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意义(精选8篇)
(1)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2)改进药物剂型、提高临床疗效。
(3)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4)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据。
(5)开辟药源、开发新药。
2、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包括查阅文献资料(如目录与索引、文摘、工具书和手册、医药期刊等)、临床调查和药材资源调查等。
(2)成分预试:预试方法通常有单项预试法和系统预试法两种。进行系统预试时,首先根据中药中各类成分溶解度的差异,选择多种溶剂,按极性大小顺次将成分提取出来。实际工作中,往往以水、石油醚、95%乙醇为溶剂对样品分别进行提取,初步将各类成分分离,然后再用各类化学成分的颜色反应或沉淀反应进行检识。
(3)提取分离
(4)结构鉴定
众所周知, 任何一种规则和制度都是对社会生活与社会阶级关系的最直接的反映, 法律也是如此。因此, 对法律的研究也应在特定的历史和客观现实的背景下进行。而作为反映18 世纪的最为著名的著作之一, 《论法的精神》的产生自然无法脱离当时的客观历史背景和作者自身的成长经历———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是法国封建统治摇摇欲坠, 资产阶级革命正逐渐兴起的时代, 作为一个思想者, 他本能地思考着正在酝酿或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 也不得不去解答时代向他提出的政治命题。但如果仅止步于此, 他也便只是时代洪流中渺小的一员, 值得庆幸的是, 他并不像其他学者以明显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 而仅仅试图从更客观的, 更能体现整体性和历史性的角度, 在充分已发生事实的基础上, 去探索和挖掘这些重大事件背后潜藏的意义。
而这一切自然也不能离开他个人的观察。1728 年, 已近不惑之年的孟德斯鸠开始了他的游学之旅。他深刻认识到国内的政治时局解决不了时代向他提出的重大课题, 他急需扩展视野, 接触不同的社会环境乃至政治氛围。于是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欧洲各国, 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文化、宗教、法律以及经济生活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加之游历前丰富的行政经验, 敏锐的他便对这些国家的所见所感形成了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思想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正是丰富的资料迫使他选择实证研究的道路。
二、《论法的精神》中实证研究方法的具体内容及评价
所谓实证研究的方法, 就是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 以收集的客观资料为依据和研究对象, 然后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的过程和研究方法。这就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客观性、整体性和历史性进行充分尊重和把握。具体到《论法的精神》中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一) 客观的和整体的实证研究方法
在孟德斯鸠之前, 对于政治思想的研究, 研究者们一般都是通过对所见的某一现象进行凭空思考或者研读他人成果之后再思考的方式进行, 很少有人通过对原始材料和数据的长期观察, 将这些原始材料和数据放在整体大环境和历史长河中去分析和研究这些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真相和规律。而在逻辑手法的表现方面, 孟德斯鸠也打破了17 世纪之前运用抽象演绎来构建理论体系的手法, 而是以还原、分析的方式进行理性化的重建。在对法律条文的具体表达方面, 也不再拘泥于以往对法律条文的繁琐研究和解释, 而是将法律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将社会和社会现象为整体研究对象, 进而再回到对法的研究中来。他充分认识到, 法来源于社会, 因此对法的认识也必须回到社会中去, 不能孤立的对研究和认识法的自身。想要研究法的精神, 以必须以法为中心, 将与法相关的其他客观社会因素作为法的向外辐射, 并对它们进行整体性研究, 也就是说不仅要通过对法本身的探讨来直接研究法, 而且要通过围绕它影响它并与之共同作用的其他客观的社会因素整体上探究法。
( 二) 历史的比较的实证研究方法
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 人们越发认识到尊重事实对研究成果有效性的重要影响, 而对于法理学研究来说更应该重视对法的历史根据的探讨。对法的历史根源的忽视是导致长期处于社会政治和法学研究主导地位的自然法理论在19 世纪受到强烈攻击的根本原因所在。孟德斯鸠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问题, 并将历史研究的方法运用到法学研究中来, 运用大量的历史事实经验作为研究假设的强大支撑, 大大增强了理论成果置信度。当读者拿起《论法的精神》时, 无不为书中全面的欧洲历史上各国的法律感叹, 对作者的研究之细致也无不钦佩。
( 三) 对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实证研究方法的评价
今天看来,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实证研究方法尚嫌粗糙, 就如英国学者伯林所说“作者太乐于谈论具体的事实或事件的本来面目, 使他们变得难以服务于他们本来要予以支持的假说”。但尽管如此, 我们依旧不能否认这种创新在当时所带来的巨大学术冲击和进步。笔者认为, 这种开拓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首先在法学的研究上, 孟德斯鸠可谓后世实证主义法学和社会法学的鼻祖; 其次, 这种方法的开拓“间接”地诞生了一门新的科学, 即社会学。
三、《论法的精神》的实证研究对后世的影响
( 一) 推进法学研究向唯物主义方向迈进
实证研究的方法的重要前提就是对事实的尊重, 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肯定。孟德斯鸠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法学问题, 在法的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推动着法学理论研究向唯物主义方向迈进, 重视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整体的研究, 研究成果更加接地气。孟德斯鸠所构建的体系中, 将上帝排除在了法之外, 社会和自然等客观因素才是主体, 给了当时的神学统治一重击。即使在今天, 这些客观因素提供的材料仍然值得我们去分析去研究。
( 二) 拓展法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
对于其他研究领域的研究者来说, 《论法的精神》不仅仅是一部法学巨著, 因为作者在论述法的精神的同时, 为其理论作为支撑的宏篇各国的社会生活内容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因此, 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雷蒙·阿隆所说“我眼里孟德斯鸠不是一个法学先驱而是社会学的理论家之一。”由此, 法律社会学异军突起, 已经成为法律理论领域的显学。
四、结论和展望
纵观我国当前的法学研究成果, 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理性批判模式的研究居多, 而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则很少。对法制的判断仍仅限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对于法律本身优劣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则很少。《论法的精神》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当前我国法学界注重抽象权利、人权, 而忽视社会现实的法学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启迪。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对法律的实证研究在制度构建、司法实践乃至学术变迁的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斯鸠, 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37, 22, 71.
[2][美]萨拜因著, 刘山译.政治学说史 (下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618.
[3]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176.
