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试卷及答案(精选7篇)
C
A.钟乳石
B.珊瑚
C.珊瑚虫
D.机器人
2.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D A、草原
B、针叶林
C、沼泽地
D、热带雨林
3.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A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胚乳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其实,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B)发育成的:
A、种子
B、芽
C、叶
D、花
5.下列各项生命活动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B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6.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B
A、氮、磷、铁
B、氮、磷、钾
C、氮、硼、钾
D、硼、磷、铁
7.下列结构中,新植物的幼体是:D A.胚
B.子叶
C.胚芽
D.胚根
8.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C A.只在白天
B.只在晚上
C.在白天和晚上
D.只在光下
9.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态成刺,是因为那儿缺少D
A.动物
B.阳光
C.温度
D.水 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D
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1.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什么状态散失到大气中C
A、液态
B、水滴
C、水蒸气
D、固态
12.下列各项均是影响沙漠植物的环境因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B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13.2003年春天,“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人群中开始传染并且逐步扩散到各地,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请问“非典”的病原体属于:D
A.植物
B.动物
C.细菌
D.病毒
1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C
A.新鲜的B.干燥的C.薄而透明的D.完整的 1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C
A.液泡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壁
16.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B
A.水分不足
B.传粉不足
C 光照不足
D 营养不足
17.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D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完整的活的胚
18.一般来说,植物的下列器官中,含水量较多的是C A.幼嫩的种子
B.成熟的种子
C.瓜果的果肉
D.生长中的树干
19.草场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D A.破坏草原植被
B.不合理的开垦
C.过度放牧
D.以上都是
20.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B.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
C.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D.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病毒以寄主不同可以分为
病毒、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
2、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
4、细胞核中能被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
胚乳
,它是由 水分
和蛋白质组成的。
5、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作出结论
和表达和交流。
6、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 煤。
7、蚕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8、任意写出本校的两种裸子植物、。
9、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和。
10、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
11、如果受精之后继续观察子房的发育,其内部结构演变的结果应该是:受精卵发育
为,子房壁发育为
,整个胚珠发育为,整个子房发育为。
1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种子萌发时要求适量的、适宜的和的空气。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填入方框内,1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在植物体的根、茎和叶中都有导管。()
2.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3.一朵花的结构必须包括雄蕊和雌蕊。()
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改变环境。()
5.植物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6.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晚上进行。()
7.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8.一块完整的骨属于组织。()
9.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10.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传递。()四.把名词与相应的功能对应起来(填序号,7分)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上皮组织
a.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2.输导组织
b.保护内部柔嫩部分 3.纤毛
c.呼吸
4.肌肉组织
d.产生和传导兴奋
5.营养组织
e.分裂产生新细胞 6.表膜
f.运动
7.神经组织
g.收缩和舒张 8.口沟
h.消化
9.分生组织
i.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10食物泡
j.能量转换器 11.结缔组织
k.保护和分泌 12.胞肛
l.运输有机物
13.保护组织
m.贮存营养物质 14.线粒体
n.排泄 15.筛管
0.取食 五.识图题(13分)
1.右图是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右图中,[5]________ 将来发育成果实, 它内部的胚珠将发育成(2)[ 1 ]
和 [ 4]_________ 组成了雄蕊
(3)②柱头,[ 3 ]
和子房
组成了雌蕊
(4)能产生花粉的是花药, 其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 柱头上的过程,叫做
_。
2.右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和产物的运输去向,据图回答: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2)图中箭头②表示由根吸收的通过木质部的 管由下往上运输进 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3.右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请回答:
⑴能贮藏营养的结构是[ 4 ]。
⑵ 图中③的名称是
。⑶图中将来发育成植物体的根的结构是 ②。
⑷图中①的名称是。
六.谈谈你的看法(7分)
1.由于人口的增加,特别是随着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与此同时,对森林和草原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二氧化碳的吸收大大减少,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失调,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氧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4分)
2.有的花并不结果,如黄瓜,南瓜,丝瓜的花多半都不会结果,解释这种现象。(3分)
七年级生物(上)
期末考试题答案 一.1.C
2.D
3.A
4.B
5.B
6.B
7.A
8.C
9.D 10.D
11.C
12.B
13.D
14.C
15.C
16.B
17.A
18.C
19.D
20.C
二.
1、动物、植物
2、胚根
3、种子
4、染色体
DNA
5、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6、煤
7、胚芽、胚轴
8、苏铁、南洋杉、圆柏、罗汉松
9、叶肉、叶脉
10、钾
11、胚 果皮 种子 果实
12、水分 温度 充足 三.1~5 √ × × √ √
6~10 × √ × × √
四.1.k
2.i
3.f
4.g
5.m
6.c
7.d
8.o
9.e
10.h
11.a
12.n
13.b
14.j
15.l 五.1.(1)子房
种子(2)花药
花丝
(3)花柱
(4)传粉 2.叶
水
导管
3.子叶
胚芽
胚根
胚轴
六.1.要点: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植树造林
关键词:生物试卷,非选择题,学生答题情况
很多学生在高三的生物模拟考试中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非选择题都写满了, 但就是得不了分。甚至在高考答题中也是如此, 许多学生的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得分往往与自己的估分有很大的距离, 学生很苦恼, 教师也找不出原因。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考生2015 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非选择题答题情况, 从而挖掘出学生在生物非选择题部分失分的原因, 这将对于规范学生在高考中的答题有重要的意义, 使学生尽可能地做到能得分的题目不失分。
一、试卷非选择题考点分布、分值及能力要求
本文选取部分非选择题考点进行分析, 如表所示。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 非选择题29 题 (9 分)
(1) 总体情况分析。该题是非选择题部分得分率最低的试题, 得分率为0.4 左右, 主要因为第1 小题中判断C组与D组合成有机物的量的高低与判断的依据是连带给分, 判断高低错误, 则依据描述无分, 判断高低正确, 再依据描述情况给分, 全省约有一半左右的考生在判断高低时错误, 因此, 判断及依据是否正确是该题能否得高分的关键, 该题的其他设问考的都是主干和基础的内容, 考生得分率较高。
