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推动珠三角经济转型(共11篇)
生物技术推动珠三角经济转型
生物技术推动珠三角经济转型 以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极富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进程。但全球生物产业垄断格局尚未形成,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口吴楠陈健珠三角具有抓住生物产业机遇的可能性 与信息产业相比较,生物产业具有资源依赖性强、技术通用性强、市场垄断性差等特点,为国内经济实力强、生物资源丰富、对外开放度高的珠三角“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生物强区、后来居上”,缩小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差距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可以使珠三角“后来居上”。珠三角直接切人世界生物产业高地具有战略可行性,具有发展生物产业较强的现有基础。第一,具有较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第二,具有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第二,具有大量现有和可资引进的优秀人才基础;第四,原始积累基本完成,具备导人高科技生物产业的资本条件。珠三角拥有发展生物产业的有利条件。第一,丰富的资源和物种优势;第二,面向全球的巨大的现有和潜在市场优势;第三,已纳人世界循环的开放的经济体系;第四,生物产业是珠三角定位的高科技、可持续、环境友好型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呼和浩特经开区在夯实呼和浩特工业基础的同时,在首府东西两翼拓展了2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目前呼和浩特经开区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以上,已经连续3年外资利用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截至今年8月,开发区共有注册企业183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1家。基本形成了六大优势产业:以伊利集团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创维电子公司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阜丰科技、齐鲁制药、双奇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发酵和生物制药业;以众环数控、富特橡塑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晟纳吉光伏材料、日月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加工业;以利乐公司为代表的包装材料产业。同时,现代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也在呼和浩特经开区成长壮大,呼和浩特经开区正在由单一工业型开发区向多元发展的综合产业区迈进。
截至8月底,开发区4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4.37亿元,预计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9.3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累计完成136.37亿元,同比增长27.49%。进出口总额3.31亿美元,同比增长5.41%。完成财政总收入21.82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实现11.14亿元,同比增长23.04%,超进度37.24个百分点。截至7月底,共引进国内资金实际到位47.18亿元。
作为首府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呼和浩特经开区承载着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新兴产业的主战场、改革的试验田、对外开放的窗口、科技自主创新的孵化器、发展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生态文明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惠民示范区的重要职能。遵照习总书记关于“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指示、李克强总理9月4日、8日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实现四个转变”的要求,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九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及呼和浩特市委“232”工作部署,我们立足实际,确立了一个总体战略目标和重点打造的六大示范园区。
一个总体目标:到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以沙尔沁工业区和金川南区、出口加工区为主,开发区年度工业总产值超500亿元;以如意总部基地、金川高新区、综合保税和空港经济区为主,呼和浩特经开区年度服务业销售收入超500亿元。加上区域现代农牧业产值,使呼和浩特经升区年度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形成千亿级规模的开发区,综合实力走进中国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和自治区重点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前列。
六个示范园区:一是以沙尔沁工业区为依托,打造呼市乃至自治区工业集中、项目集聚、产业集约发展的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二是以如意总部基地为依托,打造行政中心、商务中心、金融中心、科技研发中心等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总部经济示范园区。三是以新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金山金川高新区为依托,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四是以呼和浩特白塔空港物流园区和国家级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为依托,充分利用呼市机场迁建和内蒙古建设中俄蒙贸易区的有利契机,打造升级版的以面向俄蒙、欧盟为主的国家级综合保税和空港经济示范园区。五是以国家级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依托,打造首府乃至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高科技企业孵化培育、高技术研发和产业示范、高附加值产业集聚”的草原硅谷和引智创业示范园区。六是以沙尔沁光伏示范小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如意、金川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功能新区为依托,打造统筹城乡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富民惠民示范园区。
沙尔沁工业区作为呼和浩特经开区最重要的功能区,在开发建设这座首府未来工业新城方面,我们将重点体现“四个着力”:一是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工业为主,不断发展壮大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风最线。二是着力抓好新型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打造人民幸福生活的风景线。三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和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打造文明和谐、稳定安宁、民族团结的风景线。四是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和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按照该投资总监的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文化的消费属性没有被充分重视。一些机构或者过多强调文化的独立性,而另外一些机构则更容易“短视”,期望投资立竿见影。但就整个行业来看,文化产业的投资恰恰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行业。
发展文化产业无疑是“十二五”的大事。2月15日下午,刚刚举行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会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发展文化产业的三个关键内容: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现代文化市场;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
文化是民族几千年的积淀,不同时期的文化也都会带有一个时代意识形态的属性。但文化同样应该被看做消費的一环,是消费升级的要求,这样才能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同步,才能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去。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之鑫在讲到“十二五”期间发展文化产业的三个关键内容时就强调,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不仅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文化,朱之鑫是这样说的,当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强劲复苏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国内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文化产业具有消费空间大、产业能耗低,相关带动性强的特点,加快其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
也就是说在当下,发展文化产业恰恰暗含了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更是消费升级的需要。文化产业代表的正是中国未来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由于之前文化体制方面管制偏多,很多正常的文化需求被抑制,而这也正是目前文化体制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按照惯常的说法,也是文化强国的过来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井喷。而我国在2008年,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
在中国人的字典中,吃、喝、玩、乐四字中,玩和乐本身就是文化需求,在中国文化字典之中,吃有名目繁多的区域餐饮文化,喝有历史悠远绵长的白酒文化,这些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需求。
也就是说文化消费其实讲的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除了我们传统意义里面的影视出版、报纸音乐、发行广告、动漫网游以及新媒体产业外,文化产业更是一个需要与其他产业充分融合的产业,否则其市场属性难以充分体现,消费属性更无从谈起。
“十二五”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要求里,除了“积极发展和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之外,还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品牌价值,增加物质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和文化含量”。
只是,现在的投资机构更多盯住的是前者,对后者明显重视不够。■
分及格。所属课程 《推动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倒计时 48:46
一、判断题(10 道)
1.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党对政府服务理念认识的一次重大升华。()
正确 错误 您的得分:96.67!恭喜,您通过了《推动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考试!
