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生教学设计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品生教学设计(精选8篇)

品生教学设计 篇1

1、知道国庆节是新中**亲的诞生日。了解全国各地为祖**亲庆祝生日 的庄严、热闹、隆重的场面。

2、以“ 童心唱祖国”的表达形式,体现少年儿童对我们祖**亲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国庆节、祖国伟大成就的图片、资料等。

2、视频《开国大典》《建国五十周年国庆阅兵》、VCD《今天是你的生日》《爱我中华》、各种庆祝活动的图片等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了解新中国的诞辰日,知道国庆节的来历

1、出示北京天安门图片

谈话: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祖国的首都北京)

那你们知道我们的祖**亲叫什么名字?(红笔板书中国)

2、师简单讲述新中国的诞生。

3、你们知道新中国的诞辰日吗?(板书:1949年10月1日)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伟大的日子。(齐读1949年10月1日)

4、看录像:开国大典

5、师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从此以后,每年10月1日 被定为国庆节,全国放假七天,普天同庆。

二、体会祖国各地同庆祝的场面,激发爱国之情

1、学生看各种庆祝活动的图片,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交流欢度国庆的活动。

2.为庆祝国庆,展示我们国家建国以来在各行各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家还会举行隆重的“阅兵”式,让我们一起来观看“建国五十周年的阅兵式 ”的盛况。(观看录象)

3、谈谈观看后的感受,自己印象最深的场面。

4、师:我们可以怎样来庆祝国庆节,为祖国妈妈献上一份生日的礼物呢?(播

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

5、全班分个人、小组、集体有感情地朗诵欢度国庆的诗篇,表达激动的心情。

三、唱一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1、分个人、小组有感情地朗诵欢度国庆的诗篇。

2、分个人、小组、集体唱一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如《哇哈哈》、《祖国祖国多美丽》、《小朋友,爱祖国》等。3.学唱歌曲《爱我中华》(播放录象)。

品生教学设计 篇2

下面笔者就结合二年级上册《保护牙齿》一课, 谈谈如何巧用身边的生活资源, 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实效性。

一、结合生活兴趣点, 激发兴趣, 产生探究欲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有意注意时间短, 持久性差, 常常会影响到学习效果。为使教学能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 教师一定要注意学习材料的利用, 让学生一开始就对材料感兴趣, 从而进入课堂学习。

如进行《保护牙齿》教学时, 教师可以采用谜语“兄弟生来白又白, 整整齐齐排两排, 切菜舂米快又快, 人人吃饭离不开”导入,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储备猜一人体器官。猜谜对学生来说富有挑战性, 他们都很喜欢, 兴趣很高, 纷纷举手告诉教师答案——牙齿。这时教师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兴趣点, 提出:“人人都有牙齿, 牙齿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关于牙齿, 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想问?”

“我想知道为什么我的牙齿掉了后还会再长?”

“为什么牙齿会变黄、变黑?”

“我的牙齿为什么会有小洞洞?”

“为什么会有蛀牙?”

“为什么要刷牙?”

“牙齿长到什么时候就不会再长了?”

“牙疼有什么烦恼?”

“一天要刷几次牙好?”

“我们的牙齿共有几颗?”

“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牙齿?”

……

学生的问题都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原型, 既简单又真实。待学生质疑完毕, 教师再进行小结:“小朋友真不简单, 提了这么多跟自己的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解决的, 下面咱们就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好吗?”

这样的情境设计, 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 不但了解了学生, 把握了教学的起点, 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这份浓浓的兴趣, 学生很快便能投入到课堂中, 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样的效果显然是有一定的实效性。

二、链接生活经验, 适时点拨, 指导参与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在学习的过程中, 他们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在这样的过程中, 就急需教师的点拨, 在学生的疑难处、困惑处,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挖掘学生的经验储备, 链接学生的生活体验, 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 使之与现在的生活产生联系, 从而作为新活动的资源,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再如《保护牙齿》。对于“为什么会有蛀牙”这个问题, 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 先引导学生交流, 了解“牙齿”的知识, 知晓“牙齿”的作用;再观察体验, 体会牙痛的烦恼;而后再引导交流:“牙齿刚长出来的时候是好好的, 白白的, 为什么会变黄、变黑、变成蛀牙呢?”从而小结怎样保护牙齿。

教师巧用身边的资源, 通过一个个的设问、一次次的谈话、一次次的点拨, 一次次的体验, 一步步地让学生明白“牙疼不是病, 但疼起来真要命”, 从而体会到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资源的利用, 教师有效的引导, 体现了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有机融合, 从而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 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意义, 更为有效。

