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排名(共8篇)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篇1

2013广西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全国排名院校类型总分189广西大学综合17.262147广西师范大学师范10.523235广西医科大学医药6.44239桂林理工大学理工6.255250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理工5.886307广西民族大学民族4.37399广西师范学院师范2.998406广西中医学院医药2.919436广西工学院理工2.6310481广西财经学院财经2.19

来源:广西高校排名

文章来源:高考gaokao.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工科类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共5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可以说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篇2

英语的“教”、“学”和“实践”在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相互促进。在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应将“语言情境的创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而立体的英语语言实践平台就是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情境”, 从而培养其语言应用能力。面对学生在专业实践方面的强烈需求, 在当今不断推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 构建英语专业立体实践平台迫在眉睫。鉴于此,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依托专业优势、学校资源和社会力量构建英语专业大学生立体实践平台, 并利用立体实践平台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英语专业大学生校内外实践平台现状

为了了解学生对英语实践活动的需求程度, 以及已有实践活动的效果, 以便更好地构建起英语立体实践平台, 我们对电子科技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题为“英语专业本科生课外实践平台”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问卷123份。结合翔实的数据, 我们调查结果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从具体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认为非常需要实践活动的学生占80%, 但68%的学生认为现有的英语实践活动开展较少, 参与情况方面, 仅7%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 而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只是有时 (44%) 和偶尔 (44%) 参加实践活动。可见, 现有平台并不能满足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强烈需求和愿望。

另有数据统计显示, 现有的校内英语实践平台的活动形式多样, 参与率参差不齐, 其中参与程度较高的活动依次为英语角 (82%) 、外语文化节 (79%) 、英语竞赛 (41%) 和教学实践 (41%) 。但是校内实践平台的效果还有待提高, 70%的学生认为校内实践活动效果一般, 没有太明显的帮助, 仅20%的学生认为其很有帮助。而校外英语实践平台的活动形式不如校内的多, 参与率也较低, 其中参与程度较高的活动为大型活动志愿者 (48%) 和教学实践 (48%) 。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 学生们认为校外平台比校内平台的效果更好, 其中51%的学生认为校外的实践活动很有帮助, 41%的学生认为还凑合, 仅3%的学生认为没有任何效果。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进一步得出以下结论。

1.英语专业大学生大部分都意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对英语课外实践活动的需求非常高。

2.目前已有的校内和校外的实践平台, 在实践活动形式、参与率和效果等方面各有优缺点, 还没有形成体系, 并不能满足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需求。

3.当下很有必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程度高和卓有成效的立体实践平台, 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英语专业大学生立体实践平台搭建方案

基于上述的现状和分析, 搭建英语专业大学生立体实践平台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丰富和完善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践平台;第二步衔接和整合校内和校外实践平台, 形成体系性和立体性。

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们搭建的立体实践平台, 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下设有多个模块和多个项目,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同时注重学生专项特长的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提升。具体内容如下。

1.校内英语实践平台。

2.校外英语实践平台。

3.校内外立体实践平台体系。

我们搭建的英语立体实践平台具有如下特点。 (1) 整合了校内和校外资源, 将各类实践活动都纳入了实践平台, 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2) 覆盖各个年级和各个层面的学生, 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的实践活动, 确保参与率和效果。 (3) 校内实践平台和校外实践平台, 互为支持和补充, 在校内实践活动中展现出的能力和素质, 会决定是否推荐到校外参加实践活动, 同时校外实践活动的表现也会影响到参加校内实践活动的机会。 (4) 校内平台和校外平台的实践活动, 具有多样性和进阶性, 能够促使学生分阶段参与, 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英语专业大学生立体实践平台的作用

按照以上方案搭建起英语立体实践平台之后, 经过三年的实践, 通过对英语专业老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和个体访问发现, 绝大多数师生对立体实践平台的开展活动予以认可, 认识和体会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学生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很明显的变化。

1.80%的学生们表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 英语运用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2.近三年学生在各种英语大赛中的获奖人次有所增加, 如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等获奖的学生都立体实践平台的积极参加者。

3.英语专业学生在国际会议和赛事上担任志愿者人数也增加了20%, 志愿者的表现也一致得到主办方的信赖和好评, 同时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有所上升。

