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共11篇)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1

左鸠戛中学李德平

一 学生情况

七年级(1)班共有37人,应参加考试人数37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37人,平均分48.6,优分率0,及格率17%,60到70分以上5人,70分以上1人,60分以下30人。

二 试卷分析

本次考卷共有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其中1、2、6、7、8、9、10、11、12、16小题是考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知识的,不是本册所学的内容,只是上册有一个小框题学习自律知识,都只提及基本认识。4、14、17、18、19、20小题考的基本法律知识,不是初一所学的知识内容。故学生在这几题的失分率较高;

第二部分:简答题,共2个小题,第一小题(请学生概括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材主要讲解了哪些内容,用关键词写出来,至少六个—),基于本题,学生回答得很好,都是现在教材的内容,但由于参考答案是老版本的,不相符合,使得学生丢分严重,很多学生明明是做对的,可最后却是全错,这不得不引起重视。

第三部分:概括与思考,共3个小题,在第23题中,考的是自立、自主知识,与书本内容不合,再让学生观察漫画和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在此题中,当然做不好,所以失分率也较高。25小题考的是基本法律知识,当然了做不好。

第四部分:活动与探究,共1个题,学生回答得差不多,丢分不多。

不管怎样说,通过以上分析,你也许会看到,这次考试卷子,出得是没有多大水平的,不但版本不合,而且知识点过于偏重于基础法律常识和自信、自立、自强方面知识。这样,学生考出这样的成绩,应是最值满意的了吧。

好了,不要搞坏心情,真没兴趣,让学生和社会去说吧,我只希望以后出卷的人还是把出卷一事放在心上吧。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2

关键词:探究,情境,案例

一、探究活动的设问指向出现不明确

例如, 在讲解“知耻与自尊”的关系时, 新教材引入“耻辱戒指”的故事, 教材P 5探究活动中, “耻辱的事情应该尽快忘记还是牢牢记住?”从教材的设计意图看是要强调牢记耻辱以催人奋进, 但“应该尽快忘记还是牢牢记住”应根据具体的人和事而定。一般来说, 由于自身的过错造成的耻辱才有牢记的价值, 而对于自身没有过错的耻辱, 如果能将它忘记则是人生的一大智慧。也就是说:设问目标指向应明确, 否则会产生误导。建议改为:“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的耻辱应该尽快忘记还是牢牢记住?”又如, 在讲解“自尊者豁达”时, 教材P13探究活动2的三个材料及其设问各自独立, 在逻辑上属于并列关系, 第三个设问“……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应该是针对第三个材料的设问, 而不是三个材料的综合设问。

二、情境材料的选用出现不严谨

例如, 在导入“走向自立人生”时, P33第三课的引言:“后来, 猎人外出再没有回来, 笼子里的小狮子被活活饿死了。那只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它顺利地活了下来。”看不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还是一则寓言。从描述事件使用的口吻看, 应该是真实故事, 仔细推敲却发现是个虚构的、漏洞百出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有谁在观察记录?有何事实依据和科学依据?——想当然而已。它要告诉学生的道理是浅显易懂的, 在德育的导向性问题上不会有异议, 但在科学性上很值得商榷, 做为教材是不应该出现科学性错误的。如果改为:“有这样一则寓言……”, 是否更加严谨?

三、案例材料的取材不够科学

例如, 在讲解“扬长避短, 自强的捷径”时, P55探究活动1中讲道, 被誉为童话大王的郑渊洁, 小时侯数学常常不及格。数学学不好, 他就在写作方面发展自己, 走上了童话创作的道路。郑渊洁的个案的确是扬长避短的成功案例, 但他的成功道路并不能用于指导现在的中学生, 甚至可能对普通教育阶段的学生产生误导, 如果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回避开自己不喜欢或读不好的学科, 其总体学习成绩自然会大大受到影响。准确地说:扬长避短只适合在选择自己的职业、专业等人生方向上, 不适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指导。小学时候的郑渊洁已经将写作做为职业发展方向, 事实证明他的避短是成功的。但由于不适合作为当前应试教育的成功案例, 所以建议换作其他案例。

