和实践动力,更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到了指引的方向。
阅读这本书,它最大的特点是向我们展示了当今语文界存在的几种突出的教学理念:感悟式教学、情趣教学、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自主探究式教学、发展性教学、生本教学、拓展教学等。每种教学以某位名师为媒介,从他的教学观念,课堂实录、名课解读、方法指导等方面,全面而详细地向我们解读。让我们在层层分析中,了解、认识这种教学理念,进而对自我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对教学理论进行梳理和提升,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如:著名特级教师刘云生的课堂,注重对儿童心灵的启发。他通过富有活力的教学设计与组织,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语感和文感教育,让学生体验理解文本、作者情感以及文中人物的思想上感情,并引导学生将学习体验拓展到生活中。他的人教版第三册《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他设计了七个环节,层层递进,在激发学生体验的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体验。第一:巧读课题,准备体验;第二,创设情境,设疑导入;第三,全文感知,整体体验;第四,角色表演,置身体验;第五,自读自悟,置身体验;第六,对话交流,丰盈体验;第七,总结提升,拓展体验。
体验学习是一种情境性学习,体验总是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体验式教学所要求的积极体验,不可能也绝不应该通过“满堂灌”或“题海战术”的方式来实现,而是需要适当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引导和培育。“体验的情境愈独特,愈真实,愈能引发人深刻的体验,乃至高峰体验。”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正向的情绪体验,促进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关注学生体验的教学,必然要重视能够引发情感体验的情境。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聚合大量的信息,成为知识建构的源泉,成为开启心灵的钥匙,转变态度的诱因,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
而刘云生的几个经典案例,又向我们展现了不同的体验式教学,从他的实施方法中,让我们去借鉴学习。又如著名特级教师杨屹老师的课堂,洋溢着丰富的情趣。在课堂中,杨屹善用亲切、稚趣的语言,配以可爱、生动的图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通过与学生对话、讨论、协作等方式沟通感情,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一步步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他的二年级下册《狼和小羊》一课,有浓浓的情趣在飞扬,以“画”激趣。他很善于利用教材图,展现形象的“画”;相机利用简笔画,设计有趣的“画”,充分利用多媒体,设计精妙的“画”。
情趣教学有三种形式:一是“情趣交融,兴满课堂”;二是“以说激情,以读悟情”;三是“以画激趣,以演动情”;杨屹教学的生命力在于洋溢着丰富的情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情趣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美丽的绽放,达到相互交融,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在课堂中,杨屹善用亲切实、稚趣的语言,配以可爱生动的图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通过与学生对话、讨论、协作等方式沟通感情,以童心换童心,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再巧妙地设计各种学习活动,一步步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
活动的研究背景是:开福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 本着使本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的宗旨, 工作室以活动为载体, 开展了儿童阅读、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等为主题的专题研讨。同时, 工作室还主动联系在农村任教的新任教师, 以师徒结对的形式一对一交流、研讨, 以促进新任教师专业快速成长。“师徒同台秀”是该工作室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选取语文教材中的典型课文, 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 师徒二人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 再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同台展示, 研究新老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思路。
《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社教材,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工作室选择这样一篇课文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 是因为这是一篇引发争议的文章。有人曾质疑这篇文章叙事的真实性, 认为这篇小品文通过虚构事实来表现爱国主义, 属于典型的道德先行, 说教空洞。面对这样有争议的文本, 教师该如何把握?这便是工作室此次研讨要义所在。
