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落的自己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找回失落的自己(精选8篇)

找回失落的自己 篇1

新生路小学王丽霞

没有"自己"的班主任,就没有个性的班级管理,没有个性的班级管理怎能在管理中创新?班级管理这种东西,最珍贵的就是"独特"和"灵性",一句话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比"正确"的更有价值。如若班级管理也成为模子的话,自然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怎能唤起学生的灵性?新世纪实际上是张扬个性的世纪,正急需个性化的班级管理,个性化的管理期待有个性的教师。我们教师是到了好好寻找寻找自己的时候了,真正找到自己。把失落的自己请回家,把丢失的个性找回来。

古希腊的盛裴文德的一座古碑的基座上铭刻着一句话: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几个字,到现在还不知道是哪位古人刻下的,也不知道这位古人说这句话的确切目的,但这句话启迪了我们很多人,影响了我们很多人。看看今天能不能影响我们班主任自己。

找回自己实际是认识自己的有用处。爱尔兰有位作家叫布朗,一生下来就患瘫痪症,到5岁时还不能走路,不会说话,头部、身体、双手和右脚都不能动弹。5岁的那一年一天,他妹妹用粉笔写字,他从中受到启发,忽而伸出左脚将粉笔夹住,在地上勾画起来,一年后学会写26个英文字母。从此母亲教他读书认字。后来他以坚强的毅力学会了用左脚打字、画画,并开始作文和写诗。他把打字机放在地上,用左脚打字、上纸、下纸和整理稿纸。每打一张不知要消耗多少精力和时间。21岁时终于出版了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我的左脚》,16

年后又出版了另一部小说《生不逢时》,成为国际畅销书,15个国家出版了他的著作,还改编成了电影。在他48年的短暂生涯中,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5部长篇和3部诗集,这些都是用一只左脚趾打成的。布朗这位令人感动的作家算是真正找到自己,发挥了自己仅能动的一只脚的优势,从而铸就了人生的辉煌。浑身都能动的我们,更应寻找寻找自己的最长处,在教学中,在新课程实施中,作点什么。应该认识自己,辨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想想在哪些方面打造自己,完善自我,适合哪种风格的教学。只要排除了你教学中的盲区,知道自己该把脚踏向何方,才可能会跨上成功的跳板。

找回失落的自己 篇2

下课后, 我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 近来发生的几件事又涌现在我的眼前:前几天一位吴姓同学的母亲到办公室里哭诉, 吴同学要钱去网吧, 母亲没给, 他竟谩骂母亲;在为汶川灾民捐款的现场, 几个同学竟塞着耳机随着流行音乐快乐地扭动;一位贫困同学用自己刚领到的助学款到网吧包夜……这些情景让我沉思: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他们的爱心到哪去了, 怎么连最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了呢, 怎么连最基本的感恩之心也丢弃了呢?我们中国是千古文明之邦, 万代礼仪之国, 而孩子们的表现与这样的称呼是多么地格格不入啊。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的文明礼仪似乎被忽视了。我不敢想象没有爱心的孩子将来走入社会会做出些什么。遇到别人需要帮助时, 他们是热情相帮还是漠然不理?和他人有利益冲突时, 他们是主动谦让还是恶语相向?当父母年老体衰后, 他们对父母是尽心赡养还是打骂虐待呢?

也许有人会说我这是小题大作了, 一个班里不就几个这样的孩子吗, 何必这么较真呢?但我认为,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较真, 现在较真还来得及。我担心这少数的孩子会影响到更多的孩子, 这少数的孩子将来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我们的教育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 这少数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特别的关注。我们是农村中学, 不少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 他们或者跟爷爷奶奶生活或者自己单独生活。平时他们和父母几乎没有交流和沟通, 对父母背井离乡的艰辛更是一无所知, 而父母对他们的爱只能体现为每月寄给他们充足的生活费, 等到春节这些父母回家时, 又拼命对孩子进行物质补偿。在节日里, 这些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因此一些孩子养成了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自私自利之心。他们只知道享受亲人的爱却从不知去关爱亲人, 心里又哪能有远在四川和非洲的灾民呢?更别说惨死的动物了。

这也许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打工潮使孩子们在家里缺失了爱的教育, 致使他们失落了应有的爱心。那么, 作为教师, 我们该如何帮助这些孩子找回失落的爱心呢?经过反复思考, 我觉得用爱心感化应该比简单的说教更有效。学校最近正在进行母爱感恩教育, 也许这正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机会。于是我找彭某和夏某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引导他们去体会父母深深的关爱, 然后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每次上课的前两分钟由他俩带领全班同学朗读这样一段话:“我知道妈妈正在望着我, 目光中充满关爱, 充满希望, 充满期待, 我要用实际行动报答母爱。”一开始, 这两个同学忍不住想笑, 其他同学也有窃窃发笑的。几次以后, 没有人再笑了, 他们朗诵地越来越整齐了, 脸上无所谓的表情慢慢地消失了。几天后我发现, 同学们不再需要我的提醒, 一上课, 彭、夏两人就自觉地带领全班同学朗诵起那段话, 而他们的表情也变得庄严而凝重起来。看来, 他们开始思考了, 有感悟了。于是我趁热打铁, 在班会课上我先播放了几段农民工辛勤工作的视频, 然后又播放了班上几名留守儿童父母的电话录音。看着听着, 同学们的眼中闪烁起泪花。我让大家谈一谈此时的感受。彭某站起来, 几度哽咽, 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这样的话:“妈妈很辛苦, 我以后一定听她的话, 认真学习。”这时候, 我发现有些同学的眼泪已悄然落下, 我知道这次的感恩教育有成效了。接着, 我给大家留了这样的作业:写出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作业交上来以后, 我边读边流泪, 同学们写得太好了:“妈妈, 您辛苦了, 您要多吃有营养的饭菜, 别不舍得花钱;妈妈, 您已经45岁了, 要是太累就回来吧, 我以后一定少花钱;妈妈, 我不再要名牌了, 旅游鞋也不要再买了, 那双旧鞋一点也没有坏;妈妈, 您和爸爸在外边要多休息, 保重身体, 我会照顾好奶奶和妹妹的……”这些质朴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孩子们对父母的爱, 看来孩子们懂得感恩了。接下来, 我惊喜地发现, 上课时乱讲话的同学少了, 迟交作业的没有了, 垃圾筐里零食的包装袋也越来越少了……看到这些, 我心中升起一种作为教师的自豪感, 孩子们在我眼里也变得越来越可爱了。当然, 仅仅知道对亲人感恩是远远不够的。于是, 我又在班里组织了互帮互助小组, 开展了“我为班级献爱心”活动, 还讲了加拿大孩子瑞恩六岁起就为非洲儿童筹钱挖井的故事。在讲瑞恩的故事时, 我又一次展示了非洲饥饿儿童的照片, 这一次没有人再笑了, 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同情, 有些女生的眼里泛起了泪花, 彭、夏两人难为情地低下了头。看到同学们的这些变化, 我心生慰藉, 同学们失落的爱心终于找回来了。

