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精选10篇)

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 篇1

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 罗宝娥

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哪一项教学改革不是为了使教学更有效,不是为了使学生发展得更好?

在学校学习提升年活动之际,学校给老师们提供了《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这本书。在前面学校组织的教师交流的激励下,我终于把这本书细读完了。书中的每一个案例和故事,都引发了我对课堂、对师生关系等的重新认识和思考。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首先,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向学生,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尽量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再次,老师要能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回答得好的学生,要用肯定性语言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被赞誉的喜悦。回答得较差的学生,尽量不要用否定性语言加以评价,而是适当降低问题难度,引导学生正确回答,并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热切的期望。

二、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放手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改变单一的“满堂灌”或“满堂问”的教学形式,给学生一定空间和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导和演算,归纳和总结。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辨析。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分歧,教师也不要忙于下结论,下断语,而是让学生各自申辩自己的理由,展示争论才是我们的理想境界,不管争论双方所持观点正确与否,学生都能在争论中锻炼思维能力。

三、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读书,实践,成长!

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 篇2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活动,有效性

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注重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在教师引导下努力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有效教学应该包括有效果和有效率两个层面。我们知道,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

一、借助“信息差”,树立明确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精准的教学预设,必须首先“定标”即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导航。上述两个例子中,执教老师就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环节目标。笔者认为,我们要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出发,在英语课程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全面、具体、系统地考虑分析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点,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确定多维、立体的动态目标,特别要考虑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不可越位,也不可缺位。在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时,我们可以借助“信息差”这个概念来实现真实意义上的语言交际,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悬念和挑战,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空间。信息差(information gap),即信息不对称,是指持不同信息的双方通过交际手段交换信息、填补空白,从而完成交际任务。英语就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而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定标”时,不仅要看到教材所显现的认知目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明确教材所隐含的能力目标(功能),更要挖掘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目标。

当然,新课标强调生成,呼唤生成的课堂。但预设和生成,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或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例如,在4B 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中,该课的教学目标即预设是要让学生运用Whose...is this?和Whose...are these?来询问物品属于谁的。我们只有把预设设定好之后,才能检验生成。但是在生成时,要考虑到生成的深度。低层次的生成是要让学生会运用这两个句型,熟悉单复数的变化,能在两者间自由切换;而深层次的生成则是要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要会举一反三,学生在本课中也要自然的能运用Whose...is that? 和Whose...are those?这两个句型。只要我们因势利导、点拨导航,巧妙解决“生成”,就不会置“动态生成资源”于不顾,反而能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体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

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奠基有效课堂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多数教师能够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但在设计时往往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

因此,教师要在遵循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使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关,能为目标服务;使活动形式多而不乱,有语言知识作支撑;使活动活而有序,具有可操作性;使活动真实,并体现开放性;同时还应考虑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种因素,使每个活动在目标下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切莫把课堂教学娱乐化当成课堂教学有效化

纵观有些教学活动,有的老师只一味的追求课堂气氛而忽略了教学的本质。笔者上次听了一节英语展示课,展示老师当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把说唱蹦跳,听说读写都包含了,并且在黑板上贴了三张小丑图,通过游戏比赛让赢的小组的队员上台前为小丑任意贴上五官。这些活动虽然提起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但是整个课堂语言输出的部分不多,并且只是简单的操练了新授句型,并没有一些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有些活动的设计并未能真正的起到有效课堂的作用。

四、持续反思,为有效课堂增色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样“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用则殆”。教育是实践性智慧,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持续的反思,并把反思导向深入,最终实践教育教学的创新,提升育人的质量。因此,持续反思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

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整合学生教学目标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95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更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那么对于高中政治学科而言如何促进学生知、情、能全面发展呢?本文结合经济生活中的部分教学案例就如何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建设谈几点笔者的看法,不当之处,还望斧正。

一、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

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看,学习环境的建设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其中“情境” “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四大要素,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有意义地自主构建知识。这一理论对教学设计的要求更高了。为了创设更为有效的学习环境,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不仅要细致地分析教学目标,还必须要思考创设的情境是否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二、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我们要想有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唯有如此,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动机才能维持在最佳水平。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顺着学生的观点、思维,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课堂的生成。学生有一种探究获知的成就感、幸福感,就能够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哪怕是残缺的,都是好的,因为有了生长点,思维才有了生命力,比我们传统教学的“移植”容易活。

