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调研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装备制造业调研(共8篇)

装备制造业调研 篇1

一、基本情况

山东邹平长山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近年来,围绕“打造中国风电城,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强镇”的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建设。目前,园区内产业特征趋于明显,企业和企业家队伍成熟稳健,科技支撑效果明显,形成了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大型精密轧辊和风电主轴、造纸机筛、林木机械等主导产业,培育了一批装备制造企业、企业家和后续人才,逐步形成了群山竞秀、高峰凸显的良好发展格局。我镇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形势与上级要求,编制了《山东省(邹平长山)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将其编入了《长山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成为全面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的建设纲领性文件。目前,园区内拥有企业14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

1、生产规模及企业效益。我镇拥有装备制造业企业4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6家),从业人员4600余人,2010年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7.8亿元,利税18.1亿元;分别占全镇企业经济指标的46.3%和60%。其中,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作为我镇主导产业,仅此一项就实现年产值79.7亿元,利税17.4亿元。

2、主要企业及主要产品。经过多年发展我镇装备制造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经过2年的努力,自行研发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项目,形成了年产500台套2MW、300台套3MW的生产规模;以生产造纸机筛制造为主的杰锋公司,年可生产大型压力机筛、振动筛400余台套;随着长丰集

团一期工程的试产运营,二期工程的扩建,将实现年产2000支大型精密轧辊和10000支风电主轴及高铁用轴的生产能力;以鲁钢、鲁伟机械制造为首的林木机械生产厂家大小20余家,年可生产各类林木机械、农业机械2000余台套。

3、发展主要优势。一是市场需求大。随着国家鼓励节能

环保产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政策的实施,我镇以长星风电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市场广阔,社会需求量大。以长星为例,先后与意大利、保加利亚、波兰、印度、巴基斯坦等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在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并在保加利亚成立了公司,成立了国际业务部,拓展了国外市场。二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初步成形。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镇已经形成了以长星集团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发展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具备风力发电机组、造纸机筛、军工机械轴、大型林木机械、矿山机械等成套、配套、单件、原器件和中间材料等生产能力。三是具备发展装备制造业所需的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目前,长山镇拥有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一批专业强、技术好、学历高、水平高的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注入了发展的活力。2010年我镇申报各类专利82项、新注册商标35个。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杰锋机械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分别荣获国内首台(套)技术装备企业和省内首台(套)技术装备企业荣誉称号。长星集团自主研发的风力发电变流器和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两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星集团自主研发的2.1兆瓦成套风力发电设备成功获得国际CE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欧洲认可的风电制造企业。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单

一、竟争力弱。我镇装备制

造业产品主要是风力发电成套设备、造纸机筛、军工机械轴、大型林木机械、农业机械。虽然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产业迅速扩张,但产品趋同,创新能力不强,有些领域还是空白。小企业个数比重较大,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经营机制都参差不齐。各企业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松散状态,生产销售各自为政,成本高,甚至恶性竞争,与现在发达地区普遍采取的纵横联合,优势互补的企业发展方式相差很远,由此造成了行业集中度偏低,整体关联度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专业化协作程度差,资源分散和浪费的现象严重,没有建立起“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合理结构,也没有形成一个大发展、快发展的氛围,制约了我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整体上看,我镇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不足,用于科技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的经费支出很低。虽然具有一定的加工能力,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应用与转化水平不高,生产设备老化,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现有产品多数处于中低端层面,技术含量低,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工艺设计水平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比重低。

3、成套能力较差,产业链条短。我镇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在零部件、单机、原器件、中间原材料生产等方面的加工能力较强,但没有形成以大型单机制造厂为核心向下延伸的产业链。各产业、各企业之间有效整合不够,行业聚集度底,主导产业链不长,上下游产品链接度不高,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三、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措施

1、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以大项目拉动大投入,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带动大调整,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以突出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延长产业链、培植产业群、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紧紧围绕风电行业培植新兴优势产业链和壮大膨胀一批新的骨干企业群体,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努力形成既有高山又有群峰的工业发展格局,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2、加强协调指导,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装备制造业与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之间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3、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培育核心竞争力。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和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掌握核心技术,支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2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5家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装备制造业调研 篇2

以技术起家, 靠创新发展

2001年, 杨泽等8名年轻人走出国企, 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制造自己的无缝钢管连轧管生产线”为目标开始创业, 迈出创建中国第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无缝钢管成套设备基地的第一步。之后, 这家以技术人员起家的企业,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始终矢志不渝。

正因为都是搞技术出身, 通泽重工的创始人们深知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于装备制造企业的重要性。公司坚定了“有创新才有市场, 有市场才有订单”的企业文化, 自2001年成立以来, 致力于开发前沿技术, 引领行业发展:

通泽重工每年研发经费投入都保持在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 研发人员占到员工的60%以上, 并聘用了14名专家和博士从事技术开发工作, 其中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技术顾问, 以及外籍员工, 形成机械、电气控制、液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等学科齐全的研发团队。

公司建立了16个研发设计部门和实验室, 注重知识产权的申请, 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成为行业中拥有无缝钢管热轧装备专利技术最多的企业。

