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检察机关的政治工作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做好检察机关的政治工作(通用10篇)

如何做好检察机关的政治工作 篇1

发表时间:2009-11-29 04:04 阅读次数:767 所属分类:酒后瞎讲 标签:

一、集中力量抓大事。

要集中政工人员的力量,积极争取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高度重视政治工作,切实履行起“一岗双责”的应尽责任,齐心协力抓好检察政治工作中的大事。抓哪些大事呢?

1、抓规范化建设。要把规范化建设作为检察政治工作的总抓手,是因为各项工作只有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2、抓思想政治工作。重点是抓好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使每一个党员都能在学习工作中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显现出来,在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来,在非常时期能够经得起严峻考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摸准新形势下检察干警的思想状况,积极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细,真正起到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理顺情绪,调动干警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3、抓班子建设。政工部门在抓班子建设方面作为有限,但绝不能因为作为有限而不去作为或无所作为。政工部门同志要在班子建设中给党组书记当好参谋助手。同样是当参谋,但不同的参谋作为大不相同。公道正派的参谋、说真话、说实话的参谋是我们所倡导的、所喜爱的;看眼色行事、不敢说真话、不敢说实话、不说公道话的参谋是我们所摒弃的、所厌恶的。党组书记在班子建设中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对人对事一定要出以公心,平等待人,真诚待人。要有务实民主的作风,有推功揽过的胸怀。作为“一把手”,处事待人举足轻重。即便不是太大的失误,也会产生不可小觑的后果。由于地位重要,地位特殊,“一把手”认错难,改错难。但正因其难,方显出错而能改的难能可贵。“一把手”不掩过饰非,勇于认错改错,是富有自信心、责任心的表现,更是能力和威信由此而强化的关键。“一把手”对各项工作应做到既总揽又不包揽,既放手又不撒手。要抓大事、办实事、把方向、重协调、作表率,不可事必躬亲,不要包办副职的工作,努力做到指导而不包办。当然在重大问题上该干预的必须干预,该纠正的必须纠正。讲民主不是大撒手。作为副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有清醒的配合意识。要充分认识到检察机关内部的领导体制,是检察长领导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体制。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副检察长和党组其他成员都要自觉维护“一把手”的威信,自觉服从“一把手”的领导,自觉当好“一把手”的助手,自觉为“一把手”分忧解劳。班子成员之间要多交心、多沟通,真正做到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肝胆相照、工作上密切配合,生活上互相关心。领导班子的团结很重要。如果班子不团结,我们的事业必定受损。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加强团结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问题、大局问题。闹不团结就是不讲政治,不顾大局”。希望各基层院一把手一定要竭尽全力搞好班子团结。同时还要接受班子成员与中层干部之间的团结、干警之间的团结。团结出工作质量、出效率、出业绩、出干部。一个班子、一个部门要做到目标相同、工作同步、困难同当。无益之争退一步天高地阔,有碍团结让三分义重情长。

4、抓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是我们做好检察业务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在这方面需要三管齐下:一是要积极争取党委组织部门的支持,想方设法优化队伍结构。按照《检察官法》的有关规定,严把检察队伍“入口”,不该进的人一定要顶住,一定要把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用在经过招考的优秀大学生身上。二是要大力倡导自学之风,大力推进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一个不愿自学、不善自学的人,机关再给他花多少钱,也难以培养出高素质来。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关键是在本人要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伟大领袖毛主席毕业于师范学校,但他一生手不释卷,集多方面才华于一身,恐怕是现今许多博士生、硕士生难以望其项背的。所以我劝同志们在提高个人素质上不要过分依赖机关培训,而是要舍得个人投资,多买书、多看书、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多练笔。我相信,只要这样做,一定会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三是要把握好用人导向,匡正用人风气。江泽民同志指出:“选准用好一个人,就等于树立一面旗帜。”我们在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上,一定要本着对党的事业负责、对检察事业负责的态度、大胆启用那些政治立场坚定、法律业务精通、道德品质高尚、工作实绩突出、善抓敢管工作、有独挡一面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有为了党的事业、敢于除破论资排辈的胸怀和气魄。讲资历而不唯资历,重学历而不唯学历,关键是看其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工作水平。对年轻干部既要压担子,让其经受锻炼和考验,但该启用的也要及时启用。这样做,对工作有利,对事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为政之道,要在得人。我们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只有把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较快较多地用起来,才会带动全市检察干警奋发自学、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争做学者型检察官的良好风气。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领导干部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要用崇高的理想、高尚的精神、真挚的感情引导和激励各种人才为检察事业建功立业。有一位领导干部曾经讲过,为官一任,选好人、用准人、培养一批人,带出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的好队伍是最大的政绩。

5、抓检察宣传工作。刘少奇同志曾经指出:“宣传工作应该走在一切工作的前面”。一个具有全局意识的领导者都非常重视宣传工作。随着民主政治和司法文明的推进,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越来越成为一项必须增大透明度的社会性工作,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为了解和监督。要求做好宣传工作,绝不是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不务正业、哗众取宠;相反,它是人民检察院应尽的法律义务。做好宣传工作,具有激励干警奋发向上、扩大案源,促进人民群众理解支持检察工作等多方面的作用。政工部门的同志要搞好宣传规划,协调、带动全院同志积极开展宣传工作,鼓励干警多投稿、多写稿,努力把检察宣传工作搞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二、雷厉风行办实事。检察政治工作涉及面广,要想抓好以上五件大事,必须通过抓具体实事一件件地去落实,而且我市检察政治工作的范围不只局限于上述五件大事,还包括机关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检察文化建设和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工、青、妇工作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去抓规划、抓协调、抓督促、抓落实。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必须培养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办实事的问题要注意五个方面:

一是政工人员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检察政治工作说到底是为检察业务服务的。虽然政工部门的同志从事部分领导和管理工作,但领导也是服务,管理也是服务。我们每一个政工人员都不能以领导者或管理者自居,要热心地、真诚地、及时地为党组服务,为广大干警服务,为业务工作服务。李瑞环同志曾经讲过:“领导的威信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宣传吹不出来,靠耍小聪明骗不出来,只有全心全意地、尽心竭力地坚持为人民办实事,才能逐步树立起来。”这句话对我们每一位从事政工工作的同志包括各级领导同志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 是办实事要分清轻重缓急,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量力而行。

三是对每年要办哪些实事要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安排、能规范的要尽量规范化。

四是要尽最大努力办好实事,经过努力办不成的,也要说明原因,求得领导和同志们的谅解,绝不能把实事办坏办砸,否则不如不办。

五是办实事也要掌握政策法律,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三、善于创新谋发展。检察政治工作需要创新的地方很多,比如如何进一步搞好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紧密结合;如何加强对干警德能勤绩廉的经常性考察;如何进一步完善队伍建设领导责任制、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如何进一步把思想政治工作搞得卓有成效;如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确保公正执法的长效机制;如何进一步推进检察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调研、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政工部门的同志不能完全陷入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要忙里抽闲,思考问题,特别要善于联系现实,着眼长远,思考一些有利于推动检察工作长远健康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并积极付诸于探索实践。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敢于实践,善于创新,我市的检察政治工作一定会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四、公道正派树新风。要真正从内心深处打牢公道正派的职业道德理念,对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要求,主动查找个人政治、思想、作风及工作方面的不足,真正做到政治上清醒坚定,思想上坦荡磊落,作风上廉洁务实,堂堂正正做人,正正派派做事;对人对事出以公心,不计私怨,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在检察政工部门要营造讲党性、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的浓厚政治风气;要营造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公道正派、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干事业风气;要营造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善于钻研、善于总结提高的学习研究风气;要营造团结和睦、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关心、热爱集体、珍惜荣誉的团结风气。只要我们政工部门的同志们齐心协力,和衷共济,一定会把两级院政工部门建设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正、纪律最严、形象最好、工作最出色、党组和干警最信任”的部门。

