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职业教育条例(精选7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家长学校,包括幼儿家长学校、中、小学家长学校、广播电视家长学校、函授家长学校等。为了强化家长学校建设,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兴办家长学校是搞好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教育观,自觉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
第三条
加强和改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各级党政领导有责任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各级教育部门更要承担指导和组织家庭教育的责任、中小学、幼儿园要积极配合、热情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第四条
各级教育工委是各级教育党委、党组的工作部门,一大批离退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重要的智力资源,具有较大的人才优势,兴办家长学校,要充分发挥关工委组织的作用。
第二章
教育教学
第五条
家长学校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转变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生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正确的方向。
第六条
家长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要重视对学生家长思想政治教育,把教子做人放在第一位,提高子女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七条
家庭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孩子,平等沟通,把握亲情教育的特点,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和求知,真正发挥家庭教育应有的作用。
第八条
学生家长要身教重于言教,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表率,在家庭教育中做合格的家长。
第九条
家庭教育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教育一致,学会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技巧,针对子女的年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避免过度要求,导致教育失败。
第十条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家庭实际,解决家教中的现实问题,切忌空洞说教。要认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水平。
第十一条
家长学校要根据学生家长的特点和需求,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工委和学校应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帮助家长学校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家教事业健康发展。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二条
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在各级教育关工委指导下,中学、幼儿园党支况和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负责本校家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的组成,由学校党政领导全面考虑后提出方案,经充分协商产生,并报上级教育关工委备案。
第十三条
各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校务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委员5-7人。校务委员会主任,由学校领导担任,副主任可在校关工小组教务处、团委负责人中未挑选、委员应有教师代表参加,还要吸收1-2名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委员会,以便经常反映家长的意见和要求。
第十四条
家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热心教育事业和家庭教育工作,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在学校有一定威信。
第四章
办学条件
第十五条
家长学校应做到有校领导班子、有校牌、有教室、有授课教师、有教材、有学年工作计划、有每学期课程表、有备课笔记、有档案资料、有活动经费。家长学校应有专门办公室,也可与学校关工小组合署办公,便于研究工作和接待学生家长。
第五章
教师队伍
第十六条
家长学校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其学历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同类学校教师的学历标准,并具有一定的家庭教育的技能和经验。
第十七条
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应该相对稳定,要有较为固定的家长学校专职教师和临时聘请一些专业人员授课。
第十八条
家长学校教师,要带头学习钻研家庭教育原理论,掌握家庭教育的信息。要通过培训、科研、考察、实验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水平。
第十九条
农村家长学校,可以采取以县或为单位建立讲师团的办法,由讲师团的教师轮流到各家长学校授课。
第六章
学校管理
第二十条
家长学校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每个学生的家庭,至少要有一位家长(父亲或母亲或其他抚养人)报名参加学习,做到“孩子入学,家长入校”。
第二十一条
建立考勤考核制度。各家长学校都要建立家长入学报到簿、上课点名签到簿、听课意见簿以及家长学员登记卡,使家长学校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第二十二条
家长学校要实行考试考查制度。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家长,每学期要进行一次考试,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家长以考查代替考试。考试的方法要灵活,可以开卷考试,也可以予先发给试卷,带回家答题,限期交回考卷。对一部分家长可以进行口试。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后,凡考试考查合格的家长,发给“家教合格证书”,以资鼓励。
第二十三条
建立和健全学籍管理和档案管理制度。要做好学员注册、考勤、成绩评估、结业等工作。有关家长学校的组织成员名单、教师名册、授课记录、讲课稿、测试卷、家教论文、结业学员名册和会议记录等资料,应及时整理归案,确定专人保管。
第二十四条
广泛开展课外家教活动,组织家长开展读报活动、知识竞赛、咨询服务、专题讲座、评选优秀家教论文、家长访谈等,以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七章 办学经费
第二十五条
家长学校办学经费,采取多渠道解决的办法。要按照不增加群众过重负担的原则,可适当收取必要的学费。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幼儿园支持一点必须的经费。鼓励与家长学校有关的企业或个人捐资助学。
第八章
评估和表彰
第二十六条
为推进家长学校的发展,上级主管部门每年对所辖家长学校要检查评估一次,总结工作,表扬先进。在基层单位检查考核的基础上,按照省、市、县的评估办法,分别评出各级示范家长学校,并予授牌。
第二十七条
凡在家教事业上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都要给予表彰奖励;(1)在发展家长学校教育中作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单位或个人;(2)热爱家教事业,为提高家长学校质量作出显著成绩的校长、培训机构负责人、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3)经检查评估办学质量高、影响大的各级示范家长学校、优秀家长。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由安徽省教育厅关工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 进一步推动我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健康发展, 10月30日下午, 池州市散办组织召开了《条例》宣贯会议。市住建委杨文生副主任、尹增发调研员, 委属相关单位负责人, 各县区住建委分管领导、散办主任, 各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及主城区二级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 有关媒体等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 市散办程美红主任介绍了《条例》出台的背景及出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并就《条例》5章40条内容进行了一一解读。《条例》于2013年8月2日在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 于11月1日正式施行, 是全国第七个省级散装水泥地方性法规。《条例》在认真总结省政府规章实施经验基础上,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借鉴其他省份立法经验制定的, 重点突出了鼓励与扶持、服务与管理措施, 内容丰富, 责任明确, 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为散装水泥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 使发展散装水泥工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对我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杨文生副主任充分肯定了我市发展散装水泥工作以及在制定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布点规划和加强监督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要充分认识前期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出现的问题, 要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布局, 遏制产能过剩, 确保产品质量;要求各级散装水泥管理部门要认真组织《条例》的学习宣贯, 要加强与质检、环保、交通等部门协调与联动, 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加大执法力度, 切实维护《条例》的法律权威性, 共同做好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工作。