找回失落的纯真 篇3

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是什么让这篇短文在海内外5万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是纯真的感情和宝贵的童趣。浙江师范大学的方卫平教授给出了这样的评语:“7岁孩子所写的一段话还算不上通常意义上的作文,而是孩子在‘说话’,但作者就是以这种不加任何修饰的文字真切地表达了‘妈妈回来’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喜悦,以及曾经有过的伤感和思念。”评委们说:“一年级7岁的小学生用简单的文字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短短100多字,却异常打动人。”

郦思哲的作文说真话、抒真情,在当今小学作文中是弥足珍贵的。郦思哲获奖,再次提醒我们要帮助学生寻找回失落的真情,要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情,使学生作文充满真情。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真情

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引导学生感受学校生活,体验家庭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校生活鲜活生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我们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并认真组织学生观察体验,抒发真情。如:带学生观察四季如画的校园,发现美、表达美;举办各类有益的活动:校园体育节、好书推荐会、联欢会等等。这样,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习作素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思考

“求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

(1)学会仔细观察

教师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还要指导他们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鼓励他们亲眼见一见,亲耳听一听,亲口问一问,亲手做一做,以获得第一手材料。

(2)学会正确思考

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认识身边的人和事,帮助他们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

二、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真情

1.营造“求真”作文教学氛围

改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解放学生的嘴巴、头脑,激发其说真话、抒真情的热情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习作成为学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的方式,让他们爱写、想写、敢写。

2.从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开发教材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作文内容科学地进行重组、改编,甚至摒弃后重新命题,或让学生也参与命题,给学生一定的写作自主权。最好在学生下笔前,教师先亲自“下水”试试,以便知深知浅,知难知易,使得作文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诉。

3.构建“求真”作文教学方式

(1)现场体验式作文教学

“现场体验式”作文教学会在课间或者课堂上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游览花园,让学生学会景物的观察和写作;让学生观察、品尝石榴、香蕉,学会写食品;让学生做“鸡蛋浮起来”的实验,学会写实验……通过学写现场典型的生活情景,逐渐培养学生见微知著、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作文能力。

(2)开放式作文教学

开放式的教学程序是:(课堂)学习例文,了解要求——(课后)实践体验,观察思考——(课堂)交流体验,先说再写。这样的教学程序,从课堂入手,让学生从例文中习得观察、体验的方法和要求;然后有目的地到课外实践体验,获取习作材料;再回到课堂交流所见所闻。

这样的作文课堂教学,架起了学生生活和习作的桥梁,让生活成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成为课堂教学的归宿。

三、以评价促进学生书写真实,学做真人

据了解,首届“冰心作文奖”是专门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小学至高中年龄段的华人学生。郦思哲之所以获奖,正是“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表达真切情感的平台,真实情感就是我们的评选标准。”(评委语)浙江大学吴秀明教授说:“这样的一篇小文获奖其实是一个启迪,它在提醒我们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孩子的童心是最起码也是最宝贵的。”

郦思哲以宝贵的纯真打动了我们大家。郦思哲的获奖,是一种教育方向的胜利,从一个孩子身上反思我们的教育,这是郦思哲获奖的最大意义。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们找回那曾经失落的纯真。

如何找回数学学习中失落的自信心 篇4

如何找回数学学习中失落的自信心

李世耀

片段一:频繁考试和高度的解题训练,造就了较多学生的“失落心态”、“一次赶不上趟,以后就次次都不行。”据此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今后考不上大学。存在这种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

片段二:老师希望学生吸取教训,向比他做得好的同学学习,与别人比,使他产生挫折感,反而使他觉得不如其他的同学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片段三:青春期的学生性别、家庭等原因使学生觉得自己比别人差造成心理障碍显现出内向;被教师和同学冷落、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

针对上面现象,在教学中我是怎样帮助学生找回失落的自信心谈点感受。

一、提高心理素质

1、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发挥自己展示平台

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往往是停步不前,萎缩退后。其结果必然是在困难面前遭到失败。由于自信是由习惯性占据心中的想法而产生的。如果他们一心只想自己会失败,就无论如何度会觉得自己已经输了。

在教学中首先告诉他“要相信有付出就有收获,只是付出得早,收获的晚而已。”上数学课时首先进行热身运动,摩拳擦掌、面带微笑、看着数学课本大声说:“数学,从今天起,我要喜欢你了。”“可爱的数学,我要对你产生兴趣”“数学,我会满怀信心的学好你。”这样暗示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提高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设计教案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想要学好数学并不难:将课本知识与相应的游戏结合,适当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从游戏中吸取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轻松提高成绩,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上课时教师的讲话不要太直接,要适当风趣、幽默,让学生放松。

