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药方》教学实录(共12篇)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听着你们响亮的问候声,看着你们鲜花般的笑脸,让我感到你们的生命是如此朝气蓬勃,如此鲜活美好。可是当厄运到来,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候,什么才是拯救它的良方呢?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5课(板书:5生命的药方),也许能带给你与以往不一样的感受。
3、大家齐读课题
(评价预设:从同学们深情的语气中老师听出了对生命的期盼。从同学们坚定的语气中老师听出了与生命的抗争。)
4、《生命的药方》是一个伤感而感人的故事。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心中产生过中哪些疑问?)
(生1:…… 生2:…… 生3:……)
同学们的心中有很多小问号,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文中。请同学们拿起书页,走进课文。请看读书要求。
二、初读感知
读书要求: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生命的药方指的是什么?
用笔画出相关的语句。
课件二:
1、指名读。
2、检测。
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现在我要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
读一读:
输血 帐篷 兴奋不已
咳嗽 厉害 泪如泉涌
课件三:
① 哪位同学愿意读读这几个词语?
② 词语同学们都能读准确,相信句子也能读得更好。看谁能把文中的语段读流畅。
我来读:
1、他们身上的钱快用完了……结果却杳无音讯。
2、10岁那年,德诺因为输血不幸染上了艾滋病。……并决心为他找到治疗艾滋病的药方。
课件四:
③ 谁还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
A、“不得不”当“必须”讲读d?i。
B、谁能说说“杳无音讯”是什么意思。
三、感受孤独
(一)1、《生命的药方》指的是什么呢?请读出你画出的句子。生读后,课件五:
“德诺患病后,最怕的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2、大家齐读。
3、德诺患的是什么病?学生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4、师:艾滋病被称为“超级癌症”、“世纪杀手”,人们对艾滋病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所以,当10岁的德诺因为输血不幸染上艾滋病之后,伙伴们全都躲着他。透过“伙伴们全都躲着他”,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 生2:…… 生3:…
师:是啊,德诺患病后,最怕的其实是孤独。
(二)面对难以治愈的疾病,面对无人理睬的寂寞,小小的德诺心中会是怎样的无助和孤独呢?请同学们快速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一天夜里,德诺 冷得直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个人待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
1、生读后,课件六:
2、请你们小声读读这段话。你从德诺的梦体会到了什么?(孤独、无助、害怕)
3、200亿年前的宇宙,多么空旷,多么荒凉,连一个人也没有。黑暗、寒冷、恐惧紧紧地缠绕着德诺,他像一只迷途的羔羊,找不到回家的路。--谁来读。
4、生读。
5、师范读。
6、指名读。
7、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这段话。
师:“知子莫若母”,所以,德诺的妈妈说:“德诺患病后,最怕的其实是孤独。”
德诺患病后,最怕的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课件七:
四、感受友情
1、孤独的德诺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个朋友艾迪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艾迪为德诺做了那些事,让他感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友情。请拿出笔边读边画边批注。(开始)
2、大家都自信地挺起了腰杆,谁能说说艾迪都做了哪些事?
相机板书:熬菊花汤 找费医生 塞球鞋 玩装死游戏
3、在这四件事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
汇报:
1、塞球鞋。
艾迪把自己的球鞋塞到德诺的手上:“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的手里,艾迪肯定就在附近。”
①生读后。课件八:
②齐读艾迪的话。
③艾迪这样做,这样说,是想告诉德诺什么?
(生1:…… 生2:…… 生3:……)
④德诺,快告诉艾迪,你做了一个什么梦?生1读:(一天夜里……)多可怕的梦啊,艾迪,快安慰安慰德诺吧!生2读:(以后睡觉……)
2、图片。
师:塞臭球鞋这件事是发生在去新奥尔良找费医生的路上。在求医的途中,艾迪又是怎样给了德诺快乐和友情的呢?请看课件九(文中插图)。
①谁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画面的内容?(生描绘)
②谁能读出与插图内容有关的语段?(生读)
③请同学们结合插图,放飞想象,德诺和艾迪可能会说些什么?同桌俩互相在一块说一说。
④哪同桌俩最勇敢,愿意当众演一演!
同桌1…… 同桌2…… 同桌3……
师:哪件事给你的印象深刻,其他同学也来谈谈吧!
生1:…… 生2:……
相机板书:(玩装死游戏)在这件事中,有哪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呢?请你先读出相关的句子,再谈谈你的感受。
生1:…… 生2:……
总结: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德诺在艾迪的鼓励下没有放弃与生命的抗争,虽然不能驱逐死亡,但他是在快乐的游戏中带着满足离去的,是在艾迪浓浓的友情中带着满足离去的。所以德诺的妈妈说:
“德诺患病后,最怕的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课件十:
五、拓展升华
表达心愿
如果我是医生,我愿尽自己所能为他治病。
如果我是他的伙伴,我也会 。
如果我是 ,我会 。
如果我是 ,我会 。
1、艾迪为德诺做了这么多,相信你们和艾迪一样善良。面对德诺,也会做出很多很多。
课件十一:
老师随机渗透艾滋病知识。
总结:孩子们,你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我替德诺谢谢你们!
