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导游词讲解

2025-04-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海外滩导游词讲解(精选10篇)

上海外滩导游词讲解 篇1

沙逊大厦(现为和平饭店北楼)位于中山东一路20号,1929年建成,装饰艺术派风格。是上海终结复古主义样式、开创“摩登建筑”时代的第一座建筑。大楼前部12层,后部9层,其中地下1层,楼高77米。塔楼上冠以19米高的瓦楞紫铜皮方锥体,现为墨绿色,是铜氧化后的颜色。当时因其内外装饰豪华,被誉为“远东第一楼”。

大厦建成后,底层和1至2层辟为出租商场,3层为沙逊洋行写字间,4至9层为华懋(mao)饭店客房、餐厅和舞厅,10层以上为沙逊家族自用。该饭店内设德国、印度、西班牙、法国、英国、中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9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套房。

现在,饭店酒吧有颇受海外游客欢迎的上海都看爵士乐队,在此演奏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名曲。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上海访问期间的晚宴,曾在此楼举行。同年,祖国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金举行的“汪辜会谈”(汪道涵、辜振甫)也曾在此进行。

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沙逊大厦进行了改造。修缮后的著名“九国特色套房”仍是该饭店的一大特色。

外滩建筑今昔

1号,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原名亚细亚大楼,建于19,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2号,现为东风饭店,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有“东洋伦敦”之称,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也参照日本帝国大厦。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有一条110多英尺的吧台,号称远东最长的吧台。

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现为新加坡佳通投资有限公司所在地。19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钢材来自德国。

5号,现属华夏银行,原为日本日清公司大楼,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建于19。

6号,现属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原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的典型建筑。

7号,现为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19建成。

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19,盛宣怀投资白银220万两。

10—12号,现为浦东发展银行所在地,原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于1923年。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据说铸成后立刻将铜模毁掉,狮子成为绝版珍品。底层中部突出一个八角形门厅,由此进入宽敞的营业大厅。门厅的顶部有8幅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风貌。画旁有文字“四海之内皆兄弟”。此楼耗资800万两白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

13号,现为海关大厦,是汇丰银行大楼的姊妹楼,建于1927年,仿造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在美国造好后到上海组装,此楼楼外立面的大钟为亚洲第一大钟,世界最著名的大钟之一,每逢整点奏威斯敏斯特报时曲。

15号,现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大楼,19竣工。

16号,现属招商银行,原为台湾银行大楼。台湾银行原为日商银行,是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在台北开设的,19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台湾银行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

17号:现为友邦保险大楼,原为《字林西报》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高层建筑。《字林西报》创刊于1850年,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字林西报》起初只是一份4页的英文周报,刊登商贾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后因时常刊登英租界当局的文告、新闻公报,被称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楼室内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墙面,金色马赛克穹庐顶,十分气派。

18号:建于1923年,是一栋有着84年历史的市级经典保护建筑,位于外滩南京东路口,原名麦加利银行的外滩十八号楼,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建于一九二三年。自一九五五年渣打银行迁址以来,历经多家单位使用。

上海外滩导游词介绍 篇2

下战书好!此刻我们来到上海黄浦江畔的外滩,起首,我对列位的旅行游览外滩暗示接待,并预祝列位旅游舒畅。

外滩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征,是上海汗青的凝结。他齐集浮现了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都市,国际当代化多半市的特点。又能浮现出上海作为汗青文假名城的特点。外滩景区是天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风光区,又是西方古典风情与中国当代风情相得益彰的风光区,也是中国近代文化与此刻文化交相辉映的风光区。

外滩位于上海母亲河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与东方明珠景区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桥,南至新开河中山东一起中山东二路地域全长约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东路南京东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延安东路金陵东路等几条各具特色的重要阶梯,它们是建树和成长外滩景区的重要支架。

