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教案(共6篇)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1

第1课

凝固的音乐--------建筑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凝固的音乐--建筑”,了解建筑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了解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了解美术的门类有很多,建筑是其中的一个。使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更新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重点难点:

认识古代建筑的一些建筑特点及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有什么变化?能够把自己喜欢的建筑描绘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你觉得美术有哪些门类?”学生根据平时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美术各门类图片,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世界中的氛围,引起学生兴趣,形成美术除绘画外还有许多门类的初步认识。其中我们展示的中国古代建筑图,大家肯定不陌生。同学们说是什么建筑?对,是我们的天安门城楼。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具有音乐美感的建筑艺术。

出示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

二、讲述新课

大家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建筑怎么会跟音乐有联系呢?

欣赏课本中故宫的门、故宫的云龙大石雕等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浮雕上的图案的意思么?

2、大门上的门钉、铺手除了装饰作用以外,还有其它的意思么?

3、你留意过古建筑屋檐上的仙人走兽么?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呢?

我们了解了关于古代建筑的一些知识及造型,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外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欣赏凡尔赛宫殿内景及科隆大教堂、泰姬陵等古建筑。

回答问题,1、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教堂是西方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不同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展现着不同的风格。

建筑与音乐的关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具体的建筑分析。

随着时代发展,建筑有了巨大的变化,你认为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欣赏现代建筑图片了解。

三、学生作业

你家乡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建筑是那座?把它画下来或用文字记录下来。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美术的概念广泛性,建筑艺术的地域性文化和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并让学生了解家乡古建筑的人文文化。

第2课 《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二、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

请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4、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二、讲授新课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咏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

“三停五眼”“三停”:发际线——眉毛——鼻尖——下颚

“五眼”:左外耳孔——左眼角=左眼长=两眼之间的距离=右眼长=右眼角——右外耳孔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一)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

(二)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

(三)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2、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四、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二、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线——眉毛——鼻尖——下颚

“五眼”:左外耳孔——左眼角=左眼长=两眼之间的距离=右眼长=右眼角——右外耳孔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

二、讲授要点

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A、抓住人物的脸部特点来画。

B、表现出一定的表情。

2、师点评部分需要改进的作业。

三、作业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2、色彩的运用要恰当。

3、同学们修改作品,继续完成作业,教师指导点评。

四、教学总结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

五、课后拓展

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写生。

教学后记:学生基本上了解人物脸型的大致特点和五官的比例位置关系。学会了人脸的初步表现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幅有特点的人脸。

第3课

戏曲人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

(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激趣。

(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

(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

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

(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

(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

(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

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

的大胆运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

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

第4课

图形的魔术组合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学习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本课主要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教学目标:

1、欣赏夏加尔的作品感受他带给我们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3、改变思维方式,利用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教学重点: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教学难点:改变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想。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若干图片、彩色笔、记号笔。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作欣赏

1、《我和我的村庄》(油画)夏加尔(俄国)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方法吗?

颠倒的人物、房屋,动物眼中映射出的蓝天,像花草一样握在人手中的果树„„画家对故乡的种种美好回忆叠映在一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3、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把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也能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

4、揭题:图形的魔术组合板书

二、新授

1、出示图形

2、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图案?

3、图形的组合方法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

4、总结:看,在同学们的笔下,不同类别的图形变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他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变思维方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

a)学生作品欣赏

5、练习

a)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你也可以自己创作一组图形进行创作。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可以是绘画的主题。看谁画的形象最有创造性!

b)注意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

最后上颜色时注意色彩的对比。

3、说一说,你将用哪一组图形来表现什么?

4、练习、辅导。

6、作品展览和评述

a)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b)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c)教师点评。

d)修改、评优。

7、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第5课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教学目标:

欣赏感受线描画的独特魅力

1、学习线描的表现形式: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2、完成一幅用线画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教学重点:感受线描画中线条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若干图片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2、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3、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4、揭题:线描画板书

二、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小组探究)(汇报)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8、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黑白色块)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4)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可以和色彩画想比较)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

(5)小结:我们手中的画笔就像乐器,那黑白的色块、疏疏密密的线、错落有致的点,犹如跳动的音符演绎出优美的旋律。刚才我们所看到了线描作品,都是以生动丰富线条表现出变幻多姿的视觉世界。

三、练习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4、作画步骤:

(1)构思

(2)起稿

(3)线描

(4)调整

5、练习

6、辅导

四、作品展评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二、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创作激情

3、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4、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三、继续创作绘画作品

四、辅导

第6课 《自制小相框》(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认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用具: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2、揭示课题。

二、探究活动。

1、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2、学生发言: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实践活动: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四、作业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

五、小结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第7课

色彩的调和(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色彩调和方法,感受色彩的变化。

2、智能:了解色彩调和知识,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3、情感:感受色彩调和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色彩调和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了解色彩调和的方法。

教学难点:以更多的方法进行色彩调和,完成色彩调和的作业。

教学准备:水粉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欣赏色彩调和的作品《鸡冠花》

在淡淡的阳光照耀下,红色的鸡冠花与绿叶和谐地相互辉映,使画面浓艳却不浮躁。

2、提问:你能从这样的色彩搭配中体会到色彩调和的美感吗?

3、小结:色彩调和通常指的是色彩的量比关系和秩序关系应该符合视觉审美的心理要求。在保证色彩变化丰富的同时,也应注重色彩关系的协调统一。

二、研究活动。

1、欣赏色彩调和范画。

教师介绍两种简单的色彩调和方法

调和方法A:混入同一种黄色调和,作品为黄色调。

调和方法B:混入同一种灰色调和,作品为灰色调。

2、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来调和色彩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3、实践学生的想法。

三、艺术实践。

想一想,学生作品用了什么方法使色彩调和?你也试着创作一幅色彩调和的作品。

四、展示作业。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评价作品。

1、介绍你画中的色彩调和的方法。

2、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3、你认为自己画的优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足?

第8课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色彩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带来的美感,激发色彩创作的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邻近色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分析色彩。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

青、青与紫、紫与红。

二、研究体会。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1、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三、欣赏感受。

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艺术实践。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五、展示评价。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六、课后拓展。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课后记: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第10课

参观劵的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2.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教学设计:关于券面的尺寸大小、构成的形式、内容等应该有所规定。有的必须严格,如券面总体尺寸——长宽各多少,其中存根留多少,副券占多少,或者只要求设计正券券面,其余略去。至于构图形式是横是竖,选取什么图饰内容和表现手法等,则可宽泛、灵活一些。再

则,对文字内容,也必须作出明确规定,如名称、票价等。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掌握有关基本常识,必须提出适当的要求进行制约,使他们的思维能自由地,但又有目的地运行。要多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去完成作业。

教材分析:本课编排了数枚参观券供欣赏、借鉴。从中我们不难了解设计参观券的基本形式和内容。首要的是名称,如“故宫博物院”、“武陵源游览券”„„以及与其相应的图饰,图饰往往占居券面的绝大部分面积;其次是票价和有关注明等。总体形式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券有正反两面,以正面为主,有的在反面印有导游图,或印有关要求乃至广告等。为了方便各种类型的参观者,有些券面还附加了英文或其他文字。

教具准备: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学具准备:作业用纸,直尺,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

(二)传授新知。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三)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四)展示优秀作业,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地点,名称,票价

第12课故事中的人

课型工艺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塑出一个故事中的人。(了解)

2、抓住人在故事中的特有姿势,塑出运动中的动态。(练习)

3、努力表现出人的美。(接受)

重、难点重点是用泥土塑出自己熟悉的人的姿势。

教学准备教师:泥塑“故事中的人”的不同作品投影片若干、范作、彩泥及泥塑工具等。学生:课本、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讲故事

1、观察投影中的人物。

2、出示教师的泥塑作品。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塑故事中的人。

二、教学新课,指导泥塑故事中的人。

1、请一位同学来摆一个姿势的造型在黑板上演示。

2、小结:用粘土塑一个运动着的人,首先要塑出个完全的人,即有头躯干,上肢和下肢。然后,依照人在运动中的不同姿态,适当将头躯干四技作适当的扭转。弯曲,就可塑出千变万化的姿势。给人物穿上与故事中的角色相符合的衣着。

2、教师示范。

三、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讲评。

作业A类作业:参考书中的图片及范作,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较生动、结构稳定。

B类作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生动、结构稳定。

第13课笔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

1、明确笔的功能和外形之间的联系,了解笔的形状与手形的联系。

2、欣赏各种款式的笔,了解笔的每个部分的功能,并联想出各种新颖的笔形和功能。

3、学习设计搞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笔的功能,并根据手的形状设计出笔的外形。

难点:设计一支新颖的笔,用设计稿的形式完成。

三、课前准备:

各种各样的笔,彩纸,笔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支款式新颖,功能多样的笔,提问,你能猜出它有多少用途?

2、出示课题:笔的世界

二、新授:

1、请学生把收集到的笔集中起来,举办一个“笔的世界”展览会。

2、请学生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笔有些什么功能,哪个方面设计的比较新颖。

3、实物投影出示书上作品,讨论,哪些地方设计比较新颖,有创意。

A、用日历表装饰又美观又大方。

B、上粗下细显的非常可爱。

C、握笔的地方设计的很圆润,保护手长时间写字时手指不疼痛。

D、凹凸有致的笔型顺着手的外形,握笔非常舒适。

E、夜光笔,随身带着可以当小电筒。

F、米老鼠的耳朵会动是按钮的功能

你还能说出那些其他新颖的功能呢?

三、分析笔的组成部分:

笔尖,握笔处,笔杆,笔头,可围绕这几个部分进行设计。

四、教师师范:

1、根据四个部分设计出笔的外形

2、把需要增加功能的部分进行变形,添加。

3、用图表的形式添加各部分的说明文字。

4、涂色。

五、学生进行创作。

六、举办“新颖的笔”设计作品展,评出最佳外形奖,最佳功能奖和综合奖

第14课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一、教学目标:

1、漫画艺术的魅力,知道漫画艺术根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

2、试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设计一个自己拼贴,的漫画肖像。

3、把自己的照片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变形,与其他图片进行拼贴,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面。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漫画人物的变形方法,能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一个基本的脸部形状。

难点:利用电脑软件进行人物变形,并进行拼贴。

三、课前准备:

各种人物变形的漫画,每个同学自己的照片。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受漫画的魅力。

二、交流

1、说说你所知道的印象较深的漫画。

2、老师这里有一些漫画。如:《三毛》、《父与子》等。

出示漫画的概念:漫画是卡通的一种,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它还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夸张与变形突出了人的个性特点。

3、漫画种类有很多,今天我要学习的是肖像漫画。

三、比较与发现

1、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肖像漫画。

2、出示比尔﹒盖兹的照片和漫画作比较:

问:“这是谁?”(学生介绍)

“有何区别?”(鼻子大、头发乱、身体小)

出示罗丹、凡高、毕加索的肖像漫画。(因为夸张了某一特征,所以整个比例变了,就是变形了)

出示: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学生欣赏其它漫画肖像。(如:成龙、陈佩斯等)

结论:肖像漫画是强调人物形象特征,甚至加上动作、表情来夸张表现。

1、展示教师漫画

问:“这是谁?”“老师是怎么画出来的?”

出示步骤:

1)脸型(出示各种脸型的变化)有〇△□等。

2)五官,画在形状的中间。

3)头发

2、表情

出示:喜、怒、哀、惊等漫画肖像

问:“影响表情的因素有哪些?”(五官的变化)

所选表情也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特征。

四、练习

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人设计一幅肖像漫画。

五、展评(要求:幽默夸张,突出个性,表现手法多样)

1、小组自评

2、学生全体评

3、教师小结

六、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利用photoshop中滤镜扭曲的功能进行变形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利用自己的照片尝试各种功能的不同效果。

七、教师示范,先利用自己的照片进行变形,然后找合适的图案利用拼贴模糊的效过,创造出新的图片。

八、学生创作

九、展评欣赏

第15课神州风采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2.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以及艺术和民俗等。

3.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难点: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画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遗产的含义

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二、引出课题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一看到一说到这些,都能让人想到中国。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出示课题,板书)

三、了解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

1、采用中国地图、画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课本中心内容:通过欣赏来了解祖国的锦绣山川——万里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颐和园等,并且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形成的不同的风格。

2、展示长城等有建筑图片。

它们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奇迹。

1、小组交流讨论。

师:除了这些,我们还有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民俗艺术、秀丽的河山以及雄伟的建筑,人们一看到它们,就想到中国。让我们小组讨论一下,比比谁知道的多。(出示)(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指名答)

3.归纳总结。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也上网找了一些图片,你们看,这是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兵马俑(出示图片),它是秦始皇的陵墓,在西安。你们看这是青铜器,它是我国古代器皿(出示图片)。还有我国的艺术国粹-京剧(出示图片)。我国的艺术瑰宝-书法(出示图片)。

再给大家介绍一些我们祖国精美的民间艺术:有剪纸(图片)、草编(图片)、风筝(图片)。

最后看看我们祖国雄伟的建筑:北京天安门(图片)、故宫(图片)、上海东方明珠(图片)、金贸大厦(图片)。

四、了解中国特色的自然遗产

来看看祖国秀丽的河山:书本提供图片

及事先准备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我国最大的贵州黄果树瀑布等图片。(略)

五、激发感情,祝福祖国

(1)我们的祖国取得过许多辉煌的成就,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小组交流)

(2)作为神州大地上的一分子,你想从哪里去表现祖国的神圣和美丽呢?

六、学生作业

七、作品展评

16课家乡的老房子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

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

①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

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

师小结。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我们家乡的老房子——江南水乡。

A、讲解线条画

(1)勾画外轮廓形及比例。

(2)从主要部分入手。

(3)线条明确,有密变化。

(4)明暗对比强烈。

B、讲解色彩描绘的方法。

(1)在初步概括的线条画基础上作色,线条不要有明暗变化,只要线条明确。

(2)线条、色彩画分两种清淡,稍有色差及鲜灰变化。

(3)以色块为主的,线条只要框出结构即可,色块鲜明,对比强烈。

D、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学习用线条描绘老房子的特征。

(1)遵循原则:整体——局部——整体

(2)讨论用线的方法:是自然曲线好,还是笔直的好?