四、专题内容的设计出现不全面

例如, 在讲解“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时,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但我发现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基本是“事后挫折教育”。教材只强调“人生难免有挫折”, 并没有告诉学生许多挫折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比如平时不认真学习必然遭受考试失败挫折, 醉驾早晚会家破人亡;有许多挫折虽然不能避免却可以将损失和伤害减少到最低, 如各种自然灾害的预警;还有许多挫折是无法甚至是不可能战胜的, 如某些疾病。挫折的预防教育与事后应对教育都是必要的, 挫折的预防教育应优先于事后教育。

五、知识重点的行文表述上出现不明确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计划 篇3

初中部王艳秋

本学期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在师生的共同配合下,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巩固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特拟定本复习计划。

距考试时间还剩下一周的学习时间,以所发的七下思品期末复习资料为主要复习资料,一个课时基本复习一个单元,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复习第四单元重要知识,并要求记忆;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4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从试卷整体来分析:

1、单项选择题,共50分,本大题涉及面广,考查了学生对每堂课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其中: 1、2、3、4小题失分较多。

2、非选择题,共六小题都是课本上的知识,都是在平时的复习知识点,期中一题全部同学都失分就是“怎样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总结出5个知识点,我们只总结了四个,所以最高分是98.感觉大部分同学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答题不够完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卷面不够整洁,字迹马虎,错别字较多。本次凡是有错别字的,都不同程度的被扣分

2、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不强,审题不清,对问题敏锐度不够,找不准问题中的关键词,这种情况的同学比较多。

3、部分同学掌握点的知识不牢固。

4、回答问题不完整,语言不精炼等。

(二)今后改进办法: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首先从课堂入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培养

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已形成了一种趋势,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主要与语文知识的渗透,通过这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避免考试中表达不清、理解不透的毛病。同时,要关爱学生,关注每位同学成长,满足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5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一、自尊是人人都需要

1.自尊的含义:

即自我尊重,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自尊的表现:

注意容貌的修饰,举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为的是为了塑造更好的自我形象。3.知耻和自尊的关系:自尊的人懂得知耻

做人不能没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惟有知耻,才有自尊。一个知耻的人能够对自己不合适不恰到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并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

知耻也是自尊的前提,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如我们有沉重的耻辱感,对我们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要客观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4.虚荣与自尊:要自尊就要不图虚荣、抛弃虚荣心。

(1)虚荣的含义:是一种追求表面的光彩和荣耀的心理。(2)虚荣的表现:追求表面的光彩和荣耀。(注意中学生虚荣心理的具体表现,如:

盲目攀比,追求名牌,奇装异服等)

(3)虚荣产生的原因:自我认识模糊,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4虚荣的危害: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总是太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5)矫正的办法:按照正确的思维方法,明确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从众心里的影响。

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关系: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必须首先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是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的。2.尊重他人指的是什么?

尊重他人,把他人看成同自己一样需要自尊,要关注他人的尊严,善待对方,不做有损他人的事。

3.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⑴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⑵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想赢得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②为了维护自尊,我们也需要借助他人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把我们感受到的他人给予的美好,再传达给他人,这样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纳,共同在自尊的快乐中成长

③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以便认识到自己的弱点,盲点与误区,激励我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大胆尝试,不断超越,增强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4.如何尊重他人:(怎么做)

①要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②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及他人。③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④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5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

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维护人格最重要:自尊的人是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很多东西,但绝不做有损人格的事。2.自尊者豁达,要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

3.自尊要适度:

①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

②过度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③但是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则要及时的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4.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议论与评价?(1)议论至代表个人意见,未必正确。

(2)批评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人本身。(3)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尊重的作用: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一、我能行

1.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2.自信含义: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3.自信的表现:“我能行”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在行为上表现“我能行”,在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4超越自负 告别自卑:自负、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

①自卑者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的潜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②自负者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追求的目标不可能达到。

③自信者实事求是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也能看到自己优点。追求的目标经过努力使可以实现的。

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自负与自卑者,都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远离成功。2.为什么自卑和自负会远离成功?

①自负与自卑者,都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心态会是他们永远无法燃起成功的火焰。

②自负者之所以必然失败,就是因为其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情绪的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失败会即刻使他感到颓废从而走向自卑。③自卑的人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不完美,憎恨自己无能为力,由此更加强化了自卑感。

④所以,不管是自负这还是自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回使他们远离成功。

3.为什么自信有助于成功?(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自信有助成功,正是由于自信者乐观、进取、专注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达到胜利的终点。

3、唱响自信之歌(怎么做)

1.自信的基础(支点)是:发现自己的长处。2.自信的最重要支柱(杠杆)是:实力 3.怎样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优点?