外滩原是在上海城厢外,东北面的沿江滩地。旧时俗称:黄浦滩。1843上海开阜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这一地域,于1845年以上海道台颁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依据规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1849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面规定亩土地为法租界。随后两国沿江开筑阶梯,称黄浦路,黄浦滩路。100年后也就是1945年,为了眷念巨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老师才更名为中山东一起。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月,沿江修筑起了二十多栋巍峨参差,各具特色的天下各国古典气魄威风凛凛的构筑。并在此地域开设了110多家银行等经融机构,使之成为其时远东最大的经济中心。百年沧桑,上海当局于1992-1993年间对这一地域举办了大局限的改革。将原本的马路扩建成十车道的宽广阶梯,并在北面建起来造型奇异的吴淞路闸桥以此减轻外白渡桥的重负。随后又建起了延安东路高架,使该地域的交通更为通畅,更揭示了国际化多半市的强劲活力。沿江则建筑起防汛墙和绿色长廊,种.种雕塑和构筑小品坐落其间更使得外滩诗情画意。

站在黄浦江边的观景台上,江风掠面,江面波澜粼粼,百舸争流,江上海鸥坎坷翱翔,可一览多半会口岸的烂漫风物。隔江而立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耸入云宵,国际集会会议中心造型美妙,金茂大厦,中银大厦等跨世纪的摩天大楼更是欲与天工试比高,以及南浦大桥,杨浦大桥雄伟的气派更使外滩借得美景。

酷爱的旅客们想必各人在此时已经很想一览外滩的绚丽风物了吧,那下面由我教育各人一路赏识外滩风光区。

酷爱的旅客门,此刻我们站在外滩的观景台上,西面就是闻名的:万国构筑博览风光泽,北面可以看到绿树成阴的绿色长廊,黄浦公园和人民好汉眷念碑也在北面。隔江远望则能看到陆家嘴经融区的摩天大楼构筑群。下面我将重点给各人讲授天下闻名的万国构筑博览风光泽。

各人可以看到从延安东路高架下来一向到北面的外白渡桥,在中山东一起的西面成一字排开的20多栋西方古典气魄威风凛凛的构筑,他们组成为了万国构筑博览风光泽。这些上海的近代经典构筑源于西方的古典构筑,以是要想相识它们则要把它们和西方的传统构筑接洽起来,在较量中相识他们发生的缘故起因及特点和成果。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月,上海依附自身良好的天然前提和人文情形,出格是历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区域文化不绝交换融合所培育成的深挚文化秘闻,让上海敏捷成为其时中国以致天下的一个突出的经济文化中心。使上海成为其时天下构筑人人们竞相示意自身代价,展示本身不风技艺的大舞台。那时大量外国构筑师的登岸,先期留学西欧的中国构筑师的回归,给上海带了西方先辈的构筑理念和技能,虽然也使得其时制作成的上海近代构筑渗出了西方构筑的影响。以是其时上海的近代构筑泛起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情况,留下了一大批代价连城的文化遗产。今朝为止天下上还没有一个国度的都市能像上海一样拥有云云局限复杂。精细,技能精深的近代构筑群。个中万国构筑博览风光泽就是上海最为齐集的近代构筑群。

上海外滩导游词介绍 篇3

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习惯把虹口港上的汉阳路桥叫作“里虹桥”,把长治路桥叫作“中虹桥”,把大名路桥叫作“外虹桥”,就是根据桥所在河流的位置来取名的。同样,今苏州河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叫作“外白渡桥”,依次向里的桥也俗称“里白渡桥”(今乍浦路桥)、三白渡桥(今四川路桥)。如以县城为依据时,距城近的地方称为“里”,距城远的地方称为“外”,今南市区的“里咸瓜街”和“外咸瓜街”;“里仓桥”和“外仓桥”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进入上海县城附近的黄浦江在陆家浜出口处形成一个急弯,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简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作“外黄浦滩”,简称“外滩”。

上海外滩导游词600字精选 篇4

外滩原是在上海城厢(城隍庙)外的一处沿江滩地,旧时称“黄浦滩”早在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外滩一带地方,于是划定外滩

