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心得体会

2024-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养猪心得体会(通用9篇)

养猪心得体会 篇1

我是一名小散,养了20多年猪,期间赚过也赔过,最贱时卖过2元一斤。我想跟大家说说我的心得。如果你想长远养猪,应该注意几点:

一是圈舍要冬暖夏凉,结实耐用,千万别图省钱瞎糊弄。二是要有好的品种,品种好不但猪长得快而且能卖好价钱。

三是管理,圈舍要保持清洁,防疫到位。自繁自养户都知道最难养的的是母猪,耗费精力大,至于咋能养好母猪大家各有各的方法、条件。反正我这平均每头只能保住8-9猪崽。最后想说猪价不可控,养好猪才是硬道理,不管涨与落,毕竟是挣钱的时候多。小散相对大规模猪场是有劣势,但优势更多。望猪友们坚定信心,大发猪财。

养猪心得体会 篇2

1 优势

1.1 解决了粪尿污染问题

在发酵床内, 猪排泄的粪尿通过微生物降解、消化, 水份被蒸发, 不再需要对猪粪尿进行清扫排放, 同时, 将氨、吲哚、硫化氢等臭气转化成无毒无臭的物质, 再加上锯末辅助除臭, 猪舍不再臭气熏天, 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1]。

1.2 提高了猪的抗病力和猪肉品质

发酵床内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 有效抑制来自外界病原菌的侵袭, 同时, 垫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65~70℃) , 杀死了大部分病原菌, 减少了疫病的发生。同时减少了使用或不使用抗生素和消毒等药物, 避免了药残的存在和耐药性菌株的产生, 提高了猪肉品质。

1.3 提高了冬季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一是垫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提高猪舍和发酵床表面温度, 改善了猪只体感温度, 提高了冬季猪的生长速度。二是发酵床养猪改善了猪体内有益微生物菌群, 其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多种酶类等, 可帮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另外, 由于发酵床内温度适宜, 减少了猪的维持消耗, 从而提高了饲料转化率[2]。

1.4 提高了养猪经济效益

由于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可节省饲料、水、电、兽药、煤等费用, 降低了养猪成本、提高了养猪经济效益。

1.5 为农业提供优质生物有机肥

发酵床内有益微生物在降解、消化猪粪尿的同时, 也在降解有机垫料, 经过3年后, 转化成优质生物有机肥。 (和其他作者专家观点一致)

2垫料池选择

2.1地下垫料池

垫料应在地面以下。深度:向地下挖80~100 cm深坑, 四周砖混固定, 地面上方焊接60~80 cm铁栏杆。优点:造价相对低;猪转群方便, 投喂饲料方便。适宜辽阳市东部山区或水位较低的地区。

2.2地上垫料池

样式与地下接近, 地面向上砌墙, 宽度为120~150 cm, 高度为80~100 cm, 中间贯通, 上方焊接60~80 cm高度的铁栏杆。优点:地面水及地下水不易流到垫料池, 通风效果好, 且垫料进出方便, 适宜辽阳市平原地区或水位较高的地区。

2.3旧猪舍改造

利用旧猪舍, 保持基本结构不变, 在猪舍走道处垫高80 cm, 形成自然的坑, 加入垫料就可以使用了。优点:节省资金, 适宜举架高的猪舍。

3应用范围

3.1猪

笔者认为最适宜中小型养猪场。因发酵床养猪技术要求饲养密度要低, 每头猪最好为1.5 m2, 相对于大型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的占地、猪舍建设成本就是个问题,

3.2禽

适用于通风好的高标准肉鸡舍。简易的塑料大棚冬季室内温度高、湿度大, 易在塑料上结成水珠或形成水流掉到发酵床上, 夏季雨水, 都易形成死床。

4日常维护

4.1走出误区

发酵床养猪技术不是懒汉养猪法, 有时比水泥地面更费力, 每周小翻两次, 每月需要大翻动一次, 出栏后全翻动。

4.2补充垫料

猪只进入发酵床后, 发酵床表面会慢慢下降, 原因一是刚健的垫料疏松;二是部分垫料被微生物和猪消化掉。下将1/3时要及时补垫料。

4.3补充水分

当每头猪占地低于2 m2时, 发酵床表面会发生干燥, 不利于微生物繁殖, 也会导致猪发生呼吸道疾病, 应及时在床面喷洒水分。

4.4筛选菌种

一定要选择有正式批准文号、安全、应用效果好的菌种, 千万不要从网上购买。

4.5物理消毒

猪舍内禁止使用广谱消毒药进行消毒, 以免杀灭和抑制生物菌, 推荐舍内走道、饲喂台、墙壁等进行火焰消毒等。

4.6调节温度

夏天除正常通风外, 还应在饲喂台边加一定宽度的临时性水泥板供猪扒卧。44.7添加菌剂密切注意益生菌的活性, 必要时添加菌种以保证发酵能正常进行。

4.8饲养密度

对中小型猪场每头猪占地1.1~1.5 m3为宜, 小猪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5不足

5.1原料短缺

垫料池所需要的锯末、稻壳货源紧张, 特别是锯末有时买不到, 现在农村大棚养蘑菇的、装修家具的木工板、烧炭的等都在用。

5.2价格昂贵

用的人多了, 木器厂的锯末也被人垄断, 过去10元现在涨到450元/吨, 有时干着急买不到锯末, 只好排队等候。

5.3优质不优价

目前到猪场买活猪的猪贩都是在屠宰场宰杀后搞批发的, 买活猪时根据市场价只看猪皮毛、体型等给价, 他不考虑你用什么方法、是否污染、是否用抗生素等, 大多数猪贩并不关心猪肉品质, 所以优质不优价。

发酵床养猪技术有优点也有不足, 需要广大畜牧兽医和养猪业不断实践、开发新技术, 共同促进养殖、环境、资源与人类的和谐, 为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邑帆, 卢茵, 黄微, 等.发酵床垫料复合菌剂优化组合的研究[J].现代畜牧兽医, 2012 (2) :51-53.

养猪心得体会 篇3

刘海良(北京 100001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

一、全国养猪生产情况及在国际上所处地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随着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养猪业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00年生猪年末存栏44681.5万头,肉猪年出栏52673.3万头,猪肉产量达到了4031.4万吨,分别比1999年增长3.6%、3.8%和3.6%,猪肉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占到65.8%。我国生猪存栏数超过了世界总存栏量的一半,肉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基本占到世界总量的50%。猪肉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近28个百分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1999年我国猪的出栏率为124.77%,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29.01%;头均胴体重为78kg,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存栏猪平均产肉量达到98kg,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00kg。人均占有肉类46.85kg,其中猪肉31.46kg,分别高于37.79kg和14.79kg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猪的存栏数和出栏数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1.278亿头和3.4835亿头;猪肉产量和人均占有猪肉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3129.8万吨和22.46kg(图1-1)。由此看出,猪肉不但是我国肉类生产的主体,是城乡居民肉食消费的主体,而且在世界猪肉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1-1我国的猪肉产量与人均占有量

(FAO)

二、我国生猪产销区域明显

四川、湖南、湖北、山东、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广西及河北是我国十大生猪主产省,2000年生猪出栏3.39亿头,猪肉产量2576.8万吨,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64.4%和63.9%。生猪年出栏在5000万头以上的有四川和湖南省;年出栏在3000万头以上的有河北、河南和山东省。辽宁、吉林及黑龙江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1988年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4.3%,当年出栏生猪3453.4万头,比1991年的1862.0万头增加1591.4万头,年递增率达9.2%,比同期全国62%的年递增率高3个百分点,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我国生猪生产的新产区。猪肉供应由1991年以前的每年调入170万头变为自给有余。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及浙江等省、市是生猪的主要销区,每年都要调入相当数量的生猪。

截止1998年,全国已建立了480个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其生猪出栏量为22482.9万头,猪肉产量为1620.66万吨,分别为全国总量的45.6%和43.2%。基地县中涌现了一批生猪生产大县。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的县有41个,占基地县数的8.8%,仅湖南省就有14个出栏生猪超百万的大县,其中湘潭县出栏生猪达185万头。基地县向外调出生猪10145.44万头,其中二、三元杂交瘦肉型猪9638.2万头,外调量大的省有四川省外调1096.88万头、山东省外调929.9万头、湖南省895万头。

三、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的几种主要方式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生猪生产已经摆脱了传统单一的饲养模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主要的生产方式有三种,一是传统的农户养猪生产方式,一般每户饲养1或3-5头,作为家庭的副业,主要利用其家里的剩汤剩饭和一些副产品饲养,较少的利用配合饲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较为粗放。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75%-80%,生产的猪肉偏脂肪型。猪肉主要供给广大农村、城镇及中小城市等。这种方式仍为我国生猪生产的主要方式。二是专业户养猪,一般每户饲养规模从几十头到上百头,从数百头到上千头不等。这种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有一定的投入,建造专门的养猪场,有专人负责管理,利用混合或配合饲料饲养,饲养专门化的瘦肉型猪品种或其二元、三元杂交种。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15%左右,生产的猪肉偏瘦肉型。主要分布在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郊区等。生产的猪肉主要供应国内大中城市。三是工厂化养猪生产,一般每场年出栏几千头到上万头或一万头到几万头。这种生产方式专业性很强,投入也较大,要有一批专业人员负责生产管理,同时对饲料的营养要求也很高,饲养专门的洋二元、三元杂交种或专门化配套系。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5%左右,生产的猪肉为瘦肉型。主要作供港活猪和供国内大城市消费。相当一部分工厂化养猪场的生产水平已达到养猪发达国家的水平。