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中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笔者放手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等观点进行讨论。从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真实的消费意识出发,将矛盾的几个观点拿出来再举实例讨论,从而实现观点的统一,即正确的消费观必须“避免盲从”“量入为出”。最后,笔者从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活环境入手,引导学生生成“绿色消费”的意识,从当前“雾霾”环境产生的原因出发,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追求消费品质是正常的,但是千万不能透支了未来的生活质量,必须保证经济增长和消费的可持续性。

三、从教教材过渡到用教材教

“教材只是个例子”,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教学前就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反思教材中的内容和资源是否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哪些资源才能够更有效地将学生带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来。

如经济生活的教学,笔者会反思学生的经验和熟悉的环境在哪里。学生熟悉的经济内容就是“消费”,再看教材,这恰好也是教材内容布局的一个主线。

课堂顺着“消费”这一主线可以有序铺展。如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可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商品”(如手机、电脑等)、“货币”及“价格”等概念入手。和学生在聊生活中的事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被带入了经济学理论的世界,通过相互讨论、交流、思考,一步步揭开了经济学的神秘面纱,发现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学本质:“我们所消费的商品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价值。”当学生对经济学原理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后,抛出下一个问题:消费的“源头”在哪里?消费又是由谁决定的?让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当观点接近“生产决定消费”时,学习也就很自然地进入了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顺势而教,接着进入第三、第四单元的学习。整本教材从学生最为熟悉的经济生活现象——消费出发,由近及远、层层推进,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整个教学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政治课堂不仅要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和解决,还应该倡导学生提问,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暴露出来,让教师宏观上把握学生与教学目标之间还存在多大的差距。提倡学生驳问,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深入的结果,其出发点就是我们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体现了教师博大的胸怀。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们千万别以“超范围了”“没有讨论价值”来简单地应付,要评价学生提问的精妙之处。对于有价值的问题应该作为课堂的生成点,师生共同探讨,找出最合理的解释。如果是个别学生的学习困惑,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与其个别交流。

天鹅的故事教学案例 篇4

教材背景: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群天鹅齐心协力与恶劣的环境抗争的故事。课文是以天鹅的三次啼叫声为线索,描写的是三个画面。文章中用了生动感人的语句描写了老天鹅的奋不顾身和坚强勇敢的品格,到最后其他天鹅是由看到自己加入破冰中去,体现了天鹅们的齐心协力。文章通过对天鹅三次啼叫声的想象,把天鹅们拟人化,给了天鹅们崇高的人格精神。学习这篇课文,是让学生们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渡难关。

案例描述:

体会天鹅们的第一次叫声。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课文的1、2节并且思考:因为什么,天鹅会啼叫?

抓重点词语理解:

生:寒潮突然降临中的“突然”,说明天鹅们都没有做好准备。生:上冻这个词语意味着天鹅将失去食物,面临生存的危机。(出示贝加尔湖面图片)

(2)师:那此时,它们的心情——(生:着急、悲伤、惊慌),指导朗读。

师:谁能带着着急惊慌的心情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过渡:正在众天鹅惊慌失措的时候,冰面上出现了惊人的一幕。让我们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的,默读课文第3节,注意(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1)师:你被哪些词语感动了?

生:我被“腾空而起”这个词语感动了。

师:那你能用动作演示一下吗?对啊,老天鹅是拼命往上飞,那它飞那么高,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生:老天鹅飞那么高,目的是为了使下落的力量更大一些,能快点把冰破开。

(2)师:这里为什们把老天鹅的身体比作石头呢?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形容老天鹅下落速度快,力量大。

师:请你们试试重重扑打冰面的感受。(生用自己的拳头打在桌面上。)

师:你们现在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痛、很疼„„

师:是啊,它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扑打冰面,这里可以说明老天鹅有哪些精神呢?

生:奋不顾生、勇敢、坚强 板书:奋不顾身、坚强勇敢(3)那这里的省略号又说明什么?和老师一起来读读第3小节,大家就明白了。

师: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 生: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

师: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老天鹅又一次„„ 生:腾空而起„„

师: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得更厉害了。老天鹅再一次„„

生:腾空而起„„

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所以这个省略号又写出了老天鹅有着怎样的精神呢?