(2) 平均分。平均分为3.64 分。第1 问共5 分, 平均分为2.02 分;第2问共4 分, 平均分为1.62 分。
(3) 标准答案。高于 (1 分) ;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 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 (2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光照;基质 (每空1 分, 共2 分) 。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 (2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ATP和还原型辅酶II (2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
(4) 典型错误回答。第1 空:约有一半的考生能准确回答出“高于”, 约有一半的考生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如不能正确回答, 则判断依据不给分。典型错误回答:“低于”“等于”。第2空: 多数回答错误的考生不能将C组与D组进行比较, 或只回答事实而不能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写出判断依据而导致失分。典型错误回答:“单位时间内, C组光合速率高于D组”“C组光照时间短, 产物高于D组”“C组光合作用产量大于D组”等。第3 空:绝大多数考生能正确回答。典型错误回答:“有机物的消耗”“能量”“ATP”。第4 空:绝大多数考生能正确回答。典型错误回答:“细胞质基质”“基粒”“线粒体基质”“类囊体薄膜”等。第5空:大多数考生能正确回答, 部分考生因回答不准确而导致失分。典型错误回答:“光照频率”“光反应和暗反应交替的频率”“光照强度”。第6 空:绝大多数考生能正确回答。典型错误回答:“ADP”“[H]+”“[H+]”等。
2. 非选择题30 题 (11 分)
(1) 总体情况分析。该题虽然是以考生不太熟悉的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为背景知识, 但考查的知识内容却与教材直接相关, 因此, 考生整体得分情况较好, 得分率约为0.63, 第1 小问3 个空共5分, 有近一半的考生为满分, 第2、3 小问4 个空共6 分, 得4 分以上的考生有近一半。有许多考生在判断心脏的调节方式时出现错误, 将神经调节判断为神经—体液调节调节或激素调节。
(2) 平均分。 平均分为6.96 分。第1 问共5 分, 平均分为3.5 分;第2、3 问共6 分, 平均分为3.46 分。
(3) 标准答案。靶器官;灭活 (每空2 分, 共4 分) 。传递信息 (1 分) 。神经 (2 分) 。神经递质;受体 (每空1 分, 共2 分) 。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2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
(4) 典型错误回答。第1 空, 典型错误回答:“靶细胞”“受体”等。第2 空, 典型错误回答:“利用”“移出体外或胞外”等。第3 空, 典型错误回答:“受体细胞”“载体”“突触小泡”等。第4 空, 典型错误回答:“神经-体液”“体液”“激素”等。第5 空, 典型错误回答:“酶”。第6 空, 典型错误回答:“受体细胞”“载体”“糖蛋白”等。第7 空, 典型错误回答:“微量、高效”“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都作用于心脏”。
3. 非选择题31 题 (10 分)
(1) 总体情况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点及能量流动的特点, 这些知识与题干信息和教材知识紧密联系, 因此, 考生在该题的得分率较高, 约为0.62。第1小问共7分, 约有一半考生可得5分以上。第2、3小问共3分, 约有60% 的考生可得满分, 主要失分是不能准确描述种群的三种年龄组成类型以及三种年龄个体数的比例的表示方式。其他的考点得分都较高。
(2) 平均分。总平均分为6.2 分。第1 问共7 分, 平均分为4.08 分。第2、3 问共5 分, 平均分为2.13 分。
(3) 标准答案。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3 分) 。1 ∶ 1 ∶ 1 , 保持稳定 (每空2 分, 共4 分) 。活动能力 (1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 分) 。
(4) 典型错误回答。第1 空, 典型错误回答:“幼年、成年、老年”。第2 空, 典型错误回答:用具体的数据比代替比例, 如用89 ∶ 90 ∶ 91 或400 ∶ 400 ∶ 400 等代替1 ∶ 1 ∶ 1 等。第3 空, 典型错误回答:“稳定型”等。 第4 空, 典型错误回答:“繁殖能力或繁殖力”“生命力或生命活力”等。第5 空, 典型错误回答:“不可逆”“低级→高级或低能级→高能级”“定向”等。
4. 非选择题32 题 (9 分)
(1) 总体情况分析。该题涉及基因频率与基因致死, 是一道很简单的遗传试题, 该题是必修部分4 道题中得分率最高的题, 达到了0.66, 约有一半的考生可得7 分以上。多数失分是因不能准确和规范描述造成的。
(2) 平均分。平均分为6 分。
(3) 标准答案。 1 ∶ 1, 1 ∶ 2 ∶ 1, 1/2 (每空2 分, 共6 分) 。A基因纯合致死 (1 分) 。 1 ∶ 1 (2 分) 。
(4) 典型错误回答。第1 空, 典型错误回答:“4/9∶4/9”“2∶2”“1”等。第2 空, 典型错误回答:“50%”等。第3 空, 典型错误回答:无。第4 空, 典型错误回答:“A基因致死”“ 显性致死”“ 纯合子致死”“ 双显个体致死” 等。 第5 空, 典型错误回答:“4/9 ∶ 4/9”“2 ∶ 2”“1”等。
5. 非选择题39 题 (15 分)
(1) 总体情况分析。该题主要失分表现在“萃取法”“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三个考点, 具体表现一是不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答题, 二是对相关专业名词记忆不清, 回答不准确, 三是不清楚微生物直接计数的方法。其他的考点整体回答较好。约有不到40%的考生得分在10 分以上。有极少数考生会出现题号书写混乱、对未填的空表示不明确, 建议在答题卡上答题时明确标出题号, 对未填的空最好画一横线表示该空未答。
(2) 平均分。平均分为7.44 分。
(3) 标准答案。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 萃取法 (每空2 分, 共4 分) 。油脂 (3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每空2分, 共4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5, 40 (每空2 分, 共4 分) 。
6. 非选择题40 题 (15 分)
(1) 总体情况分析。该题主要失分一是将“RNA”答成“m RNA”或“核糖核苷酸”等, 二是将“逆转录酶”答成“逆转录”或“转录酶”或“逆录酶”等;三是不能准确描述检测的原理, 而将实验技术当原理进行回答;四是对免疫系统的功能记忆不清或描述不准确。此外, 少数考生将“T”细胞描述为“吞噬细胞”或“淋巴”或“B”。全省有45% 的考生得分在10 分以上, 有极少数考生会出现题号书写混乱、对未填的空表示不明确, 建议在答题卡上答题时明确标出题号, 对未填的空最好画一横线表示该空未答。
(2) 平均分。平均分为8.04 分。
(3) 标准答案。RNA , 逆转录酶, 以DNA (或DNA) (每空2 分, 共6 分) 。抗体 (2 分)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3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T细胞 (或T淋巴) (2 分) 。 监控和清除 (2 分) 。
三、总体答题情况
第一, 必修部分的试题比去年的整体难度略有增加, 而选考题的难度看似不大, 但得分率却不太高。
第29 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区分度较好。而第30、31、32 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题区分度较小, 考生的得分率较高, 有些试题的满分率可达50% 以上。
第二, 选修部分的试题整体难度相对去年下降, 但选1 和选3 的试题中包含着对必修内容的考查, 该两部分难度相当, 选修3 的得分率比选修1 略高, 整个选修部分试题的区分度都较好。
第三, 遗传题难度进一步下降, 考生得分大幅度提升。遗传题以前都是高考生物试题中难度最大的题目, 而今年遗传题的难度大幅度下降。如第32 题主要考查基因频率及基因型比例的判断, 相对于往年, 今年的遗传题成为了得分率最高, 区分度较小的试题。
四、复习建议
1. 训练学生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失分
(1) 审题要仔细。审题, 是解题的第一步, 审题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解题的成败。[1]其实很多学生已经掌握了题目的考点, 但是由于性格急躁, 做题时毛手毛脚, 审题不仔细。有的学生甚至连题目都没看就可开始答题, 从而导致能得分的题目不能得分。如本试卷31 题的第3 个空, 问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正确答案为保持稳定, 而学生却答成了稳定型。这是因为学生未看清“趋势”二字而失分。
(2) 应用专业术语答题。许多学生在生物非选择题答题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过于口语化。然而, 在高考阅卷标准中, 要求学生用简洁的专业术语来进行答题, 语言的描述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因此, 很多学生因语言表述不规范而失分。
(3) 改正不良习惯。有的学生答题时具有一些不良的答题习惯, 如答题书写不规范。如遗传图解中漏写亲代、子代, 杂交 (×) 、自交 (×) 的符号不能区分, 亲子代之间无箭头 (↓) 标示, 基因型中的字母颠倒书写等, 如把“剪断”写成“剪除”, “麻醉”写成“麻痹”等。还有就是书写超出答题框等。[2]又如有极少数考生在答39 题或40 题时会出现题号书写混乱、对未填的空表示不明确, 为避免考试中出现这种低级失误, 建议在答题卡上答题时明确标出题号, 对未填的空最好画一横线表示该空未答。
2. 注重基础、培养能力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年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的整体难度低于去年, 学生的生物得分普遍也高于去年的得分。许多考题主要是对教材的主干知识和核心考点进行考查, 难度不大, 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如本试卷第31 题第1 空, 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分别_____。标准答案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而学生却答成了幼年、成年、老年。这就是因为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造成的。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 也会加大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考查。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查的题目往往是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水岭, 这类题目最容易拉开学生的档次。
