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偏差学生(精选8篇)
08(23)班 蓝秋金
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高中分层教学编班,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可能在一个班内接受教育。加上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学生不同的性格、行为习惯,每个班都会产生个别跟不上班级整体水平的后进生。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梦想,每个学生都想成功,但怎样才能美梦成真,实现理想呢?老师就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航灯,垫脚石,帮助他们看的更高、更远。而成才的过程首先是学做人的过程,但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教育必须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这就是教育学中所阐 述的“因人而异”的方针。尤其是对于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他的教育转化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为他建立一个小档案,随时记录和分析教育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下是我对我班黄某同学的个案分析:
一、个案基本资料
黄某,男,现在高一(0823)班就读。
二、问题行为概述
1、经常违反校规班规,当老师指出其错误时,他表面上答应老师很好,可背后又照样我行我素。
2、常与高年级言行不良的学生交往,与班上同学相处不佳,甚至一些不良行为出现,如抽烟等。
三、背景资料及分析
1、心理特质
(1)外向、好动,交友广泛
(2)在同学中喜欢引人注意和好出风头
(3)急躁,有时难以控制(4)自我反省能力差,缺乏毅力。
2、家庭状况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有时过年才能见上一面。家人对黄某的成长应该是关心的,每次的家访过程中都能体现出他们对他成绩的担忧,并经常询问在校表现。对于老师的反馈能及时教育子女,但由于你母不在身边,家长无力也无暇顾及黄某,虽离外婆家比较近,但由于老人年事已高,他根本不听他们的劝说教导,家长对黄某的教育是有心而无力,有时甚至是比较放任的。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身上。
3、学习状况
学习情绪低落,只听某些感兴趣的课程,其他课程上课睡觉或者说话,自习堂看课外书或者听音乐,作业不认真完成,更不用说做预习和复习工作了。虽然说脑子比较灵活清晰,但不肯在学习上花时间和工夫,怕吃苦,好逸恶劳,所以成绩属于中等偏下。本学期段考成绩排到班级的40几名,与入学排名差距很大,但其仍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造成差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仅就差生的外在表现和行为特点进行诊断教育是不够的,因此我觉得还得从心理方面着手研究,特别是初入高中的学生,由于青春期成长危机和长期的学习困难和失败,使得他们在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习惯、人格适应及学习技能等方面产生诸多障碍和困扰,从而造成心理偏差,并通过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和行为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象我班黄某同学就是属于个性心理偏激型差生——个性刚强、好动、暴躁、易怒、好胜心强。
具体特点:怀疑、刚愎、固执己见,通常自以为是、自视甚高;较武断、冲动、激进;而且急躁易怒、缺乏自制力;无责任感;心理不健康。
这类差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想狭隘,偏激。感情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自负的外表里潜藏着较重的自卑心理;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家庭的不良教育与不良环境。这类差生大多属品德不良,如果教育不及时,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通过这些心理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的抓住教育突破口,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刚开始接触黄某同学时我也做了不少细致的工作,但效果都不太明显,有时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原来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这些学生的个性特点,后来我借助了心理学上的有关知识,在做思想工作,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也取得了 一定的效果。
四、辅导措施
1、晓之以理
帮助黄某了解自身思想品德状况同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启发他认识自己接受教育影响,实现思想转化的需要,从而产生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帮助他理解和掌握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分清是非善恶,明白事理,提高思想品德认识。
2、动之以情
具体的说就是要真诚地尊重、信任、关怀他,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都首先应该尊重他的人格,从而实现情感沟通,防止和消除他在心理上的隔阂和障碍。
3、树之以信
指出他的爱表现,爱出风头的心理原因,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但怎么把握适当的度是关键,在什么地方表现,怎么表现很重要,要想得到大家的尊重靠的是自己的实力。比如我从他的作业中,发觉他写字很不错,字体工整大方、笔画有力,于是就安排他进了班级黑板报宣传小组,并及时肯定了他的成功,通过搞班级活动时多给他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并积极支持他的合理想法,在同学中树立他的新形象,也能给他自信心。
4、导之以行
向他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并说明要接受老师和同学的监督,给他制度和环境的约束。指导行为方式,使他掌握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技能、方式和方法,明确如何正确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他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五、效果:在心理上,由“孤独自弃”变为“乐观进取”;在行为上,由“我行我素、自暴放纵”变为“尊师守纪,关心集体”,在家能主动与父母交谈学习上的事,主动要求同学、老师帮助他,欠交作业、上课睡觉、看课外书的现象比较少了,能做到勤学好问。各科成绩也明显好转。他已由一名差生转化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1) 问卷调查。对全校近千名家长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 从父母亲学历层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身心健康、兴趣特长这三方面的重视程度, 对于孩子课外阅读的态度, 以及家长的业余爱好等16项内容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79份, 结果显示: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 (以下简称“本校”) 地处城乡结合部, 生源比较复杂, 学生家长的学历层次不是很高, 家庭中为孩子提供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条件的并不是很多, 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 个别家长甚至对孩子的考试成绩都不关心。普遍情况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够重视, 对孩子的心理关注很少, 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少。
