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耳鸣的原因是什么(共10篇)
颈椎病大致有颈椎骨质增生、正常曲度变异和颈椎间盘突出。这主要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而压迫神经(硬膜囊)使局部代谢循环受阻所引起的。当然还要看具体压迫什么神经。通常可以分为以颈部症状为主的颈型、神经根受累出现上肢症状的神经根型、四肢运动和感觉障碍的脊髓型、椎动脉受压引起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刺激症状的椎动脉型和压迫食管有吞咽不适或困难的食管型。不知道你的症状具体是什么。其主要反应是疼痛、头晕、呕吐、手麻、失眠、反射性疼痛等。若不抓紧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导致无规律性流涕,视力下降,面瘫或上肢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
颈椎病会导致脑供血不足,颈椎的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或刺激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内听动脉痉挛,出现缺血症状,耳鸣症状因此出现。
颈椎病日常疗法
1、调整枕头与睡眠体位。首先是枕头的选择。若引起颈椎病的病因是椎间盘突出或椎体后缘有骨刺者,枕头可稍低。如果病因是椎管后方韧带肥厚内陷,对脊髓后方形成压迫者,可将枕头垫高,枕头的形状最好是元宝形。其次是睡眠体位。可取侧卧位,或仰卧位,不宜俯卧,要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弯曲状态。
2、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
颈椎病的建议
寻找解决你的病痛的关键是理解引发背痛的原因。这些症状听起来是否很常见,解决了这些病痛同时就能避免腰骶部疼痛变得更严重。
扭伤和拉伤
扭伤和劳损常一起成为腰痛最常见的原因。扭伤对背部的韧带来说是一种损伤,这些韧带有助于将脊椎的骨骼连在一起。拉伤对连接背部肌肉和骨骼的肌肉或肌腱是一种损伤。
▲症状:做向前或侧方弯曲躯干姿势的活动受限,背部肌肉痉挛。
▲你应该怎么做:卡茨博士说:“一定要保持进行如爬楼梯和转身等的日常活动,进行肢体活动时要避免做使情况变得更糟的运动和姿势。这样做会有一些小技巧”。治疗可能要持续几天到几周。受伤后随即冰敷受伤部位是正确的,一段时间后改用湿热敷对这些损伤有一定的帮助,这样就可以做些伸展运动了。乙酰氨基酚 (泰诺) 和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等非处方止痛药对这些损伤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胃溃疡和出血,肝、肾功能损害,以及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一定要得到医生的认可。如果你的腰背部疼痛不减轻而是变得更糟,你的情况可能比较严重,需要去看医生才能解决。
椎间盘疾病
每个人的椎骨会被称为椎间盘的缓冲垫分隔开来。年纪大了椎间盘内部胶状物的含水量会减少,而外层变薄,这种变化会导致整个椎间盘的瘪缩和向外凸出。这样的改变很少引起疼痛。然而,如果较软的内部结构通过在外层的裂缝向外突出,它可刺激到脊神经导致疼痛。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有时也指椎间盘“脱出”。
▲症状:腰背部突然发生的常向下放射到臀部和腿部,有时一直到脚的疼痛或麻木 (一种被称为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你应该怎么做:卡茨博士说:“这种症状出现时不要惊慌,这种情况往往会自行缓解,但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他建议这时要保持活力只需感到舒适即可。非处方止痛药可以帮助缓解腰酸腿痛。如果这种疼痛持续几个星期,就需要去你的医生那里进行影像检查了。可能需要处方止痛药和一个疗程的物理治疗来缓解疼痛。已证明硬膜外注射类固醇可减轻坐骨神经受压导致的腿痛。
椎管狭窄
有时脊柱上向下容纳脊髓和神经根的椎管因椎间盘的膨出、韧带增厚,或骨刺的发生而受到挤压或变窄被称为椎管狭窄。这种狭窄会对神经和脊髓产生压力。
▲症状:这种压力会导致站立、弯腰或步行时腰骶部特别的疼痛。疼痛可在你前倾、坐下时消失。狭窄也可引起臀部和腿部的疼痛。
▲你应该怎么做:非处方止痛药和物理治疗可以帮助你缓解背痛,硬膜外类固醇注射可以减轻腿痛。卡茨博士说:“然而,这种疼痛不可能自行消失,可能需要靠处方药和进行手术对神经根减压来治疗疼痛。”
活动项目:骨盆抬高
加强腹部肌肉可缓解背部疼痛。
1、与耳部疾病有关
