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精选8篇)
优化生态环境 打造宜居舒城
汪德尚
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江淮之间、巢湖之滨,现辖21个乡镇和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旅游度假区,490个行政村和街兑居委会,总人口102万,农村人口83万,以平均每人每天产0.25千克计算,农村日产垃圾至少在200吨以上。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乱倒垃圾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倾倒垃圾的场所大都选择河边、水塘、村头偏僻低洼处。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农民生产生活、城镇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也与日俱增,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治理难度不断增加。一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仍是大多数村庄处理垃圾的普遍现象。由于村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乱扔垃圾的问题在许多村仍比较突出,河里各种杂物泛滥,垃圾死禽漂浮,河水发黑发臭。二是“垃圾分散收集,集中堆放焚烧”是多数新农村建设点上的现象。各地在建设新农村时,都修建统一的垃圾桶和垃圾池,农户把垃圾投入垃圾桶或垃圾池,一些有害物质如干电池、废油等未经分类也堕之倒入垃圾桶和垃圾池,对垃圾进行简单焚烧处理。建有沼气池的农户把种植、养殖、粪便和生活垃圾处理与利用集成在一起是目前少数新农村建设点上处理垃圾的有效方式。三是“垃圾收集清运,集中覆土填埋”是多数乡镇集镇对垃圾普遍处理方式。乡镇为确保集镇清洁卫生,打造环境优美的良好形象,每年都拿出大量资金用于垃圾处理,聘请环卫工、购置垃圾运输专用车,每2-3个月对垃圾进行覆土填埋一次,极少数乡镇将垃圾倒在低洼地带或河边,不作任何处理,下雨天垃圾注入河里,造成“白色污染”与水污染,尤其是夏天,臭气熏天,蚊蝇飞舞,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影响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虽然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只有少数乡镇对集镇垃圾进行了一些简单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本上还是一种自生自灭或放任自流的状况。
1、管理乏力、投入不足。垃圾清扫难、运输难、收费难、处理难是困扰乡镇环境卫生管理的一大难题。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生活垃圾无人管理,一些无法回收利用的垃圾,特别是塑料包装物,随意倾倒,“限塑令”对农村收效不大,“白色污染”严重。村“两委”未将环境保护纳入管理职责范围。环保等部门对垃圾处理重视不够,乡镇没有配备环卫、城管等职能机构,村级处理垃圾的经费严重不足,有的根本无此经费,也未向农户收取卫生费。由于缺乏资金,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未启动。
2、成份复杂、处理艰难。除日常生活垃圾外,包装废弃物、一次性用品废弃物明显增加,废旧衣服鞋帽、废旧电器、电池、磁带、光盘、玩具、自行车等在生活垃圾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另外,随着国家政策对“三农”的倾斜,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燃气普及,化肥用量增加,许多有机垃圾如秸秆、果藤和稻草、甚至人畜粪便等未被利用和还田,而是作为垃圾随意丢弃,加之缺乏垃圾专职管理人员,垃圾归类、收集、处理难度很大。
3、技术滞后、环境恶化。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多数村庄没有指定的垃圾堆放场所,对生活垃圾处理还处在一种原始状况,乡镇只有简易的垃圾填埋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许多难以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农资化肥包装物,随意倒在田头、路旁、山脚和溪边,堆积成大大小小的“垃圾山”,不仅侵占土地,而且成为蚊蝇、老鼠和病原体的滋生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释放出危害人体健康的气体,渗滤液污染水体和土壤,威胁居民的饮水安全,影响农作物及花草树木生长,乡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4、自治不力、意识薄弱。多数村庄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对环境保护、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有些村庄虽然制定如何保护环境、处理生活垃圾等措施,而落实到位的很少。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对垃圾的危害方面的知识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不够,部分农民对垃圾污染环境、危害和影响人身健康等方面知识的认识不足,认为千百年来都是这样,完全没有必要对垃圾这样一个小问题如此重视,甚至花费精力和财力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对策与措施
农村垃圾处理好坏关系到农村的生态与居住环境、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民健康,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持青山绿水,各级党委政府应结合农村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农村垃圾,从而在整体上改善村容村貌。
1、倡导绿色消费,提高环保意识。围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县的标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和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将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宣传到自然村每个角落,使之家喻户晓,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和垃圾产生危害的意识,按照“户负责分类、村负责收集、乡镇负责中转、县负责处理”的运作模式,逐步建立起长效卫生保洁机制。制定相关奖励政策,对行政村建垃圾池、垃圾填埋坑,发展沼气以及购置农村垃圾清运车等给予适当补助,对垃圾收集、保洁工作较好的行政村,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广大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2、筹措专项资金,建立环卫队伍。将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解决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按照“各级财政挤一点、部门单位凑一点、村民住户出一点”的办法,筹措垃圾清扫、运输、处理等专项资金,在各乡镇和人口较为密集的村,设立专门的生活垃圾处理点,配备专门的垃圾管理人员,配齐保洁员。每天进行卫生清洁,每周统一回收处理。目前我县乡镇集镇所在地居委会或村,乡镇财政出钱聘请临时环卫、城管人员、建有简易的垃圾处理填埋场,对垃圾进行了一些简易收集、清运、填埋。
3、引入市场机制,组建服务公司。结合实际制定《农村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利用合理的经济手段来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建立市场处理垃圾运行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要求,从源头减少垃圾数量,实行环卫设施有偿服务,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按照“谁投入、谁经营、谁收益”的要求,组建垃圾服务公司,吸引社会各种资金参与农村垃圾治理与环境建设。
