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案(精选5篇)
授课时间: 第16周 星期四 1、2节 2学时 授课章节: 第七章 排泄护理技术
重 点: 排尿活动的观察及排尿异常的护理 难 点: 导尿术、灌肠法的方法和要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示范法 学时分配:
第七章
排泄护理技术.........................................................................第一节
排尿护理技术......................................................................(三)排尿活动的异常.......................................................8min
(四)排尿异常的护理.....................................................20min
(五)尿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5min
(六)健康教育...................................................................3min
(七)防腐剂的作用及用法...............................................2min
(八)导尿术与导尿管留置法.........................................15min 第二节
排便护理技术..........................................................................(一)大量不保留灌肠.....................................................20min(二)保留灌肠.................................................................10min(三)简易通便法..................................................................4min 教学内容:
第七章
排泄护理技术 第一节
排尿护理技术
(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生理(自学)
(二)排尿的生理(自学)
(三)排尿活动的异常
1、多尿:指24h尿量经常超出2500ml
2、少尿:指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3、无尿(尿闭):指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内完全无尿者
4、膀胱刺激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5、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行排出者
6、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1)真性尿失禁:膀胱内稍有一些尿便会不自主地流出,膀胱处于空虚状态(2)假性尿失禁:膀胱内有尿充盈达到一定压力时,即可不由自主溢出少量尿液,但当压力下降时,排尿既停,膀胱处于充盈状态。(3)压力性尿失禁:当腹内压升高以致不自主地有尿液流出
(四)排尿异常的护理
1、尿液的观察(1)尿量与次数
a、尿量:每次约200-400ml 24h约1000-2000ml平均约1500ml b、次数:一般成人白天排3-5次,夜间0-1次(2)颜色:正常新鲜尿液呈淡黄色或深黄色
a、血尿:见于急性肾炎、输尿管结石、肿瘤、感染等 b、血红蛋白尿: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恶性疟疾 c、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胆和肝细胞性黄疸 d、乳靡尿:见于丝虫病
(3)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清撤透明
(4)酸碱反应:一般PH为4.5-7.5,平均为6(5)比重:一般为1.015-1.025,若常固定在1.010,提示肾功能严重障碍(6)气味:氨臭味——示泌尿道感染; 烂苹果味——示糖尿病;
2、常见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尿潴留患者的护理】
(1)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消除其焦虑和紧张情绪(2)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 如关门、用屏风遮挡(3)调整体位和姿势 如扶患者略抬高上身或坐起
(4)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 如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5)热敷、按摩膀胱,但切忌用力按压,以防膀胱破裂(6)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7)必要时根据医嘱肌注氯化卡巴胆碱等(8)经上述处理无效时,可采用导尿术 【尿失禁患者的护理】
(1)皮肤护理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外部引流 如用接尿装置引流尿液,但要注意清洁会阴部的清洁(3)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
(4)对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行留置导尿管
(5)心理护理 医务人员应尊重和理解患者,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
(五)尿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目的】
1、尿常规标本:用于检验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测定比重,检查有无细胞和管型,并作尿蛋白和尿糖定性检测等
2、尿培养标本:细菌培养或细菌敏感试验,以了解病情,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3、12h或24h尿标本:各种尿生化检查或尿浓缩查结核杆菌等检查方法 【方法】
12h或24h尿标本方法:
(1)12h尿标本:嘱患者于7am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取尿液至次晨7am留取最后一次尿液于集尿瓶内,侧总量
(2)24h尿标本:嘱患者于7pm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取尿液至次晨7am留取最后一次尿液于集尿瓶内,侧总量 【注意事项】
1、女性患者月经期不宜留取尿标本
2、会阴部分泌物过多时,应先清洁或冲洗或再收集
3、做早孕诊断试验应留晨尿
4、留取尿培养标本时,应注意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标本污染,影响结果
5、取12h或24h尿标本,集尿瓶应放阴凉处,据检验要求在瓶内加防腐剂
(六)健康教育
1、留取标本前根据检验的目的不同向患者介绍尿标本留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向患者说明正确留取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性
3、教会患者留取标本的正确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防腐剂的作用及用法
1、甲醛
(1)作用:固定尿中有机成分,防腐。常用于尿细胞计数(2)用法:24h尿液加40%甲醛1—2ml
2、浓盐酸
(1)作用: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常用于17-羟类固醇的检测(2)用法:24h尿液加浓盐酸5--10ml
3、甲苯
(1)作用:保持尿液化学成分不变、防腐。常用于尿生化检测(2)用法:每1000ml尿液加0.05-O.1%的甲苯2ml
(八)导尿术与导尿管留置法 【目的】
1、为尿潴留患者引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2、协助临床诊断。
3、为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化疗。【注意事项】
1、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2、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为女病人导尿时若误入阴道,应更换管道重插;为男病人导尿时应注意三个峡窄口和两个弯曲处