活动经过了选题、分头备课、制作课件、进行试教等前期准备。活动全程有湖南省市区教研员参加。其中首先由长沙市开福区中岭小学廖湘琦老师 (徒) 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刘琨老师 (师) 分别执教《一面五星红旗》。然后在工作室负责人吴春花老师主持下, 全体听课人员无论是专家、还是新老教师进行了开放、热烈的平等对话。
授课教师刘琨首先发言:她认为编者把这篇课文编在第七单元, 意图用这样感人的故事来对孩子们进行热爱国旗、热爱祖国教育。而在进行文本解读时, 发现文本将爱国主义和自己的生命有可能因此而“无谓地消失”相比, 未免觉得选文有点虚假崇高的意味。在教学中, 这位留学青年的崇高爱国精神会感动孩子, 但青年那种爱国尊严值得孩子们学习, 却又有可能会使孩子丧身, 是不是值得孩子们去仿效?王崧舟老师曾说过:“语文脱离了感情, 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 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 根本不可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 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我爱五星红旗, 我也很爱国。如果我是那个留学生, 我也不会换面包的。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让我只会一种思维方式———“国旗比生命更要”。但我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文本来上研讨课, 哪怕是被批判得“粉身碎骨”而“慷慨就义”, 我只想带给我的同伴们一点思考:我们一线语文老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应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角度去处理教材;应联系孩子的生活, 从孩子的角度处理、运用教材。也希望我的孩子在学好语文、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同时, 在学习、生活遇到困难时学会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分析、多一点判断……
廖湘琦: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思想性比较强,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不容易把握。因此, 在设计本课时, 我紧扣情感主线, 删繁就简, 全文学习以品读“作者珍爱五星红旗”的三个关键句入手, 辐射到“处境艰难”“热爱国旗”“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变化”三个版块, 并把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穿插其中进行讲解。旨在通过反复研读品味, 做到以读促情, 以情带读,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但整堂课下来, 读的方面虽花费了时间, 却没有读出预想的层次和感情, 影响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感知度。
湖南省长沙市四方坪小学谢早早:
听完刘琨老师的《一面五星红旗》, 我被刘老师的大胆突破, 勇于创新的课堂设计所感染。特别是在课堂结束提出“不换——热爱祖国, 换——珍惜生命”的说法, 我觉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光是对学生, 甚至是参与听课的老师们也是一种强烈的冲击。刘老师把课文中最具争议的部分, 大胆地拿到课堂上来讨论,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批判性的教学方法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当孩子小心翼翼地说出:“我会换, 我要留着生命做更多热爱祖国的事情”时, 我感受到了一种力量正在生长。长久以来, 我们的课堂永远只有一种声音, 文本解读永远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孩子习惯了揣摩老师需要的答案再来回答问题, 教师习惯了教参的分析, 鲜有人能独立思考自己对于文本的感受。这就使我们的教育千篇一律, 使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思维方式单一。
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要授业, 要教会孩子们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方法。作为班主任, 我们要传道, 引导孩子们懂得道理, 培育他们立身处世的胸襟, 了解诗文背后的人生。因此, 我对于刘老师这堂课的结尾部分有一个建议, 语文课堂, 我们重要的是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将“换与不换”作为课后语文活动课或者班队活动来设计, 这样是不是更合适呢?
湖南省长沙市东风小学陈宏:
首先, 我想从评价这一角度来谈谈听刘琨老师执教《一面五星红旗》后的感受。刘老师是到农村学校借班上课。借班上课最大的难题就是老师对学生不了解, 师生互动很难协调与配合。面对一个陌生的教师与众多听课的教师, 学生们的心情很紧张, 开始上课时, 学生不敢举手, 不敢提问与回答问题。面对这一问题, 刘老师非常镇定, 始终微笑着, 她笑盈盈地对学生说:“在课堂上, 能够看到你们都举起小手, 就是刘老师感到最高兴的事情了。”每当学生回答一个问题, 她都会给予学生肯定, 评价的话语很丰富, 逐渐地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从容、机智、淡定, 让我看到了长沙市开福区名师的风采。