4、实行“三位一体”,健全处理网络。将农村垃圾处理纳入新农村和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健全户、村、乡镇三级垃圾处理网络,实行“户集、村收、乡镇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将垃圾处理与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处理先进行试点,目前我县部分乡(镇)村结合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的沼气池,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将种植、养殖、粪便和生活垃圾处理与利用集成在一起,形成农业生产和废物再生利用的有效机制。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户采用“三位一体”模式,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村庄大力建设沼气池等。
5、推行归类收集,提高回收利用率。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经济建设圈的重大战略,积极做好源头治理,实行“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模式,各村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合同,实行统一收集、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处理,在村设立垃圾分拣场,在乡镇设立垃圾中转站,在县城建立垃圾综合处理场。每天由村保洁员统一收集,然后由分拣员细分为建筑垃圾、可回收废品垃圾、纯垃圾和有机垃圾等四类分别进行处理。建筑垃圾回填机耕路面,可回收废品垃圾卖给回收公司,有机垃圾通过发酵成为有机肥,纯垃圾运到乡镇垃圾中转站简单处理,再运到县城垃圾综合处理场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1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过去,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是以剩饭、剩菜、果皮和一些菜叶等易腐物质为主,通过喂养家禽等方式进行减量化,因此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少,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得到改变,塑料、食品包装袋、玻璃等不可降解物质在农村生活垃圾中大量的出现、农村家禽养殖数量减少及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随意处理等原因,导致农村环境脏乱差。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生活垃圾简单、随意处理,污染严重环境。一是村民往往按照就近原则处理,将垃圾随意倾倒在路边、河边、沟边等低洼地带,垃圾堆积到一定量,直接焚烧处理,致使垃圾严重污染环境。二是现有乡镇、村级简易填埋场、焚烧炉存在渗滤液、焚烧烟气未处理、难处理等问题,导致垃圾二次污染严重;(2)村民的整体环保意识差,认识不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需要全民共同参与,但是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村民认为垃圾治理是政府的事情,与老百姓无关,存在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差、思想认识不足,成为制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主要因素;(3)治理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需大量资金,但在村财只有区区几万元,甚至更少的农村,可用于垃圾治理资金几乎为零;县、乡镇两级财政又以城市、集镇本点垃圾处理为主。因此,县、乡镇政府常常会忽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投入与管理,农村的垃圾处理基本没有资金投向,农村的垃圾根本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等主要设施配备不足;(4)未制定处置模式,无长效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无制定相对应的处理模式,未建立相应的垃圾治理长效运转保洁机制,未形成对村民进行统一的规定管理,进而使得村民随地堆放垃圾。
2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措施
2.1 强化宣传教育,提升村民环保意识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村民是垃圾治理的受益者,更是垃圾治理工作的主体,只有真正把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实现村民的事村民管、村民的事村名做,才能使工作落到实处。因此要多利用宣传栏、电视台、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编制标语、宣传画、倡议书等形式,宣传发动群众。通过持续广泛宣传,帮助村民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使其充分认清随意处置生活垃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等后果,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提高其环境责任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达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营造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2.2 加大资金投入,拓展资金渠道
农村的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项费财、费力的项目,如论县、乡镇、村及村民任何一方都无法承受生活垃圾治理费用,因此建议采取县、乡镇、村和农户共同分担生活垃圾治理费用的模式。由县、乡镇财政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乡镇、村庄日常保洁、设施维护和垃圾转运经费等补助,乡(镇)按照不低于县级补助标准给予配套;由村民委员会制定实施垃圾治理的村规民约,通过“一事一议”动员村民每户每年缴费,并安排一定的村财用于清扫保洁等。同时探索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动农村环境卫生市场化。
2.3 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1)合理制定垃圾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方式是填埋、焚烧、沤肥,目前90%以上垃圾都是采用简易填埋的处理方式。因此鉴于我县农村目前条件限制,农村的生活垃圾治理应从各村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垃圾处理运作模式。
一是距离县生活垃圾处理场相对较近和经济条件好、运输条件便利的乡镇、村,可采用“户清扫、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或户清扫、村收集、乡镇处理”模式,通过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或配备后装式垃圾压缩收集车,将垃圾压缩转运至县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场或乡镇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填埋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最大缺点就是垃圾运行成本高,对绝大多数财力困然的乡镇、村来说无法承受。
二是距离县生活垃圾处理场远的乡镇、村,采用“户清扫、村收集、乡镇处理”模式,通过建设小型垃圾焚烧炉或闷烧炉,以处理设施为中心,配建垃圾转运站或垃圾收集点,集中收集处理各村生活垃圾。这种处理方式运行费用少,但是因小型焚烧炉或闷烧炉废气直接排放,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因、二氧化硫等对大气产生污染,危害人身体健康;如按国家标准建设乡镇、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或焚烧厂,乡镇、村财政投入难度较大。
