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标志设计》第二课时学案(精选11篇)
案
题
第4
标志设计
共2时
第2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了解标志的设计应用范围,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标志的分类和功能作用以及标志设计的创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校园生活,通过设计学校、班级、运动会标志,在了解设计流程的基础上,进行系列化的视觉设计。基本掌握标志设计的创意方法,并通过创作和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
难
点
标志设计的特点和方法。
在理解标志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校园、班级、运动会标志设计。
教法学法
欣赏探讨—讲解演示—尝试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自主预习、复习标志设计的原则,指出本节学习内容。
2、教材P2页的标志设计应用范围图片欣赏:
二、自信展示
引导体验系列化视觉标志设计应用的效果:
教材P24的第26中学运动会系列视觉设计方案。
三、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选题:确定标志设计的题目、内容和表达的信息。
2、构思:突出标志设计的特征,用什么表现形式来表现。
3、构图:反复思考,寻找简练、概括的形象,明确地表达信息。
4、定稿:确定设计定稿。、着色:设色做到单纯、醒目,可以用调和色,也可以用对比色。
四、自我提高
作业要求:、设计一幅运动会上具有班级特色的标志。
2、为学校、班级或个人设计一个有特点的标志。
、标志设计的应用范围怎样?
2、个性化系列标志设计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交流,师作出及时的鼓励与评价,公共性标志的特点:直观、简洁、标准化、通用性。
交流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选题;构思;构图;定稿;着色。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代表班级风貌和体育精神的运动会标志,提出班级宣传口号。
教
学
反
1.学习描写白鹅“步态 ”和“吃相 ”的段落 , 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左顾右盼、引吭大叫、局促不安、从容不迫、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空空如也、扬长而去、供养不周、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四字词语,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对比学习相关段落 ,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对比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3.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 ,发现反语的妙用并尝试运用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指导采用不同语气朗读课文 , 抄写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与句子。
课前准备:预习《白公鹅》这篇课文,学生课前完成复习单(附后 ),观察熟悉的小动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回顾“高傲”
(一)出示复习单,回顾检查上节课内容
(二)生根据复习单汇报,师生共同 评价
(三)师小结,导入新课
二、对比阅读导学,体悟步态“傲慢”和吃相的“架子十足”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鹅的“叫声”真高傲,丰子恺爷爷又是怎么写鹅的“步态”和“吃相”特点的呢? 你发现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快速浏览4~7自然段, 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浏览批注,汇报发现。
预设1:
生:我觉得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写鹅的高傲,让我们读了更形象生动。
(一)对比互读,发现“步态傲慢 ”的表达特点
1.理解“更”的表达作用
1出示句子:我会读: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2师:这两个“更”字都有什么作用呢? 你从哪里读出来鹅的“步态”比“叫声”更傲慢呢?
句1的“更”字是指“高傲”的三个方面体现,也指明了写作的顺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导读出句2中“更”字的强调作用,把鹅的“厉声呵斥”“引吭大叫”与步态的“从容”与“傲然”“竟伸颈咬人”相对比,从而显得更傲慢。
3指导读句: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4按照句式说一说:抓“傲然”理解“步调从容”。
2. 组内自我阅读《白鹅 》和《白公鹅》描 写步态的 方法异同,填写表格。 (出示《白公鹅》第二自然段)。
学生根据表格,读相关句子,汇报谈发现。
(二)读悟“吃相”的“有趣、架子十足”, 想象画面,感悟对比写法
1.自读5~7自然段 ,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画下来 , 在小组内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在组内交流交流。
2.读文章想画面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 选择你脑海中浮现的最有趣的画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预设2:
画面一:一日三餐
师:鹅吃饭的场面可相当讲究啊! 究竟是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可笑、有趣呢?
画面二:堂倌侍候
画面三:与狗争食
1读了第六自然段,你能说说画面里的狗是什么样吗?
根据“窥伺 ——偷食——静候 ——再偷食——扬 长而去——其他狗窥伺”复述画面。
2男女生对读描写“狗偷食”和“鹅生气”的句子。
画面四:责备主人
它是怎么责备主人的? 采访一下白鹅:你昂首大叫想说些什么呢?
(三)引导学生质疑,体会对比方法的妙用
明明是写鹅的吃相, 为什么又要重点写狗是怎么抢食的呢?
预设3:
1.生:我觉得丰爷爷用词非常准确 生动,他非常善于观察,把动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读起来很有趣,我还积累了好多四字词语呢!