2、要求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不足

对自己充分自信,在自信的基础要有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报负水平”,过低不利于激发斗志,过高易遭受失败,扬长避短;信心不足时要他好好看待自己的优点;找朋友倾诉从他们中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他们那里是如何得到肯定的;努力发掘自己的潜能优点这样也会尊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安排设计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提问“谁能背诵《题西林壁》这首诗;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内容?”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接着播放课文《画杨梅》录音。从而使学生明白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语文也密不可分,学生就会全面正确的评价自己达到消除自卑的目的,尊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感情倾斜

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第一步:学会大声说话,没有自信心的性格孤僻往往伴随着胆怯腼腆,寡言少语,因此,学会大声说话是冲破孤僻的第一步。在回答问题时你应该提醒他:大声些、爽朗些。第二步:尝试抛头露面课堂提问时,要他勇敢的举起手臂。第三步:主动关心他人,使长期封闭的心灵就开始与他人的心灵融合。第四步:积极投身数学,逐步培养对数学的热情与兴趣,达到战胜孤僻的目的。在完成这四步时,教师要与学生之间有暗示,要仔细,并且做到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有提供给他们锻炼的机会,等他们完成这项任务以后,脸上多么兴奋的发着光。这一点一滴对尊长学生的自信心是多么重要。

三、让他们体验战胜自己的喜悦

李西镇说:“让学生不断亲身体验‘战胜自己’的喜悦,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课堂上教师就应该创设宽松和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与关爱,信任与鼓励中充满信心,心情舒畅。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大胆地讲,使他们满怀信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挖掘生活资源,生活中的数学只要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搜集、稍微加工就是数学问题的答案。如在教“图案欣赏”时,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用品,要求物体上有很多图案,是由各种图形组成的,要他们将自己收集的展示给大家。通过简单的收集使他认识到原来数学也有可爱的地方,也有轻松获得的机会,从而向他们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领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回自己能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关注学习的价值

运用《数学故事》、《科学家的故事》、《名人的故事》使他们明白学习好数学考大学不是唯一的目的;生活中去去需要数学,学好数学是为将来生活的需要。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告诉学生科学家、名人都有相同的特点:善于质疑、勤于思考和善于合作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都来源于数学。这时就应该告诉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有一般学习习惯:预习、专心、服从指挥、文明礼貌、尊重别人、认真独立完成;课程习惯:善于质疑、良好思维、合作学习。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最基本的保证。

总之,学生失落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因素很多,教师应该做到以人为本,要时刻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学生每天都要反省:今天上课注意力集中没有;上课提问没有;今天功课预习复习没有;今天战胜自己没有;今天还有什么困惑。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教育,就不会失落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爱心与教育》漓江出版社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期刊社

单位:万寨乡白果中心小学

通讯地址:万寨乡白果中心小学

找回最初的自己散文 篇5

时光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将生命中的一切悄悄地带走。想起,我曾经心爱的童年,我曾经18岁的青春岁月,我曾经的那些对未来的憧憬,我曾经怀揣着心中最初的梦想,满身的热血与激情准备努力的奋斗着。那时总觉得,年轻,没什么不可以的。就这样,我来到了“社会”这所人生的大学,开始了我的人生之旅。然而,十年间的打工生涯,让我不得不承认,时光就是把杀猪的刀,好多的经历让我懂得,只能用现实去解释什么是人生。

如今,韶华已逝,流年不再。我心爱的童年,我心爱的18岁青春,一去不复返。从前那个倔强的,执着的,对未来人生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我。被这十多年来所经历的失落,不公,挫折,痛苦等等,干净利落地留在了一去不复返的时光之中。每每夜深人静,独自反思,我的心却会没来由地颤抖着,不知道是对未来的恐慌还是对岁月的不舍,还是对那个被弄丢了的自己感到抱歉。总之,不管如何,那些都是被我遗失的美好。

我以为自己就这样,行尸走肉般,堕落地与这个社会的丑陋同流合污。总觉得没有什么能够扯痛我的回忆,和曾经那义无反顾的勇气。不成想,我在孤单的日子里听到了生命转动的声音和成长时骨骼波动的音响;让我空前绝后地怀疑起我的今天,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看着最透明的阳光。

或许,一切的纷扰要沉淀之后,再回过头去看,那样一切才可以看的更加清晰。才能更加清楚的确定自己的心,确定自己应该回到本真,重新拾回那曾经最初的自己。因为,人生的这条路需要与梦想相伴,才能走出一个完美的结果。就像范玮琪在歌中唱的一样:“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找回迷失的自己》读后感 篇6

当我们按照别人的意愿行事时,我们在别人指给自己的方向中找到了一种安全感,这比按自己的意愿行动来的稳妥。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找不到自己,迷失在对别人的模仿之中。模仿别人是我们寻求稳妥和安全的捷径。

当我们常常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时,就是在把力量赋予别人,就是在抬高别人贬低自己,就是在自我否定,就是在无形中为自己制造挫败感。

我们之所以一味的追随人群,是因为我们需要人多带给我们一些安全感。

说到底,大部分人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以及承担自己人生责任的勇气,以致没有足够的力量挤出人群,走向自己人生的方向。因为我们害怕失败,失败意味着我们比别人差,这对我们来说是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我们企图用外在事物证明自己,可是到最后只能空欢喜一场。当我们迷失在基因程式中时,快乐的社会性表现就是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好。能证明自己比别人好的最直接和最直观的方式是,拥有的比别人多。所以迷失在基因城市中,我们一味追求的是外在比别人优越。这样别人能直观的看到我们的好,我们也就能有更多实现基因目的的机会。

我们终极一生都在追求触及不到的快乐和想成为的那个自己,这也就注定我们的追求永无藏身之所,我们永远也道不了快乐和自己的彼岸。

人生就是一张白纸,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 有意义的是我们在上面的描绘。

找回失落的自己 篇7

让我们从一个令人无限困惑的问题开始——为什么要旅游?

