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课程心得体会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风险管理课程心得体会(精选8篇)

风险管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1

一、要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初期的动员和宣传

铁路要实现持续、稳定的科学化发展,安全是必要的`前提。铁路推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是把安全风险责任落实细化到班组和岗位上,增强广大职工保安全的风险意识,形成全员共保安全的良好氛围,这是适应新时期铁路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党总支、党支部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对实施安全风险管理重要意义的动员和宣传工作,通过宣传要让干部职工明白,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并不是换汤不换药的管理模式,而是对当前安全管理机制的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从而逐步提高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目前仍有部分职工认为,安全管理工作就是找毛病、挑刺的,对管理者的监管行为,职工表面上是服从的,内心却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党支部书记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了解职工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全面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情绪变化。根据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理清他们的情绪、净化他们的思想,解开思想疙瘩,采取措施切实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克服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员工放下思想包袱和思想顾虑。员工的思想通了,心情舒畅了,工作自然会倍加努力,安全意识会得到加强,安全系数也将随之增加,新的管理模式就更容易推广。

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开展安全教育

作为我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之一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员工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资料表明,7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当事人思想麻痹、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所造成的,“思想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安全第一理念带来重大冲击,同时也是重大安全隐患。不论是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安全教育,它的对象都是人,而人的操作行为规范,安全意识的树立、巩固和提高,都离不开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因此,党支部书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负责者,要结合安全风险管理的职责,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做好安全风险管理的引导和教育,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促使职工掌握正确理论和思想方针,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解决现实的思想问题,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支部书记通过开展思想工作,把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职工交流,与职工谈心,坦诚分析、晓以利弊。管理者能了解到职工的真实想法,就为下一步的思想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针对职工存在的问题党支部书记要根据规章制度一一给予合理解释。通过沟通,能有效地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误会,双方对安全风险管理达成共识,创造了和谐的内部环境,促使大家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三、将党支部工作有效融入安全风险管理中

风险管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2

餐饮服务技能课的特征

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技能是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理活动方式, 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体现于“一招一式”之中, 具有以下特征:

讲演练结合, 互补互利讲解、演示是教学之本, 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对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服务技能的培养关键在于练, 操作演示只是解决了服务的各项程序及质量标准问题, 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服务基本功, 只有通过不断练习。练习是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必要途径。实践经验表明, 技能的形成依赖于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和大量的练习, 光学不练是不可能学会动作技能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十分复杂, 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操作练习, 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多次训练到逐步积累经验的过程。

启发诱导, 手脑并用技能按自身的性质与特点可分为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在实践中, 这两种技能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动作技能是以外部动作正确、完善、合理为主要特征, 心智技能则是以内部心理活动正确、完善、合理为主要特征。外部动作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 心智活动是外部动作的调节者, 在完成比较复杂活动的过程中, 不仅需要动作技能, 而且也需要心智技能。动作技能的获得相对比较容易, 而技巧的获得则要求很高, 必须有较高的智力活动的参与。因此, 在专业技能教学中, 指导教师应考虑不同的操作任务与特点, 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技能训练教学方案, 促进学生手脑并用, 同时还要根据所需的不同专项智力, 巧妙地运用一些实际知识训练、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如在铺设台布的训练中, 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比如, 台布怎样才能一次铺就?如何判断台布中心与桌面中心是否重合?在摆台中骨碟如何才能定位准确?圆台面的直径与台布边长有什么关系?台布的折缝与骨碟的定位有什么关系?等等, 让学生思考、领会、体悟。

精心组织, 合理安排动作技能的获得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操作训练环境。一般而言, 专业课的实操场地较大, 学生的操作训练较分散, 如果操作用具不足, 无疑会给实操训练课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带来困难。在专业操作训练教学中, 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 如根据学生的人数、操作场地、器具情况及班纪班风等进行精心的组织与安排, 为操作训练课的教学创设必要的环境条件,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技能训练活动, 使其主动与教师合作, 消除操作训练课堂上的各种干扰和冲突, 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努力争取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餐饮服务技能课的结构

技能形成的过程是阶段性的, 在不同的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开展餐饮服务技能训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需要。从餐饮服务技能教学的过程来看, 学生掌握技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 教师要制定时间表, 规定完成技能目标的时间, 还要向学生强调操作纪律, 做到在训练过程中严格遵守纪律, 操作认真有序, 不坐、不倚、不靠、不闲聊。

形成阶段这是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表演, 认识并粗略地掌握动作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 必须使学生了解做什么和怎么做。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示范讲解, 以示范为主, 以讲解为辅, 强调操作要求与原理, 同时在讲解时提示观察要点, 使学生了解操作活动的全貌, 并结合模拟练习与实际操作确立基本动作的模式。教师在示范时动作要慢, 要让学生有时间仔细观察, 用心揣摩, 并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 同时应注意示范动作力求循序渐进, 由简到难, 可将整个内容分解为几个简单的步骤, 使学生感觉容易掌握, 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比如中餐宴会服务, 当学生分别掌握了托盘、摆台、折花、斟酒、派菜等单项服务技能后, 再进行连贯性的宴会服务训练就变得相当容易了。

熟练阶段这是学生经过反复训练、改进与提高, 初步掌握完整动作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操作训练是由模仿到熟练的过渡阶段, 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 关键在于此环节训练的成功与否。因此, 这一阶段的教学, 指导教师要做到“四勤”:腿勤、眼勤、脑勤、嘴勤。腿勤即要不停地走动, 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技能训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指导学生及时理解和掌握操作技术的要领与操作技巧;眼勤即在巡回指导时要做到“眼观六路”, 要看准问题, 及时纠正;脑勤即要勤于动脑, 要考虑如何指导学生解决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操作技能的差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嘴勤即发现问题要百问不厌地讲清、讲透, 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掌握操作技能的要领。

完善阶段这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达到技能巩固与自动化的阶段, 即动作的协调与完善阶段, 也是操作熟练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各种技能的形成都是以操作熟练为基础, 所以如果只练不测试, 一方面不能了解学生训练掌握的实际水平, 另一方面学生也不能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技能训练的效果, 从而影响训练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可以随机抽一名学生进行实地演练, 其余学生在观看后进行现场点评, 当场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这样, 既可让现场操作的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 又可加深学生对规范服务的印象, 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餐饮服务技能课的教学方法

