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传统文化(共8篇)
丹麦:摔盘子
Residents of Denmark have been known to throw dishes (don’t worry, not the good china) at their neighbor’s doors. The more broken dishes, the more good luck you are thought to have in the upcoming year!
丹麦人会在他们邻居家门口摔盘子(别担心,扔的不是好的瓷器)。盘子摔得越多,意味着你在新年里会越幸运!
2. Brazil: Wet T-Shirt Contest for All
巴西:全民湿T恤大赛
Brazilians celebrate by dressing in all white on New Year’s Eve to symbolize peace and spend their evening partying on the beach. When the clock strikes midnight, they run to the ocean and bestow various offerings upon Lemanja, the goddess of the sea, so that she may open up paths in their lives.
巴西人这么庆祝新年的:在除夕穿上寓意和平的白色衣服,在海滩边举办晚会。当午夜12点钟声敲响时时,他们就冲向大海,向海洋女神Lemanja奉献各种各样的供品,祈求她为他们的生活开辟新道路。
3. Germany: Molten Metal Fortune-Telling
德国:熔融金属算命
Bleigie?en, one of Germany’s most prized customs, is celebrated on New Year’s by melting a morsel of lead, dropping it into cold water, and telling fortunes from the shape it forms.
Bleigie?en是德国最受欢迎的传统之一,是在新年熔化一小块铅,把它扔进冷水里,再根据它形成的形状来算命。
4. Estonia: The Strength of 7-12 Meal
爱沙尼亚: 7到12顿饭的能量
In Estonia, the people eat 7, 9 or 12 meals a day. These are lucky numbers in Estonia, and it is believed that you will gain the strength of as many meals as you eat on New Year’s.
在爱沙尼亚,人们每天吃7顿、9顿或者12顿饭。这些数字在爱沙尼亚被认为是幸运数字。而且他们认为,你在新年吃得越多,就会获得越多的能量。
5. North America: Black Eyed Peas (No, Not the Band)
北美:黑眼豆豆(不是,不是那个乐团)
Inspired by southern culture, many Americans celebrate the New Year by eating black eyed peas and collard greens. The pea’s “eye” represents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and it is believed to bring good luck to those who eat them. Eating leafy greens supposedly brings money and prosperity as well.
受南方文化影响,许多美国人通过吃黑眼豌豆和羽衣甘蓝来庆祝新年。这种豆的“眼睛”代表展望未来。人们相信,吃黑眼豆豆会带来好运。人们也认为,吃绿叶蔬菜能带来钱财和富裕。
6. France: The Midnight Harvest
法国:午夜大丰收
In the Hautes-Pyrénées village of Viella, the townspeople attend a midnight mass on New Year’s Eve, after which they set out to the vineyards to pick grapes for the first wine of the year.
在法国上比利牛斯省的维耶拉镇,村民在新年前夕参加一个午夜聚会,之后他们就出发到葡萄园里,采摘葡萄用来酿今年的第一批葡萄酒。
7. Bolivia: Hot Pants
玻利维亚:紧身短裤
Bolivia is one of many countries that rings in the New Year by wearing lucky bright (generally red) underpants.
玻利维亚是众多通过穿幸运的亮色内裤(大多是红色)来迎接新年的国家之一。
8. Mexico: Great Grapes
墨西哥:美妙葡萄
In Mexico (as well as many other Spanish-speaking countries), eating a grape and making a wish for every chime of the clock at midnight on New Year’s Day is a widely practiced custom.
在墨西哥(还有很多其他的西班牙语国家),在新年午夜钟声每次响起时吃一颗葡萄同时许一个愿望是广为流传的一项传统。
9. Hungary: Burning Man
匈牙利:燃烧的人
In Hungary, crowds gather on New Year’s Eve to burn a “Jack Straw” ― a sort of scarecrow-like figure which represents all the evils of the past year.
在匈牙利,人们在新年前夕聚集,一起焚烧一个“稻草人杰克”,这个稻草人代表了过去一年里所有罪恶。
10. Venezuela: Nothing but the Bolívars, Baby
委内瑞拉:没别的就是玻利瓦尔(委内瑞拉货币名称)
In Venezuela, to bring wealth in the New Year, it’s common to hold a bill of high value while toasting at midnight.
在委内瑞拉,为了在新年收获财富,人们通常在午夜敬酒时手里拿着一张价值很高的玻利瓦尔。
11. Switzerland: Just a Dollop
瑞士:一团而已
In some parts of Switzerland, it is believed that a dollop of cream propped on the floor will bring good luck and wealth.
在瑞士的某些地方,人们相信地板上堆着一团冰淇淋可以带来好运和财富。
12. China: From Head to Tail
中国:从头到尾
In China, it is common for fish to be served whole for New Year’s. It is important to eat the entire fish from head to tail to ensure a good year from start to finish.