通过调查问卷反映出英语立体实践平台对于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作用。学生们认为参与实践活动最大的提高在于人际交往综合能力 (65%) 、英语听说读写水平 (35%) 、翻译能力 (32%) , 并认为在这些活动中扩大了视野, 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认识到自己知识结构空缺与现状的差距, 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从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整体变化和学生的反馈, 我们可以总结出立体实践平台的作用:

1.整合校内外资源, 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立体的实践平台, 满足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课外实践活动多层次的需求。

2.通过我们建立的英语专业立体实践平台, 学生不仅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在协调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也有大的进步。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实践是检验英语课堂教与学的最有效依据。由于语言专业, 尤其英语专业及其各方向性课程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以及当前社会大环境对外语专业人才的多元化要求, 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为学生建造一个稳定的立体实践活动平台就显得更为重要。这对于扩大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改变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化现状, 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摘要:英语学习的有效性最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由于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及当前大环境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多元化要求, 探索与搭建有自身特点的英语专业立体实践平台, 开展对口实践活动就显得更为重要。有鉴于此, 本文提出如何搭建英语专业大学生立体实践平台的方案, 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实践平台对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专业,大学生,立体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篇3

关键词 电子类专业 科技创新活动 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是创新思维最活跃的青年群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相关部门的引导下,依靠专业教师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应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其实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只有通过培育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制,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才能培养出受行业企业欢迎、有竞争力、真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我院电子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现状

自从我校2010年有规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来,电子与信息工程學院以电子类专业参加湖北省及全国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为契机,教师精心指导、学生广泛参与,开阔了师生的视野,创新氛围也在逐渐形成。3年来共荣获“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比赛、湖北省比赛三等奖2项,,三等奖5项,优胜奖10多项等;还发表了多篇基于创新项目的论文,如由学生王圣、张吉智及指导教师罗云高完成的《新型低频功率放大器与应用》和由徐程、张聪及指导教师赵新完成的《简易心电图仪的设计制作》等一批科研论文,固化了科研创新的成果及资料。

从我院电子类专业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一定的经验,但相比开展较好的其他学校、其他二级学院来说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①师生均显示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重要性认识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②相关专业教师指导创新力量不足,难进行高质量的指导,尤其是在中青年教师不仅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同时也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状况;③学生初始参与热情度较高,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数从整体上也出现逐年增加的良好趋势,但是大多数是靠在竞赛期间内突击来完成的,长期坚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非常少;④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进度时间安排造成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不足,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很难找到真正对科研活动感兴趣的学生,难以培养科研氛围。

以检验学生科技实践水平和创造能力的“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我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显著的创新成果出现,这种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尚欠缺有效的措施。

2 我院电子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2.1 受到学制规定,创新时间不够

从我院电子类专业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学生的主要精力还是各种类型的专业学习。在校三年间,一年级以职业素质课及职业基础课的学习为主,虽然很有热情,但对科研不知从何下手;二年级才开始学专业课,以基础职业技能课及大量的实践环节课程为主,但这是学习强度最大的一年,抽不出太多的时间做课程之外的事;三年级则以提高职业技能课及职业拓展课占多数,并且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企业实习,准备顶岗就业,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精力,很难让学生集中精力参与科研创新,而能够参与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学生只能在二、三年级中选拔,并且还要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比赛时间相匹配,因此均显得力不从心,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2.2 由于制度限制,创新氛围不浓

要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这项工作,促进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是基础。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起步较晚,且目前有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健全,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因此逐步加强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另外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创新氛围很重要,不仅能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发挥的平台,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我院因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举办了多场不同形式的、与开拓创新视野相关的“专业讲座”,但就目前的结果来看,不仅感觉形式单一,而且参加的学生不多,还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2.3 个性培养不够,创新能力不强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本应是个个性化的教育,但学校有关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规章、引导制度相对较少,专业教学和工程实践活动中以创新为主题的创新教育较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培养等仍需要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大力加强和改进,同时关于创新、创造的基本原理、方法、技巧、手段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也较少。

2.4专业配置分散,结合程度不紧

我院目前现有2个专业大类,8个不同专业门类,而就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项目来看,大多都是几个专业门类相互结合,紧密协调来完成的。但我院目前开展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包含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还是大部分仅限于1个电子类专业,而学院的信息类专业由于种种限制,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是没有找到一个能够与创新活动相衔接的平台。

2.5 资金筹措有限,持续发展不足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并能出一定的成效,人、资金和场地都是重要的保障因素。管理队伍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均没有可靠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立项经费对于理工科项目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资金不能完全保证,还得学院其他专项资助;在创新活动开展中用于学生专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场所、设备数量极其有限。这些因素均很大程度的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层次与质量。

