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精选9篇)
——新古典主义
体图音
林进富
2015-5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认知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特点,理解它们在造型、用色、用笔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品的分析比较,达到能对绘画风格进行评述,并表达自己的见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古典主义相关知识的学习,增进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了解的兴趣,激发懂得艺术、乐于学习艺术知识的热情。同时,学习新古典主义画派画家,在艺术上进行大胆创作和表现的精神。教学重点:
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教学难点:
自主评述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上课,同学们好;坐下 课件展示
聆听新古典音乐(女子十二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四幅画的区别,试着概况它们各自的艺术特点。
师问题:你所看到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引申。
二、讲授新课
(一)新古典主义产生原因
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18世纪下半叶,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一场巨大的革命运动即将来临,渴求改变现状的法国民众对散发着没落贵族气息和华丽脂粉的“罗可可”艺术越发反感。他们都期待庄重严肃的新艺术风格作为宣传革命号召人民的有力武器希望艺术能够发挥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资产阶级从古希腊,罗马的历史中找到适合他们作为行动典范的共和主义英雄题材,来为当时一触即发的的法国大革命服务。
18世纪中叶,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发表了《古代艺术史》一书大力宣传古代社会的纯洁,静穆,提倡古典美的艺术思想。他说:“艺术应追求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1748年,庞贝古城的发掘,使壮丽辉煌的古代艺术展现在人们面前,激起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崇拜在思想界,古典精神成了美的最高标准,法国因此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古代艺术。
(二)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 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希腊,罗马的艺术为范本,主张以古罗马神话和英雄故事为题材。 强调市民英雄主义艺术表现方面
强调理性秩序,忽视感情,个性的表达。 重视素描而忽视色彩的表现
讲究艺术形式的严谨完整,体现一种庄严典雅的风格
(三)欣赏作品
1、欣赏《马拉之死》
1793年雅各宾党领袖马拉被右派暗杀,激起了革命者的极大愤怒,为了声讨敌人,大卫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在马拉被害三个月后赶制作品《马拉之死》忠实的记录了这件历史悲剧《马拉之死》是大卫的传世名作,马拉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法国大革命期间,他撰写过很多抨击封建专制的文章,在当时人们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湿疹。为此他每天得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一边治疗,一边处理公务或进行写作。右翼保皇党分子夏洛蒂*柯黛以申请困难救济为名,潜入浴室,将其杀死在浴缸里。据说大卫在马拉被刺死的两小时后就赶到了现场,并被眼前的惨状所震惊。马拉的死使巴黎的人民无比悲愤,有个叫希尔的代表高呼大卫用他的话比为马拉报仇,三个月后,大卫的传世之作《马拉之死》诞生了。
这幅画构图单纯明确,也没有使用繁多的色彩,方柱形的木箱在画面上占着一定的位置,像纪念碑一样,起着稳定构图的作用。木箱上放着墨水,纸和笔,木箱正面有题字:A MARAT.DAVID(献给马拉。大卫),大卫有意将画面的上半部分处理的单纯、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同时加强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和这一令人震惊愤慨的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憋闷及莫大的悲痛之感。画面的背景是暗淡和低沉的,光线集中在马拉身上,这这种明暗对比的手法,使马拉的形象具有了纪念碑雕刻的立体感,画面营造了一种肃穆宁静的气氛,通过仔细观赏,我们会发现整个画面色调是偏绿的,绿色是和平之色,是人们极其喜欢的颜色,这些简洁,严谨,明晰,理智的表现手法以及深入。具体,真实,再现的刻画,都反映了大卫对马拉的无比敬重与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期间,古典主义的盛行以及人们渴望追求一种世道所需要的理想英雄主义精神,《马拉之死》成为了大卫的传世的杰作,大卫用画笔唤起了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使马拉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经如此写道:“这是大卫最伟大的作品,看不到任何无价值的琐碎,有的只是令人惊讶的技法与芬芳扑鼻的崇高理想.大卫以很快的速度作出此画,混合表达了剧烈的苦痛与极端的温柔绘出一个飞舞在冰冷墙上凄凉气氛里如同棺材般浴盆中的灵魂”
2、安格尔的《泉》赏析
这幅画出自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是在安格尔76岁时画的,安格尔是古典主义绘画的末代风流画家,吸收文艺复兴时期前辈大师的求实的技巧,使自己的素描技巧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泉》这幅画则反映了他对“精细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抽象的古典美典范的必要性”的认识。
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泉》是安格尔影响力最大,最不朽,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幅画的主体虽然处于画面的中心,但是由于画面的富于变化使得整幅画有了一种独特的美。在色彩上以背景的深色调和主体得浅色调对比,但是并不强烈,而是有了一种过渡的美。在人物的个性体现上,把姑娘的面容与水罐那空无一物的“脸”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更增加姑娘的面容的吸引力;画中盛水的罐子开着口让内部的水自由地流出,而姑娘的嘴和人体的会阴部却是紧紧闭合的,这是对处女所特有的那种拘谨而又开放的性格特征的强烈暗示。这幅画的主旋律就是表现这一性格特征。那紧紧夹在一起的双膝、与头部紧紧贴在一起的右手手臂以及那紧紧握住的双手都表现了处女的羞怯和拘谨,而这种羞怯又被整个身体的裸露抵消了。画中那个姑娘优美的身体曲线又与水罐里面流出来的直线性的水柱形成强烈的对照,这也很好地表现了姑娘的生命活力。
安格尔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是“永恒的美”这一抽象概念。究其实,乃在于寻求以线条、形体、色调相谐和的女性美的表现力。而《泉》,则进一步反映了画家对美的一种全新观念,那就是他深深觉得用精细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抽象的古典美典范的必要性。76岁高龄的安格尔,终于在这一幅《泉》上,把他心中长期积聚的抽象出来的古典美与具体的写实少女的美,找到了完美结合的形式。
(四)讨论:
试着从造型、色彩、构图、题材方面分析这幅作品。
1)题材: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2)构图宏大,场面壮观,强调平稳性和完整性。
3)造型:人物形象精准如雕刻一般,轮廓立体分明,注重素描,突出对材质细节的表现。4)色调深沉厚重、富丽堂皇,给人和谐、宁静的感觉。
(五)练习:
欣赏《奥松威伯爵夫人像》(可略) 《大宫女》
《里维埃小姐像》 《土耳其浴室》 试一试:
注重造型方面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其画风庄严、单纯、理性。色彩方面:较为优雅。构图方面:强调完整性。
主题方面:多选择重大历史或社会题材。
六、课后作业(拓展)
.你还知道新古典主义的其他画家吗?收集相关资料,为大家介绍他们的绘画作品。
华翰国际公寓4A户型室内设计
以古希腊、古罗马欧陆建筑风格为源头, 于11世纪的法国发展出了哥特建筑风格, 最初主要体现在教堂建筑上, 随后又延续到了世俗建筑上。该风格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 结构上出现了石材的骨架券及飞扶壁, 此技术的运用改善了内部空间, 使室内空间更加高旷、单纯、统一。形成肃穆空灵的空间效果。在室内设计领域表现为空间组织严谨、韵律感强, 装饰造型多表现为竖向线条, 装饰、陈设、配饰颜色以深色为基调, 银饰为点缀。常见的材料运用为皮革、pvc、乳胶等。总体氛围低调、内敛、贵气。
4A户型的空间结构是平层布局, 在水平空间上无限延展。室内使用面积230平方米, 分别布置有客厅、餐厅、主卧室 (自带卫生间及衣帽间) 、客人卧室、次卧室 (自带卫生间) 以及书房等主要的功能空间, 空间平面布局紧凑、严谨。
客厅, 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空间。东面和南面两面临窗, 阳光、空气倾入室内形成明亮的空间光环境。墙面采用竖向的线条构图, 干净洗练、强化了空间骨架的纯粹感, 渗透出严谨、端庄、整洁的哥特韵味。装饰壁炉主题墙面造型古朴怀旧, 展现低调奢华品质。墙面材料采用硅藻泥涂料仿大理石, 硅藻泥是一种绿色天然材料, 能真实还原天然大理石的肌理效果。主题墙柱式秀丽、挺拔, 竖向的线角是典型的哥特风格。顶面设计中力求简约中体现尊贵, 圆形的金箔藻井自然限定出会客与用餐区。家居配饰体现“跨界与混搭”, 经过演绎的法式宫廷椅充满新意, 椅背梦露像的大胆运用揭示怀旧外表下的叛逆与惊喜。沙发区的软装配饰为深紫色绒面布艺配以银色装饰线角, 典型的哥特细部。一架优雅的钢琴置于客厅与餐厅之间, 天籁之音犹在耳际, 空间尽显文艺气息。
餐室与厨房互为“借景”, 也互为“背景”。温馨的布局、舒适的空间尺度让人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家人茶余饭后的温馨场景。浅暖色的壁纸墙面配以深檀木色的边框, 竟然透漏出东方古典韵味, 誓将混搭进行到底, 深紫色餐椅背银色扶手与哥特底蕴一脉相承。
主卧室成为相对独立的空间组团, 有独立的卫生间及衣帽间。空间界面还是以浅色壁纸及布艺为背景, 配以深檀木线角边框、干净、利落。暖黄色麻质的床面配合丝绸及绒毛布艺, 营造出细腻多变的床上空间。银色喷漆的边柜是哥特式家私的经典语言, 并在一团柔软之中加入了刚性的元素, 延伸了视觉与触觉的张力。靠近窗是一个洒满阳光的空间, 一件丰满的躺椅懒洋洋的睡在那里, 风雅迷人。主卧的卫生间, 空间表情突然变得明亮硬朗起来, 硅藻泥防水仿石涂料与天然石材无异。局部石材马赛克的点缀表达着温柔和细腻。
次卧和客人卧室怀旧的味道渐淡, 干脆直接的方盒子成为空间母体, 空间线条更加简单与纯粹, 于床式、配饰、灯具等细微处展现怀旧意味, 藏歌特韵味于无形。
怀旧情结二欧陆田园派
华翰国际公寓2C户型室内设计
欧陆田园风格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型制。营造的模式、美学法则都延续了欧陆建筑的精髓。也被称作欧陆乡村风格。主要体现在欧洲的世俗建筑上, 如私人的宅邸、贵族的城堡等。在室内设计中, 装饰造型如柱式、线角等都与欧式无异。颜色的运用以清淡的浅色为主, 白色的柱式、白色的线角、白色的家具配饰轮廓、浅色的以花纹、植物茎叶形态为主的装饰图案是它的主要装饰语言。材质饰面以棉、麻、毛及少量的丝织触感为主。整体格调轻松、自然、和谐。
2C户型具有越层的空间结构, 首层是客厅、餐厅以及厨房等公共区。二层是主卧室和次卧室, 动静生活区划分明确。
南向墙面几乎80%是采光窗, 成为这个户型最大的优势, 室外的城市景色像一幅巨大的画作透过窗映射到室内。城市空间与室内空间的界限模糊了。自然要素阳光、空气、雨水等映照在室内空间。户型空间结构为田园风情的表达创造了优良的先天条件。首层的整个开间都是客厅。一个舞台化的空间效果, 简洁利落的方盒子内摆放了形态各异的物件。米色的壁纸带有印花自然纹理, 仿佛能嗅到泥土的芳香, 浓郁的欧陆田园味道。白色硅藻泥仿石线角和门套线轻轻勾勒出空间轮廓, 犹如白描般清新、淡雅, 红色块的墙面跳色跃入眼帘但并不突兀, 反而增加了活力和惊喜。地面光洁如镜, 明亮通透, 扩大了空间感。米色植物纹饰的沙发、酒红色绒质沙发椅、黑色钢琴漆面餐桌、银色镜面的边柜奏响了或雍容或清新或自然的交响曲, 家私和配饰都印上了明确的田园派标签。
工程地址:保利金泉
家庭成员:二人世界
案例风格:新古典主义
这是一个多元化混搭的住宅,古典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地体现出来,七十年代出生的业主应该还是年轻的一代吧,既能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又相对传统文化有自身的领悟。由于几乎就有两口人的居住,没有了太多的限制,可以让整个居室的装饰更加自由随性,设计师与业主达成共识:不是为了风格设计而生活,而是为了生活而设计风格。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生活也就更加随意,设计也就能更加生活化,更加个性化,本着这样的设计原则新古典混搭风格就应韵而生了,富有中国文化的茶室与现代的表现手法均有体现,有谁又能说它不协调呢?
