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桥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乡的桥(精选11篇)

家乡的桥 篇1

小时候,家乡的河上架着一座弯曲的石拱桥,上面的一砖一瓦显现着自然的肌理,纵横交错,散发着古朴的韵味。

桥上,两排柳树好似美丽的少女垂着长发在水里照镜子。夜晚,我常蹲在那树下,头顶皎洁的月光,伴着蟋蟀的交响乐,哼着优美的旋律„„

桥下,一些渔夫正挥着竹篙洒下渔网在水里打渔,那粗犷的打渔歌中,预示着他们收获颇丰。

桥的两岸居住着一村居民,他们居住在简单低矮的土坯房中,有着一样的风土人情,团结互助,心被这桥紧紧相连。

现在,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桥变宽了,上面的水泥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几分梦幻般的色彩,漂亮的桥栏在水的倒映下,那天然、古朴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雄伟和壮观。

桥上的柳树早已不见,高大的路灯伫立桥上,给这黑暗的夜,带来无尽的光亮,它们俨然是一排巨人守护着桥上通行者的安全。

桥下的渔夫,早已变成了一拨拨的轮船,“嘟嘟嘟嘟”地开过,激起的波浪,仿佛要洗去旧时代的铅华,随着轮船的前进,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桥两岸的土墙早已不见,已经变成了那巍峨高耸、鳞次栉比的高楼,晶莹的玻璃幕墙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而两岸的居民仍未忘了那桥的约定,依然团结互助,心心相连。

家乡的桥,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外衣,但它的灵魂在我的心中却永不磨灭,绽放着迷人的风采。

啊,家乡的桥,我梦中的桥!

篇二:家乡的桥

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也不例外。

我走过很多桥,却独爱家乡那道“独木桥”。

家乡的那座桥位于两村之间。它长约两米多,由三条不细不粗的树干扎成,走起来比较稳定。桥的下面是一条河,水过去比较清澈。小河两边是碧绿的草丛,并且还有一两棵柳树在两旁,桥在这样的天然图画中,真是相得益彰,怪不得有杜甫的“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这样的山色水光与桥共同构成的美景了。

这座桥沟通着两岸,沟通着两村,是两村经商的必经之路。每天经过这座桥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有的挑着一娄鱼,有的挑着一娄菜。经过这座“友谊之桥”的人,有说有笑的,就这样,又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画——友谊通商桥了。

由于这座桥为人们提供了方便,所以这座桥总是热闹非凡。特别是在假日里,;两岸的人们有的在做买卖,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有的孩子在玩游戏,手舞足蹈地边唱边跳;两岸的鱼儿好像也不甘落后,在夕阳的照耀下竞相跳跃,陶弘景的“夕日欲颓,沉鱼竞跃”就是这样的景象了吧!这次又再次构成了迷人的风景画了!

人们不管得替这座桥起名,只好方便地叫它“独木桥”。

这座“独木桥”似乎将要面临拆毁,但由它组成的n幅美图却不得不使我们细心回忆起它,这座家乡桥。

篇三:家乡的桥

在我的家乡——酒泉最大的小区“康盛花园”里有一座人人知晓的“大桥”,这不但是我最熟悉的一座石拱桥,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座桥。因为,在那里我把我最天真、无邪的幼年的快乐留在了那里。

这是一座无名的石拱桥。桥的底下是一个很大的水池,有喷泉。春天,我常常穿着薄毛衣,套着小外套,扎着两个小辫子跑去桥上看老爷爷给池子里面放水。夏天,我又穿着漂亮的连衣裙,蹦蹦跳跳地跑到桥上看喷泉,有的时候,一股水就突然喷了过来,吓得我拎着湿乎乎的裙子哭着就去找妈妈了。而秋天呢,我又小心翼翼地走在桥上,生怕像夏天一样忽然又有水喷过来,可是年幼的我哪里知道,不知早在哪一天喷泉已经不喷水了,而我却还小心的张望一下,然后快速地跑了过去,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我那时很“笨。”咦,雪花怎么这么快就飘下来了!肯定是冬天到了。在我那小小的脑袋瓜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于是,我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来到桥上,我调皮地坐到桥的最高处,然后快速地滑了下去,滑到下面的亭子里时,就会摔一个大跟头,但是,小时候的我是一个不知道疼痛的小娃娃,所以,摔倒后我会以最快的速度爬起来,拍掉身上的雪,生怕被妈妈发现又对我唠叨一番。可是现在想起来,我才会感觉到那是妈妈对我的关心与呵护。

哦,幼年的我把美好、快乐的时光留在了石拱桥上,可是不知为什么,当我再一次走上大桥的时候,一点也找不到以前的一切了。当我春天去大桥时,对放水一点也不感兴趣了;当我夏天去大桥时,早已知道喷泉会喷到哪里了;当我秋天去大桥时,再也不会怕那些不会喷水的喷头了;当我冬天去大桥时,一点也不想玩小时的“滑梯”了„„

哦,幼年的记忆,我不是让你乖乖地呆在桥上了吗?你们怎么可以这样不听话,难道就这样消失了吗?