2.中国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正确 错误
3.计划经济时期,中国是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国家。()
正确 错误
4.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对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确 错误
5.金融危机中,大量企业减产甚至停产导致的农民工失业,引起了重大的社会问题,反映了我国现存制度的深层问题。()
正确 错误
6.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已经过去。()
正确 错误
7.中央适当集中一定的财力,对于全国统筹,保持国家的统一是有积极意义的。()
正确 错误
8.重、化工业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契合了经济发展一个阶段性的特征,是经济发展一个无法逾越的发展阶段。()
正确 错误
9.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倾向,与我国长期的二元结构和地域发展不平衡无关,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尚需时日。()
正确 错误
10.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改变了过去排斥资本、技术、管理的分配方式。但也出现了要素分配比重向资本倾斜,劳动报酬下降的问题,对劳动不重视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我国的改革开放从()开始。
A.1978年B.1979年C.1980年D.1981年
2.《物权法》自()起施行,把对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纳入了国家法律体系。
A.2007.05.1B.2007.10.1C.2008.05.1D.2008.10.13.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都()
A.都没有突破讲话的斯大林模式B.都没有彻底改变苏联的经济状况C.都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D.都导致苏联走向解体
4.(),于1989年出现的、一整套针对拉美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
A.北京共识B.华盛顿共识C.华盛顿主义D.杜鲁门主义
5.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在英国伦敦外教政策中心发表了一篇调查论文,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他把这一模式称之为()
A.北京道路B.中国模式C.中国的奇迹D.北京共识
6.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很高,有的达到70%-80%,这些年我国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一直在()左右。
A.40%B.50%C.60%D.70%
7.党的()把“生态文明”的概念写入党的报告,强调中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资源对我们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
8.我国的GDP总量,目前位居世界()
A.第一
B.第二C.第三D.第四
9.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B.按需分配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0.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出现()的问题。
A.土地荒废B.城镇化率越来越低C.土地集约率减少D.经济倒退
三、多选题(10 道)
1.拉动宏观经济有三个最重要因素,通俗地的把它们叫作“三驾马车”,即()
A.投资B.消费C.进口D.出口
2.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有()
A.按劳分配B.按资分配C.按需分配D.按技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
3.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
A.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B.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C.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D.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4.在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做了重要报告,提到了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比如()
A.GDP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力偏高、国际贸易顺差偏大、消费力偏激的格局不可持续B.经济技术发展含量不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结构不合理C.资源浪费、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D.传统的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5.以下属于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有()
A.钢铁B.水泥C.平板玻璃D.煤化工E.多晶硅F.风电设备
6.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成果和经验。
A.市场竞争制度的引入和普及B.人力资本产权市场的发现及市场化定价机制的逐步阐述C.出现了新的激励制度和分配制度D.对产权制度的重视、合理界定以及保护力度的加强
7.改革收入分配体制需要做到()
A.克服单一按劳分配体制中的平均主义
B.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制。C.建立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制D.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8.中央政府09年11月出台的反危机的基本方略,即三大重大决策,包括()
A.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遏制经济过度下滑,使经济平稳增长。B.从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C.出台了十项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D.加快发展新能源战略,如低碳经济。
9.如今,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包括()
A.国有经济B.私有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D.外资经济
10.金融危机以来,中央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一下不属于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有()
A.钢铁产业、能源业B.新型服务业C.有色行业、石化轻工业D.重金属工业
中共滕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近年来,滕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以经济发展效益为导向,着力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增加社会财富,展现跨越赶超新优势。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33.9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5.6%;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0.5:60.6:28.9调整为2010年的9:54:37;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1亿元,是“十五”末的3.3倍,年均增长26.7%。
一
(一)高点定位,紧紧扭住提质增效谋发展。滕州市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关于“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和一系列重要部署,以实现科学跨越、继续争当排头兵为发展定位,调整完善工作思路,按照“合力抓发展、关键抓转型、突出抓项目、全力强实力”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四业并举促转型行动计划”,即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行动计划、服务业“提速”行动计划、传统产业“提升”行动计划、现代农业“增效”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连续两年谋划实施“六百六促工程”,即每年开工建设过亿元项目超过100个,促进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促进工业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实施投资过5000万元服务业项目100个,促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引进投资过5000万元项目100个,促进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实施投资过1000万元技术改造项目100个,促进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0个,促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着力打造机械机床、煤化工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抓手和载体平台,全力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跨越发展。
(二)强化特色,向产业集群集约要竞争力。滕州市充分挖掘老工业基地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力推动了产业集群化、多元化发展,工业经济的规模层次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76家,较“十五”末增加380家;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实现1206亿元、132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3.7倍、3倍。一是着力壮大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工业经济实现“量变”。按照“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积极培植壮大机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六大支柱产业。围绕做大做强机械制造业,设立了2000万元机械制造业发展专项基金,规划建设了8平方公里的机械制造工业园,全市机械制造企业发展到739家,中小型钻铣床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成为全国“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围绕做精做细煤化工产业,坚持以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为主攻方向,规划建设了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精细化工园,抓了8个投资分别过10亿元的煤化工项目建设,被列入国家规划的七大煤化工基地核心区。围绕做特做优新型建材产业,规划建设了现代玻璃产业基地,进一步拉长了玻璃生产、加工产业链,全市玻璃企业发展到267家,成为全省五大玻璃生产基地之一。二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质变”。开工建设了总投资20亿元的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园,引进实施了总投资20亿元的东方钢帘线、总投资10亿元的风轮轮胎等项目,培植壮大了电子信息、太阳能、汽车配套、电动车等新兴产业,促进了工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到170家,较“十五”末增加121家。三是搞好产业嫁接引进,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裂变”。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十一五”时期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家、国内500强企业9家,实际利用市外资金863亿元。与联想集团合作实施总投资131亿元的新能凤凰能源项目、与韩国SK集团合作建设亚洲最大的苯制品生产基地,促进了工业企业快速膨胀、裂变发展。四是加强各类园区建设,促进工业经济“集聚”发展。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成集群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一区十大基地”建设。滕州经济开发区累计入区项目达到272个,208个项目建成投产,跻身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20强。
(三)深挖潜力,以城市集聚激活内需。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努力做活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文章,把推进城市化、发展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作为增加投入、拉动消费、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着力把城市打造成为集聚人口、带动消费、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一是优化城市布局。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中心城区突出提升品位和档次,重点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小城镇突出提高综合承载能力,重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中心村突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居住,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0.8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6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7%。二是加快城市大项目建设。“十一五”时期累计开工城建项目560个,累计完成投资290亿元,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20条,城区道路里程达到477公里。天然气用户发展到6.4万户,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20万平方米,公交线路发展到37条,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8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升级改造老旧小区21个、背街小巷200余条;加快棚户区(旧城)改造,累计完成城市拆迁面积700万平方米、竣工540万平方米。三是发挥服务业载体作用。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增强发展活力、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环节,重点抓了总投资15亿元的伦达国际商贸城、总投资11亿元的国际机床市场等项目建设,全市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40处,其中年交易额过10亿元的8处;大型超市发展到20家、现代物流企业35家。杏花村干杂海货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80亿元,成为全国干杂海货产品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被命名为“中国食品流通基地”。四是突破文化旅游业。围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积极打造北部山水生态游、西部湿地温泉游、中南部历史文化游“三大旅游板块”,叫响了“墨子故里·江北水乡”旅游品牌,旅游业规模层次不断提高。拥有4A级景区2家,A级景区11家。其中,微山湖湿地公园拥有全国最大的16万亩荷花观赏区,是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温泉度假村。建设了全国县级最大的历史文化广场,拥有龙泉古塔、墨子纪念馆、鲁班纪念馆、汉画像石馆、滕州博物馆、墨砚馆、王学仲艺术馆等“一塔六馆”;规划建设集佛教文化、伏羲文化、汉代文化和红色旅游文化于一体的洪山口旅游风景区。2008年,被文化部、国际旅游营销协会评为“中国文化旅游名城”。
