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文化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知音文化(精选11篇)

知音文化 篇1

—— 评罗才军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此课代表浙江参赛,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特等奖。我曾经评过钱锋执教的《伯牙绝弦》,以“绝了”二字相叹。现在再评罗才军执教的《伯牙绝弦》,我则以“知音”二字相赠。

知音是关系的产物,没有关系就没有知音。知音是一种古典情怀,也是一种现代情缘。知音不仅指向人人关系,也不妨衍而化之,由人人关系,推及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宇宙乾坤的关系。就教学而言,知音也是一种值得建构的新课堂文化。语文教师,成为文本的知音、课程的知音、学生的知音,乃至自我本色的知音,岂非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和巅峰状态。才军执教的《伯牙绝弦》,我以为,他是邂逅了这种弥足珍贵的体验和状态。他的巨大成功,正是知音文化的巨大魅力所致。

一、细读,做文本的“知音”

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伯牙绝弦》这个文本的知音。我在小语界不遗余力、一再倡导的“文本细读”,正是教师成为文本知音的必由之路、不二法门。

为执教《伯牙绝弦》,才军细读此文,沉入语词,玩索不已,几达“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我细读过他为此写就的长达7000余字的《伯牙绝弦》文本细读,可谓研精阐微、识见卓荦,深得文本的个中三昧。现摘几段如下:

——关于友谊的典故颇多,如:管仲与鲍叔牙的“管鲍之交”,郑少谷与王子衡的“生死之交”,角哀与伯桃的“舍命之交”等。然而,比较起来,伯牙与子期的友谊更得“知音”之精髓。具体想来,原因有二。其一,管鲍之交、舍命之交皆赖于直接言说、行为激赏,其交情是在切切实实的交往中愈渐浓厚的。而伯牙子期则不同,他们之间既无惯常的耳鬓厮磨,亦无全然忘我的付出,只在善鼓善听的一念之间。其二,伯牙子期的相交系于一张古琴,可谓“自琴而始,破琴而终”。在民族文化中,古琴是与名士隐者的高贵气节相依傍的,所谓“士,无故不彻琴瑟”。显然,伯牙子期相交的格调,是高于管鲍、角哀之流的。

——其中的“志”特别值得注意,它是一种内心的感念、隐匿的怀抱。伯牙将这种感念与怀抱通过高超的琴艺倾诉出来,并不是弹奏了一曲叫做《高山》抑或叫做《流水》的曲子。试想,如果曲子早有成型,即便子期听了出来,最多也只能算是有些古琴素养,却当不得“知音”之谓。故事妙就妙在伯牙即兴所致、直抒胸臆,而子期却能心领神会、一语中的。这就使得两人的相遇相知充满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玄妙色彩。

很为这类细读感动。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在我看来,《伯牙绝弦》的全部精神都在文中的一“志”上。在流水评中,我已强调,“志在高山”者,“高山之志”也;“志在流水”者,“流水之志”也。志者,藏之于心的怀抱也。用当下一个时髦的语词来说,就是“愿景”,它是生命修炼的第一要义。伯牙以琴声写志,子期呢,则以诗言度志。子期的回应,妙就妙在“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诗性应答。正如后世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夸赞严子陵“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一样,以苍苍云山、泱泱江水隐喻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子期的应答,也正是以峨峨泰山、洋洋江河来隐喻伯牙的高远志向和宏大怀抱。在文学,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谓;在文化,则是一切景语皆志语也。

知音者,知志也。

读懂了“志”,也就读懂了“知音”,你就成了文本的知音。

二、定位,做课程的“知音”

作为文本的《伯牙绝弦》和作为课程的《伯牙绝弦》是有区别的。作为文本的《伯牙绝弦》要解决“有什么”的问题,而作为课程的《伯牙绝弦》则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有什么”并不能也没必要全部转化为“教什么”。因此,作为课程的《伯牙绝弦》要集中解决的是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郑桂华语)

那么,做课程的“知音”,就是要求教师能敏锐而精准地把握和凸显《伯牙绝弦》这一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作为古文的《伯牙绝弦》,其语文核心价值又该如何定位呢?

习得一些文言词汇、文言句式吗?

习得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若干技巧和规律吗?

感受并表现文言文诵读的特有韵律和情味吗?

了解《伯牙绝弦》这个故事的情节和大意吗?

这些当然有其课程论的价值,但未必就是本文的“语文核心价值”。

王荣生先生用“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的概念来分别描述、规范不同文本在教学中的功能。其中,被标为“定篇”的文本,如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传承优秀文化上。

《伯牙绝弦》,正是这样的“定篇”。其语文核心价值正在于“知音文化”的阐发和传承中。教材编排中的“资料袋”,正是对知音文化传承的一种自觉担当。才军的设计,所以精彩,正源于他本人对“知音文化”这一语文核心价值的阐幽探赜、高屋建瓴上。

知音文化滥觞于《伯牙绝弦》,“高山流水”则成了“知音”的文化标识。

我们从全课的教学流程中,就不难窥见这种知音文化的传承秘妙。课的结构大体上与《高山流水》的曲式相应,分“起、承、转、合”四段,一波三折、风生水起。“课起”为“纵情吟诵识知音”,“课承”为“高山流水明知音”,“课转”为“破琴绝弦祭知音”,“课合”为“千古传唱怀知音”,显然,知音文化作为全课主线,起到了穿针引线、凝神聚气、融会贯通的作用。

在具体的课堂策略上,才军巧妙地将教材的资料袋梳理成在时间长河中川流不息的五个知音文化节点,以一种类似于电影蒙太奇的手法,一帧一帧还原故事画面和场景,配以原汁原味的古文诵读,将知音文化演绎得荡气回肠、扣人心弦。

再如,板书的设计,通过呈现“志、念、心”和“知音”,擦去“志、念、心”和“知音”,最后又重书“知音”这样一种一波三折的教学艺术,将这一古典情怀的当代守护与守望,挥洒得既含蓄蕴藉又酣畅淋漓。

凸显了“知音文化”,你就成了课程的知音。

三、理答,做学生的“知音”

语文教师倘若做不了学生的“知音”,则文本的知音、课程的知音必将黯然失色、茫然不知所措。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既反映在课程开发上,更体现在学情理解上。没有对学生、学情、学力的细致入微、全面周详的体认与把握,就不可能有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