动作技能的形成是一个连续不断、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 在不同的阶段学习不同的技能, 其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专业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训练场所、实习基地、多媒体教学手段等, 开展模拟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的专业技能。

围绕学情设计教学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惰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启发其自觉性是相当重要的。

1. 能力构建—评价导向的教学方法。

笔者采取的主要是讲解—示范—设计—模拟—评价五段教学法。讲解就是通过语言描述, 分析并揭示构成技能的理论基础, 提出目标和技能标准, 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技能的内在联系及关键。讲解主要可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 通过叙述、解释、分析、归纳等形式, 指出技能要点, 紧扣能力目标, 启发学生思考, 配合多种教学媒体,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展综合性知识。示范的作用是形象地展示技能动作的全部或局部, 使学生熟悉事物的形态、结构及变化过程, 为掌握这些技能奠定基础。示范可以由教师示范为主, 也可以通过录像、学生展示等方式, 还可以拓展示范范围, 开阔学生思路, 使其搞清技能关键, 激发创造意识。设计即通过认知及情感因素对技能的形成发挥作用, 将简单模拟变为依靠智能提高技能掌握的速度和效率。学生参考范例, 可在头脑中构成训练程序, 把握动作组合, 抓住技能关键, 形成技巧。对于复杂的技能组合, 可以预先设计图纸和方案, 使模拟更具准确性和创新性。模拟即按照头脑中形成的方案进行实践, 亲身体会技能操作的要领。在训练中可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现场摄制的录像有效地提高技能训练的质量。评价即对照目标进行反馈, 可以避免随意性和一般化的说教, 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 使质量评价更具有针对性、确定性和广泛性, 适宜于餐饮服务基本技能的教学, 如托盘、斟酒、餐巾折花、铺台布、中餐摆台等, 可以采用实物示教、现场指导等方法。如餐巾折花中的推褶, 很多学生总是学不会。为了加深学生对技能的理解, 可以利用视听教具, 将教师的技能示范重复播放, 帮助学生理解技能要点, 在实践操作中避免错误动作的出现。餐厅服务技能的掌握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训练, 才能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实践方法、条件和环境, 并要加强观察和指导。对有创造性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要给学生提供个性化表达与创新的自由空间, 使学生在循环反复的操作实践中, 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技能的要点, 促进学生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2. 技能构成—反馈评价的教学方法。

这实际上是能力构建—评价导向教学方法的变式, 是示范—模拟—评价的三段教学法。示范是技能训练的必备环节, 在专业教学中, 示范有多种类型, 可以形象地展示技能, 使学生对事物的形态、结构及变化有全面的认识。教师可在示范中插入讲解和提问, 通过及时点拨与设疑解答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技能的内在规律。模拟是按照头脑中形成的方案进行的实践, 模拟不等于模仿。模拟要注意技能形成时的心理活动, 发展思维、想象、创新等能力。教师应当是观察者、指导者。评价是按照技能标准对模拟效果予以客观评定, 既是反馈, 又是强化, 具体形式有自我评价、学生分组互评、教师讲评等。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和总结。餐饮服务训练中疑难问题处理方法与技能技巧的教学, 可以通过情境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问题讨论法、设疑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假设几种解决问题的正误方案, 演示正确与错误的服务方式。还可以设置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测试性提问,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式提问, 鼓励学生勇于发表意见的讨论性提问, 等等。在情境再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各种客人的心理感受, 在问题讨论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刻认识、掌握正确的服务方法。服务技能的掌握程度与速度不仅与操作者是否具备良好的知识和能力有关, 而且还与操作者的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给学生多一些肯定、鼓励、赞美, 少一些批评、指责、训斥, 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这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是大有好处的。

搭建平台激发情感餐饮服务岗位是直接对客的, 在服务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敬业的岗位情感。现今的学生大多缺乏吃苦意识, 缺乏苦练精神, 单纯说教很难打动学生的心。我校近几年采取的实训场所练习与学校实训餐厅对客服务实践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种形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 使学生树立以礼待人、用心服务的工作理念。我校于2006年12月开办了绿园实训餐厅, 给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平台。餐厅严格的工作制度、规范的酒店式管理、真实的对客服务模式, 可使学生运用自己的技能检验自己的服务水平, 接受客户的评判, 感受工作的竞争环境, 真正地感受到扎实的技能、真诚的服务在工作中给自己带来的益处, 从而激发出勤学苦练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工作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在辛劳中享受收获的喜悦。

摘要:《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应从专业技能课的特征、组成结构分析入手, 探索餐饮服务技能教学的方式方法, 贯彻以岗位为核心, 以学生为本位, 用心教学, 用情服务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关键词:餐饮服务与管理,特征,技能结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郭敏文.餐饮服务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李伟, 等.心理学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体会 篇3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管理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234-02

我讲授的《现代物流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两门课程都属于管理类学科,这门学科是揭示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系统地讲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而且要更多地联系企业的管理实际经验,并通过各种管理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管理的策略和技能。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启发教育贯穿到教学全过程,而且善用案例教学法。

1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法,以教师为本位,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若无积极性,不能全面启发思维,所得的知识只能是教条型的。因此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即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介绍课程内容时,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提升的兴趣和能力。通过讲解课程内容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讲课时要把基本理论和原理讲清讲好,揭示各个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起“举一反三”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引导学生建立起系统化的战略管理思维模式,从理论的高度看待和解释企业管理实践,学会将战略落实到企业运作的每一个环节,建立起企业竞争的优势。在《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把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寻求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导出一般的原理和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由于这两门课程信息量大、发展快。要重视不断更新知识,把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并掌握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如企业战略管理中的战略联盟、平衡记分卡、知识型企业等内容。《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中要体现在现代化服务上,培养学生的现代化意识和系统思维,树立技术标准化、合理化、效率化的物流系统理念。还要培养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了解中国的现实和企业发展的现状,在掌握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根据国情和企业的现状,灵活运用知识。教师与学生要积极地沟通,了解学生的听课心理,讲课时关注学生的表情,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表情反馈安排教学进度。在课堂中要以全身心的投入和满腔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力求讲解生动形象,如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运作过程,若按教材逐条讲解,单调枯燥,而采用说理与情景相结合讲解,学生既易于接受,又融会贯通。还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敞开思想,大胆质疑,开创宽松学术讨论的环境,让学生有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一些学生的错误见解,要正确引导,但不要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我体会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活动都要为了学生的提高,做到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听课,在愉快的过程中接受知识。而这个过程教师必须起主导作用,只有教师教得好,才能引导学生学得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2 把握启发教育这条主线