首先公共区域上原结构没有明确的化分且开间过于宽大,进户门与客厅的窗户直冲风水上的一忌,客厅位置于整个房屋的中心区域,原结构右上角有一个放置空调室外机位结构墙,非常影响客厅的规整性,因此设计师同业主商量后决定采用中央空调的制冷方式,空调室外机移至其它位置拆掉此墙,增加采光。用断桥铝合金窗封面的方法整体效果大有改观,规整、宽敞、大气、明亮,是客厅空间的几点设计宗旨。
新古典在居室设计方面的特点
a“形散神聚”是新古典的主要特点。在注重装饰效果的同时,用现代的手法和材质还原古典气质,新古典具备了古典与现代的双重审美效果,完美的结合也让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
b讲求风格,在造型设计上不是仿古,也不是复古,而是追求神似。
c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式样的大致轮廓特点。
d注重装饰效果,用室内陈设品来增强历史文脉特色往往会照搬古典设施,家具及陈设品来烘托室内环境气氛。
客厅右边保留一间客房和一间茶室,因为客房不需要太多的储物功能所以在与茶室分区的墙面进行了一点小的调整一分为二,两面用既美观又有利于空间的节省。茶室的地台,把平层的空间变得有错落感,席地而座,对奕、品茗,别有一番味道。
卧室强调了绝对的舒适性,两种不同的风格把主卧与客卧区分开来,欧式的床体却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容,简约大方的墨绿床体让睡眠的过程变得安逸而优雅,高贵神秘的深紫色床体因着具有中国民族风情的床品显现的别具一格明朗,清新却又不失华美。
搭配要点——细腻中透露精致
台灯
包布的床头让空间多了几分精致和细腻,所以在灯饰上也比较考究,一些皮质灯罩的台灯,在设计上结合了古典的繁复和现代的简约手法。与床头搭配会有不错的效果。通过灯光的照射,皮质灯罩上的天然条纹也会体现出来,制造出曼妙的效果。
墙面
根据床的颜色,布艺的颜色,墙面建议选单一色或简单的花纹。此外,一些肌理感很强的墙纸、装饰性的盛布,以及纹路色彩比较浅淡的饰面板,均可用来做床头背景,床侧床头柜经常是一左一右陪伴在睡床两侧,可布艺装饰往往让空间显得饱满,放置两个床头柜会显得空间狭小拥挤。这时,单屉床头柜就显现出简洁实用的功能优势来,在造型上可以选择绘制纹样的小柜,不拘一格的设计可以减少它的单调性。
床品
质地厚重的香芋色床品清爽优雅,加上床品独特的图寨花纹处理,配以绝好的质感,是不二选择。纷繁富丽的床饰在冬日只需加上羊毛,纯棉质地的床品装点,温暖感十足。
除此之外,轻柔的粉色,玫瑰图案的绣花、精致的镶边,以殛宽褶的花边,这些搭配包布床头,也是不错的选择,更能凸显出古典雅致的味道。
古典雅致床体
选择类似天鹅绒质地的床头有一种厚实温暖的感觉,也是时尚家居的经典。
为解决布局上的缺陷在进门处设置玄关,玄关右边的衣帽柜解决了使用功能及空间区域化分,同时餐厅也独立化分出来在厨房最近的位置,与客厅通过哑口区分,既保持通透的开阔性,又相对独立。
厨房遵从了简约这一原则在主色上与墙壁的颜色吻合,干净利落的同时不失品位,橱柜的功能也是十分细致,满足了业主在工作之余大显厨艺的兴致。从整体上看是极简风格,但色调的统又体现了整个居室“形散神聚”的特点。
摘要:在现代派音乐家中,贝尔格是非常感性的一位,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总是能看到超出音乐之外的象征意义。以贝尔格音乐中数字等象征意义为着眼点,探讨贝尔格音乐创作的奥秘,可以阐述贝尔格这种音乐创作特点形成的社会及个人原因。
关键词:贝尔格;音乐创作;象征意义;数字隐喻
20世纪现代派音乐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乐派是以勋伯格(Aronld Schoenberg)和他的两个学生韦伯恩(Anton von Webem)和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为代表的“新维也纳乐派”。他们的作品大多属于表现主义音乐的范畴,具有强烈的不协和效果和独特的表现力。贝尔格追随着老师的创作道路,其早期作品的音乐语言属于无调性音乐创作,后期转向十二音技法创作。
贝尔格现在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不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自己的前几部作品也没有编号,然而其完整作品几乎都堪称杰作,两部歌剧也在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超出音乐之外的神秘的象征意义,然而,由于贝尔格的早逝,他的大部分遗作及手稿都被其遗孀海伦娜固守,不为外人所知,给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直至海伦娜1976年去世,大量有关贝尔格的手稿及其第一手材料才逐渐为后世所知.为贝尔格的研究工作带来了丰富的资料和广阔的前景。
美国作曲家、音乐学家乔治•波尔是一位研究贝尔格的专家,他不仅潜心研究了贝尔格的两部歌剧,还于1977年从贝尔格有关《抒情组曲》的手稿中,发现了贝尔格和汉娜•福克斯一罗贝廷Hanna Fucks—Robettin)的秘密恋情以及作曲家本人对数字象征的酷爱。这个发现揭开了围绕贝尔格音乐创作的很多谜团,后来的研究者从这个角度发现了贝尔格音乐创作中对数字隐喻的喜爱以及贝尔格无法言明的情感体验。
所渭数字象征是指人们人为地将数字符号的表层结构赋予了与数字符号本身毫无关系的种种意义。数字象征手法在以往作曲家的作品中用得并不多,但是有些作曲家为了表现自己特殊的可能也是不可言语的感情,常在自己的创作中加入部分“秘密标题”的成分,如巴托克的《第三弦乐四重奏》,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弦乐四重奏》中对象征手法的应用等。而贝尔格却对数字象征如此感兴趣并且多次运用,这也是在贝尔格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他的多部作品中找到贝尔格对数字象征的应用,并通过这种表象深入探讨贝尔格的情感世界和历史背景对其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
一、贝尔格音乐创作中的数字引用
1.歌曲《闭上我的双眼》
贝尔格的一生中有许多女人与他都有恋情,其中和汉娜的恋情对他的影响最大,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包含着对汉娜的暗示。汉娜是贝尔格出席在布拉格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现代音乐协会举办的音乐节时经阿尔玛介绍认识的,此后两人的友谊日益加深而转为爱慕。这段婚外恋情自然不能公开,但是,为了表达对汉娜的感情,贝尔格在创作音乐的时候常常将这份爱慕之情隐藏在音乐中。
《闭上我的双眼》一共两首,第一首创作于1907年,是贝尔格早期作品的一个代表,歌曲Ⅱ创作于1925年,是贝尔格运用严格12音序列手法对字母的应用最早来源于巴赫的作品,巴赫在《赋格的艺术》中最早使用BACH的音名动机,之后这种象征手法在许多作曲家的创作中都得到的同主题的序曲等。贝尔格创造性地将这种创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音乐中,不仅如此,1925年的《闭上我的眼睛》从1900年的9小节扩大到20小节,这个变化也不是偶尔得来的,它渗透着贝尔格数字的理解。在贝尔格看来,23这个数字代表自己,lo代表汉娜,这首歌的小节数是20,这是代表汉娜数10的两倍。这首歌曲是贝尔格在其十二音作品中融入秘密含义的最初尝试,在此后的许多作品中,贝尔格将这种方法更广泛地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2.《抒情组曲》
《抒情组曲》题献给曾是勋伯格老师的作曲家亚历山大•冯•策姆林斯基,但是它和之前的歌曲《闭上我的眼睛》的秘密题献者都是贝尔格的情人汉娜,其内容被公认为“贝尔格秘密爱情生活的音乐自传”⋯。《抒情组曲》和之前的歌曲《闭上我的眼睛》所采用的是同一个序列,其首、尾音分别是F和B,而且贝尔格在该作品中还不断强调这两个音。
1976年,乔治•波尔发现了一本带有贝尔格亲笔注释的《抒情组曲》袖珍总谱,进一步揭开了围绕在这部作品上的谜团。在此之前,学者们然从贝尔格写给勋伯格的公开信以及其他的一些作品中知道了贝尔格某些作品的标题隐含的意义,但是,所有的发现由于没有更多的、更具体的史料论证显得“证据”不足而缺少说服力。波尔的发现打破了这种僵局,总谱上的标记清楚地表明作曲的最初尝试。贝尔格将这两首歌曲题献给维也纳环球出版社的社长埃米尔•海尔兹卡,但这首歌曲的秘密题献者都是汉娜。
在设计这首歌的序列时,贝尔格巧妙地使用了“姓名一音名”字母转换法,将两人名字运用到其原始序中。这首歌所采用的统一序列的首、尾音分别是F和B(德语中的H),暗示汉娜的姓和名,贝尔格在创作中还常常在序列进行中强渊F和B这两个音,以表示自己对汉娜的爱慕。
例:《闭上我的眼睛》的原始序列了贝尔格自己对数字的理解。
在这份手稿中,贝尔格对一些细节作了详细的注释。作者的照片下方有其亲笔签名,标题页的上方写着这样的题献:“为了我的汉娜”。在“12音作曲这个似乎很受限制的体系允许作曲家自由地引用了《特里斯坦》的开始小节。”一句后,贝尔格补充了如下注释:
我的汉娜,它也允许我有另一些自由!例如,在音乐中秘密地插入我们名字的第一个字母,H.F.和A.B,并把每个乐章和其中的每个部分与我们的数字10和23相联系。
我在这本送给你的总谱上写下这些,其中有许多是另有意义的。
这部作品的每个音符都是为你,仅仅为你而写下的——尽管上有公开的题献。但愿它是一次伟大爱情的一座小小的纪念碑。„21
正如贝尔格所言,在《抒情组曲》整部作品中都渗透着作曲家对自己情感的暗示,而其中对于数字的暗示就更加明显。如第一章是69小结,是贝尔格数23的三倍。第二章共150小节,是汉娜数lO的15倍、第三乐章138小节,是23的6倍,第四章69小节,也是23的倍数。因此在这部作品中,贝尔格对数字的应用渗透在整部作品中,不仅在对乐章的整体布局上,对各细部的处理也是如此。
3.《沃采克》
歌剧《沃采克》的成功使得贝尔格第一次为人们所熟知,他本人从一位默默无闻的作曲家一跃而享誉乐坛。《沃采克》中所蕴含的巨大感染力和感情浓度来自于音乐和戏剧的完美处理,而在音乐中也饱含了许多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不像《抒情组曲》或者《小捉琴协奏曲》一样用数字表现得那么明显。《抒情组曲》中更是对汉娜二人世界的描画,而《沃采克》的象征意义更多时候是暗含在音乐之中的:贝尔格在这些作品中对于富有象征意味乐句或者动机的使用只求铭刻师生恩情或者钟情者心有灵犀,而在《沃采克》中作者使用的目的则是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象征下的巨大意义空间。【3 J
贝尔格在《沃采克/--幕一场很多的元素都由7组成,第一幕中代表开始和结束的两个主题部是由7小节组成,有7次变奏,双重赋格同样也是建立在7个音之上的主题,甚至有些动机也是建立在三幕一场的数字7的象征之上。虽然作曲家在谈到7时仅仅只是提到为了“结构的严谨”,但作拍都足7的倍数。
波尔则认为关于7的应用与作曲家更为私密的个人体验相关,卡纳认为玛丽读经一场中的7象征宗教感情,无论如何,关于数字7象征意义确实耐人寻味。有关贝尔格对于数字象征分析的方法,也许有些人认为带有牵强或者主观的色彩,是不管怎样,它也可以作为我们研究贝尔格作品的一种思路而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究。
4.《小提琴协奏曲》