篇四:家乡的桥

你,以一种安静的姿态,坐落在浸满沧桑的小巷之旁。

你,弓着佝偻的的背脊,横跨两岸。默默地凝视伴随了自己一生的小巷。潮湿、错落的石板,捧着一簇簇新绿的嫩草。这是生命的繁衍。泛着太阳光斑的瓦片,错落有致地铺在屋顶。古老、灰黑的砖墙,吐露着时间的沧桑,也埋着一种似是花开般的温柔。

雨后的阳光真舒服,雨珠顺着屋檐旋绕、滚落。“滴答——”你笑了。这熟悉而动人的声音,你不知听了多少回。

一个小孩,拿着崭新的风车,奔跑着,欢笑着„„

此时此刻,古老的小巷,反倒透着青春的韵律。

你很平凡,从头到尾,你没有任何一丝值得炫耀的地方。

你爱平凡的这里——陪你走过了几十年的小巷。

你微微扬了扬手,换了个姿势。

小孩坐在桥上,摆动起了自己的风车。

你像是几块旧石板,随意错落而成,桥身上坑坑洼洼,但又是那么恰到好处。你的身上满是时间留下的痕迹。你像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安详地守护着这片方寸之地。你认为,这是你的责任。

你很平凡,真的很平凡。平凡得很少有人从你身上走过,平凡的连水中的涟漪也没有发出一声的声响。只任脚边长起簇簇青苔,倾听草儿向自己问好。当月光倾泻在你的身上,当月光洒向整个小巷时,是你最幸福的时刻,仿佛又回到了昔日。拉开你重重的记忆。

小孩哼起刚学的童谣,更像在为你唱。

平凡的你,却拥有不平凡的灵魂。

从小,你就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你决定,在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为人们奉献,哪怕只有一丝的力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的手虽早已干枯,你的脸上虽早已布满皱纹,但你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风雨的吹蚀,冰雪的刺骨,春去,秋来,都丝毫动摇不了你的决心。

因为,你爱这里,你爱这个古色古韵的世界,这里填满了你多少的回忆!

你要守护自己的家人,在这里撑出一片“爱的世界”,虽然你早已年迈。但只要有一天,你的家人还需要你,你依然会挺立在这里。

小孩从桥上站了起来,幸福地向远处跑去。

“滴答——”又是一滴雨珠,从檐上滚落„„

篇五:家乡的桥

家乡的桥是我梦中的桥。

小时候,家乡的河上架着一座弯曲的石拱桥,上面的一砖一瓦显现着自然的肌理,纵横交错,散发着古朴的韵味。

桥上,两排柳树好似美丽的少女垂着长发在水里照镜子。夜晚,我常蹲在那树下,头顶皎洁的月光,伴着蟋蟀的交响乐,哼着优美的旋律„„

桥下,一些渔夫正挥着竹篙洒下渔网在水里打渔,那粗犷的打渔歌中,预示着他们收获颇丰。

桥的两岸居住着一村居民,他们居住在简单低矮的土坯房中,有着一样的风土人情,团结互助,心被这桥紧紧相连。

现在,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桥变宽了,上面的水泥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几分梦幻般的色彩,漂亮的桥栏在水的倒映下,那天然、古朴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雄伟和壮观。

桥上的柳树早已不见,高大的路灯伫立桥上,给这黑暗的夜,带来无尽的光亮,它们俨然是一排巨人守护着桥上通行者的安全。

桥下的渔夫,早已变成了一拨拨的轮船,“嘟嘟嘟嘟”地开过,激起的波浪,仿佛要洗去旧时代的铅华,随着轮船的前进,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桥两岸的土墙早已不见,已经变成了那巍峨高耸、鳞次栉比的高楼,晶莹的玻璃幕墙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而两岸的居民仍未忘了那桥的约定,依然团结互助,心心相连。

家乡的桥,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外衣,但它的灵魂在我的心中却永不磨灭,绽放着迷人的风采。

走进我的家乡,您会发现我家乡的特产还真不少,有松花蛋,大葱,地黄,怀菊花„„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铁棍山药。

铁棍山药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长得极像一根棍子,身体是土黄色,身上疙疙瘩瘩,毛乎乎的,虽然外貌不咋的,但棍不可貌相,吃起来那绝对叫一个美。铁棍山药的吃法很多,可以凉拌吃,煮粥吃等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吃法的都有,但我最喜欢还是清蒸铁棍山药沾糖吃。做法很简单,将山药洗净,不要去皮,切成10cm长的段,放在笼上蒸,约20分钟,你就会闻到铁棍山药特有的清香。这时就可以出笼了,哈,别急,小心烫手,要先凉一小会儿,然后您再拿起一段,啊呜一口吞下去,一股股淡淡的“香”“甜”便迎嘴袭来,跟吃红薯有点像,但仔细一品您会发现跟红薯不同的是它还有点点“麻”味,吃了第一口,想吃第二口,真是越嚼越有味„„

铁棍山药不仅好吃,而且还有很大的药用功效,它能健脾、补肺、益脑„„哦,对了,它还有有美容作用呢,爱美的阿姨们一定要多吃哦!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铁棍山药,请您到我的家乡来一品它的美味吧!

家乡的山

听说过瑞昌吗?她是我的家乡。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物产丰富。如果你们有机会来到瑞昌在游览美丽风光之余一要品尝一下我们家乡的农副特瑞昌山药。它俗称“小人参”,是瑞昌的传统物产,是一种菜、药兼用型的经济作物,既是食用佳肴、又是上等补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曾在第九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金奖,现已成为当地老百姓送健康的首选礼品。

阳春三月,是适宜种山药的好季节,到了中秋节前后就可以收获了。一到那时,奶奶总会笑眯眯地对我说:“孙儿,你最爱吃的山药成熟了,走,咱们挖山药去喽!”我们扛着铁锹来到地里,开始我们的“寻宝之旅”。扒开好深的泥土,只见那些灰褐色的,长长的山药静静地躺在泥土里,我如获至宝似的抱出一根又粗又长的山药,摸上去毛毛糙糙的,像是长了一脸的胡子,又似粘上了一把把“龙须”,可爱极了。山药的皮非常薄,只要用削刀去皮,那雪白雪白的山药肉就露了出来非常的滑,一不小心山药就会从手中滑下来。因为上面裹了一层粘液,听奶奶说就这粘液里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可有营养了!奶奶常常用药炖排骨,养我的胃,解我的馋。

家乡的桥 篇2

一、课文整体构思方面的“总分总”结构

课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来写。首总起,尾总结,相互呼应,结构完整。文章第2~5 节是分述部分,具体分写桥多、奇、美、乐四块内容,文章内容丰富具体。

