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总结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湿地保护总结(通用10篇)

湿地保护总结 篇1

加强湿地保护坚决打击毁湿开垦等破坏湿地

资源行为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坚决打击毁湿开垦等破坏湿地资源行为的通知》(林湿发

[2011]213号)、(甘林护函[2011]511号)精神,全面推进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和退化湿地的科学恢复,进一步加强我区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维护湿地国土生态安全,根据市林业主管部门总体安排部署,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了加强湿地保护坚决打击毁湿开垦等破坏湿地资源行为的专项治理工作,现将此次湿地专项治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为认真组织好这次打击毁湿开垦等破坏湿地资源的专项行动,我局高度重视,由一把手局长亲自动员部署,指挥打击毁湿开垦等破坏湿地资源行为的专项行动。一是召开了各乡镇湿地工作分管领导参加的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区林业局局长周品德同志结合我区实际,针对当前湿地保护现状,就如何组织开展好加强湿地保护坚决打击毁湿开垦等破坏湿地资源行为专项行动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宣布了具体行动计划。二是根据省厅和市局的统一部署,在认真分析目前全区湿地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的基础上,我局下

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坚决打击毁湿开垦等破坏湿地资源行为的通知》文件,文件制订了专项行动工作目标,行动重点,主要措施,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机构。为加强这次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区林业局、区沙生植被野生动物保护站组成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林业局局长周品德同志担任,成员由区林业局、区沙生站有关领导和股(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林业局),具体负责专项行动的协调工作。全区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了由区林业局牵头组成的专项行动巡回督查组,及时掌握全区专项行动情况,检查和指导各乡镇的专项整治工作。

二、突出重点,加大打击力度

一是以全区湿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湿地资源保护设施分布集中、非法侵占破坏较为严重的银达、怀茂、三墩、临水、铧尖等乡镇区域为重点,进行全面检查,湿地面积分布较少的乡镇进行重点检查,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扎实进行。

二是加大力度打查各类非法侵占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与国土、水利等相关部门共同联合,重点查处了违法占用湿地、毁湿开垦、修筑设施、倾倒垃圾等破坏湿地资源的活动。全区各乡镇共查处并制止破坏或违法侵占湿地案件3起,初步建立了统一、协调、高效的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机制。

三是严格依法行政,严厉查处了侵占破坏湿地资源的各类违法行为。针对破坏湿地资源活动的特点,重点乡镇均安排专门队伍对关键地区、关键村屯进行值班,对非法侵占、蓄意破坏湿地的违法活动依法进行了及时制止和严肃查处,并责令责任人限期进行了清理、整改和恢复。其中对三墩镇陈家坝村村民欲违法圈占湿地作为农用耕地的行为及时制止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对在三墩镇夹边沟水库湿地违规扩建鱼池行为进行了纠正和恢复整改,对银达清水河湿地随意倾倒垃圾行为实施了全面清理。此次专项整治活动中做到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及时纠正,全面整改,在群众中起到了充分的警示及教育的作用。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认识

在这次专项行动过程中,我们广泛宣传了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重点向群众宣传国家、省、市、区有关保护湿地资源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一方面通过印制宣传手册、张贴标语、召开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影响广泛的宣传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把保护湿地作为宣传的重点,对专项行动的关键举措进行了跟踪报道,形成了呼吁全社会共同保护湿地的良好声势,扩大了湿地保护工作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对影响较大的毁湿、违法侵占湿地案件进行了曝光。通过正反两个方面来教育和警示社会公众,起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项行动成果的作用。

各乡镇政府也利用悬挂横幅、散发宣传资料、在各村进行讲座等多种方式对本乡镇的干部和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确保了这次专项整治工作宣传到位,不留死角。

四、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为将湿地纳入科学化、正规化管理轨道,根据省、市通知精神,我局积极向政府和编制部门汇报协调,上报了建立当地湿地管理机构的报告,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和保护工程项目的争取打下了基础。

湿地保护总结 篇2

湿地, 在前些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只是近年来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才开始探索它的功能和价值。

湿地概念的提出只有30多年的时间, 但湿地的存在却是与地球同龄了。什么是湿地?对于湿地的定义, 一些国家的科学家早有研究, 并提出相互有差异的表述。1971年2月2日, 来自18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共同签署了国际《湿地公约》。这是一部全球性的政府间的自然保护公约。截至2000年《湿地公约》已有117个缔约国, 我国在1997年7月31日加入《湿地公约》。《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的、常年或季节性的、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咸水或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按照这个定义, 湿地包括了所有的河流、湖泊、沼泽、池塘、滩涂、珊瑚礁, 还包括人工湿地如水库、鱼塘、盐池、稻田等。由此, 科学家们估算, 全球湿地面积570万平方公里, 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 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据调查, 现有100公顷以上的湿地3848万公顷 (不含水稻田) , 占国土面积的3.77%。内蒙古属于湿地资源分布较多的省区之一, 湿地总面积424.5万公顷, 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7%, 在全国占第3位。1万公顷以上的重点湿地18块, 其中划为国际重要湿地的两块, 即达赉湖湿地和鄂尔多斯遣鸥湿地。一般湿地2616块。