引起耳鸣的主要原因是有一些耳部疾病引起,尤其是当耳部内出现异物、耳部发炎、耳部阻塞等情形时均可导致传导性耳鸣的发生。
2、与神经衰弱有关
耳鸣的发生不仅仅和耳部疾病有关,而且还与神经衰弱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神经衰弱的患者而言,耳鸣音时高时低,且大多表现为双侧性。
3、与噪声损伤有关
短期或长期的强噪声容易使得听力下降并伴有耳鸣和眩晕等症状。
4、与颈部疾病有关
某些颈部疾病会压迫颈动脉而导致受压侧的耳鸣,且耳鸣的严重程度会随体位的变化而跟着变化。
5、与药物中毒有关
某些抗生素容易引起听觉神经和前庭神经受损而出现耳鸣,如果不及早治疗甚至还可迅速发展为耳聋。
预防耳鸣的注意事项:
第一、远离噪音
人耳在噪音环境下时间过长,会不知不觉地导致内耳听毛细胞的损伤而发生耳鸣耳聋。巨大声响会因机械及声音振动波等震伤内耳神经细胞从而造成耳鸣及重听。因此,避免接触强烈的噪声,或避免长时间的与噪声接触,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有助于保护听力防止耳鸣发生。在无法远避爆炸声时,可用手掩耳或把嘴巴张开来保护耳的听力功能。
第二、保证睡眠
睡眠不足是耳鸣最困扰之事,由于睡眠不足而耳鸣不止,又因耳鸣严重而影响睡眠,如此恶性循环,耳鸣越发严重。患者临睡前忌进浓茶、咖啡、可可等饮料。睡前必须平心静气,即使不能入眠,也可通过闭目养神得到休息,或是通过白天睡眠来补充。
第三、减少情绪波动
神经衰弱引起的耳鸣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明显有关。当人的情绪忧郁、生气、情绪失控和焦虑不安时,就会造成自律神经异常,全身紧绷,血管异常收缩,以致内耳缺血,引起内毛细胞萎缩、变性等病变,如能自我调适,以平常心面对一切,能达到身心平衡的境界,则症状会自然消失。
第四、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耳鸣患者在因其他疾病就诊时,不要忘记告诉医师,自己患有耳鸣,因为有些药物会使已有的耳鸣症状加剧。如医治结核病的链霉素、治疗疟疾的奎宁、利尿剂、预防心血管病的阿司匹林及多种抗癌药物都会引发耳鸣症状。
35岁耳鸣怎么办:
梳头抹耳法:双手十指由前发际向后梳头,梳到头后部时,两掌心贴住耳廓后部,两手分别向左右两侧抹耳廓至面颊部为一次,连续108次。
鸣天鼓法:两掌搓热,用两掌心分别贴住左右两耳,手指托住后脑部,食指压在中指上,使食指从中指上重重地滑落,经此弹击后颈发际处,可听到“咚咚”之声,如击天鼓,共击108次。
不良习惯:咖啡因和酒精常常可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可以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所以缺氧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因此要注意改变不良习惯。
心理压力: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
特殊药物: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二、噪声因素
经常处于噪声环境中发生耳鸣者增多,接触噪声的时间增加,发生耳鸣率增加。噪声可加重原有的耳鸣,但也有使原耳鸣减轻或缓解的,或促发另一种耳鸣声与原有的耳鸣声混合。因而临床上可采用掩蔽声以治疗耳鸣,使患者听不到原有的耳鸣。
三、体位因素
大部分患者卧位比立位时耳鸣加重,但有少数患者感到耳鸣减轻。临床中还可见到有的患者仅在头部向一侧运动、低头或身体做某种扭转时才出现耳鸣。
四、饮食及烟酒因素
1、饮食因素:嗳气常常是由于饮食过饱后引起的。进入胃内的空气过多而自口腔溢出可引起嗳气的症状,此外饮食习惯不良(如进食、饮水过急)、吞咽动作过多(如口涎过多或过少时)等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嗳气表现。
2、疾病因素:慢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等病症也会导致嗳气频繁。一些患者胃酸少,导致食物残留过多,会引起嗳气。幽门螺感菌感染导致慢性胃炎也会引起嗳气。此外胃癌导致消化不良、上腹胀满,进而引起嗝声不断。因肿瘤引起的胃部扩张,可导致迷走神经受到刺激进而引发嗳气。
3、其他:肥胖引起腹腔、腹壁压力过大,也可导致嗳气。精神神经因素(如迷走神经兴奋、幽门痉挛)也可引起嗳气的症状。
可能引起嗳气的疾病
急慢性胃肠道炎症、胃扩张、吸收不良综合征、幽门梗阻、肠梗阻、消化不良、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肝癌、肠系膜血栓、腹膜炎、哮喘、低钾血症、结缔组织病、粘液性水肿等。
1、伴有嗳气、返酸、上腹部不适、腹泻——首诊消化内科
2、伴全腹疼痛、进行性加重、腹肌紧张、拒按、呕吐——急诊普外科
3、伴明显腹部包块、纳差、消瘦——首诊肿瘤外科或普外科
