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电脑住宅》教案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上册《电脑住宅》教案(精选10篇)

四年级上册《电脑住宅》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一边读一边想象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三、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它给我们的学习、工作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这节课,我们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

活动2【讲授】讲读课文

一、学习生字,读通课文粗知大意。

1、检查并巩固生字和新词:仓库、储存、烹调、烹饪、防盗、综合、判断 预约、调运。

2、默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板书:一切由电脑指挥)

二、研读课文,感悟神奇

1、这样神奇的住宅,作者是怎么介绍清楚的呢?快速默读课文2——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电脑住宅的哪些地方?(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

2、这些设施有哪些奇妙的功能?它们是怎样工作的?(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活动3【活动】小组学习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填写表格,理清课文的结构。

小结:同学们合作得很好,通过我们的合作,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详细了解了这所电脑住宅的神奇。现在,如果让你住在这所住宅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神奇、安全、舒适、方便、)

3、电脑住宅功能神奇而丰富,回过头来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把事物写得有条有理呢?。

活动4【作业】课外延伸

我来当设计师: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电脑住宅、电脑学校、电脑商场、电脑医院……想一想,看谁的设计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最舒适、最方便的享受。

活动5【活动】小结

四年级上册《电脑住宅》教案 篇2

一、尝试:以文字的方式来呈现儿童的阅读思考

学生在阅读中, 用自己的文字当作一面镜子, 观照自己的阅读情况。或许, 学生在阅读中能更清楚地看到我读到了什么, 我还有什么文字在阅读时缺乏思考。教学中, 我大胆尝试让学生以文字的形式来呈现他们的阅读, 以学生的文字作为阅读的镜子, 观照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下面列举两个板块的教学:

第一板块:前置作业, 从不同的选题、自读中表达。

所谓的前置作业, 就是让学生课前自主阅读。同时, 策划几个表达上的选题, 让学生阅读后, 自主选择一个选题, 用读到的文字自我表达。这几个选题是:

◆蟋蟀寻宅的故事

◆伟大的工程

◆蟋蟀建宅的故事

◆蟋蟀的琴声

课前学生根据这些选题, 通过课本上的内容, 加上自己的想象, 撰写故事。学生要写好这个故事不容易, 他唯有两个依据:一是依据课文已知的内容;二是依据课文内容想象, 自由编写。我们以“伟大的工程”为例, 学生要写好这个故事, 促使学生阅读课文中描写蟋蟀寻找巢穴、建造住宅的部分内容:一是要加以言语信息的整合, 二是要加以言语信息的加工, 三是要植入自己的想象。从这来看, 学生在做中学, 读中思, 思中写, 是一种创造性阅读。这样的课前阅读, 把自己的困惑带入课堂, 是一种阅读期待。

第二板块:带着思考阅读, 在读中审视自己的表达。

当学生带着先前的文字进入课堂后, 让学生小组合作展示学生作品, 推介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现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举一例:

生:我选择的话题是《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住宅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它的工具是那么柔弱, 却不肯随遇而安。它选址很慎重。

秋天初寒的时候, 蟋蟀用前足趴土, 后腿上有两排锯, 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就这样, 它坚持不懈, 今天做一点, 明天做一点, 直至满意为止。

蟋蟀的住宅, 墙壁四面光滑, 这全靠它平时的修整。住宅内部简单、干燥、清洁, 很卫生。看到这样的住宅, 我们真是感到惊奇!原来, 动物也活得这么精彩!

师:能介绍一下, 你围绕“伟大的工程”写了几件事?

生:我写了三件事, 一是蟋蟀选择自己的住宅, 二是写了怎样挖住宅, 三是写了住宅的简单、干燥。

师:非常了不起!这就是你的阅读成果。谁来根据他的作品, 说说蟋蟀伟大在哪里?

生:我从他写的“慎重”“柔弱”“坚持不懈”体会到蟋蟀像人类一样, 具有聪明和智慧。

生:我补充。我从他的“惊奇”“精彩”两个词感受到蟋蟀的劳动成果不容易。

师:你看, 这些词语有些来自原文, 有些是小作者自己创造的, 这就是学语文, 读了课文, 会用。你们知道“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不挑剔, 在什么环境都能安居。

师:那蟋蟀对选址的要求, 这位小朋友写到了吗?

生:他只写了“慎重”。

师:谁能帮他想象一下, 增添一些内容, 让读者感觉到蟋蟀选址的确慎重。请同学们浏览课文。

生:我会补上蟋蟀寻找巢穴的要求、还有蟋蟀在洞口草丛中弹琴的内容。

生:我会添上蟋蟀建造住宅时干活的细节。

师:真棒!我们要写好文章, 就要认真读好课文。再依据课文, 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你的阅读作品就出来了。

笔者选取了学生的《伟大的工程》这一阅读作品的教学片段, 围绕学生的阅读成果, 把学生的成果当作教材, 课堂中互相评价, 感受小作者的用词、用句, 以及表达上的构思。虽然, 小作者的文字不少来自于课文, 但这是学生消化后的词语, 是转消极被动的语用为积极语用。教学中, 还要依据学生创作的文本, 结合课文的文本, 再去品读, 适当交流补充学生表达的不足, 丰富学生的表达内容。其意义在于, 用写的方式观照自己的阅读, 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学生的阅读成果, 再对照创作文本去阅读课本, 观照, 改进, 调整, 感受。

有人说, 这属于课文微作文。实际上, 远不止, 我们的理念是以学生的阅读成果为教材, 结合教材原文, 称之为统整型阅读。只不过, 学生阅读的方式有变化———转阅读后谈体会为文字表达体会后再去阅读。

二、思考: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差异

不同的取向, 产生的行为也不同。从上述案例分析来看, 可以归纳为两种阅读取向:

◆用阅读的方式去教阅读 (以读中理解为目的) 。

◆用文字的方式去教阅读 (以写中读为目的) 。

第一种阅读取向, 侧重于读懂。通过找词语、品句子、悟表达, 来读懂课文内容和课文的表达特点。因此, 很多词语或者很多表达方式, 学生只是大致懂得课文的知识。当然,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阅读方法, 是有必要的, 然而对于浅显的白话文, 在不用教师教的情况下, 学生完全能在阅读中习得。而实际上,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 学得的只是别人的“观念”。如教学《蟋蟀的住宅》, 只是单纯地引导学生阅读时读懂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 体会蟋蟀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虽然适时渗透所谓的“拟人”“想象”一些表达方式, 这些都是学生自己能读懂的, 既使是表达方式的学习, 也是我们教师以成人的理解代替儿童的理解。

第二种阅读取向, 侧重于读会。精心设计几个适合学生读懂原文的话题, 让学生用文字来表达。不只是停留在“表达”这一层面, 还让学生用文字表达的方式来阅读原文, 即学生依据自己的所读内容, 再依据话题进行写作。课堂上, 将学生创作的作品作为教材, 与原文相结合, 学生写到的和未写到的, 都作为教学内容, 感受课文中的词语或表达的魅力。同时, 让学生的写观照学生的读, 写而后知不足, 课后再根据学生的评价进行修改, 完善学生的创作。这个过程的简要流程和学理如下:

写 (课前自主阅读后表达, 可发现学生的已知和未知。) ———读 (课堂上, 品读学生的表达, 也读原文的精彩处。) ———创 (完善学生的作品, 丰富学生的表达。)

四年级上册《电脑住宅》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和同学们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体会作者按一定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合作学习,运用选择好的方式自学。

(2)运用表格、画简意图、介绍等方式再现住宅的设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鼓励想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教学重难点

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想象课文场景和事物,感受电脑的神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从择山洞而居到结茅而往,从土瓦房到今日的高楼大厦,人类的住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人类的住宅会如何发展呢?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座电脑住宅。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教师归纳学生的疑问。)