顾名思义,《大脑设计》应该是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近三十年来脑科学的进展如此迅速,以至于今天的科学家去翻阅三十年前的文献时,常常会感到它们是那么幼稚、粗糙。那么,《大脑设计》为什么能保持着长久的生命力呢?其实,与其说它是一本研究大脑结构功能的专著,还不如说它是探讨如何研究大脑适应性行为的书。它实际上是一本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书。书中并没有谈论真实大脑是怎样构成的,没有描述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网络,也没有给出大脑的具体数学模型。艾什比在这本书中阐述的是控制论的基本思想,他的大部分工作是为了使人们摆脱在他看来是长久束缚人们的错误思想方法。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论。它来自强大的传统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直观经验,也可以来自科学训练和哲学熏陶。当人们问“什么是思维”时,人们的思考问题的模式显得非常突出。一般人们把思维看作大脑固有的属性,正如把硬度看作固体的属性,把流动性看作液体的属性一样。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整理经验不无用处,但在探讨大脑的奥秘时就将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按照这种思想方式,机械的物质运动层次比大脑低级,那么就无法用机器来摹拟思维。也就是说,机器不可能有“思维”的属性。这给科学家的研究带来极大的困难,在某些时候,这类思想方法所带来的困难比大脑研究本身的复杂性还要大。可以说,只要人们不摆脱这种思想方法,就难以下手来研究大脑—思维问题。
一旦人们完成了方法论的转变,就豁然开朗了!为什么我们不去考察一下,那种先验地把某一类属性和某种实物层次绝对地对应起来的方法本身是否正确呢?这难道不是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直观本体论的形而上学幽灵吗?在科学研究中,为什么不能把思维看作一种行为构造、把任何属性都看作行为构造来加以研究呢?正是在艾什比的《大脑设计》中,集中体现了控制论学者这种方法论的转变。否则,今天的人工智能、脑科学、生物控制论、社会控制论以及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等这些学科的长足进步是不可能的。
一本书能解除人们由直观经验狭窄的眼界带来的局限,使人得到某种程度的解放,能在人们面临多种选择时,撇开由盲目和迷信所引导的错误道路和陷阱,能够将科学发现中成功的思想方法提炼出来,那么这本书就有长期存在的价值。《大脑设计》正是如此。这本书在控制论思想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它集中代表了控制论发展第二阶段的思想精华。
我们知道,本世纪四十年代控制论刚刚开始创立时,先驱者维纳和香农等就把这门边缘学科建立在两个新概念之上,这就是信息和反馈。反馈概念第一次清晰而可以定量地把握了整体内各个部分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是研究部分怎样结合成整体的新方法。而信息则是不同于物质和能量的另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形式,它代表事物的确定性与组织程度。维纳在他的名著《控制论》中全面展开了有关这两个概念的讨论,把人们引进了一个新的领域。在维纳的带领和启发下,控制论获得了第一个阶段研究的丰硕成果。但是,到了五十年代初,控制论进一步发展就感到了某种重大困难。
第一,当把控制论推广到更大的领域,如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时,维纳的方法就明显地不够用了。生物和社会现象过于复杂了,仅仅一般地谈论反馈与信息而不能给出一整套示范性研究方案的话,这些研究必定是难以深入的,只能停留在启发性意见上,甚至会出现用漂亮名词掩盖无知的伪科学。确实,五十年代以前,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中取得的成果,远不能和自动控制与计算机相比,很多研究只是用控制论术语生搬硬套。比如当时的某些大脑模型,以及把伺服机理论类比到经济学中就是例子。
第二,在研究生命活动以及复杂整体行为时,仅仅笼统地讲信息传递和反馈是正还是负的,这是远远不够的。就拿学习和适应机制来说,肯定包括了信息与反馈,但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把握它们呢?五十年代以前很难做到这一点。这明显地反映在维纳的《控制论》一书中。后来,维纳在该书第二版中加了一章,专门谈自组织与学习机制。但他的观点是这样晦涩,数学工具又太专门太复杂,得到的结果却不多。可以说,是杀鸡用牛刀,鸡却没有杀死。维纳本人也在这种困难面前止步了。
艾什比的《大脑设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它一下子震撼了控制论学界。它那独特的、简明而深刻的方法,一举扫除了维纳碰到的困难。艾什比给出了一整套方法,用于研究大脑以及复杂生物体的适应行为。书出版后,立即成为一个全新的起点。今天,许多著名的控制论学者是艾什比的学生,或者是属于这个学派的。很多不是专门从事生物学和控制论研究的学者,也从这本书中受到方法论的启发。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在他的《工程控制论》一书中,就把艾什比的“超稳定性”作为重要一章来介绍。
读者看了《大脑设计》后会明显地感到,虽然这本书讨论的是诸如生物的适应性以及学习机制这类复杂问题,但全书贯穿着非同寻常的清晰性和简单性。思路如水晶般明澈。艾什比非常有意识地除去笼罩在高级生物行为上的直观本体论认识的束缚。虽然在维纳那里,已经再三强调了功能的观点,但科学家在研究大脑复杂行为时还是不由自主地首先从解剖学、组织学和神经生理学开始,至少是以神经元为基础来构造模型。这无疑带了巨大的复杂性。艾什比却撇开了这种传统方法,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思维和学习首先是一种行为结构。只要从结构上把握这类高级行为,那么原则上我们就可以用某种实体或效应来组成表现这一行为的机器。这一崭新的思想如锋利的宝剑,一下子把缠绕住很多科学家的“亚历山大绳结”砍断了。古典的难题被明确地分解为两个比较容易解决的部分:首先是从数学上清晰地把握某类行为的机制,接着是考虑用哪些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效应来实现这些机制。第一个问题解决后,第二个问题也就相对容易解决了。艾什比的工作主要在于解决第一个问题。
为了从行为结构上理解高级生物的适应与学习功能,艾什比发展了维纳和香农提出的控制论基本概念。他引入两个作为控制论大厦基础的新概念,这就是稳定性和超稳定性。并非艾什比首创稳定性这一概念,数学家早就研究过微分方程的稳定性问题;维纳也提到稳定性判别对于反馈特别重要。艾什比的贡献在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稳定性。他发现生物适应和维持生存这类行为从结构上看就是稳定性。趋向一个目的的运动也是具有稳定性的。把系统纠正干扰造成偏差的机制和生物适应行为联系起来,发现它们结构的一致,这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它表明,当控制论普遍运用到生物学与社会科学时,稳定性已不是一个比反馈和信息低一层次的概念,它也是控制论的基石之一。
为什么说发现稳定性和适应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控制论的重大进展呢?我们知道,“适应”本来是一个重要但多少有点含糊的概念。生物体适应环境,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适应一般是用于表示一个整体中两个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部分相互关系的重要形式。一旦发现了适应与稳定机制的联系,就意味着“适应”这个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中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可以清晰地把握了。正如反馈概念的提出,大大推进了作用与反作用的研究那样。
“超稳定性”是艾什比独创的概念。他在坎农著名的思想“内稳态”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提出了超稳定系统。艾什比认为,当一个系统旧有的稳定性不可避免地破坏时,如果有一种机制可以使稳定性重新建立,那么,这种系统可以称为“超稳定系统”。他运用清晰的数学语言,给出超稳定机制的结构,并用它来理解生物体的学习功能。生物体适应环境可以看作一种稳定性,而学习正是生物体从不适应(或者从不太适应)变为适应(或更适应)的过程。超稳定性就是理解这种过程的关键。超稳定系统是《大脑设计》中的核心思想之一。深入理解它后,就对大脑的最基本行为——学习能力——可以获得进一步的认识。
艾什比引进这两个概念,对控制论是很有意义的。由于这两个概念具有一般方法论的特点,它们不仅适用于研究大脑和生物体,而且原则上可以运用到任何复杂系统。艾什比的方法为控制论推广到社会科学中去开辟了道路。我们知道,今天社会科学家碰到的困难,和当年生物学家碰到的困难有类似之处。如果从一切细节出发,比如从具体的经济过程、政治事件、文化、地理、人口资源以及人们的心理性格特征出发,就等于是以无穷多变化着的为起点来研究社会结构,正如从生物体的一个个神经元出发来理解学习功能一样,问题会复杂得无从下手研究。一旦运用艾什比的方法,提出社会整体的宏观模型,从模型总结机制,再从机制寻找相应的重大因素,研究就将容易得多,也更具有科学性。