(四)环境优先,倾力打造生态宜居家园。滕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发展得快,更要发展得好”的理念,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上加大力度,实施攻坚。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取水分别降低到1.15吨标准煤、64.17立方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削减0.37万吨、0.45万吨。“十一五”时期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450万吨,关停小火电14.9万千瓦、重污染企业60余家,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发展枣庄市级以上循环经济试点企业7家,累计发展沼气示范户6.3万户、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103个,沼气普及率和太阳能综合利用走在全省前列。建成3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全部实现了鱼类稳定生长。全国南水北调东线治污暨截污导流工程建设现场会在滕州召开,点源治理、集中处理、污泥焚烧、截蓄回用、湿地净化”的水污染防治“滕州模式”在全国推广。主动采取生态修复、保持工程措施,是滕州环境优化的着力点。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面推进沿河、沿湖生态林带建设工程,全市共发展高标准农田林网62万亩、道路林带560公里、水系林带90公里,林木覆盖率达到33%;实施“增绿增花”工程,打造“花之都、绿之城”,投资60亿元治理荆河、小清河,高标准完成了20余条城市道路绿化配套建设,连续三年每年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提出“经营生态”的理念,由市财政出资收购了微山湖湿地公园内的3万亩速生林,从农民手中返租湿地 4000亩,进行统一保护和管理。在城市周边规划建设了5处湿地森林公园,沿主要河流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3万亩的5处人工湿地,有效提高了生态修复和保护能力。
(五)民生为本,富民惠民安民筑和谐。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经济发展的成果、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一是实施全民创业。坚持富民优先,大力实施“百千万”全民创业工程,积极支持百家骨干企业“二次创业”,引导千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推动万名小老板“自主创业”,深入开展“十大创业功臣”和“百名创业带头人”评选表彰活动,充分调动激发全民创业活力。近三年每年新发展民营企业在1000家以上,每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在1万户以上。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630元、8107元,分别是“十五”末的1.8倍、1.8倍,年均分别增长12.3%、12%。二是统筹推进十项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全民医疗保险、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社会就业再就业、零就业家庭就业、城乡养老保险、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救济、五保供养、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等十项保障制度,在全省县级率先推行全民医疗保险和全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5.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受益农民突破50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万人;大病救助成人和儿童报销金额分别达到11万元、14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全面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21个镇街均建立了高标准的敬老院,五保老人凡愿集中供养的都实行了集中供养。三是毫不放松抓平安滕州建设。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做好信访工作,重视加强安全生产,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和信访总量持续下降,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连续3年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
二
滕州市注重效益导向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做法,对于县级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发挥优势,促进跨越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是根本出路。目前,以消耗资源能源为主要手段、以单纯追求生产总值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出路,探索高效、生态、可持续的新的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对于县域发展来说,能否从根本上放弃粗放增长模式,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有利于长远持续发展的路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最大考验。经受这个考验,根本在于科学发展,关键就是以效益为导向,每前进一步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因此,要积极引导县级围绕敢不敢、能不能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真正相适应,积极谋求实现科学的跨越发展。
(二)善于挖掘潜力才能实现跨越赶超。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县域发展既要直接吸收利用世界最新文明成果,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避免发展的盲目性;又要借助资源环境、低成本优势,摆脱粗放发展惯性依赖,另辟发展路径,实施跨越赶超战略。滕州的做法表明,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前提是坚持高点定位,强化战略思维,把自身优势、县力县情研究透,做好新、特、优的文章。尤其要高水平地利用资本、技术、管理等优质要素,实现本地区尚未开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这样,才能把潜力转化为实力,实现跨越赶超。
(三)注重文化品牌特色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现在,文化与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最有价值的资源往往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魅力的地方特色文化。把特色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出来,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以运作,有利于提高经济素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滕州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坚持把地方文化的特色精髓找准,特色主题叫响,特色品牌擦亮,形成了主题文化引领发展的强劲态势,造就了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当代技术基本特征与主要贡献
主要贡献
当代技术发展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最重要影响的有两类:信息与通讯技术和生物技术。网络时代对人类发展的主要贡献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不仅扩大了人类的信息量并使得信息交流成本下降,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还打破了传统上的人类发展障碍,即信息技术打破了人类之间的知识障碍,参与障碍和获得经济机会的障碍。
第二,改变着创造与传播技术的方式,表现在:(1)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技术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2)全球化的知识定价规则发生作用,提高了技术的市场价值,刺激了技术创新活动,改变了发展中国家技术交易的成本。
第三,私营部门越发成为技术开发主体,它们在高风险投资领域内也日益活跃。第四,全球化的高级技术人员劳动市场已经形成。
第五,世界范围里形成许多重要的全球化的技术开发、革新中心,为全球技术进步创造了充满活力的环境。
国家之间存在的技术差距问题
技术发展差距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了解:
第一,研发支出差距,R&D/GDP指标反映,在OECD国家平均为2.4%,东亚国家平均为1.3%,南亚和拉美国家平均为0.6%,东欧与独联体国家平均为0.9%。
第二,(10万人均)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比例,在高收入国家平均为3127,在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687,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平均为152,全世界平均为959。第三全球技术创新中心主要聚集在北美、欧洲和澳洲,在亚洲则聚集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台湾(台北与新竹)。
第四,风险资本的分布情况:2000年美国为1031亿美元,英国29亿美元,日本17亿,德国12亿,法国11亿,香港7亿美元,以色列4.7亿美元,印度3亿美元,中国8400万美元,韩国6500万美元。
发展中国家技术风险管理
鉴于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带来的潜在灾害,发展中国家在制定有关引进、发展技术方面往往处于犹豫不决状态。肯定地讲,技术变革是有风险的,关键在于技术管理,这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的弱点。
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也遇到同样的困境,它们的经验是,将技术变革的好处最大化,同时将技术变革的风险最小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政府而言,技术风险管理应该注意以下方面问题。第一,技术变革对经济社会存在的各种潜在好处是巨大的。尽管人们无法准确比较“变”与“不变”状态下的福利计算,但是所有人类福利指数都说明,积极进行技术变革的国家在所有方面全然优于排斥技术变革的国家。
第二,技术变革给人类带来的最重大的潜在的两类危害是: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的危害。
第三,在技术变革的选择问题上,政府应该关注公众舆论的作用。
第四,政府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在这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尽量利用科学信息,把不确定因素转变为风险。(2)加强风险交流工作,即所有利益相关者应该有表达
各自意见(风险担心)的机会,这有助于发展透明的、可靠的决策机制。(3)有助于安全使用技术的条件是创立灵活的制度,反应敏捷的管理机构,和一系列替代技术。
第五,发展中国家应该看待自己在技术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改革和创新。就观察的情况看,这些不足主要包括:(1)业务熟练人员缺乏,(2)资源、经费不足,(3)技术推广方面的传播战略无力,以及(4)缺乏反馈机制。
第六,政府应该积极对技术风险带来的挑战制定国家战略,国家技术风险管理战略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向技术领先的国家学习有关制度建设、标准建设的方式方法,结合本国实际确立有关技术开发政策,适用技术标准。必要时,可以先直接移植外国先进的标准,再结合本国实际进行调整。(2)通过地区间的合作,使有关技术标准、技术安全标准协调一致。(3)加强技术发展的监管机构。(4)调整舆论。(5)加强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分享信息和经验。
(6)注重发展本国的科研技术创造能力和推广能力。政府与市场结合,共同培育鼓励一种不断提高人们开拓、创新、冒险的自由发展的环境,将特别有助于国家技术发展和技术变革。第七,上述(6),可以被称为旨在释放人的能力的国家战略的基本原则。按照此原则,国家、政府应该积极创造一种鼓励科学创新的环境。联合国开发署提出以下具体做法:(1)把科学技术政策与长期发展政策联合起来。(2)尤其要抓住网络时代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各种利益,为此最好在电讯业中注入竞争机制。(3)鼓励高等院校与产业界联合,促进重新。(4)调整教育方向,提高教育质量,使之尽量与技术需求挂钩。(5)政府制定多种干预性政策,以便在技术变革时代促进企业投资,提高工人能力,这些是保持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此外,重要的是对发展多渠道教育融资活动制定有效干预政策,这有助于经济社会在为教育融资方面动员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