中国很多城市已步入后工业化时期, 工业化程度已经无法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达到了极限。文化创意产业作为21世纪的新兴朝阳产业, 被认为是城市经济的新载体、新形式和新动力, 国内很多城市也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长三角经济城市无锡已步入后工业化时期, 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 经济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重重压力, 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型, 研究无锡的文化创意产业对其他城市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优势分析 (Strengths)
1. 物质文化资源丰富, 非物质文化资源深厚。
“无锡市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丰厚, 历史遗存丰富, 地方特色突出。”2007年9月, 无锡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无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无锡有着与吴国相关的泰伯墓、泰伯庙, 有与“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有关的黄埠墩、黄公涧, 有与唐代茶圣陆羽相关的“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 同时有明代东林党人聚众讲学的东林书院。寄畅园的深邃静谧, 横云山庄的湖光山色, 薛福成故居、秦邦宪故居、钱钟书故居等名人故居的文化内涵, 江阴黄山炮台遗址的弹痕残壁, 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的中西合璧, 宜兴的国山碑、东坡书院, 还有市域内那刻写着历史记忆的一座座古桥、古窑、古庙宇, 无不令人流连忘返, 思古而惜今。截至2003年底, 全市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85处, 文物控制保护单位185处。另一方面, 无锡自然景观也很丰富, 无锡山水秀美, 被誉为“太湖明珠”。集 (长) 江、 (古运) 河、 (太) 湖、 (天下第二) 泉、 (善卷、张公、灵谷、慕蠡) 洞、 (惠) 山于一体, 构成江南水乡的特有风貌。
2. 经济发达, 处于发展文化产业的黄金时期。
文化产业作为服务于人类精神领域的产业, 是只有在满足生存需求后才会创造出有效需求的产业。文化需求属于高层次的需求, 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递增的。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 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以后, 是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期。2008年无锡的人均GDP是73 053元人民币, 按当时汇率计算已达到10 700美元。从近几年人均收入来看, 增长速度也相当快。2005—2008年, 无锡人均GDP年均增长12.76个百分点,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3个百分点。无锡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基础条件已完全具备。全国类似无锡经济水平的城市并不少, 都已具备文化产业进入快车道发展的条件。
3. 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
目前, 无锡市已形成一个以程控交换为主体, 大容量光纤、数字微波传输为主, 有线与无线通信相结合、基本业务与增值业务相互促进的通信网络。据调查, 截至2008年底, 无锡城镇家庭电脑普及率达74.25%, 家庭宽带接入户数达到82.5万, 按2008年底全市总户数为153.82万户来核算, 上网普及率为53.85%。此外, 无锡市政务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图书馆数字化等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软件、动漫、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
二、发展劣势分析 (Weaknesses)
1. 从文化产业市场看, 无锡文化消费氛围不浓。
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和乡镇企业的发祥地, 具有悠久的工商经济历史, 在文化上主要以工商文化为主。整个城市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比较快, 市民对文化的消费不甚重视。
从增长速度看, 无锡市民的娱乐文教服务消费的增速远远低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从2005—2008年的四年间, 无锡市人均娱乐文教服务消费支出分别为1 515.36元、1 568元、1 678元、1 521元, 环比递增速度分别为3.47%、7.02%和-9.36%。年平均增幅仅为0.12%, 远远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16.3%的年均增幅。
从市民消费结构看, 文化消费所占比例也比较低。2008年无锡人均可支配收入23 605元, 其中消费性支出是13 563元, 消费系数为0.57。分析2008年城镇居民消费构成情况, 食品支出5 393元, 占39.76%, 衣着类支出1 137元, 占8.3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833元占6.14%, 医疗保健支出1 211元占8.93%, 交通和通讯支出1 792元占13.21%, 居住支出1 111元, 占8.19%, 杂项商品和服务565元, 占4.17%。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人均支出仅为1 521元, 仅占总消费支出的11.21%。在无锡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同时, 只有“居民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的指标却未达标, 离18%的小康指标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距离。
虽然从长远来看, 经过培育和开发, 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潜力, 但从目前来看, 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种不多, 质量也不是很高, 文化消费整个市场容量不大。居民的消费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文化消费市场有待培育, 文化产品有待开发。
2. 从文化产业链条上看, 文化产业链条比较松散。
文化作为各大城市大力发展的一种新兴产业, 必须具备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需要通过上下游去扩展产业链条。只有实现文化企业的集聚, 才能产生产业的整合效应, 文化产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但从无锡的情况来看, 无论是从以新闻出版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核心层, 还是近年无锡大力推进的以“动漫、软件、休闲娱乐和广告会展”四大新兴产业为主的“外围层“, 文化产业链都比较松散, 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以动漫为例, 在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动漫生产、动漫市场、动漫消费等各个环节构成动画产业的有机链条。这个链条是一个既相互联系、相互交叉, 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连贯体,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循环系统。深入分析动漫产业发展比较成功的美国、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就会发展, 这些国家的动漫产业的良好发展是其动漫生产各环节、动漫市场各环节、动漫消费各环节的高效协同运作的结果, 各环节既分工明确, 又协同运作;既相互竞争, 又高度竞合;共同创造了辉煌。
截至2008年底, 无锡已有动漫企业70家, 数量不少。但这些企业之间缺乏横、纵、混合等各个方面的协作与分工, 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无论是从前期创意策划、中后期制作、宣传发行、衍生产品开发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需要站在大文化产业的高度, 通过融合、嫁接、衍生、升级等多种方式, 推动产业发展由“链条”向“网状”发展, 实现文化产业的大生态圈, 促进文化经济的平衡流动和能量转换。
3. 从文化产业主体看, 文化企业整体水平不高。