当然,艾什比并没有作这种推广,但《大脑设计》作为一本控制论的理论著作,它为这种推广提供了出发点。从这些概念出发,可以用稳定性来研究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适应,以及适应方式的变化,即社会演化过程。三十多年来,生物控制论、经济控制论、社会控制论蓬勃地发展起来。特别令人高兴的是,近十几年来,控制论方法已深入到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人们原来以为根本不能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的领域,并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因此,今天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吸收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艾什比的研究成果,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大脑设计》这本书有什么不足之处呢?任何一部科学著作都是一个时代人类思想的结晶,它也必然带着那个时代人们思想方式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从这个角度讲,对于真正的科学著作,我们一般只讲特点而无所谓“缺点”。但如果把它看作人类认识真理的远征中一块小小的里程碑,每一种理论的提出不过是开辟了新的思路。它有两重任务:第一,使后继者获得较为正确的知识和方法,迅速地把他们引到探索的前沿;第二,它应该指出那些作者还来不及走但应该走的路,即提出这门学科在未来的新生长点。在《大脑设计》一书中,第一个任务完成得较好,对于第二个任务,它显得有某些不足。
《大脑设计》是一本理论专著,但它基本上没有涉及数理逻辑、元数学、递归过程,特别是哥德尔理论。而这些方面的理论,对于认识大脑和思维是十分重要的,即使是对于学习机制和适应过程的研究来说,也不是没有关系的。五十年代以后,自动机理论和哥德尔定理构成了控制论基础的重要方面。而这些方面的进展,至今为止看起来和艾什比的著作关系不大。也许,并不该责备艾什比,这本书是为生物学家写的。直到今天,数理逻辑、自动机理论、哥德尔理论与大脑思维以及控制论的哲学基础,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还没有明确的结论,至今仍在探讨之中。
本书第二个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对突变与渐变关系的探讨。艾什比为了研究学习机制,把台阶函数引入了控制论。台阶函数即突变是超稳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超稳定系统中,台阶函数的突变是受连续变化着的参数影响的,那么,连续变化与突变是什么关系呢?艾什比仅仅指出这取决于临界点的分布,可惜艾什比并没有去讨论临界点分布的规律。今天发现,事物的稳定性、台阶函数的突变以及参数连续变化这三者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虽然这三者都是艾什比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超稳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艾什比却没有把它们之间更本质的关系揭示出来。
科学发展的规律是,如果一本著作中没有指出它自然萌发的新生长点,那么,就只有靠其他人来重新发现。确实,这方面的研究正好相应着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现的一门新学科分支的出现,这就是突变理论。人们会遗憾地读到,艾什比已经几乎碰到这个新生长点了。在《大脑设计》7.17节中,他差不多谈到了突变理论的基本思想,但他没有重视。直到今天,随着突变理论的广泛应用,表明它和艾什比的体系存在着一致性。控制论研究者应该进行一种新的综合:把突变理论的新成果与艾什比的理论统一起来。这样,控制论就会有一个更为深厚的基础。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去谴责艾什比的疏忽。他毕竟不是数学家。三十年前,大部分科学家并不熟悉代数几何和微分拓扑。我们在这里之所以要指出这一点,不过是想表明,今天许许多多新理论成果的涌现,都有可能成为现代控制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控制论作为一座宏伟的边缘学科大厦,虽已初具规模,但还未建成。
今天,继续建设完善控制论理论大厦,并用控制论方法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更广阔的领域进军,在我国也开始进行了。我们热诚地希望:
“中国的控制论学者、特别是中青年研究者能够站在艾什比工作的肩上!”
一、研究意义追问:“有用”还是“无用”
犹记2月至5月间,香港特区正处于“非典”的大恐慌之中。当其时,我受邀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作为期3个月的访问研究。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下午,中心主任关信基教授带领一群访问学者,照例前往市郊公园“行山”。爬山途中,中心助理主任熊景明女士给访问学者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各位调查研究某一问题,一般都经历过很长的时间,其间花费了很多的心血,但最后得出的结论,往往却并不比“当地人”高明多少。试问各位同仁,大家自觉学者进行研究的意义究竟何在
现在,我己经不太记得,自己当时有没有回答上述问题;或者如果我曾经回答过的话,又是如何回应上述问题的了。如果只是从教科书上搬来现成的说法,诸如科学研究可以认知现象、解释问题或预测未来之类的搪塞一下,并非困难,但是,不能不说,从那时起,我就痛苦地感受到,熊景明女士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而又困难的问题。说其尖锐,是因为这一问题,是任何一位严肃认真的研究者,都会遇到他人质疑自己,并且也会经常扪心自问的一个问题;称其困难,则是因为对于人文学科尤其是致力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社会科学的研究者而言,如果他不是一个过于僭妄的人,这一问题的确令人难以遽然作出十分肯定的答复。因于此,尽管以前我也经常自问此一问题,但自从熊景明女士提出上述问题后,它就像一丛蓬勃生发的带刺野草,迅速根深叶茂,再也无法从我内心深处拔除了。刚好凑巧的是,后来我在一本熊景明女士参与编写的有关农村题材的著作中,看到了她本人对此问题的一个间接回答。据那书中记载,一些受访的农村地方人士指出:虽然通过学者之口哪怕只是说出了跟本地人士完全一样的见解和主张,但却更容易引起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注意。而这种注意,就会促使一些棘手的问题能够得到较快的解决。
当然,这种间接回答,显然难以把学者的专门研究与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区分开来。不过,大多农村教育研究者都很清楚:农村教育研究往往就是对策研究,而这首先就要求应认知某一具体的农村教育现实问题及其根源所在,然后才可能提出可行的破解之道。一般说来,对于研究者而言,认知问题并非极端的困难,但提出真正可行的解决问题之道,却绝非易事。尤其是当研究者深入认识到产生诸多农村教育问题的体制和政策背景之后,就会愈发感到:学者们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无论如何高明美妙,如果不能被整合进社会现实的利益和价值博弈结构中,最终都会成为‘水月镜花”。这样一来,学者们的专门研究除掉能够“唤醒’少数人了解相关的教育问题外,甚至还不如媒体对一些问题的披露性报道更能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果真如此,这就又回到了熊景明女士的上述问题上来:学者们的专门研究,究竟价值何在这是每一个有志于和正在从事农村教育研究的人都难以回避的锥心之问。
二、研究立场反省:“客观”抑或“同情”
当前,农村教育研究中存在着的另一个重大困扰是,究竟应该从何种立场出发,观察和讨论农村教育的诸多问题就国内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看,有些研究者是从一种“局外人”的立场上,
持一种实证科学的态度,力求尽可能‘客观地”研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农村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另外,最近几年来,也逐渐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强调应秉持一种“同情”和“理解”的立场,强调要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去解释和建构特定情境下的知识、结构和意义。这突出地体现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学者在引入“质的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和“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等西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后,所做出的农村教育研究成果之中。但总起来看在农村教育研究领域内,持‘局外人”研究立场者占据了较为明显的优势。