关键词:经济转型,收入分配,消费,内需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求。扩大内需的核心在于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然而, 当前的收入分配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提高, 对于实现消费的稳步增长, 经济的转型产生了消极影响。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 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 当前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的表现形式
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 国民收入水平较低, 增长较慢。首先, 国民收入分配中长期以来存在向政府倾斜的状态。据统计, 1978—2007年, 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7%, 而同期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仅为6.7%, 两者相差约3个百分点。1996年至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90%, 而职工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则年均增长11.20%和12.38%, 远远落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数据对比表明在国民收入这个大蛋糕的分配中, 国家拿走的比重大大高于普通国民, 造成个人收入增长较慢。其次, 在企业分配中, 普遍存在利润挤占工资的现象。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 从1995年到2007年,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所占份额下降了12个百分点, 而企业盈余则上升了8个百分点。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度《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 1990至2005年间, 我国的劳动分配率 (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 从53.4%降到41.4%, 而同期营业余额占GDP的比重却从21.9%增加到29.6%, 可见“中国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的”。
另一方面, 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是贫富差距过大。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指标表明,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8, 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基尼系数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 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 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二是城乡差距过大。以2008年统计公报为例, 我国的城乡收入之比, 1978年时为2.57:1, 到2008年则扩大到了3.36:1, 绝对差超过万元, 远远超过1.7:1的国际公认的城乡收入差距警戒线;三是地区差距过大。突出表现为东部和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如2007年, 浙江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7411元, 而同期贵州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有6915元, 后者仅为前者的18.48%。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最终会通过不同地区居民的收入差异变现出来;四是行业差距过大。垄断是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 目前, 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垄断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两到三倍, 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 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到10倍之间。
2 收入分配不合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 目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失衡的倾向, 如果任由这种状况继续发展, 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首先, 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扩大内需, 而拉动内需是以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为前提的。而政府和企业在国民收入中分配比例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挤压了居民收入增长的空间, 阻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政府积累了大量财富却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保障职能, 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 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 储蓄倾向上升, 进而抑制了国内需求。其次, 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资本和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失衡, 工人工资水平长时间内得不到提高。在工资只够维持其本人及其后代的简单生活的情况下, 劳动者很难利用劳动报酬不断提高本人及后代的素质。而企业竞争、国家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 人力资源投入不足, 将严重制约长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使我们的产业结构难以实现快速升级, 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 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后, 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报酬的增长速度长期严重落后于企业利润增长速度, 劳动者消费能力有限, 并且很容易造成劳资关系紧张。同时, 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过大也造成了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的普遍存在, 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对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外部风险。因此,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解决现行的收入分配问题是关键所在。
3 调整我国当前收入分配政策的思考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持续提高全民消费水平和能力, 是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对于我国经济摆脱过度的外向依赖并实现向消费转型的自我平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
3.1 国家适当放权让利
由于国家、企业和居民间的初次分配体制不合理, 致使“国富民不强”, 在追求国家整体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同时, 大众福利改善速度却一直远远落后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水平, 直接导致了全民消费的缓慢增长。通过国家适当的放权让利, 将能极大地促进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放权有两层主要含义:一是从“大政府”转变为“小政府”, 即简政放权、大幅压缩目前庞大的政府开支, 应适当放手让市场自行调节。二是加快“国退民进”, 逐步减少非必要的国有经济成分, 解决国有垄断带来的效率损失, 打破高度垄断行业的民营禁入, 消除明里暗里的竞争壁垒, 在诸多领域“不与民争利”。通过放权让利, 政府逐渐减少对社会财富资源的掌握和垄断, 努力做到“还富于民”, 才能更好地提高广大国民的福利水平, 通过扩内需、促消费来实现经济转型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3.2 提高国民收入
提高国民收入重点在于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 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不同, 数量庞大的中低收入者仍将是最重要的消费主体和扩大内需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 收入分配格局要不断提高个人, 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从而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 要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通过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并加强对企业实施状况的有效监管, 大力推动能够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工会组织的建立和作用的发挥, 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同时, 根据经济增长状况、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并参照国际惯例合理确定并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改变目前我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过低的状况, 稳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水平。另外, 必须继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9亿农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消费率, 促进经济结构转换, 城乡差距缩小、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农产品价格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 影响农民消费, 因此, 要适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提高农民收入。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的同时, 还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3 有效调节收入差距
一方面, 要加快个人所得税改革。据统计, 目前我国工薪收入者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到全部个人所得税的45%~47%, 而工薪阶层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仅为1/3。这就意味着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承担了过重的税负而高收入者的税负却很轻, 个税使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因此必须尽快进行改革。通过调高个税起征点, 改革税收课征方式, 加强纳税人个人收入信息的监管等途径, 改变个税主要由工薪阶层、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缴纳的不合理现状, 真正做到收入少者少纳税、收入多者多纳税, 以有效调节收入。另一方面, 分配中的公平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 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与稳定, 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针对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要引入竞争机制, 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与重组, 消除其不合理的垄断高收入, 促使企业按照市场要求、市场标准加强人工成本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对于社会反映较大的国企收入过高现象, 要加强对企业管理者过高收入的监督与规范, 如制定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合理的收入比例范围。同时, 需尽快制定和颁布《公务员财产申报法》, 将财产申报制度作为打击腐败, 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制度, 以有效规范公务员行为, 调节公务员与一般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促进廉政建设, 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3.4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当前,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小、不完善是制约消费、影响社会和谐的一大因素, 急需加快建立与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 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重点要对农民养老、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的群体的社会保障做出制度安排, 努力使全体人民享有社会保障。其次, 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提高优抚对象的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不断改善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第三, 为有效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最后, 为实现“居者有其屋”, 解决老百姓对于住房的迫切需求, 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 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住房问题解决了, 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消费意愿将会得到极大的刺激, 对于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才真正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理翔.做好促消费这篇大文章[J].中国国情国力.2010 (5) .1.