4、为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以防发生虚脱和血尿
(九)操作方法(看操作视频、并到实验室示范、练习)
第二节
排便护理技术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毒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 【常用溶液、量、温度】
1、常用溶液
(1)0.1—0.2%的肥皂水(2)生理盐水
2、量:成人500—1000ml/次 小儿200—500ml/次
3、温度:一般为39℃—41℃ 降温用28℃—32℃ 中暑者4℃(二)保留灌肠 【目的】
1、镇静、催眠
2、治疗肠道感染
【常用溶液、量、温度】
1、常用溶液
(1)一般镇静、催眠用10%水合碌醛
(2)肠道杀菌用2%山檗碱,0.5%—1%新霉素等
2、量:一般不超过200ml/次
3、温度:一般为38℃(三)简易通便法
1、开塞露通便法
2、甘油栓通便法
3、肥皂栓通便法
4、按摩
5、针灸
课后小结:本次课按计划完成。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排泄和饮食护理技术的方法。思考练习:
1、简述导尿术的方法和操作要点?
2、叙述灌注鼻饲前后均需注入少量温开水的理由?
参考资料:
1、基础护理学 主编 李小寒、尚少梅 人民卫生出版社 2、护理学基础 主编 殷磊 人民卫生出版社
3、常用护理技术 主编 阳爱云 湖南科技出版社
1设计理念与思路
1.1 以护理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
结合护理职业综合能力要求中明确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确定了《外科护理》课程中包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
1.2 基于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过程
临床护理岗位是病人从入院治疗到出院全过程中, 需接受护士采取的各种护理活动, 根据这些活动的特点将其整合为几个典型工作任务: 任务一是接诊病人, 并做护理评估;任务二是遵医嘱手术前常规准备;任务三是与巡回护士交接病人, 并铺麻醉床;任务四是配合医生完成手术;任务五是密切观察病情, 并给予术后护理;任务六是为病人做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送病人出院。
1.3 对应护士执业资格标准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是进入护理岗位的唯一的准入标准, 这种考试每年举行1次, 主要考试科目有5门, 《外科护理》在其中所占的比例高, 同时《外科护理》课程也是在职护士晋升护师、主管护师的重要科目[2]。
2教学目标及要求
2.1 知识目标
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熟悉疾病的治疗原则、护理评估的方法和要点、常见护理问题及健康教育;掌握护理措施。
2.2 能力目标
通过任务布置, 培养学生处理教材内容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制定所给病例的护理计划, 培养学生实施常用外科护理操作技术、手术配合、检查配合的能力, 观察病情变化的能力, 健康教育的能力及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
2.3 素质目标
外科护士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 具有沉着冷静的良好心理素质。
3实施要点
工作过程既涵盖了职业资格, 也涵盖了工作任务, 同时凸现了职业工作的动态结构, 所以该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来学科课程的界限。该模式是按工作任务选择课程内容,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融为一体, 同时将教学场所与实训场所融为一体,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1 工作过程分析
用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对现代职业活动进行描述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础。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 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 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临床护理实践, 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 不一定完全是临床护理中经常出现的具体工作任务、环节或步骤。我校聘请来自医疗单位的临床护理专家和技术人员, 对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确定其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典型的工作过程, 以及完成这些任务和工作过程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3.2 教学内容的选定
分析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过程选取课程内容, 经过大量的岗位分析, 反复论证, 确定病人入院到出院全过程中6个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性任务。以这 6个关键任务为主线, 以护理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据, 整合课程内容。
3.3 组织安排
教师在组织过程中, 完整的行动模式包括六大步骤: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检查控制、评定反馈。上述6个方面不可机械理解, 实际操作中应是螺旋前进。
4课后作业
由于课堂留给学生“纠错练习, 进一步熟练掌握技能操作”的时间很少, 所以课后布置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手术室中对无菌的要求最为严格, 所以通过无菌操作, 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手术过程的认识。
任务:手术开始前, 巡回护士打开敷料包, 并向无菌区内放置无菌手套、一次性引流管、电刀等物品, 手术过程中, 需要大块方巾建立无菌区域, 此物品在无菌包内, 巡回护士传递。此项任务中, 同时运用了“无菌包的使用”、“手上开包”等教材上已有的技能, 但是具体如何向无菌包内添加一次性物品, 需要学生积极思考, 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进行解决。这样, 通过两个临床工作过程, 练习了无菌操作技能, 强化了学生对手术过程的认识。
5讨论
在教学中通过“任务”引领学生学习, 避免了枯燥的技能练习, 使学生不仅仅知道怎么做, 还知道了为什么做, 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而且学生在分析任务时可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弥补了学科体系课程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离的缺点。同时, 教师通过理论拓展、提问的方式, 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 改变了以前“边说边做”, 操作不连贯, 而且不知具体怎么使用的现状, 达到学为用的目的, 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实用性。
摘要:本文遵循课程开发要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理念, 对《外科护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尽地描述和剖析, 以促进教学活动的研究。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案,外科护理
参考文献
[1]季兰芳.“压力与适应”教学方案设计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4) :350-351.