湿地与陆地、海洋不同, 它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湿地面积虽然大大小于森林和海洋, 但湿地生态系统支持了陆地全部淡水生物群落和部分盐生生物群落, 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生态功能。国际上通常把森林、海洋和湿地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又把湿地称为天然水库、天然生物库和地球之肾。湿地的功能,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湿地为人类提供了淡水资源

水是生命存在不可缺少的物质,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除开采地下水外, 均来源于湿地。湿地也是地下水的重要来源。储存在沼泽、河流、湖泊和塘坝中的大量淡水都可以直接利用。湿地在蓄水、输水、供水和补充地下水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据有关资料, 全区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71亿立方米, 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71.27亿立方米, 全区有沼泽湿地310万公顷, 相当于100个大型水库。

(二) 湿地养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

湿地生境类型众多, 为湿生、水生生物物种创造了有利的栖息条件。据有关资料, 内蒙古湿地虽然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7%, 但湿地高等植物有103科、293属、763种, 分别占全区高等植物科、属、种的53.1%、34.7%和29.1%。内蒙古湿地鸟类288种, 占全区鸟类总种数的66%。湿地有鱼类90种, 隶属于8目13科。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 丰富多彩的湿地生物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三) 湿地具有固碳和调节气候的功能

据研究, 湿地吸纳碳的能力超过森林和海洋, 单位面积湿地固碳作用是森林、海洋的9倍。湿地是全球最大的碳库, 储存有全球35%的碳。当湿地遭到破坏, 不仅固碳作用减弱, 而且将由“碳汇”变成“碳源”, 向外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 从而加剧气候变暖的进程。因此, 保护湿地和建造人工湿地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

(四) 湿地具有拦蓄供水, 降低自然灾害的作用

湿地具有超强的蓄水性和透水性能, 沼泽地能保持大于其土壤本身重量3-9倍或更高的蓄水量。许多湖泊、沼泽湿地与河流相连, 在暴雨或河流涨水期间, 能将过量的水储存起来, 均匀地缓慢地释放, 以减少洪水给下游排放带来危害。在干旱季节, 湿地可将洪水期间容纳的水向周边地区和下游排放。因此, 湿地在控制洪水, 调节径流、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 湿地还有降解污染, 净化水质的功能。

(五) 湿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工业原料资源

科学家们一般认为, 湿地具有很高的生产力, 每平方米米湿地每年可生产2公斤左右的有机物。英国《自然》杂志1997年公开评估认为, 全球生态系统的价值是每年33万亿美元, 而其中湿地就占45%, 每年为14.9亿美元。湿地的经济价值是多方面的, 可为人类提供水产品、粮食、药材、芦苇等, 还可为人类提供泥炭、矿砂、食盐、天然碱、石膏等多种工业原料以及稀有的矿藏。湿地也是能源生产基地, 泥炭、薪柴可作为燃料, 利用河流、湖泊湿地可开发水力发电。我区用于水力发电的河流主要有嫩江、额尔古纳河、西辽河和黄河干流以及一些大型水库。

(六) 湿地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科研基地

湿地的旅游功能与科研价值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显示出来的。我区许多重要的旅游、休闲风景区都建立在湿地上。如达赉湖, 达里诺尔、乌梁素海、哈素河、岱海以及黄河、阿尔山天池等, 均是以湿地为基础的旅游、休闲、疗养和观光场所。湿地中丰富的生物群落, 珍贵的濒危物种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生态教育的理想地方。现在, 我区已开展了有关课题的科研工作。如达赉湖的鹤类研究, 鄂尔多斯的遗鸥繁殖研究, 乌梁素海的鸟类种群变化研究等, 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综上所述, 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 湿地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 人类不可能没有湿地, 湿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湿地:面临着面积萎缩、资源锐减的危机

人们对湿地经历了一个由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的过程。

长期以来, 人们把湿地当作荒滩、荒水、荒地对待, 进行无限制的索取, 大肆开发利用, 而不去加以保护, 致使大量湿地资源遭到干扰和破坏, 湿地面积逐年萎缩, 直至消失。最近看到有关媒体报道两条湿地的消息, 均来自新华社。一条是, 据中国工程院专家考察, 东北地区沼泽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11.4万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6.57万平方公里, 减少了42%。另一条是, 海河流域主要湿地面积从上世纪50年代的3801平方公里下降到本世纪初期的538平方公里, 减少了5/6。这两条消息都指出, 湿地减少, 有自然原因, 如干旱等, 但主要是人为因素。另据有关媒体报道, 我国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失, 50年来已经减少1000个内陆湖泊。我区的湿地也面临着面积萎缩、资源锐减的危机。据调查, 全区18块重要湿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 其中, 包括两块国际重要湿地。从我区情况看, 对湿地的干扰和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不合理的兴修水利工程, 大量开采地下水, 这是湿地萎缩和干涸的重要原因