[2]杨宜勇, 池振合.2009年中国收入分配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2010 (6) :4-11.
[3]韩保江, 李霞.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扩大内需的前提[J].理论视野.2009 (5) :34-38.
[4]郭士英.经济转型的五大保障[J].中国发展观察.2009 (10) .18-20.
榆阳区从2008年开始实施大园区引领、大项目带动战略,相继启动建设“一区七园”,即榆林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区、麻黄梁工业集中园、大河塔化工园、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西红墩煤化工园、榆林新能源产业园、鱼河盐化工园、榆林汽车产业园,全区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经济快速转型升级,榆阳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1.4%。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亿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7.8亿元,同比增长1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4.9亿元,同比增长11.7%。
农科示范区成全区现代特色农业“孵化器”
“新的日光温室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省了土地,产量也比普通种植增长4-10倍,并且一年四季都丰收。”蕃茄大棚种植户李万义说。
“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是现代农业园区最大的特点。据市农科所马铃薯试验示范项目筹建处负责人高凤宏介绍,该项目实施机械化作业,采取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多项设备、技术达到国际水平,亩产达到3000公斤的高产纪录。
随着示范区一期工程的竣工,榆阳区已将科技指导、良种繁育和农资配送等农业服务项目在示范区集中配套。有专家说,这样的模式堪称农村特色产业的“孵化器”。
榆阳区区委书记王成继说,国家对农业投入很大,但归属不同条块部门,针对区情,榆阳区提出了“项目捆绑,集中投放”的思路:实行政府统筹,资金捆绑,部门联动,连片开发。
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是榆阳区实施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四季农业”的一个缩影。按照“政府扶企业、企业建园区、园区带农户、农户连市场”的运作模式,榆阳区现代特色农业迈上了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现代特色农业路子。以温室蔬菜、高产玉米、脱毒马铃薯、优质小杂粮为主的四大设施种植业和以温棚养猪、舍饲养羊为主的设施养殖业迅猛发展,为农民增收开启了致富之门。目前,全区生猪饲养量137万头,其中存栏49.7万头,出栏87.3万头,是全省第一养猪大区。全区羊子饲养量195.5万只,其中存栏120.2万只,出栏75.3万只。种植设施蔬菜4823亩,1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种植示范点8处,占总面积的95%。初步形成了以鱼河镇为中心、以国营农场为突破口、以210国道为主线的设施蔬菜生产带,秋延、冬春、早春三种市场紧俏型蔬菜质优量多,成为榆林乃至周边地区名副其实的“菜蓝子”。
坚持“三个转化”工业迈向循环可持续发展
8月5日,笔者在榆阳区麻黄梁工业园同达煤化公司厂区看到,该公司采用国际领先技术的SH2005型直立炭化炉呈线型排列,旁边的原料运输、加工配套装置正在繁忙运作。该项目采用低温干馏内燃内热式连续直立方型炉半焦生产的节能新工艺,实现全封闭生产。产生的焦炉煤气经三级净化,全部回收供电厂发电。
金鸡滩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陕西有色金属项目,规划总投资180亿元,包括年产5000吨多晶硅生产线、年产35万吨碳素厂、年产60万吨镁铝合金生产线及与之配套的年产800万吨煤矿和5×330兆瓦发电设施,形成一个上下游产业配套、能源与资源综合利用、大区域沙地绿化的循环经济生态园区。产业园预计今年年底建成,预计年销售收入150亿元,年利税总额60亿元。
榆阳区尽力扩大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经济的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坚持实现“三个转化”,即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转化。
目前,以麻黄梁工业园区为代表的“七大园区”完成投资近百亿元,初步形成以煤炭采掘为基础,煤化工、盐化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为补充的多元化产业集群,成为承载榆阳区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和工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新阵地。
“整个‘十二五’期间,榆阳区将坚持实施大项目支撑、大园区承载、大集团推进战略,加快发展绿色能化工业和新能源产业。”榆阳区区长苗丰说。
位于榆阳区最北端小壕兔乡的榆林新能源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区初步规划的建设规模为,风力发电200MW,生物质发电2x15MW,太阳能热发电2×10MW,太阳能光伏发电5×10MW+5×20MW;新能源材料制造主要有逆变器、电缆、发电机、蓄电池、太阳能板材料、支架材料、硅材料制造等。目前,乾瑞(49%股份)与华电(51%股份)合作在榆阳区注册成立的榆林市榆阳区华阳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将投资60亿元建设30MW+2×15MW的太阳能光热与生物质混合互补示范电站。项目采用美国esolar公司和西班牙阿本戈公司技术,是亚洲第一家。比亚迪集团、中广核电、广东志诚冠军集团拟建设光伏太阳能并网电站,三公司建设规模初步规划均为2×5MW电站。大唐巴彦淖尔新能源公司拟建设200MW的风力电站。
“一区七园”带动榆阳服务业快速发展
“一区七园”产业新格局的形成,搭建起了榆阳长远发展、持续跨越的广阔平台。
新成立的榆阳区第八大园区——榆林汽车产业园,整体布局分为先进制造区、现代服务区和竞技运动区三大功能区。其中,先进制造区以汽车、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区以汽车销售、维修保养、会展等为主,规划建设汽车销售区、汽配物流区等五大核心功能区,同步引进税务、车管等机构,为客户提供风车、挂牌等一站式服务;竞技运动区以汽车运动与休闲娱乐为主。该园将全面整合榆林市区汽车制造、汽车销售、汽车服务、汽车修配等相关产业,深入推进汽车会展、汽车竞技、汽车旅游、汽车休闲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该项目一期建成后,年可生产新能源汽车5万台、销售各类汽车10万台,年交易额380亿元、利税21亿元,可带动2万人就业,将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档次最高的汽车主题公园。
目前,园区先进制造区已引进年产5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线项目,计划今年10月份试生产;现代服务区已完成园区可研、总规评审、整体设计的招投标等工作;竞技运动区正在规划设计。
德国最近公布的两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信息与通信行业联合会对信息经济、通信及其它新媒体企业调查数据显示,德国信息技术产业2002年营业额出现萎缩,与2001年同比下降1.3%,为1360亿欧元;而与此同时《明镜》周刊提供的数据则显示,2002年初德国14岁至69岁人群中,利用电脑上网购物的人数百分比已达48%,消费范围涉及书籍、旅游、交通等诸多领域,而这一数据在2000年年初则仅为10%。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产业自身不断调整的表面之下,对各行业发展依旧有着强劲的潜力。