2、色彩描绘方法。

(1)线条结合法。

(2)色块表现法。

3、小组讨论总结线、色描绘方法,并想一想自己适合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E、交流,好的作品上台交流。第18课家乡的艺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学习民间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依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制作材料有困难可用绘画完成。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民间艺术品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泥人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授课

邀请对泥人发展比较了解的老人讲解泥人的源起传说与记载

惠山泥人确切的起源时间,现在已很难推断。

在相关的传说中,最早的一则是战国时期,据传孙膑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齐国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研究兵法,破了庞涓的“五雷阵”。因此旧时艺人们供奉孙膑为祖师爷。但这则传说至多只能视作吴地泥人的原始。

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水米胜珠”的赞叹,有人视此诗中就蕴涵了用惠山泥土制作泥人的信息。而至南宋,江南一带盛行在七夕供奉小塑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因此有人将惠山泥人的肇始期定于宋代。

但关于惠山泥人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与此同时,惠山泥人的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也是追溯至明初。据称,明洪武年间,军师刘伯温夜观星象,发现无锡惠山有旺盛的灵秀之气,将出文臣武将大乱江南,于是来到惠山脚下教百姓捏泥人,欲以泥臣泥将泄去惠山的灵秀之气。

明季文人王季重在《游惠锡两山记》中有“买泥人、买小刀戟以贻儿辈”的记载。比王季重稍晚的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愚公谷》中也写道:“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锡山,进桥店在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碗、泥人等。”由此可知,在明代末年,惠山泥人已作为商品在当地店铺出售,并渐趋成熟。

因此,现在一般将惠山泥人的起源年代定在在明代之前。

3、欣赏制作泥人的录象

清晰的了解制作过程,进一步对泥人艺术的感知。对装饰花纹、装饰色彩、装饰手法有更多的感受。

4、欣赏各地民间艺术作品

民居木雕(清)浙江凤翔的马陕西

陈家祠砖雕(清)广东泥咕咕河南

面花山西剪纸陕西

刺绣贵州

六、学生作业

可以动手试试做做,也可画一画。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是制定整个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 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 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运作。

1. 总目标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1) 知识与技能: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激发创造精神,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完善人格。

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 《百变团花》的教学目标有如下几个。知识与技能: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 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剪团花及装饰教室,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及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制作出呈放射状的剪纸过程的学习, 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情。

2. 分目标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提出了这样的分目标: (1) 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 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 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 根据意图选择材料, 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 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 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 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 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 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根据以上要求, 《百变团花》一课的分目标为:

通过欣赏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通过动手制作团花,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及合作能力;通过用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团花, 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的过程, 是身心发展的过程, 即由不知到知、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历程。教学过程是为教学目标而存在的,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美术课堂有效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一步步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学目标就像一只握着拳头的手, 教学过程就是一点点地打开、掰开手指头的过程, 这样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这就是有效的教学过程。《百变团花》这一课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过程实现。

1. 看的过程艺术

教师讲述团花的历史及部分作品。 (出示课件)

(1) 说说这两个团花有什么图案?人们剪这幅团花时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寒梅报春寓意吉祥喜庆, 五只蝙蝠象征五福, 我们称它为“梅开五福”, 寓意新年的祝福。 (用于春节, 寓意福到了)

利用莲花、鱼的谐音和图形组成“连年有余”的吉祥图案称为“年年有余”, 寓意富裕有余的美好生活。

(2) 老师这里还有两张团花, 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的图案, 猜一猜它们是用在什么地方的? (出示图案:喜字团花———用于婚嫁, 福禄寿喜———用于生日祝寿)

(3) 同学们, 团花真漂亮, 你们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团花,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有很多用途呢!可把团花用在哪儿? (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团花,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拓展学生的视野, 了解民间团花的历史和文化。这个环节主要想让知道什么, 看什么, 泛泛地看不行, 而是需要围绕目标来看, 它美在哪里, 并注重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提升。

2. 做的过程艺术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 你这团花的边缘轮廓很特别, 是怎么剪的?

(2) 谁知道剪掉的是团花中的什么部分?

(3) 你会剪圆形的团花吗?

(4) 分散成了碎纸片了, 是什么原因?

(5) 请剪得好的学生示范 (步骤:折—画—剪)

(6) 在设计镂空的部分时, 大小和团花的整体比例要适度, 否则不好看。另外, 镂空部分的花纹只要画出一半, 剪好打开后就是一个连续的完整的镂空的花纹了。

设计意图: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 能够再学到新的方法, 这部分也是最重要的, 探究方法一定要到位, 一定要亲身经历, 亲手制作才能得出方法———折、画、剪。

3. 悟的过程艺术

(1) 教师提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大花篮, 想在里面装上美丽的花, 你们可要认真剪, 漂亮的花才能放进我的篮子里。

(2) 提示:折纸时, 捏住中心点角对折;剪纸时, 选择三种以上的花纹;打开时, 要慢速轻轻打开。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 剪出没学过的花纹,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学生自由粘贴时, 教师提醒注意色彩搭配及粘贴均匀。

设计意图:欣赏作品, 体会剪纸给大家带来的欢乐气氛。学生通过艺术作品, 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课程标准中对“有效教学方法”的概括是这样的: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谋划和设计, 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思想观点和发展学生思维活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百变团花》导入:“今天, 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想看吗?一张正方形的纸把它剪三下, 让它变个样子, 你们相信吗?那可要睁大眼睛看好了。来, 你们帮我数‘1、2、3’, 瞧, 漂亮吧!哈哈, 你们上当啦, 这不是魔术, 只是一种剪纸方式。它把剪纸和折纸结合在一起, 剪出漂亮的图案。对了, 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百变团花》。”

设计意图:在40分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讲解一定不要超过15分钟, 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动手操作, 去感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2. 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展示各种实物、教具, 或进行示范性实验, 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 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对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百变团花》教学过程片段。

教师发放准备好的团花作品。

师:这些团花是如何制作的?团花身上的花纹有哪些是你们认识的?

设计意图:通过成型的作品, 学生沟通交流实践学习方式,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并掌握折、画、剪等制作方法, 知道毛毛纹、月牙纹、柳叶纹、圆点、燕尾纹、瓜子点等, 在欣赏的同时教师进行演示和示范, 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启发学生想象, 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谈话法

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提问法”, 是指教师通过口头提问的形式,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判断、推理, 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百变团花》教学过程片段。

师:谁知道剪掉的是团花中的什么部分?

生:剪掉的是不要的, 空的部分我们叫它镂空。

师:你会剪圆形的团花吗?

生:折的次数越多就越圆。

师:分散成了碎纸片了, 是什么原因?

生:剪的时候, 上下左右不能剪到头。

设计意图:在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很重要的, 不要急于得出结论, 要让学生亲自在做中学、在做中发现。

四、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所谓教学评价, 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 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 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 通过系统地搜集有关教学的信息, 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上的判断。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 评价时机

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始时, 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进行评价, 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在美术创作教学过程中把握评价时机, 从学生是否对美术学习有兴趣、能否对材料展开想象、能否利用材料进行充分表达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来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 注重评价的层次性, 特别要重视合作学习中的评价;评价活动要体现全员性、鼓励性, 切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2. 评价方式

(1) 自评。自己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只有当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对达到的目的程度负起责任时, 他才是真正的学习, 才会对自己的学习真正地负责。自我评价确立了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2) 组评。小组内相互评价, 亦指“互评”, 是指互相评价和反馈, 针对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或肯定, 或否定, 或作补充, 并陈述出自己的理由。在评价过程中, 由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相互接触、交流, 能够看到他人的长处, 同时也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 有利于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3) 师评。师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 美术课堂评价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的, 教师的评价的目的不是分等级, 而是促进发展, 运用“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好、更漂亮”等激励性的语言很重要。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乐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 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指出应用设计学习领域的评价要点为:

(1) 理解设计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2) 有意识地运用形式原理进行设计和制作。

(3) 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创意。

(4) 知道单独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5) 利用材料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

(6) 运用设计知识, 评述自己和同学的设计作品。

(7) 熟练、安全地使用工具。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3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篇4

总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罗丹的艺术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2、对《加莱义民》作深入的了解和简单的分析。

3、在欣赏和反思中感受艺术大师对生命和艺术的理解。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罗丹的精神,即要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

教学难点:作品通过怎样的艺术语言,具体的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艺术的理解。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图片展示《加莱义民》

2、新教学内容。

A、教师谈话设疑:你知道这座群雕叙述了怎样的 一个故事吗?艺术家是怎样表现雕塑中人物形象的灵魂呢?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并和同学一起分析作品(人物的造型、刻画的心理及情感等)。

B、媒体展示罗丹代表作品若干,教师设疑:罗丹的雕塑作品整体的风格和手法? 学生欣赏并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罗丹的风格和手法,并重点分析作品中作者所注入的浓厚的思想性。

C、教师设疑:罗丹的作品是否表达了他的感情?艺术即感情吗? 学生讨论、辩论。

小结

艺术即感情,要学艺先做人。

板书设计:

加莱义民

课后反思:

第一课《艺术的多元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

2、了解艺术作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

3、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

4、学会尊重他人的审美选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利用媒体展示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若干,并设疑:说说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欣赏并谈出自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课题:艺术的多元化

2、教师媒体展示各大洲相同时期风格各异的古代文明的美术作品若干。设疑:这些作品传递了哪些方面的信息?为什么在同一时期,人类的艺术会有着这么大的差异?学生欣赏、讨论。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了解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

3、媒体展示现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若干,教师设疑: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那现代艺术又呈现什么样的面貌呢?学生欣赏作品、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各个艺术流派的风格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手段。学生发表自己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见解。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艺术作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更加多元,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也是艺术多元化的重要原因。

4、提问: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多元化的现状?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1)艺术的多元花是必然的。(2)肯定自我的审美感受,尊重他人的审美选择和个性。

四、小结

美术作品是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反映,也是艺术家自己哲学观和人生观及情感的反映。不同时的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有着不同变革,各个艺术家在各个方面也迥异,因此艺术必是多元化的。

板书设计:

艺术的多元化

课后反思:

第二课:风格多样的静物画

总课时

授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分析讨论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冷暖对比等关系,同时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秩序,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和想法,尝试创新静物画。(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对人们情绪和心理的影响,了解色彩与风格的关系,增加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味。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色彩关系换位练习。

难点:个性风格的大胆表现(分析和创作)。

三、学习材料

教具:课件(包括丰富、典型、多种风格的静物画色彩关系图片,多种材质资料等)、静物(瓶、盘、水果、花等)

学具:学生准备颜料、彩色纸等工具

四、教学设计的简案:

一、教师出示准备的教具:瓶、盘、水果、花等。

二、学生尝试组合,教师点评。

学生观察分析对象,选择其中喜欢的对象进行组合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了解组合过程中应要注意的构图、色彩等几个方面

三、播放课件,用丰富多彩的色彩对比效果,展示给学生大量的多种风格的静物画。学生观看图片,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准备的资料,如绘画、图片、摄影作品等。

四、通过大量图片欣赏,五、引起学生对风格多样的静物画的兴趣,并发现艺术来源于生活

六、让学生归纳总结都有哪些色彩关系?”

七、教师点评

总结色彩关系的分类 八、一位同学总结,一至二位同学补充自己的意见。

九、使学生了解静物画的色彩关系有多种表现形式。(1)展示学生带来的资料;(2)欣赏和分析课本上的范例;(3)演示课件;

1.学生展示和讲述带来的资料; 2.学生分析课本上的范例; 3.师生共同赏析课件中的作品; 讲述自己对不同色彩关系的感受。分析并总结色彩关系的基本规律。谈谈自己对色彩关系的理解

进一步使学生从众多的画面感受到色相、纯度、色调、冷暖、构图对比所营造的不同气氛。演示课件,进一步组织学生大胆构想,把一幅静物画做不同于原画效果的多种色彩关系的换位练习,鼓励独创意识。畅谈自己的构想。同学间可以互相补充,完善构思。启发学生的创作欲进行发散思维确定一幅画,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和材料进行创作。给学生分组,例如:自然分组、兴趣分组、男女分组等。按小组创作。准备材料、工具;

分析讨论,实施最佳方案;确定主题风格;决定实施步骤。发展学生用色彩造型组织 的能

力,大胆表现自己对静物的色彩感受能力,提倡集体合作方式。练习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设计上和技术上的困难,及时展示一些创意好的草图。鼓励学生独创意识。逐步完善设计,实施制作。多材质,多形式的尝试。遇到问题互相探讨。给学生技术上的支持,帮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能在创作过程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提高创作能力。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请同学互相谈作品的想法和感受,布置下节课的学具要求。学生谈感想,并提出一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风格多样的静物画

课题 色彩丰富的风景画

总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构成风景画的色彩知识,掌握色调对情感的影响、色彩的对比和同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与讲解,了解一幅好的色彩风景画应该具有的因素构成,懂得如何欣赏,尝试几种表现风景画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现美、表现美,用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色彩风景画的欣赏能力,理解色调对情感的作用,提高动手能力 难点:用已有的色彩知识,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用具 教具:课件、挂图、彩色纸、水粉颜料等 学具:各种颜色、彩笔、彩色纸等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图片欣赏 回顾色彩知识

修拉、凡高、马奈等名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色调和各种色彩表现形式来表达内心感受的。结合教材中几种不同绘画手法的色彩作品,加以解释。

1、通过想象,将风景图片的木以局部扩展,描绘成一幅完整的风景画。

2、参考风景图片,改变原画色彩关系或形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展示作品 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体会、感受不同季节不同色调的风景画。

二、分析作品 设计问题。引导分析,补充讲解、分析。

出示练习题,提出要求,任选一幅,当堂完成。进行点评 感受理解色彩败给人的不同的视觉心理。和教师一起回顾。

跟着教师的思路分析问题,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的表达。

让学生试着分析作品。

三、学生练习

进行色彩练习。学生互评 体会色彩的情感。开启学生的智慧。能尝试运用一种色彩关系,学会表现。提高对色彩的再认识。

四、课堂小节

板书设计:

色彩丰富的风景画 课后反思:

第九课 小区规划畅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环境艺术方面的知识,初步理解和认识“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这一观点,理解小区建设应体现“人文、绿色、现代”的特点。

2.、使学生增强绿色环保意识,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畅想小区环境,探索小区环境的平面布局与立体规划设计的制作方法。难点:在环境规划设计中,对功能整体与创新意识的完美结合的体现。三.课前准备:

1.搜集你喜欢的小区整体规划图片。(照片、模型、设计效果图、平面设计图等)

2.准备绘制时所需工具、材料(如:绘画:纸、彩色笔、水彩画工具等。制作模型:泡沫板、海棉、牙签、胶水、剪刀、彩纸等)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老师借用儿童积木,摆出一个小区建筑布局场面。(教师可以故意摆得挤一点,乱一点)

1.问:如果你住在这里其中一幢楼里,感觉如何?

学生答:太挤,采光不好;

绿化太少;

整体规划乱。2.

请同学根据自己的意愿摆放(学生上台)

(二)讲授新课

1.你觉得余姚有没有符合你们意愿的小区?

2.欣赏同学搜集的优秀小区图片,并请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小区的特点。(如有游泳池、有健身、游戏区等)

3.畅想:如果你是环境规划设计师,从人们自身需要出发,你会怎样设计或特别增强某项设施?

(学生畅想:葡萄架下看书、瀑布景观、喷水池等)

(三)设计绘制(小组合作): 1.

老师简单介绍平面:绘画

剪贴

立体:各种材料模型制作

2.讨论本组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并请组长简单说明构想。3.

小组合作完成。

(四)优秀作品展示并点评。1.

本组介绍作品优点 2.

其他组员点评 3.

教师总结补充

(五)课题拓展

四明山小区环境优美,请在那里规划个住宅小区。1.

实地考察当地环境、地理、交通等方面的情况。2.

因地制宜,规划住宅类型、布局 3.