三是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人口密度低的村庄,采用“源头分类、综合利用、就地处理”的模式,可就近几个村庄共建处理设施。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提倡“干湿分离”,鼓励回收利用,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和资源化。对金属制品、塑料凳可再生垃圾进行回收利用,餐厨垃圾进行作肥利用,不可降解和有害垃圾独立收运,其他垃圾可建简易填埋场就地填埋。这种处理方式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和资源化,运行费用少。
(2)配套完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垃圾处理应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每一个乡镇应至少有一个垃圾转运站或无害化填埋场或焚烧厂或选用垃圾收运车直接运输处理;每一个村庄应根据实际需要配齐垃圾清扫工具、配置收集车,每名固定清扫保洁员配一辆手推车,有条件的村应配备机动运输车。提倡“垃圾不落地”收集,在公共场所设置垃圾箱(桶),每100户应设置不少于1个垃圾收集点或垃圾转运箱,每10户应配置1个垃圾桶,每户要配备1个专用保洁桶,实现垃圾收集全覆盖、无缝隙。同时对旧的垃圾处理设施要进行改造提升,解决垃圾随风飘散和雨天垃圾池积水等问题,推行密闭、环保、高效的生活垃圾收运方式,逐步淘汰开敞式收运设施,解决垃圾收运过程重点脏、臭、滴、漏、洒等问题。
(3)建立健全保洁队伍建设。垃圾处理应从镇、村保洁队伍建设入手,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保洁员队伍,乡镇要落实环卫管理职责,聘请环卫工人,建立保洁员定责定薪制度,对主干道实行全日保洁。村庄应配备专职保洁员。乡镇、村要与清运工、保洁员签订《环卫承包合同》和《环卫工作责任状》,明确工作职责、保洁范围,确保村庄内垃圾日产日清,村庄外垃圾及时清理,集中堆放的垃圾当天转运。鼓励推行乡镇、村环卫作业市场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推动城镇环卫保洁服务向乡镇、村延伸。
2.4 建立垃圾治理长效机制
垃圾治理应从长效机制入手,要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制定村规民约,落实“户前三包”责任制,主动公开生活垃圾治理情况,接受村民监督和评议。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妇委会和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发挥党员、妇女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推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治理模式。通过宣传引导、村规民约、检查督导,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环卫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要建立考评制度,实行“月督查、季小评、半年考评、年终总结”的方式,每月对督查考评情况和乡镇、村考评成绩排名进行通报。根据年终综合考评成绩,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村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考评不合格的乡镇、村,追究乡镇、村领导、干部责任。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将大量产生垃圾,它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而且严重损害村民的身体健康,所以妥善处理这一问题迫在眉睫。近今年来,随着省委省政府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三年专项治理等工作的推进,农村应结合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身条件的垃圾处理措施,减少垃圾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摘要:在2014年11月18日召开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提出,将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使全国9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基本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并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为了推动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工作,本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针对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展开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农村,垃圾治理,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坤柏,何闪英,冯华均.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特性研究[J].能源工程,2010(1).
[2]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2007-2020年梅州市环境保护规划[Z].2008
【关键词】农村环境;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环卫设施
我县经过十多年的新農村建设,农村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管理、经费的不足和农民的认识的不足,农村垃圾污染日益加重,垃圾乱倒,污水到处流的状况还较,这不仅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整洁干净,还严重影响群众的工作和生活。
一、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一)垃圾处置不当,乱丢乱倒的现象严重
据调查了解,农村垃圾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可回收垃圾,如金属、塑料、玻璃、废纸;二是有机质垃圾,如剩菜、菜根菜叶、杂草等;三是有毒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等;四是“白色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大量发泡包装塑料、塑料袋以及破损废弃的农用薄膜都被作为垃圾随意丢弃。五是建筑、装修垃圾等。在调查时发现,很多地方根本就没将垃圾分类,而是胡乱地堆放在一起。更有甚者,有的农户将垃圾倒入垃圾圈圈外。西瓜皮、鸡蛋壳、塑料袋等垃圾成堆,馊臭难闻、苍蝇乱飞。
(二)“四无”村较多,村级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还处于缺失状态
据调查,全县还有不少村处于“四无”现状:无专职(或兼职)的环卫人员、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或填埋或沤泡)的专用场地。有些村即使有垃圾池(圈),但缺乏清运垃圾的工具,所以垃圾清运不及时,致使垃圾池或垃圾圈形同虚设。
(三)柴草与杂物堆放无序,焚烧现象严重
据调查,不少农户堆放柴草、杂物呈杂乱无序的状态。农民焚烧垃圾、稻草、秸杆、棉杆现象也比较普遍。特别是每年收获油菜时,农户焚烧秸杆的浓烟弥漫,不仅严重污染我县的空气质量,且严重影响到周围地区。
(四)还有农户尚未改厕,粪污较为突出
随着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有许多农户已用上卫生厕所,实现了“即冲即净”。但污水大多随下水道流入沟渠,导致水污染。尤其是未改厕的农户,其粪便污染突出,成为了蚊虫的繁殖与聚集地,加速了疾病的传播,有害于农民的身体健康。
(五)畜粪治污仍未到位,污染比较严重