2002年2月,德国推出一项总投资额达36亿欧元的“2006信息技术研究”计划,为德国从2002年到2006年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内的发展提供强大经济支持。这其中,有15亿欧元拨款用来资助一些信息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项目,另15亿欧元则资助相关研究机构,其余6亿欧元用来资助相关教育项目。德国联邦教研部部长布尔曼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长乏力阶段,为明天的市场做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应该提前解决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技术”,并希望借助此举“使德国在塑造欧洲信息社会的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该项计划以纳米微电子技术与系统、软件系统、通信技术基础及互联网基础与服务的研发为支柱,主要目标是要提高德国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内的科研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建立并完善相关就业市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此,德国政府又专门提出应当着重解决如下几个环节:加强基础研究、集中整合企业和科研部门研究力量、尽可能迅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生产力、针对未来市场加强在创新领域投资、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留住国内人才并大力吸引国外人才。
德国有关部门统计,1997年到2000年间,信息与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总量增长了50%,达到20120亿欧元。与此同时,欧洲区域内的这一总额增至5760亿欧元,占全球29%。德国信息与通信技术范围内的经济总量在近年内基本维持在10%的增长水平,其总量已经堪与德国工业的火车头――汽车工业一比高下。
在促进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持续增长中,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成为德国政府优先考虑的一个重点。而微系统技术因为适合中小企业发展,成为重中之重。目前德国汽车、电子、机械制造与化工行业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最强竞争力的,而微系统技术则与上述各行业都有较大融合发展空间,不仅可持续巩固德国在此方面的现有优势,还能进一步创造出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江苏苏源辉普化工有限公司
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同仁:
大家下午好!
江苏苏源辉普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以“科技铸造精诚,创新成就未来;信念凝聚团队,品质赢取客户”为企业精神,专注于“绿色环保型有机溶剂、新型农药、医药中间体、食品级保健品原料、人用及兽用原料药和功能性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2015年,在园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年销售额突破亿元。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我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先后与盐城师范学院、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
多年来,公司持续加大技改和新产品研发的力度,仅2015年公司技改投入就达到1300多万元,全面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控制,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对传统工艺路线实现改造升级,将间歇式生产改为连续化生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合成转换率、避免了“跑、冒、滴、漏”,降低原辅材料的消耗,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创造出多项国内领先科研成果,申报了3项发明专利和13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荣获盐城市科技发明专利银奖。
在废水和废气处理方面,公司通过引进新型废水处理技术,采用智能五联氧化加生物工艺进行处理;引进新型废水处理技术,采用多效吸收和低温等离子切割净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同时利用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对副产物、母液回收循环利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
通过上述技术创新,2015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企业依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企业销售收入达1.4亿元,利税3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40%和200%。
“辉煌代表过去,创新才有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和新产品开发的力度。2016年,我们将以“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抓手,进一步加固科技创新的基础,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公司将通过股份制改造,把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作为第一生产力,把科学技术量化成一定的股份,增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调动企业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公司继续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我们将以“科技铸造精诚,创新成就未来”为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努力开创我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局面。目前,我公司正在筹划省前瞻性产品项目、省科技支撑项目、科技部星火项目的申报。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也将完成从传统的精细化工行业向生物制药和生物保健品(符合国家政策的新兽药产品和动物保健)行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在县委、县政府和园区的关怀下,我们公司的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工作一定会取得成功。我们也将会为阜宁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以来,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重庆实际,我们把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工作着力点,制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4+X”工作方案。“1”,是指重庆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方案;“4”,包括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去除房地产库存、防范金融风险四个专项工作方案;“X”,是指若干任务清单,也包括涉企30条措施。按照这一揽子方案,我们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既扩大有效供给,又去除无效供给,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来讲,主要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调优存量做优增量,增加有效供给。
第二方面,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主动去除无效供给。
第三方面,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去除僵尸企业空壳公司。
第四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制度供给。
第五方面,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拓展供给空间。
第六方面,注重市场导向,强化创新驱动