无锡的文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基本上还处于小规模的经营状态。从2004年经济普查的情况看, 主营业务收入在1 000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只6%, 主营业务收入在100万元~1 000万元间的企业占29.2%, 大部分的文化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在100万元以下, 占全部文化企业数的64.8%, 。从文化企业的资产情况看, 总资产在1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6.2%, 100万元~1 000万元的企业占34.9%, 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58.9%。由此可见, 无锡文化产业领域中小企业居多, 有实力的支柱性文化企业群尚未形成。
从技术方面看, 传统文化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 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手段比较落后, 在影视制作、艺术创作和娱乐设施等领域应用高科技的能力有限,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从人才方面看, 文化企业普遍存在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 特别在数字网络、动画设计等科技含量较高和需要综合性人才的领域更是人才匮乏,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开发、推广人才也比较缺乏。从资金方面看, 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还是自身积累。
三、外部的机遇 (Opportunity)
1. 科技创新拓展发展空间, 推动文化产业更新换代。
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和文化产业增长的源泉。在过去, 报纸书刊依赖印刷技术的进步得以进一步发展;广播凭借电磁辐射传播电波, 并依托卫星的应用不断开拓受众领域;电影电视则依赖图像处理技术与光缆、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来提高视听效果。科技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使得文化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 拓展了发展空间。在未来, 科技在文化系统中的影响力将继续扩展, 在文化变革中的作用力将继续增强, 科技创新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增长极。
2. 政府作用强力凸现, 推动文化产业走入快车道。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发明显。近几年, 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加强了监管, 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完善了文化市场法制和机制, 有力统筹文化产业的发展。
自2006年起, 无锡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06年8月9日, 无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两个文件, 《无锡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的决定》, 决定要繁荣文化事业,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加快建设文明无锡, 打造文化名城。2006年8月10日, 无锡市政府发出《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了发展文化产业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等主要问题, 确定了“十一五”文化产业八大工程。同日, 无锡市人民政府发文《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意见分为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单位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抓好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和管理等五个方面, 推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32条具体政策措施。2006年10月11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确定“十一五”市文化重点工程的通知》, 确立先进文化艺术八大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八大工程、公共文化设施八大工程、文化产业八大工程, 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项目任务责任书》。2007年12月7日, 市委市政府发出《无锡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纲要》的通知, 十二个方面36条再次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和举措。2009年7月13日, 出台《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 (2009—2011) 年》。自2006年无锡政府意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始, 无锡的文化产业就走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3. 民众观念转变, 营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部《泰坦尼克号》或《狮子王》依靠一点新颖的创意和简单的三维动画技术, 创下十几亿美元的票房价值。日产游戏软件充斥市场, 其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韩国的影视、歌曲, 造成了冲击全球、势不可当的“猎猎韩风”和“滚滚韩流”。凭借着不一样的商业敏感性, 无锡民众对发展文化产业从轻视淡漠到支持重视, 这种观念态度的转变对无锡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更重要的是, 无锡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 已面临生态环境严峻、能源和土地资源供给紧张、人口大量集聚等问题, 投资推动增长的能力逐步减弱, 产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自从太湖蓝藻事件后, 无锡民众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无锡民众普遍认识到, 文化产业文化含量大, 附加值高, 创新性强, 品牌效应显著, 开拓和占领市场的能力强, 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力大, 具有很强的扩张能力和持续发展力, 竞争优势明显, 是内涵式集约发展的集中体现。有了民众观念的转变。
四、外部的威胁 (Threats)
1. 经济的全球化将中国弱小的文化产业带入全球化的竞争。
全球化是当今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渗透最深、最突出的全球趋势。各国跨越空间障碍和历史、文化、制度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中国弱小的文化产业也被裹挟着进入全球化的竞争, 并遵循着优胜劣汰的原则。
在全球的文化市场上, 已经有很多的跨国文化企业, 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拥有100多家报社和有线及卫星直播收费网, 英国的天空电视台拥有《伦敦泰晤士报》等四张大报和190个模拟及数字电视频道, 美国的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拥有200多家电视台, 生产了《音乐之声》、《巴顿将军》、《泰坦尼克号》、《小鬼当家》、《星球大战》等作品, 其电影市场占有率为全球第一, 电视覆盖面的增长率为全球第一。香港的STARTV拥有30多个频道, 3亿多名观众。无锡的文化企业规模小实力差, 与这些跨国文化企业相竞争的实力还远远不够。另外, 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 好莱坞影片、迪士尼娱乐产品、日本游戏、韩国电视剧等大量外来文化产品在无锡迅速抢占先机。在无锡的本土市场上与这些外来文化企业竞争也是处于劣势中。
2.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加剧拷问无锡文化产业的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省市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也早已开始着手文化产业的研究、规划和发展。无锡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内拥有同样优越发展条件的城市的挑战, 也受到省内苏州、常州等城市的挑战。一般而言, 如果某地区一旦形成文化产业优势, 由于洼地效应, 资源就会向此地聚集, 如何避免因发展滞后被市场边缘化, 成为无锡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R], 2009-07-22
[2]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R].