如今这个时代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看书的人越来越少, 但是旅游的人却越来越多。本来, 问“为什么要旅游”和问“为什么要读书”应该是同一个问题。古人不是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吗?虽然“学历”和“阅历”是同等重要的, 可是, 说到旅游, 人们似乎更加容易接受。我们可以奖励一个人出去旅游一次, 但又有谁听说过奖励某人再读几天书的呢?几乎所有人 (包括我本人) , 似乎都有一个想法, 就是都幻想在老年的时候周游世界。可是, 您是否认真想过, 其实这是一个充满了悖论的幻想。前半辈子拼命挣钱拼命攒钱, 后半辈子却拼命花钱, 花在什么上面呢?旅游!一辈子辛辛苦苦所打拼的钱, 都被挥霍在了路上。即使如此, 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愿意选择去周游世界。

当然, 也许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关于为什么要旅游, 人们似乎就更加愿意追问一些, 而且也期待答案更加切实一些。

那么, 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旅游呢?

请允许我从反对旅游的看法讨论起。

还有人反对旅游吗?相信很多人闻言都会瞪大眼睛, 表示极度的怀疑了:怎么可能, 竟然有人还反对旅游?但是,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确实, 还真有人反对旅游, 而且, 还反对得有理有据。

例如, 大名鼎鼎的李敖就是其中之一。

据李敖自己说, 他从不旅游, 而且他还有一套理论, 叫“反旅游论”。他说, 有一个英国文人叫约翰逊, 他的学生包斯威尔邀他一起去爱尔兰的都柏林玩, 约翰逊拒绝了, 而且还撂下一句话:“那地方值得看, 可是, 不值得跑去看。”就是说, 其实拿个明信片看看就行了。他还说, 有一个著名的法学家王宠惠先生, 虽然在留学时见过许多外国的风景, 但从来不去旅行, 他也说过一句话:“看看照片就好了, 跑去看干什么?”李敖宣称;这两个人对他影响很深。

李敖说, 干嘛要旅游, “我看到一个名山胜水的时候, 看到那个风景的时候, 我会用各种资料来汇合成我的想象, 我可以天马行空构成我的想象。人若没有这种想象力, 不能够做任何的文学活动……为什么?太笨了。……所以我认为, 不是没有去过就不了解, 你照样可以了解它, 并且可以用很奇怪的方法去了解它。”[1]想一想, 这似乎也有点道理, 比如说, 《人猿泰山》的作者写非洲的人猿泰山, 但他从来没有去过非洲。最有意思的是李敖, 他写《北京法源寺》, 也从来没有去过法源寺。所以, 李敖说, 你们喜欢旅游, 我不喜欢。我看看图象就行了, 否则会太累。

李敖这么说, 自然有他的道理, 但是, 却完全不正确。因为他把旅游错当成了一种“学习”, 因此, 他才觉得既然是“学习”, 我干嘛要亲自去?我也可以通过间接的知识来学习呀。然而, 旅游是“行万里路”, 不是“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自有行万里路的道理, 绝对不是躲在家里查资料就可以弥补的。记得林语堂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 叫做《论躺在床上》。他说, 躺在床上最快乐, 你可以无穷无尽地想象, 而且没有任何困难。南朝宋有个画家叫宗炳, 他也发明了一种旅游的方法, 叫做:“卧游”。不过, 他们都是把这个看作旅游的补充, 是到老了实在行不了万里路了, 到那时候怎么办呢?就在家里用想象的方法来回忆那旅游的美好吧。因此, 归根结底, 旅游不是学习, 不仅仅是为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旅游是必须在路上的, 否则旅游就不是旅游了。

当然, 也还有另外一些人, 他们天天在外奔波, 应该说, 是已经在被迫旅游, 但是, 他们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是在旅游。法国有一个人类学家叫列维·斯特劳斯, 他常常去非洲做田野调查, 后来写了一本书, 叫《忧郁的热带》, 谈的是非洲人的生活状况。这本书被称为“对人类了解自身具有罕见贡献”的杰作。可是有人却评论说:“这是一本结束一切游记的游记。”而斯特劳斯本人在开篇第一句话也说, “我讨厌旅行, 我恨探险家。”[2]这还不算, 他甚至说, 每当拿起笔来, 叙述他的探险经历时, 都因一种羞辱和厌恶之感而无法动笔。

显然, 尽管置身于美丽的非洲, 斯特劳斯却好似完全沉浸在工作状态之中的。对于他的工作态度, 我们必须表示足够的敬意。可是, 如果因此而就对旅游不屑一顾, 对那些同样去了非洲但是却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旅游的人不屑一顾, 那就有点偏颇了。

因为, 即便是本身就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工作, 在工作之余, 也还是需要旅游的。在这里, 亟待进行的, 是心态的转换——从“工作的心态”转换为“旅游的心态”。清代的一位湖南籍的女孩子写过一首让人颇受启迪的诗歌:“侬家家住两湖东, 满目青山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 始知家在画图中。”她所说的“今日忽从江上望”, 就是心态的转换——从工作的心态转换为旅游的心态。

到这里, 我们说, 不论是李敖, 还是斯特劳斯, 都必定迫不及待地要发问了:为什么要旅游?

下面, 我就尝试着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 旅游就是为了“离开”。

张爱玲是我所推崇的作家, 她的著名小说《半生缘》里面有一句话, 非常精彩:“太剧烈的快乐与太剧烈的悲哀是有相同之点的。”什么相同之点呢, 张爱玲的发现非常有意思:“同样需要远离人群”。我一直觉得, 这也是对为什么要旅游的一个很好的阐释。

旅游的原因当然非常复杂, 但是如果归纳一下, 其实也很简单, 无非就是因为开心或者因为不开心。中国的国庆节和劳动节都成了旅游黄金周, 可以作为开心的例子。不开心而因此要旅游的例子也很常见。由此我们发现, 旅游能够导致“离开”, 这可能是“为什么要旅游”的一个重要的要素。

显然, 保持不变的生活状态, 是李敖和斯特劳斯反对旅游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他们看来, 生活永远就是一种状态:工作 (学习) 。然而, 实际上生活状态是多维的。所谓“世界一”、“世界二”、“世界三”的说法, 就可以理解为生活的不同状态。因此, 不难发现, 生活状态的改变, 或许应该是“离开”的更为准确更为深层的含义。