如何做好检察机关的政治工作 篇2

一、提高认识, 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作为生活、工作在群众中间的检察干部, 要明白“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 我们在群众心里的份量就有多重”的道理, 牢记身边的群众是我们工作服务的对象。为群众服务, 是党的宗旨, 也是我们检察官的职责, 所以, 做群众工作要牢固树立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念, 检察权来自人民、属于人民的观念, 检察工作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观念。

周永康同志指出:“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切实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弄懂“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正确认识和处理主与仆的关系, 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 人民给的权力只能为人民的利益而运作, 从心底里对人民群众满怀深情, 心存敬畏, 从思想上、立场上切实摆正公仆与主人的位置, 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心贴心、心交心, 做到感情上贴近群众, 思想上尊重群众, 行动上深入群众, 工作上依靠群众。这样, 才能真正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 进一步增进对群众的感情, 自觉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 甘当人民群众的公仆。

二、强化学习,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检察机关既是司法机关, 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检察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检察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坚持群众路线, 建设和谐检民关系, 是检察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 是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群众工作做好了, 才能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有威望和影响力, 才能使人民群众理解和支持检察工作。

周永康同志深刻指出, 提高执法能力, 最核心的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因此, 我们每一位检察官要强化学习,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以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做好群众工作。

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检察官要熟悉、掌握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在接待群众时, 要宣传政策, 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与群众交流时, 要体现尊重、平等;交谈中要通俗易懂, 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要把握好听、看、问的时机, 运用好语言艺术, 在恰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问题;说话要真诚, 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 合情合理又合法;要做到既要能说, 又要会说, 让群众能接受和信服, 达到既释疑解惑又有效化解矛盾的目的。

二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法律素养。检察官不仅要精通本职业务知识, 而且要熟悉检察机关的各项业务工作和工作流程, 同时, 对其它法律工作也要知晓, 对群众涉检信访、来访的问题要运用专业知识认真答复、细心解释, 对其它涉法涉诉上访的问题要提供法律咨询, 宣传法制, 建议群众通过正常途径依法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 维护自身利益。

三是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检察官要牢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在接待群众时, 要时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不能感情用事, 特别是群众情绪激动时, 一定要保持冷静、沉着, 说话要和蔼、亲切, 举止要大方、得体, 仪表要庄重、威严, 在群众面前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四是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要做好群众工作, 必须转变工作作风, 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现象, 切忌“冷、硬、横、推”, 要深入基层, 变“坐堂办案”为“带案下访”, 变“机械办案”为“理性办案”, 变“单纯执法”为“人性化执法”, 放下架子, 减少官气, 降低傲气, 消灭霸气, 真心实意地尊重群众, 理解群众, 关心群众, 多体谅群众的处境, 多想想群众的难处, 多帮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 对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一定要作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即使群众的诉求不合理, 也必须付诸一片真情, 做好耐心细致地思想工作。

三、立足本职, 突出群众工作重点

基层检察院处于群众工作的第一线, 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立足本职, 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 充分履行检察职能, 着力在群众新需求上下功夫。

一是着眼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需求, 不断加大打击犯罪的力度和诉讼监督力度。要加大打击刑事犯罪的力度。重点打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和抢劫、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以及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犯罪,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加大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的力度。严肃查办社会保障、征地拆迁、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领域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 依法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刑讯逼供、非法拘禁、破坏选举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坚决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犯罪案件, 促进依法行政。结合办案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侵犯群众利益职务犯罪的发生。加大诉讼监督力度, 加强刑事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活动监督和民事行政检察监督, 重点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平等保护利益主体的权益。注意发现和查办执法不公背后的腐败案件, 提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公信力。

二是着眼群众对维护自身权益的新需求, 不断建立健全信访制度, 树立检察机关新形象。要正确看待信访群众的合理诉求和行为, 要从热情接待向解决问题转变, 不断完善涉检信访工作机制。坚持检察长包案责任制、首办责任制, 妥善处理群众诉求, 让群众在我们每一次接待中、每一句话中, 处理的每一起纠纷中, 感受到检察机关的热情, 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严格执行信访责任倒查制度, 对因违法办案、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恶劣影响的, 严肃追究责任。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被害人力所能及地实行个案救济或救助, 树立亲民、为民、护民的良好形象。

三是着眼群众对社会和谐的新需求, 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 努力化解社会矛盾。要严格落实高检院、省院关于各个执法办案环节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措施, 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 宽严相济, 区别对待。对于过失犯罪、未成年人犯罪、邻里纠纷或民事纠纷引起的轻伤害案件, 犯罪情节轻微的, 立足于教育挽救, 坚持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 依法起诉到法院的建议从宽处理。对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涉嫌刑事犯罪的, 坚持分化瓦解和打击少数、教育多数的原则, 避免扩大打击面, 激化社会矛盾。重视检察建议、社会化帮教等非刑罚手段的运用和刑事和解, 检调对接等检察改革工作, 防止因办案方式不当或单纯办案引发矛盾纠纷。

四、创新思路, 健全群众工作机制

检察机关加强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重点是推进延伸法律监督触角, 执法办案释法说理、法制宣传、检务公开等工作, 切实以机制创新提升参与社会管理和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一是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积极推进检力下沉、延伸检察工作触角, 充分发挥检察服务站的作用, 就地受理群众诉求, 提供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扎实开展“四进四访”活动, 结合检察职能开展结案释法、法制宣传, 为群众送温暖、送平安、送法律、送服务。

二是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积极开展举报周活动, 加强检察门户网站建设, 健全完善网上举报、申诉、投诉受理, 充分发挥“12309”举报电话的“六合一”功能, 方便群众表达诉求。坚持首办责任制和检察长接待日制度, 理顺信访案件分流、办理和答复机制, 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增强群众工作的实效性, 努力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建立健全答疑说理制度, 耐心做好答疑解惑、思想疏导工作。高度重视涉检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工作, 准确掌握事件发生的原因、发展态势以及群众诉求。

四是建立健全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机制, 重视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 与公安、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形成合力, 切实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司法保护。

五是进一步推行检务公开, 主动接受外部监督, 增强群众工作的开放性。积极推行检务公开, 认真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和案件回访工作, 听取群众对执法办案工作的意见。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风检纪监督员经常性联系制度, 认真落实人民监督员制度, 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 定期或不定期向人民群众公开检察机关的重要情况,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着力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摘要:检察机关做好群众工作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 基层检察机关要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突出群众工作重点、健全群众工作机制等方面做好工作。