[3]钱韵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 2009, (11) .
[4]胡伟华.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比较[J].韶关学院学报, 2009, (2) .
彝族
彝族同胞有的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一些彝族同胞到年节时,门前会立起一棵青松,表示除旧迎新、免祸消灾,堂屋的地上铺上松针,坐在上面吃年饭。除夕夜,成年男子通宵守夜,边饮酒边聊天,守夜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也是为了挑回第一担水,在天亮前做好饭菜,以便天明就可用餐。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人们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或者“吃立节”,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地方的人家还会包制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来吃,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都吃不完。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人在广场上举行芦笙歌舞比赛。两个村庄的群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欢乐,迎来新的一年。
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满族
云南满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是在整棵大竹子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把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这项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活动,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性格。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会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傈僳族
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人们大多会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并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每年从谷雨那天开始是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陕西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的特色。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甘肃
社火,广泛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此外,进入农历正月,临夏山村的大树间,一架架秋千架了起来,人们开始一年一度的打秋千游戏。打秋千,有两种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横板上,由别人在后面推,悠悠晃晃,飞得不太高,这种姿式适合儿童。二是站立在横板上,自己用力,使秋千快速飞升,这种姿式最受大人青睐。
湖南
在湖南湘潭一带流存着一些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常常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然后依次去接了请帖的人家舞龙灯表示祝贺。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湘中一带在盛行舞龙灯的同时,还传承了不少的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心愿。
山西
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商户人家在每年三月和七月祭祀财神,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每年祭罢财神,人们才去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江苏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武进人大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人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免得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使劲擂鼓助兴,正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一些地方,过年首先全家一起祭祖,随后举行家宴,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通常必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等年禧套路菜。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亮,照耀着四壁的年画,灯火辉煌。
根据《天津通志》等史料记载,天津民间春节活动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为正年。天津人过春节的许多习俗、讲究保留至今,“小年”意味着要开始祭灶、扫尘、置办年货、贴吊钱春联等一系列辞旧迎新的活动。
有首《北平年谣》流传较广:“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满香斗;三十日,黑夜坐一宵;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天津民间也有首类似古谣,同样描写过年期间的民俗风情:“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九(贴春联);大年三十,合家团圆捏扁食(包饺子)。”
各地小年传统食物
吃灶糖|甜甜黏黏
灶糖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名点,既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这天大街小巷都有卖灶糖的,家中大人在赶集市时早早会将灶糖买回家。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希望灶王替自已多多美言,后逐渐演变成了小年必吃的零食。
