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精选16篇)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 篇1

【阅读题目】

A、基础储备卷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1.给加点字注音。(6分)

欣然( ) 遂至( ) 未寝( )

藻荇( )( ) 竹柏( )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6分)

①念无与乐者( )

②遂至承天寺( )

③相与步于中庭( )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 )

⑤盖竹柏影也( )

⑥如吾两人者耳( )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4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①但 古: 今:

②闲人 古: 今:

4.填空。(10分)

①本文的作者是 ,字 ,号 ,眉山(现在四川省眉山县)人。北宋 家< 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 ”,三人同为“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死后谥号“ ”。

②全文以“ ”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 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③文中描写月下之景的语句是 。

④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

5.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4分)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6.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你认为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10分)

7.“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10分)

B、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⑥之。经宿⑦方至,造门⑧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皎然:洁白的样子。 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 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 ⑥就:拜访<访问。 ⑦经宿:一整夜。 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8分)

⑴欣然起行( ) ⑵念无与为乐者( )

⑶相与步于中庭( ) 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翻译句子。(5分)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4.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你能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 (3分)

5.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月夜,请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点。(5分)

6.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提示: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5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湖游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7.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6分)

①从武林门而西( )

②突兀层崖中( )

③即棹小舟入湖( )

8.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西湖向往已久<急于一览的迫切心情?(4分)

9.文中写了哪几种景物?主要用了哪种修辞手法?(5分)

C、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佚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湫静;石梁急,龙湫缓;石梁冲荡无前,龙仇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

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3.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

及前谛视( ) 此其所以异也( )

或远立而濡其首( ) 以为瀑状不过尔尔( )

4.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大龙湫恰无声响飘散无着的原因是 。

②游览大龙湫给作者的启示是 。

5.“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这句话修辞手法有怎样的特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①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②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③法也。”卒不赦程。

【注】 ①审:明白,清楚。 ②眦睚:怒目相视的样子。借指小的怨恨。 ③高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能变易新声( ) ⑵会幸苑中( )

⑶乐工等罗列上前( ) ⑷卒不赦程( )

7.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得幸于武宗 不得永奉陛下 B.必为奇巧声动上 置琵琶于其上

C.由是得幸 会幸苑中 D.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 以是为恨

8.用原文语句填空。

罗程“果以眦睚杀人”的原因是“ ”,乐工为罗程求情的原因是“ ”,宣宗不赦免罗程的原因是“重”高祖<太宗之法。

9.翻译句子。

⑴他工辈以罗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⑵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10.你从文中的故事得到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A、基础储备卷

1. xīn;suì;qǐn;zǎo xìng;bǎi

2.①思考;②于是,就;③共同,一起;④清澈透明;⑤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⑥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3.①古:只是,不过 今:表转折;②古:指不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今:无事可做的.人

4.①苏轼;子瞻;东坡居士;文学;书画;三苏;文忠 ②月光;夏夜月光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B

6.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如“月色入户”透露其门庭冷落,“念无与乐者”透露其交游之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是透露其闲。

7.贬谪的悲情,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复杂的情感。

B、综合提升卷

1.①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②院子里地面上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积水中的藻和荇,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③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像我们两个一样的“闲人”罢了!

2.⑴愉快地,高兴地;⑵想,思考;⑶共同,一起;⑷只是

3.我原本就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没有了就回去,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4.提示:可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任选一句(附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提示:两段文字都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运用了侧面描写;【甲】段描写的详尽些,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乙】段描写的粗略些。

6.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目的和起因不同:【甲】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起游玩,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了;【乙】段文字注重找的过程,是想念好友,最终没有去找。

7.①向西走 ②高耸的样子 ③划船

8.心飞湖上;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9.文中写了山色<花光<温风<波纹四种景物,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新颖考题集萃卷

1.A

2.A

3.仔细看;……的原因;沾湿;……的样子

4.①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 绝无凭藉 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②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5.排比<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大龙湫是瀑非瀑的特点。

6.⑴变换。⑵正好,恰好。⑶排列,排成行列。⑷终于。

7.D

8. ①恃恩自恣;②惜程艺天下第一(或:以程艺天下无双)

9. ⑴其他的乐工们认为罗程的演奏技艺天下无双,想利用这个理由使皇上改变主意。 ⑵你们这些人惋惜的只不过是罗程的技艺,我看重的是高祖<太宗传下来和法律。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 篇2

全文仅百字规模, 第一句是对时间的交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第二、三句是对地点和事件的简述, 即“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第四句纯粹是景色的描述:“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接下来便是两句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最后总结一句, 以为结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问一答, 将全文的主旨交付到了一个“闲”字之中, 也为前文清明的月色涂抹上了一层情感的色彩, 使之成为了一种心情的外化。原来风景的发现, 只缘一个“闲”字而来, 景语情语, 皆自一体。然而, 这景色的发现, 在苏轼处有什么意义呢?他又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之下完成对这风景的发现呢?又是如何拥有了这般“闲”的心情?