贝尔格在音乐创作的最后十几年中一直采用十二音技法方法进行创作,但他在这些作品中使用的技法和勋伯格、韦伯恩都有很大的不同,许多程序都带着贝尔格音乐特有的印记。在此创作过程中,贝尔格感到无比困惑的始终是如何表现标题型内涵,甚至如何在音乐中隐藏自己的秘密,而同时又要遵循老师勋伯格的十二音的作曲规则。
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被称为是“纪念一位天使”——玛农•格罗皮乌斯的安魂曲,描写的是玛农•格罗皮乌斯生病、受尽病痛折磨以及后来通过死亡而获得解脱的生命痕迹。正如《抒情组曲》所隐含的秘密程序一样,在协奏曲的乐谱上又普遍出现了有关贝尔格个人的密码:数字28、23、lo以及作曲家本人和秘密情人汉娜名字的首字母AB与HF。贯穿于《小提琴协奏曲》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数字象征,它对这部作品的结构和内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贝尔格在《小提琴协奏曲》中将数字象征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中主要出现了23、28和10。这三个本来用于区别事物量度关系的数字符号,都被作曲家赋予了另外的神秘含义。在协奏曲一开始“行板”的1至10小节就被明确地记录为引子(10个小节),这与汉娜的数字相吻合,被当作贝尔格对自己秘密情人汉娜的暗示。“柔板”的变奏I和变奏Ⅱ均各有20小节,“兰德勒和克恩腾民歌的回忆”是从第200小节开始的,它与“尾声”即变奏Ⅲ相连直至第230小节结束全曲。贝尔格为何用10来象
征汉娜,学者们大多表示原因始终不详,不过彭志敏先生对一些猜测性的理解:汉娜虽然为复姓,贝尔格总是将其简称为Hanna Fuchs,这就包含了10个字母。
和《抒情组曲》一样,23这个数字在作品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协奏曲的第二部分有230小节(这是贝尔格数和汉娜数的结合),“主导节奏”首次于第23小节出现,第二部分157小节是众赞歌开始在第23小节的。其实数字10与23早就在《抒情组曲》中担当重任,该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数字10与23一起被贝尔格称为“我们的数字”。仅仅从该作品的第五章来看,各个部分的小节数均为10的倍数,整个乐章是460个小节,是10乘23的两倍。
【拼音】jī huì zhǔ yì
【简拼】jhzy
【近义词】投机取巧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利用机会或情况的技巧、策略或实践,特别是很少顾及原则或最后结果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这种空洞的唯心的政治估量和工作指导,是不是要产生机会主义错误,或者盲动主义错误呢?”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利用机会
【例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7章:“双水村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终于采取了机会主义态度,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英文翻译】opportunism
【产生年代】现代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做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S-R)就是所谓的学习。早期的行为主义否认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认为心理活动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因此被称为“暗箱”。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巴普洛夫、化生)。
2、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
3、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斯金纳)。
二、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在教育技术领域,斯金纳仍然是最受推崇的学习理论先驱之一。
1、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 斯金纳认为,只有通过机械装置才能提供必要的大量的强化系列。这就是斯金纳设计教学机器、提倡程序教学的主要出发点。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经常用机器来进行,也称之为“程序教学之父”。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的原则是: 1)积极反应原则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作出积极反应。传统的教科书也不给学生提供对每一单元的信息作出积极反应的可能性。程序教学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写、说、运算、选择、比较等作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小步子原则
斯金纳把程序教学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程序,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分小步按顺序学习是程序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显示问题(第一小步)──学生解答──对回答给予确认──进展到第二小步……如此循序前进直至完成一个程序。由于知识是逐步呈现的,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他能自始至终充满信心。
3)及时强化原则
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对行为的即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最常用的强化方式是即时知道结果和从一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面的活动。这种强化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4)自定步调原则
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别。传统教学总是按统一进度进行,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按最适宜于自己的速度学习并通过不断强化获得稳步前进的诱因。5)低调误率原则
教学机器有记录错误的装置。程序编制者可根据记录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并修改程序,使之更适合学生程度;又由于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编制的,学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确反应,从而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斯金纳认为不应让学生在发生错误后再去避免错误,无错误的学习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记忆,提高效率。
2、程序教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程序教学建立的一系列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认知主义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这是一个远比“刺激-反应”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意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认知注意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
一、苛勒的顿悟说
1、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
2、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总之,顿悟说重视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组织作用,认为这种组织表现为知觉经验中旧的组织结构的豁然改组或新结构的顿悟。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1、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2、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
3、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是值得重视的一种学习理论。认知发现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已有认知结构、学习内容的结构、学生独立思考等的作用,它对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1、信息加工模式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生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并具体描述了典型的信息加工模式。
2、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1)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 2)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3)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 4)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四、认知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在以下几方面对学习是有启迪的:
1、刺激选择不是一种随机的过程,因此,不能仅仅考虑到刺激的特征,而且还要关注学习者已有的信息或认知图式(Scheme)。
2、人类记忆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不给他们留有加工或思考的时间,结果必然会像狗熊拣苞米一样,拣一个丢一个。