吃饺子|送行饺子迎风面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尤其是在北方,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炒玉米|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
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吃“年粽”|年年高中(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做米饼|团团圆圆
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保住了大米、花生、芝麻等源香味口感与健康营养,吃起来别有风味,寓意“团团圆圆”。
杀年猪|家一起杀年猪、讨好运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过了小年夜,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挑选出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粘糕粘|年年高
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其谐音为年糕,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
吃麻糖|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相传,麻糖把灶神的嘴巴粘住,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意在表达期盼平安丰年的心愿。
捏面花|面塑艺术
山东半岛的人们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开始忙着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这些面食从和面、醒发和制作上都非常讲究,很费工夫。吃起来一层又一层,特别有嚼劲,口感自是非比寻常,用来春节待客作为主食食用。
廿四团|廿四夜吃团子
“廿四夜吃团子”是江南许多地方的风俗,做团子、送团子、吃团子是必备的一道年味,寓意着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廿四团”用糯米粉制作,馅料有鲜肉、豆沙、萝卜丝等多种。蒸制好的团子上都要点红色的印子,有圆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区别不同的馅儿,同时也带来一年的好彩头。
吃火烧|红红火火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用面粉加红糖烙烤而成的红糖烧饼、芝麻酱糖火烧,供不应求,民间取其谐音,预示来年日子红红火火。
爆米花糖|小年小年,爆米糖甜
江西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小年的习俗
一、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 祭灶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二、扫尘
1.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2.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 扫尘,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
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三、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四、写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 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 小年的风俗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鼠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五、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六、婚嫁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_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能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元宵节各地习俗
北京
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是赏灯。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
河北省
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安徽省
临近元宵这几天,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的街道社区和乡村田野里,各种民俗文艺表演一场接着一场。扭花鼓灯、耍龙灯、狮子滚绣球、高跷、抬阁、花棍、花灯、伞灯、旱船、独竿桥等多彩多姿的表演,不仅把新年的气氛推向高 潮,而且也让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领略了独特的淮河风情文化。淮河两岸,旧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年初一到初三的大年三天,人们忙于辞旧迎新、探亲访友,顾不上吃顾不上玩,元宵节才是年味最浓的时刻。
阜阳人民勤劳聪明,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曲艺,有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和戏剧。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些异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汇聚成独具特色的阜阳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便是传统的灯会,每到这一天,群众都会自发地把自己扎制的花鸟虫鱼兽灯、十二生肖灯等等各种不同造型的彩灯悬挂自家门前。元宵佳节灯会期间还要唱一些大戏,有一台戏或两台以上的戏对唱,又称之为“戏台戏”。同时,各家还燃放各种焰火助兴。