2、是的,友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它就像明灯,照亮了德诺不长的道路,它就像星星,陪伴德诺度过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所以,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她紧紧地搂着艾迪。
“德诺患病后,最怕的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齐读课件十二:
3、同学们,现在你明白了吧,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相机板书:友情),生命是脆弱的,但友谊可以使它坚强,疾病有时并没有药方,但对于生命本身而言,友谊是一剂特别的药方。什么是友谊,艾迪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4、孩子们,你是怎样理解友谊的?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和课外积累,把你对友谊的理解写下来。
好!现在我们来各抒已见,畅谈友谊!
生1:…… 生2…… 生3:…… 生4:……
同学们,不管是你们自创的小诗,还是收集到的名言,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友谊的美好!
5、关于友谊,同学们谈了那么多,老师也联系课文内容做了一首小诗。请听配乐朗诵。
课件十三:配乐朗诵
6、最后,让我们在舒缓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课件十四: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生命的药方》说课稿
《生命的药方》讲述了14岁的艾迪救治、陪伴因输血而不幸染上艾滋病的10岁男孩德诺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纯真的友谊,是一曲人间真爱的颂歌。文中德诺和艾迪超越生死的友情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与学生分享这份感人至深的友情,使他们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呢?我主要实施了体验性阅读教学。
一、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体验性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生命的药方》这篇课文是朗读的好材料。我在教学时坚持以读为本,以读促学,读中求悟。如对全文中心句德诺妈妈说的话,我采用了层层递进、一咏三叹的朗读方法,使学生的情感在读中呈螺旋上升,逐步达到高潮。其它形式的朗读,如出示句子感受读,理解句子后有感情读,教师范读、引读,学生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都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明理。多角度地体验性朗读,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引导学生放飞想象,丰富体验。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基础上,对课文做出合理想象,从而开拓学生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抓住第一段中的关键句子:“伙伴们全都躲着他”,让学生展开想象,诉说德诺此时的种种处境,从而对德诺的孤独和无助感同身受,为下文感受艾迪无私的友情做了铺垫。我还充分利用文中插图,让同桌俩演一演,说一说,在去新奥尔良的路上,艾迪和德诺在小船里会谈些什么,使学生设身处地,真正走进了艾迪的内心世界,感受到艾迪对德诺不离不弃、真诚感人的友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有效拓展,加深学生体验。
小学生因知识储备有限,情感经验不足,往往难以入境,与课文主旨产生共振。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情感上得到共鸣。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如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假如我是--,我会--;假如我是--,我会--。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进行小练笔,写一写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出示教师写的小诗,老师配乐朗诵。内化精神,外化语言,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课尾放舒缓的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更是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了高潮。
总之,我在《生命的药方》一课教学中,采用体验性阅读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体验,唤醒了他们的创造潜能,促进了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但是课的最后,学生的感悟却克服了这种“单一”性,学生的笔端流淌出极其个性、多角度的想法:
“快乐不是金钱、权利可以买到的,健康才是快乐之源。”
“这一秒不绝望,下一秒就有希望。”
“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还有机会抱着朋友的一双臭球鞋。”
“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也对你哭,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
“面对困难中的帮助,乐观、向上、坚强是对帮助最好的回应。”
很显然,学生既看到了爱的施予者“不抛弃”的勇敢与坚持,又看到了爱的接受者“不放弃”的乐观与坚强。在死亡的威胁前,给予爱和接受爱,表达爱与回应爱都需要勇气,都特别温暖人心。
我不想否认,学生的这种多元感悟是教师引领的结果。学生是需要引领的,如果否定这一点,就否定了教学的必要性。
课前,围绕“引领”这个关键词我一直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这节课引领什么?二是这节课怎样引领?课后,围绕“引领”这个关键词我开始反思相应的两个问题:一是,再上此课我是否依旧引领学生将视点转向德诺?二是,再上此课我是否采用同样的方法引领学生走入德诺的内心?
再上此课我是否依旧引领学生将视点转向德诺呢?是。为什么?