3 我院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对策

为了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下一步更有效的开展,使我院大学生科研活动真正走上一个新台阶,拟提出以下对策:

3.1 防止培养过程中的同质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或多或少存在着大同小异的格式化培养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学生的成长和成材是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完成的非常个性化的一个过程。因此,必须加大高职教育改革的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树立通识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品质、合作精神;二是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考核制度;三是树立社会化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和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能被社会认可的具有一定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人才。

3.2 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规划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因地制宜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人才培养和能力形成的一般规律,在学生中激发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开拓创新思维,发现创新能力。为此,必须制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各类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各级各类课题,发掘和培养学生骨干,组建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团队,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3.3 拓宽科技创新经费渠道,加大企业与大学生科研的合作力度

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生显著增加,经费问题就成为面临亟待的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拓宽科技创新经费来源渠道,除学校拨付给项目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外,还需要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争取企业赞助、与企业共同开发等方式增加經费投入,确保科技创新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同时可以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化运作能力。

4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的建议

4.1 创新管理制度的建设

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与否,组织管理建设是决定性因素,而要营造学生科技氛围,提高师生参与率,加强制度的创新,提高组织管理队伍的水平是关键。目前在我校,直接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是学生工作部、相关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学生管理办公室、团支部书记和其他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化建设,要以一定形式的创新培训、讲座、参观考察与学习交流等方式,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增强组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目前,学校还没有建立完全符合要求的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阵地管理、大学生科技项目管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相关激励机制等一系列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关联的规章制度,及早建立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早日实现信息化、规范化管理。

4.2 开设基于创新活动的相关课程

根据我院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及全国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的经验及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体会来看,约80%的理工科学生认为应加强基本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而融会了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的创新课程可以由创新思维较活跃或在创新方面有一定成效的专业教师执教,给学生介绍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由学校科研处主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相关人员介绍科研项目申报的申报技巧及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科技项目选题、申报、立项操作的基木流程。

参考文献

[1][5]殷海,洪俊田.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2007(5).

[2] 万战争,郭会丽,李鹏飞.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2007(01).

[3][4]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2).

[6] 刘迎春.大学生科技活动工作机制研究 [J].社会科学家.1999 (2).

[7] 张金洲,曹胜波.浅析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02).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篇4

西南科技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南科大”,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由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是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双万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计划。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篇5

2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

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4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5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

6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佐治亚理工学院

7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卡内基美隆大学

7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9Cornell University康乃尔大学

9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Cockrell)11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

11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普渡大学西拉法叶校区

1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Samueli)14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Clark)14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州大学(Viterbi)

14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17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伦斯勒理工学院

1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Jacobs)1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17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

17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22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Fu Foundation)

22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 22Texas A&M University德州A&M大学(Look)

25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Whiting)

25Penn State University Park宾州州立大学-University Park Campus25Rice University莱斯大学(Brown)

25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明尼苏达大学Twin Cities分校 25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30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

31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亚利桑那州立大学(Fulton)

31Duke University杜克大学(Pratt)

31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Raleigh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31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学(McCormick)

35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亚利桑那大学

35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

35University of Florida佛罗里达大学

38Iowa State University爱荷华州立大学

38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38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加州大学欧文分校(Samueli)

38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圣母大学

38University of Virginia弗吉尼亚大学

38Vanderbilt University范德堡大学

38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85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 BOSTON 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 Brown University布朗大学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凯斯西储大学 Northeastern University美国东北大学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马萨诸塞大学Amherst校区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密歇根州立大学 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罗格斯大学新伯朗士威校区 Auburn University奥本大学(Ginn)Dartmouth College达特茅斯学院(Thayer)University of New Mexico新墨西哥大学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匹兹堡大学(Swanson)University of Rochester罗切斯特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Utah犹他大学 Clemson University克莱姆森大学 Drexel University德雷塞尔大学 Lehigh University利哈伊大学(Rossin)Oregon State University俄勒冈州立大学 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Iowa爱荷华大学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伍斯特理工学院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yracuse University雪城大学 Texas Tech Univrsity德州科技大学(Whitacre)Tufts University塔夫斯大学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中佛罗里达大学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康涅狄格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田纳西大学--Knoxville University of Texas--Dallas(Jonsson)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New York University纽约大学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南卫理公会大学 University at Buffalo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加州大学河滨分校(Bourns)University of Cincinnati辛辛那提大学 University of Delaware德拉华大学 University of Houston休斯顿大学(Cullen)University of Illinois--Chicago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堪萨斯大学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华盛顿州立大学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杨百翰大学(Fulton)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伊利诺理工大学(Armour)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Indianapolis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