二、初读感知

1.你想了解这座电脑住宅吗?请自读课文。注意读准课文的字音。2.学习生字新词。

仓库、储存、烹调、烹饪、防盗、综合、判断

三、默读理解

1.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电脑住宅有什么功能?(1)设施包括风向标、入宅、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等。(2)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3)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4)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5)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6)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7)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2.哪个地方的设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即时点评。)

四、拓展提升

1.以电脑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一种或几种设施的布局功能以及使用方法。(提示: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介绍,可适当发挥;注意人称变化。)

2.科学技术能带给人类美好的未来,但是最美好的是能够创造美的人!你们愿意做这样的人吗?那我们该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发言。)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电脑住宅,不但领略到它的神奇,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捷。让我们努力学习本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创造出你的神奇。

六、课后作业

电脑住宅-四年级作文 篇4

在大门口,有一台小型摄像机,它可以记录下全家人的样子,如果你没有在摄像机里登记过你的信息,即使你知道密码也无法进入。

进入客厅,优美动听的音乐就会在你的耳边回荡,你就会把所有的疲惫和不快统统赶走。再往里走,你就会发现客厅里只有几件常用的家具,如茶几、餐桌等都没有,你肯定会想没有餐桌,吃饭时怎么办呢?别担心,你只要按一下电脑上的按钮,你所需要的东西会立刻出现在你的眼前,等到使用完毕,再按一下按钮,它们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走入卧室,床是折叠式的,只有一个小方块放在床头柜上,它也是电脑控制的,只要点一下床头柜上的遥控器,那小方块马上就变成一张又宽又大又舒适的大床,你就可以躺上去美美地睡上一觉。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浴室吧!洗澡水是可以通过“预约”的,只要设定好时间和水温,你一下班就可以洗上舒服的热水澡,如果有急事不能按时回家,电脑也会给你恒温,保持水的温度。浴室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当你跳入洗澡水中,电脑就会给你做起全身体检来,如果一切正常,电脑上就会出现绿灯,如果身体有问题,就会亮起红灯,还会响起报警声,提醒你去医院就诊。

四年级上册《电脑住宅》教案 篇5

受《电脑住宅》中神奇魔力床的启发,我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灵感,想发明一种“防地震床”,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防地震床”的外形、构造和功能。

“防地震床”在外观上和别的床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在床板上和床单上有很多条缝,很细小,合上去的时候,你根本看不见,床下面是睡袋,一共有四个睡袋,一个睡袋上有四条缝,当地震来临前,床板感应到大地发出的地磁波,这些细缝就会打开,你就会安然无恙地掉到睡袋里,动静不大,你感觉不到。不是所有的缝都打开,而是由电脑操控的,如果床上睡了一个人,电脑就会搜索到你的位置,身下睡袋里的缝就会打开,人掉进睡袋后,不会被闷死,里面的一个小管,会送氧气,你掉进哪个睡袋,哪个睡袋才会送氧气。如果你身体的一部分下面有缝,但你不能全身都掉进去,电脑就会让那个缝张开的很大,直到你掉进去为止,两个人也是如此。

“防地震床”设计巧妙,感应很灵敏。地震前,它可以发出一种异响,警告人们要地震了,赶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如果地震发生在深夜,我们则会进入到它的自动保护装置,人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且“防地震床”非常结实,一般的砖头和石头是砸不破的,

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如果有这种床,就不会让那么多孩子失去亲人和家园,就不会伤害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如果有这种床……

四年级上册《电脑住宅》教案 篇6

案例背景:

《电脑图案设计师》是xx出版集团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次活动的内容。这节课研究的是windows画图软件中的“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两条命令。根据我们对学生的了解和教材的分析,认为这两个知识点如果作为命令教学、功能教学,操作难度会小于理解难度,让学生照着学、试着做会比较容易,花费的时间也不多。但是,学生在课上恐怕只能学到一两个好用的方法,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不会很多。为了让学生在课上得到更多的时间去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我们决定将本课教材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组织安排,将“翻转/旋转”命令单提出来,作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加以拓展。

“翻转/旋转”是本课的操作技能。只要告诉学生指定要变化的图形,学生就可以试着运用“翻转/旋转”命令将图形进行各种变化,完成操作。但是,这样完成一个任务实在有些无趣。从信息技术学科来看,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画图”部分的教学,和自然课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另外,情感教育在各个学科中都要逐步渗透。根据计算机学科的自身特点,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案例描述:

在一阵铃声过后,我走到了多媒体电脑跟前,打开了我的文件夹中名为“图形的翻转与旋转动画”的Flash文件。

师:同学们,请把目光集中到大屏幕,欣赏一组优美的动画。(生观看)

师问:你们能谈谈观看后的感受吗?

生1:我看到有的图形调了一个面。

生2:我看到有的图形从左边变到右边了。

生3:我觉得有的图形好像变了一个角度。

师:同学们谈得真好,说明你们在观看的时候很认真。图形从左边变到右边我们通常把它称作水平翻转,图形从上面变到下面我们通常称作垂直翻转,另外,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不同角度的动画实际上就说明了图形也可以按一定角度旋转。那我们了解了图形可以产生这么多的变化后,你们想不想让自己所画的图形也产生不同的变化呢?

生:想。

师:好。请你们打开电脑,在自己的画布上随意画出一个图形,然后小组自行探讨使图形产生不同变化的方法。现在开始!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答疑。)

师:嗯,刘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可以当一名出色的小画家,想象力特别丰富,但还有一小部分同学不知道怎样使自己画的美丽图形进行各种变化,谁愿意帮帮他们,说说你的操作方法?

生:我画的是环保小屋,如果我想让小屋的烟囱变到右边来,就首先把小屋选定,然后点击“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选项,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在对话框中任意选择一种变化,例如我选择“水平翻转”,然后点击“确定”后,小屋的烟囱就会从左边变到右边来了。

师:你们都知道怎样使自己的图形变起来了吧,秘密全在“图像”菜单里,只要你点击它,就可以让你的图形想怎样变就怎样变。同学们,还记得在自然课中学过的地球引力知识吗?地球像个大圆球,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每个人都是站在地球上的,就像这样(出示地球图片和四位小朋友的图片)。

师问:这幅图美吗?

生:美。

师问:老师也很喜欢这幅图,想把它在电脑上画出来,但老师只画出了一位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办法帮帮忙,把其他三位小朋友也请到我们这儿来做客呢?

生:有。

师:先不急着回答老师,任何方法都要通过实践来证实它的可取程度,现在请你们打开桌面上名为“地球引力”的文件,把你想到的方法操作试试。

(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答疑。)

师:同学们都开动脑筋找到了合适的方法,谁愿意在大屏幕上向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样请出其他三位小朋友的?

(生1上台演示操作。)

(生2上台演示操作。)

师:图形的变化有所不同,变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只要是适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结束语:今天,大家通过尝试、合作、交流,掌握了图形变化的两种方法,生活中还有许多其它的变化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希望同学们能利用更多的图形变化的知识,勾画出自己美好的未来!