三、模拟现实生活, 创造空间, 保证参与机会

品德课重在体验,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 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如可结合学习内容, 在课堂中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猜一猜”“做一做”“辨一辨”“读一读”“演一演”等活动, 让学生在模拟现实生活的课堂活动中, 多一点思考的情境, 多一点活动的余地, 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 多一点体验的过程, 让学生生活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

又如《保护牙齿》“知晓牙齿作用”环节, 当学生说出牙齿可以“帮吃东西”后, 想不出还有什么功用时, 教师可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整齐洁白的牙齿, 一张是发黄脱落的牙齿, 两张图片进行对比, 让学生说说“喜欢哪张?为什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牙齿的第二个作用是“美化脸部”。牙齿除了这两个作用, 还有什么作用?教师可利用身边的资源 (本班实际情况) , 让掉了门牙的学生现身说法:“读书、说话, 会遇到什么困难?”从而帮助学生明白:“小小的牙齿作用可大了, 它既可以帮吃东西, 又可以美化脸部, 还可以协助发音。”

“体验感悟, 知晓道理”这个环节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再次利用本班资源, 模拟现实生活, 当一回“小牙医”, 观察观察同桌的牙齿, 再进行汇报, 从而知晓现在大部分学生的牙齿现状:“有的是黄黄的, 有的有小黑洞, 还有的蛀牙了”。这一环节中学生把看到的说出来, 看似低层次, 太直观, 但却很有用, 比教师直接提问有效得多。

“牙痛的烦恼”“蛀牙是怎么形成的”即可引用五年级小哥哥的经历, 通过“听一听”“看一看”, 配以动画的形式, 让学生体验到“牙疼不是病, 疼起来真要命”, 从中也感受到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同时也为第四环节“动手实践, 正确刷牙”做好了铺垫。我相信学生在教师创造的模拟现实生活的一系列的体验过程中, 明白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四、再现生活场景, 习得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方法, 让学生在课堂中丰富知识, 再现生活, 习得本领,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品德课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体验, 而要让学生有所体验, 就必须植根于现实, 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教师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社会认知、判断、行为, 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根据不同的内容, 整合材料,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实现有效学习。

再如《保护牙齿》的教学环节:猜谜导入, 提出问题——交流介绍, 了解“牙知”——体验感悟, 知晓道理——动手实践, 正确刷牙——辨析明理, 固化认知——反思总结, 课外延伸。整堂课学生都是在不断尝试与合作交流中进行探究学习, 如课前的质疑, 看图比较、现身说法明白牙齿作用, 通过自身的经验说说乳牙和恒牙, 观察同桌的牙齿, 听听五年级小哥哥的烦恼, 牙齿的自述, 再到动手实践刷牙, 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猜测、实验、概括活动, 从而发现知识, 掌握方法, 学会护牙。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身边生活的再现, 带有尝试性、探索性, 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体验。

五、走进现实生活, 辨析明理, 强化践行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 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 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 要求学生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 在做事中学做人, 在做人的指导下做事。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因此, 知识技能固然重要, 但学习方法的巩固更为重要。

《保护牙齿》教学中, 在学生学完正确刷牙后, 可用两个环节帮助学生导行:“辨析明理, 固化认知”和“反思总结, 课外延伸”。前一个环节中, 可采用“比一比, 谁学得好, 谁能评上优秀小牙医”, 让学生辨析课本上的那些做法, 从而明白哪些是错误的, 哪些是正确的, 达到正确引导的目的。后一个环节中,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感受, 教师再逐一把课前学生的提问后面的问号擦掉, 让学生明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最后再布置作业:回去当一回“小牙医”, 检查爸爸妈妈的刷牙方法是否正确;若是不正确, 就当当“小老师”, 把今天学到的正确刷牙方法教给爸爸妈妈。在这个巩固的环节中, 不仅让学生自主地整理与小结学习的内容, 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个系统的认识, 而且把品德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达到了有效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将良好习惯养成阵地扩大到课外, 有效形成“家校合力”。

面对资料能顺手拈来的今天, 如何摒弃嘈杂、合理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唯有静下心来, 学会取舍, 善于利用, 才能把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或来自儿童身边的生活资源进行科学的利用。这样的教学才能触及到学生的心灵, 才能与学生的思想碰撞, 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才能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道德、感悟道德, 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高峡, 张亚夫.新课程与新教学的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品生教学设计 篇3

一、从生活中来

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的语言、经验和行为都来自自己的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我们的课程教学,要选取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1.教学内容来源于儿童生活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结合儿童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开展教学活动,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出现,《品德与生活》教材采用了大量反映学生真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使学生感觉到生活就在课堂中,而课堂的活动就是解决生活的问题。比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一课,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在哪些方面用到水了,使学生真切地了解水的用途及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不是用之不尽的,进而教育他们要节约用水。那么平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节水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顺势引导,让他们动手做节水计划,可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设计绘画等。最后开展评比活动,我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2.充分利用来自儿童的资源