3、“组块”理论,为了尽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我们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减少机械学习。
4、信息编码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教师在帮助学生使用各种策略来编码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信息加工理论中的注意系统、编码系统和记忆系统的分析,是建立在实验推测的基础上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目前的发展,还无法使“认知过程就像构成行为的肌肉反应一样实在”。正因为这样,在信息加工理论中涌现了众多模式,有些甚至是相对立的,但与其说是信息加工理论不成熟,还不如说是信息加工理论发展的一个标志。要穷尽对内部心理过程的探究是永远不可能的,我们所期望的,是涌现出更有说服力的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人们的个人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各自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因而建构主义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2、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
3、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理解。
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
1、随即通达教学
2、抛锚式教学
3、支架式教学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1、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1)自上而下地展开教学进程
2)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
2、情景化教学
3、重视社会性互助
四、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比较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是只注重有机体的外在反应,而不注重有机体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有机体只是被动的接受外部刺激,通过尝试错误来获得正确的反应,而缺乏主动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参与。
认知主义理论十分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内部心理机制,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的行为。鲁纳等人的认知发现说认为,学习是把新的知识整合到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虽然每个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但只要对知识的表征系统进行设计,就可以通过个体的主动探索进行学习。他认为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
一、古典主义为时代的呼唤
古典主义作为文学艺术上的一种流派创始于17世纪的法国, 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叶, 成为欧洲文学艺术的主要思潮。
所谓“古典主义”就是以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而得名, 十七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是以端庄、典雅的古典样式夸耀王权, 为封建贵族服务, 十八世纪由于罗可可宫廷艺术占统治地位, 古典主义一度衰落到十八世纪中叶, 庞贝城的发掘, 德国学者温·凯尔曼美学思想的传播, 又引起人们对古典主义发生了兴趣, 故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随着时代的变革, 异化产生了思想的变化, 有的人认为要退回原来追求复古, 有的则对变革认为是一种进步, 对此表现的狂喜异常, 主张个性, 追求那种特殊的语汇、差异、作品的情感、灵魂是一种时代的普遍现象。
二、新古典主义是古典主义的续曲
首先从体裁、形式、风格上都是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榜样, 特别是以古典雕刻为范本, 重素描, 讲研究造型的严谨, 强调了理性并注重油画创作技巧的地道, 创造了一种古朴、典雅、大方的风格, 正如温·凯尔曼所说的“高贵的单纯, 静穆的伟大” (2) 就如《荷马胸像》、《大卫》等作品, 至今仍作为素描造型的范本, 那种古典唯美、理想化的特点甚至影响到了现今人类。
三、“艺术服从于政治”
大卫特的“艺术必须宣传政治”流行于19世纪法国而此时正是法国大革命时期, 美术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 它所反映的生活是曲折的, 资产阶级要推翻封建专制要利用美术这一艺术形式而为他们制造革命舆论, 可是占统治地位的巴洛克、罗可可等宫廷艺术趣味依然, 严重限制着画家们的思想, 大卫特曾经师从于布歇, 后来思想转变, 他居留意大利。新古典主义是从古希腊、罗马的美术作品中寻找灵感泉源。在维恩的指导下, 大卫开始朝罗马奖努力, 在那个时代, 任何人想跻身成为画家, 就必须想办法得到, 这份由高等艺术协会颁发的最高荣誉, 成为高等艺术学院的一分子, 才可以证明在艺术界拥有一席之地, 不象某些画家那样毫不费力的就能如愿以偿, 他必须忍受没有灵魂的华丽风格, 前三次的挑战都失败了, 第二次落选时甚至还难过得企图自杀, 后来终于在1774年以《安提欧寇斯与史特拉托尼凯》夺奖。得到前往意大利留学的机会, 对古代艺术、文化史迹进行研究成为古典艺术研究者, 但是大卫特不是古代艺术的单纯摹仿者, 他善于发掘古代艺术中的民主性和那庄重的艺术形式与当前革命斗争紧密联系起来, 这是他不同于十七世纪那种宣扬封建主权的古典艺术的缘故。
四、唤起风潮的斗士
大卫特是革命的战斗者, 也是艺术思想的反叛者, 大卫特参加革命, 在革命中用画笔、艺术去斗争, 他1784年创作的《荷拉斯三只矛的宣誓》 (图一)
这是这种绘画的代表作之一, 他可以说是集新古典主义风格之大成, 更重要的是它抓住了时代的脉动, 从外部分析, 其主题是古罗马一个家族因为战争而去决斗, 大卫特接受狄德罗的激进思想, 对封建王朝腐朽现象深恶痛绝, 更加强革命的决心。主题思想是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 从内部进行分析, 分别以构图、光、画面表意分析, 其中构图意义是最重要的以水平线、平行线的砖、文而构成整个画面的整体构图, 构图有力度, 简洁的背景, 像个场景, 像古希腊门楣的浮雕, 三个门, 三个层次, 达到很和谐的素描的整体美, 素描关系比较强调光线的阳刚与阳柔, 对比映衬, 三个黑洞意味着死亡, 明亮的人物意味着成功和光明, 起到革命性的借古喻今的作用, 它为革命所用是一种民主革命的代表作, 显示出艺术与政治在当时的重要聚结作用, 对某些人而言, 这幅画甚至能在视觉上唤起暴乱的风潮。
再如1793年创作的《马拉之死》 (图二) 用了写实的手法并没有采用唯美与理想的手法, 他发挥了艺术想象, 再现马拉被刺的惨状, 背景、暗淡低沉, 他塑造马拉的形象时侧重表现马拉生前的生活特征, 生活之息浓厚, 表情中只有仁慈, 没有怨恨, 是一个甘愿为革命牺牲的风范与典型, 马拉的姿势令人联想到耶稣基督的遗像背后浮现出一片阴沉的黑暗, 这种视觉效果来自于米开朗基罗的《圣母哀悼基督图》, 而这点正是作品的感人之处, 画面的表现使不识字的守门人和文化修养很高的人受到感染, 这是艺术的真正目的和人人可懂的国际语言。大卫特被英雄的革命事件所感动, 使他更进一步发挥“艺术服从于政治”的战斗作用。
以上两幅作品说明古典主义在理想唯美、庄重、典型的同时, 并不排斥作品表现现实内容, 相反, 大卫特创造的革命主题画正是建立在革命斗争的现实基础上的。
五、从激昂到沉沦
政治是改变大卫特的关键, 政治把大卫特推向了艺术的高峰, 大卫特的艺术缺憾也是因政治而生。大卫特是法国古典主义杰出的革新者, 他的“艺术必须宣传政治”成为他最重要的风格, 而且影响了他大部分的作品, 但是革命的失败使他的创作又恢复了古代题材, 而且失去了当年革命时期的进步倾向, 1799年他创作的《萨宾的女人》 (图三) 不是颂扬战斗的热情, 而是平息战斗的信号, 后期大卫特成为拿破仑的御用画家, 歌功颂德, 过于豪华浮夸, 明显失去了革命热情和他的战斗性, 当然从绘画技巧上说, 他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形象, 这不可否认, 但是艺术家不能抗拒权势, 不能抗拒自己生存的需要, 更不能抗拒自己的虚荣与自尊, 他们得罪不起权势, 只得委曲求全, 去迎合他们的需要, 因此, 后期的古典主义竟成为官方学院派的标准, 这是大卫特创造它时所没有想到的, 所以说, 艺术应更多的服从内心、“艺术应最终走向生活的本质”, 忠实地描绘自然的可视形态, 不能让内心世界, 一览无余, 这样才能通过他们揭示出深层本质。
结论:
革命让大卫特的画面充满了激昂的灵动感, 政治却又让大卫特走向沉沦, 他既是革命的战斗者又是艺术的革新者, 他的“艺术必须宣传政治”, 最后沉沦于权势之下。不过大卫特艺术革新革命的政治内容, 沉重打击了官方学院派和罗可可宫廷艺术, 使他成为法国革命古典主义艺术的创始者, 他的艺术的成就对于法国及欧洲写实主义艺术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摘要:著名理论“艺术必须宣传政治”是新古典艺术时期的口号, 也使得新古典主义成为革命的工具。其所追求的古典主义, 源于旧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把样式看成一种技巧, 把理想美、唯美主义作为一种可视形态的评价标准, 而非本质①。这与此时法国大革命有关, 其社会背景影响了艺术家的心灵。本文以标题形式, 通过对比、图像的论证方法进行专题研究。把新古典主义作为古典主义的续曲进行对比、类比;用大卫特优秀的作品来证明其“艺术必须宣传政治”的思想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并把他的缺漏之处与其革命性作比较来证明大卫特的艺术并非完美的, 他欠缺的是对艺术真诚性的执着追求, 他的一生有三大转折, 完全对立的转折, 成在于此, 败也在于此。
关键词:古典主义classicism,新古典主义Neaclassicism,变革的时代The age of Revolations
参考文献
[1]温凯尔曼《古代艺术史》.
[2]李春编著《西方美术史》.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3月.
[3]朱伯雄编《外国美术名作欣赏》.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6月.
[4]朱伯雄编《世界美术史》.第九卷上.山东美术出版社, 1990年12月.