先看文章第1 节的总起:“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作者用一个比喻句总述了故乡特点———河多。虽然没有写到桥,却写出了桥的必要性。

再看文章最后一个小节的总结“: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作者改编李白《秋风词》中的句子,吟诵作结,余味悠远,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也表现了故乡的桥的欣赏价值。

再接着,重点欣赏分述内容。文章第2~4 节的首句分别概述故乡的桥梁多、造型奇、桥名美的特点。三个小节的内容安排也是十分用心的。第一是“桥多”,因为这是最直接的普遍事实;第二是“造型奇”,在观赏过一座又一座的桥之后,才会感受到桥的造型奇;第三是“桥名美”,桥名的由来和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都是文化,具有历史积淀和民俗传承,需要仔细体味才能感知,自然是要放到后面来写。这样的内容排序符合观察规律,值得学生摹写。

而文章第5 节,把家乡的桥描述成“乐园”。虽不直接表述桥本身特点,内容仍然与桥有关。文章用并列的句式写一组实例,描述了“因桥而乐”的情境,使文章内容丰富生动起来。

从写法角度看,第2~4 节的内容描述了桥的“视觉美”,第5 节内容描述了桥的“感觉美”,表现人们对桥的喜爱。这分述的内容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种写法,这样的内容组合和写法运用非常巧妙实用,可以引导学生体味。

二、课文中段落结构的“总分式”特征

《故乡的桥》第2~5 节,几乎每一节都可以划分出明晰的层次,其“总分式”结构与顺序使段落内容犹显丰富多彩。但是品析到具体段落,所运用的“总分式”结构又有细微区别。

第一种形式:总分例证式(分说的部分由“例证”组成)

比如文本第3 节,这一节写桥的造型,分为两层。第1 句为总说,第2、3 句为分说。分说部分,先举出“过户桥”和“单拱桥”两个例子来佐证:一例着眼于造型的“简单”,用“一块长石板、搁两端、连起来”三个短语说明用材、建造的简单;另一个例子着眼于造型的“漂亮、气派”,文章用“圆饼、大‘八’字、石狮子”等词语比喻桥洞、桥阶、石柱的视觉美。为了突出单拱桥的桥型之美,作者进一步展开联想:“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两个例子有轻重详略之分,这一节内容就生动灵活。

第二种形式:总分要点式(分说的部分由“要点”组成)

比如文本第4 节,这一节写家乡小桥的名称特点。总说句是“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其中“美极了”一词引出了关于桥名的四个要点:(1) 桥名有趣;(2)桥名由来;(3)字体各异;(4)桥名故事。层次非常清晰,适合学生仿写。

三、课文中长句子的表达之美

(1)内容具体的长句子。

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

这是第2 节里用两个短句组成的长句子。初读句子,觉得内容很简单,只要用“桥连着村村户户”的单句就可以了。然而经过对比阅读,发现短句子里写的桥,有简陋随便的感觉;长句子里写的桥,将乡村与乡村、人家与人家连接成一体,有纵横交错之美。

(2)意思完整的长句子。

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这是第4 节里写桥名字体的一个长句子,由7 个短句组成。作者先用“有趣”一词总领,接着说明字体名称,再接着说明字体特点,最后说明字体的情趣。内容严谨,意思完整。

(3)描绘人物动作变化的长句子。

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

这段话中用一系列动词准确描述了由桥取乐的情境,值得玩味。

【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从概括内容到复述课文(第1 课时)

一、揭题解题

“故乡”是指出生或长期生活过的地方,作者故乡在江南,文章内容就是写江南的桥。以“故乡的桥”为题,能呼应课文结尾句“长相忆”的“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铺垫

解释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意思。(篇幅所限,这里仅列出词语。)

网布、千姿百态、缀上去、飘逸潇洒、刚劲雄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整个炎热的夏天……捉到一对毛蟹呢!(要求学生边读边表演语句中的动词)”。

三、朗读全文,再概括内容

让学生各自出声朗读课文,品味意思。读完全文,选四五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一句话介绍故乡的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上“虽然,但是,而且,此外”等连词,把这些句子连成一个长句子。

四、指导复述课文2~5 节

复述课文的原则:内容与原文相符,在语言形式、叙述口吻、内容详略上有变化。

形式一:用第三者的口吻来介绍,把“故乡的桥”变为“江南的桥”。复述可以这样开头:江南的小河长,小桥多……

形式二:简述课文。要求删去修饰的词句、联想的内容等,用简明的语言作具体叙述,保持原文内容梗概。比如说复述第3 节:家乡桥的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在两端就成;最气派的是单拱桥,桥洞和倒影拼成大圆饼;石阶缀成大“八”字,石柱上石狮屹立。

形式三:概述课文。将原文内容或情节作概括凝练,无须展开内容,无须描述情境,一般都用陈述句概括。比如复述第5节:家乡的桥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无论在桥头、桥坡、桥面,甚至在桥洞里,都可以看到孩子们快乐的身影。

五、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第二板块:模拟“总分”形式,学写段落(第2 课时)

基于上节课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列出与《故乡的桥》相似的若干写作题目,比如:《学校考试》《马路上的汽车》《家乡小吃》《天空的云》……这些题目都是富有特点的常见事物。

课堂上,教师指导“总分例证式”和“总分要点式”两种结构,以课文第2 节、第4 节为例模拟写作。

首先,指导学习“总分例证式”结构,可以这样设计:

(1) 整体学习第2 节的内容,根据总述和分述的内容,划分出两个层次。(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人家。如果……才怪哩!)

(2) 分析分述部分的两个长句子特点。(“桥连着……人家”是实例,“如果……”是假设的例子。)

(3)运用“总分例证式”结构写一段落。

接着,指导学习“总分要点式”结构,可以这样设计:

(1)整体学习第4 节,根据“总分式”结构划分出两个层次。(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可装一条船!)