教学内容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充分利用来自儿童的资源。也就是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局限于教材中所提供的单元主题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全家福的图画,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一次拔河比赛或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来组织教学。如《安全第一》这个单元正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活动,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源源不断地再现出来,并在小组或集体交流中不断丰富,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成为学生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二、到生活中去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促进儿童发展。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总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

1.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的,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出来的。如我在教学《人人防火安全生活》中,为了让学生了解防火的重要性,我先让学生观看发生火灾的纪实录像,并进行必要的讲解。为了了解相关的防火知识,我带他们到消防队与消防员面对面交流,更深层次地了解发生火灾的种种原因、逃生自救方法及怎样防患于未然。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亲自接触社会中的人与事,在观看和倾听中对火灾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防火安全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2.淡化教育痕迹,自己解决问题

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如沐春风,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事情太杂太多,而这些又不能从教材中一一找到答案。而《品德与生活》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就是要淡化教育痕迹。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要遵守多少规范和规则,而是要让学生把这些规范、规则内化为自己基本的待人与做事的观念和态度。这是他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些观点和态度正是在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与体验中不断丰富及完善起来的,当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调动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自己解决。

品生教学设计 篇4

一、学科: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二、课例名称: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 我和动物交朋友》

三、执教教师: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 余平

《 我和动物交朋友》的案例及分析

一、教材分析:

《我和动物交朋友》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包括“我喜欢的动物”和“明明和小鸟的故事”、“长颈鹿的诉说”三幅组图,“我喜欢的动物”是让孩子们认识动物为什么是人类的朋友,“明明和小鸟的故事”、“长颈鹿的诉说”是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和动物交朋友,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了爱护动物,培养与动物和谐相处意识的教育。在人类出现之前,动物已经在地球上自由自在生活了漫长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看,人类是地球的“后来者”,人类对地球上已有的生物,包括动物,都应该怀有对生命体起码的尊重和理解。但是,非法猎杀、残害野生动物、虐待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动物的种类、数量急剧下降,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日渐疏远。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意识到爱护动物就是在关心人类自己。因此,从爱护动物的出发点考虑,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十分必要。

小学低年级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课程即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征、理念,从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这一基本道德要求出发,在执教“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教学设计主要依托了两种主要的教学理念,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解决“为什么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个问题,并以小组活动“和动物亲密接触”来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和探究正确的饲养方式,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解决“怎样和动物交朋友”的问题。

六、学生分析:

从年龄特点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对动物存有好感,表现为愿意与动物亲近,愿意饲养不同类型的小动物。平时,属在城乡结合部的学生与动物经常进行接触,这些与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教学中通过小组活动“和动物亲密接触”的设计来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和探究正确的饲养方式,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

从认知特点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动物并不陌生,也蒙蒙眬眬地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但对动物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动物与人的亲密关系等问题的了解都不深入,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逐步加以解决。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和认知实际,引导学生大量感知,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信息技术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具有其他授课方式所不具备的特性,因此,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认知和情感激励的作用,利用展示、再现、交互和扩大信息量的功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自主探究,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动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重要作用,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2)愿意和动物交朋友,懂得如何与动物相处才是真正的爱护动物。2.过程与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等多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师生共同探讨动物与人的亲密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喜欢和动物交朋友。(2)培养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3)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懂得有爱心地生活,爱护动物。[教学重难点] 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懂得有爱心地生活,爱护动物。[课前准备] 1.兔子、小鸟。2.数码照相机。3.多媒体课件。

4.洗手液、毛巾、小盆子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赏马戏表演,感受动物带给人类的乐趣。1.出示课件“马戏表演”,学生观看精彩的马戏表演。2.观看了精彩的马戏表演,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3.教师小结:的确,马戏团的叔叔、阿姨与动物们的默契配合,让我们刮目相看,看来这些动物已经和他们成为最亲密的朋友了。

[点评:观赏是以儿童体验感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这是教师通过拓展教材,让学生欣赏动物表演,感受到动物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二:听“明明和小鸟的故事”,设置悬念。

1.有个叫明明的孩子也有一个好朋友,是谁呢?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鸟。“太好了我有新伙伴了!”明明每天精心地照顾它,可明明很快就发现鸟儿很伤心。“你为什么伤心呢?”“我想找我的伙伴!”明明告诉鸟儿:“我就是你的朋友,这里就是你的家呀!”可是鸟儿总是闷闷不乐,“我的伙伴在外面,蓝天、森林才是我的家”。)