生:顽强和坚韧、勇于牺牲、坚持不懈 板书:坚持不懈

师:看到老天鹅这样,你担心吗?感动吗?那让我们带着这份担心和感动,再读读第三小节。

案例反思:

在这个案例中,我觉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在理解寒潮和上冻这两个词语的时候,我用多媒体出示了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能更直接地了解到当时贝加尔湖畔环境的恶劣,体会当时天鹅们啼叫时的心情,能更有利于朗读。

还觉得好的一点就是在体会省略号的运用时,通过师生的合作朗读,让学生自己更容易地体会到省略号的作用,突出老天鹅当时破冰的动作和坚强,坚持,牺牲自己的品质。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案例分析 篇5

《邮票齿孔的故事》是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当我和学生们一起学完这篇课文,在要结束课文时,我说道:“学了这篇课文,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几只小手高高的举起。我点了一个叫颜田丰的同学,她说:“我想说一个词,那就是‘创造’”。听了她的发言,我为之一震,立刻伸出大拇指夸奖道:“说得好!你真是太棒了!”在她的启发和我的夸奖下,更多的小手了高高地举着,有的说“智慧”,有的说“观察”,有的说“动手动脑”,还有的说“勤思勤问”。这时又有一个叫蒋凯的小男孩站起来说:“汪老师,我想说句话,‘观察才能有创造!’”,听到这儿,我激动的说:“你太聪明了!来同学们,我们把掌声送给他!”,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掌声。

在这掌声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话像一颗颗明亮的珍珠展现在同学面前,特别是当张小丽的一句最经典的话一出口,立刻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这句话是“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要认真的思考,不断的去实践。”

我禁不住内心的喜悦大声说到:“你太了不起了!”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她说的这句话,并在这句话的后面写下了她的名字。就这样一句学生格言或者说学生的“名人名言”诞生了。学生们此时也非常兴奋,都在积极的思考,都想创造出自己的名人名言。此时,同学们思维的大门被打开了,智慧的火花在碰撞,心与心在一起相互交融。他们的话语是那么的朴实、那么的稚嫩,但那是来自于内心的声音,来自于心灵的语言,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思想上的共鸣。从那以后,每学完一篇课文,同学们都会把他们学习本文后的感受,以格言或名言的形式呈现出来。现在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名人名言。

由此我想到,我国自古就有教育者提出了“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的观点,而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现代教育的观点也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老师的热爱、尊重、期待中去主动学习,为实施新课程创造必要的条件。

这也就是新的课程给我们带来的课堂教学中建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利于师生、生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地获取新知。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率,形成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新课程教育不是单一的学科教育,不是给学生上一门名为“新课程理念”的课,而是教师要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的一种思想、一种强烈的意识和切实的行动。新课程急待实施,最主要的是要发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作用,把握契机,巧妙施教,努力将新课程理念落在实处。教师要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的一种思想、一种强烈的意识和切实的行动。它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天赋条件,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使其在基本素质方面打好基础,为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语文课程还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一句话,他们应当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而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感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当学生默读课文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而每个人感悟到的又不尽相同,所以我就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故事 篇6

学校安排我接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这对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我来说,是一个考验。开始我认为小学科学课就是引领学生自己随便谈一谈,说一说,做一做。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因为科学课有很多实验,这要求老师要很好地组织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记得我在讲授《风的形成》这一课时,刚开始布置实验没有几分钟,正当别的同学都安安静静地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着手做实验时,突然在徐玮江同学的位置处冒出了黑烟。吓得旁边的女同学大叫,“老师,徐玮江冒烟了。”我赶紧走过去,查看原因„„可是这时,他早已吓得藏起了作案工具,黑烟也已渐渐散去,我不明白这个黑烟是如何冒起的。我看了一会儿,说:“徐玮江,你的实验相当成功,只是风变了颜色,你是如何做的?能不能给咱们同学和老师说一说?”徐玮江一看,我没有批评他,反而赞同他的做法。这时,他的胆子大了起来。他走到讲桌前,给我们师生当起了临时的小老师。他一边讲解,一边操作,说:“其实,我刚才也是按照老师讲的方法来做的,只是我手中还有一根蜡烛,没什么意思,就随手点着了,然后把蜡油滴在蚊香上。就这样了,也不知什么原因,就起了浓浓的黑烟!”随着实验的进行,当蜡油滴在了蚊香上,就真的出现了黑烟,“你们看,就是这样其中一部分黑烟沿着演示器向右,再向上冒出,这就是所谓的风的形成了;可是还有一部分直接向上冒出了。”我随机鼓励他,“你的一次捣乱,让我们每个同学,包括老师都很清楚地看到风的形成!我们还得向你学习这种精神呢!你知道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就是敢于突破常人的思维,用别人没有用过的东西来做的实验,你很有科学家的天份呀!”“谢谢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们讲解一下风的形成原因呢?”“因为演示器里蜡烛的点燃,让周围的空气变热,上升;而蚊香的左侧放了一块湿毛巾,降低了周围的空气温度了,蚊香的烟就沿着实验器补充过来了。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及时补充,就形成了风。”“你说的真好!看来你真的理解了风的形成原因了。可是,对于刚才出现的黑烟现象,你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别的同学知道吗?”“不知道„„”“那好,今天我们的作业就是回家查阅资料,寻找一下这个实验起黑烟的原因。”第二天,我一到学校,徐玮江同学就找到我,说:“老师,我知道了。黑烟就是因为碳没有完全燃烧!”“你真棒!通过自己努力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以后要更努力呀!”„„