启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引导学生思考。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这个理念应作为主线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启发教育可以从多方面体现:上课时生动讲述引导学生联想,引发问题探究;或有意识提出问题导其解决;或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引发思考;或在课堂结束时留一些悬念让学生思考。尽管启发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发挥、创造知识的能力。而我特别注重应用“基于问题解决”的启发教育方法[1],即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或由学生的质疑中提取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解决办法,这是很重要的启发方法。这个方法的效果与设计问题的质量关系很大。设计的问题的内容力求覆盖课程内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能够对问题做出解答,以加深对课程中的基本术语、基本理论和基本流程的理解。因此,问题的深度要与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相匹配。正如加涅在论述“问题解决”学习时指出:“在学生的能力范畴之内,即在先前学会的知识和技能的范围之内时,最为有效”[2]。提出的问题既要注重知识涵量,又能洞察能力水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更重要的应富有启发和诱导作用,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增强创造能力。如案例设计一个企业,包揽包括物流在内的所有的业务,经营结果发现物流业务自已做更不合算的情景。由此引导学生思考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还可以有意制造认知过程中的障碍,增加一些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学生在寻思过程中全面、准确、深刻地获取知识。如案例设计一个公司只关注生产质量和数量,而不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的情景,让学生思考其发展前景,由此使学生正确理解“市场营销观念”。

3 善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始于1918年美国哈佛管理学院,他们认为案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现这已成为西方国家管理类课程通行的教学方法,课时所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占总课时的1/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3]。实际上,案例教学法即具体事例教学,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能配合教学知识点的具体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思考案例中的各种情节,提出处理方案的教学过程。管理类课程要善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最关键之处在于事例与概念交织,寓概念于具体事例之中。事例描述引入的情景,能引起分析、演绎、推断、归纳一系列思维活动,最终导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其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观察问题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个良好的教学案例应具备典型性、真实性、启发性和趣味性4个基本特征[4]。因此,选择适合符合教学要求的典型案例至关重要。案例是真实事例的记录,而事例原始记录的信息,往往是庞杂、琐碎的和不完整的,必须通过信息筛选、分类和整理过程,力求事例的典型化。事例开始收集信息一般很难完整,这就要求充分挖掘潜在信息。而深入挖掘信息,不是凭空想象,必须是基于理论、原理与事实分析的判断,合理地导出更深层次的信息。所以典型案例的要求必须应用专业理论和原理深入发掘信息,使案例隐含较多情节要素,启发性强,并具有应用专业理论的空间,足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宜多采用国内企业的案例,辅以少量国外的知名案例。因为学生对国内企业的案例的相关背景比较熟悉,容易感知,也容易与学习的理论相联系,更易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思考问题的兴趣,因而收效较好。适用于管理类课程的案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哈佛式案例,用大量的原始资料作为分析的基础,细节俱全、资料完备,要求学生从复杂的信息中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关键要素,提出决策方案,这需要有较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德鲁克式案例,摘取的事例较为简单,如企业全貌的缩影或某个侧面的情况,短小精悍,较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从而可多个侧面掌握所学的基本原理、技能和方法。从学生接受度来看,德鲁克式案例更为合适。案例教学是建立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其事例情景,学生必须联系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作出分析。因此开始讲课时,先用简单案例,紧宻贴近近期讲授的内容。如列举一个企业的实力和市场环境,让学生研讨企业发展战略,加深学生对发展战略的理解。随着课程进展,学生学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之后,可以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组成案例,如战略与计划、控制与绩效管理联系起来构成综合分析案例。待课程快结束时,再选一个覆盖全书主要知识点的教学案例,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随着课程进展,案例由浅及深,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也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宏观把握与理解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还应拥有较多的实践经验,才可能对学生在获取信息、综合分析、研讨对策等方面给予指导。因此,教师要努力学习与实践,提高水平,更好在案例教学中起指导作用。而教师的指导作用不是简单告诉学生的答案,而是着眼于启动学生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抓住主要矛盾分析问题,认真验证,直至解决问题,使其成为解决问题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受教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启发教学和案例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树立起以学生為主体的教学观,才可能用好这两项教学法。而启发教学又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教学中又蕴藏着启发教学,三者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J].教育研究,2000(10):58-62.

[2]宋伟东.研究性学习的PBL模式[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711/10/154035_38216140.shtml,2010-07-11.

[3]马宗国.关于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思考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3):83.

企业管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4

一、2月7号讲的是《非人力资源主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以前对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了解的很透彻,只是很片面的了解人力资源只是包含:人员的招聘、绩效目标考核、薪资以及培训等,但是经过这次的培训,让我对其有了新的认知,充分的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及部门领导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性作用,其主要心得有如下几点:

1、人才的重要性

可以说,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战略处于企业战略的核心地位。虽然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但最终起决定作用还是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拥有量,只有有效地利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程度地发掘他们的才能,才可顺利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促进企业的飞跃发展。

2、部门领导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性作用

①、首先配合人力资源管理部招聘、评估人才,作为部门领导人,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要非常清楚地考虑,我们的部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将需求明确传递至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招聘,并配合人力资管理部门对应聘人员进行评估、甄选,确定合适人员,最终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②、进行有效地培育与发展

首先,在工作中,要使每一位员工要与公司的利益、发展保持一致,当员工的利益和公司、团队保持致时,要对每一个员工需求给予理解和尊重,让每个员工保持充分的思想和思维的独立性,这是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并了解部门员工的个人追求和期望的利益,当员工希望多功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好的创意及想法时,作为部门领导一定要加以引导、培育,分配工作时往往不仅限于单一类的工作项目上,应给予员工更多的发展空间。所以作为部门领导必须有责任去了解员工的个人追求,从而通过有效的引导,工作和信任等协调员工与组织利益的一致性。