4、伴口苦、食欲不振、心悸、软弱无力、抽搐——首诊普外科
5、伴厌食油腻、疲乏——首诊消化内科、肝病专科。
嗳气怎么预防
1、饮食不能过饱,但不必忌口。
2、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
3、定期检查:即使没有任何不适也应该定期检查。
4、及时就医、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用药若不对症,就有可能加重病情。
主要原因
1,很多人腰痛是因为肾虚引起的,肾虚的话,会感到浑身酸软无力,腰痛的也厉害,身体过度劳累的时候,这种情况会更明显,没有做什么活的时候,病情就会减轻很多,可以说是一种慢性腰痛的情况。一般肾虚腰痛,一部分是因为先天禀赋不足的关系才有的,还有一部分是后天,过度的劳累,使得身体长期处于虚弱的状态,才会出现的,可以吃一些补肾的食物来进行食补,严重了也可以医院做一下治疗。
2,腰痛也有可能是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女性朋友的尿道和肛门离得很近的,一些不爱卫生的女性朋友,尿道就很容易受到感染,使得泌尿系统感染,引起腰痛,主要表现就是,腰部胀痛,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私部的卫生情况,每天清洁,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疾病。
3,女性还有可能由于生殖器的一些疾病会腰痛,女性是非常伟大的,不但生殖器要有每月一次的月经,还要负担人类繁衍的重任,这样就会一些妇科疾病,像盆腔炎、子宫肌瘤、宫颈糜烂、卵巢囊肿等疾病,这些疾病都是比较严重的,会引起腰痛。
女性腰痛的原因:
1、月经、怀孕等生理特性,女性在怀孕后,腰部支撑力不断增大,压迫盆腔神经、血管导致腰痛。妊娠 期间膳食中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造成孕妇缺钙,也会引起腰痛。
2、长期穿高跟鞋。使下肢的平衡受到影响,站立、行走都不能随心所欲,整个身体的反应、协同能力下降,导致腰痛。
3、泌尿系统感染而造成的腰部疼痛。
男性腰痛的原因:
1、过度劳累可导致男性腰疼。身体虚弱,过度疲惫,睡眠不足,紧张持久的脑力
劳动,都是发病因素。
2、肾虚是主因。男性腰疼患者,体重常有明显的增加或下降趋势。没有风湿或外伤,却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不定位的肌心痛和关节痛。痛的同时能明显感觉得腰里面发凉,这是最典型的肾阳虚症状。
3、壮阳药物导致腰疼。壮阳药物滥用也会造成男性腰痛,滥服壮阳药对人体危害极大。
腰痛的自我治疗方法
1、经常按摩腰部。如果是久坐不动而引起的腰疼,可以通过按摩来缓解。按摩腰部的方法有很多,而最为有效的就是对疼痛处进行轻揉而起到缓解腰痛的作用。
2、运动爬行治疗腰痛。出现腰痛症状时,可以通过在床上、地板上爬行来治疗腰痛的症状。爬行可以充分拉伸到腰部的筋骨,对/缓解、治疗腰痛有非常好的效果。
3、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所至的腰痛,发生这种性质的腰痛时,需要到医院拍片检查,排除骨性结构的破坏,然后就可以确诊“急性腰扭伤”了。
1.水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首先水痘是一种流行性病毒,传染性非常的强,易感者接触正在出水痘的儿童后,92%都会发病。其次出水痘的儿童会成为传染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在出疹前的1-2天以及出诊后的一周都有传染性。最后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
2.水痘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水痘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和唾沫传播的,就算是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群间接传播,这种传播的途径意味着很难预防,儿童只要和出水痘的人群接触,而自身又没有种植疫苗,没感染的几率就会非常大。
3.儿童自身免疫力低下。儿童免疫力低也是容易感染水痘病毒的原因之一。儿童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很难抵抗得了水痘病毒的感染。
4.通过母体感染。一般来说6个月以内的宝宝是可以从获得母体哪里获得抗体,所以,这个时期的宝宝基本都不会生水痘。但也有个别的情况,那就是孕妈妈在怀孕期间患上了水痘,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会感染给宝宝。宝宝出完水痘能后能够获得持久免疫,但还是有机率发生带状疱疹。