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 篇7

语文课程要体现新课改精神, 由课内到课外, 开阔学生的语言思维, 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 努力尊重学生的观点。必须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去品味语言文字, 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才能收获对文本个性化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 引导学生弄清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表现在哪三方面, 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感受。

(3) 结合语言文字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古希腊神话。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创设情景、填空补白、发挥联想等方式体会普罗米修斯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作者对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对英雄行为由衷的钦佩之情。

(2) 培养学生对古希腊神话等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自主探究中反复感受文本语言, 潜心研读、品词析句, 感悟普罗米修斯的英雄精神。

难点:从有关语段中体会人物心情、人物品质。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读题质疑, 激发学习欲望

(1) 这节课, 让我们再次走进古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读一遍课题。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 读了这个故事, 普罗米修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板书:伟大的英雄)

(2)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你想知道什么?生回答后, 师梳理为两个问题:“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体现在哪里?为什么称他为英雄?”

(3) 请大家打开书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画出相关语句, 在旁边做好批注, 写上自己读书的感想体会, 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2. 朗读感悟, 品词析句, 体会英雄行为

(1) 师: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体现在哪里? (板书:有同情心、带来火种、忍受折磨)

(2) 师:“有同情心”, 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预设生 (句段一) :“只要他们有了火, ”普罗米修斯对自己说:“他们至少就可以取暖和做饭了;以后他们可以学会制造工具, 给自己盖房子住。现在没有火, 他们的日子过得比野兽还要坏。”他鼓足勇气去见主神宙斯, 请求他把火赐给人类。“人类必须有火”, 普罗米修斯把长芦苇秆的一端触到火焰, 绒髓点着了, 慢慢地燃烧起来了。他揣着那个宝贵的火种赶回出发前的地方。

师: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同学们在脑海里想象, 如果人类没有火而在黑暗的环境下, 人们将看不见什么?看不见什么?还看不见什么?甚至看不见什么?在这漫漫无边的黑暗中你会感到—— (恐惧、害怕、不安) 。当你恐惧时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火) 当你害怕时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火) 当你不安时你最需要的还是什么? (火) 普罗米修斯看到这个场景, 他的心情怎样? (沉重、难过、心疼)

师:他为谁沉重?为谁难过?为谁心疼? (人类) 这一切的感受都源于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 (爱) (板书:爱)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段一。

师:“带来火”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预设生 (句段二) :他把几个冷得发抖的人从山洞中叫出来, 为他们生了火, 教他们用火取暖的方法。不久, 人们家里都燃起了欢快的火焰, 男男女女围在火的周围, 得到了温暖和幸福。他们感谢普罗米修斯从太阳那里带来这份神奇的礼物……

师: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当人类有了火后可以干什么?可以干什么?还可以干什么?有火的日子真是——温暖、幸福。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幸福仅仅是吃熟食、取暖和生活的本领吗?他带给人类的究竟还有什么?填空:火, 使人类从痛苦走向______, 从黑暗走向________, 从疾病走向______, 从蛮荒走向______。当普罗米修斯看到这场景时, 他的心情怎样?这一切的一切感受都源于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 (爱) (板书:爱)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段二。

师:“忍受折磨”, 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预设生 (句段三) :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类伟大的朋友, 这个曾经把火带给人类, 使人类脱离苦海, 教会人类怎么生活的伟大英雄, 如今却身缠铁链被拴在山崖上。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 冰雹敲打他的面庞;凶猛的大鹰在他耳边尖叫, 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躯体。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的苦痛而不哼一声, 决不乞求仁慈, 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

师:全班同学齐读这段话, 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普罗米修斯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拴在、呼啸、敲打、尖叫、撕裂) (出示课件普罗米修斯被束缚的图片) 师旁白:一心为人类着想的普罗米修斯, 此时被锁在高高的悬崖上, 脚下是万丈深渊, 令人不寒而栗, 这极其恐怖的悬崖上, 他将遭受怎样的痛苦和煎熬呢?