案例评析:

“画图”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在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多动手,使他们在轻松的愉悦气氛中主动学、玩中学、学中玩。通过本课方案的设计和实践,教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对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这个突破主要体现在“翻转”与“旋转”命令的教学。生动、有趣的课堂引入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引入要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Flash动画让学生感受图形各种各样的变化,自然地引出:让自己所画的画也产生不同的变化,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翻转/旋转”命令的操作难度并不大。但是这种变化的讲解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讲清楚并不容易。因此,我们就让学生自行探索“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它是怎样使图形变化的?应该如何操作?我们交给学生自行探索,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使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以后,感受这个命令带来的乐趣。然后,学生根据个人的体会来告诉其他同学,教师适当做一下小结,主要是体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待学生对“翻转/旋转”命令有了初步了解后,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借用自然课中已学过的地球引力知识布置任务,又一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在这个环节里,学生的差异也显露出来了,有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任务,有的学生思路并不清晰,这时,教师要给那些完成任务的学生安排一些新任务,以充实他们的时间,还可以请他们当小老师,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样,学习慢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始自终充分自主的学习,学生“指导”学生,协作互助;而执教者始终保持着一个引航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在教学中还应给予适当的评价,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并正视自己的不足。

四年级上册《电脑住宅》教案 篇7

教学目的:学习电脑画图的知识及技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象、审美以创造美等能力。

教学重点: 电脑画图知识技法

教学难点 :启发构思、组织画面。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协调性和技巧。

教学准备:学生:课本、各种图画样本、软盘。教师:绘图课件、打印的图画。教学方法:自主教学法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设问:①同学们知道这节课我们为什么在这里上吗? 小结: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目的:以设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这节课另眼相看,为顺利进行教学打好基础,培养学习兴趣。

小结:电脑小画笔是一种新型的绘画技术手段。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我们很多在实际绘画中遇到的小问题,这节课我们酒厂使用电脑小画笔进行创作,我相信同学们会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到的。电脑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多,除了可以进行技术方面的运用,还可以制作新颖有趣的美术作品。

(出示作品),这些作品就是利用电闹小画笔制作的,这种美术表现形式称为电脑绘画。(板书:电脑小画笔)

目的:①利用精美的课件作品震撼学生的心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目的:②通过讲述电脑绘画的功能,自然而巧妙地引出课题。

二、讲述新课

1、认识电脑小画笔程序

设问:同学们能用一句简洁的语言解释课题吗?

小结:利用电脑小画笔提供的各种功能,进行巧妙地组合及填色,使之成为生动有趣的美术作品。

目的:认识认识电脑小画笔程序,满足学生心理需要,进行知识建构。

1、分析作品,了解作品艺术特色,体验作品形式美感。欣赏作品,分析作品所表达的涵义。

设问:①通过分析作品,你能试着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吗?(板书:艺术特色)

小结:电脑小画笔的作品艺术特色是生动、概括、有一些夸张、。(板书:生动、概括、夸张)电脑小画笔的艺术特色正是这种美术表现形式的美的所在。

设问:②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请你说说你对利用电脑小画笔创作的作品的感受。

小结:通过赏析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概括的美和夸张的美。目的:①使学生感受到美,喜爱本课教学内容,情感既发,兴趣随至。

目的:②使学生感受到美,才能发现美,进而表现美、创造美。

2、示范制作方法、步骤

设问: ①你知道电脑小画笔的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吗?(板书:制作方法)小结:第一步是认识各种工具

设问:②电脑小画笔的第二步应该是什么? 小结:第二步是构图,确定主题(板书:构图)设问:③你认为电脑小画笔第三步应该是什么? 小结:第三步是制作(板书:制作)

目的:①学习电脑小画笔制作方法,进行知识建构。

目的:②由学生口中说出制作方法步骤,加深学生印象

目的:③加强教师示范作用,突出教学直观性。3.布置作业

运用所学技法,每人利用电脑小画笔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三、学生制作

1、组织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指点、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目的: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目的:②交流思想、互受启发、降低难度、提高兴趣。

2、奖励竞争

展示制作优秀的作品,并且保留下来,打印后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凭据。

目的:①培养竞争意识,为学生创设战胜自我的环境。目的:②采用激励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兴趣。目的:③提高教学效率

四、课堂小结

1.展示作业,师生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目的:巩固兴趣

四年级上册《电脑住宅》教案 篇8

最近我读了一本文章叫《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住的观察日记,本文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筑才能。

蟋蟀住宅的标准很严格,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用现成的洞穴,而是自己一点点挖掘出来,从大厅一直到卧室。它的`住宅是那么的简朴、清洁、干燥,而且很卫生,上面清楚地写着蟋蟀的盖房时间,而且它的盖房工具是那么柔弱,只是一个像锯的后腿,而且它的工具(也就是后腿)和头发一样细,一样软,我们用头发挖掘土地,根本不可能挖掘出这样的洞穴,而蟋蟀却用它的“工具”挖掘出了九寸长、一指字典的一个舒适的洞穴。这表现了蟋蟀是那样地聪明、勤劳。

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9

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2.能为歌曲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难点: 切分音的唱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

师:看来你们对大海并不陌生,谁来说说海边都有什么? 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和海有关的歌曲,请你听听,歌曲中唱了什么? 教师播放歌曲

二、学唱歌曲

师: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谁来说说赶海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

师:赶海是指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落潮时到海岸上打捞或收集海产品。让我们跟着小姑娘一起去赶海,请你眼睛看着课本跟着老师学唱。1.分句教唱歌谱,强调切分音

2.教师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歌谱,及时纠正 3.教师用较慢速度带歌词教唱

4.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不准确处 5.师:下面,请你听着录音在心里默唱。学生跟录音默唱

6.师:现在你能把这首歌曲完整地表现出来吗? 学生跟录音演唱

三、分析歌曲

师:歌曲从几个方面表现了小姑娘赶海的愉快心情,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课本上5个方面是怎样表现的?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 师总结

师:让我们欢快地演唱歌曲吧。学生演唱歌曲

四、创编动作

师:你能为歌曲创编几个动作来表现欢乐的小姑娘吗?分组讨论一下。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展示 教师小结 结束新课

第一单元《东海渔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速度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中不同速度表达的不同情绪 教学难点:

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教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东海的渔民在黎明时分出海打渔,可是遇到了惊涛骇浪。他们勇敢地和海浪搏斗,胜利而归。教师播放歌曲

师:听了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二、欣赏乐曲

1、完整聆听

师:这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丰收欢乐而归》,它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表现了渔民战胜风浪后丰收满载而归的情景。乐曲的三部分情绪和速度是不同的,你能听出来吗?把你听到的写下。学生聆听,写速度 师: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2、分段聆听

师:让我们来听听每段音乐描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分段欣赏,描述音乐表现的情景

3、完整聆听

师:音乐是丰富的,我们能从中听到蔚蓝的大海、灵巧的海鸥。。。让我们来完整地聆听,再次品味吧。学生完整聆听

三、小结

师:你们还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这首乐曲的感受吗?

学生在讨论中结束新课 师巡堂

第一单元《东海渔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 2.能哼唱并创编两小节旋律 教学重点:

能感受歌曲中寄托的思乡情 教学难点:

能哼唱并创编两小节旋律 教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创设情境 学生复习《赶海的小姑娘》

师:大海有美丽的外表和丰富的物产,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大海吗? 学生回答

师:大海对我们非常的重要,既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让我们来听歌曲《大海啊,故乡》。

二、新课教学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师:你觉得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

师:这首歌曲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深情地表达了一位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让我们再来听赏一遍,你对哪句印象最深? 学生聆听 学生回答

师:请你跟着老师来唱一唱,共同感受这浓浓的思乡情。学生分句跟唱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整演唱

师:现在请你跟着录音演唱,并思考为什么歌曲要用3/4拍? 学生演唱 学生回答

师:是的,3/4拍仿佛起伏的海浪波涛,歌曲中1、2小节的节奏也模仿了海浪荡漾,请你跟着老师读节奏。学生读节奏

师:请你模仿这样的节奏创编2小节旋律。学生创编 教师巡堂

第一单元《东海渔歌》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螺号》 2.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2.认识D.C.、Fine音乐记号 3.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创编 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教学难点:

多变节奏和大跳音程的演唱 教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复习歌曲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小螺号》。

二、新课学习

师:请你们耐心细致地听一遍,注意课本上的音乐记号是什么意思。学生聆听 学生回答

师:D.C.表示从头反复,Fine是结束的意思。我们在演唱的时候要多多注意,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学唱吧。

1.分句教唱歌谱,强调节奏、大跳音程 2.学生挑出难句,单独练唱 3.师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歌谱

师:下面我们来听录音,请你们将歌词带入,在心里默唱。学生听录音,默唱

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唱得很好,用你们的歌声来证明吧。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纠正 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 学生回答 学生演唱