通泽重工坚持“人才为本、创新为魂、崇尚奉献”的发展战略。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 以创新促进发展。除了良好的平台以及优厚的待遇, 公司对人才的培训也不遗余力。

2011年11月, 通泽重工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第18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成为山西省民营企业第一家跻身“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截至目前, 通泽重工技术已累计申报专利200余项, 其中发明专利74项, 已获得国家授权的专利100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0项, 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成为了行业内最具创新活力和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十余年来, 通泽重工坚持高起点持续创新, 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实现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对我国从无缝钢管生产大国迈向无缝钢管及其装备制造强国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为了行业中最具创新活力和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企业。通泽重工成为继德国西马克和意大利达涅利之后, 全球第3家能够自主设计建造大型无缝钢管连轧和不锈钢挤压生产线的企业, 在连轧管机、锥形穿孔机、张力减径机、旋转扩管机、摩擦对焊机等方面完成了国产化, 在钢管装备上创造了八项世界第一、五十多项国内第一, 产品遍布全国20个省 (区、市) , 在全国无缝钢管产量排名前10位的钢管生产企业都采用了通泽重工的无缝钢管热轧设备。2011年通泽开发研制的我国第一条12500/3500kN组合式油压机特种筒形件 (弹体) 精化生产线, 列入工信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10月12日, 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Φ114mm短流程连轧管机组获得2012年度绿色制造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绿色代表了节能环保, 通泽在向绿色企业迈进的过程中, 创新成果依然耀眼。

通泽的业绩有目共睹, 在企业创新能力平台建设上, “通泽经验”无疑具有示范意义。“设备、厂房不是关键问题, 只要有资金一夕之间都能解决, 惟有人才和技术不可能一蹴而就, 对于民营企业尤为如此。只要我们掌握核心技术, 通泽就不会倒掉。这就是我们的共识。”调研中, 通泽重工创始人之一、公司副总经理姚建社多次表示。

振兴民族工业, 创建世界名企

目前的通泽, 不会把扩大规模放在首位, 他们看重的是, 要让技术创新水平占据国际同行业的制高点, 这样才可能实现企业的裂变成长。

“十二五”期间, 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将围绕无缝钢管主流机型和小型无缝钢管热轧节能环保要求, 重点开展无缝钢管热连轧和高端电液成套系统的研发生产。

“十二五”期间, 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将完成10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申报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至少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5年, 资产总额达10亿元, 销售收入25亿元, 利税2.57亿元, 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03.8%、746.1%、934.2%。

“十二五”期间, 通泽将继续大力扩充技术力量, 力争在海外建立研发基地, 大力引进人才, 向“人机对话”等智能制造领域拓展, 在连轧装备基础件、关键件的研制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抓住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机遇, 坚持市场、科研、制造、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通泽重工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无缝钢管重大技术装备、高速油压机组成套设备研发基地。

乘风破浪更上一层楼

为了开发高端无缝钢管生产工艺和轧制新技术, 山西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用了8年时间在技术研发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2006年6月, 通泽重工的“无缝钢管CTP440Ⅵ穿轧复合机组”项目获得创新基金50万元资助及地方配套的35万元资金。这笔资金的数额并不大, 但对于一个一直在苦苦求索的民营企业来说, 其意义却非同一般, 它代表了对公司的认可。如今, 在创新基金的支持下, 通泽重工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政府有限资金的滚动支持以及政府在帮助企业申报资金时的主动作为成为了包括通泽在内企业的期望。

同时, 作为一个民营装备制造企业, 也希望政府能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和引导, 真正服务于企业, 在涉及园区配套政策的制定时应区别对待, 比如在土地、税收等方面。

装备制造业走出低谷 篇3

装备制造业作为最大的工业门类,其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举足轻重。

2002年中国装备制造业销售额1.85万亿元,到2012年达到了18.50万亿元,十年内增长了10倍,年复合增长率达26%。这十年,被称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黄金十年”,中国进而成为全球第一装备制造业大国。

2013年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迷茫的一年。2013年上半年,机械装备业的产值增长速度下降到8%,平均产品销售净利润率从2012年的7%下降到4%;进入2013年下半年,行业产值增速下降到1%~2%,产品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下降,销售收入净利润率急速降低。据预计,2013年全年,我国机械装备产业增速不到5%,销售收入净利润率平均不到3%,很多细分行业出现多年未见的“全行业亏损”。

由于市场需求的下降,产能相对过剩,投资增速开始降低。2013年,金融资本进入机械装备产业的脚步几乎停止了。考虑到产业项目的投资是“连续的”,当前投资计划是在过去10年高速增长时就已经确定的,所以产业资本还在继续增加投资。现在的投资是“惯性”投资。

其中,产业资本的投资分为两类:一是现有落后生产线的升级改造;二是新增产能生产线的建设。2013全年投资增速低于1~8月份的情况。相对前几年,投资增速降低了约25%。由于市场需求的下降、产品利润率的降低,估计未来几年产业投资金额会是逐步下降。