在内的800亩地为英租界,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临江建造起巍峨参差的世界各国古典风格的建筑群,并开设了110多家金融机构,这里成了“远东的华尔街”,到了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来到了上海,市政府开始对外滩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像一首美妙的五线谱一样的外滩景区,它是由“凝固的音乐”万国建筑博览和“流淌的乐曲”黄浦江所组成。我们各位朋友观赏这些西方古典风情的建筑群,不仅要注意它的外部的造型美。而且要把它们视为雕塑艺术来欣赏。

在这“凝固的音乐”乐曲上,26栋建筑,楼宇的高低错落犹如钢琴上跳动着的琴键,乐曲上有序曲、三个高潮、尾声等乐章组成。

它的序曲部分由外滩防汛墙前的气象信号台所承担,这座气象信号台,是“阿脱奴婆”式的古建筑,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第一个我们各位可以看一下在它的塔顶桅杆上悬挂各形状的标志,这是起到天气预报的作用,它根据徐家汇气象台测得的气象信息,第天五次在在桅杆上挂不同颜色的棋子,向来往的船只告示吴淞口外的风力和海浪等气象信息以保证航行的安全。第二个作用我们可以再观察一下桅杆上有一只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第天中午11点45分,球升到桅杆一半的高度,11点55分,又将球升到顶端,12点正时,球又降到原来位置。这个目的我不说咱们在座的各位也知道是干什么的了吧?对了!他就是报时台。但是随着现代化信息传播科学的发展,各式各样的钟表数不胜数,它只能“退休”了。在1993年的10月份,在外滩综合改造二期工程中,为了保护这座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由是将它在原来的位置向东北整体的平移了20米,并且对它进行装修,使之面貌一新。夜晚,用青白色的灯光照着,如一个巨大的通体晶莹剔透的“玉柱”,清丽动人。

在凝固的音乐上的高潮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亚细亚大楼、上海总会、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三幢大楼组成。由于时间的关系这里着重给各位介绍一下上海总会,他位于中山东一路二号,建成于1920___年,耗资45万两白银。原是来是供英国侨民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大楼是文艺复兴式的风格。在建筑的东立面采用的是横三段处理,又以正门为纵轴线,左右门窗装饰图案对称,整幢大楼显得和谐匀称而且稳重。另外我们再看大楼的第三层与第四层是用六根爱奥尼克式立柱支撑,这种柱式,柱身修长,高度约为底径9至10倍,柱身有条带状,柱头上有卷起的旋涡状,是“女性美”的象征。在大楼层顶南北两端有巴洛克式塔亭,增强了整幢建筑的高度和豪华气派。从远处望来他就像一件雕塑家手中的完美的艺术品。另外大楼内部的装修也十分曲雅、豪华。这里有一长34米的用意大利的大理石铺面的酒巴台,号称远东最长的酒吧。大堂的北侧还有一个半圆形的铁栅栏电梯,这部也是当时上海最早的一部电梯,现在好多的反映老上海的电视剧都是在这里拍摄的。大楼内的装饰仿英国皇宫格调,因此它有“皇家总会”之称。

紧挨着上海总汇的这个就是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它位于外滩六号。是一幢哥特式的建筑,正门有古典式的柱廊。这就是凝固音乐的第一高潮部分。