这个生活状态的改变, 在宽泛的意义上, 或者说, 通俗地说, 就是“宣泄”。在教室里时间长了, 要出去在校园里走走;犯人在监牢里关的时间长了, 要在外面“放放风”。旅游也如此。一个人在熟悉的环境里呆得久了, 也要去一个新鲜的地方去寻求一下刺激。例如, 有个作家就讲, “旅游就是艳遇”。所谓“艳遇”, 我们把它扩展一下, 其实她就是一种新奇的经历, 新的生活状态。每个人一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就会对新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渴望。

严格地说, 生活状态的改变还有其更为深刻的意义, 那就是:看待生活的新角度。

米兰·昆德拉有一句名言:“生活在别处”, 这句话用来理解旅游为什么首先就意味着离开, 是最合适不过了。生活在任何状态中的人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幻想另一个状态, 总认为现在的状态是不理想的, 不满意的, 而“别处”的状态才是更好的。人们之所以频繁外出旅游, 其实也就是要经常去别处看看。亨利·米勒说:“我们旅行的目的地, 从来不是个地理名词, 而是为了要习得一个看事情的新角度。”[3]旅游所带给我们的, 就是一个新角度。就像前面我介绍过的那个湖南的女孩子的诗歌里面讲的“今日忽从江上望”。

有人说, 他是怎么变成“驴友”的?要感谢两个人, 一个是三毛, 还有一个是余秋雨。我个人认为, 这话不无道理。而三毛有一句话很形象, 她说“远方有多远, 请你告诉我。”那么, 远方有多远呢?对三毛而言, 其实真是走多远有多远的和有多远走多远的, 是没有尽头的。在三毛, 远方就代表着“生活”, 远方就代表着更加美好的状态。因此, 她才时时刻刻踏上去“别处”的旅行, 也才时时刻刻接受着远方的诱惑。

其次, 旅游还是为了“找回自己”。

说到旅游, 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离开”, 可是, 旅游不仅仅要“离开”, 而且更要“到达”, 要“到达”自己的旅行目的地。当然, 这个旅行目的地与旅行社讲的那个旅行目的地不同, 它更多地指精神的归宿、理想的生活状态, 是回归、皈依。

在日常生活中, 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 早已“目迷五色”, 魂不守舍, 然而, 这些“想要的”却往往并非我们真正“需要的”。因为我们在一个斤斤计较的生存环境里已经习惯于不再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善意。我们所关注的, 只有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只是那蝇营狗苟的蝇头小利, 我们经常说自己“变得现实了”, 其实, 这正是我们每个人对于自己与现实媾和的的一种情愿或者不情愿的默认。

然而, 当我们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城市, 身后一点点远离我们而去的, 又岂止是自己的单位、街道、职务、身份, 更是自己的盔甲、角色、面具、关系, 就好像蚕在破茧, 蟹在脱壳……曾经必须服膺的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曾经必须屈从的形形色色的自己早已倒背如流的规则, 逢场作戏, 言行不一, 虚情假意, 一切的一切都远去了……

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每每被我们忽视了的东西, 却会悄然而来。

哲学家经常说:我们接触的世界都只是“存在者”, 但是, 真正的真实却是每个存在者背后的“存在”。当我们置身大自然, 置身那个没有被命名、没有被概念、没有被理论、没有被文本、没有被摄影、没有被理解、没有被解释、没有被符号的大自然, 奇迹, 在转瞬之间就发生了, 牢笼突然被打开, 单位、街道、职务、身份, 盔甲、角色、面具、关系统统不复存在, 但也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我们遭遇了“存在”。

由此, 我们也就从“离开”、从“生活状态的转换”, 开始涉及到为什么要旅游的第二个要素了。

试想, 当一个人逃离开日复一日的圈子之后, 当他置身于一个陌生的场境下, 陌生的处所里, 往往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反而更容易看清楚自己, 或者说, 反而很容易找回真正的自己。

昆德拉说, “生活在别处”, 现在看来, 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自己在别处”。因此, 要找回自己, 就必须旅游。

我们终于明白, 旅行, 就是去远方找回自己。

从这个角度, 我就特别想到一个比方, 就是坐飞机。我特别关注坐飞机跟坐火车的不同感受。坐火车, 所有的人都有感受, 坐飞机, 很多人也有感受, 特别是第一次坐, 很多人心里就多少有点恐惧。但是当你习惯以后, 你上飞机以后再看天空, 再看大地, 你的感受就完全不同。

20世纪有个画家第一次上飞机, 再俯看大地, 他吃惊地发现, 原来大地可以像一个个小方块一样地存在。可是你如果在地平面上去看, 那你就永远也看不到。所以旅游就像坐飞机, 飞机让我们脱离了自己生命的空间, 去换一个空间去感受世界。这种脱离了自己的生命空间, 去换一个新的空间去感受生命, 实际上就是我们生命存在当中的一个顿悟的契机。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用这样的方式, 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己, 开始认识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在这个方面, 写作《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给我们以启迪。他有两个身份:飞行员和作家。这两个生涯相映生辉、相辅相成。从《南方邮件》到《小王子》, 他写作了16年, 一共完成了6部作品, 很有意思的是, 没有例外, 都是在空中去写作的结果。他把自己在高空云海中的独特感受带入了文学创作, 堪称“蓝天白云的耕耘者”。可是, 为什么一定是在天空, 4000米的天空, 这就因为, 在他看来, 只有空中才会出现的种种感受:俯视感、恐怖感、超越感、升华感, 才会给他的人生感悟以极大的提升。所以, 他才彻悟:人生的秘密, 只有用心才看得见, 本质的东西光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圣·埃克苏佩里的选择让我想起了意大利新闻工作者卡尔维诺说过的一句话:“为了回到你的过去和寻找你的未来而旅行”, 这句话绝对精辟, 这也完全就是我在谈到旅游的时候所想说的。

讨论了为什么要旅行, 当然并非问题的结束。因为我们尽管知道了为什么要旅行, 但是, 却一定仍旧心存困惑, 那就是:旅行, 当然是“为了回到你的过去和寻找你的未来”, 然而我们却无法反过来说, “为了回到你的过去和寻找你的未来”就只有通过旅行。

其实, 我们也完全可以不“离开”。如果我们的心灵足够强大, 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就在原地不动地“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因为“离开”毕竟只是内在的生活状态的转换, 这种生活状态的转换, 是完全可以像“大隐隐于市”那样, 完全通过自身的生活状态的调整来实现的。

那么, 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旅游?或者, 为什么非旅游不可?