(2)选学分述部分5 句话,列出说明“家乡小桥的名称美极了”的内容“要点”。

(3)运用“总分要点式”结构,列出自己要写的内容“要点”。

(4) 模拟第4 小节的结构写一写。选择写得好的或不太好的文章当堂点评。

教案-家乡的桥 篇3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劲”),练习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4.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怀念家乡的桥、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累、感悟、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领会“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的丰富含义。

教学准备

1.推荐诵读王维的《归嵩山作》一诗,了解诗意。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启发,入情入景。

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离开故乡江南一别就是几十年,每次与朋友谈起江南,故乡的人、故乡的景始终盘旋在他的脑海,尤其是家乡的桥,于是他便提起笔来写下一篇文章——《家乡的桥》。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写):家乡的桥。

二、自读欣赏,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或参考认字表认识。

(2)读读想想:家乡的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拿笔在相关的地方做上记号。

(3)联系全文思考: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2.小组内交流自读体会。

三、品味语言,积累运用。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部分重点学习。

学习提示:(1)读一读这一段。

(2)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3)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些词语?

2.围绕“家乡的桥”,学生交流印象最深、最喜欢的内容。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自主汇报,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可以出示辅助课件,相机谈话,指导朗读、训练朗读、启发思考。

如“桥名”一自然段:

(1)学生念桥名。

(2)教师引读文中描写桥名的语句。

(3)师:和唐诗有关的桥是什么桥?(如意桥)

有谁知道王维的这首诗?出示王维的《归嵩山作》。学生自读。鼓励学生课后找到这首诗学一学。

(4)出示桥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不同字体的桥名,念桥名。

切断课件画面,认识字体:说一说你认识哪种字体?最喜欢哪种字体?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飘逸潇洒、刚劲雄健等)指导读出这两种词不同的感受来。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5)了解桥名中的故事:(师讲震龙桥的故事)请你猜猜那些桥名里面又含有什么故事呢?

(6)同桌对读,再一次整体感受、体会这一自然段。

„„

其他部分的教学:

第三自然段: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相关资料,欣赏、想象家乡小桥的造型;品读课文语言,选择感兴趣的桥自己当导游来介绍介绍。

第五自然段:汇报朗读;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1.配乐齐读全文。2.归纳板书,梳理课文。

五、作业参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选你喜欢的几个生字写一写。3.搜集资料,了解你家乡的一处景观。

第二课时

一、识字与写字。1.认读词卡、检测识字。

重点指导“凿”字的字形: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记忆字形;积累“墓”的姐妹字,如:“幕、慕、募、暮”等。2.写字练习:“派”“婆”。

学生观察,说一说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随时评价,写完做总结展评。

二、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检测读文情况。

检测三级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整体把握课文。

1.配音乐,男女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讨论问题:作者是带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理解: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3.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你想对作者家乡的桥说些什么?

(2)说说自己家乡的桥。

四、片段练习: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描写自己家乡一处景观的话。

建议:可以根据你搜集的资料完成,描写同一景观的伙伴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篇,写完后有针对性地讲评总结。

家乡的桥 篇4

在我的家乡南阳,有很多桥值得我介绍,但最值得我介绍的桥就是仲景路上的仲景大桥了。

仲景大桥造型独特,既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巨蟒,又像张牙舞爪的大龙;既像波涛汹涌的海浪,又像高高在上的云朵。仲景桥建成的初期,一到晚上桥面没有一丝光亮,只有车灯发出点点不起眼的微光,可如今桥面上多了一盏盏屹立的路灯,桥的两边也安上了彩色的灯,明亮了许多。

仲景大桥的功能也很多,比如说看风景、过车等等,还有一点最为重要,那就是到河的那一边更快了,河的那一边住着我的外公、外婆和舅舅,以前回舅舅家很慢,但现在有了仲景大桥,不到五分钟就可以回到舅舅家了。

仲景大桥给了我们方便,却给自己带来了痛苦,桥的无私就像我们的老师,为了我们学到知识,她起早贪黑;为了我们安全,她不让我们玩危险的游戏;为了我们的生命,她在校院里无时无刻的保护我们。

这就是我家乡的仲景大桥,你喜欢吗?喜欢的话就一定要到桥上走一走、转一转哦!!

家乡的桥 篇5

一条绿带般的耶溪河环绕着小城,在这条蜿蜒的母亲河上横卧着一座石拱桥,它就是平政桥。平日里桥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桥下河水哗哗,默默的抚育着小城的儿女。

清晨,伴随着几声鸟鸣声,桥醒了。它欣欣然张开了眼,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小城的人们。淡淡薄雾笼罩在平政桥之上,犹如出嫁的新娘披上了轻盈的头纱,而头纱下是一张清新甜美的笑脸。桥底布满了晶莹的露珠,鸟儿也呼朋唤友地唱了起来。桥下的耶溪河也被唤醒了,他如同活泼俏皮的小孩,拍击着两岸,呼唤着他的桥母亲。此刻忙碌的桥母亲无暇顾及撒娇的孩子,河水竟也快乐地向东奔去,开始一天的征程。桥上,只依稀瞧见几个行人,或悠闲散步;或远眺山海;或走走停停。朝阳缓缓从地平线上升起,和各色的行人画在了桥上。

桥上,承载最多的是我们这些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桥的这边是家,那边是学校。每天,学生们迎着晨光,骑着车,带上理想,奔向心中的校园。每天都是崭新的,每一次的上学之路都是美好的。每当我心烦意乱时,只要上了这座桥,微凉的风一吹,所有的烦心事好像都消失了,心中也轻松了。虽说偶尔也会遇上塞车的时候,但那时也会成了我和好友交谈的最好时光,桥上一片欢声笑语。