上述占主流位置的把农村教育“对象化”的所谓“客观”研究立场,当然也遭到了另外一些“圈内人”毫不客气的批评。譬如,有人就曾明确指出:一些农村问题研究者总是预设了一种远比农村教育当事人更为高明的立场,总是以用自己的一套概念和话语体系,先入为主地去框套和剪裁农村教育现实,然后得出自以为深刻的结论,提出自以为得计的对策和建议。其实,这些研究者并不见得比农村教育的“当局者”更能明白某些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得出的结论和建议,也不一定能比当地人深刻和高明到哪里去。这些农村教育研究者,甚至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农村教育的各方相关人士究竟有哪些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其实,他们也不在意农村教育的相关人士到底有哪些感受和想法。他们的兴趣之所在,仅仅是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而己。这种研究的立场和思路,是完全“外在于”农村教育的真实场景的。针对上述问题,批评者们明确主张:农村教育研究者不应该以一种高高在上的立场,对农村教育“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应更多地贴近农村教育的具体情景及其当事人的真情实感,从而提出一些有助于改变农村教育面貌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应该说,上述批评及其主张,对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状况而言,是相当中肯和富有启发性的。
然而,也应看到,哪怕是一个从事纯粹“行动研究”的农村教育研究者,只要他还没有成为一个单纯的“行动者”,他就不应该忘记自己承担的“研究”使命。因为,就研究者的基本任务来看,不论是持“客观”立场还是“同情”立场的研究者,恐怕都难以否认,只要是某种活动还能被称得上是一罕中‘研究”,那就不能没有最为基本的“认知”功能。所以,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研究者,都应该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如何解决认知的“有效性”问题。另外,作为“旁观者”的研究人员,无论如何努力去“同情”地‘理解”那些“当局者”,也无法达到他们本人对自己的理解程度。这就表明,研究者根本就不应该把自己的使命仅仅定位在同情和理解当地人之上。而且,即使是从研究者的单纯认知使命出发,由于“客观地”认知与“同情地”认知所致之“知”有所不同,而欲致何种之“知”又与研究目的密切关联,这就要求,农村教育研究者在进入研究‘现场”之际,首先就应明确:自身的研究目的是认知和理解问题的现状阐释和建构新的价值与意义还是指导和改造农村教育实践抑或三者兼而有之然后,再据此择定自己的研究立场更为恰当一些。从此出发,容易发现,笼统地以一种研究立场批评其他立场,根本不太可能具备太多的建设性意蕴。
三、研究方法整合:“客位”与“主位”交融
那么,在现实的农村教育研究中,有没有对上述“客观”与“同情”两种不同研究立场加以整合的可能性呢为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美国当代人类学家、文化唯物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文。哈里斯(MarvinHarris)所创立的“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方法论。或许他的观点,能够为我们确定恰当的农村教育研究立场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马文°哈里斯认为:由于一般人们习惯于认定,客观就是“科学的”,主观就是“非科学的”,所以,运用“主观”和“客观”这对范畴讨论社会文化现象,经常会导出不恰当的结论甚至是引起人们观念上的混乱。为此,他主张,“应当解决两组不同的`区别:第一,思想事件与行为事件之间的区别;第二,主位事件与客位事件的区别”(马文。哈里斯著:《文化唯物主义》,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关于第一种区别,即要求研究人类生活时,应注意区分人类行为活动及其对环境的效果,又要注意人类头脑中感受到的所有思想和感觉;对于第二种区别,就是要求研究者应对事件参与者的思想和行为,能够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加以考虑和认知,即从参与者本身的立场即“主位立场”以及旁观者的立场即“客位立场”加以衡量与考察。据此,马文。哈里斯提出了“主位文化”和“主位观点”以及“客位文化”和“客位观点”的概念与范畴。在他看来,主位文化的观点,是以事件参与者或文化负荷者的观念和范畴为依据,也即以当地提供消息的人所描述和分析的恰当性为最终的判断标准;相对而言,客位文化的观点,则代表着科学的判断,可经由受过训练的观察者来加以证实,或说把旁观者在描述和分析事件时所使用概念和范畴作为最终的判断依据。对于一项活动或事件,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即参与者和旁观者的立场去观察和分析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前者称为“主位研究法”,后者称为“客位研究法”。检验主位研究法的记述和分析是否恰当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当地人的世界观,是否被当地人认可为正确的、有意义的、恰当的;检验客位研究法是否恰当,则只看它能否就社会文化异同的原因给出科学的理论阐释。这时研究者所使用的观念,就不再是当地人一定要认可的观点,也不一定能被当地人所理解了。研究的目的,即不是为了从主位观点转向客位观点,也不是从客位观点转到主位观点,而是尽可能描述两种不同的文化观点,并且,尽可能地用一种观点解释另一种观点。
丘成桐
--------------------------------------------------------------------------------
丘成桐教授应北京大学邀请,出席北大百周年校庆,并于一九九八年五月五日,与另外三位杰出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教授、李远哲教授和朱棣文教授在北京大学举行学术讲座,上千名北大师生反应热烈,三小时的讲座,座无虚席。
今天要讲的是数学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这原是苏联人写的一本书的书名,和今天的演讲内容借过来作为演讲的名称。
今天是北大百周年校庆,五四运动便是北大学生发动的。作为演讲的引子,让我们先简略地回顾一下“五四”前后中西文化之争。十九世纪中业以后,中国对西文科技的认识,是“船竖炮利”,在屡次战争失利后,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即以传统儒家精神为主,加入西方的技术。到了五四运动前后便有了科玄论战。以梁漱溟为主的一派以东方精神文明为上,捍卫儒学,以为西方文明强调用理性和知识去征服自然,缺乏生命之道,人变成机械的奴隶;而中国文化自适自足,行其中道,必能发扬光大。其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西方哲学家罗素等对西方物质文明深恶痛绝,也主张向东方学习。另一派以胡适为首者则持相反意见,他们以为在知识领域内科学万能,人生观由科学方法统驭,未经批判及逻辑研究的,皆不能成为知识。
科玄论战最终不了了之,并无定论。两派对近代基本科学皆无深究,也不收集数据,理论无法严格推导,最后变得空泛。其实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特点。一方面极抽象,有质而无量,儒道皆云天人合一,禅宗又云不立文字,直指心性。另一方面则极实际,庄子说“蔽于天而不知人”。古代的科学讲求实用,一切为人服务,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莫不如此。要知道西方技术之基础在科学,实际和抽象的桥梁乃是基本科学,而基本科学的工具和语言就是数学。
历代不少科学家对数学都有极高的评价。我们引一些物理学家的话作为例子。R.Feyman在「物理定律的特性」一书中说我们所有的定律,每一条都由深奥的数学中的纯数学来叙述,为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E.Wigner说数学在自然科学中有不合常理的威力。F.Dyson说:在物理科学史历劫不变的一项因此,就是由数学想像力得来的关键贡献,基本物理既然由高深的数学来表示。应用物理,流体等大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只要能得到成熟的了解时,都可以用数学来描述。写过「湖滨散记」的哲人梭罗也说有关真理最明晰,最美丽的陈述,最终必以数学形式展现。
其实数学家不只从自然界吸收养分,也从社会科学和工程中得到启示。人类心灵中由现象界启示而呈现美的概论,只要能够用严谨逻辑来处理的都是数学家研究的对象。数学和其他科学不同之处是容许抽象,只要是美丽的,就足以主宰一切,数学和文学不同之处是一切命题都可以由公认的少数公理推出。数学正式成为系统性的科学始于古希腊的欧机里德,他的「几何原本」是不朽名作。明末利玛窦和徐光启把它译成中文,并指出“十三卷中五百余题,一脉贯通,卷与卷,题与题相结倚,一先不可后,一后不可先,累累交承 渐次积累,终竟乃发奥微之义”。复杂深奥的定理都可以由少数简明的公理推导,至此真与美得到确定的意义,水乳交融,再难分开。值得指出,欧机里德式的数学思维,直接影响了牛顿在物理上三大定律的想法,牛顿距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与「几何原本」一脉相承。从爱因斯坦到现在的物理学家都希望完成统一场论,能用同一种原理来解释宇宙间的一切力场。
数学的真与美,数学家的体会深刻。Sylvester说“它们揭露或阐明的概念世界,它们导致的对至美与秩序的沉思,它各部分的和谐关联,都是人类眼中数学最坚实的根基”。数学史家M.Kline说“一个精彩巧妙的证明,精神上近乎一首诗”。当数学家吸收了自然科学的精华,就用美和逻辑来引导,将想像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创造出连作者也惊叹不已的命题。大数学家往往有宏伟的构思,由美作引导,例如Weil猜想促成了重整算数机何的庞大计划,将拓扑和代数几何融入整数方程论中。由A.Grothendieck和P.Deligne完成的Weil猜想,可说是抽象方法的伟大胜利。回顾数学的历史,能够将几个不同的重要观念自然融合而得出的结果,都成为数学发展的里程碑。爱因斯坦将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融合,成为近百年来物理学的基石;三年前A.Wiles对自守型式和Fermat最后定理的研究,更是扣人心魄。数学家能够不依赖自然科学的启示得出来的成就,令人惊异,这是因为数字和空间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们的结构也是宇宙结构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紧记,大自然的奥秘深不可测,不仅仅在数字和空间而已,它的完美无处不在,数学家不能也不应该抗拒这种美。