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的人的心灵力量毕竟不够强大, 还毕竟要借助于一种强大的外在的力量, 而旅游就正是这样一种强大的外在力量。也正是因此, 人们才找到了旅游这样一种特定的方式。

那么, 旅游之为旅游, 它的强大力量安在?

这就触及到我们的主题——旅游与美的关系了。

旅游与审美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都有类似的体会:要看清自己的容貌, 最为简便的方法, 就是照镜子。可是, 我们是否想到, 美丽的大自然, 它的最大功用, 也恰恰相似于一面镜子——人性的镜子、灵魂的镜子。而旅游之为旅游, 它的奥秘就在于:可以让我们借助美丽的自然山水找回自己。我们不禁追问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生活在别处”、我们补充的“自己也在别处”, 这个“别处”又在哪里?就在美丽的自然山水之间。

为什么会如此呢?在这里, 我只提示其中的一点, 那就是:人之为人, 他的最为根本的生命追求, 往往是难以通过语言来表达的。因此, 就往往需要把它与外部事物的一些特征联系在一起, 需要把它投射在视觉图像上, 使其客体化。于是, 最为内在的生命追求就会呈现在外在事物之中。同时, 还有另外一种更为普遍的情况, 就是在长期的旅游活动中, 人们已经逐渐能够把某种外在事物与自己的某种最为内在的生命追求对应起来。“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就可以理解为特定的外在事物对于自己的某种最为内在的生命追求的呼唤。比如, 许多景点都有一些被人们普遍认可的故事:华山的“沉香劈山救母”、普陀山的“观音不渡东瀛”、三峡的神女、昆明石林的阿诗玛、桂林山水的刘三姐、西湖的“白娘子与许仙”, 其实都起着特定的外在事物对于自己的某种最为内在的生命追求的呼唤的作用。因此, 犹如我们不辞辛苦地去“找对象”其实也就是为了找到自己的那“另外一半儿”。我们不远万里地去旅游, 其实也是在“找对象”, 其实也是为了找到自己的那另外一半儿。所以, 人们往往误以为旅游的原因是“先睹为快”, 其实, 旅行的真正原因是“不睹不快”。

就是这样, 人们在旅游中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变成可以看、可以感觉的东西, 并且陶醉于其中。在古代, 曾经有两个禅师一起讨论问题。第一个禅师说了一大套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的大道理, 后来, 轮到第二个禅师时, 他忽然看到池子里边有一株荷花开了, 于是就说:“时人见此一枝花, 如梦相似”。清朝的大诗人袁枚看到桂林的独秀峰, 同样也是如此表述:“青山尚且直如弦, 人生独立何伤焉”。

在中国的旅游者当中, 最早把这个道理想清楚的, 是唐朝的柳宗元。

柳宗元 (773—819) ,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 河东 (今山西永济县) 人, 世称“柳河东”。永贞元年 (公元805年) ) , 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永州长达10年, 他的《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的代表作。其中, 第一篇叫做《始得西山宴游记》, 国人都很熟悉。他对于旅游的快乐的发现就是从对于西山的美的发现开始的。

为什么从对西山的美的发现才开始呢?柳宗元在去永州之前有6个月的时间, 他在政治上很得意, 但很快他就被打下回了原形, 打得很惨。6个月的得志、风光, 却要付出一生的代价。

被贬到永州后, 他什么都不干, 他觉得当个小官根本没什么意思, 于是就每天在附近的山里跑来跑去, 宣泄自己的愤懑不满。心情实在太痛苦了, 从公元805年到809年他前前后后花了4年的时间, 希望解脱自己。在这4年里, 柳宗元把永州附近的山水都看遍了, 但是他在西山跑了4年, 到哪儿都不快乐, 于是, 到了哪儿他都把自己灌醉, 他说自己是“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就是说, 他因为心情很烦闷, 到哪儿都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恒惴栗”, 希望能通过游奇山异水来聊以忘忧, 可惜, “风波一跌逝万里, 壮心瓦解空缧囚”, 尽管“幽泉怪石, 无远不到”, 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皆我有也”, 但是却始终没有能够得以解脱。

幸而, 到了这一年的9月28号, 柳宗元突然在山水中大彻大悟了。

那天, 他和往常一样出去散心, 突然, 就有了令人意外的发现。当他“坐法华西亭, 望西山”时, “数州之土壤”尽收眼底, 西山, 一下子在眼前涌现出来。他发现, 它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不与培为类”。这高峻的西山, 让人想起卓尔不群的人格。柳宗元他从来没有在大自然里快乐过, 但是今天不同了, 他说今天看到西山我还是想喝酒, 于是他把自己灌得大醉, “引觞满酌”, 但是真地很快乐, 过去他都是醉而归, 今天在西山是醉而不想归, 因为他在西山的身上第一次看到了人生的意义。由此, 柳宗元意识到, 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 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那天, 他才真正知道了旅游的快乐。

在《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结尾, 柳宗元特别写到, 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这一天, 是9月28号。

在“得西山后八日”又写了《钴潭记》, 其中感叹:“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 非兹潭也欤?”也就是说, 是谁让我忘记了那些痛苦, 乐于在这居住呢, 是不是就是这个小水潭呢?这里, 就是我的精神故乡啊。

我必须要说, 元和四年, 是柳宗元的旅游元年, 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旅游元年。

旅游中为什么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回到自己的过去和寻找自己的未来?道理就在这里。