(2) 以班级为单位, 设立悄悄话信箱, 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为了能够更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班主任老师每周开箱一次, 对学生的“悄悄话”进行梳理, 个别交流, 给予学生适当的心理辅导, 使一些心理问题及时得以解决, 悄悄话信箱成了师生情感的纽带, “悄悄话信箱”让学生有了倾诉衷肠的地方, 使学生情感得到宣泄, 心灵得到抚慰, 也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3) 开展“小书虫俱乐部”读书活动, 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心智。现代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此, 学校专门成立了“小书虫俱乐部”, 并让学生邀请家长一起参加读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在品味书香的同时, 他们沐浴着智慧的阳光, 体验着读书的幸福, 陶冶着道德情操。孩子们在阅读中体验, 在阅读中成长, 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开展实践体验教育活动, 在公民意识培养中健全学生的精神世界
(1) 体验在家庭, 在主体参与中内化公民意识。在家庭生活中, 我们要求孩子作为主体, 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参与体验, 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参与的真实、参与的快乐与辛劳, 从而获得真情实感,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二 (3) 班就曾经开展了“一次亲情作业”体验活动, 主要是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 让孩子们为付出辛劳的父母做一张贺卡、夹一次菜、捶一次背等。这项活动在家长和孩子们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尤其能从孩子们的体验日记中, 从他们稚嫩的话语中感受到亲情的伟大。由此可见, 孩子们最最朴素的公民服务意识已渐渐产生并开始扎根于他们心中。
(2) 体验在校园, 在互动交流中内化公民意识。学校教育是公民意识培养的主渠道, 在现代公民意识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校在此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我们一方面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 通过教师对学科知识中德育内涵的挖掘, 将教材中渗透的思想意识、人生哲理、价值取向、科学态度、人文精神等传达给学生, 使他们获得一种间接的体验。另一方面, 我们还充分与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相结合, 将每一项公民道德标准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例如在学校“礼仪天使”的评比活动中, 学生通过自定评比标准, 设计宣传标语, 参与礼仪展示, 不仅知道了我国是礼仪之邦, 有无礼节是衡量一个人修养程度的标尺, 而且还真正将以礼待人落实到了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3) 体验在社会, 在实践感悟中内化公民意识。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也应是一个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人, 而这种道德规范的形成是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变革中形成的。因此, 本校和社区合作引导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我们积极鼓励各个班级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 力求在实践中丰富学生的感悟, 将道德情感内化为公民意识。例如:我们成立了十个小组调查学校周边的社区里公共设施的使用状况, 通过各种形式体验到保护环境卫生及公共设施是一个小公民应具备的素质, 不仅自己应该自觉遵守, 还应向市民作宣传。更可贵的是他们还积极地献计献策, 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 其中设立水上垃圾箱的建议还被编入了《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当中。
关键词:学生 社团 帮扶 偏差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235-01
笔者所从教的龙珠中学便存在极少数行为偏差的学生。从生源上看,这些学生主要来自低收入、低文化的塘朗、平山等社区。从归因上看,除却学生个人因素(遗传和天赋因素、生理因素)外,社会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偏差行为。
从惯常做法看,针对行为偏差生,心理疏导、批评教育、行为矫正及养成文明习惯均是行之有效的。我校在以上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以“学生社团促成行为的转变”这一帮扶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行動理念
龙珠中学虽是一间办学不足三年的公办初级中学,但自建校初,李校长一以贯之地提出“生态型办学理念”,其中“生态位”、“和谐”的核心理念要求每一位龙珠教师在具体执教中真正做到“顺性达情,让每一位学生的天性得到充分发展”,“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作为学校主抓学生德育工作的德育处秉承这一理念,在大力推进“关爱行动”的基础上,推出了“服务的行动赢得改善”的帮扶机制,即引导、号召、鼓励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参与到学生社团—— “校园志愿者联合会”中来,通过自发地“服务社群”(服务家庭、服务学校、服务社区)的活动中。通过服务,约束有偏差的言行;通过服务,浸润同学们的心灵;通过服务,提升同学们的品性。
2 具体做法
由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领导在全校启动“服务的行动赢得改善”的帮扶活动,并与家长、班主任一道充分进行舆论宣传与引导。同时,学校德育处联合心理咨询室刘志敏老师通过对以上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深挖学生的行为动机,并寻求根源,指出矫正之道。通过以上教育合力,逐渐使他们形成如下的观念:行为偏差不可怕,服务社群最光荣。
愿意参加“服务的行动赢得改善”的同学,可向学校德育处申请加入“校园志愿者联合会”的表格,在认真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服务的岗位(家庭、学校、社区均可)、服务的时段、服务的心声的基础上,交还德育处备底。该表格内附同学们、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德育处以及校领导的定期评价。
3 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是基本的教育理念是本行动的第一支撑力,在征得那些行为有偏差并自愿申请服务社群的同学的认同下,学校德育处将他们的姓名、班级以及服务的岗位在全校进行公示,其目的在于通过宣传使全体师生能够理解他们、并在实际工作中理解、支持他们的服务;另一方面也是借助全体师生的舆论、监督优势,促使这些学生能约束、规范自身的言行。而且师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他们的过程性评价(到岗情况、服务质量、平素表现等)也直接影响到德育处、校领导对他们改善效果的终结性评价。
4 帮扶效果
“校园志愿者联合会”等学生社团极大激发了行为偏差学生向善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主动服务师生、并接受师生帮助、约束的同时,他们在服务中体验到了行动的价值、体会到了言行改善的喜悦。更出乎意料的是,这些行为有偏差的同学都积极“绞尽脑汁”地思索学校的“管理空白”,因为只有发现了空白,才可能找到“服务的岗位”。主动去找服务的岗位,“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不仅满足了的他们的兴趣与意愿,而且还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校主人翁意识。同时,为了赢得支持,绝大部分参与此帮扶机制的学生能约束自身的言行,以至逐渐改正偏差言行,因为他们不想将自己服务师生的诚意“大打折扣”,甚至“付诸东流”。
所以,目前我校不少岗位都活跃着这些同学的身影。校内的分发报纸、食堂管理、纪律维持、绿化环保、校外的交通巡查、问题排查等都由这些同学主动“承包”,完全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言行师生有目共睹,所以他们的自律与进步同样一目了然,事实上,绝大部分同学逐步、甚至完全改掉自己偏差的言行。