其次,对于每个新进部门的员工,作为部门领导就是他的第一培训师,可以这样说,员工后期成长与部门领导言行身教有着不可分割地密切关系。所以,部门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工作计划及个人发展计划及目标并制定员工个人档案夹,进行细致化的有效的管理,总结每个环节均需要作思想上的交流,给员工人性化关怀,必要时可亲力亲为,以身示范加以引导,帮助员工找出工作中的短板,提升工作效率。让员工产生的强烈的归属感与信任感,从而提升员工的忠诚度。

③、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考核及绩效管理制度

部门领导结合实际,并根据部门绩效指标,制定较为全面、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目标到人,否则无法程度激发员工的潜能,同时对目标过程给予督导,对目标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及进给予沟通、引导。当然,绩效表现必须更多与激励制度挂钩(如可变薪酬),目标达成度高、思想觉悟高、执行力强等可适当的进行加薪、表彰等,以此激发员工在创造更高的生产率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回报。

二、2月8号至9号用了两天的时间进行了《领导力》的培训,张永久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精彩的领导力培训案例分析演讲传授给我们,让我理解了管理者和的要求与职责,更宏观的理解了管理者的概念,作为管理者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应怎样去做好管理者的角色。并从不同角度去体会最新的企业管理知识,进一步拓宽了视野,使我对企业管理的思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认识又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更新。以下为几点心得:

首先老师给我们大家看了一张图,是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带领一群鸡过独木桥,他让大家回答每个人都看到了什么?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这就说明每个人的理解角度和理解力都是不同的。

其实我的理解就是作为领导就的有领袖风采——很强的计划能力、专业知识、细致、自信、承担、坚定的信念。

在一个团队当中领导对团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领导也就是“群龙无首”,团队就会一盘散沙,没有共同的目标。领导也就是在这个团队当中起到一个领头的作用,不管在任何时候,领导就要做到“身先士卒,不畏艰险”,而且要“未雨绸缪”,因何事都要做好周密细致的计划与安排,并有效的按计划运作,使团队的每个人都会做得很好,从而团队也会做得很完美。但有的时候结果证明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人总归有出现失误的时候。‘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用到此处也许有些言重。但在团队当中没有个人的失误,只有领导的无方!这就是领袖!无论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的责任是要由领袖来承担,无论是谁出现失误,领袖就应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是领袖,他有自己的责任,就是必须为团队去承担责任(其实承担责任是双向性的,既要勇于承担上司的责任,也要承担自己和下属的责任),所以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就必须扮演好自身的角色,要正确的制定目标与计划,并安排执行下去,做好督导工作,共同的去达成工作目标。

要做杰出的领导,就要都表现出很强的自信,远见卓识,善于清楚地描述和表达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毫不动摇的决心;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经常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行动;不断改变传统,试图建立新的规则,要对环境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敏感,具有很强的预见能力。

领导,还要具有两方面的特质。一是专家,这是本身拥有的相关专业技能和知识,它既有助于推进组织任务,也可赢得下属的尊敬;二是典范,这是一种因个人的独特人格特质,通过言教身教而获得下属的认同。可以说,现今社会的领导行为更多是一种素质影响力,它依赖于的素质品格,使得部属因心悦诚服而接受其领导,并完成其指派的任务。

2、真正的拥有自己的追随者。一个高效的未必众人皆爱。其追随者都以正确的方式工作。受人欢迎并不是领导力,成效才是”。因此,衡量一个好领导的标准,不是到底有多少人害怕他,而是他所带领的团队到底具备多强的凝聚力,到底具备多强的战斗力,到底能够持续创造多大的效益。所以,一个,要实现从单纯管理者到真正的转变,还要担当好三种角色:教练、榜样、拉拉队。

①、教练。首先,能给员工指出愿景。愿景是一种希望,也为一种能量,它是组织战斗力的目标。其次,要成为团队训练者来帮助员工培养技能。如今的员工,大都属于知识型,学历比较高,如果不善教导,那就难以领导。

②、榜样。领导要起到感召的作用。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员工为什么愿意跟随领导朝着一个共同愿景去努力奋斗?根源还在于员工对行为和人格的信任。只有当的做法让员工感到信任和尊重时,他们才会自觉自愿地追随的做法,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③、拉拉队。领导要给员工动力,要为员工喝彩与激励。

当员工有令人激赏的表现时,明确地表达对他的赞美。作为,应经常向员工表示对其工作的认可,尤其是要在公开场合表扬他们。没有下面的员工的支持,即使是再小的梦想和计划,也都没有任何意义。当然,赞美并不排斥批评,但批评应该选择在私下场合,既要注意不伤及员工的自尊和积极性,又能达到惩戒的效果。

4、在老师EQ量表测试中的七种管理者的权力基础中,我的“威迫权力”与“关连权力”稍有欠缺,是自己的弱项。知道自己的管理弱点后才能有效的制定出提高自己弱项的对策,从而使自己的管理全面化。俗话说“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难。特别是找自己的不足更难”。因此,我们充分分析自身的“公开区”、“自我盲区”、“隐藏面”和“未知潜力”,从而知道自己是谁,怎样行为,并且能够认识自己的技巧、优点、弱点,以及对他人的影响力,进而找寻提高领导影响力的发展路线。要善于用上司的强项来补自己的不足,还要合理的应对上司的弱项,以形成互补的管理模式,实现双赢。其次与上司、同一阶层、部署合理相处,运用好自己的情绪,达成工作共识,建立充分的信任与和谐的关系。

5、对企业忠诚及感恩

①忠诚,是职业人应遵循的一种职业基本准则,是指对组织或个人真实无期、遵守承诺和契约的品德及行为。首先要喜爱自己的工作,不留余力地为公司增加效益。前提是必须一切从大局出发,保守组织秘密,工作中领导安排的事,必须尽快完成,要以正面的态度主宰公司的经营;以正面的态度主宰自己的个人生涯。

②学会感恩

当张老师的音乐响起的时候,当所有的灯熄灭的时候,当我们彼此的感恩他人的时候,使我们的心灵又进行了一次洗礼。使大家明白,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一个不会感恩的人,是不会受人尊重和重用的。我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师长的教诲、感恩于我们的公司、感恩于我们的领导、感恩于我们的朋友、感恩于曾给予我们帮助的人……