这是围绕“艾滋病”展开的故事。一个小男孩德诺不幸得了艾滋病,在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纷纷远离德诺的时候,艾迪却极其勇敢地和他的朋友一起想方设法寻找挽救生命的药方。艾滋病有它的极端特殊性,例如无药可救、会传染。因此,一开始,我就觉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友谊”的教读者区分真朋友和假朋友的故事。那些远离德诺的孩子,那些告诫自己孩子远离德诺的家长,并不是什么坏人,并不是不看重友谊,他们只是克服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我想,他们内心应该也在为德诺的遭遇感到惋惜并为德诺的将来真心祈祷。
这时候,疑问就来了,艾迪与众不同的行为确实让人费解。在周围人把艾滋病的可怕浓重渲染的情况下,明明知道有危险,艾迪为什么还要和德诺在一起?心里也清楚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为什么却依旧执著地坚持为德诺寻医问药,难道真的就是简单地病急乱投医吗?在艾迪看来,“一起的过程”虽然无法阻止疾病,无法将病痛减轻,无法驱逐死亡,但是“一起的过程”可以带来温暖,而温暖可以留在心里,留在德诺的心里,也同时留在自己心里,给予是快乐的,给予就是生命的意义之一。
我一直相信,很多解读来自于疑问。我们再细读文本的话,最大的疑点其实不是来自于艾迪,而是疾病的承受者德诺。德诺已经十岁了,心里应该清楚,这些用五颜六色的花草熬出来的药不可能治好他的病。但他为什么还要喝呢?德诺心里清楚,凭借他们两个孩子的力量根本到不了千里之外的新奥尔良,世上也不存在能治愈艾滋病的药,那他为什么愿意和艾迪踏上漫长艰辛的寻医之路呢?对于一个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来说,最害怕听到的就是死亡这些字眼,那为什么德诺脸色苍白甚至感到人之将死的时候还答应艾迪一起玩装死游戏呢?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当我们意识到并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走近了这个故事的核心。
基于以上解读,我始终觉得教学这篇课文,我们研读的视角应该转向德诺。
再上此课我是否采用同样的方法引领学生走入德诺的内心?是,为什么?
通过语言深度进入他人情感和世界观内部,是一种能力———阅读能力。课外的阅读,这种“神入”的过程都是自主进行的,是没有外界的影响的。而在课堂中,教师绝不可能“袖手旁观”,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度地引领,因为课堂中的行为是一种教学行为,有教有学,教学互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怎么引领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呢?引领的方法有很多,我个人偏爱质疑。为什么?因为人类从出生开始,总是伴随着问题生存着,对于问题的探索与学习是一种本能。而且围绕问题的学习本质强调学习者对问题思考、探究、解决与感悟的过程,因此学习的结果也是个体对问题思考、探究、解决与感悟的结果。所以在中国的古话中,“学”和“问”是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再上此课,我还是会选择用“质疑”法引领学生走入德诺的内心。质疑也有两类,由教师提问和由学生来提问。言为心声,面对德诺说的话,由我来提问;行胜于言,面对德诺的举动,由学生来提问。
在这篇文章中,德诺说的话只有一处:“这天夜里,德诺冷得直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个人呆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对于这段话,教师问什么?怎么问?值得权衡。好问题的标准是因文随境产生变化的。在这里,教师提的问题如果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透过“意象”让学生体会到德诺内心真实、真切的想法,那就是好问题。思虑再三,我最终问:德诺的梦是真是假?其实辩论梦的真假是假,引导学生体会德诺对死亡的恐惧,对孤独的害怕,对快乐的渴望是真。如果学生觉得德诺真的做了这样一个梦,那我就追问,德诺究竟经历了什么,以至于做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梦?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学生觉得德诺没有做这样一个梦,那我就追问,德诺想通过这个奇怪的梦告诉艾迪什么?基于问题,通过语言,我们会体会到德诺复杂、痛苦的内心世界。
德诺喝了艾迪煮的汤,身体并不好转,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活多久。艾迪妈妈再也不让艾迪去找德诺了,她怕一家人都染上这可怕的病毒。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艾迪在杂志上看见一个消息,说新奥尔良的费医生找到了能治疗艾滋病的植物,这让他兴奋不已。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带着德诺,悄悄地踏上了去新奥尔良的路。
他们是沿着那条小河出发的。艾迪用木板和轮胎做了一个很结实的船,他们躺在小船上,听见流水哗哗的声响,看见满天闪烁的星星,艾迪告诉德诺,到了新奥尔良,找到费医生,他就可以像别人一样快乐地生活了。
不知漂了多远,船进水了,孩子们不得不改搭顺路汽车。为了省钱;他们晚上就睡在随身带的帐篷里。德诺咳得很厉害,从家里带的药也快吃完了。这天夜里,德诺冷得直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个人待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艾迪把自己的球鞋塞到德诺的手上:“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手上,艾迪肯定就在附近。”
孩子们身上的钱差不多用完了,可离新奥尔良还有三天三夜的路。德诺的身体越来越弱,艾迪不得不放弃了计划,带着德诺又回到了家乡。不久,德诺就住进了医院。艾迪依旧常常去病房看他,两个好朋友在一起时病房便充满了快乐。他们有时还会合伙玩装死游戏吓医院的护士,看见护士们上当的样子,两个人都忍不住大笑。
艾迪给那家杂志写了信,希望他们能帮忙找到费医生,结果却杳无音讯。
秋天的一天下午,德诺的妈妈上街去买东西了,艾迪在病房陪着德诺,夕阳照着德诺瘦弱苍白的脸,艾迪问他想不想再玩装死的游戏,德诺点点头。然而这回,德诺却没有在医生为他摸脉时忽然睁眼笑起来,他真的死了。
那天,艾迪陪着德诺的妈妈回家。两人一路无语,直到分手的时候,艾迪才抽泣着说:“我很难过,没能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紧紧地搂着艾迪,“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只球鞋。
赏析: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你在最快乐及最痛苦时想到的人;
朋友是耐心听你心里话的人;
朋友是你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做什么事都惦记的人;
朋友是你可以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放心地交给他(她)的人;
朋友是看到你缺点毫不留情地批评你,或宛然劝说你的人;
朋友是你为之骄傲,且为你骄傲的人;
朋友是和你买不同冰激凌再交换的人……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你的玩伴,你的同学,你的老师,你的知己,是另一个你!