检察机关如何做好网络安全工作 篇3

关键词:检察机关;信息网络安全;完善措施

伴随着检察机关科技强检的逐步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日趋普及极大的提高了检察事务的工作效率,但其安全性和互联性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如何在检察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下防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可控性、完整性、可用性,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一、检察机关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从2000年起步至今,经历了由点及面,由弱渐强的发展阶段,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信息一体化网络。随着“科技强检”进程的逐步深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往往容易造成网络系统的内部混乱,我们所要承受的威胁往往是毁灭性的。

(一)检察信息网络建设的现状

按照高检院“213”工程和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规范、统一应用软件和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目前全国省市级检察机关的二级专线网络已经逐步进入应用阶段,市级院与省级院以及省级院与高检院之间的专线电话、视频会议和计算机数据传输的“三网合一”也基本能够实现,而且一些技术较为先进的地区也率先完成了三级专线网络的搭建。

(二)检察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与面临的问题

检察信息系统是检察业务工作同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目前,检察机关已不同程度地将计算机作为办公、办案的必要辅助工具,检察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之几年前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检察业务软件、网络办公软件以及其他的辅助处理软件也普遍地应用于日常的工作之中。

二、构建网络信息化平台,全面实现检察业务工作规范化

检察机关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构建是时代的需要。肩负着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正的历史使命和崇高责任,现代检察工作对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这种要求,检察机关有必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更进一步促进检察业务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利用,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的需要。在检察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科学管理方式,发挥网络潜力和资源共享优势,通过信息化应用,实现网上流程化办案、网上监督和指挥,加快加案节奏。实现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处理大量的检察业务、检察政务、检察事务,提升检察工作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全方位地履行检察机关的各项职能。

检察机关网络信息化平台是将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网络通信、数据库管理以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各项检察工作中去,提高办案水平和工作效率,逐步实现办案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通过检察业务网络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实现上下级之间的工作监督和指导,促进检察工作在适用法律、处理结果等方面的一致性。在每个环节都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电子技术,保证检察业务准确性。全体检察人员要不断强化科技意识,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各个业务环节积极探索和实践,增强对检察科技的有效需求,促进检察科技工作的发展。通过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信息资源,同时,也要积极促进检察科技资源与社会的共享,加强执法监督,维护执法公平、公正。

三、加强基层检察机关信息网络保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人员管理,强化保密意识教育

领导务必高度重视对有关保密法规的学习和理解,要熟知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中安全保密的有关规定,牢固树立“保密无小事”的思想意识,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建设中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强化全体干警的保密意识,尤其对网络技术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保密知识教育.强化保密意识,增强正确认识和处理保密与办案、检务公开之间关系的能力。

(二)加强行政管理,建立安全防范机制

首先坚持技术层面的防范和行政管理并重的原则,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管理规定》,结合检察工作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管好网络。要禁止无关人员随便进出机房,建立健全出入工作间制度、计算机使用制度、启用信息源的口令、用户标识管理制度、信息介质管理、保密机和密钥管理等制度。二要在执行制度上下功夫。严格按照网络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狠抓规章制度落实,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坚决追查处理。切实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按职责实施管理。形成制度化、正规化的网络安全保密管理秩序。

(三)加大软硬件投入,抓好安全体系建设

硬件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石,硬件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和最根本的保证,没有硬件,也就没有信息系统;软件安全是信息安全的保证,软件是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和核心,没有软件,信息系统将无法运行。根据当前的网络状况、硬件设备和系统应用等情况,当务之急是分层数据集中存储、备份和恢复,对涉密的重要数据和资料完全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所用的存储设备单独放置。有了完整的数据备份,在系统遭到攻击或出现故障时才能保证不泄密、不失密,才能迅速恢复系统,才能正常使用网络开展工作。

(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安全防范水平

重视相应的法律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检察机关网络管理人员除了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还应该一个专业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是随时对网络进行维护,防止病毒、黑客程序以及各种恶意的入侵,处理系统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局域网的正常运作及信息安全,工作量十分庞大。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首要要保证质量,其次要保证数量。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并能及时掌握信息安全的最新技术。真正落实“网络安全,以人为本”的原则,定期派他们到外地学习、交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保密观念和责任心,使网络管理人员熟练通过计算机网络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四、总结

信息网络的安全建设关系到了检察机关的未来走势,面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只有不断地完善检察机关信息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才能使检察事业在新形势下更快的朝着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季辉.通过信息安全服务实现信息系统风险可控[J].信息网络安全,2010.5

如何做好检察机关的政治工作 篇4

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点思考 作者:严锋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10期

【摘要】目前,江西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拉开序幕,体现了我省对群众工作的重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不仅是党政机关的重要任务,也是司法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检察机关,应立足检察职能,将群众工作融入到检察工作当中。

【关键词】新形势;检察机关;群众工作

一、当前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检察机关及其检察干警片面的认为,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其职能定位是法律监督机关,履行的是打击刑事犯罪、诉讼监督等职能,群众工作与检察工作没有多大关系,甚至认为没有关系,就算有关联,稍微“顺带”下就可以了。

(二)工作措施不到位

在工作形式上,往往停留在传统的在电视、广播、报纸,或者通过宣传车和在特定的时间如法制宣传日做些法律宣传,接受群众举报,公布下检察工作性质、职能等,让群众多了解检察工作,真正把检察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让群众工作真正融入到检察工作的却很少。

(三)工作效果不明显

居于上面两点原因,一些检察机关及其检察干警在做群众工作时,常常走过场,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建立起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和完整体系,导致群众工作效果不明显。

二、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做好群众工作是检察机关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诉求逐步增强,相应体现在检察环节的工作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在检察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将群众工作纳入进来,与群众工作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做好检察工作。

(二)做好群众工作是新时期做好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同时强调,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做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察机关,自然也必须提高群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建立健全和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提高群众工作成效,以提升检察工作形象。

(三)开展群众工作是检察机关的法定义务

在许多相关法条中对群众工作都进行了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四)做好群众工作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方式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作为检察机关,更加必须坚持这一准则。所以在检察工作中首先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以是否做好群众工作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始终坚持秉公执法、廉洁自律,才能真正做到执法为民,树立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三、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一)立足检察职能,严厉打击犯罪,服务民生

认真履行好法律监督机关职责,充分行使检察权,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特别是涉及民生领域的各类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树立执法为民价值观

法律监督权源于人民,人民性是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这就要求在执法办案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执法为民贯穿于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执法监督

始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放在检察工作突出位置,加强检察机关内部执法监督,着重规范在审讯、搜查、扣押、冻结等环节办案行为;同时做好执法监督,不断促进依法办案、文明办案,有效杜绝在办案过程中对人民群众造成侵权,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违纪现象。

(四)深化检务公开

认真执行《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的意见》,依法向社会和人民群众公开与检察机关有关的活动和事项,大力推行“阳光检务”,提高执法透明度,以公开促公正,最大程度让社会群众了解检察工作,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着重处理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如何做好检察机关的政治工作 篇5

http://.cn 来源: 日期:2011-3-17 10:28:2

5***同志在全国政法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专题研讨班上深刻指出“执法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在政法机关的重要体现,是政法机关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当前,制约政法事业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瓶颈问题仍然是执法能力。提高执法能力,最核心的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古代贤人“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治国理念,也充分体现了政法工作维护人民权益的根本要求和目的,对于我们居安思危,巩固基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深远指导意义。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在依法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检察权过程中,群众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检察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表现着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的问题,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很有必要着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一、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检察工作中的群众是指检察工作服务依靠和接受监督的力量,具体包括社会组织、干部、普通劳动者等一切社会大众。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是检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对象广泛性、内容复杂性、时间随机性、方式多样性和结果双向性等特点。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是检察机关与检察干警的理念、意识、知识、技能、水平在群众工作中的综合体现,其内容非常丰富,宏观上包括服务群众、保护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依靠群众和接受群众监督等多方面的能力,微观上包括理性思维、公正执法、改革创新、驾驭和应对复杂局势,舆论与教育引导、民主决策、化解矛盾纠纷、利益协调、依法办事等方面的能力。

