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精选8篇)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 篇1

摘要: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存在若干抑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因素,使城乡对高校毕业生巨大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因此,调整产业结构、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提高城乡就业水平是破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12-0039-04

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40%,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持的“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认为,就业率在90%以上表示毕业生供不应求;70%~90%之间表示供求基本平衡;50%~7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压力;30%~5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困难;30%以下表示可能产生就业危机。按此标准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确出现一定困难。这是否说明,经过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连续数年出现就业难,我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已供过于求?对此,学界普遍持否定观点。郑功成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61.1%的水平。以大学毕业生仅占我国劳动力5%的比例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看,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并不存在过剩问题。王德文认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仅相当于新增就业人数的1/4到1/8,与新增就业人群的总体相比,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又具有择业竞争优势,从总量上判断,大学毕业生就业应该不成问题。既然大学毕业生并不存在总量过剩而是仍处于“求大于供”阶段,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却表现为供过于求?对于这个问题,现有文献的解释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只存在于城市、发达地区等主要劳动力市场,而农村、欠发达地区等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数量绝对不足。那么,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即使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无业可就”也不愿意到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对此,学界有着不同解释。赖德胜把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看作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相对过剩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绝对不足并存的主要因素。曾湘泉认为,这种性质的就业难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调节、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等基本素质密切相关。郑功成认为,城乡之间的鸿沟使大学毕业生只能考虑城市,地区之间的巨大发展差距又促使大学毕业生只能更多地挤向发达地区。如果对不平衡的发展格局视而不见而简单地责备大学毕业生缺乏到艰苦地区就业的社会责任,显然不符合每个人在择业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自利性的法则。针对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多重分割的局面,本文从城乡劳动力市场视角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并提出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表现

(一)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

城市劳动力市场能提供各类行政管理工作岗位、企业管理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和技术辅助工作岗位,准入的学历“门槛”高。该市场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发展前景好。然而,现在的部分高校毕业生难以存城市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在城市劳动力市场,我国高校毕业生之所以供过于求,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供给增长异常迅猛。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的107万人陡然升至2009年的611万人,净增504万人,扩大了5.7倍。如果加上以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已超过700万人。其中,打算到城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直占较大比重。二是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需求少。以温州大学为例,从2006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看,只有1.4%、2.4%、1.0%的毕业生如愿到三资企业、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就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岗位更加激烈。

另外,我国一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除存在工资福利水平低、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外,还缺乏社会保障,劳动权益也得不到保护。对200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雇主类型调查表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民营企业及个体企业”雇佣了34%的“211”院校毕业生、44%的非“211”院校毕业生、60%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是所有类型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然而,高校毕业生在这种类型城市劳动力市场上似乎也越来越呈“供大于求”这种态势,那些进入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已使我国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幸存下来的中小企业大多在艰难挣扎,这使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二)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劳动力市场很难找到合适岗位

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由于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收入水平相差甚远,而且提供的工作缺乏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与发展机会,因而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选择到县以下乡镇和农村就业的比例一直极低,2003年为6.2%,2005年为7.4%,2007年为5.8%。即使他们愿意到农村就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据报道,在全国率先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的201名农村定向培养毕业生,真正回到农村的不足10%,原因在于回到农村后,即面临“做农业人多地少,干副业无从下手,想创业又受到种种限制”的困境。这说明目前农村对高校毕业生的潜在需求还没有转化为现实需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形成的根本原因

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呈现“供大于求”态势,是因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存在抑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因素。

(一)产业结构扭曲与三次产业水平低制约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

产业结构扭曲能通过两种机制抑制劳动力需求增长:其一,产业结构的扭曲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其二,产业结构的扭曲还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不协调,从而削弱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最低,劳动力投入比重非但没有降低,其绝对量反而不断增长;第二产业增长最快,但尚难以吸纳众多的毕业生;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增长却比较缓慢。产业结构扭曲特别是非农产业结构的扭曲,必将削弱经济发展特别是非农产业创造城镇就业需求的能力。以上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弱化,就业弹性系数不断降低。从“九五”时期到“十五”时期,我国平均就业弹性系数由0.13下降到0.11,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量从94万人减少到80万人。

另外,三次产业水平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不足和就业弹性系数不断降低的根本原因。我国第一产业总体上属于传统农业,对人力资本要求很低,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吸纳众多高校毕业生。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工作岗位一般劳动力就能胜任,没有为高校毕业生创造相应的就业需求。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现代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严重制约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及待遇低对高校毕业生缺乏吸引力

近年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差距,首先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761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 781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高达3.31:1,绝对额相差11 020元。而由于农村比城市的消费品价格上涨更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与经济发展差距相比,城乡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也较大。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村庄道路状况差、饮水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社会保障缺失、医疗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缺乏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设施和条件。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农村对高校毕业生潜在的巨大就业需求难以通过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信号发送出去。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也倒逼高校毕业生挤进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意愿格外强烈。

(三)高校毕业生热衷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收益行业就业

由于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而是被户籍制度、人事编制及其他相关政策所分割。以上海为例,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地劳动力与外地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1995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地劳动力与外地劳动力的工资差是1.7倍,1997年扩大到2.3倍,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6.4倍。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的行业差异也非常大。高收益行业从业者的平均工资比低收益行业高49%以上。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差异还体现在录用与解雇、劳动条件、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正是这种巨大落差导致高校毕业生更热衷于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收益行业就业。另外,近年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趋于萎缩,供求严重失衡必然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竞争异常激烈。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提高非农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能力

就业的产业分布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变动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规律性现象。只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相互协调,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城乡就业总量扩大进而拉动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否则,只会抑制经济增长与城乡就业总量扩大,进而弱化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的引擎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非农产业结构偏离度止降转升,产业结构扭曲程度再度恶化。这是我国一般劳动力就业弹性系数和高等教育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城乡就业总量增长缓慢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破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首要任务,是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与调整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现代第三产业,努力提高非农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能力。