这需要我们从本文的第一句话, 即所描述的时间开始谈起。“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这个时间点前后, 苏轼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元丰三年乙未, “七月二十八日, 苏轼被捕, 乌台诗案开始。元丰二年, 二月苏轼罢徐州任, 改知湖州, 四月二十日到达湖州, 七月二十八日就突然被朝廷派人逮捕”。同年十二月, “二十六日 (庚申) , 苏轼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 充黄州团练副使, 本州安置, 不得签书公事, 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元丰三年庚申, “正月, 苏轼赴黄州贬所, 有《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相别》:夫子自逐客, 尚能哀楚囚, 奔驰二百里, 径来宽我忧”。时间至元丰六年癸亥, “四月, 十一日 (丙辰) , 曾巩卒。沈辽, 苏辙, 孔仲武, 秦观, 陈师道皆有祭挽之作”, 而且, “传苏轼与曾巩同日化去”;“七月, 十三日 (丙辰) , 罢苏辙兼权筠州州学教授”, “十月, 十二日 (甲申) 夜, 苏轼与张怀民游承天寺, 撰《记承天寺夜游》”。 (1)

三年时间, 接连经历罢官, 贬黜, 良友离世, 亲人受连一系列磨难, 此刻突出一个“闲”字, 是否有别样的心情?文中出现的张怀民, 身世也别有韵味, 据考:“张怀民, 字梦得, 又名倔栓, 清河 (今河北省清河县) 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至黄州, 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 (2) 试想, 两位同病相怜的人, 一般“闲”的心境下, 发现的风景又是种怎样的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这一句唯美风景下的情感, 究竟是豁达?如当今学者所得出的普遍共识那般, 还是无奈?亦如另外学者指出的那般:“作者这最后一句感慨, 诚然有自豪和自慰的意味, 但较多的还是惆怅和悲凉。” (3) 问题可以稍作转换, 于悲凄处发现“闲”之风景, 苏轼是有情, 还是冷漠?若是有情, 情又指向何处?

在此不妨暂且悬置这些问题, 笔者想借助于一段文学公案来展开分析, 即北宋大儒朱熹对苏轼的批评。朱子认为, “今东坡之言曰:‘吾所谓文, 必与道俱’, 则是文自文而道自道, 待作文时, 旋去讨个道来入放里面, 此是它大病处。” (4) 在他看来, 苏氏之弊, 在于其人为地割裂了文与道之间的联系, 文不能载道而独成一体, 以至于其风日淫, 其效日微。在朱熹看来, “物之理乃道也”, (5) 道即天人一统的人伦道统, 在于心外, 求知需虔, 故要“格物致知”, 最终的目的指向社会之内的忠孝之道, 而苏轼的“文道分离”其实是个向内转的过程, 以情淫道, 故有所不当。朱子批评的正确与否且不管, 但从他的批评来看, 苏轼的确已经有意识地与当下流行的“儒道”一派有所距离, 其所提倡的正是他们所反对的。这种“向内转”的兴起, 苏轼并不是始作俑者, 它首先要追溯到“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韩愈在《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一文中曾有如此论述:“道之及, 及乎物而已耳。斯取道之内者也。今世因贵辞而矜书, 粉泽以为之, 道密以为能, 不亦外乎?吾子之所以言道, 匪辞而书, 其所望于仆, 亦匪辞而书, 是不亦及物之道愈以远乎?”韩愈的转向, 实际是针对当时浮夸雕饰的文风而来的, 但“取乎内”的观点, 也间接地促进了文学表现对外在“人伦道统”的疏离。宋代之后的欧阳修、苏洵等人, 也都继承了韩愈的这个观点, 其侧重点主要是针对当时空洞无味的唱和性创作, 目的在于将内容重新注入诗文的表达。这些所谓“内容”, 其实多半还是儒学人伦传统的一种重新的发现和继承, 但是这种“向内转”的转向, 其实还是为“情”的浮现提供了契机, 感受的抒发和既定认知系统在此也有了一种隐隐的剥离, 这种“情”也因此开始指向了一些人伦之外的东西而变得更贴切, 也更加复杂, 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但这样又会带出下一个问题, 既然偏离了儒家的人伦认知传统, 这种“情”又从何而来, 指向何处?

我们不妨在此再迂回一下表达, 从另外一个问题入手解释。关于宋代文章, 很多学者都把它们解释为是儒、释、道三家融通的结果, 其中邓广铭先生的论述比较具有代表性:“宋学又是儒、释、道三家的学说, 是经过长时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相互摄取的一个产物。他们从佛、道两家所摄取的, 笼统说来是偏重在义理方面和心性修养方面的一些东西, 而对儒家的主张一直坚守不变的, 则是那个经世致用的原则”。 (6) 这种论述是源头性的, 儒、释、道的确是北宋时期所盛行的三种认知的范式, 苏轼是宋代人, 照理说其文章也当然可以用此类解释, 既非儒, 那么一定是释家和道家的综合体了。但这样做却未免有从源头肢解苏轼之嫌, 也将其特点简单化了, 把“闲”的心情和所描述的空灵的风景结合起来看, 会发现其中蕴含的韵味实际上更加复杂, 远非儒、释、道三者可以做单一解释的。如上文讲, 儒家学说以人伦为认知旨归, 它其中所蕴含的风景是附庸性或说是比兴性质的, 故较为单薄, 可见于《诗经》;道家理论中的风景其实等同于“自然”, “自然”又与其核心“道”息息相关, 于是这些风景的色调多为恬静, 呼唤人丧心而融于物, 故这种融合是去情化的过程, 有风景却没有“闲”情, 可见于谢灵运的山水诗;释家多求空静, 与内心相关, 但苏轼和它的区别是“空”与“实”的区别, 他所描述的是心情下的实景而非一个空灵化的境界, 这种比较可鉴于其和王维诗歌的差异。由此可见, 苏轼笔下的风景远非三家的解释所能概括, 它可能来源于三家, 却又别于此三家, 或者说局限于此三家。承接上文问题, 可看出苏轼的创作继承了韩柳、欧阳修等人“向内转”的传统, 却又不能单以儒、释、道三家做单一解释, 那么他的“情”又该做如何理解?回到文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一段景色的描写未见任何有情感指向作用的形容词, 事实上, 在相似的时间里, 苏轼这类描写并不是唯一, 在《后赤壁赋》 (元丰五年) 中, 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风景描写, 感到类似之情。较之亦是同时期的《前赤壁赋》 (元丰五年) 中“苏子愀然”, 《临江仙?夜归临皋》 (元丰五年) 中“常恨此身非吾有”这类以情衬情的描写, 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一种失落和安慰交织的情感, 这当然与当时苏轼的罢黜经验有关, 其个体的意义已经不能认同于原有的认知范式, 失落的境遇和这些认知范式所指向的目标构成了张力。经世济世的儒家承诺已经变得虚幻, 亲友离世的打击也让他的情感离于道家和释家“忘我”和“虚空”的承诺, 其意义不在于认同三家的认知范式, 因为一旦认同, 其意义都不会是“闲”, 也不会发现如此的风景。换句话说, 也正是穿越了这些既定的认知范式, 苏轼风景的独特性意义才会显现了出来。