至于颇有争议的问题:“如果留学生拒绝面包店老师的要求后, 他的生命将受到威胁怎么办?”“到底是要面包还是要自己国家的国旗?”让学生作出选择。我一直提倡学生带着自己的主观思想来解读文本, 绝对让他们言论自由。但是对这一篇课文里出现的这一问题, 个人认为如果有学生就“换不换国旗”提出自己的见解固然值得褒奖, 老师可以就他所提的问题适时引导;但湖南省如果没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或学生并不是这样来假设, 我觉得老师可以不去这样设问。因为, 这毕竟不是这篇文章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湖南省长沙市新竹小学刘梅婷: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的主题十分明确:表达“我” (身处国外的中国留学生) 的爱国情感, 以及不同国家对于爱国情感的共同领悟。 (从老板被“我”爱护国旗的举动感动后行为的巨大改变可以看出来。)
刘琨老师找到了十分巧妙的切入点:听写词语“漂流旅行、筏子、背包”并让学生猜猜背包里带了什么?孩子们纷纷猜测:可能有水壶、毛巾、牙刷、食物等, 从而让学生领会到野外漂流旅行遇险后的危险处境, 这十分好。可是我觉得:这里仍然可以深挖一下:除了带了这些漂流旅行必备的物品之外, “我”还带了什么?——一面五星红旗!是的, 带其他物品都在我们意料之中, 可是为什么要带一面五星红旗呢?因为爱五星红旗, 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或者也可以理解成带上一种可以证明“我”的身份是中国人的物品, 以便发生意外获取救援。我觉得各种理解都可以, 总之, 这里其实是为后文写“我”爱护五星红旗埋下了伏笔。后来刘琨老师又让孩子们读PPT上出示的另外一组词语“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处境”, 仍然意在让孩子们领悟“我”当时处境的艰难、危险。老师问孩子们:“无影无踪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很好地理解了。我觉得还可以追问:“什么东西无影无踪了?还留下了什么?”——一面五星红旗!为什么其他东西都无影无踪, 却独独留下了这面五星红旗呢?因为“我”怕水弄湿了红旗, 所以把它解下来系在了脖子上, 足见“我”对五星红旗爱护有加。这也是在为后文埋下伏笔。
抓住这两点引导学生来领会“我”对五星红旗的爱护, 能更真切地体会到“我”深爱国旗的情感。同时, 也是给孩子们写法的熏陶:写文章要表现某一个主题, 我们可以在前文做铺垫、埋伏笔, 后文再遥相呼应, 表达情感。
长沙市开福区霞凝小学周玲: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课, 对于换与不换五星红旗, 老师们可能都有自己观点。昨天在网上偶然看到干国祥老师关于《一面五星红旗》的讨论帖, 很多老师对这篇文章也持不同看法, 对文本中所蕴含的“意”, 就有了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虚假感动VS爱国真情。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实际上强调的是从教材中习得方法, 包括文本细读的方法, 而不是判定教材的优劣。红旗作为一种承载物, 本身有文化的、传统的、政治的积淀在其中。而在异国他乡, 它更多地作为一种精神支持力量 (物的精神化) 而存在, 使人能够拥有认同感, 从而获得力量与勇气。所以在一个漂流者的冒险游戏中, 在一个迷路的人眼里, 在一个失去方向的漂泊者眼里, 红旗, 可能更多给了小伙子一种归依, 一种依靠, 一种温暖, 这就是特定情境下人的心理。
颜欢:
语文不能脱离了感情。两位老师在课堂中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方法, 将孩子们迅速领入了爱国的情境, 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刘老师的课堂引发了孩子们的激烈的讨论, 也引发了我们对固定教育模式的思考。同时, 我感受到要在课堂中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多聆听名师的魅力课堂, 多加锤炼教师语言, 对我们这种年轻老师真是大有裨益。
长沙市开福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吴春花:
我们要始终怀着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课堂。廖老师和刘老师是两位不同年龄段的老师, 前者是新任教师, 后者是资深的经验型教师,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姿态。廖老师抓住重点段落, 从“我”的动作表情描写体味我的心理活动, 进而感受我的一颗中国心, 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 展现了老师良好的个人素质。但在教学中, 老师该如何应对学生, 如何抓住课堂的生成资源引导孩子更深入的理解, 还需要廖老师今后实践中的不断积累。而刘老师呢, 则尝试着在教学上有所创新。她以两个句子的听写 (“我向面包店老板说明了我的处境。”“我愣了一下, 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为桥梁, 带领孩子们质疑、思考、体验, 孩子们的认识一步一步深入, 我们惊喜地看到孩子在课堂的逐步生长。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有争议的课文, 也有人甚至批它为“伪文章”, 对这样的先天不足的文本我们如何解读, 是这节课的结尾留给我们的思考。国旗和生命, 谁更重要?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 这节课引发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辨。课堂的结尾, 刘老师摒弃了四平八稳的教学设计, 而以“假如课文的结尾是这样——‘我摇摇头, 吃力地穿上大衣, 拿着五星红旗, 趔趔趄趄地离开面包店, 突然, 我摔倒在地上,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引导学生讨论“假如课文的结尾是这样, 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后果?假如你在那种绝境下, 你会用手中的国旗去交换吗, 为什么?”于是一场关于换与不换, 珍爱生命与热爱祖国的讨论由此展开。对于这样的教学, 我理解刘老师的初衷。只是对于这个设计我也有存疑之处——“我”拒绝面包, 真的是怀着要宁可放弃生命也要维护国旗的决心吗?恐怕这也只是老师的臆断罢了, 所以老师设计的问题带有更多的自我主观色彩。对这个问题的设计能否更客观些呢, 例如问题设计为:“假如当初青年留学生答应换面包, 你会谴责他吗?为什么?”