四、国内外养猪业发展趋势

综合分析国内外养猪业发展的趋势,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规模养猪数量增大,依靠规模饲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日本的养猪农户由1965年的70.2万户减少到1995年的1.9万户,户均规模由5.7头扩大到1993年的426.2头和1995年的545.2头。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调查,在1993,饲养规模在29头以下的农户每头生产成本为40201日元,而饲养规模在500头以上的农户每头生产成本仅为29990日元,规模经济比较显著。

美国猪的饲养规模也不断扩大。1970年,美国共有养猪场87.1万户,平均每户出栏肉猪100头,到1994年,养猪场减少至20.8万户,平均每户出栏肉猪扩大到458头。1992年,养猪规模在1000头以下的农场占全美国的84.2%,其出栏的肉猪头数占全美国的22%,1000-2000头的农场占8.9%,出栏的肉猪头数占20%,2000头以上的农场占6.9%,出栏的肉猪占58%。

丹麦的养猪规模也呈不断扩大的趋势。1984年丹麦有5.2万个养猪场,1994年减少到不足2.8万个,1994年,存栏头数在1000以下的养猪场数占全丹麦的79.3%,而其养猪头数占全丹麦的24%。1000-2000头以上的养猪场占10%,养猪头数占54.3%。

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养猪经营规模处于劣势,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规模养猪数量和水平都在增大和提高,但是猪肉的供给主力依然是一家一户饲养2-3头的分散农户。据1999年统计,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的猪场或养猪专业户,年出栏商品猪占全国总出栏猪的21.4%,具体情况见表1-1。

表1-1 1999年我国规模化养猪的基本情况

年出栏商品猪的规模(头)

50-90 100-499 500-2999 3000-9999 10000-50000 154650

16814.8 1746.33

2368 1085.9

629 898.81

50000以上 78.92 猪场或养637434 猪户(个)年下出栏数(万头)占全国总出栏的比例(%)4336.59 2975.29 8.34 5.73 3.36 2.09 1.73 0.15 在规模化养猪方面,横向比我国和畜牧业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纵向比每年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必须注意我国有自己的国情和客观情况,各地又有各地的特殊情况,在发展规模养猪方面千万不可盲目攀比,要因地制宜,确定发展的规模大小,饲养方式,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稳步发展。另外还要注意规模饲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关系,在确定发展规划的同时首先要考虑好环境保护,否则会走弯路。

2、养猪的科技含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养猪方法,向高新技术要效益

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已被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养猪业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一科学论断的正确性。近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几年来,我国养猪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各级畜牧主管部门及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推广了大量的实用科学技术,对全国的养猪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优良品种的推广及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科学饲养技术的推广,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改善饲养方式及饲养工艺等等。

为了适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现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养猪的饲料报酬,目前英国料重比为2.85,丹麦为3.2,法国为3.29,荷兰为3.01,日本为3.26,美国中西部为3.37,我国为3.9-4.5。

(2)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目前每头母猪每年平均分娩胎数,美国为2.28胎,我国仅有1.7胎;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美国为20头,我国仅16头;仔猪存活率,美国为95%,我国仅84%。

(3)提高肉猪出栏率,世界先进水平为160%,我国平均仅125%左右。

(4)人工授精技术(AI)的应用,这项技术具有避免传染疫病,增加优良公猪的利用机会,减少公猪的使用数量等优点,已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致力于新设备的开发与使用。目前美国大约有50%-70%的养猪场应用此项技术,我国只有部分猪场使用这项技术。

(5)超早期隔离断奶技术(SEW)的应用,其实质内容是母猪在分娩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有关免疫注射,在仔猪出生后保证吃到初乳后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后,根据本猪群需要根除的疾病,在lO-21天之间进行断乳,然后将仔猪在隔离条件下进行保育饲养。保育仔猪舍要与母猪舍及生产猪舍隔离开,隔离距离约从250m到10km,具体要根据隔离条件来确定。这项技术于美国1993年开始试行并逐渐成熟,1994年正式在生产上大量推广,1999年美国已有40%-60%的养猪者采用这种方法。我国的一些规模比较大、管理比较好的养猪场也在逐步试行这一技术,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6)多位点生产(场外生产)技术的使用,这在养猪发达国家的大型养猪联合企业迅速普及,其主要做法是使断奶仔猪与分娩环境相分离、育肥猪与育成环境相分离,这是减少疾病传染及维持猪只较高健康水平的一种有效措施。

(7)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应用,这项技术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这对于猪场各类数据的记录、保存及分析,生产管理,疫病监测,经营决策,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等等都有很大的作用。猪场应用后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减少损失、节约劳动开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盈利。目前我国一些养猪场也在逐步使用这项技术,其软件有国外引进的PigChamp、PigWin和国内一些大学、研究机构编制的软件等。

(8)猪的饲养管理自动化技术应用,有利于减少疫病的传播途径,降低各个环节猪的死亡率,准确的记录便于科学的管理,减少劳动力及饲料等资源的浪费等等,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主要包括母猪饲喂自动化,断奶仔猪、生长肥育猪和泌乳母猪的饲喂自动化,种猪性能测定自动化等等。这项技术在我国养猪业比较发达的省份已经逐步应用,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9)养猪的新工艺与猪舍的环境控制技术应用,通过人为的改善工艺和环境条件,以最大限度满足猪生长发育对环境需求,使其更大限度的发挥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增加养猪生产者的经济效益。目前主要使用的有诺廷根养猪系统,地面保温或冷却系统,间歇性淋浴自动控制设施,猪舍环境整体控制等。

(10)猪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根据美国农业部1996年对美国50年来畜牧业中各种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进行的总结,遗传育种的贡献率在40%以上,足以可见遗传育种的重要性。猪育种的新技术可以归纳为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的应用(详细讨论见后)。这些技术不同程度的在我国一些种猪场得到了应用,已初见成效。

3、育种新技术在养猪业上的应用,不但提高了种猪的整体质量,而且还不断培育出了适应不同市场需求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品系,以满足养猪业对优良种猪的需求。关于分子生物学技术;

主要包括:(1)猪基因组计划。国际上动物生物技术发展迅猛,畜禽的基因组计划始于九十年代初,其主要目标是寻找重要经济性状(如瘦肉率、产奶量、产蛋量、抗病性等)位点或与之连锁的DNA标记并将其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来改良畜禽品种,提高选择的有效性及年遗传改进量,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其主要内容是构建高分辨率的遗传连锁图谱和物理图谱,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猪19对染色体上己发现了丰富的DNA多态性。Rothschild(1998)报道猪遗传连锁图谱上的基因和标记有约1800个标记,其中约250个是基因。

(2)数量性状主效基因的检测与利用。定位数量性状位点(QLT)常用方法是分离分析法、候选基因法和基因组扫描法。已检出的主效基因或QTL有猪应激综合征候选基因RYR1基因、酸肉基因(RN)、猪大肠杆菌K88受体基因、窝产仔数候选基因ESR基因、肌内脂肪的候选基因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脂肪组织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和猪肌肉生长抑制素(MYOG)基因等(Rothschild和Ruvinsky,1998)。目前,猪应激综合征基因、窝产仔数候选基因等已在猪育种中应用。

(3)数量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在猪育种选择中,对遗传力较低(如繁殖性状)、度量费用昂贵(如抗病性)、表型值在发育早期难以测定(如瘦肉率)或限性表现(如产奶量)的性状,如采用标记辅助选择(MAS),则可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遗传进展,提高育种效率。例如猪产仔数这一低遗传力性状,用传统方法改良进展甚微。Rothschild等(1994,1996)发现雌激素受体(ESR)基因是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之一,该座位在中国梅山猪合成系中可以控制1.5头总产仔数和1头活产仔数。在中国二花脸杂交群中,中国农业大学不但证实了Rothschild等人的研究结果,同时还发现了另外一个控制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座位-FSHβ,这个基因座位可以控制2.0头总产仔数和1.5头活产仔数(Li等,1998)。

(4)转基因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的主要经济性状,如北京农业大学、湖北畜牧所等单位1989年将猪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湖北白猪受精卵中获得中国首批转基因猪,经过几个世代的观察,其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分别比同窝非转基因猪提高13.4%和10%(Fan和Wei,1998)。