山西省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每逢元农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从十四至十六,每晚都开,远远望去,楼房张灯结彩五颜六色,将整个城市装扮的富丽辉煌,各单位也争相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在街上挂起,供人们欣赏,花灯样式之多,数不胜数,有动物的,有生肖,有谜语猜谜的,有宫灯的,有现代电器的,也是歌颂现代人新生活的,飞机,火箭,飞船的,有鼓灯、润饼灯、鱼虾鸡鸭鹅灯、柑桔香蕉菠萝灯、宫灯、如意灯、料丝灯、玻璃灯、走马灯,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放焰火,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文艺踩街,堪称民间文化化妆大游 行。“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喧天,一国若狂”。(明间乔元《闽书》)。从十四到十六,连续三天各县区的都组织大大小小的各种文艺汇演到市里来,有民间艺术,有现代艺术展示,有传统文艺,有古老乐曲,有八音会,有古装戏,花样之多,数不胜数。办大型灯展。各单位都想声,光,色俱全的大型灯展在街上展出。有代表吉祥的,有代表幸福的,有代表古老传说的,有带有启迪意义的。
山东省
淄博市淄川区的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泰安市宁阳县的元宵送灯至祖坟。滨州市博兴县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著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日照市莒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葆青春年少。
河南省
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陕西省
凤翔县於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并送灯、送油,称之“添油”。
江苏省
武进区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於田间,称“照田财”,用来预卜早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浙江省
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上虞县少於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於元宵节设酒祭床。
江西省
新建县民于元宵扫墓插竹为灯。万安县城各乡均於元宵节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
云梦县(今之江汉)老农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武昌的“弄龙”要一连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称为“龙换酒”。
湖南省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四川省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馀皆为求子的习俗。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福建省
泉州花灯别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花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等。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香,称为“净街”。福建南部有元宵节两村儿童互掷石为戏的习俗。据说若不掷石,那个村子必定发生瘟疫。
广东省
新安县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庆灯。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云南省
云龙县於元宵节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弥勒州元宵后一日燃香於桥,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据说可以去疾病。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台湾省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元宵节的文化意义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观灯的盛况,在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里,留下了众多令人神往的记载。它以热烈喜庆的民俗意蕴和团圆浪漫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岁时文化中大放异彩,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此时一元复始,大地回春,同时国人历来重首尚新,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比如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同时,元宵节还突破了长安宵禁的限制,使得民众社会娱乐空间和时间大大拓展。与此相对应的,是女性这一历来为礼教所束缚的群体,也暂时获得自由,可以尽兴参与到元宵节狂欢中。在唐朝,不仅平常深锁宫闱的宫女们可以参加元宵节的盛装游乐,长安郊县的少女少妇们,也可以在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这狂欢喜庆的习俗,随着明清市民社会的发展,不仅日趋极盛,还增加了舞狮子、闹龙灯、猜灯谜等新的习俗。小说《镜花缘》里记载多九公在智佳国猜了一个出典于《孟子》、谜面为“万国咸宁”的灯谜,谜底为“天下之民举安”,可见元宵节还有祈求国泰民安的寓意。
说到祈福,这也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文化主题。清代苏北地区,元宵夜要引火烧田,祈求丰收,童谣唱:“灯笼亮,火把红,正月十五炸麻虫,场边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影无踪。”陕西一带还有挂灯笼“照黑角”的习俗,寓意把家里所有黑暗角落都照亮,以示驱邪纳福。另外,清代广东还有妇女元宵节祈子的习俗。
元宵节还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节日。有情人在元夕夜或初盟月下,或终成眷属。前者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里所载的“东风夜放花千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描写。后者有《太平广记》所记载的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其妻乐昌公主,饱经世乱而忠贞不渝,最终破镜重圆的温暖故事。这些,都为元宵节注入了温馨的文化气息。