(二)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

首先,必须彻底摈弃没有城镇化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地方保护主义观念,从产业分工与协作的需要出发,科学规划和促进多层次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并在城市群与产业梯度联系中积极促进小城镇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城市就业机会。其次,必须在政策理念与设计上从城市偏向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深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清除两种户口、两种身份、城乡分割、公民权利不平等的制度根源,保障公民自由流动和迁徙的权利,构建城乡劳动力的平等就业机制,消除高校毕业生城乡工作转换成本。

(三)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水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最终来自三次产业现代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我国高校毕业生之所以形成就业需求不足的市场态势,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国各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不高,以吸收一般劳动力为主,没有为高校毕业生创造相应的就业需求。因此,必须提高各个产业特别是第一、第三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具有劳动就业市场化、劳动关系依法管理、失业时紧时缓和劳动力频繁流动等特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还缺乏高标准的劳动力市场设施和统一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问题仍较明显,还没有真正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还没有覆盖全社会;劳动关系法制化建设任重道远。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落后,劳动力流动极为困难是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这些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需着力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 篇2

目前国家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发挥到最大程度, 具体表现在国家就业机制不完整、各地方政策实施的力度不够以及国家经济机构调整导致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等方面。

1. 国家就业机制不完整

我国现存的大学生就业信息体系尚不完善, 毕业生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的就业信息, 并且该体系不能定时进行更新和测评, 导致很多招聘信息已经失效或者无法查看, 给毕业生的查询带来很大不便, 该信息体系的漏洞必须及时弥补, 才能切实发挥它的引导服务功能。

2. 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导致吸纳就业能力降低

从已毕业的就业去向和未毕业的就业预期都可以看到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拥有安全系数更高、福利待遇更好、社会地位更高的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的职位仍然是主要选择。与之相反,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造成的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所能吸纳的就业人口却一直在下降。

二、社会原因

1. 中高等学校招聘条件与日攀升

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经济的繁荣, 也提高了对人才的要求, 他们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学历层次以及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渐渐地形成了“宁缺毋滥”的招聘思想。由于现如今学生思想的特别活跃和另类, 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题, 因此中高等学校希望招聘的教师能够是兼备综合素质与创新拓展等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不仅能够将常规的学科知识讲授工作做好, 而且能够主动承担班级甚至年级的管理工作, 做到一师多用。

2. 盲目扩招, 降低学生水平

1997年是高考恢复的第一年, 当年高校之招收了37万的学生, 而如今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在几百万以上, 相当于当年的十几倍, 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指导为什们现在的大学生毕业越来越困难了。高考人数的逐步增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进行盲目的扩招, 高考原本是一项选拔人才的考试, 扩招之后将招生的条件放宽, 原本一些不应该考上大学的学生也顺利的拿到了大学文凭, 而且还自认为是国家的栋梁, 不愿意到农村, 更不愿到国家的偏远地区为社会做贡献, 留在城市的他们也不愿意干一些苦活累活, 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才造成了今天的就业难。

3. 缺乏就业指导

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普遍欠缺, 大部分毕业生都表示对本校的就业指导表示不满意, 这也反映出来高校的就业服务没有形成常规, 即便是正常开展, 给毕业生提供的就业信息也甚少, 信息发布的时间也不够及时, 这些都与就业中心的人员缺少有关系。

4. 学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实际社会需求相背离

学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实际社会需求相背离的问题严重性是导致毕业生必能顺利就业的根本原因之一。首先, 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方面来说, 高等教育相对市场具有滞后性, 所谓滞后性指的是高校在没有弄清楚市场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情况下盲目扩招, 但是专业的结构、教学的内容却并没有与时俱进, 依然按照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制定, 一些专业的设置甚至出现重复的现象, 与市场的脱离越来越远, 直接激化了高校毕业生与市场人员需求的矛盾, 造成待业或失业的困境。

三、教育学本科毕业生本身原因

1. 毕业生自身期望太高

在社会对大学生进行挑选的同时, 大学生也会对社会提供的岗位进行挑选。待遇差、社会地位低的岗位普遍不收大学生的欢迎, 反之名声响亮的岗位却是万人争之, 更有甚者宁可事业也不会去一般的岗位从基层做起, 想要一步登天的思想几乎已经在大学生中泛滥, 大家互相攀比的不是谁的社会价值高, 谁为社会贡献的多, 而是谁的职称响亮, 谁的岗位气派, 这种扭曲的就业心理也使得大学生就业困难加剧。

2. 毕业生职业能力不合格

企事业单位在招收人才的时候最大的标准在于能否为企业带来利润或生产效益, 当教育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想要跨专业从事其他行业时, 首先面临的就是自己的专业知识薄弱, 对选择的职业概念的了解少之又少, 甚至完全不懂。

四、摆脱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 鼓励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

在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 《意见》明确, 各高校要将创业教育列为必修课程, 写进教学大纲, 将创业培训期限从目前的毕业年度延长至毕业前3个学期, 按规定给予培训费补贴。对有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 开展市场紧缺职业技能培训;对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开展以定向培训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对企业拟录用的高校毕业生, 开展以定岗培训为主的上岗前培训。对培训合格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培训费补贴, 补贴期限为在学期间和毕业后1年内[1]。

2. 毕业生自身认清自身水平

今日社会, 竞争无处不在。就业入职无疑是竞争的又一条起跑线。要是只咬定“高薪白领”不松口, 宁可不就业也不肯“低就业”, 那么在守株待兔的时候, 选择了宁可“低就业”也不能不就业的人, 也许却已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3. 高校重新组织合理的课程安排

教育学专业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性质的专业, 它是一门专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 立足与现有的教育理论观点, 结合当今最前卫的教育实践活动, 发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从而总结教育规律完善教育理论的这样一门学科, 因此在对教育学本科生安排的时候, 一定要将这些特殊原因考虑在内。