小儿如何预防水痘的发生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水痘患者一定要重视起来,隔离治疗并加强护理即可。水痘是一种小儿最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水痘起病时可能出现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现象。经过数小时至1天,皮肤上出现皮疹,也有的并不出现上述症状而直接出皮疹。皮疹先出现在头皮、脸部和躯干,逐渐蔓延到四肢。开始出的是红色小丘疹,1~2天后变成椭圆形、绿豆大小的水泡,水泡周围呈淡红色。3~4天泡疹干缩结痂,1~3周痂皮脱落。家长们应水痘流行的高峰期,为孩子做好水痘的预防,以下简单的介绍一下预防方法:
1、学校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2、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3、学校每天要做好晨检工作,发现水痘患儿及时报告,患儿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病好之后才能复学(自发病起大约3周)。
4、给孩子接种水痘疫苗。
如孩子出现水痘应马上隔离护理:治水痘一般不需用药,隔离治疗并加强护理即可。尽量让孩子卧床休息,室内常通风,不要过分保暖。如果孩子发烧导致体温过高,可应用退热剂。还要勤修指甲,防止小孩抓破水疱。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患儿接触过的被褥、衣服等在阳光下暴晒6-8小时。如症状较重,可使用清热解毒凉血类中药,如板蓝根冲剂。
1 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结果。
2 用声过度,发声不当,常见于教师、演员歌唱家、纱厂女工、或不一定是职业用声者,过强或过多的用声,长期持续演讲,过高、过长时间的演唱。
3、吸入有害气体如工业气体、吸烟、化学粉尘均可使声带增厚。
4、鼻、鼻窦、咽部的感染亦是喉部慢性刺激的来源。
5、下呼吸道感染的脓性分泌物与喉部长期接触,亦易发生慢性喉炎。
6.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心、肾疾病,糖尿病,风湿病等)使血管舒缩功能发生紊乱,喉部长期淤血,可继发慢性喉炎。
喉炎的疾病分类
1、慢性单纯性喉炎[2]:喉粘膜弥漫性充血,红肿,声带失去原有的珠白色,呈粉红色,边缘变钝,粘膜表面可见有稠厚粘液,常在声门间连成粘液丝。
2、肥厚性喉炎:喉粘膜肥厚,以杓间区较明显,声带也肥厚,不能向中线靠而闭合不良,室带常肥厚而遮盖部分声带,杓会厌襞亦可增厚。
3、萎缩性喉炎:喉粘膜干燥、变薄而发亮,杓间区、声门下常有黄绿色或黑褐色干痂,如将痂皮咳清,可见粘膜表面有少量渗血。声带变薄。其张力减弱。
喉炎的临床症状
1.声音嘶哑是最主要的症状,声音变低沉、粗糙,晨起症状较重,随活动增加,咳出喉部分泌物而逐渐好转。禁声后声嘶减轻,多讲话又使症状加重,呈间歇性,日久演变为持续性。
2.喉部分泌物增加,常觉得有痰粘附,每当说话,须咳嗽以清除黏稠痰液。
3.喉部常有不适感,如喉部干燥、刺痛、烧灼感、异物感等。
4.萎缩性喉炎可有痉挛性咳嗽,结痂为引起痉挛性咳嗽之原因,故常有痂块或黏稠分泌物随咳嗽排出,有时其中带有少量血液。
喉炎如何预防
一、日常保养:
1.不要用嗓过度。用嗓过度是指滥用超过本人能力范围的嗓音(用声)。每人的发声能力有音高(声音频率范围)、音强(声带张力)、音时(发音用声的时间)三个方面,超过此范围将发生声带病变。
2.演员唱歌前不宜饮食过饱,最好二小时前不要进食。
3.生活习惯不良,如烟、酒、辣椒嗜好以及唱后冷饮,对喉部器官不利。因此要尽量改变此类习惯。
4.要改掉清嗓的习惯。很多人可能经常用这个动作来咳掉喉中的痰或者使自己的声音更加清晰,但这个动作使声带瞬间严重拉紧,容易造成声带损伤。
5.声带小结手术后最好要禁声1-2周以上。
6.感冒时要注意声音休息,尤其是感冒出现声嘶后,或者已经诊断为喉炎。
7.声嘶常在喉肌疲劳情况下发生,喉肌疲劳一般较难恢复!职业用声者在练声要注意喉肌需得到有规律的休息。
二、声带小结怎么办:
1、血液传播: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乙肝病毒。
2、医源性传播:由医疗过程中各种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等引起感染或拔牙用具及其它创伤性医疗器消毒不严格而导致感染。另外,吸毒者因共用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也可能会导致感染。
3、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和携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育龄妇女,通过妊娠和分娩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