此课的现场效果据说十分理想。无论是学生的诵读水平还是应答质量,都出乎意料、令人叹服。我看课堂实录,发现全场自发的掌声不下6次之多,这在大型公开课中是鲜有的感人场景。这样的课堂效果,学生的基础和准备是一个方面,教师本人对学情的充分估计和动态把握,也是毋庸置疑的一个要素。

譬如,初读时,对“谓”和“兮”的处理,就是教师在充分估计学情的前提下取得的实打实的课堂效果。

又譬如,对“志”、“念”的理解,由一开始的“心想”到后来的“志向”,解读中教师精心安排了几处台阶:先是设问——“钟子期必得的到底是什么?”;再是探问——“钟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说的也不仅仅是伯牙的琴声吧?”;最后才是追问——“什么样的志向?什么样的胸怀?”每一步都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每一步都促进了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协同发展。

学情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情总是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师经验、教学策略等变量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生命之网,笼罩在课程的每一个当下。教师只有不断地在课堂的每一个当下洞察学情、把握学情、顺应学情,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个性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理答应对,是“教在当下”的最典型的真实写照。且看才军的精彩理答:

——你看,借助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这个“兮”和前边的“哉”一样都是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在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

——注意到没有,他在理解这两句话的时候,有注释的就借助注释,没注释的就联系着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来补充,这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

——善哉!“哉”字后边一延长,好像琴声都落到心里去了。我觉得你不仅“善哉”读得好!你这个“峨峨兮”、“洋洋兮”也读得真好啊!当你读着这个“峨峨兮”的时候,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怎样的画面?

——真妙啊!“知我所志,明我所念”,多会说话啊,我看你不仅是伯牙的知音,也是文言文的知音哪!

这里有学法的巧妙点拨,有发自内心的赏识和激励,有信手拈来的精准评价,有峰回路转、更上层楼的教学引领,而这一切,无不基于教师对当下学情的瞬间、敏锐的理解和顺应,这是颇见功力的教学机智,是直指心性的课堂智慧。

教在当下,你就成了学生的知音。

知音文化 篇2

知音是关系的产物, 没有关系就没有知音。知音是一种古典情怀, 也是一种现代情缘。知音不仅指向人人关系, 也不妨衍而化之, 由人人关系, 推及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宇宙乾坤的关系。就教学而言, 知音也是一种值得建构的新课堂文化。语文教师成为文本的知音、课程的知音、学生的知音, 乃至自我本色的知音, 岂非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和巅峰状态!罗才军执教的《伯牙绝弦》, 我以为, 他是邂逅了这种弥足珍贵的体验和状态。他的巨大成功, 正是知音文化的巨大魅力所致。

一、细读, 做文本的“知音”

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伯牙绝弦》这个文本的知音。我在小语界不遗余力、一再倡导的“文本细读”, 正是教师成为文本知音的必由之路、不二法门。

为执教《伯牙绝弦》, 才军细读此文, 沉入语词, 玩索不已, 几达“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我细读过他为此写就的长达7000余字的《伯牙绝弦》文本细读, 可谓研精阐微、识见卓荦, 深得文本的个中三昧。现摘几段如下:

———关于友谊的典故颇多, 如:管仲与鲍叔牙的“管鲍之交”, 郑少谷与王子衡的“生死之交”, 角哀与伯桃的“舍命之交”等。然而, 比较起来, 伯牙与子期的友谊更得“知音”之精髓。具体想来, 原因有二。其一, 管鲍之交、舍命之交皆赖于直接言说、行为激赏, 其交情是在切切实实的交往中愈渐浓厚的。而伯牙、子期则不同, 他们之间既无惯常的耳鬓厮磨, 亦无全然忘我的付出, 只在善鼓善听的一念之间。其二, 伯牙、子期的相交系于一张古琴, 可谓“自琴而始, 破琴而终”。在民族文化中, 古琴是与名士隐者的高贵气节相依傍的, 所谓“士, 无故不彻琴瑟”。显然, 伯牙、子期相交的格调, 是高于管鲍、角哀之流的。

———其中的“志”特别值得注意, 它是一种内心的感念、隐匿的怀抱。伯牙将这种感念与怀抱通过高超的琴艺倾诉出来, 并不是弹奏了一曲叫做《高山》抑或叫做《流水》的曲子。试想, 如果曲子早有成型, 即便子期听了出来, 最多也只能算是有些古琴素养, 却当不得“知音”之谓。故事妙就妙在伯牙即兴所致、直抒胸臆, 而子期却能心领神会、一语中的。这就使得两人的相遇相知充满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玄妙色彩。

很为这类细读感动。以其昏昏, 如何使人昭昭?在我看来, 《伯牙绝弦》的全部精神都在文中的一“志”上。在流水评中, 我已强调, “志在高山”者, “高山之志”也;“志在流水”者, “流水之志”也。志者, 藏之于心的怀抱也。用当下一个时髦的语词来说, 就是“愿景”, 它是生命修炼的第一要义。伯牙以琴声写志, 子期呢, 则以诗言度志。子期的回应, 妙就妙在“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诗性应答。正如后世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夸赞严子陵“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一样, 以苍苍云山、泱泱江水隐喻严子陵的高风亮节, 子期的应答也正是以峨峨泰山、洋洋江河来隐喻伯牙的高远志向和宏大怀抱。在文学, 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谓;在文化, 则是一切景语皆志语也。

知音者, 知志也。

读懂了“志”, 也就读懂了“知音”, 你就成了文本的知音。

二、定位, 做课程的“知音”

作为文本的《伯牙绝弦》和作为课程的《伯牙绝弦》是有区别的。作为文本的《伯牙绝弦》要解决“有什么”的问题, 而作为课程的《伯牙绝弦》则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有什么”并不能也没必要全部转化为“教什么”。因此, 作为课程的《伯牙绝弦》要集中解决的是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郑桂华语) 。

那么, 做课程的“知音”, 就是要求教师能敏锐而精准地把握和凸显《伯牙绝弦》这一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作为古文的《伯牙绝弦》, 其语文核心价值又该如何定位呢?

习得一些文言词汇、文言句式吗?

习得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若干技巧和规律吗?

感受并表现文言文诵读的特有韵律和情味吗?

了解《伯牙绝弦》这个故事的情节和大意吗?