可以采取场景变换的方法,寻找立体的我,这样我们就会意外的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优点与长处。

4.个人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关系:

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5.在国际交往中怎样表现中国人的自信?

和各国人民平等相待,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6.如何唱响自信之歌(怎样自信)⑴看到进步与长处。

①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我们每天都在进步,这是我们成长的足迹。②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是自信的基础,看待自己时要寻找“立体的我”。⑵增强信心与实力,勇于尝试,接受挑战,增强信心,同时战胜挑战,增强自己的实力,这是撑起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⑶做自信的中国人

①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②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第三课

走向自立的人生

一、自己的事自己干(是什么、为什么)

1.自立人生少年开始。

2.自立的含义: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3.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体表现为:生活方面,学习方面,处理社会问题等方面。

4.自立的阶段:

①身体的自立:从学会走路开始的。②生活的自立:从学会吃饭穿衣开始的。

③基本自立的人生:从走上工作岗位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开始的。5.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人生需自立)

①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走进社会,见风雨,见世面,需自立。②自立作为成长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对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 对他人:逐步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

对社会:积极地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

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③自立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④不自立难以立足社会。

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如何做到自立?怎么做)

1.依赖的危害:

①依赖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②缺乏社会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

③甚至会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2.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3.青少年正经历着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时期。4.告别依赖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是要独立的生活,要做到独立的生活就必须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自己的而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自主,遇事要有主见,对自己行为负责。

5.自主的含义:

遇事要有主见,能对自己行为负责。6.不自主的危害: 遇事没有主见,独立也徒有虚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能够在生活中自立。

7.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自立是自主的表现,自主是自立的前提,唯有自主才有自立。8.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如何自立)⑴要自立就不能再有依赖不能再有依赖

⑵要自立就要先自主。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遇事有主见,对自己行为负责。

⑶要自立还要多实践过锻炼。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要立足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问题,从小事做起,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一、人生自强少年始

1.自强,进取的动力。

2.自强的含义: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3.自强精神表现:

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

②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④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

4.自强的作用:

(1)对个人的:①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②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一番事业的强大动力。

(2)对国家民族: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沧

桑而不倒,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自强对成功的作用(自强和成功的关系)

一个人能否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6.为什么人生当自强?

(1)自强是进取得动力。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

质,是我们

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一番事业的强大动力。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

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倒,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一个人能否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7.自强的对立面:自弃

(1)含义:所谓自弃就是指的是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劲,不思进取。

(2)危害:自弃的人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

二、少年能自强(如何自强?)

1.理想,自强的航标。要自强首先树立坚定的理想,并为理想而执着追求

2.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每个人都有弱点,要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人所面临的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战胜自我,不放任自己,努力学习和工作,这是自强关键。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卷分析 篇6

一、试题特点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节设问,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

如单项选择第7.8小题还有不少同学选错,就是因为没能准确掌握概念,不熟悉它们的表现。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历史等学科及国内外重大时事联系紧密,如单项选择14小题,有一定的语文功底就不会选错了。

3、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如最后一题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材料分析不透。这就是平时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三题.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1)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依据大纲,以教材为载体,对在重点的内容,我们要重点突出,讲清来笼去脉,浓墨重彩,丰富内容,补充材料,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责任感。不要局限于记住几个零散知识点,如果意义不明,完全机器记忆,很快就会遗忘,形成记忆残缺,知识学习不深入,容易造成学生急功近利,学习不踏实,心态浮躁。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一环紧扣一环,吃不得夹生饭。

(2)注重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注重能力培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思想品德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躇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潜移默化,彻底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设置平等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精心设置的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要照本宣科,要创设新情境,组织精当的材料,引领学生去探究、去实践、去创新。惟有如此,才能发展学生的不同才能,也才能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积蓄能量和潜力。

3、加强技巧性训练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7

一、试卷分析

试卷的核心理念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试卷的显著特点就是生活化。学生在生活中困惑就是试题,学生在生活中的常识便是答案。试卷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具体表现如下。

1改变“考什么就学什么”的被动局面,开创“学什么就考什么”的先河。

以往,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中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中考不考的内容,不管它是多么重要,教师教得敷衍,学生学得勉强。考试是主动的,教学是被动的。教什么、学什么不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取决于考试的内容。教师的兴衰荣辱取决于考试,学生的前途取决于考试。一切为了考试,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了考试的机器。