二、新形势下提高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提高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是践行党的宗旨、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切实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广泛争取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理解与支持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

(一)、检察机关的本质属性决定着检察机关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努力为人民服务”。检察机关是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检察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导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权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检察权。

(二)、检察机关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民生问题为主的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检察机关日益迫切的重大任务。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增强,各种矛盾纠纷更多地以诉讼形式不断地进入司法领域,这对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检察机关做好群众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刻现实意义。

(三)、检察机关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是其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当前,一方面由于少数检察干警群众观念淡薄,群众工作能力不高,严重脱离群众等不良问题和现象,降低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另一方面,仍有相当多的群众不了解检察机关的性质与职能。只有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加大宣传、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力度,让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检察机关,理解与支持检察工作,才能进一步增强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感召力,才能树立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三、当前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存在的不足与面临的新挑战

(一)、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在案件的处理上,征求群众意见不够;在工作要求和考核考评上,适应群众要求的内容少,脱离了现实社会的主流需求;另外相当多的基层检察院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各项业务工作压力大,而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警力又不足,不少检察干警经常超负荷工作,在精神上和体力上严重透支,队伍轮岗和交流机会又少,这些原因造成一些检察干警学不会群众语言,把握不了群众心理,掌握不住群众工作方法,有心无力做群众工作。

(二)检察机关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主要集中体现在:一是群众司法需求多样化带来的挑战;二是社会信息化特别是网络舆情的深入影响给检察群众工作带来的挑战;三是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给检察群众带来的挑战;这些挑战对检察队伍的法律素养、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期待。

四、提高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的路径

(一)、加强教育,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打牢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

以思想政治教育、检察职业道德教育为载体,开展群众观念教育,从思想、观念、态度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检察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检察权来自人民属于人民的观念,深刻认识到执法活动必须符合人民的意志、满足人民的要求、保护人民的权利。群众的要求是第一信号,群众的满意是第一标准。

(二)、准确把握群众司法需求,提高执法能力,确保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当前,检察机关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把握群众司法需求,并努力提高其执法能力:一是从快查办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维护社会利益分配和权利运行过程中的公正;二是着力监督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三是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全面把握、区别对待、当严则严,该宽则宽,促进社会和谐。四是提高包括法律运用、宣传说理、分析处理在内的综合执法能力。

(三)、创新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搭建联系群众的平台,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增强检察机关服务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在内部工作机制上:一是建立公开听证质询制度。对于涉及重大、疑难案件的矛盾纠纷,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社会各界人士和当事人及其亲属参加,进行公开的听证和质询。二是建立承诺答复制度。对于涉检矛盾纠纷,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检察机关与当事人签订书面协议,承诺在规定时间内对当事人提出的事项进行调查处理,并依照程序给予答复;当事人则承诺在检察机关调查处理期限内,不就同一问题重复或越级上访。在外部工作机制上:一是开展丰富的活动联系群众,直接面向群众了解其呼声,调节群众纠纷,提供各种法律服务。二是创新舆论宣传的工作方法,积极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三是积极主动征求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

(四)建立健全群众工作教育培训制度,为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供素质保证。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仅有做好群众工作的愿望而没有相应的素质能力,是难以做好群众工作的。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群众工作教育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增强检察干警沟通与服务群众的能力、快速反应与熟练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检察干警了解群众疾苦和掌握群众心理的能力,疏导群众情绪和化解群众内部矛盾纠纷的能力。

如何做好检察机关的政治工作 篇6

论文摘要

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新问题新矛盾日渐显露,做好机关各项工作,需要有一支作风过硬、思想坚定、能力突出的队伍作支撑,而打造这样一支队伍,既要强有力的思想教育作先导,又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作保障。

论文关键词 行政机关 思想政治工作 四对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做好此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新的发展形势下,做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工作实效,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注意处理好“四对关系”。

一、处理好“领导抓”与“抓领导”的关系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各级党委都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重视、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成为成熟的领导干部。”其实,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抓”和“抓领导”是一对客观存在的矛盾,因为领导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这显然是对立的;然而,只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就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地开展起来,出成效、出特色。

(一)要在加强领导上下功夫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活生生的社会个体,其性格丰富多彩,不可以一个标准来衡量。因而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上机关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与其他业务工作同步计划布置、同步督查考核、同步落实总结;要建立“一

1把手”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党委、工会等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机制;要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作为年终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真正以“领导抓”集聚工作合力。同时,领导干部要学会人性化管理,围绕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基层,联系实际,采取座谈、观察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状态和动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领导和群众人格平等,争取人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领导阶层特殊的作用。

(二)要在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毛病或者问题的人不是正常人,在领导干部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毛病和缺点,比如思想滑坡、脱离集体、个人主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和实效。长期下去,不仅给党的形象带来阴影,甚至负面影响,而且不利于其个人成长,甚至助长其走向违法乱纪以至犯罪的边缘。因此,必须将领导干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全面加强其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只有领导者做得正,才能在下属面前说话有底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否则,地位再高,也不会赢得群众的拥护。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比如,领导班子成员可以带头限制使用公车和遵守机关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外出及接待费用规定等就不失为一个“抓领导”的好办法。素质不是一天养成的,领导者也不是时刻保持高素质。提高素质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根据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水准的提高而有所提高。根据领导岗位、职责、时期的不同,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设置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有针对地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真正以“抓领导”的示范效应引领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良性运行。

二、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情况,高新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思想政治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一定范围蔓延,并寻找机会夺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信息传播渠道更加便捷,在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现代化手段和广阔空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扩大了负面信息的传播范围等。

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的系统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以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分类施教、启发诱导等,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实施起来已经不再那么富有成效,甚至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做好新时期的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对过去传统的做法,好的应继续继承和发扬,而一些陈旧、保守、不适应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应当扬弃,更重要的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从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

1.在教育内容上,不断拓展和丰富体现时代性要求、实践性特征的工作内容,注重将和谐的身心与人格、和谐共生的新型人际观、和谐的生态自然观、和谐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工作视野,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成功的案例,才能把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搞好搞活,体现人文关怀,彰显时代风采,追求机关效率,服务地方经济。可以想象,人的工作做好了,工作积极性上来了,服务并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必有很大空间。

2.在教育方法上,努力实现从“灌输性”向“启发性”

转变,学会“换位思考”,让机关领导干部真正成为下属的知音和朋友。随着国民教育程度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科学管理理论的丰富,过去那种工农式做派、一言堂作风、独裁式领导已经没有市场。我们要始终相信,智慧在民间。领导者学历再高,能力再强,影响力在大,也不可能独打天下。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是站不住脚跟的。因而,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要虚怀若谷,放下架子,充分运用科学理论,发挥情商感人的优势,坚持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相结合,针对每个职工的具体思想变化,摆事实、讲道理,把自上而下的训诫改为平等的谈话和交心,以真挚的感情对人,最大限度地提升职工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