一、说教材
《生命的药方》讲述了十岁的德诺因输血不幸感染了爱滋病,艾迪为他熬草药、找医生、塞球鞋、玩游戏,始终对德诺不离不弃。表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纯真、善良的友谊。正是有了朋友之间的关爱与生命的呵护,才给生活在无助、孤独世界里的德诺送去了快乐与内心的安慰。身体的疾病可以用药物来治愈,而心灵的痛苦与孤独,只有靠生命与生命的陪伴与呵护才能治愈,或许根本就无法治愈。感受艾迪与德诺之间深厚的友情与理解课题的含义,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二、说意图
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和同学们分享这份感人至深的友情,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呢?我想走的主要还是情感路线,实施板块教学,让学生感悟、品读,激发情感共鸣,深入体会“生命的药方”的含义。同时,力争在强调人文的同时落实语文工具性。
三、说设计
1、由病入手,走进德诺内心世界
德诺小小年纪就染上了艾滋病,这是不幸的,他的内心充满了孤独,充满了无助,充满了恐惧,孤独才是德诺最严重的病。学生对德诺的同情往往在他得了艾滋病这件事上,而会忽略德诺那孤独的内心。所以,课文伊始,就让学生先思考一个问题:“德诺是一个艾滋病患者,他的生活怎样?”通过思考,从而把学生关注点由关心艾滋病本身转移到对这位艾滋病病人内心的关注。通过找关键句子进行理解的方法,“‘从前’指的是什么时候?”从德诺生病前后伙伴们对他的态度对比,体会当时他身体的虚弱和内心的孤独、寂寞、无助、绝望。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前所交流的有关艾滋病的资料,让孩子体会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和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感受艾滋病患者不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还要承受对死亡的恐惧和孤独。从而对德诺的处境有了深切的体会,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为下文艾迪对他的关心和他们真挚的友谊作铺垫。
2、抓住言行,体会人物真挚友情
在了解了德诺的痛苦之后,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可怕的病魔,面对家人的反对,艾迪是怎么做的?让学生看到在德诺最孤独无助时艾迪为德诺熬药,带德诺看病,赠给德诺球鞋,陪德诺玩“装死”游戏。引发学生思考:其他伙伴避而远之而艾迪却与众不同,这是多大的区别,从而感悟到艾迪是一位真正的朋友。艾迪对德诺的情谊全在于他的言行之中,在于艾迪陪伴德诺的日日夜夜,让学生加深对友情的体会,了解艾迪所做的这一切都是缘于对德诺的那一份真挚的友情。
3、设置疑问,解读药方真正含义
题为《生命的药方》,那么艾迪究竟找到了生命的药方了吗?弄清了这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药方的真正含义。要用课题这根“发”而动全文这个“身”。通过学生自己对“生命的药方”的个性化理解和德诺妈妈对“生命的药方”的诠释,让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生命的药方”。并以德诺妈妈的话为突破口,更深层地理解一个“爱滋病患儿”的孤独与无助,理解艾迪所说的治疗艾滋病的药方,就是德诺妈妈所说的是治疗孤独的药方。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有时是脆弱的,但友谊可以让它坚强,疾病有时没有药方,但是对于生命本身而言友谊是一个特别的“药方”。
4、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关爱之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感悟从文字中流淌出来的真情,继而对学生产生情感触动,引起情感共鸣,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样才能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友情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又有几个学生能像艾迪一样在朋友有难之时始终不离不弃呢?关爱身边的伙伴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做到的事,可是往往身边有急需帮助的伙伴,学生却忽略了。所以,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孩子们,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对朋友,对自己身边爱你的每一个人,一定有了自己更多的思考,感人的故事不是只能存在于书本之中,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艾迪!”希望学生能在生活中关心身边的人,让友谊之花在我们身边开放!