在增加新供给方面,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来进行回应。”以科技创新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通过技术改造来更新换代产品,又要通过革命性技术创造出新市场。即使这些新产品、新需求,在老百姓现在的观念里还没有,但有企业家或技术拥有者,能作前瞻性判断,预测到这种潜在需求,并进行规模化生产,就会带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对这类创新活动,政府要倾情倾力予以支持。去年,我们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出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关行动计划。今年5月,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我们将在8月召开全委会专门部署这件事。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当前,这项工作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
第一,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企业是研发的主体,重庆尤其如此。重庆本科院校20来个,还有40多个专科院校,高等教育资源不算缺乏,但教育科研水平还需大力提升,大专院校对生产力的贡献不足。我们国家级的科研院所也比较少,尽管成立了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这样的机构,但才刚刚起步,每年从国家部委拿到的研发经费,基本上是四川、陕西的零头。“十二五”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绝大部分指标都完成了,但R&D支出占比没完成,设定2%的目标,结果只有1.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重庆短板中的短板,怎样才能把这个短板补上去?主要应靠企业来完成。争取到2020年,全市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研发人员聚在企业、90%的科研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生产于企业,这样,在科技投入方面,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形成9∶1的格局。
第二,抓好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一个城市,真正的创新平台不在于大批量、排浪式地去搞几百个、几千个。对重庆来说,只要有几十个货真价实的开发平台,一个平台带出上百个企业,几十个平台就能带出几千个企业。如果搞平台贪大求多,最终可能很多是空头平台,变成了形象工程。好的创新平台有六个标准:一是项目甄别。要把好准入环节,聚焦专业领域、分门别类,比如搞机器人的平台,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更不能把生物医药之类的东西放进去。二是培训指导。任何专家、学者、创业者都不是天生的企业家,可能有一技之长或者一些资本,创业就需要培训,这样成功率可从10%提高到30%。三是服务平台。一些实验室、专用设备或专业设施,应该由孵化器来提供,公共使用,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增加不必要的投入,变得“小而全”、“大而全”。四是股权投资。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要有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投基金、引导基金等多层次资本投入体系来覆盖和保障。五是收购转化。创新成果出来以后,应该有不同的转化出口通道,比如上市、被大集团收购,或者与其他企业合资合作,还可以把成果拿到市场上拍卖,总之通过一系列措施将成果转为生产力。六是资源集聚。孵化器应成为行业信息传递、各种知识交流的窗口,成为汇集某一领域创新人才的前沿阵地,体现出一种集聚力。具备这六个标准的孵化器,如果我们认真搞,专心致志地搞,沉心静气地搞,今后几年有40—50个搞成功了,产生出重要创新基地功能,将是了不起的事,必将对重庆西部创新中心建设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通过开放式创新引入和用好外部创新资源。重庆搞创新,跟北京、上海不一样,靠自我积累显然不适应发展的需求。重庆本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有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都很少。那种只搞研发投入和专利销售、不搞生产线和货物贸易的研发型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仅有的几家还都是引进的。这种情况下,只有靠开放式创新,通过产业链整合、收购兼并或总部集聚,把外部创新资源引到重庆来。最近,我们引进了ARM公司入驻渝北仙桃数据谷。这个公司设计全球90%以上的智能手机芯片,形成了研发体系的总架构,成百上千的设计公司都围绕这个架构进行设计,芯片制造厂再根据这些设计去造片。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研发龙头,还带动大批企业一起搞研发。其他领域,我们也在通过这种方式努力引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总之,“十三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创新这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安装上去,推动重庆经济提升到更高境界。
第七方面,减负降本增效,提升重庆企业竞争力
这些年,我们从服务实体经济出发,致力于打造低要素成本、低物流成本、低土地物业成本、低融资成本、低税费成本的“五低”环境,综合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社会融资成本比全国低1个百分点,其他成本也比较低,增强了对社会资本、外来投资的吸引力。当前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书记强调要大刀阔斧降低成本,使优质企业增强竞争力,并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成本、“五险一金”成本、财务成本、电力价格成本、物流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结合重庆实际,进一步落实好国家降成本的政策措施,打造“五低环境”的升级版。去年下半年,我们酝酿实施了一个“涉企30条”。到四季度,根据中央降成本的最新指示,又补充了一些有力度的措施。今年全年,预计为各类企业减负500亿左右。这500亿不是把过去几年已经降下来的成本重复算一遍,以前降的就降了,是在原有基础上再降500亿,并成为常态。
第一,为企业减税150亿。首先,贯彻落实好国家“营改增”政策措施,全年能为各类企业减税120亿元。还有,进一步加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调整消费税、出口退税、战略性新兴产业税费减免等政策实施力度,可为企业减税30亿元左右。
第二,企业“五险一金”的成本,要减160亿。“五险一金”中,养老金企业交20%、个人交8%,加在一起28%;医保企业交10%、个人交2%,加在一起就是12%;再就是公积金企业交7%、个人交7%,就是14%。然后再加上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几个小的百分点,总费率超过57%,企业负担占到近40%,个人也要交17%左右。这样,不仅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还影响老百姓即期消费。新加坡各种险金统统加起来35%,企业交15%,个人交20%。可见,我国企业这一块的负担确实挺重。
重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方面是动费率,把企业养老金缴费比例降了1个百分点,医保缴费比例降了0.5个百分点,失业金缴费比例降了1个百分点,公积金缴费比例降了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把企业最低缴费基数调下来。费基是和社会平均工资绑在一起的,这对工商企业不尽合理。重庆工业企业参保职工230多万人,服务业270多万人,平均工资算下来,一个月就是3000多块。但如果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60多万人算进来,甚至把金融系统较高收入的10万多人算进来,这样一平均,基数就搞得比较高,企业就难以承受。有一阵子,许多沿海到重庆落户的企业反映,重庆的养老保险缴费比深圳、广东高,乍一听来不合常识。我们后来核实,深圳本地人300多万,外地打工人群800多万,这800多万收入较低的人群进入基数一平均,深圳整体的缴费基数就较低。而在重庆,情形正好反过来。为此,我们作了调整,不把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与企业职工工资混在一起,不搞“被平均”。这样,职工月平工资就降了一千多块,企业为每个员工缴的“五险一金”就可以少支出好几百块。这样从费率、费基两头发力,就减下160亿左右。