大学印第安纳波里斯联合分校

85Kansas State University堪萨斯州立大学

85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泽西理工学院

85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新墨西哥州立大学

85University of Hawaii--Manoa

85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

85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rlotte(Lee)

85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俄克拉荷马大学

85University of Texas--Arlington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

85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 85Wayne State University韦恩州立大学

98Binghamton University SUNY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大学(Watson)98George Mason University乔治梅森大学(Volgenau)

98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密歇根理工大学

98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密西西比州立大学(Bagley)

98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98Santa Clara University

98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斯蒂文斯理工学院(Schaefer)

98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Baskin)98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 98Utah State University犹他州立大学y

108CUNY--City College(Grove)

108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乔治华盛顿大学

108Temple University天普大学

108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阿拉巴马大学

108University of Arkansas阿肯色大学--Fayetteville

108University of Kentucky肯塔基大学

108University of Maryland--Baltimore County

108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Dartmouth

108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108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南佛罗里达大学

108The University of Vermont佛蒙特大学

108West Virginia University西弗吉尼亚大学

120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20Clarkson University克拉克森大学

120Florida A&M University/Florida State University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120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Baton Rouge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 120Marquette University马凯特大学

120Old Dominion University奥肯那根学院y奥肯那根学院(Batten)120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Maseeh)

120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阿拉巴马大学--Huntsville

120University of Dayton戴顿大学

120University of Louisville(Speed)

120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新罕布什尔大学

120

120

120

120

135

135

135

135

135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Columbia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San Antonio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Wright State University Howard University霍华德大学 North Carolina A&T State University Ohio University俄亥俄大学(Russ)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阿拉巴马大学--Birmingham 135University of Colorado--Colorado Springs

135University of Idaho

135University of Miami迈阿密大学

135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密西西比大学

135University of Nevada--Las Vegas(Hughes)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篇6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自1956年建校以来,就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务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为己任,不断拓展新的学科、专业,在国内率先开办了一批新专业,满足了社会对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推进了我国电子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一代代成电人的不断改革创新、开拓奋进,这些专业办学特色愈发鲜明、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学校提出调整学科结构、鼓励学科交叉融合,迅速构建多科性形成百年大学架构的今天,回顾我校若干国内首创专业的创建及发展,希望能对当前的学科结构拓展工作有所启示。

一、主动适应需要,首创若干专业,开人才培养先河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无线电与电讯工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坚持以贡献求发展,克服学校新建、设备短缺、资料匮乏等重重困难,率先在国内开设了一批新专业,为国家培养急需的无线电与电讯工业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开相关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先河。

在1956年学院首批招生的 “无线电工学”、“无线电零件与绝缘材料制造”、“电气真空技术”、“有线电通讯机制造”等四个专业中,“无线电零件及绝缘材料制造和有线电通讯机制造两个专业,在我国高等学校还是第一次设置。”① 1956年,学校又在苏联专家的亲自主持下,在“无线电工学”中设立了无线电测量专门化,1959年取消专业化,无线电测量专门化改为“无线电量测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这(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和成都无线电工业学校)就是我国开办电子测量专业最早的两所学校。” ② 2001年,随着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被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与产业之一,学校敏锐地抓住时机,率先在国内开设了“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

经过学校及相关学院持续不断地建设与改革,经过专业教师持续不断地开拓创新、拼搏奋进,如今,这些专业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水平高、综合实力强,均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若干国内首创专业的创建及发展

(一)通信工程专业

“一个国家的电话电报通信网,好像人的神经系统。为了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应该相应地发展电信事业,而且应该在国内自己设计和制造各种现代化的电信设备„„国内现有的电信设备与理想相差尚远,不仅设备数量太少,而且这些设备多数是从前向国外购买的,机件陈旧,使用效率很低,要改变现在的落后状态,提高到先进的水平,就迫切需要大批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来参加现代化通信网的建设工作,设计出祖国自己的现代化电信设备,并且把它们大量生产出来,以满足建设需要。”