文字补白:炎炎夏日, 山上五十度的高温, 他____________

寒冬腊月, 北风刺骨, 没有御寒的衣物, 他____________

雷电轰鸣, 暴雨抽打, 他______

师:一年过去了, 十几年过去了, 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过去了, 整整三万年普罗米修斯经历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 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他的痛苦吗? (预设:痛不欲生、痛苦万分、难以忍受、生不如死) 是呀, 在这可怕的悬崖上, 普罗米修斯简直生不如死, 整整三万年, 他后悔了吗?动摇了吗?屈服了吗?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师:普罗米修斯忍受着这样的痛苦都是为了谁?这一切的一切感受都源于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 (爱) (板书:爱) 同学们此时想说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段三。

师:一年又一年, 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过去了, 面对宙斯心狠手辣的折磨, 我们能让这位为人类驱走黑暗带来光明的火神永远承受这样的痛苦、折磨吗?人们是怎么对待他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段四。

师:普罗米修斯终于获救了, 听到这个消息你们的心情怎样?此时此刻想对普罗米修斯说些什么? (板书:敬佩、赞颂)

3. 总结全文, 升华感情, 领悟英雄精神

(1) 师:在你心目中你认为什么是英雄?说说你对英雄的理解。学到这你知道为什么说普罗米修斯是英雄了吗? (复述板书回答这个问题)

(2) 师拓展奥运圣火的由来, 进一步了解普罗米修斯精神。

(3) 师:既然他是英雄, 我们就要为他高歌、为他塑像, 让他永垂不朽。请同学们说说为他塑一个什么形象。

(4) 师:雕像塑成了, 让我们一起在旁边刻下一首永不磨灭的诗歌吧。 (出示课件配乐朗读诗歌:)

普罗米修斯赞歌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身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啊!巨人, 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

送来光和热,

送来人类新的纪元!

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躯体, 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不, 你给予我们的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

勇敢、坚强、博爱、无私,

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5) 师小结:正如诗歌所写, 普罗米修斯不仅是物质的火种, 更是永恒的精神火种。

师:同学们,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美丽的神话──

生:普罗米修斯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拯救人类的火神──

生:普罗米修斯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坚强不屈的英雄──

生:普罗米修斯

4.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濡染神话传奇

自选作业:

(1) 摘抄课文中积累的好词佳句,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课文描写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呢?

(3) 马克思说过:希腊神话是人类美丽童年的诗。课文中提到的宙斯、海格利斯、赫利俄斯等, 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 大家可以找有关的书读一读, 了解了解, 如《荷马史诗》、《神谱》、《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解放的普罗米修斯》等。

附:板书设计

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 篇8

1.free talk

T:Can you tell me the way of getting information?

S1:We can get information by reading magazines.

S2:We can get information by reading newspapers.

S3:We can get information by watching TV.

T:What does a television have?

S4:A screen for people to see pictures.

S5:A remote control to choose the channel.

教师呈现一个brainstorm图示,总结日常生活中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

分析:提问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教师提问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实践和思维,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首先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提问,让学生想得“深”,使得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广泛联想,拓展思维空间。

2.总结获得信息的途径之后,教师展示Eddie和Hobo在谈论电视的图片,教师问:What are they doing?学生回答: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machine.接着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了role play的训练。

T:Does Eddie know what the machine is? Do they know the mouse?

指着图片问:What is it?What is it used for?操练本课时的重点句型:Why isn't the machine turned on by Eddie? What's the humor?

分析:教师一系列的提问旨在重视学生课堂语言的输入量和输出量,通过大量细致的问答,让学生把握操练使用语言的机会,也从刚上课的紧张中慢慢放松下来,并从卡通的幽默中获得学习英语的快乐,学生开始兴奋起来。为下面的高效率参与课堂做好心理准备。

3.在了解Eddie和Hobo的无知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Can you help Eddie and Hobo to get to know about the computer?接着展示电脑各部分图片,讨论各部分的名称,在认识了电脑各部分和它们的用途之后,教师进一步问:What can you use your computer for?学生回答:We can use it for searching for information.操练be used for;接着巩固What can we use computers to do?操练be used to句型。

分析:教师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自然、巧妙。自然表现在引导孩子热心助人的心理,又一步一步从操练be used for过渡到be used to;巧妙在于教师驾驭教材、整合教材的能力。教师巧妙地把Vocabulary的教学内容安排在这里,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这是本课时的重难点,教师有层次地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4.熟练掌握重难点之后,开始对话的操练。教师展示对话:

A:What do you usually use your computer for?

