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考题答案
1.依据巴特利特和鲁梅尔哈特的观点,图式分别代表什么?
巴特利特认为:图式是人们赖以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认知手段,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心理认知过程。
鲁梅尔哈特的观点,图式代表一种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涵盖了词汇意义、复杂事件、意识形态等不同层面的知识网络,也就是指人们通过不同途径所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等的集合。
2.从鲁梅尔哈特的图式观点来看,学习过程是什么样的过程?在其图式理论柜架内有哪几种学习模式?
学习过程,作为一个认知过程,既是对情境的反应,又是对记忆网络中似单元的激活,并使实际激活模式与新信息之间产生匹配、产生理解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
在图式理论的框架内划分了三种主要的学习模式:1)增生(accretion);2)调适(tuning);3)重建(reconstruction)。
3.基于鲁梅尔哈特的学习模式,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什么?
基于鲁梅尔哈特的学习模式,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不是学生知识点的增加,而是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4.课堂教学的设计应该以什么为起点?应该以对学生的研究为起点
5.课堂教学的设计要突出什么、注意什么、强调什么?
突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必要性,要注意新知识和学生原有图式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吸纳,构建新知识的能力。
6.课堂教学要尊重什么?尊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认知特点
7.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是什么?新旧知识的匹配、组织和吸纳
8.知识来自于什么? 知识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的结合、互动
9.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
不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重新建立促进学生建构个人理解的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知识图式,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10.设计课堂教学前必须思考哪些问题?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认知获得过程、如何对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进行评价和调控教师如何创造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良好环境
11.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设计上要注意什么?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和融通,课堂教学的设计要有弹性,要为学生的思考和自主活动留出空间和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反复思考,帮助学生在新的知识点和先前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对知识寻求深入的理解,自觉、自主地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12.从多种智力理论看多媒体外语教学有哪些优势?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满足不同智力学习者的要求2 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习者智力的全面发展宽松、自由的多媒体环境为学习者的智力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3.怎样才能保证智力发展的最佳效果?多种智力协同作用
14.多媒体教学对外语学习者有何作用?为学习者的智力发展创造了哪些条件?
多媒体教学使外语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从多个渠道刺激智力的潜能,为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时间及地点受到较少限制,学习内容和方式可以自由选择,交流的方式主要是和机器打交道,因此,学习主动性大为提高。这种轻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15.多媒体外语教学的主要存在问题有哪些?首先,多媒体外语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强迫性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发展学习者的多种智力,需要及时、适当地对学习者给予鼓励,但是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参与课程设计、实施课程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或知识上的支持、检查学习效果等,传统教师的作用被弱化了。再次,多媒体教学环境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6.Goodman认为阅读是怎样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阅读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17.阅读注意力是什么样的心理因素?智力因素
18.对阅读过程起着定向与动力作用的是什么?阅读兴趣
19.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依赖于什么?背景知识、概念能力(conceptual abilities)和处理策略(process strategies)的互相作用,此模式中的概念能力指的是人的一般智力方面的能力。
20.阅读认知心理由什么组成?阅读注意、阅读记忆、阅读思维、阅读想象、阅读联想等基本心理活动组成了阅读认知心理。
21.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方面和非语言方面分别指什么?
语言方面主要指语言知识水平,在教学中指词汇、习惯用语、语法及篇章知识等;非语言方面主要指与文章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阅读技能和策略等。
22.发展阅读理解的根本途径是什么?预测、联想策略可以帮助阅读者发展逻辑思维并锻炼智力猜想(intelligent)
23.阅读活动中最活跃、最直接、起支配作用的心理因素是什么?阅读动机
24.外语阅读元认知策略包括哪些?
阅读前策略(预读、预测、联想);阅读中策略(自我提问、自我监控);阅读后策略(自我评价、自我反应)。
25.新课程下的英语科中、高考在考查知识时主要是考查什么?学习语法、词汇是为了形成语言运用能力
26.新课程下应该怎样讲授语法?教师不要脱离语境去讲授语法,学生不要脱离语境去学习语法,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理念。
27.系统的语法知识与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考试之间有无必然相关关系?