3.在工作保障上,既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也要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影响作用;既要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者认真履行本职,也要发挥领导平易近人的示范效应;既要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和责任体系,也要加强载体、阵地、经费等保障功能,提供舞台,开展活动,不拘一格,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发挥整体效能。

三、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有“虚”的一面,也有“实”的一面,“虚”与“实”是相对的。一般说来,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以提高思想认识,实现工作目标,这就是解决思想问题,即“务虚”。然而,职工的很多思想问题其实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治本还在于解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务实”。这里也应该注意一点,如果认为只要解决了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职工的思想境界自然就提高了,这种看法也是不科学的,反而会把思想政治工作庸俗化、程式化,未必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做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选择是坚持“务实”与“务虚”相结合,既做好动员部署,又坚持真抓

实干;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境界,如此才能不断保持工作的先进性和实效性。

1.“务虚”方面,就是围绕中心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领域,总结新经验,定期研究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的思想状况,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思想教育,使职工认清形势,明确方向,不断增强工作的凝聚力。要多说、多讲、多谈,多与职工沟通交流,谈工作、谈生活、谈家庭,洞察职工思想动态,积极收集其对机关发展好的意见和建议,为职工发挥、实现自身价值提供舞台和空间。尤其是对于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进行教育引导。

2.“务实”方面,就是要量化、实化思想政治工作,积极营造人心思齐、人心思进,既紧张又活跃的工作环境,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多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办暖心事,解决职工在住房、看病、培训、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职工感受到机关大家庭的温暖,真正感觉到干事有动力、展示有舞台、发展有前景。

四、处理好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之所以要处理好这一对关系是因为,一方面,从当前形势看,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新问题、新矛盾日渐显露,做好机关各项工作需要有一支作风过硬、思想坚定、能力突出的队伍作支撑,然而打造这样的队伍,既要强有力的思想教育作先导,又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作保障。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虽然是重要的、有效的,但不是万能的,人们的某些错误思想和行为,由于种种因素也不是都能够通过思想教育来纠正和解决的。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使教育和其他手段相结合,特别是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把说服教育与严格管理、以德育人与行政法律手段有机统一起来,推动二者相互作

用,相得益彰。

(一)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再先进的理念,只能是理念,并不一定化为所有人的行动。而做好机关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却又是要把先进的理念付诸到行动中去。因此,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上级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尽快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有关法律法规和机关各项规章制度,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最终实现天人合一,和谐共建。

(二)能力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和培养

后天教育自古以来深受有识之士推赏,在历史上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新时代把思想教育内容融入到机关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各类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中有机地体现思想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既能提高管理水平,又能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力度。

如何做好检察机关的政治工作 篇7

(一)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检察机关及其检察干警片面的认为,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 其职能定位是法律监督机关, 履行的是打击刑事犯罪、诉讼监督等职能, 群众工作与检察工作没有多大关系, 甚至认为没有关系, 就算有关联, 稍微“顺带”下就可以了。

(二) 工作措施不到位

在工作形式上, 往往停留在传统的在电视、广播、报纸, 或者通过宣传车和在特定的时间如法制宣传日做些法律宣传, 接受群众举报, 公布下检察工作性质、职能等, 让群众多了解检察工作, 真正把检察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 让群众工作真正融入到检察工作的却很少。

(三) 工作效果不明显

居于上面两点原因, 一些检察机关及其检察干警在做群众工作时, 常常走过场, 工作流于形式, 没有建立起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和完整体系, 导致群众工作效果不明显。

二、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做好群众工作是检察机关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 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 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 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诉求逐步增强, 相应体现在检察环节的工作也越来越多, 这就要求在检察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将群众工作纳入进来, 与群众工作有效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做好检察工作。

(二) 做好群众工作是新时期做好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同时强调, 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做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察机关, 自然也必须提高群众工作的重视程度, 不断建立健全和创新群众工作机制, 提高群众工作成效, 以提升检察工作形象。

(三) 开展群众工作是检察机关的法定义务

在许多相关法条中对群众工作都进行了规定,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 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 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接受人民的监督, 努力为人民服务”。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贯彻执行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意见, 接受群众监督”。

(四) 做好群众工作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方式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 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作为检察机关, 更加必须坚持这一准则。所以在检察工作中首先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始终以是否做好群众工作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始终坚持秉公执法、廉洁自律, 才能真正做到执法为民, 树立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三、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一) 立足检察职能, 严厉打击犯罪, 服务民生

认真履行好法律监督机关职责, 充分行使检察权,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特别是涉及民生领域的各类犯罪,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 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 树立执法为民价值观

法律监督权源于人民,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这就要求在执法办案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把执法为民贯穿于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执法监督

始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放在检察工作突出位置, 加强检察机关内部执法监督, 着重规范在审讯、搜查、扣押、冻结等环节办案行为;同时做好执法监督, 不断促进依法办案、文明办案, 有效杜绝在办案过程中对人民群众造成侵权, 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违纪现象。

(四) 深化检务公开

认真执行《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的意见》, 依法向社会和人民群众公开与检察机关有关的活动和事项, 大力推行“阳光检务”, 提高执法透明度, 以公开促公正, 最大程度让社会群众了解检察工作, 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 着重处理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不断提高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重视程度, 把处理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放在工作突出位置, 认真分析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和症结, 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式, 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同时, 加强与公安、法院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积极发挥检察机关主导作用, 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摘要:目前, 江西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拉开序幕, 体现了我省对群众工作的重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不仅是党政机关的重要任务, 也是司法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检察机关, 应立足检察职能, 将群众工作融入到检察工作当中。

检察机关如何抓好保密工作浅析 篇8

一、抓组织,强机构

检察机关始终要把保密工作当作全年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提到议事日程,领导高度重视,带头参与,带头落实,带头自查,带头自警,牢固树立“保密工作无小事”理念,把保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一是要及时建立健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因地制宜、依法促进,落实制度、规范管理,定期检查、防患未然,与其它检察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组织、同考核、同验收。二是要实行保密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形成以党组为核心,书记亲自挂帅,办公室牵头,各部门负责人相互协作,全体人员积极参予的保密工作组织网络,确保保密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问,事事有人管,保障保密工作井然有序开展。三是要树立“安全是第一要务、预防是第一责任”的思想,把握主动,强化措施,创新实践,对保密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深度挖掘薄弱环节,制定和改进行之有效的措施,彻底消除泄密隐患。

二、抓队伍,强素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保密工作者处于保密工作的最前沿,直接负责和服务保密工作。要把“抓队伍,打基础,强素质”作为根本抓好抓实,下大力解决保密队伍良莠不齐、人员素质偏低等突出问题。在工作运行上,积极动员和组织检察人员参予保密,拓展防密渠道,整合各方资源,融合各方智慧,汇合各方力量,及时发现、控制和清除各类不安定因素,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格局。在工作重点上,严格遵守“保守党的机密、慎之又慎”的工作原则,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保密业务知识学习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努力打造一支精干的保密队伍。在人员素质上,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大学习、教育和培训力度,着力增强检察人员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保密意识,确保检察人员恪守保密守则,永远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本职。