所谓穿越, 即在认知的前提下做到有意识的疏离, 实际上, 认同于任何一种单一的认知范式, 所表达的情感都将是单薄的, 也不会创造出内涵丰富的风景。只有从这类认知范式中跳来, 去在另外的未知纬度中重新获得认同, 才会有不同的意义发现, 因为未知总会与混沌和丰富相连, 照此说来, 其实穿越也是一种突破认知中介, 寻找另一种认同方式的尝试。那么既然穿越了儒、释、道三家既定的认知范式, 苏轼的“情”又归向何处呢?笔者认为, 这种“情”源自于他对其生活世界的照面。届时任何的认知范式, 包括儒释道三家, 都有一套稳固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其意义都源自于一套清晰的区分方式, 无论是善恶之别, 天道人道之分, 还是空执之离, 它们都构成了认知的中介。苏轼的贡献, 就在于对这种中介的穿越, 突破了一系列清晰的划分, 重新从外部的生活世界中直接触动物我交流的情感。这种情感不需要任何中介的介入, 故才更有可能能够以真动人, 它很模糊, 很少有区分和刻意承载什么, 却往往能包容更广阔的意义。苏轼的穿越源自于其境遇的独特, 更是其生命哲学的构成,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 其认知中表达什么抱负和希望的因子淡化了许多, 甚至因幻想破灭而造成的失落感也退化了, 留下的只有个体对外在生活世界的直接沟通, 在这种沟通中获得朦胧的意义感, 文字也随即退化为对这种感觉的描述。“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在论及苏轼的创作风格时, 曾有精辟的论述:“苏氏之道, 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 其次则器足以任重, 识足以致远, 至于议论文章, 乃其与世周旋, 至粗者也”, (7) 此论可谓是得苏轼创作之要领。

把这种风景放置入历史纵轴中来看, 或许会更加清晰地看见这个生活世界的魅力。古文运动中, 韩欧之变在于将感知的方式向内转, 促进了文学与道统的分离, 但其终极指向还是在于既定的儒学认知范式, 求天道以闻达, 这也是朱熹批评苏轼, 却对韩欧二人有所保留的原因。而苏轼的意义, 正在于在继承了这种“向内转”的趋势下, 促进了文学与个人的分离, 个人至此成了一个不依赖于既定认知, 赤裸裸感受生活世界的个体。风景的意义, 就在于这种被剥离出的个体面对浑沌的生活世界的惊奇感, 这种感觉因不指向任何特定的东西, 故而其“情”亦是极具包容性的, 也更加的瑰丽。苏轼的意义, 也莫过于对这种生活世界意义的发现, 这种发现对后世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明代“公安三袁”所提倡“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的性灵论, 其直接的理论来源, 也在于苏轼。

参考文献

[1]日期材料皆引自曾枣庄, 吴洪泽著, 《宋代文学编年史 (二) 》, 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第796-826页。

[2]吴战垒著, 《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选自西渡编, 《名家读古文》,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 第247页。

[3]吴战垒著, 《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选自西渡编, 《名家读古文》,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 第249页。

[4]朱熹著, 《论文上》, 选自 (宋) 黎靖德编,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 第3319页。

[5]朱熹著, 《中庸一》, 选自 (宋) 黎靖德编, 《朱子语类》卷六二,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 第1496页。

[6]邓广铭著, 《邓广铭治史从稿》,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165页。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 篇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训练题目】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念无与为乐者

(4)相与步于中庭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3.甲乙两文的“文眼”各是什么?请用文中两个字来概括。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活动的环境,两者有什么共同特点?

5.从语言句式来看,甲乙两文各主要运用什么句子?

6.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参考答案】

1.(1)闻名、出名,名词作动词 (2)大 (3)想到 (4)共同,一起

2.(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2)月光透过门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3.甲文:“德馨”;乙文:“闲人”。

4.两文中的景物描写都表现了环境的清幽恬静。

5.甲文:骈句;乙文:散句。

6.甲文引用名言表达作者保持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乙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我安慰。

《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 篇4

【甲】元丰六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如何理解作者笔下的“闲人”?(2分)

11、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遂至承天寺

(2)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3)虽兵阵相接

(4)念无与为乐者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 篇5

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是 朝的 。他与父亲 ,弟弟 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 ”之列。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夕日欲颓( ) 2沉鳞竞跃( )3、仙都( )4、未寝( )5、相与( )6、水中藻荇( )

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wenxue/)

1、念无与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遂至承天寺 6、欣然起行 7、怀民亦未寝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5、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6、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七、本文的写景句是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对本句作一赏析。

八、文中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的句子是哪一句?