该条例明确了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扶持和奖励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投入力度,设立资助和奖励民办学校发展的专项资金;把民办学校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按公益事业用地办理;对民办学校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对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民办学校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等。
该条例要求,民办学校应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等待遇,按时足额支付教职工工资,依法为本校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所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效力;民办学校的学生和公办学校的学生在升学、考试、申请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助)学金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该条例明确,民办学校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实行民主管理;可以按照学校章程、办学许可证核定的内容以及招生简章和广告的承诺,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依法确定自主招生的范围、标准和方式;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等。
(2012年4月24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镇供水用水活动,保障城镇供水用水安全,维护用户和供水单位的合法权益,发展城镇供水事业,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城镇供水用水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 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城镇供水应当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实行开发水源与节约用水相结合,优先保障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确保城镇供水用水安全。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城镇供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加强水源保护和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保障城镇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的需要。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城镇供水用水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镇供水用水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镇供水用水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制定城镇供水应急预案,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 社会危害。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开展城镇供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保障供水质量,促进节约用水。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城镇供水用水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以及保护城镇供水设施的意识。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及时查处供水用水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污染城镇供水水源、损害城镇供水设施以及违法供水用水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九条 市、县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城镇供水专项规划,依法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城镇供水专项规划应当包括城镇中长期用水需求、供水水源、供水规模、水厂厂址、供水地下管网系统、建设时序和供水水源地保护等内容。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市、县城镇供水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再生水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和引导再生水的利用,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高耗水企业以及园林绿化、市容环卫等城镇公用事业用水,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
再生水使用的范围和鼓励办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第十一条 城镇公共供水应当规划、建设备用水源,不具备备用水源条件的地区,应当采取与相邻地区联网供水等应急供水措施。
第十二条 市、县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 城镇供水专项规划,编制城镇供水设施建设及其改造的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城镇供水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城镇供水专项规划及其建设计划进行。
第十三条 城镇供水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禁止无证或者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城镇供水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任务。
城镇供水工程使用的供水设备、管材、配件和用水器具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禁止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供水设备、管材、配件和用水器具。
第十四条 城镇供水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城镇供水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在三个月内将工程档案资料移交当地城乡建设档案机构。
第十五条 新建居民住宅应当按照一户一表、水表出户、计量到户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
已建居民住宅遵循自愿原则进行水表出户改造,实现一户一表、计量到户。
第十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对水压要求超过城镇供水水压标准的,建设单位应当配套建设二次供水设施。二次供水设施应当采用非储水式供水或者其他先进供水方式,并与建筑物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范和工程技术规程,其设计方案须经供水单位参与技术审查;工程竣工后,须经供水单位参与验收。
第十七条 新建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应当移交供水单位管理和维护。已建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计划,采取措施,限期移交,由供水单位负责管理和维 护。二次供水设施不符合国家和省二次供水标准、规范的,需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二次供水设施,按照自愿原则,可以移交给供水单位管理和维护。
第十八条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当保证二次供水设施完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季节变化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每季度至少对供水设施清洗消毒一次,保证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市、县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二次供水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二次供水的具体管理办法。
第三章 水源保护与水质管理
第二十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发展改革、建设、城乡规划、水、卫生、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城镇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