参考文献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 篇3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从客观因素看

(1)扩招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最直接原因。自199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面向社会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在2001~2015年间从114万增加到749万,这无疑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以此计算,目前每年约有200万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2)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及时与市场需求接轨。专业设置和调整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难以适应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需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等教育在专业、学科、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与社会实际需求相比滞后,重理论轻技能、重讲授轻实践、重传统轻创新的教育体系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弱,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其结果就是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3)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有待完善。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内容单调无针对性、缺乏专业性以及存在封闭性,以至于单纯引进西方的“职业规划”,无法完全适应我国教育和社会环境。

(4)在实际招聘中,一些用人单位在性别、学历、地域及残疾方面存在歧视。在2014年对北京地区部分高校毕业生、校招用人单位以及高校就业指导从业人员进行的访谈(以下简称访谈)中显示,约28%的用人单位设置了“985或211院校”门槛障碍,13%的用人单位设置了“生源户籍”和“性别”门槛障碍。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刻意设置过高门槛,对人才“盲目高消费”,使得很多完全有能力胜任岗位的高校毕业生失去了就业机会。

2.从主观因素看

(1)在对用人单位的访谈调查中,针对“您认为高校毕业生最应该提高和改善的是什么”,超过30%的用人单位选择了“职场适应能力”;20%的用人单位认为“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求职心态、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此外,分别有16%、10%和9%的用人单位认为“求职目标”“自我认知”和“实习/实践能力”是高校毕业生最应该改善和提高的(见图1)。

(2)在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访谈调查中,所列出的25个障碍因素中,选择“所学专业”的人数最多,共1632人,占总数的37.71%;排在后面的分别是综合能力、学历层次、实践经验、面试技巧、学校排名、社会关系;所占总数比例均超过25%(见下表)。

(3)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不足、实践经验和求职技巧缺乏、就业观念与现实脱节等方面是高校毕业生自身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一方面,部分高校毕业生过于注重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将注意力主要放在成绩和学分上,忽视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在求职过程中,部分高校毕业生准备不足、缺乏必要的自信和求职技巧、求职中缺乏主动性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毕业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而对用人方的岗位要求、工作环境、能力匹配程度等一概不论,片面认为留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去机关事业单位或待遇优厚的大型企业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中西部、城乡社区、中小企业和基层单位兴趣不大,导致“有岗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并存。以上这些都成为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障碍。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很多种途径和方法

1.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与系统化

首先,搭建便捷的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可以利用政策、资源等优势与企业建立就业协作机制,开发就业实习基地,把就业指导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引入专业职业咨询顾问,开拓教学思路,开展“第二课堂”“校企就业协作”等多样化的实习教学形式。其次,建立和强化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基层院系及相关专业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在高校内部组成上下贯通的指导网络。

2.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正规化

首先,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职人员队伍。就业指导课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这就要求就业指导人员不仅要掌握这些知识,真正做到胸中有丘壑,同时还能有的放矢地去探索新的知识。而现在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势在必行。其次,学校还应该加大投入,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参加各种培训,不定期外出学习,使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向专业化、正规化迈进。另外,学校也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总监、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以及成功就业、创业的校友资源到学校进行专场辅导,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尽快实现稳定就业。

3.找准公共就业服务形式,有效结合公共指导与高校指导

在2014年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访谈调查中,从受访者“最希望得到的就业服务形式”看,排在前三位的是“一对一指导”“专题讲座”和“分组指导”,分别占总数的43.75%、17.23%和16.52%。

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目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这一块还比较薄弱,但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存在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比如拥有一批高质量职业指导人员、社会资源和岗位资源丰富、熟悉就业和市场环境等。因此,除了要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应该从高校毕业生的预期出发,找准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形式,通过定期提供空岗信息、组织人才招聘会、就业政策宣讲、专题讲座、分组指导、素质测评、求职技巧训练、一对一职业指导等多种形式,促使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公共职业指导活动。同时,还应加强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联动机制,多沟通、多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 篇4

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了解当前国内的整个就业局势、相关信息动态,让毕业生详细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适应当前的就业状况以更好的实现就业。作为就业大军的中坚力量,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其关键。对于国家而言,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重点培养的各方面人才,只有得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拥有发挥聪明才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也有利于社会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这不仅可以享受自己通过劳动得到的物质成果,而且能够得到知识和技能的充实和提高,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历史沿革

(一)统一分配

恢复高考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大学一直实行统一分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这一制度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1950年,当时的政务院发出《为有计划地合理地分配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毕业生工作的通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第一届大学生的分配意见,提出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有计划的统筹分配。1951年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

1977年恢复高考,从这一年级的学生毕业起,国家沿袭了统一分配的制度。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要求对毕业生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分配,其中,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毕业生由国家负责面向全国分配;部委主管院校,毕业生由各部委在本系统、本行业内分配;省属院校的毕业生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负责面向本地区分配。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复苏的年代,学历文凭成为人们发展的最大资本。当时,各单位里的本科生可谓凤毛麟角,考上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饭碗不愁。

(二)双向选择

上世纪90年代,上大学最大的变化是从“两包”到“两自”。“两包”,即考生上大学学费由国家包下来,毕业后由国家包分配。“两自”,即学生上大学要自己缴费,毕业后要自主择业。实际上,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已开始酝酿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这一改革过程与收费制度基本一样,持续了较长时间。

1986年,原国家教委出台《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逐步把竞争机制引向高等学校。1994年,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提出从招生开始,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国家包安排职业的做法。同时建立相应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毕业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而是以方针政策指导,以奖学金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同年,原国家教委推行高校招生并轨改革试点。当年全国共37所并轨试点院校,1997年全国大部分学校开始实行并轨招生。