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初二(5)班的杨富壬同学,在进校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便出现了如下行为偏差:殴打同学、辱骂老师、吸烟、抄补作业等。但在德育处的引导下,在家长的鼓励下,该同学很快自愿参与到“校园志愿者联合会”的社团中,并主动申请管理每天午休期间学校大厅及一楼的纪律,这一坚持至今已近一年,准时值岗、风雨无阻,从未懈怠。他以自己的执著努力换来了宁静、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也换来了师生们的刮目相看与应有尊重;而且令师生、家长欣喜的是:在参与此帮扶机制后的一个月后,该同学上述的偏差行为逐渐销声匿迹,并且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言行得体,彬彬有礼,未复有反复与波动。
服务的理念促成行为的改变。宽严结合,认识自我,并引导学生通过服务找回自我、提升自我的做法,使行为有偏差的学生逐渐确信了自身于社群的价值。在参与社团活动中,他们获得了尊重与理解;通过服务,他们逐渐获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与依赖:秩序、奉献、创造、尊重。社团活动中的“服务的理念”正传递着过而能改、过而愿改、改有成效的新思路,“服务的理念”也正培育着顺性达情、敦厚醇正,崇尚服务的龙珠校风。
注释
[1]此文获得南山区2009年德育创新论文比赛一等奖.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在高校形形色色的大学生中,出现了大量“偏差行为”的学生,如何更为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成为当今高校最大的难题。因此,很有必要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以一种非正规的、具有亲和力、助人自助的方式来协助“偏差行为”学生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可以自我解决问题。
关键词:偏差行为;学校;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协助
随着社会发展与变迁,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更多的年轻人走入了大学校园并受益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成果。但随之而来的,高校也同样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大学生,这其中就有大量“偏差行为”的学生,如何更为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成为当今高校最大的难题。传统的教育模式对解决诸如大学生网瘾、大学生校园暴力等社会性问题的效用正变得日趋甚微,因此,很有必要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以一种非正规的、具有亲和力、助人自助的方式来协助“偏差行为”学生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可以自我解决问题。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
学校社会工作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是美国中等学校雇佣社会工作者担任“访问教师”,负责解决移民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的适应问题。1945年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成立,访问教师正名为学校社会工作者,学校体系也逐渐了解了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学校制度的一部分。学校社会工作逐渐发展成为学校辅导工作的一种专业服务。
学校社会工作是学校辅导工作的一种,经由专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协助学生与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准备现在及未来的生活,从而达成学校教育之目的。学校社会工作者主要的工作环境是在学校中,但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并不局限于学校,亦要接触学生家庭及成为社区与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同样,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但同时也包括了家长、校长、教师及其他与学生有关的人员,一起合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偏差行为”学生的原因分析
(一)厌学行为的原因分析
厌学行为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消极心理及其行为不良反应,其表现为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见,态度表现不积极、不主动,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由于反感老师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学科的厌学;网络成瘾,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而是写写作业应付老师,其他时间不会合理利用;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该怎样去学,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有些学生不能处理人际关系和同学正常交往,而经常与同学产生矛盾导致孤立,最终对学校产生反感,厌恶学习。
2、学校因素
入学教育不当,导新生没有打好大学学习基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觉学习枯燥乏味。
3、社会因素
就业难使得学生对于自己学生的专业失去信心,消极学习;社会的不良风气给学习造成影响,“拜金主义”、“学习无用论”、“文凭价值”等这些误区,使得学生学习动机被动摇,阻碍了学习动力。
(二)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
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产生基于四个方面原因:
1、个人心理和生理因素
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体力充沛,精力过剩,喜欢活动。因脑下腺及性腺的功能大增,内分泌失衡,容易产生暴怒、不安和神经过敏等紧张情绪。青少年争强好胜,追新求异,热情有余,稳定不足,容易导致易冲动、感情用事和突发事件。
2、家庭因素
儿童早期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其偏差行为有影响。不适当的管教方式、亲子关系、不和谐的父母关系都有可能导致孩子的暴力倾向。 3、学校因素
在学校中,不当的师生关系、不当的教育方法、沉重的课业压力都可能造成学生遭遇挫折的学校经验,对学校生活持反抗敌对态度,转而出现打架滋事、破坏校园公物等暴力活动。
4、社会因素
社区环境污浊,不良活动场所,容易导致不良青少年聚集滋事。此外,一些影视作品、网络游戏过分渲染暴力、色情的内容,使得青少年不自觉地模仿,学会了用以暴抗暴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冲突。
三、协助“偏差行为”学生
学校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原则来开展工作,学校社会工作者首先运用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帮助“偏差行为”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克服其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者的良好协调关系,使学生拥有帮助自己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社工不只为学生解决问题,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助,让他们日后在没有社工的情况下,仍然有能力和信心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就如同我们经常说的,“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具有“偏差行为”问题的学生往往具有特别的个人经历、失败的家庭教育或是不良的社会影响,对他们开展社会工作要形成整合的观点,具体做法如下:
(一)采用个案工作方法
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个案辅导,探究问题行为的真正原因。针对具体原因,制订介入计划,实施辅导。处理学生的不良情绪,建立接纳、尊重、关怀、温暖的工作关系,给予情感支持。工作要点包括:澄清学生的角色、认知问题行为的后果、提供心理支持、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式、促进行为改变和良好行为的形成等。
(二)采用小组工作方法,形成正向影响