编制城镇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服从区域或者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符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综合规划的要求,并与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相协调。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划定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第二十二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 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
第二十四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第二十五条 城镇供水水源应当优先利用地表水,严格保护地下水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新批准取用地下水:
(一)可以利用地表水供水的;
(二)在地下水禁采区域内的;
(三)在依法划定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
(四)在城镇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取用地下水用于自建设施供水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条 在城镇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对原有取用地下水作自备水源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限期关闭,并监督实施。
城镇公共供水管网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确需建设自备水源取水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镇供水水质监测预警机制。
在发生可能影响城镇供水水质的突发事件时,市、县人民政府城镇供水、环境保护、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跟踪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告本级人民政府。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将监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八条 市、县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水质监督制度,加强对城镇供水水质的日常监督,保障城镇供水水质安全。市、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监测,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监测信息。
第二十九条 城镇供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供水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和省有关规定,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等进行水质检测,定期向市、县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检测结果。
供水单位使用的净水剂、消毒剂等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用于城镇供水的新设备、新管网或者经改造的原有设备、管网应当进行清洗、消毒,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供水单位发现原水水质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所在地人民政府城镇供水或者环境保护、卫生、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四章 供水与用水
第三十条 供水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和取水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二)有符合标准要求的供水水源和制水、输配水设施;
(三)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四)具备水质检测能力,能够开展与供水规模相适应的原水和供水水质自检;
(五)从事净水、水泵运行、水质检验等岗位的人员应当经健康体检和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六)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十一条 供水单位应当与用户依法签订供用水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城镇供用 水标准合同文本,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二条 供水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供水管网测压点,做好水压监测,保障城镇供水管网的压力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三条 供水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供水水压标准,保持不间断供水,或者按照供用水合同分时段供水。
因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确需停止供水或者降压供水的,经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供水单位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在停止供水或者降压供水的区域内公告;因发生灾害或者紧急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的,供水单位应当在抢修的同时,在停止供水或者降压供水的区域内公告,尽快恢复正常供水,并报告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影响消防灭火的,应当同时报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连续超过二十四小时不能正常供水的,供水单位应当向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应急供水措施,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需要。
第三十四条 供水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为用户安装结算水表。结算水表应当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经检定不合格的,应当予以更换。
用户对结算水表计量有异议的,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校验,水表误差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供水单位应当负责更换水表,支付检验费,并退还多收取的水费;水表误差率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检验费由用户承担。
用户发现结算水表损坏的,应当及时告知供水单位。供水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三日内予以维修或者更换。
第三十五条 供水单位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三十六条 供水单位应当按照城镇供水服务标准,设置经营、维修服务网点,公布水质、水价和维修服务的标准、期限及收费等相关信息,接受公众监督。供水单位应当设立服务专线,受理用户的查询、投诉,及时答复、处理用户反映的用水问题。
第三十七条 城镇供水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分类管理。城镇供水价格的确定,应当遵循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促进节水、公平负担的原则。
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应当依法组织听证,并向社会公布水价、水价调整方案。
第三十八条 供水单位应当按照价格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城镇供水价格收取水费,并使用统一的收费凭证。
用户应当按照规定的水价标准和计量数值按时交付水费,不得拖欠和拒交。
第三十九条 城镇公共供水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市、县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城镇公共供水特许经营权招标投标,确定供水单位,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与供水单位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第四十条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供水单位应当遵守特许经营协议。在特许经营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取消其特许经营权,并可以实施临时接管:
(一)擅自转让、出租特许经营权的;
(二)擅自将所经营的财产进行处置或者抵押的;
(三)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的;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一条 城镇园林绿化、市容环卫、景观等公共事业用水,应当在指定的公共取水栓取水,并计量交费。
消防救援取用水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第四十二条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下列行为:
(一)擅自在城镇公共供水管网系统上取水;
(二)擅自转供城镇公共供水或者将居民生活用水改作其他用水;
(三)绕过结算水表接管取水;
(四)拆除、伪造、开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加封的结算水表或者设施封印;
(五)擅自安装、毁坏结算水表或者干扰结算水表正常计量;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行为的,由供水单位按照取水管道口径常用流量和实际用水时间计算取水量。实际用水时间无法确定的,按照十二个月的行业或者个人平均用水时间计算。
第五章 设施管理与维护