(三)自主择业,就业形势严峻

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据教育部统计,1998年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108万人,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其中普通本专科招生159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增长47%。此后几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当年因为扩招而受益的学子,在4年后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据教育部统计,1999年,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是31.9万人,2007年增长到128.2万人,今年虽然增幅较往年有所

减缓,但报考人数仍在不断增长中。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旧严峻。2006年7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截至当年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上百所高校的6000名应届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随着就业难的加剧,大学生的期望月薪也一降再降,此次调查显示,甚至有1.58%的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有66.1%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仍然突出。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社会上大学生就业情况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大学生供过于求,政策、教育和大学生自身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

(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各种劳动力资源的互相冲突

我国是人口大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虽然早已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出生率仍然较高,导致新增劳动力数量仍居高不下。同时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引起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加剧了就业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据统计:目前没有就业的下岗职工还有100多万人,2006年至2008年将涉及职工351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社会各界的劳动力资源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都互相交叠在一起,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互相冲突已经到了高峰期,解决这一矛盾已经刻不容缓。

2、社会可供就业岗位较少,劳动力供大于求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加上企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因此,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与就业率增长却并不同步。形成这一不正常现象产生的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就业总规模的扩大;企业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代替劳动力,使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使就业岗位减少等。

3、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的经营化模式向现代化大众化模式转变。自1998年高校批准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2002年毕业生145万、2003年毕业生212万、2004年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338万,2006年毕业生413万,2007年毕业生495万,6年增加了350万,预计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10万。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之相应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就业政策不适应和就业指导不足

目前,国家虽然为鼓励和吸引人才到中西部和欠发达的地区发展或者支援农村教育,实行很多优惠政策,但是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对这些毕业生支援国家服务期满后还缺乏相关的引导;同时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政策,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还没有相关有效措施,某些地区还存在户口、档案限制,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影响就业。此外,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真正迈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的定位也感到困惑和 迷茫,正需要学校对他们提供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方面的帮助,但有关学校存在就业指导和信息的滞后,就业渠道、就业信息不畅。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规范毕业生就业的必要程序和手续,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政出多门,甚至政策相互冲突,使得有些地区的毕业生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甚至因此而失去就业机会。

物而涉及到人,并且人在无对象物的领域内只是持存物的预定者,那么,人就走在 了悬崖的边上,即他本身只应该被视作持存物。”[6]

技术由对物之物性的消除达于对人之

人性的消解。

2、结构失衡

结构失衡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认为,经济结构决定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反作用于经济结构。当前,我国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市场定位不准确,高校在加速扩招的同时,未能及时将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自主权,不能根据市场实际及国家发布的就业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在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严重脱离市场,盲目招生和设置专业,导致了毕业生知识面较窄、能力较差、社会适应性弱等问题,这就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3、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导致经济危机,国家或几个国家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国际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可能恢复。美国许多企业由于业务萎缩而冻结招聘,波音公司也要进一步裁员。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及其冻结招聘;其次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当然会影响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影响较大。政府救市政策出台,会刺激建筑业的需求,从而带动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恢复,但是见效果有一个滞后时间,所以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还不一定能感受到政策的效果。2009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高达600多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影响较大的是财经类专业,因为企业业务萎缩,首先减少的是财经类管理人员的需求,其次是技术人员的需求。其次是建筑、能源、机械、IT类专业会受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企业招聘人数下降带来的就业率下降,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卖压增加造成薪资下降。即便是不在上述的专业范围内的大学毕业生,也会由于市场的大环境而不得不接受较低薪资。

对于已经就业困难的专业、地区和大学,这次经济萧条是雪上加霜。所以,应届大学毕业生应

该调整求职心态和期待,渡过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萧条与就业冬天。如果就业不行或没有理想就业,不妨以读研和留学来躲几年,待就业形势好转再行求职。要提醒大家是,经济不好时美国人读研的特别多,留学非常难录取和获得资助,同样国内考研竞争也会很激烈。希望教育部拿出政府四万亿救市的气魄来,马上把研究生招收名额大幅度增加。

4、大学生主观意识偏颇

大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择业观和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流,能正确熟悉和评估自己,勇于艰苦创业,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但是,也有少部分大学毕业生主观上存在一定的择业误区,影响和制约了自己的就业。大学毕业生更加关注现实、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加注重个

人的选择,这就导致了毕业生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片面追求舒适安逸,功利性较强,缺乏正确的自我规划和熟悉,没有把就业当作是职业生涯的一个环节来看待,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蜂拥追求“到城市去,到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高不成,低不就”。这些主观意识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

5、初期薪酬期待值偏高

由于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压力较大并且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对于自己的初期月薪要求也普遍比较接近现实。大部分本科生的选择在1000元~4000元之间,而其中大部分人的选择在2000元~3000元之间,其次在1000元~2000元之间。同时,专科生对于初期薪金的要求相对于本科生而言较低。72%的高专学生的要求都在1000元~2000元之间,12%的人选择在2000元~3000元之间。大部分本科生的要求比大部分专科生的要求要高。同时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初期月薪的要求明显比三、四年级的高出许多。

当代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并没有很清晰的了解。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对初次薪酬的期望值明显比较偏高,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薪酬明显下降。

三、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从政府、社会和自身三个方面去对大学生就业难提出解决办法。

(一)政府方面

1、加强党中央对大学生就业的关心与支持 12月2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闭幕式活动后,特地前往该校图书馆看望大学生,并与学生们一起就中国的飞机制造、金融危机、就业形势等话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面对大学生,温家宝总理说,请同学们放心,我们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

在今年“两会”期间,保就业成为代表委员以及公众关注的焦点。就业不仅是党中央提交为今年政协的“一号提案”,而且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也指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也强调: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完善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落实最低工资制度。