三、抓制度,强管理

检察机关要高度重视保密工作规章制度的规范和落实,不断强化提醒、教育、问责三个环节的执行力,以“防泄密、保安全、促发展”为基础,加强部门协调,综合运用科技手段遏制泄密势头,建立全方位的防失泄密工作机制,确保保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一是重点人要重点管。突出重点对象,紧抓“人”这个重点不松手,对所有检察人员实行岗前培训、保密审批和岗前审查制度。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要与检察人员签订《保密责任书》,明确责任,提高检察人员自觉防范意识。每季度对重点人员进行跟踪问效,重点审查,对离退休、调离、辞职、辞退人员,全部纳入涉密载体统一清理范围,加大重点人员的管控力度。同时,要把保密安全工作与检察人员评优评先挂钩,严格执行计功行赏,激发检察人员参与保密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重点物要重点控。严格落实“四定”(定人、定机、定位、定责任),加強计算机的管理,及时设立系统防火墙、密码访问控制,保证计算机既正常运行,又安全又保密。尤其要不断完善对外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在互联网上公布信息严格审批,对外信息由主管领导签字后方可对外公布,切实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对U盘、复印机、传真机、加密机等涉密载体重点管理,统一登记编号入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和落实使用责任,严格执行涉密载体“五不准三保证一报告”制度。即:不准携带涉密载体回家办公,不准使用涉密载体到外拷贝资料,不准把涉密载体转借给他人使用,不准私自将涉密载体送外维修,不准携带涉密载体探亲、访友、旅游;保证涉密载体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保证涉密载体使用后入柜上锁,保证涉密载体按规定使用;涉密载体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报告。

四、抓检查,强安全

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严峻挑战,完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工作机制,设立“月保密工作检查日”,坚持常规性检查、集中性检查、敏感性检查“三查制”,使检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确实能“发现得了,防范得早”,为防泄密、保安全提供决策和第一手资料。一是要坚持做到一个“细”字,就是深入细致、全面铺开,深挖不足、掌握情况,对涉密资料一份份清,对涉密人员一个个审,对涉密载体一件件点,对涉密场所一处处查。二是要讲究一个“快”字,就是发现问题,条分缕析,制定措施,堵塞漏洞,坚决把各类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致不酿成大错。三是要追求一个“实”字,就是检查既讲过程,更求效果,不走过场,立足实际,依靠集体力量,拓宽查找面,将治标和治本、管理与预防贯穿于检查的全过程,形成堵防合力,巩固和发展保密工作取得的成绩。四是要落实一个“严”字。就是出现问题,责任到人,严格奖惩,绝不姑息,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忽视预防、疏于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人员不到位、工作不作为造成失泄密的,依规纠错问责,实行连带责任制,确保检察人员时时刻刻警醒自己,毫不懈怠做好保密。

五、抓教育,强纪律

就是要积极推陈出新,采取一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检察人员保密意识。一是把保密教育内容纳入全年《检察人员政治教育学习计划》之中,做到时间上有安排、内容上有部署、效果上有检查。二是充分利用开展“保密宣传周”活动之机,采取保密知识问答、保密知识测试等多方法、多途径、多渠道强化检察人员保密意识教育,深入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保密守则》等规章制度,循循善诱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三是保密教育要做到“四个互促互进”:即保密工作与日常性检察业务互促互进;经常性教育和特殊时期教育互促互进;正面教育与反面案例教育互促互进;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互促互进。四是充分利用板报、墙报、内网、开设专栏等宣传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保密法规宣传,做到逢会必讲保密,事事必提保密,时时不忘保密,在思想上筑起一道保密防线,确保检察人员保密安全法律意识入心入脑。

六、抓投入,强保障

如何做好机关党建工作 篇9

[关键词]机关党建工作;适应性;实效性;灵活性

党的十九大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出了部署,为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提供了新内容、新课题、新要求。各级机关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观念、思路和方式方法,使机关党建工作更好地突出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更好地体现时代性、科学性、有效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创新思想观念,不断增强机关党建的适应性

思想观念的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机关党建工作要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从困惑与迷茫的境遇中走出来,就必须从思想上、认识上找准影响机关党建工作发展的根本症结,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创新思想观念。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解决僵化不变的问题

1.要处理好机关党建与整体党建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机关党建是整体党建特别是基层党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定要克服“机关党员素质高,机关党建抓与不抓无大碍”的思想倾向,切实把机关党建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2.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研究。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和效率意识,转变过去那种“工作安排等文件,工作落实靠经验”的陈旧模式。及时了解各个时期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重心,明确党建工作的内容。

(二)树立虚实结合的观念,解决空泛飘浮的问题

坚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是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方法。目前,个别同志对机关党建工作存有偏见,认为机关党建工作除了组织党员、干部学学文件、读读报纸、听听讲课、看看录像、写写心得、搞搞活动,没有其他事可做。这种“虚”往往被人为地演变为空泛飘浮,使机关党建工作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声誉和形象。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牢固树立虚实结合的观念,正确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

1.要以虚促实。由于机关党建工作是通?^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如何准确地把握“虚”的思想,使之成为可调控、可引导的目标,就成了机关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了解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与干部职工交心做朋友,才能真正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2.要以实带虚。及时有效地化解干部职工的思想问题,是机关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解决思想问题,不能总是从高深和空泛的理论入手,简单地采取我讲你听的方式,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干部职工的实际问题解决好了,许多思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增强机关党建的实效性

思路决定出路。机关党建工作者要根据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给党建提出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在党建工作中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思路。实践证明,只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胆创新工作思路,机关党建才能大有作为。

(一)要切实加强改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

机关党建工作要着力加强改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和教育全体党员,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带头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努力实现全党思想高度统一与和谐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思想教育的内容、活跃思想教育的形式、创新思想教育的载体、完善思想教育的机制、健全思想教育的制度。

(二)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

机关党建工作要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机关各级党组织的作用,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机关党的各级组织要牢固树立为干部职工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其化解矛盾、济贫解困、凝聚人心和维护稳定的作用。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按照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和勤政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

三、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机关党建的灵活性

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是机关各级党组织为更好地实现党建工作目标,对机关党建工作的程序、手段和技术等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进行的改造与革新活动,是对机关党建工作客观规律的具体把握与科学运用。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

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机关党建工作的立足点要放在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针对一个时期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反映的热点、重点以及工作作风等问题,制定思想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建立必要的保障制度,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分析制度、定期谈话制度、谈心提醒制度、表彰激励制度等。

(二)选准用好党建活动载体,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有活动才有活力,运用载体开展活动,是新形势下开展机关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运用载体应注重突出特点,展示个性,其最高境界是工作有位,落实无形,即:要“借机造势”,善于结合党和国家的大事开展党的工作;要“借势发力”,善于在党组关注的工作中强化党的工作;要“借题发挥”,善于在主题活动中升华党的工作;要“借干生根”善于在各种创建活动中夯实党的工作基础。力求在一个阶段找准一个中心,一个时期抓住一个重点,结合部门工作实际,以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彰显工作特色,积极打造机关党建“品牌工程”。