因此, 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如本试卷第29 题的第1、2 两空, 单位光照时间内, 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 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 依据是_____。本题是非选择题中得分率最低的题目, 主要就是因为第1、2 两空错误率较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正确答案为:高于 (1 分) ;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 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 (2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
参考文献
[1]钟华生.浅谈高中生物易错题之策略[J].课外阅读 (中旬刊) , 2013 (08) :198—199.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生物科;试卷分析;备考策略
2008年是江苏新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到现在已有4个年头。分析比较这4年的江苏生物高考试卷,对目前高三阶段高考复习备考工作和高一高二的生物课堂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思年来江苏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1.1题型与题量
从表1看新高考4年来,题型和题量保持相对稳定,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其中2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5个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计15分。非选择题有所变化:一是题量有所减少,2008、2009均有9大题,2011年减少一题为8大题;一是2008年有选做题,但2008年以后取消了选做题。非选择题的大题量虽然有所变化,但4年来整张卷子的小题量基本维持在63小题左右,很多中等程度的学生来不及做。
从表2看,4年的试卷阅读量都相当的大,图表也较多,基本维持在19幅左右,这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还有答案要填的文字偏多,这也影响学生的解题速度。特别是2011年虽然题量减少,但阅读量和答案要填的文字数并没有减少。
1.2试题在教材中的分布
从表3可以看出近4年的试题基本覆盖了全部章节,《江苏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所列知识点约109个,每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都超过90个,考查的知识点中能力要求为“B”的占考试说明B级要求的近1/2,能力要求为“C”的超过5/6以上。而A级知识点考查的仅占1/3左右,这反映了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越高,被考查的比例更高。在强调覆盖面的基础上,试卷也突出了对重点内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例如“细胞代谢”“遗传、变异和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基因工程”等,这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从表中还可看出实验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必修1和必修3上,这就提醒我们要重视课本实验。
从表4看近4年来必修与选修的分值基本维持在8:2左右,这样的考查比例比较合理,和选修课时和必修课时比相一致,这也有利于教学的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多数涉及选修内容的考试试题,尽管情景都是以选修知识为背景的,但考点大多在必修教材中,所以复习中要加强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知识的联系。
1.3實验考查
从表5看近4年的江苏高考生物试题中实验题约25%左右。4年来的实验题素材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课本实验和实践,约占2/3强,二是来自科研一线。近4年实验题的考查没有偏离《江苏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的要求,每年的实验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实验原理、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处理、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等各个方面,突出科学思想和实验方法的考查。
1.4难度
从表6、表7不难发现从2008年开始,生物试卷的难度大大增加,尤其是2011年更难。由于从2008年开始生物成绩以等级来划分,为了提高区分度和可信度,加大难度是必须的,这样的难度也没有违背考试说明中以中等难度题为主的命题意图。从我校调查的情况看学生高考生物的等级与语数外三门总分匹配率非常高,近4年达本二线的学生生物等级都在B级以上。
2.备考策略
2.1剖析教材,强化核心概念的教学
高考试题往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复习中一定要紧扣教材,利用好教材,尽量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分析教材;还可将教材上的生物学科主干知识设置成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再把这些线连成知识网络,通过不同的知识网路的交叉连接,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学中要加强核心概念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前科学概念的甄别和纠正。由于高考命题要求,高考题中会出现大量新背景、新情境,但无论如何最终都会体现高中生物教学所要求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起点高,落点低”。
2.2重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近年来江苏生物高考题综合性非常强,有时一道题可以覆盖多个知识点,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生物学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有着种种联系的,教学中要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懂得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迁移,去解决各种问题。新课程改革就是不希望培养出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高考也绝非要把这类学生选拔出来。有位命题专家说“江苏生物高考就是要让学生越考越聪明”这句话值得大家品味。
2.3重视对学生获取信息和信息转换能力的培养
由于高考试题强调原创,所以很多题目设置了新的背景或情景,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获取和转换信息的能力,这是新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针对性训练。近年来,高考题出现了大量的图、表题,这些图、表往往是大量信息集成的产物,是多个知识点的联系与汇总。读懂、读透图、表的过程也就是对知识再理解、再整合、再升华的过程。针对学生看图、读图能力差的特点,平时多加强专题训练。
2.4重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强化探究能力的培养
实验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江苏高考的热点,高考中占了约四分之一的分值,这还不包括以实验为背景的一些分析题。实验可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等等。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可能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少做或者不做实验。我们很多老师总认为在紧张的高考复习中,没有时间让学生做实验。其实在紧张的高考复习中,适当让学生做做一些重要实验,尤其是c级要求的实验,也是对学生紧张学习生活的一种调剂,记住:学生的实验技能仅仅依靠老师讲解是得不到提高的。某位专家说的“生物实验怎么考都不过分”“任何生物知识都能以实验为背景进行考查”这些话中,很值得我们老师细细体会。
一、选择题。
1、秦汉之后,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近四百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下列哪一个政权建立之后: A、东晋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2、“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我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我国又一次走向统一”是在
A、581年 B、681年 C、589年 D、689年
3、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是: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C、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不已 D、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4、小明为深入了解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列可以为他提供有效信息的文献是
A、《史记》 B、《汉书》 C、《贞观政要》 D、《三国演义》
5、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A、进一步完善选举制 B、注重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
C、爱惜人才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基础
6、中国古代通常以皇帝年号作为货币名称、“开元通宝”铸造于
A、唐高祖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7、武则天的“无字碑”是遵其遗言所立,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重视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 B、统治残暴,荒淫无道
C、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8、“连中三元、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名落孙山”这些成语和下面哪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9、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磞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种颜色。你知道它最兴盛于什么时候?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0、在一次鉴定活动中,某人持有《玄秘塔碑》,专家鉴定组介绍它的特点是“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你知道它的作者吗?
