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语歇后语(精选10篇)
歇后语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的分类
第一、谐音类。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第二、喻事类。如: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第三、喻物类。如: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第四、故事类。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成语歇后语 001 齐桓公的老马—迷途知返 002 赵括打仗——纸上谈兵 003 鲁班皱眉头——别具匠心 004 陈胜扯旗——揭竿而起 005 楚霸王自刎——身败名裂 006 李世民开言路——从谏如流 007 秦叔宝卖马——穷途末路 008 穆桂英挂帅——威风凛凛 009 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 010 老寿星打哈欠——老气横秋 011 王母娘娘走亲戚——腾云驾雾 012 阎王爷当木匠——鬼斧神工 013 小鬼拜见张天师——自投罗网 014 土地爷喊城隍——神乎其神 015 城隍庙里讲故事——鬼话连篇 016 彭祖遇寿星——各有千秋 017 宋江的眼泪——虚情假义 018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019 李逵穿针——粗中有细 020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021 林冲上山——官逼民反 022 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023 石迁偷鸡——不打自招 024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025 刘备当皇叔——时来运转 026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027 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 028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029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030 吕布拜董卓——认贼作父 031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032 许楮战马超——赤膊上阵 033 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034 孙悟空拜唐僧——改邪归正 035 孙悟空72变——神通广大 036 孙猴子上天宫——得意忘形 037 猪八戒扮新娘——其貌不扬 038 猪八戒吃猪肉——忘乎所以 039 沙河僧挑胆子——忠心耿耿 040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041 贾府的大观园——外强中干 042 贾宝玉看西厢——戏中有戏 043 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044 贾宝玉游魂——误入迷津 045 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 046 林黛玉的身子——弱不禁风 047 王熙凤的为人——两面三刀 048 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049 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050 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051 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052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053 方凿圆枘——格格不入 054 量体裁衣——以身作则 055 洛阳纸贵——风行一时 056 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057 骆驼走路——昂首阔步 058 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059 被面上刺绣——锦上添花 060 鞋头上绣花——前程似锦 061 千里马长翅膀——突飞猛进 062 针尖的灰尘——微乎其微 063 脑袋上推小车——走投无路 064 肥狗咬主人——忘恩负义 065 麦秆上插针——节外生枝 066 巫婆跳绳——故弄玄虚 067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068 强盗逮小偷——贼喊捉贼 069 癞蛤蟆吞鱼钩——自作自受 070 哑巴观灯——妙不可言 071 死克郎扛大旗——臭名昭著 072 叫花子打哈哈——其乐无穷 073 瞎子逛商店——目空一切