基于这样的认识,1956年,学校在有线电设备系(简称“一系”)设置了“有线电通讯机制造”专业(1957年称为“有线电设备设计与制造”专业),设置了长途电信设备、电话设备、电报设备三个专门化,分别培养各种新型载波机、增音机、人工及自动交换机,各种新型电报机与传真电报机等有线电设备的设计及制造工艺工程师。学习期限为五年。1959年,为适应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学校撤销有线电系,成立电讯系(仍简称“一系”),将“有线电设备设计与制造”专业分为“市内通讯设备设计与制造”专业(1965年称为“市内通讯设备”专业)和“长途通讯设备设计与制造”专业(1965年称为“长途通讯设备”专业);同年,并入了无线电系(简称“二系”)的“无线电通讯机设计与制造”专业(1965年称为“无线电通讯设备”专业)和“电视设备设计与制造”专业(1965年称为“电视设备”专业)。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按照军队编制将系改为大队,下设专业连队。

1971-1972年间,“短波超短波通信”专业、“数字通信”专业和“微波通信”专业设在一大队;“电视”专业和“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设在二大队。1973年,撤销大队,恢复设系。1973-1976年间,“电视”专业和“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设在一系;“短波与超短波通信”专业、“微波通讯”专业和“无线电通信”专业设在二系。1981年,为扩大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学校将电视专业、无线电通信专业和电子仪器及测量专业合并为“无线电技术”专业,设在一系,三个教研室仍然保留。1985年,一系重新恢复“无线电通信”、“电视”和“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三个专业;同年,“计算机通信”专业(1984年筹建)开始招生。1986年,学校增设“通信工程”专业。1993年,“计算机通信”专业并入“通信工程”专业,以专业方向的形式予以保留。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将诸如电讯技术、电信技术、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调整正式命名为“通信工程”专业。学校据此进行了专业调整,自2002年起,将原有的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等三个专业以专业方向的形式予以保留,2006年又随着技术的发展,增设光纤通信专业方向。2007年,“通信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其办学实力与水平居于国内同类专业前列。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从筹建开始就认识到,无线电零件是一切无线电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质量、工作性能、稳定程度和使用寿命,无线电零件是整个无线电工业的主要基础,必须走在所有无线电工业的前面。1955年7月21日—28日,在二机部会议室召开了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1955年9月19日,高等教育部将“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更名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置“无线电零件与绝缘材料”专业,专业筹建工作自此展开。

1956年1月3日,在讨论教研组设置时,初步拟定“无线电零件”专业设“电阻及电容制造”、“绝缘材料”、“铁磁材料”、“半导体”四个教研组。1956年9月17日,“无线电零件与绝缘材料制造”专业迎来了第一批478名学生。当年,“我院是国内设立这一专业的唯一学院”。该专业下设绝缘材料与电阻电容、磁性材料与器件、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三个专门化。1957年,改为“无线电零件设计与制造专业”,下设无线电零件、半导体、电声设备、绝缘材料与磁性材料四个专门化。1958年,改为“无线电材料与器件设计与制造”专业,下设绝缘材料与电阻电容、高频瓷与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三个专门化。1959年,学校取消专门化,该专业分为“磁性材料与器件设计与制造”、“绝缘材料与电阻电容设计与制造”和“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设计与制造”等三个专业。这三个专业均是我国最早的专业。1965年,前述三个专业分别改为“磁性材料与器件”、“绝缘材料与器件”和“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专业。1974年,“绝缘材料与器件”专业改为“无线电元器件与材料”专业。1979年,“无线电元器件与材料”和“磁性器件与材料”两个专业合并为“电子材料”专业;“半导体器件”专业改名为“固体器件”专业。1985年,“电子材料”专业改名为“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并恢复“磁性物理与器件”专业;“固体器件”专业改名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1989年,“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改名为“微电子技术”专业;“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和“磁性物理与器件”专业调整至新成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简称“十五系”,1992年改为信息材料工程学院)。1993年,“磁性物理与器件”专业再次合并到“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