这些当然有其课程论的价值, 但未必就是本文的“语文核心价值”。

王荣生先生用“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的概念来分别描述、规范不同文本在教学中的功能。其中, 被标为“定篇”的文本, 如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的文章, 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传承优秀文化上。

《伯牙绝弦》, 正是这样的“定篇”, 其语文核心价值正在于“知音文化”的阐发和传承中。教材编排中的“资料袋”, 正是对知音文化传承的一种自觉担当。才军的设计, 所以精彩, 正源于他本人对“知音文化”这一语文核心价值的阐幽探赜、高屋建瓴上。

知音文化滥觞于《伯牙绝弦》, “高山流水”则成了“知音”的文化标志。

我们从全课的教学流程中, 就不难窥见这种知音文化的传承秘妙。课的结构大体上与《高山流水》的曲式相应, 分“起、承、转、合”四段, 一波三折、风生水起。“课起”为“纵情吟诵识知音”, “课承”为“高山流水明知音”, “课转”为“破琴绝弦祭知音”, “课合”为“千古传唱怀知音”, 显然, 知音文化作为全课主线, 起到了穿针引线、凝神聚气、融会贯通的作用。

在具体的课堂策略上, 才军巧妙地将教材的资料袋梳理成在时间长河中川流不息的五个知音文化节点, 以一种类似于电影蒙太奇的手法, 一帧一帧还原故事画面和场景, 配以原汁原味的古文诵读, 将知音文化演绎得荡气回肠、扣人心弦。

再如, 板书的设计, 通过呈现“志、念、心”和“知音”, 擦去“志、念、心”和“知音”, 最后又重书“知音”这样一种一波三折的教学艺术, 将这一古典情怀的当代守护与守望, 挥洒得既含蓄蕴藉又酣畅淋漓。

凸显了“知音文化”, 你就成了课程的知音。

三、理答, 做学生的“知音”

语文教师倘若做不了学生的“知音”, 则文本的知音、课程的知音必将黯然失色、茫然不知所措。语文教师的专业性, 既反映在课程开发上, 更体现在学情理解上。没有对学生、学情、学力的细致入微、全面周详的体认与把握, 就不可能有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

此课的现场效果据说十分理想。无论是学生的诵读水平还是应答质量, 都出乎意料、令人叹服。我看课堂实录, 发现全场自发的掌声就有6次之多, 这在大型公开课中是鲜有的感人场景。这样的课堂效果, 学生的基础和准备是一个方面, 教师本人对学情的充分估计和动态把握, 也是毋庸置疑的一个要素。

譬如, 初读时, 对“谓”和“兮”的处理, 就是教师在充分估计学情的前提下取得的实打实的课堂效果。

又譬如, 对“志”“念”的理解, 由一开始的“心想”到后来的“志向”, 解读中教师精心安排了几处台阶:先是设问———“钟子期必得的到底是什么”;再是探问———“钟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说的也不仅仅是伯牙的琴声吧”;最后才是追问———“什么样的志向?什么样的胸怀”。每一步都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每一步都促进了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协同发展。

学情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学情总是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师经验、教学策略等变量交织在一起, 形成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生命之网, 笼罩在课程的每一个当下。教师只有不断地在课堂的每一个当下洞察学情、把握学情、顺应学情,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个性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理答应对, 是“教在当下”最典型的真实写照。且看才军的精彩理答:

———你看, 借助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 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这个“兮”和前边的“哉”一样都是语气词,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 在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 一延长, 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

———注意到没有, 他在理解这两句话的时候, 有注释的就借助注释, 没注释的就联系着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来补充, 这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

———善哉!“哉”字后边一延长, 好像琴声都落到心里去了。我觉得你不仅“善哉”读得好, “峨峨兮”“洋洋兮”也读得真好啊!当你读着“峨峨兮”的时候,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怎样的画面?

———真妙啊!“知我所志, 明我所念”, 多会说话啊, 我看你不仅是伯牙的知音, 也是文言文的知音哪!

这里有学法的巧妙点拨, 有发自内心的赏识和激励, 有信手拈来的精准评价, 有峰回路转、更上一层楼的教学引领, 而这一切, 无不基于教师对当下学情的瞬间敏锐的理解和顺应, 这是颇见功力的教学机智, 是直指心性的课堂智慧。

教在当下, 你就成了学生的知音。

“未知友”的知音 篇3

一九七八年六月,郭老逝世的噩耗传到了中山大学康乐园。年逾八旬的容庚先生十分难过,当即与商承祚先生合拟唁电,委托曾宪通同志专程前往长堤电信局拍发。追怀与郭老将近五十年的交往,容先生心潮难平。他把历经动乱而珍藏着的郭老自一九二九年以来的来信翻检出来,一一细看,如对故人。曾宪通同志拍完电报来到容先生家中,容先生郑重地把这些信札交给他研究。曾宪通同志捧着这厚厚的一叠信札,深感份量之重,决心尽快将它整理出版。容先生对此极为支持,主动提供了尚未公诸于世的《颂斋自定年谱》和《颂斋日记》,这使书信的内容得到了许多有力的佐证。曾宪通同志竟五十余日之功,查阅郭老与容先生的有关著述,考订事实,诠释术语,理清学术讨论的线索,介绍郭老和容先生学术观点的发展,终于完成了这本《郭沫若书简——致容庚》的编注工作。这本书的出版,不但对研究郭老的思想及学术道路提供了珍贵资料,也为近代古文字学发展史保留了一段佳话。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郭老为了躲避反动派的迫害,东渡日本,前后几近十年。对此,周恩来同志在一九四一年曾经说过:“十年内,他的译著之高,人所难及。他精研古代社会,甲骨文字,殷周青铜器铭文,两周金文以及古代铭刻等等,用科学的方法,再现了古代的许多真实,这是一种新的努力,也是革命的努力。”这本书所收录的郭老于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五年致容庚先生的五十六件书信就是这一“革命的努力”的珍贵记录。书末附载了曾憲通、陈炜湛合写的《试论郭沫若同志的早期古文字研究》一文,对郭老的研究道路及重要贡献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这五十六件书信是写给容庚先生的,容先生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主角。当我展读这一封封通信时,我不但为郭老的“革命的努力”所感动,同样地也对容先生的精神钦佩不已。郭老第一次写信给素不相识的容先生时,用“未知友”署名,我们现在用“‘未知友’的知音”来称呼容先生大概是不算过份的。