074 撑阳伞戴凉帽——多此一举 075 歪脖子拉小提琴——两全其美 076 摇扇子聊天——谈笑风生 077 老太婆打哈欠——一望无涯(牙)078 船老大坐后艄——看风使舵 079平地搭梯子——无依无靠 080 老太太学钢琴——手忙脚乱 081 父子观虎斗——大惊小怪 082 坐飞机讲报告——空话连篇 083 导游带路——引人入胜 084 特快列车进隧道——长驱直入 085 千里打电话——遥相呼应 086 民航局开业——有机可乘 087 摩天楼上说书——高谈阔论 088 胸腹透视——肝胆相照 089 广交会上签合同——出口成章 090 鲁班拜师—精益求精 091 孟母三迁—望子成龙 092 刘邦攻项羽—反败为胜 093 廉颇背荆条—负荆请罪 094 秦始皇修长城—千古奇迹 095 荆轲刺秦王—图穷匕现 096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 097 司马遇文君—一见钟情 098 赵子龙上阵—百战百胜 099 黄忠叫阵—不甘示弱 100 黄忠抡大刀—老当益壮 101 吕布叛荆州—出尔反尔 102 吕布杀董卓—大义灭亲 103 诸葛亮用兵—神机妙算 104 司马懿进葫芦谷—绝处逢生 105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106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07 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 108 王羲之的字帖—别具风格 109 谢安做宰相—东山再起 110 谢玄破秦军—以少胜多 111 李林甫当宰相—口蜜腹剑 112 宋太祖陈桥兵变—取而代之 113 寇准抱块清官扁—名副其实 114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115 陈世美杀妻—忘恩负义 116 穆桂英破洪州—马到成功 117 杨五郎当和尚—半路出家 118 岳飞枪挑小梁王—忍无可忍
秦会杀岳飞—不得人心 120 李时珍治病—妙手回春 121 海瑞上殿—为民请命 122 严嵩收礼—来者不拒 123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人财两空 124 吴三桂引清兵—吃里扒外 125 慈禧太后听政—独断专行 126 杨乃武入狱—屈打成招 127 猪八戒穿红袄—不伦不类 128 林黛玉焚稿—忍痛割爱 129 老寿星还童—面目皆非 130 王母娘娘蟠桃会—聚精会神 131 吊死鬼瞪眼—死不瞑目 132 坟地变庙宇—神出鬼没 133 火箭上天—不翼而飞 134 电锯开木头—当机立断 135 底片上的人—黑白颠倒 136 服务员上菜—和盘托出 137 地球绕太阳转—周而复始 138 千人大合唱—异口同声 139 拉提琴打喷嚏—弦外之音 140 急需的图章—刻不容缓 141 望远镜观花园—美不胜收 142 总统府请客—高朋满座 143 月下跳舞—形影不离 144 船头上开晚会—载歌载舞 145 北极上的冰川—顽固不化 146 冰山上画画—好景不长 147 骑兵逛公园—走马观花 148 乘慢车来的—不速之客 149 指鹿为马—混淆是非 150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151 棋逢对手—不相上下 152 痴人说梦—语无伦次 153 对牛弹琴—充耳不闻 154 石沉大海—一落千丈 155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156 惊弓之鸟—惶惶不安 157 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158 矮子踩高跷—取长补短 159 跛子赶马—望尘莫及 160 光棍种地—自食其力 161 单身汉跑江湖—无牵无挂 162 叫花子打了碗—倾家荡产 163近视眼看下雪—天花乱坠
164 警察蹲监狱—以身试法 165 法官坐班房—明知故犯 166 奸商同骗子作生意—尔虞我诈 167 背后拉弓—暗箭难防 168 井底看书—学问不浅 169 太监读圣旨—照本宣科 170 大肚子走钢丝—铤而走险 171 屠户的帐本—血债累累 172 强盗打灯笼—明火执仗 173 强盗拍照片—贼头贼脑 174 敲鼓的吹口哨—自吹自擂 175 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176 蚌壳里取珍珠—图财害命 177 山崖上的松柏—饱经风霜 178 半个铜钱—不成方圆 179 白开水画画—轻描淡写 180 棉花铺里打铁—软硬兼施 181 寒号鸟晒太阳—得过且过 182 火烧额头—迫在眉睫 183 凌晨的星星—寥寥无几 184 磨盘上的窟窿—有板有眼 185 落水的桃花—随波逐流 186 死克郎坐轮船—臭名远扬 187 乌龟吃王八—六亲不认 188 石膏店的老板—白手起家 189 虎口拔牙—胆大包天 190 掌上明珠—爱不释手 191 病好了打医生—恩将仇报 192 扭秧歌打腰鼓—旁敲侧击 193 看戏掉眼泪—触景生情 194 穿孝服拜天地—悲喜交加 195 对镜子说话—自言自语 196 吃黄莲劝儿媳—苦口婆心 197 坟地里睡醉汉—醉生梦死 198 姑娘绣荷包—专心致志 199 楼下客满—后来居上 200 常胜将军出征—无往不胜 201 元帅升帐—调兵遣将 202 读书人当兵—能文能武 203 挑胆子长征—任重道远 204 午后看太阳—每况愈下 205 深秋卖凉粉—不识时务 206 山头上搭戏台—高高在上 207 三月里扇扇子—满面春风 208 三伏天打颤—不寒而栗