[2]张连辉, 沈传华, 何红燕, 等.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建设《常用护理技术》课程 (J) .护理研究, 2010, 24 (1) :268-269.
外科护理学
章(节)
第十八章第三节
课题
胃癌病人的护理
主讲教师
(略)
计划时数 专业层次
高职
课型
理论课
课次
授课日期
班级
课时目标
能力目标:知道胃癌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理解对胃癌病人实施护理的作用;能对胃癌病人作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并实施护理;会对胃癌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知识目标:能说出胃癌的病因及临床病理要点;能说出胃癌的主要检查及治疗与效果。素质目标:护理病人时表现出对病人的同情、尊重与关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早期胃癌的概念;胃癌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难点:胃癌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处理,胃癌病理。
旧课复习及新课预习检测
1)胃大部切除术的并发症有哪些?2)癌症的转移途径有哪些?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相结合,应用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技术相结合。
教学手段
自制电子讲义,以多媒体方式讲解。
使用教材
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外科护理学》,人卫2004年版
集体备课意见
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旧课复习及新课预习检测] 1)胃大部切除术的并发症有哪些? 要求能正确回答出5条
2)癌症的转移途径有哪些?
熟练回答出4种,为转入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给出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1分钟 3分钟 2分钟
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时间分配
[讲授新课]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 病理
A.早期胃癌的概念;B.进展期胃癌分型;C.胃癌的转移途径。3 临床表现
A.早期表现;B.晚期表现 4检查和诊断
A.X线钡餐;B.纤维胃镜和粘膜活组织检查。5治疗要点
6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B.护理措施 [结合案例,巩固知识] 回到开始的案例,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及所学内容,用启发式讲解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把主要知识点串联起来。[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请根据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护理措施等总结出如何对胃癌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30分钟
5分钟 3分钟 1分钟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
《外科护理学》第2版,鲁连桂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9月版 《外科护理学》第4版,曹伟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8月版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17th Edition Board Review》 Author: Courtney Townsend.Publishing House :Oversea Publishing House,2004,Aug.第3节胃癌病人的护理
[组织教学,病例导入] 病人,男,49岁。上腹饱胀,餐后加重1年余,继之有隐痛不适,近6月疼痛逐渐加重,并且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检查生命体征无异常。胃镜检查见菜花状肿块突入胃腔,表面呈结节,有浅表糜烂、充血、溃疡。有黑便。初步诊断为:胃癌。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该病人:
1、为什么诊断该病人是胃癌?
2、如何治疗?