相比那座倒塌的桥,平政桥算是老当益壮了。弯弯的桥身拱高而平,横跨河面,结实的桥墩立在河中心,任由河水冲击它,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它的肩上承载着莘莘学子的汗水和希望。

中午,放学了,雨洋洋洒洒地洒落人间,绵绵如丝。雨轻轻滴落在桥上,桥上立时积起水潭,朵朵银花悄然绽放。三五成群的学生们陆续骑上这座桥,桥上又是热闹欢腾起来。

夜晚的平政桥也是迷人的。桥上灯光闪亮,两岸灯火辉映,五彩缤纷的色彩把桥装点得更加美丽。

仿写——搭起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 篇6

一、句子的仿写

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语言干巴,缺乏文采。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就做了句子的专项训练。

例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开头是这样写的:“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有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经过引导,学生在写《美丽的秋天》时这样起头:

“秋天带着绚丽多彩的颜料走来,它用手轻轻摸去夏天的炎热,带着清凉和温柔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秋天是一位画家,它大笔一挥,画出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还画出一幅幅瓜果飘香的画。”

佳句的仿写,不仅锻炼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二、段的仿写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反复的读、品,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再从生活中选取相似的素材,进行仿写小练笔。

如三年级课文《一副名扬中外的画》中的第三自然段,这一段的结构是“总分”结构。作者先总写了“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然后通过具体写“各种人物的形态”来反映热闹的情景,明白了这种构段方法再引导学生感悟怎样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最后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仿写练习。

例如,我们班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这样写:“下课了校园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像出笼的小鸟一样飞出了教室,奔到了操场上。只见一个小女孩踢着脚上的毽子,眼睛也一刻不停地盯着毽子,那美丽的毽子上下飞舞,好像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再看,操场上的同学们正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学了这种方法,我们在写《美丽的秋天》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运用了这种方法,在段前先写中心句。有的孩子这样写:“看,果园里果实累累。黄澄澄的香梨,把树压弯了,就像树长了许许多多的星星。还有红红的柿子,就像一个个小灯笼,给人们点亮了秋天的灯火。红红的小苹果就像一个个小太阳。红彤彤的山楂挂满了枝头,像一颗颗红宝石,非常惹人喜爱,摘一颗放在嘴里,酸酸的,真好吃!石榴也俏皮的咧开了小嘴向我们笑,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害羞的挂在枝头……

学生学会运用这样的方法和规律来模仿书面表达,文章的构段方式鲜明,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三、篇的仿写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学写作,往往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范文的仿写可以使学生学有样板、练有目的。对此我们组在篇的仿写上重点在两个方面进行了训练:

(一)找线索、理顺序,让学生写作言之有序

如:学习了《风筝》这篇课文,老师通过给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教给孩子写一件事情的顺序。

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之后,在写“我们美丽的校园”的作文训练时,就可仿其通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景色的描写来突出校园不同季节的景色。

(二)学布局、成篇章

布局谋篇是提升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一篇文章是否有完整而合理的间架结构,就要看它的布局是否合理,详略是否得当。范文就是帮助学生学写作文的拐杖,扶一下,他就能顺利渡过难关。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是按总分总的方式构段的。文章开头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中间具体如何的优美,富饶。结尾说:“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具有首尾呼应的特点。那么学生写《会理古城》就可以这样总起:“今年夏天我来到美丽的会理古城,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还有许多名胜古迹,特色小吃。”然后描写会理如何景色迷人、特色小吃有什么。最后结尾:“这就是美丽的会理古城,我爱美丽的会理古城”首尾呼应。

仿照课文的篇章结构,写自己熟悉的事和物,学生在借鉴的过程中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仿写的最高境界是创新。仿写的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模仿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模仿,因此要学会“因需而变”,模仿中有所创新。如学习了《听听,秋的声音》,我们班的学生仿写出了:

听听,秋的声音,

大豆挺着大肚子,

“啪啪”,

是对秋姑娘的问候。

秋的声音,

在每一个红红的苹果里,

在每一片绚丽的秋菊里,

在每一片红红的枫叶上,

在每一颗黄澄澄的柿子中。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总之,仿写就如同书法中的临摹,只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步入“有效”的模仿境地,学生的模仿一定也会从“有”到“优”。

摘要:仿写就如同书法中的临摹,只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步入“有效”的模仿境地,学生的模仿一定也会从“有”到“优”。

家乡的桥 篇7

家乡的那小石桥,它横卧在一条弯弯的山涧中,听奶奶讲,她小时候,这山涧中就有了这座小桥。小桥长约4米,宽约1米,窄窄的,小小的,却是进入我村的必经之路。每天都有许多人从它身上穿过,百年如一日。它没有任何的怨言,默默地奉献。虽然百年过去了,它却还是那样的精神抖擞,那么年轻,魅力十足,光彩照人。

当你趴在它的石栏上时,就会清楚地看到河里的小鱼与小虾。见它们在自由自在地穿梭着,快快乐乐地游来游去,一晃半天就过去了。一到夏天,还可以在小桥下洗澡,,打水仗。小石桥的前方是一片茂密的树林,鸟儿在树林里欢唱着。我们的欢笑声和小鸟应和着,响遍了山间田野。

夏天的夜晚,小桥不再寂寞。因为家家户户都来到它上面纳凉聊天。大人们在一起谈往事,小孩们在一旁玩游戏,真是好不热闹啊!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增添了不少情趣。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人们仿佛要等到小桥入睡了,才舍得离开。小桥开始慢慢地进入梦乡了。在梦中她梦见与这些善良的村民们欢乐地在一起歌唱,跳舞……小桥睡熟了,睡得是那么香,那么甜。这时,村民们才开始一个个悄悄地离去,生怕吵醒她。

充满活力的一天又开始了,村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啊!小桥你是那么值得歌颂啊!我们感谢你为我们付出的一切,衷心地感谢你!