他告诉我们“用爱心做事业,用感恩的心去做人”“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管理学课程心得体会集锦 篇5

心得一:管理学课程心得体会

《管理学》这门课是我在本期修的。我学习,是因为,我认为我将来就是一个企业家或是一个公司老板,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人才”,然而,间接面对的就是“管理”曾听说过“天时不如地种,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侧面说明了管理的重要,因为,要留住人才,关键总在于管理。因此,我修了这门课。

我先说明,我写的算不上什么“体会”只能算是“心得”罢了,所谓“心得”即心里所得到的,就这一点,我想每个人只要接触了什么,也都会自然而然的有一点儿心得,因此,我写的是我自己的心得。

第一:了解了这门学科的组成:《管理学》的出现和发展,古代以及现代的经典《管理学》原理,这一章里,我们学习到了许多经典的管理榜样,首先,管理的最重要原则——以人为本。这和现代的管理理念一致,到处都是听说的“以人为本”,因此,在这里我才真正的在书接触到了这个观念。

其次,管理中的“人际技能”,这又映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时“人际关系”也是一个立足社会的基本点。

再次,分工与协作,分工要求各尽其职,协作便又是现在热炒的“团队精神”。

老师在总结这一章时,提出了以下一些令人受益匪浅的五点意见:

1、自我超越(pemonalmastey)

2、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gmentalmodls)

3、建立共同的愿意(buildingsharedvision)

4、团体学习(teamleaning)

5、系统思考(systemsthinking)

第二:了解了这门课的一些基本思想。首先是“道德与社会责任”我想无论是那门课,这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这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道德与责任”便成了我们在这个社会能够得以生存的关键。人生观,价值观,价值取向也被提到了。其次,全球化管理,这一点,是当今社会非常流行的,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21世纪,还有就是“信息管理”这是一个新观念,因为以往没有,这也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而提出,Internet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不断要求现代人要专门化的从事这门管理。

第三:管理有几个方面: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和创新。在提到决策时,老师曾说了两句他人的名言“做一件事情,在没有最好意见之前最好不要做决定(即集思广益)。如果一件事情,看上去只有一种方法,则此种方法可能是错误。”我想这便说明了我们在做一件事决策时候应把握的两个基本观点。它教导我们不要“唯心主义”同时自己也要有自己的观点!同时老师不拘书本上的知识,概括地提出

6W

3H的思

想,“WHATWHYWHENWHICHWHOWHEREHOWHOWMUCH”,有了这些,我们便能更好的决策第一件事了!

在谈到领导时,老师也同样不遗力的讲述了优秀领导的作风,其中的“不可求全责备,切忌用人唯亲,应当用其才,力戒贻误时间,以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等,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以下两点又是不可或缺的。绝对深度的沟通技能作为一定的激烈措施。沟通是领导能够深得人心的重要保证,而激励便宜是领导能够留住人心的重要措施。

由于本人未能深入研究这门课程,只是相当浅显的心得而已,还望见谅!

心得二:“管理学专题”课程的学习心得

《管理学》专题是我参加自学考试的最后一门课程,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下面我把自己认为比较有效的读书方法与大家分享,供各位考友参考。

1.浏览纲目,理清框架。我一般在学习教材之前首先浏览一下目录,透过目录你能较快地大致了解全书的结构,让教材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整体的粗线条的网络图。比如《管理学》专题这门课程,包括了:总论——管理过程(管理过程、组织的环境、组织文化)——管理结构(组织的结构、组织结构的演化理论、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管理者与管理行为(管理行为、管理者与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战略与创新的管理(管理的目标与计划管理、战略管理、管理控制、变革与创新管理)——比较管理——未来管理。初看目录后对照自学考试大纲把目录再浏览一遍,目的是弄清楚教材目录中哪些章节应该是重点掌握,哪些章节是理解掌握,哪些章节是属于一般了解,自己分别做上不同的符号,这样便于后面通读、精读时更加快捷,更加到位,少走弯路。比如:《管理学》专题考试大纲最后注明,第十四章管理学的比较与国际化、第十五章管理学发展展望均作了解,这样考生就可把这两个章节的内容作为略读。再如,第一章中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管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第二章中的管理信息联系过程;第三章中的公司治理;第四章中的流程导向型结构;第五章中的组织范式的演化;第六章中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应用;第十章中的企业计划管理系统——典型案例剖析等等,这些内容在大纲中也均作为了解,因此,考生阅读教材时对这些内容同样可采取略读的方式,这样一来,原本厚厚的教材一下子变薄了很多,增强了很多的信心。

2.通读教材,留下印记。在浏览纲目,理清框架后就要制定一个通读教材的计划,这是我参加自学考试一个很深的体会,我觉得通读一遍教材很重要,因为试卷中选择题面广量大,有时出的题目也比较细微,而这些内容往往就是在通读过程中留下印记的。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在阅读教材时特别喜欢动笔做做记号,比如重点词语上加加框,关键词语下加加点,重要标题下划划线等等,这样的批注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材的内容,收到加深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还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积累,便于今后查找、复习、运用。另外我在做记号时也有所区分,一般在通读教材时我用铅笔做记号,自认为重要的地方就圈圈画画,相对而言做记号的地方比较广一些。等到第二遍精读时,我就改用黑色水笔做记号,做记号的内容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更精当一些。到重点复习记忆的时候就用红笔做记号。因此,翻开我曾阅读过的自考教材,常常会发现有些重点、关键之处就用上了三种颜色的标记,我自认为这样做记号一来能提醒自己的阅读进度,二来能加深印记,记忆效果比较好。