第四十三条 城镇公共供水以总水表结算的,总水表及总水表水源侧的供水设施由供水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总水表用户侧的供水设施,由用户负责管理和维护。以户表结算的,户表、户表水源侧或者用户侧的户外供水设施,由供水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户表用户侧户内的供水设施,由用户负责管理和维护。
第四十四条 供水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城镇供水设施维护制度,定期检查、维修供水设施,保障供水设施安全运行。
第四十五条 城镇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由市、县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规定划定,并由供水单位设立明显保护标志。
在城镇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开沟挖渠、挖砂取土;
(三)堆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四)其他危害城镇公共供水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四十六条 建设工程施工影响城镇公共供水设施的,建设 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前,向供水单位查明建设范围内的城镇公共供水设施情况;影响城镇公共供水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供水单位商定安全保护措施,并负责实施。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造成城镇公共供水设施损坏的,由供水单位组织抢修,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承担;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四十七条 用水单位自行投资建设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连接的供水设施,其设计方案须经供水单位参与技术审查。工程竣工后,经供水单位参与验收合格,方可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连接使用。禁止产生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将其生产用水管网系统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直接连接。
第四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装、迁移或者拆除城镇公共供水设施。
因工程建设确需改装、迁移或者拆除城镇公共供水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与供水单位协商一致,并报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违反城镇供水专项规划及其建设计划建设城镇供水工程,无证、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或者未按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城镇供水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或者监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供水设备、管材、配件和用水器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罚款。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二次供水设施 管理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清洗消毒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并采取相应的应急供水措施;未按照规定进行水质检测,或者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供水设备、管网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供水水压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擅自停止供水或者未履行停水通知义务,或者供水设施发生故障后未及时抢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并采取相应的应急供水措施。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至五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二款第一项至三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产生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将其生产用水管网系统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直接连接,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擅自改装、迁移、拆除城镇公共供水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供水 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城镇供水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尚未构成犯罪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违法批准取用地下水的;
(二)未依法履行城镇供水监督职责的;
(三)在城镇供水突发事件中,未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的;
(四)在特许经营监督管理活动中,滥用职权,牟取利益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八条 本条例所称城镇供水,包括城镇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城镇公共供水,是指公共供水企业以城镇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提供用水;自建设施供水,是指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主要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提供用水,但不包括专门用于生产用水的自建设施供水。
本条例所称供水单位,包括公共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供水企业。
本条例所称二次供水,是指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镇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向用户提供用水的方式。
本条例所称再生水,是指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使用的水。
本条例所称城镇公共供水特许经营制度,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投资者或者经营者,由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提供城镇公共供水经营服务的制度。
来源: 作者: 日期:08-08-22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第一号)
《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已经2008年8月22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8年8月22日
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
(2008年8月22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增强全民体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全民健身活动及其指导和监督工作。
本条例所称全民健身活动,是指以增强公民体质、促进公民身心健康为目的的群众体育活动。第三条 全民健身应当遵循政府统筹、社会支持、公众参与、科学文明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保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全民健身工作。发展改革、教育、财政、文化、民政、城乡规划、建设、农业、民族事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全民健身的相关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定机构负责全民健身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群众团体根据各自职能特点,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健身活动,并为青少年、儿童的体育健身活动给予特别保障,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方便。鼓励公民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第七条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兴办全民健身事业,鼓励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捐赠和赞助。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对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以及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全民健身活动
第九条 每年6月10日为本省全民健身日。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四年举办一次以全民健身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运动会,有关部门和组织定期举办不同人群参加的各类运动会,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第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社会体育组织和体育骨干队伍,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第十二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社区)委员会应当结合本地特点,组织开展适合不同人群参加的全民健身活动。