2.明明不知道该怎么办?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你们能帮帮明明。

[点评: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的切入点,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问题与自己有很大关系。]

活动三:通过多媒体课件探究动物能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知道动物应该成为人类的朋友。

1.明明家的小鸟是那样的伤心,在蓝天下、森林里,动物们生活得怎么样呢?出示课件“动物王国”(长鼻子的大象走来了!看,这不是可爱的小鹿吗?活蹦乱跳的的小兔多神气啊!机灵的小猴在跟我们打招呼呢!水中鱼儿吐着泡泡游得欢!小鸟唧唧喳喳像调皮的孩子。)

2.这些可爱的动物在自己的王国里生活得——可开心了,小朋友们,你最喜欢谁?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动物王国的成员可多了,有一些还给人类带来启示成为人类的老师你知道吗?

4.在动物王国里还住着一些被称为“珍稀动物”的朋友,你们看老师都请到谁?(出示课件“珍稀动物”)为什么被称为珍稀动物呢?

5.其实,在人们的家庭生活中也有许多动物朋友呢!你们家里都有养哪些小动物呢,向大家简单说说你和它之间有趣的事或难忘的事。

6.小朋友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你们知道老师喜欢什么小动物吗?老师最喜欢鸡了,母鸡下的蛋可有营养了,公鸡清早“喔喔”叫催人早起功劳大,(师生一起表演)其实很多动物都会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出示课件“猜猜我是谁”。

7.生听几种动物的声音,指名猜出动物的名称。听到动物们的声音看到它们的模样你有什么想说的?

8.教师小结:动物不仅能给我们带来乐趣,还是人类的好帮手,我们应该和动物交朋友。

(板书课题:我和动物交朋友)

[点评:整合《品德与生活》教学的课程资源,把课堂从教室拓展到自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活动四:和动物亲密接触,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和探究正确的饲养方式。

1.请出老师带来的小白兔跟学生认识。(1)快说说你想怎么和它交朋友啊?(2)老师请小朋友上台摸摸小兔和小兔说说话并给它喂食,教给学生正确的饲养方式。

2.小兔是老师请来的朋友,有些小朋友家里也有自己的动物朋友,学生把带来的小动物请上来

3.,学生把带来的动物朋友介绍给小组的同学,让大家认识认识,交交朋友。(老师边指导,边拍照)

4.为了让大家和更多的动物交朋友,老师建议各组交换动物。5.小主人把动物朋友送回去。

6.教师小结:看到你们与小动物相处得那么开心那么投入,我就知道你们太喜欢这些小动物了!(板书:喜欢动物)

7.浏览每个小组和动物交朋友的照片,指名阐述自己是怎样和动物交朋友的,小组其他同学做补充。提示:小朋友们和小动物进行了亲密接触,回家可别忘了洗手!

[点评:引用学生自己亲历过的实践,帮助儿童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完全尊重儿童的意愿,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活动五:听“长颈鹿妈妈的诉说”,知道如何爱护动物。

1.有一群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动物结果小动物却受到了伤害,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打开课本35页听听“长颈鹿妈妈的诉说”,想想长颈鹿妈妈为什么这样伤心。

2.(投影)说说长颈鹿宝宝是怎么死的。(是的,由于不正确的喂食给长颈鹿妈妈带来多大的伤害呀!)小朋友们谁来安慰安慰这位伤心的妈妈!

3.我们喜欢动物,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可是怎样做才是友好的行为呢? 4.教师小结:是的,我们喜欢动物但还要注意正确的饲养和为它们提供适宜的环境,这才是最好的爱护它们(板书:正确的饲养 适宜的环境 爱护动物)不过,老师可要提醒你们:在和动物相处也一定不能让动物伤害到自己,因为动物有时也会发脾气的。

[点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和个性化过程,这里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交流合作发挥群体的教育功能,能有效地教育学生不仅要爱护动物,还要正确善待动物。]

活动六:集体领养动物,延伸课堂教学行为。

1.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仅喜欢动物,而且懂得爱护小动物,老师有一份礼物送给大家,让咱们班的小朋友领养这只小白兔。你们谁愿意照顾它?

2.既然大家都想照顾小兔子,老师建议以小组为单位成立饲养小组!轮流来饲养小白兔。这一周先从第一小组开始,有请第一组小组长请回你的小客人。

[点评:有目的地创设各种环境,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实践活动,让真实的生活走进学生的认识世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深体验,掌握正确的方法。]

活动七:放飞小鸟,解决“明明该怎么办”的问题。

1.今天老师还请到一位特殊的客人,大家快看——这是明明的朋友那只不快乐的小鸟,现在你们知道怎样帮助它了吗?怎么做?你们同意吗?

2.现在需要两名放飞使者,谁来担此重任?