浙江春节民俗文化:大年初一“庆田蚕”
浙江乌程县在大年初一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
宁波初一要吃豆粥。晚上要在关门前,再放一次“关门炮”。
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橘,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广东春节民俗文化:拜年是一场换橘运动
广东潮汕地区人,出门拜年前,都会带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户亲戚,就要送上大橘,无论多少,一定要是复数,然后说一些祝福的话。落座后,亲戚会以潮汕功夫茶招待,临走时,回送大橘。“所以,一天下来,你会发现早上带几个潮州橘子出门回来还是几个。”因为粤语送大橘为“大吉”,回赠是一种礼貌。同时在正月,每个人都要看紧自己的口袋,切忌让别人掏,“被人掏口袋,意味着这一年要被‘掏空’”。
湖北春节民俗文化:年饭何时吃要看你贵姓
在湖北农村很多地方,因姓氏不同,吃年饭的时间就各异,这一习俗可能您怎么也想不到。姓王的,在早晨五点多钟就开始合家团圆了;姓高的,则一般在中午十二点左右才开宴;那么姓余的呢?年饭时间定在天快黑的六点钟;姓杨的,则只能在晚上十二点以后……
这里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来的楚国便到了“万径人踪灭”的地步,楚人已被追杀得成了一片哀鸿。看到楚地人口锐减,秦始皇便下令从九江一带(即今江西)移民到楚国去住,有的人是早晨到的,有的人是中午到的,有的人则是下午……人们为了纪念自己来到楚地,在吃年饭的时间上便以自己到达新居地的时间为准。
山西春节民俗文化:年饭不说话
山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但年三十儿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
老北京春节民俗文化:吃法讲究最多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尤其讲究过年的吃法。昔日老北京曾有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期间老北京的美食。而在今天,这些都已经是人们的家常便饭,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却只能在过年时方可大饱口福。
春节时仅有以上几种食物,当然不算是丰富,一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连,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吃饺子的程序也是不会少的。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等制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当各式荤素大菜已备齐时,北京人还要备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现在的什锦果脯。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辽宁春节民俗文化:难忘农村的血肠
在辽宁农村,一到农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做年糕、蒸黏豆包,很多人家还会杀猪请客,邀来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吃上一顿宴席,吃好喝好之后,热情的主人还会把灌好的血肠分给客人带回家。儿女们这几天都会尽量在家帮忙,但是,嫁出去的闺女却是不可以在娘家过年的,否则这一年会对娘家兄弟不利。所谓年三十晚上“不许看娘家灯”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风俗目前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而慢慢被人遗忘了。
很多辽宁人在大年三十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都要挂红灯笼,大年三十晚上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春节各地民俗文化有什么
2.全国各地春节习俗汇总
3.中国过年的习俗
4.春节习俗完整版(2)
5.春节放假时间
6.德国过新年的习俗
7.2017春节放假安排
8.春节正定庙会时间
9.距离20春节还有多少天
人之患病,谁不想花钱少,效果好且又方便呢?倘若如此,则病人甚幸,医者欣慰也。 根据传统中医药研制出来的风湿宝、风湿灵这两种酒剂,以其制作简单,作用迅速,容易推广等特点,对治疗各种风湿骨病,疗效卓著,特色鲜明。
在广东平远县建设路36 号, 余方晓开了一家养生馆, 余先生运用这两种酒剂,治愈了腰椎、颈椎、腰痛、腰突等各种患者,目前他正在全力拓展事业的发展。
家住湖北武汉市吴家山梨花园3 幢201 室的陈勋,去年至今已连续进货六七次,进货数量一次比一次增多,在感叹传统中药酒剂价廉物美的同时,他已成为社区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土专家。
田敏在四川南江县长赤镇书院街156号开了家酒厂,由于行业竞争激烈,老田调整了思路,用自己生产的白酒来浸泡风湿宝、风湿灵,使其价值大幅提升,老田找对了方向。
家住河北石家庄市桥西区槐安路的石东风, 当兵回来后长期做医疗管理工作,在对风湿宝、风湿灵严格验证后,石先生被传统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和简便廉验深深折服,已向有关部门申报批号,立志要将这种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发扬光大。
黄建荣在福建长汀县大同草坪路14号开了一家理疗店,用两种酒剂治愈了颈椎病、腰椎增生、肩周炎、腰突、坐骨神经痛等一大批患者,对传统中医药的价廉便捷,高效灵验,黄先生赞叹不已。
黄丽红女士在广西南宁市北湖北路上开了一家理疗店,用两种酒剂治好了众多风湿骨病患者, 经病人的口口相传后,局面迅速打开。 南宁市所属的横县的韦女士得知后,立即向黄女士了解情况,随后在横县灵竹街上筹备开店。
浙江诸暨市凤山小区18 幢401 室的方叶海,用两种酒剂治好了风湿病、类风湿病、膝关节增生、颈椎病、静脉曲张、跌打损伤等近百名患者,在老百姓中有了好的口碑,事业愈做愈大。
新疆石河子市西营镇148 团的杨华,寻找项目多年,用两种酒剂治愈了膝关节增生、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大量患者,对简便实用的中药酒剂。 杨先生赞不绝口。
风湿宝外擦专用, 一副中药可浸泡16 斤白酒, 风湿灵用于口服, 一副中药可浸泡20 斤白酒, 两者合计可浸泡36斤白酒,可治疗近30 名病患者,赢利一般在七八干元以上, 两种酒剂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均可。 由于这两种酒剂疗效确切,效果非常突出,所以每副中药经白酒浸泡后,其经济价值十分可观。因采用根据进货数量赠送风湿宝、风湿灵的方法,解决了你的全部经营成本,换句话说,你给病人治病用药, 不需要花费一分钱的成本。