未来机械装备业的投资机会,将主要出现在两个领域:

一是产业集中带来的并购机会。过去10年,中国制造的装备产品主要是替代进口,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国装备业产能提高的同时市场需求在下降,产品出口只能缓慢增长。未来几年国内市场的竞争肯定会加剧。在行业低谷中,更有机会去并购一些优秀的或者有特色的企业,通过注入资金,改善经营管理,产业整合让企业渡过低谷并进一步发展。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都将成为主角,甚至有可能联合进行大规模的并购。

二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投资机会。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装备制造国家,但还不是“全球最强”的装备制造国家,与日本、德国、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和投资机会在于进口替代、高质量零部件、智能化替代人工等几个方向。

全球装备制造业现状 篇4

目前,德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仍然是重型装备制造业强国,现存格局并不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衰退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德国在20世纪60-90年代,是世界上重型机械制造强国,尤其以出口大型成套矿山设备和冶金设备著称,但在20世纪末期,开始向“大制造业”方向发展,将德马克公司和西马克公司整合为曼彻斯曼西马克公司,仅保留其重型机械制造业的形象。

美国在推进知识经济过程中,认为重型机械制造业现属于高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也是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产业,故美国最早将重型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例如制造世界掘进机王牌的罗宾斯也曾经转移至瑞典,而后又被美国本土一个小公司波尔特克整合。

日本在过去的几年内,首先将重型机械制造业两个巨头三菱重工与日立整合为“三菱日立金属机械公司”,近期川崎重工与JSP(JP Steel Plantech)公司也已达成协议,进行整合。可以说,在20世纪80-90年代一度称雄的日本重型机械制造业,也在向“大制造业”方向整合。

工业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电力设备工业、汽车工业等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他们的发展战略已从简单的能力扩充,转向技术经济的重组和兼并,把企业做大做强,向大集团方向发展。2001年日本NKK、住友重型机械和日立造船组建了JSP公司,旨在发挥各自的优势,确保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德国,德马格公司先兼并了意大利茵西公司,后又被西马克公司兼并,使西马克公司在冶金设备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企业做大做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是当今世界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工业发达国家,整合后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创造的经济指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显得不十分重要,工业发达国家已经把重型装备制造业塑造为代表国力形象的“大制造业”之一,作为避免受制于其他国家的装备制造能力,作为保障国家对外政治地位,对内经济安全实力的象征。

除俄罗斯外,国外没有与中国重型机器厂相同模式的企业,但可生产提供相近的成套设备(如冶金成套设备,大型铸锻件)企业中,像德国的西马克公司、德马克公司,日本的三菱重工、日立造船、石川岛播磨、日本制钢所、日本铸锻钢、法国的CLI,韩国重工等公司,他们的技术水平、工艺装备以及规模、效益都强于我国第一重型机械公司、第二重型机械公司等企业。

目前,韩国重工在国家的支持下,以低价位在中国参与竞争。韩国重工是从炼钢生产铸锻件到设计制造发电设备(火电、核电、水电、燃气轮机)、冶金设备、水泥设备、石化设备、起重设备、土建钢结构、大型柴油机等设备,以及承建工程项目的国有大型综合性企业公司,是国际上强劲的竞争对手。

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篇5

摘要:我国是制造业的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的强国。装备制造业是基础产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将会直接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方针政策的制定、研究方向的确定,进而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稳定、协调、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尽快地赶上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装备制造业的含义及其特点,然后就其现状和问题做了一些阐述,最后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一、装备制造业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其产业范围包括机械工业(含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制造行业)和电子工业中的投资类产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器材及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等。

2.特点:

(1)装备制造业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含量高,与其他的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装备制造业不仅涉及到机械加工业,还涉及到材料、电子和机械零配件加工等配套行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可以为各行业提供现代化设备,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到国防使用的武器装备,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装备制造业:

(2)装备制造业是高就业、节省能(资)源、高附加值产业。装备制造业虽为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工业,但它不同于流程工业,它是组装式工业,同时具有劳动密集性质,有较大的就业容量,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装备制造业不仅直接吸纳大量劳动力,同时装备制造业前后关联度较高,对装备制造业投入也可带动其它工业的发展,增加相关工业的就业人数。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资源日趋紧张,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各国都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省能源和省资源的高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价值型产业。装备制造业作为技术密集工业,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在重工业中是最低的。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产业,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随着装备制造业不断吸纳高新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在装备制造业中的普及应用,技术装备日趋软件化,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将有更多的产业及其产业进入高技术产业范畴。

(3)装备制造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等方亟的综合配套能力。特别是一些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需跨行业配套制造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因此,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各彳亍各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许多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成熟阶段都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

(4)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现状。由于现代技术革命与高新技术的出现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装备制造业所涉及的概念和领域正逐渐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整合,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开发、生产以及销售的全球化合作日趋加强,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的和问题 1.现状

(1)从产业政策分析。我国高度重视和支持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6 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重大技术装备业将享受进口税收优惠,以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国家制定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在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指出装备制造业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是依托十大领域重点工程,振兴装备制造业;抓住九大产业重点项目,实施装备自主化;提升四大配套产品制造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和推进七项重点工作,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规划还指出了十项政策措施。