长沙市开福区科培中心语文教研员彭昕老师:
我们的工作室在成长, 她们敢于解剖自己。刘老师这种积极钻研文本的态度是很好的。我们这样一种教学研究的氛围, 可以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 更好地注重对学生的说理教育, 给学生话语权, 例如在聋哑学校听的一堂《葡萄沟》的课, 真令我们在场的老师感动万分。我们语文老师最该做的事是拿起这本教材, 用教材教, 从教材中习得方法, 时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钻研每一堂课, 上好每一堂课。
我曾经了解过美国的教育, 在课程设置中除了我们的学科课程, 还有一门说理教育。对于《一面五星红旗》这节课中“换与不换”“国旗与生命”的争论我觉得放在这节语文课中可能不太合适, 但是作为一个“说理”的一个话题到时未尝不可。语文课还是应当致力于解决语文的问题。
长沙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黄祖训: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人文色彩和政治色彩比较浓厚的文章。对于这样的课文, 在观点上可能有争议, 但是我们始终不能忘记语文课堂的核心价值——学语文, 面对不同的对象选择合适的内容教他们习得语文素养。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 课文主题有点大——珍爱国旗, 热爱祖国。但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 进一步深化对国旗、对祖国的认识。当然, 有老师质疑的“是否一定要让学生看到, 爱国就是要为了维护国旗的尊严而放弃保全自己的生命?”由此认为这是对生命的漠视, 与当前的生命教育相悖。我个人认为, 文章的主旋律还是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 当然在课堂的结束, 我们可以适时点拨一下, 既要热爱祖国, 也要珍爱生命。
对于文本的解读, 我们要不光关注文章的内容, 还要从内容回到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两节课中都有所体现, 但还不够深入。廖老师的课堂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表情体会文章的内心情感, 但落实不够。刘老师的课堂关注了描写五星红旗的句子, 但还是从内容理解, 而没有从表达方法上发现文章的这一主线。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李湘蓉教授:
长沙市开福区是走在最前列的新课改国家级试验区, 开福区语文名师工作室也不同于一般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的“名”要有名、要落到实处、要名副其实:这要求我们做到把握教材、把握课型、把握教学设计, 在上课之前, 要把个人资源发挥至极致。在这两堂课当中, 廖老师的课堂要求学生默读符合新课标, 但导入语还需锤炼, 有灌输之嫌, 另外要特别重视叠词的运用, 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同时在讲授之后应对全文进行回读加以巩固。语文老师应该全身就是语文。刘老师的课堂充满了语言美、姿态美、驾驭美, 美中不足缺乏合作学习, 小组学习能使学生全身动起来, 同时要注意把握节奏和时间。语文老师时刻要有服务意识:当语文老师就像端着盘子的侍者, 走到每一个学生的跟前说:“您吃好了吗?您还需要加点什么?”
传统文化中有四个字:永执厥中。永远走中间那一点, 这是一种智慧。正如毛泽东所说:去粗取精、古为今用、去伪存真、洋为中用。有一位名人说:“我们教诗和文, 要透过诗文的境界, 以培育学生立身处世的胸襟, 真正了解诗文背后的人生、宇宙的境界, 这才是懂得诗文的道理。”语文学科要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老师们要多训练孩子们情与境的朗读, 使校园里充满了清朗的读书声。
国旗在不同的境界上有不同的理解, 但在本文中, 国旗联系了两个国家的共同性——民族心。对文本的把握和解读, 不能把文本复杂化, 不能对文本妄加揣测。怎样设计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第一, 建立在对教材自我感悟的基础上;第二, 建立在对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上;第三, 建立在学习模块的设计上;第四, 以课型为中心来设计, 课要成型, 原文的结构要与上课的结构吻合。这篇课文其实可以采用很多方式设计:
如以篇来设计 (读为写打基础) 。从题目解读开始, 引导孩子朗读题目, 分别强调“一面”和“五星红旗”, 然后的教学围绕“一面五星红旗”展开, 一面五星红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紧紧抓住这根记事的中心线, 抒情的核心线。
一、名师教学艺术个性化的基本特征
个性是名师教学思想的体现,个性即名师的教学风格,它延续着名师的教学生命。个性是名师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是他们高水平的教学艺术的必然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只有个性化的“特色语文”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智慧。
名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技能技巧)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教师也会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技能技巧),所不同的是,一般教师使用教学方法(技能技巧)不够熟练,而名师却娴熟自如。教学方法(技能技巧)的进一步熟练就发展成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进一步发挥和升华,就形成教学风格。①
教学风格就是教师教学艺术的独特性,是教师教学艺术个性化的基本特征。钱梦龙曾在《语文教育散论》序中谈到:在语文教育领域,任何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都必然要经历四种境界:第一境界属于实践操作层次,第二境界属于经验积累的层次,第三境界属于理论探索的层次,第四种境界属于形成思想、风格或体系的层次。达到这一境界的老师,完全进入了语文教育的“自由王国”,他们并非刻意表明自己追求某种理论,而是已经把这种理论追求深深融进了教学实践的每一个“毛孔”;他们视野开阔,见解深刻,个性鲜明,教学上则挥洒自如,游刃有余,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们也许并不明确宣布构建了什么“体系”,营造了什么“风格”,但是人们从他们卓有成效的教学中,分明感觉到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存在。②