4、性接触传播:个体在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进行性接触或生活密切接触时可通过男性的精液、女性的阴道分泌物引起感染。
乙肝的症状
1、全身症状
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乙肝症状。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乙肝症状。
2、消化道症状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乙肝症状。
3、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乙肝症状。
4、肝区疼痛
肝脏一般不会感觉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乙肝症状。
5、肝脾肿大
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脏肿大等乙肝症状。
6、手掌表现
不少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等乙肝症状。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乙肝症状。推荐阅读:手掌发红是乙肝症状吗
7、皮肤表现
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乙肝症状。同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乙肝症状。
乙肝的治疗措施
应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一、急性肝炎的治疗
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肝太乐400mg、普通胰岛素8~16U,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钾。热重者可用菌陈胃苓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菌陈蒿汤和胃苓合方加减;肝气郁结者用逍遥散;脾虚湿困者用平胃散。有主张黄疸深者重用赤芍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治愈。
二、慢性肝炎的治疗
主要包括抗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及中医药治疗、基础治疗及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因病情易反复和HBV复制指标持续阳性,可按情况选用下列方法:
1.抗病毒治疗
对慢性HBV感染,病毒复制指标持续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是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抗病毒药物,效果都不十分满意。应用后可暂时抑制HBV复制,停药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使原被抑制的指标又回复到原水平。有些药物作用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由于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限,且仅当病毒复制活跃时才能显效,故近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倾向于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1)干扰素(Interferons,IFN)是目前公认的对HBV复制有一定作用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为:①阻断病毒繁殖和复制,主要通过抗病毒蛋白(AVP),导致mRNA裂解,阻止HBV复制;②诱导受感染肝细胞膜Ⅰ类MHC抗原表达。促进Tc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效应。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基因工程干扰素,包括干扰素α-1b、α-2a、α-2b。①重组干扰素α-2b(干扰能,Intron A):每次30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1周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3~6月。HBeAg及HBV-DNA转阴率可达30~70%,抑制HBV复制效果肯定。但绝大多数仍HBeAg持续阳性,可能与HBV-DNA整合有关。②α1型基因工程干扰素(干扰灵):每次200万~60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2个月,近期HBeAg转阴率55%。