家乡的桥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并理解篆、隶、飘逸潇洒、刚劲、雄劲、毛蟹等词语的意思。

2、领略家乡桥的独特结构,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的写法,赞赞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文章描写上的独具匠心。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领略作者对家乡的桥的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识课文,学会并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3——5节。

教学过程:

1、长白:白居易和他的《忆江南》。江南啊!江南啊!小桥流水人家,青山秀水环绕,而这方美丽的土地,养育了这方的人们,而许多在这方土地下长大的人,以自己包涵神情的言语,表达心中对家乡的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江南有关的文章。

2、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思考: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

3、谈话梳理全文

1、指名学生回答全文主要讲了什么?

(随机板书:造型 名称 乐园)

2、家乡的桥的确是美丽的,动人的。老师相信,10几年以后,当我们班的同学成为——建筑师、导游、教师以后,面对如此独特的江南小桥,一定会有许多想要说的话。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来介绍一下家乡的桥。

4、学习课文3-5节(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

(1)、学习第三节

A、指名一学生读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造型的特点(千姿百态)

B、从那些方面写出了千姿百态的特点?

C、如果你作为一个设计师,你认为哪种桥的造型最独特?

D、课堂设计一种桥,使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桥。

E、指名设计的比较好的学生讲解自己的设计。

F、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节

(2)学习第四节

A、作为一名导游请你带着我们全班的游客游览家乡的桥。

B、指名读这一节(课件演示篆、隶等字体的特点)

C、如诗如画,家乡的桥真是千奇百怪。板书:千奇百怪

D、设计导游词,向全班同学介绍家乡的桥。

(3)学习第五节

A、师范读这一节,思考:你感觉到什么?

B、老师真的希望带大家去这个地方,因为这是名副其实的乐园。

板书:千真万确

C、齐读这一节

5、有感情的齐读3——5节

6、小结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桥的热爱之情

2、学习本文写法赞赞自己的家乡

教学过程:

1、课件演示,音乐声起。指名学生分节朗读3——5节。

感受家乡的桥的美丽和特别。

2、长相忆、最忆家乡桥。是什么原因,让作者难忘家乡的桥。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

作者忘不了家乡的桥是因为( ),( ),( )………………

3、片段训练,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描写自己家乡的话。

4、讲评总结

5、再次齐读课文,读出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家乡的桥

造型 千姿百态

长相忆 名字 千奇百怪 最忆家乡桥

家乡的桥 篇9

1.1驱动桥壳的功用

驱动桥壳的主要功用是支撑汽车质量,并承受由车轮传来的路面反力及反力矩,并经悬架传给车架(或车身);它又是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的装配基体。桥壳作为汽车承载传力的重要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车行驶的安全性。

1.2驱动桥壳的设计要求

1)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保证主减速器齿轮啮合正常,并不使产生附加弯曲应力。

2)在保证刚度壳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质量,以提高整车的形式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

3)保证足够的离地间隙。

4)结构工艺性号,成本低。

5)拆装、调整、维修方便。

2、重卡用驱动桥壳的结构形式

2.1桥壳结构形式

重卡用桥壳基本上均为整体式桥壳,其特点是整个桥壳是一根空心梁,桥壳和主减速器壳为两体。它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能承受较大载荷,主减速器拆装、调整方便的优点。

2.2整体式桥壳的分类

按照制造工艺不同,整体式桥壳可以分为铸造式、钢板冲压焊接式和拉延扩张式三种。铸造式桥壳的刚度和强度大,但质量较大,加工面多,制造工艺复杂,主要用于载荷大的载货车及工程用车。钢板冲压焊接式和拉延扩张式桥壳质量小,材料利用率高,制造成本较低,适于大量生产,广泛应用于载荷较小的公路车上。

我公司某款4×2轻量化牵引车桥壳为冲压焊接式。

3、驱动桥壳轻量化设计的意义

随着能源的日趋紧张,油价节节攀升,货运车辆轻量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关注,有研究数据表明,汽车重量降低10%,整车油耗可降低7%左右。

而近年来,随着道路运输环境的改善,超载治理趋紧,桥壳的使用状况都有所好转,载荷降低、冲击减小。轻量化运输车辆的需求日益旺盛,桥壳的轻量化研究变得势在必行。

4、驱动桥壳受力分析

4.1受力分析概述

桥壳可视为一空心横梁,两端经轮毂轴承支撑于车轮上,在钢板弹簧座处承受汽车的簧上载荷,在双轮中心线处轮胎承受地面给的反力,桥壳在该处承受此力与轮重之差。

对桥壳进行受力分析时,将桥壳复杂的受力状况简化为典型的四种工况:

1)车轮承受最大压力工况:汽车满载行驶于不平路面,受到冲击载荷。

2)车轮受到最大切向力工况: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

3)车轮受到最大切向力工况:汽车紧急制动。

4)车轮承受最大侧向力工况:汽车满载侧滑。只要在以上四种工况下桥壳强度能满足要求,就可以认为桥壳在各种工况条件下是可靠地。

4.2受力分析计算

4.2.1此工况为汽车满载并通过不平路面,考虑冲击载荷,此工况下不考虑切向力和侧向力,可以将桥壳模拟为一简支梁结构,在钢板弹簧座处承受压力G0,在双轮中心线上承受支撑力Z0。

式中:m0为冲击系数,重卡取2.5;

G为满载时桥上的载荷,单位:N。

4.2.2车轮受最大切向力工况(最大牵引力行驶)

此工况为汽车满载以最大牵引力直线行驶,不考虑侧向力,此时桥壳除受到驱动轮的支撑力外Z0,钢板弹簧座处承受压力G0,还受到地面对驱动轮的牵引力Fr。

式中:Temax为发动机最大输出扭矩,单位N·m;

ig为变速箱一挡速比;

i0为驱动桥速比;

η为车轮半径,单位m。

4.2.3车轮受最大切向力工况(最大制动力)