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小组工作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小组活动,达到学习成长的目的,开展学习兴趣培养小组、探讨个人学习方法小组等互助成长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发泄情绪与压力,获得彼此的支持,交流成长体会,学习成长经验,增强正向动机,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提高自信。
(三)关注家庭,凝聚力量
通过家访了解家长的管教方式、亲子关系及家庭状况,利用家长会宣传亲子教育方案以及通过亲子小组活动,来促使家长改善家庭环境,改变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技巧,帮助家长识别并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
(四)开发社会资源,争取社会支持
学校社会工作者努力协调当地的公安、警察、校外教育机构,取缔社区内的不良场所,防止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消除暴力隐患,优化社区文化,形成社区文明,为青少年创设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证券投资中存在的行为偏差:羊群效应、过度自信和有界理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投资人产生行为偏差的因素。
关键词:证券投资 行为金融学 行为偏差 影响因素
无论是初涉股市的幼稚的个人投资者,还是精明老练的经纪人,或是资深的分析师,他们都试图以理性来判断市场趋势并进行投资决策。但他们都是普通人而非完全的理性人,因此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至落入认知陷阱,导致市场中一些普遍的行为偏差。
主要的行为偏差有以下三个:
一、羊群效应
所谓的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 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已知信息的行为,也称为从众心理。金融投资市场中的从众行为是指由于受到其他投资者采取的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即投资者的选择是对大众行为的模仿,而不是基于对自己持有信息的判断。关键在于市场中其他投资者的行为会影响到个人的投资决策,并对他的决策结果产生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时,由于个人的情报缺乏可信度,外部的信息往往会对判断产生较大的影响,人们往往放弃自己私人的信息,接受外部信息进行判断,进入“羊群”,以致产生“羊群效应”。由于外部信息可能比私人信息更有价值,接受外部信息并不完全是非理性的行为,接受外部信息并不完全是非理性的行为。如果你有能力通过对外部信息的判断,推断出外部信息是更准确的信息,你就可以通过羊群效应为自己的决策最优化。但是,外部信息可能不包含有价值的情报,也可能是虚假的信息,如果接受了无价值的甚至虚假的外部信息,进入羊群,不但不能使你的决策得到优化,反而会使你处于不利的境地,甚至会给你带来损失。由于羊群效应属于投资者群体的一致行动,往往导致过度反应,同样也给聪明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
在股市投资时,及时发现和跟踪热门股往往能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因为市场永远是对的,市场均价反映了一切信息,而这也许正是你不知或不完全了解的,因此,及时根据新信息作出正确行动才能跑赢大市。市场的羊群行为往往会造成热门股的过度反应,既要利用过度反应来获得更大利润,也要防止过热可能带来的危害,过热时坚定卖出,并且坚决不买股票。
中国股市的羊群行为更为显著。投资者多为个人散户,买卖极为方便,其方便程度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散户对基本因素关心较少,又缺乏可靠的信息渠道,情绪化较强,因此,很容易受外部信息影响,往往根据外部信息进行交易。结果是最容易被虚假的信息误导,买卖方式经常是买涨杀跌,对利好和利空呈过度反应。而且政策市影响显著,政府政策经常造成市场的所有参与者的一致行动,一起加入羊群,向一个方向冲刺,形成蔚为壮观的行情。据2003年王哲对市场的调查,中国个人证券投资者,以股报、股评、朋友推荐、小道消息等作为买入决策依据的比例高达51%。即使在机构投资者中也存在大量的羊群效应。2008年券商推荐金股中,中国铁建高踞榜首,但在当年一月到九月的28只名牌股中,该股票涨幅最小,这充分说明了羊群效应的盲目性。
二、过度自信
羊群效应下的从众行为可谓是证券市场上的普遍现象, 投资者身上的另一显著特征就是过度自信。
人们倾向于夸大自己对事物的真实了解程度, 这种过高地估计自己对事件判断的准确性被称为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将影响人们在金融市场上的决策, 导致人们相信自己能够控
制、预测本身是由偶然性事件来决定的。在金融市场中, 可能表现为投资者确信自己能够预测股票价格的短期走向而进行频繁地交易。行为金融学的观点是: 过度自信是证券市场投资者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 而在证券市场上经常存在着情绪周期。在市场周期的极端, 投资者心理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过度自信常常出现在牛市顶峰和熊市底部。在整个投资生涯中, 成功的经验会推进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加, 但随着投资成功率的下降, 过度自信的程度也会减弱, 因此过度自信的程度在投资初期高于后期, 而且越是缺乏经验的投资者反而比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更有信心能战胜市场。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往往对自己的决策过分乐观, 甚至会偏执地认为自己作出的判断必然准确无误。凡事都有一个度, 问题出在 过度!两字, 如果每个人都是正确的, 那么证券市场上每天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亏损案例? 如果所有人对股票走势的预测100%准确的话, 那么股票岂不是只赚不赔的投资? 有赢必有亏,这是投资的基本常识。只有正确认识过度自信这一投资中的性格弱点, 走出误区, 才是成熟的投资表现。
那么产生过度自信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 投资者对自己的成功缺乏客观的分析, 倾向于将投资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 而将失败归咎于外部偶然因素, 如国家政策环境、庄家操作、运气、时机等, 于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判断。
其次, 他们过度相信某些投资知识和技巧的运用。此时投资中的危险并不是投资者的无知, 而来自于投资者对知识的过度依赖。研究发现, 当基金经理认为自己是专家时, 往往过高的估计了投资的成功率。
适度的自信是必需且有利的, 但在投资中的过度自信却是相当危险的。投资者过度相信自己的决策能力将取得高回报, 导致他们轻视失败的可能, 进而在市场中进行频繁地交易。世纪50 年代以来, 纽约股市的年换手率平均为18%, 而在1973 年这一数字却高达73%, 传统金融理论很难解释这一现象, 行为金融学却可以用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来说明交易量的大幅变化是由于人们相信自己的信息足以支持其投资交易行为, 于是投资者越是自信, 交易越是频繁, 而投资收益却在降低。过高的交易频率显然有悖于利益最大化原则。
证券投资中, 过度自信必将导致过度交易。因为过度自信的人在思想观念、自我评价上认为自己判断精准, 操作水平超过一般人。但是实际上过度交易带来频繁失误, 股票投资中也是短线最难, 多做多错。本世纪最悲惨的个案, 是被誉为 20 世纪初期华尔街最伟大的股票和期货投机人利弗莫尔(Jesse Liv ermo re 1877-1940), 1925 年时他个人资产已超过2500 万美元、拥有私人飞机, 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但因过度交易、屡屡失手、前功尽弃, 还背负226 万美元的巨额债务, 直到他申请破产时个人资产只有18 万美元, 绝望中自杀离世。
从以上种种实例研究中, 我们可以看到过度自信、过度交易的弊端。行为金融学认为, 投资者由于过度自信, 认为自己掌握了带来高收益的信息, 相信自己能够把握股票的走向, 通过交易能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率, 因此导致大量过度交易的产生。
三、有界理性
如果传统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成立, 那么人们就不可能出现上述这些认知偏差, 市场上也不会发生如此多的异常现象。其实这一假设本身就存在问题, 因为人类的理性并非不受任何约束, 并且认知能力也不是无限的。基于对人类理性有限性的认识, 1972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界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理论。人类进行长期系列行为规划的能力受到制约, 决策受到时间、计算能力的限制。在现实社会中, 人类既没有足够的理智, 也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发现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造成投资者有限理性的原因主要为三个方面:
第一、有限的投资者生理、心理能力。赫伯特认为, 因为个体的心理能力, 特别是计算预测能力是有限的, 因此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理性方面的努力不可能达到完美的标准。这种生
理、心理上的有限性导致人类及其决策过程, 并不像传统理性经济人所假设的那样具有完全的理性。例如, 当投资者情绪失控, 抓住一点, 不及其余, 任意夸大, 走向极端, 一旦上涨都是利好, 一旦下跌都是利空, 暴涨热昏, 容易造成高位顶部追涨满仓而套牢;暴跌吓昏, 低位底部杀跌空仓踏空等。
第二、复杂的投资环境。实际的投资环境存在很大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 因此作出的决策也并不明确。同样现实中的决策环境与所假设的环境不一样。赫伯特认为经济环境由于过多的相关与无关信息而变得复杂, 所以决策环境表现为模糊与不确定。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不断地同周围环境发生互动, 同时受到的约束与获得的机会也会不断变更。证券市场的指数、股价涨跌矛盾运动的过程、特点同样需要分析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国家宏观调控, 资金流动性,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基本面等,这些因素本身已经够错综复杂, 动态变化, 反复无常, 再加上出乎意料的重大突发事件就容易使投资者惊慌 失措, 做错方向。
第三、大量的无关信息。作为信息接收者, 投资者受到太多无关信息的困扰, 分散他有限的注意力。当信息过量, 又缺乏有效的关键信息时, 信息量超过决策者的处理能力, 客观上人们不得不去关注这些信息,同时这些无关信息又消耗了他有限的注意力。信息材料是人们判断决策的依据。当信息如浪潮般汹涌而来时, 让人目不暇接, 没有时间、方法进行正确选择与判断。对同一市场上同一时间的同一股票, 看涨的人推荐买进, 而悲观的人则看空卖出, 大家各执一词, 证券市场上几乎天天都有换筹、调仓的建议, 这样就使缺乏主见、心神不定的投资者失去方向、反复折腾, 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和受损风险。因此, 赫伯特认为信息接受者应该学会甄别外界各种信息的真伪和重要性, 及时作出正确判断。有界理性帮助我们理解了一些证券投资中的反常行为, 可见在有限的心理、生理能力条件下, 面对多变的环境, 投资决策很容易出现各种偏差。
证券投资是一个综合过程, 先天和后天因素都在其中影响着投资者的思考和决策, 比如先天禀赋、知识、社会经历、环境等都有可能带来行为偏差。借助心理学来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 为我们理解金融市场中的证券投资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尽管作为新兴学科尚有不足之处, 有待完善, 但用行为金融学来分析投资行为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通过揭示心理因素诸如过度自信、有限理性等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投资者的情绪, 左右他们的判断, 让我们明白那些平时看来微不足道的心理暗示所产生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力。世界上并没有完全理性的人, 大家往往在投资时 跟着感觉!, 违反常理出牌, 才会出现高吸低抛这样的反向操作。
正确认识这些心理因素对投资者的影响, 如何克服不利因素, 如羊群效应下的从众行为、过度交易对投资者的干扰, 及时纠正投资行为的失误, 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独立思考、主见、定力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才是这里所倡导的理性的投资态度。
参考文献:
作者/ 黄 兢
师幼互动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其动态过程,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实践中许多教师开始有意识地通过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然而,对师幼互动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也发现,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的影响,不少教师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行为往往出现一些偏差,在自觉不自觉中造成了幼儿许多不必要的消极体验,给幼儿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一、冷漠
案例:集体教育活动前夕。教师正忙于活动前的准备,边为幼儿发操作材料,边组织幼儿如厕、盥洗,教室里有点嘈杂,倩倩小朋友经过老师跟前,停下来开心地和老师说:“×老师,昨天,我和妈妈去华地百货买东西,还看到你的。”老师边发操作材料,边催促道:“快,快去小便。”倩倩小朋友还想和老师说什么,看到老师不理,噘起小嘴巴,悻悻地走开了。接下来在这位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聪明的倩倩小朋友听讲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教师对幼儿发出的互动信号表现出冷漠的态度,采用拒绝、不理会的方式应答,使得幼儿高兴而来不满而去。这种状况时有发生,教师或过于专注自己的教育教学,或忙于应付各种事务,忽视幼儿,对幼儿缺乏应有的热情。重知识传授,轻情感交流,这种偏差极易造成师幼间的相互疏远。“亲其师而信其道”,师幼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幼间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教师切不可忽视。
二、控制
案例:中午幼儿午睡时间。进入寝室,幼儿边脱衣服边说话,个别较调皮的幼儿,趁机打闹嬉笑,教师见状眉头一皱,提高嗓门厉声道:“请安静,甭吵了,谁再说话,请他出去。”幼儿听后,立刻安静下来,陆续上床午睡不再吵闹。过了一会儿,调皮的成成和涛涛又开始讲悄悄话,教师再次动怒,走到跟前小声而严厉地说:“不想睡,是不是?起来!”经老师这一训斥,两位小朋友不敢再说话闭目入睡。
教师对幼儿发出以约束纪律为目的的`互动信号,主要采用训斥、威吓的方式,来控制幼儿的行为使之合乎规范。出现这种互动行为,主要因为教师对教育的复杂性缺乏相应有效的策略,对幼儿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期待,将教育等同于训练,表面上看效果不错,迫于压力幼儿不得不从。然而长期如此,忽视幼儿的精神成长,不利于幼儿从他律走向自律,教师慎用。
三、告诉
案例:区域活动时间。美工区有几位小朋友正在专心地画画,珉珉小朋友在画一幅“蜘蛛织网”的图画。画面中间画了一只大蜘蛛,四周画满蜘蛛网,老师走到珉珉跟前,看看画,感觉画面似乎单调了一些,就对他说:“在蜘蛛网上画几个小虫子,这儿画个小蚊子、这边再画个苍蝇。”珉珉听完老师的话,开始画蚊子和苍蝇,画完后老师又看了看说:“把画面用好看的颜色涂起来。”听后珉珉开始为画面着色,画了一幅让老师感到满意的作品。
指导活动时,采取急功近利的方式直接告诉幼儿,使互动变成教师的单向作用。教师过于重视教育的结果,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发现、自我学习,是导致这一状况存在的根本原因。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简单的告诉,不需要幼儿太多的思考与探索,被动机械地接受,最终将使幼儿失去大胆想象和创造的能力。教育中教师应少一些告诉,多一些启发和引导。
四、抱怨
案例:户外体育活动结束时。小朋友开始收拾各种小型体育活动器械,将自己玩的跳绳、高跷、皮球、羽毛球拍等物品,整理好分别放到指定的篮筐里,一些幼儿边走边玩,拖着长长的绳子往篮筐里一放就走开了,还有的小朋友看到放玩具的人多往边上一丢就跑掉了,活动器械散满一地,教师走上前不满地说:“不知讲过多少次了,到现在还不会收。”一些小朋友听后赶快溜走了,留下几个能干的小朋友帮助收拾玩具。
看到幼儿没能达到自己预想的要求,教师产生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以消极抱怨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了解不够,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消极的抱怨易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采用逃避的方式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教育中教师应多一份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勿须抱怨。
五、放任