附:教学流程:
(一)、交流初步印象
回顾,引出文中人物,交流对艾迪与德诺的印象
【设计意图:理解课文的题目“生命的药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要从课题入手的话,对学生来说要求较高。所以我选择从课文两位主人公入手,通过预习,学生对主人公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对他们的印象出发,导入课文的学习是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二)、感受当初环境
1.找出文中描写人们害怕艾滋病的句子
出示句子:
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艾迪去找德诺了,她怕一家人都染上这种可怕的病。
(指名读,交流艾滋病的可怕)
2.正因为人们对艾滋病的极度恐惧,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艾迪和德诺在一起了,那可想而知,其他孩子的家长会怎么做呢?
(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
伙伴们全都躲着他,只有比他大4岁的艾迪依旧像从前一样跟他玩耍。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找描写人们害怕艾滋病的句子,以及交流网上查到的关于艾滋病的资料,老师又适当补充当时德诺所居住的小镇上人们对艾滋病人的态度,渲染艾滋病在人们心中的恐惧程度,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人们对艾滋病的不了解及恐惧,为后文理解文中德诺的遭遇作铺垫。】
(三)、体会真挚友情
1.轻声读读课文,想想:艾迪为德诺做了哪几件事?
学生读课文,找答案。
出示填空:
面对不幸染上艾滋病的德诺,作为他唯一的伙伴,艾迪________________。
交流,师板书:采花熬汤、外出寻医、病房逗乐
2.学习“采花熬汤”
出示句子:
艾迪把这些花一朵一朵采下来,对德诺说,把这些花熬成汤,说不定能治好他的病。
指名读,谈谈你的理解
3.学习“外出寻医”
师:他们俩是在什么时候外出的?
出示句子:
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艾迪带着德诺,悄悄地踏上了去新奥尔良的路。
为什么在这么一个夜晚,而且是悄悄出走呢?
学生交流。
师:那他们是匆匆忙忙走的,还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3-4节,找出你的答案。
交流:
(1)艾迪用木板和轮胎做了一只很结实的船。
(2)为了省钱,他们晚上就睡在随身带的帐篷里。
(3)过了几天,德诺的咳嗽厉害起来,从家里带来的.药也快吃完了。
师:那他们找到那位医生了吗?
出示第5节,齐读。
那艾迪是真的放弃了吗?
出示句子:
艾迪给那家杂志写了信,希望他们能帮忙找到那位医生,结果却杳无音信。
理解“杳无音信”的意思。
【设计意图:“外出寻医”是课文描写最具体的一件事,从这件事中能充分说明艾迪为德诺的病可谓是用心良苦。通过读文本、找句子、谈感悟等多种学习方法学习课文,充分感悟艾迪为这次出走所做的精心准备,以及一路上的艰难困苦,感受艾迪对德诺的那份友情。】
4.学习“病房逗乐”
说话练习:看着病床上越来越虚弱的朋友,艾迪想: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句子:两个好朋友在一起时,病房里便充满了快乐。
体会“快乐”的不同含义。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的“快乐”对艾迪与德诺是不一样的,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快乐”的不同含义,体会德诺是真快乐,而艾迪是假装快乐,为后文作铺垫。】
(四)、领会“生命的药方”
出示第8、9小节,齐读。
填空练习:
艾迪虽然没有为德诺找到治__________的药方,却为他找到了治_______的药方,是这张药方让德诺感受到了________,安详地离开了人世。这张药方就是______,是________。
小结
【设计意图:以德诺妈妈的话为突破口,通过朗读、说话练习,从中体会伟大、无私的友情带给德诺的力量,“友情就是生命的药方”也呼之欲出,不仅顺利揭示了课题,也解决了本课的难点——“生命的药方”真正的含义。】
(五)、深化感悟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友情的名言。
2、师出示几句友情的名言,齐读。
一. 揭题导入
1.听着同学们响亮的声音,看着你们花儿一样的笑脸,我感受到了生命是如此美好,可是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什么又是拯救它的良方呢?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新课文,也许能 带给你与以往不一样的感受.请大家齐读课题:<生命的药方〉
2.质疑:读了课题,你心里有什么样的疑问吗?这节课我们除了要解
决以上问题,我们还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出示课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
1.老师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先书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渎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的主
2.用简短的几个字概括艾迪为德诺所做的事情。三,精读,理解内容,进行情体会感。
德诺很不幸,十岁时因为输血,不幸染上了艾滋病。那么,艾滋病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病呢?(出示课件)艾滋病是一种人体免疫系统方面的传染病,并且常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的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面对艾滋病这一全球流行病,世界各国一起就预防和关爱病患者展开了国际合作与援助。红丝带是世界艾滋病防治的国际性标志,它象征着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要用心来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小小年纪的德诺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他不仅要忍受病痛带来的折磨,在心理上也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
1. 课件出示:第一段。(1)指名读。
(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德诺要忍受怎样的痛苦呢?(3)从哪个词你体会到德诺非常孤独,非常无助 ?