209 笔杆子吞进肚—成竹在胸 210 绝对不是最好的感觉„„不上不下 211 牙医牙痛---不能自拔 212 文物保护---抱残守缺 213 竖蜻蜓---本末倒置 214 显微镜广告---无微不至 213 黑洞---苍天有眼
216 扭着秧歌打腰鼓--旁敲侧击 217 马戏团表演失败---人仰马翻 218 牙口不好--吃软不吃硬 219 强行灌药---不服也得服 220 替人写春联--与人作对
221
除夕夜家家户户包饺子„无所不包 222 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天崩地裂 223 邮递员汇报工作---言必有信 224 耐心观看魔术表演---坐以待变 225 被妻子关在门外的人---门外汉 226 晕倒---五体投地 227 广场看电影---有目共睹 228 烙饼---翻来覆去 229 父母出差了--自由自在 230 最近有流行性感冒--百感交集 231 一年级的儿子做数学题„屈指可数 232 全世界的通用语言---花言巧 233 拖鞋---空前绝后
234 穷朋友登门拜访---赤手空拳 235 跟女娲唱对手戏---异想天开 236 将爱情进行到底---穷追不舍 237 厨师的拿手好戏---添油加醋 238 油漆工人---好色之徒)239 马儿实在跑得太快----鞭长莫及 240 广东人唱京剧---南腔北调 241 被马蜂包围时的反应---手舞足蹈 242 夜半钟声---一鸣惊人 243 暑假长寒假短----热胀冷缩
244 多数人对自己职务的感觉„„大材小用245 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男女有别246 仰泳决赛----背水一战
247 追求女护士的最佳手段---无病呻吟 248 吃橘子---吃里扒外
249 边吃芝麻糊边聊天----含糊其辞 250 地球的末日景象----海枯石烂 251 迷路了,回不了家----来路不明 252 走迷宫---拐弯抹角 253 烤红薯----转辗反侧
254 地狱失窃----疑神疑鬼 255 拔河---东拉西扯
256 对理发师的手艺不满意---岂有此理 257 世界上最少的军队----单枪匹马 228 最贵重的打扮----披星戴月 259 站在北极说话---冷言冷语
260 看“泰坦尼克”慢慢沉没--坐视不救 261 跌达医生替人治病---扭扭捏捏 262 节省介绍费的最佳方法---毛遂自荐 263 剁肉馅太用力了---入木三分 264 卖桃子的和卖李子的打架---投桃报李 265 补牙---张口结舌)266 检了一跟栓着驴的绳子--因小见大 267 收破烂的吆喝----废话连篇 268 打假---去伪存真 269 强地震---大摇大摆
270 古代主要的交通事故---人仰马翻 271 呼口号---异口同声 272 独身---自成一)273 一起坐车到终点站---同归于尽 274 互送秋波----以眼还 275 拉二胡----左右开弓
276 一出门就碰见岳父大人„开门见山 277 兔子不吃窝边草----舍近求远 278 漂亮的女人都在正前方„目不斜视 279 小朋友,您今年多大了---不耻下问 280 先坐飞机,再搭地铁---上天入地 281 上超市购物---各取所需 282 笑掉了下巴---乐极生悲 283 阎王回家---视死如归 284 凉鞋---空前绝后 285 园艺师的工作---拈花惹草 286 输液---细水长流 287 啃鸡爪子---张牙舞爪 288 长颈鹿觅食---引颈翘首 289 环境污染---沉鱼落雁 290 上帝的玩具----星罗棋布 291 越狱---不辞而别
292 刚学会走路就跳霹雳舞---手忙脚乱 293 最适合的音响广告---不同凡响 294 猎物出现太多---左右开弓 295 刺猬---芒刺在背 296 七除以二---不三不四 297 刚出生就死了---出生入死 298 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开天辟地
299 数学老师讲课„„说三道四 300 十五个人吃饭---七嘴八舌 301 悲剧电影散场---不欢而散 302 现场看乒乓球比赛---左顾右盼 303 相见时只恨不是晚上---相见恨晚 304 墓碑----名存实亡 305 红烧猪头---焦头烂额 306 送戏下乡---载歌载舞
307 炒菜时必不可少的工序---添油加醋 308 用霓虹灯装饰的广告语---闪烁其辞 309 先把鸡杀了,再请示妻子是红烧还是清蒸----先斩后奏
310 为了节约两张电影票却失去了一个女朋友----得不偿失
311 得知儿子在学校又犯了错误的一刹那---揭竿而起
312 听烦了笛声后牛对牧童提出的要求---对牛弹琴
313 在发现别人是在吹牛之前的表情---肃然起敬
314 听说中午吃鸡,高兴得手舞足蹈---闻鸡起舞
315 儿子怕老子,老子怕老婆,老婆怕儿子---一物降一物
316 因为没有房子所以不谈对象---无所不谈 317 将答案抄在肚皮上准备在科举考试中作弊---满腹经纶
318 在旧社会代表着贫穷的一种体形---骨瘦如柴
319 在母亲看自己的满分试卷时赶紧提出买“耐克”的要求---趁热打铁
320 担心天上掉下块金子把自己砸死---杞人忧天
321 本想抛砖引玉,没想到抛出去的砖却砸碎了玉---事与愿违
322 陪老婆逛街的男人看到美女时---侧目而视
323 蓝色的刀和蓝色的枪---刀枪不入 324 身着金色衣服的人---一鸣惊人 325 一条狗过了独木桥之后就不叫了--过目不忘(汪)
326 “3”在路上走---翻了一个跟头,接着又翻了一个---三番两次 327 羊不喘气了---扬眉吐气 328 第十一本书---不可思议