凝固音乐的第二高潮,是由汇丰银行大楼和海关大楼所组成。是万国建筑博览群的最有代表性的建筑。 汇丰银行大楼 位于中山东一路11号,1923建成,1955年至1995年这四十年间它曾是上海人民政府所在地,再在是浦东发展银行使用。这座大楼英国人自称是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一幢建筑,它是外滩占地最广,门面最宽,体形最大的建筑,整幢建筑呈现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出现的古典主义风格,是古罗马式的建筑。大楼底层是三个罗马石拱券大门,大楼第二层至第四层,用六根希腊式科林斯柱子。这种柱式出现在希腊时代商业繁荣的科林斯城,其柱顶上有一束树叶和花蔓组成,似花篮形状,雕刻华美,是“富豪”的象征,在他的顶端还有巴洛克式尖塔,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还有着三件稀世之宝:第一件是大门两侧有一对铜狮,坐北朝南一只张着大口,坐南朝北的一只闭着嘴,这正好有银行资金的吐纳之意。据说在英国铸成之后就将其模型毁掉,使他成为世界上的绝版;第二件是室内顶上有一幅世界上极为鲜见的巨型马赛克壁画,画面有200平方米。第三件是大楼大堂内有28根高13米的意大利大理石石柱,全是天然形成。其中有四要是没有拼接的,是纯天然巨石雕成的,据说世上只有六根,这里拥有四根,可见它的价值,(另外两根在法国卢浮宫)。使整幢大楼皇宫,它统领着附近的二十多幢建筑,显出了华丽庄严的风范。使得它在整个外滩建筑群中最为引人注目。

海关大楼 建成于1920___年,花去430万两白银。大楼是具有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大楼顶部的大钟,是仿英国,伦敦国会大厦大钟式样制造,花白银20___余两。它是亚洲第一大钟,又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钟。大钟直径5。4米,分针长3。17米,时针长2。3米。钟内有三个最达两吨的钟摆,这个大钟每周开三次,每次上发条要四个人操作一小时。另外每天在一刻钟的时候会奏响一段《东方红》乐曲,到整点奏响一整曲《东方红》。

这两座大楼被称为姐妹楼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汇丰银行大楼雍容曲雅,海关大楼雄健挺拔。两幢大楼并列一起相得益彰。共同承担了凝固音乐的第二高潮。

凝固音乐的第三高潮由汇中饭店、沙逊大厦、中国银行大楼三幢建筑组成。这一乐章以现代主义为主题。

汇中饭店 位于中山东路南京路口,它的正六在南京东路23号。1920___年建造,它外形美观,白色清水砖作墙面;红砖作腰线。有“外滩美女”之称。这里曾是三次重要会议所在地。第一,1920___年“上海万国禁烟大会”;第二是“上海国际 ”会议;第三是1920___年中国17省代表召开欢迎孙中山先生回国就任临时大总统会议。

沙逊大厦与中国银行大楼 沙逊大厦因当时内部装修豪华被称为是“远东第一楼”。现在是和平饭店的北楼。外形象大写英文字母A。中国银行大楼是万国建筑博览中唯一一个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大厦,他比沙逊大厦低60厘米,这还有一个故事。当被中国资本家觉得在外滩全是西方列强建造的形式各异的高楼,而且反映了各国列强的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了不让我们中国人丢脸面,于是中国官僚资本主义也决定造一个大楼,而且要造比其他国家的都要高,于是原计划要造34层,但是后来受沙逊大厦的业主也就是沙逊的阴挠,他说“你们们中国人是一点地位没有的,造的楼怎么可以比我们英国人的还要高呢?”于是打官司打到英国伦敦,结果大家是可想而知的,中国人败诉了,后来只能造成15层,比沙逊大厦低了60厘米。但是中国人还是不服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楼房不让我超过你,我在楼底上竖了两杆国旗,这两个棋杆比你们沙逊大厦高,这回你们应该没话讲了吧?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两个棋杆就是鉴证。中国银行大厦外形有中为民族特色,楼底国角微翘,檐口用斗拱装饰。窗框是中国钱币的变形的形状。

凝固音乐的尾声是由东方汇理银行和上海大厦担当。

东方汇理银行为巴洛克式建筑,整幢大楼富有凹凸感,对比强烈。现在是上海市建筑保护单位。 百老汇大厦具有现代主义风格是观赏黄浦江、外滩、浦东景色的最佳处,周总理曾经陪同不少外国元首和贵宾登临观光。20世纪90年代,连续获得涉外宾馆“十佳安全优胜单位”称号。