据调查,我县仍有一部分养猪大户没进行粪污整治;也未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年向周围排放大量的畜粪及废弃物,对周边的水源、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牲畜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当地农民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二、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成因
(一)农民认识不足,部分乡村引导不力
调查时发现,一些村干部甚至有个别乡镇领导认为,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家庭琐事,乡村管不过来。还有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哼着一句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其中既有无奈,也有无所谓。所以呈现出“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状况。调查中还了解到,许多村民还没有定点投放垃圾的观念,也没有建垃圾池(圈)的习惯,更没有为垃圾分拣的意识。这对乡村整治生活垃圾污染造成了很大难度。
(二)经费投入不足,环卫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还相对较困难的情况下,垃圾处理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环卫设施建设随之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瓶颈。整治垃圾方面的筹资难,已成为许多乡村无法跨越的障碍。
(三)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趋势,增加了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垃圾在数量上呈现了批量化、在构成上呈现了毒害化的趋势。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容易腐烂的菜叶瓜皮,现在的农村垃圾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的混合体,特别是由于大量使用塑料,导致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随着无法降解的垃圾越积越多,农村垃圾正呈现出毒害化发展的趋势,大大地增加了农村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由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批量产生的禽畜粪便以及宰杀后的废弃物无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更加增添了乡村治理垃圾污染的难度。
(四)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农村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缺乏刚性
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法规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对农村垃圾的处理几乎没有一部法律法规硬性规定,到目前为止,我省在这一块的法规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三、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地改善我县农村的村容村貌,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一项有益于农民身体健康的长期性公益事业,也是一项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惠民工程。县乡(镇)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识,着力增强治理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将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专门班子抓紧抓好。各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第一线,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做到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二)切实加大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投入力度
当前,我县各村在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方面,普遍存在投入严重不足、环卫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要采取“政府投一点、向上争一点、群众集一点(指村民一事一议集资)”的办法筹措资金,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到“每村有专(兼)职的环卫人员、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有垃圾清运工具、有处理垃圾专用场地”,以确保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的工作长期、有序进行。
(三)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形成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合力
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县乡(镇)、县农办、县农业局、县卫生局、县畜牧水产局等各有关部门对此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形成全县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合力。
(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整治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建议全县各村采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全民参与、就地消化”的措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乡(镇)村要建立和完善指导、监督、奖惩的长效机制,引导和督促农户整治好房前屋后及责任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确保乡(镇)村整洁、卫生。
作者简介:李冬生(1960-),男,江西丰城人,中共江西省永修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及宣讲。
一、考核对象及范围
考核对象为各村村委会。
二、考核内容和要求
(一)组织管理。
1.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纳入各村村委会议事重要内容,村“两委”高度重视,有研究、有办法、有制度,落实专人管理,具备条件的村要落实保洁人员。同时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教育和引导群众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各村村委会制定有符合村情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办法,组织实施效果较好。
(二)宣传教育。
1.经常采取“村村响”广播、会议、网络、宣传标语等形式,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有关政策、技术标准和工作要求;在集中居住区、主干道沿线刷写宣传标语;村民知晓率、参与率均为100%。
2.积极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对损害环境的行为及时制止,对当事人进行宣传教育。3.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宣传单,发放给每一位村(居)民。
(三)设施管护。
各村村委会要制定相关管护方案,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处理等设施设备的日常管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四)资金投入及管护。