师:老师仿佛听见声声海螺,一个个欢快活泼的孩子了。让我们跟着伴奏演唱。学生跟伴奏演唱

三、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

师:我们在这个单元学唱和欣赏了很多和海有关的歌曲和乐曲,老师相信我们也能自己创编出有趣的音乐故事,首先跟着老师学唱课本上的音乐素材。学生学唱 学生分组创编 师巡堂 生展示 师生评价

四、师小结

第二单元《我们的田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能准确演唱弱起节奏、延音线 2.体验旋律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的家乡,谁来说说自己家乡的美丽? 学生回答

师:家乡确实非常美,有位作者用歌声唱出了自己家乡的美丽,我们来听听。教师播放歌曲

二、学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中描绘了什么田园风光? 学生回答

师:这首歌曲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生动地描绘了祖国山河的美丽。让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吧。

1、学唱歌谱

师:我们先来唱歌谱。

师分句教唱歌谱,强调弱起节奏、延音线 师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歌谱 生完整演唱歌谱

2、学唱歌词

师:我们先来朗读歌词。学生在伴奏下朗读歌词

师:现在我们把歌词带入,轻声演唱。学生带歌词演唱,教师及时纠正

师:这是一首优美的歌,我们怎样才能唱好? 学生回答

师:是的,就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来演唱吧。学生演唱

三、背唱歌曲

师:让我们把这美丽的歌曲记在心上,请背唱歌曲的第一段。学生背唱,教师巡堂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优美的歌曲,更重要的是发现了美,感受了美,让我们一起唱着这优美的歌结束今天的课吧。学生演唱结束新课

第二单元《我们的田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1.难用弹跳、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认识顿号,重音记号、换气记号,能正确演唱 教学重点:

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歌曲弱起节奏的准确演唱 教学难点:

1.顿号,重音记号、换气记号的识记和演唱 2.有表情地准确演唱歌曲 教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我们的田野》,再次感受田野音乐的魅力。学生演唱《我们的田野》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风格的田野音乐,听听有什么不同? 教师播放歌曲 学生回答

二、学唱歌曲

师:听完歌曲,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学生回答

教师介绍歌曲: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抒发了儿童对美好自然的热爱。“梯里通巴”就是快来吧的意思。现在就分乐句跟老师学唱这首歌谱吧。教师分乐句教唱歌谱,强调弱起、休止符的准确 师:跟着老师把歌词带入试试。学生跟着老师带歌词演唱,教师及时纠正 师:请你跟着录音演唱歌曲。学生跟录音演唱

三、认识音乐记号

师:下面你来听老师唱一唱,注意有什么变化? 教师演唱歌曲 学生回答

师:是的,仔细的孩子已经发现了,歌谱上有很多音乐记号,正是这些音乐记号让歌曲听起来生动了许多。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教师讲解各种音乐记号

师:你们来唱一唱,用歌声把音乐记号表现出来。学生演唱标记音乐记号处,教师指导

师:我们来完整地唱一唱,看看谁最能表现出春天田野的热情召唤。学生演唱

师:真是一群热情奔放的孩子,请你想想,我们还可以用怎样的形式让歌曲更生动? 学生回答

四、创编活动

师:对啊,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动作来表达我们的欢快。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在歌曲X处加上动作或声音。学生分组讨论 师巡堂

师:就让我们跟着录音,用最喜欢的形式,最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结束今天的课吧!学生演唱

第五单元 故乡的桥

第一课时:在阿维翁大桥上

一、上课。同学们好。

二、导入

这节课我先让大家猜个谜语,请听好: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答一建筑物)是什么?一块告诉我吧。对,是桥。同学们,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水,有谁的地方就有桥。桥不仅方便我们的交通,还承载着人类的智慧,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人类文明的象征。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饶有盛名的桥。(课件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桥”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三、学唱歌曲

1、下面我们就先来欣赏这首法国歌曲,仔细听都唱了哪些内容?一起来听。(录音1)

2、好,歌曲我们听完了。这首歌曲我们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情绪的。对,非常欢快。那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内容?谁来说? 对,这首歌曲歌词非常简单,就是孩子们在阿维翁大桥上围着圈子跳舞歌唱。心情怎样?歌曲中有一个词,对我们跳的多欢畅。好极了。后面接着是“先这样跳吧先生,然后在变花样;然后是先这样跳吧朋友,然后再变花样。”

3、那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遍歌曲,并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打拍子。对,可以拍手、拍腿等等。只要你喜欢。(录音2)

4、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请同学们认真听我的拍手与你的有何不同?(师拍手)你来说。对,我拍的有强有弱。这样拍好不好?同学们都有着很棒的音乐感觉。这首歌是2/4,2/4的强弱规律是第一拍强,第二拍弱。

5、那我们就边听歌曲边按强弱规律拍手伴奏。(录音3)

6、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已情不自禁的唱了起来。那就随老师的琴一起唱一唱。注意强弱。

同学们一遍就唱这么准确,真棒。请大家看大屏幕:这首歌曲节奏比较规整。大都是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只有在第二部分出现了前八后十六的节奏。谁来试唱这一句?你来,你真大方。非常准确。同学们一起唱一唱。(师弹)

7、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记号吗?这是延音记号。它的作用是延长它所在音符的时值。在这里“5”要唱两拍。让我们完整的再唱一遍。注意强弱。

8、听了同学们的演唱,我也想唱一唱。请大家仔细听,我在力度的处理上与刚才有何不同?(师范唱)

你觉得老师这样唱好听吗?同学们其实歌曲力度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只要符合歌曲的情绪,怎样唱都可以。我刚才是运用了乐句间的力度对比来处理歌曲,这样的处理使歌曲更加流畅、更加完整。

9、那同学们也来试着唱一唱。(师伴奏)

10、我知道咱们班有很多喜欢唱歌的同学,谁愿意来领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好,你真是个善于表现的同学。第二部分大家齐唱。注意力度对比。

11、同学们配合的真默契。谁来说说这首歌你觉得还适合哪些演唱方式?那今天咱们就来尝试一种新的演唱形式——轮唱。

其实轮唱是最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敢于尝试吗?我把咱们同学分为两组,南边为一组,北边为二组。演唱同一段旋律,但演唱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一组同学先开始唱,二组同学等一组同学唱完两拍后再开始唱。像这样(师唱)但因为一组同学是先唱的,要想跟二组同学同时结束,就得在最后第二小节唱两遍。像这样(师唱)明白吗?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试着配合一下。老师来为你们指挥。

12、同学们配合的太默契了。是不是很有趣。我们完整把歌曲唱一遍吧。第一部分齐唱,第二部分轮唱。注意力度对比。(师弹)

四、拓展

刚才同学们非常和谐、非常默契的演唱了法国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同学们,不同地方的桥有着不同的特点,而不同地方歌唱桥的歌曲的音乐风格也是不同的。下面 就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戏曲风格的中国歌曲《北京的桥》。(视频)

五、总结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去搜索更多的关于“桥”的

第二课时:北京的桥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歌曲《小放牛》愉快地走进教室。

资源利用:歌曲《小放牛》内容描写的是赵州桥,它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教师这样的设计意图,目的是为导入新课做好铺垫。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生:赵州桥。

师:对,赵州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它被誉为“天下第一桥”。那么,有谁知道赵州桥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生:„„

师:赵州桥有1400多年的历史。说到桥,我们国家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桥的文化也是很丰富多彩的。那么,老师想问大家,在你的心目中,有没有你最喜欢的、印象最深的桥?一位同学只能说一个。

学生交流喜欢的桥。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单元的学习,而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桥”(出示大屏幕)。下面,让我们充满感情地演唱与桥有关的法国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三、欣赏