当郭老在日本开始研究古文字的时候,困难重重。正如他在信中所说的:“弟遁迹海外,且在乡间,万事均感孤陋”,“弟苦材料缺乏,复无可与谈者,殊闷闷也”。他在王国维先生为商承祚先生的《殷虚文字类编》所作的序中才第一次得知容先生的名字,于是冒昧投书,自署“未知友郭沫若”,时当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七日。所幸的是容先生并没有使郭老失望,也没有让郭老久候。尽管海天相隔,素昧平生,容先生依然热情地与郭老结成了文字之交,及时地给郭老复了信并寄去了郭老急需的绅及秦公的铭文。郭老在第二封信中写道:“奉书并蒙录示二器文,欣喜无似。”时为九月十九日,距前信不过二十余日。在书函往返的七年间,容先生对郭老在研究古文字方面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他给郭老总共提供了多少件研究资料,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但郭老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初版的解题中说:“本书插图多得自燕京大学教授容庚氏之惠借。”由此可见一斑。尤其是《殷虚书契前编》一书,郭老在《甲骨文字研究》初版《一年以后之自跋》中写道:“《殷虚书契前编》闻久已绝版,有之者珍如拱璧,鬻之者倚为奇货,故余始终未得此书也。去岁蒙容君希白远道见假,俾于检索上得无上之便宜,作者甚感其厚意。”奇货而不居,远道见假,一借就是一年,容庚先生的襟怀是不难想见的了。容先生不但向郭老提供了大量的古文字资料,而且热情地帮助郭老发表及出版古文字研究著作。郭老的《臣辰铭考释》及《汤盘孔鼎之扬榷》两篇文章就是在容先生主编的《燕京学报》上发表的。郭老的第一部古文字专著《甲骨文字研究》录成后,容先生热心介绍给有关方面出版,后因故未果。之后,郭老关于铜器铭文研究的力作《两周金文辞大系》脱稿后,容先生又介绍出版,并应郭老之请,立即预支版税数百元,以解郭老燃眉之急(其时郭老为帮助一位出狱的友人治病,急需款项)。后出版事被搁置,然容先生并未追索版税。古道热肠,令人感佩。容先生的这种精神,五十年来未尝稍衰。就在七十年代末,广州一家医院有一位在药房工作的青年,有志于古文字研究,贸然登门,受到了容先生热情的关怀。从此这位青年成了容先生家的常客。容先生为他提供学习的资料,指点门径,答疑解惑。现在这位青年已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攻金文的研究生了。

郭老与容先生通信时,容先生已经是古文字学界卓有成绩的学者了,正在燕京大学任教,并主编《燕京学报》。但他并不以“先进者”自居,而是认真听取郭老很多有益的批评与建议,修改自己的著作。郭老在一九三○年四月六日的信中写道:“武英殿古器复将由兄整理成书,甚欣慰”,“余意花纹形式之研究最为切要,近世考古学即注意于此……足下与古物接触之机会较多,能有意于此乎?”曾宪通同志在注释中认为:“容庚先生此后作《武英殿彝器图录》,开著录花纹之先例。读此信,似郭老之建议于此书之创例有所促成。”此外关于图形文字,容先生在《宝蕴楼彝器图录》中称之为“文字画”。其后在《武英殿彝器图录》中即采纳郭老意见,修改旧说,称:“此种图形文字,昔人多不得其解,吾友郭沫若谓乃古代国族之名号……其说是也。”我想容先生之所以乐于与一位“未知友”神交十余年(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九四六年),书函来往,切磋琢磨,正是为了提高古文字研究的学术水平。容庚先生常说:“见过于师,方堪传授。”他希望别人超过自己,后来者居上。

读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明白,“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着郭老夜以继日地刻苦钻研,拚命写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郭老能取得这么辉煌的研究成果?”郭老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态度,直至今日仍然是我们的楷模。我们希望学术界更多地涌现象郭老这样的研究家,我们同样也希望学术界更多地涌现象容庚先生这样的学者,让更多的“未知友”找到自己的知音。

(《郭沫若书简——致容庚》,曾宪通编注,广东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五月第一版,1.85元)

陈抗

读《郭沫若书简——致容庚》

一九七八年六月,郭老逝世的噩耗传到了中山大学康乐园。年逾八旬的容庚先生十分难过,当即与商承祚先生合拟唁电,委托曾宪通同志专程前往长堤电信局拍发。追怀与郭老将近五十年的交往,容先生心潮难平。他把历经动乱而珍藏着的郭老自一九二九年以来的来信翻检出来,一一细看,如对故人。曾宪通同志拍完电报来到容先生家中,容先生郑重地把这些信札交给他研究。曾宪通同志捧着这厚厚的一叠信札,深感份量之重,决心尽快将它整理出版。容先生对此极为支持,主动提供了尚未公诸于世的《颂斋自定年谱》和《颂斋日记》,这使书信的内容得到了许多有力的佐证。曾宪通同志竟五十余日之功,查阅郭老与容先生的有关著述,考订事实,诠释术语,理清学术讨论的线索,介绍郭老和容先生学术观点的发展,终于完成了这本《郭沫若书简——致容庚》的编注工作。这本书的出版,不但对研究郭老的思想及学术道路提供了珍贵资料,也为近代古文字学发展史保留了一段佳话。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郭老为了躲避反动派的迫害,东渡日本,前后几近十年。对此,周恩来同志在一九四一年曾经说过:“十年内,他的译著之高,人所难及。他精研古代社会,甲骨文字,殷周青铜器铭文,两周金文以及古代铭刻等等,用科学的方法,再现了古代的许多真实,这是一种新的努力,也是革命的努力。”这本书所收录的郭老于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五年致容庚先生的五十六件书信就是这一“革命的努力”的珍贵记录。书末附载了曾宪通、陈炜湛合写的《试论郭沫若同志的早期古文字研究》一文,对郭老的研究道路及重要贡献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这五十六件书信是写给容庚先生的,容先生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主角。当我展读这一封封通信时,我不但为郭老的“革命的努力”所感动,同样地也对容先生的精神欽佩不已。郭老第一次写信给素不相识的容先生时,用“未知友”署名,我们现在用“‘未知友’的知音”来称呼容先生大概是不算过份的。