将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增强动物抗病性。目前主要局限于特定抗病性基因、特异性抗体基因、核酶基因等的转移。如把编码维斯那病毒的被膜蛋白基因导入绵羊,从而产生被膜蛋白,阻断病毒巨噬细胞受体。还可以给猪、羊等导入产生特定抗体所必需的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特定动物产品。利用转基因猪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如猪乳腺表达的人凝血因子VⅢ(BCF)是人血液中的10倍,用于BCF缺陷的治疗;丝氨酸蛋白酶酶原(hPDC)的转基因猪比人血中高200倍,作为抗凝物用于白血病的治疗;重组Hb转基因猪生产的Hb作为血液代用品已进入临床试验(彭中镇等,1999)。

利用转基因猪作为人的器官移植供体。人与猪生理相似,伦理学争论小。在超急性排斥反应研究发挥重要作用。如阻碍补体激活DAF(衰变加速因子)为人类补体激活调节因子(RCA)的一种,hDAF转基因猪的心脏移植给猕猴后猕猴成活40天,实验对照仅6小时(White和Langford,1999)。关于计算机信息技术:

主要包括:(1)遗传评估系统。选种是育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正确的选种要基于对畜禽遗传素质的准确评定。50年代初,美国学者Charles R.Henderson提出了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随着遗传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他于1973年又对该法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使这一方法在奶牛的遗传改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多数国家奶牛育种值估计的常规方法。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使用,一些国家开始把这一方法应用于猪的遗传评估中,大大提高了遗传改良的速度,如加拿大自从1985年开始应用动物模型BLUP法以来,背膘厚的改良速度提高了50%,达100kg体重日龄的改良速度提高100%~200%(Sullivan和Dean,1994)。目前,这一方法已成为猪遗传评估的标准方法。BLUP育种值估计方法之所以能够提高选种的准确性是由于具有以下主要优点:①充分利用了所有亲属的信息;②可更好地校正环境效应;③能进行种畜的跨群体、跨世代比较;④能克服非随机选配造成的偏差;⑤适用性广,可用于各种不同情况;⑥准确性高,对于所给定的信息,可以使估计值与真值的相关达到最大。

(2)讨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和图文数据库的建立,使育种数据、种质资源、形态特征、生态环境等与动物育种有关的“数”和“形”联系起来,从群体行为到染色体组型都可以通过图像进行充分的观察和度量,从而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高育种效果。如在猪的育种实践中,通过计算机图像可分析B超活体测定的背膘厚度以及眼肌面积,不必等屠宰后进行测定,降低了测定费用,加大了选择强度,提高了选种的准确性;采用核磁共振计算机图像技术,可在活体上测量系水力、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加速这些性状的遗传改良(Ollivier等,1990)。另外,可以利用计算机与录像技术,进行母猪自动称重与体况评定,实现母猪饲养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3)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随着计算机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在畜禽遗传评估体系采用这些现代技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育种效率。加拿大建立了以加拿大猪改良中心为龙头、省/地区改良中心为中介和育种场为基础的国家猪改良方案。加拿大猪改良方案拥有12000头基础母猪的核心群,是世界上最大的群体之一。该方案能使每个参与者共同地测定种猪、记录生产性能数据和对种猪进行遗传评估。改良方案以独立而准确的数据、公开而可用的结果为基础,所有个体的估计育种值都可以从互联网上浏览。育种者可以拿自己的种猪与别人的种猪进行比较,然后通过人工授精获得自己所需要的遗传素材,去改良自己的种猪。通过这一方式,实现了信息共享,使所有育种者或公司都能收益。

关于系统工程理论的应用。

畜禽育种方案和繁育体系的优化决策是数量遗传学与系统工程相结合应用于动物育种的又一个重要任务。现代动物育种目标是从遗传上改良种质并使其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无论是选择还是杂交都要考虑到如何使数量性状的遗传改良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猪的育种优化方案中,从生物学和经济学目标考虑,以猪的繁殖力、生长发育、胴体品质等为主要改良的目标性状,通过对性状边际效益的计算和各目标性状经济权重的分析,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和投入产出分析,可制定出育种进展快和经济效益高的优化育种方案。并对核心群的规模、猪群结构、猪种利用年限、选择方法、饲养工艺等因子在一个优化育种方案中予以考虑。

4、食品安全,绿色养猪已是人心所趋

养猪利润分析 篇4

进入9月份后,国内生猪出栏数量略有增加,部分地区反映待出来的猪只数量占到存栏总量的1-2成。同时,随着毛猪价格持续徘徊在8元/斤上下,以及养殖效益较为可观等因素,目前养殖户的出栏心态趋于理性。此外,进入9月下半月,市场备货的高峰也将进入尾声阶段,市场交投状况较之前会有所放缓,毛猪市场行情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展开窄幅调整行情。

按照目前猪价15.9元/公斤,玉米均价2400元/吨折算,猪粮比为6.51:1,依旧处于中等盈利区间内。同时,据养殖户反映,尽管豆粕价格相对偏高,但由于豆粕在自配料中的添加比例不高,因此对于自配料成本的影响不及玉米。

随着双节的临近,目前国内猪只出栏数量均有所增加,但在供求相对平衡的状态下,猪价仍然维持区间内平稳运行。

大妈们抱怨猪价上涨,而养殖户也抱怨猪价还不够高,目前的猪价并未达到理想价位,要知道上半年养猪人可是连续亏损好几个月,差点没赔死,现货猪价上涨也算是补偿了部分损失。目前养殖户反映养猪每头能挣100多元,但这都是血汗钱,消费者们还是安然接受这个猪价吧。

进入本周以来,由于临近美国农业部报告的出台,市场各方观望心态较重,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也呈现窄幅波动行情。美豆收割在即,在可以借力的早霜题材还未到来之前,市场至少仍然缺乏明显方向,而国内豆粕市场仍然受到豆粕供应偏紧的影响,加上未来数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偏低,油厂未执行合同量较大,因而工厂仍然维持挺价策略,预计报告前盘面依然偏于振荡,而国内豆粕现货跌幅也不会太大,外弱内强格局仍在演绎

养猪报告 篇5

农村经济管理

生猪养殖是我乡农业生产的传统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我乡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转型。为了助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通过看现场、听汇报、座谈讨论、政策对接等形式,对该村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我乡自2003年发展生猪养殖业以来,受国家惠农政策支持和市场调节作用,农户发展生猪养殖的积极性高涨,养殖规模稳中有升,养殖方式也由过去传统家庭式分散饲养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小区化、集群化经营模式转变,养殖水平逐步提高,产量迅速增加。截止2013年底,我乡村养殖户已达到33户,其中2500头猪场2个,1500头猪场5个,200头猪场11个,100头猪场15个,50头以下饲养户较为普遍。从业人员达到800多人,使部分劳力就近就业。生猪养殖业目前已成为我乡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困难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虽然我乡生猪养殖业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规模逐步扩大,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从推动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发展速度和规模化养殖水平仍较缓慢,示范引领作用日趋降低,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要进一步提升生猪

养殖业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力,还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1.资金短缺,整体投入不足。据养殖户介绍,新建一个存栏100头种猪的规模养殖场,在猪舍建设、购买种猪及饲养购买上必须投入前期资金20余万元。所以一方面,一些养殖户虽有继续发展生猪养殖的强烈愿望,但一次性资金投入大,农户没有充裕的资金积累。另一方面,我乡沉淀信贷资金较多,使金融部门有惧贷心理,加之小额贷款数额小且手续繁琐,使很多养殖户融资困难,无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2.技术匮乏,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近年来,疫情日益复杂,虽然养殖户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防疫经验,但近年来高致病性疫情突发,使一些养殖户措手不及,损失惨重,严重影响养殖户的信心和决心。目前,我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缺乏,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简陋、手段落后,服务功能不强,与畜牧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如何提高科学养殖技术,对养殖户来说大都心中无底,制约了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

3.管理粗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目前,我乡生猪养殖管理模式除几家规模化养殖场之外,大都是以家庭经营式为主,有些农户依然采用粗放饲养的传统方法,增大了养殖成本。在生猪生产管理上主要靠自学和平时经验积累,由于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部分规模猪场在栏舍设计、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等方面不够规范,不能有效控制疫情,猪场生产技术指标不高,一些新型设备无法启用,生产效益不如人意。

4、环境污染,无公害绿色养殖程度低。我乡的生猪养殖仍以“散户”小场为主,主要集中在河流附近,人畜混居,没有标

准化养殖场,生猪粪便大部分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科学化处理,一到温度升高时,蚊蝇丛生,导致疾病传播加快,污染了农村人居环境,村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5、服务体系不健全,综合服务能力较差。我县发展养殖业虽然已成星火燎原之势,但从传统习惯沿袭过来的养殖方式带有普遍地保守性、盲目性,如想干就干,想建就建,缺乏科学规划,迫切需要一支数量大、素质高的养殖专业技术队伍去矫正,去引领。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不配套,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养殖疫病滥测、诊断、防治及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尚属空白,服务手段落后,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6、养殖业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我县养殖业服务中介组织发展少,养殖业主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行情、供求信息,实现良好的供需对接,生猪、肉鸡、蛋、鲜鱼等产品销售多数处于民间的自由式交易状态,不能实现有组织大批量地对外销售,综合效益差。