在1998年的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由多个专业合并组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而在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由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的“微电子技术”专业,原信息材料工程学院的“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原光电子技术系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可追溯到建校初期设置的“电气真空技术”专业,在办学过程中,该专业名称多有变化,曾先后用过:“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1957—1958年)、“电真空器件”(1959—1965年)、“真空电子技术”(1979—1982年)、“物理电子技术”(1983—1997年);1972年,“电真空器件”专业分为“微波器件与材料”和“显示器件与材料”两个专业,1977年,这两个专业又合并为“电真空器件”专业。)和“光电子技术”专业(由1972年设置的“激光技术”专业于1983年改名而来)合并而来。上述四个专业分别对应微电子技术、固体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与光电子技术四个专业方向,并分别在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开展人才培养工作。2007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其办学实力与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前苏联杰出科学家门捷列夫曾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1956年,学校在无线电系的“无线电工学”专业下开设了无线电测量专门化。这使我校成为我国第一个专门培养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基地。1959年,学校取消专门化,将其改为“无线电量测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设在电讯系。该专业于1965年改为“无线电量测技术与设备”专业,1972年改为“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1981年,并入“无线电技术专业”,后又于1985年恢复单独招生,专业名称亦改为“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1987年,学校将无线电技术系的“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调整到新组建的自动化系,同时在高能电子学研究所增设“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1998年,“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与“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合并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电子测量与自动测试理论与应用研究,掌握信号的采集、变换、处理、通信、控制与显示技术,能进行计算机测控系统和智能化仪器硬件、软件设计与开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2008年,该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于2012年成功入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四)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

信息显示与光电产业是21世纪的一项新兴高科技产业,有“朝阳产业”之称,被国家列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为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早在2001年,学校就以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和信息显示科学与技术四川省重点学科为依托,在光电信息学院设置“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使我校成为我国第一个培养急需的信息显示科学与技术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该专业是以显示技术为基础,将光、电、半导体技术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使学生掌握坚实的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基础知识,培养显示材料、器件工艺与控制驱动显示系统的高级专业人才。2008年,该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随着国家新一轮专业目录的调整,该专业并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释: ①《高等学校在新学年中将普遍设立新专业 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人民日报1956年8月30日;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篇7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 它是新形势下运用新机制办学的一种形式, 其培养目标是“培育高素质服务应用型本科人才”, 培养目标的设定决定了该专业必须重视实践课程教学, 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放在了显要的地位。因此, 加强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 是学校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 它既可以吸收新的办学思想及理念, 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进一步完善;又可以让学生了解设计流程,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几年的探索, 目前我们运用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实行的是“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 即大一的实践教学安排到的写生基地训练、大二的实践教学到本市区的校企教学基地进行、大三结束时安排一次到一线发达城市 (北京、上海、深圳) 进行专业考察, 事实证明这一做法, 对学习教学与社会接轨, 以及培养高素质、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1 大一的风景写生课程与课外教学实习基地相结合进行教学

由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服务应用型”人才, 因此作为培养未来设计师设计系, 在教学课程体系上必须紧密围绕这一目标, 科学的进行课程设置及安排, 尤其是要注意实践性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比例, 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是我们的对大一学生的要求, 在大一阶段学校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 它包括造型基础、理论基础、创意基础及软件基础。在开设近一年规定的基础课程训练后, 会在大一课程结束时安排两周的校外造型基础实践性教学课程———风景写生, 到与我系建立校企合作的写生基地进行为期2周的风景写生, 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 充分利用桂林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建立实践教学写生基地。

桂林以其“山水甲天下”誉满世界, 作为地处桂林东郊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设计系, 有着得天独厚的风景写生资源, 不论是堪称风景甲桂林的阳朔兴坪, 还是充满大自然奇观的龙胜龙脊梯田;不论是具有人文气息的雁山园, 还是蕴含历史积淀的大圩古镇, 都是中外艺术家心所向往、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 我们抓住这一极为有利的条件, 先后与阳朔兴坪的时代文化有限公司及龙胜龙脊景区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建立起我系的风景写生课程基地, 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完成风景课程实践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 充分利用写生基地的有利条件, 拓宽学生艺术视野。

在我的写生基地 (如阳朔时代文化有限公司酒店) , 有其他旅店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例如它是集全国多数院校、国内外知名画家前来写生的大本营, 基地内拥有浓郁的艺术氛围, 在写生住所的墙上随处可见名家的墨宝及学生的优秀作品, 这是在校园内无法看到的, 对提高学生眼界、艺术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又如, 在兴坪的写生点丰富多样, 学生们既可对如诗如画的兴坪山水进行描绘, 也可走进充满生活气息的古镇老街进行表现, 还可与无数艺术大师驻足挥毫表现过的胜景进行对话;此外, 基地具有的多媒体室有助于辅助教学, 而充满趣味的高低床等设施又都给学生们亲切之感, 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尽情的描绘和表达。