(2)从发展状况分析。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机市场,而起重装备是制造业的重点领域。中国共有起重机械生产企业约500家。徐州重工、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以履带式起重机为主。大型集装箱装卸运输成套设备是未来重机行业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凭借本省深海地域优势,船舶制造仍是未来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型造船门机将辐射装备制造的重点领域。

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需求将逐步扩大。但中国工程机械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逐步走出多数集中在产业链低端的局面,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质产品的产业链高端迈进,这也是走向工程机械强国的必然之路。因此,起重装备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将成为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的主旋律并实现五大转变:即从依靠投资拉动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转变;从注重生产能力扩张向注重技术能力积聚转变;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低端向世界制造业价值链高端转变;从对环境挤压向对环境友好转变。

2.问题

(1)专业化水平低.绝大多数企业是全能企业,从铸造开始,零部件加工、热处理到组装调试为一条龙生产模式.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结构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效率.

(2)产品品种少.通用产品多,精密、自动化、变型及专用产品少;单机多,生产线及自动化加工系统少,为用户提供成套设备能力不强.另外,主机多.配套少;切削加工多,成形加工少.

(3)产品水平低,构成落后.我国机床拥有量已相当可观,但产品精度却比国际标准低.(4)自身装备水平落后.作为生产母机的机床行业。工艺装备理应比加工对象具有更高精度水平.然而我国机床行业的生产水平较低。设备水平急需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政策上重外延轻内涵、重新建轻改造,致使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产品结构不合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总体竞争能力不强,许多设备还需要依赖进口.

三、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建议 1.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设备的更新改造

更新设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更新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新机床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新机床的来源不外乎是本园生产和国外进口,即使在发达国家里,更新的主要来源仍然是本国生产的机床.为了使机床拥有量的平均役龄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一国机床拥有量和产量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例如日本和德国的机床年产量和拥有量之比约1:10,所以有足够的机床进行设备更新,因而无论更新速度和设备役龄方面都是领先的但我国解决这个问题的着重点应放在提高机床产品的技术构成,增加高精度、高效能机床的比重,加速或强制陈旧机床退役,减少机床拥有量.使机床拥有量和产量之间保持一个正常的比例关系.为了保持我国装备制造业加工装备的先进性,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机床工业.相对于整个装备制造业而言,机床工业在生产能力方面应有一定的超前发展,在科学技术上应有一定的 储备.

在产量构成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提高锻压设备的比重,使锻压与金切加工设备比达到协调.增加机床品种,特别是精密、大型、重型机床和专用机床.

机床行业的没备更新要超前于整个装备制造业,为保证机床工业装备的先进性,对机床行业旧设备的淘汰比重要大于整个装备制造业,且平均役龄也应低于整个装备制造业.因此应增加和保证机床工业的技改投入,特别是担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的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改投资应予以重点保证.

2.大力发展数控机床

目前,世界各国机床产值都在提高,但主要是提高机床的水平和质量,而在产量方面不仅没有多大增加.有的国家反而减少,说明许多国家都在依靠科技进步,走集约化的道路.

机器产品按品种产量划分有两大类,一类是用户对某单一品种的需求量较大,即属于大批生产的范畴;另一类则由于用户对产品式样、性能和规格的要求各不相同.生产批量不是很大,属于中小批量生产的范畴.而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80%左右属于中小批量生产的范畴.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这个比例在不断增大.

宏观衡量一个国家机床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机床产量和产值中数控机床的比重.数控机床是机械和电子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机电一体化产品.它体现了精密、高效、柔性、集成四大特点.当代的数控机床,不仅技术上先进,而且经济上也很合理,是未来机械自动化的基础.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解决了中小批生产的自动化问题,提高了机床效率和加工程度,改进了产品质量,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2)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发展数控机床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产品质量,适应产品的多样化、批量小、变换快的要求.我国机床工业只有适应世界潮流,大力发展数控机床产品,提高数控化率,这样才能改善我国机床拥有量的技术构成。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柔性化程度和应变能力.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涉及政府、产业、企业三个层面.

(1)深化国企改革,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优势,加强政府采购扶持力度。建立政府与资金支持体系、规范投资体系、加快产业升级等来建设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推动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2)运用产业政策振兴装备制造业.凋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自身装备的带动效应,通过产学研联盟机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以企业为主体发挥作用。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装备制造企业应把自主创新意识放在首位,加强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和组织机构建设,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和投资力度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属于技术密集型部门。并且在工业固定资产中占有率较高,理应成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然而。投资不仅要有足够的规模,还要有合理的投资技术构成,(即消极投资和积极投资的比重)这样才能收到投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了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装备水平和人均装备率.实现社会生产集约化,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投资主要用于购买机器和设备,而建筑投资比重甚低,投资的技术构成比较先进.这是因为机器和设备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属于投资的积极部分,而建筑投资是保护机器和设备创造价值的.属于投资的消极部分.而发达国家加工工业中,投资总额中的积极部分一般都占三分之二以上.我国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也应进行调整,要改善资金投向,扩大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机床工业的投资比重,以保证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在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改造中采 取“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具体为:

(1)明显的针对性.从满足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需求和保证有效供应,(2)显著的效益性.为发挥投资效益,技改投资应以技术进步为核心。备,实现产业高度化.以及替代进El和扩大出口出发。选择重点改造行业和企业.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主轴。主要用于添置关键的加工和检测设

(3)巨大的波及性.择优选定的技术改造企业,应作为示范样板.以推动和引导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中重型、大型产品生产企业的大部分企业产值利润率低,资金自筹和还款能力有限,国家应采取适当优惠、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装备制造业调研 篇6

[摘要]针对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现状,指出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科技资源的创新协同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在探讨西安市发展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现有主要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分析了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在扶持政策体系、制度建设、产业园区增长能力、民口企业“民进军”以及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制度完善、发展规划、破解资金瓶颈、完善军民融合的机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西安市发展“军民融合”装备制造业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国防科技;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4―0128―04

一、西安市国防科技与装备制造业基础

(一)国防科技实力雄厚

西安市国防科技工业的形成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国家在陕西进行的国防科技工业及配套工程建设。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五”、“二五”、“三线调迁”、“军工内迁”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后,西安本地也成长出一批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新型国防科技公司。目前,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共有各类军工和民口配套单位300多家,涉及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核工业我国所有六大军工行业,其中大中型企业53家,军工科技人员12.07万人。这些军工和民口配套60%以上的生产企业和90%的科研院所都聚集在西安周边。近年来,西安市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在军品产值、工业增加值、R&D活动、固定资产投资、军品经费等方面稳居全国三甲。

(二)西安市装备制造业现状

由于国家国防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布局的历史原因,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形成了包括国防科技在内的一些重点领域,如航空航天,特(超)高压输配电设备、高速高精数控机床及复杂刀具、新型海洋陆地石油钻采设备、大型冶金成套设备、煤炭综采设备、高速列车城轨设备等。根据统计局资料,201 1年西安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405家,其中大中型企业97家,占24.O%;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6.7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12.3%。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事装备制造优势明显,军工门类齐全,军品配套任务包括军用车辆、特种新材料、航空机载设备、飞机零部件生产及维修、通讯设备、电子元器件以及组件等国防科技多个领域。

(三)空间聚集和创新协同优势未能有效发挥

与具备的国防科技和装备制造业的资源优势相比,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和国防科技产业的空间聚集和创新协同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军民结合产业规模不够大,军民科技资源难以共享。据统计,西安市国防装备制造研发设备军民共享率仅为22%左右,民口的大量装备制造资源也难以在国防科研中发挥作用。又如,2011年西安市国防科技工业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在10%左右,全市军工系统民品产值约14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不到5%。这大大弱于同处西部而军工资源不如西安的四川与重庆,如重庆市军民融合产业贡献了重庆市工业总产值的2/3。

二、西安市发展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的措施

(一)国内领先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

“园区化承载”是西安市发展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的基础举措。2004年8月,国家批准设立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2010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11月,陕西省、西安市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建的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成立,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民用航天产业基地”。2009年6月,西安市与中国兵器集团共建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打造以现代装备制造、工程机械、大型专用设备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此外,西安市还规划了西安船舶重工科技产业园和西安军工电子产业园。这些产业园区相继成为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的重要平台。

(二)解决顶层制度设计和组织协调问题

为贯彻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国发[2010]37号文件精神以及“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陕西省在陕政发[2009]69号文件中,确定了民用航空、民用航天、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特种化工和精细化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7个重点领域,提出了“重点抓好100个军民结合企业,重点支持100个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的“双百工程”,又出台陕政发[2011]63号文件以保障“双百工程”。为了加快建设军民结合产业园,省、市政府还出台了《航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航天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文件。这些政策初步解决了西安市发展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的顶层制度问题。

在组织协调方面积极实施“中省结合”战略。陕西省于2005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由地方政府、大学、军工央企集团联合组建,专门从事国防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集成研发和协调机构――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构建了“陕西军工资源信息平台”,为陕西省和西安市的相关决策提供策略支持。并成立省军民结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协调解决军民融合重大问题。

(三)积极出台财税支持政策,引导民品企业“民进军”

在财税政策支持方面,“十二五”期间陕西省设立了省级军转民专项扶持资金,自2012年起每年投入不低于1亿元,对军转民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就地转化项目、军民两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军民结合科技创新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给予贷款补贴或资金补助。同时全面落实国家鼓励地方单位参与军工企业改制和军品研发生产的各项政策,对承担军工科研生产项目的民口单位给予科研补助和贷款贴息。军民融合产业园区也积极出台财税支持政策。如航天基地出台《关于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自2012年起,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3亿元用于对军民融合企业和项目的各种奖励、资助、补贴和贴息等。

