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俗小学作文

2025-04-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乡的年俗小学作文(精选9篇)

家乡的年俗小学作文 篇1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年俗作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年俗作文1

我是地地道道的牡丹区小留镇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就给大家说说我家乡的年俗吧!

“噼里啪啦”,震耳的鞭炮齐鸣,人们睁开双眼,忙碌起来,炸丸子,冻豆腐,蒸馒头,包饺子……迎接着年的到来。我与弟弟也不甘示弱,凑上去帮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咦,老爸和大伯怎么无影无踪了?想偷闲?哈哈,没门儿!哟!原来他们在贴春联,漆黑的大门贴上了红色的大花,增添了不少年的喜庆……

过年了!小镇里的人们起得很早,“咝溜”,饺子下了锅,盛到碗里,然后上供,敬天敬地敬神。点燃金光闪闪的元宝,寓意财源滚滚。接着,面对神仙,轻轻跪下,双手合十,带着美好的愿望磕头。妈妈与大娘带着笑脸去给前辈拜年去了,我与弟弟也跟了上去,比葫芦画瓢,妈妈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慈祥的老奶奶给了我一把糖块!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妇女们换上了红色的衣服,拿着五颜六色的扇子扭秧歌……

“咚,咚,咚”,烟花跃然而上,点缀得天空十分美丽。大人们,小孩儿们,在大街小巷聚在一起,仰望着漂亮的烟花。我与弟弟买了孔明灯,写上自己的新年愿望,然后放飞,迎接20xx年新的“征程”。

家乡的年俗作文2

我的家乡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今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阔别了三年的家乡过年,家乡那边过年有什么习俗呢?让我给你一一介绍吧。

每到年二十八和年二十九,每家每户都要自己动手做年糕和饼。年糕和饼都是用糯米粉做的,只不过年糕没有馅料,而饼的馅料就丰富多了,有芝麻、花生、椰丝和白糖,味道香甜可口,妈妈告诉我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年糕呢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到了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都要杀鸡拜神。中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后开始贴春联贴门神,红红的春联真好看。我发现家里还摆着一把带叶子的红萝卜,问了爸爸才知道原来是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晚饭后小孩子洗澡换上新衣服,大人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小孩子放烟花,大人们聊天,一直等到十二点整,家家户户鞭炮齐鸣,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在鞭炮声中,迎来了大年初一。早饭吃素,接着到邻居家串门。大年初二到初七走亲戚拜年。最热闹的要数元宵后的正月十七游神活动,当天连外出的人都会赶回来参加。“神灵”由小伙子用轿子抬着挨家挨户依次巡游,每到一家所有人都要出来拜,求神灵保佑全家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这就是我家乡的过年习俗。同学们,你们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来和我分享交流吧。

家乡的年俗作文3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每当人们把这句话挂在嘴上,预示着新年又来了。十二月中旬新年的准备活动便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首先最大的活动便是杀过年猪。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猪肉仍是除夕餐桌上的比例最大的菜色。腊肉也是每家每户必做。猪血丸子更是我们邵阳的一大特色。这些原料都在养了大半年的猪身上。每年除夕之前,屠户都是最忙的,家家户户都需要他们的帮忙。一般在这天我们都会请亲戚朋友一起吃饭,一起在过年之前热闹热闹。小时候最喜欢这样到亲戚家轮流吃饭了,气氛热烈,高高兴兴的。

新年除了年夜饭,另一个重头戏便是拜年。我们的大年初一是不能到处拜年的,另一个便是这天不要花钱。据说是初一花钱,这一年就非常难进财了。对于小朋友来说,拜年就意味着存钱罐又多了压岁钱,只希望亲戚朋友们来的更“猛烈”些吧!我们那儿有些地方对拜年的亲戚都会有回礼。比如扯一根红布条再加上苹果。红布条寓意着这年红红火火,苹果则是平安的“代言人”。