1.各村(居)委会要按照村规民约的要求,对集中收集处理生活垃圾的对象收取一定的垃圾服务费,尽量做到应收尽收。
2.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3.及时公开农村生活垃圾缴费明细等相关内容及治理工作动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五)治理效果。
1.农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所有不可用的垃圾进行了定点填埋,无白色垃圾和露天粪坑;
2.集镇、居民点责任区内干净整洁,所有生活垃圾进行了集中处理,公共区域和公共设施卫生有专人按时清扫,生活垃圾有专班定期清运;
3.河道沟渠责任区内干净整洁,水面无垃圾漂浮物,沟渠两旁无暴露垃圾,无乱挖、乱占河道现象; 4.公路沿线责任区内干净整洁,公路两侧无积存暴露垃圾,公路路面无占道、乱堆、乱放、乱晒、乱挖等现象。
三、考核方法及结果运用
(一)考核方法。考核工作由乡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成考核组,每半年进行一次。采取“听、查、看”的考核方式进行,即听取各村村委会工作情况汇报,查阅考核对象工作记录、工作台账和相关档案资料,实地查看现场治理效果。
抽查比例为:集镇及其周边村、县级以上道路,集中居民点抽查50%,沟渠堰塘抽查30%,分户处理的村抽查10%的农户。
(二)考核计分。考核计分实行百分制,具体详见《观音乡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评细则》(附件)。
考核评比办法
为贯彻落实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建立健全监督考评机制,切实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水平,特制定以下考核评比办法。
一、机构设置
省住建厅成立考评办,具体负责考评工作。
二、考评机制
(一)检查方式。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省级每季度每个设区市抽查2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查看2个乡镇,每个乡镇抽查3个村庄;平潭综合实验区每季度抽查2个乡镇,每个乡镇抽查3个村庄。已考核过的县、乡镇不重复考核,各县、乡镇、村庄考核名单分别由考评人员到所属市、县、乡镇后当场随机抽取。检查时间不通知地方,检查过程中市县有关人员不得陪同。
(二)评分方式。考评办负责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考评办法,明确考核评分细则(详见附件1、2),考评人员依据考核评分细则对所负责考核的县、乡镇和村庄进行评分。
(三)排名方式。设区市对县(市、区)要在省级考评前组织进行考评计分,并公布县(市、区)得分,被抽查县级最后得 分由省、市两级对该县考评得分两部分组成,权重分别占70%和30%。省级考评按县级15%、乡镇15%、村庄50%、县(市、区)推进PPP工作落实情况20%的权重计算分值,作为被抽查县(市、区)得分,每季度对各设区市(含平潭)按照其所属被抽查县(市、区)最后得分进行排名,年终根据各季度得分通过简单算术平均进行总评,作为当各设区市(含平潭)最终排名依据。
(四)通报方式。省级每季度通报并约谈全省排名后三位的设区市,并将年终总评后三位的名单在省电视台、福建日报等新闻媒体上进行曝光,由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采访,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附件:1.福建省2017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考核评分表
验收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根据中共XXX委办公室 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接受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1.目标任务
从2015年4月20日开始至6月底,全镇深入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以村为单位全面集中进行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基本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全镇14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128个村民小组无积存的陈年生活垃圾;公共环境良好,主要道路、河道、沟渠,农户房前屋后没有垃圾临时堆放点;处理达到卫生化处理水平;使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步把我镇农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整洁、生活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长效的治理和管理机制。
2.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策,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4‟58号)、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接受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凉城乡治办„2015‟5 号)、中共XXX委办公室 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接受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XX办发„2015‟5号)要求,以统筹城乡发展、造福农村居民为出发点,以全镇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和长效治理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等模式,巩固已有成效,抓好拓展延伸,力争第一批通过国家验收,为全面改善卫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奠定基础。
二、实施内容
(一)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引导农村居民利用旧筐、旧桶等自备户用垃圾收集容器,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各村要建立垃圾收集箱(桶)、垃圾处理池等集中设施,并因地制宜配置收集手推车辆;镇政府将规划选址建立一个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并配备转至县垃圾处理场的运输车辆;边远山区村庄如XX村香房村、XX、XX村、XX村等部分交通不便的村庄,采用就近就地卫生填埋等符合环保要求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禁止露天焚烧。
根据布局合理、方便群众、便于收运的原则。必须在5 月底前实现以下目标:
1.每户自备好清扫工具。2.每组确定一个收集点。
3.每村选址建设一个垃圾收集池或处理池。4.XXX配置一个垃圾收集转运车。5.现有垃圾房全部进行翻新。
(二)建立配齐保洁队伍。根据《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保洁队伍及其工作机制建设标准》的要求,建立村庄清扫保洁队伍,完善保洁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强对清扫保洁队伍的管理,确保村域范围内无陈年垃圾,无垃圾乱堆乱放。配齐配足保洁人员,保持队伍相对稳定。
保洁队伍安排
1.成立XXX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专人负责监督检查工作,固定安排3名街道清扫保洁员。
2.各村(社区)落实1个卫生管理人员,全镇共16个。3.每组落实一个清扫保洁人员,全镇共134个。各村(社区)及各组要与落实的卫生管理员或清扫保洁人员签订有关合约,划分职责权限,明确目标任务。