(四)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

陕西省、西安市政府积极鼓励各种投资主体进入军民融合产业。目前,在陕军工企事业单位直接投资或参股的各类军民结合生产经营实体260户,其中,国有独资22户、控股公司95户、中外合资公司33户,与国内企业合资或者吸收民营资本建立的各种所有制非控股公司105户,上市公司5家。同时,民用工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全省民口企事业单位从事军品科研生产配套的有200多家(其中取得保密资格的140余家,取得军工科研生产许可证的70余家)„。特别是,近年来西安本地成长起了一批以西安天和防务公司为代表的民营资本“民进军”企业。

三、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典型问题

西安市装备制造业的军民融合,不但面临着军民科技资源制度安排差异、军民技术标准与规范差异、中介体系、保密制度等全国普遍性的发展障碍,同时还存在以下典型问题:

(一)扶持政策体系滞后

尽管国务院、中央军委、陕西省、西安市相继出台的相关文件初步解决了“军民融合”的顶层制度问题,但就总体而言,一方面相对于现有的制度设计,陕西省、西安市前几年出台的一些政策大多已经滞后,而新配套政策尚未及时跟进;另一方面,由于各军工央企集团、省市两级政府的配套跟进与协调远远不够,已有的扶持政策也难以落实,对于财税激励难、贷款融资难、资源和人才交流共享难等军民融合的老问题,尚未形成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特别是西安市尚未设立市一级的、能与省级和产业园区专项资金相配套的专项扶持资金体系。

(二)制度障碍依然明显

一是传统的制度惯性依旧发挥着影响。在现行国防科研生产体系下,国有军工企业受其所属央企集团的直接领导,国防装备科研生产管理仍自成体系,西安市难以结合地方经济对其直接做出行政制度安排,军民科技资源很大程度上仍处于分离状态。二是陕西省层面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服务机制。现已出台的相关顶层制度安排和协调机制大多还停留在政策原则层面,地方与相关军工央企集团、部委之间,以及地方自身还未形成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和服务体制。三是传统制度惯性在军工企事业内部的军民科技资源与人才交流等方面的隔离作用明显。西部相对滞后的市场观念,使西安市国有军工企事业单位传统的行政级别观念在企事业内部仍发挥着主导作用,民品科技人员和民品业务在这些企事业中往往处于从属地位。

(三)产业园区投资驱动依赖程度高,内生增长能力较弱

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产业园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在园区规划之初,将规划区域内的已有军工企事业单位存量的纳入。如,航天产业基地在建设之初,将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六院、航天九院771所、7171厂等纳入园区规划。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成为重要驱动力。如航天产业基地中,以“富力城”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成为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三是新人驻企业的推动。但是,很多入驻企业与园区所依托的军工龙头企业间并无产业链联系,例如航天产业基地甚至出现了奥迪、本田汽车4s店等。对其他园区的调研发现,这些现象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使各产业园中的新入驻企业与军工龙头企业之间的供应链联系不足,企业的园区归属感不强,园区凝聚力和辐射力不够。从而,产业园的内生增长动力较为不足。

(四)“民进军”企业比例小,民营企业稀缺

从资本构成看,西安市国防装备制造领域民口企业“民进军”较少,民营资本企业稀缺。陕西省国防科工办2011年统计表明,西安市军民结合单位中,80%以上是由在陕国有军工企事业单位直接投资、参股或者改制而来,其余进入国防武器装备科研、试制以及生产系统的非传统军民结合企业50多家。这些非传统军民结合企业中,真正由民营资本“民进军”的军民结合企业,仅有以西安天和防务、西安新竹等为代表的不到20家,中外合资企业仅3家。这显然与西安市军工装备制造业的雄厚实力形成了鲜明对比。

(五)“民进军”风险大,民营企业规模偏小

除过军民信息不对称、保密制度以及军民技术标准差异等为民口企业带来的风险外,民口企业“民进军”还面临极大的资金和市场风险。首先,民口企业要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国家保密单位资格认证等,需付出不菲的前期资金。其次,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通常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垫支资金多,这为民口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资金压力。第三,我国在军品项目中有意引入了竞争机制,这种竞争机制不但使国有军工企业,更使民口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市场与资金风险。西安市的民口企业、特别是民营资本企业的资金实力相对不足,大多“民进军”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左右。但是,除过一些专项扶持资金,西安市尚未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支持体系来支持民口企业参与国防装备的科研生产。这已经成为制约西安市民口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民营资本企业“民进军”的重要原因。

(六)军民科技资源产业链难以衔接

受早期国家装备制造和国防科技领域战略布局的影响,西安市的装备制造和军工科研生产往往是省外配套,如陕重汽的本省配套率至今也仅35%左右。这导致西安市的装备制造和军工科研生产难以在本地获得产业链配套,一批本地新成长起来的军民结合企业在产业链配套方面也展现了类似特点,并且军民融合产业园中的产业链配套也不足。这些因素一方面导致本地民口和民营企业缺乏进入西安市国防装备产业链的窗口,很多先进民用科技成果难以进入西安市的国防装备产业链。另一方面,大量具有民用发展前景的国防科技成果滞留在国防科研院所而难以在本地产业化。