没有证据表明系统的语法知识与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考试之间有必然相关关系。
28.为什么考试不需要直接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试是抽样的,不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所谓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做法是错误的。不考语法不等于不需要学习语法。学习语法、词汇是为了形成语言运用能力,中、高考主要考查学习的最终结果。如果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说明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因此,考试不需要直接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29.对于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平时练习与中、高考有何区别?
30.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的基础是什么?语音
31.为什么没有必要单独检测微观语音能力?
如果学生在听力和口语考试中有很好的表现,就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语音能力
32.课堂上为什么要开展听说活动或互动活动?
一方面,多数地区的中高考含有听力部分,不考听力的地区越来越少;有些地区的中考已经包括口试,如广州、杭州等地方的中考都有口试,而且记入总分,这在很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将来的高考也可能进行口试。
另一方面,课堂上的听说活动不完全是为了练习听说能力;听说活动是与读写活动不同的学习渠道,是获得语言知识和其他方面知识的重要过程。有些老师认为,上课搞口语活动不就是练习听说吗?现在考试不考听说了,就可以不进行听说活动了。这种认识看似有道理,仔细思考,会发现其中的逻辑错误。课堂上的互动活动,怎么可能是仅仅纯粹练习听说呢?互动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渠道,不要狭隘地理解课堂的口语活动就是为了练习听说。
33.课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课文的首要功能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课文首先是用来阅读的;阅读的目的主要是培养阅读能力,其次是提供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入;没有必要详细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点。
34.为什么考试不能与教材挂钩?
中高考命题时,如果要求考试内容与教材挂钩是不合理的。终结性外语水平考试一般不应该与某种教材内容直接挂钩。在教育部下发的《中考命题指导》(2005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里明确指出,考试内容不能直接与教材挂钩,既不能以一套教材为蓝本,更不能多套教材兼顾。所以说,考试是不能与教材挂钩的。
35.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什么?阅读
36.老师应该为学生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材料?在阅读教学中,老师给学生的阅读材料的内容应该尽量广泛,能够让学生感兴趣,而不应该局限于带选择题的阅读练习材料。
37.为什么说大量做习题对提高考试成绩并没有明显的作用?
对一个本身不完善、不稳定的系统反复进行检测,实际上会对该系统造成损害。大量地做模拟题有“异曲同工”之害。大量地做模拟题,而不注重平时的积累,就像磨刀时磨一下砍一下,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38.考试前应怎样应试?可以在阅读上多花一些时间。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
39.什么是中考与高考备考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以考查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单纯考查知识的试题越来越少(占很少的比例)。
40.平时检测与中、高考有何区别?本质的区别高考的目的是选拔,这与日常检测是不一样的。高考必须有合理的区分度,平时的检测没有必要像高考那样讲究区分度。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高考题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平时的检测完全没有必要采用高考的形式且受这种形式的限制。考试本身对促进语言运用能力没有多大作用;平时教学中的评价有很多不同的功能,不能把所有的评价都与升学考试联系起来。
41.从教育学的角度,高效课堂必须具备哪些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42.如何从教育目标上解读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的,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抵达智慧的飞跃,简单地说,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高效课堂是在追求“四维目标”,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即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感,而上升到通达智慧的层面。
43.高效课堂有哪些主要内涵?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习能力”,因而高效课堂认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其主要内涵正是学习能力
44.什么是高效课堂的灵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45.什么是高效课堂的核心?“学习能力”
46.从高效课堂的理念来看,什么是“学习”?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锻炼学生的“一传”——让学生动起来,和知识直接对话。这个对话的过程就是“学习”。学习即经历,学习即失败、反馈、矫正,学习即创造、成长、收获
47.怎样才能生成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48.“高效课堂教育“有哪些系统?首先是文化系统,其次是评价系统,然后才是课堂教学系统。
49.课堂的深处是什么?文化
50.文化应致力于研究什么?研究如何发挥和张扬学生主体
51.教育要展示和张扬什么?学生的个性和进步
52.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改进、完善、激励和提升
53.评价必须从何入手?必须从“学生”和“学”
54.高效课堂有哪三看、哪三效?“自主程度、合作效果、探究深度” 和效率、效益、效能
55.高效课堂的评价以什么为主、什么为辅?以团队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
56.高效课堂的评价有哪“六字真言”? 即时、公开、公正
57.导学案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
58.导学案必须做到什么?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而前提是它首先要让知识之间具有必要的联系,要呈现出“四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
59.什么是导学案的核心?核心是“三学”,即学生、学情、学法
60.怎样理解“导学案”? 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而案是基于“三学”的设计。
61.高效课堂的抓手是什么?小组学习