如阿拉善盟居延海是内蒙古少有的沙漠湿地, 上世纪初60年代以来由于上游兴修水利工程, 曾使居延海干涸 (近年来又有供水) ;通辽市科尔沁区莫力庙水库、奈曼旗西湖, 也是由于上游给水断流加之干旱, 前几年就已干了。有些湖泊和沼泽虽未干涸, 但水面缩小、水量减少、湿地功能减退。

(二) 围垦造田, 这是湖面缩小, 沼泽湿地消失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淖尔河流域有几万公顷沼泽湿地被垦为农田。乌梁素海上世纪60年代水面为400平方公里, 70年代因围垦, 使水面缩小到270平方公里, 下降了48%。在沙区有许多面积不等的丘间湿地, 常年有水或季节性有水, 湿润着沙区植被, 现在很多被开垦为农田, 这在科尔沁沙地尤为突出。有的被开垦为稻田, 这虽然也算人工湿地, 但与自然湿地相比其功能已大大减退。

(三) 工农业生产对湿地的污染

由于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工业生产的排污对周边的湿地造成污染, 致使水质发生变化, 水生生物减少。如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在上世纪60年代因捕杀附近草原的害虫, 大量喷撒农药, 造成湖水污染, 鱼类锐减。乌梁素海已变成极度污染富营养化的湖泊, 鱼类已无法生存。这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黄河由于工业排污也经常受到污染。现在随着经济发展, 为了取水用水方便, 一些企业都建立在河流、湖泊附近, 如电厂、化肥厂、铝厂等, 工业生产对湿地水质的污染是严重的。

(四) 对湿地利用不合理, 导致资源减少

如辉河、达赉湖、图牧吉、毛林郭勒、乌拉盖等温地都盛产芦苇, 因过刈割, 长势逐年退化, 产量大幅度下降。有些湿地开发为旅游区, 由于不注意湿地保护, 致使湿地受到严重干扰。如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 但因受到旅游的干扰加之水面缩小, 遗鸥的数量已不多了。有些湿地的野生动物遭到滥捕、滥猎的现象也很严重。

从我区看, 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连续干旱、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是湿地萎缩和消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湿地一旦遭到破坏, 其后果是严重的。首先是提供给人类的淡水受到影响, 严重者将发生水荒。湿地遭到破坏, 生物物质资源必然减少, 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如奈曼旗西湖的干涸, 使庐湖盛产的著名红尾鲤鱼已不复存在;乌兰察布市的黄旗海, 由于水质咸化, 已不能进行渔业生产, 著名的“官村鲫鱼”也就消失了。湿地遭到破坏, 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如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和我区淖尔河流域的特大洪水, 都与大量湿地被开垦种田, 削弱了调洪功能有密切关系。湿地变为农田, 人们得到了粮食, 但却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湿地的减少与消失, 也必将影响其他生态系统, 如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 同时也影响气候的变化, 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计的。

我国和我区对于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晚, 但近年来, 随着对湿地认识的提高, 湿地保护工作开始引起了重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家在湿地保护上做了大量工作, 成效是显著的。2000年国家17个部门共同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确定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与行动纲领;2002年,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将湿地保护作为12个重大战略问题之一进行研究, 进一步明确了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政策措施和任务目标;2004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把湿地保护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2005年, 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 将以工程措施全面推进湿地保护工作。目前, 由政府主导, 全民参与湿地保护工作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全国约有45%的自然湿地纳入470个自然保护区, 得到有效保护。我区按照国家的要求, 积极开展了湿地保护工作, 现在已有22块湿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面积181万公顷, 占全区湿地面积的40%。总的来看, 湿地面积减少, 功能下降的趋势正在逐步得到控制。但是, 我们也必须看到, 湿地保护仅仅是取得初步成效, 湿地保护仍然是我区生态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远远落后于防沙治沙、水土保持以及草原建设等方面的生态建设, 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湿地保护任重道远。

三、保护湿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 对于维护生态安全,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在湿地保护上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

(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态建设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草原、农田、沙漠都是陆地的重要生态系统。湿地兼有陆地和水域双重特征的特殊生态系统, 与其它生态系统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湿地遭到破坏, 面积消失, 功能退化, 物种减少, 势必造成整个生态与环境的恶化。居延海干涸后, 周边大片的胡杨林、红柳林死亡。沙区的湿地消失将引起更大范围的土地沙化;草原上湿地消失, 将会引起草场退化;林区湿地减少, 将危及森林资源。因此, 必须把湿地保护作为整个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应该认识到, 实现生态状况“整体好转”直到实现“良性循环”, 不搞好湿地保护工作是不行的, 是不全面的, 生态安全是没有保障的。反过来, 其它生态建设如防沙治沙、保持水土, 草原建设等, 搞好了也有利于湿地保护。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兴修水利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湿地遭到破坏, 将造成水资源的减少, 调洪能力降低。因此,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了水资源, 保护湿地就能防止和减免旱涝自然灾害。从这种意义上讲, 保护湿地也等于兴修水利。为了发展生产应该大兴水利, 兴修水利如修建水库也是增加湿地面积。但兴修水利必须与保护湿地结合起来。正如前述, 由于兴修水利不注意湿地保护, 或者无限制地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这是湿地面积萎缩、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应该把湿地保护纳入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列入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把水利建设、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湿地保护统筹安排, 生态用水、生活生产用水互相兼顾, 上下游、地上地下通盘考虑。再也不能干上游修水库, 下游断流, 只顾生产生活用水, 而不顾生态用水的事情了。