(4)伙伴们一个个都远离了德诺,设想一下,此时德诺会想些什么? 多么可怜的德诺,我们看到了德诺孤苦无依的身影。(课件出示)3.德诺的内心是多么痛苦,联系下文想一想,德诺患病后这种内心的孤独与痛苦还在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德诺的这个梦表现了德诺恐惧死亡,内心世界孤独无依,同时也预示着德诺所剩的时间不多了;德诺的妈妈最了解德诺,她明白德诺内心的痛苦。)
4.虽然德诺是不幸的,伙伴们全都躲着他,但他又是幸运的,你从第一自然段那一句话可以看出来?抓住“依旧”〉“决心’等词,感受艾迪带给他的唯一希望和安慰。(二)合作述情。
1.请大家读文章的二至六自然段,我们具体了解艾迪是如何给德诺快乐和友情,使他因为有艾迪而满足的,勾画出这部分里使自己感动的句子。
2.四人小组交流,出示要求;(1)读勾画出的句子;(2)说说自己的感受。(1)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野菊花熬成汤喝,能减轻他的病痛.(艾迪想办法给德诺治病,给他治疗的帮助.(2)艾迪的妈妈不让他去找德诺;;;;;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艾迪对这份友谊的执著)
(3)艾迪在杂志上看到了一个消息;;;;;;(艾迪没有放弃对德诺的治疗,”兴奋不已“说明艾迪看到了希望。)
(4)一天夜里,德诺;;;;;;想想艾迪德臭鞋还在你的手里,艾迪肯定就在附近。(感受到艾迪的一只臭鞋对重病的德诺来说都如此重要,可想而知,艾迪在德诺心中的位置。艾迪把自己的球鞋送给德诺,给他安慰,同时也表达出这样的意思: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会陪伴着你,你永远不会孤独。
(5)艾迪依旧常常去病房看他,两个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病房便充满了快乐。(放弃求医后,艾迪陪德诺游戏,陪他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艾迪带给他无限的欢乐。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德诺在艾迪的鼓励下,没有放弃与生命的抗争,在病房里,依然会传出笑声。)请大家看一下这张图片,它体现的是文章里第几个自然段的内容?生读。那么,你猜想一下,这两个孩子哪个是艾迪,哪个是德诺呢?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大家注意一下这两个孩子的眼神,他们的眼睛里 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
(三)情感升华。
1. 那么,在艾迪的陪伴下,德诺战胜艾滋病病魔了吗? 课件出示。找生读课文。虽然德诺对这个世界,对亲人,对艾迪是如此的眷恋和不舍,但他还是被可怕的艾滋病夺去了生命。对于德诺的死,艾迪很难过,他自责自己没有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方,同学们,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听到艾迪自责的话,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 她泪如泉涌,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是伤心的泪水,更是感激的泪水,幸福的泪水,虽然儿子离她而去,但儿子取得安然,幸福,满足,作为母亲,也就很欣慰了。
德诺十岁那年因输血而不幸染上艾滋病,伙伴们都躲着他,只有大他四岁的艾迪对他始终不离不弃,像从前一样与他玩耍。无论父母怎样阻拦,都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艾迪一直千辛万苦地为德诺找治艾滋病的药方,还把河岸边的花草熬成汤给德诺喝。当他得知新奥尔良的费医生找到了治艾滋病的植物时,就独自带着德诺去找费医生,结果遭遇不幸,没有找到药方,回到家乡。在医院的病房里,德诺死了。德诺把这份友情视如珍宝,他要这份友情永远地陪伴着他长眠于地下,这样他就不会觉得孤独。生命必然无法挽回,然而友情却可以刻骨铭心,无限延长续。
友谊是珍贵的,是无价的;是宁神剂,是兴奋剂;是大海中的灯塔,是沙漠里的绿洲。德诺是不幸的,因为他小小年纪就为输血不幸染上艾滋病,不仅要忍受病痛带来的折磨,在心理上也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品尝的痛苦;德诺同时又是幸运的,因为许多人也得了艾滋病,却得不到关怀,得不到快乐,他们在孤独中死去。而德诺拥有艾迪那样的好友,艾迪尽管满怀希望,一片赤诚等待杂志社回复,但最终杳无音信。但艾迪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友谊,真正的朋友。
德诺恐惧死亡,内心世界非常孤独无依。他一生中最大的病是孤独,没有朋友,而艾迪虽然没有找到医治艾滋病的药方,但无意之中找到了治疗德诺心灵的药方——友情。友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它就像一盏明灯,为德诺照亮了人生的道路;它就是天空最闪耀的那颗星星,陪伴德诺度过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帮德诺赶走孤独,带来快乐。友情就是生命的良药,友情就是我们生命中的药方。
2、默读课文,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德诺妈妈的话,真正体会这种伟大、无私的友情,三、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艾滋病的资料。
2、课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
小草枯萎,小鸡破壳而出,感受生命的诞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教师谈话:有这样一个孩子名叫德诺,不幸患上了艾滋病。简单交流艾滋病的资料。
读课题,质疑:课文中的药方是什么?