九、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十、《记承天寺夜游》巧用 手法描写美丽的月色,结尾用“ ”一词点出自己被贬谪的悲凉和感慨。

十一、本文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②属引凄异( )

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3.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4.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

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

②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

③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

④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

5.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

6.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③怀民亦未寝 ( ) ④水中藻荇交横 ( )

2.从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②相与步于中庭

4.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5、、请将《记承天寺夜游》分为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 ;第二层写景,写了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 。

6、找出《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议论句,分析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答案:

《答谢中书书》一、《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南朝梁 《陶隐居集》书信

《三峡》 1.①飞奔的马 ②连续 2.B 3.①水势迅急凶猛 ②景色秀丽奇绝 ③萧瑟凄凉 4.①三峡七百里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表明人们的感伤心情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 篇6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结合有关语句去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对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能够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在原文中画出)。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可分三个层次,从表达方式看,作者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月色美,触景生情。

2.“庭下如积水空明”发挥奇特想像,用了新奇的比喻。

3.月色皎洁。空灵。

4.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研读心得 篇7

但是, 细究其诗其文, 我们却很容易发现, 和很多因宦海沉浮, 而文风大改的文学大家一样, 苏轼也因官道坎坷而深谙世事, 诗文风格有了明显的分界。

如果说, 以“乌台诗案”为界, 苏诗文前期是飘逸灵动、汪洋恣肆、精新奇巧, 让人读来畅快淋漓的话, 那么, 被贬黄州之后, 其诗文风格则转向了坐看云卷云舒、笑谈疾风骤雨的闲淡宁静, 有了更多的禅意佛理。《记承天寺夜游》即是一篇代表了其后期诗文风格的名篇。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统共85字, 却是一篇值得揣摩, 甚至是值得“临摹”的佳作。

一.逆境中的高深立意

作者何以写作此文?为己。放在今天, 就是一篇日记而已, 把今天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夜游承天寺———写了出来。用我们今天的话译出来, 是一篇多么简单, 多么平凡的一件事情。那么, 其立意之高远、之深刻从何而来?

文题告诉我们, 此文所记乃“夜游承天寺也”, 何以夜游?且地点是承天寺?文首告诉我们, 夜游时间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一个曾经的科考举人, 官场骄子, 当是“案牍”缠身, 何以有此雅兴?连作者都自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今夜有何特别?

心境不同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此两人:苏轼、张怀民, 俩“闲人”, 遭贬谪, 被流放之人。

元丰二年, 苏轼因与当庭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 为“新政”中人所不容, 遂兴“文字狱”, 苏轼因诗获罪, 下狱御史台 (又称“乌台”) , 遭受103天的审问折磨, 几次濒临被杀境地。次年元月, 被流放至黄州任团练使, 但不得“签书公事”, 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果然是闲人一个啊, 曾经胸怀报国惠民之大志, 而今落得朝不保夕之境地, 在黄州一呆四年, 心境该是何等凄凉?

但是我们细品此文, 既无悲秋伤月, 更无满腔愤懑。少许失意, 间有不平, 但都是那么地轻, 那么地淡, 更多的却是对世事的洞察, 对人生的顿悟:追名逐利之人, 趋炎附势, 在宦海中起起伏伏难以自拔, 哪有闲情逸致静享这清虚冷月之仙境?自己尽管遭不平之待遇, 但能有此佛境可参禅, 能有此美景可品评, 实在也是人生之一大幸事。那些纠缠不清的官场世事, 那些忠贞为民确遭贬谪的失意, 都在这静谧的佛院中, 如水的月光下化开, 变淡。

人生之事, 失意常十有八九, 有志同道合之友, 有如此美景, 这般宁静的心境, 足矣。

此为本文立意, 不纠结于自己心中的愤懑, 不强调自己超乎常人的苦处, 而是苦中寻乐, 逆境中寻出路, 以一种恬静淡泊的心境去对待世事变幻。人闲, 心静, 淡泊, 安闲自适。其立意之深之远如此可见。

二.失意中的纯美意境

官场不得志, 人生不尽欢, 但是作者的笔下, 给我们的却尽是美。

不愧为诗文画全才, 信手拈来, 就勾勒了一幅“月光竹影”图:“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此景纯美:月光澄澈如水, 竹影斑驳如画, “水”上浮着、漾着“藻、荇”, 虚实、静美、动感, 就这么组合在了这18字之中。或许把月光喻为水, 把竹影看做荇, 都只是作者一时之感, 但妙就妙在, 苏轼这个大文豪不仅善于捕捉事物之美, 更善于描绘脑中稍纵即逝的奇思妙想。

更妙的是, 曾经遭受如许磨难的苏东坡, 在难以入眠之夜, 在失意难以排解的状况下, 也只是寥寥几笔, 点到即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不必更多的哀叹, 也不必矫情地抒情, 两问一答,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叙、绘、议的完美结合

此文堪称表达方式完美结合的典范:由事贯穿, 有景有情。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先叙:交代时地人事, 48字;自然顺承:描写, 绘一幅竹影冷月图, 18字;最后抒情议论:19字, 道出此时此地之事、之人、之景实乃人生大幸。

其次, 此文表现手法细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一句, 生动贴切的比喻, 化静景为灵动, 实景虚写, 不多费一点笔墨, 却不欠缺一点美感。简、美宛如诗歌。

作者此文, 短短85字, 读来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 细品之下, 则是字字珠玑惜墨如金。此文很好地体现了苏轼文章艺术境界上的理念:“如行云流水, 初无定质, 但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 (《答谢民师书》)