现在,我们就是要改变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被动局面,开创出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考试就考什么的新局面。由教学内容决定考试内容。教学是主动的,学生在成长中需要解决的生活困惑便是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同时,考试是为教学服务的,考试必须促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试题是以学生生活中的困惑为基础构建的。

以往的试题是以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说明题为模块构建的,如选择题多少题、多少分,问答题多少题、多少分等。

现在,新的课程标准是以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构建的,新的教材是以学生生活主题为模块构建的,因此,我们的`试题也必须以学生生活中的困惑为主线构建。例如,试卷中有一个主人翁,他从小学来到中学学习和生活。他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便是试题,而解决这种生活中的困惑就是答案。例如在上学的路上,他遇到了溺水的人,该如何救助别人?这就是生活中的困惑,这便是一道试题。种种救人的常识都是答案,如拨打110、高声呼救、利用救生设备救人、下水游到溺水者的背后救人等。一份考试试卷会教给学生许多救人的道理。真正实现了考试这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3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个性是多种多样的。面对同样的困惑,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只要学生的答案符合生活实际便是最好的答案。例如,教材第29页中的问题:当遇到如此艰难的抉择时,你能果断地选择求生吗?学生回答能够,因为我有锯腿的勇气;另一学生认为不能锯腿,因为锯了腿也会死去的。无论哪种回答,只要是诚实的、符合实际的,我们都应该认定为是最好的答案。由于答案的多元化,会给教师阅卷带来一些困难。这是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将在实际操作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4把学生学习表现和教师评价融入到期末考试中,通过考试促进平时教学。

例如:“写一封信给阅卷老师,陈述本学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状况,争取老师在期末考试给你一个满意的评价。记住:一定要诚实地陈述自己学习的表现和收获,如果你弄虚作假地陈述则可能会引起老师的反感,影响你的成绩哟。”学生对自己的评价符合他平时的表现,符合实际,老师可以根据他平时的表现和收获给分。这样的考试将有利于老师平时更好地教学,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二、期末测试的基本情况

(一)学生的表现和成绩

全区学生笔试平均分为815分,优秀、良好、合格的总评等级比例为4∶5∶1。学生成绩差异不大,大部分学生在合格以上,少数学生在60分以下。在第1题、第2题、第6题、第7题的回答中能联系实际,反映了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

(二)学生失分的原因

1个别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2试题量过大,一小时完成有些困难。部分学生试卷没答完,约占总人数的1/6。

3少数学生做题不认真,没有仔细审题,答非所问。

4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将课堂上学的知识还给了老师。

(三)对测试活动中发生的问题所采取的解决办法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8

思想品德学科在中考中处于重要地位,对我们每一位教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要教好这门课,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又要有包容的学术精神,更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考试对学生而言,是学科综合能力的检测,对教师而言,则是校正教学行为的方向。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透彻地分析试卷,这是我们自我成长的重要途

一、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有四个班,其中,九一班为音体美班,练特长的,本次考试成绩相对较低,全班有42人参加考试,及格的人数仅有2人,平均分40.43,二班参考的有51人,及格的有13人,平均分52.33,三班参考人数为51人,及格人数为15人,平均分为52.29,四班参考人数为48人,及格的为10人,平均分为48.36,全年级优秀人数1人。

二.试卷评价

对这次九年级思想品德命题的总体评价是:试题力求全面考查学生政治课的学习状况,近年来河北省中考试卷体现“以学生成长为主线”的思想,在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同时,突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首先,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时事政治。让时事进课堂,鼓励学生不仅自己动手收集时事,而且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收集的时事进行分析。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其次,强调学生对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同时突出考查政治课的学科能力。再次,试题力求做到试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试题体现以学生的生活为载体,注重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试题题量大,难度较大。

选择题部分

今年试卷的对于试题的数量,评分的标准都有了一定的变化。总体感觉题量减少,分值增加,部分题目有新意、结合时事政治且关注学生成长,这在选择题部分也有一定的体现。试题体现了中考政史合卷的要求,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要好好研究。以利于我们改进教学。从本校的选择题得分情况来看:

1. 数据分析

⑴得分率较高的题为1、4、5、8、11、12、15、16、17、18、19、24、25、26、题,其中4、5、8、11、17个别班级得分率已接近百分百了。

⑵得分率较低的题为2、7、9、10、13、19、20、21、23、28、30题。其中2、7、19、21、23题的得分率最低。

2.反映情况

①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如题中所体现出的关于经济建设、基本国情、重要国情、公有制经济,精神文明建设等这些简单的只需学生识记的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低,我们如能把好这一关,做到全体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话,就能消灭低分,增加高分。

②对于能力层次稍高一点的题目,如第2、7、9、12、26、27、30之类的题目,不再是单一知识点的考察,而是涉及到两到三个知识点的混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单个知识点,而且要能分辨、区别知识点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给我们老师的一个启发,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比较的方法。这类题目错误率最高的学生都是班级的中等生,这类学生最大的问题不是知识的掌握,而是缺乏应试的技巧,只会“死做题,做死题”,分层训练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③失分最为严重的2、7、19、20题,其难度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2小题,它结合时事政治,学生一般来说较为陌生。第7小题是旧教材的知识,教师在上课时没加以补充,这是教师的失误,但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加以推理,也能做对,从这一点来看,反映了学生做死题、死做题的现象。

19、20小题它对审题是有较高的要求,它是一道组合选择题。能达到这一层次的学生并不多。

3.涉及到的基础知识

1-2小题为时事政治,考查学生对国家的关注情况。4-30小题中,主要考到了:科学发展观、公平正义、民族精神、基本国情、承担责任、中华文化、先进文化建设、基本经济制度、依法治国、分配制度、科教兴国、民主政治、经济建设、民族团结、国际局势、等知识点。但背景材料基本是以时事政治为依托,主要涉及到的时事:民生问题、教育不公问题、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个税改革、二十国集团第六次峰会、打四黑除四害,保定市关注民生的一系列措施:新农保政策、保障性住房、保定提出以主三次发展格局、净化网络环境等。总之,涉及到保定市市情、河北省省情的考题比较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的目的。

非选择题部分

本次考试一共有六大题,在有限的时间内,答完所有规定的题目,一般学生都觉得时间较为紧张。考试涉及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民族精神,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公民的政治权利、模范人物的评选等几大问题和时事结合较为紧密,符合我们一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助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生成,试题难易穿插,循序渐进。

首先,31题,以模范人物为背景材料,第一问试题,学生失分的原因是总结概括不全面导致失分。32题的第一问,学生失分主要原因有二:对于保定文化不了解,审题不认真,问的是“保定文化”,好多同学都看成了“河北文化”。32小题第2小问由于在平时的讲课中设计过,所以学生得分还可以,33小题以“校车安全条例”为背景材料,试题主要考察了八年级的生命

健康权与九年级的相关知识相结合,知识的综合性较大,我认为学生在综合概括方面还需有待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在学生答案的评价上,我们是否可以多一些个性化的标准。34小题以“国家发改委逐步淘汰白炽灯的规定和现实生活中小明和爷爷的对话”为背景材料,主要考察了学生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类题型在课堂上也练过,但由于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对学生估计过高导致失分。35小题以“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图表和入世十年的成就”为背景材料,学生由于对时事政治了解不够,缺乏认真审题、对知识点活学活用的能力,使本题失分最为严重。尤其是第2小问,“入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学生对课本知识学得太死,思维定势现象严重,归纳答案不全面,所以得分不高。全校得分率仅为百分之十。36小题以“打造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为依托,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的是第1小问,由于学生不认真审题,再加上在平时做此类题型较少,导致在考场上手无举措,大篇幅抄背景材料的现象较严重,语言啰嗦、欠规范,导致失分较多。第2小问,失分严重的原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此外,本试卷还着重侧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主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着重对省情、市情的考察。例如:19题,21题,22题,27题,28题,32题,36题等,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得分并不乐观,原因可能是学生对此类题不重视,自认为写两句就能得分,还有一部分同学时间不够,导致没做完。部分同学对家乡不了解,关注家乡的责任感较差。

第二,对于学生组织的答案,言语精确,角度全面,是我们在这类题目中要相当注意。比如31(2)最美中国人的事迹有何意义?“32(2)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文化惠民工程?33题(1)问,三优先原则的确立体现了什么?(2)问,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35 题第2问,36题第(3)问都要求学生能从多角度来回答问题;这些问题要求相当高,我们在批卷的时候发现学生的问题很多,比如语言啰嗦,不规范,答案要点太少。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宏观把握知识,注意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微观注意细节,用词谨慎,从现象到本质。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组织答案不能回归课本知识。