329 羊给老鹰打电话---阳(羊)奉阴违(鹰“喂”)
成语具有意义整体性、结构凝固性、韵律协调性等特征。内容上反映的多是古代事物;新创的很少,形成时间也多是上古时代;语言形式上,保留不少古代汉语语音、词义、语法现象。成语的意义往往并非其结构成分意义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破釜沉舟”,表面是“砸破饭锅沉下船”,实际是“下定决心干到底”。由此可见,成语的实际含义具有整体性。
成语的固定性表现在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增减其中成分。如“任重道远”就不能变成“道远任重”或“任重路远”。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灵活应用,如:“揠苗助长”中的“揠”由于较难书写,也不便理解,就换成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字“拔”。谚语、歇后语却没这样严格要求,它们可以增加、减少字,有时是一个词,有时是一个句子,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成语大多数是“四字格”,大多是音节整齐、诵读时结构两两相对。“一衣带水”本是“一衣带”那么宽的“河水”。事实上这种情况有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同汉语语言片段双音节化有相当的关系,读时二字一顿几成惯例。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绝大多数成语都使用了这种节奏。但也有少数“非四字格”的,如“莫须有、迅雷不及掩耳、牛头不对马嘴”。
成语的来源:神话寓言: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 ;历史故事:四面楚歌 (《史记·项羽本纪》) ;口头俗语:众志成城、千夫所指。
成语的结构:主谓结构:德才兼备,夸父追日;述宾结构:异想天开,横少千军;并列结构:(一)两部分并列。从两部分意义关系上分析:a.重复。两部分意义基本是一样的:万紫千红,欢天喜地;b.承接。后部分承接前部分而来,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如:过河拆桥,水到渠成。(二)四个词素并列:青红皂白,生老病死。
然而谚语与歇后语没有这种规则性,很难对他们进行分析结构。
二
郭绍虞:“认为谚语是经验积累的结果,‘主于知’,来源于‘民众’,或是经过几个人修改的结果,即融合多数人的经验,或是‘只借口头引述以为流传’,是无法知道作者的。谚语‘重真’,表现在观察社会‘以世态人情为材料’,对于人的‘处事理事’有指导能力。”由于谚语内容包含经验的总结,所以可拿来作论据,具有某种科学性,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是谚语的本质特征,像“庄家要好,犁深肥饱。”⑴语言形式比较对仗、工整、讲究和谐,有韵脚,是个完整的句子,大多数是复句,亦有单句,这与成语有了一定的区别,成语只是叙述一般的客观现象,表达一种概念,没有训诫功能。
谚语有以下几类:
农谚:麦子胎里富,种子六成收
气象谚: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规诫谚:打蛇要打七寸
生活常识谚:急走冰,慢走泥
成语与谚语不同,成语书面性强,具有经典性,多出自古权威的著作。谚语口语性强,多流传于人民群众中口头语言中。与歇后语有较相似的特点。“谚”:《尚书·无逸》:“俚语曰谚”可见传统的观念,“谚”就是俗语,由于谚语切合人的日常生活,明白易懂,容易明了,大半有韵,便于记忆。例如:肉包子打狗,自作自受。
成语与谚语形式之间的比较如:
见异思迁饮水思源
一山望那山高喝水不忘掘井人
虽然说谚语、成语在词句上都比较固定,但成语比谚语更加定型化。如: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众志成城三个臭皮匠,变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成语在语言运用中相当于词,能充当句法成分。谚语多数可独立成句,或独立句外,不做句子成分。并且成语保持各地的一致性,谚语有明显的地域性;成语表示一般的概念,仅一种客观的现象,谚语表示一种判断和推理,它概括反映深刻道理和总结斗争经验,多有主观色彩。
三
歇后语原是俗语的一种,是近似于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并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它有特别的结构,有上下两半组成,同成语性质很相近,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成语。把一个成语的意义做前后两部分说出来,前一部分是个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有时只说出上半,下半省略,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部分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歇后语。