于漪的“情美语文”,钱梦龙的“导读语文”,宁鸿彬的“轻简语文”,洪镇涛的“本体语文”,蔡澄清的“导学语文”,余映潮的“创美语文”,程少堂的“文化语文”,黄厚江的“本色语文”,赵谦翔的“绿色语文”,董一菲的“诗意语文”,自成理论体系,成为智慧课堂教学艺术的内驱力。
二、“十大名师”:三次教育大变革中的代表人物
于漪、钱梦龙、宁鸿彬、洪镇涛、蔡澄清、余映潮、程少堂、黄厚江、赵谦翔、董一菲,这十大名师可以说是我国三次教育大变革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创立和倡导的“特色语文”是他们对“语文课程”的独到解读,蕴含丰富的“智慧课堂”教学思想,具有高超的“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于漪、钱梦龙、宁鸿彬、洪镇涛、蔡澄清等,堪称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以来划时代的重要人物,是新时期第一代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学语文名师。第一代语文名师,特别强调“双基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式教学,着力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其课堂教学由“重教”到“重学”,由“重知识”到“重能力”“重智力”,由“接受和理解”到“建构和发现”,由“偏重课内”到“兼重课内外”,成为当时最主流的智慧理论话语。第一代语文名师以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为重点;极其重视文本导读,重视对文本的原意理解,重视对教材的语言文字的品味;始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需求,努力追求教学过程的心理学化,在教学细节上精雕细刻。
余映潮、程少堂、黄厚江、赵谦翔等,是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以来第二代(中生代)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中学语文名师。第二代语文名师从自己的职业身份出发,自觉地站在更为宏大的历史反思、思想反思、文化反思的背景下,试图为中学语文教学寻求新的理论基础与支点。他们试图摆脱长期以来的“工具论”话语定势,跳出狭隘的语文训练之类的专业空间,将语文的言说融入“人的成长”、“生命的尊严”、“人格与个性”等教育话语之中。较之第一代名师,他们更自觉地阅读思想史与哲学史,也更自觉地表现出对于语文问题的学理追问。他们自觉地以“教学目标”为鹄的,注重文本导读的角度选择与方式设定,突出教学重点,重视教学内容的重组、引申、拓展和语文能力的迁移、应用与超越。
董一菲等是第三代(新生代)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的个性代表。与第二代名师相比,他们有一种特立独行的气质,坚持读书,在语文教学上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文本解读上,他们似乎更加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试图以建构主义的文本阅读观取代传统的文本观。他们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人文熏陶,注重培养思想与人格的独立性,引发观点争鸣和思想碰撞,体现出鲜明的“后现代”色彩。
三、十大名师“特色语文”内涵解读
(一)于漪“情美语文”内涵解读
“情爱“是于漪教学思想的内核,“美学法则”是她语文教学的灵魂。她的语文课堂教学,植根于“爱”,发轫于“美”。她的“情美语文”课堂智慧教学艺术,具有神奇的魅力,独树一帜。
于漪认为:语文教育要直面于“人”,植根于“爱”,发轫于“美”,着力于“导”,作用于“心”。在她看来,情感即是手段,更是目的。因为语文教育不仅是认知教育,还包括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她认为,“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所以,在于漪的语文课堂里,洋溢着一种融融的师生情谊,这既是一种师生友情,又是一种长幼亲情。她强调“情是教育的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主要凭借语文教材,“诗文本是情铸成”,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大多数课文,本身蕴涵着作者丰富、健康的思想感情,这是情感教育的源头活水。
于漪认为,“美”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她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论从哪个角度都鲜明地体现了一种审美的倾向,于漪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达到了一种自由的境界,自由就是美的本质。于漪的语文课堂教学自觉不自觉地将“美学法则”作为其语文教学的灵魂,或者说她将美的灵魂赋予语文课堂教学的“肌体”,使之按照美的规律运转起来,将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转换成种种美的形象和审美活动,体现了鲜明的审美特征。③语文教育家刘国正感慨地说:“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体现了一种审美的倾向。”④
(二)钱梦龙“导读语文”内涵解读
钱梦龙倡导和践行的“导读语文”,奠定了其在中学语文教学界实力派、技术派的地位。“导读”的“导”是在传统教学论语“道而弗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启发诱导。它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以其简约的理论概括,崭新的教学体系,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显著的实践效果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导读语文”体现了钱梦龙深邃的教学智慧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当今语文教法改革的成果和方向。
所谓“导读”,就是教师“多方设法”,把学生引导到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去,摸爬滚打,最终达到“自能读书”而“不待教师教授”的境地。⑤钱梦龙认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取决于教师正确的“导”和学生主动的“读”,故称“导读法”。它旨在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主要目标,从而让学生通过三至六年有计划的训练,达到“不待教师讲而学生自能读书”的目标。