62.什么是预习之后的展示?预习之后是展示。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一大亮点,甚至有人把高效课堂称之为“展示课堂”,高效课堂十分重视展示,我们一向认为“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谁都别轻视展示,展示即“发表、暴露、提升”。从操作技巧上说,展示又分为两种,小展示、大展示。小展示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同学都要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在黑板上写出来,而教师要根据每组在展示中暴露的问题,组织全体同学参与的“大展示”,大展示其实是和反馈连接在一起的,反馈当然不是考试,反馈甚至都无需教师去亲自完成,具体的做法是,以对子为单位,两两之间相互测评、修正,然后整理导学案、整理纠错本。
63.教师在课堂应围绕什么进行主导?围绕课上“四主”来主导,即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并且在“四主”原则下,让责任体现在“盯、观、跟”三字上。
64.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唯有尊重学生的认知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拓展、挖掘、思考、感悟,才能激发其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5.高效课堂怎样看待“活”和“动”? 活动主轴,高效课堂认为“不活不动”,活和动是孪生关系,动起来才能活起来,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动有“三动”,身动、心动、神动。身动,则首先是反传统课堂的纪律的,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动着学,当然一味动也不是真正的学习,因而课堂始终要动静结合,动中寓静,静中含动,动静相宜;心动则是指学习要与经历、经验和生活发生联系,神动则是指形成彻悟,内化为智慧。
66.教师在课堂应该怎样讲?
所谓“盯”,盯的首先是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观,观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跟,跟踪进度、跟踪效益、跟踪发展。
67.高效课堂测评的目的是什么?测评既是考察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是寻找和查看学生能力的生长点,对学习情感和精神成长做出验收。
68.英语课程应通过评价使学生和教师分别得到什么?是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9.怎样的评价才是积极有效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70.以分数、结果来判断学生优劣的做法存在哪些弊端?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与现代化对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还限制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施,阻碍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及合作精神的形成。
71.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凸显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2,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花 3,重视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4,发挥终结性评价作为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 5,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6,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
72.新课程提倡哪些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模块学分认定
73.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有哪些?主要任务在于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以及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租出的评价。
74.终结性评价对笔试有什么要求?主要从听力、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75.英语模块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有哪些?主要以模块测验的方式进行
76.过程性评价主张进行哪三位一体的评价?学习的动机、态度以及效果
77.过程性评价有哪些内容?主要是日常教学进行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与方法、课堂参与、学习计划与监控、课外阅读、英语写作、参与英语活动、平时测验、对待评价的态度等
78.过程性评价主要以什么方式进行?主要是以非测试的方式进行评价
79.过程性评价工具有哪些?评价表、学生的习作、参与课外活动所取得成绩、自我反思日记等
80.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分别要做些什么?自我评价要求对一个阶段以来的学习表现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综合评价和自我陈诉;教师评价主要是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的客观、公正、可靠性进行监控‘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81.基于模块的英语过程性评价怎样进行为宜?以每单元或每月进行一次为宜
82.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评价必须具有哪些特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可信性
83.应该怎样体现英语测试目标?应该体现在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运用能力
84.终结性评价的检测方式和试题设计要以什么为基准点和检测点?要以语意和语用
85.在把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时要关心什么?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要重视学习结果
86.定性评价相对来说有什么长处和短处?可以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及时评价每个学生的优点、不足以及发展潜能,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但是在自然语言中,大量的陈诉语句存在模糊性,对评价标准也不例外。
87.怎样才样可以使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88.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对错误持肯定态度,应将错误看作学习的一个环节,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还需要进一步教学内容。教师既不能有错必纠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恰当地纠正错误。
89.掌握英语语音知识。
90.把握七年级教材中的教学重点。
89.掌握《高中牛津英语》教材中重点与非重点的划分方法。
第25题.飞行时间质谱仪可以对气体分子进行分析。如图所示, 在真空状态下, 脉冲阀P喷出微量气体, 经激光照射产生不同价位的正离子, 自a板小孔进入a、b间的加速电场, 从b板小孔射出, 沿中线方向进入M、N板间的偏转控制区, 到达探测器。已知元电荷电量为e, a、b板间距为d, 极板M、N的长度和间距均为L。不计离子重力及进入a板时的初速度。
(1) 当a、b间的电压为U1时, 在M、N间加上适当的电压U2, 使离子到达探测器。请导出离子的全部飞行时间与比荷K (K=ne/m) 的关系式。
(2) 去掉偏转电压U2, 在M、N间区域加上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B, 若进入a、b间所有离子质量均为m, 要使所有的离子均能通过控制区从右侧飞出, a、b间的加速电压U1至少为多少?