除了这些年俗,介绍一个我们邵阳的特色菜—猪血丸子。顾名思义,猪血丸子是用猪血、豆腐、碎猪肉揉成丸子,随后用炭火烘干。别看它黑黝黝的,味道可好了。除了腊肉,这也是家家必备。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的习俗并未改变,却总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环境并未改变,只是身边的人少了,随之心态也变了吧。

家乡的年俗作文4

空气中洋溢着新年的味道,新年带来欢聚,欢聚带来笑语。我家乡是山西,我虽是在园洲长大,但是我对家乡的春节却并不陌生。

山西过年分大年小年,农历12月24日是小年,除夕是大年。在除夕夜大人会给小孩红包,表示吉祥如意。但是,园洲与江西的分量大有不同。在园洲,红包大多数为5元或者10元。在江西,一个红包最少有12元,最多有几百元,最常见的是102元。整钱加零钱,表示年年有余。

在除夕,大家会吃荤菜,鸡鸭猪鱼等。但是,在大年初一,大家要吃斋饭,不吃肉。在园洲,凡是春节,大家通常有肉有菜,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家乡正月初一,不能洗头,不能洗衣服,不能扫地,因为人们认为一洗就会把财气洗去,一扫就会把财气扫去。

还记得年初一,我穿着一身红彤彤的新衣服去奶奶家拜年。“奶奶!新年快乐!”一进门我便大喊。屋里十分整齐,干净。奶奶迎声而来,看见我们,十分高兴,说:“好!真乖!”奶奶脸上的皱纹舒展

开来,就像一朵美丽的菊花。奶奶穿着一件已经掉色的红大衣,黑色的长裤,洁白的牙齿十分显眼,我只是想:奶奶是不是没钱?“给!”奶奶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给我。妈妈连忙说:“不用了!妈!”“没事!给孩子的!”最终,父母未能阻止到“威力强大”的奶奶。我大喜:“谢谢奶奶!”奶奶也很高兴。外面的爆竹声不断响起,像是春节的笑。

家乡的年俗作文5

我们家在河南许昌,在我们这里过年有个习俗,就是讹女婿。

不讹不热闹,谁家的女婿不被讹说明这家在这个村上的人缘不好。不管是刚办过事的新女婿还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女婿都逃不过被讹的命运。

大年初二到初六是过门的闺女带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或者年长一点的妹妹或者姐姐来看样兄弟姐妹们的日子。村上的晚辈早早的就准备好了,有的在村口守着,有的负责打听看谁家的客人到了没有,他们三五成群的一起到家里讹。一般都是要烟吸,没带烟的话讹钱,三五十的,一二百的都有可能,兜里有多少讹多少,讹来的钱凑在一起,请戏班子唱戏,过年图个热闹。

所以如果是过年来串亲戚的,男人要买几包烟,同时兜里要揣一二百块钱,这样的话即使全被讹走,也是有面子的,说明这家的女婿在外面混的不错。有的准备的不充分,或者没有买烟,兜里没装钱,那就等着挨墩吧。

年轻的`晚辈没讹到钱,几个人会墩你,我们这里叫打夯。就是两个人抬着你的脚,两个人拉着你的胳膊,在院子里墩你。有的地方叫“墩女婿”。听妈妈说,有一年有几个人要墩我爸爸,我姐姐抱住那些人的腿,不人墩,弄得大家都大笑不止。

在大城市待惯了,还真有点羡慕农村人的那种生活,他们一家有事众人帮,吃饭串门图热闹。过年讹女婿这种年俗虽说有点俗,但也反应了农村人的热情好客好爽爱热闹的性格。

家乡的年俗作文6

我的家乡在江西的井冈山,那里过年很特别。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家一行人便到赵氏宗祠烧香、拜祖仙,烧了香,鞭炮响完才算好。回了家,只能吃斋饭,没有任何荤味儿。中午饭,开荤了,煮一个猪大腿,大家分着吃,吃完的骨头却被爸爸收了起来,我感到奇怪,就问他:“为什么吃完了肉,要把骨头收起来呢?”爸爸默不作声。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一个春节的末尾。爸爸拿出一个大猪骨头,这是初一留下的,这一天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把猪大腿的骨头吃掉!我不明白:大家难道饿得要吃骨头了吗?中午,大人用大骨头煮了一些羹汤,农民伯伯们拿着大碗喝着,他们喝完就要去春耕了。看着看着,我明白了,这是初一留下的骨头熬成的羹汤,喝下羹汤就代表年过完了,大家要开始劳动了。