歇后语后半的解释说明同整个歇后语的意义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比喻。狗撕烂羊皮,东一口,西一口。意思是讲话做事无一定目标、计划。(二)双关谐音。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歇后语来源。民间风俗:老太太纫针———离得远。历史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由于生活中可供创造歇后语前半部分形象表述的材料很丰富,它表达的也不必是经验或某些有意义的内容,所以比起谚语更易构成。歇后语形象风趣,在文艺写作和人民大众口语中场运用。有时谚语与歇后语没有明显的界限,往往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说法。如:汗珠落地摔八瓣;口朝黄土背朝天。都是形容劳动辛苦。这些都表现了群众语言的丰富多彩。说话写文章能恰当的运用歇后语,可使语言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四
歇后语、成语、谚语都可作为语言建筑材料,但成语一般可充当句法成分,不成为独立的句子,谚语与歇后语可成为独立的句子来说明一种意思。谚语流传各个阶层,歇后语则仅流行于民间下层,并且歇后语讲求偕皮,求感受上的一种快感。缺点就是不严肃,不庄重,所以正规的政论文中不易使用。谚语是成语的主要来源而不是唯一的来源,谚语需要加工、提炼才能进入书面,成为成语。谚语主要来源群众创造,也有文人创造,但为数很少。谚语的精炼性低于成语,但能保持生动性的特点。歇后语与成语的差别较大,不易混淆,两者的风格色彩也很不同。比如: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讨苦吃———自作自受,但是成语可以充当歇后语的某一构件。
歇后语是谚语的“近邻”,也是习用于人们口语中的定性语句,语体风格和谚语一样通俗易懂,主要以口语的形式存在。区别:语言形式上,歇后语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风格上,歇后语的基调是俏皮、幽默,谚语的基调是通俗平易;创造方法上,歇后语有谐音,而谚语没这种现象。并且谚语在发展过程中转化为成语较为常见,但很少转化为歇后语,歇后语转化为成语较为常见。谚语具有单义性,所传授的知识是确定的,而歇后语会存在双关语。如孔子搬家———净是书(输)。歇后语与谚语在意义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都是“社会上所流行可公然用于谈话,都来源于实际经验,即受当时风格的影响,只是形式上不同,谚语上下两句中间是用逗号隔开,而歇后语必定用‘———’,谚语的全句的字数皆在有效用中,而歇后语只有后句是在效用中,他们根本区别是用法上,谚语在表以上是确定的,不能移作别用,而歇后语是以事实的对象而决定它的意义的。在造句上,谚语较复杂,有排比、对偶等,而歇后语较单纯,一律有两个句子组成,体例也是“前是比喻后是说明”谚语是经验的结晶,或意见,具有教训的作用,歇后语则“常常借一事一物来婉转讽喻。从修辞角度上来说,具有高度的幽默感和很强的讽刺力量。成语表达的概念和语义,内涵十分丰富,四个字可以表达相当复杂的思想。又由于它是一种四字格的语言形式,非常整齐匀称,可以协调句式,恰当地使用成语,不但可以增加文章的整齐感,而且读起来也是铿锵有力,节奏感强,非常符合汉语民族喜欢和谐对称的语言心里。成语与歇后语、谚语之间也并不是有着严格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有的成语也可以转化为歇后语,例如:“逆水行舟”之后加上“不进则退”,“画蛇添足”之后加上“多此一举”,就成了歇后语。有的谚语也可以转化为歇后语,例如:“三个秀才讲书,三个屠户杀猪”之后加上“各有各的一套”,就成了歇后语,谚语转化为成语也是常有的现象。
成语与谚语有相似的一面,有时与四字格的谚语很难区别,都有很强的表现力,结构上都是大于一般语词的词组或短句,再造句功能上都有相当的局限性。从历史来源上来说,成语的创造或形式和历代的知识分子的语言创造实践活动有关,因而成语历史久远,从古书上大都可以找到来源或出处,而谚语则主要来源于口语,来源于广大劳苦群。
摘要:成语, 谚语, 歇后语都是熟语的一种。特点包括, 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 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交叉的, 采取“歇后”方式的成语, 即是成语又是歇后语, 同样, 采取“歇后”的方式的谚语, 既是谚语又是歇后语。但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本文从他们的概念、结构、功能、修辞等角度分析他们之间的不同。
关键词:成语,谚语,歇后语
参考文献
[1]史式.汉语成语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79.69
[2]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194-211
[3]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254-270
[4]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商务印书馆, 2005.