书法作为一种抒情的艺术形式,每个人的作品无疑都在流露和传递着书写者的内心对美的追求和性情。作为一门古老的抽象线条艺术,书法所具有的古典魅力,永远都是那样的厚重有力和耐人寻味。
有人说,国学自新文化运动开始就被割裂了。当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断裂之后,所有依附在它脉络上的艺术也会随之断裂。因此,当代书法在经过几十年被压抑之后,书法自然也就历经了探索、喧嚣、发泄、自由、个性泛滥。然而,人类的精神总是在自觉地回归和自省,于是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书法也开始自觉地向古代经典回归,这不仅仅是对古典技术的回归,也是一种精神的回归,更是一种情愫的自觉回归。这种对古典的追慕情愫,我称之为当代书法的新古典主义。
书法家林峰作品中,很温和的渗透着这种情愫,这种渗透方式也是古典的。
(二)
温州群落中的书法家们,普遍取法魏晋帖学经典技术和神韵,这一点与陈忠康当年的探索和弘扬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二王帖学技术的经典解读与试验的成功,也为温州的书法家们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经验和信心。林峰,自然是其中一个借今人攀登古人高峰的成功者,这应该是他个人资质、修为和修炼的结果。
前两年在河北廊坊的“行草十家展”活动中,某晚和林峰促膝而谈,以作品示我。那时候他的作品还带有典型的“温州味儿”或者“会文味儿”,但笔端的灵性与渗透出来的那种笔底情愫已经显而易见了,林峰对于书法的古典情调有着深深的迷恋。
随后每年一届的“书法兄弟连”(行草十家展后改名此),我都很关注林峰的作品变化,与其关注作品其实是更关注他的创作走向和那种性古典主义倾诉的变化。跟踪一个书法家的创作变化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这需要分析、解读和等待。在这几年的关注过程中,林峰用自己的实力向国展证明了自己的追求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兰亭奖、国展获奖、青年展一等奖等等都不是偶然的。
任何成功都是有着各种因素聚集的必然,林峰的路无疑走对了,甚至越走越自如。
(三)
窃以为,书法在古代,应该是一门极具浪漫主义抒情色彩的艺术形式。它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结构塑形包括书写过程都是心灵的歌唱。
林峰以小字行草书见长,在以魏晋散淡、优美、文雅的总基调上,佐以宋代行草书的韵味,尤其是对于米芾与魏晋的再度复合,使得他的作品中处处散发着轻灵、活泼的意趣。观赏他的作品,总会有走在春天的田野上,路边有野花和蝴蝶间或逸出的欢快之感。书法,首先是写给自己看的,其次才是让他人的审视和阅读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而书写者自己的心灵的那种优美,通过笔墨线条的流露,让他人也由此获得愉悦,这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林峰的作品就让人产生这种感受。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少变异的宣泄,也不缺少各种张扬的噪音和姿态,而那种低缓抒情的浅吟低唱似乎就会让心灵有一种淡淡的回归感,回到古代,回到田园,回到心的家园……所以,一个时代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抒发给他人一种时代最需要的精神路径,这或许就是笔墨当随时代的一种表现吧。很显然,欣赏林峰的作品,能够找到这种感觉!
(四)
随着心路历程的成熟,林峰也越发书如其人——文静、儒雅而又彬彬有礼。他的用笔已经开始圆融,用笔的细腻度更加精准、笔锋线路更加隐蔽,如二王体系中的那种内藏笔法一样,只见其形不见其迹;细观他的每一根线条也更加圆劲与圆润,一方面这是技术高度熟练和自信的结果,使之能够做到信笔挥洒。另一方面,这更应该看过是内心对中国古典美的一种深刻理解所表露出来的形质----温刚。他的小字行草书,在结构上比较成功的将米芾的恣肆、率意和多变,反相结合到了二王的体系中来,字形或端庄或欹侧,或独立或连带,左右映带,因字赋型,顺势生发,如此观之通篇,已见其对于古代经典技术的熟练驾驭程度能够做到了心手双畅、抒己情怀的境界。
一个书法家,能够自由的书写,能够完美的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审美追求,借助于高妙的技术方式表达出来,似乎这就是“技近乎道”。因之纵览当代书法家们的创作,还有多少人徘徊在技术的门槛上信笔为体的挣扎、以狰狞状做斯文呢。
书法,不仅仅是艺术,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修养,包括他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热爱,这些人类精神中最美好的情怀都在其中。书法是含蓄的、优雅的、古典,书法体现的是中国经典的人文精神,林峰,他所追求的这种新古典主义书风,完美的体现了他内心的浪漫主义情愫,这也是一种文人情怀和文化情怀。
欣赏林峰一件件书法作品,我有理由相信,他会成为这个时代书法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书家!
一 教学目的:了解新写实小说的发生发展情况;主要的新写实小说作家作品;新写实小说的意义。二 教学重点:了解新写实小说的内容和意义
三 教学难点:理解新写实小说“新”的表现及评价。四 教学方法:讲授 五 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新写实小说没有终止时间。它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与其语境有重要关系。80年代中后期社会转型,社会阶层各个成员的文化色调在重组,知识分子的启蒙精神淡化,一部分人认同普通市民立场,这是一个自觉的文化立场的选择,对日常生活采取近距离写实性的扫描。
(二)概念
“新写实主义”这个称号的出现大概始于1989年第三期《钟山》的“新写实主义小说联展”。根据批评家的概况,新写实主义是继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后中国文学出现的又一面旗帜,它“从情感的零度写作”,“纯粹客观地对生活本态进行还原”,展现了现实的“原生态”,将“原色原汁原味”和盘托出,达到了“毛茸茸”的程度。
(三):兴起背景
1989年之后,中国社会现代化演进所必然产生的商业主义盛行和传媒行业的兴起,使中国现代文学所张扬的具有精英主义色彩的政治理想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遭遇空前的挑战,从思想文化层面入手来解决民族-国家问题的精英主义理想,在文学领域中不得不被摒弃。因此,在八九十年代之交,文学实际上面临着一个由国家意识形态话语向民间话语、由公共话语向个人话语转变的问题。
这一转变的标志性文学事件,就是所谓的“王朔现象”:王朔小说的流行、大规模地进入影视传媒及对于王朔作品的争论。王朔的现代性特征在于:立足于市民立场来把握社会历史,这为历史批判的精英主义传统划上了一个历史界线。王朔小说的流行与时代的“渴望”有关,它使以国家政治为核心的话语系统与民间生活实际上的严重错位暴露无遗,展开了一个抛弃了政治意识形态,作为日常生活价值框架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审美旅程和言说方式。这样的开端未免充满了过犹不及的极端色彩和快意宣泄,它所遭受的种种非议,正是来自于精英主义话语的抵抗。
与市民言说的王朔小说的放肆而简单形成对比的是,代知识者言说的新写实主义小说则琐碎而无力——它们同样是精英主义在90年代的中国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双重失败,向民间意识形态迅速转向的结果。新写实主义小说是对先锋小说乃至寻根派和现代派小说的反拨。当方方将新写实的“风景”首先展现在当年光怪陆离的文坛上,在转换了审视现实的立场之际,新写实主义小说预示了某种对历史的解构姿态。问题在于,《狗日的粮食》、《烦恼人生》、《一地鸡毛》、《风景》等关怀人的生存问题的新写实主义代表作,实际上没有足够的立足于现代性立场上的人道主义理想与信心作为理性支持,它们使当代小说从现代主义小说的理性化批判框架进入理性疲乏的生活原生态描摹。如果说,使“文革”后小说大规模回到市民社会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历史功绩(就文学而言),那么,新写实小说的理性疲乏却不仅是当代中国理性困境的映射,更是知识精英在脱离了意识形态话语中心之后尚不能作为边缘性力量创建新理性的真实反映。
(四):小说的主要特点及不足之处 1:特点
(1):经验的日常性是其共同点之一,日常生活经验成了小说的集中叙述经验。
(2):群体性还表现在作家采取的相对中立、客观、冷静的叙述立场,尽可能的还原现实。2::缺点
(1):众多个性迥异的作家都被归入“新写实小说”名下。外延的无限扩大维持着这个概念的空洞运转。
(2):在叙事学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背景出现之后,新写实小说提出的那些概念说明表露了对叙事意义的无视。1):情感的零度忽视了叙述者的暴露。
新写实小说推崇“情感的零度”,即不让叙述者的情感介入故事,干扰读者的判断。但叙述者不可能在文本中完全消失,作者可以删去叙述者的抒情、道德评论、社会理想表述或者人物鉴定,但叙述者仍会在背景描写、人物识别或时间性概述方面留下痕迹。叙述者的情感可能强烈、可能淡漠,但却不可能成为零度。
2):对生活纯粹的还原忽视了语言层面的中介。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自成系统,不是一面和现实毫厘不爽的镜子。叙事学认为叙事包含着某种人为的结构,某种程度的预先制作。叙事所操持的话语经常携带了种种隐蔽的判断,悄悄地对叙事对象做了改变。因此,现实纯粹的还原不过是新写实主义的一个理论神话。
3):无视叙事,叙事话语丧失深度而趋于平面。
新写实小说写了大量平淡琐碎的生活场景和操劳庸碌的小人物,在这点上新写实小说继承了关注小人物的文学传统。现实主义往往通过一个完整的情节呈现小人物之为小人物的独特个性,新写实小说则有意消解小人物的独特个性,使他们成为芸芸众生。这些人物缺少强烈的自主精神,新写实小说更多揭示的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现状:琐碎的、凡俗的、安分守己的。生活世俗化并不等于表现世俗化生活的文学作品也要世俗化。人们在新写实小说中体察到生命的坚韧与顽强,体察到人生的乐趣与满足,但恰恰在这点上,新写实小说的作家们放弃了改造世界的特权,他们又一次接受了传统观念:叙事话语无足轻重,重要的是素材。不少作家倾向于如实叙述,使小说出现了“流水帐”倾向。叙事的风格与现实的平庸不谋而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并未达到一个更高的真实,而是回归到传统的阅读经验,尽可能无阻碍地为读者接受。