第十三条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兴办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和辅导站(点)。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和辅导站(点)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第十四条 鼓励公民自发组织科学文明的体育健身活动。对公民自发组织的体育健身活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十五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实施体育课教学,开展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保证学生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体育运动会。
学校应当组织施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把体质健康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将体育课列入学生学业考试科目。
第十六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施行《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有计划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职工参加达标测试,并保证所需经费。提倡职工利用工间、工余和节假日参加健身活动。
第十七条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普及全民健身知识。
第十八条 大型全民健身活动的承办者,应当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并按照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大型体育活动管理的规定报批。
第十九条 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涉及国家规定的直接关系人身安全、公共安全的体育项目,应当符合国家《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并向所在地的市或者县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一)运动场所与其所开展的体育项目相适应;
(二)体育器材和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三)健身指导、救助等从业人员符合规定的等级和数量;
(四)国家规定的安全保障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市、县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和健身场所的管理制度,保护环境,爱护设施,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产生活。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以体育健身名义从事违法活动。第三章 全民健身设施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公共体育设施专项建设规划,将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并将人均公共体育设施建成面积纳入文明城镇评价指标。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兴建公共体育设施所需的建设、维护、管理资金,应当列入本级人民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乡(镇)、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体育健身器材的配置给予支持。第二十三条 公共体育设施规划遵循统筹协调、合理布局、规范实用和方便群众的原则。
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符合实用、安全、科学、美观的要求,并采取无障碍措施。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家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器材、设备标准,规划建设体育设施,配备体育器材与设备,并向学生开放。
第二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设计和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审定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根据国家、省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与标准对体育设施配套情况进行审查。
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组织验收时应当有当地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第二十六条 鼓励、支持、引导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资兴建公共体育设施,投资兴建向社会开放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健身经营场所。
社会力量投资、捐资兴建公共体育设施,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七条 公共体育设施由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指定的管理单位负责管理维护;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建设的体育设施由受赠单位负责管理维护;其他体育设施由其建设或者管理单位负责管理维护。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共体育设施和居民住宅区体育设施的建设项目和功能、用途,不得缩小其建设规模、减少其用地面积。
第二十九条 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公共体育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规定报批和重建。
居民住宅区因公共利益确需拆除配套的体育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当经业主大会讨论决定,报原城乡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第三十条 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开放时间应当与当地公众的工作、学习时间适当错开,一般每天不少于8小时。在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不得将设施的主体部分用于非体育活动。因举办公益性活动或者大型文化活动等特殊情况可以临时出租,但出租时间一般每次不得超过10日。公共体育设施因维修需要暂时停止开放或者临时出租的,应当提前7日向公众公示。
第三十一条 政府兴建和社会力量捐资兴建的不需要提供专门服务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需要提供专门服务的,可以适当收取服务费用,但应当对学生、军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给予优惠。收费项目和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予公示。
第三十二条 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园和其他可以健身的公共场所,应当逐步向公民免费开放,其管理单位应当为参加体育健身的公民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十三条 鼓励学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体育设施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生产秩序和安全的情况下,有组织地向公众开放。
居民(社区)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建设的体育设施,以及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体育设施,应当向居民开放。
第三十四条 向公众开放的体育设施,应当达到国家有关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使用的设施、器材符合国家标准,并明示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安全提示。
体育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做好体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保证安全、适用。第三十五条 在体育健身场所承担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或者直接关系人身安全、公共安全的体育项目健身指导、救助等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应职业资格。第四章 服务保障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经费作为专项支出列入本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体育彩票公益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用于全民健身事业,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
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体育彩票公益金收支情况,应当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十七条 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技术等级认定和职业技能鉴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宣传科学健身知识,传授体育健身技能,指导体育健身活动。第三十八条 实施国民体质监测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规定,制定本地区国民体质监测方案,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监测站点,组织开展国民体质测定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第三十九条 从事国民体质测定的单位,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