(三)落实、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站。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的总体要求和安全、方便、实惠的原则,镇政府规划建设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站、各村(社区)建设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点,逐步完善回收站点基础设施和从业人员队伍,加大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采用农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四)制定村规民约。各村(社区)要积极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制定村规民约,或通过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的形式,发动村民参与生活治理,引导村民在参与中增强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提升镇风、村风文明程度,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综合效果。
(五)资金投入机制。镇政府将安排专项经费作为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并积极争取县级专项经费、“挂包帮”单位支持。各村(社区)也要积极筹集垃圾处理费用,可采取村民和村集体承担一定的运行经费,建立“村民适度缴费,村集体补助,财政补助”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长效机制,专项资金严禁挪用。充分发动全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环境治理工作,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鼓励社会帮扶、捐赠治理农村生活垃圾。
三、完成时限、进度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5年4月21日—4月25日)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建机构,责任分工,制订方案,宣传发动口。充分利用会议(动员会必须开到组)、横幅(20幅)、标语(15条)、倡议书(5000张)等多种手段,在全镇开展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宣传活动,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深入人心,从而促使广大农民自觉地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积极维护良好的农村卫生的环境。
(二)存量生活垃圾清理阶段(4月26日—5月20日)本阶段各村(社区)对辖区内主要道路、河道、沟渠,农户房前屋后没有垃圾临时堆放点的存量垃圾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
(三)垃圾池、点建设完成阶段(5月1日—5月25日)本阶段各村(社区)在规定时间内建设完成辖区内的垃圾池,再生资源回收点的建设任务。全镇建设完成一个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完成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站。
(四)建章立制阶段(5月15日—5月25日)各村(社区)要在本阶段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收运处理和收费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高效稳定运行。各村(社区)可采取多种形式,以“一事一议”为载体,按照“谁产生,谁出钱”的原则,筹措农村垃圾整治经费,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鼓励社会帮扶、捐赠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对收取的资金要加强监管,做到专款专用,并做好计划。
(五)村、镇验收和迎接县级验收
5月15日至25日各村(社区)对辖区内全部区域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确保不留盲点,不留死角。5月20日至25日,镇党委、政府将组织工作组对各村(社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对发现的问题各村(社区)要进行及时整改。5月25日起迎接县级验收和接受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我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和镇政府副镇长为副组长,各包村工作组组长为成员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各村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领导,明确分工,村支部书记要亲自抓,组织精干人员认真落实,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XX中学,中心小学和各村小学要加强教育,让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不随意乱丢垃圾。适时组织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协助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宣传和推广。
(二)经费保障
1.将全镇配置收集转运车,各村建设垃圾收集池或处理池,镇、村配备的卫生管理人员纳入财政预算。
2.将城乡环境整治资金纳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3.积极争取县级“挂包帮”部门单位要出资出力,帮扶镇、村建设垃圾处理池,落实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
4.各村采取适当方式,根据“村规民约”或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共同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5.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
(三)纪律保障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中之重,由镇党委、政府具体抓落实,各村(社区)各组全力以赴,镇党委、政府将组织工作组对各村(社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推进不力、效果不明显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对达不到全村(社区)90%以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和长效治理要求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各村务必于2015 年5 月5 日前将实施细则报XXX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5 月12日前将收运设施建设情况、保洁队伍落实情况、再生资源回收点规划情况、经费落实情况等报镇整治办,逾期不报给予通报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责任落实
(一)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的组织原则,各村(社区)要设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全权负责本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及时解决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村(社区)要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小组,并认真督促各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情况,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二)任务分解,签订责任书
农村垃圾“非治不可”