(一)《北京的桥》

师:大家都见过很多的桥,有的桥曲曲弯弯,有的桥傲然挺拔。桥是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充满智慧的人民在河流的两岸、崎岖山路的两旁建造桥,方便人们的生活。有这样一句话说的好: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见,桥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能给人们一定的想象,所以它经常成为文学家、画家和音乐家描绘、表现的对象。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音乐作品中的桥。听,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音乐作品《北京的桥》。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聆听歌曲《北京的桥》,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北京有一大特点,就是桥很多,歌曲中都唱到了哪些桥呢? 生:十七孔桥、金水桥、三元桥„„ 师生共同交流。

金鳌玉栋:鳌是大龟的意思,栋是虹的意思。古代有很多的建筑都雕刻着象征着富贵和吉祥的福兽,像狮子、龙、龟等。金鳌就是金龟的意思。

十七孔桥:位于北京的颐和园,它有十七个圆形的拱,也叫十七拱桥„„ 金水桥:是皇宫里金銮殿前的桥,也是古代大臣上朝的必经之路„„ 课程资源:在课前,教师和学生已经搜集了许多有关桥的历史资料。资源利用:这一环节可以给学生交流的机会,也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可以达到知识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为家乡的桥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心情,感受创作者对北京的赞美之情。

师:同学们,第一段歌唱的桥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段歌唱的桥都是历史悠久的古老的桥。

师:是啊。歌曲的第一段唱了北京古老的桥,而第二段歌唱的就是北京现代的桥了。那么,北京现代的桥有哪些?

生:三元桥、安贞桥„„

师:北京的桥真是太美了,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北京的桥?(教师播放课件:北京桥的图片)课程资源:教师在课前搜集有关北京的桥的图片,并把它配上音乐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播放。资源利用: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和了解北京的桥文化,从而,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歌者在创作和演绎这首歌曲时,对家乡和桥的热爱的情感和赞美的心情。

师:简单了解了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你听一听,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歌曲分为几部分?

生:可以分为两部分。

师:对,那这两部分的音乐听起来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部分是叙述性的,用亲切的语气告诉我们北京有什么桥。它像说话一样,歌词让我们听得很清楚,采用了说唱的形式,就好像说着不过瘾,干脆把它唱出来。第二部分是抒情的,抒发歌者对北京的桥的赞美之情和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师:同学们,这么好听的歌曲,大家想不想一展我们的歌喉,唱一唱啊? 学生哼唱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教师用电子琴伴奏)。师:歌曲在曲调上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样的风格? 生:像唱大戏一样。具有戏曲风格„„

师:对,这首歌曲运用了民族调式,借鉴京剧唱腔的一些特点,通过对北京千姿百态的桥的歌唱,歌颂了北京这座古老的文化都市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歌曲从古老的桥唱到现代的桥,一座座桥带着我们走向未来。从桥的历史发展,我们就能发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课程资源:参照教参对这首歌曲的介绍,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两部分旋律的不同情绪和特点。采用电子琴为学生的演唱伴奏。资源利用:这一环节,教师选用电子琴伴奏,采用富有强烈戏曲风格特点的节奏,引导学生通过演唱、聆听,感受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水平。

(二)《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北京的桥,下面听听这首歌曲,它唱的又是什么地方的桥呢? 教师播放歌曲《桥》。生:水乡的桥。

师:对,歌曲描绘了水乡的桥的特点,那么水乡的桥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交流、回答。

师:对,知道我国的水乡在什么地方吗?在江南杭州、苏州一带,那里的水多、桥也多。而且那里的桥多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窄小的河道上修建的桥也是千姿百态的,把陆地、河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儿的小桥大多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拱桥,不像我们现在用钢筋水泥建造的桥那样雄伟壮观,但却另具一番超然脱俗的自然美。歌曲以说话的语气、长短不一的节奏和舒展的音调,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

师:想不想看看水乡的小桥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播放课件:水乡桥的图片)

课程资源:教师收集大量描写水乡的桥的特点和优美姿态的语句和教参中对作品的介绍,并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播放。

资源利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聆听感受歌曲《桥》的情绪和风格,通过看水乡的桥的图片,更加直观地欣赏水乡的桥的特点。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水乡的桥的特点。教师再组织美的语言加以小结。将学生带入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美。

师:复听歌曲的第二部分还是描写桥的吗?歌唱了什么?

生:“愿做桥一座”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愿与故乡长相厮守的心愿。

师:对,作曲家在第二部分描写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愿像一座桥一样默默无闻地伫立在那儿,为人民服务不求索取和回报,贡献自己的一生。一句话道出歌曲的主题,游子对故乡梦迁魂绕的思念,愿与故乡长相厮守的心愿。

学生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的最后一句,感受歌曲情绪。

课程资源:将歌曲分为两部分,教师参考教参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内在情感。资源利用: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受、分析第二部分的情绪和情感。特别是最后一句,让学生抒发对家乡桥的赞美和热爱的情绪。

四、听听想想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北京的桥》和《桥》这两首风格不同的歌曲,你觉得这两首歌曲,哪一首更像是北方的音乐?哪一首更像是南方的音乐?为什么?

生:《北京的桥》是北方的音乐;《桥》是南方的音乐。

师:对,南方的音乐一般比较细腻,委婉流畅。《北京的桥》有一种京味十足的戏曲风格,表现了北方人的豪爽性格。

课程资源:比较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资源利用:通过对两首作品的比较,引导学生感受南方与北方音乐的不同风格。了解不同的地域音乐的风格也是不尽相同的。

五、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桥,欣赏桥的图片

师:同学们,桥承载着人类的智慧,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是人类社会文化的缩影,人类文明的象征。我们欣赏了北京的桥,水乡的桥,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桥好吗?

学生介绍桥的资料。教师出示图片大家一起欣赏。

课程资源:搜集有关世界著名桥的图片,制作课件播放。

资源利用:让学生了解一些与本课有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知识的欲望。使音乐与文化相联系。

最后,复习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结束本课。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领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2.能够以自然、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的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3.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深化对歌曲内涵的体验。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2/4 1 2 3 4 5—

i 5.i 5.5 4 3 2 1— 同 学 们

好,您好,您好,李 老 师 您

好。

二、导入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师:那么咱们今天就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初听音乐,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师:你听到这首歌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生:特别悲伤、伤感、非常优美等。

师: “妈妈”用歌声讲了个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放音乐,学生陶醉的聆听歌曲。)师:谁想说说?

生1(争先举手):在讲有地主的时候的事情。生2:在讲“妈妈”小时候的艰苦生活。生3:讲“妈妈”多么不容易。师:你们说的太好了!这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曲通过舒缓悠扬的旋律交待了妈妈讲故事的时间和场景,歌曲还通过沉缓、叹息的音调以“妈妈”的口吻叙述了过去旧时代的艰苦生活和母亲经历的苦难。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听听。请你边听边思考,这首歌分为几段?

(再次聆听,学生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为歌曲分段落。)师:分为几段?为什么?谁想说说?

生1:分为三段第一段说的是“妈妈”讲故事的时间和地点。生2:第二段描述“妈妈”在过去的艰苦生活。生3:第三段好像跟第一段差不多。

师:你们真的是太棒了!我不得不为你们竖起大拇指!歌曲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第一段:描述了在晚上我们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第二段:“妈妈”讲述在旧社会时期艰辛的生活。第三段:再现第一段“妈妈”讲故事的场景。2.教师范唱

师:这么好听的一首歌你来听听我唱的怎么样好吗?(好。)(教师有感情范唱。)

师:你们觉得我唱的怎么样?谁想说说? 生:挺好的。

生3:唱的特别美、特别陶醉等。3.熟悉歌曲

师:你们想不想唱一唱?(想)那我们先一起轻轻的哼一哼。(放音乐)小胸脯挺起来,注意用上气。(学生哼唱,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唱的还不错,如果气息均匀一些会更好听。让我们用“a”再来试一试,好吗?(好。)注意保持“a”的口型,小手放到你的腰上,注意气息保持。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美,我都陶醉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歌词好吗?(好)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歌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四、处理歌曲

1.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第一段亲切、平和的情绪。

师:下面我来把第一段分别演唱两遍,你们来听听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适合我们歌曲的风格?