对公民进行体质测定时,应当按照国家体质测定标准规范操作,为被测试者提供测定结果,对个人测定结果保密,并给予科学健身指导。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推广科学健身方法,为社会提供健身服务指导。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全民健身信息化建设,为从事体育健身服务的单位、个人及健身者提供体育健身信息服务。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体育健身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督导内容,定期进行督导。
第四十三条 鼓励体育健身服务的提供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体育健身服务认证,提高体育健身服务质量。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规定实施体育课教学的;
(二)未按规定施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
(三)未将体育设施向学生开放的。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涉及国家规定的直接关系人身安全、公共安全的体育项目的,市、县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取缔,可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根据国家、省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与标准对体育设施配套情况进行审查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未按规定建设配套体育设施的;
(二)擅自改变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项目或者功能、用途的;
(三)擅自缩小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模、减少其用地面积的;
(四)未按规定向公众开放公共体育设施或者违章收费的。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向公众开放的体育设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开放条件和技术要求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经改正仍达不到规定条件和要求的,责令停止开放。
第四十九条 体育健身场所未按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聘用相应职业资格从业人员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体育彩票公益金未按国家规定的比例用于全民健身事业;或者截留、挪用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全民健身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第六章 附
则
(1995年4月24日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 过 根据1995年6月22日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 关于修改<安徽省劳动教养实施条例>第十条的决定》修正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关 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以及其他法律、法规 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对劳动教养人员,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促使劳动教养人员 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三条 劳动教养人员的合法权利,依法受到保护。
第四条 劳动教养期限,根据被劳动教养的人的违法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动机、危害程度,分别确定为:一年、一年零六个月、两年、两年零六个月、三年。必要时 得延长一年。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规范劳动教养场所的设置。
劳动教养场所使用的土地、矿产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以及劳动教养场所的财产,受 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侵占、破坏。
第六条 省、省辖市人民政府、行署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领导劳动教养的审批和 管理工作。其审批机构设在公安部门,其管理机构设在司法行政部门,各自负责处理审 批、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 劳动教养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第八条 劳动教养审批和管理机构的执法活动,受人民检察院和行政监察部门的监 督。
第二章 对象和范围
第九条 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含十六周岁)的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收容劳 动教养: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劳动教养条件的;
(二)违反治安管理,受到两次治安拘留后,三年内又有应予治安拘留的新的违法 行为的;
(三)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但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的;
(四)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并且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
第十条 符合本章规定的劳动教养条件,在下列区域、场所作案的人,应当收容劳 动教养:
(一)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区域;
(二)家居农村而流窜到城市、铁路及与铁路交接的水陆交通要道沿线、大型厂矿 作案的。
第十一条 下列人员不予收容劳动教养:
(一)又聋又哑的人、盲人、呆傻人;
(二)严重疾病患者;
(三)精神病患者,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怀孕或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五)其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第三章 审 批
第十二条 省辖市公安分局、县(市)公安局的业务部门和公安派出所,是基层办 案单位,负责劳动教养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
省辖市公安分局、县(市)公安局是呈报单位,负责劳动教养案件的呈报工作。
第十三条 对需要劳动教养的人,办案单位必须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取得确实充分 的证据,经省辖市公安分局、县(市)公安局审核后,报省辖市、行署劳动教养管理委 员会审批。
第十四条 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自收到劳动教养案卷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应根据 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决定:
(一)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应当批准劳动教养;
(二)对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可以退回呈报单位补充调查,必要时也可以自行 补充调查。补充调查,应在一个月内进行完毕。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补充调查单位应 报请上一级公安部门批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
(三)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应当予以其他处罚的,应退回呈报单位,依法按相 应程序办理;
(四)对不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
第十五条 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作出劳动教养决定,应制作《劳动教养决定书》和 《劳动教养通知书》。《劳动教养决定书》和《劳动教养通知书》由办案单位送达劳动 教养人员及其家属,并应当在十五日内将送达回执交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批机构。
第十六条 劳动教养的执行期限,从收容之日起计算;先行羁押一日折抵一日。逃 跑时间不计入劳动教养期限。
第十七条 应予劳动教养的违法犯罪行为,自行为终了之日起三年内未被司法机关 立案的,不予追究。但已被司法机关立案的,不受追究期限的限制。
第十八条 对省辖市、行署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批(包括批准所外执行)的劳动 教养案件,省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认为审批不当的,应当予以纠正。
第四章 复议和诉讼
第十九条 省辖市、行署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审批机构,应告诉或委托办案单位 在送达《劳动教养决定书》时告诉被劳动教养的人有申请复议的权利。《劳动教养决定 书》的送达人或受送达人在押场所的看管人员应及时将受送达人的书面或口头复议申请(应作记录)转达给劳动教养案件复议机关。1 [2] [3]