(三) 正确认识和处理工农林牧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湿地强大的生态功能支持着工农牧林业生产。这些生产建设的用水, 除利用地下水外, 都取之于湿地。湿地供给工业用水, 湿地滋润森林、草原, 湿地的淡水浇灌着农田。没有湿地工农牧林业生产将会遇到很大困难, 工农牧林业生产离不开湿地。当前的问题是, 由于认识上的原因, 在发展生产过程中往往做出不利于或破坏湿地的事情。如工业排污;农业开发中, 开垦湿地造田, 一些地方大量开垦“下湿地”;在湿地周边过牧破坏植被;个别地方把湿地规划为宜林地, 在治沙上强调治满治严。凡此种种, 都不利于湿地保护, 均属改正之列。特别应该强调的是, 有的地方本来地下水水位逐年降低, 已经出现“漏斗”现象, 但仍未引起足够重视, 继续打井, 不仅浇灌农田, 而且还要浇灌造林地, 这样过度开采与利用地下水, 不仅造成现有湿地减少, 长此下去, 其后果将是无水可采无水可用, 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有些地方提出退耕还湖, 限制或慎重开采地下水, 防沙治沙要保护丘间湿地等, 这些措施是值得提倡的。

(四) 正确认识和处理开发旅游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湿地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资源与场所, 但发展旅游必须在保护好湿地的基础上进行。人们应该认识到, 湿地之所以成为旅游的好地方, 主要是因为它的美丽景观和多采的物种吸引人。如果湿地遭到破坏, 也就失去了它的旅游价值。现在有些地方, 在湿地范围内, 甚至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无限制地建宾馆、盖饭店、修建娱乐设施, 在湖面大搞游艇游览, 加之管理不善, 干扰湿地的动物、破坏植被、旅游垃圾污染湿地环境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 凡是开发为旅游的湿地必须加强湿地保护管理, 要倡导生态旅游、绿色环保旅游。因开发旅游而破坏湿地的现象必须加以制止。

(五) 正确认识和处理湿地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湿地保护与湿地协调发展关系探讨 篇3

关键词:湿地保护;湿地旅游;协调发展;盘锦

中图分类号:S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9-0084-03

湿地是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关系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资源,在美化环境、改善气候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我国湿地面积和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严重,严重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突出了湿地保护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同时,湿地属于生态旅游的类型之一,通过开发湿地资源的生态旅游可以实现旅游与保护的协调共生。

1 盘锦湿地基本情况

1.1 盘锦湿地概况

盘锦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核心地带,湿地面积32.95万hm2,约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80%,享有“丹顶鹤的故乡”、“黑嘴鸥之都”、“北国江南”等美誉。本区共有维管束植物46科224种,野生动物90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7种。据统计,每年有300余只丹顶鹤迁徙经过此地,是世界丹顶鹤繁殖的最南限。该区域分布黑嘴鸥1 200余只,也是世界黑嘴鸥最大种群栖息地,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湿地景观,为盘锦湿地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1.2 盘锦湿地保护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湿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加大了湿地保护力度。在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盘锦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主要保护措施包括:一是根据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有关湿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湿地;二是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三是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维持盘锦湿地生态系统及保护多样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四是湿地科学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湿地保护和恢复奠定了基础;五是退耕还湿工作增加了湿地面积,增强了湿地生态功能。

2 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2.1 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是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旅游经济目标的实现又能为保护湿地资源提供资金保障。因此,协调好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可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的旅游效益,从而实现湿地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持续发展“双赢”的目的。

2.2 生态旅游促进湿地生物保护

湿地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良好,景观及环境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高,为人们进行生态旅游提供了极佳的资源与环境。在保护的前提下,自然保护区内开辟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对周围群众和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为湿地的珍稀濒危生物保护等寻求经济支撑,增加保护和管理的力度。同时,还能帮助当地群众就业和脱贫致富。

2.3 生态旅游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生态旅游开发可以为区域带来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及若干间接效益。据测算,国外每1.00美元的直接旅游收入可带动2.50美元的间接收入,在我国旅游业每收入1.00美元,可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3.12美元。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业,可帮助当地脱贫致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性利用。

3 盘锦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措施

3.1 盘锦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优势和机遇

盘锦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火红的翅碱蓬迎风斗浪,红艳连天;植被类型保存完好的万顷苇海、碧波荡漾、风光旖旎;此外,盘锦湿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觅食和繁殖环境,被称为观鸟的天堂。

人们在此能观察湿地鸟类的生态行为和植物的生长规律,还能在一望无际、静谧荒美的芦苇荡中或 “红地毯”横铺的海滩上观看草长莺飞、鸿翔鹤舞、水鸟飞鸣、鱼翔浅底的美景,又可以参与采拾、垂钓、捕捞,河味海鲜品尝等项目,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野趣雅致。此外,交通设施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拉近了盘锦与国内各城市及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客源市场前景广阔。旅游者越来越多的选择亲近自然的生态旅游,给盘锦发展生态旅游带来了新机遇。