上海外滩夜景作文 篇5

游上海,我们来到了外滩观光隧道,乘坐观光车深入隧道内部。

首先,看到的是“时光隧道区”, 一圈一圈旋转的灯光,仿佛时间倒流,又像进入了一个科幻空间。几秒钟的黑暗之后,接着进入江底的“岩浆喷射区”,一片片耀眼的红光,波澜起伏,像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漩涡区”和“穿梭区”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灯光,蓝色的、绿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星星点点让人眼花缭乱,不时还有激光闪烁。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上海黄浦滨江外滩规划 篇6

--五规划一扩建打造经典滨江

(黄浦规划局)南黄浦五年规划除了将城隍庙扩建一倍外,有现在的25万亩扩建至50万亩,外滩金融集聚带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6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627万平方米。其中,规划新增(包括在建、待建、规划、储备)商业办公用地合计56公顷,相应总建筑面积可达227万平方米,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3。此外,规划保留的可供置换利用的设施包括169幢共115万平方米的各类历史建筑及98万平方米的次新楼。未来金融集聚带的规划产业办公用地总面积约97公顷,占地区建设用地的37%;规划商业办公建筑总面积440万平方米,占地区总建筑面积的70%。

南外滩地区四大重点地块的发展规划无疑是本次展示的规划成果中的一大亮点,这四大重点地块分别是8-1地块,13、15地块,复兴地块,南浦地块和城隍庙扩建。根据规划,南外滩地区将出现挺拔矗立的双子塔楼、高层环绕的中心绿地等标志性建筑和景观。今后,这四大重点地块将连接万国建筑博览与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兴建的各种标志性建筑和景观无疑会使自外白渡桥至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外滩沿线处处有景。

1、8-1地块——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8-1地块的位置东至中山东二路、南至东门路、西至人民路、北至龙潭路,总用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今后,该地块将会出现两幢矗立的标志性建筑——双子塔楼。双子塔楼将会是8-1地块最高的建筑之一,同时,它们也会成为继上海大厦、中国银行、海关大楼之后,外滩沿线的第二组天际线高潮。

除了主楼采用双塔布局之外,8-1地块在外滩沿线将会形成连续的街墙,裙房的高度也会由东向西逐层跌落,保持滨江地区通往豫园方向的通行及景观视廊的畅通。该区域的目标是成为以专业服务及特色服务为核心的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2、南浦地块——生态办公园区

南浦地块的位置东至外马路、南至油车码头街、西至中山南路、北至会馆码头街,总用地面积约7.1万平方米,地上建筑总面积约为19.3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约15.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绿地将会成为该区域的特色,建筑则会呈现出组团形式,布局于中央绿地的周边。

该区域的定位是以总部公园办公为核心的生态办公园区,拥有多层次的景观系统、亲水开放空间以及绿色生态建筑群,使其可以有效地吸引金融总部来此办公。3、13、15地块——都市综合体13、15

地块的范围东至中山南路、南至东江阴路、西至南仓街、北至王家码头路,总用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地上建筑总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该地区将会采取一心一轴的空间设计,由数幢高层塔楼将一片中心绿地合抱起来。今后,这里将会集商业、办公、酒店多元功能,形成现代时尚、充满活力的都市综合体。

根据规划,新建的一“圈”合抱绿地的高层建筑高度将会在240米左右。中心绿地将设有下沉式广场沟通地下空间,董家渡天主堂会成为绿地中一处优美的景观。绿地中间将引出一道生态景观休闲轴线,约800米长,可直接通往黄浦江畔。绿地周边会建有环形的二层架空平台,连接绿地周边的裙房建筑。

4、复兴地块——休闲商务区

复兴地块东至黄浦江岸线、南至董家渡路、西至中山南路、北至白渡路,总用地面积约9.8万平方米,地上建筑总面积约16.9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码头文化将会成为复兴地块的主题,该地块大量的历史建筑将得到合理的改造利用,以公共活动为核心,建设集创意办公、会议会展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商务区。