本世纪物理学两个最主要的.发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对数学造成极大的冲击。广义相对论使微分几何学“言之有物”,黎曼几何不再是抽象的纸上谈兵。量子场论从一开始就让数学家迷惑不已,它在数学上作用仿如魔术。例如Dirac方程在几何上的应用使人难以捉摸,然而它又这么强而有力地影响着几何的发展。超对称是最近二十年物理学家发展出来的观念,无论在实验或理论上都颇为诡秘,但借着超弦理论的帮助,数学家竟能解决了百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超弦理论在数学上的真实性是无可置疑的,除非造化弄人,它在物理上终会占一席位。
上世纪末数学公理化运动使数学的严格性坚如盘石,数学家便以为工具已备,以后工作将无往而不利。本世纪初Hilbert便以为任何数学都能用一套完整的公理推导出所有的命题。但好景不常,Godel在931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数学原理」中的形式上不可断定的命题及有关系统I”。证明了包含着通常逻辑和数论的一个系统的无矛盾性是不能确立的。这表示Hilbert的想法并非是全面的,也表示科学不可能是万能的。然而由自然界产生的问题,我们还是相信Hilbert的想法是基本正确的。
数学家因其品禀各异,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种:
(一)创造理论的数学家。这些数学家工作的模式,又可粗分为七类。
●从芸芸现象中窥见共性。从而提炼出一套理论,能系统地解释很多类似的问题。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上世纪末Lie在观察到数学和物理中出现大量的对称后,便创造出有关微分方程的连续变换群论。李群已成为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
●把现存理论推广或移植到其它结构上。例如将微积分由有限维空间推广到无限维空间,将微积分用到曲面而得到连络理论等便是。当Ricci,Christofel等几何学家在曲面上研究与座标的选取无关的连络理论时,他们很难想像到它在数十年后的Yang-Mills场论中的重要性。
●用比较方法寻求不同学科的共同处而发展新的成果。例如:Weil比较整数方程和代数几何而发展算数几何:三十年前Langlands结合群表示论和自守形式而提出“Langlands纲领”,将可以交换的领域理论推广到不可交换的领域去。
●为解释新的数学现象而发展理论。例如:Gauss发现了曲面的曲率是内蕴(即仅与其第一基本形式有关)之后,Riemann便由此创造了以他为名的几何学,成就了近百年来的几何的发展;H.Whitney发现了在纤维丛上示性类的不变性后,Pontryagin和陈省身便将之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陈示性类在今日已成为拓扑和代数几何中最基本的不变量。
●为解决重要问题而发展理论。例如J.Nash为解决一般黎曼流形等距嵌入欧氏空间而发展的隐函数定理,日后自成学科,在微分方程中用处很大。而S.Smale用h-协边理论解决了五维或以上的Poincare猜想后,此理论成为微分拓扑的最重要工具。
●新的定理证明后,需要建立更深入的理论。如Atiyah-Singer指标定理,Donaldson理论等提出后,都有许多不同的证明。这些证明又引起重要的工作。
●在研究对象上赋予新的结构。Kahler在研究复流形时引入了后来以他为名的尺度;近年Thurston在研究三维流形时,也引进了“几何化”的概念。一般而言,引进新的结构使广泛的概念得到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有时结构之上还要再加限制,如Kahler流形上我们要集中精神考虑Kahler-Einstein尺度,这样研究才富有成果。
(二)从现象中找寻规律的数学家。这些数学家或从事数据实验,或在自然和社会现象中发掘值得研究的问题,凭着经验把其中精要抽出来,作有意义的猜测。如Gauss检视过大量质数后,提出了质数在整数中分布的定律;Pascal和Fermat关于赌博中赔率的书信,为现代概率论奠下基石。五十年代期货市场刚刚兴起,Black和Scholes便提出了期权定价的方程,随即广泛地应用于交易上。Scholes亦因此而于去年获得诺贝尔的经济学奖。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话说回来,要作有意义的猜测并非易事,必须对面对的现象有充分的了解。以红楼梦为例,只要看了前面六七十回,就可以凭想像猜测后面大致如何。但如果我们对其中的诗词不大了解,则不能明白它的真义。也无从得到有意义的猜测。
(三)解决难题的数学家。所有数学理论必须能导致某些重要问题的解决,否则这理论便是空虚无价值的。理论的重要性必与其能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成正比。一个数学难题的重要性在于由它引出的理论是否丰富。单是一个漂亮的证明并不是数学的真谛,比如四色问题是著名的难题,但它被解决后我们得益不多,反观一些难题则如中流砥柱,你必须将它击破,然后才能登堂入室。比如一日不能解决Poincare猜测,一日就不能说我们了解三维空间!我当年解决Calabi猜测,所遇到的情况也类似。
数学家要承先启后,解掉难题是“承先”,再进一步发展理论,找寻新的问题则是“启后”。没有新的问题数学便会死去,故此“启后”是我们数学家共同的使命。我们最终目标是用数学为基础,将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学融合起来。
自从A Wiles在1994年解决了Fermat大定理后,很多人都问这有什么用。大家都觉得Fermat大定理的证明是划时代的。它不仅解决了一个长达350年的问题,还使我们对有理数域上的椭圆曲线有了极深的了解;它是融合两个数论的主流――自守式和椭圆曲线――而迸发出来的火花。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多年来椭圆曲线在编码理论中发展迅速,而编码理论将会在电脑贸易中大派用场,其潜力无可估计。
最后我们谈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差异。总的来说,在物理学的范畴内并没有永恒的真理,物理学家不断努力探索,希望能找出最后大统一的基本定律,从而达到征服大自然的目的。而在数学的王国里,每一条定理都可以从公理系统中严格推导,故此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数学家以美作为主要评选标准,好的定理使我们从心灵中感受大自然的真与美,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悠然境界,跟物理学家要征服大自然完全不一样。
物理学家为了捕捉真理,往往在思维上不断跳跃,虽说是不严格和容易犯错,但他们欲能把自然现象看得更透更远,这是我们十分钦佩的。毕竟数学家要小心奕奕、步步为营,花时间把所有可能的错误都去掉,故此这两种做法是互为表里,缺一不可的。
1.森林防火的必要性森林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然而森林火灾能使这些宝贵资源付之一炬。因此防止森林火灾就是保护自然资源。
1.1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森林是人类及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众所周知森林在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森林火灾会使森林的这些功能减弱甚至消失。因此防止森林火灾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1.2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需要森林火灾是森林3大自然灾害之首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森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没有森林就没有林业。我国是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远远低于72的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国土仍是我国林业所要做的主要工作。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可以说是我国林业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国家为了保护现有天然林制定了严格控制对天然林采伐的政策并由国家财政增加对林业的投入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然而森林火灾能在短时间内烧毁大片森林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因此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事业的基础工作。
1.3森林防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林区森林防火关系到千家万户森林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森林火灾会使森林遭受破坏甚至消失给林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困难。另外森林火灾还会直接威胁林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森林防火不仅要防止意外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而且还要同少数不法分子作斗争防止其故意纵火维护林区社会安定。