2.生自由汇报积累的词语。
三、整体观照,体味反语的妙用
(一)引导画出总起句,整体回归,引发质疑
1.师 :你发现了这些词语的特点吗 ? 它们叫做贬义词 ,那你觉得丰子恺爷爷会讨厌这只鹅吗? 说说理由。
预设:我觉得虽然丰爷爷把鹅写得很高傲,架子十足,又很可笑,却不让人觉得讨厌,反而让人觉得丰爷爷很喜欢这只鹅。这只鹅是只雪白的大鸟,姿态一定很美,尽职又尽责,还经常被狗抢饭吃,真可怜!
2.师 :你能从哪里词句中读出他把白鹅当成了朋友 ?
预设:丰爷爷把它比作鹅老爷,对它很细心地照顾,还心甘情愿地侍候它,不是朋友是什么呢?
(二)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例子,体会明贬实褒、正话反说的妙用
四、拓展练笔,写法迁移
(一)联系生活,尝试运用
师:妈妈称自己的宝贝“小淘气”,丰子恺爷爷称大白鹅为高傲的“鹅老爷”……看似批评实为喜爱,我们也来学习这种正话反说的方法。在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小动物呢? 也许它是个“可怜虫”,也许它是个“小霸王”,也许它是个“大吃货”,也许它是个“糊涂蛋”,也许它是个“臭美精”……请选择一两个,写出它的特点和你对它的喜爱。
(二)师生共享
学习目标
1. 增强在受教育问题上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自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 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提高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
3. 理解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如何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重点:如何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难点: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学习过程
一、基础自学
(一)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二)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二、互助探究
甘肃庆阳师范学校学生李勇,家住山区,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不仅经济困难,而且父亲身患重病无人照料,他渴望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因此,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从来不肯放弃学习机会,最后,小小年纪的他毅然“背着爸爸上学。”
1.请你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分析李勇的事迹。
2.我们应当怎样向李勇学习,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三、交流展示
课本第54、55、57和58页框中问题。
四、精讲点拨
对二、三题中的易错、易混和易漏点进行点拨。
五、达标演练(一)单项选择
1.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我国实现现代化,_______是关键,基础在_________。()A.科技 教育 B.工人 农民 C.权利 义务 D.经济 文化
2.据调查表明,当前人们的就业、事业的发展和收入状况与他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脑袋满,才能钱袋满”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从个人生存和发展来看,教育应是公民的()A.一件私事 B.一项基本义务 C.一项基本权利 D.一种兴趣爱好
(二)快乐回答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六、反思提升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中西方姓名结构.2. 能用英语介绍自己和他人.二、学法指导
1.观察周围的同学的名字,试比较中英文名字的写法.2.学习室模仿的过程,模仿自我介绍的作文模板,尝试写自我介绍.3.自主学习,并讨论、合作完成练习.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导与检测
1.练习用英文写出自己以及同学家人的名字.2.正确区分中国人与西方国家姓氏和名字的异同.3.知识点拨
1)American,名词,意为:美国,美洲,美国人,美洲人.复数形式:Americans
形容词,意为:美国人的,美洲的.2)given name =first name名字
3)family name = last name姓氏
4.互译下列短语句子
What’s her name?______________她来自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多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 I am thirteen years ol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仔细读Around the world的内容,讨论中西方姓名的结构,比较中国人的姓名和英美人姓名的不同.试一试你能用英语写出你和朋友或家人的姓名吗?