四.独具匠心的巧妙结构

最巧妙的文章结构也一定是最自然的。品读此文, 我们甚至忘记了此文之结构, 作者一气呵成式的行文结构, 天衣无缝。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事———景———情, 如此结构恰如诸多名家名诗, 借事喻理, 借景抒怀, 由事入景, 由景入情, 结合紧密。作者写作此文, 其匠心蕴于自然之中, 其作文功夫, 与其诗词并驾齐驱。

此外, 苏轼此文, 从详略处理上看, 其独到之处显而易见:叙事部分, 寻友夜游, 张怀民, 何许人?作者为何偏去寻他?作者不费一墨, 因为我们可以从文末了解:“闲人如吾两人。”何必赘述?又如写景部分, 寺院中当有其它景致, 作者何以只写明月、竹影?文末又告诉我们:“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取的就是天下人身边都有, 却非人人都能共赏的景致呀!非“如吾闲人”, 哪来心境?另外, 此为的语言精辟凝练也是一绝, 上文有所涉及, 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恰如一株文学奇葩, 无论从其立意选择、文章意境, 还是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等等各方各面, 均是一篇文质兼美之作。放在今天, 就是我们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

摘要: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文质兼美之作, 但是作者当时所处之境, 却是其人生中的最低谷。与其他文豪相比, 逆境中能把失意之态写得如此云淡风轻, 实是难能可贵, 无数次品读, 总能读出其美其妙, 本文试整理之。

关键词:高深立意,纯美意境,巧妙结构,奇葩,文质兼美

参考文献

[1]周克勤.乌台诗案研究, [D].西南师范大学, 2002年。

[2]姚复.“乌台诗案”起因新探[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87 (03) 。

[3]宋·魏泰.东坡笔录, 卷十[M].上海市, 中华书局, 1983第10月版, 第114页。

[4]《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5]赵理直.揭示文豪的真面目—苏轼在乌台诗案中被扭曲和被误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年第26卷第7期。

[6]《苏轼文集》, 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1986。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 篇8

【关键词】课文;词语内容;新解

听教师讲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品味作者在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总觉得情感深远,余味无穷。特别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竹柏”形象,盖如人也,令我肃然起敬。

“全文寥寥数笔,从客观上展现作者的一个生活小片段。写出了自己和张怀民被贬‘流放’心情忧郁、‘闲人’无事,寂寞无聊,欲寝不安,自我解脱,夜游承天寺聊以慰藉的史实”。 

文章绘景色彩明丽,意境深远。“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已成千古妙喻。以我之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是否该重新认识《记承天寺夜游》中的“竹柏”呢?我以为文中“竹柏”看在写景,实则寄寓了“我”与怀民本是一“竹”一“柏”之材,现实中却被蔑视为一“藻”一“荇”之草的不甘心境。

作者与怀民被贬自嘲自喻,在御史李定等人眼里似水中“藻荇”,为一般水中杂草,在风吹浪击下任由漂浮、游荡,受排挤。作者自认为是被流放的“闲人”,心中大为失落,而又自信释然,并不是像“藻荇”那样敷衍世事,杂生滥长、随流附炎、无用的水草,尽管是饱尝宦海沉浮的悲凉、痛苦,依然是乐观豁达,他们低头看是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振奋了精神,想到了自己和张怀民不就是“竹柏”吗?主观上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他们本是有能力也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效力,虽然现时有心无力,但是积极向上如“竹柏”,像“竹”一样有气节,虚心向上,高风亮节,像“柏”一样苍翠,何惧困窘,傲骨铮铮,万古长青。

东坡善画竹,并“成竹于胸”,对竹的高标、高致尤见于他人,竹之品格、精神的高贵与向上正是我与怀民的品格与精神;东坡生于竹柏之乡,对竹柏十分了解。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君子。苏轼遭权臣迫害,被安置黄州管制。他在荒地上栽种农作物,又筑园围墙,园子里则遍种松、柏、竹、梅等花木。竹同松柏“志同道合”,“不同流合污,坚贞不屈,地位高洁。”遇霜雪而不凋,历千年而不殒,耐寒耐旱,冬夏常青,傲居霜雪,郁郁葱葱,精神抖擞,坚强不屈。可见,不向恶势力低头,不被千磨万折所屈服,不肯随波逐流的高大形象正气凛然地傲立在我们面前。这不正是文中“竹柏”之托物言志,寓意所在吗?

相信,材草永有别,珍珠与鱼目怎可比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一片竹林,一棵松柏,虽然隔着时空,却绵绵倾诉着苏轼对理想精神的追求。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 篇9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________;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________,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1.【甲】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乙】文作者是________,他和苏轼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1)念 无 与 为 乐 者。

(2)游 人 去 而 禽 鸟 乐 也。

3.请补写出文中的横线上空缺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念: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________

(3)杂然而前陈者陈:__________

(4)树林阴翳翳:__________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处无一“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试简要赏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乙】选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时所作,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东坡志林》 欧阳修

2.(1)念/无与为乐者。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泉香而酒洌;颓然乎其间者

4.(1)念:考虑,想到

(2)相与:一起,共同

(3)陈:摆开

(4)翳:遮盖

5.(1)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游人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6.“积水空明”以水喻月,写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以藻、荇喻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总之,作者用凝练的笔墨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清雅幽静的夜晚。

7.【甲】《记承天寺夜游》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记承天寺夜游 篇10

教材分析说明

本文通描述在一个空灵澄澈的月夜,作者与好友闲庭信步的情景,传达出作者微妙而复杂的心境。贬官之作,多悲情,即闲游,诣也是落寞之举。教科书,教参均持此观点,一般教师教学时当然要落入窠臼之中。解脱自由的生活,精神上的变化反映到诗文上,即以儒家入世精神自励,关注民生而变为超旷放达。只言“自嘲,自慰,自叹”之闲,却无视“自得”之闲,似乎不能给生活在现代快节奏的学生以精神上的高层熏陶和启悟。真是怎一个“闲”字了得!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3、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