3.2 盘锦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3.2.1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必须适应市场需要,尤其要切实了解旅游市场的真实需求,决不能盲目从事。在有市场的情况下,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避免因短期行为而损失长远利益。

3.2.2 慎重定位、瞄准方向 无论是项目定位,还是市场定位,都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包括确定开发的主导项目、开发规模、开发档次等,必须慎重地瞄准方向,才能使开发项目具有发展前途。

3.2.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盘锦湿地的区域性和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决定开发旅游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突出特色、抓住主题,通过项目组合和环境利用,人文景观和文化的挖掘,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

3.2.4 选准起点、流动发展 开发盘锦湿地生态旅游,要选准起步项目,尤其是经济效益好、见效快的项目,从而形成流动投入,推动流动发展。

3.2.5 量力而行、逐步推进 开发湿地生态旅游产业要量力而行,切忌盲目上马建设、铺摊,应是逐步推进,分期分步实施,把旅游项目建设控制在市场和投资力度所允许的条件下。

3.2.6 开发与保护并举 湿地生态旅游产业是对当地湿地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一种开发和利用。在开发利用资源的时候,只有坚持环境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才能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确保湿地可持续发展。

3.3 盘锦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措施

3.3.1 形成集成优势 盘锦湿地旅游要想吸引更多的客源,带来持续的旅游效益,应该通过优化打包的方式提高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提升盘锦旅游的整体实力。

3.3.2 建立完善的规划制度 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和颁布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规划,合理划分功能区,拟定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观光游览和居民居住的各种规划方案。规划应与盘锦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目标一致,以湿地生态旅游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来改善湿地自然环境。

3.3.3 重视社区参与湿地生态旅游 采取行之有效的机制,让社区居民参与湿地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确保当地居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使保护事业得到有力支持,从而使湿地生态旅游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3.3.4 加强专门人才培养与培训 湿地生态旅游对人才的需要是全方位的,需要旅游管理、湿地保护与管理、生态旅游、环境科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以及相应的导游人员。因此,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地区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满足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4 结语

在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结合盘锦市生态强市的战略思想开展湿地生态旅游,不仅可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全市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对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湿地宣传标语 篇4