(教师分别用中速、快速两种速度演唱,让学生感受不同速度所表现的不同情绪。)

学生仔细聆听,然后选择适合叙事故事的一种。生:应该用中速演唱。

师:那我们加上歌词轻轻试一试好吗?(好。)在你演唱的时候小耳朵注意听音高。

(学生随教师伴奏演唱第一段。)

师:你们说咱们在演唱的时候力度上还有需要吗? 生1:应该是安静的。生2:我觉得应该不轻不重。师:因为第一段是在叙述讲故事的时间和地点。那我们一起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这一段。那么在演唱的时候,注意你的咬字吐字,还有气息要均匀。

(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第二段悲愤、凄楚的情绪。

师:你们唱的非常好。我们听听第二段的情绪有没有变化?(放第二段音乐)

生:感觉有点悲伤、愤怒、凄惨等。

师:你们来听听用哪种声音和情绪更适合第二段的演唱?(教师采用不同声音及速度演唱第二段。)

师:谁想说说?是用比较低沉的声音,还是比较轻飘的声音演唱? 生:我觉得应该用比较低沉的声音。

师:“妈妈”回忆当年艰苦生活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生:气愤、难过。。。师: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学生随琴演唱。)

师:通过你们的演唱感受了“妈妈”在当年的那种悲愤的情绪。你认为这段歌词中哪一句最能体现“妈妈”最艰苦的时候? 生:冬天的风雪,妈妈却只穿着单衣裳。师:那我们在演唱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句? 生:声音加重一点、把心里的那种气愤的心情表达出来。

师:那我们把这句一起来唱唱。注意带有重音符号的那几个字的演唱力度。

(学生随琴反复演唱两遍带有重音记号的乐句。)3.结尾三句渐弱的处理

师:在我们整首歌中,出现了很多力度记号。咱们比比看谁的观察力最强,找找我们的谱子里都出现了哪些力度记号。生:有f mf p mp pp。师:他们分别表示——

生:强、中强、弱、中弱、很弱。

师:我们来看看第二段的最后三句,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旋律一样。

师:除了这些共同点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每一句的开头都有力度记号。

师:那你们看看这三句我们应该怎么唱?力度上有什么变化? 生:声音越来越弱。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这三句力度上是从f —mf —pp,就是越来越弱。那我们试着唱唱这三句好吗? 生:好。

五、完整演唱歌曲

师:我们的第三段其实就是重复了第一段的旋律,那么我们来一块合作演唱这首歌曲。我们这一组来演唱第一段和第三段,这一组演唱我们的第二段。我看看你们的合作怎么样?(学生分组合作演唱这首歌曲。)

师:让我们一块来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在演唱的时候注意听音乐,气息保持住。听好音乐。学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 生齐说:《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师:通过演唱这首歌曲,我们知道了在旧社会妈妈的生活是非常艰辛的。妈妈有着非常悲惨的过去,那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学生随音乐走出音乐教室。)

《秧歌舞》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秧歌舞》 2.学习民族舞蹈秧歌

二、教学目标:

1、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过反复的欣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完成简单的秧歌舞动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教学重点:听过唱歌、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传达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教学难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

师:在第三单元,我们共同走进了民族的节日。感受了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以及蒙古族的那达慕盛会。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另一个热闹的场面。首先请同学们看几组图片。(课件出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上一回,老师让你们回去搜集关于秧歌的资料,谁来汇报一下。(找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的做以补充)

师:秧歌是一种民族性的集体舞蹈,至今已有逾千年发展历史,有着自己成熟而稳定的风格。东北秧歌是我国四大秧歌流派之一,以其红红火火的场面和情趣盎然的姿态,历来深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秧歌舞》。

(三)学习歌曲

1、初听。师:我们将这首歌曲来完整的欣赏一次。

思考:歌曲的节拍是多少?情绪是什么样的?(听录音机的音乐)

2、再听。师:歌曲是四二拍的,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生回答)(出示节奏)找生拍出该节奏。(放音乐)边听音乐边用手拍出该节奏,教师用锣来演奏)

3、第三次听。(出示节奏)找生拍出该节奏。(放音乐)边听音乐边用拍退拍出该节奏,教师用镲来演奏)

4、第四次听。(出示节奏)找生拍出该节奏。(放音乐)边听音乐边用拍合唱台的方式拍出该节奏,教师用鼓来演奏)

5、学唱歌曲。

(1)师:我们将节奏赋予音乐中,这样好听的歌曲唱出来一定更有意思。(出示歌词)看歌词,我们将这首歌曲再来完整的欣赏一次,可以跟着小声的唱一唱。

(2)随琴完成,教师指导。(3)随音乐完整演唱。

(4)师:歌曲的演唱我们已经掌握,现在我们将歌曲的歌谱来唱一唱。(教师弹琴)

(5)背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

1、师:这么欢快活泼的歌曲,我们就这样坐在这里唱,好像有点……(引导学生说出演唱形式)

2、学习秧歌步。(学生会的请学生完成)

3、(拿出锣、镲、鼓及学生自备的各种手绢等)随音乐边唱、边敲、边跳。

(五)总结 师:同学们的表演非常精彩,老师非常感动,就让我们用这热烈的东北大秧歌来结束这节课吧!(师生共同扭起东北大秧歌)

《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学生能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能力目标:

a、能够自己上网查找、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学生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的情绪,能够简单分析乐曲的特点。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等。感受彝族音乐的特点。

c、能够根据音乐的情感状态及其变化,自由、即兴地创编动作来体验这一过程。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本课作品,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我国各族民歌、民间音乐的丰富多彩。加深对中华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全体学生能够关注并愉悦地参与到集体的音乐活动中去。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学生自由律动)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新课、资料展示

师: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乐曲是老师前几节课介绍并布置大家预习过,查找过资料的欣赏曲《阿细跳月》。郑老师知道你们每个小组已经把查找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存在了班级的文件夹中了。下面给大家一点时间进行资料展示。[各组代表上来进行资料展示后,教师总结]

(四)新课教学、乐曲欣赏

1、师:接下来我们开始欣赏《阿细跳月》。[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下面两个问题来欣赏[课件]①这首乐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②这首乐曲是用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演奏的? [欣赏后学生回答]

2、师:这是一首民乐合奏曲。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遍,大家对这首乐曲有了印象。下面请同学们进行第二遍欣赏。听听看这首乐曲的旋律有哪些特点?整首乐曲围绕主旋律发生了哪些变化?[课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五)舞蹈欣赏、表现音乐

1、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大家对这首乐曲有了一些了解。知道了这是一首以彝族民间音乐为素材,朗朗上口的乐曲画面。下面请同学们欣赏《阿细跳月》舞蹈画面,并注意观察里面的舞蹈动作。

2、很多同学被里面的舞蹈场面深深地吸引了。舞蹈画面和音乐的融合使乐曲感觉更欢快、热闹了。现在让我们再欣赏一遍,观察并学习里面的基本舞步。

3、欣赏完以后,请个别同学上来模仿后教师讲解基本舞步并示范。

4、在舞蹈欣赏和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请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基本舞步。

5、师:下面郑老师再介绍同学们观看电影《阿诗玛》,这也是一首典型的彝族音乐,看看里面的演员是怎么表现音乐的。结合我们刚才学的基本步,每个同学进一步创作。

6、请个别同学上台展示自己想做的动作。

7、接下来再放一遍舞蹈欣赏,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在学会基本舞步的基础上,怎么进行更多舞姿和队形的变化。

8、放音乐分组跳。教师下去进行引导。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10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十二课,每课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动手动脑练习”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练习竖迪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的能力。视谱:通过学习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教学目标:

1.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拍号及其强弱规律。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习换气等一些常用记号。3.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学会简易的轮唱,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一些简单的指挥手势。

4.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5.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第一课 祖国〃妈妈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历史,感受祖国的伟大,用美的语言赞美祖国。

2.听赏后,能用简单的词语谈谈对齐唱歌曲《歌唱祖国》的感受,了解齐唱、独唱两种声乐演唱形式的不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二、听赏《歌唱祖国》。1.生随乐拍手、踏步。

2.师:你能用几个词语表达听赏齐唱《歌唱祖国》后的感受吗?