干扰素的疗效,各家报告不一,HBeAg阴转率一般在40%~50%。为了提高疗效,有用皮质激素撤除后再用干扰素,但需注意病情较重的慢活肝忌用,否则可使病情恶化。对认为 由前C基因突变的HBV感染者,即抗-HBe阳性、HBV-DNA阳性的慢性肝炎,采用大剂量干扰素,疗效不理想。β及γ干扰素对HBV复制疗效不如α-IFN。
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①慢活肝优于慢迁肝;②女性较男性疗效好;③ALT增高者疗效优于ALT正常者;④HBsAg、HBeAg、HBV-DNA效价低者疗效较好;⑤未用过抗病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者疗效较用过无效者好;⑥剂量与疗程,大剂量与长疗程者似较好。
副作用与疗程长短、剂量大小有关。最常见是“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但继续应用或减量后常逐渐减轻。多为一过性发热,常见于首剂,未发现和疗效的关系。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停药后常自然恢复,不能影响治疗。目前多认为与其他抗病毒药或免疫调节药联用、可能提高疗效。
(2)无环鸟苷(Acyclovir,ACV,国产阿普洛韦):此药为核苷类似物,对各种DNA病毒有抑制作用,它在体内经胸腺嘧啶激酶(TK)活化转变为具有抗病素活性的三磷酸无环鸟苷,后者具有抑制DNAp和中止病毒DNA链延伸作用,因此对具有TK的病毒如疱疹病毒作用较好,HBV不具有TK,故作用一般,多认为与干扰素合用疗效较好。用法为每日15mg/kg,分上下午稀释后静脉滴注,持续2小时,每日1次,连用30日,然后停15日再用15日,疗程为60日。国内报告疗效不一,效果不如α-干扰素。
(3)阿糖腺苷(Ara-A)及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两者均为嘌呤类似物,能选择性抑制病毒DNAP和核苷酸还原酶活性,阻止DNA型病毒复制。由于Ara-A、Ara-AMP副作用较大,近年已少用。
(4)聚肌胞(PolyI:C):为人工合成的干扰素诱导剂,国内应用较久,疗效一直未能肯定。对慢乙肝疗效不显著。用法为4mg,肌肉注射,每周2次,疗程3~6月。
2.免疫调节药 目的在于提高抗病毒免疫。
(1)胸腺肽:通过影响cAMP而增强T细胞活性。用法为每日10~2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疗程2~3月。
(2)白细胞介素2(IL-2) 能刺激免疫效应细胞增殖及诱生γ-干扰素。用法为每日1000~U,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28~56日。部分患者HBeAg转阴。
(3)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ited Killer Cell,简称LAK细胞),系用淋巴因子(如IL-2和γ-IFN)刺激其前体细胞而得。国内报告可使部分患者HBeAg及HBV-DNA转阴。
3.保护肝细胞药物
(1)益肝灵 由水飞蓟草种子提取的黄体甙,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用法为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3月。
(2)强力宁 自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损害有效,对肝炎治疗,以降酶作用较好,停药后有反跳。现有同类产品甘利欣注射液,经研究降酶效果优于强力宁。用法为150mg加入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2月,注意对心、肾功能衰竭、严重低血钾、高血钠症禁用。孕妇及婴幼儿不宜用。
(3)齐墩果酸片:用法为80mg,每日3次服用,疗程3月。联苯双酯,用法为15~25mg,每日3次服用,转氨酶正常后减量维持,疗程6月。均有降酶作用。
三、重型肝炎的治疗
参阅暴发性肝衰竭治疗部分。
四、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治疗
凡有HBV复制指标阳性者,适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首选α-I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