2、爱上西溪,留下回忆。

3、爱我大湿地,爱我大自然,这就是生命的实施法则。

4、办好首届湿地文化节,演绎生态环境新理念。

5、保护绿色湿地,构筑生态文明。

6、保护湿地,爱护水鸟。

7、保护湿地,从我做起。

8、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9、保护湿地,人人有责。

10、保护湿地,为鸟类留下家园。

11、保护湿地,造福人民。

12、保护湿地,造福人民。

13、保护湿地功在当代,生态平衡惠在千秋。

14、保护湿地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文明。

15、北国水城,醉美湿地。

16、城市多一块湿地,生活多一份诗意。

17、从高山到海洋,湿地在为人类服务。

18、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

19、地球因湿地而精彩。

20、地球之臂,大庆之韵。

21、返璞归真自然景,心静如水湿地魂。

22、负责任的旅游有益于湿地和人类。

23、感恩自然,爱护湿地。

24、关注湿地,关注人类健康。

25、关注湿地,关注森林。

26、哈尔滨湿地,最滋润的记忆。

27、哈尔滨湿地让城市生活更自然。

28、弘扬湿地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29、加强湿地保护,促进生态和谐。

30、加强湿地保护,增进人类福祉。

31、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

32、精彩大庆,魅力湿地。

33、精彩还湿地,魅力新大庆。

34、靠近湿地,靠近自然。

35、快乐大庆行,悠悠湿地情。

36、来大庆感受自然,到湿地体会秀美。

37、浪漫西湖,梦幻西溪。

38、留下西溪只为你,都市湿地看西溪。

39、履行湿地公约,切实保护好湿地资源。

40、绿色大庆,健康湿地,生态家园。

41、没有湿地就没有水。

42、品湿地文化,赏大庆精彩。

43、品湿地文化,赏大庆神韵。

44、品质杭州,生态西溪。

45、亲近冰城湿地,感悟夏都魅力。

46、情醉西溪风情,梦栖湿地画廊。

47、人间天堂,醉美西溪。

48、人与湿地,息息相关。

49、生态大庆,湿浸心灵。

50、生态旅游哪里去,大庆湿地欢迎您。

51、诗画天堂,生态西溪。

52、湿地:水、生命和文化。

53、湿地的盛宴,市民的节目。

54、湿地风情孕育大庆儿女,热情相待汇聚天下驴友。

55、湿地节,生态情,大庆行。

56、湿地旅游,一种美妙的体验。

57、湿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家园。

58、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59、湿地世界有待探索的世界。

60、湿地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生态环境。

61、湿地是生命之源。

62、湿地守护水资源。

63、湿地文化,寻梦中国。

64、湿地休闲,养身乐园。

65、湿地孕育和谐文化,森林促进科学发展。

66、湿地之水,水之湿地。

67、石油让大庆扬名,湿地使大庆更美。

68、叹为观止释由美子,流连忘返湿地秀。

69、天堂的湿地,湿地的天堂。

70、天堂绿洲,生态西溪。

71、我用我心热爱自然,我用我行保护湿地。

72、相约大庆,牵手湿地。

73、享湿地文化,观大庆风采。

74、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

75、携手湿地,共享奥运。

76、心系健康湿地,梦栖百湖之城。

77、心系湿地,悠然自得。

78、秀丽湿地,浪漫大庆。

79、寻梦魅力大庆,温情湿地美景。

80、寻梦湿地,相约西溪。

81、一方湿地景观,一张大庆名片。

82、一样的湿地,不一样的西溪。

83、与大庆同歌,与湿地共舞。

84、与湿地同行,为大地喝彩。

85、与湿地握手,和生态拥抱。

86、展湿地风采,铸大庆辉煌。

87、珍惜我们共同的国际重要湿地。

88、中国大庆精彩有约,湿地文化魅力无限。

89、中国大湿地,天然百湖城。

90、走进大庆湿地,感受生态魅力。

91、走进大庆湿地,相约生态之家。

保护湿地征文 篇5

从网上我获知,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湿地,指的是陆地和水域交汇处,地表有暂时或永久性的浅层积水,以水生植物为优势的区域。包括河口三角洲、海岸滩涂、内陆低地、浅水湖泊、泥炭沼泽、湿生草原与林地、人工湿地等多种类型。湿地被称为“自然之肾”,在自然界中具有调节优化生态环境的功能,因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现在世界各国都将湿地视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并立法加以保护。而湿地,是大自然赐予大庆的一笔宝贵财富。平衡生态、涵养水源、孕育生命……大庆湿地,不仅仅是一片珍贵的“水面”,犹如颗颗“珍珠”泛着光辉,为这座刚毅的城市增添了几分“柔美”。作为我国湿地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大庆湿地具有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除了有较多的湖泊和沼泽外,还有与之共存的草原、自然次生林等,它们共同形成了大庆地面的壮美景观。据统计,大庆市有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盐沼湿地、湖泊湿地、江河湿地和人工湿地共计6大类型,16种湿地犹如珍珠般泛着光辉散落在城市各地。

保护湿地的措施 篇6

1 法律手段

法律是最有力最强制的措施,湿地治理也应做到有法可依,为了防止我国湿地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湿地立法刻不容缓,通过有关法律程序,如民事、刑事等等来进行湿地保护,加快湿地保护方面立法步伐。

2 行政手段

制定有关行政部门的湿地保护政策,在湿地生态管理中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湿地监控和功能评价体系,对已有的湿地进行长年的追踪测定和调控,并且强制执行湿地保护政策,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 湿地污染要防治、治理统筹兼顾

湿地管理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湿地污染主要来自工农业的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要严格加强对城市排污场所的管理。严禁在湿地附近进行大型农业生产、建设重污染工业园,已建的工业基地要强行迁走。对已经污染的湿地,通过一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对退化或者消失的城市湿地进行修复或者重建,逐步恢复湿地受干扰前的结构、功能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最终达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状态。严格做到治理和防治统筹兼顾。

4 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开发先进的湿地污染治理技术,做到高效治理,低成本治理。贯彻执行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运用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来解决湿地结构可持续性、功能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5 宣传教育方面

实施湿地保护教育,普及湿地知识,树立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让更多群众参加到湿地保护中来。

湿地保护成效评估 篇7

全世界140年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实践证明, 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佳手段, 而且还是建设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有效措施。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黄石国家公园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至2008年, 全球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达到12万个, 总面积2.1×107km2, 相当于2个加拿大的国土面积。

我国对于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探索始于20世纪, 199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被作为国家标准 (GB/T 14529-93) , 执行至今。该标准根据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 (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海洋/海岸) 、野生生物类 (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 和自然遗迹类 (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 等3大类别9个类型。到2011年中国共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614个, 其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91个。目前, 中国已初步形成以湿地保护区为主体, 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海洋功能特别保护区、湿地多用途管制区等多种管理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 但并未见湿地保护成效评估方面的研究报道, 也没有关于保护区设置类别合理性的和类别空缺的评价。

截至2011年5月底, 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共91个 (未包括我国的港、澳、台地区, 下同) , 保护区总面积为2.64×105km2;分别占全国国家级保护区总数 (303个) 和保护区总面积 (9.12×105km2) 的30%和29%, 分别占全国保护区总数 (2538个) 和保护区总面积 (1.49×106km2) 的4%和18%, 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5%。拥有5个及以上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行政区依次是黑龙江 (14个) 、吉林 (8个) 、广东 (6个) 和内蒙古 (5个) , 拥有3~4个的为湖北、海南、山东、四川、辽宁、甘肃、安徽、广西、江苏、河南、青海、西藏和云南, 目前北京和山西还没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行政区是青海省, 达1.57×105km2, 所占全部国家湿地保护区面积的比例高达60%;面积处于1×104~3×104km2水平的行政区有西藏、黑龙江和内蒙古;面积处于0.1×104km2水平以下的行政区有天津、宁夏、湖北、上海、江西、河北、贵州、广西、福建、浙江和海南。30年来, 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湿地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总净减少量为8152.47km2, 约占全国湿地总净减少量 (1.01×105km2) 的9%。在总净变化中, 除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增加外, 沼泽湿地、湖泊湿地和滨海湿地都在减少。