【标准答案】:“假定n价正离子在磁场中向N板偏转, 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 设轨迹半径为R, 由牛顿第二定律nevB=m
离子刚好从N板右侧边缘穿出时, 由几何关系:R2=L2+ (R-
由以上各式得:
当n=1时U1取最小值
同学们在做了之后对照标准答案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当n=1时U1取最小值。
在同学们向我提出意见之时我并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让同学们先找找其它资料中关于本题的答案。有趣的是, 几种版本的答案都与以上的答案是一致的, 这说明高考的确是给的这种答案。于是, 我给15分钟时间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这道题目。十五分钟后, 我让同学们在班级展开辩论。
顾澄同学认为n应取1, 从表达式来看, n是正整数。所以当然是在n=1时取最小。但这种说法立即遭到了其他同学的一致反对。大家指出题 (2) 问中“要使所有的离子均能通过控制区从右侧飞出, a、b间的加速电压U1至少为多少?”蒋泽明同学直接举例“好比四个同学身高分别为1.4m, 1.5m, 1.6m, 1.7m, 要让四位同学都能走进教室而不撞到头的最小门高是多少”一个道理, 这里求最小值应该根据同学中的最高身高来求。顾澄同学的答案倒也很实在, 直接就算出临界表达式找最小的值, 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杨小薇同学也由答案为标准答案入手, 认为可能出来的粒子全部是1价的, 而且又看到课本例题上全是正一价的离子, 更加坚信粒子全部是1价的。显然, 这种观点与本题题意是背道而驰的, 同学们也不能接受。题中“经激光照射产生不同价位的正离子”强调了“不同价位”, 就说明了不可能只有1价。更何况课本上虽然举的几个例子都是1价的, 但仅仅是假设离子为1价。
徐高飞同学接着认为标准答案要求解的是任意一个n价正离子穿过偏转控制区时所必需的最小加速电压, 由结果, 可以看出, 当n值越大, 即离子所带电荷量ne越大时, 离子穿过偏转控制区所必需的最小加速电压越大, 要使所有的带电离子都能穿过偏转控制区, 则n不仅不能取1反而应该取最大值, 这样所对应的电压才是使所有的离子都能穿过偏转控制区的最小加速电压。当n=1时, 所对应的电压是带电荷量最小的离子恰能穿过偏转控制区时所必需的加速电压, 此时其他带电荷量较大的离子 (n=2, 3……) 是绝对不可能穿出偏转控制区的, 故标准答案中认为n=1时的电压就是所有离子穿出偏转控制区的最小加速电压的观点是错误的。由于n值的不确定性, 本题所要求的最小电压应该没有确定的值, 故该同学的结论是题目或者答案错了。
张逸波同学认为徐高飞同学说法有道理, 只不过n应取7, 该同学认为化学反应中离子的最高价态就是7价了。但n最大是否取7同学们在此争论不休, 说不出个道道来。
到了这里, 我不得不补充了一点知识:“题中有‘经激光照射产生不同价位的正离子’。利用高能量的激光可以生成离子体, 但是离子体也分部分离子体和完全离子体, 只失掉部分电荷叫部分离子体, 失去全部电荷, 形成裸露的原子核叫完全离子体。换句话说, 题中所谓的价态, 绝不仅仅只能到7, 比如, 核外又27个电子, 完全可以全部剥去的啊, 哪么它不就是正27价了啊。本题到底有多高还真不知道, 得看气体原子有多少个电子, 以及激光的能量能电离到什么程度, 越高价态需要激光制造的温度越高才能电离。”同学们认同我的观念。
到了这个时候, 我要同学们跳出本题答案, 自己试着能不能给出一个大家满意的答案。
先救自己的女儿还是先救别人的女儿,这是一道人性考题,而且没有标准答案。肖广的选择当然令人称赞,但回过头来想想,女儿是他的亲骨肉,先救自己的女儿难道有错吗?何况,女儿离岸边近,救起来较容易,万一肖广“先人后己”的选择最后导致自己女儿溺亡,他的良心将一辈子无处安放——要知道,当他回身再救女儿时,水已经没过她的头顶,情况相当危险。所以在网上,有很多网友支持肖广的选择,也有不少网友认为他过于无私,无私得对自己女儿有些冷酷。
先救自己的女儿当然也没错,但若因此导致邻居的女儿溺亡,相信肖广同样会一辈子良心不安。事实上,我们这些局外人的判断都是冷静思考的结果,而对于肖广来说,他没有时间冷静思考,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救人,因此,无论他先救谁都是正确的选择。从结果看,肖广先救邻居的女儿是“鱼与熊掌兼得”,万一结果不是这样,他或因先救邻居的女儿而让自己的女儿溺亡,或因先救自己的女儿而让邻居的女儿溺亡,即便如此,也不能说肖广的选择是错的。
有一个经典的人性考题是这样的:假如妈妈和妻子一起掉进河里,你先救谁?这个考题无比残酷,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完美答案。有人真的遇到了这样的考验:今年7月22日,安徽肥东县一名男子与妻子、母亲坐船时意外坠河,只有这名男子会游泳,他先救妻子,然后救母亲,两人最后都得救。事后,父亲对男子的做法感到不满,其理由不仅在于老伴年老体弱,更关键的是“老婆可以再找,母亲只有一个”。这位父亲的想法有问题,但也不能说大错特错。在万分紧急关头,儿子以最快速度奋力救人就是最正确的选择,无论先救谁都没有错,甚至来不及权衡,毕竟,无论妈妈还是妻子都是亲人。