第三,天然气、电力成本降下来50亿。天然气方面,利用重庆是天然气主产地、页岩气增长快的优势,争取国家部委支持,下调非居民用天然气的销售价格,平均每立方米降5毛多,20多亿方非居民用气就可省十几个亿。降电费稍微复杂点。我国电费比世界许多国家都贵,贵在哪里呢?一是发电端产能过剩。一年365天8700多个小时,正常情况下,发电装机复合利用率应该是6000多小时,我国的发电装机一般只开4000个小时左右,有些时段或地区甚至只有3000小时,其利用率只有实际能力的60%左右。这些闲置的发电能力,意味着有两三万亿元的装机投入浪费掉了,算折旧时,都摊在电费里。所以,搞得上网价将近4毛,用电的人嫌贵,发电企业其实也没有赚多少钱。二是电网公司过网费偏高。我们的过网费要收2毛多,而其他国家一般也就1毛多。4毛加2毛几,再加上政府收的规费,就超过7毛了。三是存在容量费等一些不合理收费。老百姓生活用电是阶梯电价,用得越多、价格越高。企业却倒过来,你今年1000万度的用电计划,如果最后只用了800万度,没用的那200万度电,每度也要交两三毛钱,算是给变压器等装备闲置浪费的补偿。长安集团生产线检修,停了一段时间,用电量少了,付的电费反而重了,原因是收容量费,使每度电的电费高达1块多。对此,我们一头放开售电环节市场竞争,另一头转变容量费收取方式。这样,去年降了8亿,今年会降20亿,明年大体降40亿,降成本的效果就出来了。
其他方面,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我们拓展了直接融资渠道,包括基金、银行间市场、中票等,再加上“长债换短债”、应急转贷等新措施,专门帮那些有前景、有市场、有回款的企业度过暂时的困难。这些加起来,可以降低企业财务成本60亿。控债务降成本方面,通过压减债务总量、财政置换债等综合性措施,把平台公司原来近10%的高利息债务下降到5%左右,每年能够节省利息120亿。还有物流成本方面,我们一方面把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枢纽港之间的互联互通搞好,另一方面推进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总共降80亿应该没问题。总之,各项措施一起发力,把降成本500亿落到实处。
第八方面,严格准入和监管,去杠杆防风险
风险管控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宁可稳妥、不可冒进。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工商企业和地方政府负债过重、房地产领域库存过大、金融机构杠杆过高、社会非法集资等方面,防范以高杠杆、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金融风险是重中之重。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把去杠杆与防风险紧密结合起来,把各类金融风险化解在源头,确保经济稳健运行。
第一,对P2P一类的互联网金融严格管制,不盲目跟风。P2P最初发源于英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20多年时间才搞了不到10家。我国短短三年时间就搞了3000多家,其中有不少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搞非法集资,现在有大概1/3出现了经营困难或失联“跑路”,涉及数千亿资金、数百万投资者。这方面,重庆一直很审慎, 2013年市政府为了防风险,严格管制P2P注册登记,至今没有一家P2P公司登记注册。我们虽然控制住了源头,但外地P2P公司通过网络的穿透,也使得我们一些市民上当,防不胜防。有些地方的P2P公司知道重庆不让注册,就想方设法跟重庆的企业谈合作,有的企业糊里糊涂就被卷进去了。这类问题破坏性和牵扯面很大,即使一个P2P公司只有几千万坏账,按一个老百姓平均投入10万元计算,就会波及几百个家庭,比一般银行坏账、企业坏账的影响都更大。
第二,对涉及金融业、公共服务业、危及百姓安全等涉众风险范畴的企业,不搞“先照后证”,而是加强监管,一律“先证后照”。金融具有穿透性、集聚性,不能由着企业到工商局直接办理执照,而是一律由“一行三会”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审理许可,再到工商局登记。事中事后的监管,也要按照“谁家孩子谁家抱”的原则,由许可单位跟踪管理。
第三,对有涉众风险的企业活动,要在工商登记时就开列“负面清单”。给企业发执照的当天,就要明确告知他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一旦违反,就是触犯法律。有涉众风险的行业特别是金融行业,都要有“负面清单”,才能明确责任,才能真正实现事中、事后监管,否则你监管什么?当然,负面清单的内容也不能搞得太复杂了,就应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样简便实用,一看就懂,易于操作。比如网约车,现在各方面意见都有,莫衷一是。说实话,网约车用起来确实方便。对政府来讲,这个行业跟出租车一样,带有公共服务的性质,关系到老百姓用车安全和用车环境,还涉及整个行业群体同等国民待遇的问题,因而,必须设立准入门槛和负面清单。其一,全世界出租车行业都遵循法人属地化的原则,纽约的车不允许到洛杉矶去拉客,这一点,网约车也要遵守。你在北京、上海、深圳注册一个网络公司总部,也不在各地设分公司,就通过互联网召集全国几百个城市数百万辆私家车参与网约服务。这样搞,一旦出了事故,公司总部的管理补救肯定鞭长莫及。其次,对网约车的司机也要有资格要求,不能没有安全记录、健康保障、用工合同等,就凭网上一张照片和一些简单资料,就把私家车主变为公司职工,数百万辆私家车变成网约车公司。其三,网约车跟出租车一样,每辆车也应该要有经营牌照,车辆的质量、安全符合相关要求。其四,网约车运营体系也应照章纳税,否则就是不公平竞争。其五,万一出事,要有协议、保障、责任的查核机制。这五个方面,都需要用“负面清单”来进行规范。
第四,对非法金融活动,要严厉打击。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我们加强了对小贷、担保、要素市场、投融资咨询类机构的监管,严防高息揽储、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法违规行为。针对传销式的乱集资等违法金融活动,我们以人民战争的思路群防群治,依托城乡管理的网格化,通过街道、居委会、生活小区、家庭四级联动,铲除非法金融活动的土壤。构建宣传教育、发现预防、打击处置和机制建设“四位一体”的防治工作体系,坚决打早、打小、打苗头,绝不允许坐大惹事,以至于酿成祸患。我们还设立专门资金,对群众举报查实的,最高一次性奖励10万,这样就可以避免事后动辄几千万甚至几亿、几十亿的损失。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已体现在国家部委有关文件的管理条款中。
第五,对金融跨界风险,要严防严控。近年来,金融各系统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造出新的盈利空间,纷纷推出种类繁多的衍生产品和跨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金融市场分割,提高了融通效率。但由于竞争的需要,于是就有一些金融机构,心思不放在本业上,准入和监管稍有不慎,就钻监管的空子,搞出许多资管产品、通道业务。这些金融产品,比如万能险、夹层基金等,在“一行三会”各自的监管范围内,表面看都是合规的,但一旦跨界从事收购、兼并、投资等活动,利率就层层叠加,杠杆越升越高,一旦某个环节资金链断裂,很容易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冲击。就拿万能险来说,它预设的利息高出一般保险一倍,投险者如果没出事,连本带息收回资金;万一出了事,还可以保险理赔,所以很容易推销出去。在国外,万能险一般不允许超过保险公司保费额的15%,但现在国内一些保险公司保费的70%—80%是万能险。这样不加节制的发展,很容易惹出事端。万能险的收益,表面看是保费,实际上是高息债务。保险公司要兑付,要么投资收益高的非标资产,要么配资股票举牌上市公司,潜在收益确实大,但风险也会很大。如果保险公司把这一实质上的债权作为资本金搞“存一贷二”向银行配资,再用于股权投资,形式上杠杆比1∶3左右,实际上超过20—30倍,几乎全是债务,全是杠杆。这几个环节单个看,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几个环节杠杆不断叠加,风险就越来越大。对此,分业监管体制也容易出现监管真空。这些年,频繁地出现国内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甚至争夺控股权的情况,说到底就是通过万能险加杠杆实现的,其风险随时都可能拉爆,务必引起高度警惕。
除了上面所说的几个问题,还要注意解决一些产业集团“脱实就虚”、盲目拓展金融业务的问题,民间准金融机构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的问题,等等。总之,对这些具有穿透性、叠加性、综合性的行业,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格外留意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及时监管到位。只有这样,杠杆、泡沫、风险才会降到最低。
【生物技术推动珠三角经济转型】推荐阅读: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转型发展思路的论文09-17
生物制药技术07-06
生物分离技术前沿10-16
生殖生物工程技术12-01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说明07-10
生物技术制药相关论文07-20
生物技术教学计划10-05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重点12-17
生物技术及其应用讲义01-19
生物技术职业规划书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