从湿地净变化占总净变化的比例来看, 1978~1990年为49%, 1990~2000年为27%, 2000~2008年为24%, 表明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近一半是在1978~1990年减少的, 可能是由于改革开放前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造成的, 为了解决温饱而大力开发湿地, 特别是开荒造田和兴修水利。30年来, 沼泽湿地减少最多, 达5686.33km2, 减少最多的时期是1990~2000年, 2000~2008年得到有效遏制;湖泊湿地减少次之, 接近沼泽湿地减少面积的1/3, 在1990~2000年减少最少, 但2000~2008年消失速率又在加大;滨海湿地减少最少, 约为沼泽湿地减少面积的1/5, 在1978~1990年减少最多, 但2000~2008年有所缓解;河流湿地增加较多, 高达2574.60km2, 1978~1990年增加最少, 1990~2000年增加最多, 2000~2008年趋于稳定;人工湿地增加较少, 约为河流湿地减少面积的一半, 1978~1990年、1990~2000年增加较多, 但2000~2008年增加幅度有所下降。在91个湿地保护区中, 保护效果较差的面积比 (79%) 远高于个数比 (48%) , 且远高于保护成效优良的面积比 (15%) 、个数比 (21%) 和保护成效中等的面积比 (5%) 和个数比 (18%) 。在保护成效较差的湿地保护区中, 沼泽湿地保护区明显是主体, 野生动物、海洋海岸和湖泊湿地类型保护区的个数比比较接近沼泽湿地, 但面积比却只有16%、3%、2%。在保护成效优良的湿地保护区中, 湖泊湿地类型是主体。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 篇8

关键词:湿地;立法;生态

一、河北省湿地保护的意义

湿地、森林、海洋并列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更有“地球之肾”之说。由此可见,湿地地位之重要性以及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意义

河北省位于华北地区,春旱夏洪是该地区主要气候特征,这种气候特征使得农业生产损失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湿地拥有的特殊地形,能够减缓地面水流的流速。它像一块海绵,遇到大量降雨时能够储存水,在缺水时可以释放水。因此,湿地的保护、存在能够缓解自然灾害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湿地另一个重要的生态价值是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维持了生物多样性。在我国超过一半的鸟类是以湿地为繁殖栖息地的,在迁徙季节,大批候鸟都会在湿地停歇。2016年4月22日,河北省沧州南大港湿地发现了濒危物种——青头潜鸭。这种渤海鸟类在世界上仅存500只左右,比大熊猫还要稀少,而在南大港湿地就发现了4只,这为我们保护湿地打了一剂强心针。除此之外,湿地还能够净化水、降解污染物质;湿地能够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补给地下水等。

(二)经济意义

湿地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白洋淀湿地中有着大量的芦苇,这些芦苇不仅仅可以净化水,还是造纸的材料之一;在昌黎黄金海岸湿地、北戴河湿地等中,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还有一些湿地中有藕、菱以及鱼、螃蟹、虾等农副产品;一些水田种植、池塘养殖也是依赖着湿地;昌黎黄金海岸湿地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优美的风景,国际滑沙活动中心、葡萄沟、金沙湾海洋沙雕大世界等景点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这些都体现了湿地的经济价值。

二、河北省湿地现状及破坏原因

河北省湿地资源相对较少,全省湿地面积有1.1万平方千米,但是湿地类型多样。湿地主要可以分为滨海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水库)湿地5大类,其中河流湿地与湖泊湿地的面积超过了湿地总面积的一半。虽然河北省湿地面积不大,但是并不代表可以忽略它的重要性。中国重要湿地有7个,包括昌黎黄金海岸湿地、滦河河口沼泽区、白洋淀湿地、北戴河沿海湿地、沧州南大港湿地、张家口坝上湿地、衡水湖湿地;湿地保护区分为国家级与省级,国家级有3个,省级有6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有2个,保定市涞源县拒马源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2003年、2013年,我国分别进行了两次湿地资源的调查,调查发现,2013年我省湿地总面积要比10年前下降了15%,虽然我省的湿地保护工作正在进行,但是一些湿地仍然面临着水位下降甚至干涸的危险。例如,邢台的宁晋泊曾经是著名的湿地,与白洋淀齐名,但现如今,再也看不见它的踪影。

据一些专业人士介绍,省内的湿地面积出现大幅度萎缩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后期。出现这一现象并不是一天两天,原因也并不是单一的。

(一)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湿地是培育微生物的天然器皿,所以天然的湿地土壤肥沃、土质优良,因此给农作物提供了完美的生存环境。河北省是个农业大省,靠地吃饭的农民人数多,为了增加种植面积,村民们将湿地变成耕地,此举是加速减少湿地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2014年,在白洋淀旁边发现别墅林立,这种违章建筑的出现也对湿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受利益的驱使,造成了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二)湿地的严重污染