四、推进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的建议

(一)克服传统制度惯性的影响

首先,在战略层面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减少和消除影响军民融合的制度壁垒,加强市政府与国防科工局、军工央企集团及相关部委的协调,在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构建有效的地方协调管理和服务机制。其次,促进军民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融合。文化价值观通常会表现在产品采购、质量管理和保密等方面,是制度惯性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为此,“民进军”企业要积极理解和落实军品的产品采购、质量管理和保密的方法和意识;强化对军方新型武器装备制造的需求研究,通过先进科技的预研主动引导军方需求,创造军品市场机会;积极利用军品质量文化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鼓励支持国有军工企业在军品科研生产中积极结合民品的成本意识与市场机制,顺应新军事经济变革下武器装备采购的市场化大趋势。第三,引导国有军工企业克服传统行政级别观念对企业机制和科技资源的约束,通过现代企业制度打通军民品之间的科技与人力资源通道。

(二)围绕国防装备特色产业,制定和实施军民融合发展规划

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支持作用。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国发[2010]37号文件和省政府“双百工程”文件的精神。二要按照全省军工资源的分布情况,紧紧围绕民用航空、民用航天、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特种化工等军工特色主导产业,在西安市经济规划中对军民融合产业做出长远规划,坚持将基地园区作为实施长远规划的主要载体。三是针对军民融合产业长远规划,组建军民重大问题决策的高层机构,建立促进军民融合的体制和机制,对军民重大问题做好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协调服务等工作,支持和发展一批符合“军民融合”产业长远规划的本地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企业。

(三)大力提升产业园区的内生增长能力

基地园区建设在认真总结经验、突出优势特色的同时,要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提升产业园区的内生增长能力。为此,一是产业园区要继续对军民结合产业项目在用地、发展资金等方面优先扶持;二要按照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切实调整早期以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发展模式,按照“产业链构建、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基本模式,以完善产业园区的产业链配套和推动产业集群形成为目标,依托大集团大项目推进产业链中的国有和民营企业、项目入园;三是各产业园区建立横向和纵向的定期交流机制,订立园区行为规范,以促进园区中军民企业及相关机构间的交流,形成特色园区文化,提升园区企业的归属感和园区文化辐射力,最终提升产业园区的内生增长能力。

(四)支持民口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国防科技领域

首先,要建立健全军民信息共享机制,支持军民产学研单位合作创建各种信息咨询公司和技术交易公司,打破政府、军民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其次,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民用企业和社会资本对军民企业的参股、控股和兼并收购。再次,为民口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提供咨询培训服务,推进民用技术向军用领域的转化应用,积极推进民口企业参与国军标和军民共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扶持民口高科技企业为本地骨干国防装备制造企业以及外省相关企业配套,培育更多民口企业成长为防务产品的系统承包商。

(五)破解民品企业“民进军”的资金瓶颈

加大对军民融合产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引入多种融资形式、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民进军”中的资金与市场风险问题。一是建立“军民融合创业投资基金”,利用西安市丰富的孵化器资源,探索以“孵化器+创投基金”的方式,支持符合军民融合产业长远规划和具有市场前景的军民融合创新产品和项目。二是全面落实国家鼓励地方单位参与军工企业改制和军品研发生产的各项政策,对承担国防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民口企业给予科研补助和贷款贴息。三是对接陕西省“军转民专项扶持资金”及各产业园区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政策与经验,设立西安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四是通过政府资本投入,引导和鼓励民口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以多元化资本建立股份制企业等方式,克服地方民口企业“民进军”面临的资金与市场风险。在此基础上,选择和推动一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实现上市。

(六)完善军民融合的机构设置

一是可以借鉴上海、重庆等地经验,完善西安市工信委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方面的职能,在市工信委成立针对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的专门机构。二是借鉴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经验,采取西安市政府推动,以高校、军工央企集团、辖区内的国防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为成员单位,采用理事会或者股份制的组织形式,组建西安工业技术研究院。其主要功能可定位为:开展世界和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国防科技的前沿问题研究,为西安市、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组织攻坚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和项目;成为西安市乃至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的信息交流和中介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装备制造业调研 篇7

2010年7月15至18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E6, 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机床展适逢上海世博盛会, 未来科技与现实装备的交相辉映, 为中国制造业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世博发现之旅”。

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机床展主办单位上海东博展览有限公司为了能够让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更好地抓住世博会在上海召开的良机, 方便快捷地安排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机床展连同上海世博会的参观行程, 特别安排了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机床展期间的世博参观套餐, 行程的时间从两天到七天不等, 形式也分成单人、双人、家庭和单位团队等, 内容囊括了:各种星级酒店住宿、世博门票、餐饮、上海周边旅行以及车辆安排。希望通过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机床展组委会的努力, 把本届上海国际机床展的参观行程安排成一次“技术交流、设备采购、科技展望和城市发现”的世博假期。

(上海东博展览有限公司供稿)