当郭老在日本开始研究古文字的时候,困难重重。正如他在信中所说的:“弟遁迹海外,且在乡间,万事均感孤陋”,“弟苦材料缺乏,复无可与谈者,殊闷闷也”。他在王国维先生为商承祚先生的《殷虚文字类编》所作的序中才第一次得知容先生的名字,于是冒昧投书,自署“未知友郭沫若”,时当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七日。所幸的是容先生并没有使郭老失望,也没有让郭老久候。尽管海天相隔,素昧平生,容先生依然热情地与郭老结成了文字之交,及时地给郭老复了信并寄去了郭老急需的绅及秦公的铭文。郭老在第二封信中写道:“奉书并蒙录示二器文,欣喜无似。”时为九月十九日,距前信不过二十余日。在书函往返的七年间,容先生对郭老在研究古文字方面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他给郭老总共提供了多少件研究资料,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但郭老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初版的解题中说:“本书插图多得自燕京大学教授容庚氏之惠借。”由此可见一斑。尤其是《殷虚书契前编》一书,郭老在《甲骨文字研究》初版《一年以后之自跋》中写道:“《殷虚书契前编》闻久已绝版,有之者珍如拱璧,鬻之者倚为奇货,故余始终未得此书也。去岁蒙容君希白远道见假,俾于检索上得无上之便宜,作者甚感其厚意。”奇货而不居,远道见假,一借就是一年,容庚先生的襟怀是不难想见的了。容先生不但向郭老提供了大量的古文字资料,而且热情地帮助郭老发表及出版古文字研究著作。郭老的《臣辰铭考释》及《汤盘孔鼎之扬榷》两篇文章就是在容先生主编的《燕京学报》上发表的。郭老的第一部古文字专著《甲骨文字研究》录成后,容先生热心介绍给有关方面出版,后因故未果。之后,郭老关于铜器铭文研究的力作《两周金文辞大系》脱稿后,容先生又介绍出版,并应郭老之请,立即预支版税数百元,以解郭老燃眉之急(其时郭老为帮助一位出狱的友人治病,急需款项)。后出版事被搁置,然容先生并未追索版税。古道热肠,令人感佩。容先生的这种精神,五十年来未尝稍衰。就在七十年代末,广州一家医院有一位在药房工作的青年,有志于古文字研究,贸然登门,受到了容先生热情的关怀。从此这位青年成了容先生家的常客。容先生为他提供学习的资料,指点门径,答疑解惑。现在这位青年已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攻金文的研究生了。

郭老与容先生通信时,容先生已经是古文字学界卓有成绩的学者了,正在燕京大学任教,并主编《燕京学报》。但他并不以“先进者”自居,而是认真听取郭老很多有益的批评与建议,修改自己的著作。郭老在一九三○年四月六日的信中写道:“武英殿古器复将由兄整理成书,甚欣慰”,“余意花纹形式之研究最为切要,近世考古学即注意于此……足下与古物接触之机会较多,能有意于此乎?”曾宪通同志在注释中认为:“容庚先生此后作《武英殿彝器图录》,开著录花纹之先例。读此信,似郭老之建议于此书之创例有所促成。”此外关于图形文字,容先生在《宝蕴楼彝器图录》中称之为“文字画”。其后在《武英殿彝器图录》中即采纳郭老意见,修改旧说,称:“此种图形文字,昔人多不得其解,吾友郭沫若谓乃古代国族之名号……其说是也。”我想容先生之所以乐于与一位“未知友”神交十余年(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九四六年),书函来往,切磋琢磨,正是为了提高古文字研究的学术水平。容庚先生常说:“见过于师,方堪传授。”他希望别人超过自己,后来者居上。

读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明白,“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着郭老夜以继日地刻苦钻研,拚命写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郭老能取得这么辉煌的研究成果?”郭老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态度,直至今日仍然是我们的楷模。我们希望学术界更多地涌现象郭老这样的研究家,我们同样也希望学术界更多地涌现象容庚先生这样的学者,让更多的“未知友”找到自己的知音。

寻找知音散文 篇4

孟浩然叹气,复一摇头,挥手抛出已尽内中物的酒壶,再度走入山水之中,而将那份伤感寄予其中!

“欲将心事赴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武穆用低沉的声音在那个战火连天的时代的某一时刻发出如斯感叹。于孤愤处长身而起,抛甲弃衫,对月当饮,于狂酣处再展岳家枪神威。枪头与背上同样铭刻着那四个刻骨铭心的字,精忠报国!

一份情怀,一份潇洒,一份长叹,一分落寂却只为那一生的追求,然浑浊的世间却把那份美好,那份希望化成了九份的伤感,九份的惆怅,九份的迷惘,九份的痴愿和无尽的绝望!

人生何所似?知音何所求?

或许是他们生错了朝代,所以孟浩然郁郁不得志,欲展心中才华却无用武之地;或许是从错了主,所以岳飞空有满腔报国心与神威却无法施展,最后还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亭!

秦绘也许生对了时代,所以他与宋高宗抗溺一气,狼狈为奸;严嵩跟对了主人,所以他能大权在握而为所欲为;魏忠贤也找对了人,所以他这个阉人才把持大明朝政,成为史无俱来的第一人!尽管他们危害社稷,祸国殃民,可他们仍是悠得悠得的享受着锦衣玉食,轻而易举地打击着敌人!

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或许不该出生与世,因为他们不是明哲保身的追求便已经注定了他们的悲剧!只是他们却依旧选择了在浑浊之中逆流而上,试图以一己之力重持社稷,匡复家国!他们用身体力行彰显了忠孝节义,却悲哀地遭到昏君与奸臣的夹击!忠臣向来是最软弱的群体,即使他们手握重兵或者誉满天下,可是因为他们忠,所以他们必须听上头(皇帝)的旨意。不论是圣旨还是浑旨,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都使得他们必须去服从!于是一件件凄绝悲惨的冤狱还是千古流传了下来。

似乎俞伯牙与钟子期式的知音再也不会出现了,尽管,岳飞他们渴求的直音很简单,给自己一点支持,便可以为其出生入死!但这些,并没有人能给予,所以他们只有含恨九泉!

翻阅历史犹如穿越时空,于是在那力透纸背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那一段凄美的关于知音的传说。

俞伯牙并不是一个天赋甚高的艺人,但他却无可阻挡的爱上了鼓琴,为了练习弹奏出那美妙不可方物的乐声,他耗尽了心志,三年苦练的结果却依旧是不尽人意。所幸,他没有放弃。师傅将他带到海边,面对气势磅礴的大海和荡气回肠的潮流,他似有所悟。于山端看日升月降;立崖前观风起潮落;临海滨听鸥翔鱼游;身涉水感流水韵律。他的感知开始一点点地聚集,又是无数日日夜夜的呕心泣血,琴弦上的声音也在慢慢改变。终于,千番聚积的努力终也在黄天不负苦心人中喷发。他,成功了!