3、如何对该病人进行护理? [导入新课教学] 概述
胃癌是起源于胃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率仅次于肺癌。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男性较女性多见。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饮食 2.环境因素
3.幽门螺杆菌感染 4.遗传因素 5.癌前病变 二.病理
1.早期胃癌的概念
2.进展期胃癌Bormann分型[简单介绍] A.BormannⅠ型:结节型;
B.BormannⅡ型:溃疡限局型; C.BormannⅢ型:溃疡浸润型; D.BormannⅣ型:弥漫浸润型。3.胃癌的转移途径 三.临床表现
1.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2.进展期胃癌
(1)一般症状:上腹隐痛不适是常见的症状。(2)并发症:出血、贲门或幽门梗阻、穿孔。(3)体征:腹部肿块。
(4)伴癌综合征:包括血栓静脉炎、黑棘皮病和皮肌炎。
四、检查及诊断 [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启发式讲解教材及示例图片,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 1.检查
(1)血常规:多有缺铁性贫血。
(2)粪便隐血试验:呈持续阳性。是胃癌普查时的筛选试验。(3)X线钡餐:不规则充盈缺损,胃壁僵硬。[展示并讲解下述X线片](准备的X线片)
(4)纤维胃镜和粘膜活组织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手段。肿瘤表面多凹凸不平、菜花状肿块突入胃腔、糜烂,活检易出血。[展示并讲解下述纤维胃镜图片](准备的胃镜图片,此略)2.诊断
主要依赖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及X线钡餐检查。
[了解]有下列现象者应及早定期进行胃镜检查:①40岁以上病人,近期出现消化不良、呕血或黑便者;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酸缺乏,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③良性溃疡但胃酸缺乏者;④胃溃疡经内科治疗2个月,X线检查显示溃疡反而增大者;⑤X线检查胃息肉>2cm者;⑥胃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
五、治疗要点
1.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可能根治胃癌的方法。早期胃癌,首选胃部分切除术。
2.胃镜下治疗:可在胃镜下行高频电凝切除术、激光或微波凝固及光动力治疗等。3.化学治疗有转移淋巴结癌灶的早期胃癌及全部进展期胃癌均需辅以化疗;胃癌术前、术中、术后也必须使用化疗。
4.支持疗法高能量静脉营养疗法等。
六、护理诊断及措施
[重点掌握] 1.护理诊断
(1)疼痛:腹痛与癌细胞浸润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化疗致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降低有关
(3)预感性悲哀与病人知道疾病预后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下列因素有关: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肿瘤所致消耗性代谢;禁食、呕吐。
(5)潜在并发症出血、梗阻、穿孔 2.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
A.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悲观的态度,增强治疗信心。
B.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必要时输血,提高手术耐受力。
(2)术后护理
A.原则上参照胃大部切除术后护理;
B.经胸胃切除术的患者,同时作好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和肺部并发症的预防;
C.化疗病人注意抗癌药的副作用。
D.精神支持支持鼓励+提供有关治疗信息 [病例分析-能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作出分析] 1.诊断分析
该病人有胃部病变症状,有消化道出血情况,胃镜检查可见胃癌样变化,都提示可能为胃癌,若做过病理检查,将进一步证实是胃癌。2.护理分析
腹痛——疼痛护理。便血——观察排便情况,必要时配合处理。食欲不振、消瘦、体弱——饮食、休息护理。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心理护理。[课堂小结] 上腹痛为胃癌早期出现的症状,晚期可有消化道症状,但无特异表现。
胃镜和粘膜活组织检查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手段,X线钡餐检查也是确诊的重要手段。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可能根治胃癌的方法,是治疗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护理措施与其他脏器癌症护理措施相似。
授课教师:武绛玲 班级:10级高护 授课日期:2011年11月15日 课时:4 课 题:个性
教 学 目 的:
1、识记和理解个性、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等基本概念
2、正确列出个性特征和结构、动机冲突的类型、个性与健康的关系。
3、解释气质分类的生理学基础,熟悉气质类型与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类型的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灵活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和区别人的各种需要。教 学 方 法:讲授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个性的概念及特征
一、个性的概念
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经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面貌。
二、个性的特征
(一)整体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二)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
(三)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结合
(四)社会与生物的双重属性 个性的形成、发展及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遗传、神经、内分泌系统
(二)环境因素
(三)实践活动
(四)自我教育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一、需要
(一)概念:生理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
(二)分类 按起源分类
1、生理性需要:最原始和最基本的需要
2、社会性需要:高级需要 按对象分类
1、物质需要
2、精神需要
(三)需要层次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二、动机
1、概念
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以需要为基础,但其产生需有外部的刺激。如:报考研究生。招收与报考。
2、功能
(1)始发功能 (2)指引功能 指引人朝着特定的方向、目标行动。(3)激励功能
3、分类
(1)生理性动机 (2)社会性动机
4、动机的冲突 (1)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4)双重趋避冲突 补充:人生观
1、概念
人在生活实践中对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理想进行系统概括而形成的较稳固的观点。
2、人生观包含的心理成分 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价值观 理想 情感 意志
信念:坚信某种认识的正确性,并身体力行
三、兴趣
第三节 个性心理特征
一、能力
1、概念 能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那些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人们完成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现有能力、成就
2、能力的分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①一般能力 指各种活动都需要的共同能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等。②特殊能力 指各种活动所需要的专门能力。(2)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①认识能力 即智力,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②操作能力 技术操作、生产劳动等能力。
③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3、能力的个体差异 (1)能力类型的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3)能力表现的年龄差异