2、审题不到位,不能准确把握关键词。

3、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答题角度不完整。

四、教学建议:

(一)吃透课程标准,认真研读考试说明

(二)坚持三轮复习法,合理规划,科学备考

第一轮 紧扣教材 夯实基础

(1)准确掌握与考点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

(2)以考点为中心建立相关知识体系。

(3)合理划分版块,系统复习。(4)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

(5)寻找时事热点与教材基本理论知识、重要考点的结合点。

第二轮 题型训练及时事热点专题训练(1)进一步强化题型知识专项训练。单项选择题;材料问答题;探究与活动。(2)时事及热点专题训练

时事知识的复习;时事知识与教材的结合。

第三轮 查漏补缺,提高备考能力

(1)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强调和纠正自己在复习性的,易错的知识点(即薄弱知识点)。

(2)不搞题海战术,但考前要进行3—4套综合试题的模拟练习,进行适应性训练。(3)把时事,知识点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再过一遍,加强基础,练习对路题型。

(三)、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联系学生生活,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善于捕捉时事。

(五)加强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

(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欢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9

(一)《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撒营盘中小学

潘庆堂

小学毕业考试临近,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4月27日撒营盘中心学校适应性检测圆满结束,现对本次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检测考试情况予以总结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检测试卷共分六个大题:第一大题填空题围绕教材,突出教材重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知识含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品德和社会知识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1、2题以行为习惯为主题“文明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考查学生怎样和别人相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也有较好的体现。3题,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4题检测了同学们对新交通,通信工具的了解:通信卫星、互联网的认识。第5题考查同学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知识。第二大题判断题,主要考查生活中处处都有陷阱,不忘历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问题。第三大题选择题,第四题连线题,第五简答题,第六实践题。本次测试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知识点来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环境意识、不忘历史、爱好和平,反对战争。试题处处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已不能只读死书死读书了,要回顾历史,放眼世界,展望未来。总之,本次检测考试为教师今后进行小学品德教育指引了方向,有利于引导教师重视学生平时的行为教育,爱国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道德习惯。

二、答卷分析

本次期末检测考试学生表现一般,大部分学生能掌握课本里的基础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基本上能够独立地完成答卷。现对六(12)班份答卷进行抽样分析:

1、得分情况:在参试的42人中及格率达80.95%,最高分96分,最低分34分,90分以上占1人,平均分达分,优秀率为20.3%。

2、答题情况如下:

(1)第一大题失分率较高,个别学生甚至得零分。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学生失分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进度跟不上,或者较快的问题,导致学生识记的面相对狭窄。

(2)第二大题是此次检测考试得分最高的一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毒品的危害,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环境。

(3)第三大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的回顾,对社会做出极大贡献的科学家及领袖人物和环境保护的知识点。此题失分也很大,主要是因为对历史事件的识记不到位以及对时事的了解不够。

(4)第四大题连线题主要是识记关于世界性节日中环境方面的节日的识记以及历史上的一些名人的识记,也有一定失分。

(5)第五大题简答,1、考查学生怎样和别人相处,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2、联合国会徽的图样,以及象征意义,表达的愿望。

3、自然灾害的认识:危害、防范、以及自救的知识掌握。(6)第六大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森林的作用怎样保护好森林。从所考的知识点来看,覆盖面只涉及三方面的知识点,考点难度一般,都围绕课本知识点来考。

三、几点建议

从上面的试题和答卷情况来看,我们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太多的忧虑。我们的科任教师今后如何开展《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哪些方面的培养?结合本次期末检测考试,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有的失分不是学生不会而是审题不认真所致,有时也因书写不规范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同学们多多动手。

2、从学生答题情况也不难看出我们的教师在钻研教材、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及责任心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篇10

本次试卷为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调研试卷。试卷新颖,处处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拓展,系统的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全面检查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得失,以便今后能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以下分析:

一、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共有十一题,四个部分,分别为基础字词,能力提升,快乐阅读和看图写话。从试卷来看,题型丰富,内容广泛,全卷紧扣教材,既关注了学生知识的积累,又注重了学生技能的检测。试卷各个部分比例适当,基本上把握了新教材的内容,难度较为简单,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掌握,突出了能力,尊重了个性,鼓励创新,体现了联系生活的原则。

二、学生成绩情况;