[5]王晓娜.歇后语和汉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6]许威汉.二十世纪中国语言学丛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0
[7]黄伯荣.廖东序.现代汉语[M].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一, 源于历史典故.例如:
1、齐桓公的老马—迷途知返.
2、赵括打仗——纸上谈兵.
3、鲁班皱眉头——别具匠心.
4、陈胜扯旗——揭竿而起.
5、楚霸王自刎——身败名裂.
6、李世民开言路——从谏如流.
7、秦叔宝卖马——穷途末路.
8、穆桂英挂帅——威风凛凛.
二, 源于神话传说.例如:
1、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
2、老寿星打哈欠——老气横秋.
3、王母娘娘走亲戚——腾云驾雾.
4、阎王爷当木匠——鬼斧神工.
5、小鬼拜见张天师——自投罗网.
6、土地爷喊城隍——神乎其神.
7、城隍庙里讲故事——鬼话连篇.
8、彭祖遇寿星——各有千秋.
三, 出于四大名著.例如:一),《水浒传》中的:
1、宋江的眼泪——虚情假义.
2、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3、李逵穿针——粗中有细.
4、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5、林冲上山—— .
6、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7、石迁偷鸡——不打自招.
8、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二),
《三国演义》中的.,例如:
1、刘备当皇叔——时来运转.
2、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3、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
4、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5、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6、吕布拜董卓——认贼作父.
7、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8、许楮战马超——赤膊上阵.三),
《西游记》中的,例如:
1、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2、孙悟空拜唐僧——改邪归正.
3、孙悟空72变——神通广大.
4、孙猴子上天宫——得意忘形.
5、猪八戒扮新娘——其貌不扬.
6、猪八戒吃猪肉——忘乎所以.
7、沙河僧挑胆子——忠心耿耿.
8、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四),
《红楼梦》中的,例如:
1、贾府的大观园——外强中干.
2、贾宝玉看西厢——戏中有戏.
3、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4、贾宝玉游魂——误入迷津.
5、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
6、林黛玉的身子——弱不禁风.
7、王熙凤的为人——两面三刀.
(一)喻物类––––以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组成。例如: 断线的风筝––––远走高飞
古庙里的旗杆–––––独一无二
千年松树,六月芭蕉––––粗枝大叶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肉案上的买卖––––斤斤计较
蒸笼里的馒头–––––自高自大
司号兼打鼓–––––自吹自擂 铁公鸡––––一毛不拔 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
(二)喻事类––––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物作比方组成。例如: 今年竹子来年笋––––无穷无尽 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作 月亮底下看影子–––––夜朗自大
羊头安在马身上–––––张冠李戴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烧香赶出和尚–––––––喧宾夺主
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
骑牛追马––––––望尘莫及
(三)故事类––––引用典故、寓言或神话传说等作比方组成。例如: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愚公的居处–––––开门见山 佘太君挂帅––––––马到成功 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 李鬼劫路–––––欺世盗名 霸王别姬–––––无可奈何 张生碰到崔莺莺–––––一见钟情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牛朗约织女–––––后会有期
(四)谐音类–––––巧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组成。例如:弯扁担做吹火筒–––––一窍(翘)不通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薯粉掺到藕粉里––––––滥(烂)竽(芋)充数 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
2、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3、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4、小羊羔拉屎——稀稀拉拉
5、触藩羝羊——进退两难
6、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7、刘禅封安乐公——乐不思蜀
8、沙河僧挑胆子——忠心耿耿
9、更夫打瞌睡——白吃干饭
10、猫咬猪尿脬——空喜一场
11、打猫儿吓贼——虚张声势
12、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3、酒肉和尚菜道士——岂有此理
14、大众看电影——有目共睹
15、大天白日做美梦——胡思乱想
16、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17、庞统当县官——大材小用
18、猫儿洞口等老鼠——目不转睛
19、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20、林冲误入白虎堂——有口难辩
21、穆桂英挂帅——威风凛凛
22、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23、麦粒掉进太平洋里——沧海一粟