三、几点建议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生猪养殖业既有难得的政策机遇,又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我乡的生猪养殖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规模化标准化为方向,以现代化为支撑,以产业化为重点,以多元投入为保障,才能继续做大生猪养殖这一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此建议:

1、转变养殖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对生猪养殖场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在现有的基础上,打造万头生猪养殖村,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积极扶持规模养殖大户,进一步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引导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加快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进程。二是以发展绿色无公害生猪为目标,不断推广标准化养猪技术,支持和引导群众生产无规定动物疾病、无违禁添加剂、无规定药物残留的“三无”生猪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三是有关涉农部门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帮助群众算好经济帐,分析市场,理性对待生猪养殖业,保护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2、扩大自繁自养,推广科学化养殖。一是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标准化仔猪繁育场,完善生猪良种繁育基础设施,扩大良种繁育规模,提高种猪饲养管理水平,提高良种猪供应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对种猪的引种、育种和良种推广,在现有的优惠政策下适当提高补贴标准。鼓励支持农户自繁自养。同时,在现有生猪养殖保险政策基础上,积极协调有关保险机构开展商品猪保险业务,降低养殖风险,保障养殖户利益。二是加大对养殖户的业务培训,不断推广养殖业新知识、新技术和生猪疫病防控规范。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治体系,积极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并加强外购仔猪管理和监测。三是采取奖励或补贴的办法,引导和鼓励养殖户对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发展循环经济,防止污染,化害为利,保护好环境。

3、延长产业链,推进产业化建设。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以适宜的养殖条件,优惠的政策服务,全力争取和积极引进生猪屠宰、贮藏和加工类企业落户本乡。二是鼓励和引导更多的“能人”、不断发展养殖户、不断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加强管理,规范运作,为养殖户提供好技术服务。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生猪市场价格的动态监测,定期发布生猪市场预警信息,切实解决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销售、资金、技术等难题。

发酵床养猪可有效降低养猪成本 篇6

猪价低迷, 这是整个大环境的综合原因, 不是我们单个养殖户所能左右的, 但是控制养殖成本、降低养殖风险, 从而提高收益却是养殖户通过一些方法就能实现的。比如说采取自繁自养降低仔猪成本和买猪的疫病风险;养殖户组成合作社集中采购饲料兽药降低饲养成本;采用一些实用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等等。而应用发酵床养猪进行养猪, 同样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疫病风险、提高养殖收益。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根据微生物生态学原理, 利用锯末、秸秆、稻壳、米糠等农林业生产下脚料配以专业的有益微生态活菌制剂-发酵床专用菌来垫圈养猪, 猪在垫料上生活, 垫料里富含特殊有益微生物可以迅速降解同化猪的粪尿排泄物并发酵成为菌体蛋白, 供猪拱食, 构建生猪消化道及生长环境的良性微生态平衡, 以发酵床为载体, 快速消化分解粪尿等养殖排泄物, 在促进生猪生长、提高生猪机体免疫力、大幅度减少生猪疾病的同时, 实现猪舍 (栏、圈) 免冲洗、无异味, 达到健康养殖与粪尿零排放的和谐统一。这样, 不需要冲洗猪舍, 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出猪场, 猪出栏后, 垫料清出圈舍就是优质有机肥。从而创造出一种高效益、零排放、无污染的生态养猪模式。

免费咨询热线:400-6677-008

养猪项目经验 篇7

接到一个养猪的项目,最先确定的就是养殖规模,这个养殖规模指的是基础母猪数量,因为这个数将决定以后的所有数据,比如各类猪舍多大面积(育肥猪舍除外)、需要购置多少养殖设备等等。

在养殖规模确定以后,下一步需要确定的是养殖工艺,到底是四段、五段还是六段工艺,我个人觉得一般以四段和五段为主,六段工艺过于繁琐。然后确定各个工艺参数,这些在咱们院现代养猪方法的这本书上可以查到。

下一步需要计算生猪结构,编制生猪猪群结构表。

然后根据猪群存栏量确定各类猪舍的建设面积。包括种猪舍、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育肥舍的面积是根据项目育肥猪的数量情况定。如果项目养殖规模不大,建议育肥猪存栏量应该大一些,不然的话项目效益会很差。

继续确定养殖设备,同样是根据猪群结构,以及圈舍数量和面积来确定。下一步工作也是重点,就是确定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养猪的主要消耗就是饲料和药品。根据不同时段的猪的饮食情况确定出不同的饲料消耗量,以及各种饲料的价格。

最后一步的工作就是查漏补缺了,土建这边还缺些什么东西,设备那边还需要添置什么设备,原辅材料这块还有哪些消耗品,人员如何,时间安排如何,等等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但是越细越好。

养猪申请 篇8

省环保厅:

柘荣县鑫鑫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9年,位于柘荣县乍洋乡留水村里洋地块,总占地面积68000m。本项目拟采用日本洛

2东生物发酵零排放养猪技术从事猪的养殖与销售,养殖规模为饲养生产母猪700头,后备母猪100头,优质公猪10头,年出栏优质无公害商品猪14500头。

该项目采用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进行生产养殖。其技术原理:在猪饲料中添加洛东酵素,洛东酵素中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都属于耗氧菌,随饲料进入猪消化道后,快速增殖,耗掉消化道内的氧气,为长期定植在消化道内的厌氧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创造无氧条件,使其大量繁殖,同时抑制好氧的致病菌繁殖,从而创造良好的肠道的微生物菌群环境。

洛东酵素和其他原料作为猪舍(即洛东生物发酵舍)的垫料置于猪舍地面上。猪的粪尿进入垫料,便被洛东酵素中的纳豆芽孢杆菌产生的分解酶类分解,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尿液和粪便中的氨、吲哚等有害物质的产生。猪的排泄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有机质被猪体内排泄出的益生菌和垫料中的益生菌产生的多种酶类进行有效分解和作为垫料中益生菌代谢所需要营养(C、N)被消化。从而实现猪舍零排放,实现无氨味、无臭味的猪舍环境。该项目总投入总投资1373万元,环保工程投资为73.8万元,约占总投资的5.7%。该社已投入资金1343万元。鉴于该社目前资金困难,今特呈文,恳请省环保厅、财政厅,列入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项目,给予资金补助30万元为盼。

妥否,请示复!

附:柘荣县鑫鑫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推广日本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项目申请资金补助的请示

柘荣县环保局 柘荣县财政局

养猪心得体会 篇9

1 中国已经成为养猪大国

2012年, 中国生猪存栏47 492万头 (4.1亿头为警戒线) 、生猪出栏69 628万头、猪肉产量5 335万t, 同比分别增长1.6%、5.2%、5.6%。猪肉产量占中国肉类总产量的64%, 养猪业产值占中国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中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2, 几十年来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养猪生产和猪肉消费的第一大国。

2 中国养猪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制约中国养猪业发展的因素日益复杂与多样化, 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已经影响到中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和城乡居民的正常消费。中国养猪业大而不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猪养殖生产存在诸多问题

1) 地理集中度不高, 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中国的生猪养殖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和湖南, 这3个省的生猪养殖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25%, 其中四川一直位居第一, 所占比重在10%左右;位居前10位的省份的生猪养殖量合计占全国的比重在66%左右。除四川、河南、湖南生猪养殖相对比较集中外, 从整体来看, 中国生猪养殖的集中度并不高。

另外, 中国散养模式长期占主导地位, 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从省份来看, 仅河南和湖南在规模化养殖方面已形成一定规模;而养殖第一大省四川仍以散养为主, 规模化和产业化都尚未形成。

2) 中小型企业技术及管理落后, 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生猪散养户以及大量中小规模养殖户受养殖规模的影响和资金、技术及管理人员的限制, 还属于粗放式生产经营, 精细化管理严重滞后。国家及省级龙头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 凝聚力、号召力与引导力有限。

3) 饲料转化率 (报酬率) 低。与养猪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饲养生猪的饲料转化率较低。如:荷兰与丹麦可以达到2.7∶1;而中国2012年为3.5∶1, 计划2015年达到3.0∶1。

4) 对种源的引进陷入一个误区, 受制于养猪发达国家。现代养猪业不同于传统养猪业, 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三高”行业, 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科学的管理与技术的创新。纵观全球, 养猪业越发达的国家, 对技术的依赖性越大, 技术水平也越高。中国养猪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主要表现在低产低效、品种退化严重且较混杂。

种猪生产位于生猪产业链的顶端, 利润大、技术含量高, 是整个养猪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区分养猪强国的重要标志, 也是中国养猪业最薄弱的环节。中国的原种猪基本被养猪发达国家所控制, 中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 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2008年开始,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种猪进口国, 导致中国只能成为养猪强国的“打工者”。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养猪企业长期“重引种轻选育”, 导致育种技术落后;部分本应扛起培育中国种猪责任的大型养猪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过于重视短期利益, 导致国内养猪业长期以来未能走出“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怪圈;国内部分养猪企业热衷于进口外国种猪, 常以“新某系”、“从某国进口X头原种猪”为宣传口号。2005年中国从国外引种进入高峰期, 7a多来全国各地争先到国外引种, 出现了严重的“炒种”现象。但许多养殖企业忽略了对引进种猪 (国外) 进行风土驯化, 未能做到引种后人工选育, 也未能培育国外种猪对中国气候的适应性、抗逆性及对中国流行疫病的抵抗力, 导致引进种猪逐渐退化。种猪品牌最终将成为种猪企业的“王牌”, 最好的种猪不是最适合的种猪, 但最适合的种猪一定是最好的种猪。可以说, 中国与养猪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在于第一步, 即优良种源的选育。