3.师:你能跟着唱一唱《歌唱祖国》吗?

4.比较一个人唱与集体唱的效果,了解齐唱与独唱两种声乐形式及其音响的区别。

5.看图:课件展示“开国大典”、“祖国壮丽风景”、“运动健儿夺金”的画面。

6.学生畅谈、交流,举例说说还有什么例子说明祖国已经走上富强了。

三、诗歌朗诵。

1.学生朗诵部分作品,播放《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的纯音乐作背景。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诵《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的歌词。3.师生随乐齐诵《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的歌词。

四、总结下课。课堂后记:

在新课的第一个环节,学生通过听赏气势磅礴的歌曲《歌唱祖国》,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在第一时间便将学生带入了课堂的爱国情境之中。学生举了很多例子说明祖国已经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在教学第二个内容——诗歌朗诵时,很多学生课前收集了歌颂祖国的诗歌,并且还练习了多遍,所以叫他们上来吟诵时,各个都声情并茂,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这个环节为轻松学唱、深情演唱新歌作好了铺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老师深情并茂的演唱歌曲,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意境。

二、学唱旋律。

1.师:你对这首歌的旋律熟悉吗?你想用哪种方式来学唱旋律呢?

方法选择:母音模唱法、轻声视唱法、分句识读。

三、学唱歌词。

1.指导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学习歌词。方法选择:跟唱法、小组自学法、互帮法。

四、指导演唱。

老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五、分组排练。

1.老师:国庆节就要到了,你们想表演什么节目庆祝这个节日呢?

2.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

六、综合表演。

1.鼓励学生上台大胆表演。2.学生自评、互评。

七、拓展引申。

1.师:你还会唱哪些关于祖国妈妈的歌呢? 2.跟唱《爱我中华》。

八、总结下课。课堂后记:

在新歌教学时,我打破了传统的老师带唱的教学模式,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实践证明“互帮法”这个方式学习歌词就本校四年级学生的基础而言还行不通,因为每个班能完整识谱的几乎没有,最合适的还是“轻声跟唱法”。

第 二 课 晨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并知道重唱、合唱是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教学过程:

一、感受“晨”景。1.导入。

师: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在这美好的时候你们会做些什么呢? 2.听赏《晨景》(1)感受乐曲(2)替乐曲取名(3)乐曲简介

3.观赏早春知更鸟活动的画面。(1)学一学

刚才听的是什么声音?谁来模仿一下。(2)听一听

仔细听听是什么小鸟有如此美妙的歌声?(3)唱一唱

随音乐用“jiu”哼唱歌曲第一声部。

二、体验“晨”歌

1.观察知更鸟在深秋迁徙的画面。2.讲述知更鸟迁徙的原因。3.聆听“小鸟”歌。

下面我们听听知更鸟是怎样诉说的?出示第一声部歌词。4.师生合作学习二声部。

(1)学生演唱第一声部,教师演唱第二声部(2)说一说歌曲旋律的特点(3)师生互换声部演唱。

教师演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生与生分声部演唱歌曲。

5.有感情演唱歌曲。

师:谁能说说知更鸟在唱这首歌时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三、表现《清晨》 1.师生合作参与

(1)老师邀请一学生演唱歌曲。(2)全班合唱歌曲。

合唱: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首歌。

2.学生设计不同形式表现《清晨》(1)分组设计

师: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形式演唱了歌曲,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说说你们的设计方案。看哪组设计得最好!(2)分组练唱(3)比一比(4)评价

师:刚才我们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了歌曲,谁说一说,我们在演唱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评价要求:唱出歌曲的内在情绪;注意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当文明小听众。(5)颁奖

演唱形式多样且演唱符合歌曲特点,情感处理到位同学上台领奖。

四、结束全课。课堂后记:

课堂开始通过听赏《晨景》,引导学生进入清晨的情境。再通过学、说、听、唱四个过程,让学生对歌曲第一声部的旋律和歌词有初步的了解,并能随音乐哼唱歌曲第一声部。在新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启发学生设计不同的形式表现《清晨》,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趣是最高的,通过他们自己设计的方案反复的唱,学生在演唱时深切感受重唱与合唱的不同。

第三课

音乐家海顿

教学目标:

1.听赏《告别交想曲》,能熟悉音乐主题,了解音乐内容 2.听赏《惊愕交想曲》了解音乐内容,并能用打击乐器参与 3.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海顿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简介海顿,谈话导入 2.播放《小夜曲》

引出故事中的人物--海顿,通过故事一介绍海顿,使学生初步了解海顿,了解音乐家和音乐创作背景。故事二,讲解故事。

二、播放《告别交响曲》第五乐章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片段 3.哼唱主题音乐 4.画旋律线

通过画旋律线了解旋律的下行,体验音乐情绪。5.讲故事三,讲解《告别交响曲》曲名的由来。6.演唱表现。

反复演唱主题并逐渐减少演唱人数,体验乐手相继退场的音乐场景

第四课 雨中乐

教学目标:

1.能用力度对比的声音演唱《大雨和小雨》,积极参与听赏活动,感受《电闪雷鸣波尔卡》和《雨打芭蕉》所表现的雨中情境

2.能一边演唱《踩雨》一边用身势节奏为其伴奏 教学重点:

能用力度对比的声音演唱《大雨和小雨》能一边演唱《踩雨》一边用身势节奏为其伴奏。教学难点:

积极参与听赏活动,感受《电闪雷鸣波尔卡》和《雨打芭蕉》所表现的雨中情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夏天的天气真是多变,看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二、欣赏

1.播放《电闪雷鸣波尔卡》。2.节奏游戏。3.播放《雨打芭蕉》(1)(2)(3)听赏并说出音乐情景。大雨过后踩雨游戏。听赏对比发言。把节奏活动加入到听赏活动中,使听赏活动更加活泼,吸引学生。

三、学唱歌曲 1.旋律接龙游戏。2.组织学习歌词。3.出示力度记号。

4.教唱歌曲欣赏师生对唱。

四、加入力度变化完整演唱 1.分组演唱四个伞面上的旋律。

2.根据歌词中的大雨和小雨分别用动作表现。3.识认力度记号并用声音表现。4.学唱歌曲。

分几个层次学习歌曲,逐渐递进,贴近学生,使学生更加理解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五、小结 评价及小结

第五课 藏族的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西藏的地域及民族风俗特点,学会演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2.用踢踏舞的基本步表演《我的家乡日喀则》。3.用心聆听《阿坝夜会》、《阿玛勒俄》,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意境。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西藏的地域及民族风俗特点,学会演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教学难点:

用踢踏舞的基本步表演《我的家乡日喀则》。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演唱《我的家乡日喀则》。

二、听赏

放音乐,组织小组活动

1.欣赏《白鹤,请借一借你的翅膀》。2.小组表演白鹤的动作。3.欣赏《阿坝夜会》。4.小组活动篝火晚会。

开展欣赏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跟唱 1.放音乐。

2.钢琴伴奏并领唱。

四、评价及小结 1.组织评价。2.小结自评及互评。

第六课 五环旗下你我他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并能用动作表现音乐。

2.听赏《红旗飘飘》感受歌曲中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

能学会演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并能用动作表现音乐。教学难点:

听赏《红旗飘飘》感受歌曲中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我们国家国旗的名字形状、颜色、图案? 说出国旗的名字形状、颜色、图案。