什么是旅游呢?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说, 其实旅游就是回到自己的过去和寻找自己的未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没有人不旅游, 可是为什么柳宗元在柳州的旅游就是全中国有史以来最值得关注的呢?关键就在于:他发现了旅游的奥秘。他到什么地方旅游, 都是要在那里去寻找自己的“对象”, 去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永州八记》记载的, 就是他在永州找到的八个最知心的“好朋友”, 换句话说, 柳宗元是在永州的山水身上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当然, 为此他花费了4年的时间。4年里他看什么都不好看,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他没有把山水当成他的朋友, 而把山水当成了他发泄私愤的地方,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他对面的西山特别卓绝, 特别出类拔萃, 特别卓尔不群, 特别脱俗, 他突然发现那座山多好啊, 就像自己一样, 自己所孜孜以求的, 不就是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吗?所以他一下子发现了旅游的真谛, 其实旅游就是在山水身上找到自己。他在那座山上突然发现:这就是我, 然后他就一下子知道了, 原来, 这就是旅游。

说到这里, 我们从旅游的角度来谈美学, 理由也就非常充分了。——因为旅游与美密切相关。

法国诗人阿兰说:“对消沉焦虑的人, 我只有一个建议, 往远处看!只有眼睛自由了, 精神才是自由的。”但是, “眼睛自由”又谈何容易?!天空是天文学研究的对象, 但是也是天使的天空;宇宙是宇航员遨游的天地, 也是上帝的宇宙。值此时刻, 我们的知识、修养已经远远地不够了。因为, 它们统统都会输给时间!而能够带给我们“眼睛自由”的, 只有美学。

从旅游与美的关系, 我们才会深刻地发现:旅游, 其实就是我们和世界建立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随着年岁的增长, 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英国大作家纪伯伦也说:“不做自己灵魂的朋友, 便成为人们的敌人”。当然, 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来建立这个精神纽带, 但是阅读毕竟是有所不足的, 所以, 我们还必须通过旅行。我们只有做大自然的朋友, 才可以使得我们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古人都说,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很容易理解, 行万里路呢?其实也应该是指精神的行走。它的最大意义, 就在于大自然的对于心灵的唤醒、对于精神的启蒙, 以及心灵对于大自然的呼应、精神对于大自然的愉悦。因此, 爱喝咖啡的法国人喜欢说“我不是在喝咖啡, 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那么, 其实我们也可以模仿说, 我不是在书房, 就是在旅游的路上。身体或者思想, 必须有一个是在路上的。这, 就叫做“读万卷书”, 就叫“行万里路”。

但是, 并不简单的旅游, 从表面上看上去, 却又似乎非常简单。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错觉, 似乎世上没有什么是比旅游更加简单的了。有一本书叫《孤独星球》,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它被称作背包客的“圣经”、“宝书”, 书里就说, 现在不论到什么地方去, 都可以给你弄一本旅游指南, 告诉你什么地方要去参观一下, 什么地方买东西便宜, 为此, 《孤独星球》的作者们在书里写了一句话, “当你决定了上路的时候, 旅行中最困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了。”对于这句话, 我有点不以为然。在我看来, 当你决定上路的时候, 旅游中最困难的部分其实还没有过去。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尽管你已经决定了上路, 但是却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因为上路并不能保证你能够真正地得以旅行。比如, 东南亚海啸的时候, 被卷走了几万人, 中国的国家旅游局一查, 发现中国人一个都没少, 死伤者大多是欧美人。为什么?因为欧美人习惯穿着泳衣在沙滩上晒太阳, 海啸一来就都被卷走了, 而中国人被卷走的却很少, 因为中国人都是拍张照就走掉了, 都被导游忽悠着去买东西去了, 结果当然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是, 由此也暴露出, 中国人其实还不会旅游。

如上所述, 旅游之为旅游, 无疑并不简单。

在电影《故园风雨后》 (2008) 里面, 画家查尔斯遇到了一个颇具挑衅意味的问题:为什么非画不可?为什么不干脆买一个相机把眼前的东西照下来呢?画家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相机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意识的机器, 只能记录下某一刻的事物, 并不意味着可以唤起那一刻的情绪, 感情。而一幅画呢, 尽管画面不能很完美, 却能够达到一种感情的表达, 比如爱的示意, 而不仅仅是一种重复。”

这个颇具挑衅意味的问题在旅游中也同样存在。在旅游中, 我们的眼睛应该是“相机”抑或应该是“画笔”?在旅游中的“眼睛自由”中, 是存在着“一种感情的表达”的, “比如爱的示意”, 在旅游中的“眼睛自由”中, 并不存在某种“仅仅是一种重复”的东西。遗憾的是, 我们在面对流行的时候, 我们在置身旅游的时候, 往往都轻而易举地就放过了这个问题, 也疏忽了这个问题。原因就在于, 旅游所带给我们的感觉实在是太简单了, 简单到我们竟然都误以为在它的背后不存在任何的奥秘。

在旅游中, 我们都会为玫瑰花而陶醉, 但是我们却都不会为狗尾巴花而回首, 我们都会千里迢迢去游览黄山, 可是, 我们却不会涉足自己家门前的山丘。王禹偁的《东邻竹》说:“东邻谁种竹, 偏称长官心。月上分清影, 风来惠好音。低枝疑见接, 迸笋似相寻。多谢此君意, 墙头诱我吟。”王安石的《南浦》也说:“南浦东冈二月时, 物华撩我有新诗”。为什么竹子就可以“诱我”?为什么物华可以“撩我”?试问, 倘若对此毫无了解, 我们的旅行又如何可能?!