问:我国农村垃圾治理的紧迫性在哪里?为什么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王旭东:过去,农村垃圾治理不成问题,完全可以靠自然的消纳能力实现自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垃圾治理逐步成为一个问题。现在的农村垃圾不治理不行了,它已经严重污染到农村的土壤和水体,甚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在调研时发现,有些地方的井打得越来越深,因为垃圾污染了一部分地表水。因此,农村垃圾治理关乎着国民的健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此次十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农村垃圾治理,体现了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家对环境治理达成的共识。此外,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人居环境方面的差距,让城乡协调发展,经济才能稳步发展。否则,一个轮子转得快,一个轮子转得慢,就会出问题。
破解农村垃圾治理“五大难”
问:农村垃圾治理是个“老大难”,如何避免“运动式”清洁、形式主义的治理呢?
王旭东:大家总说农村垃圾是个“老大难”。我总结大概有5个方面。
一是陈年垃圾清运难。很多地市在治理城乡环境时,一般是要先清理陈年垃圾,有的地方清理了积存几十年的垃圾。
二是农村垃圾收集难。农村地域广且村民居住分散,每户每天大概产生一到两公斤垃圾。如果把这些垃圾都收集起来,成本非常高。
三是农村垃圾转运难。农村基础设施匮乏,转运设施不足。如果将垃圾收集起来却运不出去,这里就会成为一个集中污染源。
四是农村垃圾处理难。虽然农户居住比较分散,但是农村垃圾产生总量与城市差不多,每年都有上亿吨。如果将农村垃圾一下子都运到城市进行处理,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根本无法承受。
五是长效保持难。过去,农村采用“运动式”清理,将垃圾从路上扫到沟里,从沟里扫到田里,表面看可能是干净了,但事实上并没有得到彻底清理。即便靠“运动式”清洁把垃圾收集起来并进行处理了,如果没有建立长效机制,过一段时间又会恢复成老样子,还是脏乱差。因此,2014 年,住建部协商有关部委启动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提出用5年时间把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全面治理,目标是使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国务院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将农村生活垃圾扩展到了农业生产垃圾和农村工业垃圾,要求一并治理。
针对上述提到的“五难”,该指导意见提出了几项措施。第一个是政府主导,依靠群众。这是基本原则。把群众动员起来,才能把垃圾清理好,也才能把一家一户的垃圾收集起来。第二个是建立村庄保洁制度。这是关键。有人管事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各地也有创新,不安排专门的保洁员,而是每家轮流扫一天或一周,形成村庄保洁制度。所以,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将建立村庄保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的农村还处于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农村地区的保洁员不只要负责垃圾清扫和收运,还要负责垃圾收集的监督和宣传。我们鼓励农村垃圾分类做到干湿分离,即将果皮、菜叶、剩饭等湿垃圾单独放置,并自备垃圾收集容器。农户可以把湿垃圾拿去喂养牲畜,或当成肥料还田。保洁员主要是收集干垃圾,以及在平时的保洁中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和投放方法。天长日久,农户就会养成好习惯。同时,农村保洁员还是监督员,不只监督农户的垃圾分类和投放的地点是否正确,而且监督垃圾转运部门是否及时清运了收集起来的垃圾。这是农村保洁员与城市环卫工人最大的不同。第三个是加强中转设施建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三项工作
问:为什么此次联合这么多部门发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王旭东:各个部门形成合力,便于工作开展。这次中央文明办和中央农办也加入到农村垃圾治理中。农村垃圾治理不只能改变环境,也能改变农村居民精神面貌。环境好了,人也有精气神,6.5 亿的农民兄弟发展经济、发展生产的意愿也会更强烈。
住建部的主要工作一是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二是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提出了一些明确要求,比如要求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建设完善转运设施和环卫机具,形成长效治理工作机制等。三是会同联合发文部门对各地工作进行验收。
垃圾治理效果的验收主要包括5 个“有”:有分类、有收集、有转运设施、有资金保障、有长效机制。今年我们将对四川、山东、北京等5个省市进行验收,明年还将对7 个省进行验收,计划3 年完成验收18个省市。通过联合验收工作,调动各地农村垃圾治理的积极性。
此外,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根据各省(区、市)年度工作情况、全国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系统数据等,对各省(区、市)农村垃圾治理情况进行评价,及时通报评价结果并抄送省级人民政府;对工作落后的省,将约谈相关负责人。
农村垃圾治理不能光靠政府投资
问:农村垃圾治理资金是瓶颈,如何破解?
王旭东:中央财政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地方各级的财政和预算内投资都对农村垃圾治理有支持。这几年,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农村垃圾治理不能光靠政府投资。一方面,村民要参与进来,才能保证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我们做过一个测算,农民一年产生的生活垃圾约180 公斤,这些垃圾全部治理平均所需费用约55 元。如果每个农民每年缴12 元,相当于每月缴1 元,便基本可以负担村庄垃圾的村内收集成本;政府主要负责垃圾的转运和处理。另一方面,对于贫困村的垃圾收集保洁费用,政府也要负起“兜底”的责任;有条件或比较富裕的农村地区,可以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引入企业管理,比如以竞标方式选择垃圾收集和保洁的专业队伍,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美国农村垃圾治理情况
美国农村的大多数人不是住在市镇,而是一家一户分散住在自家的土地上,比我国农户的分散居住程度高。美国拥有完善的农村垃圾收集运输网络,一般由规模不大的家庭公司承担,基本能够覆盖到每家每户。这些公司的员工也是农民,他们开着小垃圾车,到各家各户收取垃圾,同时收取一定费用。例如:美国的西雅图市政府规定,每月每户居民的四桶垃圾,需交纳13.25美元的费用,每增加一桶垃圾,加收9美元。这一规定实施以后,西雅图市的垃圾量一下减少了25%以上。
在美国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带轮子的垃圾箱,居民每天早晨送到公路边,由专车带走分类垃圾。另外,每个家庭的厨房水龙头旁边,都安有一个小粉碎机,用于随时处理一些生活垃圾,然后流到下水道冲走。每个家庭都要将垃圾分类,装入塑料袋,然后装进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垃圾桶推到大门外的马路旁,等待环卫公司特大垃圾车将分类的垃圾装到车厢不同的格子里运走。杂草与落叶由每个家庭成袋堆放在自家周围。环保部门也派工具车前来割草、清扫路边的树叶、修整树枝。割下的草当场粉碎,可作饲料;截下的树枝,由粉碎机粉碎,将之用在公共场所,如放到树根周围,防止水分蒸发,并可防止泥土直接暴露在大气中,产生扬尘污染环境。
美国政府对农村垃圾治理的资助主要是由联邦政府农村发展部负责,重点是对农村公用设施的资助,而非提供全部建设资金。例如:美国政府每年从农业联合税中拿出几十亿美元.专门用于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资源保护工作,对治理项目投入补贴70%-80%。各州政府也都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列专项开支。其中,美国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可以通过在水和环境计划项目中得到拨款和贷款,分对象进行:拨款的对象是非营利的乡镇组织,目的是提供技术援助和训练;贷款对象是在农村地区从事污水和垃圾处理的企业,目的是改善和建设这些企业的运行设施。有一个限制条件就是接受这类拨款和贷款的农村地区人口不超过2万人。农村社区人口越稀少,收入越低下,那么它可能得到的资助就越高。