A、东晋王羲之 B、唐朝颜真卿 C、唐朝柳公权 D、北宋黄庭坚
11、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分别是指谁?
A、李渊、赵构、铁木真 B、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 C、唐玄宗、赵构、忽必烈 D、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
12、你知道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什么时候吗?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3、2008年9月2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为中国研制的舱外航天服题名为“飞天”。“飞天”之名源于位于甘肃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石窟中的壁画。请问:如果我们要去参观这幅壁画,应去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大足石刻
14、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中孕育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5、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发展不相关的是
A、唐中期以来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B、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C、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的流传 D、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16、西方学者谢和耐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为主要利益于我国古代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17、北宋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这些场所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士大夫的提倡 B、农产品交换的需要 C、市民阶层的壮大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8、“(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士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末
19、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下列对其介绍正确的是 A、景德镇兴起于元朝,其生产的元青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B、景德镇所产瓷器畅销海内外
C、哥窑是景德镇的名窑,它烧制的冰裂纹瓷器最有名 D、唐三彩是景德镇的独特发明
20、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铁铸跪像,十分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
A、文天祥宁死不屈 B、秦桧谋害岳飞 C、王彦抗金 D、卫表抗击匈奴
21、唐朝皇帝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并被北方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2、唐朝诗人陆龟蒙诗:“九秋风霜------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其中“------”里应填
A、越窑 B、邢窑 C、定窑 D、汝窑
23、《天龙八部》里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那么,该故事应是以下列哪一形式作为历史背景的? A B C D
24、岳王庙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A、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B、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C、岳飞被秦桧陷害,含冤去世
D、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使南北获得持久和平
25、某电视剧中,描绘北宋初期的汴京时有以下几个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一人吃了两碗米饭 B、酒店橱柜里摆放着精美瓷器 C、一大臣乘轿出门上朝 D、普遍用纸币购买生活必需品
2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诗描写了宋代哪个节日的欢乐气氛?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27、“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宋朝
A、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B、传统节日的热闹景象 C、城市文化生活丰富 D、商人地位
28、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隋朝 B、南宋 C、北宋 D、唐朝
29、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领导蒙古人民反抗金的统治 B、率领劳苦大众灭掉西夏和金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发动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30、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的行政区始于 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初一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答案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31、(4分)辨析改错: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1)诞生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在唐朝时得到进一步完善,书生李某最早在武则天时期可能成为进士科状元。错误 改正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即汗位,于1276年,建立了元朝。错误 改正
32、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回合问题;(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2)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什么?有很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叫做什么?达官贵人出行时主要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
(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政府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33、丝绸是中华文明鲜明的特征之一。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各民族都会利用自然界的纤维材料制作衣物,唯有中国竟发明出由蚕丝织成的丝绸。
唐代对鹿纹锦 唐代绛色印花纱 唐代黄色莲瓣龙纹绫(锦,经过练染的熟蚕丝织造的多重多彩丝织物,是丝织品中最高水平的代表。纱,经纬线极纤细平纹,有均匀的方孔,是丝织品是最纤细、稀疏的品种。绫,质地轻薄,是一经一纬交织成斜纹地、花的单重织物。)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关于丝织品方面的信息?(写出三点即可。)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2﹚、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推断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而缠迷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中国人思想开放的、兼收并蓄的典型事例。
(2)唐朝时的民族政策是怎样的 ?(3)唐朝时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
(4)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你认为当时对外交往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5、“大宋皇帝谨致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到雄州交割。”(1)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谁?“北朝”是指契丹族建立的什么政权?
(2)材料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为什么?定规定始于什么盟约?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这个盟约。
36、材料一 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其内容上呈现出世俗化、平民化的趋势,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唐代、宋代、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出唐、宋时期典型的代表人物及作品(2)
朝代 人物 成就 地位
南北朝 祖冲之 圆周率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
后的第7位数字,比欧洲人早了近1000年
隋朝 李春 赵州桥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类似的桥 早了700多年
北宋 毕升 活字印刷术 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400年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当时世界处于怎样的地位?
一、A) 根据所听内容选择相应选项。听一遍。(10分)
A 一个小男孩在玩电脑游戏 B 几个孩子在踢足球 C 桌上有一杯牛奶和几块面包
D 几个孩子在看漫画。 E 桌子上有一盘巧克力蛋。
1. ______ 2. ______ 3. ______ 4. ______ 5. ______
B)根据所听问题选择正确答语。听一遍。(10分)
( ) 1. A. Im fine, thank you. B. How do you do?
C. How are you? D. Im twelve.
( ) 2. A. Yes, there are. B. No, there is.
C. No, there arent. D. Yes, there is.
( ) 3. A. May. B. June. C. September. D. December.
( ) 4. A. Its made of leather. B. Its made in China.