实施自主创新 振兴装备制造业 篇8

2007“中国工博会”的指导思想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国家战略,坚持以创新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展示、交易、评奖论坛等四大功能,进一步提高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展会水平,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办、协会协办、企业承办”的办展机制,努力把2007“中国工博会”办成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平台;办成研究世界工业发展趋势,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平台:办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外贸增长方式改变的平台;办成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扩大对外经贸交流合作的国际品牌展。

2007“中国工博会”展览总面积103500平方米,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1775家,目前各项筹备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本届“中国工博会”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中国工博会”的主题鲜明

2007“中国工博会”的主题是“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业”。这一主题符合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精神。根据这一主题,本届“中国工博会”共设置7个展区;(1)重大技术装备展;(2)信息技术与装备展;(3)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4)工业自动化展;(5)能源展;(6)环保技术与设备展;(7)科技创新展。“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业”的主题将在7个展区中得到充分的演绎。

自主创新成为主旋律

本届“中国工博会”着眼于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展区亮点多。科技部系统展区以节能降耗、循环经济为主,展示一批亮点项目。教育部组织的中国高校展区推出高校自主创新成果的重大项目22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高校创新水平的重点推介项目415个,比上届299个增加116个。其中包括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中科院系统展区重点展出能源与环境、电子信息以及与重大技术装备相关的关键技术。科技创新展区的项目大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国内外先进水平。

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集中亮相

振兴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新兴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2007“中国工博会”上,将首次展示国务院确定的16项重大科学技术装备关键领域的9项。設在1号馆的“重大技术装备展”,将集中展示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轨道交通设备、民用飞机和机载设备等5项关键领域的成果。大型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大型精密高效数控设备、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集成电路关键设备等4项将分别安排进入相关的专业展。

专业展对国内外的影响力增强

2007“中国工博会”培育的五个专业展,专业化程度高,对外影响力增强。其中,“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展览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世界机床行业的骨干企业基本都来参展,许多展品代表了当今世界机床业的一流水平。“工业自动化展”展览面积2.3万平方米,境外企业占到52%,其中还专设机器人展区,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带来新研发成功的工业机器人到现场演示。为“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本届“中国工博会”上的“环保技术与设备展”,“能源展”和“信息技术与装备展”亮点纷呈,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带来先进的环保技术与产品,将促进环保节能领域的国际合作。

服务全国、区域联动的合作效应凸现

为实施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服务长三角联动,2007“中国工博会”要办成服务全国的大平台。本届“中国工博会”上,全国各省市(不含上海)参展企业的展位1844个,占总展位个数的40.8%。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企业参展十分踊跃。东北老工业基地参展企业34家,展位31 5个:中西部地区参展企业201家,展位735个。全国各省市一批机床企业。IT企业、能源企业等重点企业都将把最好产品带到“中国工博会”上来。长三角地区除了有一批重要企业参展,科技部系统展区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题,重点展示江、浙、沪三地科技创新和合作的成果。中国高校展区举行“推进长三角地区产学研合作暨上海高校第一批技术转移项目信息发布会”,把“中国工博会”作为高效技术转移的重要平台。

重点国家和重点地区的企业看好“中国工博会”

本届“中国工博会”境外参展企业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展位1415个,占展位总数的31.3%,占5个专业展展位总数的39.6%。其中美国参展企业10家,展位51个,主要参展企业有欧麦克公司、霍尼韦尔公司等。德国参展企业37家,展位227个,主要参展企业有西门子等著名跨国公司。西门子集团将联合旗下自动化与驱动、发电、输配电、楼宇科技和交通技术等5大集团全新产品参加本届工博会。日本参展企业107家,展位248个,日本爱知、大阪、横滨专门组织三个代表团参展。韩国企业19家,展位121个。

“中国工博会”的评奖将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和产业向导

“中国工博会”的评奖是国务院批准授予的一大功能。本届“中国工博会”设置的奖项有:产品交易类的金奖、银奖、铜奖,科技创新类的创新奖,技术交易类的最具潜力奖,产权交易类的最佳策划奖、展览组织类的展览布置优秀奖。

评奖入选资格按照今年“中国工博会”主题与展区设置作了调整,重点体现国家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突出自主创新成果及重大技术突破的标志性产品水平,形成评奖的激励效应与导向效应。

“中国工博会”的论坛更注重前瞻性和实效性

2007“中国工博会”全力打造主题论坛,努力使之成为中国重大产业规划、政策和项目信息的权威发布平台。在主题论坛下安排发展论坛、科技论坛、行业论坛三大板块。

发展论坛安排“装备制造业与品牌”、“面向制造业的制造业”、“工业与建筑节能”等论坛;科技论坛安排“国际先进机器人技术发展”、“数字电视与无线多媒体通信”、“工程与振动”、“核电设备制造业”等学术研讨会;行业论坛安排“工业设计”、“环保与新能源”、“汽车装备自主创新”等论坛。各个论坛的演讲嘉宾都是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著名企业的CEO、中科院和中国工程员的两院院士等。经过二三年的培育,出现了二三个世界经济领域的国际品牌论坛。

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功能强化

上一篇:当妈妈感言下一篇:高炉系列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