然而他却无奈了,因为竟无一人能听懂他的琴音!苦练经年的成果换来的竟是无人赏,那是多大的落寂啊?

直到那一天,钟子期的出现,那一次,俞伯牙的心在那一瞬间流出最激动的泪,“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江河”这正是他琴声结合他的经历与感悟而表达出来的东西,钟子期却缔造了感应丝毫不差的神话!

千言万语纵使可以退却百万雄师,却终究难抵一句肺腑之言。然再言之肺腑也比不上彼此相融的两个字来得厚重,知音!

然在某一天,俞伯牙不得不摔琴以示气愤至极,因为钟子期竟死了。人终究难逃一死,然其死,则知音逝。知音以逝,琴声又与谁诉?摔掉才是最好的办法!俞伯牙的眼泪终也洒落了下来,并伴着钟子期已逝去的生命一同消融于黄土之中!

世上存留的仅是已断的琴身和曾经那一串不可磨灭的脚印......钟子期的一生也算值了,因为他能成为别人的知音,俞伯牙的一生也值了,因为他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知音。孟浩然却不值,所以他只能恨无直音赏,岳飞挥手弹琴,琴音谁人解?弦断谁人听?昏君不是忠臣的知音,于是历史只能沿着它既定的方向发展,可假有一日,历史为孤独所累,那时也许他会问:“知音何存?”

知音教学反思 篇5

《知音》教学反思

伯牙摔琴祭知音作为一个凄美的故事流传了很多年,历朝历代的人都为此歌咏、寻觅。但学生对知音因为年纪小的缘故,体会还是很肤浅的。如何让学生既弄懂什么是知音,又要让学生体会伯牙子期间知音难得之境,还得为学生理解破琴绝弦作铺垫,只有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准备,才能让学生对深刻的内涵有所体会,有所感悟。所以在课前伊始,我就收集了很多资料及相关诗句,作为学生理解文本的辅助。从教学反馈来看,这样做对学生帮助是很大的。它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另一方面,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加了他们的积累。这一堂课下来,学生明白了:心有所念,就知道你心所想的人,就称为知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知道伯牙所念子期必得知就是知音。但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知音难觅时做得不够好。学生只知道,世再无知音之痛,但这究竟有多痛,痛得让伯牙破琴绝弦,学生还理解不够,造成了在有感情朗读伯牙破琴绝弦时,情感没有自然地流露。另外,语文是一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我只注重了伯牙为知音而绝弦一种情感体验,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有人也认为伯牙不一定因知音不在了就要破琴绝弦,而应该有许多种选择。如何让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才是我们为师应该教给学生处世的方法。

寻找知音散文 篇6

一壶浊酒,一声长叹,引出一片无奈的灵感和凄绝的感叹,从而挥毫了那句使世人为之黯然神伤的诗句,“知音世所稀”。

孟浩然叹气,复一摇头,挥手抛出已尽内中物的酒壶,再度走入山水之中,而将那份伤感寄予其中!

“欲将心事赴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武穆用低沉的声音在那个战火连天的时代的某一时刻发出如斯感叹。于孤愤处长身而起,抛甲弃衫,对月当饮,于狂酣处再展岳家枪神威。枪头与背上同样铭刻着那四个刻骨铭心的字,精忠报国!

一份情怀,一份潇洒,一份长叹,一分落寂却只为那一生的追求,然浑浊的世间却把那份美好,那份希望化成了九份的伤感,九份的惆怅,九份的迷惘,九份的痴愿和无尽的绝望!

人生何所似?知音何所求?

或许是他们生错了朝代,所以孟浩然郁郁不得志,欲展心中才华却无用武之地;或许是从错了主,所以岳飞空有满腔报国心与神威却无法施展,最后还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亭!

秦绘也许生对了时代,所以他与宋高宗抗溺一气,狼狈为奸;严嵩跟对了主人,所以他能大权在握而为所欲为;魏忠贤也找对了人,所以他这个阉人才把持大明朝政,成为史无俱来的第一人!尽管他们危害社稷,祸国殃民,可他们仍是悠得悠得的享受着锦衣玉食,轻而易举地打击着敌人!

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或许不该出生与世,因为他们不是明哲保身的追求便已经注定了他们的悲剧!只是他们却依旧选择了在浑浊之中逆流而上,试图以一己之力重持社稷,匡复家国!他们用身体力行彰显了忠孝节义,却悲哀地遭到昏君与奸臣的夹击!忠臣向来是最软弱的群体,即使他们手握重兵或者誉满天下,可是因为他们忠,所以他们必须听上头(皇帝)的旨意。不论是圣旨还是浑旨,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都使得他们必须去服从!于是一件件凄绝悲惨的冤狱还是千古流传了下来。

似乎俞伯牙与钟子期式的知音再也不会出现了,尽管,岳飞他们渴求的直音很简单,给自己一点支持,便可以为其出生入死!但这些,并没有人能给予,所以他们只有含恨九泉!

翻阅历史犹如穿越时空,于是在那力透纸背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那一段凄美的关于知音的传说。

俞伯牙并不是一个天赋甚高的艺人,但他却无可阻挡的爱上了鼓琴,为了练习弹奏出那美妙不可方物的乐声,他耗尽了心志,三年苦练的结果却依旧是不尽人意。所幸,他没有放弃。师傅将他带到海边,面对气势磅礴的大海和荡气回肠的潮流,他似有所悟。于山端看日升月降;立崖前观风起潮落;临海滨听鸥翔鱼游;身涉水感流水韵律。他的感知开始一点点地聚集,又是无数日日夜夜的呕心泣血,琴弦上的声音也在慢慢改变。终于,千番聚积的努力终也在黄天不负苦心人中喷发。他,成功了!

然而他却无奈了,因为竟无一人能听懂他的琴音!苦练经年的成果换来的竟是无人赏,那是多大的落寂啊?

直到那一天,钟子期的出现,那一次,俞伯牙的心在那一瞬间流出最激动的泪,“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江河”这正是他琴声结合他的经历与感悟而表达出来的东西,钟子期却缔造了感应丝毫不差的神话!

千言万语纵使可以退却百万雄师,却终究难抵一句肺腑之言。然再言之肺腑也比不上彼此相融的两个字来得厚重,知音!