在复兴地块的滨江地区,将会形成T形的公共活动空间,并建起大型的二层景观平台,游客可以在景观平台上观赏黄浦江的美景。

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外滩一定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昂贵”。由于163号地块的预热反应热烈,坊间对价格已经作出颇多预测。该地块挂牌起始价为17.18亿元,按建筑面积计算,单价为2.6108万元,比历史高峰新鸿基滨江凯旋门地块的单价2.0178万元高出将近30%。

5、南黄浦滨江大道和游艇码头

与此同时,十六铺新天地、金融复兴等一系列新概念在外滩概念上的衍生,已经使得南外滩周遍物业不断刷新历史最高价位,在未来的五年,城隍庙扩建工程将十六铺新天地从25万亩扩建至50万亩,南外滩商务功能复兴作为上海最受瞩目的区域之一,黄浦区的发展向来具有显著的标杆意义,并因此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历史上,上海的中央商务区规划为3平方公里,其中在浦东新区的范围内是

1.7平方公里,还有1.3平方公里在老外滩。由于外滩的商务功能在近几年退化,浦西段中央商务区功能体现在北到南京路、南到淮海路、西到华山路、东到西藏路的范围内,而随着一系列商务地块的推出,外滩将重新启动商务功能,并将浦东浦西连为一体。

自2006年以来,黄浦区就向市规划部门提出了一份关于外滩金融商贸集聚区的规划构想。根据规划,外滩黄浦江沿岸金融商贸集聚区被重新定位,即重点发展与陆家嘴各有侧重、互为照应的金融及金融衍生业。

“这其实也就是新的改革方案的雏形,只是根据现在的规划,外滩的商业功能会得到更多的强调。”相关专家表示,随着商务地块推出和升温,南外滩区域将与小陆家嘴“隔江”而立,同时发挥金融服务功能。

而随着“外滩一体化”工程规划持续展开,北起苏州河,南至江边路,总面积

3.56平方公里,岸线全长6.1公里,被划分为风貌保护区、综合功能区、滨江居住区和世博综合区。该规划中,外滩延伸段属于中央商务功能区,与之毗邻的南外滩则成为惟一可供居住的高档滨江住宅区。

由此而言,亲水滨江岸线在带来巨大商业机遇和升值空间的同时,也为滨江物业提供了升值空间,作为紧邻人民广场、陆家嘴、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四大CBD的南外滩,目前尚拥有一定面积的住宅建设用地,这使得南外滩必然成为下一个CBD居住区,其价值将逐步逼近新天地、小陆家嘴等区域。

土地再造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在1999年也就是新天地项目开发前,太平桥一带是破落的老城区,远远比不上古北、虹桥等新兴开发区。到了2002年,新天地基本成形,翠湖天地、华府天地成为全上海最顶级的豪宅之一,4万/平米以上的单价,并还在不断刷新记录。

而根据相关官员表示,外滩将形成一个CBD与TBD结合的区域,其目标不是单纯的商业区,也不是纯粹的金融区,而是一个集聚金融机构形象总部和顶级品牌的混合性地区。那么,让人期待的假设是,如果一个区域,它既具有CBD金融中心的商务功能,又具有新天地的娱乐消遣的商业功能,那么它所带来的溢价值究竟有多大空间?

据了解,全长3公里、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十六铺老码头”项目已经正式开工。种种原因叠加,CBD加新天地的概念使得一部分企业高管、政府官员,尤其是金融业领袖已经开始购置南外滩的住宅物业

外滩南部董家渡地区,有80万平米的在建滨水景观住宅和酒店式公寓,为金融人士提供很好的服务。目前,南部地区在建和待建的商务楼宇土地储备面积总量达到180万平方公里。这个为金融功能的拓展和提升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而正在建设中的十六铺地区的古城公园和水上旅游中心将作为世博期间的“水门”。规划中的董家渡滨江聚居区位于该板块中部,北接十六铺滨水旅游娱乐中心复兴东路,中华路、桑园街以东,南至南浦大桥地区陆家浜路,黄浦江以西,总用地面积143公顷。