2.思考并回答问题二,欣赏播放《红旗飘飘》的MTV。

二、拓展

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的画面,介绍奥运知识。

三、活动导入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2.组织入场活动。

作小运动员随音乐有节奏的进课室。

四、奥运知识问答 1.提出有关奥运的问题。2.学生自由回答。3.了解奥运。

五、学唱歌曲 1.组织学习旋律。2.组织学习歌词。3.播放音乐。4.钢琴伴奏。

六、小结 小结并评价。

第七课 乌鸦与狐狸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乌鸦与狐狸》。2 能够积极参与童话剧的创编表演。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乌鸦与狐狸》。教学难点:

能够积极参与童话剧的创编表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诉狐狸与乌鸦的故事。

2.提问,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欣赏 1.播放音乐。

2.复听,组织听赏活动,根据音乐角色的不同做出不同的音乐动作,由学生自由发挥,在欣赏过程中熟悉歌曲的旋律。

三、学唱歌曲

1.认识装饰音并了解装饰音的作用。2.分组朗读歌词。3.师生对唱。4.小组分角色对唱。5.完整演唱歌曲四。

四、课后反思及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有表情的复习歌曲。

2.进入情景,通过演唱复习第一课时学习过的内容。

二、聆听比较

借助提问的方式分析作品。

三、合作创编

1.铺垫:如果你是狐狸,会对乌鸦说些什么甜言蜜语呢? 2.两人一组创编、讨论、表演。

四、表演、评价 1.欣赏学生的表演。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和他人的表现做出恰当的评价。

五、评价总结

1.鼓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2.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情况。

第八课 童 趣

教学目标:

1.能学唱歌曲《四季童趣》、《童心是小鸟》,并在欢快的学唱活动中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感受快乐。

2.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并能对他人的演唱作出相应的评价。教学重点: 两首歌曲的学唱。教学难点:

切分音和八分休止符的准确。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谈一谈自己童年有趣的事情,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等等,创设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

二、听唱法教学

1.以听唱法为主,放录音、伴奏、聆听、跟唱,通过听赏,熟悉歌曲的旋律。

2.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同学交流。

三、交流创编

1.自定歌曲的演唱形式。

2.根据理解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3.汇报表演。

四、听赏《山童》,放录音感受童声演唱的表现力。

五、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童趣》,谈一谈自己对《童趣》的理解,最快的回到上节课创设的情境中。

二、唱一唱

1.情境中模仿“a”的正确发声方法。

2.通过模仿知了的叫声划拍掌握附点四分音符发节奏。

三、学唱《童心是小鸟》 1.划拍视唱。2.聆听。3.跟唱。

4.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同学交流。

四、童趣演唱会

1.分组推选“小歌手”、“小演唱组合”。2.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3.汇报表演。

在活动中大胆展示自我,深化本课主题

五、总结

第九课 对 花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对花》并即兴创编歌词。

2.听赏《顶嘴》、《挂红灯》,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完成《沂蒙山小调》的读谱唱歌活动。教学重点:

学唱《对花》,欣赏华北民间音乐。教学难点:

体验华北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听赏

1.播放趣味音乐小剧《顶嘴》。2.引导听赏。

3.小结讨论交流:这首乐曲为什么取名为《顶嘴》? 通过欣赏,让学生对华北民间音乐风格有初步的感受

二、热情演唱 1.欣赏带有歌表演的《对花》。

2.引导观察并提问:和我们平时的齐唱有什么不同? 3.听唱法教歌。4.全班进行歌表演。

三、动感创编

1.启发学生思考,四季中还有哪些花?还有哪些人可以戴? 2.强调滑音和倚音的演唱。3.即兴和老师对唱,创编歌词。

四、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对花》,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听赏

播放《沂蒙山小调》 介绍《沂蒙山小调》 1.听赏。2.跟唱。3.读歌谱。

三、听赏

1.播放《挂红灯》,感受华北民间音乐的主要种类“秧歌调”的典型风格。

2.随乐跟唱《挂红灯》。

四、总结

第十课 红领巾之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小小鼓号手》,并能积极参与伴奏活动。2.能学会唱《红领巾在召唤》,能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3.能积极的参与本课的两个音乐活动,并进行节奏的模击。教学重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唱准节奏。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趣激情

1.在嘹亮的鼓号队进行曲中精神抖擞的进教室。2.师生相互敬队礼。

二、号的模仿

“号是鼓号队的灵魂”,尝试做号手。出示节奏:

1.做吹号状,按节奏模仿。

2.轻声用“嘀滴答”和“咚擦擦”演唱。

三、歌曲教学

听唱法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1.随琴跟唱。

2.与老师分乐句接唱歌词。3.随琴齐唱。4.感受歌曲的情绪。

四、总结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活动 1.宣布活动方式。2.说明活动规则。3.分组,选鼓手。4.进行模击活动。5.分组活动。

6.展示节奏学习的结果,并进行自评。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唱歌曲《红领巾在召唤》

1.“我心目中的红领巾”座谈会,畅谈心目中红领巾的形象。2.只听不唱。3.轻声跟唱。4.边挥拍边跟唱。

激发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热爱,营造氛围,酝酿情绪。

三、音乐活动《破译密码》 1.讲解规则。

2.分组活动,重新给每组一个一个“破译密码”的练习,锻炼学生的听力和乐感。

四、总结

第十一课 步步高

教学目标:

1.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感受音乐的和声美。2.听赏《步步高》、《春节序曲》,能哼出音乐主题,并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3.学会演唱《快快活活过春节》。教学重点:

歌曲的学唱、乐曲的欣赏。教学难点:

能在学唱和欣赏活动中,与他人积极合作参与表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春节《春节序曲》 1.初听乐曲。2.初谈感想。3.小组谈论。

4、集体表演。

二、唱响春节 听唱法教唱 1.聆听。

2.有节奏的读歌词。3.跟琴学唱。4.完整演唱。

三、创编表演 1.分组。

2.自由讨论、排练。3.汇报演出。

4.互评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促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总结

师寄语谈新年愿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用身势节奏表现《春节序曲》。3.运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创设情境。

二、听赏歌曲

1.根据歌词设计相关问题。2.播放录音。

3、指导按节奏读歌词

让学生带着目的听歌,感受歌曲美的意境。

三、感受合唱

播放录音,提出问题 1.听低声部。2.谈谈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从听赏中区分齐唱与合唱。

四、合唱教学 1.唱曲谱。

2.合唱两个声部的曲谱。3.唱歌词。

①老师弹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歌词。②老师弹低声部,学生唱高声部歌词。4.全曲合唱。

5.分乐句进行合唱练习,分组合作。6.交换声部练习。

五、小结

学生自我总结,畅谈感受

第十二课 音乐万花筒

教学目标:

1、能随伴奏音乐声情并茂演唱多首歌曲,并准确说出歌曲名

2、聆听多首乐曲,能根据乐曲风格,准确说出曲名

3、能快速分辨歌曲的齐唱、合唱、对唱等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 复习本学期学过的内容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具准备

装扮教室 营造表演舞台效果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构想

跳动的音乐万花筒

组织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准备活动 学生互相帮助,做好造型扮相

小组排练,每组准备2首以上的歌曲

让学生以自我的方式表达歌曲,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魅力,并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介绍活动方式:万花筒点将-被点到的唱前部分,相邻的组唱后部分,第三组说出歌名

在活动中,哪组卡壳画一个哭脸,顺利过关画笑脸。比一比,谁的笑脸多 转动的音乐万花筒

展示万花筒教具,比方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 以击掌的方式获得抢答权

让学生体验自己主动争取、努力创造就能获得成功的快乐每呈现一个画面让学生抢答歌曲的演唱形式 小组的代表答题,准确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 盛开着的音乐万花筒

万花筒教具依次展示四朵荷花画面,播放荷花中的乐曲 分组讨论,说出四首乐曲的播放顺序

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享受音乐,启发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深化师生情谊。

引导学生根据乐曲自己加上动作,分组排练,分组设计,排练表演。

随乐表演

讨论与互评

上一篇:落实上半年总结表彰大会精神情况汇报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及教学反思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