很多养猪企业直接从国外引进种猪, 这种“拿来”的方式不需要太多的技术人员 (特别是育种技术人员) 作支撑。但是, 从长远来看, 这种做法在行业发展至一定阶段, 将会严重制约中国养猪企业的发展, 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5) 育种群体的规模较小。在500头猪中选1头最好的与在50万头中选100头最好的, 效果完全不同。因为50万头中排名第100位的, 甚至会比500头中排名第1位的好很多。育种群体的规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育种水平的高低。许多养猪企业因为受种群规模的限制, 大规模选育或优中选优做得不够好, 使种猪的品质受到影响。

6) 面临很高的市场风险。中国生猪养殖缺乏大规模生产, 大部分生猪养殖企业无法预测市场变化, 只能根据经验决定当前的经济行为, 容易形成“追涨杀跌”的一致预期, 导致“猪价上涨就补栏、猪价下跌就加快出栏”;加之, 母猪、仔猪、生猪拐点滞后猪价分别约10、14、18个月, 这是造成中国生猪生产3~4a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

以散养为主的生猪生产方式, 由于抵抗市场价格风险和疫情风险的能力弱, 加上小生产者进入和退出的“壁垒”低, 造成生猪生产容易出现大起大落, 猪肉价格也随之大落大起。这会影响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 而补栏积极性是决定能繁母猪数量和后期生猪供应量的关键因素, 也是导致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

另外, 货币的超发加剧了市场波动, 特别是上涨周期, 多余的资金看好时机, 可以通过先行卖出部分生猪, 再自行或让同行高价回购, 制造供需紧张的假象, 使得猪肉价格最终在流通环节被拉高, 从而拉动生猪价格, 影响了养殖户对后市的判断, 继而影响后一轮的补栏与出栏。

7) 面临较高的疫情风险。猪病频发, 很大程度上是由生猪养殖产业化程度低及技术、设备、资金投入与管理环节薄弱导致的。很多散户不愿意在防疫方面进行投入, 特别是在效益差的年景, 更不会额外花钱为猪接种疫苗。生猪疫病主要包括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瘟等, 其他一些低概率疫病的发生, 也可能会因疏于防范而导致高死亡率, 影响“猪周期”。猪蓝耳病对存栏量影响最大, 可使母猪流产, 并可导致母猪与仔猪大量死亡, 对后期的生猪供应造成重创;猪瘟则会大大降低仔猪存活率。

8) 自动化与标准化水平整体较低。自动化生产与科学的饲喂保证了标准化的定时、定量喂养, 避免了人工喂养的随意性与浪费, 也减少了逐年上涨的人工成本。自动化生产可使猪只的体重、身高、身长、瘦肉率基本相同, 使猪能在标准的自动生产线上进行屠宰, 大大提高了屠宰效率。中国的养猪企业由于受观念、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自动化程度普遍不高, 导致标准化养殖做得不到位。

9) 生产结构不太合理。部分中大型养猪场生产结构不太合理, 具体表现在:一是母猪存栏数量与栏舍设施不配套, 在滞销时面临周转不畅的压力;二是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的结合度不高或配套不足, 各场的定位不明确, 没有建成良好与机动的宝塔式生产结构;三是生产结构不合理, 使转场过于频繁, 增加了疾病、应激、死亡等风险, 导致隐性生产成本过高。

2.2 生猪屠宰加工业问题较多

中国生猪养殖业的区域性特点, 使得屠宰加工业也呈现高度分散的格局。中国生猪屠宰及肉制品行业存在集中度低, 肉制品结构不合理 (深加工肉制品少) 、产量占猪肉产量的比例低、转换率与档次也较低, 落后产能比重过大, 产能总量过剩, 行业布局与结构不合理, 产品同质化严重, 品牌建设滞后, 屠宰执法不力, 冷链物流比例较低等问题。中国猪肉加工“四强” (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众食品控股有限公司、雨润食品公司和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的加工能力占规模以上企业总加工能力不足10%, 而美国猪肉“四强”加工能力占全国的50%以上, 荷兰猪肉“三强”加工能力占全国的74%, 丹麦最大企业加工能力占全国的80%。

中国生猪的屠宰加工水平与生产工艺设备关系密切。总体来说, 中国生猪屠宰加工以中小型或手工屠宰为主, 工业化程度较低, 大部分企业的设备较落后, 影响肉品卫生状况与质量安全。

2.3 产业链一体化严重不足

生猪产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包括:饲料→种猪→商品猪→屠宰→加工→流通。产业链中任何一个单一的环节都存在很大的风险, 如果能够打通整个产业链, 就会形成养猪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保障养猪企业较好地规避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 具备良好的成本转嫁能力, 且可以分摊产业链中的利润, 获得稳定甚至高额的收益, 并建成良好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与自有品牌, 这是一条需要长期坚持的产业化之路, 也是必由之路。

另外, 中国自有品牌猪肉的覆盖率较低, 这与真正拥有猪源的养殖企业难以掌控猪肉渠道有关。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打造品牌猪肉有很大优势。品牌猪肉的第一要素是安全, 大型养猪企业的猪肉可以追根溯源, 拥有质量及安全保证。因此, 品牌猪肉商机应当被大型养猪企业抓住, 产业链全通则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未来, 由养殖链上的大型或龙头企业牵头, 通过参股或控股形式对产业链中的企业进行兼并与重组, 打通全产业链, 将是中国养猪业的发展重心之一, 也是处于市场控制地位的必要手段之一。

2.4 养猪行业研发与技术水平不高

中国养猪行业的研发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家的支持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大;产、学、研的结合需要进一步加强, 还需要加强与国外相关高端机构的合作。人才是企业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任何企业的发展最终都要依靠人才。所以, 发展生猪产业必须实施长期的人才选择、培养与储备战略, 加强养殖企业与大专院校的合作, 培养专业技术型与管理型复合人才;同时, 为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政策, 支持大型企业设立自己的内部培训学校或专职职能部门, 建立标准示范场作实训及轮训基地, 为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人才。通过人才、技术及资金的投入, 提高存活率、产仔率、平均窝产仔数等关键指标, 直接降低养殖业的生产成本, 间接增加利润。

2.5 生猪期货发展滞后

中国养殖户面临的市场风险特别大, 养猪业正在重新洗牌, 尽管以后散养户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但养殖总量会越来越多。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来说, 期货可以防范风险、保证企业基本赢利, 亦即期货将是养猪业的一个可靠的后盾, 但这个后盾至今尚未形成。因此, 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生猪期货, 运用其套期保值功能, 把现货交易形式下由养殖环节独自承担的价格风险市场化转化, 并分散到社会投资者身上, 对降低养猪行业的风险、保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利好。

2.6 行业协会或合作社的职责发挥不强

中国养殖业管理体制的现状是, 行业组织发展松散、滞后、缺位, 信息发布、行规制定、咨询服务体系建立、网络健全等诸方面不足, 养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每次周期性波动受损最严重的是养殖户。因此, 亟待加强行业协会或合作社的职责。

2.7 国外资本给养猪业带来潜在风险

外资投行 (如高盛等) 已经通过错综复杂的资本运作, 逐渐进入中国养猪业的产业链。试想一下, 如果这些以股权方式进入的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养猪业发展的非常时期套现流出, 中国生猪产业原生态产业链将会是什么样子?育种技术相对落后的零星散户资金不足, 如何能抵挡资本雄厚的外资进入?养猪业究竟是中国产业被外资介入的新突破口, 还是仅仅是一个与其他投资项目类同的投资新热点?