B:I usually use it to…

A:Why?

B:Because…

A: How often do you use your computer for?

B: I use my computer to…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两组展示之后,提示语消失,教师又找一组学生表演。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对话的精髓,表演非常成功。

分析:课堂上对目标多次认知、操练和运用,加深了学生对目标的识记和再现。

在两组展示之后,提示语消失,这就是巧练。巧练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训练,并提高自身技能的活动。

5.教师问:We have helped Hobo and Eddie know the parts and uses. How can we help them use the computer?大屏幕展示对话:

Eddie: Can you show me how to find restaurants in Beijing, please?

Hobo: Yes, of course. Just double-click the ‘restaurant’ icon and it'll open. You can choose the biggest one.

Eddie: Do you mind telling me…?

分析:这段对话是课本Speak Up 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活动,不断改变自己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要让学生积极思维,参与教学活动,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

6.Ask for help and offer help, talking about how to use a computer. After that, do a close test.

Can you show me how to make the keys right,please? A computer has a s____, so we can see what's on it. There's a k___, too. We can do word processing with it. …

7.Homework: Talk about the parts and uses of a computer.

案例故事 教师职业道德与理想 篇9

教师职业道德与理想作业

漷县镇中心小学 黄卫国

那一年,我来到了一所新的学校。相应的接了一个新的班级——二年级。班里有个小姑娘,瘦瘦的,留着齐耳的短发,眼睛大大的,胆子却很小,特别不爱说话,而且学习成绩跟别人相差甚远。虽然已经上二年级了,但语文不会拼音,数学上做计算题抠手指头,遇到应用题就更是一塌糊涂。一年级时的考试成绩语文将将及格,数学根本不及格。班上的孩子都用她家乡的话叫她“本汤,”意为笨蛋。当别人这么叫她的时候,她总是无奈的低着头,没有任何的反抗,一副很自卑的样子。

后来,我了解到她是福建人,父母在建材城做石材生意,她在家里是老大,还有弟弟和妹妹,平时根本没人管她,一切靠自己。一年级时由于生病,歇了一个星期,再上学就跟不上啦。我心里很清楚,刚学了一年的知识,只要她肯学,一定能赶上其它同学,我心里充满了信心。为了提高她的成绩,为了培养她的自信心课上,在我讲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对视,目光碰撞在一起,我知道她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她渴望提高,渴望进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给予了她更多的关注,当我讲到某个知识点时,我会特意的看看她是不是会了,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会请她来回答,回答对了,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同时让其他同学为她鼓掌祝贺。课后,她做作业时出现错题,我不会责备,更不会训斥,我会和她一起找原因,一点一点地直到改对为止。渐渐地,她学习上有了积极性,上课特别认真的听讲,认真的写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课间经常不出去玩,还在认真地写。写完后,会高兴地跑到我跟前恭敬地说:“老师,我写完了。给您。”由于她的刻苦努力,她的付出,她取得了很大进步。虽然和别人还有差距,但这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更可喜的是,她对学习很主动,很积极,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其他孩子也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再也不叫她“本汤”了。

元旦那天,小姑娘送给我一张贺卡,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老师,我真希望您,能教我到六年级。看得出,她喜欢我,我无声的爱,她感受到了。我也幸福的笑了,享受着这份快乐。

案例思考

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 篇10

有一个老太太去市场买菜,买完菜路过卖水果的摊位时,看到有两个摊位上都有苹果在卖,就走到一个商贩面前问道:“苹果怎么样啊”?商贩回答说:“你看我的苹果不但个儿大而且还保证很甜,特别好吃”。

老太太摇了摇头,向第二个摊位走去,又向这个商贩问道:“你的苹果怎么样?”

第二个商贩答:“老太太,您要什么样的苹果啊?我这里种类齐全!”

“我要买酸一点儿的。”老太太说。

“我这边的这些苹果又大又酸,咬一口就能酸的流口水,请问您要多少斤?”

“来一斤吧。”老太太买完苹果又继续在市场中逛。

这时她又看到一个商贩的摊上有苹果,又大又圆,非常抢眼,便问水果摊后的商贩:“你的苹果怎么样?”

这个商贩说:“我的苹果当然好了,请问您想要什么样的苹果啊?”