4、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教学方法:朗读法 合作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学案设计: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填空: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

,字,号

,谥号

,眉州眉山人,(朝代)著名

、。他与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同为“

”之列。他的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创了

词风。

2、给加点字注音:

遂()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寝()

藻()荇()交横 竹柏()影也

解()衣欲睡

积水空()明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解衣欲睡

欲:

(2)欣然起行

欣然:

(3)遂至承天寺

遂:

(4)盖竹柏影也

盖:(5)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6)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7)念无与为乐者

念: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2、给句中的“与”字注音并解释: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3、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问题探究

1、文章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一谈?

2、叙述部分分别交代了哪些要素?

3、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试把文章中写月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

2、村中狗吠鸡鸣。

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

5、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具体谈谈自己的想法。

6、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四、布置作业

①课外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②默写《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叙事:

寻友 赏月 写景:

月色 空明

议论:

乐观旷达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 篇11

要问历代文人谁对月感情最深?我想, 非北宋大词人苏轼莫属。苏轼曾赏月:“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苏轼曾问月:“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苏轼曾叹月:“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在被贬黄州期间, 孤独寂寞一直伴随着苏轼。此时, “月”成了他最好的朋友。《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仅用了84个字, 就将月色的空明澄澈, 以及他蕴藏在其中的丰富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月色入户, 无意实为有情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 作者“解衣欲睡”, 月光似乎明白这位失意文人的孤独寂寞, 主动前来与他做伴。一个“入”字, 将月光拟人化了, 既写出了月色的优美, 又体现了月亮的善解人意。“老朋友”到来, 作者当然要“欣然起行”, 这一举动生动地说明, 苏轼把月当作了最好的朋友。“月色入户”更入“心”, “欣然”一词, 既体现了作者见到月光后的欣喜, 也传达出他对月亮的喜爱。可是, 作者依然寂寞, 于是, 他去找同病相怜的张怀民一同赏月。皎洁的月光下, 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默默地散步于中庭, 虽说在整个过程中一言不发, 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不着一字, 无处不在写月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一句, 作者将明喻、暗喻交错运用, 没有着一“月”字, 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 实在是神来之笔。作者以“积水空明”喻写月光的清澈透明, 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 同时巧妙地将它作为自己文章的注脚, 自然是技高一筹。“水中藻荇交横”一句紧承上文, 又设一喻, 以水中的“藻荇”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 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 既写出了竹柏月下投影的淡雅美丽, 又以竹柏倒影烘托了月光。寥寥数笔, 明月朗照之境全出。

月色常有, 闲者才是主人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与处理】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将课堂最大化的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掌握文言词汇,朗读背诵全文,体会本文语言特点,此为教学重点;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创设富有活力的开放型课堂。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达成浅文深教的效果。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主旨,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感情。

3、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解读“闲人”二字,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流程】

(一)导入:(教师唱《但愿人长久》,营造氛围,引入课题)

师: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词中的名句是哪句?月是诗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的名句?下面让我们学习苏轼的另一写月名篇《记承天寺夜游》,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走进苏轼。(板书)

(二)解读标题。

明确:文体(记),时间(夜),地点(承天寺)

补充介绍承天寺(展示图片):“承天寺”是张怀民居住之所,张怀民在元丰六年也被贬谪到黄州,他修了一座亭,苏轼给亭命名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送给张怀民,其中有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三)交流预习体会,明确学习目标。

1、学生资料展示,走进苏轼,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生交流预习收获与疑难,明确个体学习目标与全体学习重点。

(四)初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1、自由朗读,明确朗读要求。

要求:读得流畅响亮。

读得字正腔圆。

读得抑扬顿挫。

读得层次分明。

2、小组再读课文,体会文章层次美。

指导:表达方式的不同,感情不同,语气语调不同。

读叙事。读出闲适、欣慰之情。

读写景。第二段描绘庭院月色,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要读出喜悦、闲适之意。

读抒情。既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闲时赏月欣喜,漫步的悠闲。

3.、指名读,读出记叙、描写,抒情的不同感情。

4、播放视频,听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层次美。

(五)疏通文意,合作研讨。

1、学生交流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及明确重点。

•教师补充(媒体出示)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留---如人名、地名、年号等不翻译,保留。

•换---用近义词替换。

•补---补充省略成份。

•调---倒装句式进行调整。

•删---将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去掉不翻译。

2、小组合作,借助课文注释,理解句意,并在便利贴上整理重点。抓住重点字和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等。

3、学生整理汇报,解决疑难。

4、全文整体感知。

(六)深入探究,感受胸怀美。

1、思考:文中那个字最能体味到作者的内心情感?苏轼是“闲人”吗?

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引导学生到文中寻找答案。学生自己找,自己讲,自己归纳,老师点拨。

2、明确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体会人物胸怀境界美。

教师小结:苏轼看上去真的很闲,无官一身轻,有闲情雅致欣赏美景,(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但苏东坡内心深处不愿意做一个无官一身轻的闲人。他不断被贬,却能够随遇而安,我们从苏轼的身上看到了豁达乐观,看到一生屡遭贬谪,身形万里,但始终释然安然,达观豁达。

3、探究“文人心境”。

补充欧阳修、范仲淹等材料,课外延伸。

(七)拓展迁移,培养胸怀美。

1、展示烦恼清单。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与朋友、父母交往方面的,可以是体态长相方面的。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清单。

2、讨论:遇到烦恼时,应该如何面对?