中西方姓名结构: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拼写:
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国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我介绍模板
My name is ______.I’m ______ years old.I’m from ______(地点)and I’m ______(某国人).I’m in Class ______(One/ Two/ Three/ Four/Five/Six…).I can ______ and I can ______.I can______ but I can’t ______.I like ______ but I don’t like ______.My favourite colour is ______.My favourite food is ______.I like sports.My favourite sport is ______.(或My favourite sports are ______ and ______.)My hobby is ______.(运动或爱好可以是:v-ing 或n)
四、当堂检测
(一)完形填空 1 name is Lingling.I am not from England and I 2 English.I am Chinese.I am 3Class One.Daming is my friend.He is from Beijing 4 he’s in my class.We are5 friends.1.()A.IB.MeC.MyB.amC.areD.Mine D.aren’t 2.()A.am not
3.()A.onB.inC.of
4.()A.orD.to D.and B.butC.because
5.()A.goodB.wellC.badD.fine
(二)书面表达.根据所学的模板,写一篇英文自我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与反思
1.我的收获: Words and
expression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ntenc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完本节课后,我能用英语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例子说明作者喜欢他描写的猫。
2、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巩固词语。
忧虑 呼唤 抓痒 遭殃 责打生气勃勃
2、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3、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至3自然段
1、讲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找一找,试用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相机辅导)
(3)师肯定引导:对,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出猫的古怪来。
(又老实又贪玩)
继续汇报。
(4)师引导:说得对,现在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5)解词:谁来说说“尽职”与“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指尽到责任。
理解“屏息凝视”的站起来说一说再做一做。
一生讲并演示以加深理解猫的尽职。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
(6)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大花猫的性格真古怪,它又 又又。
2、自读第2自然段。
(1)刚才大家学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老师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的?(第一句话)
(2)现在我们自学时也要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分钟自学,讨论)
(3)评讲:读懂第二自然段的举手。
学生汇报。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
师归纳引导:大家说得对,这高兴与不高兴变成反义词怎么说?
高兴──生气
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这只大花猫的性格又是什么特点?(古怪)
(4)对,大家把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读出来。
(5)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给你什么印象?说一说。
这是一只(古怪、可爱)的大花猫。
3、独立学第3自然段。
(1)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迁移独立学第3自然段。
(2)师检查辅导;
①找也一对反义词。 (害怕)──(勇猛)
②把体现害怕与勇猛的句子读一读。
③这害怕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三、小结课堂,鼓励背诵
1、这是一只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又多么目中无人,胆小时什么都怕,胆大时又勇猛无比,这大花猫真(古怪),老舍先生的笔墨真是酣畅淋漓,让我们一同来把这些文字“录进”脑际吧。
2、说说该怎么记诵比较快,同桌合作。
四、回读全文,感受喜爱1、这哪里是在写猫,分明是在写家里那个淘气的小孩,让我们难以忘记。究其实,从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老舍先生是非常喜欢他的猫,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描画。
3、交流后,朗读文句。
五、布置作业
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帮它拍摄一张相片或画一张画像,然后为相片或画像写一段旁白,抓住特点记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老实 贪玩 尽职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大猫 古怪 胆小 勇猛
猫
(可爱)
顽皮
坚强
格律诗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又分(五绝)和(七绝).律诗可分(五律)和(七律)。
格律诗的特点:句子必须是双数,如四句、八句、十二句、十六句等。讲究平仄、用韵和对仗三个方面。而平仄又包括粘对、避孤平、避三平调等
一、学习《次北固山下》
(一) 预习导学
(二)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及感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hàn)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尾联
2.疏通文意。借助课文注释及下面补充的解释,理解诗歌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
①客路,旅途,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次北固山下》翻译
旅客(我)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
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3.研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①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②颔联写景。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哪几个字用得特别精彩?
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面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神。
“平”、“阔”“正”“悬”四字炼得特别精彩:“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而且“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③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这首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这首诗作者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④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你能说说它妙在哪里吗?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而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红日从残夜中升起来,旧年的江上已经看得见春天的气息--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 合作交流
(四) 展示点评
(五)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呢?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二、学习《钱塘湖春行》
知识链接:
1.简介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代表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买炭翁》《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白牡丹》《问刘十九》《宫词》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它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2.写作背景: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骑马到西湖游玩,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一)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及感情。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划出押韵的字;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押韵的字:低、呢、蹄、堤七言律诗
对偶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律诗2、4、6句押韵,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对偶)
3.作者借哪些意象来描绘早春景象的?还有哪些词语也暗示了是早春呢?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高处,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几处(早莺)、谁家(新燕):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颈联:写地下,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渐欲(迷人眼):写花开而还未繁盛:才能(没马蹄):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没蹄”,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4.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路线游览钱塘湖的?