钱梦龙阐释道:“导”者,因势利导也。因势,就是说教师发挥其领导、支配作用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利导,就是要善于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他们的认识和发展的情境中去,使他们的智力潜能得到尽可能充分的“释放”。他在回顾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时说:“三十多年来,我始终追求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个目标,摸索着,前进着。”⑥“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一条从‘教通向‘不教的桥梁,以便使学生最终能够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成为不仅在学习上能够自立,而且在观念上、意志上、以至整个人格上都能够真正自立的人。”⑦“导”与“读”之间这种既相互制约又彼此促进的关系,体现着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辩证规律。
(三)宁鸿彬“轻简语文”内涵解读
宁鸿彬倡导“轻简语文”,以“减负增效”为教改重点目标,决心“走出一条多、快、好、省的语文教学之路。”⑧他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在优化自身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自组织能力、整合语文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和尝试,最终形成了系统思想指导下的高效语文教学体系。
所谓“轻简”,就是减轻负担,浓缩内容,注重实效,讲求效率,即“减负增效”。“轻”表示由“重负”到“减负”,变“苦学”为“乐学”;“简”表示由“繁难”到“简易”,务本求实,精讲精练。宁鸿彬认为:“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是完全可能的。”⑨他对“苦学”、“多练”持否定态度。他说:“由于把基础教育的目的错误地认为就为了升学,于是凡是能够多拿到些分数的办法,便纷纷产生,不管科学与否。”⑩他主张在“精”字上下工夫:“巧妙设计”,“精讲精练”,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
“精心设计”是实现高效语文的重要前提,“精讲精练”是实现高效语文的有效策略。所谓“精心设计”,就是“讲”的设计要“精”,这才能扩大教学容量。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把课外作业放在课内完成,确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练”的设计要“精”,这才能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较多的收益。可见,“精心设计”与“精讲精练”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关键在于一个“精”字。“精”要求帮助学生把握规律性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洪镇涛“本体语文”内涵解读
洪镇涛是语文教学“语感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他创立了语文教学“本体论”,以语言为本体,强调语言实践和语感培养。张定远先生说: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完整、最系统、最富创造性的有关学习语言的理论、途径和方法的论述。”这个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本体语文”,简言之,就是以学习语言为本体。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是“本体语文”体系中的理论核心,是对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语感教学服从、服务于本体论。
学习语言与研究语言不同:“学习语言”,主要是指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即“吸收”,其主要途经是听、读)和运用语言(即“表达”,其途径是说、写)来提高语文能力;“研究语言”,则是针对语言材料或者语言现象,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揭示其规律。
洪镇涛从繁茂芜杂的语文教学现象中发现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三条基本规律:一个根本目的——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一条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一种教师指导的重要方法——语感教学法。这三条基本规律是洪镇涛“本体语文”的内核。
(五)蔡澄清“导学语文”内涵解读
蔡澄清探求“善导”之道,创立了“语文点拨法”。他认为“善导”就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輥?輯?訛“语文点拨法”被张定远先生评价为“一条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正确途径”?輥?輰?訛。
蔡澄清说:“教学之道无他,求其善导而已矣!善导者,相机诱导,适时点拨也。点拨者,‘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矣。点拨云何?点者,点要害,抓重点也;拨者,拨疑难,排障碍也。既点且拨,导引学者自学而顿悟也。”?輥?輱?訛“点拨”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或技巧,在中国古已有之,但是将其上升为语文教学论,则当推蔡澄清。
“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它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輥?輲?訛“点拨教学具有方法与思想有机统一的特点,具有统管语文各方面的整体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多向交流的特点。”?輥?輳?訛
点拨教学法就是指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安排,以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进行点拨的教学方法。它涵盖了教材的组织处理、教学过程与步骤的设计安排、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所以说,“点拨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个教学过程,又是一种教学方法论,更是一种教育思想。”?輥?輴?訛
(六)余映潮“创美语文”内涵解读