上交一份报告(文字或图片)

子陵中学 罗林红

实验学校

董海波

第十一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自己所在的生活、学习环境,确定主题,设计一幅公益招贴画。

2、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招贴画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认识公益招贴画的特点和

设计要求,感觉公益招贴画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宣传作用。教学重点:

重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表现形式。

难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创意,以及将创意用图文(平面设计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搭配适当的色彩,设计的主题紧密围绕“综合,探索”活动。

工具:各式颜料(水粉、彩毛、碎布、碎报纸、剪刀、胶水、KT板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2006年重庆特大干旱录像。镜头一:地壤龟裂,农作物枯萎。

镜头二:人畜缺水,老井干沽,辛苦担臭水。学生回答:

引出保护自然,节约用水主题。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更应保护环境。

引出表达方式——公益招贴画。

二、通过展示二组图片 A组为公益招贴画

让学生学会讨论区别 B组为商业广告画

教师总结公益招贴画的概念,特点。A、般矗立或张贴在公共场合。B、图像色彩鲜明、强烈。C、文字简练。

D、不以盈利为目的。E、迅速传达信息。

三、设计要求与方法

教师展示图例,如:“和平招贴”,让学生分析讨论此画的主题,构图,色彩搭配,图文处理等。

1、欣赏不同绘制方法制作的招贴,辨析不同的视觉效果。(水粉、粘贴、电脑制作)

2、同一主题,用不同创意表达,给人的视觉感受。教师总结

四、出示校园、街头不文明镜头,学生讨论确定主题、工具材料等 学生画,教师巡视,直至学生完成。(有条件制作在KT板上)

五、学生优秀作品展示、贴挂

六、教师总结

备课组成员:王芳、徐竹青、徐小姝 第九课 小区规划畅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环境艺术方面的知识,初步理解和认识“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这一观点,理解小区建设应体现“人文、绿色、现代”的特点。2.、使学生增强绿色环保意识,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畅想小区环境,探索小区环境的平面布局与立体规划设计的制作方法。难点:在环境规划设计中,对功能整体与创新意识的完美结合的体现。

三.课前准备:

1.搜集你喜欢的小区整体规划图片。(照片、模型、设计效果图、平面设计图等)

2.准备绘制时所需工具、材料(如:绘画:纸、彩色笔、水彩画工具等。制作模型:泡沫板、海棉、牙签、胶水、剪刀、彩纸等)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老师借用儿童积木,摆出一个小区建筑布局场面。(教师可以故意摆得挤一点,乱一点)

1.问:如果你住在这里其中一幢楼里,感觉如何?

学生答:太挤,采光不好;

绿化太少;

整体规划乱。2.

请同学根据自己的意愿摆放(学生上台)

(二)讲授新课

1.你觉得余姚有没有符合你们意愿的小区?

2.欣赏同学搜集的优秀小区图片,并请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小区的特点。(如有游泳池、有健身、游戏区等)

3.畅想:如果你是环境规划设计师,从人们自身需要出发,你会怎样设计或特别增强某项设施?

(学生畅想:葡萄架下看书、瀑布景观、喷水池等)

(三)设计绘制(小组合作): 1.

老师简单介绍平面:绘画

剪贴

立体:各种材料模型制作

2.讨论本组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并请组长简单说明构想。3.

小组合作完成。

(四)优秀作品展示并点评。1.

本组介绍作品优点 2.

其他组员点评 3.

教师总结补充

(五)课题拓展

四明山小区环境优美,请在那里规划个住宅小区。1.

实地考察当地环境、地理、交通等方面的情况。2.

因地制宜,规划住宅类型、布局 3.

上交一份报告(文字或图片)

子陵中学 罗林红

实验学校

董海波

第十二课

公共设施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规律和设计流程,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式、材料设计景观设施。

2.了解生活中的设施,提高生活品味。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式、材料,设计美观、实用的公共设施。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结构形式来建立与使用功能相适应的公共设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视学生所要设计的设施而定。教学过程:

1.欣赏身边的公共设施,请学生对设计作品进行评述,列举这些作品的优缺点。(教师展示课件)

2.找出学生自己喜欢的公共设施,并分析喜欢的原因。

3.]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生活的小区需要哪些公共设施,什么造型、风格、色彩的公共设施能与小区的环境相协调。

(提示:根据公共设施的功能,分析其造型、材质设计的特点,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和地域等特点。)4.

学生制作(分8个小组合作)5.

鼓励学生将本组最满意的设计展示、给大家,、先请学生自评,讲讲自己作品的优缺点,然后他评。

6.教师小结。(明确“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要不断进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高风中学 章航凯

世南中学

俞燕舞

三七市中学

贝建忠

第十三课

改造我们的校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提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设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调查、研讨、设计、展示,运用美术的知识,对校园建设的理念、校园环境的改造等问题进行探究,提高艺术审美观与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新理念。通过调查、研讨、设计、展示,学生会对设计的新理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难点:设计稿的绘制与模型的制作。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与时间的限制,在这方面有一定的难度,涉及到透视知识、色彩搭配知识、比例、纸工技法等方面难度,教师的辅导与合理的教学方法是解决难度的关键。教学过程:

(一)展示课前布置的任务

1.分组实地考察我们的学校,有条件可以进行数码摄影,思考:我们学校的环境建设哪方面比较成功,哪方面需要改进?

2.课堂中进行展示、交流,教师也需准备一些我们学校校园环境图片,当学生交流无图片时,可直观展示。

(二)学习设计新理念

1.展示、欣赏一组国内外优秀校园环境图片,吸引学生对学校环境设计这一主题的关注,同时提高设计理念。

2.教师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提出几个设计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展开讨论,使学生对学校环境设计知识有所掌握,提高设计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讨论改造方案 1.

确定改造主题

2.组内讨论改造方案 3.

全班交流,改进方案

(四)绘制方案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组员的美术能力,选择绘制平面图或立体图或制作模型等。

(五)交流、展示、评价

(六)课堂延伸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七年级上册 篇5

前卫初中 高龙

标题: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

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七年级上

一、教学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七年级上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七年级上

(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二)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三、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二)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三)教学课件:“格尔尼卡”、“

9、11事件”。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以欣赏为主。

导入:屏幕上出现“格尔尼卡“的作品。学习新内容:

1、感受作品的整体氛围(获得初步的整体印象)。

2、了解作者的艺术思想、艺术品味和艺术风格。立体主义——这种创造视觉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法国画家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虽然,立体主义呈现出抽象的几何状态,但事实上它却是在描绘真实的形体。这些画布上的平面物体,同时呈现了各个视角下物体的各个平面,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可见,立体主义并不拘泥于客观的视觉感受,而更关注对形象的主观创造。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例如,龙就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什么呢?《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3、简单描述:画面上表现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奔跑的脚、举油灯的人、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婴儿嚎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者等。

4、分析作品:全画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口恐怖的气氛。构图饱满,以不安、强烈、破碎的形象、冲撞的动势、惊恐的气氛和灾难的象征混合于一体,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这一切使《格尔尼卡》成为上世纪少数几件真正具有大众意义的作品之一。

5、诠释作品:作品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空军野蛮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暴行。如:公牛头象征残暴和黑暗;马的嘶鸣象征痛苦的人民;像眼睛的灯象征光明、希望;手举油灯的女人象征光明、和平等等。作品以二维空间来诠释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几何形体,然后主观地重新组合,构成画面,以追求物象形态的动感、变化。

6、评价作品:画家采用半抽象(意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组合蕴含了画家愤懑的抗议。这种打破空间界限的绘画形式,使画面失去错觉性深度的效果,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

因此,这幅画成了20世纪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练习活动:

1、学习评价:

(1)我明白毕加索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物象,并在平面作品上营造错觉性深度的空间。(2)我明白立体主义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的含义。

(3)我明白立体主义绘画并非把描绘对象画得如我们的眼睛所见般的真实。(4)我能仿效毕加索从不同角度观察及描绘物象。(5)我对自己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2、课后随想:

(1)对立体主义的绘画理论和方法我感到能理解或很难理解,因为:

(2)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用立体主义的绘画方式作画,因为: 课后准备:搜集有关“

9、11”事件的资料,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第二课时:创作练习

一、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一段“

9、11”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纽约的录象。“

9、11”事件虽然与格尔尼卡事件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让我们学习毕加索,以“

9、11”为题材创作一幅画。

二、练习活动:创作一幅以“

9、11”事件为题材的绘画,并用简短的文字写出创作心得。形式不限,单色、着色、漫画、抽象、写实、电脑创作、拼贴资料均可。学生活动通过查阅资料回答问题如:格尔尼卡、毕加索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对作品的初步印象。如:沉重、灰暗、凌乱、恐惧等。简单回答如:背景、内容、方法、色彩、作者等等作者介绍见课本第3页请一同学阅读。学生略答。仔细观察作品,学习观察和描述自己的所见。在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由感官优先,进入到思维的主导状态。透过表面,更深地理解作品的意蕴。对作品的意义进行诠释,并理解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特色。综览所有要素后,对作品进行归纳性的评价。学会思考和表达。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课后思考搜集资料以“

9、11”事件为题材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自己创作的方式结合起来,旨在加深对《格尔尼卡》的理解。

教师活动引出问题这幅作品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整体初步印象?归纳: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注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欣赏作品,你想从哪些方面深入了解呢?你对毕加索有多少了解?你知道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吗?呈现图片资料:《蒙娜丽莎》《哭泣的女人》以感官感受画面,对作品进行描述。作者为什么用黑白灰而不用其他更丰富、鲜明的色彩呢?这些人和物画的完整吗?作者采用了什么艺术形式表现的?这件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呢?出示课件:详细介绍作品内容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形式。你能根据以上的描述、分析和诠释的结果,评价这件作品吗?布置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提高技法上的指导。

五、教学点评

第1课在美术世界中遨

课题: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教学目标 :

知识点: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能力点: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情感目标:不断更新审美观念。教学重点:分析美术作品的制作材料

教学难点:能独立地、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解决方法:针对重点, 难点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大量的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教学用具;资料、课本、光盘、图片

教学方法:探究式、自主学习等

板书设计: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一.美术的分类

1.绘画2.雕塑3工艺4.建筑5.现代艺术 二.分类的原因——原材料的不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批注教师放映幻灯 教师引导

听取学生讨论意见

一:课前准备:把图片、资料准备好 二:上课过程

1.问题:同学们以前都看到过那些种类的美术作品?

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置身于美术作品中的氛围引发学习兴趣。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

(1)不同画种的效果看出不同的材质

具体分析教材中的范图材质的不同。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是人物画,他们有何不同?

(可从光线、色彩、立体感等方面对照)2.自学:解决美术作品的分类原因是什么? 美术因材质的不同分为以下种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及现代艺术。绘画按材质分为:

油画??油画颜料、油画布,中国画??纸、墨、笔、砚,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资料图片并讨论,发言。

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加深对作品分类的理解。

在自学的过程中,使其明白美术作品属于那一类别 听取学生讨论意见

教师展示一些绘画实物。教师展示作品 评价 总评

版画??石版画、木刻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水彩、素描等。

雕塑分为:浮雕和圆雕 固体材料

工艺:传统工艺??铜、木、石、陶、布、丝、琉璃 现代工艺??塑料、不锈钢、聚合材料、光导纤维等。建筑:古代??石、木、瓦

现代??水泥、钢材、玻璃、铝合金等 现代艺术:金属、废弃物、灯光等。

教师给学生传看一些画种的材料实物,增强直观感受。三.练习

曼陀铃和吉他

素描

玉兰黄鹂

雕塑 磨镰刀

油画 血衣

国画 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像

版画 评价

总评:在美术世界里绘画种类的不同,根本是源与材料的不同。但不论是何种质地的材料都 能反映出艺术家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自学:学生结合手中 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 自主学习学生感受实物 观察并发言 观察并发言

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艺术材料不是随便选择的。小结 表扬积极发言的同学及表现突出的小组 课后记

附:相关资料

法国修建凯旋门的原因:由于发生法奥战事,法国势力弱,国王又禁止人民反击在内外压力 下,不屈得法国人民到处成立起义队勇敢保卫巴黎两万名志愿军开赴前线与奥国侵略着战斗,马赛人高唱〈马赛进行曲〉挺进。9月22日宣布成立法兰西为“共和国”国王路易十六后被处 死。法国著名雕塑家吕德,在这件雕塑作品中热情歌颂了法兰西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战斗精神。作品中只有七个人,却给人以浩浩荡荡的千军万马之感。

亨利-摩尔??1898~1986 英国著名现代雕塑家,矿工的儿子。年轻时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

。早期作品特征有古拙、沉稳、充满生命力。后期发展出两种技法:一种是在实体中挖出空洞,以显露内在的形体,另一种汇集不同的形体来组成一件作品。2000年在我国举办展览引起轰动。反响强烈。罗中立:著名油画家四川美院教授。秦始皇兵马俑:

位于陕西临潼下河村,目前挖掘出三个坑,面积有两万多平米内有兵佣数千件陶佣马佣战车 千多件,青铜器万件。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二、三课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二课时 【教材分析】“美术学科要给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继续学习和发展之基础的美术能力”,“手绘线条图像”是最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切入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重视基础,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将会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走近美术。同时,它还使学生在充满情意性的学生中,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本课是新教材精神和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有别于以往素描等过于专业的美术基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通

过对手绘线条图像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在叙事、说明交流以及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和用途,既重视了学科间的综合,又不失美术学科特征。【教学内容和目标】

1、显性内容和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地去表达物象,并能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隐性内容和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

点】 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体会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培养、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

【难

点】 能迅速、大胆有个性地对物象特征的把握和表达。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手法,对复杂的物象综合处理,抓住关键,创造性的表达。

【教具准备】 课件,范作,常见产品安装说明图,茶杯等实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第二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以电影《李双双》中,李双双在门上画图,说明钥匙、孩子寄存处的事例为例,引起学生兴趣,说明手绘线条图像的存在性、实效性和大众性,解除学生思想压力。或创设某一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手绘线条图像的方法解决,并找一学生上台板画,师生评析后,教师说明“作用”,得出“第三语言”的结论,引入新课。

二、教学活动 ●设问思索:

师:提问,哪些地方接触过手绘线条图像? 生:回答。

师:出示各种图片,生:分析各自内容和作用。

师:总结手绘线条图像“可视性强”,“快速方便”等特点。●欣赏、明确知识

师:引导学生观赏教材中和课件中的图例,初步认识手绘线条图像的普遍存在。出示《贺兰山岩画》、“儿童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让一生读教材中的第一段文字,知其伴随人类的成长而发展,且早于文字的产生,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能用到。生:读教材第二段,讨论回答,师:板书小标题。

功能: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事等。地位:人类的第三语言(除口语、文字外的)

实用性: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受工具技法约束。

应用范围广:示意图、路线图、交流图,教学板画图、地质地貌图、侦察图、布置图、叙事图、说明图、美术专业创作等。

教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产品安装说明图、使用说明图等实例,让学生观赏,进一步认识其重要性,加深学习兴趣。●热身练习

让学生根据个人程度,按“建议”中要求,或自选内容,也可临摹,感受手绘线条图像的乐趣。评价

展示观赏优秀学生作品,先由学生评价,再由教师总结,指出不足的地方,并即时示范,或与范作对比。

三、学生练习,作业

根据“学习建议”要求或以上热身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习有针对性的练习。教师可根据学习的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创设情境,规定时间,并让学生彩用游戏、竞赛等多种手段进行。

四、作业评析

选择较典型的作业收交。从表达明确、大胆果断、生动流畅、有创造力、新颖独特等方面进行评析。适时鼓励,少作横向比较。

五、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使我们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和用途,知其是人类除语言、文字之外的“第三语言”,简便易行,用途十分广泛。

已能用手绘线条图像的形式对事物进行简练的描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及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布置下节任务,师生问好,下课。第二课时(第三课)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所学内容,教师提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描绘,师生评议,教师概括总结,指出不足,并修改指正,说明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虽简单自由,但也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引入新课。

二、教学活动: ●明知识法

1、特征的表达 师: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暖水瓶,同时展示一个暖水瓶实物,同学生一起观察分析其结构,用几何分解的方法,概括其基本结构,说出组成要件,分析哪是必需有的,哪是可有可无的(如提系),生:欣赏教材中的范作。师:说明,在对物像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能表现基本特征的形状,然后再去明确地表达。随即板书表达步骤:

“观察——理解——表现” 2、动感的表达 师: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去讨论。如流水该如何表现?静止的汽车和行弛的汽车应怎样用不同的方法表现?