(3):新写实小说的提出更像是商业思维进入纯文学领域的一个表征,它更多地与办刊策略、制造文坛热点等想法联系在一起。
(五):代表作家作品
“新写实小说”概念的提出是在1989年,但其代表作品的出现则要早一些。对“新写实小说”的讨论,自1989年下半年至1994年末,一直未间断。目前得到大多数作家、评论家承认的,可以包括在“新写实小说”里的作家有池莉、方方、刘震云以及叶兆言、苏童等。1:池莉(87-97小说)
生于50年代干部家庭,随父母的调动到处迁移。故乡的感觉没有,也找不到精神家园的根。因此对池莉来说时间有意义,故乡没意义。
童年时期人格分裂,对峙。红孩子——黑孩子
由童年到少年经历了一个精神上的失乐园的过程,看生活的立场发生了很大扭转。在把握生活时,用一种复杂的眼光看待社会:对峙和视角下调,用世俗眼光看。《烦恼人生》即是这种视角的产物,写了真正的生活。池莉作为作家时的偏执很突出。(1):《烦恼人生》
池莉1987年发表《烦恼人生》,引起很大反响。这部作品描写武汉钢铁厂职工印家厚一天的生活,在24小时内浓缩了他整个烦恼的生活状态。小说“生活流”的写法呈现了一种“毛茸茸的原生态”,让人似乎能亲身感受引家厚的“烦恼人生”,从而引起了无数处于同样境遇的读者的共鸣。从小说结构特点上看:沿着印家厚的脚步把所有的情节都串起来,当下烦恼经验和过往的浪漫经验交织起来表达了一个主题:生活就要认命,普通人要过普通人的生活。这种判断是池莉的认识。一天中所有烦恼经验加起,所有浪漫经验减去,其结果就是文本的主题。
小说中亚莉形象设置了却没有展开。亚莉——印家厚。亚莉——妻子
池莉压抑着亚莉,使这样一个三角的浪漫故事变成印和妻子两个人认同生活的平面结构。通过这样一种文学操作,池莉表达了对生活的观点。(2):《来来往往》
《来来往往》中康伟业与段丽娜的婚姻建立在一种时代的错误上。段丽娜在文化价值上比康伟业大,但作者的目光聚焦在康伟业与三个女人的浪漫故事上。段丽娜的形象实际上被弄坏了。时雨蓬是一个粗糙的物质时代塑造的一个物质女孩。(王安忆:上海表面的繁荣掩藏了精神的粗糙,上海的物质形态塑造了一批极端物质化的人。)
《来来往往》表面上极浪漫,实际上很不浪漫,由追求爱情到爱情幻灭。康段之间:饱暖思淫欲;康林之间: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康时之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小说仍是一个不谈爱情的主题。
总结:池莉几乎所有的创作都与爱情有关。但回答爱情时都是没有爱情,她用的不是爱情逻辑,而是婚姻逻辑。婚姻是世俗的概念,爱情是价值层面的话题。婚姻是知识性的命题,可以言说,爱情是一个信仰性的命题,不可言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错位。2:方方(1):《风景》
方方的《风景》发表于1987年,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新写实小说”中最富于现代主义色彩的一篇。小说选择了一个出生后不久就死去的鬼魂“小八子”作叙事主体,叙述了“汉口河南棚子一个十三平米的板壁屋子里”,一对夫妻和七子二女的家庭生活。作者的叙述语调是平静的,但却并不是所谓“零度情感”,而是对“恶”的生存法则,以及这类法则拒斥文明的无可奈何的认同。
小说叙述框架、视角都带有很强的虚拟性。但经验又是很现实的、近距离的。父母构成了一个人文背景,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个外在环境。老大和枝姐的爱情故事留有很大的空间,老二是一个带有女孩子气质的男孩子,在母亲的溺爱下成长起来,恰恰是这种保护造成了另一种悲剧:老二的毁灭是河南棚子的粗糙环境造成的,老二与其生活环境的不协调构成了他的悲剧。老七生不逢时,父亲又怀疑他不是自己的儿子,用暴力迎接老七,同时,老七也不受他两个姐姐的欢迎。他是生活在这个环境最底层的人。长大后上山下乡,大学毕业后做了中学教师。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报复家庭的人。在老七成长过程中,其性格的扭曲变态是明显的,这表现在他不择手段地往上爬的人生经历。
补:一组人物形象:高加林、老
七、于连、拉斯蒂涅。当一个人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很大不合时,这种环境反而会培养出野心、反叛,但又毫不顾道德准则。由这类形象体验的一种弱势地位的创伤感形成一种原型:即由创伤感而开始感到世界的不公,从而反叛,报复。马克思的阶级论给这类人改变命运提供了一条出路,但更多的人选择联姻、色相等方式改变命运。这类反叛者的形象体现了我们每个人对缺失的反抗,在传达着个人的白日梦。(2):《桃花灿烂》
写得很细。故事背景是搬运站,男主人公米西的生活环境类似老七。米西在他的家中形成了心理阴影,从而影响他日后的生活。女主人公墨子与米西产生了爱情,米西想表达爱情,但又不明确表达。墨子处于女人的被动地位,认为女人只能被爱,米西不表达,墨子就不接受。水香的漂亮引起了米西的注意,他与水星调侃。在设置上,墨子和水香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身份,水香代表了身体的、世俗的东西,墨子代表了精神东西。二者是一种精神爱与身体爱的悖论,男人迷惑于二者之间。
男女之间的爱情很复杂,性欲的影响很大,甚至使你去接受你不想要的。但性欲并不是爱情,它还有别的东西,爱总是伴随着一种恐惧、焦虑,说不清道不明,越爱的东西越不敢接近和占有它,这是一个困惑的命题。小说结局米西死了,相爱的两个人之间隔着某种东西,而死亡真正让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对爱的高峰体验是否与死的体验类似?)。方方对爱情的想法有世俗层面上的,又有宗教层面上的。她对爱情的信仰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与池莉处于两极,方方表面上归于新写实,但在精神意义、价值层面上,方方高出新写实小说。3: 叶兆言
南大硕士,在文学出版社做过编辑,有家学渊源,培养全面。叶圣陶在人格上很诚实,知识功底扎实,是个温厚长者,常站在启蒙立场对世俗生活进行透视。叶至诚、叶至善对体制有信赖,对体制之外的价值有很高的警惕,关注的是体制内人的成长,昂扬的精神状态。叶兆言在85年后的创作让我们看到他在文化色彩上既不象祖辈,也不像父辈,其文化色彩很难定位。同时他又游离于知青之外,处于红卫兵或红小兵之间,与王安忆、张炜同一代,既不指认世俗,也不高扬理想。他身上集中了其祖父的温厚,同时又有点闲士的甚至是看透了某种东西之后的一种智性色彩,但又不像史铁生看的那么透,他始终关注的是世俗东西。
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中都有他。其创作的文类文体很宽。他有时极端世俗,把当下最日常的世俗的生活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如《关于厕所》对世俗生活看的很透:人生活在现实中,受动性是随处可见的,甚至是撒尿也能影响人的一生。《艳歌》
叶兆言小说拒绝浪漫小说的逻辑。小说结局的苍凉、荒凉感是新写实小说中很少见的。《艳歌》触到敏感的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东西,与妻子的冷战让迟钦亭感到婚姻的无奈,与心中的恋人谈话后却感到苍凉,有更深的感叹(这部小说可与《白玫瑰与红玫瑰》相比)。小说表现了一个困境:人需要爱情,但爱情具体到一个人,你会发现你找的不是他,这是一个所爱非人的命题。迟钦亭的悲凉体验既是爱情的,也不是爱情的。人有理想,当你实现后,这个理想又变了质。时间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的悖论是苍凉的,是人无法挣脱的一个受困体验。小说没有结局。在新写实小说中,小说达到了一种别的小说无法达到的体验。池莉的烦恼体验停留在一种较情绪的层面上。《艳歌》没有一定的意象性,表现的是一种困境。题目是一种反讽,故事一点都不艳,表现了这种生活状态对人的捆绑。4:刘震云
当代作家中少有的有智慧的人之一,有人说他的写作有鲁迅的风格。
《单位》和《一地鸡毛》是姊妹篇,分别发表于1989年和1991年。《单位》写的是在某部某局某处这个“单位”里,“官”“民”都活得不轻松。《一地鸡毛》转到小林的家庭生活。其生活的烦恼程度,和池莉笔下那位印家厚也相差无几。刘震云在叙述这些生活中的“鸡毛”时,使用了大量的反讽笔调。对于小林,他是反讽中带有同情,对于老张、老孙、女老乔,也并非毫不留情的讥刺,而是有一点理解在里面的。
小说写了一个关于知识分子成长的故事,小林的经历是反成长的过程。
“一地鸡毛”、“蚂蚁”两个意象都来自小林的梦境。“一地鸡毛”的隐喻是那种纷乱的日常生活在人的内心中唤起的恐惧。梦表达的是一种本真的真实,小林虽被世俗化,内心并不甘心,很痛苦、恐惧,害怕自己被同化。城堡、铁屋子等与鸡毛都是围、困,表现主体与客观的关系,主体为客观所困。但城堡、铁屋子是硬的,鸡毛是软的,它表达的是日常生活对人的慢慢的异化。
“蚂蚁”合群,无个人、无主体性,盲目。陈凯歌《黄土地》结局一群人去祈雨,出现一个小孩逆向人群,越变越大,表现了个人从群体中出现。蚂蚁实际上反映了小林在把自己变为俗人后的恐惧。小林成了蚂蚁群中的一个。而“一地鸡毛”和“蚂蚁”都表现了小林内心中的不甘心。
(五):意义(总结)
新写实小说并非铁板一块的思潮,每个人的作品都有独特个性,不同作家也有不同的价值立场。作为一个流派,一个群体,新写实的作家们在精神层面上是不同的,新写实小说不是整合意义上的存在,不是审美、精神层面上的归类,它只是从某种角度上来进行确定的一个流派
试图用一个流派来统合一批风格独特的作家是非常困难的,大部分“新写实”小说家会对这种做法不以为然,甚至愤愤不平。“新写实主义”不过是一种命名,不过是人们谈论的一个话题,不过是对理论匮乏的一次勉强满足。在80年代后期中国文学落入低谷的岁月里,“新写实主义”这面旗帜似乎鼓起了重新聚集的勇气。在“新写实”的名下,我们至少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变动。
1、文学写作不再依循意识形态推论实践,写作者不再有充当历史主体的欲望。
2、那些凡人琐事成为写作的中心素材,文学回到单纯的生活,因而对生活的洞察力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故事也朝着“传奇性”方面发展,制造远离乌托邦冲动的阅读快感。
第七节
新历史小说(2课时)
一 教学目的:了解新历史小说的发展状况。
二 教学重点:掌握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和审美特点。三 教学难点:认识新历史小说与传统历史小说的差别。四 教学方法:讲授 五 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出现时间差不多,在87年前后,到目前没有终止。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主要作家和代表作品有:先锋小说中一部分涉及历史创作的作家。刘震云《故乡面和花朵》。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和《枣树的故事》。苏童“枫杨树乡村系列”、妇女生活和新妇女生活系列。格非《大年》、《迷舟》。刘恒《伏羲伏羲》、《苍河白日梦》。女性作家的一部分作品也属于新历史小说,如赵玫。