然在某一天,俞伯牙不得不摔琴以示气愤至极,因为钟子期竟死了。人终究难逃一死,然其死,则知音逝。知音以逝,琴声又与谁诉?摔掉才是最好的办法!俞伯牙的眼泪终也洒落了下来,并伴着钟子期已逝去的生命一同消融于黄土之中!

世上存留的仅是已断的琴身和曾经那一串不可磨灭的脚印......

钟子期的一生也算值了,因为他能成为别人的知音,俞伯牙的一生也值了,因为他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知音。孟浩然却不值,所以他只能恨无直音赏,岳飞挥手弹琴,琴音谁人解?弦断谁人听?昏君不是忠臣的知音,于是历史只能沿着它既定的方向发展,可假有一日,历史为孤独所累,那时也许他会问:“知音何存?”

从《琵琶行》浅谈知音情结 篇7

“易求无价宝,难觅真知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些话每每在耳边萦绕,让人唏嘘不已。今天,我就想简单地谈谈一对天涯知己的故事。

唐朝有一个大诗人,名叫白居易。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晚上,他正在江边送客。因为“举酒欲饮无管弦”所以感觉月亮也失去了光泽(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时水上传来一阵悦耳的琵琶声,让诗人喜出望外,惊喜不已,急忙“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在“千呼万唤”的情况下,一位容颜姣好,来自京都的歌女,弹了一首自述身世,千回百转的琵琶曲。

一首琵琶曲罢,竟让诗人感慨万千,潸然泪下,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绝叹。是什么让他们惺惺相惜, 引为知己?

首先,二人都来自繁华的京都,都曾历经繁华,坐拥名利。白大才子弱冠时,即以一首《赋得古草原送别》就获得了著名学者顾况的亲睐,获得了“京城米贵,但你居之甚易”的笑谈,名动京城,才高位显,真可谓春风得意,誉满天下。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技压群芳,名噪教坊“,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宠———“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生活中充满了欢笑,风光无限。

其次,二人现都来到穷乡僻壤,历经磨难,饱含冤屈。白大才子一语不慎,竟触怒皇帝,才华横溢的他竟因直言敢谏,就被诬被贬, 沦落天涯,住在黄芦苦竹的江州,谪居卧病浔阳城,心灰意冷,前途渺茫;琵琶女年老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人妇”,可是商人又“重利轻离别”“转徙于江湖间”,悲凉凄清,孤苦伶仃。

琴声管乐会知音 篇8

公园巧遇,谱乐队前奏

2007年4月,一个春暖花开的下午,贵阳市歌舞剧团的吕广全老师到河滨公园散步,就在他为园内灿烂盛开的春花赞叹不已时,一串民族音乐的音符流到了他的耳畔,乐音虽有些生涩,但却流畅。寻声望去,一位中年男子正站在公园的一角,沉醉地拉着小提琴,全然不顾周围越聚越多的观众。

不忍心打断,却忍不住鼓掌,吕老师就这样一直听到“乐手”放下手中的小提琴。“听得出你不是专业学小提琴的吧?”吕老师直言不讳。而“乐手”也坦然相对,“我不是专业乐手,但是我热爱拉小提琴,我还有好几个朋友也跟我一样,每天都拉琴。”吕老师感动了,不仅仅因为这琴声,更因为这份热爱。“老师,您也拉琴吧?我们每周都有自己的Party,您可以来参加啊!”乐手自报“家门”。同样痴迷于小提琴的吕老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位叫龙道明的小提琴发烧友,从此与很多热爱西洋音乐的中老年朋友一起,分享琴弦上的快乐。

吕老师和他的这帮朋友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圈子越来越大。在热心的汪化林老师积极号召下,一支以铜管组、弦乐组为基础的业余中老年西洋乐团于2008年6月正式成立。“我们乐团有个很响亮的名字——星光交响乐团,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年龄即使不能让乐团成为太阳,也可以凭借激情让乐团成为星星,闪闪发光。”汪老师满怀激情地憧憬。

“我们都有一个音乐梦”

交响乐团主要以西洋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一般包括弦乐,管乐,打击乐三大声部,最小规模的乐团至少也要三十余人。这对以前只是业余“玩音乐”的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种尝试,更是一种挑战。“不怕,因为热爱走到了一起,就能因为热爱走下去!”乐团的王爱华老师很有信心。

“不仅能走下去,还能越走越好,因为我们大家都有一个音乐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黄尔康老师说到能将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关键原因,重点强调了“音乐梦”。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年轻时候都有一个音乐梦,因为时代原因不能实现而遗憾着,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时间、有激情,终于可以圆梦了。”黄老师想起了自己1979年在《山花》上发表的小说《摔碎的小提琴》,释然一笑,“乐团让我粘好了曾经破碎的琴,我又能快乐拉琴了!”

“乐器自带,服装自己备,没有训练场地就大家凑钱租,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大家都没有怨言,都说自己是‘追梦人’,为梦想付出,值得!”汪老师总觉得对不住大家,但看见大家忘我的投入到训练中,“我就充满了干劲。”

让快乐的旋律传遍林城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乐团大多数乐手来说,没有很好的基础和较快的领悟能力成为他们演奏的最大障碍。“我们这把年纪才开始琢磨西洋乐器,难度肯定是有的。但是不要紧,多花点时间,多花点心思,慢慢地也就熟练了。”龙道明老师说。

为了帮助乐团成员提高演奏水平,68岁的李启明老师除了完成好指挥的所有工作外,还利用业余时间琢磨“教学方法”。“每年的新年音乐会我是一定要看的,不论国内国外,一场不落。今年就看德国柏林新年音乐会到凌晨两点,镜头里面每一个人的表情、每一个弓的高度所带来的音符是什么、指挥与乐手之间的交流方式等都是我要学习的。”李老师回忆起他从贵州黔剧团退休后和乐团的点点滴滴,更多的是甜蜜。

在乐手们的心里,这位留着长头发、严厉却耐心的指挥教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技术上的准确把握,更是把每一次排练都当作演出的认真和执着,而这正是乐团一天天“长大”、熠熠生辉的原动力。

每一次排练都是演出

排练之余的乐手们,把琴声带到每一个地方。城市公园的人行道、郊外的小溪边,都是他们的舞台,都是他们传递快乐的地方。

知音作文300字 篇9

自从回到家乡,已经很久没有和她联系了,她还好吗?