所以,面对这样的人性考验,无论先救谁都是正确的选择,只要是奋力救人,不管结果如何,救人者都不应该受到谴责。事实上,只有在现实中遇到这样的考验时,人们才需要作出选择,而在假设情况下拿这样的问题考验他人的人性,本身就是不人道的。《论语》中记载了孔子与一名学生的对话,学生问孔子,要是有人告诉一个仁义之士,说有人掉到井里了,这个仁义之士是否该跳下井去救人?孔子没有回答,而是批评这个学生:君子可以牺牲他的生命,但你不能设局为难他;你可以欺骗一个君子,但不能用这样的难题戏弄他。因此,如果女子拿“假如我和你妈妈一起掉进河里,你先救谁”的问题考验男友,依我看,提出这样的问题无异于设置“道德陷阱”,本身就是不厚道乃至不人道的。
There is a picture with two persons in it.The girl is asking the boy “How do you think about week-long holiday traveling? Theboy is carrying a big bag on his shoulder.At the same time he is thinking about hundreds of people crowded in the attractions or the placesof interest.From it, we can see the problem existed that many people choose the week-long holiday to travel to the places they want to.This phenomenon can bring along a problem, such as the crowed people in the places of interest.In opinion, I think it is the effect of our livinghabits.Nowadays, people are under the pressure of work and many other living problems.Only on holidays can people relax themselves.But they go to the same place at the same time and it becomes difficult to have a good holiday.2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picture ,we can see many people with the head of some remedial class.In the middle of them is a child with a head of leaves.Maybe they are trying to persuading him to take some additional classes to acquire qualified education.From the picture ,we can see the pressure the child has.He has tolearn many lessons.It can be very hard to be a child in this environment.As a student ,I don’t like these additional classes either.In my opinion, these classes won’t do any good to us.We can’t improve our knowledge level.../…………….The making of a successful scientist—nature or nurture?
From the picture ,we can see a balance with two equal scales.And the title of the picture is “The making of a successful scientist—nature or nurture?” It means what matters to be a successful scientist.It shows nature and nurture plays the same important role.In my own opinion ,I think it is right.On one hand ,not everyone of us can be a successful scientist in the future.I get through someone who tried all his best to do something, but end up with failure.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few people can finish something easily.It is depended on the talent we inherited from our parents.It is nature.On the other hand, even if you have had the talent, and you don’t pay any efforts, you won’t succeed in the end.So to be successful in something, first we need to think whether it is suit for us or not.That is to say, try to find our own way.You know every road leads to Roman, and I think everyone can be successful though they are in different areas.5.Why does copycatting exist?