C. They are made of leather. D. They are made in China.
( ) 5. A. Yes, Im. B. Yes, I am.
C. No, I am not. D. No, we arent.
笔试部分(80分)
二、据提示写单词,使句子意思完整正确。(10分)
1. I have black hair in a ______(马尾辫).
2. She is a very good ______(游泳者).
3. We ______(敲) on peoples doors.
4. There is a ______(打折) on last years cards
5. This pair of shoes is made of ______(皮革).
6. Last Sunday, Lily g a talk on My Life.
7. I b a radio from my father yesterday.
8. I dont eat fast food any m .
9. People in the west make pumpkin lanterns at H .
10. I want to be a dancer when I g up.
三、根据句意将所给词变成适当形式。(10分)
1. He needs ______(wear) clean clothes.
2. They go to the park ______(one) a week.
3. Would you like to go ______(shop) with me?
4. This hair clip ______(match) your coat very much.
5. The shopping mall is really a good place ______(meet) friends.
6. Daniel ______(not be) at school yesterday.
7. I dont know what ______(eat) today.
8. Mum often asks me ______(do) housework.
9. Simon and Lucy are in different ______(class).
10. Would you like ______(choose) one of the stickers?
四、用方框内所给词或词组的适当形式填空。(10分)
1. At Halloween, people like ______________ special costumes.
2. -__________ does he go to school?
-Every day except Sunday.
3. Millie is __________ her toy bear.
4. He always _____________ a ghost.
5. -__________ will you stay here?
-For about two months.
五、选择填空(15分)
( ) 1.What about ______ football?
A. to play B. plays C. play D. playing
( ) 2. He is clever English.
A. at B. with C. above D. on
( ) 3.I _____ born in Nanjing.
A. is B. am C. was D. were
( ) 4. My name is Guo Feng. You can _____ me Daniel.
A. ask B. say C. call D. speak
( ) 5. they home every day?
A. Does; walk B. Are; walking to C. Do; walk D. Does; walk to
( ) 6. We are looking forward _____ you.
A. to see B. seeing C. to seeing D. see
( ) 7. There _____ an apple and two oranges on the table.
A. is B. are C. has D. have
( ) 8. He _____exercises, so he is fat.
A. never B. often C. sometimes D. always
( ) 9. I am _____.
A. twelve year old B. twelve
C. twelve years D. twelve-year-old boy
( ) 10. I am going to tell you _____ interesting things.
A. a B. an C. some D. any
( ) 11. _____ Easter, people often eat chocolate eggs.
A. In B. On C. For D. At
( ) 12. Millie goes to work by bus _____ winter.
A. in B. on C. at D. with
( ) 13. Would you like _____ water?
A. some B. any C. much D. a
( ) 14. Thank you for _____ me.
A. call B. to call C. calling D. calls
( ) 15. I bought three _____ and two _____.
A. tomatos; potatos B. tomatoes; potatos
C. tomatoes; potatoes D. tomatos; potatoes
六、改错(5分)
1. Andy has a e-dog. He likes it very much. __________________
2. Our English teacher will flies to Nanjing. __________________
3. He never late for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
4. We like playing a trick to him. __________________
5.I wanted to a dancer.
七、根据汉语意思完成下列句子。(10分)
1. 孙老师一周去看望他爷爷两次。
Mr. Sun goes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 a week.
2. 我最爱的科目是英语。
My English.
3. 三楼上有许多餐馆。
There the third floor.
4. Daniel 看上去很酷。
Daniel .
5. 他总是戏弄我们。
He always us.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 There are some apples on the desk. (改成一般疑问句)
.
2. Simon is a football player. (改成同义句)
Simon the football team.
3. This book costs her ten yuan.(改成同义句)
She ten yuan this book.
4. He is making a pumpkin lantern now. (对划线部分提问)
5. Im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next Sunday. (对划线部分提问)
九、阅读短文,判断正误。正确的写 A,错误的`写 B(10分)
Our English teacher is Miss Gao. She is tall and slim. She is pretty and kind. We have fun in each English lesson. She wants us to be good at English. So she helps us a lot after class. We like asking her for help with our English. One Sunday, I was doing my English homework. But I couldnt work out one of the problems. So I called Miss Gao for help. She sent me an e-mail to help me. I like her very much.
( ) 1. Our English teacher is a tall man.
( ) 2. Our English teacher gives us lots of exercises every day.
( ) 3. Our English teacher is kind and helps us a lot.
( ) 4. One day, I was doing homework at home.
( ) 5.Our English teacher didnt help me on that day, because she was too busy.
十、作文。(10分)
以My Lifestyle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文章。
听力原稿及答案 期末试卷
听力部分 (20分)
A) 根据所听内容选择相应图画。听一遍。(10分)
1. The boys are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2. Millie often has a glass of milk and some bread for breakfast.
3. Its Easter now.
4. The children are reading comic books now.
5. Simon lik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B)根据所听问题选择正确答语。听一遍。(10分)
1. How old are you?
2. Is there an apple and two oranges in the fridge?
3. Which month is Christmas in?
4. What are the shoes made of?
5. Are you dancers?
Keys: A) 1-5 BCEDA B) 1-5 DDDCD
笔试部分
二、1-10 ponytail; swimmer; knock; discount; leather; gave; borrowed; more; Halloween; grow
三、1-5 to wear; once; shopping; matches; to meet; 6-10 was not; to eat; to do; classes; to choose
四、1-5 dressing up in; How often; paying for; dressing up as; How long
五、1-5 DACCC 6-10 CAABC 11-15 DAACC
六、1. aan 2. fliesfly 3. HeHe is 4. toon 5. toto be
七、1. see his grandfather twice
2. favourite subject is
3. are a lot of restaurants on
4. looks cool
5. plays a trick on
八、1. Are there any apples on the desk?