此工况为汽车满载紧急制动,不考虑侧向力,此时桥壳除受到驱动轮的支撑力外Z0,钢板弹簧座处承受压力G0,还作用有地面对驱动轮的制动力Fr。

式中:m’为质量转移系数;

Φ为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

4.2.4车轮受最大侧向力工况(满载侧滑)

当汽车满载高速急转弯时,会产生一个作用于汽车质心处得离心力,当其值达到地面给轮胎的侧向反作用力(最大附着力)时,车辆发生侧滑。考虑此临界状态,此时驱动桥的全部载荷由侧方向一侧的车轮全部承担,驱动桥受到的侧向力Y0

5、驱动桥壳的有限元分析

5.1有限元模型建立

常规有限元分析,我们将桥壳理想化:

1)认为桥壳与半轴套管是一体结构,不考虑焊接处材料的变化;

2)认为桥壳为均质线性弹性材料。

在建立模型时,对桥壳进行简化,除去桥壳内部的油道、挡油罩、放油孔等一些小的结构。利用UG对桥壳进行建模,按照实际状况进行自由度的固定和力的加载。

设计牵引车满载轴荷为13T,桥壳主题材料为Q420B,材料的屈服强度为420MPa,轮段焊接的套管为45钢,材料的屈服极限为355MPa,两种材料泊松比均为0.3,Q420B的弹性模量为2.1×105MPa,45钢的弹性模量为2.06×105MPa。

5.2各种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

5.2.1最大压力工况(考虑冲击)

桥壳在最大压力工况下的应力及变形如图2和图3所示:

从图2看出,桥壳的最大应力发生在轴头焊接部位,最大应力值为171MPa,满足材料的性能要求,最大变形发生在桥壳中部,变形量为0.68mm,小于汽车台架试验指标中规定的1.5mm/m的标准。

5.2.2最大牵引力行驶工况

此工况下,汽车满载,发动机输出最大扭矩,变速箱在一档速比下工作,此状况下桥壳的应力和变形如图4和图5所示:

从图4中看出,最大应力出现在轴管处,应力值为304MPa,最大变形出现在板簧托座位置,变形量为0.635mm,符合要求。

5.2.3最大制动力工况

此工况发生在车辆紧急制动时,去地面附着系数为0.8,按此工况进行CAE分析,桥壳应力与变形如图6和图7所示:

在最大制动力工况下,桥壳最大应力发生在轴轴管内侧,为208MPa,最大变形发生在桥壳中部,变形量为0.517mm,满足设计要求。

5.2.4最大侧向力工况(车辆侧倾临界状态)

此种工况下汽车所收到的侧向力达到轮胎与地面的横向附着力,处于策划的临界状态,驱动桥的全部载荷几乎全部由侧滑一侧车轮承担,这种情况对驱动桥极为不利,多发生在紧急高速转弯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车辆侧翻,应极力避免。

该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发生在轮端轴承处。最大应力为332MPa,接近与材料的屈服强度,最大变形量1.67mm,换算成每米轮距变形量为1.67/1.822=0.92mm/m,满足要求。

5.3基于分析结果的总结

根据上面对4种工况的分析结果,四种工况下应力及变形均满足设计要求。在第四种工况,即最大侧向力工况下,由于该车型为4×2牵引车,带拖车行驶,路况好,不超载。在满载紧急转弯时不会出现外侧车轮离地的状况,所以按照内侧车轮承担所有轴荷的条件计算是一种安全计算。

根据上述分析,最大应力均出现在轮毂轴承处,按照以往对桥壳分析,危险截面往往出现在板簧托座处,所以针对该桥来说,桥壳截面处的设计富余量大,可以进行优化设计。

6、驱动桥壳轻量化设计

6.1桥壳轻量化方案

前面对某款4×2牵引车驱动桥进行了CAE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桥壳截面部位设计存在富余,可以进行弱化设计,从而达到降低重量和成本的目的。

该桥的桥壳截面规格为(高×宽×厚)160×140×16,为保证该车型悬架的姿态以及传动系的角度不变,桥壳截面的高、宽不变动,厚度可以减薄。

轻量化方案:将桥壳壁厚减薄,由目前的16mm改为12mm。

6.2轻量化桥壳CAE分析

在前面对该桥四种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桥壳截面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最大侧向力工况下。按照截面厚度为12mm重新用UG对桥壳进行建模,将新建好的模型导入到Hypermesh中,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最大侧向力工况再次进行分析,由于轮毂轴头结构未改变,所以只关注板簧截面托座处得应力,得出截面处最大应力和变形图,如图10、图11所示。

在最大侧向力工况下,桥壳截面处的最大应力为275MPa,最大变形出现在轴端部,最大变形量为1.67mm,换算成每米轮距变形量为0.92mm,满足要求。

通过上述对轻量化桥壳进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看出,将桥壳厚度降低4mm是可行的,经过测量计算,轻量化桥壳比原状态降低重量8kg,达到轻量化设计的目的,并降低了制造成本。桥壳厚度变薄,更易于冲压成型。

7、结论

本文通过对某款4×2牵引车驱动桥壳进行受力分析,并通过UG建立三维模型,通过Hypermesh对汽车行驶中的四种极限工况进行模拟分析,获取了在各种工况小桥壳的受力状态,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减薄桥壳实现了桥壳的轻量化设计。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应用,可以实现在桥壳设计中减少实验次数、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的作用。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驱动桥壳在整车上的功用,阐述了轻量化设计在汽车领域的重要性,并结合某款4×2轻量化牵引车对其桥壳进行受力计算,并按照计算结果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桥壳进行轻量化设计。

关键词:桥壳,强度,应力,位移,有限元分析,轻量化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望予《汽车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p135-173。