诗人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西湖青山绿水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5.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二)合作交流
(三)展示点评
惜缘
学案粤教版
教学目标:
1、懂得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能够积极学习和主动吸取民族文化精华,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懂得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能够积极学习和主动吸取民族文化精华。
教学难点:为什么要回溯文明源头。
学习方法:阅读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是青少年的必修课。
2、了解和感悟民族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增强民族文化素养要靠
和。
3、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至今能够生生不息,正是由于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二、课中研讨
(一)重点研讨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5、我们应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深化提高
6、根植于扬州的《茉莉花》传唱了300多年依然“美丽芬芳”。就《茉莉花》被定为扬州市市歌的问题,在小明家发生了一场争论。小明认为,我国古代文化已成为历史,是封建社会的象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应该走向世界,面向未来。小明的爷爷极力反对,他说:“我国古代文化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古代文化应该全都继承,以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请简要评析两人的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三)达标检测
7、下列哪些民族文化养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把我们造就成侵染着华夏气质的中国少年
()
(1)孝敬父母、诚实友爱
(2)尊敬师长、知书达理
(3)忧国忧民、精忠报国
(4)勤劳简朴、仁义忠厚
A(1)(2)(3)(4)
B(2)(3)(4)c(1)(3)(4)
D(1)(2)(3)
8、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我们需要通过如下途径积极地学习和主动地汲取
()
(1)课堂学习(2)课外阅读(3)艺术欣赏(4)社会调查。
A(1)(2)(3)(4)
B(2)(3)(4)c(1)(2)(4)D(1)(2)(3)
三、课后巩固
9、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文化孕育着积淀,充实了世界文明的宝库,也教育滋润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
(1)试列举我国古代在科学技术、医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任举一项即可)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了解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2、解读各则语录,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内容和深刻道理。
3、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基础部分】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找出并解释下面中出现的通假字。
不亦说乎 (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2.解释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君子乎( )
可以为师矣( ) 饭疏食( ) 饮水( )
3.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 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温故而知新(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饭疏食饮水( )
4.一词多义
为:可以为师矣(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知: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博学而笃志( )
其:人不堪其忧(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要点部分】
(相信自己,我能行!)
1、解读各则语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
1)学习方法:
2)学习态度:
3)修身做人:
【拓展部分】
(挑战自己,我最棒!)
1.请用原文填空。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当别人不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文中孔子的话:
4)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5)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
6)《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___ __ ___,______________ __ 。
7)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8)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______ ___ ___ 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根据关于修身做人的格言,想想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3.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
【课堂小结】
政哥
课题: Unit7 Section A 2d,GF--4c 课型 : 新授课年级 :八年级教者:zlp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够掌握本节课出现的重点短语和句子。
2.谈论地理和自然现象,学会对事实和数字的比较,3.能表达较大的数字,熟练运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过程与方法:课前检查—自主学习—听力检测 —语言运用与展示—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和世界的一些自然地理之最中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学习较大数字的表述,识记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变法的多条规则;正
确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不同句式。
自我预习
1、自学Page50,52页的单词。(根据音标拼读、拼写单词并牢记,学科组长检查过关)。
2、自读对话2d两次,把握大意,划出不懂之处并自己查字典解决。
3、自读GF两次,弄懂含义。
4、独立完成4a、4b,4c,小组内互相检查,解决疑难。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预习检测: 翻译:随便 ___________就我所知 __________最普遍的问题______
今天的长城之旅_________________ _正如你所看到的 _______ 和。。。一样大___________比长江长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合作、探究:
1、合作学习2d,理解并仿照练习,老师点拨知识点.2、自读GF两次,弄懂含义。
3、独立完成4a、4b,小组内互相检查,解决疑难。4.探究知识点:
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一.单选
1.Paul is very _______.He is ________ than his brother.A.heavy---heavierB.heavy---heavyC.heavier---heavierD.heavy---heavyer
2.It has the ________ clothing store in the town.A.goodestB.gooddestC.bestD.better
3.This ruler is ____than that one.A.longB.longerC.the longestD.longest
4.This book is ____ of all.A.cheapestB.cheapD.cheaperD.the cheapest
5.He is much ____ than his brother.A.tallerB.tallC.the tallestD.tallest
6.Li Lei is ____ older than Lucy.A.quiteB.veryC.muchD.more 7.This is one of ____ films of this year.A.more excitingB.exciting C.the most excitingD.most exciting
8.The weather in Beijing is colder than_____.A.in GuangzhouB.Guangzhou
C.that in GuangzhouD.that from Guangzhou
9.Tom is ____ of the two boys.A.tallerB.tallestC.the tallerD.the tallest 10.Of my parents, my father looks_____.A.oldB.olderC.the oldestD.the older 11.This watch is ____ than that one.A.much expensiveB.expensiver C.more expensiverD.more expensive 二根据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Lily gets up ______(early)thanLucy.2.Which goes __________(slowly), Tom or Jim?