2. a member of
3. spends; on/buying
4. What is he making now?
5. When are you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九、1-5 BAAAB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生命B.世界上的树叶是没有差异的
C.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D.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没有差异的
2.“交通死亡动物”日渐成为全球关注的动物保护名词。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黑熊通道”;在德国的波兰登堡公路下方则有许多涵管供青蛙通过;中国的青藏铁路也专门设计了藏羚羊的通道。这些建设体现了
A.各国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正日趋完善B.人类尊重自然、珍爱地球生命
C.人类创造条件拉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D.不值得这样浪费大量纳税人的钱
3.为了使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增长安全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3月31日,兴化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我与安全”征文比赛活动,“用知识守护生命”。这说明
A.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脆弱的B.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幸福的
C.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要珍爱生命D.人类要爱护自己和地球上其他所有的生物
4.结合右图漫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B.错误的,我们要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生活
C.有意义的人生就是过一天算一天
D.我醉生梦死,我快乐
5.“生命的质量在于追求,而不在于仅仅活着。”这句话主要说明
A.“活着”远比“追求”意义更重要B.人的生命因活着而闪光
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要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D.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
6.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生命的意义,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②要从现在做起
③从日常点滴做起④现在还小,等长大后再考虑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7.有人说:“青春让每一个人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话启示我们
A.青春是一朵花B.青春就是一粒果
C.美好的未来取决于青春时期的努力D.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
8.据调查,初中生追星极为普遍,有学生甚至为了心中的偶像而做出逃学、自杀等极端行为。对于中学生追星问题,正确的看法是
A.偶像大都是成功人物,只要追星就能成才B.偶像崇拜是幼稚的表现,坚决杜绝
C.明星也有优点和缺点,所以不值得崇拜D.择其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
9.张明同学虽然身材矮小,但乐于助人,同学们都喜欢和他交往。这说明张明同学
A.同学们因他袖珍而喜欢他B.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的形象
C.因为体貌原因而自暴自弃D.对自己长相没信心,只有通过帮助他人来满足虚荣心
10.寓言故事:有一天,孔雀向喜鹊哭诉:“我的声音太难听了,人家夜莺的声音多美妙啊!”喜鹊安慰道:“可是你有美丽的羽毛,这是别的鸟儿都不能比的。”这段对话告诉我们
A.美丽的羽毛比美妙的声音更重要B.只有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客观
C.要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D.从外在形象认识自己最重要
11.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不正确的是
A.要求他人一定要听自己的话 B.善于体谅他人
C.主动与他人交流 D.主动承担责任
12.古语“漫卷诗书喜若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哀民生之多艰”“怒发冲冠”分别表达的情绪是
A.喜怒哀俱B.怒惧哀喜C.喜惧哀怒D.惧怒喜哀
13.右侧的漫画“发怒”启示我们
A.发怒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B.要善于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C.情绪与人生相随,是经常变化的
D.情绪是难以预料,不可控制的
14.李白在长江上,写下了两首情绪不同的诗,既有“平身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的悲伤,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李白的情绪变化主要是因为
A.季节不同B.境遇不同C.角度不同D.兴趣不同
15.情绪与人生相伴。当我们的情绪冲动或低落时,小林选择以下几种调节方式,你认为不可取的是
A.把挫折或失败当作人生经历中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
B.邀请性格开朗、幽默的伙伴聚一聚
C.嘲笑别人来使自己快乐
D.回忆自己最快乐的`时光、最温馨的时刻
16.近来,出现了一群被冠名为“捏捏族”的年轻白领,在下班后或周末等闲暇时间专程到超市搞恶作剧:把饼干、方便面捏碎,给可乐饮料放放气。据称,此举是为了释放压力、减缓焦虑。“捏捏族”的做法
A.值得借鉴,这是宣泄不良情绪的有效方式
B.好方法,通过“捏捏”来宣泄,不让问题长期困扰自己
C.表明积极的自我暗示是调控情绪的好方法
D.不可取,宣泄情绪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17.我们不能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同样是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说:“还有半杯水呐!”而悲观的人会说:“怎么只有半杯水!”这告诉我们,要养成乐观的态度应该
A.看到生活的灰暗面B.善于从生活中发掘快乐
C.对生活不能有过高的要求D.要善于幻想
18.家是爱的港湾。家庭保护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形成
①健康的心理②良好的性格③优秀的品德④高尚的情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3月37日,被网络广泛关注的李天一案被移送至海淀检察院,将由海淀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审查起诉。按照刚刚实施的新刑诉法相关解释,李天一案将不会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李天一案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学校保护D.司法保护
20.“……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为了缓解考生过于紧张不安的情绪,在中考、高考开考前,总会播放一些励志、鼓励的歌曲,这一举措受到了广大考生的好评。这一调节情绪的方法属于
A.合理发泄法B.认识改变法C.意志控制法D.注意转移法
二、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每小题1分,共5分)
21.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美好,人类可以任意利用地球上的资源。
22.青春期是人生的转折时期,是向成人过渡的阶段。
23.明星崇拜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常见的现象。
24.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要求我们做到多与老师、同学和家长沟通。
25.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初一学生必须加油,同时也要静下心来做好下学期的规划。下文是初中频道为您准备的初一政治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注重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时效性,试卷有四大特点:
1、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凸显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时代性,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既不回避教材重点,又不照搬教材,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四、试题更具开放性,立意能力化,注重联系考生生活实际。试卷中的很多题目都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的实际,开放和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很多层面和领域;考查的知识点多、面广、容量大。包括选择题共24题,非选择题4个。
4、今年政治试卷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语言简洁。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失分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不到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没有理顺;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混淆不清。无论是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必须建立在双基掌握的基础上,部分学生平时听课效率不高,思考、理解不够,课后巩固不足,考试马虎,不求慎解是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的主要原因。
(2)审题能力不强,缺少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对开放性试题的答题要求仍不适应审题;不清,失分严重。一部分学生根本不审题,看到题目后马上作答,意识不到审题的重要性,结果所答非所问,答得不少,得分无几,甚至不得分。有的审题了,但只看前面,不看后面,认真程度不够。
(3)思维不活跃,对知识的宏观把握不够,知识重组、应用能力较差,不敢从新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缺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必要的理解应用能力。政治试题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中,即离不开书本知识、原理的运用但学生对书本原理的理解应用,往往只知其一,不能知其二,思考问题的角度单一,而且比较肤浅,导致失分。
(4)理论联系实际不到位,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而且,答题时不够深入,层次较浅。。
(5)答题语言不规范,缺少政治术语,文字表述能力差;需要学生理解、归纳、表达答案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应用政治术语,语言贫乏,言不达意,甚至语句不通。另外,书写混乱,字不规范。错字较多,特别是些,关键字词,以至于理解不了学生的意思,不能给分。
(6)心理素质不好,答题时存在过度紧张或猜题现象。
四、今后政治课教学的建议:
1、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从面向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高度,从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把课程改革、考试改革、教学改革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中考改革对初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同时,要根据中考改革的要求,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2、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学习。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类和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做到:
(1)从知识的整体中去把握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规定性;
(2)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理解,不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理解,而且还要对教材内
容重新加工、提炼,对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3)要把知识学活、用活。对所学知识加以整理,形成知识体系,做到能随时将知识线索从大脑的记忆库中调出来,又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整体把握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着力点。
3、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学要有计划地精心设计一些练习,进行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是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时应注意从答题的每一个环节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组织答案,学会科学表达。而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习题。学生做完题后,要及时讲评,讲评不是要让学生记住答案,而是要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答题心理等目的。
5、注重教学科研,提高教学水平。
6、应当在解题方法、技巧上多做指导,多做点拨,切忌把套路给学生,而应该把思路给学生,让学生能理清思路,掌握技巧,从而能针对不同的情境材料从容作答.