[2]陈家瑞《汽车构造》机械工业出版社p431-482。

[3]丁福厚《工程材料》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p35-105。

[4]展迪优《UG NX7.0产品设计实例精解》机械工业出版社p1-174。

家乡的桥教案 篇10

1、理解“飘逸潇洒、刚劲雄健”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字体的词语。

2、读课文,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这句话含义,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课文第四小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的家乡上海地处江南,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极富特色的水乡小镇,老师先带你们去看一看。(观看水乡美景,配上优美的古筝曲。)

一座座小桥架在河的两岸,蜿蜒曲回的小河水在淙淙流淌着,河中一叶叶扁舟穿行在清清绿水中,河两宅屋临水而建,盈盈清水,悠悠木船,古朴建筑,构成了江南独有的神韵。有一位作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阔别家乡几十年后,家乡的一切仍难以忘怀。看,作者是这样写的: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指导朗读

理解:网布:—布,分布;网布,像网一样纵横交织地分布

重点词语:血脉 母亲(热爱家乡的情感)

是呀,小河长,自然桥就多,板书:桥,因此桥是作者家乡——江南的一大特色。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家乡的桥有些什么特点?请你从文中找出简练的话来概括。

2、交流,师板书:桥多、造型千姿百态、名称美、孩子们的乐园。

三、细读品味

(一)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单: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桥的特点,读一读相关小节,再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小桥的这一特点的,划出有关词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桥多(学习第1、2节)

1、家乡的桥又多又美,指板书——多到什么程度呢?

引读:我的故乡在江南,江南的桥多是因为小河多。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的身上。)小河长,小桥多。桥不但连接着——(一个„„村庄),还连接着——(一户„„人家),举个例子,人们步行从桥上过,如果——(提个„„才怪哩!)小船从桥下过;再打个比方,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相当于绕学校操场一周就有一座桥。怪不得外婆的故事——(足足„„船)

2、家乡的桥这么多,怪不得作者要——(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桥美

过渡:家乡的桥不但多,而且还很美呢!

1、作者写桥的造型美,用哪一个词语概括?——千姿百态。

2、课文中一详一略介绍了两种桥,分别是——(过户桥和单拱桥)。对!过户桥简单到什么程度——(一块„„连起来)。这就是简约美!

3、作者详写的是——(最漂亮„„石柱上

读出这句句子的气派美。(两人读,男生读)注意:读出“雄赳赳”“缀”。晚上的单拱桥又是一番滋味。女生读(夜里„„家呢!)

4、只介绍了两种桥,为什么却说千姿百态?

5、老师最喜欢的就是桥洞及其倒影了!看看,像什么?(指媒体)——(一轮圆月)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一轮圆月,桥负上弦月,水怀下弦月。天上一月,水中一月,一半是江南的桥,一半是江南的水。

6、引读第三节

7、师:桥身是静的,桥上的石狮也是静的;而桥的倒影却在水波中荡漾,加上穿梭的小船,这一静一动,便使凝固的桥有了灵气,有了生命„„我们都陶醉了,难怪作者说——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名称美

1、家乡的小桥,不但造型美,名称也美极了!出示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永宁桥„„

2、桥的名称多,名称的来源也各不相同。(1)形状不同(2)民间传说

(3)诗句:出事王维古诗读一读。

(4)字体: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各不相同的桥名字体吧!出示媒体不同字体,师:这是草书写的——这是隶书写的——这是篆书写的——这是楷书写的—

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呢?(在交流中理解“飘逸潇洒、刚劲雄健”,并积累词语,龙飞凤舞 行云流水 秀丽端庄 苍劲有力)

问:你觉得这样的字体配这样的桥名吗?随机出示:相称相映平添情趣

读媒体江南的桥与中国书法文化相衬相印,于是——桥不仅是沟通彼此的交通,骨子里似乎更传承了江南的文化。

(5)怪不得作者发出感叹——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孩子们的乐园、作者对家乡的桥长相忆,不仅忆它的造型美,名称美,而且家乡的桥盛满了作者童年的回忆。

2、引读: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我们把桥——我们在桥边——碰得巧——

3、课文中用了一个感叹号表示兴奋的心情,其实,我们还可以用省略号来体现乐趣无穷。出示:„„

想象一下,我们在桥这个乐园里还可以玩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出示: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我们_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

4、交流

5、瞧,玩得多开心啊!再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快乐的感觉。

四、总结拓展

1、配乐完成小诗:

我的故乡在江南,一说起家乡的桥,就想起——

小桥的数量真多,桥连着千家万户,就想起——

小桥的造型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最气派的是单拱桥,就想起——

小桥的名称美极了,桥名来历各不相同,桥名字体各有特色,桥名故事数不胜数,就想起——

小桥是乐趣可真多,桥头、桥边、桥上欢笑声声,桥下荡舟进洞悠哉悠哉„„

千言万语只化做一句——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2、总结:作者离开家乡二十年,那么长的时间还难以忘怀,因为他爱自己的家乡——江南,对于家乡的桥的一切特点,他更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那时因为他爱——家乡的桥!

3、我们的 家乡上海也有许多著名的 桥,如

《家乡的桥》教学反思 篇11

为了帮助学生完成本篇课文的重点:利用小标题复述课文,我专门对其中的难点句子:或……或……或……或……,有的……有的……设计了练本领的练习。为了进一步领会课文的主旨: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我还设计了迁移练习,借用学过的古诗来替作者表达思乡之情,从而达到学习上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整合不同的知识拨,对学生却帮助很大。关键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关注这一点,要做一个有心人。

这样的教学我发现在课堂中所花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很多时候只是需要你老师稍加点学生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掌握了总、分、总的叙述顺序;详写和略写;用数字说明及由点到面的写作方法等,这些对这次习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使我深深感受到学生的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原以为学生答不出来的问题,却出乎意料地答得很好。比如:在学习长廊这一部分时,有个学生在没有老师提示的情况下居然说出了由点到面的写作方法。

上一篇:董事长文艺晚会欢迎词下一篇:局党组议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