4、能力与知识
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如:证明数学题,定理、公式是知识,灵活性是能力。
能力是人去获取知识的可能性,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发展较知识的获得要慢。
5、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遗传(2)环境
(3)教育与实践(4)主观努力
6、智力
(1)概念 智力就是认识能力,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2)加德纳的新智力观 ①逻辑性和数理性的智力 ②语言智力
③身体—动觉智力 运动员、舞蹈家 ④空间智力 画家、建筑师 ⑤音乐智力
⑥洞悉人性、善解人意智力 推销员、政治家
⑦自我内省智力 善于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并加以表达(3)智力成才与个性成才
①智力与成就有关系 但不完全相关
②个性中的非智力因素与成就关系密切 进取、自信、不屈不挠(4)智力的鉴定
智力测验 是智力测验还是知识测验
二、气质
1、概念 是个体所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
心理活动动力特征指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稳定性、指向性。具有天赋性、稳定性、可变性。
2、气质的生理基础
(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强而不平衡型;强、平衡、灵活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弱型(2)激素说
甲状腺素说、肾上腺素说等。
3、气质的类型
(1)胆汁质 精力旺盛、反应迅速(2)多血质 聪明、灵活(3)粘液质 安静稳重
(4)抑郁质 消极、反应速度慢
4、气质的作用
(1)气质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智力水平(2)气质的社会适应性
5、气质的鉴定(1)观察法
(2)条件反射法 实验室用仪器(3)量表测量法
6、气质与健康
胆汁质——神经衰弱、躁郁性精神病、心身疾病 抑郁质—癔症、强迫症
7、病人气质与护理
多血质—面部表情丰富、健谈、乐观、易沟通 胆汁质—无所谓,注意勿急躁、“以柔刻刚” 黏液质—固执己见、情感不外露,注意耐心诱导 抑郁质—怯懦、多疑、孤僻,注意言语谨慎
三、性格
1、概念 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2、性格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①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 ②对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特征
③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自信、自尊、自爱
2、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①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的性格特征 ②对行为目标控制水平的性格特征 ③紧急或困难状况下的性格特征 ④在贯彻执行决定方面的性格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 ①情绪的强度
②情绪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③主导心境。
(4)性格的理智特征 ①感知 ②记忆 ③想象 ④思维
3、性格类型
(1)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2)外向型和内向型(3)独立型和顺从型(4)A型、B型和C型
4、性格的表现
(1)性格在活动中的表现 儿童游戏扮领袖(2)性格在语言中的表现
(3)性格在表情、姿态、服饰中的表现
5、性格与态度和行为方式 气质无好坏、性格有好坏
6、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1)遗传(2)家庭(3)教育(4)社会文化
7、性格与气质和能力
(1)性格与气质 有区别有联系
气质先天、性格更多的受生活环境的制约 气质对性格有影响
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2)性格与能力
有能力容易形成自信的性格,无能力易形成自卑的性格。性格对能力的形成有发展有更多的制约作用。(3)性格的社会制约性
儿童起间接的学习成人为人处事的方式
四、健康人格
1、自我扩展能力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具有现实性知觉 具有自我客体化
体现定向统一的人生观
五、人格障碍
1、概念
指不伴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其行为形式是自己、社会不允许的。
2、原因
人格发展过程的不成熟或畸变,致个体适应不良,对事物做出极度的情感反应,产生社会心理功能异变。
3、分类
(1)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2)分裂型人格障碍 以观点、外貌、行为奇特,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3)反社会人格障碍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4)冲动型人格障碍 以行为情绪带有明显冲动为主要特点
(5)表演型人格障碍 以一种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6)强迫型人格障碍 以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7)其他人格障碍 依赖型)、被动攻击型(自认为需要别人、又不重视别人)自恋型(8)未特定的人格障碍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二章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描述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叙述各临近器官及临床意义。2.叙述女性生殖系统主要血液供应及淋巴系统。3.复述骨盆的骨骼、关节、韧带和分界。4.描述骨盆底三层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其邻近器官。40min 2.女性生殖器的血管、淋巴及神经。10min 3.骨盆的构成与分界。25min 4.骨盆底三层组织的结构和功能。15min
三、讲授重点:
1.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其邻近器官。2.骨盆的构成与分界。
四、讲授难点:
1.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其邻近器官。2.女性生殖器的血管、淋巴及神经。3.骨盆底三层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七版教材)、系统解剖学(人卫第七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5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二章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叙述月经的临床表现。
2.列举与月经期保健相关的护理问题。3 执行月经期卫生保健指导。
4.叙述卵巢分泌性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
5.叙述月经的周期性调节及各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月经的临床表现及相关保健。30min 2.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及其生理功能。25min 3.月经的内分泌调节及其周期性变化。35min
三、讲授重点:
1.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及其生理功能。2 月经的内分泌调节及其周期性变化。
四、讲授难点:
1.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及其生理功能。2 月经的内分泌调节及其周期性变化。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组织胚胎学(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三章
第一节
妊娠生理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叙述受精、着床的定义。
2.描述胎儿附属物的构成和各自主要功能。3.描述不同月份胎儿的发育特征。
4.识别妊娠期母体的主要生理及心理变化特征。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受精卵的形成、输送、着床的过程。15min 2.胎儿附属物的构成及其功能。15min 3.不同月份的胎儿发育特征。15min 4.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及心理社会变化。45min
三、讲授重点:
1.胎儿附属物的构成及其功能。
2.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及心理社会变化。
四、讲授难点:
1.受精卵的形成、输送、着床的过程。2.胎儿附属物的构成及其功能。