2、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做起,到一线去工作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不少大学生也渐渐转变了自己的就业观念,在心理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到基层去工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成长经历。08届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葛湘玲告诉记者,她刚开始也是不太想到基层去工作,因为从小在城市长大,觉得到基层去工作没什么意思,和自己最初的期望值有所差距。但

是在经历了求职过程一次一次严酷的考验后,通过各方面的比较,她渐渐有了更加务实的想法,觉得到基层工作比较适合自己。“我还年轻,到基层就业可以锻炼自己。从小到大,我在家里都没怎么吃过苦,没体验过真正的社会是个什么样子。我愿意用三年的时间去重新学习,重新认识自己和社会。基层也需要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去补充新鲜血液,有很多事情都值得我们实实在在动手去做。”

而且,政府出台和落实的扶持政策,也让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村官,都是享受事业单位编制的,有省委财政的保证,领导也非常重视和关心我们。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在基层得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现在担任常州市戚墅堰区丁堰街道芳渚村委主任助理和团支部书记的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实并快乐着。

“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一句简单的“宣传口号”到具体项目和行动的落实与实施,近几年来,到基层就业已经逐渐为大学生、家长和社会所接受,成为很多大学生毕业时的选择。自2003年起,各级政府部门扶持和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育特岗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高校毕

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工作和重要任务。”尽管经历着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就业体制的摩擦所带来的种种阵痛,但不得不说,随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引导之下,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之路正在越走越宽„„

(二)社会方面

1、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学校教育应与市场需求相对接。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2、职业生涯设计指导

通过生涯设计帮助学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包括: 确立阶段性或长期职业目标; 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方法; 明确将要进行的调整和各项准备等。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为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

3、职业价值观指导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指导学生选择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自己发展的成功之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索取与奉献的关系,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个人成才与客观条件的关系。树立“三个观念”,即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艰苦奋斗,创业成才的观念; 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

4、心理指导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知识结构,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职业。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和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和潜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就业心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和参与就业竞争。

5、政策和信息指导

加强学生择业的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逐步建立起需求信息服务网络。通过广泛

而深入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就业政策及学校制定的具体实施意见,引导学生走出择业“误区”,消除择业困惑,纠正择业中的片面认识。向学生提供社会需求信息,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需求毕业生的类型、人数以及对毕业生素质的具体要求,指导毕业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6、择业方法和技巧指导

让学生了解自荐、面试、笔试的种类,掌握自荐信书写的格式、内容和写作技巧,以及面试和笔试的应试技巧和方法。要让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恰当地、实事求是地展示自己。通过媒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就业程序与就业纪律,使就业指导工作机制规范、有序地运行。开展“生涯设计”活动,形成以此为抓手的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7、开设专题系列讲座

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作经济与教育发展趋势、就业形势、择业技巧、艰苦创业、奋斗成才等报告或开设专题讲座,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择业决策能力和择业竞争能力。

8、开展调查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就业热点以及就业心理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随时进行教育与疏导。开展就业“双选”模拟活动。聘请人事、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领导担任主考人员,与毕业生开展就业“双选”模拟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毕业生的择业技巧和能力。

9、开设学生就业指导讲座或选修课

以专题讨论与集中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为实行网上求职择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

总之,大学毕业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和问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推动高等教育事。

(三)自身方面

1、以理性眼光看就业

直接走向社会寻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没有市场,而是能否接受市场。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仍然有许多公司在不断壮大,这就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是招聘会上这些公司依然可能会门可罗雀。大学毕业生应当接受多元化社会的多种工作岗位,所谓大学生就业难,是难在找一份理想的同时也跟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给自己一个机会,尝试其他工作,也许成功就在下一步努力之后;如若不然,多多积累社会经验,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模式也是个理性的选择。

2、就业考研两不误”准备并非万全之策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人才地位、价值的变迁,研究生的内在价值明显得到了提升。读研可以说意味着人生上了一个新台阶,甚至成为一个人改变生活、实现人生理想和愿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读研是否一定能改变命运?是否就意味着更容易找到理想职业?这就因人而异了。

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告诉我们,学历文凭已不再是检验一个人所学专业知识状况的唯一标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才是最重要的求职砝码。一个人的能力不能仅仅以其曾经获得的学历来判断,用人单位需要员工给其创造价值,所以他们更重视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学历只是其中的一个标准。

马克思曾说:“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而内因起决定作用。”既然我们改变不了身边的环境,那我们就要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适应这个社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借助环境中对我们有利的因素,抓住机会发展自己。所以先考研还是先就业,还得看自己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困惑与对策,载于《中国成人教育》。[2]杨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载于《中国成人教育》。[3]张强,赵万里。大众化教育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及理论误区的分析。[4]刘文伟,项中。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5]肖静.西方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就业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6,(11)。

[6]刘加强.缓解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对策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7]杨伟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前景如何?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年11月06日。[8]程忠国。大学生指南图书: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09-01。[9]佚名。外国大学生就业面面观。香港文汇报 2004年4月28日

[10] 杜宇.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就业形势更趋紧.北京新华网,2009-03-29

[11] 09年陷就业低估,611万高校毕业生面临挑战.中国教育在线校园招聘频道,2009-03-30。[12] 谭运进.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商业时代,2005,(12)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 篇5

在所有的学科里面,生物可以说占有关键地位。生物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对于生物专业的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生物专业的师范类学生的就业选择问题对于学生的未来教育十分意义重大,还会对生物科学研究的发展产生影响,也会使得生物产业的兴衰问题出现,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十分关键。.在当前的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逐渐快速发展,对于高校来说,扩招是很重要的一个提升学生教育程度的举措,然而扩招带来的就是对学生教育质量的质疑,对于生物师范类学生来说更是这样,导致学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不理想,因此很多社会人士对此循环提出了疑问。在金融危机十分严重,国内失业率不断上升的环境下,生物师范类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生物师范类的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好,才能够使得这些学生更好地施展自身的才华,也能够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更加进步,能够使得社会更加稳定、和谐。本文对于当前高校生物师范类专业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现报告如下。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篇6