事实上, 旅游与审美的密切相关使我们意识到, 旅游之为旅游, 涉及的绝不仅仅只是自然地理、文化地理, 它涉及的还有“精神地理”、“美学地理”。在旅游者的眼中, 除了知识科普和风情揽胜意义上的“物质风光”, 还更应该有充盈着精神感受和灵魂喜悦的“精神风光”。风景不能只是一个“物”, 一个地理存在, 一个物象奇观, 它还应该是旅行者的审美发现。大自然也不能仅仅是地理信息, 还应该是精神信息, 不能仅仅只存在客体表达, 更应该还存在主体表达。在旅游中, 心灵不能被闲置, 它首先应该受到真诚的邀约。因为, 对于旅游者来说, 真正重要的也不在于看到了什么, 而在于看到什么之后的想到什么。

在旅游中, 我们的心灵游弋千古, 去时代的地平线以外探寻, 去光阴的深处“化缘”, 生命的自由度和容积率因此大大丰富, 也不再是一张纸, 而成为了一本书。古人云:“夫天地者, 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 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 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在这里, “阳春”与“大块”固然令我们感动, 但是, “阳春”背后的“烟景”是什么?“大块”背后的“文章”又是什么?却是我们在旅游中所必须回答的。

摘要:如今这个时代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看书的人越来越少, 旅游的人却越来越多。关于为什么要旅游, 归纳一下,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首先, 旅游就是为了“离开”, 即生活状态的改变;其次, 旅游还是为了“找回自己”。因为旅游不仅仅要“离开”, 而且更要“到达”, 要“到达”自己的旅行目的地。这个“目的地”更多的是指精神的归宿、理想的生活状态, 是回归、皈依。人之为人, 他的最为根本的生命追求, 往往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因此, 就需要把它与外部事物的一些特征联系在一起, 需要把它投射在视觉图像上, 使其客体化。旅游即是如此, 在长期的旅行活动中, 人们能够把某种外在事物与自己某种最为内在的生命追求对应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旅游的目的, 既为找回过去的自己, 也为找回未来的自己。

关键词:旅游美学,回归,自由,生命

注释

1[1]李敖.李敖有话说2 (纪念版)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0.65页

2[2]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0.3页

找回失落的两颗心 篇8

1.你的钱够用吗?

2.你为金钱烦恼吗?

3.一定要有车有房吗?

4.有时间参与值得做的事吗?

5.你自认为对社会有贡献吗?满意你的人生吗?

6.与家人亲友相处的时间够吗?

7.工作与价值观一致吗?

8.如果现阶段不工作,手边的积蓄够6个月用吗?

8项条件中,4项基本上与金钱有关。这项调查很庸俗吗?其实一点也不,有钱人永远无法了解穷人的痛苦。我在年少时离家独立生活,曾经拮据到一周只靠一条白面包和开水过日子。但是,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认识你和“钱”之间的关系,以及你和“钱”的关系永远是矛盾的。当然,我也遇到特别富有的人说他们最奢求的三件人生大事是:1.吃得下饭。2睡.得着觉。3笑得出来。呵呵,想想我们健康的寻常百姓是不是比这些富人有福多了。

好好梳理你和“钱”的关系

社会上有些人喜欢张扬,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有些人有钱不敢花,是因为怕别人知道他有钱。“钱”能带给你什么,完全看你和“钱”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

国内热议的“裸婚”话题近期也延烧到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让有些在海外的年轻华人提早为了“钱”而焦虑,担心将来没钱结不了婚。这问题严重吗?来看看以下数据:一项两性调查发现,有近40%的未婚男性,会因经济因素及金钱观念而不愿结婚。看到这项调查,不禁感叹原来都是“钱”压垮了现代男女的结婚率。

不少朋友说如何分辨在内地长大或海外长大的小孩,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海外长大的小孩有“小孩样”,天真、单纯。前些日子认识位海外华人女性朋友Susie,当我获知她是靠着不固定的现金过日子(没有存款、房子、车子、股票等),我非常诧异她的安然自得,她说:“我从来不忧虑手边的钱是否足够。”

不管有钱没钱,如果你和钱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那么你很难快乐起来。就像有人热衷追逐金钱的游戏,但等到功成名就了,幸福感却离得越来越远。

现代人失去的两颗心

人年轻时,追求的是“心动”。年长时,追求的是“感动”。有叫一点小小的感动就能创造无比幸福的感受。

有则故事说:“有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隔壁邻居是名单身母亲带着小孩。一天晚上突然停电,单身女子正在点蜡烛时,隔壁邻居的小孩来敲门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

女子心想千万别借给他们,免得

天到晚来烦我。于是回了一句:“没有!”打算赶紧关上门时,怎料小孩竟从兜里拿出

根蜡烛,说:“我们猜你一定没有蜡烛,妈妈要我带蜡烛给你。”

幽默,温柔的心

莎士比亚说,“甜中加甜,不见其甜。乐中加乐,才是大乐”许多成功人士透露他们成功的秘诀是天天保持“喜乐之心”做事。

我有一回打车去香山,不巧遇到了严重塞车,按照以往经验,师傅此时早就开始抱怨,但这位师傅却哼起歌来。我好奇地问:“你难道不觉得这塞车烦吗?”师傅答说:“塞车是烦,但你相信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你觉得日子不顺心,那么所有的事都会让你烦。相反,如果今天你觉得是幸运的一天,那么今天所碰到的人都可能是你的贵人。就像您一样,你付我车资,还让我顺便欣赏香山的景色,我把自己当成是存兜风,其乐无穷呀!”这位师傅不仅幽默了自己,也和别人共乐,难怪车窗前摆放着“先进员工”的牌子。正所谓,“愉快的性格,是成功的灵魂。”

找回最初的感动

情你想想以下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差异:

A.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要享受“更好的”生活。

B.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

哪一个是你的人生目标呢?

在复杂多变、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的个性已不像年少时的一张白纸,我们必须懂得拾回用单纯眼光来看事情的乐趣。今年美国有个10岁的小女孩Jackie·Evancho以美声征服了全球,Jackie之所以受欢迎,不光是因为她唱得好,更因为她真的喜欢唱,唱得开心,唱出大人心中最真实的感动。

【找回失落的自己】推荐阅读:

失落的句子06-12

心情失落的个性签名06-24

半命题作文题目找回05-30

告别失落初三作文06-09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随笔下一篇:教务处工作教学计划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