劳动可不能少了我们小孩儿。晚上,我们要做一件大家肯定不相信的事情——到别家的地里去偷菜。你震惊了,我开始也震惊了:“大家难不成要当贼?”爸爸苦笑着回答:“当然不是!我们去偷菜是为了博一个好彩头,偷菜也叫‘偷青’,我们偷的这些菜必须是青色的蔬菜,每一种蔬菜都有对应它的彩头:偷到大蒜——好打算;偷到青菜——发财;偷到葱——聪明。”哇!彩头这么好?我有点期待去偷青了。

半夜,我和堂哥蹑手蹑脚地走进了一家院子,弯着腰,低着头,生怕让人发现。他们院子里种的菜真丰富,我一拔,嘿!是个白菜,我要发财喽!堂哥拔出来一根葱,他很高兴,我们相信他真的能变聪明。我们开心地拿着菜走出这家院子。回了家,妈妈把我们偷来的菜一起煮了,妈妈告诉我:“这些菜必须当天吃完,才不让好彩头溜走。”

第二天,被偷了菜的人家生气极了,一个劲儿地骂我们这些“小偷”。我们不大开心了,但爸爸却安慰我们说:“据说,这一天,谁被骂得最狠,谁的运气就会越好!真是恭喜你们了!”一下子我就把生气抛在脑后,“嘻嘻”地笑了。

家乡的年俗作文 篇2

扮台架不仅仅只是因为好看,还有更重要的是:有一种习俗诱使小孩去扮台架上的人——红包。在我们那儿,台架每走过一家门口,那户人家为了让自家好运,主人都会赏赐给我们红包。这种想要得到红包的欲望促使我也想去。起初,父母是不同意我去的,但是拗不过我的死缠烂打,最后,他们只得同意了。

我先到我们村的寿堂去,在那里开始了我的台架之旅。

首先,要先化妆,不过这化的妆可不是用普通的化妆品。因为这样过不了多久,妆就没了。所以,用的是油彩。结束后,必须用油才能洗掉。现在,我的妆化好了,要去换衣间穿上特制的服装。在我的记忆中,那有许多关于《西游记》的衣服:孙悟空、白骨精、猪八戒等等。我换好服装后,就要到台架上站立,在台架上不能坐下,只能站着。

车开动了,一个台架接着一个台架。每一个台架上都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演得栩栩如生。

过了三个小时,我终于可以从台架上下来,两脚酸胀,可不好受呢。我嘴里轻轻的嘟囔着:“累死了,终于演完了。”旁边热情的人们说:“小兄弟,辛苦了。”

但是,现在扮台架的人少了,我怕我们村专有的习俗要没了。

初一到初七的年俗 篇3

1、大年初一不能用剪刀。大年初一用剪刀寓意着“这一年容易招惹口舌之争,容易惹事端”,因此这一天禁止做针线活。

2、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大年初一是迎接财神的日子,会有财神降临,如果这一天扫地就会把家里的财运带走。因此,无论除夕夜在地上制造了多少垃圾,在大年初一都不要清理,也不要丢垃圾。如果把“扫帚星”引来,就会倒霉运。