3.精读教材,强化记忆。教材通读后就开始精读,精读的目的就是要理解、掌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弄清楚各章节的考试内容。精读时我会把教材与大纲对应着看,读完一个章节,思考一下章节后的习题,并在大纲上标上页码,便于查找。精读时我喜欢用黑色水笔进行批注,对第一次铅笔批注的内容进行筛选、精简,突出关键内容。比如第一章第二节中典型的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一共分三个阶段:传统管理阶段;近代管理阶段;现代系统管理阶段。精读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记住重要的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韦伯、梅奥、西蒙、巴纳德、伯塔兰菲等,然后抓住最关键的词语理解这些代表人物管理思想的基本点(贡献)与局限性,比如泰勒的科学管理,我就记住“使管理成为一门科学”“把工人当成‘经济人’”;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派,我就记住“工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我抓住“有限理性”“满意解”等词语记忆,考试时抓住了关键词语,再加上临床发挥,那就万变不离其宗了。考前适当的强化记忆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会在关键的或难于记住的词句上用红笔进行批注,这样反复的批注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记忆。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我读书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喜欢把所看的内容与自己的工作,与自己周围的生活结合起来思考,这样学习起来也容易记住。例如学习第四章第二节“工作设计”这个内容时,我就联想到学校这个组织里就有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的教师,这样的分工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但过于专业化分工也有缺陷,限制了教师学习、发展的机会。因此,倡导教师轮换交流(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学科之间交流听课),使用工作特色。这样一联系实际,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全记住了。再如学习第八章“管理者与领导者”时,我就把这个管理者、领导者看成是一所学校的校长,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也应该拥有这样的素质:具有战略思考的能力、充满激情、正直;校长领导学校的关键行为也应该是:构建愿景(学校中、长期规划)、识别关爱下属(了解教师的发展需求、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正确使用与提高下属的能力(用人机制、培养精英团队、提升工作效率)、服务于组织目标(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保持希望(学校精神、追求卓越)。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去理解,无论考简答题还是论述题都不会有问题了。除了考试能够过关外,我觉得更长远的收获就是能学以致用,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品味,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5.做模拟卷,弄清题型。建议考生在购买教材时也最好买上历年的试卷,考前一两个星期,自己试着做一做,一来了解考试的题型,二来评估一下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掌握得不够好,可以弥补。做模拟卷这个环节一定需要,因为有时本试卷中的题目与往年试卷中的题目类似,比如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内容前后稍作变化而已,所以提醒考生在做模拟试卷时也要学会变化,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这样可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6.轻松上阵,沉着应战。考生的心态很重要,平时发现有些考生因为过度紧张,或自我压力太大,虽然考前也花了不少时间,但往往在考试中失误了。所以考试当天,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充满自信走进考场。答题时尽量写具体些,特别是简答题或论述题,要点应逐一分开写,序号标出,这样便于阅卷老师看得清楚。一旦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请不要放弃,最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上答案,说不定也能得上几分。另外,提醒考生不要过早交卷,有时间的话选择题之类的内容可以检查检查。总之,考生在考场上尽可能做到沉着、仔细,有分必争。

考友们,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大家都能顺利过关,如愿以偿!

心得三:管理学课程心得体会

我虽工作多年,但对管理学还是知之甚少,所以非常感谢集团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让我对管理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非常感谢培训老师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的无私精神。

通过这一个多月对《现代管理学》的学习,让我了解到管理学是一门很深奥的知识,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工作的支持,而且任何管理工作都是在某一特定组织进行并为该组织服务的。法约尔说管理可以分为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它的研究对象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完善生产关系,维护上层建筑。

管理有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具有科学性和管理共性,社会属性具有阶级性和管理个性。自然属性就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的相适应。社会属性就是管理建立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管理为所有者服务。管理学的来源有这么三种类型:技术型、制度型、魅力。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借用许多科学家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它是一套管理理论体系,它为指导管理实践提供了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人们掌握了系统化的科学的管理知识,就有可能对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

虽然管理是一门科学,但它只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管理科学并不能向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由于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解决的是组织和环境的适应问题。而不同人的心理特点和素质不同,组织就面临的环境又很复杂多变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审视度事,随机应变。管理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灵活地、巧妙地运用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

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由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假设向“复杂人假设”转变的.而复杂人是指人们通常有多种需求和不同的能力,往往把满足需要中的一种或几种需要结合在一起,作为自己的目标。人是复杂的,既不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而是因时、因地、因各种主观条件变化而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早期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精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由此可看出管理学知识这门学科的应用面之广。

在学习了管理学后,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了一个企业或是团队的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综上所述,这是这一个半月我学习管理学的心得体会,我也将会应用于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希望能够取得更多的收获。

心得四:管理学课程心得体会

我是教师发展在线的学员王林,我报的课程是卢昌崇郑文全、李品媛老师主讲的《管理学》课程。本视频主要由东北财经大学郑文全和李品媛教授主讲,主讲教师对教学内容有透彻的理解和充分的把握,采用了灵活有效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反映出主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讲教师的教学录像仪态端庄,语言表达逻辑性强,声音清晰、洪亮具有亲和力,富有教学激情和强烈的感染力;讲课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直观简洁,讲课方法灵活,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十分突出。

通过教师发展在线的《管理学》课程学习,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企业或者团队的成功需要具备各方面的条件。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在实践中起明显作用学习管理学不光是学习管理学本身的东西,而是要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将书本上的知识学以致用,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以后的学习和教学管理学要结合自身,独立思考,研究病区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

心得五:管理学课程心得体会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3月13日聆听了集团公司xx董事长《关于创造优秀职业生涯的基本方法》和《激情管理》的专题讲座,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际,就如何不断刻苦学习,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管理是一门科学。既然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特别是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管理者,更要注重学习,对学习要有热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热爱学习、肯学习。只有不断刻苦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管理工作之需要。作为企业的一名管理人员,我认为:一是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因为它是学习一切管理知识的基础,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学习好管理知识;二是要学习企业管理工作知识,特别是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管理知识的创新,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三是要根据自己所从事的管理工作,学习专业知识,用学习掌握的专业知识指导工作。本人在企业从事纪检监察工作,这就要求我除了学习、掌握上述管理知识外,还要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第一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二要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第三要学习党内法规、党纪条款和有关规定;第四要学习行政法规和有关政纪条款;第五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熟练掌握查办案件的技能和技巧。只有学习、掌握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才能驾驭管理工作,搞好管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既然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特别是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管理者要热爱企业,热爱管理工作。只有热爱企业,热爱管理工作,才能对所从事的管理工作产生热情,才能在管理的舞台上,尽情的表演。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用心管理。作为一名从事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我认为要做好管理工作:一要热爱企业。只有热爱企业才能时时事事想着企业,维护企业的利益;二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纪检监察工作。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在工作中投入最大的热情;三要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在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秉公执纪,使违纪违规者受到处罚,以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四要用新的科学知识指导工作。在工作中要不断的用新的知识和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使自己的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五要发扬”高效、严谨、精细、务实“的企业作风。纪检监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这就要求从事