【摘 要】当前,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通过对就业难原因进行探析,提出政府、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毕

业生应积极配合,采取相应对策。

大学生就业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工作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国家、学校和个人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历来为政府和公众所瞩目。从政府的角度看,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最有效配置是教育资源最佳的利用,是国家快速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从学校的角度讲,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学校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个人而言,这是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从1993年开始试行并轨招生、缴费上学制度到1997年全国高校全面并轨.毕业生分配制度也随之由原来的“统包统分”的就业办法逐步被“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所代替,继而全面实行“国家政策指导下,大部分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大学生毕业分配的概念已成为历史名词。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把大学生这一重要人力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重要和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已成一个现实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历程

(一)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的历程

从西方国家就业指导的发展来看。学校的就业指导与具有普遍意义的就业指导在共同发展中经历了从一致性到有所区别的过程。美国是世界上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高校的职业指导与社会普通成员的职业指导与“就业安置”是同义词。到60年代初,人们已认识到:学校的职业指导不能只限于择业期的安置。以金兹伯格和萨帕为代表的发展心理学派创立了“帕森斯的理论”.他们认为:高校的职业指导不是学生毕业时才有的一个临时性的事件,而应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美国学校的职业指导于60年代初期就正式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并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其它国家的就业指导受美国影响较大,但借鉴中也有创新。例如,1958年日本文部省发布的训令指出,学校的职业指导统一使用“出路指导”或“出路教育”:前苏联从开展学校的职业指导活动开始,就创造性地借鉴了美国的经验,用“职业定向教育”来表达学校的就业指导.其教育行政部门多次指示,把职业定向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我国港台地区一般称为生涯指导,同时开展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辅导活动。[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及现状

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当时的清华学校就开展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并且成立了相关的机构,随后其它学校也纷纷效仿。为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整体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此相适应,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实行了“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根本不需要考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86年起高校开始试行“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学生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全部由高校派回生源所在地,由当地政府安排就业,此时,高校也没有感到就业的压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化,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20世纪80年代末

期开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工作发展迅速,有关就业指导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十分活跃。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一类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和课程。1995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不久又编写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凡此种种举措为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了舆论宣传、政策法规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的准备。从1999年起,逐步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国家教育部已明确提出将毕业生就业率定为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将这一指标公诸于众,要求各高等院校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中心来调整学校的招生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就业方法等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如果大批量不能就业.学校就无法取信于社会,优秀的高中生也就不愿报考,生源质量不高又必将影响到毕业生质量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一旦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将直接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事关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人为因素,主要原因如下:

(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迅速扩大,毕业生供给量大幅度增加,从全国范围来看,2002年全国高校

毕业生人数还不到150万.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175万人。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

对记者说:“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2]也就是有30%(167.7万)的大学毕业生没

有找到工作,加上2009年全国高校新增大学毕业生611万,那么2009年要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将突破778.7万大关。可以看出,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在继续增加。

(二)社会吸纳毕业生能力减弱

从总体上来讲,就业的难易直接与社会提供的职业岗位多少有关系,而社会职业岗位的提供,又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城镇人口增长迅猛,城镇失业率逐年递增,加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工作,从而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冲击;其次,以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和吸纳者。由于传统产业向现代企业转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较多。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应下岗的人数增加,安排企业内部富余人员的任务繁忙,进而影响了接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再则,由于国家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压缩了公务员数量,各事业单位也逐步开展“减员增效”。所以,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持续减少。据原劳动保障部统计,近年来每年在城镇要求

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的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就业的大约在2 400万人,但是每年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 200多万个.再加上每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大约有800万人[4_。从理论上讲,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才50%左右,而高校大学毕业生规模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今后几年解决高校毕业生总量、消化增量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

(三)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矛盾

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错位是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关联。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周期是4年。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至4倍,由此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4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4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5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 ;从学历层次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当前,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的程度较为严重,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即使市场上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早已人满为患,但很多学校的这些专业还在继续扩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如此之快,而现在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机制,以及学科建设却明显滞后。据调查,“长线专业年年剩,短线专业年年缺”的现象仍然存在。另外.由于高校专业招生制度、专业设置滞后.而且专业教育又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校的学习效果。

(四)用人单位准入门坎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各基层企事业单位拥有越来越大的用人自主权,在接收毕业生时.已从过去的“数量型”转化为现在的“质量型”,从“饥不择食”转化为“挑肥拣瘦”。

1.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高,学历越高越好。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可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

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3.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4.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一般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异域的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影响。

(五)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落差大

1.受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政策的束缚,“官本位”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一些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只有到了国家党政机关.当名国家公职人员吃皇粮才算不辜负自己和家

人,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2.怕苦怕累。缺乏艰苦创业精神。相当多的毕

业生是希望留在大、中型城市,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较好的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人才匮缺.各

级政府每年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到内地、沿海招聘人才,但都很少有人主动问津。更有甚者,一些

西部地区生源也不愿意回去工作。他们宁可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家乡建设。

3.一些毕业生依赖思想严重。一种是依靠学

校,一些学生认为学校有义务提供一个好的就业岗位,“进了大学就等于有了生活保障”,缺乏学习

动力和参加实践的自觉性,等待学校分配工作:另外一种是过分依赖父母及社会关系,缺乏进取精

神和责任感,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毕业,只等父母找好工作单位去上班。

4.一些毕业生综合素质欠缺。一是基础知识

掌握不扎实,专业水平、业务技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没有工作经验,更不能联系实际;二是思想素质差。“大的干不了。小的不愿干”,既希望事业有成,又贪求安逸,缺乏诚信,没有脚踏实地的品质。这些都是当前用人单位不愿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思考与建议