3、大年初一不能把房间里的水往外泼。这点和上面是一个道理,大年初一把房间里的水泼到院子里,就会带走家里的财运和福运,是不吉利的。

此外,在我们这里大年初一要早起,不能睡懒觉,目的就是为了迎接财神和喜神;对于念佛的人,大年初一只能吃素;大年初一不能说晦气话,也不能和别人争吵,只能说吉祥话;大年初一不能和别人发生金钱往来,这一天别人找你借钱要果断拒绝;在大年初一,如果不小心打碎了东西,要赶紧念“岁岁(碎碎)平安”;大年初一除了做与吃有关的事或者喂牲畜,最好不要干活,否则在这一年你都会忙忙碌碌。整个正月不能剃头,俗话说“正月里思舅舅”,在我们这里正月十五前都不能剪指甲,这种习俗你们那里有吗?

二、正月初二是“姑爷节”

出嫁的儿女在正月初一是不能回家拜年的,在我们这里大年初二一般女婿都会去丈母娘家拜年,因此“正月初二也是姑爷节”。这一天女婿、女儿都要携带礼物去给岳父岳母拜年,如果有小孩,娘家会给小孩红包。在有的地方,初一不登门给亲朋好友拜年,因此很多人会在初二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

三、正月初三是“赤狗日”

正月初三是“赤狗日”,是不吉利的日子,这一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之争,在这一天忌探亲访友。在有的地方,这一天禁食米饭,目的就是为了“五谷丰登”。

四、正月初四要“迎神”

正月初四是天上的诸神会降临人间,这些一天要打开大门和窗户,准备好贡品,虔诚的点香祭拜,以祈求“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初一到初四商店一般都不开门营业,妇女不用针线。

五、正月初五“破五穷”

正月初五很多禁忌都可以破,这天要“赶五穷”,即学穷、智穷、文穷、命穷、交穷,因此这一天要放鞭炮,目的就是为了将不吉利的东西赶走,而且鞭炮要从里往外放。

正月初五不能去给岳父母拜年,农村有句老话叫“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而且初五才去给岳父母拜年,也显示不出诚心。

六、正月初六是“营业日”

对于生意人来说,一般都会选择这一天开门营业,寓意着“招财进宝”。大年初六要进行年后的第一次大扫除(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皆不能打扫),对于农民来说,从大年初六开始就可以下地干活了。

七、正月初七是“人日”

女娲在造出猪牛羊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成了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在这一天必须要有一道素食(菜羹),以祈求去除邪气、医治百病。在这一天,如果小孩犯了错,大人是不能训斥的。

初一到初七走亲戚顺序

中国的习俗走亲戚一般从大年初二开始,有些会一直持续到十六。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1)大年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大部分地方大年初一是不走亲戚的,真正的春节走亲戚是从大年初二开始的。

(2)大年初二:女婿必须到岳父、母家拜年。

女婿必须到岳父、母家,并且必须带礼物,倘若你是新婚的女婿的话,这个礼物可是有很大的讲究,等下的伴手礼选择可一定要认真看哦。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这个风俗在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3)大年初三开始之后才开始走其他的一些亲戚。

家乡年俗作文:拜年 篇4

“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初五拜丈母……”多少年来,我们乡下走亲戚都是按照这个顺序。因此初二那天走在乡间道路上的,毫无疑问都是外甥,那是他们去给姥姥姥爷、舅舅妗子们拜年;初三那天,有姑姑的就去姑姑家,没有姑姑的,就去了姨妈家;到了初四或初五,为人夫婿者,便携妻将子一起去岳父母家拜年……

有些人家由于亲戚多,所以在年后的几天里,天天要迎来送往,不是在家待客,就是外出拜年,忙得是不亦乐乎。

到亲戚家拜年,需要先给长辈们磕头,而亲戚家的长辈,自然也会给晚辈中的小孩们发些压岁钱。记得小时候,亲戚们家里都不宽裕,有时甚至只能得到5毛压岁钱,但即使那样少,心里也常常会美得不行……