根据区域规划,以中山南路——董家渡路为界,董家渡聚居区分为两部分:西北侧以居住功能为主,中山南路以西的地区规划为中高档居住区,中山南路以东董家渡以北地区规划为高档居住区,居住区内安排了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其中商业中心位于中山路西侧与董家渡两侧,并沿董家渡向西延伸;中山南路以东董家渡以南地区结合已建的办公区,规划形成以商业、办公、文娱、展示等为主要内容的地区公共中心。根据有关方面透露,未来5年内,十六铺临江片将建成大型水上旅游总站(包括游艇码头和水上巴士站),与青浦大观园、东方绿舟和环淀山湖的度假村等市郊景区联手,开辟水陆衔接的辐射型都市旅游线,开展近海水上旅游、长江旅游、环太湖旅游等,最终使十六铺成为上海的水上旅游集散中心。而内陆片则致力于建成高档商业中心和生态滨水聚居区,延续陆家嘴的都市图景。

外滩导游词优秀 篇7

1号: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原名亚细亚大楼,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2号:现为东风饭店,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有“东洋伦敦”之称,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也参照日本帝国大厦。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有一条110多英尺的吧台。

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现为新加坡佳通投资有限公司所在地。民国五年(19)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钢材来自德国。该楼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均衡对称的建筑风格,但装饰上又多采用巴洛克风格的漩涡型图案。

5号:现属华夏银行,原为日本日清公司大楼,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建于民国十年(19)。

6号:现属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原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清光绪二十三年(18)竣工,是外滩现存最老的建筑之一。该楼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拥有一排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尖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的典型建筑。

7号:现为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清光绪三十三年(19)建成。

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盛宣怀投资白银220万两。

浦发银行大楼(左)、海关大楼(右)10—12号:现为浦东发展银行所在地,原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据说铸成后立刻将铜模毁掉,狮子成为绝版珍品。底层中部突出一个八角形门厅,由此进入宽敞的营业大厅。门厅的顶部有8幅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风貌。画旁有文字“四海之内皆兄弟”。解放后上海市政府曾在此办公。此楼耗资800万两白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

13号:现为海关大厦,是汇丰银行大楼的姊妹楼,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仿造英国议会大厦的大钟(大本钟)制造,由英国乔伊斯公司造好后到上海组装,此楼楼外立面的大钟为亚洲第一大钟,世界最著名的大钟之一(全球现存唯有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钟之一,另两座是英国议会大本钟和俄罗斯红场斯巴斯克大钟),原来每逢整点奏威斯敏斯特报时曲,于_时改为东方红。

14号:现为上海市总工会,由鸿达洋行设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陶馥记营造厂承建,是上海解放前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幢楼。

15号:现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大楼,清光绪二十八年(19)竣工。

16号:现属招商银行,原为台湾银行大楼。台湾银行原为日商银行,是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在台北开设的,清宣统三年(19)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台湾银行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

时尚外滩17号:现为友邦保险大楼,原为《字林西报》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高层建筑。《字林西报》创刊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字林西报》起初只是一份4页的英文周报,刊登商贾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后因时常刊登英租界当局的文告、新闻公报,被称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楼室内有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墙面和金色马赛克穹庐顶。

18号: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是一栋有着84年历史的市级经典保护建筑,位于外滩南京东路口,原名麦加利银行的外滩十八号楼,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自1955年渣打银行迁址以来,历经多家单位使用。11月20日修复后的外滩十八号楼进门四根古希腊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装,来自2前意大利的Tuscani教堂。两盏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红色玻璃吊灯,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每盏灯由一百八十五个零件拼装起来。大堂的二24K金砖马塞克壁画是全手工制作,其被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时装、珠宝、名表、美食、娱乐、艺术中心。