生:几个学生到黑板试画。师:带动学生一起评价分析。师:画“一杯热水”,说明表达的关键是强调“热”这一概念,但线条的形式可是多样的。引导学生赏析教材中范作,明确这一问题。师:展示有关范作,边演示边总结:

在表现人的情绪、流水、闪电、光、雨、火等有动感的物象时,要使用有象征意义的线条,运用一些特定的技法去表现。3、过程的表达

观赏教材中“尺蠖幼虫的爬行”示意图,并展示有关“过程表达的图片。

师:说明动物的爬行、运动,机器的运转等都有一个周期性循环的过程。路线图、过程图等都有其独特规律,可用指导线、箭头、排列等方法表现,只有认真观察、分析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4、内容的表达

回看上节教材中《小客厅布置图》等插图,再看本节《少年科技城》和“学生一天的生活”插图。

师:讲述“内容”的表达,是用途最广泛的、综合性的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内容,绘制时应综合、全面考虑。●热身练习

师:创设情境或布罩练习题目,如描述、记录、说明等。生:作有针对性的练习,也可根据上述所讲,任意作“特征”、“动感”、“过程”、“内容”等某一专题的表达。

师:巡视指导,遇到问题,及时指正解决。

三、学生作业

⑴、依据教材中“学习建议”,选其中一题,分组竞赛,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绘画。⑵、创设情境,规定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⑶、出一个需多幅完成的题目,学生每组分配一幅内容,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画。

四、作品展评、小结

各组选派代表作品参加展览,评出优劣,将大家联合完成的作品,按顺序在黑板上展出。教师从学生不同潜质出发,对学生作业做形成性评价,一般不做横向比较。

教师指出,通过学习,基本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与用途,并掌握了一些表达的方法,学会了用简单的手绘线条图像与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基础。

五、师生礼仪,下课。第4课生动的小泥人

小泥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 评一评

第5课雕塑自己的形象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从小泥人的动态、美化以及小组的配合几方面来说。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人的长相的差别所在,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人的长相,感知自我。并表现出内心到外形最具特点的我。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人物五官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用各种手法表现出特征更突出、深刻的自我。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出一些五官比较有特色的人物图像。每人带一面小镜子、图画纸、铅笔、橡皮。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的脸都是一张无声的介绍信,传达了我们的面部特征和一些内在信息。

特别处于青春期的你们,更在意自己的脸,因为它代表了自己个性的形象。你能准确的说出自己的特点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长得各不相同呢?板书标题:“认识我们的脸”。新授

经过同学们的观察与讨论,我们得知,五官以及脸型、发型是区分人与人差别的主要部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些关于“相貌”的知识。(课件展示:发型、脸型、眉、目、鼻、口、耳)

(一)头发是我们头上的一片茂密的森林,它不但反映性别,还表现出人的某些爱好,性格。讨论总结:长发、短发、直发、卷发、传统发型、新潮发型„„,反映出潇洒、直率、古典、时尚等个性。

(二)脸的形状对一个人的长相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脸基本上是卵圆形,但仔细分析又各有特点,找几个脸形有特点的同学分析,如方形脸、圆形脸、瓜子脸。老师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每个人的脸“田国目用,甲申由风”。请同学们用小镜对照自己的脸形,找出自己更靠近哪一种?

(三)眉毛是我们脸上的一道天然屏障,脸上浓重的一笔。眉毛又是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观察并讨论。长眉、短眉、浓眉、淡眉、平眉、上挑眉、下垂眉„„等

(四)眼睛像是什么呢?眼镜是心灵的窗子,人的丰富的感情世界都靠这扇窗子来展示。看看自己的眼,杏眼、吊眼、垂眼、平眼、细眼、眯眯眼„„你是哪一种?

(五)鼻子又像什么呢?——“脸上挺拔的山峰”。看看、摸摸自己的鼻子,它是什么样子? 高鼻、塌鼻、瘦鼻、肥鼻、长鼻、短鼻、勾鼻等等

(六)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自己的唇形,有平嘴、大嘴、小嘴、上厚嘴、下厚嘴„„无论那种嘴,老师都希望它的嘴角永远是向上提的,因为这说明我们永远在微笑。微笑的姿态永远是最美的!

(七)我们的头上还有一对永远也不能见面的“双胞胎兄弟”——耳朵,它也有长短、厚薄、大小之分。

以上我们了解了自己的脸,怎样去表现才让人过目不望,印象深刻?先看看冯小刚、陈佩斯、宋丹丹的相片,每看一位都让学生讲出他(她)的五官特征、脸型及发型特征,讲完后再让学生看明星的漫画像,通过漫画像证实学生分析的正确与否。

讨论如何表现人的特征:

一、夸张的手法,将特征因素适当加强,例如嘴大是一特点,就适当将画中嘴的尺寸比实际还大。

二、用突出的手法,增强特征部分的对比强度和刻画力度,或用削弱非特征部分强度的方法,突出特点,也就是要有主次之分,不处处夸大。比如重点刻画有特点的眼睛,削弱非特征的耳朵。

三、布置作业:

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脸形、发型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性格,从不同角度选一自我感觉最美、最酷的造型,可结合漫画的表现手法,为自己画一张生动的画像。此时教师在教室巡视,帮助一些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并进行造型的辅导。

四、小结:

用展览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共同分享,体会是否挖掘了内心的情感和突出了自己的外形特征。

通过这一节课的设计,我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能量是巨大的,他们会去主动地联系自己,学习效果便十分明显。教与学真的是需要花一番工夫去研究的,不能把全部的知识都通过教师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第6课 未来的我未来的我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发掘学生思想深处蕴藏的个性思维方式和艺术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整合手段,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主动参与、抒发情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美术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削弱既往由于基础、能力等因素形成的差异,主张学生彰显个性,以突出自我、易于表现、快乐无限为过程体验,感受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在于教师要有较高水准的示范、启发和点拨,造就学生创意思维如泉涌,只要是学生想到的内容都可以是创作之源。另外,合理地、恰如其分地选择和搭配素材,也是获得意想不到效果的关键。不过,这个过程是要循序渐进,要避免学生急于求成的焦躁心态。

(二)教学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前素材的收集,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照片和插图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是计算机操作技法的传授,教师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最实用且效果明显的图像处理方法。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创作用图像素材,最好录入软盘。教师也可用扫描仪、数码相机集中采集,并图像文件输入硬盘下为教学而专门建立的子目录。

(二)教学器材准备学生创作用电脑,最好是装备有局域网的网络教室,学生能够相互访问,也可登陆教师提供的资源站点,实现资源共享和网络讨论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可使用《超越现实、实现自我》教学课件进行示范讲解。课前要按照操作提示进行安装和调试。(分辨率为800×600dpi)

(四)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图(在尚不完全具备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学校,下列图形可按步骤排列为板书设计,并依次标注序号。)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美术教材13册中第6节《未来的我》一直是学生特别关注的热点。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这节课也融合了两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相互补充、相互提携,这就奠定了很好学习基础和条件。建议将课业标题提升为《超越现实、实现自我》,打破教材中仅限于“理想”范畴的局限,只要是学生良好的愿望,都可以参与课堂实践,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更贴切,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在教学设计中,首要任务是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课件是本课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带给学生是直观、生动、形象和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我们将课件大致划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魂牵梦绕”、“惊奇感受”、“意想不到”和“原来如此”。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进教学环节之中,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由于课件中引用学生熟知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化娱乐的相关内容,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更在课件中出现了童话世界、科幻探索、璀璨明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甚至是学生意想不到自己的形象也出现在“梦境”当中,自然是兴趣盎然。

设问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美丽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课件演示:你梦想着有一天学业有成,头顶博士帽、手持毕业证书站在同学们面前;你曾在梦中穿上威武的军装,庄重地敬上一个军礼;或许你想驾驶属于自己的豪华跑车周游世界;或许你想成为足球明星哪怕是和明星在一起合影留念,也会满足你深藏心底的愿望;或许你想和“哈里·波特”一起步入美丽而神秘的童话世界;也可能穿上宇航服遨游太空,成为中国第一太空人才是你真正的梦想„„

(三)学生的兴趣产生之后,就会迫不及待地要求去尝试实践活动,这时是教师启发引导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最好时机。学生为“实现自我”就会认真地听讲识记,渴望尽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落实和创新部分。但前提是要克服计算机操作实际水平和想象力发挥的局限,为此,将学生划分为实践组,可以互相学习、讨论。以组为单位发挥群体优势,发挥一部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熟练的电脑操作技巧,带动其他学生共同完成艺术创作。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情景,进行创意(设计方案)并寻找合适素材,以美术创作的形式回答上面的问题,注意,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不能把制作技巧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发挥,创作手段不要过分强调一致,使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完成作业。然后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在没有电脑创作的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教学。教师讲解、创作方法和学生作业安排略有变化,评价标准以衡量学生创意水平为主。(由教师灵活掌握)

实践的主要手段或说是创作途径,是将学生自己的头像进行选择剪切,然后粘贴入已经过处理的主画面中,可自由组合、拼接。从最后作品效果说,构思巧妙、“天衣无缝”是最完美的作业。在教学评价中,我们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评价标准,把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和探究性学习作为评价的依据。评价的目的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多级式评价标准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五、教学点评

教学效果总体是令人满意的,学生的学习美术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一部分学生作业成为教学范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教学课件中尚存缺陷,如在“魂牵梦绕”中,为学生展示的画面需要不断打开/关闭窗口,容易造成学生认知体验和思维过程的中断,也耽误教学时间。为此,在改版课件中“多彩梦幻”是以电影逐帧放映的方式呈现的,既缩短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部分教学设计内容由于不符合学生的情趣,如学生关注的明星是新鲜而短暂的,他们的形象和观念是不断受到新鲜事物冲击的,如果我们没有与学生的新观念、新思维同步,这节课就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从理论角度讲,就是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还要提供给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第7课大家动手做条龙

《大家动手做条龙 》

一、教学目标

了解龙的来历发展与造型特点,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并在欣赏中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激发爱国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的制作过程,和分组活动之中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强调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并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展现集体的智慧和才华,突出集体竞争的气氛。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学习构成知识,并把它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的重点:

调动同学情绪,使大家能热情、积极地参与到做龙的活动中来。

(二)教学的难点:

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三)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解决重点的要点:

1、要创建分组竞争的课堂气氛,鼓励每一个小组争先、争胜、争取班级第一。比那组最快,那组最好,那组最有新意。

2、好小组讨论,群策群力完成任务。

3、时注意人员搭配,使各组能力基本均衡,保证公平竞争和顺利完成作业。

解决难点的要点:

1、励创新,要求学生把课本的方法当成参考,尽可能地想出新的方法。

2、些简单明确的构成的例子,让学生们能从中产生一些联想以促进创新想法的产生。

三、课前准备

(一)学习材料

1、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易拉罐、胶卷盒、牙膏盒、土豆片筒、装羽毛球的筒、药盒、药瓶、矿泉水瓶及其他饮料瓶。

2、可以替代的材料:去了粒的玉米芯、高粱、玉米的秸秆、木棍及树枝、竹子、可利用的蔬菜(黄瓜、茄子、萝卜等)。

3、自制材料:课前或课上用比较硬的纸作成纸筒,把它作为做龙的材料。

四、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激发兴趣、讲授制作方法。

学习制作方法,分组合作、锻炼协作能力。

展示、体验、交流。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龙文化的了解。

学生从教学中展示的各种龙的资料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制作的龙。

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分工合作完成插接、装饰龙体的任务,锻炼协作能力。

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做的龙,并发挥想象讲述小故事或民间传闻,强化对龙的感受。在共同创作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注意协作精神,培养集体主义

教师活动:把《龙的传人》的乐曲作为课的开始,用来烘托气氛,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

教师通过讲授利用龙的来历、演变和发展,以及图片介绍龙的形象特点和与龙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鼓励同学集体创作分组完成龙的制作,体现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在集体创作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注意协作精神,同时,体现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1.把《龙的传人》的乐曲作为课的开始,用来烘托气氛,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同时用音乐来导出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绪,引人《大家动手做条龙》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中,使学生的情绪一直处在兴奋的状态下,便于课程进展得更顺利、更流畅,也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以及制作的欲望。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一直播放着《龙的传人》的乐曲,以增强效果。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完成龙的制作。

2.利用龙的来历、演变和发展,以及图片介绍龙的形象特点和与龙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亲自动手制作一条龙的欲望。

3.学生的活动,鼓励同学集体创作分组完成一条龙的制作,体现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在集体创作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注意协作精神,同时体现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六、教学点评(教学反思)

本课程属于设计应用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兴趣,情感的表达。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课程在学习构成知识、设计和制作龙的过程中,同时要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七、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方法:

通过各组介绍和评价自己小组的作品,师生共同考察教学效果。

2、教学评价点:

(1)对龙这一艺术形象是否喜爱? 是否了解其思想文化内涵?

(2)是否积极参与龙的制作活动?在造型上有无独创性?

(3)能不能与同学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品? 第8课 对印的乐趣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方法。尝试多种对印方法,用自己喜

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并通过分小组制作,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懂得合作与分工,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的重点:掌握涂色方法和压印的方法。

(三)教学的难点:如何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四)课前准备:

学习材料:底版(玻璃、木板、布料、塑料板、不易吸水的纸板、垫板)、颜料(水粉、水彩、油墨、油画颜料、调色油)、浆糊或胶水、涂色工具、作业纸(不吸水的挂历纸背面,光滑的名信片或贺卡等)。

(五)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对印是独幅版画的一种制作方法。通过在底版上涂色、压印得到丰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

使学生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方法。尝试多种对印方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并通过分小组制作,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懂得合作与分工,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引导学生在对印表现活动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尝试多种对印方法,表达兴趣与情感。对印中最大的问题是水与色的关系问题,教师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水多时引导学生压印再叠印效果较理想。水少时便于一次压印同时旋转。多种颜色印纹涂色时尽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一)设疑导入:

教师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纸压印,让学生猜猜:纸上会出现什么呢?教师揭纸展示,学生愕然,原来是一个怪怪的人脸,学生在哄笑中激发了兴趣。也可将自然界形成的石纹、石形、木纹、叶纹等变化万千的图形造型做成课件让学生观赏,同样可以起到诱发学生从自然形成的纹、形中发现美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请学生仔细阅读书上讲授的两种制作方法,抓住关键点,自己动手尝试对印制作方法,针对可能出现的困惑和技法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提几个问题起提示和思考作用:不同厚薄的色彩产生怎样的效果?不同轻重的压印产生怎样的效果?不同的底版产生怎样的效果?先涂深色再涂浅色或先涂浅色再涂深色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怎样得到自己想要的图形?通过思考和尝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提升学生的感悟和认识。

(三)拓展创新:

教师在玻璃底版上从冷到暖地有序涂色,覆盖上比涂色大一倍的纸,用右手掌按住纸面中央,左手拉住靠近身边的纸角一起旋转45度左右。产生变化丰富并具动感的肌理。请学生也来试试看,能不能发明一种新的对印方法,要做到别具一格。完成后请学生大胆地到台前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和独特处,以及画面的色彩层次和肌理变化给人的感受。其他的学生也可谈谈对他人作品的视觉感受。

(四)作品展示:

对本小组的作品汇总进行集体讨论,看看某些具有自然景观效果的或某些类似于人物、动物的对印作品,能否经添加形成一张具象作品。对于某些不能添加的作品,能否结合其他同学的作品经过剪裁,组合成一张抽象作品。讨论之后或集体创作或指派一人主笔,完成本组作业。凡有创意的作品给予展示,全班评出最有创意奖。

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对印中最大的问题是水与色的关系问题,教师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水多时引导学生压印再叠印效果较理想。水少时便于一次压印同时旋转。多种颜色印纹涂色时尽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

(二)压印时纸张不可移动,可用小夹子或双面胶固定。(加说明图例)

(三)当采用吸水性强的材质做底板时。颜色要水少色浓。

三、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2个步骤进行,首先观察学生对制作与拓展创新教学活动方式的参与热情,其次观看学生的对印作品。

评价点:

(一)学生是否对对印制作有兴趣?是否体验到快乐?