(八)学生谈体会及疑惑。

(九)教师布置作业并结束语。

记承天寺夜游 反思 篇13

4、全班朗读课文。

四、品读研讨

自读课文,思考:

1、苏轼为何深夜起行?

明确: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皎洁美丽的月光从窗户照进房间,那里睡得着。于是就高兴地起来行走。)欢欣之情,溢于言表。所以就想找好友与他一起分享月色带来的快乐。

2、苏轼有很多朋友,却“念无与为乐者”,可见朋友多,但知音少。他找谁?(张怀明)为何独寻张怀民?

明确:张怀民当时也贬官黄州。“亦”说明他俩志同道合(两人都被贬但都不把贬放在心上,都爱“以山水怡情悦性”。)。 “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所以邀请志同道合的张怀民一同在承天寺庭院中散步。(板书: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这是文章的叙事部分。(板书:叙事)

(板书:叙事: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3、说到乐,人们想到的是“吃、喝、玩、乐”,

(1)他们两人夜游承天寺“乐”的是什么?

明确:欣赏美景。

(2)那作者描绘了什么美景呢?(板书:绘景)

明确:月夜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衷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全句写的是:月光和月下的竹柏影。

(3)作者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写月夜的美景的?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月光如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月下的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犹如水中的藻、荇一样交错纵横。整句没有一个字写到月、月色,却处处在写月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皎洁、空灵的特点,让人如临其境。

绘景 修辞 作用 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影——藻荇交横

比喻 生动形象

 

如临其境

皎洁、空灵

板书:绘景: 月 色 —— 积水 空明

比喻 皎洁、空灵

竹柏影 —— 水中藻荇交横

4、“闲”的深究

A、看着这样的美景,苏轼发了什么感慨?(板书:抒情)

明确:(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翻译。

(3)作者说,哪里没有月色,哪里没有竹柏,(也就是说哪里都有月色、竹柏,)这“月色”,“竹柏影”只是一个象征——美景的象征。也就是说,哪里都有美景,但那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到呢?

B、闲人为何意?(闲人:闲情逸致的人)

苏轼与张怀民这两个贬官,但志同道合,漫步在这冰清玉洁、如诗如画的月色之下,对于作者发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感叹?结合写作背景,说出你对这一感慨的理解。

明确:这句话的理解要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

“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这其中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

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也正是这种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态度才使作者笔下的月夜那样皎洁、空灵。

板书:抒情:—— 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赏月的欣喜

C、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这与我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推测苏轼被贬夜游时会郁闷、忧伤等还是有不同的,这也是他的可贵之处吧。

5、我们解读了文本,读懂了作者,接下来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6、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对待挫折、逆境?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坚守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7、练习背诵(指导要点:这篇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于一体,可分三个层次来背诵)

8、大家一起背诵课文。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1、从苏轼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写到笔记本上。

2、背诵、默写《记承天寺夜游》,积累文言词汇。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 篇14

关键词:小品文,逆境,美景,知己

“小品”一词, 据专家考证, 晋代就已经出现。后又有人认为后秦高僧鸠摩罗什对《般若经》的翻译, 即这类佛经的简本通常称为“小品。”到晚明后期“小品”一词开始普遍地应用于文学, 专指某种类型的作品, 有用以名集者, 如《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 (陈继儒) 、《无梦集园小品》 (陈仁锡) 、《文饭小品》 (王思任) ;亦有用以名各种选本的, 如《苏长公小品》、《闲情小品》、《皇明十六家小品》。

小品文的体裁多种多样, 有游记、速写、随笔、杂感 (或称杂文) , 寓言、序、尺牍等。小品文是属于“行有余力”而可为之的文字。与正宗的高文大册 (如策论、碑传) 庄重严肃、高古浑朴的风格相比, 小品文的风格则比较自由活泼, 以随意抒发感情为目的。它犹如那种且细且长画轴, 静静垂于厅堂之侧, 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它又如小家碧玉一般, 淡雅、高洁, 惹人喜爱。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正是如此, 亦因其独特的气质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绽放魅力, 也让两位文人在艺术长廊上不期而遇。

一、逆境抒胸怀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于1037年生于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 。1079年 (元丰二年) , 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 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 被捕入狱, 史称“乌台诗案”。当时, 苏轼反对新法, 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是文坛的领袖, 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宋神宗的默许下, 苏轼被抓进乌台。

苏轼坐牢103天, 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 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 苏轼被降职为黄州 (今湖北黄冈市) 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 并无实权。远离了政治中心的苏轼, 居于闲职, 甚至与一介平民无异, 于是公职之余便带领家人种田帮补生计。他们当时开垦了城东的一块坡地, 于是“东坡居士”的别号便由此而来。《记承天寺夜游》便是写于这一时期。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1597年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 家世显赫, 他享尽了富家子弟的奢靡生活。他特别喜爱繁华热闹, 喜欢美轮美奂的房子, 喜欢娇俏可人的婢女, 喜欢精美细致的服饰, 喜欢古玩美食, 喜欢骏马梨园。

张岱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但他却在仕途上不甚顺利, 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但在公元1644年, 满清入主, 社稷倾覆, 民生涂炭, 家道破败后, 年届知命的张岱“披发入山”避兵隐居浙江剡溪山, 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明亡后, 安贫著述。在此期间, 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 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国往事, 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二、美景显深情