大学生就业不仅仅关系到就业,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因为教育就是社会底层向“上”流动主渠道。对社会底层人群而言,子女有希望,他们就不会绝望。如果大批普通家庭发现对子女高昂的教育投资换来的是“毕业就失业”的结果,容易影响社会和谐。[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国家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现有的劳动、人事、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也刚刚起步,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市场机制调节就业的方式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与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不能等待国家和社会先解决上述问题,或者放任学生,任其自行解决,因为毕业生作为学校的终结产品,其就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招生、教学、发展等许多问题[s-。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

1.政府应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导和宏观调控的力度。教育部每年都要公布一项指导性的就业计划,建立与之配套的制度与法规。同时重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工作。对那些只顾个人私利、擅自毁约、不按就业合同办事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和经济制裁。

2.加强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切实扩大用人单位的人事自主权。

3.建立全国统一的一流的就业信息网,定期公布全国各地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这样,既有利于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进行选择。

4.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公平就业法》。努力克服就业的“代际效应”,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

平、公开、公正竞争,通过法律手段避免不正当择业行为的出现.尽可能地为高校女性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5.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是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已经饱和,而是长期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城乡、东西部二元分化造成的结构困难,使高校毕业生走向西部、基层就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在西部、基层就业的回报与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入不成比例,因此,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最大的就业困境是市场渠道不通畅。要使高校毕业生真正进入城镇、基层、农村、西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以及自主创业,必须扫除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上的种种障碍,将政策导向落实到制度保障,才能使各种倡议不流于12I号。f-~-)m人单位应采取相应对策

1.用人单位要主动向毕业学生介绍自己单位的发展前景、人才需求情况,也可

在高校相应专业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奖励制度。既使学生增进对用人单位的了解,也使用人单位有的放矢地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2.应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合理使用人才资源。用人单位要从自身实力、发展潜力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毕业生发挥最佳效能.而不应只追求高学历、名牌大学毕业生,造成人才浪费。

3.为学生提供参加见习、实习的机会.这既有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增加.又能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以后的招聘工作打下基础。同样,也为学生提供了发现自身不足而弥补的机会。

(三)高等院校应采取相应措施

1.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

2.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树立既有专业性,又能通用的人才观。

3.设立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常设机构。开展就业指导与实训,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从而使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4.广泛收集就业信息。信息量多而广.毕业生双向选择的余地较大,签约率相应也较高。

(四)大学毕业生应持的就业态度

1.调整心态,降低期望值,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打破“一次分配定终身,从一而终”的陈旧观念。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 篇7

1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分析

1.1 高等教育普及化使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就业人数的需求不相适应

中国的大学就业制度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计划分配”到世纪之交的“供需见面”直至现今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最终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在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推向社会。据统计, 我国2002年至2008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45万人、212万人、280万人、336万人、413万人、495万人和559万人, 分别比上一年增幅46.2%、32%、20.7%、22.2%、19.85%和13%。同时, 每年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就业, 这一需求矛盾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产生。

1.2 高等教育专业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专业人才转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很多高校许多目前社会不急需的专业已经设置多年, 很难将其撤换掉很多社会急需专业还没有及时建立, 因此导致相关专业人才无法及时培养出来供社会所需;另一方面, 某些高校教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相脱离, 导致其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发展, 造成了资源与人才的浪费。

1.3 专业技能匮乏, 大学毕业生自身缺乏必要的就业心理准备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对其专业知识的考核上, 更注重的求职者的专业技能。现代很多高校毕业生只掌握了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 而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 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无法立即适应相关岗位的要求, 这就极大地限制了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选择。

此外,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将目光纷纷投向沿海发达城市或一些大城市, 现代的很多大学生对职业的要求眼高于顶而表现为高不成低不就, 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纷纷到大城市寻找职业, 而且要求收入高、职位稳定、发展前景远大, 对一些中小城市的规模不大的企事业单位不屑一顾;或者是完全依靠于父母的力量。这些不正确的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

1.4 社会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现今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 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随处可见,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信息上明确标出所需人才为名校毕业、211工程院校毕业, 或是博士、硕士毕业、海归等等, 这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一般本、专科高校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

此外, 国内某些省份在人才引进的时候有本土化的倾向, 或是出台“户口限制”政策, 抬高外地毕业生进入的“门槛”。如上海市出台了《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进沪评分办法》, 按照该办法, 只有211工程院校、知名大学的毕业生才有机会到上海就业,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一些高校毕业生进入上述省份。

1.5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 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

高校作为教育部门, 其就业指导部门不仅仅是要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 更重要的是要对高校学生进行全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监测。现在很多高校仅仅在学生大四即将毕业前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或是举办一次或几次的校园招聘会, 学生毕业后仅仅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汇总。其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

2 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分析

2.1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不断完善就业市场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早在2009年就已经成为“两会”一个重大议题, 现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 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这就需要政府不断的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不断完善我国的就业市场。如完善大学生失业保险保障体系、细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的配套法律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法规消除大学生就业的地域歧视、性别歧视等等, 不断完善我国的就业市场, 保障大学生成功就业。

2.2 高校要加强教育改革, 调整专业设置特别是课程设置, 以适应社会需求

高校作为教育部门, 担负的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要结合社会需求,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特别是课程设置, 选择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和教学内容, 特别是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 组织必要的专业实习,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 更好的节省社会资源。

2.3 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增强其自身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 除了高校的相关教育外, 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 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学习, 打好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另一方面, 大学生要积极的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 积极参与专业实践和实习, 不断地培养和加强专业技能, 为成功就业奠定基础。再者,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培养自己的责任感、诚信观念和敬业观念, 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情操修养。最后, 大学生还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领导、老师和同学和谐相处, 正确处理好不同层面的人际关系。