From thepicture ,we can see a person and some road signs.These signs are copycattedfrom some existing and famous things, such as the “bi sheng hu”(拼音)that is copycatted from the Pizza hut(必胜客),which is famous for its pizza.And the man in the picture is so surprised and confused to see these signs.He can’t figure out what these words mean.This phenomenon now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in our daily life.But how it comes? And why it becomes popular?
参考答案
1.C【A.朱拓(tà)B.呜咽(yè)锲(qiè)D.咀嚼(jué)】
2.B【A.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B.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C.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就会出现客观的定论。D.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3.C【A.句式杂糅,改为“全场球迷起立鼓掌,并高呼“传奇”、“大卫爵士”,贝克汉姆含泪离开赛场”;B.成分残缺,“也有划龙舟等”后面加上“活动”;D.不合逻辑,否定失当,“不是”改为“是”。】
4.B【“从„„说起”确定⑤为起句,“代表团”、“引导员”确定②④,“印度代表团”确定①在⑤②④后;⑥的“最让人不解”与③的“这在奥林匹克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照应,构成一组,是在前面四句基础上的递进】
5.B【法:制定(法令)】
6.A【A.①认为②以……为,让……作为;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兼词,“于之”(注:此处“于之”翻译不同,给学生说明该字注重考用法);D.表递进,而且。】
7.C【例句与C句均为介宾短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句;B.被动句;D.判断句。】
8.C【“均得到孝文帝的采纳,并得以推行”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
9.(1)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定语后置的语序1分),(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上”、“下”译对1分,此处按互文翻译也给分),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判断句1分,“一”1分)。
(2)兵器刀刃已经相交撞击(战斗开始)(“既”译为“已经”或“……之后”1分),(有的人)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走”1分),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下,有人跑了五十步后停下(“或”1分)。
(3)如今由和求(你们两人),辅佐季氏(“相”1分),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这里)(“而”1分,“来”1分)。
10.(1)上阕三句,作者写了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流水潺缓,岸边兰草嫩芽初萌。松林间的小路,如纤尘洗尽。缓步拾级,还能沐浴潇潇的山间细雨,偶闻空灵的子规夜啼。(画面描绘1分)这一派画意的光景,远离了市井的喧嚣,涤去了官场的恶浊,给人清新脱俗、生机盎然之感(概括意境特征1分),也流露出诗人爱悦于自然,执着于人生的情怀。(揣测词人心情1分)。
(2)面对眼前如诗如画,涤人心尘的风光,词人触景生情(1分),一股激情难以抑制,从胸中溢出。是的,古人确实曾言:“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但若心中有朝气,能泰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即使青 1
春已逝,但心花依旧开放。正如那门前的流水,不是始终向西奔流,终未改过么?所以,何必整日感慨光阴如梭,岁月易逝。词人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爽健之曲,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本性。(合理地分析2分,能概括到“泰然”“旷达”等思想感情均能给1分)
11.(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故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4)长桥卧波。不霁何虹。12.【答案】BD。
【解析】B只是,太过绝对,与原文开头“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的意思背离。D项与原文第六段“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者的摆布……表示绝对的服从”的意思背离。
13.【答案】D
【解析】正因为欣赏者的积极再创作,才有了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不是迷失我。
14.【答案】①在创作中,只有渗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他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作品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才能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达到创作目的。所以不可无“我”。(2分)
②在欣赏中,只有表现出个人的独立态度和鲜明个性,才能发现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才不会在欣赏中迷失自我。所以,不可无“我”。(2分)
【解析】首先要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文章重点论述了不可无“我”,作者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进行了论述。重点分析①④⑥段。
15.【答案】①演员演岳飞像岳飞,演秦桧像秦桧,就是从“我”进入“非我”。(2分)②演员在表演中使自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则是在“非我”中失去了“我”。(2分)(或答为:演岳飞、秦桧像岳飞、秦桧,却不使自己变成岳飞、秦桧,则是在“非我”中体现了“我”
【解析】题干中明确提示从“我”与“非我”关系的角度分析。阅读文本,可知,“非我”就是创作者融入客观现实之中,感受客观现实的脉搏,这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我”就是说创作中要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4分。划线句为两句。第1句,强调表演要重视我化为非我,要把握具体形象的反映特点。第2句,强调在表演中,在非我中要有我,要有鲜明的个人的爱憎情感。
16.【参考答案】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预示了作品情节的扑朔迷离(渲染气氛)(2分);也预示着天气即将发生变化,为师傅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分)。
17.【参考答案】(1)以油纸伞为线索,串联故事的情节(2)以小见大,深化主题。油纸伞,凝结了师徒之情,又终结了师徒之义。(3)通过师徒对伞的处理,在结尾处的这场较量,其实已是人格武品的较量,高下已分。(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18.【参考答案】(1)学艺要先学做人——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傅,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
(2)教徒应先教做人——老师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
(3)人不能失其本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望恩负义,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
(只要答出其中一点1分,结合现实分析2分。答出两点即可)
19.【参考答案】“偌大的南瓜”是指自己做出的优异的成绩。(1分)“一种空想”指的是别人对自己胡乱的评价。(1分)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别人的评论,我们没有必要急于争辩,忙着表白,不如潜心做事,等做出了成果,别人自然无话可说。(2分)
20.【参考答案】(1)面对别人的猜疑和误解,要收拢心神,韬光养晦,不争论,不折腾,把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用在“成长”上;(2)成就一番事业,要有脚踏实地、埋头做事的心性,有耐得寂寞、乐得辛苦的精神;(3)做事情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后沉勇对待,要在明确目标后执著追求。(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21.【参考答案】略(明确的观点态度2分,结合作者的观点2分,分析合理2分)
22.【参考答案】
坚强未必能让人远离磨难,但一定可以让人直面人生。
努力未必能让人取得成功,但一定可以让人有所收获。
积累未必能达到质的飞跃,但一定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与例句的“……未必能……,但一定可以……”句式结构一致2分,前后分句的逻辑关系合理2分,有哲理性2分)