第三, 我们还在写生课程结束后, 与校企基地进行合作, 举办写生汇报展览及评奖, 将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推荐参加各类比赛, 同时带队老师的作品也发表在各类刊物或入编有关教材, 成果显著, 大大促进了教与学的互动。

通过写生基地所创造的有利的条件, 对全面锻炼学生的观察自然、体验审美及写生技巧起到直接、有效的推动作用。

2 大二的实践性课程采用与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作为校内的实践教学, 实验实训室承担了主要任务, 但由于学校远离市中心区, 一些信息及设计交流难免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使学校的教育与社会实践相接合, 一直是我们思考及探求的重要课题, 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 有效的弥补了这一不足, 它使实践教学的“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 从社会、市场及设计行业对学校和学生的要求出发, 从而促进了实践教学的全面发展。

首先, 设计系建立了激励机制, 鼓励老师发挥自身优势, 本着校企双方互惠双赢的原则, 建立了一批校企实践教学合作基地。前几年由于企业的一些变化, 加上学校经费的紧张等原因, 到省外的实践教学基地遇到一定的困难, 使我们的校企合作一度陷入低谷, 近年来, 设计系制定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在系年终考核条例中规定了各教研室所必须完成的任务, 并出台了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奖励办法, 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教师们广泛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及人脉资源,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 先后与梅高广告有限责任公司、华顿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桂林工业设计院、网丫设计公司、桂林大宇客车有限公司等省内的十几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为实践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其次, 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 在有效的利用好校外实践基地的资源, 切实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

1) 合理、科学的安排校外实践课程。定期邀请设计行业的有关专家、老总和设计总监到学校做学术报告及讲座, 用“请进来”的方法, 参加校企合作会议, 一起研究、制定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 结合企业及设计行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 将实践性教学课程从设置、结构、课时量上进行调整, 同时还请他们兼任一些短期课程, 把市场对设计的需求、新的设计理念带到学校, 弥补了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2) 在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 我们采用“走出去”的方式, 将学生带到校企合作基地, 到设计一线去参观, 让学生了解设计的流程, 并请资深设计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课, 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视觉传达专业的《包装设计》课程, 任课老师在课堂讲述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 会带学生带到华顿、梅高等广告公司进行实践教学, 让学生看到公司对设计制作的实际流程;又如, 环艺专业的《建筑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工程预算与施工管理》等课程, 也会由老师带领学生到桂林工业设计研究院、桂林卓筑空间设计有限公司等校外教学基地的工地看现场及材料。经过第二学年的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的学习, 特别是教师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参听设计师介绍、实地查看设计 (生产) 流程, 了解了企业对设计人才的规格要求, 学生对大二结束时的专业选择明确, 并初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也认识到了在学校学习的不足部分和自己急需补充的方面, 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加强, 充分显示了校外教学基地所产生的直接作用。

另外, 我们与校企合作的单位一道, 注意将实践课程教学与企业项目相结合及行业竞赛相结合, 在学期初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 就注意校外一些知名企业所主办的赛事, 看准业内竞赛的要求及时间, 尽可能使它们相吻合, 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创意和实践能力, 每当课程学习结束时, 学生完成的结课作业用来参加比赛, 近年来在这一方面经过探索, 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例如, 平面设计专业《广告设计》课程在作教学计划安排时, 就考虑到与大广赛相结合, 教师一面讲授基本理论, 同时结合校企合作的公司, 将公司课题及广告大赛的选题融合在一起, 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准的结课作业 (同时也是参赛作品) , 近年来我系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获铜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二等奖、全国包装设计大赛三等奖等多项奖项。