(二)新历史小说观念:
新历史小说的出现,可视为鲁迅《故事新编》创作观念的承传和超越。由于道德失范、政治宽松和艺术民主,当今新历史小说拒绝接受“十七年”小说惯用的政治——历史话语,改变用历史小说阐释历史教科书的做法,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异端”性。
1:新历史小说家通过重叙历史,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在“五四”新文化背景上形成的“现代”话语,家庭的潜在文化语义就是封建、保守的营垒,是腐朽、堕落、衍生罪恶的渊薮,是民主自由与个性主义的否定力量。而新历史小说家将目光从宫廷、议政、战事、暴动、改朝换代这样巨型景观转向了村落、家族、血缘、人伦、性这些微型社会组织及其冲突。这表明新历史小说家对家族为内核的传统文化作了重新的审视和认同,因而写出来的作品富有深广的思想文化蕴涵。这类作品如《白鹿原》、《苍河白日梦》、《旧址》、《呼喊与细雨》、《活着》、《故乡天下黄花》等。
2:新历史小说家注重建构个人的历史话语。他们不愿以“再现”的手段去绘制与社会历史毫厘不差的真实图景,而宁可通过想象和虚构追求感觉的真实、情调的真切,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话语去探寻奥秘和重构历史。李锐在《旧址》中的题记:“我们的叙述不会给世界和时间带来任何增损,我们的叙述只是为了自己”,他还说自己只是“一意孤行地走进情感的历史,走进内心的历史”,看来,他并不钟情于历史的真实,强调以主体化的视角观照历史,这一点,体现出新历史小说家对历史的个人性的认识和体验。
李锐的《传说之死》,主人公六姑婆出身名门望族,并且是古城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她曾舍命救过后来当上部长的弟弟,是一位对革命有过贡献的功臣。如果按照传统的创作方法,应该把六姑婆塑造成一位颇具传奇色彩和叱咤风云的人物,并且是一篇可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但是作者却洗去这段历史中的那些最能表现革命本质的浓烈的火红色调。而另辟蹊径,从疼爱和保护弟弟的亲情人性方面,去描述这位用香火自毁容颜以永不嫁人,终身信佛之志的六姑婆,是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党的地下交通站重任的,又是如何为了“杨家的根”,怎样奋不顾身从敌人的监牢和枪口下将她弟弟救出来的。总之,六姑婆似乎没有多少革命的自觉意识,却完全具有甘愿牺牲自我的人性亲情的意识。从中可看出,即使带有浓厚“正统”色彩的故事,由于作者个人历史话语的顽强楔入,我们所见到的历史景观与已既定的历史面目发生较大的差异,凸现了历史被重新“书写”的个性化特征。
(三)新历史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历史小说最突出的审美特征在对历史的解构和意义的消解,诸如人物的世俗化,故事的虚构摹写和文本的戏仿艺术等。而这些方面,鲁迅早在《故事新编》时就有意尝试过。鲁迅的《故事新编》除了取材神话、传说外,主要取材春秋战国的史实,但他并不以修撰正史的方式,为古人树碑立传,而是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写出人物世俗化的特点。《理水》,塑造了治水英雄禹的形象。关于禹的传说,先秦典籍多有著述,然而,鲁迅祛除禹头上的神秘光圈,着力描绘他“乞丐似的”穷困艰苦和“铁铸”般的意志。有一段描写就很典型:“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在上面坐下”,“伸开了两脚底都是栗子般的老茧。”小说结尾处还有一个令人回味的描述:“但幸而禹爷自从回京以后,态度也改变一点了,吃喝不考究,但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衣服很随便,但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着,是要漂亮的。”禹,在鲁迅强大的艺术聚光灯照射下,现出凡人的一面,暴露了一些人性的弱点。这些圣人,在鲁迅笔下都突出其形象的“世俗化”和“非英雄化”的特点。而这一点,对后世历史小说创作颇有启示作用。
1:人物的世俗化,成为新历史小说自觉追求的审美特征之一。作为反拨和重构历史的需要,新历史小说由再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显赫的历史人物以揭示必然的历史本质,转变为叙述日常生活的风俗活动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展现历史的本色。新历史小说是借一种历史氛围、历史情调、历史话语方式,在生命存在的体验上来展示人物的命运,以现代意识把对现实生命存在的思考,放在假定性的历史框架中来加以表现。作家在有意或无意间偏离或疏远了正统的历史,他们感兴趣的甚至是“正史”所不屑写的妾、妓、兵、匪,其身份一反传统话语中的政治色彩,而带有十足的民间性。新历史小说比较喜欢展示历史中处于“边缘性”的人物,写他们吃喝拉撒,婚丧嫁娶,朋友反目,邻里争斗等生活的日常性、世俗性、甚至是卑琐性的一面。
2:故事的虚构摹写,是新历史小说第二个审美特征。新历史小说家对历史不再保持谦卑,时常轻而易举地进入历史,从从容容地展开想象,至于史料的搜集和疑难考订均被洒脱地省略了。王安忆《父系和母系的神话》由一个中篇《伤心太平洋》和一个长篇《纪实和虚构》组成的。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我”就是王安忆,父亲就是王Ⅹ,曾祖父开创了我家的出洋史,同乡王木根说他还保留一本福建同安王氏家谱;母亲就是茹Ⅹ,她是一个浪子的女儿,“集孤儿与被抛弃于一身”,解放后以“同志”身份重返上海,等等,都说得有名有姓,可谓言之凿凿。但它又同时带有虚构性,在本书《跋》中,王安忆明白地说过:“我以交叉的形式轮番叙述这两个虚构世界。我虚构了我的家族,将此视作我的纵向关系„„我还虚构了我的社会,将此视作我的横向关系。”同时,她又说:“我在虚构时候往往有一种奇妙的逆反心理,越是抽象的虚构,我越是要求有具体的景观作基础。”这就说纪实和虚构是难分难解的,互相牵制,实者似实而虚,虚者似虚而实。这样小说就把纪实和虚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
3:文本的戏仿,是新历史小说表现出来的第三个审美特征。鲁迅把《故事新编》中文本的戏仿,称之为“油滑”手法,它表现了作者一种新的思维向度和艺术创造天赋。《出关》中对《庄子》中哲学语言的戏仿:
庄子——慢慢的,慢慢的,我的衣服旧了,很脆,拉不得。你且听我几句话:你先不要专想衣服罢,衣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是有衣服对,也许是没有衣服对。鸟有羽,兽有毛,然而王瓜茄子赤条条。此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你固然不能说没有衣服对,然而你又怎么说有衣服对呢?„„
这段话,其实是鲁迅把《庄子》中几段话杂糅在一起,并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的形式,达到了文本的戏仿效果。
新历史小说出于解构历史,消解意义,必然要建构自己独特的话语机制。而文本的戏仿便是最能代表他们历史话语的审美追求。
莫言《丰乳肥臀》对古人诗句、现实生活中的严肃或通俗歌词的文本戏拟,如:“黄鹤一去不复返,待到黑天落日头,让你亲个够。啊欧啊欧啊欧欧。”“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是一张饼,中间卷大葱,我是一个兵,拉屎不擦腚。” 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的结尾:
一年之后,村里死五人,伤一百零三人,赖和尚下台,卫东卫彪上台。
两年之后,卫东和卫彪闹矛盾。一年之后,卫东下台,卫彪上台。
“文化大革命”结束,卫彪、李葫芦下台„„一个叫秦正文的人上台。
五年之后,群众闹事,死二人,伤五十五人,秦正文下台,赵互助(赵刺猬儿子)上台。
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的这个结尾,也是一种文本的戏仿,它是对历史的严肃性和正义性的嘲讽和消解,让人觉得历史的前进不过是既有事实的重新演绎而已。
(四)代表作家作品: 1: 刘恒
北京长大,当过兵,文学编辑、知青。现实经历并不特别,但他的作品总感觉其经历中有创伤经验(创伤是关联心理学、文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创伤和记忆有关,记忆和语言有关,语言和主体成长有关,主体成长是文学关注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写实小说视角尽可能放的很平,刘恒也关注当下经验,但他并不关注经验的日常性,而关注日常的本能,欲望(希腊神话关注人的日常性,希伯来神话关注宗教、超验的东西。)。刘恒的叙述和中国注重社会经验的主流文学不同,他更重内心经验,即心理学上的第二宇宙,强调人生中的创伤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苍河白日梦》
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20世纪家族小说之一。(类似的有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叙述人是一个家奴,是活到一百岁的时候,用回忆的语调讲述家族故事。小说以讲述型取代书写型。百岁老人与年轻作者的讲述含有一种历史沧桑感,老人是一个家族边缘的窥视者,其视角是有局限的。这给读者的想象留下很大余地。二少爷表面上有启蒙思想,深层里是一个没有长大的人格上的侏儒,人格严重分裂。二少爷的形象让人对启蒙话题有所思考。(可与巴金三部曲中的青年启蒙者比较)。
传统家族小说多以进化论、阶级论把家族成员分为老少两种,老代表保守,少代表新生,这已经是现代性叙事中的一个标准规范。但在这部小说中,父亲形象没有一点权力,什么都不操心。他唯一的担心是死。母亲只知吃斋念佛,父亲只知
吃
药
以
延
年
益寿。
2:格非
《大年》,以辛亥革命前后为背景,大旱之年,地主丁伯高的院子被一群饥民围住,丁家常客私塾先生建议分粮,丁听从了,矛盾化解了。
与传统的地主、农民构成小说主要驱动线不同,这篇小说的人物关系很复杂。豹子、私塾先生、玫构成了小说的核心,替代了丁伯高与豹子的结构。三个人的关系是一种性关系,而非财产关系。小说真正的驱动是两个男人争夺一个女人的关系。这是作者对乡村关系的一个新理解。与传统的阶级、经济、政治关系不同,是一个人的情欲的关系。3: 叶兆言
“夜泊秦淮”《状元镜》、《十字铺》、《半边营》、《追月楼》。四篇小说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到45年抗战胜利。剔除了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来构成的小说,叙述重点放到家常的世俗的生活上。