余映潮以其“创美语文”闻名于当代语文教坛。他的创新教学设计的标志性成果是阅读教学的“板块式设计”和“主问题设计”,其设计思路追求审美性和实用性。他以其独具魅力的创新教学设计而享有盛誉。张定远先生评价他的“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创新”,“他是一位善于创新的中学语文教研员”。?輥?輵?訛
余映潮说:创新能够显现特色。创新能够显现个人的教学教研特色。做好自己的事业,应该而且必须脚踏实地地、恰如其分地进行教学教研方面的创新。余映潮的创新教学设计力求做到“课型新颖,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积累丰富”。他追求的美学境界是:“简化,优化,美化”。?輥?輶?訛
课型创美。他以朗读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教读课、品读课、辨读课、说读课、演读课、联读课等新课型的探究,“创造的优秀课型,丰富而又新颖,科学而又艺术,独特而又普通。”?輥?輷?訛
思路创美。余映潮说:“板块式教学思路是我的创造。”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创新,是很有力的挑战。?輦?輮?訛
提问创美。余映潮的“提问设计的研究已经大大拓宽了‘领域,研究的视野非常开阔,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輦?輯?訛包括:“主问题”设计,以“比读”、“联读”为目的的提问设计,设置课堂活动的“话题”或“微型话题”,设计课文学习中的“论题”,设计类似于“综合性活动”的“主题”。
品读创美。余映潮说:“对于课文,要品得细,品得深,品得美,品得奇。品读要求一个‘深字,解决‘深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如何好‘为什么美的问题。”?輦?輰?訛
活动创美。他主张“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多角度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中活动。
(七)程少堂“文化语文”内涵解读
程少堂是“语文味”教学流派的创立者和核心人物。“语文味”注重思想性和文化性,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观照”是“语文味”教学的重要元素,也是其显著特色。因此,学术界将这一流派称为“文化语文”。
程少堂从2002年开始的一系列大型公开课(《荷花淀》《咏雪》《子衿》等),“都有意识地探索一种文化语文风格,即从文章、文学、文化等三个层面来解读文本,特别重视在文章、文学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文化意蕴的解读,以期教出语文味来”。2003年在对“语文味”定义的解说中,出现了“语文味”即“文化味”这样的说法——它表明语文味研究即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追求具有“文化语文”风貌的独特教学风格和“语文味”教学流派阶段。?輦?輱?訛
之后随着“我的实践探索,并吸收学术界的建议,把‘语文味的阐释中原本有的‘文化味直接加进定义”,从而丰富和完善了“语文味”的内涵:“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輦?輲?訛
“文化语文”中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积淀、一种濡染,一种智慧,引导学生沐浴传统、丰富涵养、提升悟性。“文化语文”就是要在丰富的文化熏陶、传承、感染和建构中进行全方位的精神塑造,感受真善美,培养高尚的人生情怀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輦?輳?訛
(八)黄厚江“本色语文”内涵解读
黄厚江倡导“本色语文”,追求本色的语文课,建构本色语文体系。他的建构有深刻的思考,系统的把握,理论的支撑,又在建构中形成自己的见解,闪烁着“本色”的品质。“本色语文”教学有两个操作机制,一个是“和谐共生教学法”,另一个是“树式共生课堂结构”。“本色语文”是黄厚江语文教学主张与实践的结晶与精髓,是对“非语文”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其教学思想流行于当今语文学界,有较大影响。
所谓“本色语文”,简单地说,语文就是语文,让语文还是语文。从反面说,不要让语文课成为政治课,成为历史课,成为品德课,成为故事课……语文课从内容与方法上,都要紧扣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本原,是目标和任务;本真,是规律和途径;本位,是方法和效果。但本色不是守旧,本色不是倒退,本色也不是无为。本色,不排斥其他风格;本色,不反对创新;本色,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本色,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你可以走得很远。但这里是出发地。”?輦?輴?訛“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语文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九)赵谦翔“绿色语文”内涵解读
赵谦翔倡导“绿色语文”,它是对急功近利、唯考是图的“灰色语文”的一种匡正。“绿色语文的本质就是充满诗意的语文。”?輦?輵?訛赵谦翔认为,提出“绿色语文”,旨在回归“语文”与“人文”统一的学科本真属性,是纯天然的、诗意的、可持续发展的,让语文永远不脱离人生。“绿色语文”是他语文教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语文陶冶性教学的一次尝试,它必将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绿色”本是个环保概念,一是纯天然的,二是可持续发展的。?輦?輶?訛所谓“纯天然”,是指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本真属性的回归,语文是返璞归真,不加雕饰,充满真、善、美的人文学科;它是对急功近利、唯考是图的“灰色语文”的叛逆和挑战,不仅“为高考”学语文,更要“为人生”学语文,因而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纯天然”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绿色语文”的本质特征。
“绿色语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实质是使人的智力和潜能得到全面发展,人的精神素质和人生境界全面提高,为学生打下“终身发展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最终促进学生精神的健康成长、个性的健全发展。
“绿色语文”是培养“亲情”的语文,是培养“爱心”的语文,是培养“习惯”的语文。?輦?輷?訛它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尤其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它始终把启迪个人的悟性作为语文教学的脉络,学生对人生、对社会、对青春、对生命独特的感悟,是心灵之门瞬间开启时闪烁的智慧的火花,是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展现。