和平饭店(左)、中国银行大楼(中)、工商银行大楼(右)19、20号:现为和平饭店,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原为汇中饭店大楼,北楼原为华懋饭店大楼。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古老饭店之一,清咸丰四年(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华的旅馆。清光绪三十二年(19)翻新,翻新时,旧中国第一次在建筑物内安装电梯,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华懋饭店由地产大亨沙逊投资,又名沙逊大厦,被誉为“远东第一楼”,1956年改为和平饭店北楼。

23号:现属中国银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

24号:现属中国工商银行,为老沙逊洋行行址。

26号: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扬子保险公司大楼。

27号:现为外贸总公司大楼,原属英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创办于广州,是英国最早进入中国的贸易商行。

游览外滩的导游词 篇8

外滩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早晨,外滩是人们的健身的场所;白天,它是繁华热闹的游览胜地;晚上,则是情侣的恋爱天地。每当华灯初上之时,外滩各栋建筑物上灯光辉煌,一座座犹如水晶宫似的,令海内外游客赞叹不已。徜徉在这里,我们领略着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着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感受着绿树花坛间大都市园林的别样风味,享受着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和明媚阳光。

外滩得名

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关于黄浦江的源头,以前有的说在淀山湖,有的说在太湖。但以湖泊作为江河源头的在世界地理中很少见,况且太湖是个浅湖盆,有多方来水,不能算作完整的源。找到太湖的源头才能找到黄浦江真正的源。经过考察考证,龙王山下的西苕溪以145公里长度、18亿立方水量、28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供给量占太湖水的70%,为太湖水源之首。龙王山为黄浦江源头的结论便据此得出。)

上海外滩旅游日记作文300字 篇9

在愉快而轻松的乐曲中,我们开始了这次浪漫神奇的水上之旅,一次别开生面的人生感受。

近些年,在改革开放浪潮中,上海浦东外滩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拨地而起,耸入云霄。从高空看浦东就是个壮观画卷,一幅改革开放成果的生动展现。

那是震旦大厦、花旗集团大厦、金融中心,还有叫不上名的成排的巍峨楼群。以前我只是在电视中偶得一见,现在来到了这个精彩境界中……

那面来了一艘大轮船,载着巨幅液晶彩色电视,有五层楼那么高,第一次见此场面,令我心中诗意大发。我忙拿过手机记录下这般难忘时刻,铭记下美丽的上海之行!

后面又一大船悠悠而过,船上灯火明亮成线,造型分外绚丽美观。对岸的高楼越来越多地通亮起来,组成梦幻般的奇妙世界。

天津海河外滩公园旅游导游词 篇10

海河外滩公园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街,是天津市海河开发中最早开发、最早竣工的项目。东起新华路立交桥,西至悦海园高层住宅小区,北至上海道解放路商业步行街,南临海河,平面呈不规则带状梯形。

外滩是天津市海河开发中最早开发、最早竣工的项目。外滩平台的迎宾客道长1000米,平均宽9米。东起新华路立交桥,西至悦海园高层住宅小区,北至上海道解放路商业步行街,南临海河,平面呈不规则带状梯形。天津外滩开阔的空间无疑使其成为滨海地区最大的休闲广场,为百姓休闲、健身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体现了“还河于民”的主导思想,改变目前人们临水不亲水的现状。为确保外滩广场夜晚亮起来,广场内外装点各种泛光灯、景观灯1万套,另有19组风格各异的青铜景观雕塑点缀在广场的不同部位,极具观赏价值。

天津外滩是滨海新区一项重要的还河于民的民心工程,是由国际一流大师精心设计,由塘沽建委与宏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集休闲、娱乐、购物、美食于一体的现代城市景观经济区,是天津市综合开发海河的龙头工程。东起新华路立交桥,西至悦海园高层住宅小区,北至上海道解放路商业步行街,南临海河,平面呈不规则带状梯形。外滩建设推倒挡在海河岸边的三四米高的防洪墙,建高5米的漫坡式弧形山体,以满足百年一遇的防洪要求。山体下建一条宽30米、长约700米的箱体商业走廊。

上一篇:国学培训下一篇: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