此项工作的同志,在工作中要发扬”高效严谨、精细务实“的企业作风,要有对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去调查、处理每一起违纪违规案件,在查办案件过程中,要自觉地维护党员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使每一起案件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经得起历史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党的真诚卫士"的称号,才能不辜负党组织和员工群众的信任;六要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各项纪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劳动关系管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6

曾经看到过很多新闻事件关于劳动关系的,虽然有很尽力的去了解接触,但还是感觉了解的知识很混乱,具体的针对一件事情时,就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没想到这学期有劳动关系管理这门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对劳动关系理解的更加透彻;感觉如果相关情况发生在生活中,也不会不知所措、手忙脚乱;感觉可以简单的运用基本的劳动关系相关知识。除了这门课程的学习,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王老师的教学方式,每次王老师用很多种自己生活中或新闻上实际发生的案例激情澎湃的给我们授课,我都会听得津津有味,并且学习到每个案例背后所涉及到的劳动关系相关的知识。

除了上课王老师给我们讲书本上的知识及案例的解析,我们还通过老师布置的在寻找案例及汇报中得到了自主的学习。这个学期一共布置了三次小组作业,我挑选了三个比较经典并且能和我们平时所学紧密挂钩的三个案例,百事员工维权潮蔓延,称“要改嫁先赔钱”;深圳黛丽斯主管骂员工,引发400余人停工;普华永道白领猝死受关注。在整合和PPT制作中,我又对平时所学的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比如:

计件工资制,指按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位来计算的工资制度。它不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报酬,而是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成果(含实物和服务)来计算劳动报酬。无论计时还是计件工作制,只要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其工资就不应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我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工作时间。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总之,对于劳动关系管理这门课我不得不说它非常具有实践性,它针对我国劳动关系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立足于企业,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视角来分析与运用相关理论和政策法规。帮助我们系统的了解企业的实际劳动关系管理工作并掌握相关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它还用大量的真实案例生动说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经验以及教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理论与政策法规。与此同时它还帮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这个社会,让我们接触到许多我们原来根本没机

会接触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它还教会了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如何利用更种手段去维护我们自身的权益不被人侵犯。

不仅如此它还向我们阐述了劳动关系的复杂性以及重要性。劳动关系是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它不仅涉及到人口众多的从业人员,还通过家庭关系辐射到几乎是全社会的人口。劳动关系对劳动者、企业和整个社会都有影响。对广大劳动者来说,工作条件、工作时间、休假时间、工资薪酬等都是生活必要的部分。但是在一些局部问题上矛盾突出,部分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屡禁不止。这说明我国的劳动关系管理还不够成熟迫切需要我们一起去努力维护和完善它,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使它成熟起来。

风险管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7

该次教学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第一次正规的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为了更好地将第一次实习安排好, 分院组织了专门的领导小组, 对外开展了大规模的实习安排工作。该次实习设定的实习目标为:把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充分认识旅游教学的特点和旅游业的实际状况, 从而促进教学的深入,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实习生进入实习单位之前, 分院根据该批学生几乎都是独身子女的现状, 从思想上向学生灌输了大量在体能、忍耐力等方面准备苦战的心理准备。

一、实习安排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分院2005级的学生主要有三个专业方向:会展、景区与高尔夫和酒店。出于对口实习的考虑, 分院从已有的合作伙伴开始, 并通过三亚市旅游局和饭店协会的帮助, 与一部分酒店、会展公司、高尔夫球会和景区建立了联系,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实习的要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鉴于三亚市会展主要是以会议为主、时间较短的现状, 分院将实习的时间进行了调整, 在有会的时间安排学生实习, 如在2006年12月底, 针对三亚城市名片颁奖活动, 派出了8名会展专业的学生全程参与, 受到了主办单位的好评。同时还针对三亚会议都在酒店举行的事实, 调整了会展专业必须到会展公司实习的思路, 针对酒店的需求, 将部分学生安排到了酒店实习。在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实习之前, 陆院长为全体实习生作了一次动员讲话, 该讲话彻底打开了分院实习安排的思路:旅游行业是服务行业, 我们实习的目的是学习服务技能, 是培养我们的沟通能力, 是对我们礼貌礼仪应用能力的一次检验。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培养的思路为跨专业方向安排学生实习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次实习使分院与以下12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友好关系:大小洞天风景区、南燕湾高尔夫球会、康乐园高尔夫球会、天域酒店、环球城大酒店、假日酒店、皇冠假日酒店、红峡谷高尔夫球会、亚龙湾高尔夫球会、三亚国际旅行会展公司、海口国际旅行社、北京天都会展责任公司。

二、实习学生心理变化的四大阶段

从实习动员大会的召开到学生走上实习岗位, 他们经历了兴奋期—迷茫期—适应期—成熟期等四个阶段。该阶段还可以分成被动服务 (兴奋期—迷茫期—适应期) 和主动服务 (成熟期) 两个阶段。

1. 兴奋期

面对即将走上的工作岗位, 全新的工作生活环境, 以及太多的人生第一次, 同学们进入了紧张的准备阶段, 即将走上岗位的兴奋和新鲜感, 使他们跃跃欲试。

2. 迷茫期

等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才突然发现, “我什么都知道”只是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在不同单位实习的同学都遇到了相似的问题:“第一天站前台, 手足无措, 只会在旁边傻站着, 结账的客人对我们嚷:‘你们在那边站着干什么, 不懂得结账吗?’当时自己非常尴尬, 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 堂堂一个大学生, 却什么都不会。”“我才学会叹息:浪费的太多, 学会的太少, 现实社会往往不尽如人意。”“辛苦的工作背后, 刚来时的激情正在一点点消减, 有了委屈, 开始了不满。加之频繁的体力支出, 使我们从第一天的新鲜转变为厌烦。刚开始有点紧张, 怕弄错什么。”