为了解决垃圾处理服务供给中的经费问题,美国设立专门的理事会或基金会,管理环卫资金。资金不仅包括政府的投入,也包括居民支付的垃圾费。对于垃圾处理厂的运营,实行“公共投资、私人经营”,即有关部门在建好垃圾处置厂后,先核算处理每吨垃圾的最低费用,然后将处置厂的运营权向社会公开招标,在达到环保标准的前提下,出价最合理的公司即获得运营权。
美国农村垃圾治理的经验
(一)完善立法是农村垃圾治理的根本保障。美国政府与议会先后于1965、1970年通过了《固体废弃物法》和《资源保护回收法》。除了联邦政府颁布的法案包含对农村垃圾治理相关规定外,有些市州还颁布了专门针对农村垃圾处理的专项法规。比如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州和肯塔基州,就对农村地区路边倾倒垃圾的问题颁布了法规,对非法倾倒垃圾的行为有详细的条文加以处理。此外,在农业污染控制方面,美国也有系统的法律框架,如清洁水法案(CWA);非点源污染实施计划——CWA319条款。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对废旧家电的处理制定了一些强制性的条例。2002年当局针对废旧家电的回收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法令,对从事回收家电产品中制冷剂的人员资格、使用的设备以及回收比率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使废旧家电的回收利用过程能够达到政府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和技术指标。
(二)市场化运作是农村垃圾治理的有力手段。美国农业环境保护项目是自愿性的,联邦政府一方面通过资金、技术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引导农场主参与农业环境保护项目;另一方面为提高保护政策的实施效率,在项目运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其支付水平取决于农场主环境保护水平与成效。为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就开始普遍采用招投标制度将垃圾服务承包出去。美国曾经对大约315个地方社区的固体垃圾收集的调查显示,私营机构承包要比政府直接提供这种服务便宜25%的费用。2012年由独立的研究组织提供的报告显示私营机构承包使街道清扫费用节约43%。
(三)公众参与是农村垃圾治理的重要途径。美国在制定环境相关法律、计划时,或者在许可建造废弃物处理设施时,都需要邀请农民广泛参与,而不仅仅是征求意见。只有农民参与制定的法律和计划,农民才有意愿遵守和执行,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和计划。根据法律,农民可以申请组成类似于非政府组织的农村社区自治体,宣传、推广废弃物循环利用知识和家庭简单易行的再利用、资源化方法,或者是直接开展废弃物回收。在美国乡村,社区是最基层、最贴近民众的社会管理单位,是广大民众活动的基本场所。在农村社区中,主要实行公民自治,政府一般不干预社区管理,只是负责制定社区发展规划,提供财政支持,并对社区运行进行监督。像农村垃圾治理项目的选址、设计和规划等活动,是由当地居民自己组织、自愿参加的。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带轮子的垃圾箱,每天早晨送到公路边,由专车带走分类垃圾。
对我国农村垃圾治理的启示
(一)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快制定农村垃圾治理法规。多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体系一直是以城市为中心展开的,农村环境保护相当薄弱,甚至在农村垃圾治理领域出现了空白。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性差异性大,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垃圾治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积极借鉴美国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制定一系列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时针对农村垃圾治理的特殊性积极出台专门立法,并尽快颁布实施,为我国各地农村垃圾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规范指导,从而实现农村垃圾治理的法制化管理。
(二)多方引资加强投入,共同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清扫保洁工具设施的维护和清扫保洁人员工资、托运人员工资,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工作的实施。通过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和农民投资投劳的方法,集中财力物力解决农民关心的垃圾治理问题。镇村要加大农村垃圾处理的投入力度,确保农村垃圾处理支出有预算,落实资金。加快建设垃圾中转站、中转点等基础设施,加紧配置满足运转要求的垃圾运输车辆和分类垃圾桶。要在全域内统筹考虑,积极创造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引导多方投入,共同建设乡村环卫基础设施。
(三)建立公众参与垃圾治理的机制,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罗店镇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是为农村老百姓做的一项惠民工程,不能光靠乡镇修几个垃圾池,请几个保洁员。群众没有发动起来,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当前,发动群众参与垃圾治理的关键在于建章立制,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一是各村要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向村民广泛宣传垃圾治理的必要性,使村民改变陋习,做生态文明的模范村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报纸等村民能接触的媒体,宣传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二是要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政府和基层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在社区、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和建设中的自主作用,引导公众对环境卫生管理参与的积极性,支持各类环境卫生志愿者组织的活动,通过公众参与政策制定、价格听证、规划公示、污染监督、权益维护等形式,实现环境卫生管理民主化、决策科学化。三是积极组建环保志愿者或协会组织,利用各种帮扶活动引导村民把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要分开处理,像煤球、菜叶、秸秆等就不需入池只需简单堆肥处理就行。同时,协调组织指导村民搞好生态创建等活动,让他们养成环保卫生意识。
(作者单位:湖北省京山县罗店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欣闻
【多措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推荐阅读: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调研报告07-08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1-01
农村社会治理工作汇报05-26
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方案06-18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案10-29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报告07-12
农村信用联社营业部专项治理自查报告06-04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11-28
漕河镇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项目06-16
白色垃圾治理实施方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