《十字铺》:士新与季云被放到对比的关系上。士新形象萎缩、木讷,侍从原型,走上坡路。季云:风流才子,敢作敢为,白马王子原型,走下坡路。真珠:才女、美女。士新步步为营,季云最终被杀。小说讲了一个吃到天鹅肉的故事,是反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南山先生把家安在妓院中,这是一种反讽。季云和南山的关系既有上下辈关系,又有朋友关系,这打破了传统家族中的权力关系。小说把爱情至上主义、英雄至上主义、理想至上主义、一切都放到了务实的基点上。
(五)总结: 1:意义:新历史小说有自己的对立面,相对于传统历史小说的讲述规范、意义规范来说是新的。
(1)结构上的颠覆:题材上选择家族日常世俗经验,替代传统的革命历史重大事件的题材。题材由大变小,使小说内部事理逻辑被颠覆。新历史小说内在逻辑和结构不再是二元对立的压迫反压迫的关系,变成了更复杂的血缘、欲望关系。(2)意义的颠覆:结构形态之后是意义形态,传统的历史进步论变成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历史循环论。这是新历史小说在意义上的颠覆。
(3)选择边缘身份的人讲述历史也是其文体上的变化之一。(4)“新历史小说”受“新写实小说”的影响很大,除取材外,主要特征与“新写实”极为相似,尤其“新历史小说”在“记史”的掩盖下,将新写实小说被琐事的“实录”遮蔽的“故事性”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使得新历史小说的可读性甚至远在新写实小说之上,从而最后完成了对先锋小说文体实验导致的精英化倾向的反拨。2:缺点:
“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文学化的重构,对于传统的意识形态化的历史文学当然是一个突破。但它本身的弱点也很快暴露了出来。新历史小说的作者们太强调对历史决定论的反拨,以至于常常陷入另一种模式之中;他们对叙事快感的过分热衷也让他们随意放纵自己的想象力,甚至顾不上逻辑和情理的制约。
第八节 女性文学(3课时)
一 教学目的:了解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状况。二 教学重点:掌握新时期重要的女作家的创作,以及新时期女性意识的几次转变。
三 教学难点:理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四 教学方法:讲授 五 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女性文学的繁盛是新时期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学成果。新时期也是继五四文学之后的又一个女性作家和女性文学作品迭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不仅参与了女性意识的解放过程,而且参与了当代文学的重建过程。
(二)女性文学概念:女性文学指由女性作家创作的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
(三)当代女性文学概况 1:17年文学中的女性文学
17年脱离了表现女性世界的规矩,女性意识隐藏起来。艺术个性、性别特征隐退。女性意识当时被看作小资产阶级意识。宗璞的《红豆》和茹志娟的《百合花》因为叙事角度和笔调都是女性化的、诗意的而遭到批判。2: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1):在中国现代史上成名的前辈女作家在当代焕发青春。如冰心、丁玲、杨绛、草明、韦君宜等。A:冰心:从多年沉默中走出,进入创作盛期
她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中影响广泛、长久的作家。晚期作品成就很高,小说与散文都进入炉火纯青的状态。如《从八十岁发起的誓言》
B:丁玲:《杜晚香》、《牛棚小品》、《风雪人间》等。C:韦君宜:《老干部别传》、《洗礼》、《母与子》 D:杨绛《洗澡》、《干校六记》
(2):50、60年代成名的新中国第一代女作家,很多人都成为新时期文学的中坚
A:宗璞《我是谁》、《三生石》、《南渡记》 B: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 C:刘真《黑旗》
D:柯岩《船长》(报告文学)、《寻找回来的世界》(3):新时期崛起的女作家
张洁、谌容、凌力、霍达、戴厚英、程乃珊、舒婷、陆星儿等
(4)八十年代中期的崭新一代的女性作家群
残雪、蒋子丹、张辛、迟子建、张抗抗、张辛欣、铁凝、王安忆、池莉、方方等
(5)90年代成为焦点的作家,如陈染、林白、卫慧等。
(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1:女人也是人(五四到80年代)
五四时期女性作为人的意识觉醒,女人是和男人一样的人,小说通过掩盖女人的性别身份,来突出女性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小说中忽视性别差异的写法,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女性解放的趋势,但也造成了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雄化的弊端。2:女人就是女人(90年代)
90年代市场经济繁荣,都市文化繁荣,女人成为欲望和消费的热点和卖点,这样的语境下,以女性性别身份为荣成为写作时尚。这是一个充满偏执论的反驳,只见女人不见人。如美女作家运用自传体小说这一修辞手段,引导读者把主人公经历与作者经历联系起来。消解小说的虚构性,刺激读者的联想。是一个牺牲个人尊严的性别秀,有意无意迎合了男权的期待。
3:女人和个人相互支撑(世纪之交)
女性文学中最先提出个人概念的是王安忆,她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提出:女人比男人更具有个人性,这就和文学的基础结成了同盟。
林白《个人记忆与个人化写作》“女性写作面临的语境是主流叙述下还有男性话语的覆盖。这两重覆盖轻易就能淹没个人。”
陈染:作为个人要从多数群体中疏理出来,很多人很多时候就是那种茂盛的泡沫。
(五)作家 1:张洁、谌容
(1)张洁:早期作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忏悔》、《沉重的翅膀》可谓主流文学的代表作;而《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方舟》、《红蘑菇》、《无字》等则昭示其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超越。
张洁小说的女性思考:张洁是首屈一指的最具才情的敏感的女性作家。有敏锐的女性意识,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方舟》题记:你将格外的不幸,因为你是女人。“ 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反映了复杂的女性意识、个体意识,呼唤女性美的复归,同时又参与了当时寻找男子汉的文化主题。《方舟》、《祖母绿》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女性系列篇,表达女性追寻过程中的失落,其中男性形象软弱、令人失望。有亮色的是女性。《方舟》中三个女性结成朋友,反映了女性对男性失望后,在同性中寻找情感寄托的姐妹之情。《祖母绿》塑造了富有牺牲精神的曾令儿形象,为了爱一个男人,宁肯自己品尝爱的苦果。
(2)谌容:75年开始发表作品,命运多舛,大器晚成。80年代初以《人到中年》蜚声文坛。后有《太子村的秘密》、《懒得离婚》等小说,均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此外《错,错,错!》、《杨月月与萨特之研究》、《减去十岁》、《散淡的人》、《送你一束夜来香》等亦影响重大。题材多涉及知识分子,农民问题,爱情婚姻等。
2:张辛欣、张抗抗、池莉、毕淑敏
(1)张辛欣:《我在哪儿错过了你》表现女性在爱情、家庭夹缝中的生存。《在同一地平线上》表现了一个贤妻良母的困惑,想走出家庭,寻找自己的价值,却由此导致夫妻感情出现裂痕。小说提出了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中的两难,即男女在家庭中没有平等待遇,工作上则要处于同一地平线,否则男人觉得你是累赘。
(2)张抗抗:《爱的权力》、《北极光》(女性的理想之光,追寻理想男人)、《夏》、《情感画廊》(女性的关于爱、美的自然话语。)
(3)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人生三部曲),用笔解构传统意义上的爱情神话。
《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凝眸》、《绿水常流》、《你以为你是谁》、《午夜起舞》、《口红》、《小姐你早》、《云破处》等小说对人性、道德展开追问。
池莉认为生育才是一个女人真正的成人仪式。《怎么爱你也不够》写尽对女儿的爱。
(4)毕淑敏:《昆仑殇》、《女人之约》追回女人的失落的尊严和价值,提出女性解放的阻力在女性内部,往往由于女性间的身份等的不同,妨碍了女性解放。3:王安忆,铁凝
(1)王安忆:创作风格多变,文学视野开阔。其反映女性的作品展示了男女两性微妙的支配关系。如小说《逐鹿中街》以喜剧的方式展示了夫妻的支配与反支配的斗争,同时也不无悲哀的反映了女性对男性的根深蒂固的依赖性。小说《叔叔的故事》和《我爱比尔》则从两性角度探讨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揭示出东方文化在占有优势地位的西方文化面前所扮演的尴尬的女性角色。
(2)铁凝:其作品多在对社会文明进程的思考中展示女性的矛盾与困境,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乡村女性群体,如大芝娘、香雪等。小说《玫瑰门》被誉为展现女性历史命运的厚重之作,它通过对庄家几代女性命运的描写,揭示了女性生存与现代历史和社会秩序之间的深刻矛盾。4:陈染、林白——新女性小说
“新女性小说” 往往也被人叫做 “私人小说”,或 “私人写作”、“个人化写作” 等,主要是指陈染和林白等近年的小说。它以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为写作背景,站在女性独立的立场上进行女性个体生存状态的描述,自女性角度发出对生活和社会的诘问。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强烈的无所不在的性别意识。
(1)陈染的作品充满了哲学味和内心的思考,构建出鲜明的女性意识,被人为是女性私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破开》、《私人生活》、《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凡墙都是门》、《流水不逝,圆圈不圆》
【新古典主义】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