2.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途径2.1通过政务信息进行大力宣传政务信息是各级领导掌握工作情况、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一种更深层次和更高要求的宣传手段。各级森林防火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做好林业信息的报送工作。
2.2通过各级党报和广播电视台宣传各级党报和广播电视台是本地区的重要信息宣传阵地要积极争取、配合、支持新闻媒体记者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报道。鼓励森林防火职工向各级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投稿。要加强与当地新闻媒体和宣传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综合性、权威性的优势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森林防火事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2.3通过林业部门新闻媒体宣传各级森林防火部门要加强系统内部宣传媒体的沟通和协调做好向《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业》、《森林防火》、《森林消防信息》等媒体的信息宣传稿件报送工作。
2.4向林区基层群众和中小学生宣传通过办墙报、刷写标语、印发通告和宣传资料、树立宣传牌、出动宣传车、组织文艺演出制定村规民约、签订责任书、发放宣传画等各种形式加大对林区群众和风景区游客的森林防火宣传力度。
2.5加大信息资源的采用力度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加强对森林防火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利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创办信息宣传载体拓宽信息采集和宣传渠道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全面、及时、准确、实用的信息服务。
3.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措施3.1进一步强化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影响面广、处置起来往往兴师动众耗费巨大。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要把森林防火作为一件大事来抓。3.2认真落实防火责任要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责任单位要将森林防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翔实而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精干高效、信息畅通、反应快捷、保障有力的森林防火指挥体系做到党政一把手必须负总责分管领导必须具体抓、具体工作人员必须亲自抓。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对本辖区的森林防火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山头地块领导及工作人员实行划片包干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责任。
3.3切实增强防火意识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防火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把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到每个乡镇、每个村组、每个农户。要充分利用各类中小学校把森林防火教育工作融入学生课堂形成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告知家长家长教育孩子的良性循环。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一些典型火案进行公开曝光以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
3.4完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完善森林防火预案和应急预案、落实与完善规章制度、启动每日零报告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
3.5加强火源管理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一个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控制和扑灭一场规模巨大的森林火灾因此预防措施在森林防火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尽最大努力减少火源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在森林火灾高风险时期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切实消除各种火灾隐患。在入山管理上防止各类火种入山切实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对重点人员和地区要进行细致地检查工作。在控制野外火源上采取宁紧勿松、宁严勿宽的工作方法堵塞各种漏洞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具体实施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加强对保护区内施工人员、露营者、放牧者及其他重点人员的监护管理进一步强化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二是在景区设立森林防火检查站禁止任何人携带火源对所有人员和车辆进行实名登记随时掌握保护区动态做到情况明、信息准及时将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三是加大巡山力度坚持巡护到位不留死角做到天天有巡查处处有监督、时时有登记。四是在节日用火高风险时期加大对重点段和重要地点的巡护、监查力度对林区内民俗用火点实行定人定点看守。
3.6全面排除各种隐患各地一定要把林区野外火源管理作为当前森林防火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坚决禁止造林烧山、烧田坎和草木灰等一切农事用火严防痴、呆、傻人员及小孩等人群在野外用火、玩火及燃放鞭炮、烟花等。要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隐患排查要做到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漏洞得到及时堵塞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3.7坚决做到依法治火各级森林公安机关要依法及时查处森林火灾案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涉火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对因失职、渎职引发森林火灾或贻误扑火时机、防火责任不落实、组织扑火不得力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依纪追究当地党政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是由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所决定的, 而且还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可持续的有效途径。近些年来, 为了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有关部门在造林绿化事业上不断加大投资建设力度, 我国造林绿化事业获得了较快发展, 在很多造林难度较小的地区, 已经基本上顺利的完成了造林绿化任务, 森林覆盖面积也有了明显提高, 有力地改善了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实施造林绿化后, 不仅能够让沙化耕地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土壤蓄水能力也随之增强, 有效地控制住了水土流失问题, 同时造林绿化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经济林, 能够产生较为客观的经济效益。
通过造林绿化工程的有效实施, 首先, 能够让空气污染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尤其是当前我国空气污染形势日益严峻, 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及固体颗粒越来越多, 而树木不仅能够让有毒气体得到净化, 对固体颗粒还有比较强的吸附作用, 因而能够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其次, 可以起到较好的防风固沙作用, 让土地退化和沙漠化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沙漠中所存在的风和沙具有很强的毁坏能力, 为了增强对风沙的抵御能力, 改善土地沙漠化的现状, 植树造林是个很好的选择。最后, 在开展造林绿化的过程中, 还能够使温室效应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另外, 土壤蓄水能力还能在开展造林绿化工程中得到提高。