(二)能否在美术活动中大胆地运用色彩压印,得到各具特色的对印效果?

(三)能否凭借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自己理想中的作品?

(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否提高?

(五)有没有发明出新颖的对印方法?

(六)能否进行自主学习和发挥合作精神?

(七)是否与同学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对印的创作活动?

(八)能否运用各种技法,有创意地进行创作活动?

(九)按下表评价自己的作品(用短语自评)。

自然天趣

肌理效果

色彩搭配

独创性

制作方法

师生评价

四、教学点评(教学反思):本课程属于[造型.表现]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引导学生在对印表现活动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尝试多种对印方法,表达学生的兴趣与情感。由于本课的难度较低,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的拓展创新,同时还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和深化创作主题。

《对印的乐趣》——教学案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十三册第八课《对印的乐趣》。[课型]新授制作课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学生采用易于处理的底版,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对印是独幅版画的一种制作方法,通过在底版上涂色、压印得到丰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在对印造型的基础上可适当添画,把无意识创造平面肌理效果与有意识的创造形象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目标] 应知: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方法。

应会:尝试多种对印方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

隐形内容和目标:通过分组制作,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懂得合作分工,分享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 掌握涂色方法和压印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个性特色 的作品。

[工具与材料] 底版(玻璃 木板 布料 塑料板 不易吸水的纸版)、颜料(水粉、水彩、油墨、油画颜料、调色油)、浆糊或胶水,涂色工具,作业纸(不吸水的挂历纸背面、光滑的名信片或贺卡等)。

[课室安排] 全班60人,每4人一组,分成15组。[教学过程] 设疑提问,导入新课。

师: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纸压印,让学生猜:纸上会出现什么呢? 生:西瓜、苹果------师:揭纸展示。生愕然,原来是一个怪怪的人脸。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把自然界形成的石纹、石形、木纹、叶纹等变化万千的图形造型做成的课件。

生:观赏图形造型。

(猜问题,易引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件的直观作用,可以起 到诱发学生从中发现美的欲望。)学生自主探究。

生:仔细阅读书上讲授的两种制作方法,抓住关键点,自己动手尝试对印制作方法。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几个问题,起提示和思考作用。不同厚薄的色彩产生怎样的效果? 不同轻重的压印产生怎样的效果? 不同的底版产生怎样的效果?

先涂深色再涂浅色或先涂浅色再涂深色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怎样得到自己想要的图形?

(通过思考和尝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提升学生的感悟和认识。)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并进行创作。师:在玻璃底版上从冷到暖的有序涂色,覆盖上比涂色大一倍的纸,用右手掌按住纸面中央,左手拉住靠近身边的纸角一起旋转45度左右,产生变化丰富而具动感的肌理,请学生也来试试看,能不能创造一种新的对印方法,要做到别具一格。

生:尝试制作,并大胆上台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和独特处,以及画面的色彩层次和肌理变化给人的感受。其他学生也可谈谈对他人作品的视觉感受。(通过学生大胆尝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评。

生:分组制作,要求制作一幅构图新颖,有个性特色,不失现代肌理艺术效果的版画作品,要讲究用色、用水、构图等要素。

师:巡堂辅导,并播放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强调水分和颜色的分配:水多时引导学生压印再叠印效果较理想;水少时便于一次压印同时旋转。各种颜色印纹涂色时尽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艺术贵在创新。

生:对本组作品汇总,进行集体讨论,看某些具有自然景观效果的或某些类似于人物、动物的对印作品,能否经添加形成一幅具象作品。对于某些不能添加的作品,能否结合其他同学的作品经过剪裁,组合成一幅抽象作品。讨论后或集体创作或指派一人主笔,完成本组作业。凡有创意的作品给予展示,全班评出最有创意奖。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采用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生:将本组作品自由张贴于黑板上,组合成一幅大的抽象壁画作品。

(通过这一活动,把整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下课礼仪 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通过现场示范实践,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传授理论知识,示范作品,都较为系统,正确的辅导,使学生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

整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积极的参与精神展开,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符合《新课标》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

该课题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第9课 生活中色彩搭配

《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教学案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十三册第九课《生活中的色彩搭配》。[课型]理论知识课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本课引导学生从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入手,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本课的突出特点是把对色彩知识和规律的学习生活化、实践化,学习的重点从色彩写生训练,变成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与色彩的关系,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色彩现象,它的形成受色彩规律制约;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重要手段。[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

学生能运用色彩知识去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并进一步应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不同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多种文化艺术内涵。[教学过程]

一、设疑提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无色的,那将是什麽情景呢?

生:没有生机,没有活力------(自由讨论发言。)

师:对,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美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身处在一个绚丽多姿的色彩世界里。那麽在生活中,色彩如何搭配才能让我们感觉到美的享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搭配》。

(设疑导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有关色彩搭配的一些知识。请大家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有关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色彩的形成

光是一切物体颜色的唯一来源,映入眼内的大量的色彩是由于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反射而形成的。反射光刺激到人的视网膜时就形成色觉。因此,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物体颜色,是指物体的反射颜色,没有光也就没有颜色。不同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而要创造不同的色彩搭配效果,就要认识和运用色彩的三要素以及三要素之间的各种对比关系。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

色相就是色彩的名称,同时也是各个颜色的相貌和倾向。例如红、黄、蓝等。通常用色相环来代表光谱的基本色彩,常见的色相环多由12色组成。(如图:依顿12色相环)明度

色彩的明亮度叫明度。明度最高的色叫白色,最低的色叫黑色,它们之间按不同的灰色排列,显示了明度的差别,有色彩的明度是以无色彩的明度为基准来判定的。(如图:单一色明度变化,彩色的明度变化)纯度

纯度指色彩中色素的饱和程度。色彩的相对纯度取决于在色彩中加入黑色、白色或灰色的多少。

色彩的主要搭配方法

人们通过对色彩规律的认识,主观地调整色彩之间的关系,以满足功能和审美两方面需要的行为即色彩搭配。方法: 色相对比:

不同的相貌的色彩被运用到一起会产生丰富的色彩效果,能够吸引人的关注。如图: 《少女的服饰》——红、黄、绿你看到了吗?五颜六色中闪动着青春活力。同类色调和:

同一色相的色彩进行变化统一,形成不同明暗层次的色彩,是只有明度变化的配色,给人以亲和感。如图:

《建筑》——深蓝、浅蓝把和谐融进蓝天里。

〈包〉——拎着它走吧,深赭、浅赭在倾诉着单纯和高雅。类似色的调和:

色相环上相邻色的变化统一配色,如红、橙、黄、绿等,能给人以融合亲近感,可以构成平静调和而又有一些变化的色彩效果。如图: 〈大男孩〉——金黄色的阳光勾勒着他褐色的衣衫,告诉我们天使的憩息就是这样平静而自然。

对比色的调和:

色相环上处在对应的或接近对应的颜色搭配在一起,其在色相、明度、纯度上都相差较大,给人以强烈鲜明的感受。如黄——紫,红——绿等。例: 〈室内设计〉——红绿,黄紫。

〈布老虎〉——在大红大绿中吼一声,给你一个热烈而深刻的问候。

纯度对比:

色彩鲜艳即纯度高,反之纯度低。暖色调搭配:

以红、橙、黄等暖色为主调的色彩搭配,这种搭配能给人以热烈、温暖、激情等感觉。冷色调搭配:

是以蓝、绿等冷色为主调的色彩搭配,能给人以清凉、冷静、亲和的印象。如图: 〈绳画〉——蓝色、绿色构成的清新、清爽、清凉,是不是象春林中的一声鸟鸣?

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运用它互相分析讨论图例。

(通过以上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三、分析讨论,巩固知识

生:运用所学的色彩三要素及色彩的搭配方法来分析书中的范例,试着说一说这些例子为什麽好?并引申到自己收集的实例,依次推断出什麽样的色彩搭配比较成功?怎样才能设计出好的色彩搭配?

师:列举大量生活实例,如:运动服装给我们感觉多为比较鲜艳,它在色彩搭配上运用的是什麽方法?穿着运动服装去听音乐会好吗?节日前布置一个联欢会的环境,用什麽色彩搭配更能突出喜庆欢快的气氛?用同样的手法布置会议室合适吗?

生:互相分析讨论,大胆发言。

(师生共同讨论,教师随时点拨,得出接近成功的结论。)

四、欣赏图片

师:多媒体展示一些色彩搭配的实例。

生:分析设计师采用的手法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

(这使学生将刚刚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实验过程,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对色彩搭配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

五、教师小结

师:好的色彩搭配体现着人们对色彩规律的认识与对美的追求,是需要认真学习、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的。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色彩感受和表现能力是学习色彩搭配的最好途径。色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充分的去体验它,享受它。

(点明学习本课的重要意义,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注意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组织中,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法,多从生活中的色彩现象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思索和讨论,在这当中学习和认识色彩规律。在启发和引导的过程中还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的实例来使学生真正感知和理解。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充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发言,并引导学生把学习的重点从色彩写生训练,变成学会感知色彩现象,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淡化专业”的思想。

第一节 色彩最美的语言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识。

(二)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热爱美、热爱生活的情绪情感,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在对色彩的感知、识别中感受色彩的美。

三、教学难点

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识,把握课堂的知识密度与趣味性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

(一)学生准备自己最喜欢的色彩图片

(二)教学课件。《色彩是最美语言》

(三)教学器材:三棱镜。

五、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了解色彩基础知识。

2、感受色彩的魅力。观察、讨论、发言。启发、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认识。

(一)教学过程设计

组织教学:

授课:

提问:你最喜欢那个季节?请说说原因。

讨论、发言、归纳、总结出:每个季节都有动人的色彩,正因为有了无数种色彩,才把世界装点得如此美丽。引申出课题——色彩是最美的语言。

1、色彩与光的关系:

有光才有色、色彩是物体对光的反射在人的视网膜上的反映。

三棱镜透射下阳光的色彩:红、橙、黄、绿、青、蓝、紫。(三棱镜对光的透射实验)

当七彩的光照在物体上就有了吸收和反射光的现象。反射的光的色彩便是物体所呈现的色彩。

提出问题:当物体对七色光全部反射或全部吸收会呈现什么样的色彩呢?(讨论)

2、色彩的识别:

三原色:红、黄、蓝。(课件展示苹果、梨、天空,学生识别色彩)

三原色是最单

一、本原的色彩。是任何其他色彩无法替代和调配出来的。但是它们之间的调合却可以形成许多种色彩。那么三原色的两两相调,会形成那些色彩呢?(调色实验)

三间色:绿、橙、紫。(课件展示:树叶、甜橙、紫色的花等,学生识别色彩)

间色是两种原色调和而成,调入的比例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间色系列,原色和间色的有序排列形成美丽的色环。(课件展示色环)

3、色彩的对比:

(1)色相的对比:(课件展示一组色彩对比的图片)

对比色:红和绿 黄和紫 蓝和橙。

对比色正处在色环的180度角相对应的位置。(课件展示色环中的对比色)

三原色中的其中一种色彩与另两种色彩的混合色互为对比色。(课件展示原色和间色组成的对比色)

(2)明度的对比:(课件展示:对色彩的分析辨别)

既明暗程度的对比:同色的明度对比、色环中的多种色彩的明度对比。

(3)纯度对比:(课件展示)

既鲜灰程度的对比。对比色的加入可降低色彩的纯度。

(4)色性对比:(课件展示:两组风景图片展示,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出色彩的冷暖感受)既冷、暖程度的对比。

冷色系:蓝、绿、紫、青、银灰等。

暖色系:黄、红、橙等。

正因为有了这些色彩,世界绚烂而美丽,正因为有了色彩的对比,世界丰富而有层次。

4、图片欣赏(课件:图片、音乐)

感受大自然的色彩、欣赏画家作品的色彩、评价设计家作品的色彩。

5、讨论、发言: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画面、谈谈你的感受。

6、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欣赏和讲解,同学们懂得了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色彩的宝库,我们要首先学会感受它、热爱它,更要学会运用色彩来描绘、装饰我们的生活,创造更美好的物质和精神空间——色彩是最美的语言。

六、教学反思

组织学生以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谈自己的感受,加快对色彩的领会,加深对色彩的感知。

通过本课教学调动其学生感知色彩的积极性,为下一节运用色彩做好了铺垫。第二节 生活中的色彩搭配

一、教学目标

(一)感受生活中色彩的美感,体会色彩在美化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启发学生在动手制作中探索色彩搭配的规律,培养其美化生活的能力,提高其审美情趣,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形式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

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色彩的美,并探索发现色彩搭配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

(一)使学生学会用色彩知识去感受色彩的现象。

(二)使学生在动手制作中探索色彩搭配的规律。

四、课前准备

(一)教学课件:《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教学课件。

(二)教学材料:学生制作用汽车、人体、陶瓷模型,果篮、水果,仿真塑料花、花瓶等材料和用具。

(三)学具准备:各小组完成设计所需的材料或用具。

(四)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做色彩搭配练习,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

2、制作中探索色在搭配的规律。

五、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色彩搭配规律。

2、色彩搭配练习。

1、观察、讨论、总结色彩搭配的规律

2、分组完成色彩搭配练习。

1、组织学生的分组活动。

2、帮助学生完成设计创意。

(一)教学过程设计

1、组织教学:桌椅重新安排,分组列坐,提醒学生作好课前准备。

2、回顾旧知识:

三原色、三间色、对比色、协调色。

3、讲授新的色彩知识课件展示:由对几种色彩的识别引申出色彩三要素)

(1)、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色彩的相貌。(课件展示:色相识别)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也可称之为亮度、深浅程度。(课件展示:明度色阶)

纯度:色彩的鲜、灰程度,也称之鲜度、彩度、色彩饱和度。(课件展示:纯度色阶)

每一种色彩都同时具有色相、明度、纯度三大特征,所以色相、明度、纯度称为色彩的三要素。

(2)、色彩搭配的效果发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出色彩搭配的效果规律)

色彩的对比搭课件展示,讨论、发言、归纳、总结)

效果:对比强烈、气氛热烈、鲜明活泼.色彩的协调搭配课件展示,讨论、发言、归纳、总结)

效果:和谐、稳重、清新、高雅。

4、色彩搭配设计练习(15分钟)

(1)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作色彩搭配设计练习。

(2)设计内容:服装、汽车、别墅、工艺瓷器、插花、果篮、室内的色彩搭配设计。

(3)制作中思考:探索、总结色彩搭配的规律。

(4)多媒体展示:我们对色彩的认识。(学生关于色彩的名言)(音乐图片烘托气氛)

5、作业展示:

(1)各小组分别展示本组设计,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2)同学自由发言谈自己对其他组设计的看法和建议。

(3)教师对设计给予鼓励和评价。

6、课堂小结:

(1)提出问题:通过欣赏和制作你发现了哪些色彩搭配的规律?(自由发言)

(2)讨论、发言、总结出色彩搭配的规律: 对比中求和谐、谐调中求变化。

六、教学点评

美丽的图片、动听的音乐调动了学生发现美的兴趣,15分钟紧张忙碌的课堂设计练习又使学生感受到了创造美的乐趣。

学生的收获不只是完成的作品,更主要的是他们从此会用审美的眼光感知身边的色彩,并有意运用色彩美化生活

本课教学在师生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和结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0课 学习服装搭配