湿地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在省内存在很多的工厂将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排入河流、土地,这些未经过处理的水就会对该流域内的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在农业中不免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这些农药化肥渗入土壤、流入河流,不仅会恶化水质、污染土壤,也会威胁湿地生物的生存;村民大量生活垃圾的倾倒也会污染湿地。

(三)湿地保护意识薄弱

保护水、森林资源,保持空气的清洁早已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提及湿地保护,很多人对此并没有概念。在藁城区贯庄村,村民倾倒的生活垃圾已覆盖了半个桥面,该村的养牛场紧邻汪洋沟,牛粪也是直接流入沟内。问及是否知道这些垃圾会污染湿地,村民是一脸茫然。这种现象在我省是普遍存在的,由此可见,保护湿地的意识并没有在人们心中形成,意识仍然薄弱。

三、河北省湿地保护立法现状

与其他省相比较,河北省湿地保护工作开展的较晚。2002年4月16日,衡水市政府批准的《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意味着河北省湿地保护拉开帷幕。虽然2002年批准的《办法》对于湿地保护有一定意义,但是这份热情并没有延续下去,接下来的十几年内,河北省并没有出台湿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的《河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河北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对野生动物栖息地、自然保护区提出了保护,对于破坏行为也有相应处罚措施,但这两个条例中从头到尾并没有出现“湿地”字眼,对于湿地的保护力度甚微。

河北省湿地保护的空白直到2013年12月26日《河北省湿地保护规定》的出台才进行了填补。《规定》于2014年2月1日实施,针对我省湿地种类多,分布不均等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更能有效的解决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我省湿地保护有法可依,为我省湿地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2015年河北省印发了《河北省湿地保护规划(2015-2030年)》,规划以保护、修复和扩大湿地生态空间为目标,到规划期末实现湿地面积增加9.06万公顷等。

四、河北省湿地保护立法建议

(一)建立地方湿地保护的生态补偿制度

对湿地的开发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者,有必要对湿地范围内的居民进行补偿,对他们因开发或湿地保护而遭受到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进行相应的补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这既是对居民生存权、发展区的保护,同时也为湿地保护减少阻力,推动湿地保护目标的实现。①

(二)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公民维护自身环境权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想要参与立法,切实维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势在必行。公众参与比较常见的是听证会这种形式,采取这种方式,能够使公民的意见得到充分的表达。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加强与公民之间的交流,听取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历,不同行业的意见,使得湿地保护的相关法律的制定更加健全。

(三)健全湿地管理体制

从《河北省湿地保护规定》中可以看出,林业部门是湿地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其他部门协助林业部门开展工作。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湿地、河流、土壤、森林等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各部门之间对湿地保护问题会存在职权交叉和利益关联。在《规定》中,第五条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描述,但仅仅是“……具体负责有关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发展和改革、财政、旅游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做好湿地保护管理的相关工作”,并没有对交叉重叠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所以,应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职责,防止“推诿责任”、“各自为政”现象出现。

(四)提高湿地破坏成本

在《规定》中第三十条是对违法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的规定,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除了对排污费数额是以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其他的最高罚款是三十万元,并且还必须是造成严重后果。由此可见,湿地破坏的成本较低,一些企业会不惜违法来获取利益。除此之外,必要情况下可以采用刑罚手段来惩戒这种湿地破坏行为。(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注解:

① 白宇飞.我国地方湿地保护之立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参考文献:

[1] 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 白宇飞.我国地方湿地保护之立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 朱建国,王曦.中国湿地保护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环境保护 感受湿地 篇9

感受湿地

———同发明德学校

湿地是人类一个资源库,同时又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2013年6月17日我们班组织了1次湿地考察活动,师生们在工作、学习之余亲近湿地、感悟自然,大自然的美丽使我们对地球母亲的热爱油然而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深切的认识。

6月17日,我班组织37 名教师和学生前往霍林河畔湿地考察。由我和万平老师带队.从学校出发,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到这里,同学们一路走一路歌,好不开心!

湿地与森林同是国土生态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为地球的空气进化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保护好湿地,可以有效地改善区域气候,优化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通过湿地考察活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增添了保护湿地、保护地球母亲的使命感。

保护湿地建议书 篇10

仰天湖高山湿地位于南岭北麓骑田岭山系之巅、北湖区境内,是中国最南方的高山湿地,拥有8000多亩的草地形态,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浅水湖区。目前,高山湿地尤其是高山草甸湿地和沼泽湿地中的森林沼泽,被畜牧业破坏较多,结构较为单一,加上地处高寒山区气候的影响,恢复期较长,亟待抢救性保护。

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利用价值,它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在生态平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有着“地球之肾”的美名。保护湿地,实现和谐发展,既是一项惠及子孙的宏伟大业,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系统工程。

湿地公园既是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湿地合理利用、改善民生的重要平台。建设湿地公园,既是湿地保护的迫切需要,也是拓展林业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同时,又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保障。北湖区仰天湖草原正在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让我们大家为申报自然保护区共同努力!

上一篇:唯美伤感的古风长句子下一篇:have的用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