2 造林绿化工程的管理
2.1 加快造林绿化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在造林绿化工程中, 负责质量管理的人员, 他们既是制定管理制度的参与者, 同时又是执行管理制度的行为人, 因此造林绿化质量管理人员自身责任感以及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造林绿化质量水平能否得到有效保证, 进而促进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要想加快造林绿化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 对于现有的造林绿化管理人员而言, 要定期为其组织相关培训, 不断加大对树木种植技术以及相关管护工作的培训力度, 既可以采取开班授课的培训方式, 也可以邀请在造林绿化方面有造诣的专家或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促使其技术知识与管理能力的明显提升, 这对科学合理的进行造林绿化规划工作是极为有利的。其次, 应该对造林绿化工作人员长期不佳的工作及其生活环境加以改善, 以解决长期以来造林绿化工作人员“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 通过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从而在工作中增强责任感, 并以极高的工作热情投入到造林绿化工作中去。最后, 建立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也是很重要的, 有关部门应当尽可能地让造林绿化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得到提高, 以保持其工作动力, 但是必要的惩罚举措也是必要的, 对工作责任感不足的质量管理人员应该给予其适当惩罚以增强其工作责任感。
2.2 不断提高造林绿化各环节质量水平
对于造林绿化工作而言, 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必须提供质量保障, 特别是招投标环节以及后期施工监理环节直到最后的竣工验收环节, 一定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一是在合同签订环节, 有关部门应该汇集到一起, 协调一致地探讨造林绿化的相关问题, 尤其是工程进度与质量安全等, 这些都要探讨出统一的结果, 并明确各方权责;二是在项目正式付诸实施之前, 一定要对林木品种的选择做好科学规划工作, 关注林木品种、林木规格及其生长所需的环境气候, 同时还需要对苗木做好出圃检查工作, 如:苗木的高度、根茎要求、病虫害等, 以确保林木质量;三是要充分考虑造林绿化区域的地形地貌条件、土壤土质等, 并强化监管, 确保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树木的种植, 后期为了保证种植树木的成活率及保存率, 管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可以使得树木死亡率得到极大的降低, 以提高造林绿化效果。
2.3 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绿化意识
开展造林绿化活动与广大群众利益息息相关, 既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又具有比较广的覆盖范围。因此, 对于负责造林绿化的各级领导而言, 一定要做好造林绿化的质量管理工作, 并适时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确保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 同时还要促使广大群众的环保绿化意识得到增强。另外, 负责工程建设的技术管理人员不能仅仅实施远程指挥, 应该亲自深入到绿化工程施工现场中, 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有助于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要做好造林绿化工作, 仅仅依靠单个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加强多部门的协作, 此外, 还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运用当前的质量管理理念, 以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管理水平实现质的提升。为了让全民共同参与管理, 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向广大群众通过宣传标语张贴以及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进行大肆宣传, 广大群众一旦投入到造林绿化的管理中去, 就可以实现对造林绿化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监督监控, 这对林业产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2.4 强化对施工现场及后期管护的管理
首先, 应当对一线职工所进行工作的质量提供保证。对于造林绿化工程而言, 由于施工形式特殊、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在具体实施时往往需要大量的一线林业工作者来完成, 因此, 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往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一线林业工作者的施工质量。考虑到造林绿化工程作业不仅枯燥乏味, 而且对体力的消耗特别大, 职工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比较频繁, 作为领导, 就要善于通过各种激励方式, 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并使其具有强烈的工作热情, 同时还能使一线职工工作责任心得到有效增强, 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其次, 应该做好对造林绿化原材料的筛选工作。在整个造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往往会用到苗木、地膜以及肥料等相关材料, 如果所使用的材料不合格或者有毒有害那么所造成的后续影响将是极其巨大的。因此, 必须在施工之前做好对绿化原材料的筛选工作,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从而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再者, 要不断提高苗木成活率, 因为整个造林绿化工程实施的效果往往可以通过成活率这一指标体现出来, 为了能够获得较好的造林绿化效果, 一定不能人为的违背植物生长规律, 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种植, 并做好植后管护工作, 这样才能保证成活率及保存率。最后, 还要促进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相互融合。在实施造林绿化的过程中, 应当重点控制好各施工工序的质量, 对每项造林绿化每个工序, 做好质量检查验收, 对重点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度, 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还要避免因系统因素所导致的质量变异问题, 避免工作质量出现问题。尽管前期施工比较重要, 后期管护工作同样也是相当重要的, 试想如果后期缺乏有效的管护工作, 那么无论前期施工做的多么到位, 林木死亡的情况依然会出现, 不仅使得整体景观效果受到影响, 对工程施工质量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 一般绿化施工合同规定, 第一年为种植期, 第二、三年为管护期, 这样能够提高绿化植物的成活率。
摘要:指出了生态环境不仅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 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通过造林绿化工程的开展, 能够使得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对于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造林绿化的意义着手, 就造林绿化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期能够加快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进程。
关键词:造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董晓莉.造林绿化的意义和管理方法[J].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5 (7) :301.
[2]龚家勇.林业技术对造林绿化的意义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 2015 (6) :58.