3.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及心理社会变化。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组织胚胎学(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5 ※<妊娠保健> 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三章
第四节 妊娠期营养
第五节
妊娠期管理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识别并能解释妊娠期常见症状,列举缓解症状的护理措施及依据。2.应用产前保健知识,为门诊孕妇提供孕期保健指导。3.别先兆临产,为产妇分娩前准备作好指导。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妊娠期常见症状及相应的护理措施。65 min 2.妊娠期的健康教育及分娩前准备。25 min
三、讲授重点:
1.妊娠期常见症状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四、讲授难点:
1.妊娠期常见症状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5 ※<产前护理管理> 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三章
第四节 妊娠期营养
第五节
妊娠期管理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识别并能解释妊娠期常见症状,列举缓解症状的护理措施及依据。2.应用产前保健知识,为门诊孕妇提供孕期保健指导。3.别先兆临产,为产妇分娩前准备作好指导。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妊娠期常见症状及相应的护理措施。65 min 2.妊娠期的健康教育及分娩前准备。25 min
三、讲授重点:
1.妊娠期常见症状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四、讲授难点:
1.妊娠期常见症状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四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授课时数:4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描述决定分娩的因素及枕前位的分娩机转。
2.描述与分娩有关的三个假想平面及各径线的正常值。3.判断产程各期并能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4.应用产程图监护产程。
5.应用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识别异常胎心图形。6.列举分娩期常见的护理问题。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影响分娩的因素。20min 2.真骨盆的三个平面及各径线。20min 3.胎先露的分娩机转。30min 4.正常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原则。50min 5.各产程的护理。60min
三、讲授重点:
1.胎先露的分娩机转。
2.正常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原则。3.各产程的护理。
四、讲授难点:
1.胎先露的分娩机转。
2.正常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原则。3.各产程的护理。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内外科护理(下册、魏玲等合译)。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五章 第一节 产褥期妇女的身心健康 第二节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准确复述产褥期的定义。
2.识别产褥期母体的主要生理及心理变化特征。3.识别正常产褥的临床表现。
4.为个案制定、执行产褥期的护理计划。5.执行产褥期保健指导。
6.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注意事项,为产妇母乳喂养作正确的技术指导。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产褥期的定义。5min 2.产褥期母体的生理、心理调适。15min 3.产褥期临床表现及常见问题。30min 4.产褥期的护理管理。25min 5.产褥期的保健。15min
三、讲授重点: 1.产褥期的定义。
2.产褥期母体的生理、心理调适。3.产褥期临床表现及常见问题。4.产褥期的护理管理。
四、讲授难点:
1.产褥期母体的生理、心理调适。2.产褥期临床表现及常见问题。3.产褥期的护理管理。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内外科护理(下册、魏玲等合译)。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六章 第一节 高危妊娠及监护管理
第二节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及护理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叙述高危妊娠的定义。2.识别高危妊娠的个案。
3.描述高危妊娠常用的监护措施,列举高危孕妇常用的自我监测方法。4.解释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的意义。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高危妊娠的定义及范畴。20 min 2.高危妊娠的监护措施。30 min 3.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及护理。40 min
三、讲授重点:
1.高危妊娠的护理评估。2.高危妊娠的护理措施。
四、讲授难点:
1.高危妊娠的护理评估。2.高危妊娠的监护方法。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内外科护理(下册、魏玲等合译)。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七章
第一节
流产
第二节
异位妊娠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叙述流产、异位妊娠的定义。
2.描述流产、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流产、异位妊娠的定义。15min 2.流产、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75min
三、讲授重点:
1.流产、异位妊娠的定义。
2.流产、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四、讲授难点:
1.流产、异位妊娠的定义。
2.流产、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妊娠期并发症护理
(二)> 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七章
第四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系统陈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分型依据。2.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个案提供整体护理。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变化。10min 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分类。35min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处理原则及护理。45min
三、讲授重点:
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分类。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处理原则及护理。
四、讲授难点:
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分类。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处理原则及护理。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5 ※<妊娠期并发症护理
(三)> 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七章
第五节
前置胎盘
第六节
胎盘早剥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叙述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定义。
2.描述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定义。15min 2.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75min
三、讲授重点:
1.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定义。
2.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四、讲授难点:
1.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定义。
2.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八章
第一节
心脏病
第二节
糖尿病
第三节 肝炎 授课时数:4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系统叙述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糖尿病与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的相互影响。2.为患有内科疾病的孕妇提供孕期、产时、产后的自我保健技巧及整体护理。3.列举妊娠合并症孕妇常见的护理问题、相关护理措施及依据。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心脏病与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相互影响。15min 2.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处理原则及孕产期护理。55min 3.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15min 4.妊娠合并糖尿病个案的孕产期护理。45min 5.妊娠与肝炎的相互影响。15min 6.妊娠合并肝炎个案的孕产期护理。45min
三、讲授重点:
1.心脏病与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相互影响。2.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处理原则及孕产期护理。3.妊娠合并糖尿病个案的孕产期护理。4.妊娠合并肝炎个案的孕产期护理。
四、讲授难点:
1.心脏病与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相互影响。2.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处理原则及孕产期护理。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内外科护理(下册、魏玲等合译)。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授课时数:4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识别异常分娩的个案。
2.为异常分娩的个案制定护理计划。3.讨论影响分娩的常见因素。
4.叙述常见异常分娩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原则。30min 2.子宫收缩过强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原则。30min 3.产道异常的类型、对母儿的危害及处理原则。30min 4.常见软产道异常类型及处理原则。30min 5.常见胎位异常类型及处理原则。30min 6.巨大儿的识别及处理原则。15min 7.常见胎儿畸形识别及处理原则。5min 8.异常分娩的临床表现。10min
三、讲授重点:
1.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原则。2.子宫收缩过强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原则。3.产道异常的类型、对母儿的危害及处理原则。4.常见软产道异常类型及处理原则。5.常见胎位异常类型及处理原则。6.异常分娩的临床表现。
四、讲授难点:
1.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原则。2.子宫收缩过强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原则。3.产道异常的类型、对母儿的危害及处理原则。4.常见软产道异常类型及处理原则。5.常见胎位异常类型及处理原则。6.异常分娩的临床表现。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内外科护理(下册、魏玲等合译)。5 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十章
分娩期并发症产妇的护理 授课时数:4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复述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及羊水栓塞的定义。2.识别造成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及羊水栓塞的因素。3.制定并执行预防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及羊水栓塞的护理措施。
4.制定并执行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及羊水栓塞的主要护理问题。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胎膜早破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45min 2.产后出血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45min 3.子宫破裂定义、分类、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45min 4.羊水栓塞的定义、病理生理、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45min
三、讲授重点:
1.胎膜早破的定义、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2.产后出血的定义、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3.子宫破裂定义、分类、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4.羊水栓塞的定义、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四、讲授难点:
1.胎膜早破的处理原则及护理。2.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及护理。3.子宫破裂的处理原则及护理。
4.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内外科护理(下册、魏玲等合译)。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十三章
第一节 概述 第三节 阴道炎症
第四节 子宫颈炎 第五节 盆腔炎症 第六节 淋病 授课时数:4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系统陈述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
2.识别常见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个案,提供自我保健咨询指导,并执行相应护理活动。3.叙述急慢性盆腔炎、淋病的病因、预防及处理措施。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20min 2.常见阴道炎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55min 3.慢性宫颈炎的病理、分度、临床表现及处理。40min 4.急慢性盆腔炎、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65min
三、讲授重点:
1.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2.常见阴道炎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3.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表现及处理。4.急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四、讲授难点:
1.常见阴道炎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2.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表现及处理。3.急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内外科护理(下册、魏玲等合译)。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十四章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第五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授课时数:4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复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
2.描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表现。3.叙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处理原则。
4.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提供护理及自我保健指导。5.为围绝经期的妇女提供健康教育。