3 大三的专业考察与省外的课外实践基地相结合

设计系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在进入大三学年基本上开设的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如视觉传达专业会在第5、6学期开设《广告设计》、《企业策划》等主干课程, 环艺专业会开设《室内设计 (酒店设计) 》、《室内设计 (办公设计》、《园林设计》等主干课程。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将课程的实践性部分, 采用以校内实验室为主、就近参加实践, 特别是提倡到市内的实习基地的 (如市内的梅高华顿工业设计院等) 进行;另一方面是在学年课程结束时, 我们会安排一次专业考察, 选择到设计发展较前沿的城市, 如被称为设计之都的上海和深圳去进企业 (或公司) 进行专业考察。由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 进行专业考察, 采取紧密型与松散型并重的原则, 首先, 已经与我们建立起正式的校企合作单位, 如深圳华之洋设计公司、意谷设计公司, 多年来一直是我们设计系的合作单位, 我们的专业考察课多次由老师带领学生进公司参观, 公司方派设计师从技术上、流程上给予学生讲解, 收到良好的考察效果。其次, 通过一些关系, 与一些企业和公司进行松散型友好合作关系, 由于桂林有着独特的风景资源, 很多知名设计家都来我校进行过讲学, 我们利用这一关系, 与其进行洽谈, 定位考察参观点, 如林家阳工作室 (上海) 、梅高 (上海) 广告设计有限公司等, 它使我们的师生在考察中能充分地了解设计前沿及最新的观念, 教学均有所获。另外, 我们会利用校友的资源, 建立校企友好关系, 我系的一些校友, 经过多年的打拼, 已成为公司的设计总监或主管, 通过平时与校友的联系, 我们也获得了一些教学的实践点, 到时机成熟我们就将他们发展成校企合作单位, 我们这几年带学生无论是到上海、北京, 还是到深圳、江浙地区, 都得到了校友们的大力支持, 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考察设计流程提供各种支持, 协助我们设计专业较好的完成了专业考察任务。

综上所述, 近年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设计系, 通过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让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互结合、形成互补, 促进学校实践教学的全面开展, 使学生走出课堂, 了解社会, 掌握设计 (生产) 流程及资讯, 锻炼了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 提高了教师的科研及实践能力, 积累了设计行业实践案例, 为他们将来成为“双师型”教师打下了基础。同时, 使教学管理者们了解了市场对设计人才规格的要求, 在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完善上都有着直接的收益, 对今后学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 使教学更好的服务于为社会及地方经济, 无疑是一种有益的索和积极的尝试。S

参考文献

[1]李俊, 李旭峰, 沈春华, 等.实习与就业相统一的校外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10) .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篇8

曾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市如今持续着往日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城墙高耸,钟、鼓二楼遥相呼应。拦一辆出租车,跟摇头哼唱秦腔的司机说一句:“到西电。”那司机十有八九会在车上乐呵呵地给你讲述它的传奇历史:它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它的无线电通信技术成为当时红军抗战的“千里眼”“顺风耳”,也是唯一一所参加过长征的技术院校,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时的广播系统就是由这所学校的师生搭建的……而那句广为流传的“北有哈军工、西有西军电”肯定也是司机最喜欢和你唠叨的。

走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老校区,马路两旁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正对着的便是一座仿前苏联所建的飞机型建筑——这里是孕育中国电子通信领域人才的摇篮,而一转眼,它已有80年的历史了。80年,这所校园里走出了百余位共和国将军,走出了保铮、王越等两院院士,走出了像联想总裁柳传志、中国移动总工程师李默芳一样的商界领袖,也有像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凌力一样的文坛大师,更走出了15万余电子通信人才。西电,一直穿戴整齐地守在中国西部,为中国建设输送着新鲜血液,也记录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漫漫车辙。

“西电的专业比学校更有名气。”西电的招办主任毛立强自豪地说。提起西电的电子与信息学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多年的积累,让学校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和优势。如何证明?先来数数西电创造的“第一”: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这些都是西电学术尖端创造的成果。

在学术成果的应用上,西电先后与西安高新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地区、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近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也加入了与西电进行校企合作的行列,意味着企业与高校的创新资源将得以重新整合应用,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需求将得以更进一步发展,西电在三秦大地上也迎来了新的活力与责任。当西电研制出的图像压缩技术应用在嫦娥一号、二号上时,当西电校友杨宏所主持的“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时,这所学校沉淀近百年的力量正在逐步展现。伴随着西咸新区的成形与西安建立国际化大都市脚步的逐渐加快,西电以其学科优势为这座千年古都的涅槃带来了强大的人才与知识储备。

如果说西电老校区象征着八十年的红色历史,那么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的新校区则代表着生机勃勃的未来——这座占地三千亩的校园南邻终南山北邻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古一新昭示着它连通历史未来的巧妙地位。初冬清晨,登上西电新校区的钟楼,眺望远处如黛青山,阳光驱散了氤氲薄雾,也照亮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那逐渐清晰的未来。

上一篇:如何有效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下一篇:关于六查六看个人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