关键词:二次采集数据迁移
开发井源头数据迁移是指将开发井的单井地质资料数据从录井源头数据库中通过二次采集、数据迁移技术同步或定时迁移到需方的数据库中。此项技术由地质录井公司于2008年开始推广。目前,迁移系统正在为孤岛、河口、石油开发中心、孤东、桩西、东辛、滨南、鲁胜8个采油厂提供服务,已迁移4000余口井的数据。此项工作不仅为采油厂开发数据库建设提供了便捷、高效、准确的服务,也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库信息的利用率
1 开发库录井信息应用现状
目前,油田数据库分为勘探、开发两大类,各有自己的数据标准、有自己的管理方案,并运行着相对应的管理系统。录井数据库隶属于勘探一路,信息涵盖单井基本信息、地质地层、岩性剖面以及地层含油性等全套录井过程及成果信息,还包含部分与录井解释相关的钻井、测井等信息,是勘探开发综合研究、生产决策应用的基础。自2006年开发井录井仪以及《录井现场资料处理系统》广泛使用以来,录井信息库除探井信息外还包含了大量的开发井信息,并通过不断改进,使得数据库的信息结构更趋合理、完善。然而这些宝贵资源在完成录井资料整理后,就只有提交勘探数据库,录井库中生产井信息便被束之高阁,造成极大的浪费。
由于生产研究的需要,开发数据库中涵盖了部分录井业务相关的数据表。地质所采油矿的方案编制、生产运行及管理措施、井位设计、新区方案部署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录井信息,现在技术人员只能通过录井生产网页查看随钻信息或找现场录井队要,有时根本找不到,需要查找纸质报告,这些已在录井数据库中存在的信息在采油厂却需要开发人员再次重复录入,不仅增加了开发数据库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录入过程中也极易产生数据错误,增加了数据管理和使用的难度。给应用人员带来了许多不便。在找到资料的情况下,也是以文件方式各自存放,既不便管理,更不便共享。
油田开发生产一体化建设和基础性建设,对油藏开发生产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建设逐渐完善,不同开发组织,单元和个人,一线生产和后勤科研之间,更加高效的沟通,协同生产成为可能。
在油田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按照采油厂、油公司的要求,录井公司自2008年实施了开发井源头数据迁移工作。该迁移过程从信息录入着手,合理调整数据库结构,通过数据接口程序,在录井完井数据库中进行二次采集,最后运用迁移程序将合格的信息迁移至需方的开发数据库中。
2 数据迁移的方法研究
开发数据库与录井数据库在结构上和数据库类型上都不同,要进行其间数据迁移,必须有专门的工具软件,经综合分析,可由录井现场资料处理软件、数据接口软件、迁移软件组成系统来实现。
首先对录井源头采集和开发井所需数据进行数据源对比,完成录井现场资料处理软件升级。由于录井数据库与开发数据库内容上的差异,为确保信息量上满足开发数据库需求,必须从源头上做起,由此按照开发数据库的数据需求对录井现场资料处理软件进行升级,基本满足了开发数据库的入库要求。
其次在录井中间库上编写了一些数据接口程序,对应开发表进行二次采集.由于录井数据库与开发数据库在结构与内容形式上的差异,本系统过在录井服务平台上建立中间数据库表,开发重新进行数据定位的接口软件,如开发的YS_DAA02、YS_DAA02C等表。在接口软件中,以目标库数据表为依据,在源头库多个数据表中搜集、整理出相关数据,通过各种类型上、逻辑上、表现形式上的转换,达到再次采集的目的,即二次采集,从而实现了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对接。
最后一步是编写迁移软件,实现开发井录井源头数据的迁移。迁移软件采取了DotNet DBType数据类型作为中间对应类型,解决了录井SQLSERSER数据库与开发ORACLE数据库间的衔接问题。将中间数据库开发的接口软件定制为作业,实现复杂过程的定时更新,针对目标表建立的一个具体迁移过程作为任务,在调度管理中设置调度信息与已有的任务相关联。实现录井数据每日定时向开发数据库迁移、作业与调度的应用实现迁移过程的自动化。
3 源头数据迁移的意义
开发井源头数据迁移是录井数据库深化应用的先例,实现了信息管理的创新。它的目的建设目标就是建立一套系统,能够将开发数据库所需要的完井地质资料实时录入和远程传输,并通过数据迁移软件实现录井中心数据库与开发数据库数据资源的对接与应用,保证了开发数据库与现场录井数库库的同步,保证数据源头的唯一性,提高了数据流通效率,减少了开发数据库重复录入数据的工作量,让录井数据库直接服务于开发生产、研究。
它的实现具备了以下意义:
首先,是通过数据迁移,完成数据源共享。
其次,利用数据库迁移软件可以将所钻井录井数字信息转换、迁移到采油厂勘探开发数据库,可实现单井资料自动入库,实现开发数据库源头数据采集、录入工作。既便于管理,又节省了采油厂这方面的费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次,系统运行后,保证了录井数据库、开发数据库同类信息的一致性。从源头上实现勘探开发信息一体化。同时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性。
最后,由于这种迁移的自动性,保证数据入库的及时性,为采油厂的开发研究人员及时把握新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提供了更大的帮助。为开发研究人员、生产管理人员高效完成井位设计、方案设计、新区方案部署提供有力的帮助,进一步促进录井公司与各采油厂的协作。
今年,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经营科的组织协调下,在信息中心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开发井源头数据迁移作为公司的重点推广项目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数据迁移工作新增了东辛采油厂、鲁明公司、滨南采油厂、鲁胜公司、纯梁采油厂四家采油厂迁移关系,前不久,公司又召开了东胜公司源头数据迁移推介会,加上原来的河口采油厂、孤岛采油厂、孤东采油厂、桩西采油厂和石油开发中心,开发井源头数据迁移目前已覆盖了油田范围60%的采油厂。
4 源头数据迁移应用发展规划
挖掘现有信息资源潜力,拓宽应用领域,努力追求录井信息应用效果最大化,创造效益。
4.1 数据审核:为使迁移数据能在采油厂得到应用,以带动录井信息在油田范围更广泛应用,促进录井生产,迁移审核软件正在研发中。该软件兼具查看与修改功能,可在审核的同时补入综合表中由开发产生的数据项。
4.2 建立迁移数据查询软件。设计针对迁移中间数据库的查询软件,让迁移数据在入开发库前就可以使用。由于中间库既包含开发表,又包含录井数据表,不仅可以方便开发人员应用,同时也可供我们的研究管理人员查询。
4.3 各类应用辅助软件研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录井数据库、开发井数据库信息,进行勘探开发生产研究过程录井信息应用辅助软件研发,让录井信息发挥更大的效益。
随着迁移系统在各采油厂的推广应用,录井信息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录井成果会获得更高程度的应用,源头数据迁移推广就会更有意义。
【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意义】推荐阅读:
科学研究的意义和特点12-28
科学方法重大意义07-17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条件性问题06-24
科学研究方法论论文05-27
物理科学研究方法10-1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12-17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重点12-18
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06-29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开题报告格式09-14
浅谈科学发展观的意义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