3. 适应期

以前在家, 永远是父母的宝贝, 可是到了工作岗位上, 角色由学生转换成了企业员工, 同学们不再是一个学生, 不能用学生的眼光来处理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套用在学校时与人交流的方法。服务岗位要求同学们要有服务他人的意识, 应该胆大心细, 为客人着想, 所有的想法都应赶在客人之前并付诸实施, 而且还要放下面子, 因为随时会被客人骂, 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时同学们才发现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得不到完全的发展, 他们开始把岗位当成是锻炼自己独立走上社会的第一个起点, 用以磨练自己的身心, 学习忍耐力, 塑造自己的性格。面对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工作中的困难, 同学们明白了怕也不行, 该面对的就得面对的道理。“我们是来学习的, 就不要不好意思, 一个劲儿地往后站, 什么都学不会。不懂就要问。要大胆, 认真学, 不要放弃任何机会。”心理障碍没了, 上手就快了。一周后, 同学们学会了基本的操作流程, 可以自己独立操作了。“大学生就是不一样, 悟性高, 上手快。”这是学生们的切实体会, 也是用人单位对实习生的真实评价。

4. 成熟期

从最初的磨合到融入工作环境, 再到“真诚待客、用心工作”, 三个月时间不长, 但学生收获不少。学生们明白了只有永远想在客人前头, 才能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只有将客人服务快乐了, 客人才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的道理。

学生在实习中, 服务观念从感知上的认识到工作中的转变, 均有明显的提高, “微笑待客”“宽容、理解”“主动服务”等词语频繁见于学生的实习总结中。实习中, 学生待客时有理有节、热情周到、举止大方、谈吐稳妥, 工作认真细致, 好学勤奋, 能吃苦耐劳。因为观念的转变, 学生认可了所学专业, 端正了学习态度, 在操作技能、能力锻炼上也收获了不少, 对自身的优点和缺点看得更清楚, 为他们返校学习, 进一步充实自己确立了目标, 也为后期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学生实习的主要收获

学生通过实习期间的“介入—上岗—岗上培训—技能提升—社交技能扩展—融入职业社会生活”的一系列经历, 在工作技能上有不同层次的提升, 面对困难的独立自主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整体上看, 同学们的收获还是相当大的, 不但理论联系了实践, 掌握了操作的技能, 心理抗压能力与承受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身心成熟很快, 对知识的宏观把握和专业的认识都有了进步, 对社会上人才的需求方向也有了感知, 故而, 返校后不但能对两年来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也能深刻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些学生因此认识到, 重返校园是为了将来的辉煌。

通过实习, 学生普遍反映收获最大的是沟通与写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高, 语言表达能力也因接待工作以及会展活动而日趋增强。因岗位安排不同, 导游部、前台部、销售部、餐饮部的同学在接待能力上强于其他部门的同学。另外, 积极参与实习工作, 并与企业、学校、同学三方之间沟通、协商的同学, 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提高很快, 心理承受能力也增强了很多, 乐于接受安排, 没有抱怨。外语能力提高不大, 除有些企业日、韩语客人多外, 大多数企业接待的还是中国人。所以只有少部分积极主动的同学在实践中运用了语言的优势, 相当多的同学还是没有抓住机会。“学到了东西, 交了朋友。”“体验到了劳作的艰辛和为人服务的快乐。”“学到了与人相处的基本礼仪和沟通的技巧, 学会了微笑服务。”“学会了忍耐和包容。”有一次, 在大小洞天实习的一位同学担任电瓶车售票员, 由于上午的忙碌, 到了中午有些乏, 坐在那里打起了瞌睡。这时有游客来买票, 他轻敲了一下桌子, 该同学醒了以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 马上站起来:“您好, 请问先生您几位?”顾客边掏钱边说:“打瞌睡可不行呀!”该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一边给他票, 一边微笑地对他说:“谢谢您, 您收好票。”本有些不满口气的顾客竟像换了个人似的开玩笑:“下次可不许被我逮到。”该同学说:“一定不会。”真心的微笑让顾客打消了指责的念头, 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融化了双方的心灵。

从总体上看, 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从实习单位反馈的实习鉴定和双方的沟通中, 均可看到有的单位已经预订了不少学生, 希望他们在假期甚至毕业后到他们单位就业。企业和校方多次沟通, 就学习交流等事项达成了合作意向, 也为学生以后的实习和就业拓宽了道路。

为了更好地安排今后的实习工作, 实习的计划性必须加强。老师须在实习的前一个月就开始做摸底和动员工作, 消除学生的多种疑虑, 实习单位最好也能提前和学生接触, 将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描述清楚。与此同时, 在日常学习中应始终贯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服务的观念和服务的精神, 以及对自己今后工作要有较为准确的定位, 不能盲目求高。

新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篇8

首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地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由于学生们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在观摩课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说:“你想得真不错,谁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同学们赞成他的想法吗?”“你们组表现得很好!”“谁想给大家汇报一下?”“他还没有想好,哪位同学能帮他一下?”“哪组希望老师和你们一起做呀?”这些话语的运用,既让学生备感亲切,也充分表明了教师在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上所做出的努力。

其次,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是实验区学校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课堂教学发生的一个可喜变化。如,在数学课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能够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实际测量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感受长度单位,并学会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时,教师结合学校运动会,设计了一个统计参加不同运动项目人数的问题情境,从而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争先恐后,献计献策。

第三,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必然成为一种趋势。略创造宽松的空间,提供必要的指导。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状况对课程内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时不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设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对教材提供的基本情境进行再审视,明确情境的优势与不足。情境设计得较好的,教师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情境设计得有不足之处的,教师则需要探索如何弥补、完善甚至更新相应的情境。还要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为学生多样的思考、表述、选择策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考虑如何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內容,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或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时,要注意避免简单地以学生熟知或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内容,来替换学生陌生的、日常难以接触到的内容。比较科学的做法应该是:科学地分析课程内容的价值,对那些学生虽然感到陌生且平常难以接触到,但对其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应思考采取什么策略实施相关内容的教学。

最后,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上一篇:夏天的早晨的小学作文下一篇:二手车公司股票承销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