7.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改进学法,提高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改变轻视政治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课堂上认真听,勤思考是基础,课后多看书,多理解是关键,多关心时事,学会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是做好开放性试题的必要手段.
现在是不是感觉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的初一政治试卷分析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三、简析题(共15分)
26.格桑德吉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她是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1)格桑德吉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那些传统美德?(1分)
(2)格桑德吉的事迹启示我们怎样做才能让人生更加有意义?(3分)
27.受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七年级的涵涵同学象变了一个人似的,整个寒假都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一声不吭。开学后还是个“闷嘴葫芦”,一言不发。
阅读涵涵的事例,回答以下问题。
(1)涵涵出现了什么心理现象?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什么危害?(2分)
(2)你认为涵涵该如何走出困境?(4分)
28.203月8日凌晨1点30分,一架从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往北京的马航370失去联系,部分失联亲属情绪失控,用矿泉水瓶怒砸,甚至推搡新闻发布工作人员,同时还有部分失联亲属昏厥在地。
(1)面对突来其来的灾难,马航370失联亲属的情绪是一种什么情绪?会产生什么作用和结果?(3分)
(2)当困难、灾难不期而至时,我们如何做情绪的主人?(2分)
三、实践与探究题(共10分)
29.七年级(10)班在学习本学期的思品内容后,班主任李老师带领学生组织了一次以“生命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同学们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收集到如下信息,请你参与活动。
【生命宝贵】202月27日6时左右,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事故件。经确认,4名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
(1)请从生命的角度,谈谈生命的重要性。(3分)
【新闻调查】据央视年4月5日消息:日前浙江台州警方在一出租屋内发现18名童工,女孩12名,男孩6名。这些孩子来自四川凉山,最大15岁,最小10岁,大多在小学一二年级就辍学,因家穷想早点赚钱,在父母默许下跟老乡出来打工。目前18名孩子已被送回老家,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
(2)浙江台州某些企业雇佣童工的行为,没有履行对未成年人的哪种保护?违反了国家什么法律?(2分)
【佑护成长】2014年3月3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要求中小学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3)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保护?(2分)
【成长收获】
(4)安全无小事。在“生命安全”教育活动后,请你列举出一个有关学校方面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3分,其中安全问题1分,解决措施2分)
安全问题:
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
二、判断题(共5分)
21-25BAAAB
三、简析题(共15分)
26.(1)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家乡、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等。(只要回答出其中1点即可)
(2)第一、有意义的人生都有明确的进取目标。第二、有意义的人生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第三、有意义的人生需要敢于创造。(一点1分,共3分)
27.(1)闭锁心理(1分)。出现闭锁心理,如果处理不当,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使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任其发展下去会形成有缺陷的人格。(1分)
1. 符合要求, 结构合理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 (海南卷) (以下简称为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 试题与《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 (海南卷) 》所规定的内容范围和能力要求相符合。
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结构与《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 (海南卷) 》所规定的试卷结构相一致。将2009年高考·生物 (海南卷) 各模块分值分布 (表1) 与2010年高考·生物 (海南卷) 各模块分值分布 (表1) 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
(1) 2010年高考全卷必修1的分值 (权重) 比2009年增加4分;必修2比2009年增加2分;必修3比2009年减少6分。可见2010年高考全卷分值在各模块中的分布较2009年合理。
(2) 2010年高考试卷第Ⅰ卷必修1、2、3的分值分布较2009年合理。
(3) 2010年高考试卷第Ⅱ卷必考题部分必修1、2、3的分值分布较2009年合理。
2. 立足基础, 降低难度
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注重于生物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 没有偏题、怪题。试卷难度稍偏低 (难度系数稍偏高) , 有不少题目 (如第1、2、3、4、5、7、8、16、17、26题等共36分) 是单纯记忆的题目。还有一些题目 (如第9、10、11、23题共16分) 虽有推理分析成分, 但仍以记忆为主。并且选择题中, 有些题目 (如第4、5、8、11、12、13、16、17、18、20题) 的非正确选项的干扰性较小。甚至有些题目 (如第4、5、8、11、16、17、18、23题共24分) 的难度与高二文科的基础会考题目接近。
3. 文图并茂, 内容较新
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文图并茂, 全卷共有图表11个, 注重考查考生对图表的解析、比较能力。
本试卷试题从命题取材、问题设计到选项设计均较新 (如第1、6、7、9、10、14、19、20、21、22、25题) , 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覆盖面较广, 综合性强
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覆盖面较广。例如, 必修1的6道题中涉及13个以上知识点, 必修2的6道题涉及16个以上的知识点, 必修3的12道题涉及25个以上知识点。第25题 (选修1) 涉及5个以上知识点。第26题 (选修3) 涉及6个以上知识点。
本试卷注重对考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例如, 第1题从还原性糖、水解和分解的概念、纤维的组成和乳糖所属类型 (二糖) 来考查考生对糖类的认识;第10题从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影响血浆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激素的运输和作用, 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的关系等方面考查考生对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认识和理解;第25题既考查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 (无氧呼吸的条件、底物、生成物及所需要微生物) 和发酵装置的选择及具体操作过程, 又考查了错误装置和错误操作所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发酵结果所得到的产物。
5. 联系实际, 注重实验
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注重对考生实验能力和应用生物学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例如, 本试卷中, 涉及到实验和实验应用的题目有第1、6、7、9、13、15、17、18、19、20、21、22、25、26题。最大分值达42分。例如, 第21题通过对图表进行分析, 说明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的原因以及促进萌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 设计实验对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进行探究。
总之, 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结构稳定, 内容分布比2009年合理, 考查内容和文图配搭等方面均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 对稳定海南省生物学科教学有一定作用。但试题难度稍低。