走亲戚自然不能空着手,总要带上些礼物才行。现在人们都是带着大包小包,而且会全部留下。以前可不行,我刚记事的时候,人们走亲戚带的还只是几个白面饽饽。由于那时几乎没人吃得起细面,所以用细面蒸的饽饽便成了稀罕物,走亲戚时用竹筐挎上几个,没人会笑话你寒酸。即使就那样只带着几个饽饽,亲戚家也往往不会留下,最后主客双方还经常会为了礼物的留与不留而推让好长时间……再后来,生活逐渐好转,人们走亲戚时开始带一些饼干、蛋糕、罐头、水果之类的礼物,发展到今天,乡亲们走亲戚时带的礼物已经是整箱的酒水、整箱的水果、鸡蛋、牛奶以及各类速冻或者真空包装食品。

亲戚家待客,从来是竭尽所能,一定要让客人吃好喝好。过去人们都穷,一年到头不舍得吃肉,所以姥姥家那大肥的猪肉味道便深深地留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为什么我们小时候都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饕餮大餐,才能得到压岁钱,才能穿崭新的衣服……今天的小孩子为什么对过年没有那么多期盼了?那是因为他们平时不缺吃、不缺穿,又有零钱花,他们的日子已经天天像过年!

过去走亲戚,那可是名副其实的“走”,因为很少人家里有自行车。即使有一辆,也都坐得满满的,通常是男人骑在中间,前面坐一个孩子,后面驮着媳妇,媳妇怀里再抱一个孩子。而那些亲戚家在邻村的,大都是步行着去串门儿。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走亲戚几乎看不到骑自行车的了。经济状况好点的家庭,已经有了轿车、面包车,再不济,也有摩托车、电动车,还有的直接开着农用车就上路了……从初二开始,乡村道路上的大车小辆,南来北往,络绎不绝,简直成了一道风景。

家乡的年作文 篇5

一过年,街上挂满了像一个个小太阳的红灯笼。听爸爸说,古代有一个怪兽名叫年,年会在除夕夜晚出来袭击人类,所以大家十分害怕。人们慢慢发现年非常害怕红色、火光和巨大的响声。于是,每当除夕时,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穿红袍。从此,怪兽再也不敢来袭击人类。这个习俗越传越广,便有了过年的说法,人们过着幸福快乐的新年。

除夕夜,吃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品种多样、琳琅满目。油焖大虾、红烧排骨、糖醋鲤鱼、清蒸扇贝、四喜圆子真是应有尽有。一家人围着餐桌旁,把酒言言欢,纵情享受。

拜年也是家乡的一大习俗。大家有的拎着酒,有的提着牛奶,有的买着各种各样的补品,给亲戚、长辈拜年。小朋友们还能收到大人给的压岁钱。过新年,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篇6

题记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年又在我的笔尖流过,迎来了今年的春节,瞧!外面正在放烟花呢!

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吃着年夜饭。外面的烟花好似非常欢喜,仿佛也在庆祝这喜气洋洋的年呢!可是,空气中却有一丝淡淡忧郁,使得我无法安心享用。

望着窗外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心仿佛也跟着那一缕幽光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丫头,快!快来帮忙!一声呼喊传来,打破了我的呆愣。哦!好!我马上就来!原来是老妈找我帮忙包饺子,于是,我便赶忙去到了她那里,我们一大家子说说笑笑,很快便做好了年夜饭,接着,便是放烟花。

这可谓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件事了。屋外的天空一时一片漆黑,此时,已有非常多人聚集到了一块儿,看样子大部分是孩子们的父母,有说有笑的扎堆聊天,无比火热。

此时,只见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子拿着一筒烟花放在了前面的空地上。又跑回父母那里拿了火柴,滋啦一声,一束美丽的小火苗燃了起来。随即,他跑到了放置烟花的地方,火苗一碰那绳儿,便飞快地燃烧了起来。