如何做好检察机关的政治工作 篇10

李 孟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出现了新方式、新面孔,一些新制度的确立,如未成年犯罪社会调查制度、严格限制适用逮捕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封存制度和社区矫正等制度,对于如何做好检察工作中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从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中预防更多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或者再次犯罪的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课题。对于做好青少年犯罪工作在检察工作中主要涉及批捕、公诉、监所及档案管理工作,本文从这几个检察工作环节中结合实践操作中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情况浅显探索如何在检察工作中做好青少年犯罪预防。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检察工作、法律监督、预防

2010年以来,旬阳县检察院共办理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67件94人,占案件总量的30%,未成年人犯罪5件13人。青少年犯罪呈现新面孔,犯罪方式更加多元化、现代化。除了传统的盗窃、抢劫等犯罪外,呈现出新型的金融诈骗犯罪,挪用公款犯罪以及情节恶劣的强奸犯罪。青少年犯罪有增无减、团伙犯罪、模仿性犯罪等特征,对检察机关做好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检察机关办理青少年犯罪涉及逮捕、公诉、监所监督及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在案件办理的每个环节尽心尽力做好青少年犯罪预防和减少工作。

一、逮捕环节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把好限制青少年自由第一关,宽严适当,逮捕注重化解矛盾,教育感化挽救青少年

刑法修正案八对于未成年犯罪明确规定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适用缓刑,对此,有人就指出,现在的年轻一代无法无天、自以为是、任性胡为,不让其对自己罪行承担起法律责任,便不知天高地厚,认为并非从轻就能挽救,此种观点虽有重刑主义之嫌,但并非无社会实际意义,缓刑意味着没有逮捕的必要,则有放纵之嫌疑,因此如何在批捕环节把握好逮捕的度,尤其是青少年犯罪案件显得至关重要。

1、严格适用新刑诉法的逮捕条件的规定,注重证据审查,弄清事实,不需要逮捕的坚决不逮捕

新刑事诉讼法对逮捕的条件更加具体化,尤其是对未成年犯罪的证据审查及逮捕条件进行了严格限制。对证据未查清的,绝不轻易做出批捕决定;对那些危害不大、初犯、偶犯等可挽救的,坚持依法不捕;对被引诱或胁迫参与犯罪的,注意查清他们的犯罪动机、目的以及在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视情况作出决定;特别是对在校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后,认为不捕不诉更有利于其转化就坚决不捕。严把审查批捕关,对可捕可不捕的坚决作不批捕决定。

2、召开座谈会,注重化解矛盾,教育挽救青少年,对于不逮捕的要让双方理解、接受,发挥不逮捕实际功效,对于严重暴力犯罪、情节恶劣的犯罪,应当逮捕的必须逮捕,不能让其形成对法律的错误认识,一错再错,预防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作出不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及时召开有当事人和双方父母、户籍所在地的公安部门、社区等参加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帮扶教育”座谈会,耐心地向与会人员解释不捕的理由和目的,细致耐心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疏导和教育,帮助其认识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给被害人带来的人身和精神伤害,使其真诚悔罪,从而树立起重新做人的信心。

打击与预防并重,对于那些社会危害大、犯罪情节恶劣的青少年犯,坚决予以打击,尤其是以青少年为侵犯对象的青少年犯罪,更要果断处臵,决不袒护,从气势上遏制住青少年恶性犯罪的上升势头,通过打击,起到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当然,在从重从快严厉打击青少年犯罪的同时,更要注重一般预防,也就是说,在对其依法严厉处理时,同步加强对其教育和感化,促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认罪服法。现在的青少年受到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自己不能顺心的事情,动辄动用武力解决,满足自己的私欲,不计后果,如我院最近办理了一起17岁李某使用暴力、威胁手段奸淫在校女学生一案,不仅给被害人心灵造成极大伤害,也在当地造成了恶劣影响,我院依法快捕快诉,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有效地防止嫌疑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对于不捕、不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判缓刑的未成年被告人,在办案中进行诫勉谈话,指出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讲明不捕、不诉、判缓刑的原因,晓之以法,动之以情,促使他们弃恶从善,悔过自新。

二、审查起诉阶段,多方联动做好未成年犯罪社会调查工作,运用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注重侦查、审判监督,参与社会综合管理,多措并举感化失足青年

1、审查中注重对证据进行审查,尤其对未成年人犯罪做好社会调查工作

对于青少年犯罪案件,严把证据关,对于证据无法确切显示其犯罪年龄证据的,要严格审查把关,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今年我院在审查张某、罗某等人抢劫一案中,对于其年龄是否满14周岁的证据互相矛盾,无法排除不满14周岁的可能性,我院经过认真审查、多次补充相关证据后仍无法排除不满14岁的可能性,遂将此案退回公安机关,做其他处理。

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需要做社会调查,在新刑事诉讼法中明确予以规定,我院在办理周某等七人团伙抢劫案件中,对于一帮未成年人两个月内多次抢劫在校学生钱财,在严把证据关的同时,对于六名未成年人做出了社会调查报告,在庭审中予以宣读,对于被告人起到了感化、教育的作用,也对法官正确的认识案件发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做出公正的判决,更好的挽救失足青年起到了积极作用。

2、运用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符合不起诉条件的,依法作出不诉决定,保障合法权益。

2010年以来,我院探索性的先后对 2案3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如在办理在校学生陈某、杨某使用轻微暴力劫取学生少量财物一案,我院认真审查后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使其从返校园。另一案为郭某故意伤害一案,双方为邻居因琐事发生矛盾,经审查后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并积极实施帮教政策,被不起诉人在考察期限内参与电网改造,与被害人和好如初,考察期满,宣布不起诉决定时,嫌疑人表示检察机关的宽大处理挽救了他也挽救了他的婚姻,表示一定真诚悔过,理性处事。这两起案件严格依据事实、公正轻缓地处理,既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又教育了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收到了良好的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办案过程中,必须坚持学校、家庭、单位、居委会及其它社会力量齐抓共管,着重加强说服教育工作。对犯罪情节较轻的,依法及时作出不起诉决定,同时召开由家长、承办人、不起诉人所在学校、居委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和网络。

3、人性亲情讯问制度,注重侦查活动监督,家庭参与挽救。在提审犯罪嫌疑人时,根据规定应该通知其父母到场,并制作帮教笔录, 利用特殊场合的亲情碰撞,另一方面及时利用座谈会、联席会等形式多样的帮教活动,在维护法律原则性的同时,多一点宽容和爱心,把办案过程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由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以真情唤醒失足青少年的良知,从而使其真诚悔罪。

针对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是否严格依法办案进行监督,重点监督公安机关是否存在刑讯逼供、诱供、恫吓等非法取证,是否在法定期限内通知其监护人等,尤其是新刑诉法对非法证据要依法排除的规定,要求更加注重对未成年人侦查活动的合法性监督。