学习服装搭配

一、教学难点

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利用现有的衣服尝试服装的搭配,穿出自己的风采。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评论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怎样找出适合自己的色彩?样搭配服装?(彩的搭配、款式的搭配,不同时间、地点、人物的合理运用等过查找资料、相互探讨或独立思考,用自身服装展示或制作剪贴画等方式来完成作业,以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课前准备

三、学习材料

(一)电脑、相关软件、录像和服装搭配范例。

(二)各种不同颜色、质地的布料,各色卡纸及零星饰品。

(三)铅笔、橡皮、颜色、毛笔(白云、叶筋笔笔洗、调色盘、剪刀、线、胶水等。

(四)相关的书籍和网上下载的资料。

(五)少数民族的教师可以搜集有关民族服饰的,传说(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旅)本民族的服饰特点,在不同节日里,各种服饰的运用。

四、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利用色彩、款式扬长弊短,结合身材,巧配衣服。并学习根据不同的气候、时间、地点和用途,不同的肤色、体型、年龄和气质去选择不同款式、材质、色彩以及不同功能的衣服。

2、了解服装搭配的法则和要点,了解相关知识,欣赏一些好的搭配实例。利用现有的衣服尝试服装的搭配,穿出自己的风采。

课前教师让学生穿一套自己认为漂亮的衣服,上课后学生先自评,看谁搭配得最和谐,为什么? 这种方法既直观,又容易理解,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自己喜欢的人设计任意一款服装,并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最后用画笔描绘出来或用彩纸、布头等材料粘贴出来。让学生评论谁设计的搭配方案最准确、最理想。最后,教师总结点评,指出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让学生课前准备相关资料。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集体合作,共同解决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服装种类、款式,以及不同的人在不同季节、场合、时间选择不同服装的搭配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立足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内容加强趣味性和实用性。对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指导意义。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多样性、尊重差异性,使学生能大胆尝试各种风格的衣服搭配。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解决难点的要点:

(1)学生课前准备相关资料。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集体合作,共同解决难点。

(2)师利用电脑演示,录像、图例、小玩偶展示,介绍服装种类、款式,以及不同的人在不同季节、场合、时间选择不同服装的搭配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民族审美情趣为切入点,讲授我国人民着装习惯,并适当介绍外来服饰文化对现代青少年着装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当前的一些流行倾向。

(二)解决重点的要点:

(1)师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和教学模式,范画加大视觉冲击力,用新鲜的实例、生动的语言,传达服饰美的审美情趣。

(2)足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内容加强趣味性和实用性。对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指导意义。

(3)发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尊重多样性、尊重差异性,使学生能大胆尝试各种风格的衣服搭配。

(三)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1)困地区的学生衣服较少,教师可以以欣赏为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用粘贴和绘画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以达本课的教学目的。

(2)如果只凭讲授不容易理解,可以制作成课件,或做成投影片讲解。

(3)有电脑和画册的学校可以自己动手画或制作一些剪贴画,方便简洁。

(4)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师可以讲述本民族服饰的历史、服饰的象征意义、本民族服饰搭配的要点和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然后让学生制作小玩偶,在玩偶上搭配自己喜欢的服装。

(5)服装画的形式要多样化,要有个性,引导学生不要受卡通画的影响。(除及个别卡通

画画得好的同学)

(6)发达地区的教学,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家利用各种手段(上网、图书馆)查找答案。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课下作业可用电脑制作完成。

本节课图例介绍:

第一页:4图是学生在不同场合身着不同款式的服装。牛仔服粗犷、朴实、休闲,带有一种野性的美。学生装端庄、大方、整齐、统一,适合在校的各项活动,如学习、运动、劳动等。休闲服潇洒、随意、自由自在。运动服轻松、便捷,穿起来活动自如。

第二页左上角:4套服装,款式新颖、色彩和谐。服装整体效果既新鲜活泼,又不失雅致和谐,使人感觉恰到好处,与之相关的配件和服装搭配得体。如:书包和帽子的大小、色彩、质地、款式和季节的不同都需要与服装形式整体的美。右上图:夏季休闲服用对比色的搭配方法:玫瑰红的裤子加上了外翻边绿,并配一顶蓝帽子,全身服饰的配件——帽子、包、鞋呈现对比效果,颜色鲜艳夺目。简洁的吊带背心上,点缀在胸前的图案与全身色彩形成了很到位的呼应,体现出青春少女健康的美和大胆的着装选择。左图:穿牛仔上装少女——文静、端庄。带一顶编织小帽,显得活泼、俏皮。右下角:学生作业,动态优美,比例夸张,色块均匀。学生在做作业时,可以借鉴。

第三页:服装色彩搭配参考图。展示了同一款服装不同色彩的搭配效果,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效果。搭配资料中有不同季节、不同款式的服装(描作品),学生可以把任意一款套用在右下角男女模特身上。找不到相关资料的同学可以用这页的图例作为参考。

六、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一)贫困地区(动式学习方式)

通过老师展示搭配优秀范例,讲解服装搭配的法则和要点,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欣赏一些好的搭配实例,特别注意结合当地着装习惯和经济水平进行引导,尊重学生的审美倾向。作业:选择一名同学,为他设计4季服装。用剪贴的形式,利用纸与布的不同质地(薄、厚、粗糙、光滑)、不同颜色制作服饰搭配方案,也可以用绘画的方法完成。然后全班共同点评,评出最佳设计组。老师轮流在各组辅导,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注意启发学生运用集体的智慧,一起出点子、想办法,做出满意的设计。

(二)探究式教学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思考题,在导人新课时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用这个办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并可以通过这几个问题,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感和学习兴趣,然后进入新课。让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全班同学解答,对没有把握的问题,由教师启发、引导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最后,教师总结。作业:给自己喜欢的人(老师、同学、父母、兄弟等)设计任意一款服装,并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

课前提问:

1、要不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什么?

即使你一言不发,你的穿着打扮已告诉他人。服饰作为一种符号和象征,可以表明你的身份、个性、气质,也可反映你的追求、理想和情操。美国科学家兼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说:“饮食也许可以随心所欲,穿衣却得考虑给他人的印象。” 服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服装好比信号灯,可以吸引他人做进一步的交往,也可以警告他人使之退避三舍。认真装饰自己,以取得他人的好感,并非不光彩,这正是尊重他人,表达善意、传递友情的一种方式。

2、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形象变美?

漂亮的款式、流畅的线条、和谐的色彩、精致的做工、新奇的构想,以及衣料的质地和当今流行的趋势等,这些都是服饰美的要素,但重要的是适合你的个性、身份、年龄、气质,并且与季节相符,盲目追求所谓时尚,无视气候和周围条件的装束,只能是不伦不类,贻笑大方。并且美是内在与外在的结合,丰富的内心加上美丽的外表,才是真正的美。

3、如果你拿来一件衣服问我美不美,我会怎样回答?

同一人穿不同的服装,效果完全不同。所以衣服只有穿在人身上才能获得生命。衣服不像画一样,挂在墙上让人欣赏,也不像雕塑那样立在公共空间公开展示。衣服从一开始就与人联系在一起。因此服饰美是人的外在形体与内在素养的共同展示,无法与人分开。服装配穿应考虑WHO(谁穿)、WHERE(在哪穿)、TIME(什么时候)WHAT(穿什么)。如:面料的选择要与款式相符,色彩要与你的皮肤、头发相配,花形要适合你的身材,保暖的程度与环境和气候相适应,剪裁缝制精到,穿着得体等等。

(三)互动式教学

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人物服饰的描写,(以服饰描写为主)学生摘抄后,分组探讨。根据文中描写的人的气质、职业、性格和所在的场合、时间,研究其款式、色彩,并对服装描述不完整的部分,学生自己补充完整。(教师要特别指出,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要深人、全面地了解,才能对人物进行真实、细致的描绘。)最后用画笔描绘出来或用彩纸、布头等材料粘贴出来。让学生评论谁设计的搭配方案最准确、最理想。最后,教师总结点评,指出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1、自主式学习

上课前教师让学生穿一套自己认为漂亮的衣服,上课后学生先自评,看谁搭配得最和谐,为什么?然后教师总结。这种方法既直观,又容易理解,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第二节课再穿一套自己认为漂亮的衣服,进行反馈,让学生谈谈对服装搭配的理解,并评出最佳评论员和最佳服饰搭配秀。最后教师总结:使学生明白,并不是华丽而昂贵的服装才是美,只要我们自尊自爱,朴实无华的美也是一种美。

2、探究式学习

用摄像机摄出街上形形色色的路人(有代表性的)和各种不同场合的着装,可以用录像机截取片段。在课上让学生欣赏、分析、评论。或学生用自己的相机,点击生活中的不同画面(美的与不美的),并用自己的观点评述,教师总结。

[师生互动]

指出画面中搭配不和谐的服饰有那些?怎样搭配才算美?搭配和谐的服饰有哪些?为什么?

授课内容:

(1)年龄:

服装的色彩与人的年龄要协调。一般来讲,年轻人的月隙色彩只起陪衬作用,不选择过于鲜艳,以免喧宾夺主。中年人,脸部失去光泽,此时应以服装的色彩来掩饰其缺点。老年人服装色彩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庄重、文雅的灰色调;另一种是色彩纯度较高的、明快的鲜艳色调。我国老年妇女多选择前一种,外国妇女则比较流行另一种。

(2)种类:

(a)家庭劳动装:是装修房屋、打扫卫生等家庭劳动时穿的服装,与正式劳动时所穿的服装有所区别,在服装上有装饰。除睡衣外,家庭一般装是休息时的装束,还可以在家接待朋友或外出购物时穿。

(b)运动装:在运动时穿,但它却与进行各种体育运动时的专用服装不同。此种服装的设计特点是在一般服装上加入运动装的特点,也可称为运动服式样的服装。一般内衬有较厚的绒布。网球衫,原则上一般为白色或奶油色,通常与连衣裙、开关式T恤领及V字领毛背心和裙裤组成,领线处多与红蓝作边线。溜冰服无特别设计要求。滑冰服要选用保暖、防

水、透湿、伸缩性好的面料。

(c)学生装:是进入社会前的年轻人的服饰,由于学校特定的环境而设计,适合学生在学校进行各项活动。

(d)旅游装:具有防风、防雨、通气、轻便、简洁等特点,多用茄克衫式样。

(e)休闲装:是居家休息时的装束,但与睡衣等休息时的专用服装不同。是上街购物以及看电影、看戏、欣赏歌剧或文艺演出、参观展览、约会、拜访客人、在外就餐时的着装。如果去小店购物,可以穿得随便一些,如果去大商夏,则应穿得正规一些。访友如果是熟人可以穿得随意,如果第一次见面,或是长辈、上级、贵客,或不是很熟,则要穿得讲究些。

(f)牛仔服,是现代服装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牛仔之美是一种运动型的、开放型的美。牛仔服的美是多向性的,从不同角度着眼即能获得不同的美感。如经典之美、颓废之美、叛逆之美、前卫之美。青少年可以穿出活力的美、中老年则是洒脱干练的美;下层百姓穿出它的无拘无束,上层人士则穿出平易近人;有人在休闲时穿,有人在工作时穿。

(g)制服:又叫工作服。根据工作的性质、行业的不同,搭配不同的款式和颜色。制服在时代背景下悄悄追随时尚,成为人们眼中的时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制服的种类有酒店制服、商业制服和公检法制服等。

(h)礼服:在正式宴会和婚礼时穿。

(3)根据地点、场合选择服装:

(a)逛公园、购物、去舞厅、看电影、旅游、爬山、过节时,可以穿得随意一些。如休闲服、牛仔服、运动服、旅游服。

(b)欣赏音乐会:大型音乐会一般比较正统,小型音乐会可以休闲一些,但不要过于随意。

(c)应聘、各种大型宴会则应穿得比较正规。如礼服、西服套装等。

(d)文艺演出[特殊]:主要注意舞台效果,色彩突出和谐。

(e)上班或上学:穿工作服或校服。

(4)色彩

(a)色彩的象征意义:

色彩对于着装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人的眼睛、头发、肤色等天生色彩进行分析、配穿,了解哪种颜色能更好地衬托你的气氛,找出适合你的色彩,会使你更加美丽出众。美的形象是每个人的个性风格的展现,也反映了我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在众多颜色当中,白、天蓝、海蓝、银灰对大多数人都比较适应。红色使皮肤显得白皙,但会使胖人显得更胖,黄色和粉色对皮肤红润者适宜,但对于肤色黄的人会使肤色更深。黑色皮肤不配咖啡色,黄色皮肤不配绿色。皮肤较深的应配较浅的明调子(用各种色彩混合不同分量的白色)。皮肤较白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气质、年龄选择自己喜欢的任意色彩。性格内向的一般选择冷色,外向的人则反之。

红色:在所有的色彩中最刺激、最鲜艳。红色热情、奔放、喜庆,使人感到精神振奋,是十分喜气的颜色,在结婚和庆典上常常使用。红色最容易搭配的颜色是白色、黑色和灰色。

黄色:充满幻想,颜色明朗,很难当基本色使用,但可以和许多颜色搭配。比较适合运动衫和休闲服。

橙色:表现华贵、活泼、任性,给人愉悦感。在众多色彩中十分醒目,只要稍加利用,就能取得最佳效果。一般用于点缀,如帽子、围巾等。

粉红色:是少女色,被许多女性喜欢,代表着少女的纯情淡雅、稚嫩青春。

赭石色:在大自然中,如树木、泥土等,很多都是赭石色,所以这个颜色给人一种塌实、沉着的感觉。比较容易与其他颜色搭配。

绿色:给人文静、友好、安宁、舒适的感觉,同时也给人以冷漠、孤独感。因绿色非常

抢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所以一般不用在传统服装上。

蓝色:使人联想到天空与深沉的大海。它兼有活泼和沉稳双重性格,给人以沉静、深远、活泼的感觉。是学校和机关的常用色。

紫色:是高贵的颜色,呈现出威严。有神秘冷艳、幽雅梦幻的感觉,不过稍有使用不当就容易显得病态。

白色:给人一种纯洁、平凡、古板、寂寞的感觉。如与其他颜色相配适当,也会产生调和、雅观的效果。

黑色:给人以庄重、沉默、严肃之感。正规服装中最常用的颜色。

结合你本人的爱好和自身的气质与肤色,通过以上讲解,你认为你最适合什么颜色呢?