第二十条 被劳动教养的人对劳动教养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劳动教养决定书》 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级人民政府、行署或者向作出劳动教养决定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 会的上一级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申请复议。
复议机关应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
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未经复议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对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复议决定的,申请人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所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二十一条 劳动教养决定自作出决定之日起生效,复议、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章 执 行
第二十二条 劳动教养决定生效后,呈报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将被劳动教养的人连 同《劳动教养决定书》、《劳动教养通知书》,一并交付劳动教养场所执行。劳动教养 场所应予接收。对没有上述文书或文书所载与实际不符的,劳动教养场所不予接收。
第二十三条 劳动教养场所应当按照案情性质、劳动教养人员的性别、年龄等不同 情况,分别编队,分别管理,分类教育。
对女劳动教养人员,由女性人民警察管理教育。
第二十四条 劳动教养场所应当贯彻依法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科学管理的 原则,对劳动教养人员进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
第六章 劳动教养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五条 劳动教养人员在劳动教养期间享有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但 不能履行的义务和依法被限制的权利除外。
第二十六条 劳动教养人员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申诉、控告、检举、批评和建 议的权利依法受到保护。
第二十七条 劳动教养人员来往信件不受检查。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八条 劳动教养人员可与亲属会见。
第二十九条 劳动教养人员可与来会见的配偶同居。
第三十条 劳动教养人员的医疗保健、劳动保护、节假日休息和必要的物质生活待 遇依法受到保障。
第三十一条 劳动教养人员的合法权益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受到 损害的,依法获得国家赔偿。
第三十二条 劳动教养人员解教后入学、就业不受歧视。对劳动教养人员的家属、子女不得歧视。
第三十三条 劳动教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学习政治、法律、文化和技术,悔罪认错,服从管教,参加生产劳动。
第七章 奖励和处罚
第三十四条 劳动教养场所对劳动教养人员应当定期考核,进行奖惩。
第三十五条 对劳动教养人员的奖励分为表扬、记功、物质奖、减少劳动教养期限、提前解除劳动教养五种。减少劳动教养期限和提前解除劳动教养所减少的劳动教养期 限,累计不得超过原决定的劳动教养期限的二分之一。
第三十六条 对劳动教养人员的处罚分为警告、记过、延长劳动教养期限三种。延 长劳动教养期限累计不得超过一年。
第三十七条 对劳动教养人员表扬、记功、物质奖、警告、记过,由劳动教养场所 批准;提前解除劳动教养、减少或延长劳动教养期限,由劳动教养场所申报,省劳动教 养管理委员会管理机构审批。
对所外执行劳动教养人员的奖惩,须经原批准所外执行的机关批准。
第三十八条 对逃跑的劳动教养人员,劳动教养场所应组织力量立即追回,有关公 安部门、基层组织应当予以协助。
第三十九条 劳动教养人员在劳动教养场所作案的,劳动教养场所应当依法移送当 地公安、安全部门或人民检察院处理。
前款劳动教养人员,经人民检察院决定免予起诉、不起诉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宣告 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应当继续执行剩余的劳动教养期限。
第八章 所外执行和所外就医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批准所外执行:
(一)患有严重疾病,短期内难以治愈的;
(二)在读学生,悔罪认错较好的;
(三)确为本单位业务、技术所必需,本人悔罪认错较好,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的;
(四)家庭成员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没有生活来源,确需本人照料或抚 养的;
(五)具有其他特殊情况。
所外执行,应由劳动教养人员亲属、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提出书面申请,经原住 地公安部门审核,由省辖市、行署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批准,报省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 备案。有前款第(三)、(五)项情形的,须报省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批。
在劳动教养场所执行的劳动教养人员,已经执行劳动教养期限二分之一以上,且改 造表现较好,所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如需所外执行,由劳动教养场所征求原住地公 安部门的意见,报省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管理机构批准。
第四十一条 劳动教养人员所外执行期间的管理、帮教、考查工作,由原住地公安 部门会同其所在单位、监护人及基层组织负责。
第四十二条 所外 [1]2 [3] 执行的劳动教养人员,又有违法行为的,应收回所内执行。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批准所外执行:
(一)执行劳动教养期间受到延长劳动教养期限处罚的;
(二)有重新违法犯罪危险的;
(三)患有性病未经治愈的;
(四)因吸毒被劳动教养未戒除毒瘾的;
(五)多次流窜作案被劳动教养的。
第四十四条 劳动教养人员在劳动教养场所患有严重疾病,因工或其他原因造成身 体严重损伤,劳动教养场所的医疗单位不具备医疗条件或短期内无法治愈的,可以所外 就医。所外就医的医疗费自理;工伤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五条 劳动教养人员所外就医,由劳动教养场所医院或指定的地方县级以上 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亲属或者原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同意担保,经劳动教养场所审核,报省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管理机构批准。
第四十六条 劳动教养场所应当定期检查所外就医人员的治疗情况和表现,对疾病 痊愈或者重新违法的,应收回所内执行,报原批准机关备案。
第四十七条 所外执行和所外就医,应由劳动教养场所通知原住地公安部门。
第九章 解教和安置
第四十八条 劳动教养场所对执行劳动教养期满的人,应当按期解除劳动教养,发 给《解除劳动教养证明书》。原住地公安部门应当凭《解除劳动教养证明书》办理户籍 登记。
所外执行、所外就医人员劳动教养期满后,应到原审批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或原 劳动教养场所办理解除劳动教养手续。
第四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安置工作的领导,公安、司 法、劳动、人事、教育、民政、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安置工作。
第五十条 保留职工身份的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原则上由原单位安排就业。
解除劳动教养的无业人员,由当地劳动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负责待业登记。
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回农村落户的,由落户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接收和安置。
鼓励解除劳动教养人员自谋职业。
第五十一条 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招生规定报考学较。符合录取条件的,学校应予录取。原系高中、中等专业学校、高等学校保留学籍的,原学校应当准其继 续入学接受教育。
第十章 劳动教养审批、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
第五十二条 劳动教养审批、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本条 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严守纪律,清正廉洁。
第五十三条 劳动教养审批、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予以行政处分:
(一)索要、收受、侵占劳动教养人员及其家属的财物;
(二)私放劳动教养人员或玩忽职守造成劳动教养人员脱逃;
(三)侮辱、体罚、虐待劳动教养人员;
(四)殴打或纵容、唆使他人殴打劳动教养人员;
(五)为谋取私利,利用劳动教养人员提供劳务;
(六)违反规定,私自为劳动教养人员传递信件或物品;
(七)非法将管理劳动教养人员的职责交予他人行使;
(八)其他违法乱纪行为。
第五十四条 劳动教养审批、管理机关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本条例未作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劳动教养场所的管教、生产等工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不适用于外国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八条 本条例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附: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安徽省劳动教养实施条例》第十 条的决定
(1995年6月22日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 过)
决定