24、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25、高俅踢球——平步青云
26、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27、炉眼里烤凌锥——冰消气化
28、年老的老松树——根深蒂固
29、武松绣花——胆大心细
2、老虎吃羊羔——不吐骨头
3、老虎追羊——志在必得
4、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5、陈胜扯旗——揭竿而起
6、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7、撑阳伞戴凉帽——多此一举
8、张飞拿虱子——粗中有细
9、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10、地图上量距离——咫尺万里
11、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12、城隍庙里讲故事——鬼话连篇
13、假李逵碰到真李逵——冤家路窄
14、听见猫叫骨子酥——胆小如鼠
15、东吴杀人——嫁祸于人
16、林冲误入白虎堂——上当受骗
17、深秋卖凉粉——不识时务
18、安伯伯遇到安伯娘——安安合适
19、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20、大麦掉在乱麻上——茫无头绪
21、剩下九十九个——百里挑一
22、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23、大小号合奏——双管齐下
24、瞎子戴眼镜——遮人耳目
25、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26、钝刀子切藕——藕断丝连
27、张飞发怒——气冲斗牛
28、木头人生疮——不痛不痒
29、花果山的猴子——与世无争
过年的猪——活不久,活不长
过年了,拆红包——开封
过年敲锅盖——穷得叮当响
过年吃豆渣——穷极了
王小二过年———年不如一年
年三十晚上打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孩子们过年——常盼那一天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端午节拜年——不是时候
电话拜年——两头方便
大年午夜的.鞭炮——天花乱坠
大年初一打灯笼——年年如此
大年三十看黄历——没有日子了
床底下拜年——伸不直腰
拜年不磕头——干什么来了
拜年的话——好听
大年初一吃饺子--第一回
大年初一吃饺子--都一样
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
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
大年初一送财神--见面说好
大年三十看黄历--没日期
2、土地爷管龙王——以上压下
3、猪八戒逛公园——不够格
4、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5、唐僧的心胸——慈悲为怀
6、猪八戒耍把式——倒打一耙
7、猪八戒做梦娶媳妇——想得美
8、牛魔王的扇子——越扇火越大
9、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
10、猪八戒嚼沙锅——只顾自己嘎嘣脆
11、唐僧的徒弟——只有三个
12、猪八戒照镜子哩——里外不是人
13、孙悟空拜唐僧——改邪归正
14、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随心所欲
15、毛猴子说话——不知轻重
16、猪八戒了天拜佛——掸心不稳
17、孙悟空拍照——猴像
18、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19、孙猴子封了弼马温——不知官大官小
叶公好龙、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头蛇尾、龙行虎步、龙争虎斗、龙呤虎啸、龙肝凤髓、龙肝豹胎、龙驹凤雏、龙战虎争、龙眉凤目、龙跃凤鸣、龙蛇飞动、龙蛇混杂、龙盘虎踞、龙章凤姿、龙腾虎跃、龙潭虎穴、生龙活虎、龙蟠虎踞、龙骧虎步、老态龙钟 歇后语:
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河里划龙船:同心协力 跤龙头上搔痒:溜须不要命 烂板桥上的龙王:不是好东西 鲤鱼跳龙门:碰碰时气 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 鲁鱼跳龙门:身价百倍 麻布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麻布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画龙点睛:
累 《三国演义》
(一)成语 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三足鼎立
虚张声势
步步为营
才高八斗 单刀赴会
行
(二)歇后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自有妙计 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草船借箭——有误(雾)刘备编草鞋--内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三国演义》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必合
既生瑜,何生亮
《红楼梦》
(一)成语 骨肉分离
分久 太虚幻境
曲径通幽
鸳鸯在梁
风水宝地
寻花问柳
自怨自叹
高谈快论
消愁破闷
酌酒吟诗
偷香窃玉
(二)歇后语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 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红楼梦》
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华在其表,败在其内 《水浒传》
(一)成语
腥风血雨
心满意足
一马当先
逼上梁山
改邪归正
天诛地灭
探头探脑
指手画脚 两相情愿
(二)歇后语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杨志卖刀——英雄末路
《西游记》
(一)三头六臂 三五成群
长年累月 福星高照 成语 好吃懒做
神通广大
呼风唤雨
普度众生
法力无边
(二)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唐三藏的书— —本正经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3、成语歇后语】推荐阅读:
成语的歇后语初中10-19
四大名著成语和歇后语10-16
小学六年级语文谚语成语歇后语 答案11-23
歇后语趣味歇后语10-04
谚语歇后语09-10
趣谈歇后语09-15
歇后语谐音09-30
走进歇后语10-20
相声的歇后语06-06
昆虫的歇后语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