二、试题需要磋商的问题
1.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知识再认的题目过多, 不能很好地区分和选拔考生 (尤其是较难将中上等考生和上等考生区分开来) 。同时对我省中学生物教学可能产生某些不良导向。
2. 第25题和26题为等值选做题, 其难度应非常接近。但本试卷中, 第26题属于知识再认层次, 而25题以理解层次为主。两者难度具有一定的跨度。
三、答卷分析
本人对省考试局提供的数据做了处理和细化。生物科的统计结果如下: (见表3-表5)
从表3中可看出, 2010年高考海南省考生生物学科的平均分比2009年高5.5分, 比2008年高12.17分。从表4中可看出, 2010年高考海南省考生的生物平均分分别比物理和化学高32.18分和29.47分。说明生物学科平均分提高主要是试卷难度降低, 而不是海南省生物学科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说明:1.选做第25题的有8553人, 占考生总人数的24.8%;选做第26题的有25978人, 占考生总人数的75.2%。2.第1-20题平均分为29.20分, 难度系数为0.73;第21-24题平均分为21.67分, 难度系数为0.516;第25-26题平均分为12.30分, 难度系数为0.683;第21-25、26题平均分为33.97分, 难度系数为0.566。
从表5可看出, 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中, 较容易的题 (难度系数在0.70以上) 有第2、4、5、8、9、10、11、12、13、16、17、18、20、26题, 共44分。较难的题 (难度系数在0.40以下) 有第6、22、24题, 共24分。本试卷中没有难度系数为0.35以下的题目。可见本试卷容易题偏多, 中档题偏少。也没有将中上考生和上等考生区别开来的题目。
对得分率较低 (选择题的难度系数为0.50以下) 的几个题目分析如下:
第1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糖类的认识。正确选项是A。选A的占47%, 选C的占23%, 选D的占17%, 选B的占13%。三个非正确选项的选择率均较高, 说明我省考生对水解和氧化分解的概念区分模糊, 对纤维素的单体 (葡萄糖) 认识不到位, 不知道乳糖是二糖。
第6题的解题思路是:从曲线图中可看出低温贮藏时间的加长, 激素a含量逐渐增加, 而b含量逐渐减少。说明a对该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b有抑制作用。然后, 将各选项中所列的植物激素的功能进行“对号入座”, 正确的选项是A。选A的占38%, 选B的占23%, 选D的占20%, 选C的占19%。3个非正确选项选择率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考生的识图能力不强。说明我们的生物教学尚未以提高能力为主, 致使考生对新题目束手无策。
第15题的解题思路是:根据题意可推理出第二代表现正常的女儿其基因型为XBXB或XBXb, 其概率各为1/2。由于与其结婚的正常男子不携带色盲基因, 故XBXB的后代 (第三代) 不携带色盲基因, XBXb的后代有1/4携带色盲基因。而XBXb概率只占正常女儿 (第二代) 的1/2。故其后代 (第三代) 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4×1/2=1/8。正确的选项是D。选D的占49%, 选B的占37%。其主要原因是不少考生只计算第二代基因型为XBXb的表现正常的女儿与正常的男子 (XBY) 婚配, 未考虑到第二代的表现正常的女儿XBXb基因型的概率只1/2。说明我省许多考生的逻辑思维不够严谨。
第22题解题基本思路是:从表中1号试管的实验结果 (无色) 说明NaCl溶液 (Na+或Cl-) 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使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故加碘后为无色。从3号和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 (都是浅绿色) 说明Na2SO4溶液 (Na+和SO42-) 与蒸馏水一样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不产生影响, 同时说明1号试管中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只是Cl-。将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 (深蓝色) 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说明CuSO4溶液中的Cu2+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而SO42-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不产生影响 (正常催化, 但催化速度比1号试管慢) 。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 由于1号试管中较多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故呈深砖红色;3号和4号试管较少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故呈浅砖红色;2号试管中的淀粉未被水解, 故无砖红色。本题难度系数为0.368。失分较多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不强。
第24题的解题思路是: (1) 由于Aa的频率为0.4, 则其中a的频率为0.2, 加上aa中a的频率为0.3, 故种群中a的频率为0.5。 (2) 该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有9种组合, 其中, AA×AA、AA×Aa、Aa×AA、AA×aa、aa×AA等5个交配组合子一代不产生aa个体。Aa×Aa子一代aa的频率为0.04 (0.2×0.2) ;Aa×aa子一代aa的频率为0.06 (0.2×0.3) ;aa×Aa子一代aa的频率为0.06 (0.3×0.2) ;aa×aa子一代aa的频率为0.09 (0.3×0.3) 。这4个组合aa的频率为0.25 (0.04+0.06×2+0.09) 。同理可推算出子一代中AA的频率为0.25, Aa的频率为0.5。用上述方法可推断出子二代中AA、Aa、aa的频率依次为0.25、0.5、0.25 (与子一代相同) 。 (3) 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交配, 则只有AA×AA、Aa×Aa、aa×aa等3个交配组合, 其中, AA×AA和aa×aa子一代AA和aa的频率不变 (都是0.3) , Aa×Aa子一代AA、Aa、aa的频率依次为0.1 (0.4×1/4) 、0.2 (0.4×1/2) 、0.1 (0.4×1/4) 。综上所述, AA的频率为0.4 (0.3+0.1) , Aa的频率为0.2, aa的频率为0.4 (0.3+0.1) 。同理可推出子一代的后代中, AA和aa的频率会升高 (均为0.45) , Aa的频率会降低 (0.1) 。本题失分较多的原因是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强。
四、教学建议
1. 依据课标、教材, 注重基础
从考生在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的第1题中失分较多和第23题得分不够理想 (未达到本人预估的平均分) , 说明我省考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论2011年高考生物试卷难度如何调整 (有可能加深) , 但基础题还是要有一定的比例。因此, 我们在高中生物教学和备考中, 必须依据课标、考纲和教材, 注重基础, 发展能力。
2. 注重知识结构和知识迁移, 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考生在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的第3、6、14、23题得分率不够理想, 说明部分考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网络) 不够完整。从我省考生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 (海南卷) 的第6、7、9、10、19题得分率低或不理想, 说明部分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识图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较差。因此,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构建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尤其是新问题) 的能力。
3. 加强思维训练, 提高表达能力
从考生在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的第6、15、22、24题失分较多的情况看, 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待进一步训练和提高。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 我们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4. 重视实验教学, 提高探究能力
【初一生物试卷及答案】推荐阅读:
初一上册生物题及答案03-02
初一生物期中试卷01-04
初一年级生物下册试卷12-09
初一月考试卷分析生物12-20
初中生物业务务考试试卷及答案09-07
初一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07-13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02-17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复习01-14
初一生物作文09-15
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试卷及答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