和她在一起的时光早已扎根在我的脑海里,似乎就是昨天。虽然,我们早已分别两年之久,但是对于她的思念却是不减反增,那是我们永远都厮混在一起,有她在的地方就有我,有我在的地方当然也有她。

我跟她是在读幼儿园时认识的,那时的她很腼腆,内向。可她的成绩却是优秀极了,看得我羡慕不已。

依惜深深的记得在离别的那晚,我第一次那样伤心的哭了一整夜。

也就是这次,我知道了朋友的含义,早在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成为了我心底最重要的朋友吧——知音。或许更甚。不夸张的说,就是我和她是从小穿一条裤裆长大的。两个人就是彼此的影子。

如今,却少了她的陪伴,感觉失去了许多,心中多了几分空虚,少了几分安心。

每次凝望着皎洁的明月,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和她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知音的作文 篇10

初识古筝是在我七岁的时候。妈妈总对我说,古筝是我国的古典民乐,声音别致,琴音时而清脆如铃,时而温厚低沉,时而张扬狂躁,时而婉转柔情。我带着几分探究、几分幻想,踏入了古筝一对一课堂,从此,一学就是四年。学琴之路,比起学习,更加艰难坎坷。从识谱、练指法、到背乐理、听节奏……每一步都要反复磨练。我曾幻想自己一触琴便是行云流水的,现实却是手腕练到红肿琴声却依然难以入耳。古人的附庸风雅直接被我学习的枯燥经历所覆盖。我也迷惘过,甚至想放弃,但每每一想到已经努力过的日子和古人那些令人沉醉的曲目,我又重振旗鼓,继续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里日复一日的练下来,我的进步飞快,一首首曲子从我的指尖流出,弹琴时专注的模样竟有几分古典美了。

古人多是月下抚琴,寄托自己的美好心意,我也不例外,高兴时会弹奏《瑶族舞曲》,春天到了会弹奏《春到拉萨》,情绪激动时会弹奏《战台风》,悲伤时会弹奏《汉宫秋月》……仿佛我的小世界里有位知音,分享着我的内心世界,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不知不觉,古筝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不知何时,小小的我也有几分懂了古人望月抚琴的缘由。

琴音,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琴声一响起,人们就会跟随琴声缓缓前进,踏着琴声的脚步,你会听到春风绿过茫茫草原;你会听到淅淅沥沥的细雨敲打树叶;你会听到忧伤的少女窗前细碎的哭声;你会听到此起彼伏的笑声传遍村庄……是的,它就是一个会诉说心事的人,只要你愿意倾听,它从不会辜负你的真心。千年如一日,从古至今,琴音就如同穿越时空的桥梁,让古人与今人对话,让你我成为朋友,我们以琴交流,用琴做知己。

如果七岁那年我是懵懂的,因为好奇而学习古筝,那么今天十一岁的我是肯定的,因为热爱而不会放弃古筝。四年的时间里,我不过是刚刚踏入古典民乐的殿堂,在以后的时光里,还有很多个四年在等我。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前行,向着演奏家的方向坚定的走下去。

深入文本 寻觅知音 篇11

一、相识——走进文本

清代唐彪曾说:“文章读之及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因此,对于课文,首先,我们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反复地读、忘情地读,通过诵读咂出文章的“个中三味”。支玉恒老师在上《太阳》一课时,竟用了大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以不同形式共读了12遍课文。如此潜心会文,才能让学生感知文本、质疑文本,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教师要创设读的情境,让学生入情地读。教师通过运用语言、音乐和图画等渲染气氛,再现课文情境,能使学生自主深入文本当中。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

二、相知——解读文本

入情吟诵,可让学生与文本不再陌生。此时,教师应抓住时机引领学生将对话深入下去,并让学生对语言文字专心致志地加以揣摩、推敲、咀嚼,从而领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接近作者的旨趣,这就是相知。

1.通过比较、增删补换去品味

小学语文课文文字优美精炼。那么,如何让小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真正读懂作者的意图呢?比较、增删补换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如,《鸬鹚》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思考,“一抹”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学生想到了“一蹭”“轻轻一扫”“潇洒地一挥”“熟练地一划”……教师相机引导:“这轻轻一抹,包含了渔人对鸬鹚的多少喜爱和体贴?这一抹,到底抹出了什么?”学生仔细揣摩后体会到:抹出了粼粼的波纹,湖面沸腾了;抹出了一只只勤劳能干、忙忙碌碌的鸬鹚;还抹出了渔人喜悦心情。由此“一抹”,引出了学生多么美好丰富的想象啊!文本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

2.联系日常生活体验去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引导学生体验,就是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探究中领悟其内涵。

教学《猫》一文中的“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一句时,教师先让学生表演“蹭”的动作,接着问:“在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学生体会出“蹭”有一种撒娇的感觉,“蹭”表现出猫的可爱、顽皮、友好。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在教师的调拨和学生的意会下,竟然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让学生的眼前出现了“猫爱人,人爱猫”和谐、信任的画面,与文本旨趣相融。

三、相交——再创文本

如果说相知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的过程,那么,相交,即巧补空白,就是让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从而可达到“文本与我两相忘的境界”。

1.填补人物语言空白

课文中的人物语言常常略去不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教师可设疑:“假如你是小壁虎,你没有借到尾巴,回到家里,你会对妈妈说什么?”这样进行填补,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

2.填补人物心理活动

有些课文中,作者没有连篇累牍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而是在文章中形成了部分心理描写的空白。教学时,教师可以补充人物心理描写的空白,与文本直接对话。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个场景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邱少云的心理活动。学生有的写:“我一定要坚持住,绝不能影响全局。烈火你烧吧!看看我们谁能胜利,我不怕你!”有的写:“我一定要严守纪律,做到纹丝不动,否则我们就无法拔掉391高地这颗毒牙,为了战斗的胜利我一定要坚持。”……这一句句感人的话语让英雄一下鲜活起来,也体现了学生对英雄发自肺腑的崇敬之情。

就这样,学生一步步地与文本相识、相知、相交。当学生满怀深情地通过语言的桥梁去理解作者并触摸其灵魂时,当学生默默地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并收获智慧经验和意趣情感时,与其说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了学生的头脑,倒不如说学生的思想感情进入了作者的作品;与其说是文本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倒不如说是文本激活了学生的思想感情,给学生新的启迪,使其享受着接受与创作的快乐,享受着语文的快乐!

上一篇:中心小学副校长考评履职述职报告书下一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工会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