案例:数学操作活动时。教师向幼儿介绍了小组操作活动的内容及规则,幼儿分组进行多种形式的操作练习,拿着数学操作卡,部分幼儿不知怎么做,有的询问坐在自己旁边的小朋友,有的东张西望不知所措,还有的拿起笔随便乱写,教室里乱哄哄的,教师不时地提醒幼儿:“不要讲话,快做作业。”过了一会儿,教室里安静了许多,老师漫无目的、轻松地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幼儿则自由操作。
幼儿活动时,教师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游离于活动以外或参与程度不高,对幼儿的活动不作实质性的指导。这种现象常存在于游戏以及操作为主的活动之中。教师片面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忽视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活动流于形式,教师放掉了许多可贵的机会,使幼儿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与帮助,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幼儿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切不可等闲视之。
六、忽视
案例:中午午餐过后。老师带小朋友到户外小花园散步,浩浩小朋友在草丛、树根旁,发现了一只小蜗牛,惊奇地叫道:“这儿有只小蜗牛。”许多小朋友围了过去,叽叽喳喳地看着、说着,围在外圈的小朋友没看到小蜗牛,迫不及待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我也想看小蜗牛。” “我也想找小蜗牛。”老师安慰幼儿道:“小蜗牛有什么好看的。”然后摇摇铃鼓,叫大家排队,有几个小朋友不愿排队,老师看到后忙说:“赶快排队,下次老师带你们来找小蜗牛。”
教师过于机械地执行活动计划,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不敏感,忽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错过生成活动的最佳教育契机。这是由于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幼儿感兴趣或关注的对象应该随时成为我们的活教材,这是课程生成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职责在于支持和引导幼儿的发展,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努力形成教育敏感,切莫错过教育良机。
1. 偏差行为与网络偏差行为的概述。
偏差行为的定义是指在规范的社会中出现的一种行为现象,它违背了社会的规范行为甚至是违反了国家的法律行为。偏差行为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社会的不良风气或是社会教育不当造成的。网络偏差行为有了条件的限制,它偏离了社会的规范行为,通过网络的环境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由于网络的虚幻性和人们的心理变化容易产生网络偏差行为,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更易常见。
2.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表现。
由于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心理素质并不是非常的高,他们容易依赖网络产生强大的网络偏差行为,他们的偏差行为主要分为一般偏差行为和严重偏差行为。一般网络偏差行为是大学生违反了社会的行为规范,他们可能是通过网络来传播不良的信息,违反了社会的道德性,或者将网络视为生活的场所放弃自己的学业,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另一种的偏差行为就是严重偏差行为,它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表现严重触犯法律约束的底线,有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各种交易或者是成为黑客盗取国家性质的机密,他们的行为严重违反法律的限制构成犯罪行为。综合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的表现,我们必须针对这一现象找出原因并做出正确的解决措施帮助大学生们走上正常的社会道路,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心理需求关系的分析
现在有许多的大学生将大学学习的时间放在了玩乐上,特别是网络上,因为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的时间,他们会过度地依赖网络,在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里得到更多的满足。大学生产生的网络偏差行为就和他们的心理需求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1. 大学生的好奇心理。现在的大学生由于拥有好的生活条件就会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想探索世界中的许多未知。但是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空间是有限制的,感觉每天都会过着重复的生活,大学生都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就会将学习的热情投入到网络中。网络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将世界连接在一起,而且网络的更新时间总是超前的,网络给大学生寻求未知提供帮助,网络的魅力使得学生充满能量并且能够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这样学生就会过度依赖网络甚至无法自拔。
2. 大学生的自我心理。
现在有许多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好胜心理,当遇到不舒心的事情时就会容易发脾气,想要寻求一个渠道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网络就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绽放自己的光彩。网络上有许多的游戏就会使得大学生们沉沦,有的学生在游戏中战胜所有的网友时,自己就会变得更加高傲,网络正是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不断地升级游戏,使得学生们不断投入更多的时间来挑战证明自己强大。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容易陷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甚至是做出更加过激的行为违反社会的行为规范。
3. 大学生的自卑心理。
有的人会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不如别人,自己缺乏信心就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敢和他人交流,因此网络给这些学生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自卑的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找到安慰,可以找到自己所谓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中自己可以任意地说话都不会有人来嘲笑自己,这样他们就会躲避现实的世界活在虚拟的网络里,久而久之就会在虚幻的世界里迷失自我再也走不出网络的世界。
综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网络偏差行为的出现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一方面会引发学生怀疑周围的一切不相信任何人。因为有的学生长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一旦他受到欺骗就会把这种心理带到现实生活中,在遇到困难时即使是好朋友伸出援助之手,自己也会感觉他是不怀好意地不相信朋友,最终导致身边的朋友离自己而去。另一方面就是严重扭曲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引领自己走上社会的不归路。网络的最大优点就是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网络中自己发表言论不会受到任何的惩罚,再加上学生的思维理智能力有限制,他们会在网络中肆意妄为传播言论,同时自己的思想也会被洗脑接受歪曲的思想,最终做出违反社会规范与道德的行为,甚至是破坏国家的和谐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出现的网络偏差行为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应该了解现代大学生的内心做出详细科学的措施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三、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