3.This book is _______________(interesting)than that one.4.She works________________(careful)in her school.5.Who goes to bed _________(late)Jim, Tom or Jack?6.I think turkey is ___________(delicious)of all.五、板书设计:
湘版)
题
第11
皮影
共2时
第2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看皮影戏、欣赏皮影作品,了解皮影作品,了解皮影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线画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
难
点
重点:皮影的相关知识及人物造型特征。
难点:如何表现出传统皮影
教法学法
观察欣赏、讲解示范、制作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感受皮影艺术
通过欣赏皮影作品了解皮影的艺术特征。
二、传统皮影的造型特征、人物造型平面化:皮影和剪纸一样不能塑造三维立体空间的造型。
2、人物造型艺术化:皮影形象处理不用太写实可以进行艺术加工。
3、人物造型卡通化:皮影体现了能动性,它被公认为是电影的先祖。
4、人物造型戏曲化:传统皮影和戏曲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人物造型戏曲特征明显。
三、传统皮影的制作方法、制皮∶以新宰的牛皮或驴皮为最佳。先用清水浸泡数日,取出后将皮的两面反复刮制干净,再刮薄至透明。
2、描样∶将制好的皮料切块,经湿布捂软后,用硬木推扳打磨光平,再用钢针描绘图样。
3雕镂∶将描好图样的皮料垫在木板或蜡板上进刻。镂刻的技法很多,雕镂完毕后,擦洗干净,双面着色。
4、着色∶现今常用透明色料取代过去的传统色料,既方便,透光效果又好。着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五种纯色。、熨平∶皮影着色后阴干,熨压平整。
6、上油∶东北部地区的皮影,还要上一层清漆,以增强透明度和耐用性。
四、自创皮影、设计形象草稿,在卡纸上画出各局部的外轮廓,所有线条变双线。
2、镂刻以后双面着色。
3、粘透明胶带作保护层。
4、各部用线连缀起来并装上支撑杆以控制皮影。
五、皮影的操作
六、皮影的表演
学生欣赏皮影作品,了解皮影艺术。
利用现代皮影造型等图像加强学生对以上特征的理解。
学习制作方法。
听讲、领会。
学生按学号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尝试练习,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新湘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三原色红、黄、蓝;认识三间色橙、绿、紫。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
难
点
重点:对三原色作用的了解以及三原色的运用,吹树中观察发现三间色的产生。
难点:掌握吹画的基本方法,并用三原色吹出一片多彩的树林。
教
法
学
法
欣赏比较、讲解演示、自主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
二、欣赏感受、找一找你们的周围能不能找到我们的三个好伙伴?
2、老师出示图片欣赏。了解红、黄、蓝的“性格”。
三、学习吹画、体验乐趣、学生赏析范作,探究吹画方法。
展示范画,师引导观察
提问:“这棵五彩树是什么样的呢?(形、色)如果是你来表现,你会注意哪些方面呢?”
2、教师示范吹“彩色树”技法:
A先在纸的下端滴上红蓝黄任意一色,用力向上吹出主干,然后从各个方向吹出树的枝条。B再在纸的下端这棵树的旁边分别滴上另两种色,用同样的方法吹出树枝树干。
四、自主表现、作业要求:用三原色及间色吹画一棵五彩树。
2、学生吹画,教师巡视,随机施教。
3、指导要点:⑴吹画时要注意吹的力度和角度,注意吹气的角度尽量和纸面平行。⑵色彩浓淡、色滴大小要适中,不要等一种色干了后再吹另一种色。⑶树干要粗大些树枝要细小些,可在要分叉的地方添滴色水继续吹。
五、作业展示、发现总结、择优展示学生作品。――红和黄融合变成了橙色,黄和蓝融合变成绿色,蓝和红融合变成了紫色。
2、小结:略。
学生交流、说出三原色。
出示图片,学生谈色彩感受。、让学生猜一猜这幅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欣赏姿态优美的树,帮助学生了解树的外形特征。
2、学生学习吹“彩色树”技法。
自主表现,按照要求进行作业练习。
学生说说边吹画边发现的规律。
教学
【七年级美术上册《标志设计》第二课时学案】推荐阅读: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01-11
七年级美术上册《面具设计制作》教案12-30
美术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12-2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12-04
美术七年级上册第3课12-26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9-18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09-23
唐诗四首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10-1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