6.为接受雌激素治疗的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60min 2.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10min 3.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处理。60min 4.月经失调的护理。30min 5.接受雌激素治疗个案的护理。20min
三、讲授重点:
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2.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处理。3.月经失调的护理。
4.接受雌激素治疗个案的护理。
四、讲授难点:
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2.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处理。3.接受雌激素治疗个案的护理。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内外科护理(下册、魏玲等合译)。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十五章
第一节 良性滋养细胞疾病 第二节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第三节 化疗病人的护理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描述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及处理措施。2.讨论有关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随访方法及其重要意义。3.识别滋养细胞疾病个案,并提供整体护理。4.叙述常用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
5.识别化疗药物常见的毒副作用,并列举有效的应对措施。6.为接受化疗的个案提供整体护理。
7.识别妇科常用抗肿瘤化学药物的剂型、用药途径、毒副作用及护理要点。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良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的病理特征及鉴别要点。40 min 2.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50 min 3.妇科常用抗肿瘤化学药物的作用机理、用药途径。20 min 4.妇科化疗常见的毒副反应及护理措施。30 min 5.化疗病人的整体护理。40 min
三、讲授重点:
1.良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的病理特征及鉴别要点。2.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3.妇科常用抗肿瘤化学药物的作用机理、用药途径。4.妇科化疗常见的毒副反应及护理措施。
四、讲授难点:
1.良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的病理特征及鉴别要点。2.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3.妇科常用抗肿瘤化学药物的作用机理、用药途径。4.妇科化疗常见的毒副反应及护理措施。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内外科护理(下册、魏玲等合译)。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十六章
第五节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按护理程序执行腹部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2.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个案提供出院指导。3.为育龄期妇女提供预防保健知识。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腹部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50 min 2.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出院指导。25 min 3.为育龄期妇女提供预防保健知识。15 min
三、讲授重点:
1.腹部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四、讲授难点:
1.腹部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内外科护理(下册、魏玲等合译)。5 ※<妇科肿瘤及护理> 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十六章
妇科肿瘤 授课时数:4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描述子宫颈癌的病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2.描述子宫肌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3.描述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4.描述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子宫颈癌的病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45min 2.子宫肌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45min 3.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45min 4.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45min
三、讲授重点:
1.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2.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3.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4.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四、讲授难点:
1.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2.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3.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4.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护理诊断手册、新产科护理学(胡月娟等合译)、内外科护理(下册、魏玲等合译)。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二十一章
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执行计划生育的宣传、咨询指导。
2.叙述常用女性节育方法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副反应及处理。3.为计划生育受术者提供整体护理。
4.描述各种终止妊娠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5.列举计划生育常见的护理问题、应对措施及依据。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计划生育的内容和意义。5min 2.计划生育妇女的一般护理。10min 3.女性节育方法的种类、原理及应用。25min 4.常用女性节育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副反应及护理。30min 5.终止妊娠的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防治、护理。15min
三、讲授重点:
1.女性节育方法的种类、原理及应用。
2.常用女性节育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副反应及护理。3.终止妊娠的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防治、护理。
四、讲授难点:
1.常用女性节育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副反应及护理。2.终止妊娠的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防治、护理。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护理教案】推荐阅读:
脑卒中护理教案02-14
面部皮肤护理教案06-19
中医护理学-第一章绪论教案10-08
护理质控优质护理01-21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护理12-02
护理程序的步骤及方法:护理诊断07-03
护理专业大专《社区护理学》作业10-01
基础护理:脾血管肉瘤的护理体会01-30
发挥中医护理优势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02-05
强化护理监督检查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