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800字

2025-03-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800字(精选4篇)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800字 篇1

读完这本《致加西亚的信》以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简单但有深厚意义的小故事,美西战争中,罗文中尉为完成上司交给的任务,在根本无法预知环境恶劣程度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使命,把一封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无数次学习讨论的热潮。为什么我想,这本书所揭示出的敬业、忠诚、勤奋的精神,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我从来未像现在这样深刻的理解“忠诚、敬业”的含义。看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在许多时候,许多情况下,简单与复杂、局部与全部、平凡与崇高,竟是如此的接近。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获得他人的信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的传家宝,它激励着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的成长;诚实是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事之根;诚信是一道风景。它如洞庭湖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如扬子江汹涌澎湃,势不可当。市场经济时代,诚信已经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泉。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一切道德之基础,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德行。诚实守信,对自己,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对他人,是一种交往的道德,是气魄和自信。在学习中要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守信守诺,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对同学要以诚相待,相互协作,共同在知识的海洋里追求着自己的目标。我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有大有小,知识面有宽有窄。而一个人最重要的态度之一就是诚信,你一定要让人信得过你,而不要让人时事事提防你。当周围的人都信任你的时候,你就真正具有了诚信的口碑,那么就值得被委以重任。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1000字 篇2

说它是“小册子”,因为它的篇幅不长,字数不多;说它是“巨著”,因为它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有100多年之久,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阿尔伯特· 哈伯德。书中讲述的是一个简单而真实的故事:美西战争时,美国出于战略上的需要,必须立即同古巴的反抗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当时加西亚出没在古巴的深山丛林中,谁也不知道他的确切地点和联系方法,他与外界基本上是隔绝的。要想传递信息,几乎不可能。然而,当时的美国总统麦金莱决定,无论采取什么办法,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将他的亲笔信送给加西亚本人,以尽可能取得古巴军队的配合。军事情报局推荐了安德鲁·罗文中尉来担当。罗文在接到任务时并没有提出“加西亚在什么地方”之类的问题,在孤身一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他没有讲任何价钱,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立刻出发,执行使命。他独自一人在海上漂泊了4昼夜,来到了古巴。在深山老林中,他几乎横穿了这个危机四伏的岛国,历尽波折,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终于找到了掌握着决定胜利的加西亚将军,把信交给了他,并带回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故事情节虽然是简单的,然而它折射出的精神力量却是不可估量的。可想而知,安德鲁·罗文中尉孤身一人,从美国来到已被西班牙军队控制的古巴岛,在人生地不熟,既不知道加西亚将军具体位置,也不知道他长得是个什么样子的情况下,最后成功地把信完好无损地交到了古巴军队的首领加西亚将军手中,实在是不易,更是令人敬佩。

是什么力量使罗文历尽艰辛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呢?我认为:

一是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人的一种观念形态,是指一个人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一点都不旁骜的思想,它折射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敬业精神又是人的一种实践行为,它体现在从业者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奉献社会的职业行为中,促使人恪尽职守、勤勉努力。显然,是敬业精神使罗文把送信的任务当成自己的天职,使他以一种尊敬、虔诚的心灵去对待送信的任务并最终完成了任务的。

二是使命感。使命感是一种舍我其谁的、崇高而庄严的感觉思想,是职业精神的灵魂。正是这种“使命感”,使罗文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这样做的意义,从而激励自己释放出生命的激情。一个人一旦树立了强烈的使命感,无论给予他的任务有多么困难,他都会竭尽全力去完成它。相反,一个人如果缺少这样的“使命感”,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三是责任感。一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的接受、认同并将其要求内化为内心的自觉意识,就是责任感。责任感对人的行为具有动力性。一个人一旦把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所承担的义务上升到责任感的层面,就会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要求,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最高的价值取向。责任感要求一个人自觉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并对此承担责任。罗文无疑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他不仅能自觉地去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而且专注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四是忠诚心。忠诚心是指一个人忠于职守的心理状态。如果罗文一味抱怨领导交给的任务难度太大,对领导的决定似是而非,没有忠诚心,摆假设、找借口、寻理由的话,他就不可能把信送给加西亚,也就不可能有战争的胜局。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600字 篇3

《致加西亚的信》中的故事,差不多人尽皆知。作者讲述这个小故事的目的,是试图通过罗文中尉身上所展现的忠诚信念和敬业精神,来震撼久已麻木的世人。

正常送信本来是一个简单不过的工作,但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罗文中尉的忠诚和敬业显示出了他的难能可贵。随着《致加西亚的信》的广泛流传,如今罗文的送信行为,已经提高到:象征忠于职守、信守承诺、敬业服从、勤奋努力、不甘平庸的代言词。它向我阐明了深刻的道理:忠诚与敬业不仅仅有益单位和领导,最大的受益者是员工本人,是整个社会。它是实现单位发展和个人发展双赢的.真谛。

对于单位本身而言,这本书无疑是教育员工爱岗敬业、忠诚勤奋的最好教材,它所倡导的是员工对岗位、单位的忠诚,是对制度、规则、任务的遵守和执行。

事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拥有更多的“罗文式”员工。一个想有所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员工,应该充分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潜能,而不被困难所吓倒,满怀信心去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

“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不是过多去问为什么,而是全心全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800字 篇4

尤其在我阅读了《送给加西亚的信》一书后,我对此的感触则更加深了。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生命跟时代的崇高责任联系在一起就会永垂不朽。为什么在百年之后的今天这篇幅很短的文章依旧能够经久不衰呢?正是罗文的这一份高度集中的责任感。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在今天这个时代,能够像罗文那样把信送到加西亚手上的人太少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种稀缺,所以那些能够对企业、对公司有责任心、进取心、敬业心的人才会显得弥足珍贵。

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罗文作为一名年轻的美国陆军中尉,在美西战争期间,在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凭借着他的忠诚、那种责任心、那种忠于职责、忠于承诺、并且无比敬业的精神,自己孤身一人,冒着生命危险、冒着枪林弹雨、历经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不负使命将总统的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任务。

即使在这个没有怀才不遇的时代之中,我们依旧能够看到依旧很多人安于现状、浑浑噩噩度日。是因为他们生性如此吗?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没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吗?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这些,是因为他们没有像罗文一样具备高度责任感,于是遇难退缩、于是惶惶度日。中国有句古话“在其位,谋其职”,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拥有一颗责任心,即我们要做好自己职责内的所有事情,不要以一颗利己的心去衡量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就像文中如果罗文只是想着自己完成送信任务后会得到什么荣誉、什么好处、或者可以成为英雄之类的,那就不可能做到忽视一切、忽视一切艰难、一切险阻、以及枪林弹雨,只想着一定要完成上级给予他的任务以及送信成功的那一幕了。

上一篇:设计专业建筑设计下一篇:辽宁省水利安全考核试题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