(b)服装的色彩的巧妙搭配:

人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色彩是自然的化妆师。马克思曾说过: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所以人的视觉对于色彩有特殊的敏感性是必然的。因此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色彩在美术中有“远看色彩近看花,七分颜色三分花”的说法,也正说明了色彩的重要性。在学习服装的搭配中,科学的运用颜色和款式,可以使人扬长避短。

身材矮小的人:可选择颜色鲜艳、明度较高的服装,整套服装的颜色变化不要过于复杂,要简洁明快,图案宜采用小花形。

身材较胖的人:穿深色显得健美,因为深色具有体积缩小的感觉。胖人适合穿纯度较低的、小碎花的服装,不宜穿浅色的、大花的服装。矮胖的人不宜穿上下装色彩对比强烈的服装,应尽量用单色、明度对比不大的调和色。

身材较瘦的人:穿浅色显得较丰满,因为浅色具有体积膨胀感。

颈部较短的人:穿V字领、U字领和勺形领的衣服,应避免围住颈部。

头大的人;不宜穿衣领紧闭的衣服,可以在衣服前面设计纵方向的条纹,下身穿着要有晕感,以免头重脚轻。

腰围较粗的人,不应将上衣扎入裤子里,不宜在衣服外面系腰带。

腹部突出的人:宜选择宽松的上衣加宽松的萝卜裤。避免穿紧身衣。

臀部过于丰满的人,不宜穿紧身裤、旗袍、百褶裙、碎褶裙,应选择斜裙、西装裙。上衣应避免穿不过腰的,宜穿浅色上装配深色下装。

臀部下坠的人:应选择腹部带有皱褶或在臀部高位做装饰袋的裤子。避免穿立档过于短和过于长的裤子、裙子。

臀部扁平的人:可穿多皱褶的裙子和长上衣。

大腿较粗的人:选择冷色衣服。不宜穿紧身裤。

小腿过粗的人:宜穿长裤、长裙,裙子要选择具有收缩感的色彩,袜子选择有花纹或具有膨胀感的色彩。腿形不好的人,应穿质地挺括的面料制成的肥瘦适中的裤子。

腿短的人:上衣比一般人短,宜穿高腰裤,连衣裙的腰线要上提。裙子宜长,袜子与鞋色调一致,最好穿高跟鞋。

(c)单件衣服的搭配:

我们常常买回一些单件的衣服,然后自己配穿,其实这种搭配行为就是一种创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是一名设计师。然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了解有关的知识,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是学会搭配服装的捷径。

A:有彩色:按可见光的不同波长区分,则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感。这些被称为有色彩。

同类色搭配:有色彩搭配可以选用同一色系,但明度、纯度上稍有一些变化的色彩。

临近色搭配:选用色环中临近的色彩搭配。如黄色可以搭配橘黄、橘红等色。色彩和谐中,带有一份活跃的色彩。

对比色搭配:色彩效果对比强烈、耀目。搭配时注意色彩面积的大小比例不同、色彩的纯度不同、或色彩中出现黑色,这样搭配才会和谐。

牛仔服搭配:牛仔系列是仿旧颜色,粗犷、古朴,可与毛衣、夹克、休闲上衣等款式搭配。从色彩上考虑可以选择任意色,比较随意。

花色衣搭配:无论是抽象图案还是具象图案,无论是花格还是花道衣服,在配另一件衣服时一定要选用单色,并且色彩要选择花色衣中的色彩之一。

单色衣搭配,可以选择单色衣搭配,也可以选择花色衣搭配。(花色衣中含有单色衣的颜色)

B:无彩色: 有丰富的明暗区别而不带颜色,如黑、白、灰一般被称为五彩色。也称消色和极色。

白色:给人以纯洁、干净的感觉。

灰色:给人以高雅、精致、耐人寻味的印象。

黑色:给人以庄重、沉默、严肃之感。

黑白灰可以相互搭配,也可以和任何有色彩系搭配。

光泽色:指金属色(金、银)。辉煌、高贵。可以与任何彩色搭配,也可以与黑白灰搭配。

C:明度与纯度:服装搭配除了注意色彩之间的变化,还要注意明度与纯度的变化,明度与纯度不同,直接影响服装的整体效果。

纯度:是色光波长的单纯程度,也有称之为鲜度、彩度、饱和度。任何一种单纯的颜色,加上五色彩系中的任意一色混合,即降低它的纯度。我们将各色加等量的灰,使其渐渐变为纯灰,通过实验,红色最难变灰,青绿色最容易变灰。这说明红色纯度最高,而青绿色纯度最低。

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也可称亮度、深浅程度。在其他颜色中加入白色,可以提高混合色的明度,加入黑色可以降低混合色的明度。有色系中,明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无色系中,最亮的极色是白,最暗的极色是黑。歌德认为:色彩的力量决定于明度与面积。说明颜色的深浅可以给人带来感官上的不同变化。

高纯高明:颜色鲜艳而明亮的衣服,给人感觉明快、干净。

高纯中明:颜色鲜艳,明度一般的衣服,给人感觉色彩响亮,仅次于高纯高明的色彩效果。

中纯高明:颜色纯度一般,明度很高,给人感觉洁净明快,属于可爱型的色彩。

中纯中明:纯度与明度中性,给人感觉鲜明活泼、青春亮丽。

低纯低明:纯度和明度都很低,给人感觉含蓄、高雅、稳重。

e.服装整体外形:

(a)上下宽,中间窄。突出腰身的变化。适合身材较好的人穿。

(b)上窄下宽。如紧身上衣配宽松下衣。裙装则突出下摆的变化。

(c)上下一样宽。适合身材较胖的人,此款外形完整,简洁明快。

(d)上宽下窄。上衣宽松下衣紧身。男士西装中运用较多。

f.服装的配套要素:

搭配衣服除了注意款式要素、体型要素和色彩要素,还要注意配件要素、发型要素、化装要素、个性要素、经济要素。

(a)配件要素:指帽子、围巾、鞋、包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恰到好处才为美。过之,就会画蛇添足。总之,配件的门类很多,无法一一列举,但要切记,一定与人体密切相联。

帽子:根据不同款式、色彩和脸形、肤色来选择帽子。

包袋:包的种类很多,不同职业、不同场合、不同服装用不同的包袋。

围巾:可以围在头颈、肩部,用于修饰、点缀服装和人体。

鞋:鞋的功能居首位,首先选择与自己配套的尺寸,其次根据不同季节与服装的款式、颜色选择不同的鞋。

(b)发型要素:发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自己的脸形。发型的种类很多,有长短曲直之分。随时代的变化,现在还有不同的颜色,作为名合格的中学生,自然色最好。发型与服饰要统一。

(c)化妆要素:运动、休闲时化妆随意,上班时淡妆,大型宴会时浓妆,并与服饰颜色相呼应。

(d)个性要素:符合自身的气质与性格,不要盲目追求新奇。

(e)经济要素: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不要随心所欲地购买无法与自己现有的衣服相配的衣服。

要想使自己变得漂亮,就要全面地修养自己。光有外表的美还不够,还应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看报、参观美术馆、听音乐会、与人交流,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修心养性,使自己由内而外地美,只有这样的美才是永恒的美。在生活中,人之美比衣之美更重要,你精心地打扮,最终目的不是让人欣赏你的衣服,而是衣着之下的你,太复杂太炫目的衣服,常常会使人只注意衣而忽视人的存在,这就叫人不胜衣,这不是我们期望的美。

g.服装搭配的效果图:(根据配套光盘讲解或自己画出范画)

(a)男女比例图例:可以设计成8~12个头长的男模特或女模特。动态各异,可以借鉴相关资料。

(b)生活中的灵感: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自然具象的启示,如果我们善于发现美,那么搭配出和谐的色彩并不难。在生活中,如果同学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自然界中有许多搭配和谐的颜色。无须你绞尽脑汁,只要稍加利用,就能轻而易举地搭配出一套新颖别致的服装。如蝴蝶美丽的翅膀、鸟儿艳丽的毛、民间质朴的纹样、家中的具有装饰味的挂碟、街心公园造型优美的雕塑、大海中千奇百怪的贝壳„„都是我们灵感的源泉。正如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并不是没有美,而是在于发现美。”同学们可以从一幅画、一幢建筑、一件古玩中吸取精华,发现美的色彩,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c)表现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工具和不同的手法。如彩色铅笔、水粉平涂、色卡纸拼接、麦克笔、水彩效果、水笔描绘、带有底纹的纸设计、用彩纸或布剪贴制作。由于工具不同、手法不同,所以画面呈现的效果各种各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来完成自己的作业。

七、教学点评(教学反思)

采用新颖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利用现有的衣服尝试服装的搭配,穿出自己的风采,或用简捷的手法以画笔描绘或用彩纸、布头等材料粘贴制作出效果图。通过本课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评论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目标。怎样找出适合自己的色彩?怎样搭配服装?是本课的重点。

因此,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实用为主,用以指导日常着装和提高学生对服饰文化的审美品味,是本课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因素。同时在教学中,强调互动性、相互探讨或独立思考,是本课学习中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11课 策划一次校园活动

教学目标

了解如何策划校园活动。

了解怎样结合校园活动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了解活动所涉及的部门与学科。

跨学科全面的思考与设计创作出好的策划。教学重点

如何应用美术的形式把校园生活中设计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教学难点

找准美术表现形式与活动策划的结合点培养综合解决问题和整体艺术策划的能力。教学准备

纸板、聚苯黏合剂、束扎用铁丝、绳子、水彩、水粉颜色、水彩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一年,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很多活动,如艺术节、绘画展、科技周等等。它们是一次欢乐的盛会,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果让我们班来策划一次活动,我们有这个信心和能力吗?板书课题:策划一次校园活动。

二、新授

在课前我们已经以艺术节为例,请同学们调查了关于艺术节的策划知识,你是通过哪种途径了解的?生答:专业书、网上的信息、报纸、杂志、访谈。现在我们以组为单位共同献计献策,以出示题板的方式回答问题,比比谁的方案最优秀:

(一)艺术节策划方案将涉及哪些的环节?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题板,看哪一组同学想 到的详细:(活动时间、地点、目的、各种宣传和准备、内容安排、活动进程、部门分工、费用预算、负责组织人员等等)

(二)艺术节的内容有哪些?开幕式、集体表演、歌舞晚会、朗诵会、猜谜大赛、绘画比赛、演讲天地、游戏比赛、图书大餐、颁奖晚会„„

(三)这么多的活动,应该有哪方面的准备?同学们出示:场地的租用、人员的安排、舞台的设计、服装、道具、器材、宣传品、美术材料、奖品等等。

(四)要与哪些部门进行沟通?学校后勤部、器材室、团委、歌舞团、演出公司、美术公司、赞助单位等。策划活动的确是一个即复杂又综合的过程。

(五)哪些内容可以借助美术这种视觉形式来传达?学生讨论:策划图、策划方案、舞台布置、宣传品:如海报、吉祥物、会标、纪念册、请柬、节目单、面具、签到册、标语等等。老师总结:看来,美术的作用可真不少,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好的艺术设计将使主题更加一目了然,获得更隆重、成功的效果。

(六)以上我们把校园活动涉及的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研究,我们如何用美术的形式表达策划的内容?

用大屏幕显示策划图的绘制方法、流程图、路线图、鸟瞰图、卡通图、图表加说明的几种方法,并加以解释说明各自的特点。

如流程图主要显示机构设置或表达活动流程;路线图主要显示各地点的顺序;鸟瞰图是俯视的直观效果;图表加说明更使策划图文并茂,清楚明了。值得注意的如何使各图统一和谐:可利用几个明度相近的色块作背景或用线条、文字或图标分割或组织成组。做到有主有次,多而不乱。

三、作业

以组为单位,用所学的美术知识为学校设计一个最佳方案,可用手绘或电脑等方法。评选标准:紧扣主题;设计整体、新颖、多样;色彩和谐;图文并茂。

四、总结

各组展示作品,集体评价,按标准选出最优秀的方案。老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策划活动及策划的环节,通过集体的力量完成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使我们对美术与生活有了更全新、全面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多运用美术的方式表达思

想,创造生活。

五、评价

这是一节与同学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索学习,是同学们主动把美术学习变成文化实践的过程。老师要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把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跨学科学习,理解共通的原理,发展综合实践的能力。12课 面具设计制作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表、面具光盘。

(2)面具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

(3)学生制作面具的海绵纸,胶水等。

(4)学生表演节目用的道具和音乐。

三、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究第二课时学习与制作第三课时展示、体验、交流。

分组合作,讨论节目,分配角色。搜集面具资料(图片、实物、文字资料等)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面具文化的了解。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学习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设计有创意的面具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节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面具及节目的设计。

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位要演节目及角色,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讲解面具知识,面具的历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点讲面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指导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创意的面具。正确引导学生评价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索

1、影片欣赏:播放童话剧《马兰花》录像资料

2、教师总结:看了录像中戴面具表演的节目。我们也要开一场联欢会。要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同学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欢的节目。

3、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a、你和谁一组?b、表演什么节目?c、我演谁?d、角色的性格是什么样的?e、你如何给角色设计面具?

4、请你用形象或语言描绘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征。

5、请同学查阅有关面具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等。(通过书籍、网络、电影、录像等)

(二)第二课时:

面具知识的讲解与面具设计与制作

1、面具知识的介绍

引导学生把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对面具文化的了解。

交流内容应包括:(1)古代面具的由来、意义、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面具的造型特点及风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点。

(4)现在面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驱鬼怪,除病魔。

提问:现在社会中面具都运用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家居装饰、表演道具、狂欢节、物品的设计等。现代面具是人们除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装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代面具图片,加深对现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师讲解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步骤。

3、学生制作面具

在教师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展开设计与制作。

学生思考:(1)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3)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节目的角色。

(三)第三课时

展示、体验、交流

根据上节课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学展示、体验、交流。

1、分别以组为单位,上台表演本组设计好的节目。同时,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为了使节目更生动,可以考虑音乐、旁白、服装、道具等。

2、发给每人一张评价表。每组表演完节目后,给以评价。

3、全班同学的面具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同学评价。(从面具及表演两方面评价)教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

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

4、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5、教师总结评价

附:

评价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面具

造型30分

色彩30分

节目

创意20分

表演20分

五、教学反思

本课程属于设计应用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由于学生知识、能力不同,在设计面具和表演节目上,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兴趣,情感的表达。节目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真情流露。

《面具设计制作》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的设置,改变以往课程中只侧重面具的制作技术,而忽视了对美术文化的学习。这节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学会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以及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及文化的学习,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与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协作能力,又培养互助精神。

创造目标:鼓励学生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胆大心细,充分发挥相像力,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点:对面具制作材料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综合理解

难点: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教学方法:直观交流法、启发引导法、创新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同学们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时到今日,古老的面具艺术正向现代文明走来,走进我们的生活。那么,怎样去自己设计制作充满现代感的面具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研讨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揭开面具神秘的面纱。

二、欣赏面具表演,激发兴趣

师: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首先我们要了解有关面具的文化背景。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的面具表演以及面具文化的发展简史。以此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分组讨论,交流心得

师:通过刚才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并谈谈你们观后的感受。(生争相发表他们观后的感受)

师:对于面具的文化背景,我们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面具的设计特点与设计风格。

(师再一次出示课件中精美的面具图片,讲解面具的设计特点与设计风格,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基础)

四、亲自示范,具体讲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示范的是立体面具的制作方法。第一步,先把一张平面的纸剪成脸的形状,当然在剪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大胆创新。这个脸的形状不必拘泥一定的模式,可以剪成圆的、方的,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夸张、变形,然后把五官刻好。第二步,就是怎样把平面的脸变成立体的脸,这种方法在以前我们学过的小猴的面孔制作方法中学过,哪一位同学起来说一下?

生:就是在头顶、下巴等部分刻开,然后稍微挤压一下,再粘贴。师:很好!那么哪一位同学再上来给大家示范一下?(一生上台示范)

师:好!现在这张脸就变成了有凹凸变化的人脸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给这张脸添加装饰。同学们可用自带的物品,如毛绒、麻绳等可以做为头发、胡须,而一些羽毛、贝壳、纽扣等可以作为装饰物。请同学们欣赏几件老师以前制作的面具。(师出示自制面具,并简单分析每个面具的装饰特点,这样更有说服力。)

师:关于面具脸上的色彩,也就是制作面具的最后一步,同学们在彩绘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生动、艳丽,能够吸引人的目光。

(师示范涂色的过程中,强调一下色彩要饱合、均匀,最好用原色,增加亮丽感)

五、确定主题,分组制作

师:面具的制作过程示范完了,我想同学们对于面具的制作方法已经获得了最直观的了解。那好,现在同学们就四人一组,先讨论选择出你们感兴趣的内容,并确定出主题,然后就用你们自带的物品,进行面具的设计制作。

(生动手实践,师放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师巡视指导的同时,强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会出现的意外情况)

六、展评作业 师:大部分同学的作品已经完成了,这次作业的评价方法采用你们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评出最有创意的面具,现在请小组代表把你们各自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说一下你们的创作灵感是什么,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设计方式,介绍完以后把你们的作品放在台上,让我们从第一组开始。

(生代表逐一介绍自己作品,以及它的创作灵感及设计方式)

师:看了同学们的作品,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真的为你们美妙的创意、精巧的构思、细致的表现手法所叹服。在我看来,你们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极致的,独一无二的,但我们今天要评选出一件最有创意的作品,我们采用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出最有创意的面具,现在各小组把答案写在黑板上。

(生逐一把所选的面具序号写在黑板上,得出最有创意将,师根据得票情况,又多设了几个优秀奖,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并给予口头及物质奖励)

七、师生共同参与表演,结束本课。(音乐起)师:听到这样的音乐,有的同学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那好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制的面具,尽情的跳舞吧!