23.【参考答案】
(1)对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妇女说:姐姐,你好!你的小孩真可爱!刚才是红灯呀,这样推着宝宝过马路好危险啊,为了你和你的宝宝的安全,我们等绿灯亮起再过去,好吗?
(2)对步履蹒跚的老爷爷说:大爷,您好!您可能刚才没看清楚,现在亮起的是红灯,这样过马路很危险,等绿灯亮起我扶您过去,好吗?
(每句3分,称呼或问候1分,“规劝”的目的1分,语言得体1分。每句的字数<包括标点>不够30字扣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汉文帝于是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贾谊向文帝告辞之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是因为被贬至此,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
一年多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粱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
汉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的兴起就要从这里开始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汉文帝不肯听从。
几年之后,粱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
一、选择题(含单选、多选,每题2分,共20分)
1、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A 立党之本B 执政之基C 力量之源
2、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 实现共产主义
3、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使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
A 发展机遇期B 改革开放机遇期C 战略机遇期
4、党的领导主要是()的领导。
A 政治B 思想C 组织
5、共青团的地方各级组织受同级党委(),同时受共青团上级组织领导。
A 领导B 指导C 帮助
6、党章规定各基层单位凡有正是党员()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A 两人B 三人C 五人
7、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
A 一年B 两年C 三年
8、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的小康。
A 低水平B 不全面C 发展很不平衡
9、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举行一次。
A 四年B 五年C 六年
10、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发展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A 基本生活B 社会生活C 物质文化生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中国共产党以()、()、()和()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年满()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和(),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缴纳()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3、党的十六大于2002年()月()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4、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为中心,坚持(),坚持(),自力更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党除了()和()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6、()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7、中国共产党于()年()月()日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宣告成立,它是()同()相结合的产物。
8、预备党员必须面向()进行入党宣誓。
9、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或不做党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10、党的纪律的内容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群众纪律、宣传纪律、保密纪律等等。
11、中国革命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务必(),务必()。”这就是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两个务必”的要求。
12、中国共产党党徽为()和()组成的图案。中国共产党的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三、简答题
1、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答:为民务实清廉
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务实,就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发扬艰苦奋斗之风。
清廉,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增强反腐倡廉和拒腐防变自觉性,严格规范权力行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主要任务 答: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1)坚持正面教育为主;(2)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3)坚持讲求实效;(4)坚持分类指导;(5)坚持领导带
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
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习近平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
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
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5、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着眼点、切入点 答:群众路线活动的切入点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和总局九项规定。
6、理解党的群众路线重点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应重点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要始终坚定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主线
党的十八大指出只有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始终保持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要始终不断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主题
“为民务实清廉”体现了群众对党在新时期发展的企盼,也是我们党现阶段自身建设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是密切与群众血肉关系的客观要求。
三、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为群众解决问题,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7、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 答:(1)坚持正面教育为主;(2)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3)坚持讲求实效;(4)坚持分类指导;(5)坚持领导带头
8、“四风”问题的主要表现 答:“四风”问题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求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1、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端正学风,改进文风会风,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真正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2、坚决反对官僚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通下情,坚持民主集中制,改进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
3、坚决反对享乐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4、坚决反对奢靡之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