有专家指出, 外资在中国养猪业的优势主要在于资金实力雄厚, 容易整合上下游, 产生规模效应, 形成产业链或产业链中某个环节的垄断。所以, 中国需要培育自己的产业基金或投资银行, 利用资金、人才等综合优势, 在贯通全产业链、建成品牌猪肉、整合重组资源、加强食品安全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传统养猪企业受规模、观念、经验、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约束, 不懂得利用资本的力量整合资源, 提高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经营水平。而信贷机制不够灵活, 也使得许多养殖户不能在资金的支持下做大做强。

2.8 环境污染与资源占用的问题严重

生猪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工业化及城乡居民生活之间存在资源之争, 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与粮食资源方面。从世界养猪业的发展来看, 德国与法国原来是欧洲的养猪大国, 由于环保的压力, 让位于荷兰;而荷兰的环保措施也日益严格, 养猪业向东欧转移。在中国一些养殖集中的区域 (特别是在大城市的郊区) , 开展大规模的养殖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而环境污染的控制难度大、治理成本高;加之养殖业免税, 在东南沿海一些地方, 养猪业成为一项“厌恶性”行业, 多数地方政府不再将生猪养殖规模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规划,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发展的积极性。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 利用“猪-沼-菜、猪-沼-鱼、猪-沼-林、猪-沼-果”等模式, 保证养猪生产零排放乃当务之急。

2.9 政府服务与监督体系不健全

目前政府服务与监督存在的问题有: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技术服务手段与设施不完备, 科技服务机制不完善, 技术推广投入少, 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政府服务与监督体系不健全, 制约了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政府需要建成完善的产业化信息体系, 并通过公开且权威的发布平台定期对外公布, 做好行业风险预警工作。

食品安全事件对猪肉的消费需求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导致肉价与消费量同步下降, 并传导到养殖环节, 影响养殖户的积极性, 从而引起后期的周期异常。政府应当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源头检查与处罚力度, 避免“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局面出现。

目前, 政府通过收储稳定肉价提高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 通过限制价格打击哄抬物价稳定肉价, 通过政策鼓励加速养殖规模化。但现实情况是, 收储猪肉的数量较少、效果不显著, 储存能力仅占总产能的2%, 这与储存能力占1/3的粮食储备相比差距甚大。出台补贴政策的效果受所获市场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与及时性影响, 反而可能加剧周期性波动;且现行的补贴政策多集中在养殖环节, 从产业链的角度考虑, 国家的补贴或优惠政策应向屠宰、加工、流通环节延伸, 通过其他环节来缓解养殖环节的压力;另外, 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过低, 使得国家的补贴难以大面积惠及养殖户层面, 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2.1 0 饲料资源匮乏及价格上涨带来发展压力

以玉米与豆粕为主要原料的饲料的成本占养猪成本的60%左右。2010年, 中国进口大豆5 40 0万t、玉米150万t;豆粕、鱼粉等主要蛋白饲料资源的进口依赖度超过70%;饲料用玉米从2010年开始变成净进口, 已经从供求平衡转向供求偏紧。到2020年和2030年, 中国饲料量占粮食比重将分别达到45%与50%, 饲料量问题将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如果不及时增加国内大宗原材料的种植, 并合理控制大宗原材料的价格, 养猪业将面临“无料养”的局面。

从畜牧经济学角度出发, 养猪业为耗粮型畜牧业, 需要消耗玉米等大量粮食作物。为降低成本, 应将粮食就地转化为畜产品, 因而养猪业主产区主要分布在粮食主产区应为比较合理的布局。

2.1 1 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

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速度处于不断加快的过程中, 导致劳动力成本持续不断地增加。原因有:一方面, 养猪业中人工养殖比例较高、机械自动化程度较低, 又脏又累的养猪工作越来越难留住农民工, 而且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收入已经逐渐高于在养殖业工作的收入;另一方面, 很多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城打工, 导致大量散户退出的情况下, 退出养殖业的农民与新建规模猪场的劳动力需求不匹配, 劳动力短缺对养猪生产产生很大影响, 局部或临时出现“没人养”的情况。

2.1 2 养猪企业对消费习惯的影响不足

欧美冷鲜肉占肉制品的90%左右, 而我国仅占10%左右。原因在于:一方面, 中国百姓习惯了热鲜肉的消费, 对冷鲜肉在健康与安全方面的保障认识不足;另一方面, 现有的生猪养殖企业特别是屠宰加工企业, 还没有完全学会在营销方面下功夫, 老百姓无从全面了解冷鲜肉与加工肉制品的安全与健康保障。这是养猪企业对消费习惯的影响不足产生的对养猪业发展的制约。

欧美国家、日本等养猪发达国家的肉制品占肉类生产总量的比重达到50%, 中国仅15%左右, 差距较大, 这与中国民众的消费习惯及食品不安全感的增强有一定关系。

2.1 3 动物福利基本没有得到重视

猪也是有感情的动物, 你对它好, 它自然会对你好。在中国部分地方, 猪吃得最差、住得最脏, 养猪的人又苦又累, 卖猪的人没有地位, 一个个过得“没有尊严”。要先让猪有尊严, 养猪人才会有尊严。动物福利的观念在中国普遍严重缺失, 大多数养殖户认为增加动物福利就增加了生产成本, 殊不知, 动物福利能在国外大行其道, 是有着其普遍而深刻的道理及合理性的。

2.1 4 进口猪肉的冲击使国内养猪业显得脆弱不堪

几年前, 中国从全球大豆第一生产国沦为第一进口国, 国产大豆在美国转基因大豆“物美价廉”的攻势下“节节败退”, 失去了定价权。如今, 当初那一幕幕场景似乎又要在中国生猪产业重新上演。数据显示, 近年来, 以美国、加拿大为主力的洋猪肉大举抢滩中国市场, 其中美国猪肉的进口量及进口额涨幅均超过700%。尤为关键的是, 这些进口猪肉的到岸价只有国产猪肉的一半。洋猪肉的大举登陆, 使得国内曾经一路高涨的猪肉价格出现了下跌。不过, 这种原因导致的猪肉价格的下降, 并不是中国养猪业所期盼的。在洋猪肉巨大性价比优势的压力下, 中国本土养猪业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中国养猪业大而不强的脆弱性可见一斑。

3 国外经验的借鉴

3.1 丹麦经验

丹麦是世界上人均产猪肉最多的国家, 人均4.23头, 国内生产的猪肉80%出口, 是世界公认的“养猪王国”。养猪业已经成为丹麦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主要产业之一。其成功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高。养猪户数从1984年的52 172户减少到2009年的5 819户, 其中种猪场547个、商品猪场2 185个、自繁自养猪场3 087个, 实现了专业化, 确保了高效生产。养殖户在生产管理过程中, 充分利用了现代设备设施, 全部实行了饲喂自动化、标准化。

2) 拥有培育世界一流种猪的先进技术。十分重视种猪的培育和改良, 依靠现代基因生产技术, 坚持不懈地进行优良品种的研发, 从而使之成为世界一流的种猪, 这是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国家重点支持畜禽基因育种技术的发展, 并在此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从未来着眼, 实施家猪基因组测序, 力求通过基因分析获得有关猪改良的新信息和新方法。农业科研与生产联系相当紧密, 国家重大农科项目都有产业部门参与, 用于农业研究的投资可以取得30%~60%的经济回报。从1990年到现在, 丹麦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 主要原因是其畜禽繁育技术水平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3) 不断完善科学饲养体系。猪的饲养以科学的饲料配方为基础, 法律规定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任何生长激素, 同时很好地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 (料肉转换率约为2.4∶1) 及报酬率。肥育猪平均日增重900g左右, 母猪年提供断奶存活仔猪25头以上 (在“丹育”公司的5家500~1 200头基础母猪的顶级种猪场中, 母猪年提供断奶存活仔猪数达到31~33头) 。饲料的输送全部实行自动化, 猪每天的进食量由计算机控制,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定时、定量饲喂。饲养1 000头生猪, 只需0.3个劳动力;生猪出栏时间约160d。利用自动化设备定时、定量饲喂, 使猪的体重、身高、身长、瘦肉率基本相同, 能在标准的自动化生产线上进行屠宰, 大大提高了屠宰效率。

4) 加强环境保护, 发展循环经济。尽管养猪场遍布全国, 但城乡十分干净。近年来丹麦加大对环境无害饲料的开发力度, 减少粪便中氨的蒸发量等, 努力将污染程度降到最低。为防止氮流失污染地下水, 猪的粪便需要经过发酵处理后分春秋2次施入田间。施肥后必须填写表格, 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农业部报告, 农业部定期抽查。屠宰厂对于生产线上的废水净化处理后实行循环利用。

法律对农场的面积以及可饲养的家畜数量进行限定, 每个农场饲养家畜数量不超过500个动物单位。但一般农场饲养数量达到250个动物单位时, 相关部门就要对其进行环境效应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其能否扩大规模。通过制定严格的生产规程、环保规定和监管机制, 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养殖方式, 为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 生产、加工、营销“三位一体”, 独具特色的合作经营管理体制运转高效。丹麦的合作社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丹麦养猪和屠宰委员会是一个有合作社性质的农民自助组织, 形成了高度组织化的生产体系、高程度的专业化和一体化服务体系。该委员会负责种猪育种, 生猪饲养、屠宰、营销、检验检疫, 猪舍建设, 动物福利等各方面的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由于其作用特殊, 所有的养猪农场、生猪屠宰厂与猪肉加工企业都是其成员, 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养殖户的利益, 并与相关的机构进行沟通与协调, 是养猪行业的“代言人”。合作社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研发新产品, 为农场主提供各项技术服务;同时, 开展产业内部的合作, 大力推动养猪产业一体化。这种将合作社与公司经营融为一体的运作机制, 是使分散的养猪私营农场与现代化的大生产以及走向国际化的大市场有机结合的成功实践。丹麦最大的合作社是王冠集团, 其生猪屠宰量占全国的90%以上。