(生代表带着各自面具,根据事先确定的主题,进行面具表演,老师参与其中,拉近了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其他同学开心的观看表演,加深了对本课的印象,本课结束)

八、师生再见,下课![教后体会与反思] 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沿袭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的这一节课上的非常轻松,学生配合默契,情绪高涨,尤其后面的表演节目,把课堂气氛推到了高潮,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整堂课的设计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从而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

设计吉祥物(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吉祥物设计课, , 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它包含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一些大型的活动(体育运动会、节日、纪念日等)都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吉祥物的出现。它们象征欢乐吉祥,内含企盼成功的愿望,以卡通化的拟人艺术形象出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部分著名吉祥物,了解他们的造型、色彩、年代、国度、代表哪个重要活动。

创造目标:能自选媒材,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情感目标:培养集体创作的兴趣。教学重点:创造吉祥物的构思

难点:吉祥物的造型特点和色彩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由欣赏有关吉祥物的资料导入本课

1、出示课件(与学生一起欣赏)

2、提出问题(什么是吉祥物)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谈谈你对吉祥物的理解?

生:自由回答

师:刚才你们所都说是你们个人的看法,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看一下课本上是怎样定义吉祥物的?呆会儿,我找个同学归纳一下。(生看课本)

师:看完了吗?哪一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下?(生总结完毕)

师总结: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主题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含成功企盼的愿望。

二、研讨吉祥物的造型特点 师:同学们课下对本课的学习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好多同学都把自己搜集到的吉祥物的资料带到了课堂。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够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吉祥物之所以会成为吉祥物,它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现在同学们就根据你手中的吉祥物以及大屏幕上老师搜集的吉祥物,分组讨论一下,四人一组,现在开始。(生讨论)

师:每组选出代表,说出你们讨论的结果,大家踊跃发言!

师总结:(课件显示)形象可爱、夸张、活泼、幽默、憨厚 色彩对比:对比鲜明、色彩亮丽

三、吉祥物的设计思路

师:设计吉祥物首先要有一个主题,你是为哪种活动而设计的,比如我们的主题班会、爱鸟日、校运动会、艺术节等。师出示课件吉祥物的设计思路

师:主题确定后,就是原形的选择,比如爱鸟日,同学会选择什么样的形象呢?(生自由回答,各种鸟的形象都有)

师:不管同学们选择什么鸟的形象,都有你们的理由,那么,为了使这个形象更加突出,更有趣味,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大胆的拟人的夸张变形,同学们可以借鉴一些著名的吉祥物的设计。

(师举例,课件显示)

师:关于吉祥物色彩的设计,老师要求你们做到大胆、鲜亮、明快、有特点。以上就是吉祥物的设计思路。那么下面,就充分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尽情展示你们的才艺吧。[课件显示作业要求]

1、用绘画的手段将设计表现出来,注意线条的清晰、色彩的鲜明

2、干后用剪刀剪下所画形象,注意留白边,衬托效果,亦可将作品裱在黑板上

3、在背后加支撑,使其能够在桌面上稳定摆放

四、学生讨论确定主题,分组制作

师:为了更好的体现你们的合作意识,更好地表现团队力量,我们采用分组制作,最后我们大家评选一下哪组做的又快又好。另外老师还有一个要求,作业完成之后,每小组为你们的吉祥物编写一段台词,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自我介绍,并点明主题。

(生讨论确定出主题,开始制作。师巡视指导,并播放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设计制作)

五、成果展示,评比作业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了,那我们就请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你们的作品,并作介绍。好,我们从第一组开始。

(1、每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并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代自己的吉祥物自我介绍,内容风趣幽默,不时的引发台下学生的大笑和掌声,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并加深了对本课的印象。)

师:看了各小组的作品及介绍,我想同学们在心里都有了各自的评价。现在各小组讨论商量一下,由代表把你们商量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2、生讨论,各小组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师汇总给出每组成绩,作为累计得分,并得出最有创意的作品,给予奖励,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2008年对我们全国来说是一个欢欣鼓舞的日子,能够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办奥运会,是我们的无上荣耀。那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否给我们的2008年奥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也许到时会有千千万万的作品参加竞选,也许我们的作品只是沧海一粟,但至少,这是我们的心愿,是为奥运献上的一份心。那么,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准备吧,为奥运献上我们独特的创意!

七、师生再见,下课![教后体会与反思] 这一节课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一节课,通过这堂课,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些学生有这么多的潜力可挖,连我这个做老师的都有点自叹不如。的确,每个人的创意是无穷的,也许,新一代的学生对于卡通的了解是远远超过他们的老师的。当然,创意无穷,并非作品就十全十美,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吉祥物的设计方法。也许以后,他们不是专门的设计师,但他们可以从自己的创意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14课 宣传品设计制作

《宣传品的设计制作》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宣传品在校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堂作业,了解宣传品的内容和形式,学习宣传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把艺术教育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材通过实例,说明宣传品是节日活动的重要一环。教学目标:

1、了解宣传品的作用以及平面设计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2、通过调查,了解宣传品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在设计制作宣传品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和整体意识,并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探究知识,提高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图案、文字、色彩、材料上放开手脚,大胆创意,做出符合功能要求的宣传品。

难点:宣传品的设计风格要做到统一化、系列化 学习材料:纸、水彩或水粉颜料、纸杯、手提袋等 [教学过程]

一、导言: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活动中,艺术宣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强化主题,烘托气氛,体现文化内涵,而且可以使艺术节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系列宣传品的设计制作。

二、以竞标的形式组织教学。

师:今天我们采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上这一堂课,以一次校园活动宣传品的设计制作为例,举办投标会。同学们同意吗?

(生热烈鼓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

1、了解宣传品的作用及内容

师:在竞标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宣传品的作用及内容。通过同学们课前的预习以及课本上的材料,我请一位同学归纳一下。(一生答,师总结)

(出示课件—宣传品的作用:强化主题、烘托气氛、体现文化内涵

宣传品的内容:海报、请柬、节目单、纪念册等)

2、活动开始,师述竞标形式及规则

师:我们这次竞标活动的内容就是:金秋艺术节宣传品的设计制作。我们一共选三个项目:

1、海报、节目单。

2、请柬、纪念册、3、纸杯、手提袋。现在我先分一下组,你们每组代表一个公司,两个公司一个项目。

(师分组,六人一组,并按组就坐,指定每组组长,并明确职责。老师为主办方,各小组组长为项目经理,组员为主管)。

师:对于各自的具体分工,我可以给同学们提个建议。比如经理也就是你们的组长,可以负责竞标语,介绍本公司的员工,树立公司的形象,并对公司的作品进行阐述。各公司的主管可分为:计划主管(调查搜集资料、素材)、总务主管(准备设计所需的用品用具)这两个任务我们课前都已做了充分的准备,技术主管(主笔设计制作竞标作品)、公共主管(竞标文稿的拟定、作品设计的分析、阐述文字)。当然,老师只是给你们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具体的分工还要你们讨论决定。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明确各自分工,然后开始。(生讨论后,开始各自竞标项目的设计制作)师出示课件中关于竞标的评价标准 宣传品要紧扣活动的主题

设计要活泼、新颖、多样、色彩和谐明快 各项宣传作品要体现它的功能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投标项目”

竞标陈述时要求语句通顺、流畅、生动的表达设计思路及意图理念,符合以上标准的为中标公司,成绩为优秀。

3、项目展示,竞标陈述

各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投标项目的设计制作,并一一展示给大家,由项目经理作了竞标陈述。

4、主办方宣传竞标结果,评定成绩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评价标准,我们对照着这个标准来点评一下每个公司的作品。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提出,以便我们大家共同讨论。(师生共同评价每一个公司的作品,并得出结论)

师:看了各公司的作品,听了你们的竞标陈述,现在我宣布第一个项目第一公司中标,第二个项目第四公司中标,第三个项目第六公司中标,让我们为他们的中标表示祝贺!本次竞标圆满结束!(生掌声起)

(本课采用竞标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习制作宣传品的同时,锻炼了实际工作的能力,一举两得,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5、课堂评价: 师:通过这场竞标活动的演示,不知同学们对于宣传品的设计制作需要了解和把握的问题是否明确,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这个表的内容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师出示课件中的表格

主题突出

形式活泼

体现功能

色彩和谐

创新意识

(生评价,师总结)

6、课堂小结

同学们,经过这一节课的实际模拟工作,我再次发现了大家的许多优秀的品质,你们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从你们优秀的作品以及流畅的文字叙述中,得到了一一体现,虽然有的组没有中标,但并不是说你们的作品不好,你们积极的参与,认真的态度以及独特的创意就是你们最大的胜利!(掌声起,师宣布下课)。

(师生再见)

[教后体会与反思] 这节课采用竞标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跃、学生积极表现,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没上课前,我还担心,这种形式学生能接受吗?这种局面我能控制得了吗?现在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了,看来以后,我要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没有尝试,怎知成功与否!

15课 校园活动策划竞标

校园活动竞标策划 教学过程 导入

经过同学们前面对一次校园活动的精心的策划和设计,各组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策划方 案,但究竟谁的设计更新颖、合理、优秀呢?为了公平、有序的竞争,我们便将社会上常用的竞标的方法引入课堂。板书课题:校园活动策划。

新授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竞标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如果按照策划的方案把讨论得到的方法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即竞标书的撰写。标书的作用:它是整个投标过程的核心文件,以后的评标、定标的展开,均以根据竞标 书进行。

通过大屏幕让同学们看一张标准标书,了解标书的组成与要求: 明确时间、地点、目的。

准备工作,包括会场布置,活动的采购,财政的预算,人员安排。

内容及进程,各项目说明、措施与承诺,并有重点地介绍有特点、创意的部分。整个标书要文字简练、表达准确。

根据标书内容,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一项目,再由经理(各组长)统一分配和管理,并宣布各项的工作要求:

文字主管:组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把竞标定下来。选出两名写作好的同学负责撰 写策划工作。(要求把活动的时间、地点选择恰当,活动的办法明确,文字简洁、表达明确,把策划精神表达出来,有重点地介绍有新意、有特色的部分,能吸引打动听众。)公关主管:通过排练选出最佳主讲人,还有几名同学负责朗诵指导、表演和服饰等。

(要求:思路清晰,声情并茂,带有鼓动性,和组员之间有一定的表演配合,服装要搭配和谐)

技术主管:应用美术技法画出展板和舞台的效果图,可用手绘或电脑制作,并有文 字说明。(展板设计要求:主题明确、经济、美观,老师可用屏幕展示几种不同风格装饰的展板供参考; 舞台设计要求:因地制宜、美观大方;布置会场要巧用材料、经济适用,但不要喧宾夺主)

总务主管:负责材料的准备和预算,对道具、材料、奖品做出数量、价格的列表 附件。

实践

各主管部门在经理的指挥下各司其职,结合实际情况和场地特点,相互配合,布置竞标会场。并通过排练演练竞标的的实施过程,提高竞标效果。老师来回巡视指导,与学生及时沟通,启发其潜能。

四、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实践,我们这次准备校园活动竞标都运用了哪些与美术相关的知识与表现 方法?(生答:美术字、色彩搭配、图案、版面设计、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等等)还能说出用了哪些学科和知识吗?学生回答: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信息技术。还学会了与人交流、合作,和一些生活常识、社会经验。希望大家今后更多的进行综合、全面的学习和实践,也要经常把我们学到的知识和美术更多得联系在一起,这样我们干起事情就会锦上添花,获得成功!第二节 校园活动策划竞标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对竞标活动进行了充分的编排和演练,相信每个小组都对自己的获胜 势在必得,那么谁将是最后的赢家呢?让我们今天一见分晓!板书课题:校园活动策划竞标。新授

在招标人(老师)的倡导下,宣读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

评分标准:①竟标方案具体、有特点、可实施性强;②主讲人条理清楚,有激情、有说服力;③舞台、展板设计精致、别致,配合得当,突出主题;④各种预算详实、经济、准确。评分方法:由代表出示各项目得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分数最高的组为最佳策划奖。另外,还将根据个人在此次策划中的贡献,由各小组成员共同商议选出最佳主讲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

在各经理人的带领下,进行招标大会。第一项:由主讲人作标书的演讲陈述。

用或慷慨激昂或风趣幽默的语言宣传本部的计划,突出特色和优势,以期得到大家认同。另外,技术人员将配合主讲人用电脑或绘图展示展板和舞台的效果图,以此做一些直观的说明。总务处展示财政及所需材料的列表。(请代表分别为主讲人和制作效果打分。)第二项:请其他组员提问,经理进行答辩。

针对各种疑问,经理携其员工进行答疑解惑,切中要害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请代表为小组打分。)

第三项:各小组已分片进行了会场的布置,请为此评分。

根据各评委的最后评分,由招标人(老师)宣布夺标队,并推选出个人贡献奖。在同学们热烈地掌声中竞标结束。总结

这次招标,是美术的表达与文字表达、口头表达和适当的身体表演相结合的过程;是同学们智慧与竞争、团结的结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希望用竞争的意识与合作的方法去克服了重重困难。评价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彩墨与宣纸的特性,体验彩墨画的乐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充分的艺术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带领学生根据现象去发现,根据问题去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简单知识,通过名家名画的欣赏,感受彩墨画的艺术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彩墨画是绘画形式之一,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用具。2.游戏中感受,进行简单彩墨画笔法的基本练习。

3.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其乐趣,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教学难点】

笔上水分的多少与不同的变化。【教具】

课本、有关资料图片 【学具】 课本、国画用具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组织学生认识用具:毛笔、颜色、墨、生宣纸。

引导学生用毛笔蘸上不同的颜色和墨在图画纸上画两笔,同样方法在生宣纸上画两笔。

爱心

用心

专心 1

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知:

观察、分析不同纸上的不同变化,初步了解生宣纸的特点。

讨论:在两种纸上的不同效果说明生宣纸比普通图画纸的吸水力强…… 组织游戏活动:随意动手画一幅画。

在随意中产生意外效果和偶然现象,体验彩墨的基本特征。带领学生体验几种墨色变画: 教师演示:干湿变化、浓淡变化。找一找你的画中的这两种现象。欣赏课本中的作品,分析技法。放映课件,组织学生观看。

讨论:什么是中国画?艺术家是怎样做画的?说出几位画家的名字。

四、归纳总结:

黑乎乎的墨在宣纸上会变戏法,毛笔上多一些水就出现淡墨的效果,少一些水就是浓墨的效果,彩墨合用就更好看了。

五、作品创作:

请学生模仿一位国画画家画一幅彩墨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为主。)

六、课后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 【作业设计】

模仿一位国画画家画一幅彩墨画。

爱心

用心

上一篇:滕州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下一篇:走进秋天的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