9、反对“四风”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及方式方法
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找准靶子,有的放矢,务求实效。
习近平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四风”是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一是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做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表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严格遵守党章,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言行一致,确保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全面及时有效贯彻落实。
二是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做密切联系群众的表率。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至上,扎实开展“走访听”、“双百”、“七个一”等活动,加强与人民群众的直接联系,深入基层接地气,走进一线搞调研,换位思考解民忧,主动拜群众为师、与群众交友、向群众问计,自觉为群众服务、对群众负责、受群众监督。
三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做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表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短期行为,不喊华而不实的空口号,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坚持按照客观规律谋发展,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以正确的政绩 观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检验的成绩。
四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以“钉钉子”的精神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下大力气改进学风文风会风,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件和简报,不搞没有实质内容的会议、检查、考核、评比、表彰等活动。
五是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做艰苦奋斗的表率。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物力更多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超标准配备车辆、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不以公务名义变相旅游,不参加没有实质内容的出国考察。
六是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做勇于担当的表率。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面对发展重任敢于担当、守土尽责,遇到困难矛盾冲锋在前、勇于突破,推进重点工作一线指挥、立体作战,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七是始终坚持锐意进取,做开拓创新的表率。不断解放思想,积极开拓进取,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拓宽发展视野,提升工作标杆,摒弃保守心态,争创一流业绩,扎实推进思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八是始终坚持终身学习,做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率。把加强理 论学习作为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坚持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带着群众期盼学,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为加快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能力保证。
九是始终坚持遵纪守法,做依法行政的表率。加强对国家各类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推动发展,严守工作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等各项纪律,决不逾越法律和纪律的底线,做到带头依法秉公办事,带头开展普法宣传,带头弘扬新风正气。
十是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做科学选人用人的表率。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不违规插手干部的选拔任用,不凭关系用人,不封官许愿,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十一是始终坚持发扬民主,做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表率。严格执行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善于观大势、谋大事,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积极发扬党内民主,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坦诚相待、密切合作、相互补台,不搞一言堂,不搞各自为政,共同建设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的坚强领导集体。
十二是始终坚持拒腐防变,做廉洁自律的表率。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不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不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商业预付卡、会员卡和贵重物品,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家人、亲属、身边工作人员谋取私利,始终保持清廉本色。
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
10、做好群众工作的第一任务
答: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第一任务。
11、群众工作的时代特征
答: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二,以“为人民服务”为基本概念;第三,以“民生理想”为根本基点;第四,以正确的方式为重要保障。
12、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
答: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
13、充分尊重、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方式方法
一是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尊重与贴近人民群众;二是充分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三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
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尊重群众的人格、尊重群众的劳动,相信群众的智慧、相信群 众的觉悟、相信群众的能力、相信群众的水平,通过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达到服务群众、帮助群众的目的。
14、当前对参加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的工作要求 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意见》确定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定,与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紧密衔接、上下联动,突出作风建设,贯彻整风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坚持以市、县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突出抓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的教育实践活动,注重抓好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基层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广大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商务英语考题答案】推荐阅读:
商务英语试题答案01-14
中级商务英语听说答案07-24
商务英语考试及答案10-08
商务英语考试题及答案02-07
商务礼仪培训总结考题01-13
国际商务英语一级考试练习题及答案03-21
BEC商务英语中级阅读模拟题(含答案)03-29
电子商务复习思考题06-26
七年级英语月考题03-10
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合同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