养猪业与猪肉产业的发展, 带动了生产与屠宰设备的现代化。合作社联合成立了一家SFK公司, 专门从事屠宰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该公司的软硬件销往世界各地;生产的设备根据猪身体12个部位的参数自动计算价格, 而不是根据称重计算价格。屠宰厂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相当高, 活猪前端输入, 末端即可出餐桌上的食品。

丹麦人对猪肉市场的消费需求分析透彻, 可谓“用心良苦”。他们详细了解了不同的消费群体对猪肉品质的不同要求, 如日本人爱里脊、美国人爱猪排、德国人爱母猪肉、中国人爱猪蹄 (尾巴、耳朵) 等, 猪肉的出口就按身体的不同部位销往不同的市场。如果没有详细的市场调研与分析, 产品与市场发生错位, 不但会减少养殖户的收益, 还可能失去应有的市场份额。

6) 严格的农场经营资格制度和完善的农业咨询服务。农场是生猪饲养的主体, 丹麦只允许建个人农场, 不允许建合作制或股份制农场;所有农场只能通过市场购买方式取得, 不能通过馈赠或继承取得。法律规定, 土地面积超过0.3km2的农场, 农场主必须接受培训并获得“绿色证书”后才有资格经营农场。要取得绿色证书, 必须经过9~10a的基础教育, 另外还需要3~5a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农场实习, 并要求通过严格的全国统一考试。严格的土地获得制度与农场经营资格制度, 保证了每一个农场主都有相当高的素质。此外, 遍布全国的农业咨询服务中心, 为农场主提供终身教育, 每年定期提供知识更新培训, 造就了知识型的农民队伍。丹麦农民整体的高素质为其养猪业保持竞争优势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 农业咨询服务中心是农民组织的自有、自营的独立经济实体, 自负盈亏。政府高度重视其作用, 但在具体做法上又有别于多数国家官办或委托研究机构代办的方式, 而是鼓励民间自己办好农业咨询服务企业, 并给予一定额度的国家财政补贴 (占其全部经费的10%左右) 。

实践证明, 由农民自建自营、政府依法扶持发展起来的农业咨询服务体系运行高效、富有活力, 有效推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农场经营管理水平。

7) 健全的法制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猪肉生产实行系统的肉制品加工质量保证措施, 达到世界最高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自1996年以来, 从立法、行政管理方面逐步理顺了食品链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

食品安全方面, 建成了完整可靠的可追溯体系, 即“家谱”, 其中的原始来源记录、使用记录、流向记录等完整、仔细、详尽。任何消费者发现问题, 都可以追根溯源, 找到出问题的环节。

每个屠宰场都有卫生检验实验室及国家兽医部门派驻的卫生检疫人员, 这些公职人员对屠宰的猪逐个进行检验, 其工资由国家支付, 不受屠宰厂的约束, 能非常独立地施行监督检疫职能, 具有绝对的权威。

屠宰厂根据农户的通知, 定期到农场拉运生猪, 所用的车辆都是专用车辆, 而且每次运输后都要严格地清洗与消毒, 避免批次间的交叉感染。境外人员要进入猪场必须在到达丹麦48h之后方可, 进场前必须全身沐浴与消毒, 且要从内到外着统一的工作服, 带进猪场的相机等物品也要经过严格的消毒等。经过多年持续的努力, 丹麦基本上消灭了危害猪健康的各种传染性疾病, 保证了猪群的健康。

8) 动物福利积极倡导国之一。从2006年起, 丹麦实行室内或室外圈养的开放式办法, 保证动物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而且消费者更是“急先锋”, 市场上销售的产品, 只要是标有符合动物福利规定的符号, 就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2 美国经验

1) 生产高度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畜牧业分工明确, 每一个分工领域的规模都越来越大, 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2008年, 全美最大的种猪企业饲养量是102万头, 排名第2位的是37万头;最大的屠宰企业每天的屠宰能力是12万头, 第2位是7万头左右;全美41%的繁殖母猪由前十大养猪企业所控制;美国前五大屠宰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占全国的77%, 其肉制品深加工占产肉量的50%。规模化、集中化程度相当高。

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与合作社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美国的行业协会与合作社权威性高, 提供的信息与服务涉及面广, 能及时发布市场等各种有用信息来指导采购、生产、技术改进与品种调整等。

3) 注重质量安全与环保。建有健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对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存、运输与销售过程进行全程控制。政府有严密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与高效运转体系, 强化生产源头控制与进出口检验检疫。结合特定的自然环境, 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并开展环境保护, 在粪便处理方面进行合理配置和循环利用, 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和谐。

4) 强化信息统计, 注重宏观调控。建有完善、详细且真实的行业统计系统, 农业部专设统计司局, 加强对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发布, 根据畜产品周期性的波动情况制定了反周期的国家补贴政策。

5) 大力推广动物福利。动物福利被普遍推广运用。基本的动物福利有利于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 而动物的健康同动物的生产性能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 动物在舒适的环境下生长会给经营者带来更高的收入。

6) 冷链物流能力强大。美国的冷链物流比例已经达到85%, 对冷鲜肉的运输及分销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7) 生产效率高。由于养殖环境及管理水平不同, 在中国1头母猪每年繁育的仔猪成活并出栏的量约为12头, 而在美国却可达18头, 意味着从源头 (仔猪) 起, 中国就落后了1/3。而在疾病控制及疫苗研发方面, 美国也走在了中国前面。

4 走向养猪强国的探索之路

中国养猪业要真正做大做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合现状分析, 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养猪成功经验及其创造的养猪奇迹, 中国的“养猪强国”探索之路可作如下尝试。

4.1 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

中国需要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 推进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自动化、专业化发展;需要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推进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 大力培养和发展养殖专业户, 进而推进集中化生产与专业化分工。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确定中国的国情资源对生猪的承载量, 避免生猪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工业化及城乡居民生活之间存在的资源之争;从长远考虑实施低速与长期增长战略;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中国养猪业应以保障供给为目的, 如果将养猪业视为可无限发展或出口换汇的大产业而在中国国土上养更多的生猪, 那么这两种不同目的所带来的承载量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后者产生的效应可能是国人悔之莫及的。所以, 质量型的养猪业是中国养猪业的唯一出路, 必须走高效、安全、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养猪道路。

4.2 加快构建属于中国自有的良种繁育体系

在猪的育种方面, 中国和养猪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中国需要改变原种猪被养猪发达国家控制的局面, 大型种猪养殖企业需要负起艰巨而重大的国家使命, 对从国外引进的种猪在逆境中进行风土驯化, 加强引种后的人工主动选育, 培育国外种猪对中国气候的适应性及对中国流行疫病的抵抗力, 并最终形成适合中国自己的品牌种猪。

国外的育种主要由大公司来进行, 中国母猪数量虽然多, 但大多数分布在小规模猪场中, 真正大的猪场不是很多。中国的育种工作不能靠这些小型猪场来做, 靠小型猪场 (300~500头母猪) 做育种工作很困难, 所以中国的猪育种工作需要由政府来组织。国家需要引导并支持选出的100家国家级种猪核心育种场进行联合育种, 在政府与核心育种场之间建成良好且长期稳定的国家种猪选育与培育机制。

从猪种资源来说, 中国可以说是强国。据调查, 中国地方猪种的遗传资源有70多个, 猪的肉质、繁殖性能、粗饲料的利用等都要比国外的种猪好, 从这个角度来说, 中国的猪种优于国外的猪种。要用中国猪种去改造国外种猪, 利用中国猪种的特点完善国外猪种。如:国外的猪肉不好吃, 用中国猪与之杂交, 可提高其肉质;国外种猪的繁殖性能不好, 用中国猪与之杂交, 可提高其繁殖性能。已有许多国家利用中国的猪种去改造他们的猪种。譬如:这两年进口的法国大白猪, 产仔数增加了;进口的丹麦长白猪, 繁殖性能提高了。原因就是他们引进了中国梅山猪的血统, 梅山猪血统仅占10%左右的比例就把国外猪的品质提高了, 靠他们自己的猪种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丹麦过去选育他们自己的长白猪, 选了50多年, 结果产仔数才增加了0.5头, 近几年靠导入中国梅山猪的部分血统, 产仔数很快增加了1~2头。也就是说, 中国猪种的优势在这方面显现出来了。

这两年猪病很多, 如猪蓝耳病、支原体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等。最近有研究报告, 中国地方猪种某些方面的抗病力要强于国外的猪。华中农业大学做过这方面的试验, 同样的情况下, 用猪蓝耳病病毒对国外猪进行攻毒, 猪只体温升高且数天不退, 但是中国的地方猪种 (如湖北通城猪) 体温升高2~3d, 到第4d就退了, 也就是说中国的地方猪种对猪蓝耳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为什么体温降下来了?进一步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研究发现, 中国地方猪种的某些免疫指标高于国外猪种, 这就从生理上得到了一些解释。另外, 有不少饲养场反映, 国外猪容易生病, 地方猪不易生病。这就是中国猪种与国外猪种之间的差别, 说明中国的猪种也有好的一面, 并不都是落后的。因此, 从猪种资源方面来说, 中国也是强国, 这就是中国的优势。