老太太说:“我想要酸一点儿的。”

商贩说:“一般人买苹果都想要又大又甜的,您为什么会想要酸的呢?”

老太太说:“我儿媳妇怀孕了,想要吃酸的苹果。”

商贩说:“老太太,您对儿媳妇可是真体贴啊,您儿媳妇将来一定能给你生个大胖孙子。前几个月,这附近也有两家要生孩子,总来我这买苹果吃,你猜怎么着?结果都生个儿子。您要多少?”

“我再来二斤吧。”老太太被商贩说得高兴的合不拢嘴了,便又买了二斤苹果。

商贩一边称苹果,一边向老太太介绍其它水果:“橘子不但酸而且还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有营养,尤其适合孕妇。您要给您儿媳妇买点橘子,她一准儿很高兴。”

“是吗?好,那我就再来二斤橘子吧。”

“您人真好,您儿媳妇摊上了您这样的婆婆,真是有福气。”商贩开始给老太太称橘子,嘴里也不闲着,“我每天都在这摆摊,水果都是当天从水果批发市场批发回来的,保证新鲜,您儿媳妇要是吃好了,您再来。”

“行。”老太太被商贩夸得高兴,提了水果,一边付账一边应承着。

从此,这个老太太就成了这个商贩的老客户了,而且是非常牢固的常客。

三个商贩都在贩卖水果,但结果却不同。

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商贩的真正区别在哪?

首先,第一个商贩,比较简单,他是在讲道理,而且是一味的向客户灌输自己的道理,甚至连客户真正的需求都没有弄清楚。所以,他什么都没有卖出去,这个商贩层次是最低的。在现实中,恰恰这类销售人员最多,大量的销售人员一旦接触到客户,就试图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灌输给客户,希望其中的哪怕一个亮点能够打动客户,从而让客户产生兴趣。但是,恰恰是这种做法,是最让客户反感的,而且是效果最差的。作为一个销售,首先应该学会的就是倾听,而不是灌输。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商贩。这个商贩比第一个强很多,他懂得倾听,并且,他成功的获取了客户的需求:我要酸一点的。于是,他成功的销售出去一斤苹果。这里我们来看看,这个商贩没有一味的去灌输自己的道理,而是倾听到了客户的信息,也就是老太太的需求,这个信息是客户的改造信息,也就是说,这个信息是客户经过自己大脑加工后得出来的信息。

在现实中,一批做销售比较有经验的,有一定业绩的好销售人员,大多属于这个层次。他们大多数比较善于搞好客户的关系,从而获取客户的需求——改造信息。同时,在这种“感情”基础之上,想办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形成销售。但是,这类销售人员往往很难真正摆脱被客户牵着鼻子走的困境。

现在,我们重点来看第三个商贩,显然,这个商贩比第二个商贩又高一筹,他真正做到了顾问式营销。他才真正摆脱了被客户牵着鼻子走的困境,不仅成功的获取了客户的需求,还成功的引导并挖掘了客户的新需求。

第一个商贩连老太太的需求都没有搞清楚,所以什么都没有卖出去,第二个商贩满足了老太太的需求,卖出去一斤苹果。而第三个商贩在老太太自身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居然又创造性的卖给老太太两斤苹果和两斤橘子。

更可怕的是,从此,这个老太太就成了第三个商贩的老客户了,而且是非常牢固的常客。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老太太以后再来这个市场,她还会去找前两个商贩吗?再长远一点,考虑到有许多的“老太太”,如果时间再长一点,还会有第一和第二两个商贩什么事情吗?这才是第三个商贩真正可怕的地方。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他像第二个商贩一样,倾听,并听到客户的需求——改造信息。不过,这时,他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想办法进一步挖掘到客户的本源信息(未经老太太自己加工和改造的信息,是老太太之所以要买水果的根本原因)——儿媳妇怀孕了。从而,成功的销售出去两斤苹果和两斤橘子。

这里,要获取客户的本源信息比较容易理解,但在现实中,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取本源信息,又如何真正去引导和挖掘客户需求,这是“落地”的关键。答案依然很明显,还是本源信息。在销售中,第一步,我们要听,不仅听到改造信息,更要听到本源信息;接着第二步,第三步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个本源信息,利用我们的本源信息不断的去引导客户,并挖掘客户需求,产生持续的销售。就此,我们细致的回顾一下案例中第三个商贩的销售过程。