3.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歌声中送小鸟飞向蓝天,飞回森林!音乐——《小鸟 小鸟》

4.小结:我们在愉快的歌声中把小鸟送回家了,让它拥有了快乐,拥有了自由!这节课就上到这儿.[点评:亲切的话语,融洽了师生感情,又巧妙地注意了教学活动的连续性,让学生在行动中不断深化体验,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 [板书设计]

7.我和动物交朋友

喜欢动物

(正确的饲养 适宜的环境)

爱护动物

八、课例总评:

一.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在活动中感悟生活.《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理念中倡导道德课程的实施,让儿童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因此,在课程的实施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这种生活意识,更多教会他们创造生活的方法。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余老师的教学设计凭借教科书而又不拘泥于教科书,能够大胆超越,时时从生活的视角审视和处理教学内容。因此,余老师布置学生开展了“介绍家里的小动物”的活动,将学生的生活经历吸纳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并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呈现,不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从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情感方向去寻找品德教育的着力点,使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品生教学设计 篇5

小学品生、品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一):“创设情境--模拟表演”式教学模式

本模式适合于“我们在社会中成长”这一领域中的社会常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虚拟生活场景,即虚拟生活中的一些活生生的事例;另一种是模拟社会角色,即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社会角色,现场表演。

这一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①自读文本,自主设计

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②创设情境,模拟表演

创设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或播放一段生活录象,或展示一处社会场面。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模拟表演活动,让最具代表性的小组在全班公演。学生模拟表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生活原型在学生头脑中的再现。学生身临其境的表演,强化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打基础。

③评价反馈,提升感知

模拟表演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表演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既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是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现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有效过程;是形成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辨别美丑能力的有效途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感知,在错误与正确的交互认识中,学生会逐渐明晰自己的观念,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社会观的目标。

模式(二):“参与实践--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模拟表演”适合在课堂中进行,而“参与实践--体验探究”教学模式,适合于课外实践活动。本模式是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社会课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如讲到《走进劳动者》这一章节,在学习《粒粒皆辛苦》时,就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设条件,组织学生去田间地头认识本地的典型农作物,同时让学生体验农村生活。凡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实践的课,就要放开手,制定周密计划,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银行、保险公司,办理一次存款、取款业务,填写一份存款单、保险单,去邮局寄一封信,发一次电报,成立“社会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参与社区服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在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这一模式的基本环节有: ①激情引趣,设问引思

激情,是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引趣,是引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设问引思,是提出问题、是激情引趣的有效手段。

②展示思路,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之后,就要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行分析,展示学生的思维,理顺学生思路,规划参与实践的方案,论证进行活动的可行性,制定参与实践的具体步骤,设计带着怎样的问题去实践,明确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③参与实践,体验探究

实施这一环节,学生是主体,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去实践,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是参与者、是合作者,甚至是服务者。例如了解家乡的水资源状况,就可以让学生分组活动,各组带有不同的任务,到不同的地点,搜集不同的材料,教师只给学生提供某些便利,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④归纳总结,指导实践

让学生参与实践,是为了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论知识,并进而指导实践,因而必须进行归纳总结。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汇总,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收获,谈自己的想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对社会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模式(三):“综合学习--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社会活动、社会环境部分,将地理、历史、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等知识融为一体,其中所涉及的领域包罗万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实现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科技、哲学等学科的整合,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进而进行合理的归纳综合,实现儿童个体的社会化,是这一模式的主旨。该模式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①课前收集,自主整理

收集和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认知社会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社会知识的重要途径。收集信息是分析信息的前提,分析信息是将获取的信息加工处理、内化为学习者心智结构的过程。而社会活动、社会环境的知识领域为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因此,上课伊始,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课文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

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同时应注意学生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针对所获取的社会信息,对照书中内容及主题,进行合理的筛选、甄别,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前搜集、自主整理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才能为下一环节学习提供强大的资源保证。

②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情感”既是社会课教学的素质目标之一,又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形式,创设一定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可以师生共同创设,可以由学生利用上一环节搜集的资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教师除自创外,想方设法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想出各种办法。如通过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具体事例导入新课,运用栩栩如生的描绘,吸引学生;再如针对课文内容,可选取相关内容的歌曲,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满足学生欣赏美的需要,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如身临其境一般,进入美的天地;又如灵活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提供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情感,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这个阶段在课堂开始时进行。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这一环节是这一课的核心部分,经过了上一环节的小组内部交流,学生已经了解了本组研究的内容,但是对于其他组的研究内容却不知道或知之甚少。于是,小组的汇报成为了其他小组了解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当然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提醒学生认真听取其他组的汇报,否则是不会获取知识更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④课内巩固、课外延伸