二、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了解课文中的药方是什么?
2、交流第8自然段
(1)读一读,德诺妈妈的话。
(2)重点体会生命的药方是什么?感受“泪如泉涌”。这是感激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尽管儿子离她而去,但儿子去得安然、幸福、满足。
(3)老师煽情地引读。过渡:为什么德诺是孤独的?
三、品悟真情
1、快速默读用“——”画出相关句子。
3、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
(1)指名读
(2)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非常孤独,非常无助。“全都”躲着他……师:虽然他是不幸的,伙伴们全都躲着他,但他又是幸运的。你又从哪看出来的?
(3)品读这句话,感受艾迪带给他的唯一希望和安慰!师:面对不幸染上艾滋病的德诺,作为他唯一的伙伴,他又是如何做的呢?
四、合作述情
1、自由再读课文画出艾迪是如何给他快乐,给他友情,使他因为有艾迪而满足的。即求医过程使自己感动的句子。
2、四人小组交流。出示要求:
3、读画出的句子。
1)说说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出示有关句子:品读,引导体会情感。
(1)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花草熬成汤,说不定能治他的病。(想办法治病)
(2)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艾迪去找德诺了,她……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艾迪对这份友谊的执着)
(3)艾迪在杂志上看见一则消息……这让他兴奋不已。(不放弃治疗,“兴奋不已”又看到了希望)
(4)德诺的咳嗽……想想艾迪的臭鞋在你手上,艾迪肯定就在附近。(感受艾迪的一只臭鞋对重病的德诺来说都如此重要。可想而之,艾迪在德诺心中的位置。)
(5)艾迪照旧常常去病房看他。两个好朋友在一起时病房便充满了快乐。(品读感受,艾迪带给无限的快乐)师小结:德诺得病是痛苦的,但艾迪给他的帮助与关怀,使他离开人世时依然快乐!这怎么不让德诺妈妈——“泪如泉涌”。他动情地说……
五、升华情感
1、再次出示第8段
(1)师引读本段师: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球鞋。他说……(让学生转换角色替德诺说一些感激艾迪的话,如:如果有来生,我们还是好朋友。有你这样的朋友,我一生知足……)
过渡:德诺还有两个心愿,希望我们帮他实现。你愿意吗?
2、出示作业自选:
(1)请为我写一封感激我的好朋友艾迪的信。谢谢!
(2)请把我与艾迪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朋友听,让爱温暖更多的人。
(3)课件出示:再见了!朋友们!师总结:德诺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们这份伟大的友情,对待朋友的真诚将是我们一生中巨大的精神财富!板书设计:
一个人,面对自己朋友得了疾病,有可能处处躲着这个朋友,似乎不曾相识似的,也有可能不离不弃陪伴他,给他心灵的温暖。而艾迪却是那种全心全意为朋友着想的人。
他的伙伴德诺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德诺。后来艾迪得知新奥尔良的费医生有了艾滋病治方。他便带着得诺向新奥尔良出发。可是由于没钱,德诺身体越来越弱。有一天,当他们再玩装死游戏时,德诺却真死了。德诺就这样不孤独地抱着球鞋躺于地下。
我不禁潸然落泪,德诺的命运是多么悲惨-――染上爱滋病,同时我因为艾迪的行为而深深感动着,不顾被传染的危险,给了德诺温暖、快乐。这是多么让人敬佩啊!艾迪不像其他伙伴,德诺有了疾病就躲着他,怕自己也染上这可怕的疾病,而是依旧和他玩耍。我一下子体会到了艾迪与德诺那种特殊的友情。我想艾迪当时望着德诺的伙伴躲着德诺给德诺那孤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心里不觉替德诺难过。是啊!人往往在没有朋友时 最无助。艾迪对于德诺来说,有可能是盏燃烧的蜡烛,温暖着他的心。当艾迪妈妈劝艾迪别找德诺时,却阻止不了他们的友情。我此时感觉到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距离。是什么也阻挡不了他们的。当他们踏上新奥尔良途中,不得不回家时的那天晚上,德诺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自己在宇宙里找不到回来的路。然而艾迪却给德诺他的臭鞋,让德诺不再感到孤独。这是多么温馨,一股友情的水流在我徊荡着。他让他的臭鞋使德诺的心温暖,这使德诺坚信自己不孤独,还有一个艾迪陪伴在身旁。最后,德诺抱着艾迪的臭鞋躺在了地下。我想德诺此时很快乐也非常满足,自己有一个真心对他的朋友――艾迪。此时,我不禁想起古今中外的诗句:“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是啊!在我们生活中应该在朋友陷入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人心灵的温暖。
“一个偶然的机会,艾迪在杂志上看见一则消息,说是新奥尔良的费医生找到了能治疗艾滋病的植物。这让他兴奋不已。于是,在一个日明星稀的夜晚,他带着德诺悄悄地踏上去新奥尔良的路。”这几句话使我感到无论有几个机会艾迪都会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把握。在去新奥尔良的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毕竟,他们还是孩子。但是他们还是克服困难到了新奥尔良。这使我想到了我最好的朋友赵海义救我的那件事。