西张市小学:总分分 平均分89.82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试卷来分析,大部分学生书写工整,另外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还是比较扎实的,值得欣慰。特别是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巧填同音字,换偏旁组新字,词语乐园,词语分类,句子乐园,这些基础知识,孩子们失分现象很少。全班学生在判断对错这块,出题灵活,个别孩子失分。在补充古诗这部分,只有一名学生出现错误,其他的句子乐园,口语交际这几道题孩子们都是信手捏来,准确率高。这说明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极好。快乐阅读这部分,从答题情况来看,全班12名孩子,大部分孩子都能得到10分左右,大部分孩子较上学期比较已经掌握好学习和答卷的方法,孩子们学会了从文中寻找答案,只有少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准确率较低。大部分孩子失分原因是学生在答题中很明显是粗心,慌张。而且卷面也不干净,当然有一部分同学,也是班级中的优等生,在学习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和困难,出现这些问题也不是偶然现象。本次写话是看图写话,画面清楚干净,学生很容易看懂图意,因为经常训练此类写话,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写话内容完整,语句流畅,格式标点符号正确。不少孩子的语句通顺精彩,想象大胆合理。但还有一个孩子篇幅短,语句不通顺,图片故事交待不清楚,还有乱用标点现象等。

四、试题错误原因分析;

1.部分孩子学习方法较死板,对所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一部分学生基础不够扎实,教师训练没有具体到个人;教师对有些题型训练不到位,导致学生失误。

3.有的孩子想象力不够丰富,分析判断能力差。

4.部分孩子粗心大意,不会审题,审题不认真,不理解题意。

5.教师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没有针对个别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个别学生不能完成家庭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整体成绩。

五、改进措施。

1.教师要不断学习,要善于分析试卷题型,并进行适量练习。二年级教学要注重字词的过关。继续加大听说读写的力度,使字词句训练成为语文的重中之重。对学生的书写能力要进行强化训练,采取多样化形式提高学生读写的兴趣。

2.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作业,多读,多写,多练。抓好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字词句,让学生掌握牢固,平常多进行阶段性的知识检测。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抓好课堂教学,落实学生课堂学习,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严格过关,人人都要会背会写。

4.重视阅读训练,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引导孩子们爱上阅读,养成爱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厚积薄发,注重积累名言名句,谚语,成语,故事,古诗。继续加强小练笔,让学生在读背写中积累语言,为作文夯实基础。

5.关注后进生,关注个体差异,让优生和教师联合起来帮助督促辅导,和家长取得联系,制定计划,并共同认真完成。

6.做好家校共育,多于家长沟通,教师,孩子,家长共同努力。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11

一、试题特点

1、试题覆盖面较大:本次试题覆盖了七年级下册的所有章节内容。分数分布较为均匀、考点全,其目的是促使教师引领学生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必要的地理基础知识。

2、题量较大,小题分值较小。整套试题分三大类型,选择题25小题,配对题2小题,综合题4小题。考点全面,分数较细,其目的是使学生尽可能少失分,多得分。

3、注重基础与能力的考察:本试题以考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但也对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推断能力进行考察。目的是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要引领学生敢于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4、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试题的考点基本上出于教材中的叙述性文字,但也有读图活动题或教材以外的极少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以教材为主,但知识面要适当拓宽,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5、试题布局合理,易于学生答题:试题共四页。选择题25小题,占两页半;配对及综合题占一页半。

二、学生答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选择题部分:第1、7、12、15、18、22、23题,得分率较低,主要是学生还没能够掌握一些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只是面还不够宽。

2、配对题部分:学生得分率很高,说明学生能记住相关知识。

3、综合题部分:第29、31小题得分率不高。综合题都是有图题目,但学生读图能力不强,读图不认真,如第29小题中第(2)、(3)小点,要求学生填写美国农业带的名称,有部分学生没注意题目要求,读图不认真,记忆不牢;第31小题中第(2)小题,最后一个空“船舶经我国南海向B处航行时,在相同条件下夏季比冬季航速要____(快、慢)一些。”有很多学生,没能读出题目具体意思,对季风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凭个人认知就作答了。

三、反思教与学中存在问题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活、联系实际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学习主动性较差。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只会说,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对学生个体分析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机会。在教学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探究活动,加强读图训练,培养读图能力。

上一篇:督导检查信息反馈表下一篇:高考考前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