风湿宝、风湿灵主治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风湿病、类风湿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腱鞘炎、网球肘、足跟痛、跌打损伤、伤筋骨折、四肢麻木、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瘫痪、静脉曲张等。
湖南湘西康复医院
食人鲳这种其貌不扬的小鱼已让人大惊失色,更别说世界上形形色色让人闻之就胆颤心惊的“鱼怪”。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电影之外,人类生活的地球可能比想象中更加危机四伏。
尖牙鱼
这是一种长着骇人脸庞的深海暗杀者,同时也是海底最深处的居民之一,它们生活在海底5千米以下的黑暗环境里。
尖牙鱼属于金眼鲷目,又名角高体金眼鲷。它因牙大而得名,脑袋上左右两颗最大的牙齿简直太大了,以至于造物神不得不在其微型的脑子左右两侧各留出一个“插槽”,以便其大嘴能够合上。
相对于其体型来说,尖牙鱼的牙齿可能是海洋鱼类中最大的,因此有些体型比它们庞大的鱼类也成了它们的盘中餐。超大号的犬牙配上肌肉发达的腭,尖牙鱼的样子看起来深具威胁性,可怕的外表让它得到“食人魔鱼”这样恐怖的名字。
尽管有凶猛的外表,但它们其实对人类的危害很小甚至没有,也就是在梦里能吓唬吓唬你罢了。因为它们实在太小了,体长只有15厘米左右,和其它鱼的大小差不多。
虎鱼
顾名思义,虎鱼是根据被捕获时好斗的特点、强力掠夺的习性或外观而命名的数种鱼类的统称。它的牙齿向外生长,闭着嘴时也能看到其匕首般的尖牙。
虎鱼约有5种,其中最大的是巨狗脂鲤,体长可超过1.8米,重57公斤以上。它们的上下颚短而有力,牙齿尖而锐利,血腥味对它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一群虎鱼能在5分钟内将一条受伤鳄鱼身上的肉全部撕光,不过,平时虎鱼的行动却是懒懒散散的。
琵琶鱼
琵琶鱼,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形状怪异的鱼类,体长一般为45厘米,最长可达2米。这种鱼的体色从褐绿色到灰黑色,各不相同,体表还具有杂色斑点。
琵琶鱼身体扁平,头很大,背鳍和胸鳍发达,还有一条马鞭一样的长尾。尾根与鱼身衔接处长有一排锋利的刺,刺尖可产生毒液。从鱼体的背面俯视,整条鱼很像一把琵琶,故称“琵琶鱼”。
世界上还没有找到任何别的鱼类像琵琶鱼如此相貌怪异,而它的捕食方式也非常特别:在雌鱼头部的吻上通常有一个钓竿状的结构。“钓竿”的末端有一个肉质的突起,看上去很像蠕虫,琵琶鱼以此来诱捕其他贪食的鱼类。由于琵琶鱼生活在缺乏光线的深海里,所以在“钓竿”的末端通常有发光器官,该器官能够发出冷光以帮助琵琶鱼诱捕其他鱼类。所以琵琶鱼又被称为“电光鱼”。
海鳝
有一些鱼长着锋利的尖牙,像从远古的泥浆中爬出来的妖怪,被称为海洋“巨人”的海鳝就是这种“妖怪”中的一员。
海鳝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生活于浅水,是海底的隐居者,它们一般躲藏在礁石的缝隙里,伺机捕食。海鳝有着宽大而尖锐的牙齿,以适应捕食无脊椎动物和小鱼的需要,它们以海洋生物为食,不过,如果有人类离它们太近,也会遭到它们的攻击。
海鳝通常具有鲜艳的体色或斑纹,体长一般不超过1.5米,但太平洋的长体海鳝可长到约3.5米。平时,它们在礁石的洞中或海底的凹地中过着隐居生活,受到侵扰时才会攻击人类,一般在这种时候,它们会变得十分凶恶。
坦克鸭嘴鱼
坦克鸭嘴鱼,跟它的鲇鱼亲戚一样,可以长到非常大的体形和体重,最大可超过1.8米,达到68公斤。
不过跟别的鲇鱼不同的是,这种河中怪兽只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大卡里河中,因为这里的河水经常被用于处理印度火葬仪式后的尸体。有研究指出说,坦克鸭嘴鱼一直在吞食这种火葬后半熟的人类尸体,也许正是这种食物帮助一些坦克鸭嘴鱼长到了超乎寻常的巨大体形。
人们想象,这一习惯可能会让坦克鸭嘴鱼喜欢上了人肉,因而更加剧了人们对坦克鸭嘴鱼会攻击活人的恐惧。实际上,坦克鸭嘴鱼确实被控一系列的攻击人类的罪行,包括2008年一名18岁尼泊尔少年的死亡,目击者称他被一头“细长的猪”拖入了河底。1988年还有两例类似的攻击报告。
巨骨舌鱼
身长可达3米的巨骨舌鱼是史前生物,化石研究表明其早在侏罗纪时期就出现了。
这种有肺的大型“水底恐龙”是天生的捕猎者,它会吃掉所有从它捕食道路上经过的鱼,甚至掠过水面的鸟也不放过。在将猎物咽下去之前,巨骨舌鱼会使用其带骨头的舌头,将猎物与自己的上颚反复撞击。
不清楚这种鱼会否攻击人类,但是当这种鱼被圈住或网住时,它也会跳出水面。这种行为很有可能会使钓鱼者被一只绝望挣扎的巨骨舌鱼打昏。
寄生鲇鱼
寄生鲇鱼最大只有15厘米长可它是亚马逊地区最让人害怕的鱼。如果说亚马逊河里面有很多让人害怕的怪物,寄生鲇鱼无疑是其中的一种。
这种淡水寄生鱼让人害怕的地方并不在它的大小,相反,它看上去近乎于透明,在水里根本就很难发现它。但是,这正是让人更加害怕它的地方,因为它能发现孔洞并且钻进去,然后在里面搞破坏。一旦它进入了某些器官,就会开始吸食宿主的血,然后越长越大。据说,曾经有一个男人在亚马逊河里面撒尿,结果一条10几厘米的鲇鱼顺着他的尿道钻了进去,然后在里面呆了几天,最后那男人不得不做了手术,把自己的生殖器切掉了。
在所有的寄生鲇鱼里面,最让人害怕的也许就是ASU寄生鲇鱼了。它是一种非常贪婪的小鱼。它在进入器官后,就会用自己的圆形的嘴和锋利的牙齿吞噬血肉,然后留下一个奇怪的洞,就像是子弹打穿的样子。人们在亚马逊发现了人类的尸体中有上百条这样的怪物。科学家和法医已经证实在这种鲇鱼攻击的时候,受害人可能还是活的,但是却不能反抗。
鲥鱼
这种鱼身材小巧,相貌温和,只有20厘米左右,看起来和平时吃的鲫鱼、鲈鱼并没什么不同。但在全球淡水水域中,鲥鱼或许是体形最小的河中恶魔,千万不要被它们的外形所愚弄。
尽管鲥鱼的体形细小,但它的口中长满了三角形的锋利牙齿,这些牙齿非常适合穿透和撕裂猎物的肌肉,在大批水虎鱼的协作下,不消几分钟就可以把猎物的肉与骨头分离开来。生活在亚马逊流域的土人常常用这种鱼的牙齿来制作工具和武器。
鲥鱼狼藉的名声来自其贪婪的胃口和近乎狂乱的进食方式,这种鱼疯狂进食的传说来自于泰迪·罗斯福访问亚马逊时观看过一场特技表演。
据闻,当地土人想为这位热心的冒险家提供一场良好的表演,并为此储存了一群饥饿的鲥鱼。他们把一头母牛扔到饥饿的鱼群当中,只片刻工夫,母牛就变成了一堆白骨。自此,鲥鱼就被授予了“河中恶魔”的“美名”。
许多惨案更是为这种鱼的危险性提供了佐证。比如在一则故事中,一名儿童在干旱季节不幸落入河中,随即便被其生吞活剥。但一些科学家却提出,鲥鱼不应背负这种野蛮的名称,它们成群结队旅行仅仅是为了避免遭到更大的猎食者的伤害。
【各地的传统文化】推荐阅读:
中国各地春节传统习俗07-07
春节各地民俗文化有什么07-12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06-24
全国各地重阳节的习俗05-28
各地腊八节的习俗有哪些10-25
各地中考满分作文05-27
处暑节气各地农谚06-27
各地各民族春节07-10
寒衣节各地风俗11-01
各地体育教师工资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