当听到客户的改造信息(要酸一点)的时候,这个商贩没有罢手,马上问了句:“一般人买苹果都想要又大又甜的,您为什么会想要酸的呢?”这里大家要注意,“一般人买苹果都想要又大又甜的”这在老太太看来是个本源信息。这个商贩用这个本源信息成功的引导出了客户的本源信息——“我儿媳妇怀孕了,想 要吃酸苹果。”这是第一步,成功的挖掘到了客户的本源信息。这里值得重视的一点是,第三个商贩是用自己的本源信息挖掘到客户的本源信息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在用本源信息进行交换。你对别人说本源信息,别人才会给你本源信息,反之,你给改造信息,别人绝不会给本源信息,你给道理,等待你的就很可能也是道理。于是,用道理沟通,大多数情况下就是道理跟道理之间的“吵架”。

接着,针对客户的本源信息,商贩开始进一步的引导。“前几个月,这附近也有两家要生孩子,总来我这买苹果吃,您猜怎么着?结果都生个儿子。您要多少?”结果,客户“我再来二斤吧。”再次注意,这里“前几个月,这附近也有两家要生孩子,总来我这买苹果吃,结果都生个儿子。”在老太太看来依然是本源信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里,这个商贩不是用本源信息来引导,而是用改造信息(您知道吗?如果您儿媳妇吃了我的苹果,肯定能给您生个大胖孙子)来引导,效果又会如何?老太太会信这句话吗?更可怕的是老太太还会信任这个商贩吗?还会有下面的故事吗?所以,再次强调:引导客户一定要用本源信息,而不是改造信息。

之所以要用本源信息,而且必须用本源信息来引导客户,原因在于,要想成功引导客户,最基础的是得到客户的信任,而道理、改造信息都在很大程度上让客户自然的产生怀疑,只有本源信息才能真正引起客户真诚的信任感。

再说的现实一点,人们最相信的是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别人强加的判断结论。而道理和改造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会让客户感觉到我们是在强制性的灌输客户一个结论,让客户接收这个意识判断,客户往往是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的,如此一来,几乎是不可能让客户对我们产生信任感的。反之,我们只提供本源信息,本源信息最大的好处在于,它不带有我们的结论性的观点,而是让客户感受到我们对客户的尊重,把意识判断的权力全权交给客户,由客户自己去判断,因为只有客户自己的判断才能够真正打动客户。所以,当我们不断的提供本源信息时,很容易让客户感受到亲切感和信任感。同时,也只有本源信息才能真正达到这个效果。所以,我们必须用本源信息去引导客户,而不是别的。

我们继续看商贩的引导过程。当获取了客户的本源信息,并用另外的本源信息成功的引导客户产生销售(两斤苹果)之后,这个商贩并没有就此罢手。接着,他进行了第二次引导。“橘子不但酸而且还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有营养,尤其适合孕妇。”依然是本源信息,从而让客户产生了新的需求,并产生了再次销售(两斤橘子)。

但是,到这里,商贩依然没有罢手,要知道,在买方市场的环境下,挖掘到一个客户是多么的不容易,珍惜客户是多么的重要。最后,商贩又用了个本源信息(我每天都在这摆摊,水果都是当天从水果批发市场批发回来的)成功的引导客户成为了他的老客户,成为了他的常客。

综上,我们可是把销售分为说教式销售、关系型销售和顾问式销售三个层次,如下表所示。

销售层次

表现

所用信息

最终效果

顾问式销售 引导

本源信息

真正获得客户信任;成功挖掘客户需求;

关系型销售 满足

改造信息

能实现部分销售;被客户牵着鼻子走。低

说教式销售 灌输

更偏向于道理

几乎不会成功。

说教式销售:

这类销售的特点就是一味的灌输,而且讲的也更偏向于道理,很少真正倾听。一般大量的初级销售都是这样,而这种销售模式几乎是不会成功的,成功也很可能是撞上的。不过,目前倒是有不少公司采用这种销售模式,其主要功能也只在于“扫荡”。

关系型销售:

这类销售的特点在于非常在乎客户,主要做法就是一味的满足客户的要求,往往被客户牵着鼻子走。但相对于说教式销售而言,已经有很大的进步,而且,这类销售有实现销售的可能性。一般,有业绩的销售人员多数是这类,更倾向于维护好客户的关系。能够倾听,不过,倾听到的大多是客户的改造信息,而且往往也只是用改造信息在与客户交流,不能很好的引导客户。

顾问式销售:

上一篇:《学习型教师-世纪工程》心得体会下一篇:励志少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