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对《安徽省劳动 教养实施条例》第十条作如下修改:
符合本章规定的劳动教养条件,在下列区域、场所作案的人,应当收容劳 动教养:
(一)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区域;
(二)家居农村而流窜到城市、铁路及与铁路交接的水陆交通要道沿线、大型厂矿作案的。
《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杭州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现在,我受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就本条例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经过
为了推进杭州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以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开展学前教育专题调研,通过专题调研将条例列为杭州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计划正式项目。2011年8月,杭州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提请审议的条例草案。会后,杭州市人大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开展调研,分别赴有关区、县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政府部门、乡镇街道、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幼儿家长代表的意见,并将法规草案文本在杭州人大网上登载,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还将条例草案分别送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会、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在认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法制委员会对条例草案进行统一审议并作修改后,形成条例草案修改稿,提请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二、制定条例的主要依据
制定条例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同时,还参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和《浙江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
三、关于条例主要问题的说明
条例分为总则、规划与建设、设立与审批、保育与教育、经费与保障、学前教育工作者资格与权益、管理与监督、法律责任、附则,共九章五十六条。
(一)关于学前教育的定义。目前,有关上位法对学前教育尚没有明确的定义,实践中,学前教育一般是包括对0—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的保育和教育。由于现阶段我市学前教育工作中适龄儿童“入园难、入好园难”等问题比较突出,急需通过立法来解决并规范,因此,条例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学前教育工作的实际,对学前教育的定义进行了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的学前教育,是指为学龄前三年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活动的总称”,并规定“本条例所称的学前教育机构,是指招收学龄前三年儿童进行集中保育和教育的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幼儿园”。
(二)关于学前教育的法律地位以及发展原则和目标。为了从立法层面确立学前教育的法律地位,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条例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明确了学前教育的法律地位,即“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并规定我市发展学前教育应当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提出了“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目标。
(三)关于学前教育机构的规划和建设。为了完善学前教育机构的布局,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条例对学前教育机构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定:一是要求市和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合理布局并适时调整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和标准,为学龄前儿童就近入园提供便利,并要求城乡规划部门应当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编制学前教育布局专项规划;二是规定居住区开发建设时应当安排好学前教育建设用地,配套的学前教育设施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三是规定在学前教育机构布点不足的区域,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在符合基本办园条件的前提下,将有关空置房屋置换、改造为学前教育设施;四是对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四)关于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为了规范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条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对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设置了相应的行政许可,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并就行政许可进行了具体规定:一是明确了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二是规定了申请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提交的材料;三是规定了设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许可程序。
(五)关于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为了加大财政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保障水平,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统筹本行政区域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工作,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保障范围”,明确“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提高学前教育事业费在教育事业费中所占比例。各区学前教育事业费应当达到同级教育事业费的8%以上,各县(市)应当达到5%以上。市本级和各区、县(市)在地方教育附加中按不低于20%比例安排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专项资金。”此外,条例还就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的设立和使用、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学前教育机构的规费减免等作了具体规定。
(六)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权益保障。为了依法保障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权益,条例就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权益作了规定:一是规定学前教育机构教师与中小学校教师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二是规定了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三是规定政府相关部门要落实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编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聘工作人员;四是规定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并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机构非事业编制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进修培训、教研活动、健康体检和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事业编制教师同等权利。
以上说明和《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请予审议。
【安徽省职业教育条例】推荐阅读:
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09-06
安徽计划生育条例06-30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06-11
安徽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07-03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10-21
安徽安庆宿松教育网06-16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答案06-21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历任校长06-24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学生会总结10-10
安徽省中考作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