任何的事物都是双面的,网络也不除外,因此我们就要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大学生的网络心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最大的努力发掘网络的优势资源为广大大学生提供资源,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抵制网络的诱惑,引导他们健康正常利用网络。
1. 加强网络的管理与监督。
由于网络覆盖的范围比较广,社会的许多发展都得益于网络,我们不能限制大学生使用网络阻碍他们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但是我们可以加强管理,建立起监督体制宣扬正确使用网络。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起监督检查大队,只要是学生在网络上做出违背社会的规范道德行为,就要做出警告和处罚的措施,并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另一方面大学生从自身做起,可以在校园中做网络的宣传活动,传播网络成瘾和网络偏差行为给自身带来的危害,倡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等加强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
2. 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双重重视。
网络不仅会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会给人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既要注重知识的教育也要兼顾心理的教育。学校方面可以开展网络教育的课程,教授老师们在课堂上正确形象讲解网络的双面性,教导学生们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对网络的认知度。同时还要开展心理教育,有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时,自己解决的渠道就是沉浸在网络上,因为网络的虚拟会给他带来满足和刺激,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带领他们咨询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教育,采取适当科学的方法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复杂的社会是瞬息万变的,我们经历的事情也在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阻碍我们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各种的烦恼,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适当调节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克服困扰。学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课程,帮助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们的道德修养水平,这样学生就会在网络上合理利用资源,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四、总结
我们生活在网络发达的时代,网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网络带来的影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综合上面的阐述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对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自身、学校、社会甚至是国家都要注重网络行为的教育。作为合格的大学生要以身作则,学会如何健康规范使用网络,在网络上不散播不良的信息规范用语,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对于学校要大力弘扬文化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提升网络使用的安全性;社会是光彩陆离的,要加强社会的执法力度,面对损害社会和谐的行为要予以惩罚提升人们的规范水平;国家层面要加大法律监督,对于损害国家的行为要严惩,同时还要大力宣扬法律知识使得大学生们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性,加强法律建设等都会提升规范的认知度。总之,面对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要予以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规范他们的行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地提升,许多大学生接触到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他们将大把的时间都放在了网络上应对网络产生依赖的行为,对待事物产生偏差的行为心理逐渐变得不健康,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种社会现象正确分析并做出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促使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心理分析
参考文献
[1]雷雳.李冬梅.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2008,(4):101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p://tech.sina.com.cn/focus/cnnic20/2007.7.
[3]邓泽球,张桂群.论网络虚拟人格[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2):33-35.
1.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对青少年偏差行为形成的影响
个体从出生伊始就浸润在家庭的教育氛围之中,直至青年前期的大部分生活都在家庭中度过。血缘遗传与长期的共同生活影响互动,使父母和子女间建立了最为密切的亲子关系。在此环境中,父母的行为举止、言传身教如细雨润物般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这种潜移默化的非正式影响,对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力量和后果无疑是巨大的。
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体现在诸多方面,例如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内容等都能够对偏差行为的形成产生作用。这些方面的负性影响最终聚焦为一点,就是未能帮助青少年建立一份健康的超我良心,从而使青少年因内心屏障的缺乏、轻忽、动摇导致偏差行为发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本我即无意识,由原始的欲望和本能、冲动构成;自我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借助后天的学习,通过与周遭环境的接触形成和发展起来;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是社会禁忌、准则、规范在人心理上的反映,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此形成主要通过父母教养在家庭内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成个人道德良知,在人格形成的早期即五六岁时就已初步建立。人格中的三个部分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力量,当三种力量保持平衡与和谐时,人格是健康的。偏差行为所以产生,就是因为形成了薄弱的超我或者越轨的超我。前者意指个体未能习得社会规则,因而超我无力、无法控制本我的冲动而出现偏差行为,挣脱心理冲突,获得直接的满足快乐。后者则指个体不仅未能习得正确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反而汲取了反社会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因而在没有心理冲突、没有罪恶感的状态下产生伤害社会的偏差行为。例如,我们经常看到:儿童喜爱同伴的玩具不愿归还,双方因此发生争执哭闹,母亲往往会鼓励孩子把玩具还给对方,并告诉自己的孩子,这是别人的东西,用完应该还给别人,孩子做到了受到夸奖,做不到则受批评。在生活琐屑的点点滴滴中,父母与儿童的互动结果已在轻松随意中将社会的规则传递给了子女,当道德的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在以后的生活实例中一旦触犯社会规则或禁忌,必然会产生内心的冲突而受到超我良心的惩罚。