《记承天寺夜游》先写月色诱人, 作者欲睡又起, 前往承天寺邀友张怀民赏月;然后写与友一起散步赏寺中秋夜月色, 最后自嘲闲人, 在随遇而安、旷达自适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失意苦闷的思绪。《湖心亭看雪》先写西湖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 作者乘小舟独往湖心亭, 途中看湖上冬夜雪景, 再写到湖心亭不期遇客, 三人对酌, 临别才互道名姓。最后借舟子喃喃, 表达自己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 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这两篇小品文都有叙事、描写和简洁有力的议论, 特别是其中的描写, 实在称得上是“写景双壁”。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庭院、清水、藻、荇、竹、柏, 这六个形象全是比喻。先是明喻, 庭院下面犹如注满了晴水的深潭。人们常用的比喻是“月光如流水”, 苏轼却能变幻出新意, 而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 本是无色之物, 看不见, 却实有其物, 似有若无的。秋夜的月光不正是如此, 似有若无、澄澈空明吗?第二句则用借喻, 以客代主, 干脆就直接把庭中当作水来比喻, 说“藻、荇交横”, 虚实相生、动静相宜, 最后以“盖竹柏影也”作结, 点透真情。这样先客后主, 明暗交替, 抑抑扬扬, 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了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真是一幅水墨晕染朦胧的雪夜湖山图!作者先用大笔点染, 绘出湖上水气凝成的冰花到处弥漫的样子, 迭用三个“与”字, 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联成白茫茫一片、浑然难辨的景象。整个意境苍茫寥廓、纯洁幽静。接着作者以白描的手法, 迭用几个“一”字, 别具匠心地选用了几个表示微小的量词如“痕”、“点”、“芥”、“粒”等, 不仅选词新奇, 而且用之以极小反衬天地之极大, 写尽湖山雪景的迷蒙混茫, 传尽西子雪妆的风姿神韵。值得一提的是, 还将赏雪人他自己融入这迷人的雪景之中的痴迷之状描绘得生动逼真。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苏轼在承天寺欣赏如此澄澈空明的月色, 可见当时他的心情是闲适、平静, 再结合他当时的处境, 令人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自适、随遇而安。月景与心境浑为一体, 极富诗情画意。张岱在湖心亭看到如此寥廓寂静的雪景, 表达了作者看雪的惊喜, 不随流俗的遗世独立。他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进行组合, 令人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在天地之间的渺小、茫然、无所寄托的深沉的思考。

三、知己解真意

苏轼“念无与为乐者”, 既写尽了他的寂寥, 也不由自主地透漏出张怀民就是他的真知己。张怀民当时也被贬谪到黄州, 但是他坦然自适, 还在长江边筑亭以陶冶性情。苏轼帮他取名为“快哉亭”, 并赋词相赠,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苏轼《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苏轼的诗文看似是写给张怀民的, 可是, 这又何尝不是借安慰知己的话也来安慰自己那颗沧桑的心呢?

当苏轼来到承天寺, 张怀民也没入睡。这时的张怀民没有酣睡而被苏轼叫醒, 也没有与他人欢宴, 不然, 苏轼就成了不速之客。或许怀民也想到要去找苏轼, 只不过苏轼想到就行动了。一个不经意的“亦”字让我们读出了两人相知相怜、情怀旷达的心灵默契, 也体味到了“知己两相知”的难能可贵。

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 却没想到亭上已有人先他而至;这意外之笔, 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 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 反写二客“见余大喜”, 颇有意味。

偶遇的知己“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杯而别”不觉道破天机。酒逢知己, 自是痛快淋漓, 遗世孤立的他不期然而遇知音, 酣畅至极!这样的画面给寂静清冷的西湖雪夜增添了几分暖意。

畅快饮酒, 纵情交谈之后分别之时, 才想起“问其姓氏”, 然而作者此时故意地忘却了知己的回答, 只记得他们说“是金陵人, 客此”。“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 曾是明朝的京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此”, 不自觉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这二位湖心亭上偶遇的知己原来是客居此地的他乡游子, 而作者想到自己也是客居清朝的前朝遗民, 大家都漂泊如浮萍一般, 心中愁绪又起。

结语:

苏轼和张岱, 在时空上没有交集的两个人, 却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不期而遇。他们都来到人生的低谷, 他们却又都保持了旷达自适的闲情雅趣, 他们用精妙的笔触描绘了千古共赏的“寺中秋月图”和“湖上冬雪图”, 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贡献了两轴不可多得的画卷。

语文教学中, 这两篇小品文同属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课文。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语文教师, 我大胆地设想, 若将这两篇小品文放在同一课, 编为《小品文两篇》, 或许更好。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小品文的特点, 更好地比较两位作者的经历, 更好地理解两篇文章的相同相异之处, 更好地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穿越时空的默契。

参考文献

[1]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J].名作欣赏, 1983, (3) .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15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4.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5.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

二、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三、跟随课件朗读课文,纠正

重点词语(投影)

欣然:高兴地念:思考、想到相与:一起

遂与外人间隔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遂至承天寺盖竹柏影也

但闻屏障中尺一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二、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三、研习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修辞作用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皎洁、澄清、透明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板书设计

6、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7、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8、能力迁移:看图写景抒情。

9作业

翻译记承天寺夜游 篇16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 ,(我)正脱下衣服想要睡觉,(恰好看到)月光从窗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興致,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门。考虑没有跟(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了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那样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竹子和松柏树枝在地上的影子。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松树柏树,只是缺少有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

注释

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欲:想要,准备。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起:起身。

欣然:高興、愉快的样子。欣,高興,愉快。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

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亦:也。

上一篇:红旗漫卷西风影片观后感作文下一篇:大型晚会主持词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