啪!烟花升空,爆了。远离的烟花炸出了美丽的图案。瞬间,所有人的注意力又被那样她所吸引,小孩子更是高兴的拍手叫好。我也无比开心,笑得合不拢嘴。

这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起了烟花,天空顿时亮如白昼,我也加入了放烟花的行列

干嘛呢!太晚了,该睡觉了。一旁的老妈叫住了我,我立马清醒了。嗯哦!知道了。我应和着,心想:以后怕是再也见不到这样的视觉盛宴了

虽说年还是这个年,可人再也没有以前的多,没有以前的热闹了。不过,安于现状,才是最好的选择。

家乡的年作文600字 篇7

1月21日,我又一次随父母踏上了回乡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湖北省宜昌市里一个小县城的爷爷奶奶家,我们要搭乘地铁、高铁、汽车、三轮车好多种交通工具,花上近10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

走在县城的街上,看着人们忙着办年货的身影,虽然每个人都显得非常忙碌,可是他们的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为这座小县城增添了几分喜庆气氛。

家乡的年味是火炉。寒冷的冬天里,每家每户的客厅里都有一个柴火炉,炉子上面有个铁制的桌面,桌面中间可以烧水,也可以炖菜,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着火锅,聊着家常,其乐融融,而每次为炉子里添柴加火是我最乐意做的一件事,看着炉子里熊熊燃烧的火焰,这不正是像我们现在幸福的日子嘛,偶尔会被几口烟呛的我眼泪直流,我还是玩的不亦乐乎。爷爷告诉我明年家里通天然气,就能用上天然气烤火炉了,我有些期待,也有些不舍,那我就不能“玩火”了。

家乡的年味是美味。腊货是过年的必备品,各家各户会专门腾出一间屋子把灌好的香肠挂在架子上,用烟熏烤,让烟熏干香肠肉的每个细胞,这样能储存很长时间,人们把它称作“腊肠”。鲤鱼剖开洗净,在鱼身上打上花刀,再撒上食盐、花椒面、辣椒粉等调味品,将鱼挂在房檐下,阳光和风促使鱼风干,调料的香味自然渗入鱼骨,这些腊货都是餐桌上让人回味无穷的美味,刺激人的味蕾。

家乡的年优秀作文 篇8

西乡的樱桃沟可是西北数一数二的采摘园。每年春天的周末,我都会和妈妈去这里散步。早晨,樱桃沟空气清新,满山碧绿,一棵棵樱桃树郁郁葱葱,仔细看在叶子中缀满了未成熟的小樱桃。

没过多久,小樱桃已经慢慢长大了,有的是绿色,还没成熟,有的绿里泛红,有的则是红彤彤的,像小娃娃的脸,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美丽极了!

这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慕名而来,整个樱桃沟里的樱桃乐得在阳光下欢笑。仔细看每个樱桃,都像一颗颗晶莹的玛瑙散发着诱人的光芒,摘一个放到嘴里一咬,甜甜的汁液溢满嘴巴,让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年“味” 篇9

米果是一种类似于水饺形状,但是要略大于水饺,当然馅料和面皮也有很大的区别哦。首先我们来说说馅料吧,一大早外婆就开始忙活上了,馅料有冬笋、猪肉、豆腐、咸菜、葱等,所有菜切成小丁,下锅炒好备用。接着就开始做面皮了,面皮是用米粉加水和好,放进锅内蒸熟后取出不停地揉捏,然后分成一个个小块揉成小圆球。

面皮和馅料都准备好了,接下去就是最好玩的“压皮”了,所谓的“压皮”其实就把一个个揉成小圆球的放在特别的压皮器下,再在压皮器使劲往下压,就可以压成又薄又圆的皮了。这个重要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身上了,可是,这个活需要力气大,而我人小力气也小,使出吃奶的力气往下压,还是不够,于是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使用“泰山压顶”的方法,其实就是整个人坐到压皮器上,扭一扭,哈哈,没想到还真压地又大又薄了,外公外婆还笑着夸我聪明呢,嘻嘻!

上一篇:1500字考察日记下一篇:工会文艺活动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