“绿色语文”与其说是一种教学理念,倒不如说它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在充满绿色的语文世界里,我们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感受到成长中的生命,绿色盈目,绿溢心田。
(十)董一菲“诗意语文”内涵解读
董一菲倡导并践行“诗意语文”,意在发掘“文学气息”、感受“浪漫情怀”,用“缤纷的语言”,对“文化的膜拜”及“智慧与幽默”来构建一个诗意的课堂。她坚持给学生一个文学的世界、一个悲天悯人的情怀、最美的母语、一个善感的心、一个爱的信念、一个理性的世界、一个内儒外道的人生智慧,努力让学生诗意地生活。
“诗意语文”是一种大语文、高境界,它立足于心性的修炼,追求文学的诗意和唯美,注重情感与语言的交织,感悟人生智慧,充满文化和理性。
“诗意”是一个超越个性、超越风格的范畴,自然,诗意语文也应是一种超越风格、超越流派的教学现象。董一菲认为,“诗意”二字体现了人生的精神境界。
“诗意”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模糊概念,不同的角度对“诗意”有着不同的阐释。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
诗意的语文课堂,充满温暖与感动,流淌着书香,充满智慧和理性,“充满文学气息和浪漫情怀,在诗意的创设中,以缤纷的语言引领学生走向对文化的膜拜,在幽默而又蕴含智慧的思维探索中体悟生活语文的无限魅力。”?輧?輮?訛
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是百媚千红的,当典雅时典雅,当素淡时素淡,当激情时雷霆万钧,当深情时山高水长,诗意的语文课堂应当是语言的盛宴。
十大名师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各具特色,是“教学智慧”的结晶,是“教学艺术”的奇珍。探索名师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有利于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思想,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特征,有利于赏析他们的经典课品并从中获益。
————————
注释
①李如密:《教学风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②徐萍、曹明海、钱梦龙:《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存在》,《中学语文》(教师版),2009年第5期。
③程红兵:《于漪语文课堂教学风格总体倾向管窥》,《语文教学通讯》,1997年第9期。
④程红兵:《于漪语文课堂教学风格谱系研究》,《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⑤钱梦龙:《导读:逐步摆脱学生的过程》,《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2期。
⑥郎享伯、滕英超:《中学语文教坛风格流派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7页。
⑦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和结构模式》,《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第12期。
⑧戴汝潜:《宁鸿彬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
⑨⑩宁鸿彬:《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54、260页。
?輥?輯?訛?輥?輱?訛蔡澄清:《点拨碎语》,《语文教学通讯》,1993第12期。
?輥?輰?訛张定远:《一条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正确途径——评蔡澄清“点拨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3期。
?輥?輲?訛?輥?輴?訛蔡澄清:《简论语文点拨教学法的要义与操作》,《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12期。
?輥?輳?訛武玉鹏:《名师研究—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思想》,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輥?輵?訛张定远:《技艺精湛的课堂教学——善于创新的语文教研员余映潮》,《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6期。
?輥?輶?訛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
?輥?輷?訛余映潮:《课型设计的艺术——关于课型创新的若干思考》,《语文阅读教学50讲》,2005年版。
?輦?輮?訛张定远:《余映潮——善于创新的中学语文教研员》,《语文教学通讯》,2003第6期。
?輦?輯?訛?輦?輰?訛余映朝:《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輦?輱?訛?輦?輲?訛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83、84页。
?輦?輳?訛祝禧:《“文化语文”与“教育回归”》,光明日报,2009年第2期。
?輦?輴?訛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輦?輵?訛?輦?輶?訛?輦?輷?訛赵谦翔:《赵谦翔与绿色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22页。
?輧?輮?訛董一菲:《董一菲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方法】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名师06-06
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心得体会06-18
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06-08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坊个人研修计划(张贵友)06-18
小学语文复式教学06-06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09-1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09-12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反思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