4.3 大力培育各种形式的养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国外经验表明, 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越高, 养殖业主的收入就越高, 他们的利益就越能够得到保证。中国必须大力支持与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同时养猪行业协会或合作社需加强以下方面的职能与服务:确保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不受其他利益的干扰;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协调本行业企业之间的经营行为;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管;维护行业信誉, 鼓励公平竞争, 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收集行业真实、详细的信息, 并及时对外发布, 起到引导与预警作用;研究本行业面临的问题, 提出建议、出版刊物, 供企业和政府参考;将分散养殖户由自然人变成本组织的法人成员, 增强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与利益博弈权, 提高自我发展与抗风险的能力。

养猪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有计划地组织养猪生产, 避免出现市场波动, 一要靠政府, 二要靠协会。政府通过协会发放补贴, 协会本身建立风险基金, 以丰补欠。同时, 行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组织通过把养殖企业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对接, 缓解养猪风险, 加速养猪产业化发展;通过资金与资源整合, 把产业链做大做强, 稳定市场价格, 减少生猪价格波动;通过加强产业链中股份改造, 做到合理分配。在养猪产业链条中“饲料、种猪、商品猪、收购、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中采用“股田制”, 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4.4 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畜牧业经济

按照“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思路, 实行区域内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等, 大力发展“猪-沼-菜 (渔、果、林、茶等) ”等循环经济模式。同时, 加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度, 积极发展有机肥料、沼气发电等新型产业。

4.5 完善畜产品质量标准与质量追溯机制

加快标准的修订、完善与补充, 力争使标准体系与国际先进的标准体系接轨。建立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信息系统, 加快建设全程畜产品可跟踪机制。

4.6 加速产业链一体化与大型企业的培养

近几年来, 中国现有的龙头企业正处于快速提升与发展壮大的阶段, 尤其是大的集团化企业。目前, 龙头企业在市场中所占份额都不高, 意味着尚有巨大的扩张或整合空间。随着散户的退出, 产业大调整的机会已经来临, 龙头企业即将成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引领者。要推进畜产品品牌战略, 大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 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饲料、种猪、商品猪、屠宰、加工、分销”一条龙的“品牌专卖”模式。

养猪产业链条越健全, 综合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越强。中国实力较强的集团公司正在转型升级, 如广东温氏公司以养猪养鸡业为主, 正在发展饲料业、动保业、屠宰业、深加工业;河南牧原、海南罗牛山、天津宝迪公司以养猪业为主, 正在发展饲料业、屠宰业、深加工业;江西正邦公司以饲料业为重点, 带动养猪业、动保业、屠宰业、加工业发展;双汇、雨润公司以屠宰业与深加工业为主, 正在大力发展养猪业;正大、希望、六和、大北农、金新农、双胞胎公司以饲料业为主, 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军养猪业、动保业、屠宰业与加工业;四川铁骑力士公司以饲料业为主, 正在大力发展养猪业、屠宰业、深加工业。这是未来中国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必由之路。从经济与企业发展角度分析, 产业链上专业化的公司相对整合全部或部分产业链的集团化公司而言, 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较弱。

4.7 实现自动化、标准化

自动化的建成促进标准化的建成, 同时促进国内畜牧设备自动化制造企业的壮大。养猪生产方式、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等方面都是制约养猪强国发展的根本因素。中国养猪业走向世界养猪先进行列, 要走适度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 更要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标准化以及管理的信息化。实施产业化, 应由龙头企业引导, 加快行业各环节协调一致发展, 促进养猪标准化水平提高, 达到养猪业组织程序化、养猪生产“傻瓜化”的目的。

要实现从传统养猪向现代化养猪的转变, 需要从单纯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转变, 应用现代技术,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强化先进养猪工艺, 使用先进养猪设备, 促进养猪业自动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4.8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中国的国情, 确定中国承载生猪的总量, 使其与总的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相匹配。建立相关的信息发布平台与风险预警体系。

划分产、销分开的自然养猪优势产区。由于养猪业给城市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日趋增大, 西北及少数民族地区应以发展草食家畜为主, 养猪业应重点放在粮食主产区, 以提高粮食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大力扶持中国养猪百强县与粮食百强县发展生猪养殖业, 在每个养猪百强县和粮食百强县建一个标准化猪人工授精站, 指导生猪品种改良。

未能粮食主产区建立养殖场的企业, 在条件允许时, 需要单独或联合在粮食主产区建成自己的原材料仓库。

4.9 注重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的广泛存在与全世界范围内逐步推广对养猪强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养殖企业认为生猪福利会提高生产成本, 成为动物福利在中国不能推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 保证生猪有安全、卫生、舒适的住所, 增加活动娱乐场所, 减少应激、恐惧焦虑的心情、疾病伤痛等, 有助于改善生猪的健康状况。生猪的健康状况与其生产性能密切相关, 生长在舒适环境下的动物一定会给经营者带来更高的收入。“以猪为本”, 不能停留在口号上, 而应当体现在生产中每一个细节的实施上。

4.1 0 建立长期稳定的生猪生产财政支持政策

对于规模化生猪养殖场, 按照规模大小给予适当的补贴或税收优惠, 扶持规模化养殖, 减少散户数量。对于自动化、标准化养殖场, 也给予一定的补贴或税收优惠, 支持自动化、标准化发展。重点给予将重心放在本土繁育与人工选育的种猪场一定的补贴或税收优惠, 支持并鼓励其从国外引进种猪后进行本土选育并培育适合中国本土的种猪。另外, 加大对推动产业链一体化与食品安全的龙头企业的补贴力度或税收优惠。

4.1 1 解决规模化养殖户的资金和土地难题

对于规模化养殖场, 信贷扶持的力度和贷款额度需要加大, 最好给予一定的贷款优惠, 并在贷款条件上给予足够的宽松;同时, 在土地的使用与审批上, 给予更多更加便利的条件。

在国家、投资公司或协会的组织下, 可以成立养殖产业发展基金, 投资公司、国家、养殖企业及协会都可以注资成为产业基金的股东。利用资金与资源的整合优势, 借助企业化运作, 提高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及各养殖企业的抗风险与盈利能力。

4.1 2 做好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

各地防疫机构需要建立健全重大疫病汇报与发布机制, 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重大疫病信息及防控办法, 使养猪企业能提前预防并减少生猪死亡。

4.1 3 加大生猪产业前期的基础建设力度

在养猪场的建设中, 前期水质及环境调研、整体布局及规划、生猪流转、环境保护、圈舍建造、防疫消毒等的合理性 (如外勤区、内勤区及生产区的合理配置与建造, 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的合理结合与配套等) , 决定了后期生产改造的不必要性及生产成本的增加是否合理。国内养猪行业需要培育专业的设计与建造公司, 因地制宜地合理设计、建造新猪场, 减少后期不必要的改造与额外的成本支出。

4.1 4 加强养猪业行业预警体系建设

完全的自由竞争、没有规划的养猪业是非常危险的, 表现在:一是一旦发生疫情很难控制, 生产量马上下降, 接着出现市场短缺、物价上涨;二是无序的市场竞争, 造成市场波动频繁, 对养殖业主的养猪积极性影响很大, 形势好全民养猪, 形势不好全部出栏母猪。因此, 中国应根据粮食产量、消费水平及排污能力计划生产, 对市场波动进行调控;同时, 收集行业数据进行分析, 提出风险与警示, 并建立健全养猪业的行业预警体系、全方位信息化体系及信息公开发布体系。

4.1 5 减少养猪业的环境污染

随着国家与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对养猪业的环保要求会越来越严格。养猪企业需要提升环保意识, 在设计、建造猪场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 配套足够面积的消纳土地或沼气池建设用地, 以菜、茶、果、林、渔、沼气、有机肥等方式消纳污染物, 形成内生的循环经济与环保体系。

4.16强化消费端口产业发展

必须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待养猪业的发展, 养殖环节面临的压力与风险, 可以通过肉类产品屠宰与加工的消费终端给予解决。所以, 需要加大对消费端口的财政、资金、税收等的支持力度, 采取财政扶持、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

加强对冷鲜肉及肉制品的安全、健康及营养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改变消费者对冷鲜肉的认知, 促进屠宰和肉制品加工环节产能的提高, 推动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并带动养猪业的发展。

国家应当增加对屠宰后的猪肉收储的容量, 通过足够大的收储能力来化解行业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尽量避免从国外进口猪肉, 同时加大对走私猪肉的打击力度, 促进国内养猪业健康、快速发展。

4.17加大对生产、育种、管理等技术的支持力度

规模化养猪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模式, 要求实行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具备很高的育种水平、配套产床和高床保育、拥有高水平管理人才、采取科学管理方式、应用先进管理理念等。规模化、自动化、集约化、专业化及标准化最终需要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去实施和执行, 中国需要加强对相关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培训与培养, 需要在国家养猪产业规划、高校专业设置及养殖企业支持与配合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4.18加快生猪期货的建成

上一篇:高中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下一篇:教师绩效考核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