所谓课内巩固,指在教学中,针对本节内容,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巧妙进行小结,整合交流的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等以达到对本节内容的巩固、升华。一堂成功的社会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小学社会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一个能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联想、创造的“省略号”,而不应该是到此为止的“句号”。

所谓课外延伸,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延伸,将学生有可能适用的常识、经验等补充进去,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可以是教师的点拨,学生课下再留心生活,获取新信息,达到新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并精心设计课外习题,找到新鲜的话题和结合点,促进学生的心理认同。

窑坪中小

品生教学设计 篇6

《快快乐乐去上学》是小学一年级品生教材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节课是区教研室检查抽听的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导入部分:

采用即兴导入和复习导入的方法进入课题。1.让学生认识当日听课的老师,介绍新老师。2.让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任课教师和自己的好朋友。

在这一环节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教学,进入本课的学习活动。

二、教学活动安排:

小学品生课以活动为主,在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形成按时作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行为意识。

1.学生观看幻灯片,学习并交流早晨快快乐乐去上学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教师启发学生做好这些事的重要性,知道如果做不好这些事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懂得要按时作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穿衣服比赛,这一活动的目的,首先是检查学生平时的自理能力,其次师生共同评议比赛结果,从而懂得怎样才能把衣服穿得又快又整齐,最后让学生总结出穿衣服的方法。这一环节结束时我告诉学生以后还要比赛穿衣服,希望好好练习,下次比赛取得好成绩。把这一活动拓展到课外,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

3.整理书包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表演唱《上学歌》,看动画,听歌曲,唱歌曲,律动表演《上学歌》,体会上学的愉快心情。

三、评价方式:采用了急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课堂上的良好表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1.课前准备了漂亮的红五星、动物贴片及时奖励学习活动表现好的学生。

2.利用品生学习章奖励学习活动中表现好的学生。

3.教学活动结束时,让学生评选出本节课表现最突出的学生,教师给以表扬和奖励。

以上教学活动的实施,收到良好的效果,本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课堂上呈现出活跃而有秩序的学习氛围,受到听课领导的好评。

品生教学设计 篇7

基于以上考虑, 笔者努力尝试在品德与生活课中, 准确捕捉教学契机, 恰到好处地呈现“诗园”, 让儿歌成为品生课堂的乐园。

一、课始激情情即生

品生课要求教师以独有的教学思维审读教材, 以敏锐的教学机智展开教学,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中, 我们不断追寻着品德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因此, 课堂上教师创设真实、具体、可感、可触的情境, 能使学生体悟到生命的真实。“诗园”中的儿歌意蕴深刻, 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一边做游戏, 一边传唱着带着浓浓童趣的儿歌, 在儿歌中学习, 在儿歌中探究, 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有人称童谣、儿歌是孩子成长期一份重要的“心灵鸡汤”。教材中“诗园”部分的儿歌, 言辞简练, 朗朗上口, 充满童趣和幻想, 它对儿童情感的激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课堂上合理地运用儿歌导入新课, 能从课堂伊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1. 唤起儿童对自我的认识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 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品生课堂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生活, 感受成长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让我自己来吧》一课时, 播放儿歌《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样样事情都会做, 洗衣裳呀, 洗手帕呀, 补袜子呀, 缝纽扣呀,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妈妈她说我是个好孩子呀, 爸爸他也常常夸奖我。听着欢快的音乐, 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 有的还骄傲地举起双手, 和着儿歌的歌词做动作, 仿佛在说:“瞧, 我也有一双万能的手!”在轻快的儿歌中, 在孩子们的欢笑中, 教师十分自然地引入了本课:“今天我们就让自己的双手当一次小主角, 帮我们更好地完成这堂课, 好吗?”

2. 引起儿童对社会的关注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在品生课上, 应适当地引导孩子认识社会生活, 了解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各种规则, 感受文明生活的幸福。

例如在学习《学校里的一天》这一课时, 可以用《上学去》和《放学啦》两首儿歌, 把学生的兴趣很快地转移到所学的内容上来。上课伊始, 出示这两首儿歌, 组织孩子们一边拍手, 一边诵读。简单易读、朗朗上口的儿歌, 和着孩子们有节奏的击掌声, 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了课堂上, 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生活是多么的美好。这样游戏式的韵律互动, 充满了童趣, 让课堂的氛围变得轻松活泼。孩子们乐于读, 乐于玩, 对课堂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为下一步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预热”, 为本课时的情感目标达成做好铺垫。