4、对于典型案例渗透的社会管理问题,深入研判分析,剖析犯罪根源,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整顿、净化网吧管理环境,建立适当的休闲、娱乐活动室。多数未成年人抢劫案件为使用暴力劫取网吧上网学生的少量钱财,遭受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而诱发,对此,应不定时的对网吧进行整顿治理,洁净校园周边环境,使未成年人远离网吧。并聘请义务网吧监督管理员,利用社会力量对网吧进行监管,防止未成年人入内。建议每所学校成立校园网吧,允许学生业余时间在校内上网,并开发有益青少年成长的游戏软件,引导他们正确利用互联网资源。建议增设青少年休闲场所。由于社会上适合青少年消费娱乐的场所太少,部分青少年迷恋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场所,由于未成年人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在这些不良环境中,极易受影响,走上犯罪的道路。建议在各社区建设免费或低消费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配备健身娱乐设施及图书馆、阅览室等,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2)深入研判典型案件,剖析根源,发出检察建议,参与社会综合管理。对已发生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分析发案原因,研究制定防范对策,对相关单位和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帮助建章立制,将事后打击向前移到事前预防上来,防范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3)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定期逐个进行真诚的交心谈心,主动了解其生活、思想、健康状态,转达其家人、亲友的思念和期望,利用感情沟通有效地减少抵触情绪,耐心细致地进行疏导和教育,帮助打消思想顾虑,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气,唤醒失足青少年的良知。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广泛进行法制宣传,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尤其要经常到学校开展法制宣传、现身说法,结合典型案例,讲授法制课,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及时总结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特点和办案经验,与有关部门沟通、交流,共同抓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5、对青少年犯罪做好各项帮教工作,做好跟踪回访,防止再次犯罪,并推行“保证书”制度,预防再次犯罪。让犯罪嫌疑人和家长都签订保证书,家长要保证严加管教孩子,不致再流落社会,犯罪嫌疑人要保证自己改过自新,不再重新犯罪;其次是与犯罪嫌疑人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取得联系,建立“预防重新犯罪档案卡”,以便及时了解犯罪嫌疑人如何改过自新的情况,确保他们不再重新犯罪;根据青少年酷爱上网的习惯,有针对性地开通博客和微博及网络游戏,采用他们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文字,在网络上发表相关文章或帖子,在舆论上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建立专门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档案,主动与当地派出所、学校、居(村)委会、家庭取得联系,共同研究帮教措施,落实帮教责任。

6、注重庭审效果,给出合理量刑建议,加强审判监督。

对起诉到法院的未成年人坚持不公开开庭,开庭时要求其监护人到场,并有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尽量适用轻刑化判决。庭审中,利用各种方式,促使未成年被告人悔悟认罪,多用有感染力、激励性的语言,少用刺激性、指挥性的词汇,并针对性地在公诉意见发表后设一个教育阶段。把剖析犯罪原因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特别是对那些有抵触思想或自暴自弃的青少年,晓之利害,指明前途,与法官、辩护人共同做好感化工作,促其悔过,使感化教育在庭审中取得突破性成效。

如2011年4月,我院办理的未成年欧某涉嫌盗窃案,审查时,发现欧某系在校高中学生,且是初犯、偶犯、从犯,具有教育挽救的条件。在认真细致地分析了欧某涉案证据后,依法对欧某做出了缓刑的量刑建议被法院采纳,给其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2010年至今,我院依法对提起公诉的8案10人青少年犯罪建议法院判处缓刑,均被法院采纳。既挽救了被告人,也取得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监所监督部门履行好判决的执行监督职责,同时多方联动,探索新方式,帮助监督实施做好社区矫正工作,预防再犯罪

1、对青少年犯罪的羁押要依法进行监督。监所检察部门对羁押的青少年犯,要求看守所严格执行《看守所条例》,将青少年犯同成年犯分押分管;对不具备条件的,不得将青少年犯同惯犯、累犯和恶习较深的人犯关押在一起;管教场所认真贯彻执行“以教育为主,轻微劳动为辅”的方针,坚持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制度;尽量做到对不同类型的青少年犯分管分押;对青少年犯进行文化、法制、劳动技能教育,为他们回到社会就业创造条件;对具备减刑、假释条件的青少年犯,依法从快处理。

2、建立帮交档案,疏通好家庭、社会、学校三条渠道,把帮教的关口向后延伸,巩固帮教成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并遏制再犯。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能一诉了事,而应跟踪关注他们的改造过程,建立帮教档案,指定专人在每个阶段不定期进行考察、监督,并吸取法定代理人帮教挽救,强化帮教效果,防止他们再次走上犯罪道路。并把帮教情况记录在档案上。对于不捕、不诉的未成年人,加强同当地派出所、村(居)委会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加大管教力度。青少年犯罪后,多受歧视,易自暴自弃,如不正确加以引导,很容易再次犯罪。要及时将他们纳入社区矫治的范围,通过帮教、走访、回访考察等形式对他们加以教育、引导,督促他们遵纪守法,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早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依法加强对交付执行环节的监督。对执行机关是否及时建立帮教组织、建立管理矫正档案、落实日常监督管理措施以及对出现监外罪犯脱管漏管问题是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等进行监督,对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执行机关工作人员侵犯监外罪犯合法权益的行为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依法维护监外罪犯的合法权益。注重社区矫正监管执法的检察监督。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于社区矫正人员违反法定禁止和限制性规定以及重新违法犯罪的现象,可以区别情况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检察建议,提出撤销缓刑、假释、治安管理处罚等处理意见。

4、主动深入到各乡镇(街道),走访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基层组织和社区,查阅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档案,与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管教民警、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区群众以及社区服刑人员的亲属等进行沟通,约见社区服刑人员谈话,拓宽监督信息来源,增强监督工作的公信力和监督实效。发现存在违法行为或者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及时提出纠正意见或者检察建议,对于违法、违规的监外执行罪犯,及时建议有关机关收监执行或者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5、注意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公检法司部门共享的社区矫正信息系统平台,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切实提高监督效率,将矫正对象资料录入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电子地图和监外执行检察监督系统,切实防止脱管漏管问题的发生。并利用短信交互空间,与社区矫正对象实时交流,监督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

6、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做好社区矫正监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机构设臵不完善,人员流动性比较频繁,法律文书交付执行脱节现象也是社区矫正工作现阶段的重要问题,在外地犯罪被判缓刑的罪犯法律文书没有交付监所检察部门,致使监督部门不能及时掌握,外地判处的监外罪犯,不能及时到当地司法所报到,有的甚至不报到,对于需要收监的手续办理不明确。对于少数长期脱管、漏管违反监管规定的监外罪犯,司法所不知怎么收集证据,及时办理收监手续。

四、严格保密,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档案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轻罪前科封存制度。这项制度在全国各地试点多年后终于入法,本意是为了让青少年不必再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这是我国司法改革尤其是少年司法改革的重大成果与进步。然而,实践中,由于缺乏配套制度的支持和相关的明细规定,这项制度还是在“蹒跚”而行,很难尽如人意。我院在新刑诉法实施后还未出现未成年犯罪记录轻罪前科封存的案件,但在今后案件的办理中要有前科封存记录的理念,注重未成年犯罪的权益保护。

1、做好案件处理与档案封存的衔接工作,主动依职权封存。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档案封存主要涉及作出不起诉处理的案件以及法院对于未成年犯罪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在实践中如何和档案管理部门做好工作衔接工作,诉讼过程的信息流转与记录封存结果的协调和衔接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主动依职权把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定义务执行好、落实好。

2、履行好对法院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新刑诉法明确规定了封存对象的范围是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并规定了相关部门应当承担的法定义务,新刑事诉讼法施行后,对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罚的未成年人实现犯罪记录封存的全覆盖,对相关部门的封存情况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

上一篇:那段美好时光初二作文下一篇:学前班主任期末家长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