2.4 高校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 除了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锻炼与提高之外,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也不容忽视。这就要求相关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要从新生入学之初就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形势教育, 使学生建立起就业意识并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有所规划;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相关教师要通过专业知识和公共课的教育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 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理, 通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实习与实践等教学环节, 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同时, 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与法规, 鼓励学生多方向就业, 如继续升学深造、应征入伍、三支一扶、支援西部、特岗教师、公务员考试、自主创业等, 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最后, 高校还要积极拓宽就业基地建设, 建立起完善的就业信息搜集、整理及传达系统, 及时的搜集就业信息, 通过网络、供需见面会等多种渠道向学生传递就业信息, 并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建立起完善的就业监控体系。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 篇8

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

1.基本解决了“量”和“制”的问题。所谓的“量”,即2003年至2009年,我国共有2900多万普通高校毕业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培养高校毕业生最多的7年。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高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70%以上,大多数毕业生在离校前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合同),实现了就业。所谓的“制”,即政策制度设计基本完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健全。换言之,近7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以消化数量上的压力、积极促进就业制度创新,以制度完善促进数量化解的交替上升过程。

2.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一直十分严峻。今后几年,我国将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大幅攀升,各类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总量与社会每年能提供的有效岗位两者之间的缺口较大,“无业可就”现象较为普遍。与往年相比,自2008年爆发并迅速蔓延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经济拉动就业的能力减弱。摆在数百万名毕业生及其家长面前的,不只是重复了多年的老就业难问题,而是一个如何解决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难这一新课题。

3.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用人单位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买方市场”的形成,致使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更加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培养模式,一些大学毕业生相对缺乏社会所需要的良好创业能力、鲜明个性和创新思维,造成大学毕业生不能与用人单位实现“无缝对接”,“毕业生回炉”这一特殊现象日益普遍。

二、发达国家和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1.发达国家成为创业教育的先行者和最大受益者。综观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外学者称为“创业革命”的创业研究、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大学,它的直接成果是:当今美国超过95%的财富是由上世纪80年代创业一代创造的。1990年以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建150多个新公司,已经累计创办了上万家公司,雇用了数百万工人,创造出数千亿美元的销售业绩。德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一个口号:“要使高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同时,德国提出在今后不到10年的时间中,每年有20%~30%的毕业生能独立创业。英国政府从中学开始就开设了商业课程,2005年英国政府发起了一项“中学生做生意”的计划,要求所有12岁至18岁的中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两周的商业培训课程。法国从初中就开始增强创业教育,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了从小学开始实施就业和创业教育。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1996年也提出了“自我就业教育”的概念,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使他们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是有关工作机会的创造者。

2.我国已经注意到创业教育的大趋势,高校创业教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就业与创业教育”首次被提出。步入21世纪以来,扩大就业、扶持创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出台了自主创业小额贷款担保、税费减免以及免费创业培训指导、科技扶持、项目孵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设立青年创业基金,还把加强高校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突破点,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在全社会营造了青年人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创大业的良好氛围。

3.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许多困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还处在一种为毕业生就业找出路的阶段,还没有提高到国家经济发展“驱动力”的高度。总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传统的依赖思想过重;二是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没有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三是缺乏创业资金和实践场所,一些创业活动流于形式。

三、创业教育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和作用

1.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创业教育是指以创造性和开创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创业主体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培养其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品质等的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反映时代精神、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本质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对教育活动的价值规范。

2.以自主创业促进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业教育,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说,帮助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但能够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通过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3.金融危机催生高校创业教育。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了冲击,同时也为我国各类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以及优化升级、抢抓下一轮经济发展的机遇提供了契机,为大批高素质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在金融危机造成就业困难的形势下,把促进就业与自主创业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高校毕业生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既是高校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途径和最佳选择,更是激发全民创业活力的重要举措。

4.青年人成长成才呼唤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旨在通过对青年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发和提高其创业的基本素质,为国家培养各种创新型人才,使大学生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知识创新以及经验积累和技能培养等创业的智力因素方面得到锻炼,并培养他们的理想、信念、意志、毅力等创业的非智力因素,使其毕业后能担负起创业的重任。

四、从多个方面着手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高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就要把创业教育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完善创业教育机制,形成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

1.从战略角度重视创业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生源竞争作为一种显性竞争被各高校演绎得日益激烈。高校肩负着传播文明、传播知识的使命,以培养学生和为学生传授谋生技能为己任。因此,作为“产品”的毕业生才是高校竞争的主角,毕业生大众化就业、知识科技创业将成为今后的主旋律。如何把搞好就业服务和加强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高校毕业生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确保较高的就业率和优质的就业质量,获得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较高评价,应该成为政府和高校关注的课题。

2.积极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没有教学改革的支撑,创业教育就只能是一个口号。因此,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中,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并把管理学等学科引入创业教育课程,形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创业教育课程群,建立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高校应该积极探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有利于其思想和热情表达的多种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等;要建立以考查综合能力为宗旨的、形式多样的、结果具有反馈分析价值的考核体系。

3.要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搞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创业教育教师培训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通过培训、教研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逐步建立起高水平的、专兼职相结合的、能胜任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4.要切实做好政策讲解及服务工作。各高校应积极宣传各级政府加强创业教育,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融资、贷款、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让学生知道国家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调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增强学生创业的主动性。同时,对确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辅导、咨询和扶持,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所需要的资金、场地等问题。高校还应主动加强同政府部门、有关经济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5.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统筹大学生创业工作。实施创业教育的国外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由专门的学校领导及教师负责。我国高校也不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成立大学创业教育中心或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建立创业社团和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创业研究,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支持。

总之,加强创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强创业教育,并不是让每一个高校毕业生都去自主创业,而是要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创业的氛围,并在大学生心中播下创业的种子,一旦具备了创业能力、创业条件和创业机会,这粒种子就会发芽、开花、结果。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虽然只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以其成功的创业经验赢得社会的肯定。

(作者单位: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上一篇:有价值的人生是怎样的下一篇:服饰广告案例