二、课中悟情情更浓

品德新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鲜明的活动性。教师只有巧妙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情境, 并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充分享受活动的快乐, 汲取活动中的收获与感动, 才能增强学生的体验, 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可以说, 儿歌是引导儿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步入人生的领路人、启蒙者。在儿歌的引领下, 孩子们眼中的世界, 是如此的美好。如果在课堂上能巧妙地运用儿歌来透视生活的美好, 感受活动的快乐, 就能将孩子的情感步步引向深化。

1. 循诗意, 感亲情

家庭生活对儿童的成长具有巨大影响。儿童生活的空间主要是家庭和学校, 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学校生活离不开家庭生活。通过品生课, 指导儿童在了解自己家庭的基础上, 体验亲情, 爱亲敬长, 感受家庭生活的美好, 唤起儿童对家庭生活的热爱。通过体验, 增强生活责任感, 掌握一定的家务劳动技能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在教学《进厨房》一课时, 笔者设计了模拟实践活动:请孩子们来当小厨师, 单个或小组合作, 为家人配制一日三餐。对于平时“饭来张口”惯了的孩子来说, 要罗列出经常吃的瓜果蔬菜的名字, 大致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并进行合理搭配, 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此时, 教材中“诗园”部分的那首儿歌, 正好给了孩子们提示:“菠菜绿, 萝卜红, 西红柿, 水灵灵。扁豆角儿像弯月, 茄子笑脸紫莹莹。白米饭儿香喷喷, 馒头包子热腾腾。蔬菜、粮食营养全, 样样都吃不挑拣。”孩子们体会到了学会新本领的成就感, 也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平时生活中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在互助合作的氛围中, 轻轻松松地就突破了学习重点和难点, 真是乐趣多多。有时候, 儿歌就如课堂中的“助燃剂”, 让孩子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 快乐并收获着。

2. 品诗韵, 悟深情

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不在于道德概念的演绎, 而在于知、情、意、行的统一;不是简单地说教, 而是有真实活动的体验。品生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依托, 以儿童的实际行动为归宿。我们借由儿童各种真实的活动, 加深儿童对家乡对祖国的了解, 深化儿童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 培养儿童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爱您, 祖国》一课时, 在播放祖国风光的课件后, 请孩子们说说感受, 体会祖国的大。但是对于这种地域上的巨大跨度, 孩子们其实是没有直观感受也无法想象的。此时, 听儿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 有冬爷爷的家, 十月就飘雪花。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 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盛开着鲜花。东南西北的孩子, 在同一个时候, 有的滑雪, 有的游泳, 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再让孩子说说祖国大在哪里, 他们便有具体的感受了。齐诵儿歌, 通过介绍课前搜集的材料, 引导学生从时差、语言、物产、饮食习惯等方面展开研究, 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地大物博。此时, 祖国在孩子们的心中不再仅仅是地图上一个轮廓, 而是联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从而产生由衷的感叹——我们的祖国, 真大!

三、课终谙情情未了

在课堂中, 孩子的情感得到激发, 到了课末, 教师应把握契机, 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情感通过外显, 再次获得深化体验。用儿歌作为课堂结尾, 不仅充满人文艺术的情趣和心灵关怀, 还能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当然, 我们对儿歌的运用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教材内, 还可以进行拓展、创编。生活即教育, “生活 (社会) 德育”是《品德与生活》课的外延 (课程资源) 。笔者在教学中, 把儿歌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边玩边吟唱, 使儿歌真正根植于儿童的生活, 并为他们道德品质的升华服务。

1. 巧借儿歌, 升华情感

教材中的儿歌, 语言简洁明白又不失形象生动, 处处包含着真善美, 充盈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情感的戛然而止, 在饱含童真的歌谣中, 孩子们的情感进一步深化, 促进明理, 从而更好地引导行为, 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我爱秋天》一课, 重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的特色, 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中。课的最后, 出示“诗园”里的儿歌《果实说》, 请孩子们读一读。“没有那滋养我的大地母亲, 就没有我;没有那大自然的阳光雨露, 就没有我;没有那辛勤劳作的人们, 就没有我。漫长的春和夏孕育了我, 只为送给人们, 一个丰收的秋天。”孩子们在充满诗意的语言中赞美了秋天, 赞美了神奇的大自然, 也赞美了辛勤的劳动者, 激起了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这堂课也在充满温暖的人文关怀中结束。

2.巧编儿歌, 启迪拓展

教学要尽可能地给学生留有更大的自由空间, 以便让他们参与其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对话者。在充分挖掘教材中儿歌、童谣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编一编, 既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提升, 又是对学生能力的拓展提高。

例如在教学《欢天喜地过新年》一课时, 在学习了书本上的儿歌《新年到》后, 笔者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 把自己过年时的活动编进儿歌里。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 稍加修改, 一首首韵味盎然、内容鲜活的儿歌就诞生了:

新年到

新年到, 真热闹,

小朋友们穿新袄。

贴春联, 送红包,

噼里啪啦放鞭炮。

全家一起乐陶陶。

新年到, 真热闹,

小朋友们穿新袄。

团圆饭, 拜大年

噼里啪啦放鞭炮。

全家一起乐陶陶。

编着儿歌, 孩子们仿佛沉浸在了过新年的热闹氛围中, 也感受到了不同地区各有特色的民风民俗。

品生教学设计 篇8

一、创设悬念性情境

教师通过设置悬念,深深吸引学生,引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如教学《拾金不昧》一课,学习前,教师可用神秘的语气对学生说:“有个叫林积的书生,捡到一袋价值连城的珍珠,大家想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又如教学《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一课,教师可设置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而又十分犯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举个例子:小宇和小东是最好的朋友。一天,小宇发现小东考试作弊。事后,小东说:“你可千万别出卖朋友!”小宇为难了,他该怎么办?在新课前设置悬念性情境,学生就会积极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专心地听讲。

二、创设故事情境

寓言、故事、童话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以其奇特、瑰丽的情节深深吸引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能选用与新课联系紧密,趣味性强的寓言、故事或童话,导入或补充课文,定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不贪小便宜》一课,在讨论“贪小便宜的害处”这个问题时,我插入一则寓言:狐狸爱贪小便宜,整天陪伴老虎左右,吃老虎剩下的残肉。后来,森林里能捕到的猎物越来越少,老虎便把这只肥胖的狐狸当作食物吃掉了,并且对狐狸说:“我养肥你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找不到食物的时候吃掉你”。听完寓言故事,同学们踊跃举手,又补充了“贪小便宜容易上当受骗”等观点。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趣盎然。

三、创设欣赏性情境

在品生(品社)课教学中,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某种情感,就应尽力创设适合于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音乐,最富感染力。伴着优美的钢琴曲,教师朗读课文,声情并茂,让课文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生动、活跃起来,开拓无限的想象空间。或者播放相关的优秀歌曲。如教学《祖国的钢铁长城》一课,教师播放歌曲《为了谁》,并配以解放军抗洪抢险、站岗放哨、防空洞饮雪、高原集训等一系列图片。高亢、激昂、深情的歌曲回荡在教室,感人至深的画面映入学生眼帘,学生们都热泪盈眶。这时,教师再用激情的语言启发,使学生明白: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现在的和平时期,人民子弟兵在保卫着祖国,保卫着人民,维护着我们的幸福生活。他们不怕困难,以苦为乐,不愧是祖国的钢铁长城!从而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爱军、拥军。

四、创设表演情境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想象力、表现欲都很强。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可按照教材内容编一些小品或请学生分角色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不为小事烦恼》一课,我请班里学生表演《白雪公主》这个童话,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然后,讨论为什么不能为小事烦恼时,学生争相发言:“王后为一点小事而烦恼,心胸狭窄,没有人会喜欢她,与她做朋友的!”“不利于与他人的团结。”“不利于身心健康和进步。”学生在寓教于乐中领会了深刻的道理。所以,教师无需滔滔不绝的说教,面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可以说,创设表演性情境,这就是师的“主导”与生的“主体”的完美结合。

五、创设探索性情境

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在品生(品社)课教学中,适当穿插讨论话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实现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

如讲授《言而有信》一课,在学习过程中就应充分激友学生情感的导向作用,由浅人深,先说说什么叫“言而有信”?为什么要言而有信?再用榜样引导法学习、认识宋庆龄同志是怎样做到言而有信的?在学生初步明理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让学生联系实际,“怎样做到言而有信?”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思品书中蕴含的道理清晰化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发言有疏漏和偏颇之处,应适当提示、启发他们做必要的补充和纠正;一旦有新的正确见解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地肯定和表扬。

六、创设竞争性情境

课堂气氛太紧张,学生掌握知识就比较机械、死板;气氛松弛、动静结合。因而,教师巧妙地根据课文内容开展竞赛活动,创设紧张而有趣的竞争性环境,采用必答、抢答、小组答辩、风险闯关、开火车等多种形式,寓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于欢乐之中,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七、创设课外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也就是说,学生只有经过具体实践,才能把道德认识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学习思想晶德,就是要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实践出真知”,因而,教师开展各类活动,创设课外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意义深远。如学完《保护人类的朋友》,我们成立了“爱鸟护蛙”小分队,课余为鸟儿安家,制作保护牌。品生(品社)课与活动是分不开的,学生在学与玩中受到启发教育,形成潜移默化的力量。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总之,品生(品社)课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情境,以情境激情,以情感激情,以情意激情。

上一篇:遵义会址导游词下一篇:志愿者服务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