有一次,我回老家的时候,一不小心脚滑了,跌在了河里。我拼死挣扎,赵海义听到我的挣扎声后急匆匆地跑过来,他一把抓住我的手,那也只能勉强稳住我不至于滑得更深。我就这样死死地拽着他,我们都吓坏了。后来,直到他爸爸过来,才把我拖上来。海义的胳膊不仅被我拽得又肿又疼而且也弄湿了裤子。在回家的过程当中,我垂头丧气的走着,头发上、脚上、腿上都是泥巴。海义被他的父母批评了,说为什么不叫他家长来而自己去救,万一都掉到河里怎么办。海义来到我身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安慰地说:“没事了,都过去了。”我回到家也被父母批评了一个小时。
想想以前,要不是海义救我,我哪有今天呀!我觉得海义才是我的挚友。
1、手捧着《生命的药方》,我认为友谊天长地久,就像《生命的药方》这篇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
2、文章写了德诺在十岁那年,不幸染上艾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想想如果一个人那么孤独,是什么滋味呀!(老师点评:适当的议论,很好!)还好,有比他大四岁的艾迪,像以前一样跟他玩耍,当他的好朋友。艾迪带他去新奥尔良找费医生,但中途没钱了,还是返回家乡治疗。帮他熬药。艾迪还说:“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手上,艾迪肯定在附近。”
3、他们总是玩装死的游戏吓护士。但这次,德诺真的没有醒过来,而是带着满足,离开了人世。
4、在德诺离开三天后,他静静地躺在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的鞋子。艾迪没能给德诺找到延续生命的药方,但却给了他一份特别的药方——真诚的友谊。
5、艾迪的爱是坚不可摧的。希望德诺在天堂,将艾迪的爱,永远在他们之间传递。
《生命的药方》一文中写了一件事:艾迪和德诺是一对好朋友,但是德诺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住了院。艾迪为了让好朋友的病情好转,给德诺熬花汤、找医生,但是无济于事,德诺最终也离开了人世,但是德诺的妈妈说,艾迪找到了药方。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再回味德诺妈妈说的那句话“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对呀,开心与友情是是生命的药方,因此,文章终时写了“德诺抱着艾迪的球鞋”这段话。
虽然艾迪他们没有找到治愈艾滋病的药方,但德诺的一生是开心快乐的,因为他有一个好朋友。有一些人,虽然十分健康,但没有一个知心朋友,那么这个人的心理是不健康的;相反,一个人被病魔盯上,但他十分乐观,病也会治愈,就算过世,也是度过了一个没有遗憾的人生。生命的药方其实都在我们的手中,只是没注意到或不知道怎么去使用他罢了。有人快乐,有人忧伤,正是如此,所以生命的药方是在无形中获得的,有些人可能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取得了生命的药方,但有这个药方的人终生都是有友情,有快乐,也有幸福的。
读完《生命的药方》之后我觉得德诺妈妈说的话应该是说德诺得病之后非常孤独,因为根本没有一个朋友敢靠近德诺了。(除了艾迪以外)但是艾迪却不嫌弃德诺,并且和德诺一起玩耍、快乐。所以德诺妈妈才这样说的。
读完这一章之后我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朋友――孙瑛。她总是再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而不是嘲笑我。
我和孙瑛从幼儿园就在一块儿,一直到小学也没有变,而且我们的感情越来越深。
有一次,我正在埋头苦做一道数学题,可是我就是不会。急得我头上直冒汗,可就是做不出来!这时候孙瑛看见了,她走过来对我说:“不要急,静下心来慢慢地想。”然后她又开始给我热心地指导那一道题,最后我豁然开朗一下子把这道题的答案做出来了!我当时非常感谢孙瑛,可她却说:“不客气,谁叫我们是好朋友呢?”
还有一次,课间活动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没有拿毽子。我只好一个人爬在栏杆上看别人玩耍,这时候我觉得更孤单。这时,孙瑛走过来对我说:“我带毽子了,我们一起踢吧!”当时我都快热泪盈眶了!
【《生命的药方》教学实录】推荐阅读:
五年级语文教案《生命的药方》11-07
2024《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实录01-25
生命桥课堂实录定稿02-23
邹越《让生命充满爱》演讲稿实录05-24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05-24
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06-02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12-15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02-06
体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05-24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