社会学习与控制理论又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暴力的家庭容易滋生暴力。在问题家庭中,青少年长期目睹父母打闹或受到父母打骂,很容易模仿父母的行为而习得打架斗殴,形成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并且逐步地体会到了这种方式“立竿见影”的有效性。总结起来,家庭中或者因为父母自身有不良行为,以及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出现偏差,因而不能将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传继给子女,反而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反社会的即非亲社会的规范,形成偏激的人生态度和固着化的思维方式;或者因为父母忙于生计和事业,因为父母婚姻草率陷入自身的情绪困扰等等,使他们自己缺乏能力、没有精力和时间完成对子女的教育任务,对子女采取放任的、不负责任的教养态度。导致这样家庭的孩子因家庭教育功能的丧失,个人在成长中只能以自发的、朴素的、本能的方式理解社会的人和事,没有父母榜样的引导,没有系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建构,没有正确全面的是非善恶标准,没有通透健康的人生态度,进而在偏激情绪支配下,在稀里糊涂中接受不良的或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产生偏差行为。由此可见,成长中的个体因模仿力强、辨别是非能力差、对社会认知甚浅,其正常的社会化进程深受父母家庭的强烈影响。
2.家庭情感功能的缺陷对青少年偏差行为形成的影响
满足情感需要是家庭的又一重要功能。家庭情感功能的正常发挥,可以让个体拥有一袭让心灵休憩的港湾,让个体获得安全感、获得爱和自尊的满足。以血源关系为纽带建立的亲子关系,在充满深沉而纯洁的爱的天性滋润下,在家庭成员彼此间良好的情感互动和人际沟通中,培养出的孩子情绪稳定,没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关爱别人,遇事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体察别人的情感。人格健康的孩子对家庭的安全型依恋较强,不会轻易背弃社会规则,因为,“当孩子在面临诱惑、或是在艰难的处境面前,父母就能够出现在孩子的心中,会成为约束其不良行为的内在力量。”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情感功能没有正常发挥与青少年偏差行为关系极其密切。首先,家庭情感功能的缺陷表现在爱的缺失。因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或是父母爱的表达不足,使青少年产生爱的缺失感,未能充分体验到家庭的温情而关闭心门,变得冷漠而无助。缺少了家庭情感的有力支持,青少年就会成为内心虚弱的个体,进而引发认知上的混乱,极需要到外界环境去寻求温情,需要借助于其他的人、物或事情来寻求力量,与家庭传统的依恋也因此减弱。在此情况下,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文化影响而成为边缘少年。
其次,家庭情感功能的缺陷表现在爱的过度。这种现象在很多家庭都能看到,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子女被家庭视为“太上皇”,在家庭中处于优越的地位。父母在物质、精神、生活上对子女有求必应,为子女提供无所不在的帮助和照应,造成亲情过剩。久而久之,因一切来得太过容易,孩子就会觉得接受给予是理所当然的,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特征。这种溺爱的教育方式,使子女没有学会爱,不会爱别人,甚至变得冷漠和自私,不会移情,不会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的关系,造成生活中的低能,在人生中遭受很多挫败而无力承受,容易放任自己的情绪,甚至产生自卑心态,进而引发偏差行为。
最后,家庭情感功能的缺陷还表现为爱的负重。如果说,爱的缺失和爱的过度曾经受到过研究者的普遍关注,那么,爱的负重则一直受到我们的忽视但恰恰出现在很多的现代家庭中。对此,结构式家庭心理治疗有着精僻的阐述。家庭是有其内在结构的,这些结构的成份是一些家庭次系统,分别是夫妻次系统、父母次系统、亲子次系统及兄弟姐妹次系统。在家庭次系统之间必须有清晰的界限,次系统中的成员特别是夫妻次系统中的丈夫和妻子必须有良好的联盟,共同行使他们做父母的权力。如果家庭不同系统界限之间过于纠缠或疏离,家庭便会丧失功能,导致出现“三角关系症结”。孩子在这样的三角中,内外力极度不均衡,心理极易被扭曲。例如,在有些家庭中,父亲因工作繁忙或有了新的感情追求而表现为疏离家庭,母亲常常会倾向于拉住孩子,以取得三角关系的平衡。这样孩子出于对母亲忠诚的爱,往往背负起本不该由他背负的责任,即承担起“丈夫”的角色,这样势必会给成长中的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心理冲突,偏差行为由此产生。更有些青少年,出于对家庭、对父母的爱,亦背负起沉重的责任,尽全力想拉回父亲回归原有的位置,甚至于不惜用实施偏差行为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重视,力图回复家庭的平衡。当他用尽各种方法都不能如愿时,有些孩子就会滋生怨恨和自卑心理,潜意识中产生一份绝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资格享受幸福的人生。在如此心态之下,这些孩子便容易自暴自弃,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偏差行为亦由此产生。
二、优化家庭功能,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偏差行为
鉴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为了培养出学生适应社会的健康人格,减少偏差行为的产生,我们应该从改善家庭环境、优化家庭功能方面着手,因为这是我们可以掌控的事情,是我们能够并且必须迫切要做的事情。
1.加强沟通,提高家庭的亲密度
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普遍感到“关心理解少”,与家庭的“沟通较少,愉快沟通和表达感受较差”,说明他们的亲子感情交流少,沟通阻塞。因此,一要加强沟通时间,二要有正确的沟通方式。父母要多给予孩子点时间,尽可能多地与孩子相处,让孩子体会到更多亲情的温暖。即使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也要给孩子一份轻松的心态,不要让孩子背负起沉重的责任。多以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子女谈心,不要让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子之心,在满足孩子物质需要的同时,更要注意和重视孩子的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即使惩罚也要富于情感性,要伴随合理的解释,让他在明白“禁止做什么”的同时,也能明确“鼓励做什么”。通过这些,将爱永驻家庭,让孩子能找到家的感觉。
2.全面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以培养健全的人格
首先,家长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树立追求新知和探求真理的精神,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其次,家长要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品格,增强自身对国家、对事业的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按照正确的导向和社会的需求去教育、培养孩子。最后,家长还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改进家庭的教育方法,加强与学校社会的合作,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教咨询中心等教育资源,提高家庭的教育质量与水准。
参考文献
[1] 邹泓等.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
[2] 吴鹏森.犯罪社会学.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3] 特拉维斯.赫希著.少年犯罪原因探讨.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
[4] 周朝英.结构式家庭心理治疗在问题青少年矫治中的应用.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1).
【行为偏差学生】推荐阅读:
行为偏差帮教方案12-05
行为偏差生帮教经验07-24
指标偏差原因分析10-06
处理学生问题行为11-02
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06-03
学生行为规范教育06-12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周06-20
高效课堂学生行为准则09-24
学生行为习惯汇报工作11-17
如何培养学生行为习惯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